正文内容
对工作中错误认识的纠正的意见
来源: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对工作中错误认识的纠正的意见(精选8篇)

对工作中错误认识的纠正的意见 第1篇

对工作中错误认识的纠正的意见

因进期来,感到工作中有很多错误的认识,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或是导致公司的利益爱损,所以我有些大胆的提意,如有不敬或是错误,望领导勿怪。

一、工作中出现加班做不出事,或是效率不高,或是事迹不明显的现象。那是因为很多人错误的认为,加班总不是有加班费的,做不做事或是慢慢做事或是对工作不以为然或是玩玩打打的做事。纠正这种错误认识,我有两种意见:一是在调度提出加班或是保管员提出加班时,写一个加班申请表,表中填写有加班的目的、工作安排、工时,并要相关管理人员签收字,以控制加班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来达到加班申请的目的;二是指派一个监督人员,此人不公开,以免受抱负,此人对所有加班人员的工作进行评点,如评点迟到早退、工作态度等等,对工作不认真的同志进行公开或半公开的批评,让他在群人面前因面子受损而下次不再犯,或是进行罚款,让他认识到工作不认真是不对的,还会丢工资。对那些工作认真的人进行表扬,让所有人向他学习,他也会以此后更会认识工作,最终达到纠正那些错误认识的目的。

二、工作中出现因对工作抱怨或是不认真或是有错误认识影响他人,导致工作无法如期完成或是管理人员无法指令工作,我的意见是主动出击,不管有无学历的人,我相信每个人都是有良心的人,所以可以找那些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态度良好的人,一个一个的谈谈,让他们去感化那些有错误认识的人,而并不是认同那些错误认识,并让他们带动或劝导那些有错误认识的人,或是让那些有正确认识的人用行动告诉别人,不是抱怨就有回报,不是抱怨就能解决问题,更不是抵抗就能一了了之。

三、工作中有对工具的使用或是对公共财产并不保护的现象,他们错误的认为:反正不是自己家的东西,用坏了,也不用自己去购买,或是公共财产丢失,也与自己的利益没有损害。他们缺少公共意识,只是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针对这种现象,我的意见是对某种工具指令到由某一个人使用权,他人去领用,不得领用,领用后由这一个人保管,如由个人原因造成损坏,先教育,再犯可以罚款,如领用后借予他人使用,因个人原因损坏,也由领用人赔偿,以引起人们注意不得随意使用;对公共财产损坏的现象,我的意见是如有人发现某人对公共财产损坏,及时向领导反应,对损坏人罚款,对举报者奖励,每个月开一次会,强调公共财产的损坏也系到个人利益,强调公共与个人的关系及联系,随时呼吁人们要保护公共财产。

对工作中错误认识的纠正的意见 第2篇

作者:马甲2011CHINA

生活在内陆一个小城市,家世很简单,算不上官二代,只能算体制内的。(楼主认为,直系级别在正厅以上才算官二代)爷爷县委书记(90年代退休),老爹是县级市某局局长,从小到大就是家里一路安排,毕业之后放弃了家里安排好的公务员道路,毅然选择了去职场打拼。国企、私企、外企都混过,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每天被老板 剥削的很辛苦,不过不靠家人一分钱赞助,也还是买车买房。看看自己和身边的朋友走过的路,还是很有感慨,突然想起来发这么一个帖子,也算是对很多想要进公务员队伍的同学一个扫盲帖吧。

首先要澄清一个概念,公务员这个职业是个旱涝保收的行业,但是并不代表收入一定都是很优越的,甚至有些地方连中等都算不上。天朝的公务员收入是与地方财政密切相关的,财政收入高的地方,例如北上广,作公务员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从性价比来说,是很吸引人。但是在内陆很多城市,财政收入非常窘困的,在那样的区域,作公务员是没有太大意思的。当然,也有很多同学从安逸的角度愿意回家呆体制内混饭吃。也有很多人会说,当公务员不是为了那么点死工资,是为的权利寻租。我只想说,有这样想法的同学,真的是把官僚机构想的太弱智了。天朝的官僚机构继承了先秦两千多年的文官体制和苏联的集权体制,再加上土行孙未完成的政治体制改革,这个制度本身是为官僚阶层服务的。但是,在你自身掌握起码的权力级别之前,你是很难享受到寻租的。

当年毕业不愿意回家作公务员的原因也很简单,公务员太TMD没钱途了。那个城市,70%的财政收入来自于土地拍卖。几任领导为了装点门面,透支了未来十年的财政收入搞市政工程,因此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可想而知。现在都实行阳光工资,大学生进来一个月才一千多,刚刚够吃饭。老爹每个月的实发工资也才两k多,因此经常调侃老爹说,“我一年交的个人所得税和你的工资一样,你的工资实际是我这个纳税人发给你的”。当然,老爹的工资相对于福利来说就是浮云了。每年1个月出国考察(就是公费旅游)指标,国内旅游则是无时间和经费限制,在局里当了十几年的一把手,分了三套房子。但是,如果是作为新毕业进来的大学生,这样的福利待遇想都别想。领导安排你出差纯粹是当劳动力,不用想旅游。福利分房也不用想,最近几年听说市里公务员唯一的福利分房就是市委统一修了一批别墅分给市直各个单位的一把手二把手,市场价100万,得花50万买。

有很多人说公务员奖金发的多,话说这个真的和一把手的性格和偏好有关,阳光工资是没有奖金的,奖金的发放属于单位内部小金库的分配。有些单位领导敢捞钱,也舍得给下属分钱堵别人的嘴,奖金就会不错。有些领导敢捞钱,但是不舍得分钱,你就只能干瞪着领导吃肉自己喝粥。假如你分在我老爹这样的单位,就不要指望了。家世可以说非常的清廉,爷爷属于那种一心为人民服务类型,就只说一件事,他前几年因病去世时,要我奶奶把他的存折拿出来分一半交党费,存折一共才二十来万。老爹继承了这个光荣传统,不刻意弄小金库,每年小金库的来源就是几十万行政罚款神马的,分摊在百把人的单位里,也就是组织下属去旅游吃饭,没啥实际奖金发的下来。

先谈了小地方公务员的现状,再谈一下发达地区的公务员。

前面有说到,公务员是吃财政饭的,是纳税人养活的,中国税收收入增幅貌似是GDP的两倍,因此也说明了为什么神马每年那么多人想进体制内分这个红利。天朝的现状一直都是农村反哺城镇,小城市输血大城市,体制内的优越性在经济不那么发达的城市并不明显,在发达地区才能够显示出来。拿京都来说,它是很早就实施三五八一工程的(普通科员月薪三千,科长五千,处长八千,局长一万),但是他们的实际收入是不止这个的,发达地区由于财政的充裕,打着消费高的幌子,单位会有各种各样的福利奖金购物卡下发。这个隐形福利不好估计,前文说的单位一把手性格是直接相关的。我认识有几个朋友分别在某直辖市几个市直机关工作,有一个在纪委工作的兄弟由于之前领导站错队被双规了,双规的名义确是私分小金库。新上来的领导想搞政绩上位,狠抓小金库,于是他几年下来毛的福利都木有,拿着3k死工资在大学城群居。另外一个在民政工作的哥们由于领导是太子党,天不怕地不怕,除了老婆,神马都敢给员工分,几年下来房车都有了。

另外再说一点,中国的现行公务员体制。越往上的机构,升迁越容易,位高权轻,实际权力寻租能力很弱。越往小的机构,升迁很困难,位卑权大,实际寻租能力很强。比如在中直机关里,毕业的大学生进去,如果为人处世比较机灵,四十岁前混到处级没什么问题,再往上就要看造化。但是中直机关里,处局级别的官员骑自行车上班的大把,很多并不是如影帝一样作秀,他们那是真没多少钱。按三五八一的薪资来说,一个处长一年也才十来万。京城里官多了去了,很多清水衙门的处局级干部也没油水可捞。京都里面分房子的单位并不多,即使分房子一个处长也很难排到位。京城米贵,京官难做,这是从古至今一直流传的。如果是在地方呢,处局级的官员有着很大的权力,三年清书记,千万雪花银。但是如果久在地方呆,不打通天地线,是一辈子升迁无望的。对仕途有野心同学,理想的状态是先在中直机关熬几年,提拔到处级然后申请下放地方,捞够钱和政治资本后,再由地方转回中央。

所以,综合来说,刚毕业的同学要是想考公务员,一定要慎重,一定要考财政收入好的地区的公务员才有意义。要是考神马内陆不发达地区,还不是你的家乡,还是不建议报考。去了之后你才会发现,每月拿着一k多的死工资,毫无灰色收入可言,呆上几年学校学的专业知识完全废掉,那个时候你想辞职就会发现根本没企业愿意要这样的人,你的一生就毁了。

======================

前面说了这么多,也谈谈哪些类型的人适合去体制内混。

1.家里有点背景,回家去当公务员无疑是很好的选择,工作清闲,待遇虽然不高,不过熬年龄还是可以慢慢混上去,不过如果没七窍玲珑的机灵劲,熬到科级就到头了。现在地方上行政机构内部越来越讲血统论,虽然有着表面上的回避制,不能在自己直系亲属任职一把手的机构里任职(旁系亲属可以的,老家有两个远房亲戚的孩子大学毕业,去一线城市混了半年发现果真不好混,于是都被老爹塞进单位了。话说帮亲戚这种忙真的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后面会慢慢讲到的。),不过这年头讲究的是共赢。可以互相照顾。张三安排李四的闺女在自己手下任职,李四就得安排张三的儿子。日后小字辈们熬资历升职,自然也是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罢了。

我有个发小,是世交,上的也是同一所大学。大四时本来也一起去参加招聘会,想先去外面闯闯,不想回老家宅着。结果被那种气氛给吓到了,晃了两个月没一个企业看上他,于是回家参加公务员考试,分到了我老爹的单位。每天工作确实相当的安逸,年年进步先进也少不了。家里给他留了两套房子,用车的话他老爹单位的司机随叫随到,虽然工资不高,一个月还不到两K,他也根本不在乎这个钱。每次去他家吃饭,他老爹就会说,你在外企工作太辛苦了,什么时候想回家了,叔叔这还给你留着位置。很多时候看着自己每天工作这么辛苦,也还是经常想着要不要回家,现在每年20万的收入在魔都也只是工薪一枚。(不回家的原因后面会慢慢写到,从中学开始就不打算进体制内混饭了)

2.觉得外面竞争太激烈,想进体制内避雨的同学。还有很多体制外的同学从小就认定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高,把考公务员作为就业的唯一目标。公务员相对于企业来说,确实要轻松很多,这是一个严进宽出的机构。只要你不是干了当面扇你们领导巴掌的蠢事,你可以一辈子呆在这里。除非,你们部门被改制掉(不要认为不可能,以家里六十多年的天朝官宦史告诉你,这是在未来很可能发生的事,后面慢慢讲)。另外,公务员在社会上的地位还是不错的,虽然刚毕业的学生根本就是个体制内跑腿的,一般人起码不愿意得罪你。

这里也另外说一个故事,现在有很多人神话公务员,认为人生唯一目标就是考公,觉得并不是那么回事。老实说,公务员只是个中等就业的选择。拿自己来说,身边家世差不多的朋友,最能读书的都考取公费去国外留学并移民了,最有生意头脑的都利用家里的关系经商作生意了,不愿意靠家里关系的都这样去北上广漂着了,老实说,只有最没有能力想安逸生活的才回家去作公务员。有个中学同学,就是个考公迷,大学毕业了回家连续考了四年,去年才花钱进了地税。话说此君考上公务员之前一直抑郁不得志,进了地税就犹如范进中举一样,洋洋自得。春节回来同学聚会,此君席间一脸指点江山的架势,好像进了政治局一样,而且很藐视我这样的外飘一族,(上学时很低调的,中学同学里除了几个要好的死党都以为我父母是普通职员)很容忍的笑了笑,没理他。过了几天我家在外面吃饭时,恰好同学单位聚餐也在那个餐厅,他们单位的头曾经是我爸的下属,进来餐厅时看见我老爹坐在二楼,特意过来敬酒,让那位范进同学花颜失色。

3.属于人精那种,而且还很有政治野心的,名牌大学毕业,有丰富的学生干部政治经验。(班长神马的不算,至少也得是学生会主席)同学,你如果属于这样的类型,去公务员混吧,这是你最好的舞台,没有家庭背景也没有多大关系。如果这些不具备也不要紧,你得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一样能够混得好,例如文章写得好(可以帮领导写公文),酒量好(可以帮领导挡酒)。

有个大学同学,羽毛球特招生,大学里除了打打球,典型混吃死宅男一枚。毕业了考上了公务员,在机关一直干打杂的事。临到年末的时候,全市机关开运动会,新上任的市委书记喜欢打羽毛球,结果他一路轻松过关斩将拿了冠军。书记一看,小伙子还不错,直接要了过来作秘书,现在生活滋润异常。

屁股决定脑袋,身处不同的环境,自然要为自己所处的阶层说话,所以开这个帖子本来也无意和别人辩论什么,因为当年要是回家当公务员,也会拿这样的理由为自己加薪辩护,不过尽量从客观的角度来谈几点。

1.按照普世价值观和天朝一直宣传的教义理论,政府是服务性政府,并不是管理型政府,公务员是公仆,也就是社会公共服务者,并不是社会管理者。拿企业和社会作一个对比,纳税人就相当于市场部研发部,是创造直接效益的,公务员相当于行政部门,不创造效益,是通过建立和运营平台来支撑企业运作的。因此,公务员理应和企业的行政部门一样,只能享受中等工资,不应该拿高收入。实际上,绝大部分国家,公务员也就是中等收入水平。

2.高薪养廉其实是个伪命题,目前运作的最良好的就是新加坡和香港,但是天朝在宣传这个的时候往往没有说,高薪养廉的前提是精简的政府机构和完善的监督体制,缺少这些前提的话高薪根本养不了廉。赞成高薪养廉,认为这一前提是至少裁减70%公务员以及相应机构(包含事业单位,这一比例数字是家人根据一个城市的运营情况得出的结论,并在很多同僚那里也得到认可),将裁减部门的收入可以补偿一部分给留任的公务员,不过这个实施短期之内更不太可能。我国目前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是赶不上公务员体制的增长速度,所以高薪养廉是做不到的,财政是要因此破产的。

3.貌似列宁说过,一个政府官员的工资不能高于一个8级钳工的工资,我国的公务员薪资标准是按照苏联的模式来的,这个也是马教教义的基础,土共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工人阶级的代表。因此虽然社会现实早已和理论完全脱节,但是这个教义是不可能更改的,否则土共就没有了合法执政权。

现在公务员都实行阳光工资了,公开的工资都不太高,隐性工资详见前文,这个是没有统一标准的。老实说,作为正式行政编制的一个公务员,在当地收入基本是在中等及以上,基本生活是没问题的。涉及到买房这个话题就很复杂了,吴仪曾经公开说自己年薪12万,靠她自己工资是一辈子在北京都买不起房子。有些单位是可以集资建房,自然有房分,而那些不集资建房的,也只有自认倒霉,高房价是一个社会问题。楼主仔细算算身边认识的朋友,完全不靠家里赞助能自己买房的,好像这个比例还不到5%。

======================

前面都谈的是公务员,现在讲一讲企业的一些情况。毕业了先在伪外企混了一年,又去某垄断央企混了几年,作到部门经理了又跳槽去了外企,对这几种企业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谈国企,早先时候国企并不是那么炙手可热的香馍馍,记得自己大四招聘时,外企的受欢迎程度还是超过国企的。前几天居然在职场板块看到有人发帖说宁可作国企看门狗也不作外企领头羊的帖子,实在感叹世事变化之无常。

九十年代推行国企改革,三千万人集体下岗。不过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包袱都被强制下岗推给了社会,又通过行政之手在很多领域设置了门槛限制,因此国企最近几年又火热起来。特别是年薪十万抄表工、天价天花板等热门事件,仿佛给国企这两个词带上了无尽的光环。想说的是,真相,不止一个。国企不但不同行业间的收入水平相差大,同一个企业内部收入也是非常高。

国企,顾名思义,它的资产是属于国家所有,以自己的职场经历来看,国企的竞争力是远落后于私企与外企的,它的盈利能力来自于垄断。按照行业划分简单把国企划分为绩优股、温吞股和垃圾股三种。

我认为的绩优股为电力、烟草、能源、通讯、传媒、金融、地产,温吞股为汽车、机械制造、钢铁、医药以及其余的央企,垃圾股为轻工、物流、以及众多市属国企。从排名很容易看出,国企的盈利能力与该行业的垄断水平是成正比的。

有很多同学可能要问,国企和公务员以及外企,如何抉择的问题。我认为,你需要了解你收到offer的含金量,然后再进行比较。同样是国企,电力和轻工的收入相差很大,电力行业内部,供电局与电厂相差也非常大,不要被国企这两个字迷惑了。

最后谈一下自己对国企未来的看法吧,我认为国进民退在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持续下去(时间大致为10年),未来私企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困难,只能在国企不涉及的领域寻求发展。外企将会两级分化,垄断性外企将一直保持优势(其实央企一直都在寻求同行业垄断外企的管理技术与资本投资),小型外企将会逐渐福利本土化。但是不看好国企的未来,因为靠政策扶持的企业,是没有市场竞争力的。国企和公务员差不多,严进宽出。过去的十年是国企改制后,国企的疯狂扩张期,在未来的十年,当政策给予的扶持到达顶点后,国企将面临极大的财政压力。伴随着九十年代国企改制的那批既得利益者退休,国企将会再爆发一次改制下岗潮。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这回事,在天朝已经是屡见不新了,天朝没有什么新鲜事。四十五十年代初知识分子受尊重,(我爷爷抗日参军时高小文化就算是知识分子了),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反右文革全部被打成臭老九;七十年代末随着恢复高考以及286提倡科技是生产力,知识分子重新受到尊重。八十年代流行起倒爷,又开始全民讨论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过去的六十年中,曾经独领风骚的那些个职业:供销社售货员、食堂炊事员、屠夫、出租车司机等等,早就在历史的长河中化为浮云了。

=======================

前面谈了这么多宏观方面的,下面来谈一下很多同学心向往之的体制内的贪污腐败特权。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官场现形记》,这本书上的内容虽然过了一百来年,却毫不过时,可以作为有志于贪污的同学用作教科书。

看过一个数据,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在1983年达到56.5%的峰值后,就持续下降,2005年已经下降到36.7%,22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在全世界貌似是排名最低的国家之一。但是居民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貌似是劳动报酬的一倍,这个数值之间的差异,官方统计数据一直说这是个体劳动者的报酬,未纳进劳动报酬。我不这么看,我认为,这个差异数字的80%,就是大家俗称的灰色和黑色收入。

事实上,在天朝,收入的构成主要来自于4部分:阳光工资(工资单的收入)+福利收入(不列入工资单,但是合理的收入)+灰色收入(不合理的收入,违反道德和规章制度但不违法,或者法律角度很难去判罚)+黑色收入(不合法的收入)。

阳光工资和福利收入无论体制内外的劳动者都能够享有,根据企业盈利水平和政府部门的财政预算,会有不小的差别。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主要体现于政府机构和企业的领导层,以及拥有权力寻租能力的政府机构或者企业里的关键部门(例如政府里的公检法、工商,企业里的采购部、市场部)。

根据公开的数据显示,不同行业的收入差距是15倍,这个是仅计算前两部分的收入,这个数字已经很触目惊心了。如果把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统计进来,统计非常困难,依稀记得看过一个财经数据,这个比例在50倍左右。

就企业里的灰色和黑色收入来说(只包括私企和外企,相当多的国企由于财政是要为之买单的,所以归类到政府机构一类),由于企业领导层自身就是企业规章的设定者,所以先天就拥有享有灰色及黑色收入的优势;要害部门的监管和审计受限于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缺陷,是消除不了的。事实上,任何国家的企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中国并不显得突出,企业里的灰色和黑色收入群体,数量并不大。毕竟企业是需要参与市场竞争而获取利润的,这才是企业生存的根本,这个群体可以忽略不谈。

在目前来看,灰色收入以及黑色收入主要还是来自于体制内成员,来自于他们对公共权力的寻租。当前之所以公务员大热,主要还是因为大家看到了这个,其实这个收入真的没那么容易拿,简单谈谈自己知道的吧。

先谈灰色收入吧,灰色收入主要是指那些不合理的收入,但是又够不上违法的范畴,很难有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灰色收入主要有这么几种形式:

1.发票报销假账,主要包括餐饮、油票、礼品发票等等等等。这个是广大群众最耳熟能详的灰色收入了,鹿特丹的橱窗女郎都会对着东方面孔的恩客说:“发票,报销”用来招揽顾客,证明地球人都知道这个。每年的三公开支上万亿支出,估计其中至少30%都是花账进了个人的腰包。很多政府机构,阳光工资就只那么一点,福利收入也还是要受审计的,那么发票报销假账就成了心照不宣的一件事,员工按照级别享受报销额度,这个也都成了福利的一部分。另外,财政拨款的机构,每年在年初都会作一个预算,这个预算一般都是按照远高于实际支出的额度去申请的。在年底时会发现还有很多预算没有花完,那么领导就会号召大家赶紧报销,或者单位临时大采购发福利,把这笔钱花完。只有把今年的预算全部花完,明年才能提出更高的预算。发票报销花账由于技术含量低,无风险,收益大,一直深受人民群众欢迎,不信在楼里统计一下,有几个没报销过假账的。在国企混时,也经常这么报销来着,出差一次多报销几k。没办法,国企规定的补贴太低,那个标准沿用的是九十年代数据,出差住宿标准连如家都不够,按照标准出差得饿死。对于集团公司颁布的这个条款,老总也是心知肚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报销不太过分,都不会问,也不存在审计一说。去了外企后,补贴标准比之前提高不少,但是严格加强对费用的审计。我就听说过有同事点背被查出来的事情,一笔两万多的住宿费让财务起了疑心,于是直接打电话去酒店查询,那个同事最后为这笔钱自掏了腰包。因此也从来不报花账,也不差这么点钱,何必冒被审计的风险,名声也坏了。仔细算算支出,其实国企的这种方式浪费更大。从这个事情上可以看出,高薪养廉的前提必须是严格的监督,谁都不是圣人,谁也不会和钱过不去。

有一年暑假闲的无聊,去参加老爹部里组织的三个代表培训,其实就是部里打着这个幌子组织各个县市的一把手去旅游区玩。站在会议室外放眼看去,一群中年人或昏昏欲睡或百无聊赖,比大学教室还不如。散了会老爸一群同僚(十来个)约着去吃海鲜,结果误入黑店。餐厅老板遥遥看着我们一行大腹便便的行人走来,非常热情的迎接上来说:热烈欢迎xx部领导前来指导访问。只因那培训连续搞了好几期,周边餐饮的老板只要看到啤酒肚集体行动就知道又是xx部的人来组织学习了。这顿饭吃下来,本来按照菜单价格应该是两k左右,结果老板硬说要5k。虽然是公费买单,买单的那位自然也不爽,谁愿意被当凯子宰,于是众人纷纷与老板争辩,还有打电话要报警的。老板眼看不好,二话不说拿了一堆发票过来,递给买单者说,这是一万的餐饮发票,这顿饭就按4k结账算了。于是买单人掏钱回家,一场**就此化解。

发票报销其实只是灰色收入的入门级别,由于风险几乎为零,因此很多人都乐此不疲。见过的最多一次报花账,是我认识的某个叔叔,在省xx厅任副厅,由于厅里的一把手牢牢把住实权不放,几位副厅就纷纷只有打酱油的份,黑色收入是不敢拿的,只能动点灰色收入的念头。某次和他儿子也就是表弟一起去游泳,回来发现他呆在书房里整理发票,整整一个档案袋。过了一个星期,听表弟说,他老爹一次报销了二十多万,因为他要准备出国读书,资金不够,一把手也默认了这个。

2.灰色收入的第二大类是权力寻租,利用自己的权力(包括自己的职务权力以及部门特权)去获取不正当收入,这一类分布的相当广。体制内有清水衙门和肥水衙门一说,每年公务员考试,诸如税务、海关、国土等等部门往往是报考人数打破头(去年我老爹的单位报考是200选3,地震局招不到人,从其他单位调剂过去的人)。现行公务员体系里,论阳光工资,同级别都是一样的,报考程度有这么大的区别,关键就在于寻租能力的大小。天朝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政府机构的热门程度都发生着变化,原因就在于政治改革对于政府机构的权力不断的作着调整分配。回顾过去,诸如计委、粮食局、海关、国土局等机构,或领风骚几数年而已。

简单对自己了解的各个行业的权力寻租方式做一个点评。首先要谈公检法系统,话说公检法无论哪朝哪代,也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公认的特权部门。随着最近十来年社会矛盾的深化尖锐,这个系统的重要性不断在得到加强。这个系统的特点楼主认为就是系统内部升迁速度不快(相较于组织部、宣传部等党委系统和财政等行政系统而言),但是很有特权。这个特权不仅是系统内的领导才能享受到的,一个基层小科员穿着公检法的制服走出去,也都有人买账。这个现状充分说明了中国距离法制社会距离还远的很,人们畏惧体制内的成员滥用执法权力,报复自己。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说,刚毕业的大学生选择这个职业,还是很不错的。不过公检法这个系统,由于自身升迁速度慢,而真正的“魅力”来自于它的特权,因此从升迁角度来说,基层不如机关;但是从实际收益来说,机关远不如基层。

对工作中错误认识的纠正的意见 第3篇

学习乒乓球出现错误动作的主要情况有:训练初期的泛化阶段, 没有形成协调平衡的条件反射, 技术动作尚未定型, 易出现抬肘、夹臂等错误动作;教师对技术动作要领讲解不清, 示范动作不准确, 不能给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在教学组织中采用了不恰当的练习手段。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扬州大学非体育专业2010级乒乓球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共80人, 两个班级, 每班40人。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在学生出现错误动作时采用遗忘并重新建立动作概念的纠错方法, 对照组在学生出现错误动作时采用传统的纠错方法。

1.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对比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2 教学实验的实施与控制

2.1 试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差异的控制

实验中选择的所有学生均2010届非体育专业乒乓球班的学生, 在第一学期学习了乒乓球, 有一定的乒乓球基础, 并且通过对第一学期考试成绩的分析, 两组学生乒乓球的平均水平相近且不存在差异。

经过当面的谈话了解。

根据扬州大学非体体育专业选修体育课采用的选择方式是自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

2.2 时间和课程安排控制

乒乓球的实验课时间从2010年2月到2011年7月。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组都进行36课时的教学, 课程教学时的进度和课程安排都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教学的。

2.3 场地和器材的控制

实验的教学场地是在同一间球室, 并且用同样条件的乒乓球器材, 包括乒乓球桌子和学生用的乒乓球拍子。实验组和对照组由相同的老师进行教学和授课, 两组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也是相同。最后, 乒乓球考试成绩的评定由相同的老师一起完成, 从而保证测试的公平性。

2.4 教授实验的内容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内容均为扬州大学乒乓球课程的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横拍两面攻/直拍左推右攻技术。

2.5 测试方法

测试人员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 记录1分钟内完成组数 (每完成一左一右为一组) 。听到结束信号后停止, 测试员报数并记录受试者在1分钟内完成的组数。测试单位为组。

3 遗忘并重新建立动作概念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3.1 教学试验后实验组对对照组学生技能掌握比较 (如表1)

由表1可以看出, 实验组运动技能成绩中, 优秀大大高于对照组的, 良好相等, 但实验组的除了优秀就是良好;对照组的除了优秀良好外, 还有很多只在合格水平的。这是由于:实验组在出现错误动作时, 会停止练习这一动作, 过段时间等错误动作技术的记忆淡化后, 重新再对这一技术动作进行学习;对照组出现错误动作时, 会不断反复练习, 一方面浪费学习的时间;另一方面错误动作一旦形成很难纠正。这说明遗忘并重新建立动作概念的纠错方法对乒乓球正确技术的掌握具有一定作用。

3.2 教学实验后学生学习成绩的对比 (如表2)

由表2可以看出, 实验组90分以上成绩的有45%, 对照组90分以上成绩的有32.5%;从最高分和最低分的成绩也可以显示:实验组的最高分与最低分均高于对照组;平均组合数的情况是: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这是由于在实验组的学生采用遗忘并重新建立动作概念的纠错方法过程中, 减少了学生不断反复练习某一错误动作的浪费的时间, 能够是错误动作得到及时纠正, 掌握正确的技术, 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遗忘并重新建立动作概念的纠错方法使学生充分的利用时间进行学习, 对照组的则是采用传统的纠错方法, 不断对错误动作进行重复练习和纠正, 遗忘并重新建立动作概念更有利于学生对时间的充分利用和控制。所以可以得出:遗忘并重新建立动作概念的纠错方法对提高乒乓球的教学成绩的提高有很多的作用。

3.3 教学试验后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习兴趣的对比 (如表3)

由表3可以看出教学试验后学生学习兴趣方面, 实验组的大部分学生对乒乓球非常感兴趣, 而且平常的训练积极主动;而对照的组还有差不多一半的学生不感兴趣和一般, 甚至出现有厌烦的。这是因为对照组在出现错误动作时会采用传统的不断反复的练习和纠正, 这种方法容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不感兴趣和厌烦情绪。由此可见, 遗忘并重新建立动作概念的纠错方法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着不可估计的力量。

综上, 在乒乓球教学中采用遗忘并重新建立动作概念的纠错方法,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掌握正确动作技术, 提高学习成绩, 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 遗忘并重建动作概念的纠错方法减少了学生不断改正错误的时间, 使错误动作得到及时控制和纠正, 大大提高了正确动作的掌握和乒乓球水平的提高。 (2) 遗忘并重新建立动作概念的纠错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2 建议

(1) 加强重视对乒乓球错误动作产生的预防, 克制错误动作的发生。 (2) 及时对错误动作进行遗忘, 待对错误动作遗忘后再进行重新学习。 (3) 充分了解教材内容, 在最初接触动作时就要使学生产生正确的动作概念。 (4) 在采用遗忘并重建动作概念的纠错方法时, 同时与传统方法相结合, 并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 对遗忘并重新建立动作概念的错误动作纠正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从理论上证明了遗忘并重新建立动作概念的纠正错误动作方法在乒乓球教学训练中的优势和可行性, 并通过遗忘并重新建立动作概念的纠正错误动作方法在乒乓球教学训练中的实践, 证明遗忘并重新建立动作概念的纠正错误动作方法优于传统的纠正错误动作方法, 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乒乓球技术, 提高乒乓球专业水平和增强学生学习乒乓球的兴趣。

关键词:乒乓球,错误动作,纠正方法

参考文献

[1]张书源.乒乓球教学方法与错误动作纠正策略[J].科教文汇, 2010 (3) .

纠正学生对摩擦力的几个错误认识 第4篇

滑动摩擦力是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这时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产生了相对运动,而摩擦力表现为阻碍相对运动,故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两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大小有关.

静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但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产生的.静摩擦力表现为阻碍相对运动趋势,所以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在学习摩擦力的过程中,同学们容易形成以下几个错误认识.

错误认识一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1)静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的关系

例如:一个物体放在倾斜的传送带上,保持与皮带相对静止,如图1所示.

①若皮带匀速向上运动,物体受静摩擦力沿皮带向上,物体位移沿皮带向上,故静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②若皮带匀速向下运动,物体受静摩擦力沿皮带向上,物体位移沿皮带向下,故静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③物体A静止在匀速转动的圆盘上,如图2

所示.

对A进行受力分析: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支持力,A又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就只有圆盘对A的静摩擦力提供,方向指向圆心.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成90°角.

(2)滑动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的关系

例如:一个物块放在水平的木板上,用水平向右的力拉物块相对木板向右运动,如图3所示.

①若物块向右运动,木板也向右运动,则木板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向右,位移向右.故滑动摩擦力方向与木板运动方向相同.

②若物块向右运动,木板不动,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向左,位移向右.故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物块运动方向相反.

综上所述,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可能与物体的运动的方向相反,还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成一夹角.

错误认识二 摩擦力只能是阻力,不能是动力

一谈到摩擦力,很多同学就错误地认为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是阻力.其实摩擦力总是阻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而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物体受的摩擦力既可作动力,也可作阻力.

(1)静摩擦力可作动力,也可作阻力

在图1中若皮带匀速向上运动,物体受静摩擦力沿皮带向上,物体位移沿皮带向上,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就起着动力的作用;若皮带匀速向下运动,物体受静摩擦力沿皮带向上,物体位移沿皮带向下,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就起着阻力的作用.

(2)滑动摩擦力可作动力,也可作阻力

在图3中若物块向右运动,木板也向右运动,则木板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向右,位移向右.故木板所受滑动摩擦力就起着动力的作用;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向左,位移向右.故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就起着阻力的作用.

错误认识三 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必定是静摩擦力,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必定是滑动摩擦力.

例如:擦黑板,板擦和黑板发生相对滑动,它们之间是滑动摩擦力.黑板静止,但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

如图4所示,B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A置于B的上面,且A、B接触面粗糙.A、B在水平力F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加速运动.由于A、B相对静止,它们之间是静摩擦力.A物体运动,但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错误认识四 动摩擦因数μ一定小于1

μ为物体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主要是由两物体接触面的材料和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从摩擦产生的机理看:动摩擦因数μ可以小于1,等于1或大于1.

例如: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物体将沿斜面匀速下滑,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5所示,因为物体做匀速运动,所以有:

mgsinθ=μmgcosθ

得: μ=tanθ

讨论:当θ<45°时,μ<1;当θ=45°时,μ=1;当θ>45°时μ>1.

错误认识五 f=μFN中的FN就是重力

FN表示物体受到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以与重力无关.在图5中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的一个分力,即FN=mgcosθ,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在擦黑板中,板擦对竖直黑板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外力F,方向垂直于黑板面,与重力无关.

错误认识六 摩擦力做功就一定要损失机械能,并且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摩擦力既可做动力,又可做阻力,因此摩擦力既

可做正功,又可以做负功.一对静摩擦力做功,机械能不发生转化;一对滑动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系统减少的机械能,等于转化的内能.

如图6,质量为m的小木块A以水平初速度v0冲上质量为M、长为l、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板B上,并正好不从B上掉下,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此过程产生的内能.

解析 A滑上B后,A、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如图6所示,其大小F=F′=μmg.设当A恰好滑到B的末端时,二者具有共同速度v.

对A:F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做负功,

W1=-Fsm;

由动能定理:W1=12m(v2-v20) (1)

对B: 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做正功,W2=F′sM;

由动能定理: W2=12Mv2(2)

摩擦力对系统所做功

W=W1+W2=μmg(sM-sm)=-μmgl (3)

将(1)、(2)代入(3)得滑动摩擦力对系统所做功:

对工作中错误认识的纠正的意见 第5篇

蛙泳教学可采用分解与完整教学法分为下面几个方面:

一 腿部技术动作及教学方法

腿部技术动作要点:收腿:屈膝收腿,脚跟向臀部靠拢,小腿要躲在大腿后面慢收腿,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收腿结束时,两膝与肩同宽,小腿与水面垂直,脚牚在水面附近。翻脚:两脚距离大于两膝距离,两脚外翻,脚尖朝外,脚牚朝天,小腿和脚内侧对准水,像英文字母“W”。夹蹬水:实际上是腿伸直的过程(屈髋、伸膝),由腰腹和大腿同时发力,以小腿和脚内侧同时蹬夹水,先是向外、向后、向下,然后是向内、向上方蹬水,就像画半个圆圈。向外蹬水和向内夹水是连续完成的,也就是连蹬带夹。蹬夹水完成时双腿并拢伸直,双脚内转,脚尖相对。蹬水的速度不要过猛,要由慢到快地加速蹬水,两条腿将近伸直并拢的时候蹬水速度最快。

具体教学方法及步骤:陆上腿部动作练习先采用平地上动作的模仿练习,坐在平地上学习蛙泳的四个分解动作,熟悉之后可把分解动作组合成2或3个动作进行练习,主要通过口令进行。然后进行岸边的腿部动作练习,俯卧在岸边,腿部朝向池中,躯干部趴在岸上进行口令的练习达到熟练为止。水中的腿部练习先采用水中扶边的练习,身体俯卧水中,手脚前后自然伸直,腹部稍收身体呈平直状态,手抓紧池壁保持身体不动进行腿部动作的练习。熟练水中的扶边练习之后,可进一步采用水中脱手或扶板练习。在蹬腿有一定效果之后,可大胆进行水中行进中的练习,避免初学者枯燥,多给予鼓励,增加其信心。

腿部错误动作分析及纠正

1、蹬腿时没有外翻脚掌

1)

产生原因:动作概念不清;小腿肌肉队翻脚动作还未感觉和体会;蹬水时,没有勾脚尖和膝关节过宽。

2)

纠正方法:讲解示范,明确要领;陆上和水中进行腿部动作的分解练习体会大腿内收,小腿外展,脚掌外翻动作和慢收快蹬的节奏;勾脚尖蹬水练习或由老师的帮助体会翻脚动作,练习时强调翻好再蹬。

2、两膝并拢收腿或蹬水过宽,蹬夹不连贯或只蹬不夹水

1)产生原因:动作不清;收腿时两膝外张分开过大或并拢收腿;受旧的动作定型 影响。

2)纠正方法:讲解示范,明确要领,陆上模仿,加深体会;收腿时注意两膝分开 与肩膀同宽或用绳固定两膝距离限制其外张;蹬水时注意蹬夹要连贯,两腿伸直并拢。

3、收腿时脚的位置太低

1)产生原因:头和上体抬得太高;收腿时大腿收得太多,蹬腿后髋关节没有伸展;腰部肌肉过于放松。

2)

纠正方法:抬头吸气时,嘴露出水面即可。低头时要提臀收腹,腰部肌肉要保持适当紧张,使身体平卧水面;积极收小腿,少收大腿;蹬腿时大小腿同时用力,髋关节伸直。、收蹬腿时臀部上下起伏

1)产生原因:当作概念不清;收腿时头肩过低,收腹提臀,屈髋过大,收腿时用力过猛;蹬腿时挺腹。2)

纠正方法:讲解示范,明确要领,模仿练习;头肩保持平稳,腰腹肌适当紧张,使身体保持平直;强调边收边分慢收腿,蹬腿用力腿伸直。

二 手部技术动作和教学方法

手部技术动作

1.开始姿势:两臂保持一定的紧张自然向前伸直,与水面平行,身体成一直线。2.划水:手臂先前伸,肩关节略内旋,两手掌心略转向斜下方,稍勾手腕,两手分开向斜下方压水。两臂分成40-45度角,手腕开始弯曲,这时两臂两手逐渐积极地做向侧、下、后方屈臂划水。

3.收手:收手是划水阶段的继续,收手过程也能产生较大的前进作用力和上升力。将手臂做向里、向上收到头前下方,这时臂与肘几乎同时做动作,收手时不应降低划水速度,而是以更快速度来积极完成。

4.伸臂:从动作中可以看出,伸臂动作是由伸直肘关节,肩关节来完成的。掌心由朝上逐渐转向下方,同时向前伸出。快速伸臂动作是现代蛙泳技术的特点之一,它紧密配合腿的动作,因此在伸臂的同时,肩要向前。

三、手部动作具体教学方法及步骤:陆上手部动作模仿练习原地站立做徒手模仿练习,把手臂动作分为三个分解动作,通过口令的引导进行练习。熟练之后可以组合成2或1个完整的动作,通过口令依次进行完整练习达到熟练。水中的手部动作练习结合水的练习可先站立水中原地练习,而且可以结合着换气进行。熟练之后,可水中站立行进中练习,进而达到可以俯卧漂浮做划手练习并达到熟练程度。

手部错误动作及纠正:、划水路线太厚超过肩的延长线

1)产生原因:划水过大没有收手夹臂;急于用力划水以推动身体前进,收手过晚; 抬头吸气时间过长或吸气时抬头过晚。

2)

纠正方法:应注意伸臂,直臂内旋下划抓水,同时保持高肘抱水;屈臂手掌向斜下方划水,收手抱水;强调慢伸快划节奏。

2、划手时手摸水

1)

产生原因:动作概念不清;划水时沉肘;手臂力量差。

2)

纠正方法:讲解示范,明确要领;划水时手掌对好水,高抬肘,屈臂划水幅度 小些;加强手臂力量训练。

四、换气和完整动作配合练习

换气的练习蛙泳采用抬头吸气的方式,即通过前伸下颌,使口露出水面进行吸气。简单来说也就是抬头水上用口吸气,低头用口鼻把气脱出。

换气练习的方法

1、水中扶边得原地换气 身体居水中双手伸直扶边,抬头用口吸气,低头入水口鼻吐气。俗称吹泡泡。、可以结合手臂动作的换气练习可先作陆上模仿练习“划手抬头吸气,伸手低头吐气”。3、水中的手臂与换气练习和手部动作结合进行练习,进而达到身体漂浮水中做划手换气的结合动作

手腿动作配合的完整练习

有这样一个口诀就可以简单的概括蛙泳的完整的练习:划手腿不动,收手又收腿,先伸胳膊后蹬腿,手脚伸直漂一会。不过为了初学者更好的理解,练习的时候可以先做手部动作和换气,再完成腿部动作。也就是说先划手换气,再收腿蹬夹水。掌握之后,也就成了标准的蛙泳即臂,腿,呼吸配合的1:1:1的形式。

五、蛙泳口诀

1、划手腿不动,收手再收腿,先伸胳膊在蹬腿,并拢伸直漂一会。

2、蛙泳蹬腿像青蛙,向后蹬夹向前滑。收腿脚跟臀边靠,两膝相距似肩宽。边收边分慢收腿,翻脚脚尖向两边。用力向后蹬夹水,两脚并拢漂一会。

3、蛙泳手臂对称划,桃型划水向侧下。两手屈腕来抓水,屈臂高肘向后划。划到肩下快收手,两肘用力向里夹。双手平行向前伸,伸直放松往前进。

4、蛙泳配合须注意,腿臂呼吸要适宜。两臂划水腿放松,收手同时又收腿。两臂前伸腿蹬水,臂腿伸直滑一会。划水头部慢抬起,伸手滑行慢呼气。

5、两臂同时一划水,抬头吸气紧相随。收腿翻脚蹬夹水,吐气水中用鼻嘴。收手同时慢收腿,两臂前伸再蹬腿。此种配合要牢记,协调配合要学会。

6、边收边分慢收腿,向外翻脚对准水,向后弧形蹬甲腿,两腿伸直漂一会。

英语教学中的错误分析及纠正策略 第6篇

英语教学中的错误分析及纠正策略

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语言学习也是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不断出现错误并纠正错误借此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的.

作 者:张燕云 作者单位:毕节市教育学院刊 名:贵州教育英文刊名:GUIZHOU EDUCATION年,卷(期):2008”“(17)分类号:H3关键词:

对工作中错误认识的纠正的意见 第7篇

一、摆动腿直腿摆动过栏或屈膝绕过栏板:

1、产生原因:对摆动腿动作概念不清;摆动腿膝关节紧张,小腿前身过早;摆动腿大小腿折叠不充分,大腿屈肌力量差,起跨前大腿高抬不够。

2、纠正方法:@详细讲解摆动腿屈膝摆动的技术,强调大小腿折叠及打开的时机,反复做曲腿摆动的各种模仿练习。@利用肋木、跳箱、山羊、栏架等器械反复做攻摆练习。@反复进行负重屈膝前摆的“鞭打”练习或车轮跑练习。

二、过栏时起跨腿膝、踝内侧碰及栏板

1、产生原因:摆动腿碰及栏板:起跨点过远,摆动腿向前速度太慢,或折叠高摆不够,上体前倾过大;起跨腿膝、踝内侧碰及栏板:大小腿和脚掌在提拉过程中部位不正确,另一原因是起跨腿提拉时膝关节未外展。

2、纠正方法:@重复练习原地支撑提拉起跨腿过栏动作,要求膝稍高于踝,小腿收紧,足内侧保持与地面平行,足尖无下落。@提拉起裤腿时,及时做出前倾上体的动作。

三、跳栏

1、产生原因:栏前跑的技术差,起跨点太近,用脚跟踏地起跨或全脚掌者地起跨造成很大制动,起跨角度过大,心理上怕栏。

2、纠正方法:(1)改进栏前跑技术,形成较准确的步长,提高起跨点的准确性。(2)适当降低栏架高度,缩短栏间距离,保持身体高重的跑法,最后一步按“短步”标志跑,踏上起跨点后起跨攻栏。(3)通过各种跳跃练习发展腿部及踝关节小肌群的力量。(4)反复进行各种专门练习,提高对栏架的感觉,克服怕栏心理。(5)在栏架上方,教师手平举一竹竿,让学生过栏时加大身体的前倾,从竹竿与栏架之间越过。

四、下栏时身体失去平衡,动作停顿

1、产生原因⑴过栏时起跨腿拖在后面。⑵摆动腿脚掌着地时,起跨腿提拉不到位。⑶摆动腿下压不积极。⑷上下肢配合不协调,上体扭转,肩轴偏斜。

2、纠正方法⑴多做各种跨栏专门练习。⑵多做上下肢配合模仿练习。⑶提高髋关节的灵活性。⑷强调两臂动作的控制使身体过栏时和落地时维持平衡。

五、栏间跑步长不够,身体重心低,脚掌缺乏弹性

1、产生原因⑴下栏着地时,身体重心落后,第一步步长太短。⑵下肢腿部力量弱。

2、纠正方法⑴改进下栏技术,在正确提拉起跨腿的基础上加大第一步步长。⑵多做增强腿部力量的练习。

六、栏间跑第一步太小,影响栏间节奏

1、产生原因⑴重心在后,下栏停顿。⑵起跨腿提拉过早,两腿落地的时间差小。⑶摆动腿下栏支撑不好,起跨腿提拉不到位

2、纠正方法⑴栏间跑第一步着地处放一标志物,反复练习,增大下栏第一步。⑵通过各种跳跃练习,发展小肌群力量,提高支撑及后蹬能力。⑶通过负重或助力性练习,体会起跨腿用力的时机与方向。

跨栏跑技术教学中常见的错误动作与纠正方法:

一、摆动腿直腿摆动过栏或屈膝绕过栏板:

1、产生原因:对摆动腿动作概念不清;摆动腿膝关节紧张,小腿前身过早;摆动腿大小腿折叠不充分,大腿屈肌力量差,起跨前大腿高抬不够。

2、纠正方法:@详细讲解摆动腿屈膝摆动的技术,强调大小腿折叠及打开的时机,反复做曲腿摆动的各种模仿练习。@利用肋木、跳箱、山羊、栏架等器械反复做攻摆练习。@反复进行负重屈膝前摆的“鞭打”练习或车轮跑练习。

二、过栏时起跨腿膝、踝内侧碰及栏板

1、产生原因:摆动腿碰及栏板:起跨点过远,摆动腿向前速度太慢,或折叠高摆不够,上体前倾过大;起跨腿膝、踝内侧碰及栏板:大小腿和脚掌在提拉过程中部位不正确,另一原因是起跨腿提拉时膝关节未外展。

2、纠正方法:@重复练习原地支撑提拉起跨腿过栏动作,要求膝稍高于踝,小腿收紧,足内侧保持与地面平行,足尖无下落。@提拉起裤腿时,及时做出前倾上体的动作。

三、跳栏

1、产生原因:栏前跑的技术差,起跨点太近,用脚跟踏地起跨或全脚掌者地起跨造成很大制动,起跨角度过大,心理上怕栏。

2、纠正方法:(1)改进栏前跑技术,形成较准确的步长,提高起跨点的准确性。(2)适当降低栏架高度,缩短栏间距离,保持身体高重的跑法,最后一步按“短步”标志跑,踏上起跨点后起跨攻栏。(3)通过各种跳跃练习发展腿部及踝关节小肌群的力量。(4)反复进行各种专门练习,提高对栏架的感觉,克服怕栏心理。(5)在栏架上方,教师手平举一竹竿,让学生过栏时加大身体的前倾,从竹竿与栏架之间越过。

四、下栏时身体失去平衡,动作停顿

1、产生原因⑴过栏时起跨腿拖在后面。⑵摆动腿脚掌着地时,起跨腿提拉不到位。⑶摆动腿下压不积极。⑷上下肢配合不协调,上体扭转,肩轴偏斜。

2、纠正方法⑴多做各种跨栏专门练习。⑵多做上下肢配合模仿练习。⑶提高髋关节的灵活性。⑷强调两臂动作的控制使身体过栏时和落地时维持平衡。

五、栏间跑步长不够,身体重心低,脚掌缺乏弹性

1、产生原因⑴下栏着地时,身体重心落后,第一步步长太短。⑵下肢腿部力量弱。

2、纠正方法⑴改进下栏技术,在正确提拉起跨腿的基础上加大第一步步长。⑵多做增强腿部力量的练习。

六、栏间跑第一步太小,影响栏间节奏

1、产生原因⑴重心在后,下栏停顿。⑵起跨腿提拉过早,两腿落地的时间差小。⑶摆动腿下栏支撑不好,起跨腿提拉不到位

2、纠正方法⑴栏间跑第一步着地处放一标志物,反复练习,增大下栏第一步。⑵通过各种跳跃练习,发展小肌群力量,提高支撑及后蹬能力。⑶通过负重或助力性练习,体会起跨腿用力的时机与方向。

跨栏跑技术教学中常见的错误动作与纠正方法:

一、摆动腿直腿摆动过栏或屈膝绕过栏板:

1、产生原因:对摆动腿动作概念不清;摆动腿膝关节紧张,小腿前身过早;摆动腿大小腿折叠不充分,大腿屈肌力量差,起跨前大腿高抬不够。

2、纠正方法:@详细讲解摆动腿屈膝摆动的技术,强调大小腿折叠及打开的时机,反复做曲腿摆动的各种模仿练习。@利用肋木、跳箱、山羊、栏架等器械反复做攻摆练习。@反复进行负重屈膝前摆的“鞭打”练习或车轮跑练习。

二、过栏时起跨腿膝、踝内侧碰及栏板

1、产生原因:摆动腿碰及栏板:起跨点过远,摆动腿向前速度太慢,或折叠高摆不够,上体前倾过大;起跨腿膝、踝内侧碰及栏板:大小腿和脚掌在提拉过程中部位不正确,另一原因是起跨腿提拉时膝关节未外展。

2、纠正方法:@重复练习原地支撑提拉起跨腿过栏动作,要求膝稍高于踝,小腿收紧,足内侧保持与地面平行,足尖无下落。@提拉起裤腿时,及时做出前倾上体的动作。

三、跳栏

1、产生原因:栏前跑的技术差,起跨点太近,用脚跟踏地起跨或全脚掌者地起跨造成很大制动,起跨角度过大,心理上怕栏。

2、纠正方法:(1)改进栏前跑技术,形成较准确的步长,提高起跨点的准确性。(2)适当降低栏架高度,缩短栏间距离,保持身体高重的跑法,最后一步按“短步”标志跑,踏上起跨点后起跨攻栏。(3)通过各种跳跃练习发展腿部及踝关节小肌群的力量。(4)反复进行各种专门练习,提高对栏架的感觉,克服怕栏心理。(5)在栏架上方,教师手平举一竹竿,让学生过栏时加大身体的前倾,从竹竿与栏架之间越过。

四、下栏时身体失去平衡,动作停顿

1、产生原因⑴过栏时起跨腿拖在后面。⑵摆动腿脚掌着地时,起跨腿提拉不到位。⑶摆动腿下压不积极。⑷上下肢配合不协调,上体扭转,肩轴偏斜。

2、纠正方法⑴多做各种跨栏专门练习。⑵多做上下肢配合模仿练习。⑶提高髋关节的灵活性。⑷强调两臂动作的控制使身体过栏时和落地时维持平衡。

五、栏间跑步长不够,身体重心低,脚掌缺乏弹性

1、产生原因⑴下栏着地时,身体重心落后,第一步步长太短。⑵下肢腿部力量弱。

2、纠正方法⑴改进下栏技术,在正确提拉起跨腿的基础上加大第一步步长。⑵多做增强腿部力量的练习。

六、栏间跑第一步太小,影响栏间节奏

1、产生原因⑴重心在后,下栏停顿。⑵起跨腿提拉过早,两腿落地的时间差小。⑶摆动腿下栏支撑不好,起跨腿提拉不到位

2、纠正方法⑴栏间跑第一步着地处放一标志物,反复练习,增大下栏第一步。⑵通过各种跳跃练习,发展小肌群力量,提高支撑及后蹬能力。⑶通过负重或助力性练习,体会起跨腿用力的时机与方向。

跨栏跑技术教学中常见的错误动作与纠正方法:

一、摆动腿直腿摆动过栏或屈膝绕过栏板:

1、产生原因:对摆动腿动作概念不清;摆动腿膝关节紧张,小腿前身过早;摆动腿大小腿折叠不充分,大腿屈肌力量差,起跨前大腿高抬不够。

2、纠正方法:@详细讲解摆动腿屈膝摆动的技术,强调大小腿折叠及打开的时机,反复做曲腿摆动的各种模仿练习。@利用肋木、跳箱、山羊、栏架等器械反复做攻摆练习。@反复进行负重屈膝前摆的“鞭打”练习或车轮跑练习。

二、过栏时起跨腿膝、踝内侧碰及栏板

1、产生原因:摆动腿碰及栏板:起跨点过远,摆动腿向前速度太慢,或折叠高摆不够,上体前倾过大;起跨腿膝、踝内侧碰及栏板:大小腿和脚掌在提拉过程中部位不正确,另一原因是起跨腿提拉时膝关节未外展。

2、纠正方法:@重复练习原地支撑提拉起跨腿过栏动作,要求膝稍高于踝,小腿收紧,足内侧保持与地面平行,足尖无下落。@提拉起裤腿时,及时做出前倾上体的动作。

三、跳栏

1、产生原因:栏前跑的技术差,起跨点太近,用脚跟踏地起跨或全脚掌者地起跨造成很大制动,起跨角度过大,心理上怕栏。

2、纠正方法:(1)改进栏前跑技术,形成较准确的步长,提高起跨点的准确性。(2)适当降低栏架高度,缩短栏间距离,保持身体高重的跑法,最后一步按“短步”标志跑,踏上起跨点后起跨攻栏。(3)通过各种跳跃练习发展腿部及踝关节小肌群的力量。(4)反复进行各种专门练习,提高对栏架的感觉,克服怕栏心理。(5)在栏架上方,教师手平举一竹竿,让学生过栏时加大身体的前倾,从竹竿与栏架之间越过。

四、下栏时身体失去平衡,动作停顿

1、产生原因⑴过栏时起跨腿拖在后面。⑵摆动腿脚掌着地时,起跨腿提拉不到位。⑶摆动腿下压不积极。⑷上下肢配合不协调,上体扭转,肩轴偏斜。

2、纠正方法⑴多做各种跨栏专门练习。⑵多做上下肢配合模仿练习。⑶提高髋关节的灵活性。⑷强调两臂动作的控制使身体过栏时和落地时维持平衡。

五、栏间跑步长不够,身体重心低,脚掌缺乏弹性

1、产生原因⑴下栏着地时,身体重心落后,第一步步长太短。⑵下肢腿部力量弱。

2、纠正方法⑴改进下栏技术,在正确提拉起跨腿的基础上加大第一步步长。⑵多做增强腿部力量的练习。

六、栏间跑第一步太小,影响栏间节奏

1、产生原因⑴重心在后,下栏停顿。⑵起跨腿提拉过早,两腿落地的时间差小。⑶摆动腿下栏支撑不好,起跨腿提拉不到位

对工作中错误认识的纠正的意见 第8篇

However, the remedial work has not been done well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the students make little improvement in oral English.Two factors contribute to the inefficient remedial work:irrational attitudes towards errors and unsystematic remedial work.This essay firstly analyze errors:the definition of errors, the attitudes towards errors;then focus on the error correction;what errors should be corrected and how to correct in efficient way.

As a would-be English teacher, I research on the phonetic teaching so that the theoretic research can instruct the teaching practice.Then the remedial work in my class will be theory supported and systematic rather than arbitrary and occasional.

1 The Definition of Error

It is necessary to get across the definition of error because many teachers cannot tell apart error from mistake.Consequently, the teachers misregard mistakes as errors in their class teaching.

An error is a noticeable deviation from the target language while a mistake refers to either a random guess or a slip.Corder (1967:167) distinguished betweenerror’andmistake’with the latter referring toadventitious artifacts of linguistic performance’which do not reflect a defect in our 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 and our competence failure.While errors arethe result of some failure of performance’.In other words, an error represents the lack of competence while a mistake arises as a result of breakdown and imperfection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speech.

The students are aware of the mistakes they have made and can correct themselves immediately.For the errors, they cannot realize their defect in linguistic competence unless the teachers identify the errors.The restricted time in class requires the teachers to focus on something worthwhile.So it is error that deserves teachers’attention and correction.Some examples will be taken to explain in the following part.

When a plosive is followed by a nasal, the plosion should be made though the nose which is called nasal plosion.If students donnot know the rule and mispronounce/̍hæpn//səb̍m It//̍kɔtn//̍sʌdn//̍be Ikn//̍frægmənt/as//̍hæpən//səbə̍m It//̍kɔtən//̍sʌdən//̍be Ikən//r̍fægəmənt/, they have make errors and cannot realize their errors.In this occasion, the teachers should identify and correct the errors.

If a word ends with a consonant and another begins with an vowel, the linking occurs.

The students are considering and organizing what they will say when producing an utterance, so they may utter every word clearly and strongly and ignore the linking despite they know well the linking rules.When realizing a mistake have been made, they will produce the utterance again in a right way.In this situation, a mistake rather than error has been made and the teachers should not spare time on the mistakes.

The teachers’attitudes towards errors are of much importance in phonetic teaching.Some teachers prefer to turn a blind eye to students’errors because they do not want to discourage students.Neglect of errors will lead to the defect in linguistic competence and teachers are responsible for error corrections.Other teachers cannot tolerate any error and will interrupt students and correct every error during their speech.In 1967, S.P.Corder wrote a paper titled 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 in which he noted.

Errors are significant in three different ways.First to the teacher, in that they tell him if he undertakes a systematic analysis, how far towards the goal the learner has progressed and, consequently, what remains for him to learn.Second, they provide to the researcher evidence of how language is learned or acquired, what strategies or procedures the learner is employing in his discovering of the language.Thirdly they are indispensable to the learner himself, because we regard the making of errors as a device the learner uses in order to learn.It is a way the learner has of testing his hypotheses about the nature of the language he is learning.

Therefore, not only are errors inevitable in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 but helpful and meaningful for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The teache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medial work in phonetic teaching so they should know better about error correction, decide what errors to be corrected and how to correct in a systematic and efficient way.

2 The Remedial Work

2.1 The definition of error correction

Error corrections is a remedial work in ELT which means providing treatment or help that leads to the revision and correction of the specific errors aiming at preventing the same error from recurring again.Apart from identifying the errors, the corrector must describe the errors and reconstruct a model.The systematic remedial work in phonetic teaching make students know where is wrong, why is wrong and how to correct.

2.2 What to correct?

Some teachers cannot tolerate any errors so they will spot and correct them one by one.It takes lots of time and destroys the students’initiative.They even cannot produce a complete utterance due to being interrupted by the corrector.Then they will avoid the chance to speak and lose confidence which exerts a negative influence on students’oral English.

2.2.1 Errors affecting intelligibility

If the students cannot do well in both accuracy and fluency, the latter should be the highlight.As long as misunderstanding will not arose from the errors, they can be neglected and the students should not be interrupted by the correction.It is the error that causes difficulty in understanding and affecting intelligibility should be identified and corrected.That sort of errors make it difficult for speakers to get their ideas across.It is difficult for some students to distinguish the phoneme/l/from/n/which will result in misunderstanding.For example, in an oral English class, the students are practicing a dialogue in pair.When the teachers hear that one student says:“I want to get your knife/̍la If/”and the other is confused, it is necessary to correct it.The teacher should tell the student he is making an error, where is wrong and how to utter in a right way.

2.2.2 Errors most students make

Every student is an unique individuality and has their specific errors.The restricted time in class does not allow the teachers to correct the specific errors inflicting every students.The efficient way is to identify the errors influencing a large number of students.The common problems deserves the correction and attention.

For most Chinese students they cannot pronounce the two phonemes/r/and/ʒ/accurately.The error is common and classic among the students so the teachers should spend time to instruct them how to produce the two phonemes in a right way.To deal with the common problems, what the teacher need to do is firstly identify them and then correct them.

2.2.3 Take time and competence into consideration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students can make a great progress in oral English, the remedial work in phonetic teaching should be systematic and well prepared.So before the remedial work, the teacher should make a specific plan for their error correction and arrange the time efficiently.

If the teachers are not sure about some phonetic theory and they themselves cannot produce the utterance correctly, they should not reach a conclusion until they have made it clear.Therefore, to be qualified for the remedial work in phonetic teaching, the teachers should enrich their phonetic knowledge.

2.2.4 Care about individual difference

The students have different career plan and they study English with different motivation.In phonetic teaching, the remedial word is not similarly important to every student.

Some students want to be English teacher and oral English is important for them.For these students, the teachers should be strict with them and correct their errors carefully.For others, they may aim at being businessman or translator etc.Oral English is not so important for them, and it is unnecessary to be too strict with their oral English.Therefore, the teachers should take the students’needs and difference into account.

2.3 How to correct?

To be clear about what kind of errors deserve correction, the next teachers should think about is how to correct the errors.The error correction is a systematic and complicated remedial work which consists of series of successive steps:identify errors, describe errors, reconstruction, practice, feedback and targeted practice.

2.3.1 Identify errors

The first step for remedial work is to spot and identify the errors students have made.Unlike the mistakes which students can realize and correct immediately, the students donnot know and cannot identify their errors.So the teachers should identify the errors and give students hint that a error has been made.

2.3.2 Describe errors

After identifying the errors, the teachers should tell the students where the error is and why it is wrong which means the description of errors.

1) Errors of bi-labial/m/

When we pronounce the bi-labial, we need the obstruction by two lips.You have pronounced it without closing lips.So the sentence“My name is Jame”has been pronounced by you as“My nane is Jane”

2) Errors of strong and weak forms

In some occasions, the words should be pronounced as weak forms.So in the phrase“black and white”“and”should be pronounced/ən/not/ænd/ǔthe same as”“as”should be pronounced/əz/not/æz/.

3) Errors of tone

The rising tone indicates“uncertainty”or“incompleteness”or“politeness”, so in the yes-no question, the rising tone should be used.

The first graph shows the right tone of the sentence“Would you like a coffee?”while the way students utter the sentence like the the second one.By the description of the error, the students can fully understand it.

2.3.3 Reconstruction

After describing the errors, the teachers have helped students find and understand their committed errors.The next step is to correct the errors by reconstructing a model which is formed by the native speakers or the professional teachers.The teachers help students differentiate how the native speakers produce a sound so that the students can imitate and speak as standard as possible.

2.3.4 Practice

The errors students made have been kept for a long time so it is impossible to be corrected within the 45-minutes class.The teachers should require students to practice after class.So the assignment is requisite to make sure every student can involve in the practice.

The advance of technology has facilitated the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The teachers can require the students to record their exercise then upload to teachers.According to these tapes, the teachers can evaluate whether the students are making progress.

2.3.5 Feedback

The tapes students record make it possible for the teachers to listen to over and over again by which teachers can analyze the specific errors every student makes and give them personal advices.

The assignment will be in vain without any feedback given by teachers.The students don’t know what is their personal problems and whether they have made progress which will destroy their enthusiasm about oral english and will not finish the given assignment.Therefore, the teachers should give every student constructive feedback according to their tape records.

2.3.6 Targed practice

After receiving the feedback, the students will practice again which will be specific and targed.No time needed to be spent on the knowledge they have grasped and on some phonemes they utter correctly.What the students need to in this stage is to practice and reinforce the residual errors according to the feedback.The mechanical imitation and random practice will do nothing but boredom.

3 Conclusion

It is difficult yet necessary that English teachers analyze and correct the phonetic errors students make.The first task for teachers is to tell apart error from mistake and what should be corrected is error rather rather the marginal mistake.For the errors, only those needed to be corrected which affecting intelligibility and confusing a large number of students.Teachers also need to take their available time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into account.The remedial work is a closely linked and systematic procedure and every step is indispensable.

摘要:语音教学是英语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但也是教学中的弱项。学生在输出语言时会高频率地出现错误, 老师对待错误有不同的观点并且有不同的纠错策略。这篇文章主要探讨错误的定义, 何种错误值得老师花时间去纠正以及如何系统地纠正这些错误。旨在帮助老师形成对待学生语音错误的正确态度以及有效的纠错策略。

关键词:失误,纠正,语音教学,错误,口语

参考文献

[1]刘晓英.初中生英语口语常见错误分析及纠错策略[D].湖北师范大学, 2006.

[2]舒白梅.现代外语教育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3]Corder S P.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M].Oxford: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81.

[4]Corder S P.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967 (5) :161-169.

相关文章
11月份幼儿教师工作总结

11月份幼儿教师工作总结

11月份幼儿教师工作总结(精选14篇)11月份幼儿教师工作总结 第1篇本月,自己积极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同事们...

1
2025-09-19
兽药饲料监管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打算

兽药饲料监管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打算

兽药饲料监管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打算(精选8篇)兽药饲料监管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打算 第1篇2011年兽药饲料监管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打...

1
2025-09-19
10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10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10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精选9篇)10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第1篇六、施工组织设计㈠文字表述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施工进度安排主要工程...

1
2025-09-19
2023年中国网络教育激发创新意识

2023年中国网络教育激发创新意识

2023年中国网络教育激发创新意识(精选7篇)2023年中国网络教育激发创新意识 第1篇2013年中国网络教育激发创新意识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1
2025-09-19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少先队活动计划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少先队活动计划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少先队活动计划(精选10篇)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少先队活动计划 第1篇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少先队工作计划...

1
2025-09-19
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注意事项

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注意事项

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注意事项(精选4篇)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注意事项 第1篇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注意事项随着20...

1
2025-09-19
400字初中日记作文

400字初中日记作文

400字初中日记作文(精选13篇)400字初中日记作文 第1篇初中暑假日记作文400字【作文一】一天暑假,妈妈就子啊家里河东狮吼: “扫地了,...

1
2025-09-19
3s技术与方法名词解释

3s技术与方法名词解释

3s技术与方法名词解释(精选6篇)3s技术与方法名词解释 第1篇3S技术在林业的应用与前景随着3S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我国林业信息技术的发展...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