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专家研究范文
来源:开心麻花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专家研究范文(精选11篇)

专家研究 第1篇

1知识图谱简介

知识图谱是描述现实世界实体之间的关系的图4,是“图” 和“谱”双重特性的体现5,其概念最先由谷歌提出6。如果将知识图谱比作有一张巨大点线关系图,那么图中的点就代表这每个实体,而实体之间若存在连线,则表示两个实体存在着相应的关系。现在,各大互联网公司均建立了自己知识图谱,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搜索质量2。截至2012年,谷歌为了保障强大的搜索,Google语义网络已超过570亿个对象、18亿个介绍6; 但在这些实体和事实中,英语占绝对主导地位。与此同时,百度和搜狗也建立了中文知识图谱,其规模比谷歌略小。

2专家知识图谱建模

本系统通过对专家知识图谱的构建,以图的形式更简洁、 直观地表达专家关联信息,提升用户对专家信息的搜索效率。 本系统的研究内容有知识的获取、知识图谱的构建、系统模型的建立、专家信息关联与检索、专家智能推荐、专家机器人的动态维护等;

知识获取:知识图谱构建的前提;主要包含各类专家的基本信息,主要包含专家基本信息,专利信息,文献信息,项目信息,报道信息。目前知识的主要来源于各类百科类数据,如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

知识图谱构建:这是本系统核心部分,专家知识图谱的构建,首先从专家、专利等实体以

及属性之间关系的抽象开始。根据专家的属性分析和专家与专家之间的关系分析,基本确定本系统的模式图形如图1所示,专家是文献,专利,情报,项目的主体部分,而专家又属于文献,专利,情报,项目的一部分,各个专家之间存在着同事,合作等等关系,建立每个专家之间的关系就能构建一个专家图谱网络。例如关系模型图,专家作为一个实体,专利也是一个实体,专家拥有这项专利,专利的拥有者是这个专家,专利这个实体也拥有自己的属性,例如专利拥有作者,内容,机构,时间等等属性值。专家与专家之间也存在多种关系,其关系图如图2所示。例如一篇文献上面的作者属性是专家1,专家2,那么他属于合作关系;如果专家1和专家2的基本信息中的机构名称是一样的,那他们就是同事关系;如果两篇专利的课题一样的那么他们的著作人即专家1和专家2就是研究方向一样的关系,等等。在存储方式上,专家知识图谱的主要存储的方式摒弃了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的存储方式,而是直接采用RDF (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2三元组的形式对专家信息进行描述和保存(如图1所示)。

系统模型的建立:通过对海量专家信息资源库的挖掘与搜索,自动生成或呈现专家的基本信息,专利信息,文献信息,项目信息,报道信息。并且以关系图形的形式展现。

专家信息检索:其前端主要有两种检索方式,一是直接通过SPARQL语言,直接对RDF构建的知识库进行查询;而是通过关键字检索,如姓名,行业,文献,研究主题等,间接使用SPARQL语言对知识库进行查询。

专家关联:能通过某一研究方向,某一个领域找出核心专家(如图2所示)。

专家智能推荐:通过某一关键词,推荐出相关联的专家信息或者其他实体、属性信息。

专家机器人的动态维护:主要是指通过不断机器学习,不断地发掘已有的专家信息或者搜索信息分析出更为复杂的专家之间的关系;并构建出新的关联关系。

3专家知识图谱实现

3.1 RDF构建

RDF主要是一种描述语义WEB的标记语言7,通过RDF/XML的形式存储,实现了对专家知识图谱模型的构建。通过对专家、文献、专利、报道等实体关系分析,我们可以构建如下类型的三元组。

文字描述:第1571号专家,姓名为张三,工作单位为热带农业科学院;拥有两篇论文,两篇报道;同时,他与6579号、 3766号专家属于同事关系;

RDF/XML格式描述:

3.2 SPARQL查询

为了提升搜索质量,本系统采用SPARQL对RDF进行查询;SPARQL对于RDF或者语义查询来说,其重要性就类似于数据库中的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本系统不仅可

以直接通过SPARQL对专家信息进行检索,而且还可以通过专家信息;专业领域;专利名称等信息对专家进行检索;如欲搜索的专家姓名为“张三”,工作单位为中国科学院,期刊信息为期刊A;其SPARQL搜索语句如下所示:

以上检索均是模糊查询;

4结束语

专家知识图谱不仅可以方便用户在海量专家数据中快速准确地找到对应主题或者领域专家,而且将专家虚拟存在于互联网中,使各专家的知识和智慧得到延伸。同时通过系统对专家数据的发掘、关联和整理,实现了专家推荐的功能,使得专家的影响力得到扩展。

参考文献

[1]深度.知识图谱:谷歌打造未来搜索[J].电脑爱好者,2013(5):28-29.

[2]王海荣,马宗民.一种扩展关键词的RDF模糊查询方法[J].中国科技论文,2013,8(10):989-993.

[3]王昊奋.面向大规模RDF数据的语义搜索[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3.

[4]杜亚军,吴越.微博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27-35.

[5]杨思洛,韩瑞珍.国外知识图谱的应用研究现状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13(6):15-20.

[6]胡芳槐.基于多种数据源的中文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5.

专家意见总结研究方法 第2篇

一、选题方面的问题

1. 部分课题选题不够新颖,问题导向不明,缺乏时代性

新颖的选题一般包括四类:一是尚无人涉足的研究领域或选题;二是学科前沿的理论探讨;三是老问题的新研究视角、新材料发掘或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四是海外新理论、新观点的引进与推广。其中第一类最具创新性,属于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甚至是创立新学科的研究项目,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价值,申报这样的课题立项可能性最大。因此,在确立选题前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文献查阅和以往立项信息查询,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从事重复性研究。同时,通过文献查新和信息查询,还可以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水平和现阶段的研究热点,这对于确定研究选题与研究方向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2. 概念不准或概念界定模糊;语言学术性不强

XXX意识形态XXX之路XX人员利益冲突问题研究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其他利益?

3. 选题太大,涵盖内容太多,或时间跨度太大专家感觉研究者无法驾驭

明清XXX群体研究,时间跨度6

4. 选题太小,涵盖内容太少;

范围太小且缺乏特色和深度,被同类课题所包含例如:XXX设计应用研究中原经济区建设中XXX制度规范管理研究

5. 选题指向不明

XXX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6. 选题上缺少理论嵌入、地域嵌入、领域嵌入,不能体现申报者的比较优势。

7. 选题缺少前期成果支撑

8. 选题意义

(1)对课题意义强调过分,没选中的项目中有1/5的都强调诸如填补空白、在国内独创等;

(2)意义过于宏观,究竟有什么意义,看不出来;

(3)意义过于庞杂,仅意义一项就写了1-2千字。因此,最重要的或者比较好的做法是对意义有具体说明,如在理论上或在实践上究竟有什么意义,或对国家经济发展有什么贡献等。

二、研究现状方面的问题

1.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几乎没有述评;

研究现状缺少综、梳、述、评;简单罗列文献,缺少观点梳理简单罗列,重要学术流派和观点把握不到位,不全面,对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缺乏全面准确深入和简明扼要的清理与总结。

2. 研究现状述评不对题,不全面,

不是述评前人的研究状况,而是介绍有关名词概念;述评前人研究状况时过于笼统,没有实质性研究,或仅罗列了某些书,没有阐述其观点与申请者本人的观点有何不同,从而体现其研究的重要性;

3. 内容安排不合理

活页论证要求7000字,光概念介绍占4000字,

4. 文字不够准确、精炼,表述清楚、明白。

最重要的或者比较好的做法是对国内外同领域中的代表作都能提及,对其观点都有述评。学术研究主要包括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要进行学术创新,做好学术积累工作是基础。所谓学术积累,就是要把握本课题在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所达到的水平,要对相关的研究成果及其得失进行全面、准确、深入、具体和简明的清理与总结以及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课题论证达到高于国内外学术界所研究的水平,也说明你确实下了一番工夫。如果你的课题论证报告低于国内外学术界研究所达到的学术水平,你的课题被淘汰的`可能性就很大。全面,体现为全面掌握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概况、进展和水平,对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所了解,即“谁在研究――研究什么――怎样研究――何种成果――研究得失”;准确,表现为评价符合事实,恰如其分;深入,体现为能抓住问题的症结和实质;具体,体现为提供的信息(如数字、论著等)比较具体;简明,体现为表述具有概括性、简洁性和明晰性。

三、研究内容方面的问题

1. 有的提出研究设想,但没有提出研究观点;

2. 有的写上了整本书的框架,关键在于通过主要内容体现申请者的主要观点;

3. 有的主要观点缺位,以研究思路与方法代替观点;

4. 有的主要观点不鲜明,只是一般的论述,没有吸引人眼球的地方;

5. 研究内容过于庞大,主要观点根本无法表达。

6. 定位不准;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

搞不清。基础性研究,应主要在开拓性和原创性上下工夫;如果是应用研究,应在针对性、实证性和对策性上下工夫,应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如果是综合研究,应在学科交叉研究上下工夫。否则,你的整个课题的论证就可能会出现思路不清晰、用力不到位。

7. 问题不明晰;

没有弄清课题身着重分析和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重点、难点问题,缺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课题论证;研究任何一个课题,都要分析和解决问题,所以,申报人应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整个课题论证的重点应放在所要分析和解决的几个问题上来。

8. 研究方法不具体,简单罗列,没有针对性,不能确定自己究竟要用哪种方法。

比如,综合研究法,交叉研究法;要明确提出适合于本课题本身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取决于研究对象或研究课题的本性,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课题,其研究方法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进行课题论证时,不能仅仅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还应提出研究本课题所要运用的具体方法。否则,评审专家认为你不懂学术规范。比如,文献学方法、历史辩证法法、科学和价值统一方法,就很重要。

9. 研究角度缺乏创新,缺少自己独到的见解;

10. 课题缺少核心观点且创新性、当下性不足;

一个课题最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学术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学术创新。学术创新首先体现在学术观点的创新。要达到学术观点的创新,同时必须研究新问题,使用新方法,运用新材料,进行新论证。由此,在进行课题论证时,要用一定的篇幅充分说明其研究成果的创新价值――新领域、新问题、新方法、新材料、新观点、新推进、新突破和新论证。

11. 论证不充分

三言两语或寥寥几百字,内容详略安排不合理,头重脚轻,难点重点归纳不准,创新点概念含糊。研究框架不合理,流程图编制缺少科学性,规范性不足、逻辑不清,重点不突出,层次安排不合理;

12. 口语化的表述习惯,学术规范性不强

缺少学术语言,学术含量,语句不通顺,文字不流畅,表述不精当。甚至有别字,白字;

13. 研究内容太多

5-6条甚至7-8条,一般2-4条比较好。研究内容表述不清晰,逻辑性不强;

14.研究内容写成结项报告,核心内容不突出;

15.研究内容与题目不相关或相关度不高;

16.参考文献不具备权威性,层次低,不全面,有疏漏,最新研究成果少,有些参考文献主题是时间较远研究专著,甚至教材。国外参考文献少,或权威性不足,个别老师将自己的论文作为参考文献。最好要有第一期的相关研究论文;外文资料最好用外文列出。所以,要通过各种有效的办法来搜集和整理研究资料。如果遗漏一些代表性和权威性参考文献,评审专家就可能认为你的工作做的不细致、不认真。

四、课题组成员方面的问题

1.课题组成员结构层次不合理

人数太多或人数太少,合作单位超过三个,有些达到六个,地域分布太广,现实中不易集合共同研究问题。应用研究缺少管理部门,实践部门人员参与。

2. 有些成员的研究成果与课题不相关,不能支撑课题研究

3. 课题组成员的构成是衡量课题组综合研究实力、能否顺利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和能否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的重要指标。

在以往项目申报过程中就曾发生过申报人员选题较好,课题论证也不错,但课题组只有申报者一个人,或者成员综合水平较低而未能通过的情况。最好老中青三结合。应注意满足以下条件:(1)学历高、职称高;(2)在某一问题上有研究、有影响;(3)结构合理(学科结构;知识结构;部门结构:理论工作者;决策工作者;实践工作者)。注意:青年项目课题组成员年龄也不得超过35周岁;

五、其他问题

1. 前期成果不能支撑课题研究,或与研究课题不相关。

2. 负责人没有写清自己具备课题研究的三个条件:

(1)有能力(资质、经验),有条件(空泛的写有计算机,有图书馆,有资料),在研项目多很难保证有时间。

(2)有比较优势(地域、行业)。

(3)在课题涉及领域的研究实力和地位。

3. 经费预算不合理,例如调研费过高,年度支出不合理,或申报经费过少或过多。

4. 格式不规范,字体不统一,装订不规范,

5. 个别成员超项

6. 为与相关课题组成员沟通,超项,在读博士申报需要导师批准。

7. 学科归属不当或有偏差

所申报的选题不在资助学科范围内或选题的主体部分不在该学科范围内。

8. 对创新点和特色凝练不够,表述不准确

9. 申报书中存在错别字等低级错误

明旭:学者,儒商研究专家 第3篇

很多草根出身的企业家,在经济上有所成就的同时,也开始有了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增强社会影响力、追寻人生意义与社会认同、消费传统文化产品等多方面的需求

基于儒家理念开展商业活动的行为源远流长。公元前五世纪,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子贡)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不过,当时的人并不称他为“儒商”。同样,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司马迁也列举了很多“富而好礼”、注重社群共同繁荣、又能合理牟利的商人,这些商人注重长期的可持续利益,区别于某些贪婪攫取短期利益的“贪贾”,而被称为“廉贾”。其中也没有提到“儒商”。那么,“儒商”是否只是一种浪漫的历史回忆呢? 明代儒商的两个传统 ——文辞与道德

香港中文大学金耀基、张德胜两位教授认为,“儒商”在明代后期已经成为一个显著的社会阶层。这个社会阶层的出现,与明代商业发展过程中读书人增加、但科举名额有限所引发的“弃儒就贾”大潮有关,类似于现在人说的“读书人经商”。不过,“儒商”何时才成为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词汇的呢?浙江大学儒商与东亚文明中心周生春教授研究发现,“儒贾”最早相连成词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而“儒商”则最早出现于清代康熙年间。“儒贾”与“儒商”的涵义基本相同,“贾”与“商”的差异,并不是“坐贾”与“行商”的差异。

“儒贾”一词,主要出现于士大夫创作的商人墓志铭、传记中。这些文本往往因为文人“谀墓”的问题,遭到学者的轻视。因此,出现了一类简单化的解释——“儒商”只是一种历史虚构,一种对富裕商人的赞誉之词。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儒商”是不是对商人的某种赞誉,而在于该词语的创造者与使用者要传达一种什么样的讯息与期待?因为词语是人们想象、思考世界的工具,其中蕴藏着改变社会的力量。新词语的出现,表明了新的社会动员力量正在生成。

明代儒商主要受两个传统的影响。第一个传统是文辞的传统,延续了前七子李梦阳等人的文学复古思潮。第二个传统是道德的传统,延续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潮。

目前发现的史料中,最早使用“儒贾”一词的是官至兵部侍郎的汪道昆。万历三年(1575年)左右,汪道昆批判了官场士人“轻商重儒”与徽州社会“重商轻儒”两种风气,随后提出了一个尖锐的认同选择:到底是做像商人一样的儒家(即“贾儒”),还是做像儒家一样的商人(“儒贾”)呢?他描述的徽商叫程锁,年幼时接受诗教,为人很孝顺;父亲客死淮海后,扶柩归葬,家道稍损,受母命弃儒就贾,与宗族十人在吴兴艰苦创业;中年时,程锁客居溧水(今南京南)经商,低息放贷给贫民,又于丰年低价囤积粮食,饥年平价卖出,在贫民中很有声誉。除了商业活动外,他跟随吕楠、湛若水两位学者学习儒家性命之学。当倭寇入侵徽州时,又召集里中少年练军御倭,多次捐款筑城;晚年则“释贾归隐”,暇时“召宾客,称诗书”;其母死时,他以年迈之身严守丧礼而病亡。其人格形态明显是儒家式的。

这类儒商参与了文学复古的运动,期望借此突破理学与市场的双重桎梏,解放性情,重新获取一种具有启蒙意义的新主体身份。很多徽商向他们学习,到了崇祯年间,甚至出现徽商因为大规模进入诗坛而引起士人反感的现象——“秃兵与徽贾,阑入词人坛。律之凿石门,夺牛而蹊田。我欲肆毒手,一浣此醒膻。”

无独有偶,湖北黄安人耿定向(1524-1597年)以《儒贾传》为篇名,为曾客居黄安县的徽商程豪、程表两兄弟合写了一篇广为流传的商人传记。该文引导人们思考:到底是叫卖智术、钓取奇货的职业读书人可以称得上儒者,还是扶义乐善、仁心为质的商人可称得上儒者?传主程豪早年是个小商人,他的整个商业发迹过程,是從湖北举水河上游的麻城岐亭小市开始的,在那里他从乡人郭今处,学习阳明心学,因为出色的领导力团结了一批人而经商致富。在当地的一次严重饥荒中,他倾力救济而被县令赐匾褒奖,得到当地士绅民众的交口称赞,也有了“儒贾”的好名声。他的生意越来越大,做到举水河下游、靠近长江入口的黄冈团风镇。随着他在新的陌生地不断构建信任社群,他的财力也越来越雄厚。到年老时,他派遣仆人到江苏真州去贩卖食盐,偶尔也回到徽州整饬宗族,宴饮旧友。程豪总结自己的商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学习儒学。

经过众多文士与商人的共同努力,“儒贾”终于成为万历以后的一个流行用语,并对商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儒家伦理与智慧也随着商业书、商人书的出版与流行,在实际生活中被扩散开来,成为塑造明清以来商业文化氛围的重要因素。 当代的“儒商”话语

迭至民国时期,“儒商”仍时不时出现于报刊文章及社会用语中,并没有消亡。上世纪三十年代,哲学家贺麟就曾提出过儒商、儒工等说法。即便经过五十年代的私有化改造以及后来的文化革命,这个词仍然留存于少数中国人的观念中。但是,总体而言,儒商观念已经成为一条隐线。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儒商”又开始成为中国大陆的一个社会热词。不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字研究所将“儒商”当作1992年出现的新词语选登出来,并认为“儒商”是当代人所造就的新词汇,就是指“书生经商”。这个“儒商”词汇,最初既不与儒商传统的历史记忆关联,也不与儒家思想在大陆的复兴联系,反而更像是某种失去历史记忆、却又有着心灵积习的集体无意识的呈现。“儒商”一词,几乎作为某种赞誉性的世俗词汇在报刊杂志间流传。

这个社会热词的出现,主要是两种政治经济的因素促成的。1)早在1980年代末,国家就通过火炬计划,鼓励知识分子经商,将科技转化为商品;直至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体制内的大批现代知识分子下海经商,媒体人开始称呼他们为“儒商”。有趣的是,1993年,一部名为《儒商》的电视连续剧热播,所描述的就是一群下海经商的老、中、青三代科技工作者。2)中国沿海各地大规模吸引香港、台湾及东南亚的华商家族回国创业,这些保留着明清至民国商业传统的家族商人,也经常被人称为“儒商”。1994年暨南大学的潘亚暾教授举办的儒商大会,就是与东南亚华商的招商会合二为一的。

2000年以后,部分被媒体热捧为儒商的企业家陷入法律与道德的危机,儒商一词的热度略有降温,“读书人经商”意义上的“儒商”逐渐消退。历史学家、哲学家加入讨论中,通过钩沉史实、阐发意义,一方面帮助人们恢复对于儒商传统的历史记忆,一方面又注入新的哲学精神,期以实现儒商传统的现代转化。再者,很多草根出身的企业家,在经济上有所成就的同时,也开始有了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增强社会影响力、追寻人生意义与社会认同、消费传统文化产品等多方面的需求。社会上也陆续出现了形形色色、以“儒商”命名的协会、俱乐部或研究中心。有的成为企业家接受继续教育、参与教育事业的平台,有的成为经营文化产品的企业性机构,有的则单纯地成为政治、商业、学术、媒体、文艺、慈善各界人士构建关系网络的平台。

近两年来,在政治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动向,就是政府大规模反腐败、反对官商勾结、并提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这些举措正在震荡中国商人的心灵,追求可持续、和谐、同情、责任等价值的儒商理念也日渐得到更多的认同。在经济上,产业转型与新常态的出现,要求更加具有治理弹性与容纳空间的社会关系,来化解经济放缓带来的各种不可预测的矛盾。因此在慈善、伦理及文化等领域的社会投资,终将成为资本追逐的焦点。

资深鲁迅研究专家陈安湖 第4篇

陈安湖, 男, 1927年生, 广西玉林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83年被批准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曾任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曾兼任全国鲁迅学会、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理事, 湖北鲁迅学会副会长, 湖北省现代文学学会理事。陈安湖学术研究的主攻方向是从事鲁迅研究。其代表性著作有《鲁迅论稿》、《鲁迅研究三十年集》、《为鲁迅声辩》、《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史》等;发表的论文有《论<狂人日记>的思想》、《论鲁迅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伟大发展》、《鲁迅小说“新研究系统”商讨》等等。曾担任国家重点项目《鲁迅大辞典》编委, 主持完成了国家教委“七五”科研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史”。

陈安湖老师的青年学生时期, 有着一段轰轰烈烈的传奇经历。1947年秋天, 陈安湖从广西玉林高中毕业后, 又以优异成绩考入地处桂林的广西大学中文系, 这给常年在乡下辛勤劳作、望子成龙的父母以莫大的安慰。当时, 正值解放战争爆发的历史关头, 作为一名追求进步、追求光明的青年学生, 陈安湖激情澎湃, 和同学们一道投入到风起云涌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罢课抗议、游行示威当中。

他才华横溢, 热情奔放, 是学校里进步学生出版的墙报《壁联新闻》的主编之一。他意志坚定, 大义凛然, 不畏惧特务的盯梢和破坏, 和同学一起定期出版有关解放战争的时事报道。他指点江山, 忧国忧民, 用鲁迅的思想作武器, 经常在进步刊物上发表抨击时政的犀利文章。

他和进步同学一起组织了“人民文艺社”, 在校园里开展文艺表演活动, 把解放区诗人田间的长诗《她也要杀人》, 改编成反对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的诗剧来演出, 在广大师生中产生了很大影响。时局动荡, 敌友难分, 他还和同学们一起组织参加了“护校运动”, 不分昼夜在校园里巡逻, 严防敌特破坏。他们翘首东望, 盼望着桂林的早日解放。

读大学, 上清华, 这是陈安湖从小就怀揣的梦想。然而, 解放战争的突然爆发, 社会局势的动荡不安, 使他无法北上进京投考, 空余一腔抱负。桂林解放后的第二年夏天, 他忽然间得到了消息:清华大学准备招收转学插班学生。这一喜讯使他好几个晚上都兴奋得睡不着觉。他收拾了几件简单的行李, 就风尘仆仆地赶往北京应考, 结果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 被清华大学录取, 终于圆了儿时的梦想。

清华期间, 陈安湖因为成绩出色, 一直享受学校最优等的助学金。两年间, 在这所中国最著名的学府里, 他课余时间几乎都泡在图书馆, 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名著和马列经典著作, 为他日后的教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 他手不释卷、百读不厌的经典中, 就包括了鲁迅先生的作品。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陈安湖在清华求学期间的恩师, 竟然就是鼎鼎大名的著名学者吴组缃教授和王瑶教授。陈安湖第一次交作业《契科夫和他盒里的人》, 就得到吴组缃教授的大加赞赏, 说陈安湖“所叙的、所引的与所评的, 无不精当确切, 句句中肯, 好极了!好极了!”自此师生二人来往密切, 陈安湖常常去拜访老师, 请教和讨论各种问题。恩师的教诲, 使陈安湖受益匪浅, 师生情谊日厚, 即使在陈安湖毕业参加工作以后, 两人仍书信来往不断。因为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王瑶教授对其高足亦是另眼相待, 在陈安湖毕业时, 王瑶教授力荐他到南开大学任教。在往后多年的学术活动中, 王瑶教授也一直鼓励和支持他的这位勤学苦读、品学兼优的学生。

1952年秋天, 陈安湖从清华大学毕业, 赴南开大学中文系任教。不久, 因实在难以适应北方的水土气候, 主动申请调回南方工作。陈安湖老师从此调入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 从事文艺理论和现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 直至1992年他65岁时退休。

中学时期的陈安湖老师, 就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情有独钟, 成为鲁迅先生思想与作品的忠实追随者和研究者。少年时期的经历, 成为陈安湖老师毕生从事鲁迅研究的契机。几十年来, 陈老师在教学和管理之余, 把多数精力和心血都花在了研究鲁迅的作品和思想方面, 因此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先后出版了20万字的《鲁迅论稿》和44万字的《鲁迅研究三十年》等鲁迅研究专著, 其中《鲁迅论稿》还荣获“湖北省科教成果二等奖”。除了这些见解独到、自成体系的学术专著以外, 陈安湖老师还撰写发表了大量有关鲁迅与现代文学的学术论文, 由此奠定了陈安湖老师在国内鲁迅研究史上的地位。

陈老师曾发表论文《论鲁迅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发展》, 长达3万多字, 以翔实的史料、严密的论证分析了鲁迅思想转变的过程, 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多年来研究鲁迅思想发展的一篇难得的好论文”。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王士菁先生, 亦认为该论文是“下过一番功夫的力作”。曾任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的著名学者李何林, 称赞陈老师的文章是一篇“有理有据的迄今为止有说服力的文章”。广东、天津等地的鲁迅研究专家纷纷发表评论, 认为陈老师的文章“推动了学术界对鲁迅研究的向前迈进”。

此外, 陈老师还选编了《鲁迅杂文选集》, 主持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全集》单行本《花边文学》的注释工作, 并担任了由李何林主编的《鲁迅大辞典》的编委。作为研究鲁迅和现代文学的资深学者, 陈老师还主撰了《中国当代文学史稿》, 主编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史》。

陈老师对鲁迅的研究成果不但为学术界所公认, 而且也得到了中国鲁迅研究学会的领导的肯定和重视。1991年5月, 陈安湖接受了由中国鲁迅研究学会的指派, 为江泽民总书记在鲁迅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提供资料和咨询的任务。他及时组织了写作小组, 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 经反复修改后形成定稿。这份材料为中央书记处政研室起草江总书记的讲话稿, 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对鲁迅研究的专注和对鲁迅作品的钟爱, 使陈安湖老师容不得少数人对鲁迅作品和思想的肆意歪曲和任意曲解。上世纪80年代以来, 在文艺界和思想界出现了一些肢解鲁迅作品、歪曲鲁迅人格的怪现象, 使得陈老师坐立不安、忧心如焚。他认为这种断章取义、哗众取宠、混淆视听的行为, 已经超出了学术研究的范围。于是, 他拍案而起, 奋笔疾书, 以严肃的学者的身份, 不断撰文抨击时弊, 还原历史的真相, 捍卫鲁迅的尊严。为了帮助广大青年读者正本清源, 破除迷雾, 更好地理解和认识鲁迅, 2001年12月, 陈老师的学术专著《为鲁迅声辩》出版。此时的陈老师, 不顾退休以后年事渐高, 依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毅然尽到了一个鲁迅研究者的社会职责。

《为鲁迅声辩》一书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收录了陈老师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鲁迅研究论文共计11篇, 近20万字。陈安湖老师在该书《自序》中写道:“在学术界里, 众所周知, 鲁迅研究是一个最敏感、也最为人关注的重要领域。20年来, 鲁迅研究受自由化思潮冲击最早, 斗争也最为复杂而尖锐。有些自由化人士一开始就强烈地意识到鲁迅同他们针锋相对、水火不容, 所以频频地发起了对他的攻击和毁谤, 例如说他一生只会借用文章整人’;他的痛打落水狗精神是封建专制主义;他的为民族解放牺牲自我的思想不符合现代化社会所要求的以个人为主体的新人格’, 有碍于中国社会现代化’等等。然而他们中更多的人, 慑于鲁迅巨大的战斗业绩和崇高威望, 不敢正面攻击和否定他, 而是用迂回的办法, 按照自己的面貌和要求改造他, 随意曲解和肢解他以欺骗一些不知底细的青年。”

陈老师《为鲁迅声辩》一书,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版的。陈老师很清楚, 他始终坚持的一些观点, 在某些专家那里, 会斥之为“极左”、“教条主义”、“陈旧保守”, 甚至指斥为“打击新生力量”。但陈安湖老师不为所动, 他要勇敢地站出来“为鲁迅声辩”。他就是不能苟同那些对鲁迅的曲解和肢解, “不赞成混淆鲁迅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界线, 不赞成把他作为宣传自由化的工具。”陈老师的“为鲁迅声辩”, 其实就是“为鲁迅辩诬”, 清洗别人给他泼上的污水。“虽然我不知道自己能辩到什么程度, 也不知道辩的是否完全正确, 但有一点是明白的, 就是意在帮助人们破除迷雾, 更好地认识和保卫鲁迅。”在陈老师看来, “就今天来说, 保卫鲁迅, 不仅仅是保卫鲁迅个人, 也是保卫他毕生为之战斗的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这无疑是研究鲁迅、重读鲁迅、捍卫鲁迅的深刻的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所在。

对于陈安湖老师在鲁迅研究方面的成就, 不少知名专家学者给予了高度评价。特别是鲁迅生前的学生及好友、著名学者黄源先生, 曾在给陈安湖的信中说:“看到您的《为鲁迅声辩》一书, 十分高兴。我虽已97岁, 且大病初愈, 还是急急捧读。其中有几篇我可能已读过, 这次重读, 仍觉得很有意义, 特别是自序, 写得很好。我打算让我全家人, 凡是有能力的全都拜读学习, 使鲁迅的学生----黄源的后代对鲁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免得被那些错误言论迷糊了头脑。”

虽然陈老师在鲁迅研究方面、在学术界具有很高的声望, 但他对同行中的不同观点却能虚怀若谷, 持论公允, 切磋商榷, 平等交流, 从不固执己见, 以势压人, 唯我独尊。一位曾对鲁迅作品《雪》有不同看法而与他有过争论的学者到武汉开会, 陈老师特意将其请到家中, 以礼相待, 交谈甚欢, 使这位研究者对他的“坦荡胸怀容万物, 宽宏气度纳百川”的君子风度极为感佩。

作为教授现代文学课程的大学老师, 在教学上, 陈老师一贯治学严谨, 学风朴实。多年来, 陈老师一直坚持给本科生主讲中国现代文学史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评析课程, 深受学生们的欢迎。自改革开放以后, 陈老师主要为研究生开设鲁迅研究的专业课程, 热情指导学生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他总是把学生当成朋友, 从不以导师自居, 不搞“学阀”式的一言堂, 讨论问题时他总是让大家畅所欲言。学生无论是有专业上的问题, 还是生活上的疑虑, 他总是耐心解答, 热情相助。因此, 陈老师成为学校上下最受师生爱戴的“良师益友”, 屡次评为“育人模范”、“优秀党员”。他先后培养了5届16名研究生, 其中不少人已成为学术界、教育界的专家、骨干、教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是陈安湖老师最乐意看到的事情。

几年前, 陈安湖老师移居海南。然而, 无论身居何处, 他始终念念不忘的是他钟爱的鲁迅研究事业, 这是他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情结。现在, 已是耄耋之年的陈安湖老师, 正在撰写一部研究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的著作, 他还会以他丰富的阅历, 深厚的学养, 对《野草》作出全新的阐释和解读。

我们期待着陈安湖老师的新作问世。我们也祝愿陈老师永葆学术青春。

参考文献

企业专家研究会会议通知 第5篇

《中国航天》理事会是由航天领域40余家成员单位组成,涵盖航天各院所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在业内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为更好地发挥媒体宣传作用,为各理事单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平台,为有关单位和企业搭建一座与航天领域便于沟通的桥梁,共同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进一步加大宣传中国航天事业辉煌成就的力度,将中国航天先进科技成果运用到社会各行业和领域,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惠及国计民生。

商业航天是近期国内外航天领域关注的热点。

特别是随着军民融合战略的深度推进,中国已经具备航天商业化一定的物质基础。

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和工业界高度关注国内外商业航天的发展,一方面政府部门出台促进商业化进程的相关措施,另一方面为深入探讨中国商业航天发展模式,促进航天产业进步,加快航天商业化进程。

由此,《中国航天》理事会拟定于11月1日-2日在广东省中山市召开20年会。

本届年会以中国的商业航天为主题,就民营企业参与航天的模式进行探讨。

届时将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等对中国乃至世界商业航天发展的总体态势,世界航天商业化,互联网+中国航天以及民营航天企业定位和方向等重大课题进行交流探讨。

在此,诚挚邀请航天单位、军工集团、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相关领导、院士、专家、学者、民营航天企业代表参会。

年会内容

一、年会主题及议题

本届年会主题为“中国的商业航天------民营企业参与航天模式探讨”。

二、年会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承办单位:

《中国航天》杂志

协办单位:

中国无人系统产业联盟 北京高博特广告有限公司

三、参会人员

副理事长单位:

中国航天基金会、集团公司科技委领导;

常务理事单位: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相关单位、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中科院相关单位、国家部委航天相关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第508研究所等理事或代表;

理事单位:

航天各院所属研究所、公司理事或代表;

民营航天企业家或代表。

四、时间、地点

年会时间:年11月1-2日

10月31年会报到

年会地点:广东省中山市 (会议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召开会议通知【2】

会议背景:在又一个秋风飒爽之日,杭州育成专修学校迎来了一批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大一新生。

学生会是大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新生力量的注入,必将使校学生会不断创新,蓬勃发展,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会议地点:穷理楼405

会议时间:10月12日18:00(17:50务必进场)

参会人员:学生会成员及校领导

会议主要议程

1.介绍老师和领导

2.新增选干部

3.主席罗聪作-学生会工作总结

4.发放荣誉证书

5.朱利春老师作2016-学生会工作总结

6.学生会新成员代表王宇演讲

7.校领导作工作指示

会议目的:总结上学年工作,产生 新一届学生会负责人。

学生会是一个由组织正式设立的有明确规章制度的学生自治组织,为了很好的执行群体规范,增强群体凝聚力,提高群体一致性,进而形成群体动力,从而使这个团体团结一致,与时俱进、科学发展。

在学生会的带领下,完成各项学习和工作任务,谱写和谐乐章。

关于召开会议的通知【3】

(主送单位):

为了(目的),根据(依据),(主办单位)定于年月日在(地点)召开会议。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

二、参会人员:。

三、会议时间、地点:。

四、其他事项:

(一)请与会人员持会议通知到报到,(食宿费用安排)。

(二)请将会议回执于年月日前传真至(会议主办或承办单位)。

(三)(其他需提示事项,如会议材料的准备等)。

(四)联系人及电话:

附件:1.参会名额分配表

2.会议回执

(印章)

年月日

飞机维修专家指导系统技术研究 第6篇

[关键词] 飞机维修 专家系统 CLIPS

飞机维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和很强的时间要求,维修工作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飞行任务能否圆满完成。搞好维修工作,需要有一支过硬的技术队伍,这支队伍的中坚力量是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维修经验的专家。由于飞机维护人员更换的速度较快,难以保留一支有丰富维修经验的专家队伍,必然对飞机的维修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而维修专家系统可以汇集这一领域内大多数专家的知识和经验,避免人才的流失造成的经验损失,更好地指导维修工作。

“飞机维修专家指导系统”采用Delphi 6.0作为开发平台,综合利用多层网络服务技术,专家系统技术以及SQL SERVER 2000数据库技术,由足够的专家知识为基础的知识库和推理机组成,采用WEB服务方式进行远程指导。

1、系统结构及组成

“飞机维修专家指导系统”主要由用户管理、精确故障诊断、快速故障诊断、经验库维护、历史经验输入、维修记录确认、故障树维护和系统帮助八大功能模块组成(如图1所示)。

图1系统功能模块组成框图

系统采用三层结构网络分布式服务方式,远程提供故障诊断指导,其软件结构如图2。

图2 系统的软件结构框图

2、专家系统的实现

专家知识按故障树形式编制,树节点分别有序存放在数据库中。推理机选用CLIPS专家系统语言编制,采用正向推理机制。飞机不同系统按典型故障现象分别建立不同的故障树,进行故障诊断时,以事实规则的形式引入推理机程序,进行推理分析,直至得出诊断结论。

故障树节点模板结构定义如下:

(deftemplate node

(slot name) //节点名槽

(slot type)//节点类型

(slot question) //提问信息

(slot yes-node) //是分支节点名

(slot no-node) //否分支节点名

(slot answer)) //诊断结论

推理规则如下:

(defrule initialize//初始化

(not (node (name root)))

=> (load-facts "tree.dat")

(TextRecord "开始故障诊断!")

(assert (current-node root)))

(defrule ask-decision-node-question //提问

?node <- (current-node ?name)

(node (name ?name)

(type decision)

(question ?question))

(not (answer ?))

=> (TextRecord ?question)

(assert (answer (TextRead))))

(defrule proceed-to-no-branch//判断分支

?node <- (current-node ?name)

(node (name ?name)

(no-node ?no-branch))

?answer <- (answer "否")

=>(retract ?node ?answer)

(assert (current-node ?no-branch)))

(defrule ask-if-answer-node-is-correct //诊断结论

?node <- (current-node ?name)

(node (name ?name) (type answer) (answer ?value))

(not (answer ?))

=> (TextRecord "故障诊断结果: " )

(TextRecord ?value)

(clear))

3、故障树图形化编辑

该系统采用一个独特的图形化结构来方便地、递增地收集和存储专家知识,而不需要任何数学模型(见图3)。这对于没有数学模型存在的地方特别有用。它易于用户理解在用专家知识诊断过程或实际控制情况中所发生的一切。

图3 故障树图形化编辑器

4、结束语

飞机维修专家指导系统综合采用了专家系统技术、计算机图形化技术、网络多层服务技术和网络数据库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专家知识图形化建立、三层结构网络分布式服务、远程提供故障诊断指导、历史经验积累学习等技术难题。该系统通用性好,只要建立相应的专家知识库,就可用于不同机型。

参考文献:

[1] Giarrantano J, Riley G. Expert System Principles and Programming [M]. PWS Publishing Company, 1998

[2] Kiran K.V. and Joanne B.D.Automatic Synthesis of Fault Trees for Computer-based System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 1999,48(4): 394-401

中国古典美学研究专家曾祖荫 第7篇

曾祖荫, 湖南益阳人, 1933年出生。1949年在地方任职, 后转入部队工作七年。1957年由部队考入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 196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此后长期从事文艺理论的教学与研究, 曾讲授《文学概论》、《古代文论方法论》、《毛泽东诗词选讲》等多门课程, 并担任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 副系主任、系主任等职, 于1988年晋升为教授。1989年因教学成绩突出, 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自毕业留校起, 曾祖荫老师便致力于中国古典文艺学及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 经过数十年不懈的努力求索, 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其中对中国古典美学的研究尤为出色。多数研究者对中国古典美学的探讨, 常常拘囿于历史的线索, 以时间为序逐一介绍由先秦至清末的美学潮流、流派以及古代名家的美学思想等, 最终往往成为一种对中国美学知识谱系的“历史巡礼”, 对中国美学的民族特征缺乏深入的探索, 更难以在这个美学领域中拓展新境界。有评论者甚至戏言:“什么是美学史?就是美学家的历史。”即便如此, 曾老师却常常能立足于中国古典美学不同于西方美学的民族特色, 不迷信西方美学的绝对权威, 以东方美学的视角来考察中国古典美学, 并进一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美学范畴体系。

早在80年代初期, 曾老师便开始了自己的研究, 无论是与彭立勋老师合著的意在引导初学者的《西方美学与中国文论》, 还是独著的用于课堂教学的《中国古代美学范畴》及《中国佛教与美学》等, 都有意识地着眼于本民族的文学及美学特性, 进行阐释与生发, 并在著述的过程中形成了建立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的初步构想。经由多年笔耕不辍的努力研究, 这个构想在《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一书中得以实现。书中认为“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乃是元范畴道’随历史分期发展向二级本质 (范畴) 转化, 并由第三子范畴 (具体艺术范畴) 从意动、形态、价值等三个层面上的展开所构成的审美心理思维之网。道与艺术形象的对立统一, 是贯穿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发展史之始终的基本矛盾。”

在构建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的基础上, 曾老师又将目光投注到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艺术门类中, 对书法、绘画等艺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不仅查阅了大量的书法绘画论著, 更认真地进行了书法绘画实践。多年的理论研读与艺术实践, 使曾老师在几易其稿后, 终于写成《中国古典美学》。这本书可说是曾老师毕生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如该书提要所言, 这本书“是从东方美学的角度, 概括并叙述中国古典美学的特点和历程”, 它“没有采用以美学家为纲的结构方式, 而是把美学史的叙述和艺术作品的叙述适当地结合起来, 把一般美学理论的分析和美学范畴的分析适当地结合起来, 并立足于中国古代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中国古代美学传承不绝的特有持续性, 揭示其辩证发展轨迹和历史逻辑, 阐明中国古代美学史的基本发展规律”。这本书不仅论述了中国古代美学理论的优秀传统, 更具体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文学、绘画、书法等各门艺术的美学魅力, 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与掌握中国古典美学。

在中国古典美学研究之余, 曾老师对古代小说序跋部分的注释工作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谈及注释, 多数人总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其不及鸿篇巨制有价值, 然而, 若投入其中, 则知注释绝非易事。曾老师对此便深有体会。他对笔者回忆说, 当时就有一个注释耗费了数月时间也未能解疑, 后来在友人的提醒下才注释出来。凭借这种认真求实的态度, 曾老师参与了《中国历代小说序跋辑录文言笔记小说序跋部分》、《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选注》等书的注释工作, 为读者阅读古代小说序跋答惑解疑。

除已出版的各种学术论著外, 曾老师在《文学评论》《语文教学与研究》《文史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上也发表了多篇文章。或是大胆质疑, 如针对王元化的论文而写的《对<释<比兴篇>“拟容取心”说>的商榷》, 便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或是中肯书评, 如《鞭辟入里富有新意读徐涛<毛泽东诗词全编>》, 对徐涛所编之书进行了中肯的评价;或是诗词鉴赏, 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 以优美的语言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鉴赏能力;或是漫论札记, 如《乐心说漫论》、《“宇宙意识”考关于闻一多与中国古典美学的札记》等篇, 虽名曰“漫论”、“札记”, 却无一不是严谨而富有条理的独到思索。自然, 曾老师更多的仍是关注东方美学、思考古代文论的文章:如《美是人生真理的亲证泰戈尔的美学思想》《关于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体系的构想》《“文以气为主”向“文以意为主”的转化兼论中国古代艺术范畴及其体系的本性》《意境与民族审美传统》等多篇论文, 或是探讨异国美学思想的源流, 或是展望民族美学体系的构想, 都立足于本民族乃至东方美学的独特性进行阐释, 展现出独到新颖的研究视域。曾老师富有创见性的学术视角, 在《怪异:明清启蒙美学之特征》一文中更为突出。文章对“怪异”这个颇有特色却鲜有人论的美学范畴进行了独到的思考与辩析, 从“怪异”一词的由来谈到明清启蒙思想家的“怪异”言行, 从文论谈及书论画论, 追本溯源, 论证严密而不失新颖, 内容深厚而不失趣味, 更进一步地丰富了中国古代美学范畴。

从1961年毕业留校任教至退休, 曾老师用了三十余年的光阴在古代文论等课程上辛勤耕耘, 授业解惑。回忆起自己的教学生涯时, 曾老师无限感慨, 深叹身为人师的种种不易。虽则不易, 曾老师却能以身作则, 不仅教学认真负责, 更始终以亦师亦友的态度对待学生。谈及曾老师的教学心得, 有三个关键词可概括之, 即“认真负责”、“平等相待”、“授之以渔”。

与笔者的交谈过程中, 曾老师一直谦逊地认为自己“谈不上研究”, 且教学也不及其他老师。而当说到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时, 曾老师却一改自谦, 甚至不无自豪地说:“认真确实做到了, 我只承认这一点。作为一名教师, 第一, 我不扯谎, 实事求是, 不懂的地方, 弄懂再教。不懂愣说懂, 这传给学生贻害无穷。第二, 我要讲的课事先准备好, 甚至每个字的注音, 包括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 我都查字典查准, 不含糊其辞。认真这一点我确实做到了。”曾老师不仅以认真自律, 对学生的要求亦是如此。培养古代文艺学研究生的首要之事, 便是让他们认真研读郭绍虞先生主编的《历代文论选》, 将书中的每个字读清读懂。曾老师的认真负责还在于不止步于课堂教学, 而能从教学中引发进一步的思考。如对“中国佛教与美学”的研究正是在讲授《中国古代美学范畴》这一课程时, 意识到不知佛教源流则难将中国古代美学讲透, 因此查阅了大量的佛经典籍。佛教的经书典籍大多艰涩难读, 加之译本芜杂, 研究起来实非易事。而曾老师却能克服种种困难, 完成了《中国佛教与美学》一书的写作, 并用于课堂教学, 为学生在佛教与美学的影响关系上疏疑解难。

“平等相待”、“亦师亦友”是曾老师一贯提倡并努力追求的师生关系。他引韩愈《师说》中的文句谈道:“师不必贤于弟子, 弟子不必不如师。这是古代的师生观, 同样也适用于今天。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学习关系。做学问, 的确是闻道有先后, 我比你们年长, 知道的当然比你们早一些, 但这不代表你们以后不知道。所以, 在学术上不同意老师的观点甚至批评老师, 都是可以的, 而且应该提倡。面对学生的质疑甚至批评时, 老师不能居高临下, 要平等地和学生交流。”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 曾老师便是努力追求并实践这种平等相待的师生关系的。不仅课堂教学如此, 曾老师还认为写文章也应如此, 作者与读者之间虽不能像师生一样, 对坐交谈, 但作者也应以一种平等对话的文风与读者交流, 不以高者之态说教, 也不可贬斥他人。因此, 曾老师尤为称赏胡适平易近人、如同对话的文风。同样, 在自己的文章或学术著作中, 曾老师也总以谦和商榷的笔墨论述自己的学术观点, 用语平易却又切中肯綮。

此外, 曾老师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研究问题的方法, 提倡“授之以渔”的教学方式。与笔者谈到“授之以渔”时, 曾老师讲述了一个吕洞宾的故事用以说明。故事说的是吕洞宾路遇一个身无分文的穷人, 因十分同情穷人的遭遇, 便用手指“点石成金”。当吕洞宾将金子送予穷人时, 穷人却出乎意外地想得到能“点石成金”的手指。说完故事, 曾老师微笑地向笔者挥动着食指说:“学生也应该像穷人一样, 向老师要手指’啊。因为有了手指’, 你才能通过自己来获得源源不断的知识。老师讲授的知识就像吕洞宾所给的金子, 毕竟是有限的。”曾老师在课堂教学中, 就实践了“授之以渔”的教学方式,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行研究的能力。为此曾老师还特别开设了《古代文论方法论》等课程, 重点讲授研究学术问题的方法, 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用自己的“手指”去获取知识, 开启智慧之门。

凭借这种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 平等相待的师生观念以及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 曾老师在1989年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 而这项荣誉也是对曾老师教学成绩的最佳证明。

因为曾老师在军队里工作多年后才进入中文系学习, 而真正接触并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艺学及美学也在入学之后, 故与笔者交谈时, 每每戏称自己是“半路出家”。虽然如此, 曾老师却也在中国古典文艺学及美学领域里努力求索了近半个世纪, 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谈及治学经验, 也有三个关键词可以概括, 那便是“夯实基础”、“追本溯源”与“辩证思维”。

由于入学较晚, 曾老师比一般学生更努力读书, 常常夜读书籍至凌晨一两点, 可谓求知若渴。大学时代的勤奋苦读, 让曾老师对古文熟知成诵, 这为日后的古典美学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曾老师对笔者回忆说, 与彭立勋老师合写的《西方美学与中国文论》一书, 正是凭借自己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熟悉写成的。据曾老师的描述, 可说是“信笔成篇”。当笔者问到如何治学时, 曾老师认为基础非常重要, 学术研究一定要建立在深厚的基础上, 切忌泛泛而谈。他还以做饭为例说:“谈到做学问这个问题, 你一定要有一个根基。基本功不扎实, 就做起大课题。这就好比说, 你只有二两米, 却用来做二十人的饭, 那怎么做得到?中国古典文学本来就博大精深, 典籍繁多, 应当要具备扎实的古文基础才能深入研究。”而曾老师在中国古典美学领域中的研究便始终以夯实基础为前提, 如他在著述《中国古典美学》这本书中的元代艺术时, 原本对散曲了解不多, 却绝不含糊其辞或一笔带过, 而是在认真研读了几大卷散曲古籍后, 方始动笔。

学术研究不仅要基本功扎实, 还要善于追溯学术源流。曾老师以列宁的《论国家》一书为例, 说到列宁正是在书中对国家的起源进行了周密的考证后, 才能深入透析地揭示国家的本质与特征。而针对笔者所学的现代文学专业, 曾老师亦提示应从近代文学入手, 不可局限于“就现代文学论现代文学”。比如研究五四时期的文学思潮, 应追溯其与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内在联系, 才能以历史的观点来看待“打倒孔家店”等过激主张。追本溯源也是曾老师一以贯之的学术研究方法。《中国古典美学》这本书, 便是从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尚处于萌芽状态的时代巫史艺术时代写起, 认为审美意识发源于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晚期, 在原始艺术中得以体现。这种写法独异于一般美学论著以美学家为纲的结构方式, 对更好地认知美学源流有极大助益。早期成书的《中国佛教与美学》, 也是在充分了解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的缘起后所进行的研究, 书中深入地探析了佛教的由来以及对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影响。

曾老师在强调基础知识与思想源流的同时, 又再次说明思维方法的重要性。曾老师甚至认为思维方法是学术研究的“灵魂”, 他说道:“思维方法不对头, 那写出来的文字都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都是形式逻辑的东西, 不可能深入。这就好比一个人缺少了灵魂, 徒具形体而没有实质。”曾老师又进一步举例说明, 尤为提倡辩证全面的逻辑思维方式:“说到距离, 一般的思维, 会说是由某地到某地的一段路程, 比如说一公里。可是, 如果以辩证的思维方式来看距离, 我们就可以说距离是起点和终点的矛盾运动。再比如说你是个女同学, 这是一种表述, 如果说你是生与死的矛盾运动, 就又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了。没有这种思维方式, 看问题容易一般化, 难以创新。”曾老师不仅在《古代文论方法论》课堂上讲授辩证思维方式的培养, 更将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具体的学术研究之中, 如《中国古典美学》一书中就辩证地论述了“雅”与“俗”两个美学范畴的动态发展过程。为培养辩证的思维方式, 曾老师称赏恩格斯的观点, 提倡看三本书:黑格尔的《美学》《小逻辑》以及马克思的《资本论》。培养研究生时, 曾老师给学生的必读书目中就有这三本。奈何“言之者谆谆, 听之者渺渺”, 多数学生都未能按照老师的要求, 看完这三本书。

此外, 曾老师还提到对古代文学的研究还要“入得其中, 出得其外”。“入得其中”即要具备扎实的古文基础, 追本溯源进行深入研究。“出得其外”则是说研究古代文学的目标指向应是现实生活, 不能固守其中。因为长期研究古代文学容易厚古薄今, 不能对现实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而一味迷信圣贤之说。曾老师关于学术研究的经验之谈让人茅塞顿开, 受益匪浅。

虽然, 曾老师在中国古典美学领域笔耕不辍, 著述颇丰。但他却并不止步于此, 而提倡“博学广知”及“活到老, 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他认为文理互通, 认知全面才能做出好学问来。如今已七十七岁的曾老师, 正乐此不疲地学习用Photoshop编辑图像。这种乐于求知、好学不怠的态度让年轻一辈的我们深感惭愧。惭愧之余, 更要努力向曾老师学习。

远程专家诊断系统的应用研究 第8篇

随着机组向着大型化和自动化方向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要求的日益提高,使建立远程诊断分析中心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1]。

远程故障诊断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跨学科系统,涉及到众多研究领域,一直被各国科研人员和政府重视,并投入大量资金开展基础理论和应用产品方面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各种配套技术的逐步完善,远程故障诊断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

1984年美国西屋电力公司(WHEC)建立PDS系统,由设在各个电厂的数据中心PDC和位于奥兰多的诊断操作中心DOC组成。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和客观因素的限制,当时的远程诊断中心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分析。近年来,国内的一些高校、企业、研究院、电试所和电科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山东电力科学研究院和浙江电力科学研究院建立了远程振动分析中心。

在我国,远程诊断技术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远程故障诊断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涉及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电子技术、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等多方面的细节问题。一个实用的远程故障诊断系统,只有在应用企业、科研院所、生产厂家的协同工作下,才能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但是可以确信,由于其准确性和高效性,这一新兴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在水轮机组行业中应用尚未普及。

2 远程诊断系统的关键技术

设备远程监控和诊断维护系统由动态数据采集单元、实时状态监控单元、本地故障诊断单元、远程诊断专家系统、远程专家会诊中心和计算机通信网络6个部分组成。如图1

2.1 数据采集单元

数据采集单元主要完成设备运行稳态、动态数据的采集,在设备远程故障诊断系统中,要实现设备的在线、实时监控以及在线调整,须有现场设备数据采集模块的支持。

2.2远程专家会诊中心的主要功能是为设备专家实现远程诊断提供必要的协同工作环境,主要应包括远程监控、在线操作支持和信息服务。

远程监控主要是指在线获取现场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信息,如数据采集单元和监控单元的输出、现场控制终端屏幕上显示的设备运行状况和自我诊断信息,以及数控程序和其他各种控制程序等。远程控制主要指设备专家通过网络直接获得设备控制权,从而通过虚拟操作面板在线远程操作、调试现场设备。信息服务主要是指通过如电话会议、共享白板和在线图像、声音传输等方式,实现设备专家之间以及专家和现场工作人员的在线沟通,从而共同分析、诊断、排除故障。

计算机通信网络、网络数据传输模块。远程监控和诊断异地进行,须通过网络来实现。数据传输模块是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开发的Web服务程序,其基本功能为,将数据采集装置采集到的数据按一定的格式打包后发送给相应的远程诊断服务程序;同时,网络数据传输模块负责动态提取、诊断服务程序和其他应用程序所需要的信息,如压力、位置等信息。

2.3 智能维护成为远程监控和诊断装备发展方向

在传统远程监控和诊断领域,大部分技术开发和应用集中在信号及数据处理、智能算法研究(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以及远程监控技术(以数据传送为主)方面。而基于主动的维护模式理念的智能维护技术重点在于信息分析、性能衰退过程预测、维护优化、应需式监测(以信息传送为主)的技术开发与应用,产品和设备的维护体现了预防性要求,从而达到近乎零故障和自我维护的目的。

目前,由于工业界对预防性维护技术的需求,故障诊断领域的研究重点已逐步转向状态监测、预测性维修和故障早期诊断领域,其为智能维护技术的实现打下了扎实基础。实际上,目前的故障诊断研究已趋于智能维护领域的初级阶段。

通过网络进行的远程监控和诊断维护技术影响并渗透到传感器领域,于是出现了基于网络技术的网络传感器。它将网络接口芯片与智能传感器集成起来,并把通信协议固化到智能传感器的ROM中。网络传感器继承了智能传感器的全部功能,并且能够和计算机网络进行通信,因而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现场级数字化传感器;而网络传感器的发展和应用,又反过来促进了远程监控和诊断维护技术的发展和完善[2]。

3 远程诊断专家系统在哈尔滨电机厂诊断中心平台应用中的具体情况

系统以水电机组为对象,由传感器部件、信号采集与预处理单元、状态数据服务器、Web服务器、网络系统、监测分析和诊断软件等部分组成,可对机组各部位的振动、位移、温度、压力、气隙、磁场强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它是基于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水力振动机理、人工智能原理,以及运行、修试、管理经验、机组设计结构和制造工艺诸学科领域的知识,尤其是领域专家的实践经验,针对水电机组的状态监测与评价、特征提取与信号分析以及故障原因确认而开发的一套以设备经常性维修管理为目的而提供决策依据的应用系统。以状态评价为目的,其监测的参量多、内涵丰富,增加了大量系统分析功能,其诊断功能为设备维修提供了强大和便利的帮助。

数据库服务器是远程诊断中心的核心,其他组成部分都围绕服务器布置,现场监测系统将数据传送到数据服务器中,各种监测分析工作站则从数据服务器中获得显示和分析的数据。数据库服务器配置大容量的磁盘子系统,以便存储较长时间的历史数据,一般10000个监测通道(其中5000个振动通道,5000个过程量通道)存储1年的数据需要1TB的存储容量(*1)(*2)。数据库磁盘子系统可随时扩充,扩充的方式有(a)在现有的服务器上增加磁盘容量,(b)增添新的服务器于原服务器并列运行。数据库服务器连接到Internet网络,并配置较大的带宽。

(*1.由于数据压缩率与设备运行状况有关,此数值为较宽裕的估计值,实际要求容量通常稍小。)

(*2.原始不压缩数据达300TB/年。)

为处理大量数据,数据库服务器还应配置高性能的CPU和大容量内存,至少为至强3.0GHz和2GB内存。

远程诊断中心的用户,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所,可分为诊断中心管理和监测分析用户,集团公司管理层用户,企业用户,协作单位用户,移动用户;根据不同的权限和功能,可分为系统管理、运行管理、诊断专家、监测分析、来宾等。

系统管理工作站

位于远程诊断中心管理部门专门场所,受到严格管理的专用工作站。管理工作站上安装了系统管理软件,可对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调整和控制。

4 结束语

远程专家诊断系统根据不同子系统和不同问题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模式,是一个集成式故障诊断系统;系统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实现远程协作诊断,又是一个分布式故障诊断系统。完善化的状态监测和高可靠性的监控、数据采集(SCADA)系统以及实用化的管理信息系统有机结合,将为设备状态检修提供一个高效、智能化的自动决策环境。

远程监测诊断中心系统,集多年的设备状态监测领域的技术研究、设备开发制造和实际工程实践的经验技术成果积累,结合了现代Internet网络应用技术,系统技术先进,功能全面,容量大,可用来构建大规模的机组设备状态监测远程系统。同时可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以及使用过程的不同阶段,做相应的调整,在初期满足应用需求的前提下建设较为简化的系统,然后根据系统应用范围逐步扩大的情况对系统进行扩展,使系统性价比达到最优。

参考文献

[1]楼应候,蒋亚南.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与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J].机床与液压,2002,(4):48-50.

沼气发酵装置设计专家系统研究 第9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也也得到快速发展,促进了集约化畜禽养殖业的蓬勃发展。然而,伴随着养殖业的大发展,大量污水和排泄物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沼气工程作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纽带,能有效地解决畜禽场粪污排放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变废为宝。将专家系统的研究应用于畜禽场沼气发酵装置的设计中,有助于缩短工程的设计周期、降低工程的投资成本、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以及增强能源环保型工程的市场竞争力。

1 研究基础

专家系统(ES,Expert System)是目前人工智能中最活跃、最有成效的一个研究领域,自1968年费根鲍姆等人研究成功第一个专家系统DENDRAL以来,专家系统技术已得到迅速发展,广泛地应用于医疗诊断、机械设计与制造、故障诊断、地质学和农业等多个领域中,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2 结构设计

2.1 LPFDD的基本结构

沼气发酵装置设计专家系统(LPFDD,Livestock and Poultry Farms Digester Design Expert System)的基本结构类似于常规的设计型专家系统,但它融合了一些管理型专家系统的内容,为系统未来的拓展奠定了基础。该系统主要包括人机交互接口、系统总控台、知识库、数据库算法库、推理机、解释机构和图形处理组件等,如图1所示。

该系统的人机接口界面友好,具体的操作要通过人机接口来实现。系统主菜单主要包括5个模块,每个模块都包括若干个二级菜单,每个二级菜单都链接一个对应的窗体文件,来实行各自的功能。第1部分为全局管理模块,主要包括一些系统管理层面的菜单项目,如用户管理、权限设置、更换皮肤,注销、更改密码和退出等6项功能;第2部分为基础数据设置模块,主要包括常用数据管理、系统公告管理、系统相关数据设置和日志查看等4项功能;第3部分为发酵装置设计,该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模块,主要包括单位信息、初始参数、反应器设计、强度校核和图纸预览等5项主要功能;第4部分为辅助工具,主要包括一个文本式高级计算器,该模块会在今后的系统完善中进一步增强;最后一部分为帮助模块,主要包括帮助和关于两个菜单,系统启动时还包括一个登录窗口和一个系统公告栏等。系统框架图如图2所示。

2.2 LPFDD的设计思路

LPFDD属于设计型专家系统。系统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是工程设计专家系统的实用化路线,即专家系统只进行方案设计,图形由CAD系统单独处理,同时要结合人工干预。利用LPFDD进行的设计属于工程设计,要从给定要求所形成的功能集开始,在各种约束限制下,经过一系列基于工程知识的求解活动,从而创造出具有完成给定功能的人工产品的结构描述。简言之,就是要应用设计知识把功能转变成结构,并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工程设计主要包括4部分的内容,即由设计要求所形成的使用功能集(Function)、工程设计必须满足的约束集(Constrain)、工程设计必须的专业知识集(Knowledge)以及工程设计的目标集(Goal)。运用LPFDD的设计过程,是设计人员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经验反复逐步求精的设计过程。

2.3 LPFDD的开发环境

系统的整体开发是以delphi7.0为平台环境。Delphi是一个完全面向对象的开发环境,它的支持语言是Object Pascal。Object Pascal继承了turbo Pascal 1.0以来的各种版本的优点,并与它们有本质的不同。在Object Pascal的整个发展过程中,Pascal已经被许多人认为是最好的语言之一,同时Delphi还具有目前世界上最快的编译器。Delphi以其可视化的开发界面、丰富的VCL控件、强大的数据库技术支持而成为应用程序开发的理想工具。它非常适用于数据库编程,提供了对多种数据库开发的支持,用于目前市面上几乎所有的数据库系统,包括大型数据库Sybase、Oracle、SQL Server、Informis和DB2等,中小型数据库Interbase、Access、Paradox、dBase和FoxPro等。同时,Delphi提供了对数据库的多种连接支持,包括ODBC、ADO、Interbase、DataSnap和dbExpress类VCL控件,并支持分布式与多层分布式开发。所有这些都为结合数据库进行工程开发的开发人员提供了最大的便利,使其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系统开发的任务。

LPFDD专家系统所采用的数据引擎是AOD。AOD 与其它的数据引擎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 由于直接使用API函数所以它的速度快,占用内存少。

2) 支持基于Web的应用开发。

3) 支持RDS(Remote Data Service),即首先将数据从服务器移动到客户端或Web页上,等到在客户端或Web页上将数据做了修改之后,再将数据回传到服务器上。

4) 它是由微软提供的可以访问数据库的一种接口方式,已经被封装在从Windows2000开始的微软的操作系统中,这使得数据库应用程序不需要捆绑数据引擎,为应用程序在不同场合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LPFDD的数据库当前以Office提供的ACCESS数据库为主,同时在程序的数据库操作代码编写上采用SQL语言,以满足网络型数据库SQL Sever2000的移植,使得数据库的移植更为方便。

2.4 LPFDD总体结构设计

程序启动时,首先要对程序初始化,即定义初始化函数。在Delphi中,常常采用INI文件来实现。INI 文件在系统配置及应用程序参数保存与设置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实现可视化编程的开发平台软件中都提供了读写 INI 文件的方法。其中,Delphi中操作 INI 文件最为简洁。这是因为Delphi提供了一个 TInifile 类,从而可以非常灵活地处理 INI 文件,系统从INI文件中获得启动所需的必要参数后即可启动。畜禽场沼气发酵装置设计专家系统主界面如图3所示。

全局管理模块主要包含6项功能,即用户管理、权限设置、更换皮肤及注销、更改密码和退出。该模块主要是为吸收系统管理模式的一些功能优势而设 计的,主要是为了满足系统的完整性和未来的系统扩建和功能拓展,是一些系统管理层面的菜单项目。

3 结论

1) 畜禽场沼气发酵装置设计专家系统属于设计型专家系统的一种,通过系统对发酵装置基本参数的收录、整理、归纳和计算来实现对具体发酵装置核心参数的获取。该系统不但可以应用于畜禽场的沼气发酵装置设计,还可用于专业养殖户的沼气发酵装置设计以及相似性的工程设计中。

2) 建立了对设计用户的管理和权限分配机制,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和数据的可延用性。系统界面友好,摈弃了过去单一的外观形象,整合了富于变化的界面风格,系统本身为用户提供了104种可供选择的界面视觉效果,可满足不同用户的视觉需求。

3) 研究了整个发酵装置从初始数据的收集、归纳和整理,到利用初始数据进行后续的主要工程参数的推算过程和实现原理,用公式和部分源码来说明各项功能的实现过程。同时,对于发酵装置还可以进行强度和稳定性的力学校核,增强了系统的整体性。最后,系统还整合了对施工图纸的浏览功能,使用户可以完全脱离庞大的工程绘图软件来浏览图纸中的重要信息,依靠已有的案例来加速整个工程的设计过程。

参考文献

[1]席延泽.畜禽养殖场100m3沼气工程建设实践[C]//沼气产业化发展研讨会论文选编.杭州:中国沼气学会,2005:104-105.

[2]彭武厚,胡文英,李新吾.厌氧消化法处理畜禽粪的研究[J].工业微生物,1997,27(4):1-4.

修井作业专家系统研究与应用 第10篇

油田经过分开分立以来, 一方面由于我处拓宽外部市场, 作业队伍相应增多, 导致工程技术人员的严重匮乏。另一方面, 作业队伍吸收了一大批新生力量, 但是由于这些技术人员普遍缺少工作经验, 而又少了老技术人员的帮带环节, 致使作业队伍的整体作业水平不断下滑。因此我们组织科研人员, 经过一年多的调研、论证, 研究开发出一套《修井作业专家系统》, 用以弥补现场技术人员的匮乏和经验的不足。该系统是国内首个修井专家系统软件。该软件集合了国内修井领域众多修井专家的经验, 用于解决修井作业中存在的工程技术人员短缺、技术力量薄弱、油田修井作业遇到的情况千差万别, 没有统一的模式或者技术规范, 而且现场相关技术资料和专用修井工具设备管理不系统和规范, 一旦遇到疑难问题或复杂技术等难题。该系统将能够针对常见的井下落物、卡钻和套管事故等提供专家咨询, 为现场施工人员作业提供技术指导;并且丰富的修井资料、修井案例将可以用于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

1 修井作业专家系统设计

修井作业专家系统概述。修井作业专家系统主要有两大系统:修井咨询专家系统和作业数据管理系统。修井咨询专家系统主要功能就是进行井下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可以根据技术人员提供的具体井的基本资料进行推理, 推荐出一套修井作业技术方案, 并提供相应的修井工具和说明以及对修井结果进行再分析处理。作业数据管理系统的功能是将修井作业有关的数据资料进行统一化和条理化管理, 方便查阅, 主要有:事故井的基本技术资料、修井作业设备、常用的管材、修井常规工具、设计方案、修井现场标准及技术总结等。该软件的功能结构如图1.1所示。

①修井知识库。主要是用于进行知识获取与表示, 并进行存储管理。②对修井方案进行推理。还能够模拟修井专家进行事故井推理并得出具体修井方案, 提供工具选择。③推理解释。对修井方案的推理过程进行技术上的解释说明, 既可以验证推理结果的可靠性, 又可以培训非修井专业技术人员。④人机接口。给修井知识的获取、方案结果显示和数据输入输出提供相应接口。⑤修井方案模糊评判。根据修井施工人员的作业现场使用情况结合专家经验对技术方案进行模糊评判, 得出较优的修井方案, 为修井作业提供参考。⑥结果处理。使用系统提供的修井工具进行修井施工, 并进行结果处理。⑦解卡子程序。针对卡钻事故提出解卡技术方案, 并准确计算出卡点和中和点, 为进一步进行解卡作业提供依据。⑧修井工具磨损和铅印识别。对修井工具的磨损铅印进行分析, 判断井下事故的实际状态, 为进一步作业提供依据。⑨数据管理。对修井作业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系统管理, 方便保存和查阅⑩案例分析。将已经完成的修井工程资料输入到软件中储藏, 作为培训技术人员的培训材料。11帮助。对初次使用的用户提供技术辅助。考虑到系统的易操作性, 兼顾系统界面的友好性, 采用帮助文件详细介绍各功能模块的操作。

2 专家系统结构

该专家系统处理一次修井作业的过程如图2.1:

上述过程是系统控制的流程, 每一个框图包含多个步骤, 每一步都包含着规则的调用。有事故咨询的目的、任务及要求所规定的该专家软件包括:知识模块、作业专家经验知识库、专家解释程序、推理机、综合数据库、人机接口模块、方案模糊评判、结果处理及工具磨损模式识别等模块, 模块间的关系如图2.2所示。

人机接口界面通过询问事故井的基本状况, 以及事故相关方面的数据, 然后进行分析推理, 当系统根据已知的信息推理的结论不够完整或者可供选择的方案有多个时, 就会向用户询问详细的信息, 这是系统将给予合理的解释, 说明什么需要的相关信息, 系统提供可供选择的条款供用户选择, 当咨询结束时, 系统将提示是否进入下一步的子系统, 如选择是, 系统将向用户展示整个方案的推理过程, 包括中间推理过程, 使用户明白该结论。

3 性能特点

①利用该软件查询修井资料, 结合作业现场实际查询以往的类似修井经验和案例, 将大大改善大学生刚到作业队现场经验缺少的不足。②该软件包含了各种修井工具和设备参数, 让作业技术人员在施工作业时随时随地查询到所需要的工具和设备参数。③该软件包含了几乎所有作业事故的情况和方法, 工程技术人员可以直接在该系统里查询到事故的处理方法和解决方案。④该软件不但可以用来指导修井施工作业, 也可以用来管理修井作业数据、查询数据和培训施工技术人员。⑤该软件操作简单、方便, 不仅是本活字典, 还是工程技术人员日常作业的好帮手。⑥该软件既为工程人员提高了时效, 也提高了工程人员的工作效率, 还为工程人员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

4 现场应用

2009年以来, 在高升工程技术处作业一公司安装15台, 在作业二公司安装15台, 在科技创新中心安装5台, 运行580天。通过验证, 该系统性能稳定, 查询方便, 为井下作业技术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顺利保障了各种修井作业1200井次, 使作业一次成功率达到98%。大大提高生产时效, 累计节约施工工期600天, 减少事故处理36井次, 增加采油量1200吨。累计节约创效1980万元。因此, 该项目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5 主要技术创新点

(1) 修井作业专家系统推理机的实现:推理是根据一定的原则从已知的事实 (或判断) 推出新的事实 (或另外的判断) 的一种思维过程, 其中推理所依据的事实叫做条件, 由前提所推出的新的结果叫做结论。 (2) 在专家系统中, 推理以目前已有的专业修井知识为根据, 是一种具有实践经验的知识推理。与计算机相结合就构成了推理机理。知识积攒库和推理机理是该专家软件系统的主要部分。

6 结论

该系统为国内首个修井专家系统软件。集合了国内修井领域众多修井专家的经验, 能为现场施工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和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有力的保障了一线修井作业的生产时效和作业成功率, 也极大的提高了工程人员的施工效率, 并为技术交流以及对整个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起到了较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兴全.钻采工具手册[K].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424-429页.

基于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 第11篇

作为我国陆军部队现役的重要防空武器的一部分, 该型地空导弹在部队的配备范围非常广, 装备数量众多。由于这个专家系统的地空导弹测试设备科技含量高, 技术先进, 整体结构比较复杂, 为了保证该设备一直处于优质的技术状态, 因此配发了专业的导弹测试设备。本文根据该型地空导弹测试设备研究出了一种基于专家系统的故障诊断的设计方案, 通过对重要性能参数知识库的构建, 进而可以快速准确的定位出故障, 并提出了修改的建议和措施。

2 对某型地空导弹测试设备故障诊断流程的分析

作为整个武器装备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导弹测试设备肩负着检验导弹的主要性能参数和验证导弹的质量是否符合技术要求的重任, 同时还是决定导弹是否能够顺利发射并且对目标成功击毁的重要关卡。导弹测试设备的故障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导弹测试设备是否能够正常启动;二是导弹测试设备是否能够通过自我检修;三是导弹测试设备能不能进行有效的综合测试。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在对导弹测试设备进行故障诊断的时候也要按照这个顺序先后进行故障诊断。在故障诊断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前一环节存在着故障, 首先要对这一故障进行有效的排除, 故障排除后才能顺利的进行下一环节的故障诊断。

导弹测试设备故障诊断要经过这几个环节:最关键的就是要对设备的故障进行科学的判断, 对故障的特点加以辨析, 进而在专家系统下进行专业的诊断。首先要针对导弹测试设备的故障现象进行简单的知识推理, 进而判别出有可能会导致故障发生的功能组合, 其次, 然后在专家经验的指导下对每一对功能组合进行可信度的判定, 这样就可以通过对可信度的科学排序按高低对每对组合进行深入的知识推理, 如此便可以将和功能组合相联系的测试通道通过科学的手段推测出来。最后, 对测试通道中的关键测试点进行有效的测试来找出故障并将之排除。一旦故障被排除, 使用者就可以依据专家或者工程师提供的专业知识对知识库进行正确的修改, 保证下一环节推理的开展。但是如果没有出现新的知识库, 则宣告推理的失败。

3 专家系统的使用模式

专家系统的导弹测试模式在使用的过程中, 需要和导弹测试系统进行密切的配合来完成故障的诊断, 它的使用模式如下图:

由上图显示可知, 测试系统会给需要检测的目标 (导弹) 发出鼓励的信号, 同时会检测出相应的回应信号, 这样测试系统就可以含有故障信息的回应信号提交给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可以依据所收到的故障信号在结合系统内部预先存储好的故障指示进行设备的故障推理工作, 就能有效地得到故障发生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 专家系统就可以利用人机接口把设备的故障和故障发生的原因及时的反映给用户。

另外, 在专家系统和测试系统二者之间进行的数据交换上, 测试系统会将输出的设备的故障信息存进设备故障存储器里, 然后专家系统就可以从故障存储器里对设备的故障现象进行读取和分析, 故障存储器实质上就是连接专家系统和测试系统二者之间的桥梁。随着当今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 这种存储器有众多的实现形式, 比如:中间文件、动态数据链接库等。

在进行软件设计时, 可以把存储器的研发成动态的形式。具体来说就是在测试系统把设备故障信息输入到存储器的同时, 专家系统也能在同一时间有效的读取存储器中的设备的故障信息。故而专家系统就能及时有效的对故障进行检测和诊断。如此一来, 在专家系统中采用动态存储器技术有效的推动了实现故障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目标, 进而大大减少了故障检测人员的工作量。

4 对专家系统的总体构造的分析

专家系统的总体构造和平常的专家系统构造大致相同, 主要由以下六大块构成:

(1) 人机接口板块。这个板块主要用是专家系统和知识工程师、领域专家和一般用户之间的交流的平台, 是该系统管理和控制的中心。它主要包括输入和输出两大内容。知识工程师把从领域专家处得到的相关专业知识直接以系统常用的语言进行输入, 进而对知识库加以更新, 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输出的信息对推理过程进行解释。

(2) 知识库板块。知识库板块就是存储知识的机构, 它主要用于保存那些领域内的理论性知识、专家的实践经验以及与之相关的事实。知识库主要包括浅层和深层的知识库, 这两种知识库可以进行相互之间的互补。

(3) 知识库管理板块。这个板块主要是指通过对从领域专家那里获取的知识录入知识库后再加以知识完整和统一的维护, 进而建立健全知识库。这个工作主要由知识工程师负责, 他可以不断地输入新的知识, 或者通过实践归纳出新的知识, 亦或者对原知识库中错误的知识加以修改或删除来完善知识库。

(4) 推理板块。这个板块是专家诊断系统的核心板块, 主要通过对知识库信息的有效利用再结合科学的推理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它也包括深知识和浅知识的推理。故障发生时要先进行浅知识的推理, 确定故障出现的主要模块, 然后通过深层次的知识分析缩小范围, 最后利用神经网络诊断故障。

(5) 解释机板块。这个板块主要是合理的解释推理过程和结果, 进而答复用户的问题, 让专家系统更加透明化。另外, 他还能及时的发现知识库以及推理的错误, 进而有助于系统研发者对系统进行维护。

(6) 综合数据板块。这个板块主要负责保存那些用户提供的原始信息, 问题现象以及系统检测过程中获取的结果和信息。这些内容再以数据的组织方式存储在这个板块中, 同时数据会随着设备的运行不断地发生变化。

5 结语

该型地空导弹测试设备的内部构造十分复杂且技术含量高, 因此, 研发出了这个基于专家系统的故障诊断系统, 它的出现大大解决了故障诊断的时效性, 同时还提高了装备技术保障的水准。

参考文献

[1]李博.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09 (07) .

[2]杨艾兵, 任卫武, 刘侃.基于专家系统的某型导弹导引头电路故障诊断研究[J].战术导弹技术, 2009 (03) .

[3]齐铎, 范惠林, 陈丹强, 鲍学良.基于神经网络的红外型空空导弹故障诊断专家系统[J].计测技术, 2012 (03) .

相关文章
11月份幼儿教师工作总结

11月份幼儿教师工作总结

11月份幼儿教师工作总结(精选14篇)11月份幼儿教师工作总结 第1篇本月,自己积极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同事们...

1
2025-09-19
兽药饲料监管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打算

兽药饲料监管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打算

兽药饲料监管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打算(精选8篇)兽药饲料监管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打算 第1篇2011年兽药饲料监管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打...

1
2025-09-19
10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10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10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精选9篇)10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第1篇六、施工组织设计㈠文字表述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施工进度安排主要工程...

1
2025-09-19
2023年中国网络教育激发创新意识

2023年中国网络教育激发创新意识

2023年中国网络教育激发创新意识(精选7篇)2023年中国网络教育激发创新意识 第1篇2013年中国网络教育激发创新意识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1
2025-09-19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少先队活动计划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少先队活动计划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少先队活动计划(精选10篇)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少先队活动计划 第1篇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少先队工作计划...

1
2025-09-19
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注意事项

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注意事项

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注意事项(精选4篇)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注意事项 第1篇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注意事项随着20...

1
2025-09-19
400字初中日记作文

400字初中日记作文

400字初中日记作文(精选13篇)400字初中日记作文 第1篇初中暑假日记作文400字【作文一】一天暑假,妈妈就子啊家里河东狮吼: “扫地了,...

1
2025-09-19
3s技术与方法名词解释

3s技术与方法名词解释

3s技术与方法名词解释(精选6篇)3s技术与方法名词解释 第1篇3S技术在林业的应用与前景随着3S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我国林业信息技术的发展...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