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作业范文(精选12篇)
中学英语作业 第1篇
如何才能设计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作业,让孩子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聪明才智、综合使用语言,促进学生有效发展呢?我认为应当力求以教材为依据,以任务为中心,以语言为载体,以发展学生的兴趣与能力为目的,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针对孩子学习英语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类型的英语作业。
一、口语作业
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孩子,布置口语性作业再合适不过了。当然,这种作业也将伴随孩子的整个英语学习生涯。当代英语教育越来越注重口语教学。小学生善于模仿,表演欲强。在学习英语的初期,我常常给孩子们布置各种口语作业,如:课后听、读单词或对话,将当天学习的单词或句型教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到校后用英语跟老师或小伙伴打招呼,和好朋友一起表演当天学习的对话,等等。随着孩子们英语知识的积累,口语作业也逐渐发生变化,如在课前留一、两分钟,让孩子们轮流自由说话,或进行自我介绍,或描述当日天气,或倡导大家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等等。到了小学高年级,组织各种课文朗读比赛、看图说话比赛、演讲比赛,等等。促进学生多说英语、说好英语。
二、合作作业
针对孩子们普遍缺少英语学习环境这一情况,为促进孩子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进步,除布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作业外,我布置了许多由小组合作完成或和家长合作完成的作业。如小组合作表演对话、当爸爸妈妈的英语小老师、让父母帮忙录制英语对话、参与课本剧表演、课后调查本组同学最爱吃的水果,等等。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营造了课外英语学习环境。当然,这种方法的使用离不开家长的支持。
三、抄写作业
写是英语学习的四种基本能力之一,也是巩固、掌握所学知识的方法之一。要想学好英语,必须储备一定的单词。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积累。我们不提倡大量布置抄写作业,而应遵循学生的记忆规律,一次不布置太多遍数,但可不定期地少量重复抄写内容,加强学生记忆。我们还应该教给学生一些记忆方法,如根据读音抄写单词、结合旧知记忆单词,等等。在学生具备一定自主学习能力后,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一些有趣的单词、词组、英语标识、谚语、小笑话、小短文记录在自己的英语“采蜜集”上,不定期交流。
四、自学作业
学习新知对于每个孩子来说,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完成一些预习性作业可以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如在上新课前提前听读要学的内容,复习与新课有关的知识,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的方式收集与新课相关的信息,提前制作课堂上需要的教具、卡片,观看和新课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等等。这些都可以为学生学习新课做好铺垫,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降低学习新知的难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五、分层作业
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同,这就使得一个班级内存在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兼顾不同层次孩子的需求。我们可根据教学目标,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将作业设计为“难、中、易”三个层次。层次低一点的孩子,可以选择最基础的一项作业,层次高的孩子则可以选做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作业。比如,在教学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Recycle 1中Read and write部分时,我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设计了三类作业:一是听、读全文;二是复述全文;三是仿写短文。我让学生选做。这样,既可保证层次低的孩子有完成作业的能力,又能满足高水平孩子的需求,每个孩子都可在作业过程中享受学有所得的乐趣。
六、趣味作业
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其勇于开口、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小学生精力旺盛,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及模仿能力强。教师可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设计丰富多彩、不拘形式的英语作业,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在讲完有关家中房间及房间布置的知识后,我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制作自己想象中的家,并于下一节课进行展示和介绍。当第二节课到来时,我被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意折服了,孩子们手中立体、精致的作品令我大开眼界,孩子们稚嫩、新奇的解说更令我刮目相看。之后,我常常给他们布置各种各样的趣味作业,比如:观看英语动画片并简单介绍人物或剧情;制作玩偶介绍衣着、功能、爱好;在班级的一角设计并布置英语活动角;每月一个主题进行英语系列活动,等等。这些活动不仅帮助学生复习巩固了所学知识,锻炼了语言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潜能及创造力。
七、运用作业
学以致用,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要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运用所学语言,教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说英文单词、唱英文歌;和英语老师、同学进行简单英语对话;在不同的节日,制作不同的贺卡,写上不同的祝福语,送给不同的人;读简单的英语小笑话、小故事,并把它们讲给自己的好朋友听;设计全英文黑板报;和小伙伴们玩各种情境对话游戏;在生活中纠正英文错别字;用英语结合图画写简单小日记,等等。通过这些作业,孩子们发现英语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提供了动力。
长江作业本英语寒假作业答案 第2篇
.阅读理解。
(1)Today is the 5th of March.It’s my birthday.I get a lot of presents from my friends and family.They are in nice boxes.My father gives me a yellow box and there is a book in it.Jack, one of my friends, gives me a long box.What’s in it? It’s an umbrella.My sister gives me a round box.I think it’s a big cake, but it is a basketball.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very much, so I’m happy to have it.Now, my friends are singing the song “Happy Birthday to you” to me.()1.My birthday is on _________.A.March 5
B.March 7
C.Sunday()2.I get a lot of presents from__________.A.my parents
B.my friends
C.A and B()3.My sister gives me ________ as my birthday present.A.a big cake
B.a basketball
C.a football()4.There’s _______ from my parents.A.a box
B.an umbrella
C.a book()5.From this dialogue(对话), you know _____.A.I am a boy.B.There’s a birthday party.C.My father is a doctor
(2)Yesterday was September 10.It was Teachers’ Day.We bought some flowers and presents to our teachers’ office.We thanked them for their hard work.Our teachers were very happy.In the afternoon we held a party in our school hall.Many students and teachers gave wonderful performances at the party.Our teachers sang and danced happily with us.All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had a good time.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T or F)()1.Yesterday was National Day.()2.We bought some flowers and presents to our teachers’ office.()3.Our teachers were not happy.()4.We held a party in the afternoon in the morning.()5.We all had a good time.C.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各句是否正确,对的写“T”,错的“F”。
An old man and a young man are walking in the park.The old man is behind the young man.There’s a chair in front of the young man.The old man is very glad to see the chair.He is very tired.He is going to sit on the chair for a few minutes(几分钟).He walks to the chair.He sees the young man walking to the chair , too , So he begins to run.Now he is in front of the young man.The young man says, “Don’t sit on the chair ”.The old man doesn’t listen to him.He is sitting on it.He looks very happy.The young man come over to him.He is holding(举着)a small board in his hand.It says “Wet Paint(油漆未干)”()
1、The young man is playing in the park.()
2、The old man and the young man are very happy to see the chair.()
3、The old man wants to have a rest(休息一下)on the chair.()
4、There is some water on the chair.()
论中学英语作业的优化 第3篇
作业是促进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必要手段,也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效率的重要依据。所以,一直以来,作业都是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整体上优化英语作业,对提高用作业训练学生英语能力的有效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
1.训练能力
英语作业是促进学生发展智力、掌握英语技能的有效途径,也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基本方法。精心设计的英语作业,可以架起课堂教学与课后复习、理论理解能力与解题应用能力、动脑思考与动手操作能力之间的桥梁。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过程,同时也是深化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长期接受系统的、高水平的作业训练,可以由量变促质变,使学生的英语能力乃至整体智力水平都有所提升。
2.评估教学
教师通过设计和批改作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为直观、全面地检查课堂教学效果,获取教学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修正教学计划。
3.师生互动
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不一定非要在课堂上或师生面对面才能进行,作业也是师生互动的有效平台。有经验的教师通过批改作业就能洞察学生在知识掌握方面、能力运用方面、态度动机方面的诸多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在作业本上写下针对性评语,给学生以点拨。同时,教师认真批改作业的工作态度也会深深影响学生,带动其以认真的态度去对待作业。总之,教师如果善于利用作业这个特别的互动平台,就能更了解学生,也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教师的关爱与期待,促使学生更强烈地热爱英语学习。
4.分层指导
现代教育理念特别强调从学生个性出发,因材施教,对学生实施分层指导。但是现在的优质中学一个班级少说也有五六十人,教师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对特殊学生个别辅导,作业环节在这方面给了教师较大的空间:我们可以依据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并在批改作业时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对部分学生,还可采取“面批面改”,这样会更有助于他们尽快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二、如何优化中学英语作业
笔者认为,要提高英语作业的有效性,首先应体现以下教改原则:
1.控制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
作业量度是指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作业的数量。一般情况下,作业量度和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成正相关,而完成作业所需时间也受作业难度的影响:相同的作业量,难度高的所需时间就长,难度低的所需时间就短。学生的能力差异也会影响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完成同样数量的作业,能力高的学生所需时间就短,能力差的学生所需时间就长。教师对作业量的控制和把握,则会直接影响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和质量,所以教师必须善于设计合理量度的作业,在作业设计与布置上突出重点,用“少而精”取代“多而全”,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避免学生因为作业繁重而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心理。
2.“刚性作业”与“弹性作业”兼顾
所谓刚性作业,就是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完成的作业,这部分作业要紧扣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学生学习的平均水平设计。教师在设计、批改刚性作业时要认真、仔细,要注意与教学大纲保持严格一致,难度适当并全面覆盖新知识点,强调训练学生利用新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要注意训练、提高学生易出错、易混淆的薄弱环节,注重利用典型性题目阐释一般规律,做到举一反三。所谓弹性作业,就是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可选择多做或选择少做的作业,这部分作业主要用来培优或帮助中等生提升能力,在设计这部分作业时要注意层次性,部分题目要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够上手,使其通过一个个小成功渐渐提高成绩;同时也要为优秀学生设置一些需要动用发散思维来解决的创新型题目。英语教师布置作业时要准确把握刚性作业和弹性作业有机结合的原则,前者体现共性,后者满足个性。
3.创新作业形式
通过创新作业形式,可调动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促使其形成全面的数学能力。
(1)书面作业。书面作业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英语作业形式,非常有助于全面提高学习效果。书面作业很重要,但总量不能太多,要精挑细选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题目。
(2)口头作业。口头作业主要用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3)实践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实践加深理解课堂知识,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布置这类作业时要强调实效,不能只有形式化的泛泛要求,而是要全程督导。
(4)复习和预习教材。复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梳理当天所学知识,查漏补缺;预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提前介入新课,理清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连接点,找出难点以便认真学习,提高听课效率。许多学生之所以学不好英语,症结就在于没有形成全面把握教材的能力,没有预习和复习的习惯。从教材出发再回到教材,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捷径,所以复习和预习教材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项作业。
中学英语作业 第4篇
一、作业布置要形式多样, 有趣味性
形式多样、有趣的作业, 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如教完There be这一语法后, 我让学生画一幅画, 设计一个心目中理想的卧室, 并在第二天的课上用英语向同学介绍。结果这个作业大家都做得非常认真。虽然看似没有布置书面作业, 但学生在准备过程中, 把There be句型全部运用了。
二、设计层次化的作业, 考虑学生的共性和差异性
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不可能处在同一水平, 所以作业内容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 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布置具体可分为A、B、C三级, A级作业面对优秀生, 他们完成基本技能训练之后, 再力争完成综合性广、概括性强、灵活性大的练习;B级作业面对中等生, 让他们在完成基本技能训练后, 再练习一般综合题;C级作业面对学困生, 重点布置与教材相关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训练, 并适当减少数量, 降低难度, 对基本题进行强化训练。这样一来, 优等生满足了较高的求知欲;中等生减轻了心理压力, 有了“跳一跳也能摘到桃子”的机会;学困生也能按时完成作业, 学习上增强了自信心。
三、注重作业的实践性
平时笔者常把作业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布置一些与生活有关的课外作业。
如收集调查类。教了九年级 (上) Module 10 Fitness后, 让学生做一个调查表, 调查身边的人的一些饮食或体育爱好。
再如教了九年级 (上) Module 5 Museums后, 布置学生去收集一些常见标牌并注上英语, 学生兴趣盎然, 反馈回来的“作业”内容也丰富。
四、布置合作性作业——体现群体的魅力
初中生喜欢写写画画, 表现欲很强。根据这一特点, 可以在一些节日里布置他们3至4人一组编英语报。如元旦HAPPY NEW YEAR, 教师节HAPPY TEACHERS’ DAY!或是根据模块任务, 如教完九 (上) Module 6 Save our world后, 可以HOW TO 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为题, 让学生们根据主题设计版面, 编排内容。他们分别从网上、课外书上查找资料, 尽量让自己的手抄报美观而充实。这样在编报的过程中, 既让学生丰富了课外知识, 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
五、设计选择型作业, 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
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兴趣不同的个体,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多为学生提供充满趣味的、形式多样的作业, 以供学生选择。如在教了“Seasons”之后, 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1) 爱写作的你, 不妨用英语写一篇小文章介绍你喜欢的季节。
(2) 爱诵读的你, 不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录音后给同学们听。
(3) 爱绘画的你, 不妨画一画你喜欢的季节, 然后与同学们一起欣赏。
(4) 爱故事的你, 不妨把课文改编成英语小故事, 讲给同学们听。
(5) 爱观察的你, 不妨好好观察四季各自的特点, 然后设计成英语小谜语让同学们猜。
这一组作业设计包含了“读、画、写、编、讲”等多种形式, 既给爱画、爱读的学生准备了展示自己本领的空间, 又为爱探索、爱讲故事的学生提供了进一步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 能使学生各尽所长, 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而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将得到发挥。
总之, 教师要善于创新, 博采众长, 作业设计应从学生的发展出发, 力求形式多样, 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挖掘学生的潜能, 发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能力, 让作业真正成为英语教学的一道靓丽风景。
参考文献
[1]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提高小学英语作业作业有效性的研究 第5篇
关于作业,似乎没什么可说的。做学生,就要写作业;当老师,就要批作业;是家长,总得查查孩子的作业,看看小孩是不是偷懒了„„这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没什么好理论的。但是,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只要对它稍加留意或思考,它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提到作业,几乎没有学生不感到头痛的,也几乎没有老师不感到繁重的。
我们教师能不能设计一些既能深化课堂学习,又好玩有趣,并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作业呢?能不能让学生爱做,既要动脑筋,又不感到麻烦?有时可以合作完成,有时有不同答案,有时又可以自主选择做与不做,老师批改起来也轻松愉悦呢?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布置有效作业时的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
我认为,作业不应当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应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它是一种媒介,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感官的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愉快而幸福的经历。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支撑理论,即加德纳(Gardner,H)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认为多元智力学说的实质是试图通过扩大学习的内容领域与知识表征方式,促进以往被忽视的对智能的开发,充分尊重学生的经验,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个性的发展。
我们将过去单一的文本作业改进为包括主体选择性作业、自主设计性作业、艺术渗透性作业、操作表演性作业、探究查询性作业、社会实践性作业等多种类型的作业。并在作业呈现方式上进行创新,鼓励学生在作业的时候可以用图画、照片、剪报、甚至是手工制作等来表达,用创作的乐曲,用摄录的录像,用排练的短剧或小品来表现。鼓励学生以看、听、触、闻、尝、摸和想象等多种手段感受知识的存在,完成生动活泼的、精彩纷呈的作业。
●主体选择性作业:探索和构建小学各年段的联系序列和练习层级,由学生自主选择。如在学习了每一课的Let’s learn之后,我一般如此布置作业:①听录音跟读,再录下你自认为读得最好的一遍;②如能背诵单词,则抄写一遍,反之,则抄写一行;③找找同类词,越多越好。像这样布置,学生比较有兴趣,会很主动地去读,而且声音响亮,然后把录音拿来,让老师评价。而且为了“少做一点”,学生一般在校就抓紧时间互相抽背,教学的目的很轻易地达到了。同类词可以查字典,成绩好的学生对此能较出色地完成,因为在课堂上他可以做小老师,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羡慕的眼神。
●自主设计性作业:学生依据教材和学习内容,参照主题选择性作业样式,或参考第三方作业题型,安排作业并完成练习。如“教师节”期间,给学生安排一项作业———“给老师一个惊喜”要求看谁做的贺卡漂亮又有诚意,用英文写下你的祝福语,并把自己的创意和老师的欣喜拍下来留作纪念。
●艺术渗透性作业: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辅助练习或变式呈现。
猜猜看这些图片——这其实是二年级的英语作业。二年级认字母和学字母成了头疼的事,怎么办呢?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小物件来“拼”写字母!我们没有看到孩子们是怎样手忙脚乱地完成这份作业的,但是,当孩子们自豪地把各自的作业照片展示给同学们,并大声地读出字母读音的时候,那喜滋滋的表情就可以说明一切了。在教授storytime后,布置课后实践作业:每位同学用A4大小的纸张,图文并茂地描述一个故事,然后把所有学生的作品装订成册,题目为StoryAlbum(故事集锦)。
●操作表演性作业:采用小品剧、课本剧等表演性形式,让学生手脑并用,学做合一。如学了windy,rainy等有关天气状况的单词后,我让孩子制作天气卡片,画上有关不同天气的符号,写上单词,这样有助于学生的对单词记忆和对符号的识别。又如三年级的孩子学了身体部位类的单词后,我为了上课时便于教学句型,让孩子们利用废旧物品制做了纸偶,还评选了最佳创意奖,最佳表演奖等。
●探究查询性作业:以教材知识、课堂学习为起点,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上去搜集材料,综合访谈、考察、调查、搜集数据、文献查阅等。小学生活泼好动,心灵手巧,动手能力强,Let’smake a survey环节既有较强的活动性与趣味性又能使英语作业生活化。PEP教课书中设计了许多这样的小调查,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如:在教授服装类单词和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时,可以布置调查作业:调查你的家人朋友,他们喜欢什么衣服并汇报。
●社会实践性作业:以教材、课堂学习为背景的社会实践活动,验证和实践学习所得或新发现。教授Myfuturejob一课时,以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为谈话主题,谈论自己的理想。并以“职业”为主题自办手抄报,鼓励学生课后对自己感兴趣的一些职业进行调查,了解这些职业的英文名称以及相关的工作内容,记录下来,并编辑成报。学生还可以在自己的报纸上刊登一些成功人士的事迹。学生在完成这类作业时,不仅充分学习和了解了教材内容、巩固已学的知识及方法,还广泛涉猎与教材相关的文学、绘画、科技、历史、生物、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走进社会生活。由此激发学生调动多方面的感官体验,调动学生的情绪活动,让学生在愉悦合理的情景中,利用生活和学习中熟悉的材料来展示他们的潜能,不仅获得了许多知识信息,还得到了大量愉快而难忘的体验。
二、从工具走向人文,从批改走向对话。
做作业和批作业也是一种人文活动。在此,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才华、学识、风度和修养,体验到民主的氛围、平等的交往、纯真的情趣和进步的快乐。正确、科学地评价和批改学生作业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1)多写激励性评语
相对于等级评价,激励性评语耗时较多。但是此类评语对学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我采用Great!/Wonderful!/Excellent!等,这类评语多用于低年级;Your hand writing is very good!/Keep it Up!/Hope you work harder!等,这类评语多用于中、高年级的学生。鼓励性的语言既能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作业,又能暗示学生的学习方式。
(2)实行多元性评价
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自评中树立信心。通过自评家庭作业,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心,查找不足,努力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教师应该让学生在互评中学会欣赏。小组集体评议作业,可以弥补自评的不足,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同时也能使学生学会客观地评价别人,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写上你的赞赏,写上你的感受,写上你的鼓励,写上你的教诲,写上你的批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你也写上类似的话语。这时候的作业本,成了师生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探讨生活、教学相长的工具。
中学英语作业 第6篇
【关键词】新课程 英语作业设计 合作探究 趣味性
巧妙地设计作业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消化和吸收所学的知识,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它能够帮助学生不断的提高学习技能,培养学生自我解答、自我指导以及自我负责的能力,教学活动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更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
一、传统英语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新课程理念已深入到每一位老师的心中,然而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业的布置与设计却往往容易被忽视掉,很多老师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却依然使用老套的作业布置。具体表现有:在内容上,死记硬背的多,合作创新的少;知识点巩固题多,自主积累题少;单调重复题多,难以显示个体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同样的题目,会导致优等生得不到训练,成绩落后的没有办法打好基础。这样的作业训练,抑制了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
其次是旧教材的影响,随着新课改的深化,旧教材越来越凸显其问题和弊端。此外,与教材配套的相关资料也跟着落后,作业形式单调且大量的重复,偏向于书面和笔头的作业,缺乏趣味性和探索性。作业的方式显得单调古板,没有任何新意,导致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进行题海战术。种种现象迫使我们不得不改善作业的设计,发掘新的有效设计方式。
二、进行有效英语作业设计的几点做法
1.在作业中渗入趣味性
单一、枯燥的作业导致很多学生产生厌恶的情绪,以致根本达不到巩固课堂知识以及训练提升的目的。兴趣是自主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学生产生这种厌恶情绪的最大原因往往是作业无法给他们带来趣味性。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设计作业时除了要考虑教学的需要,更要体现学生的求知、好奇、求趣的心理特征,善于利用语言教学中的趣味来牵动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学习and、but、or等并列词引导的并列句时,为了能够让学生熟能生巧的运用这种句型,我们可以尝试设计“并列连词接龙”式的课堂作业,让学生选用并列词编写五个左右的句子,要求语句连贯、有逻辑性且有趣味性。这样教学才会唤起学生的思维将并列词语的学习转换为编写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情节,学生在课堂上思维开阔,授课才会有趣,这样原本枯燥无味的造句作业也会变得生动有趣。
2.在作业中体现差异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多元发展,将能力不同和性格也不同的学生放在同一个教学水平上,违背了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尊重个体差异的教学思想,所以为了学生都能够全面的获得进步,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性格特征来有针对性地分层设计作业。考虑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在完成不同数量的作业过程中都有所收获。
3.在作业中体现合作性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对于有针对性的笔头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但某些扩展性作业,如思考题、编写对话、论述题等,则需要加强学生的合作。相互合作有利于发挥优势、弥补不足,达到知识和能力的相互促进。英语教材每单元都有一个“Group work”作业,老师可以将它布置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分组探讨,并把每一个人所得的结果记录下来交于老师批阅。
合作探究式的作业必须考虑周密、精心策划,以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为准则设计相关的探讨程序。首先,明确课程的计划,确定探讨的课题;其次,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选择最优的讨论方式,例如可以分组讨论、可以以辩论形式为主等;最后,将讨论的结果记录并呈交给老师点评。合作交流是多向的互动,有利于相互传递和接受信息,达到共同进步。
4.在作业中体现实践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具有实践性的英语家庭作业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多元认知能力。新课程标准认为只要是学生能够进行交流的环境就是课堂,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必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学习无处不在。如在学习端午节、儿童节、元旦节等节日时,可以让学生自制英文贺卡相互赠送。
另外课外作业可以让学生做一些“采访”报告、身边事迹观察报告或者调查报告等等,可以以小组来分类,不同的小组完成不同的任务,这些实践性的作业具有趣味性、探索性和挑战性,贴近实际生活,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简单的进行交流,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了解生活上以及身边的一些小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在设计英语作业的过程中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让他们独立自主或者以合作交流的方式来寻找问题的答案,让学生有机会去思考、探索、体验、实践以及运用。遵照新课程标准,树立新的作业观,让作业给学生带来乐趣的同时,也能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个性得以张扬,潜能得以发挥,创造力得以发展,使得作业的作用发挥至最佳。
中学英语创新性作业刍议 第7篇
一、创新性作业特点
1.完整性。课外作业担负着密切配合课堂教学并补充教学不足的责任, 体现学习过程的连贯性。
2.适应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技巧, 因此作业应有一定的弹性, 要适应个别差异。作业量上应在学生能负担的范围之内, 以保证其有自由活动的时间。
3.启发性。作业的设计应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尽可能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4.挑战性。创新性作业的设计, 要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挑战性。学生在作业中互相竞赛、互相学习、共同前进。
5.灵活性。创新作业, 应因人而异, 可把学生按基础和兴趣分类, 灵活机动地布置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作业。
6.多向性。传统作业指向单一, 功效单一, 而创新性作业往往通过做一个练习而解决许多新的问题, 产生许多新的发现。
7.实践性。创新性作业要帮助学生通过实际练习去检验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二、创新性作业设计
(一) 英语作业体现趣味性
教师要改变重复和呆板的作业形式, 根据学生特点, 在英语作业中增加趣味性和多变性。例如, 教授表示数字的英语单词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自己家里有关数字的信息, 在小组内用英语互相交流。有趣的活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会使学生产生期盼, 并且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把课堂和课本中学到的英语真正和生活结合起来, 符合寓教于乐的教学原则。
(二) 英语作业追求多样性
1. 合作型作业给学生一个表演的空间
使学生掌握初步的英语交际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根据教材内容和所学知识, 设计排演一些课本剧, 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本知识,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
2. 扩展型作业给学生一个创造的空间
可以让学生尝试做一些读、写、练以外的活动。例如, 办英语手抄报, 摘抄英语名言、警句、诗歌、小幽默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 要寻找资料, 收集资料, 这一过程无形培养了他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探究型作业给学生一个深入探究的空间
可以鼓励学生收看英语电视节目, 收听广播或者上网增加信息输入, 鼓励学生多注意身边的英语, 用生活中的英语来丰富自己的词汇。例如在奥运会期间可以让学生收集关于不同国家国旗的英文单词。
(三) 英语作业要注重生活化
布置的作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例如在学完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一课后, 可以设计以下作业:要学生了解一下本班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及在校运会上的报名情况, 制订一份采访记录表, 用英语记录被采访对象的姓名及参赛项目名称, 并在小组交流。这种“采访”作业贴近学生生活,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真实的交际, 可以大大调动他们的兴趣。
三、创新型英语作业的评价
(一) 让学生在自评中学会自信
学生通过对作业的自我评价, 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反思存在的问题, 分析学习效果不佳的症结并制订今后应采用的改进措施, 然后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二) 让学生在互评中学会借鉴
学生之间相互评估, 既促进了小组合作学习, 也让学生看到了他人的优势, 反思自身的不足。互评把评价权交给学生, 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主体意识, 同时又能让学生学会客观地评价别人, 欣赏别人的优点。
(三) 让师生在评价中共同进步
浅谈中学英语作业的设计 第8篇
一、层次性
作业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 布置的作业也不能一样。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我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优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应着眼于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中等生应多训练基本技能;基础差的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例如在学习《初中牛津英语》9A第六单元Detective stories Integrated skill中的Speak up后, 给学生设计了这样的作业。基础差的同学背诵书上的对话;中等生仿照课本对话编写新的对话;优生可以上网、看电视新闻或报纸查看有关犯罪方面的最新新闻, 自编对话或者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选择作业的数量和难度。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树立自信心, 体验成功的喜悦, 保持学习英语的热情。
二、多样性
在英语教学中, 单一的作业形式, 会使学生感到厌倦。教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 精心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画一画
例如, 在学习Fun with English (牛津英语) 9A Unit 2 Colour的Main task时, 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请给你的好朋友设计一套服装, 涂上颜色, 并用英语加以说明:这件衣服是什么颜色的?这种颜色的意义是什么?它代表着什么样的情绪?这实际上是一篇写作, 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们的兴趣很高, 也很愿意做, 并且很多学生的作业完成得相当出色, 他们的作品被贴在教室的黑板报上展出。
2. 做一做
我们还可以设计动手制作的作业, 如学习完Fun with English8B Unit6 A charity walk的Main task之后, 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让学生自己制作一张参加慈善行走的海报。学生对此十分感兴趣, 他们上网阅读大量资料, 收集有关慈善活动的素材, 设计了形式多样、风格独特的海报。这样的作业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完成作业的主动性。
3. 比一比
在学习Fun with English 9A Unit1Star sign的Vocabulary之前, 我是这样布置学生预习作业的: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人一组, 让他们课后整理形容词的反义词, 看哪一组学生整理得又多又对。他们争先恐后地参与这个活动, 放手让学生去做, 可以增强他们自学的能力, 让他们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
4. 看一看
学生都喜欢看电视, 让学生在家的时候收看一些英语节目, 像中央少儿频道的“朵拉学英语”, 还有中央9套的“希望英语”, 学生在欣赏生动画面的同时, 也能感受到地道流利的英语, 在不知不觉中他们自己也就能够跟着说出来, 模仿语音、语调, 同时听力水平也会有所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会因此被大大地激发出来。
三、适量性
英语作业的布置要适量。作业的分量过多, 会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而采取消极的方法应对, 导致作业的效能低下。反之, 作业的分量过少, 就达不到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所以, 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 一定要联系本课的教学目标, 明确重难点后钻进题海, 精心挑选, 设计好作业。并且要协调其他学科的作业量, 统筹兼顾, 作业的量不在于多, 而在于精;教师设计的作业, 最好让学生能在半小时之内完成, 这样效果会比较好。适量的英语作业使学生不把作业当成一种负担, 而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完成, 而且能迅速牢固地掌握知识。
四、趣味性
作业的设计要具有趣味性,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 激发学习动机, 在不知不觉中巩固知识, 培养能力。例如在学习牛津英语教材9A Unit5 Films的reading时, 这是让学生写一篇介绍奥黛丽赫本的一篇文章, 涉及的时间、事件很多。为了便于学生理解, 学完这篇课文之后, 我让学生结合本课的内容, 上网查阅资料, 做手抄报。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认真画画, 涂颜色, 选短文, 抄句子, 在这编报的过程中, 学生既巩固了本课所学的内容, 还丰富了课外知识,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
农村中学英语作业的有效布置 第9篇
那么怎样布置作业, 才能与新课程的理念相符, 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呢?笔者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有效布置学生作业的方法做了一个小结。
一、总量适量, 均衡各科作业
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做到消化与巩固。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之前, 应当首先考虑学生是否能在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 能按时有效地去完成布置的练习。在初中阶段, 学生所学习的科目是小学至高中所有学习阶段中最多的, 如果教师在布置作业时, 只是凭个人的经验或片面地认为作业越多越好, 那就只能将学生逼到马虎完成甚至是抄袭作业, 这样不仅不能达到巩固学习知识的目的, 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所以英语教师在布置作业前, 应和同班级所有的授课教师进行交流, 大家共同协调统一, 保证学生整体作业时间适中, 这样学生对英语作业的总量, 不畏惧, 才有可能及时有效地去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在笔者所教授的班级中, 英语作业的完成时间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 学生作业整体的完成效果能够达到最好。
二、精选习题, 分层布置学生作业
在保证作业适中时间的前提下,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怎样将作业布置得更有效率。
练习册和试卷是教师最常见、也最容易布置的作业来源。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能简单的说从多少页到多少页, 应在布置作业前把要布置的练习自己先做一遍, 把握习题的难易程度, 再结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偏题进行剔除, 精选习题。另外由于各种原因, 农村中学的学困生较城区较多, 因此学生英语学习水平较城区少低些, 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如果能够考虑到农村学生的特殊性, 对那些英语基础不太好的学困生多布置些基础题, 对学习程度比较好的学生多布置些提高题和拓展题。这种灵动的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方式, 既会让优生“吃的好”, 又会让一些基础不太好, 容易产生放弃自主完成练习机会的学生减少产生畏难情绪的机会, 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对于学生长期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
三、转换作业方式, 减少机械练习
因为环境和语境的关系, 在农村, 英语课堂基本上是学生学习英语和感知英语的唯一的场所。为了巩固课堂所学, 很多教师会将作业布置的重点放在抄写与背诵重点单词, 短语、句子以及课文上。在缺少语境练习的情况下, 这些作业的布置再合情合理不过了, 既容易操作, 短期内也更容易达到巩固的效果。但是长时间的操作, 会让学生感到乏味, 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时就需要我们将抄写背诵的形式进行转换。例如在要求学生抄写和记忆单词时, 初学时可以简单地抄写, 学完之后, 可将单词变成句子。还有在一个单元完全结束之后, 让学生根据单词的词性去进行总结和抄写。同样是抄写但是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 这样就能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和理解,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夯实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 为长期有效的学习提供了可能。所以教师应当更加有意识地做到布置作业方式的转变, 不要将作业的布置等同于做练习, 所有作业布置的最终目的, 其实都是为了服务课堂, 在做到作业转换之外, 丰富学生作业的类型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初中牛津英语教材中的单元是按照不同的训练目的去设计教学内容的, 要想让我们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均衡发展, 就不能只将作业停留在语言点的练习上, 而应适当地将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去布置作业, 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素质。例如在处理牛津英语8A Unit7 Reading a时, 就可以在布置作业时添加自己对家乡和喜欢季节的描述这样的写作练习, 将不太好处理的诗歌体裁的课文材料转换成学生自己对生活的理解, 这样的作业布置即可以减少课本的难度, 又为第二节课的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笔者在处理这些课时, 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 教学效果非常理想。
四、丰富作业类型, 全面巩固能力
作业的布置不应当只是为了复习和巩固学生在课堂所学知识, 预习型、拓展型和创造型的作业也应当出现在我们的作业中, 预习型作业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即将学习的材料, 通过预习了解基本的词汇和语境,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另外教师在一个单元的中后段时, 有时还应适当地增加一些拓展性和创造性的练习, 对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大有好处。例如学生在学完每个单元的语法后, 就可以要求学生利用相关的知识去有效地组织句子, 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然而在农村中学一些拓展性和创造性作业的布置中被忽视了, 一些英语教师认为我们的学生基础本身比较薄弱, 没有必要培养他们创造性的能力, 反正学生都不会。没错!创造型的作业要求比较高, 学生在做的时候, 完成度并不一定有我们预期的高, 但这不是我们不做的理由, 我们应当从实际出发, 想方设法, 将创造型的作业降低难度或设计一定的坡度,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完成并展现自己的英语技能, 做好培优的工作。
五、注重重复性练习, 加强知识巩固
在学习心理学时, 我们知道人类记忆曲线是由快到慢, 永久性记忆的形成, 绝不是通过一次练习就能够达到的。因此在布置作业时, 我们应当充分考虑到记忆的规律。在作业中不仅有对新学知识的巩固, 也要有对以前所学知识点进行设计, 将巩固重复性作业设计在新课的练习当中, 帮助学生达到记忆效果的最优化。例如牛津英语的单元设置是按照模块来进行的, 每个模块有四个单元。这些单元与整体相连话题相关。因此, 在布置练习时如果能考虑到这一点, 才能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把握和运用。那种学什么就练什么的练习, 效果虽然明显, 但忽略了学生长期持续发展与学习的能力培养。
六、布置听说、合作型练习, 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
英语家庭作业一般都以书面为主, 但是书面作业一般关注的是语言点的考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英语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因此, 在我们的作业布置中, 除了书面作业, 口语听力这方面的练习也应当占到一定的分量, 这样才能培养出英语能力均衡的人才, 才不会出现“哑巴”英语现象。
这些年随着“学讲方式”教学模式的深入开展, 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越发重要, 学生的学习模式由以前的被动接受, 逐渐向自主学习转化, 这就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要随之不断地发展。但由于英语专业性较强, 大多数学生的家长根本没有能力进行课外的辅导, 那么在作业布置当中适当加入一些合作型的作业, 让学生课后小组合作、切磋练习还是必要的。这些练习, 主要针对于口语和听力, 例如在牛津英语每个单元的speak up部分, 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在语境下创立对话, 也可以把对话写在作业本上, 上交作业时也以小组的形式上交, 因为每个人的对话方式和思维方式不可能一样, 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作业抄袭的现象。另外合作型作业的布置和完成需要借助真实的交流, 学习小组最好是以自由结对的方式来进行的, 这样学生的练习完成起来也更加积极和更加容易。
中学英语作业 第10篇
目前小学英语教师大多承担着多个班级的教学,特别是农村学校,外地学生多,英语教师又少,教师照顾到每一名学生自然非常困难,这样就造成一大部分学生跟不上学习的进度。这些后进生一直很让英语教师困扰。我发现,并不是英语教师没有努力去教,只是教师现行的英语家庭作业一直是读、抄、默、背等枯燥单一的形式。学生的学习非常被动,同样的作业收到的效果大相径庭。
二、研究的对象
笔者曾经对本校高年级学生的英语家庭作业情况进行过调查(八个六年级),结果发现:每个班乐于完成英语家庭作业的学生占16%;视英语家庭作业为沉重负担的学生占73%(作业负担较重,机械的题目较多);另有11%的学生不能完成英语家庭作业(我校是一个有2583名学生的大学校,其中外地生占72.1%,外地学生有1863人,外来务工子女流动大,学生的学习环境经常换,非常不稳定,每学期转进转出流动的人数达到200人。),双休日不完成英语家庭作业的学生比例更高。为什么会这样?通过问卷调查、个别交谈后发现,问题的症结是我们教师的英语家庭作业布置存在许多问题:1.英语家庭作业目标单一。2.英语家庭作业内容乏味。
三、研究的方法
1.内容。教师在设计、布置英语家庭作业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各种情况,如:课堂表现、掌握程度、已有水平等,设计出不同的、适合各类学生的英语家庭作业,从而帮助、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完成英语家庭作业。
2.目标。通过不同层次的英语家作练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优等生能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拓展,使自己的知识量和灵活性都有所提升;中等生可以在保证基础知识扎实的情况下有较大的进步,在灵活运用方面有所提高;而学困生则确保能掌握课标设定的教学底线。
四、研究的过程
1.对学生进行分层。对学生进行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A组(优秀生组),15名(相对较好的);B组(中等生组),15名(相对较差的); C组(学困生组剩下的都是B组的学生。
以上每个班的A、B、C三组都不是固定的,更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根据每天的作业情况反馈考核而来的,这就要求教师花更多的经历去记录反馈学生的作业情况。要让做得好的学生有动力,不努力的学生感到压力。让学生觉得做A组的题目我很自豪,让别的学生感到很神秘,因为A组的学生可以知道BC组的作业,B组的学生可以知道C组作业,反之则不行,有了神秘感,学生就有更多的动力了。让A组的学生感到要花时间认真完成才能保住,而对于B组的学生也要有动力,努力一下进A组,不努力就会到C组,但千万不要歧视C组的学生,要看到他们的进步,要鼓励加奖励。
2.对作业进行分层。我给四年级八个班级分为四组实验(我们采用的是集体备课,上课的教案一致、课堂作业一致、家庭作业也是一致的)。四1和四2班的一名英语教师负责A组家作);四3和四4班的一名英语教师负责B组家作);四5和四6班的一名英语教师负责C组家作);四7和四8班英语教师负责课堂作业的设计。尽管每个班的课作是一样的,但也要根据每个班的家作情况布置难度中等的课堂作业,而不是简单的抄写。
(1)分层设置作业的要求:分层设置作业时,我将学生分为四个星级,一般由高低为A、B、C、D星(每次测试后都做星级调整),本着两头小中间大的原则。比例分配是这样(以全班50人为例):A星学生约占总数 (约10人);B星约占剩余人数总数(约20)人;C星约占剩余总数(约10)人;D星约占剩余总数(不超出10人)。对低层次(D星)作业内容一般不低于大纲的下限要求。可以是课本上的抄写练习并翻译成中文和简单的组词、成句;中层次(B、C星)作业内容是每日英语上或英语配套练习的完成,作业量要充足;高层次(A星)的作业内容不仅要完成B星作业,还要将单元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对一些听读训练上的短文进行理解,目的是培养学生灵活使用所学语言能力的扩充和外延,善于自学的良好学习习惯,作业量少而精。
(2)分层作业的批改方式:在批改作业方面,我本着各星级的作业互补原则,采用下列办法:C、D生的抄写作业由A、B生严格批改,一方面A、B生也要对抄写内容熟悉,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精神,培养他人的参与意识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和分析的能力,使学生在批改作业中得到启迪,思维得到锻炼。A、B生做的阅读理解让C、D生在A、B生的指导下来欣赏,将按照A、B生所理解的内容一句句读给C、D生,并且翻译成中文,由AB生来定正确与错误,读完、译完之后,CD生要在A、B生本子上签名和写日期,最后交上来由我批阅。
五、研究的效果
小议英语作业模式 第11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改革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作业观,让大部分学生有效并乐意地完成作业,及时巩固知识和反馈教学信息。而教师科学布置作业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为了便于检查,教师布置的英语作业多为书面形式,很少或甚至没有口头作业。忽视了英语的口头交际功能。长期下来,就形成了“哑巴英语”。有些传统作业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均采取“一刀切”策略,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产生。
大部分传统作业对学生的评价都是从对与错、完成时间等方面分析,根本无法透视完成作业的过程。另外,作业评价注重作业本身的客观结果,轻视人的主体情感,缺少学生、教师与作业的情感态度的真实互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作业态度很被动,抄作业现象十分普遍。因此,针对这些现象,我们英语教师势必要对作业模式进行反思、总结,必要时进行一些改革,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必要的改革:
一、有声作业在教学中的实践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听说能力的要求很高,而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相关的语言环境。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我们缺乏这样的语言实践环境,而朗读则是弥补语言环境缺乏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在朗读中可以体会语境,增强语感,了解英语词句的特点,为今后的“说”乃至于“写”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对于初一学生,应加强他们的朗读能力的训练。我们可以采用布置有声作业,也就是把课外学生的听说训练情况通过电教手段(录音)进行反馈,解决了学生的听说作业难以得到反馈的难题,同时也杜绝了抄作业的现象。
有声作业可以把必要的口语作业记录在磁带中,使一部分变为书写练习的听说作业“返璞归真”,使教学要求明确,又减轻了课业负担,有利于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把部分学生的口语作业放在课后检查,提高了40分钟的课堂效益。
磁带的信息贮存量大,教师可指导学生在每次有声作业前录上课题,一次次紧接下去,自成一册,有利保存,也作为一学期口试成绩之一。由此可见,有声作业解决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把现代化技术有效运用于教学中,使教师能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增加教学乐趣。
二、自主地选择作业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承认个性差异。学生是完成作业的主体,他们对事物的体验、兴趣各不相同,因此,英语作业在考虑共同性的同时,也应兼顾学生的个性,使作业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园地。如“作业超市”的形式,让学生自选作业,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在学习家庭成员这一内容时,就可以有以下作业:A.录音作业。模仿课文录音的语气朗读课文内容。B.对话作业。带上自己的家庭照片,用英语向同学介绍各自的家庭成员。C.实践作业。到同学家去做客,试着用英语进行家庭成员间的互相交流。这样,作业难度逐步加大,学生可以自己挑选“超市”中难度不同的作业。这种形式打破了以往单一的作业模式,增加了作业的难度,把选择权交给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要的差异,体现了学生的主观需要,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选择自己想完成的作业,多了选择的空间,多了主动的权利,作业在他们的眼中增添了乐趣。
三、创造性地批改作业
学生作业的评价与批改可以成为营造轻松环境、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培养创造意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注意保护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心理状况,同时,注意使用创造性的评价,激发学生的作业乐趣。
相对于等级评价(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或其他形式的五级制度)来说,作业批语耗时比较多,但是,作业批语对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提高和人格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相对于等级制评价来说,它更注重人文性,可对学生起到激发和强化的作用,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作业对所学知识起强化和巩固作用,对作业的正确评价,可以矫正学生知识的错误,明确改进的方向,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前的英语作业评价是千篇一律的“A”“B”或“Good”“Very good”等等级性评价。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使作业评价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以学生写的小作文“My Friend”为例,教育的评价语是:“What a cute boy!(你的朋友好可爱),愿意介绍给我认识吗?”学生在课堂上把他的朋友介绍给老师,老师与他的朋友真诚地握手,使作业评价与情景教学、情感交流融为一体,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简笔画也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妙招。如,寥寥数笔增添了批语的活泼程度,更贴近学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觉得翻开作业本看老师的批阅不再是一件苦恼的事。因为,图文并茂的批语让他们感到新鲜而有趣,每次翻阅作业本就像是在接受老师的一个神秘的礼物。这种有创造性的批语不仅仅使表达更为形象、生动,使语气更加委婉、有说服力。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人文气息,不再是单调、静止的语气,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有形评价。尽管比等级制的批改多花费一点时间,但这样做能产生几倍的效益,我们应该大力提倡。◆(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育新学校)
谈中学英语软作业的优化设计 第12篇
一、抓语音软作业设计, 课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起始年级学生, 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细抓语音教学, 精心设计软作业, 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听音辨音写词训练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音意识, 教师可以利用每节课课前五分钟, 训练学生对音的辨别能力, 如长短音的辨别 (seat—sit、sheep—ship、room—book) , 清浊音的辨别 (pig—big、rod—rot、dog—dock) , 对相近音的辨别 (greet—great、thing—sing、man—men) 等。其中所选的词有些是学生学过的, 有些是从教材中筛选出来的, 教师再按照训练的需要对这些词进行重新组合。
另外, 学生回家听写单词时, 一般会让家长来读单词或者让家长说出单词的中文意思, 这给家长带来许多不便。而英语教材配套磁带中有词汇磁带, 它可以用于听音辨音练习, 也可以用于进行听音写单词的练习。学生根据录音磁带上读出的单词来写, 家长只要在旁边监督即可。
(二) 朗读技巧训练
语音教学应注意语义与语境、语调与语流的结合。为此, 教师可在播放教材配套录音磁带时解说单词重音、句子重读、语调、连读、节奏等语音现象, 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朗读习惯。课前, 教师可安排学生模仿磁带中的朗读进行跟读训练, 并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 朗读录音训练
在教学中, 笔者发现英语教材的配套录音缺乏针对性、耗时多, 降低了教学效果。为此, 教师可根据课文自己采集一些句子录下来, 作为朗读训练的录音示范, 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听得更明白, 又增强了训练的针对性。学生可以仿照教师的做法进行录音, 也可将课堂上所学的对话、短文、听过的听力材料等朗读并录音。
语感是从不断朗读和收听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的, 但单调机械的重复听读容易使学生厌倦、生烦。如果让学生模仿课文朗读并制作录音片段, 则学生会不厌其烦地录制磁带, 全身心地投入, 以求达到最佳效果。同时, 教师也可指导学生收看电视中的英语节目, 鼓励学生录制所学到的语言, 这使学生既欣赏了节目又学到了英语知识。
对于每次作业, 教师都要求学生记在软作业本上并给予积极评价, 带给学生很大的乐趣和学习动力。
二、注重听说软作业, 课中促学生学习习惯培养
(一) 设计培养课前听课文录音习惯的软作业
对于听英语课文录音, 有些学生不太喜欢, 而教师对听录音作业的检查也存在不到位情形, 这使得听录音并模仿的软作业得不到落实。而这个软作业涉及语音教学中的听词辨音、朗读技巧、对话模仿等很多方面。因此, 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听录音对语音、对话、短文学习的重要性, 同时加强对听录音作业的监督和检查。
另外,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听的兴趣, 使他们养成听录音的习惯。笔者在教学中利用早自习时间播放录音与学生一起模仿, 开展录音作业评比;课堂上结合听词辨音、朗读技巧训练、合作表演对话等教学活动, 检查学生听音并模仿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促使他们养成自觉听录音并模仿的习惯。
( 二) 设计培养课堂开口说英语习惯的软作业
从课堂观察和访谈结果来看, 学生对词汇的学习一般属于接受性学习。尽管前期的语音教学解决了大部分拼读的障碍, 但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学生只是机械地记住单词或词组的中文意思, 却不会把它们运用在具体的语句中表情达意。因此, 笔者在教学中从话题导入, 借助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某个单词或句式“抛砖引玉”,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它们所传达的信息, 并鼓励学生仿写类似的句子。在遣词造句时, 笔者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英语思维, 将所学过的词汇、句型结构在头脑中再现, 复习并自觉地、有选择地加以运用, 创造更多的能表达实际意义的句子。
课堂上, 为了使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也有所收获, 笔者提醒学生在笔记本上记录其他同学所说的精彩的句子。这样, 能力较差的学生也可以在课堂上积累很多知识, 以供课后消化、吸收。
(三) 设计课堂合作表演对话与合编情境剧的软作业
此项软作业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对话能力而设置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笔者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 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开展对话表演。合作表演让大部分学生都养成了课堂用英语合作对话或讨论的习惯, 课堂气氛很活跃, 但是在表演中能力较弱的学生还是不敢参与。
因此, 笔者修改游戏规则, 根据每位学生的能力来评判他的表演, 使每个学生都敢参与到课堂表演中来。在学生表演过程中, 笔者做好表演记录, 隔一段时间总结一次, 将每个学生的行为表现与他所在的小组紧密结合。在这种情形下, 参加课堂表演的学生逐渐增加, 尤其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且又在能力范围之内的对话活动表现欲望很强, 整体上形成了英语课说英语的氛围。大部分学生习惯了英语课上的“会话”模式, 养成了课堂用英语表达观点、用英语讨论的习惯。
(四) 设计培养写的能力与习惯的软作业
在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和习惯方面, 笔者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软作业。这些软作业可以落实到课前、课堂、课后等各教学环节中。
第一, 字母、音图教学阶段, 主要是为了规范学生的英文书写。笔者设计制作音图卡、简单的连词成句的软作业, 重点培养字母正确占行、单词之间的适当留空、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等书写规范。第二, 单句输出阶段, 重点是从语言使用和表达中的用语规范、用词得体两方面加以训练。教学中, 笔者改变连词成句的固有模式, 鼓励学生大胆创造、积极思维, 将说和写紧密结合, 训练他们组词造句的能力与习惯。第三, 多句输出阶段。在此阶段, 笔者充分利用教材中插图丰富、听力材料丰富的特点, 分别配合看图写话和将听力材料改编为小短文的软作业, 培养学生从图片和语音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与习惯。第四, 语段输出阶段。笔者在此阶段加大对学生文字组织能力的训练力度, 组织学生进一步完善听力小短文, 对教材范文进行再创造, 如改写文章结尾、扩写、缩写、改换人称等;组织学生用英语仿写短文, 如仿写寻物启事、招领启事、宣传广告、招聘广告、应聘稿、海报等。
三、开展思维活动, 课后抓学生创新习惯培养
第一, 改编背诵课文。为了便于学生背诵英语课文, 笔者组织他们对课文的内容和体裁进行改编之后再背诵, 他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完成背诵的作业。这种方式比死记硬背文字材料更有操作价值。
第二, 开展调查、采访。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口头提问能力后, 他们可以针对某一话题展开调查、采访, 如调查同学对某电影、电视节目、动物、学科、运动等的看法。教师可以利用内容比较丰富的图片作为导引, 让学生先开展小组作业或结对活动, 然后表演一段记者采访实况“录像”。为了让学生取长补短, 在每一次模拟采访或调查报告之后, 教师都应及时点评, 指出学生的优势与不足, 并奖励有进步的学生。
这项软作业对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一般难度的口头调查或采访。而且, 学生对于真实的调查或采访非常感兴趣, 做起来很认真, 观点的表达也富有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