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句型教学(精选10篇)
初中英语句型教学 第1篇
[解析]该句型意为“越, 就越”, 表示一个方面的程度随着另一方面的程度平行增进或递减。例如:
The more you eat, the fatter you’ll be.你吃得越多, 你就会越胖。
The busier he is, the happier he feels.他越忙越高兴。
2. 比较级+than any other+单数可数名词
[解析]该句型为比较级, 但表示最高级概念。这个句型也可以表达为“比较级+than any of the other+名词复数/the others”或“比较级+than anyone (anybody) anything else”, 两者意义相同。在这个句型中, any other短语后常跟in/of...介词短语构成限定范围的状语, 表示在同一范围内同其他人或物进行逐次比较得出最后结果。例如:
He works harder than any other student in his class.
=He works harder than any of the other students in his class.
=He works harder than any of the others in his class.
=He works harder than anyone else in his class.他比班里任何同学学习都努力。
注意:如果比较的对象不在同一个范围之内, 则用“比较级+any+单数名词”句型。例如:
China is larger than any country in Africa.中国比非洲任何国家都大。
3. the+比较级+of...
[解析]该句型意为“两者中较的”, 表示两者中的对比选择。例如:
Who is the older of the two boys?那两个男孩中谁年龄较大?
4. as+形容词/副词原级+ (a/an) +名词+as
[解析]该句型意为“与一样是”, 在使用这个句型时一定要注意冠词a/an和名词须位于前一个副词as之后, 切不可前置。例如:
He is as good a player as his sister.他和他姐姐一样是位优秀的运动员。
5. 形容词/副词+enough to do sth
[解析]该句型意为“足以”, 表示结果。enough修饰形容词、副词时应后置。例如:
The boy is old enough to go to school.这小孩已到了上学的年龄。
6. too...to do sth
[解析]该句型用来引导表示结果的句子, 不定式为否定意义, 其意义为“太而不能”。注意:这种句型可以转换为so...that...引导的结果状语从句。例如:
The box is too heavy for me to carry.
=The box is so heavy that I can’t carry it.这箱子太重, 我搬不动。
但当too用于修饰表情绪的形容词glad, happy, pleased, ready, willing时, 不定式为肯定意义。例如:
He is too ready to help others.他很乐于助人。
7. There be...
[解析]该句型表示“存在;所处状态;发生某动作”等意义。在使用“There be...”句型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 “There be”句型中的be可与形容词、系动词、情态动词等连用, 构成There seems to be/happens to be/be going to be/used to be...。例如:
There seems to be nobody in the classroom.教室里似乎没有人。
(2) There be结构组成特殊结构。例如:
There is no use in doing this.这样做没用。
8. keep/prevent/stop sb (sth) from doing (being done)
[解析]该句型意为“阻止某人 (某事) (被) 做”。keep后的from不可以省略, 而prevent, stop后的from可以省略, 但变为被动语态时须加上from。例如:
I was prevented by illness from taking the exam.我因病未能参加考试。 (from不能省略)
相似句型区别:protect...from (“防止”) 。例如:
In summer, wearing a pair of dark glasses can protect our eyes from being hurtby the sun.夏季戴上一副墨镜能防止太阳直射双眼造成伤害。
9. have/keep/make/get/drive/send/set/leave sb (sth) +宾补
[解析]该句型意为“使/让某人 (某事) ”。宾补常为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现在分词、过去分词或不定式。例如:
The heavy snow made the road blocked.大雪使道路受阻。
Noise can drive people mad.噪音会使人发疯。
His words made me angry.他的话使我很生气。
1 0. used to do sth
[解析]该句型意为“过去常常”, 侧重于和现在对比, 含有“过去曾一度, 现在未必如此”之意。
注意相似句型的区别:would do sth表示过去常重复的动作。例如:
Every morning he would get up early.他过去每天早晨都起得很早。
be/get/become used to...表示“习惯于”, 此句型中的used为形容词, to为介词, 其后跟名词或动名词, 不跟动词原形。例如:
The old man is used to getting up early.这位老人习惯早起。
1 1. It+be+一段时间+since从句
[解析]该句型表示“自从以来已有时间了”, 从句中的动词常用非延续性动词。但是, 如果从句中的动词为延续性动词, 则表示“自从该动作结束以来已有时间了”。例如:
It is years since I stopped smoking.我戒烟已经数年了。
1 2. no matter+特殊疑问词
[解析]该句型在句中只引导让步状语从句, 不可引导主语从句, 而“what how, who, when, which等疑问词+ever”句型就相当于“no matter+what/how/who when/which”, 意思是“无论什么;无论多么;无论谁;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哪一个”, 它们在从句中可以作主语、宾语、状语等成分。例如:
We’ll have to finish the job however long it takes.
=We’ll have to finish the job no matter how long it takes.无论花多长时间, 我们都必须完成工作。
1 3. What+ (a/an+adj.) +名词或How+adj./adv.+主语+谓语
[解析]这两个句型为感叹句型, 表达说话者的惊异、喜悦、沮丧等情绪。wha用来修饰名词, how用来修饰形容词、副词或动词, 句子的主谓语序勿需倒装。例如:
Oh, John.What a pleasant surprise you gave us!噢, 约翰, 你给了我们一个多么美好的惊喜!
How hard they are working!他们工作得真辛苦啊!
1 4.“So+助动词+主语”与“So+主语+助动词”
[解析]“So+助动词+主语”这一句型表示前边所说的肯定内容也适宜于其他人或物, 而“So+主语+助动词”这个句型为正常语序, 意思是“是的;是那样”, 表明同意说话人的意见。例如:
I can speak French.So can you.我会说法语, 你也会。
He plays the piano.So does his mother.他在弹钢琴, 他的妈妈也在弹。
I asked her to pass the book to me and she did so.我叫她把书递给我, 她照做了。
注意:“Neither/Nor+be/助动词/情态动词+主语”这一句型表示前边所说的否定内容也适宜于其他人或物。例如:
He can’t speak German, (and) neither can I.他不会说德语, 我也不会。
1 5. Do/Would you mind...?
[解析]该句型用以表示“征询意见”, mind后常用动名词形式, 其简略答语形式为:
(1) 表示不介意:Not at all./Of course not./Certainly not.
(2) 表示介意:I’d rather you didn’t./You’d better not./I am sorry, but...
16.How/What about...?
[解析]该句型表示“建议”, 意为“咋样/怎么样”, 强调让听话者发表自己的观点。此句型中的about为介词, 其后常用名词、代词或动名词作宾语。例如:
What about going out for a walk?出去散散步怎样?
17.That/It be+adj.of sb to do sth
[解析]该句型意为“真是”, 表示对某人特征所作出的评价。常用于表示人的特征的形容词有:kind, good, bad, cold, foolish, stupid, warm-hearted等。例如:
It is very cold of him to treat his friends like that.他那样待他的朋友真是太冷酷了。
注:如果此句型中的of改为for, 则表示对不定式所发生动作的评价, 常用的形容词有:easy, difficult, good, bad等。例如:
初中英语句型 第2篇
... as soon as ...
As soon as I see him,I’ll give him the message. 我一见到他,我就把你的`消息告诉他。
... so+adj. / adv.+that ...
I was so tired that I didn’t want to speak. 我累得连话也不想说了。
Though...+主句
Though I like writing to my pen-friend,it takes a lot of time. 虽然我喜欢给笔友写信,但它要耗费我大量时间。
be going to
This afternoon I’m going to buy a Qisu English book. 今天下午我要去买本奇速英语书。
be different from
I think this is different from Chinese names. 我认为这与汉语名字不同
Welcome(back)to...
Welcome to Shenyang!欢迎到沈阳来!
Welcome back to school!欢迎回到学校!
have fun doing
We’re going to have fun learning and speaking English this term. 这学期我们将兴味盎然地学习和讲英语。
... because ... / ...,so ...
I don’t know all your names because this is our first lesson. 因为这是我们的第一节课,所以我并不知道你们所有人的名字。
he was ill,so she didn’t go to school. 她生病了,因此没有上学。
Why don’t you ... / Why not ...
Why don’t you come to school a little earlier?为什么不早点到校呢?
Why not join us? 为什么不加入我们?
make it
Let’s make it half past nine. 让我们定在九点半吧!
have nothing to do
They have nothing to do every day. 他们每天无所事事。
be sure/ be sure of/ about sth. / be sure to do sb.
I think so, but I’m not sure. 我想是这样,但不敢确定。
I was not sure of / about the way,so I asked someone. 我对于怎么走没有把握,所以我问别人了。
It’s sure to rain. 必定会下雨。
between ... and ...
There is a shop between the hospital and the school. 在那家医院和那所学校之间有一家商店。
keep sb. / sth. +adj./ V-ing/ 介词补语/ adv.
You must keep your classroom clean. 你们必须保持教室干净。
Sorry to have kept you waiting. 对不起,让你久等。
Can you keep him in the room ?你能让他在这个房里吗?
浅谈初中英语句型教学 第3篇
一、学句型要利用口诀
句型变化很简单,/先把句中动词看:/ be may must will can,/否定句not加后边。/一般问句也不难,/助情动词放句前;/两种回答yes no,/句首动词人后面。/没有现成怎么办?/ do does did来相伴,/三单式过去要还原。/特殊问句更简单,/疑问词后跟一般。/事物职业等what,/ who人where问地点,/ whose谁的所有权。/数量how many复后边,/ how much不可数和价钱。/ why问原因慢慢谈,/ what time when时间, / how old岁数多少年?/ how be人身永康健。
二、学习句型要四多
(1)多听:每教学一个新句型,我必通过多种渠道让学生多听几遍。如教“It takes somebody time to do something(花某人多少时间做某事)”这重点句型时,我先示读两次,学生认真听,接着让两位口语优秀学生朗读,再全班齐读,这样学生已听过不少于四遍了。在教师示读两遍后,学生对整个句型的结构基本上有了认识,再加上两名学生的实践,更加深了学生的感知,并且基本上已在脑里有一个整体的结构印象,也即在听读中对这知识了解、记忆、深化了。(二)平时也要多听录音。课堂上听,课后抽时间听,这往往功多艺熟,对加强语音、语流、语调很有帮助。句型教学,听先于说,达到在听中理解的目的。
(2)多说:听读后,学生对句型结构有了大至的了解,接着就要让学生紧记这个句型的结构,才能确保学习效果。为了使学生易于掌握,我常用一个“开火车”的小游戏来巩固句型,即抽一行学生一个接一个朗读例句,然后用适当的词替换括号内的词的造句练习:It takes me (half an hour) to ( go home)。造句次序,一般先优生后差生,实现以好带差,共同掌握的目的。在句型主要梗概不变,内容稍作变动就能轻松作答的操练,使学生增强了信心。(二)利用活用的句型操练模式,设计一个真实环境中的练习,让同学们二人小组进行活用操练:
A:How long did it take you to go to school?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二人小组全班自由操练,然后抽几组接受同学的检验。三五组同学演示操练后,学生对这句型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三)鼓励学生课后利用这句型互相交流,活学活用;另设一个"English Corner",规定当天内容要包含这知识点。活学加活用,这知识学生已了然于胸了。在这种练习中,学生可以很轻松地提高自己。
(3)多读:(一)黑板上已有多句这个结构的句子,这时就可以让学生齐读,接着自由朗读,并作个别辅导,特别注意辅导差生,加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二)让学生每天朗读课文不少于10分钟。在不断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不但英语单词的形、音、义能不断巩固,而且对所学过知识的不断重复加工可减少遗忘,另外朗读过程中语言材料的渗透性输入,对口语发展很有帮助。正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偷”也源于此理。(三)选择含有这结构的阅读材料、文章等,让学生加深理解,学会应用。
(4)多写:写是英语学习更高的一个层次,特别在句型教学中,如果学生学了不用,那么遗忘是惊人的。所以课后,我报置的作业是用新句型造句或下节课听写该句型,以此来巩固;另外,当周的周记要容纳这个新句型,这样及时把所学的新知识活学活用,应用于实践。
三、学习句型要三勤
(1)勤举例:虽然句型在书本上能找到,但学生只会记着句子而不会运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句型,教授新句型时必定因句型的难易程度举例。如上例:It takes somebody time to do something,这个句型学生较难掌握,因而要多举几例,而且从不同的角度列举:如时态,人称,地点、数等方面。①It took me three minutes to go home yesterday.(一般过去时) ②It takes them five minutes to go home every day.(一般现在时) ③It will take him four hours to go to London. by air.(一般将来时); 另外让学生仿照教师的例句举例,开拓思维。当学生们七嘴八舌谈各种各样的情况时,时态、人称、地点、数等都运用上了。遇到较容易的则简略举例,列举不那么详细。如:It is time for class;had better (not) do something等。
(2)勤小结:由于句型间有某些相通之处,所以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一定要勤归纳小结,揭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让学生对知识有全面的认识,在运用时就不易混淆。如:It is time for class,也可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It is time to have a class。要让学生清楚它们表达的意思虽然一样,但其中介词的运用是不同的,for后跟名词或动名词,to后跟动词。学生参照这些规律,在平时的运用,可自我检测对错,减少出错机会。
(3)勤练习:练习是巩固旧知识运用新知识,减少遗忘的有效方法,所以所学的句型必须定期有规律地向学生重现,这样有助于学生的记忆。例如在平时的作业或测验,日常用语,听力训练等,我经常有意识地重现一些相关的句型。练习也讲究形式,一般以造句,填空,选择,改错等形式来复习旧句型、巩固新句型。如复习It is time to have a class这句型时,我设计了以下题型:造句:It is time to…;填空:It is time _____ _____(play) football;改错:It is time for have a class,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认识这句型,,使学生对这句型认识深刻透彻。
在英语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们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宗旨,以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学习策略为目标。寓教于乐,倡导兴趣和能力教学以期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已成为一种现实的迫切需要。本教学法的应用研究虽非尽善尽美,但作为一线的英语教师,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总结、反思与更新自己的教法,便可扬长避短,长善救失,从而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学英语教学心理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2.麻城教育信息网。
初中英语句型教学 第4篇
21世纪时全球各个角落大融合的大时代。英语, 作为公认的国际语言, 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他的连接作用。而在国内, 随着各国外企的入驻, 越来越多的单位都要求自己的员工具有一定的英语交流能力。只拥有阅读写作能力, 而开口讲不出英语的学生, 将被淘汰。
欧美等发达地区的人才已经具备了充分的双语能力, 一大部分的人才甚至具有三语能力。在亚洲, 除了日本, 韩国, 新加坡等国家也将自己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是否具有双语能力是为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因此, 我们更加容易看出, 双语教学是大学教学的大势所趋。
二.双语教学的成功范本
20世纪二十年代中, 美国出现了一种思潮, 即“国家主义观点”, 他主张为了使移民为主的美国迅速具有凝聚力和团结力, 使用一种共通的语言, 迫在眉睫。一些学者还提出了“熔炉说”, 主张英语应该成为美国公立学校使用的唯一授课语言。之后, 美国在移民中间兴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 英语这一共通的元以内为民族融合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1968年, 美国通过了“双语教育法案”, 规定了为英语能力不足的学生提供英语教育, 而且提供相应的资金。
加拿大也在双语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背景分不开。基于加拿大特殊的英法殖民地历史背景, 家长们发现如果自己的孩子们不会讲法语, 将在双语社会中处于劣势, 只会一种语言将无法被认可成优秀的人才被重用。另一方面, 加拿大教育部门给学生提供尽可能早的法语环境。初始阶段的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教育, 使用第二语言的授课量占到一半, 甚至是百分之百。
美国和加拿大的成功看似不同, 却又有着相同之处, 那就是他们都是通过浸入式双语教学, 不仅使学生会将一门语言, 更明白了语言背后的文化。我们高校英语教学, 完全可以提倡“浸入式双语教学”, 教学重点应放在浸入式句型教学, 即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生动, 引人入胜的语言环境, 让学生在尽可能多的语言中学会应用语言, 进而脱口而出。
加拿大知名学者Swain总结了加拿大浸入式教育在具体做法上的三个成功要诀:母语第一;通过单语达到双语;双语占优。
母语第一指的是教学中应首先确保学生扎实的母语功底, 为学生营造基本的社会和心理氛围。因此, 对于英语基础的不同, 可以让不同语言背景的老师教授课程。比如, 为蒙古族学生指派会讲蒙语的英语教师, 让学生首先消除心理上的负担;为英语基础薄弱的汉族学生讲课时, 可以加以适当的汉语, 让学生有一个适应期。
通过单语达到双语,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不一定一直用英语进行双语教学活动。有些课程可以用汉语授课, 比如写作课, 指出语法错误时;英美文化课, 讲解独特风俗时。这种分离式的教学法比混合教学法更有效, 更合理, 可以说是双语教学的另一体现。
双语占优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应该通过何种方式让学生明白掌握双语的好处, 不仅是为自己开拓美好的未来, 更是增长知识, 体验另一种文化, 思维模式。
以上三点是加拿大浸入式双语教学的成功经验, 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好好思考。
我校教授的大学生, 其特点是英语底子相对薄弱, 高中基本不接触听说, 对于英语国家文化所知甚少;这虽然是弱点, 但从另一方面讲, 这也是优点。首先, 我们可以以英语国家的独特文化作为吸引点, 激起学生的兴趣, 其次, 听说能力较弱也意味着提高的空间大, 只要加以正确的方法, 一旦取得了进步, 会增强学生的信心, 使后续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 愉快。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句型教学
词语和句子是构成语言的两大要素。很多中国学生学了十多年英语却说不出,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不知如何开口, 也就是说, 没有让他们脱口而出的句型。语言的运用单位是句子, 人们的交流过程也是通过句子来传达的, 因此, 针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英语教学, 句型教学应该成为重心。
传统的英语句型教学, 主要采用以语法讲解为主, 配以相应的翻译练习。这种方法, 以理论为主, 实践为辅;教师主动教, 学生被动学。学习外语口语变成了机械重复, 枯燥无味;句型练习应该首先考虑的是消除学生对口语的恐惧心理。认知心理学认为理想的学习状态, 是指学习主体能够根据新信息的输入, 不断调整已有图式结构, 从一种被动的适应性行为变成一种主动性的学习行为。只有首先唤起学习者对英语由衷的热爱, 才能调动出内部的潜能, 继而爆发出无穷的创造力。
因此, 在讲授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的美国五大文化象征之一, 自由女神时, 我们可以以role-play, 扮演导游的形式, 让学生沉浸其中。
Out of all of America's symbols, none has proved more enduring or evocative than the Statue of Liberty.This giant figure, torch in hand and clutching a stone tablet, has for a century acted as a figurehead for the American Dream
这是导游介绍词的一部分, 通过教授这段话的含义, 我们可以让学生学会抓住语言的核心结构, 用自己的话替换有下划线的部分, 进而介绍自己国家的文化象征。
Out of all of China's symbols, none has proved more enduring or evocative than the Great Wall.This giant ancient wall, lying among the mountains and standing there for thousands of years, has for endless of centuries, acted as a figurehead for the Chinese Culture
诸如此类的深化式类训练, 可以使学生把抽象陌生的第二外语和自己熟悉的生活联系起来, 把新知识的认识和旧知识联系起来, 加深对英语结构的认识, 形成较强的实践能力, 进而可以灵活地把学过的知识应用到复杂的环境中。
四.加拿大沉浸式双语教学成功经验在我校教学中的应用
我校的学生, 很多来自内蒙边远地区, 英语几乎没有接触过听力和口语, 底子薄。英语课的教学, 如果刚开始就全部英语授课, 即实施“沉浸式”英语教学, 对于他们来说, 无疑是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的, 如果一味英语授课, 只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这时的英语教学, 根据母语优先的原则, 应该使用过渡性双语教学。过渡性双语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 逐步地引入第二外语, 让学生尽快融入到第二外语环境以及第二外语的文化中。过渡性教学的目的是实现语言与文化的同化。因此, 应该本着以句为单位, 进行联系, 并和汉语相关联, 使得学生深刻体会到第二外语的独特魅力;教学中的练习应突出第二外语句型的精华, 抓住语言的核心结构, 可以让多年没有开口说英语的学生迅速张开嘴, 通过不断讲出英语的句子, 而获得自信心, 进而不断进步。
在这一过程中, 迁移式类化训练可以作为开始一周的教学方法, 等学生熟悉了教学内容, 可以在第二周施以浸入式英语教学。如此交叉, 经过若干个星期, 学生的英语能力可以得到实际的提高。通过句型来贯穿课文的核心内容, 可以使英语底子薄的学生很快在下节课当中, 和老师引起共鸣。
五.结语
将美国和加拿大“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的成功思路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在未来的工作中, 成为顺应未来潮流的人才。在这一过程中, 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明白, 句型教学, 应该将句子的结构, 意义和句子的交际功能联系起来, 赋予具体生的生活情景, 从简单开始, 慢慢变复杂;从课本的例句开始, 再拓展到抽象的文化。将句型的抽象性转变成生活化, 系统性更加明确具体, 代表性更加突出。
摘要:世界经济一体化, 要求21世纪的人才也应该具备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 比如, 英语能力就是其中最突出, 最实用的。大学作为人才的后备基地, 应该朝着这一方向进行自己的教育改革, 借鉴加拿大美国的双语成功经验, 对于我们大学英语教学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关键词:浸入式双语教学,口语,第二外语
参考文献
[1]范俊英, 从疯狂英语中借鉴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的激发, 科技信息, 2010
[2]钟华, 认知学习理论在英语句型教学中的应用, 成都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2第四期
[3]李梅, 英语句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科技文汇, 2006, 10上半月刊
初中英语作文套用句型 第5篇
what’s the matter with...6.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7.be afraid of …
be afraid to do sth.8.neither…nor….9.either….or….10.both…and…
11.not…at all.第二部分:主语+谓语+宾语
1.help sb.do sth
2.had better do sth.3.want to do sth.4.would like to do sth.5.stop to do sth/ stop doing sth.6.begin to do sth./begin doing sth.1
7.decide to do sth./decide not to do sth./decide that…
8.like doing sth./enjoy doing/ be keen on doing sth./be fond of sth.(doing sth.)
9.hope to do sth./hope that…
10.do/try one’s best to do sth.11.agree to do sth./agree on sth./agree with sb.12.enjoy doing sth.13.keep(on)doing sth.一直做某事
14.finish doing sth.15.go on doing sth.继续做某事
16.be busy doing sth./be busy with sth.17.feel like doing sth.想要做某事
18.practise doing sth.19.spend time/ money on sth
20.spend time in doing sth.21.prevent/ stop sb.from doing sth.阻止…免受…
第三部分:主语+及物动词+间接宾语(人)+直接宾语(物)
1.give sb.sth.= give sth.to sb.2.pass sb.sth.= pass sth.to sb.递给某人某物
3.show sb.sth.= show sth.to sb.4.bring sb.sth.= bring sth.to sb.5.tell sb.sth./tell sb.(not)to do sth.6.teach sb.sth./teach sb.to do sth.7.buy sb.sth.=buy sth for sb.8.lend sb.sth=lend sth to sb.9.help sb.(to)do sth./ help sb.with sth.10.teach sb.to do sth.第四部分:主语+及物动词+宾语+宾语补足语
1.tell sb.(not)to do sth.2.ask sb.(not)to do sth.3.would like sb.to do sth.4.keep sb./sth.+形容词
5.keep sb.doing sth.6.let sb.(not)do sth.7.make sb./sth.(not)do sth./make sb(sth.)+ 形容词
8.have sth.done 让某事被做/have sb.do 让某人做某事
9.see/ hear/ watch sb.do sth.10.see/ hear/ watch sb.doing sth.第五部分:it 作形式主语
1.it takes sb.some time to do sth.=sb.spend some time(in)doing sth.2.it is +(important, necessary, difficult, possible, polite…)for/of sb.to do sth.形容词是人的品质的时候,介词用of
第六部分:复合句
时间状语从句:
1.not …..until+时间状语从句直到才
2.as soon as +时间状语从句一…就比较状语从句:
1.…as+形容词或副词原级+as…
2.…not as/ so+形容词或副词原级+as…结果状语从句:
so +形容词或副词+that引导的结果状语句(否定句)
=…too+形容词或副词+for sb.+to do sth.=not+形容词或副词+enough for sb.to do sth.so +形容词或副词+that引导的结果状语句(肯定句)=形容词或副词+enough for sb.to do sth.宾语从句:
1.I(don’t think)that…
2.We hope/ make sure that…我们希望/确信…
3.I wonder if…我想知道是否…
让步状语从句:
Although/though…
其他:
1.As we all know,2.What’s more此外,另外
3.In a word
4.in short简言之
5.in my opinion /in my view在我看来
6.therefore/so
初中英语句型训练与语法教学的探究 第6篇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句型操练与语法教学,就其两者的关系而论,它们既有各自的特点和任务,又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统一体。英语句型练习可为学生提供句子的典型结构,为英语语法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有助于学生掌握英语语法规则。英语句型是学习英语语法的起点,反过来说,学习英语语法是学习英语句型的发展和提高。于是,就教學过程而论,在英语句型的基础上学习英语语法知识,在学习英语语法知识的过程中进行英语句型操练,是“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
初中英语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中句型教学安排的体系和各课句型操练的要点,用科学方法操练,努力提高句型教学的质量。英语句型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整体性
英语句型操练是英语语法教学的基础。这是从两者的关系这一角度而言,而不应误解为句型操练的任务仅是为语法教学服务,为语法教学打基础。应该认识到,句子是语言应用的单位,任何一个句子都能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这三项语言要素。因此,句型教学必须坚持以句子为单位,语音、词汇和语法综合教学的原则。要整句教,整句学,这样才能做到出口成“句”,学以致用。在句型操练中,学生不仅要掌握这一句型的语法形式,还应掌握它的语音形式以及组成这些句子的词语。离开了语音和词汇,语法形式也就无法存在。
句型练习体现该课的语法重点,通过句子的操练,掌握所学句型的用法。对话或课文则复习已学各课和该课的句型。两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教学对话或课文时要以句型操练的内容为重点,巩固句型训练的成果,到下一步语法归纳时便可以获得水到渠成之效。
二、实践性
英语句型,重在操练。不能把句型作为语法例句来处理,只满足于学生对语法结构的认识。要从听说入手,反复操练,直到操练掌握,形成语感,建立一套新的语言习惯。
在反复操练的过程中,要注意练习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防止以单一的形式,鹦鹉学舌地机械跟说,使学生产生厌倦之感。要注意操练的密度、广度和速度,做到量和质的统一,要让全班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操练机会。教师要随时注意训练效果,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步骤与方法,不能追求形式,赶进度,走过场。
三、阶段性
1. 呈现新句型呈现新句型应该由旧到新,辅以实物、图片、动作、表情、声调等手段,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地引到将要学习的句型上。
(1)用实物对比。教These(Those)are…和They’re…句型时,教师可通过复习旧句型—What’s this(that)?—It’s a…和This(That)is a…引到新句型。通过反复比较,使学生建立单数和复数的概念。
(2)有动作表情。教Where is (are) …?句型时,教师可故作找物状,引出该句型。做法是:复习What’s this?或What are these?句型引出一些实物,有意将某一实物用后放在不显眼处,然后以复习提问的形式,重现上面出现的实物。在进行中,教师故意装出寻找某一实物的表情和动作(摸口袋、寻视讲桌等)。同时说:Where is…?(连说两三遍)根据这一情景,学生完全可以理解这一句型的意义,而引起学生帮助教师寻找该物的反应,甚至有的学生会由此做出It’s…(They’re…)的回答。这就达到了理想的效果。继之,教师应继续设置一些情景,用这一句型自问自答,以加深学生对这一句型的认识。
(3)用图画配合课堂实情。教现在进行时的句型时,教师可事先准备好画有各种人物动作的卡片,教学时有计划地出现,逐步引出所要教的句型
因此,教师应该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将所要教的句型形象地展现在学和面前,使学生在心情愉快和注意力集中的气氛中认识和理解新的句型,从而获得深刻的印象。句型引出后,教师应用醒目的形式将所学句型写在黑板上,并对其结构形式、语法意义和语音形式作简要的分析,以便向操练过渡,克服操练的盲目性。
2、句型操练在句型呈现之后应紧接着进行大量的操练。操练可分为三个步骤:
(1)机械性操练。机械性操练即模仿性操练,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记住并流利地说出所学句型。操练的方法有复述法、替代法、问答法、转换法(如时态、语态、引语的变换)、并句法(如将两个简单句合半为一个复合句)等。操练时应兼顾音、形、义三者,不仅要学生理解英语句型的结构形式和语法意义,而且要掌握其语音、语调,由正确朗读到上口熟练,直至能脱口而出。
在机械模仿操练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be+现在分词”这个语法形式上,而不在句子的意义上。这种训练,好在学生易于作出迅速而正确的反应,有助于掌握句型的结构;而弊在缺乏意义,学生只是随口而出,难以做到因实际需要而灵活运用,加之这种“鹦鹉学舌”的形式,机械单调,枯燥无味,学生易于疲劳。所以,机械操练的时间切勿过长。学生一旦掌握句型结构,就应转向有意义的操练。
(2)有意义的操练。有意义的操练是形式与内容相结合的操练,是由认识到技能形成的过程。开始作有意义的操练时,学生的思维状态往往是形式与内容并重,随时对句型结构的逐步熟练,思维重心就逐步转移到句子的意义上。操练应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仅起组织指导作用。操练时要有为操练提供内容的情景。可以因情景的需要引出本课将要学习的生词。操练方法应随句型特点而异。可在问答(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学生互相问答)的基础上叙述。
(3)模拟交际性操练。模拟交际性操练是有意义操练的发展和提高。在操练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更大,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它与有意义操练的显著差别在于:第一,不仅语言形式要正确,而且内容要符合真实情景;第二,学生叙述的内容有较大的灵活性,可因交际的需要围绕新句型进行。
最后,让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类似的问答。这不仅有助于掌握所学句型,而且有利于复习词汇,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3、复习巩固
英语课堂如何提高句型教学效率 第7篇
一、句型的呈现
语言是情境的产物。什么样的环境使用什么样的句型, 体现了外国人特有的表达方式。因此, 教学时一定要把所要教的句型结构放在一定的环境中呈现出来, 学生才能学会在什么样的情景下使用什么样的句型。情景呈现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首先, 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呈现。课堂问题的设置是课堂上实现师生之间对话的一种重要手段, 是师生之间互动的一个过程。有效的课堂问题是引导学生思维的启动器, 能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 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 在句型教学中, 如何巧妙、灵活地设置每一个问题, 引出所学句型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有效地设置课堂问题呢?我积累了一些自己的做法。如在学习“某人买某物花费多少金钱”这个句型时, 可以这样提问:Do you like shopping?Do you often go shopping?学生一般都会大声说:Yes!这时可以分角色进行对话:A:Tom, How much is your shirt?B:I paid fifty yuan for it.然后反复用“How much is your...?”反复询问不同的学生, 此时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句型:A:How much is sb’s...?B:Sb pay Sm.for Sth.通过板书, 可让学生更加明确本堂课老师的授课目的和自己的学习目标, 对该句型起到强化记忆的效果。
其次, 可以通过看图片或实物呈现。老师在向学生介绍句型时, 可以采用具体可见的图画、照片、实物或动作等加以说明。比如学习表示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句型:A比B+形容词 (长、大、高、多、美……) , 我们可以寻找身边随手可得的物件:铅笔、橡皮、衣服, 或是叫上几个高矮、胖瘦不齐的学生, 帮助学生操练:这支铅笔比那支长;我的衣服比你的衣服漂亮, A比B高;C是三个人中间最高的……老师在黑板上呈现句型“adj./adv.+er+than”;“adj./adv.+est+in/of”。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件来呈现课堂所学句型, 显得自然而生活, 学生更易接受, 也更容易理解。
再次, 可以通过叙述呈现。很多时候在介绍一种新的句型时, 教师往往会采叙述的呈现方式, 通过真实或假想的情景, 说明该句型的用法和意义。但是要强调的是, 在叙述完情景以后, 教师要清楚地把该句型说上几遍, 并写在黑板上, 让所有学生跟着重复并记忆, 以便学生熟悉并能说出该句型。帮助学生分析句型的构成, 在句型中某些固定不变的词组下面划下划线, 也可以采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来达到这一目的。例如在学习“be going to”这个句型时, 老师可以这样导入:“Tomorrow is Sunday.There will be a wonderful football match at the stadium tomorrow evening.I want to watch it, will you go with me?”然后呈现“Be going to+v.”的句型。这种方法显得相对呆板一些, 不像前面两种方式直观和易懂。但是课堂创设情境有局限性, 所以很多时候老师们会选择这种方式来呈现所要学习的句型, 关键要看老师的表达是否生动、有趣, 能否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他们的兴趣。
最后, 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比如在引入现在进行时这一时态概念时, 我采用多媒体导入, 逐步呈现句型A:Whatare you doing?B:I’m doing...课件采用了不同的天气状况和在不同天气状况下学生完成各种动作的生动画面, 配上各种声音, 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又很轻松, 学生很快就能领悟新句型的意思, 相当多的学生还能想象在该气候条件下会有哪些行为动作发生, 自我即兴创造句子, 气氛非常热烈。
二、句型的操练
句型呈现以后, 最重要的任务当然就是让学生掌握并熟练自如地运用该句型。要达到这一目的, 我认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不断的操练。在操练时, 老师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 可以是机械性的练习, 更多的应该是有意义的练习, 进而达到使学生能够自由地运用该句型的目的。句型操练一般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形式, 方法如下:
第一, 机械操练。由教师带领学生朗读, 帮助学生理解, 使学生熟知该句型, 朗读时刻意模仿其语音、语调, 尽量做到纯真、地道。在不断的朗读和反复过程中, 进行有意或无意的记忆, 最后达到随口而来的境界。
第二, 替换操练。有了机械操练后做底子, 老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替换训练。先把该句型写在黑板上, 再给出相应的单词让学生替换句型中的主语、谓语或状语, 反复操练, 接下来可让学生根据句型自主创造, 随性发挥, 帮助学生分析所编句型的成功和失误。
第三, 拓展操练。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拓展所学句型的结构, 如:She has studied English for fifteen years.She has studied English since 2000.She has studied English since she came to our school.
第四, 竞赛操练。课堂上, 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竞赛, 通过“比一比”这一活动, 看看哪个小组造的句子又多又好, 及时表扬、鼓励。有时还可以通过给予奖品的方式, 激发他们对于句型学习的热情, 从而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这一句型。
当然, 操练的形式多种多样, 不一定全有定法, 老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时创设操练的形式。比如在游戏中操练、诵读操练、歌曲操练, 等等, 只要能把句型学习放入其中, 老师就应该大胆去尝试、去探索, 寻找适合学生的并让他们感兴趣的操练形式。
三、句型的运用
在句型教学中, 句型呈现和句型操练都是手段, 句型运用才是我们教学真正的目的。为了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所学句型的能力, 我们老师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帮助学生巩固句型学习的成果:
第一, 通过表演的方式。表演有对话表演和角色表演两种, 起初老师只要要求学生采用对话表演的形式即可, 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 要求学生将所学句型运用进去, 并进行表演。比如学习“What’s wrong with you?”这一句型时, 教师先创设好情境:一位学生感冒走进教室, 另一位同学上前询问, 表演开始:A:What’s wrong with you, Mike?B:I have abad cold.A:Oh!Drink more water.You will be better soon.
随着对话表演的逐步推进, 慢慢地可尝试角色表演。如学习“到商店买东西”这种句型时, 老师可以创设情境, 把讲台作为售货台, 上面放着一些短裙和一些衣服, 分别让两位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 学生自己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对话表演。自从在课堂上采用了这种方式以后, 很多同学喜欢上了这种既有趣又生动形象的授课形式, 既训练了他们听的能力, 又提高了他们会话的能力, 句型变得容易掌握了。从教学的效果来看, 基本达到了老师预期的目的。
第二, 创设英语角。英语角是学生练习英语最为喜欢的场所之一, 我们通常会把时间定在中午时分, 有时候也会定在周末。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同学聚在一起, 大家相互促进。当然, 老师需要有效指导, 比如我们会要求学生在某一段时间内重点用某些句型作为话题, 这样的训练会更有针对性。
句型教学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形式和重要内容, 通过句型教学, 老师们积极创设真实情境, 组织形式多样和贴近生活的活动, 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氛围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从而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英语句型教学中数学思想的运用 第8篇
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 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 是数学思维的结晶和概括, 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和根本策略。数学思想有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在数学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 如莫里斯克莱因[美]著的《古今数学思想》以及我国古代典籍《九章算术》、《周髀算经》、《孙子算经》、《海岛算经》、《算术五经》、《缀书》等数学著作中总结的数学思想等等;二是人们大脑中产生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 如对事物的数量、形态的感应、数学模型的提出与解决, 国家发展计划制订过程中所使用的数学思想方法等;三是应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能力主要表现在具有明确的数量观念, 对事物的数量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 最优化问题的设计与求解, 解决现实世界中各种复杂问题的意识、信念和能力以及对事物的逻辑分析和判断能力等等[1]。数学自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之后, 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被称为自然科学的皇后, 数学思想因其具有高度概括性, 才被更多的领域广泛使用, 为更多的领域提供了科学思维方法。
二、英语句型教学策略
句型是根据句子的结构意义和结构特点而总结出的句子的典型结构。英语句型是各种类型的英语句子及其所包含的各种语法现象所构成的一定形式, 是人们对英语的各种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而成的固有规律。句型教学是以一个完整的句子为单位进行, 它包含语音语调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等内容, 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实践证明, 从句型教学入手让学生学习英语是符合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的, 它能起一种化繁为简的作用, 可减轻学生心理压力, 有利于精讲多练。学生通过句型的学习能掌握句型的结构意义和词汇意义, 学会运用流利自然的语音语调, 进而养成利用外语思维的能力和习惯。将句型作为一个支撑点, 把语法规则、词汇搭配、课文语言重点都包罗在内, 一旦操练熟之后, 学生便感到英语并不复杂。掌握了基本句型就基本上掌握了形态变化和句子结构、词的常用搭配和意义, 各课课文的语言重点和难点等, 原来各成体系的语法、词汇、课文在句型教学中综合, 真正达到互相配合的地步[2]。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教学实践的发展, 已有在英语句型教学中借鉴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研究和尝试[3], 这是因为数学思想是数学的本质, 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 这种认识更具普遍性, 可迁移和应用于更广泛的数学领域, 甚至渗透于其他科学之中[4]。
三、数学思想在英语句型教学中的运用
数学思想具有思维的高度抽象性, 尽管数学中的抽象有其独特性, 但抽象方法并不是数学独有的。英语句型是句法结构的模式, 是根据句子的结构意义和结构特点从大量的句子中抽选出来的典型样式, 它也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和概括性。例如, 现代英语只有5种基本句型。
1. SV (主+谓)
2. SVP (主+系+表)
3. SVO (主+谓+宾)
4. SVoO (主+谓+间宾+直宾)
5. SVOC (主+谓+宾+宾补)
“所有通用文体的英语句子都可归纳为属于这5种基本句型及其延伸扩大、连接组合、省略简化或前后倒装。掌握这5种基本句型就可使一切句子结构迎刃而解。[5]”这5种基本句型的归纳和总结, 正是数学抽象方法的具体应用。
数学思想富有创造性, 借助于分析与归纳、类比与联想、猜想与验证等手段, 可以使本来较抽象的结构获得相对直观的形象的解释, 能使一些看似无处着手的问题转化成极具规律的数学模型。如我们可以运用数学中的一些解题思路和方法来教定语从句的相关内容。
【定义】定语从句是指在复合句中修饰某一名词或代词的从句。
【应用】Rewrite the two sentences, using the Attributive Clause.
【例句】The book cost me twenty dollars.I bought it yesterday.
【解析】如何把这两个简单句合并成一个含有定语从句的复合句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巧妙运用“分析→替换→移项→验证”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这一类题目, 达到了化难为易的效果。具体步骤如下:
1.【分析】观察所给的两个简单句, 首先确定主句和从句, 然后再找出主、从句中所指相同的词。
The book cost me twenty dollars. (主句)
I bought it yesterday. (从句)
2.【替换】首先确定从句中的“it”与主句中的“the book”所指相同, 指同一本书,
book为先行词;其次选择适当的“关系词” (which/that) 来替换从句中与先行词所指相同的那个词, 即“it”。再次, “合并同类项”, 即“关系词”不能与被替代词同时出现。
The book cost me twenty dollars. (主句)
I bought it yesterday. (从句)
whichthat
用which或that替换it, it则不能再出现。
3.【移项】首先将“关系词”移到定语从句之首, 再将定语从句移到“先行词”之后。
The book∧cost me twenty dollars. (主句)
whichthat I bought yesterday. (从句)
【结果】The book whichthat I bought yesterday cost me twenty dollars.
4.【验证】重点检查“关系词”使用是否准确, 被替代词是否省略, 是否有必要使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等方面。
定语从句尽管是高中英语语法难点, 但如果在教学中运用推理、合并、替换等数学思想和分析、定义、解析、验证等数学方法, 可以起到化繁为简、重点突出的作用, 使学生较快发现定语从句的规律和关键问题所在。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 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 数学思想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英语句型教学中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对句型进行提炼归纳, 有利于学生对句型的记忆, 提高学习效率。布鲁纳认为:“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好的模型里面, 否则很快就会忘记。”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与归纳的方法, 将条件状语从句和比较状语从句归纳为如下的数学模型, 以助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各种表示时间和比较的条件句型:
句型1、WhenSo long asAs long asOnce+从句+主句
句型2、主句+on condition that+从句
句型3、主句+unless+从句
句型4、祈使句+andand then+主句
句型5、If+necessaryimpossibleimportant等+主句
句型1、The+形容词比较级, (主句) the+形容词比较级+
句型2、主语+谓语+as+形容词原级+as+被比较的对象.
句型3、主语+谓语+the+形容词比较级+ofbetween
句型4、主语+谓语+倍数+as+形容词原级+as+被比较的对象.
句型5、主语+谓语+百分数/倍数+形容词比较级+than+被比较的对象
句型6、主语+谓语+the size/length/width height+of+被比较的对象
数学思想深刻而概括, 富有哲理性。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运动和变化、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等“事实”, 都可作为数学思想进行哲学概括的材料, 这样的概括能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并且用以指导自己学习包括英语在内的其他学科。数学思想方法不仅会对数学思维活动、数学审美活动起到指导作用, 而且会对个体的世界观、方法论产生深刻影响, 形成数学学习效果的广泛迁移, 甚至包括从数学领域向非数学领域的迁移, 实现思维能力和思想素质的飞跃。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今天, 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指导英语句型教学, 无疑是行之有效的句型教学创新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富强, 王慧敏.数学教育中数学思想的培养.http:∥218.198.15.195twowebjiaokeyan2datafiles20061227111110111.doc.2006.
[2]陈桂琴.浅谈英语句型教学.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1999 (4) :101.
[3]李世杰, 吴卫国.数学思想在文科教学中的运用.上海中学数学, 2005 (12) :2-3.
[4]汤红娟.对儿童英语词汇认知学习策略的数理逻辑思考.外语学刊, 2008 (.6) :34-36.
[5]胡纪华.数学思想及其素质教育功能探析.安康师专学报, 2005 (6) :115-118.
浅谈牛津小学英语句型教学 第9篇
一、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积极主动开展学习的催化剂。所以, 小学英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调动, 在讲授新句型时, 不能只是将其作为语法的理解进行讲解, 那样学生只能掌握一定的语法结构, 而是应该借助多媒体、图片以及表情等较为生动的方式来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地转移到新句型的学习中来。例如, 笔者在Unit 6中节日名称进行讲解时, 给学生布置的预习任务就是收集尽可能全面的节日信息, 在实际教学中, 以国庆节为引子, 导出新句型“When′s National Day?What do peopleusually do on National Day?Did you go to a party last NationaDay?”采取这种教学方式, 学生对新句型的印象更加深刻, 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实现与学生之间对句型学习的交流和沟通, 学生会对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充满好奇感和新奇感, 不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真正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创新的意识, 通过自主学习更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从而激发学生更加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
二、以关键词为切入点
单词按照一定的规则加以组合就形成了句子, 在学习新句型的过程中, 学生们普遍感到困惑的是所遇到的新单词。面对这种状况, 教师就可以将新句型中的生词作为教学切入点, 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句型来向学生们解释本单词的意思, 这样不但能够使学生回顾性的复习已经学过的句型, 还能采取一种新的形式帮助学生展开学习, 可谓是一举两得。在学生理解了生词的涵义之后, 新句型的学习也就变得比较简单了, 教学实践表明, 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是符合学生们的学习规律的, 学生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例如, 在牛津小学英语Unit 3中, 有一句“What′s your job?”本句中的job一词是新词, 学生不能理解, 教师就可以做以下解释“I am a teacher, this is my job”, 这样学生就能够充分理解本词是职业的意思了。
三、借助回答来引导问句教学
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理解能力的实际情况, 英语教材一般采取的都是对话的形式, 这就决定了在进行小学英语新句型的教学时, 要充分融合对话形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对问句以及相应的回答都比较陌生的状况是比较常见的, 有时候在这种情况下, 英语教师也很难准确地抽出教学切入点来安排新句型的教学, 如果单纯地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将新句型、新知识生硬地塞给学生, 就会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大受损害, 并且也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针对这种状况, 总结出相应的教学经验, 即对话式句型。可以选取回答作为切入点, 并在这个基础上, 针对回答提出相应的问题, 实践证明, 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例如, 在牛津小学英语Unit 1中, 就有“It means…”这样的句型, 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考虑到在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中, 所涉及到的都是关于公共标志的单词, 所以教师可以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 即每对一个单词进行讲授时, 就带领学生练习“It means…”的句型, 当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之后, 教师可以针对某一公共标志提出“What does this sign mean”的问题, 这样, 在学生已经对答句有所了解和掌握的情况下, 对新句型的理解也就相对比较容易了。
四、适时进行替换教学
在英语中, 不少知识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随着学生学习英语时间的增长, 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会有所提升。笔者通过对英语教学活动的仔细观察, 发现不少高年级要学习的句型早在低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了。所以, 对于英语教师来说, 要对各个年级的英语教学资料都有比较全面的掌握, 对各年级所涉及到的知识点都要精通, 在进行新句型的讲解时, 可以借助同意句, 这样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新句型的学习, 采取这种教学方式, 可以使学生对英语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 从而为日后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举例来说, 在牛津小学英语中就出现了这样的句型:“What is the time?”这一句型是小学三年级某一单元的学习重点, 在四年级时又重复出现了, 二者相比, 只是在对时间的回答上, 由开始的整点变成了后来的点和分, 五年级该句型再次出现时, 度也相应的有所增加, 涉及到了“past”以及“to”的使用, 并且对句型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变成了“What time is it”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就可以先利用以往所学过的“What is the time?”的句型对新单词进行讲解, 在学生能够较为熟练的应用“past”和“to”之后, 在适时地引出同意句“Wha time is it?”引导学生在对比中进行学习。
总之, 英语学习, 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 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所以, 作为英语教师, 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 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摘要:句型就是句法结构所采取的具体模式, 是在诸多的句子当中, 以结构为标准所挑选出来具有代表性的句子样式。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 具体谈谈对牛津小学英语句型教学策略。
关键词:句型,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王电建、赖红玲, 《小学英语教学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2].朱萍、张英, 《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7
[3].王笃勤, 《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运用多媒体优化英语句型教学 第10篇
传统的教授句型的方法是:教师领读一句,翻译一句,再让学生自己朗读,直至背诵。这种方法使课堂语言平淡,学生表情呆板,注重力分散,很难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果很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所学句型的形式和表达的意思,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认真研究了课本上安排的每组句型的目的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知识基础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运用学校语音室现有的录音机、录音带、幻灯机、投影仪等电教设备,探索设计了一些教授、操练句型的方法。在句型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语音室的各种设备,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尝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
一、创造情景,引出句型。初中学生年龄小,模拟能力强,学习积极性高。我们根据这一特点,从第一堂英语课起,就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并充分发挥录音机、幻灯机、投影仪的作用。为了上好每堂课,我们总是不厌其烦地预备各种必要的实物教具。不能用實物的用图片,不能用图片的用手势、表情帮助说话。我们还注重利用课堂的实际环境进行 句型操练。如:This is a door.Look at the blackboard. There is a book on my desk. Whose chair isthis?等等。使英语与实物或情景建立直接的联系。例如:在教第一册第16课时,把事先绘制的图挂上,(这幅图里有一所房子,房子前面有一只狗,一些花,房子后面有四只绵羊,旁边有一棵大树,树下有一头奶牛,房子四周还有一些树)教师指着图中的房子时说:There is a house in the picture.然后问:What's in the picture?学生回答:There is a house.教师再指着狗问:What's this?学生回答:It's a dog.又问:Where is it?学生可能用汉语说:“在房子前面”,(因为他们还没学in front of)这时教师纠正说:It's in front of the house.要求学生跟着重复。再问:Is there a dog in front of the house?等等。用同样的提问方法,使学生把握这类表示方位的词。在学生把握了这些内容以后,请一个学生提问,其他人回答。在问答的过中,学生们思想活跃,积极性很高。他们不但练习了新的句型,还把过去学过的句型也运用进去了。如 .Is the cow fat or thin?What colour is the cow?除了对图上的内容进行问答外,教师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表示方位的词,对自己四周的人和物进行问答。如:Where is LiHong?She is behind me. Where is your book?It's on my desk.
问答完毕,再让学生听听录音,朗读句型。通过上述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他们学到的语言生动、自然,表达准确,印象也较深刻。
二、形式多样,操练句型。重复是最简单的一种操练方式,在机械性操练阶段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单一的操练形式枯燥无味,轻易使学生疲惫,不利于使学生的注重力高度集中。在操练句型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运用电教手段,采用了“两个相结合”,即:①运用录音磁带,单纯模拟和换字练习相结合,先让学生根据特定的情景,跟着录音机逐句模拟,再用类同的情景,进行换字练习。(如:把场景或人物改变一下)②运用语音室的主控台,集体操练和 个别操练相结合。先进行集体操练,或齐读,或一部分读问句,一部分读答句,或教师问,学生答。但有的学生在操练时不专心,随声附和,有的甚至不愿开口。为了弥补这一缺欠,在集体操练以后,马上进行个别操练。利用主控台的“示范”按钮,让学生或单独朗读,或一问一答,或一问群答。然后让其他学生指出操练者在语音或语言结构上的错误,并加以纠正,教师最后做指导。这样既便于检查操练效果。纠正操练中的错误,又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重力,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