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振动处理(精选11篇)
汽轮机振动处理 第1篇
某发电有限公司2#汽轮机为上海汽轮机厂生产, 型号N125-13.24/535/535B151, 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冲动凝汽式燃煤机组。该机组 (汽轮机高低压转子) 轴系为3支点支承, 高中压转子与低压转子由与各自转子一体的刚性联轴器连接, 这种结构有利于各轴承在运行时负荷分配稳定;低压转子和发电机转子由半挠性联轴器相联。2#机组于1998年9月投产, 2001年与2005年均进行过计划性大修, 其中2005年大修时将高中压转子两侧及中间七组 (两侧各两组, 过桥三组) 过桥汽封更换为蜂窝式汽封并按低限间隙调整, 达到了一定的节能效果, 近几年来的运行情况良好, 在3000 r/min和带负荷下各瓦振动、轴振达优良级水平。
2013年3月30日, 2#机启动冲转过程中, 在转速500 r/min阶段的暖机过程正常, 当转速1500 r/min暖机10 min时TPS动作掉闸 (轴承振动0.25 mm报警) , 即停止冲转, 按停机处理。转子静止后立即投入盘车, 盘车电流在22~28 A之间摆动, 大轴挠曲度约15μm。经连续盘车9 h后测大轴挠曲度约7.3μm重新开始冲转, 转速达1500 r/min时, 2#轴承振动达15.3μm, 较原始数据偏离较大, 于是打闸停机, 投入连续盘车, 经连续盘车数日的观察表明, 大轴挠曲度并未下降。为了进一步分析振动原因, 再次启动2#机, 用振动分析仪进行数据测试, 在汽机转速达到1879 r/min时, 2#轴承振动达0.26 mm引起TPS保护动作掉闸。根据各升速段的轴承振动数据分析认为, 2#汽轮机存在动静碰摩后引起转子一定量的塑性变形, 高中压转子弯曲, 转子质量不平衡, 引起冲转振动而无法开机, 必须揭缸检修, 经申请提前进行扩大性小修处理。
2.振动原因分析
引起汽轮机组振动过大或不正常的原因很多, 有设计、制造、安装、运行、检修等方面因素。从测试数据、故障特征结合以前大修及运行情况综合分析后初步得出, 此次启机在500 r/min低速暖机的各监视参数正常, 但在1500 r/min暖机过程中, 没有及时发现并监视中压外缸上下缸温偏差已超过规程限值, 从而造成了动静碰摩引起振动大。动静碰摩具体原因为:汽轮机转子与汽缸轴封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当汽轮机转子与汽缸之间的间隙过大时, 可能引起蒸汽外漏或者空气内漏, 从而影响真空及使内效率降低;当汽轮机转子与汽缸之间的间隙过小时, 易引起动静碰摩, 进一步会使机组的振动过大或超标, 甚至无法运行。由于高中压缸外缸上、下温差大, 汽缸热膨胀不均产生热变形, 造成汽机动静部分间隙消失, 致使转子与汽缸发生碰摩, 转子碰摩处产生热弯曲又加剧了碰摩强度, 以至恶性循环振动急剧上升至跳机。由于碰摩严重, 碰摩点温度过高, 过热部分的金属膨胀受到周围材料的约束, 产生了压缩应力。如果这种压缩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屈服极限, 将产生塑性变形。在转子冷却以后, 摩擦的局部材料纤维组织变短, 故又受到残余拉应力的作用, 从而造成大轴弯曲变形。
3.处理措施
2013年4月23日解体汽轮机, 对汽轮机高中压内外缸揭缸检查, 拆除高中压转子与低压转子之间的刚性联轴器, 盘动高中压转子测量转子中心偏差值, 测量情况如下。
(1) 高中压过桥汽封中间点处的轴颈跳动值最大, 为340μm, 高中压转子弯曲度为170μm, 说明高中压转子已发生塑性变形弯曲。
(2) 高中压转子及下隔板全部吊出后, 发现高压调节级动叶围带有局部新磨痕 (最深达0.5 mm) , 中压转子第9、10、11、12压力级动叶围带都有局部新磨痕 (最深达0.3 mm) 。
(3) 高中压转子中间过桥汽封处轴颈有局部磨痕, 中间过桥三组蜂窝式上下汽封磨痕较为严重, 中部其他梳齿式上下汽封的磨损也较为严重。
测量数据表明最大偏心位于过桥汽封中间点位置, 达170μm, 但两端的相位一致, 其磨痕最深处恰好是最大弯曲的最凹处, 这也符合转子因磨损发热造成塑性弯曲的机理:即大轴塑性弯曲后, 往往转子热弯曲的高位恰好与塑性弯曲后的位置, 其间有180°的相位差, 这也说明了因转子热弯曲摩擦而发热的部位, 恰好是受周围温度低的金属挤压产生塑性变形的部位。
根据振动分析仪测量的各轴振值及高中压转子偏心相位与最大值, 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后, 结合现场实践经验, 决定在最凹点并偏10°的提前量位置作为加平衡块的中心分三处加重:其中最靠近最大偏心的高压调节级叶轮圆周燕尾槽配重811 g (81 g×9块加82 g×1块) ;在高压转子末级叶轮圆周燕尾槽处配重727 g (80 g×4块加81 g×3块加82 g×2块) , 在靠中压转子末级叶轮圆周燕槽尾处配重649 g (81 g×7块加82 g×1块) , 合计共加27块总重2187 g。
4.处理存在的风险和必须考虑因素
转子弯曲度过大, 没有处理先例。125 MW高中压转子弯曲度在11~12μm有处理成功经验。最好将弯曲度降到10μm以下, 再加平衡块方式比较理想, 但现场没有这种条件。在现有弯曲度17μm条件下, 现场加平衡块处理存在两个不利因素:一是上次开机测振最高转速只到1879 r/min, 没能测取到全速振动值 (没过高中压转子临界转速1880 r/min) ;二是汽封碰摩存在, 干扰了测振的准确性, 由此存在二次开缸的风险。综合现场进行专业分析认为配重具有80%的把握, 因此决定按上述方案实施。
5.处理效果
采取上述配重处理措施后, 同时将高中压间过桥汽封的3组蜂窝式汽封改为梳齿式汽封, 适当增大晃动最大点处的轴封间隙0.3 mm, 按工艺要求修理调整各部件参数合格, 复装汽轮机重新启。本特利3300监测装置测量结果表明, 3000 r/min速度段的各轴振均<80μm, 达到了优良水平 (表1) , 实现高于预期的满意效果。
6.结语
通过一次配重方法解决了转子塑性变形弯曲引起的较大偏心 (达170μm) 造成的不平衡振动故障, 较为圆满地解决了振动问题, 为同类机组处理振动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摘要:分析125 MW汽轮发电机组振动的原因, 查明振动由动静碰摩造成转子塑性变形引起质量不平衡所致, 采取配重措施取得一次处理成功, 确保机组运行良好。
关键词:汽轮机,振动,处理
参考文献
[1] 牟法海等.汽轮机启停过程中动静碰摩故障的诊断与处理[J].河北电力技术, 2009 (4)
[2] 高海等.汽轮机动静碰摩事故原因分析及处理[J].东北电力技术, 2004 (4) .
[3] 汪江等.大型机组动静碰摩故障振动特征分析与现场处理[J].汽轮机技术, 2002 (1)
汽轮机叶轮振动分析论文 第2篇
汽轮机是机组的重要组成有些,叶轮在高速的旋转之下会发生振荡,过大的振荡会带来大的噪音,也会影响叶轮和叶片的运用寿命。因此,对汽轮机的叶轮振荡特性进行剖析,不只能够削减汽轮机在工作进程中的损耗,对整个机组的安全安稳工作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含义。汽轮机的叶轮在高速旋转之下会发生离心力,加上流场不均匀,很简单使叶片的升力发生变化,叶轮受到影响而发生振荡。在叶轮自身固有的频率和激振力的频率一样或许成整数倍的情况下,就会发生共振景象,影响叶轮的正常工作。
1 叶轮核算模型
1.1 叶轮核算模型的树立
这篇文章研讨的叶轮核算模型的建模,挑选选用I-DEAS软件进行模型的树立和功用核算。汽轮机的叶轮建模首要分为两个有些,一个是轮盘模型的树立,另一个是叶片模型的树立。关于轮盘有些的模型制作,经过旋转指令即可建档的制作出来。相比之下,叶片是呈曲面的,空间曲面比较复杂,所以叶片的建模选用的是三维实体扫描仪,合作运用建模软件进行模型的树立。依据非均匀有理样条函数B-rep进行插值,将点阵进行衔接然后构成一个曲面,然后将曲面在建模软件I-DEAS中导入进入缝合,完结缝合后的曲面能够生成一个鸿沟为曲面的叶片实体。在这个实体基础上输入阵列指令,在经过布尔运算终究生成一个汽轮机叶轮的模型。这篇文章研讨剖析的汽轮机叶轮模型如图1(a)所示:
1.2 模型的网格区分
这篇文章研讨剖析的叶轮的轮盘和叶片锻造材料为铝合金,设定密度为2880kg·m-3,叶轮轮盘的弹性模量是67680N·mm-2。对模型进行网格区分选用的软件为I-DEAS软件,设定节点的数量是7590,单元数是28317,在0至980Hz的范围内对模型的模态频率进行核算,再对0至450Hz的`范围内对动态频率进行核算,需要留意的是在进举动频的核算的进程中,要对叶轮内孔和转轴之间的过盈量加以充分的考虑。
2 叶轮的振型和固有频率的剖析
为了能够更加便利明晰的对叶轮的振型进行剖析,咱们采取了剖析振荡类型的办法。如下图2所示:
图 2 模型各阶模态频率和振型的联系图
咱们对上图的成果进行剖析,叶轮的振荡的类型能够总结起来能够分为五种类型:第一种是以轴向A0为振荡方向的振荡类型;第二种是以切向A0为振荡方向的振荡类型;第三种是以改动方法为主的振荡类型;第四种是以切向A1为主的振荡类型;第五种是伞形的振荡类型。叶轮在高速旋转的进程中会发生离心力,在各个期间转速不一样,各阶的固有频率也不相同,叶轮的转速添加相应的其固有频率也添加,固有频率添加的起伏是和转速成正比例联系的。叶轮在不一样转速情况下各阶的固有频率参见下表1所示:
n/(r·min-1) 0 1.0×105 1.2×105 1.5×105
第一阶 5520 5578 5603 5620
第二阶 16053 16334 16421 16589
第三阶 17650 17732 17891 17902
第四阶 17910 18124 18156 18172
第五阶 20985 21143 21329 21586
表 1 叶轮不一样转速下的固有频率(单位Hz)
3 结论
汽轮机振动处理 第3篇
关键词:火电厂汽轮机;异常振动;原因;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K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32-0114-02
火力发电是电力产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电能的重要来源,为此,火电厂维修工作应将重点放在定期检测并维修发电设备方面。要想保证发电机运营正常,那么就必须要对汽轮机进行严格检修。在火电厂汽轮机实际运行方面,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汽轮机异常振动是其中影响程度最大的,严重影响了汽轮机运行的安全性。一旦汽轮机振动出现异常表示发电机的运转存有安全隐患,应及时修理。
1 汽轮机异常振动原因研究的重要性
在火电厂发电机组中,汽轮机组发挥着重要性作用,同样也承担了火力发电工作的重点。而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汽轮机组的关键运行零部位也会因为运行时间过长而出现严重的磨损,导致故障诸多,对发电机组正常运行带来了负面影响。
其中,汽轮机组振动的异常性是众多故障中最为复杂的一种。而导致这种故障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机体当中任意设备或媒介都很容易成为影响汽轮机组振动异常的原因。
为此,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对汽轮机异常振动原因进行研究。
2 关于火电厂汽轮机工作原理的阐述
为短时间内检测汽轮机组的故障,应当深入了解汽轮机的工作原理,进而采取措施及时排除。
其中,汽轮机的盘车装置工作原理相对复杂,以电机带动链条进行转动,而后在各个齿轮的配合之下做出传力运动,进而将动力传动至汽轮机的大轴盘车,使齿轮转动。在此过程中,使蒸汽能量转化成机械功的动力机械就是原动机,可以实现不同性质能量的转化,而主要的转换方式就是旋转。
通常,汽轮机的工作环境就是高温高压且高转速,组成的零部件十分复杂,主要包括了轴承、转子、汽缸和转轴器。而汽轮机工作原理概括來讲就是通过物体在作用力之下做功,有冲动力和反作用力。
前者主要是物体在冲击力的作用下转变速度而做机械功,后者是在反作用力的影响之下变换运动状态而做功。
3 判断汽轮机异常振动故障的具体方法
汽轮机是火电厂中具有代表性的机械设备,诸多因素都会导致其出现异常振动,具体的表现种类也不少,特别是瓦盖振动与轴振的异常变化等等。如果汽轮机有异常振动的情况,为及时并准确找出故障的原因,应当通过振动稳定性、频率、相位的变化及邻近轴承相位等多个方面对故障进行查找。在判断汽轮机异常振动稳定性方面,需要通过负荷、转速等多方面变化来保证判断的准确性。在判断汽轮机振动相位变化方面,主要的任务就是检查振动相位是否发生变化,而临近轴承的相位管理就是轴承相位的相同或者是反相情况。
导致汽轮机异常振动故障的因素不仅有硬件设备的问题,同样也会因为设计的缺陷而产生故障。如果汽轮机存在设计缺陷而不能更换,那么工作人员则需要熟知故障点,只要异常振动问题出现,就需要对隐患故障点进行及时检查,对异常振动故障进行准确地判断。如果同设计缺陷有关系,则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如果没有关系则应当根据上述阐述的重点方向进行故障排查,以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
4 汽轮机异常振动的原因与处理方法解构
汽轮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导致其出现异常振动的原因很多,要想更深入地掌握并及时排除火电厂汽轮机异常振动的故障,文章将对汽轮机典型的异常振动原因展开分析,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为汽轮机异常振动故障的处理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4.1 转子不平衡问题
对于汽轮机组而言,转子的作用十分关键,能够直接影响汽轮机运转的效果。而在实际的工作中,转子转动就会形成离心力作用,一旦其未处于平衡状态,就会导致离心力过大而出现异常振动故障。针对这种异常振动的故障,应当积极开展平衡实验,测量转子转动的离心力,进而在转子之上添加平衡块,确保其转动过程中的离心力是平衡的。
4.2 顶轴油调配不合理问题
转子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通过油膜能够润滑滑动轴承,使转子运转始终处于稳定状态,进一步促进火电厂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转子的转动应维持平衡状态,所以,活动轴承油膜的调配自然相对特别,需要满足转子的运行需求才能够充分发挥其润滑的作用。若油膜调配不合理,就难以达到润滑效果,甚至会破坏汽轮机的冲转效果,导致汽轮机的振动过大而烧瓦。对于这一故障,最佳解决方式就是重视调配工作,确保溢流孔处于锁紧的状态,并定期严格检查顶轴油,确保发挥润滑的功效。
4.3 摩擦振动问题
在汽轮机长期运行过程中,摩擦振动是不可避免的。站在转子运行状态角度思考这一问题,如果汽轮机的摩擦振动状态正常,那么所形成的抖动与涡动并不会影响汽轮机本身,然而,却会导致转子出现热弯曲的问题,使得汽轮机发生异常振动。而导致转子热弯曲故障的原因就是摩擦振动,因为圆周各点摩擦的程度存在差异,进而导致转子内部存在温差,而转子一旦受热不均便会出现弯曲,导致实际转动难以保持平衡状态而出现汽轮机的异常振动。对于上述故障,需要定期检查转子转动的状态,一旦出现不均匀摩擦的情况,需要将转子换掉,以防止转子过热弯曲的情况出现。
4.4 高中压缸推力不平衡问题
若汽轮机正在运转,其中的轴向推力可以保证其运行的正常性。但是,汽轮机高中压缸推力要想始终保持平衡,应当使得高排后压力和中压后排压力相吻合。一旦不一致,就会引发推力不平衡的问题,导致汽轮机振动异常。对于以上问题,应当定期测试压力,确保两者的一致性,以免汽轮机组出现异常的振动情况。
4.5 轴承间隙调整不当问题
对于汽轮机而言,轴承间隙调整的适度性对于振动异常故障具有决定性作用。其中,若轴承间隙相对较大,那么汽轮机的轴承振动就会不稳定,使得扰动不均匀,因为振动程度增加而对机组运行的正常性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这种故障问题,应当在安装汽轮机的过程中,适当调配轴承的间隙,以保证与汽轮机运行的需求相适应。另外,应当对轴承间隙进行定期地检查与调整,确保间隙被控制在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处于正常状态。
4.6 转子的热变形问题
如果转子出现热变形的问题,很容易使其实际转动出现不平衡的情况,进而引发汽轮机的异常振动。究其原因,影响转子热变形的因素包括:转子热应力;转子运行过程中汽缸进水或者进入冷空气;动静摩擦;中心孔进油等等。在汽轮机组冷态启机并且速度固定的情况下会始终保持带负荷的状态,这样一来,转子本身温度就会随之增加,使得材质的内应力不断释放,最终导致转子出现热变形的情况,增加振动频率,使转子出现变形,并出现异常振动的问题。
要避免上述故障,应当对转子进行定期地更换,从根本上防止转子出现热变形故障,进而降低汽轮机异常振动故障发生的几率。
4.7 气流激振问题
在大型汽轮机组的异常振动故障中,气流激振是故障之一。由于大型汽轮机组末级相对较长,因而很容易在叶片膨胀的末端出现气体流道紊乱的现象,引发气流激振,在这种情况之下,汽轮机组本身的振动频率会加快,进而出现异常。
为此,工作人员需要实时观察汽轮机组大量值低频分量与实际运行参数的明显变化幅度。要想有效地解决上述故障,应当确保汽轮机组处于额定参数状态运行,同时,不能够在低温低压区域长时间运行。
在此基础上,需要对汽轮机升负荷率进行有效地控制,以免因为负荷波动过大而出现气流激振的故障。
5 防患于未然,以杜绝汽轮机的异常振动
在汽轮机异常振动故障方面,应当防患于未然,特别是对于工作的性质及安全要求方面。所以,在汽轮机出现异常振动前,工作人员就应当定时定期检查容易出现故障的位置,并且详细分析其中的原因。在汽轮机组日常运行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控,具体表现在详细记录关键仪表数据信息并整理。
在观察方面,不应当忽视任何小的细节,进而做到防患于未然。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当进行及时检查,并准确判断汽轮机组的问题,采取措施及时解决。
6 结 语
综上所述,导致汽轮机組异常振动的原因十分复杂,通过对以往生产经验进行总结,在日常生产工作过程中熟记引发汽轮机异常振动的主要原因与具体的处理措施,方便对后期工作中的问题及时解决。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汽轮机组运行的异常振动情况必不可少,所以,一定要采取高效解决措施。为此,应当将既有知识作为基础,并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总结,及时发现故障问题,采取可行性的措施加以解决,更好地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电能。文章通过对火电厂汽轮机组异常振动故障相关问题的研究,希望为汽轮机组的正常运行提供宝贵建议,保证供电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汽轮机非正常振动问题分析处理 第4篇
汽轮机常见的故障有很多, 本文要研究的是汽轮机非正常震动问题, 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故障。如果汽轮机发生非正常震动了, 任何一个设备都脱不了关系, 因为它们很有可能就是造成机组震动的原因, 这样一来就给维修机轮增加了难度。想快速准确的修好故障, 关键是要对有可能导致汽轮机分正常振动的各个零件进行检查, 一一排除, 分析透彻后再对症下药。
1 分析影响汽轮机非正常振动的因素
1.1 设计和制造
转子是汽轮发电机里面的一个零件, 它的转动速度非常快。在这样高速旋转的状态下如果质子的重心和其中心不吻合, 很有可能就会造成汽轮机的非正常震动。所以, 汽轮发电机里转子的装配中装配的各个阶段叶片应做叶片的动平衡试验, 转子组件在工厂内完成前也应测验在低速和高速的情况下转子是否保持动平衡, 以保证在一定范围内的误差不会导致汽轮机发生非正常震动。如果刚出厂就由于转子的不平衡造成汽轮机非正常震动, 这只说明了制造商在生产过程中不负责任, 草草了事, 对发动机转子的加工精度不够。为了保证汽轮机能有较高的质量, 生产商必须要提高生产技术, 进行动平衡实验, 确保转子高质量、高品质。除了转子的制造不精密会造成汽轮机的不正产震动外, 在设计汽轮机机组上不当也会导致这个故障。
1.2 安装和检修
安装和检修汽轮发电机组的质量好坏会对汽轮机的振动产生巨大的影响。通过专门的实验研究分析发现汽轮机发生不正常震动多数是由于汽轮机的安装和检修方法不恰当导致的。所以机组的振动往往可以通过安装或维修解决。根据现场安装和维护, 以下几个因素集锦重点介绍对机组振动的影响。
1) 轴承的标高
承轴支撑着转子的两端, 不管汽轮机还是发动机都是这样, 这样的构造就决定了如果承轴的高度不符合条件会导致转子两端承受的压力不平衡。承受较轻负荷的那一边, 油膜轴承由将不会或不能建立油膜的形成, 这将导致发电机自激振动, 油膜振荡、汽流激振;重负荷侧, 难度太大, 会导致轴承温度, 当温度达到一定的轴承巴氏合金的价值, 易产生轴承巴氏合金过热, 导致汽轮机异常振动。
因此在水轮发电机检修或安装时, 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 结合实际情况现场仔细地调整机组轴承标高。因为数据是根据单位冷时的情况, 认为扩大普通单元加热后形势的制造商提供的, 因为各个单位的实际技术水平和标准是不一样的, 所以加热后膨胀指数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承轴的标高必须要根据电厂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2) 轴承自身特性
轴承的振动自身的特点也会对汽轮机振动有影响, 包括力, 轴承间隙、连接刚度等方面。承载力和间隙是影响承轴稳定性的最主要因素, 如果承轴的稳定性不好, 再加之受到外界种种因素的影响, 承轴极有可能超过正常的震动范围。此外, 如果承轴没有用螺栓固定牢固会造成汽轮机的非正常震动, 在以往的工作经验中, 常常发生由于螺丝未拧好而造成的非正常震动状况。这是万万不可得, 所以要加强对这方面的严谨态度, 不能马虎。
3) 滑销系统
在加热后机组都会出现负荷膨胀的现象, 无论是汽轮机还是发电机都是这样, 这时就需要滑销系统来引导控制扩展, 使其不能任其膨胀。如果因为一些原因使得滑销系统不能正常的工作, 就会导致机组非正常震动。情况严重的后果是无法开机或者引起摩擦, 更严重的甚至会产生更严重的损害。在日常的工作中常常会出现无法开机的状况, 所以在维护和安装滑销系统应格外注意。
1.3 运行状况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种情况会导致机组非正常震动外, 机组的运行状态对震动情况也有很大的影响。
1) 机组膨胀
在滑销系统机组振动的影响, 及滑销系统的控制下单元扩展。若滑销系统自身运行良好, 但是由于人为的使用方法不正确, 负荷膨胀也会超过限制, 出现一些问题。最好的证明是在引导过程中, 当预热时间船员不够或提高转速和负荷快速, 它扩大了一套是不一样的, 这样一方面会产生热应力, 降低机器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 它会导致过度扩张的差异, 从而影响启动过程单元。当扩展的船员不充分, 导致机组很有可能产生较大的摩擦或者非正常震动。由于滑销系统制约着机组的膨胀, 所以机组的震动情况很大程度上受到滑销系统的影响, 在工作中要会正确的操作, 并要特别注意对滑销系统的维护和安装。
2) 润滑油的温度
如果轴颈在轴瓦内的稳定性太差, 再加上外界其他因素的改变, 机组会发生非正常震动的可能性特别高。这说明了轴颈的稳定性影响机组震动的状态。然而转子的稳定性又是由轴瓦里面装着的润滑油形成的油膜影响的, 因此保护好油膜至关重要。要保护好油膜, 就要了解油膜的形成要素, 经过研究发现了这个要素就是润滑油的温度, 只有将油温控制在一个恰当的范围内, 油膜都会形成并且保护的很好。
3) 轴封蒸汽温度
不同的机组他们的轴封蒸汽温度也是高低不同的, 对使轴封蒸汽入口温度范围的调整将影响到机组的振动。进气温度对轴系振动的影响是轴承标高和温度对端部汽封间隙入口温度的影响。
4) 机组真空和排汽缸温度
机组的真空气缸和排汽缸温度是相互联系的, 只要有一个发生改变, 另外一个也会随之改变而改变。轴承座位于该装置的排气罩, 改变气缸温度主要表现在对轴承座的高度, 对机组的冲击振动。
2 改善的建议及解决措施
对于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 可以不通过提高轴系稳定性和消除汽流激振的方法来解决。消除碰磨主要是在高压缸内完成的, 如果要从外部来消除, 就要通过改变承轴的标高或者是通过将缸底抬高这两种途径, 这样能将缸内通流间隙变大, 从而消除碰磨。如果实在找不出碰磨的地方, 迫不得已只能根据磨损位置来放大动静间隙。如果发现高缸平行移动了, 需要找出导致移动的原因针对性的解决。
3 结论
本文分析了汽轮发电机组异常振动的产生原因, 并结合运行和检修经验, 做出了处理措施和预防对策, 对保证机组的正常安全运行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总的来说, 振动测试结果是对机组运行工况分析的重要技术基础。多年来, 很多单位由于振动和延迟的启动和维护周期。我们应该加强对生产商, 接受振动标准单位的监督, 努力推进振动检测走向制度化。要对汽轮发动机组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 一旦发现震动超过规定值, 要第一时间找到原因, 以防止损坏或异常现象的扩展。并采取措施, 防止设备损坏事故。
摘要:汽轮机在设计制造、安装、检修和运行几个方面都有可能引起轴承的振动, 本文简单介绍了汽轮发电机组的振动机理及影响因素并对汽轮机发生非正常常振动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汽轮机,非正常常振动,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焊接手册.第三卷/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编, 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10 (1) .
[2]葛玉华, 霍立兴, 张玉凤.焊接专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J].焊接技术, 2000, 9 (2) :41-42.
对汽轮机异常振动问题的探讨 第5篇
一、汽轮机异常振动原因分析
汽轮机组担负着火力发电企业发电任务的重点。由于其运行时间长、关键部位长期磨损等原因,汽轮机组故障时常出现,这严重影响了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汽轮机组异常振动是汽轮机常见故障中较为复杂的一种故障。由于机组的振动往往受多方面的影响,只要跟机本体有关的任何一个设备或介质都会是机组振动的原因,比如进汽参数、疏水、油温、油质等等。因此,针对汽轮机异常震动原因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查明原因才能对症维修。针对导致汽轮机异常振动的各个原因分析是维修汽轮机异常振动的关键。
二、汽轮机组常见异常震动的分析与排除
引起汽輪机组异常振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汽流激振、转子热变形、摩擦振动、油质等。针对着四个主要方面以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2.1汽流激振现象与故障排除
汽流激振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应该出现较大量值的低频分量;二是振动的增大受运行参数的影响明显,如负荷,且增大应该呈突发性。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叶片受不均衡的气体来流冲击就会发生汽流激振;对于大型机组,由于末级较长,气体在叶片膨胀末端产生流道紊乱也可能发生汽流激振现象;轴封也可能发生汽流激振现象。针对汽轮机组汽流激振的特征,其故障分析要通过长时间(一年以上)记录每次机组振动的数据,连同机组满负荷时的数据记录,做出成组曲线,观察曲线的变化趋势和范围。通过改变升降负荷速率,从5T/h到50/h的给水量逐一变化的过程,观察曲线变化情况。通过改变汽轮机不同负荷时高压调速汽门重调特性,消除气流激振。简单的说就是确定机组产生汽流激振的工作状态,采用减低负荷变化率和避开产生汽流激振的负荷范围的方式来避免汽流激振的产生。
2.2转热变形导致的机组子异常振动特征、原因及排除
转子热变形引发的振动特征是一倍频振幅的增加与转子温度和蒸汽参数有密切关系,大都发生在机组冷态启机定速后带负荷阶段,此时转子温度逐渐升高,材质内应力释放引起转子热变形,一倍频振动增大,同时可能伴随相位变化。由于引起了转子弯曲变形而导致机组异常振动。转子永久性弯曲和临时性弯曲是两种不同的故障,但其故障机理相同,都与转子质量偏心类似,因而都会产生与质量偏心类似的旋转矢量激振力。
与质心偏离不同之处在于轴弯曲会使两端产生锥形运动,因而在轴向还会产生较大的工频振动。另外,转轴弯曲时,由于弯曲产生的弹力和转子不平衡所产生的离心力相位不同,两者之间相互作用会有所抵消,转轴的振幅在某个转速下会有所减小,即在某个转速上,转轴的振幅会产生一个“凹谷”,这点与不平衡转子动力特性有所不同。当弯曲的作用小于不衡量时,振幅的减少发生在临界转速以下;当弯曲作用大于不平衡量时,振幅的减少就发生在临界转速以上。针对转子热变形的故障处理就是更换新的转子以减低机组异常振动。没有了振动力的产生机组也就不会出现异常振动。
2.3摩擦振动的特征、原因与排除
摩擦振动的特征:一是由于转子热弯曲将产生新的不平衡力,因此振动信号的主频仍为工频,但是由于受到冲击和一些非线性因数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少量分频、倍频和高频分量,有时波形存在“削顶”现象。二是发生摩擦时,振动的幅值和相位都具有波动特性,波动持续时间可能比较长。摩擦严重时,幅值和相位不再波动,振幅会急剧增大。三是降速过临界时的振动一般较正常升速时大,停机后转子静止时,测量大轴的晃度比原始值明显增加。摩擦振动的机理:对汽轮机转子来讲,摩擦可以产生抖动、涡动等现象,但实际有影响的主要是转子热弯曲。动静摩擦时圆周上各点的摩擦程度是不同的,由于重摩擦侧温度高于轻摩擦侧,导致转子径向截面上温度不均匀,局部加热造成转子热弯曲,产生一个新的不平衡力作用到转子上引起振动。
2.4汽轮机油污染监测问题
汽轮机油污染是国内电厂普遍存在问题,不仅给电厂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也影响了机组的安全运行。影响机组油系统(包括润滑油系统、调节油系统和密封油系统)部件性能下降的主要因素是汽轮机油质清洁度、油系统部件的污染敏感度以及工作条件。因此,对汽轮机油污染进行有效的将污染度控制在油系统部件要求的范围内。
三、做好振动监测工作
目前200MW及以上的机组大都装设了轴系监控装置,对振动实施在线监控,给振动监测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他中小型机组有的虽装有振动监测表,但准确度较差,要靠携带型振动表定期测试核对,有的机组仅靠推带振动表定期测试记录。对中小型机组的振动监测工作,一般都比较薄弱,不能坚持定期(每周、每10天等)测试或测试记录不全不完整等等,不利于有关振动规定的认真执行。因此,电厂应明确规定测试振动的周期,给汽机车间专业人员和运行现场配备较高精密度的振动表,并建立专业人员保存的和运行现场保存的振动测试登记簿,按规定周期测试并将测试结果记入登记簿。测试中发现振动比上次测试结果增大时,专业人员应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分析振动增大原因,研究采取措施,必要时增加振动测试次数,以监测是否继续增大。运行中如发现机组振动异常时,应立即使用现场保管的振动表进行测试,如振动比上次测试结果增加了0.05mm时,应立即打闸停机。如振动增加虽未达到0.05mm,但振动异常时听到机组有响声(如掉叶片等),或机内声音异常时,也应停机进行检查。对一般的振动增大,也应向车间汇报,以便组织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可以诊断设备各种转子类故障(基础松动、 不平衡、 不对中、 轴弯曲、 轴裂纹、共振、喘振、油膜涡动、油膜振荡、旋转失速、转子与静止件摩擦、转子过盈配合件过盈不足、密封和间隙动力失稳),轴承类故障(轴承磨损、轴承点蚀、轴承缺油),齿轮箱类故障(齿轮磨损、齿轮偏心、齿轮齿距误差过大)等各种机械故障。并可以对大型机组进行启停机分析。
(作者单位:中电投蒙东集团通辽发电总厂)
汽轮机振动处理 第6篇
随着我国社会生活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 火电厂得以快速发展, 成为了我国电力事业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火电厂生产系统当中, 汽轮机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是火电厂当中的典型机械设备。因为汽轮机是机械设备,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 其无法避免的会出现一些故障, 其中最常见的故障就是异常振动。为了能够确保汽轮机在火电厂电力生产事业当中发挥出关键作用, 做好对其异常振动原因及处理措施分析至关重要。
1 汽轮机异常振动故障的判断方法
汽轮机是火电厂当中的典型机械设备, 导致其出现异常振动的故障出现的原因有很多个方面, 其异常振动的具体表现也分为很多种类, 例如瓦盖振动或轴振异常变化等, 这些都是较为常见的异常振动故障。当汽轮机出现异常振动时, 为了确保能够快速、准确的找到异常振动故障原因, 建议以异常振动的频率、振动稳定性、振动相位变化、相邻轴承相位等方面作为异常振动故障判断与查找的第一切入点。根据汽轮机异常振动表现来看, 其最常见的异常振动频率表现有1X、2X、1/2X三种类型。汽轮机异常振动稳定性则要从转速、符合、励磁电流、温度、时间等方面的变化来欲以判断, 以实现对汽轮机异常振动故障的准确判断。汽轮机振动相位变化是指振动相位的是否存在变化, 而相邻轴承相位关系则是指相邻轴承相位是出现相同或反相现象。除硬件设备问题引起的异常振动故障外, 汽轮机因设计缺陷而导致出现异常振动故障的问题也是较为突出的故障表现。针对于存在设计缺陷而又无法更换的汽轮机, 工作人员要对其机组故障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掌握, 一旦汽轮机出现异常振动, 第一时间检查隐患故障点, 来正确判断异常振动故障与其是否存在关系。若与设计缺陷隐患故障点有关, 需要对其及时的处理维修。若与设计缺陷隐患故障点无关, 那么需要按照前文所述方向对异常振动故障予以排查并及时处理。
2 汽轮机异常振动原因及处理措施
导致汽轮机异常振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为了能够更为全面的对其予以分析, 为火电厂汽轮机异常振动故障排除提供理论支持, 文章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汽轮机异常振动原因进行分析, 并对其基础措施进行简要阐述, 希望能够为汽轮机异常振动处理提供支持。
2.1 气流激振
气流激振是大型汽轮机组出现异常振动的故障原因质疑, 因为大型汽轮机组的末级较长, 因此气体很容易在叶片膨胀末端出现流道紊乱现象, 进而引起气流激振现象, 引起异常振动故障出现。当汽轮机出现异常振动时,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汽轮机组是否出现大量值的低频分量和运行参数是否存在突发性明显的大幅度振动。为了避免大型机组因气流激振而出现异常振动故障, 建议汽轮机组一定要在额定参数下予以运行, 避免长时间在低温低压区域运行, 另外要控制好汽轮机的升负荷率, 避免负荷出现较大波动而引起气流激振。
2.2 转子不平衡
转子是汽轮机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对于汽轮机的正常运转能够产生关键性影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转子转动会产生一定的离心力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转子在转动时没有达到平衡状态, 那么就会出现转子转动离心力偏大放心出现异常振动, 这种异常振动表现较为明显。针对于转子不平衡引起的异常振动故障, 需要通过动平衡实验来对转子转动时的离心力予以测定, 然后通过在转子上增加平衡块来使转子转动时的离心力保持平衡, 以实现对异常振动予以解决。
2.3 转子热变形
当转子发生热变形时, 其也会在转动时出现不平衡状态, 进而导致汽轮机出现异常振动故障。导致装逼热变形的原因有转子自身热应力引起的热变形、运行时气缸进水、运行时气缸进冷空气、动静摩擦、中心孔进油、转子冷却不均匀等多个方面。在机组冷态启机定速后的带负荷阶段, 转子温度逐渐升高, 材质内应力释放引起转子热变形, 带来一倍频振动的增大, 进而导致转子变形, 形成了汽轮机组的异常振动。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 需要定期更换转子, 从根源上杜绝转子热变形引起的异常振动问题出现。
2.4 顶轴油未调好
在转子运行过程中, 油膜能够实现对滑动轴承的有效润滑, 使转子保持较高的运转稳定性, 为火电厂电力生产事业提供支持。由于转子在转动时需要达到平衡状态, 因此其滑动轴承油膜需要特殊调配, 保持与转子运行需求保持一致, 才能发挥出润滑作用。如果幽默没有调好, 那么油膜不仅无法起到润滑作用, 还会在汽机冲转时被破坏, 引起汽轮机振动偏大甚至是烧瓦。针对顶轴油未调配好的问题, 主要以合理调配为主, 并锁紧溢流孔, 并定期对顶轴油进行检查, 以保证其润滑作用能够得以发挥。
2.5 轴承间隙未调好
在汽轮机当中, 轴承间隙是否得当也会使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振动故障。例如当轴承间隙过大时, 汽轮机轴承振动会出现不稳定情况, 进而导致扰动不够均匀, 致使振动加大而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这对轴承间隙引起的异常振动故障, 需要在汽轮机安装时做好对轴承间隙的合理调配, 使其符合汽轮机的正常运行需求。与此同时还要定期做好对轴承间隙的检查和调整, 使轴承间的间隙能够始终保持在合理状态下。
2.6 摩擦振动
摩擦振动是汽轮机运行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 从转子的运行状态角度分析, 汽轮机正常摩擦振动产生的抖动和涡动对汽轮机本身带来的影响并不大, 但其会对带来转子的热弯曲故障, 进而导致汽轮机出现异常振动故障。转子热弯曲故障的出现是因为摩擦振动时, 圆周上各个点的摩擦程度不同, 进而导致转子内部产生温差, 最终因转子自身受热不均而产生弯曲, 使其转动时使其平衡, 产生异常振动故障。针对摩擦振动引起的转子热弯曲故障分析, 需要定期对转子状态进行检查, 出现不均匀摩擦情况应及时更换转子, 从而避免转子热弯曲而引起异常振动问题。
2.7 高中压缸推力不平衡
在汽轮机运转过程中, 轴向推力是保证汽轮机组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而想要保证汽轮机高中压缸推力平衡, 就必须要保证高排后压力与中压排气压力保持一致, 如果出现不一致就会产生推力不平衡问题, 引起汽轮机的异常振动。针对此种问题, 需要定期对压力予以测试, 保证高压后排压力与中压排气压力的一致性, 以避免异常振动故障的出现。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火电厂电力生产过程中导致汽轮机出现异常振动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想要真正的做好对汽轮机异常振动故障的处理, 我们必须要做到全面分析对症下药, 以确保汽轮机异常振动处理的科学、有效。虽然作为机械设备的汽轮机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故障不可避免, 但从火电厂电力生产事业角度考虑, 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此种情况的出现, 通过定期的日常检查、维护与保养, 确保汽轮机能够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下, 在为火电厂电力生产提供支持的同时, 降低异常振动的出现几率与频率, 为火电厂良好的电力生产秩序提供基础保障。
摘要:汽轮机异常振动会影响其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 为了能够确保汽轮机能够为火电厂生产提供有效支持, 做好对火电厂汽轮机异常振动原因及处理措施的分析意义重大。文章先对汽轮机异常振动故障的判断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之后对汽轮机异常振动原因及处理措施予以深入探讨, 希望能够为解决汽轮机异常振动故障提供支持, 也为火电厂的正常生产提供支持。
关键词:汽轮机,异常振动,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鲁子晶.火电厂汽轮机辅机常见故障及检修方法研究[J].机电信息, 2011, 36:104-105.
[2]郭江奔.火力发电厂大型汽轮机常出现的问题与故障排除措施探讨[J].电子测试, 2013, 12:87-88.
[3]韩明.浅谈火电厂汽轮机运行故障处理技术[J].能源与节能, 2013, 12:154-155.
汽轮机振动处理 第7篇
相对于传统的往复式蒸汽机而言, 汽轮机所具备的主要优点是蒸汽流动的速度比较高、连续性比较好、蒸汽流量非常大等, 因而其功率比往复式蒸汽机的功率要高得多。针对大功率的汽轮机而言, 应当选择比较高的蒸汽温度以及蒸汽压力, 因而其热效率也很高。自从研发出汽轮机之后, 不少专家都非常注重提升汽轮机的安全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当前的汽轮机的综合性能已经十分优良, 并已经成为很多热电厂中的主要发电机组。然而, 汽轮机在正常运行中, 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导致汽轮机出现振动问题, 如果振动幅度以及振动频率大于限定值, 容易导致汽轮机出现故障, 甚至引发一些重大的事故。
1 引起汽轮机振动的主要原因
1.1 设计制造因素
由于汽轮机中的转子的旋转速度非常快, 如果转子的质心与旋转中心不能很好的重合, 转子会出现不平衡而形成离心力, 从而对轴承造成激振, 导致汽轮机出现振动。如果离心力超过一定范围的时候, 机组则会产生异常振动。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汽轮机设计、制造的转子存在装配质量方面的问题。导致汽轮机转子产生不平衡的原因是因为制造厂家的机械加工在精度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也还有就是因为装配质量存在问题而造成的。因此, 必须提高生产、制造、加工过程中的精度, 并采取对应措施保证装配质量。同时在装配中针对每一级叶片全部要试试动平衡试验, 并且在转子装配好之后, 在出厂之前实施高、低速动平衡检测工作, 从而将转子的不平衡量严格控制在符合规定要求的范围之内。
1.2 安装以及检修因素
安装汽轮机及其检修中容易对机组产生很大的影响, 对导致机组振动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 导致汽轮机产生振动主要是因为安装以及检修不当。下文对汽轮机产生振动的主要因素及其对应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
(1) 轴承标高原因及其处理方法。用来支撑汽轮机两端的主要是轴承, 如果两端轴承的标高不一致的话, 极易使得轴承的负荷分配不均衡, 极易造成汽轮机产生振动。对应的处理方法是, 在安装汽轮机及其检修当中, 必须根据生产厂家的要求与建议, 并充分结合本单位的具体实际调整轴承, 使之标高达到一致。
(2) 动静间隙原因及其处理方法。一般汽轮机转子与气缸相互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隙存在。伴随汽轮机的持续运行, 当间隙会慢慢变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会造成汽轮机的内效率大大下降。如果其间隙过小的话, 极易产生动静摩擦, 导致汽轮机振动产生较大的变化, 从而使得振动过大。通常所采取的处理办法是, 在检修的时候调整隔板汽封与端部汽封之间的距离。
1.3 机组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振动
(1) 假如发现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有振动变得愈来愈剧烈的话, 必须检查汽轮机产生的声音, 并强化监视蒸汽相关参数、气缸的温度值、轴承温度值以及润滑油的温度和油压等等, 查明原因并采取对应措施加以解决。
(2) 假如汽轮机在启动提速或者带负荷运行时产生剧烈振动的话, 并且通流或者轴封位置的摩擦声响比较清晰, 务必及时停机进行检查。假如只是振动稍微有一点点大, 则应当减速或者降低负荷直至振动恢复正常, 并在该转速及负荷下持续运行一段时间, 再提速或者增加负荷。假如还是不能彻底消除振动, 务必及时停机进行检查, 查明原因并采取对策, 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才能开机运行。
(3) 假如汽轮机在运行中发现异响或者异常振动的话, 首先应当降低负荷, 如果可以彻底消除则说明机组自身没有问题, 假如振动太过强烈并能听到金属摩擦声的话, 务必破坏真空立即停机, 以免造成比较严重的事故。
2 汽轮机振动的具体案例分析故
某热电厂3号汽轮机属于单缸、次高压、冲动凝汽式, 其额定功率为25 MW, 而其经济功率为20 MW, 除了工业抽气可以调整, 其他五级属于不能调整的回热抽气。
2.1 改进之前的振动状况
3号汽轮机的振动值低于70μm, 一旦大于该振动值, 就会处于异常运行状态。该汽轮机组总共有4个W, 而1 W到4 W的垂直振动持续偏高, 导致该机组必须在小负荷的状态下运转。曾经出现一次振动到了报警值而导致停机48 h, 对生产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
2.2 振动大的主要原因
导致机组振动增大的因素比较多, 判断起来较为困难, 其主要原因有3个: (1) 结构原因:也就是与机器构造以及设计的缺陷相关, 这种原因通常由制造厂造成的, 假如不从结构上解决的话就难以消除; (2) 安装原因:也就是机器在装配以及现场安装过程中, 工艺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 (3) 运行问题:也就是机器运行操作过程中或者磨损过度造成的。
针对3号机轴瓦振动大的问题, 结合现场的具体实际进行深入分析, 最终发现有2个主要原因: (1) 汽轮机转子出现叶片脱落的情况, 极易造成动静摩擦; (2) 操作人员并没有严格遵照运行规定要求对机组进行监测, 特别是启机的时候没有把握好暖机的时间, 从而导致轴瓦振动过大。
3 处理办法及预防措施
在机组运行过程中, 首先必须在检修的时候重新检查汽轮机转子, 并且严格遵照工艺要求来安装新叶片, 从而防止产生动静摩擦, 结合机组结构特点以及机组的运行工况, 对各部位之间的动静间隙进行优化与调整;对转子以及汽缸的膨胀规律进行深入分析, 在启停机以及工况变化的时候必须对胀差进行调整与控制;在机组启停的时候, 必须对上下缸的蒸汽参数的变化、温度差、监视段压力以及轴的振动严格加以控制。在运行过程中应避免水冲击, 停机之后禁止冷水、冷气进入汽缸;启动之前以及提速的时候, 必须对转子晃度以及振动进行监视, 严禁在超限时强行启动。其次, 强化对操作人员的岗位技能教育与培训工作,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照运行规程球对汽轮机组的运行状况进行监视, 定期对各瓦实施监测, 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特别是启机的时候必须把握好暖机时间。
4 结语
某热电厂最终解决了3号机组1 W到4 W所存在的振动过大的问题, 并且在其后的很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振动值也完全符合标准要求。然而, 要想防止振动增大的状况再次出现, 操作人员必须在工作过程中严格遵照运行规程, 认真总结运行经验, 认真进行监视, 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 在大修以及安装过程中, 检修人员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部件的安装与检修工作, 杜绝由于检修质量存在问题, 从而导致日后的运行过程中造成大的停机事故。
摘要:从引起汽轮机振动的主要原因入手, 结合汽轮机振动的具体案例, 分析探讨了该问题的处理办法, 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汽轮机,振动,主要原因,处理办法,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冯明驰, 曾建军, 李宁.汽轮机设备运行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
[2]王家胜, 邓彤天, 冉景川.某300MW汽轮机组振动原因诊断和处理[J].热力透平, 2008 (3)
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故障分析与处理 第8篇
由于该机组发电机振动较大, 2009年2月停机检查, 发现4#瓦下瓦部分碎裂, 更换了新瓦。但由于工期紧, 换瓦后没有重新校中心。机组开机后, 3#瓦轴向振动很大, 达110μm, 影响机组安全运行。
一、机组振动测试与分析
为了全面测试振动, 在3#、4#瓦侧分别安装垂直、水平、轴向共6个速度传感器, 在3#、4#瓦轴颈水平位置安装轴振传感器。
1.轴振测量支架共振问题分析
为了测量轴振, 在3#、4#轴承座附近安装轴振测量支架。从停机过程中3#瓦轴振和瓦振的变化情况 (图2) 可看出, 升降速过程中, 3#瓦轴振出现异常增大现象。在1 700r/min附近, 所对应的振动峰值很尖。在50r/min变化范围内, 振动突增、突降。与此同时, 瓦振变化不明显。初步分析认为, 该轴振测量支架在该转速附近出现了共振。
3 000r/min下4#瓦轴振很大, 高达210μm。手摸轴振测量支架, 振感明显, 初步怀疑支架刚度不足。现场用锤子顶住支架, 发现4#瓦轴振减小了50μm。停机后对两个轴振支架进行了加固, 上述现象消失。
本次试验表明, 测振支架共振具有以下特点:振动幅值大, 所对应的峰值尖和转速变化范围窄;轴振变化时, 瓦振没有明显变化;频率为工频, 波形为很标准的正弦波。这些特征可作为判断支架共振的依据。
2.3#瓦轴向振动原因分析
为分析3#瓦轴向振动过大的原因, 对3#瓦轴承座进行全面测试, 轴承座结构如图3所示。3#瓦振动测试数据:垂直瓦振25μm, 水平瓦振3μm, 轴振115μm, 轴向振动 (中分面) 80μm, 轴向振动 (顶部) 110μm。由此看出, 3#瓦瓦振良好, 轴振合格, 但轴向振动却很大。对轴承座外特性进行测试, 分析如下。
(1) 轴承座左右两侧同一高度处 (图3中点1和点2) 振动基本相同, 说明轴承座左右侧刚度对称。
(2) 轴承座底部振动不大 (约10μm) , 振动差别也小。现场紧固轴承座4个地脚螺栓后, 轴向振动减小了5μm, 但0.5h后又恢复到原值。这表明轴承座底部与台板之间的联结紧固。
(3) 沿轴承座宽度方向, 发电机侧振动明显大于励磁机侧 (图3) , 由此也会引起轴承座的轴向振动。根据经验, 当垂直方向振动减小后, 轴向振动也应会有所下降。
3.4#瓦轴振问题分析
轴振测量支架加固后, 4#瓦轴振仍有140μm。励磁电压升高后, 4#瓦轴振更是达到190μm。从4#瓦频谱图 (图4) 可看出, 轴振信号中工频分量和二倍频分量分别为150μm和30μm, 振动以工频分量为主。停机后检测发现, 励磁机尾部轴晃度和瓢偏分别达250μm和450μm。这两个值都严重超标, 容易引起过大的轴振。
二、振动故障处理
虽然3#瓦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振动幅值并不大, 但是3#轴承座发电机侧垂直振动远大于励磁机侧, 说明转子上仍存在一定的激励力。在不对称垂直振动的影响下, 轴承座会出现轴向摆动。进一步分析表明, 3#瓦、4#瓦垂直振动中含有一定量的同相分量, 励磁电压升高后同相分量进一步增加。该机组励磁机转子采用悬臂结构, 励磁机转子不平衡容易产生同相不平衡量, 因此决定首先平衡励磁机转子。通过一次加重和调整, 最终在励磁机转子上加重245g∠270°后, 3#瓦振动明显降低。从励磁机转子平衡前后振动数据 (表1) 可看出, 3#瓦瓦振和轴振都已降至优秀水平, 但轴向振动在励磁电压升高后仍达85μm。
为了进一步减小振动, 决定平衡发电机转子。3#、4#瓦侧分别加重456g∠200°、565g∠280°后, 各瓦振动进一步减小 (表1) 。3#瓦轴振降低至20μm以内, 瓦振降低到8μm以下, 3#瓦轴向振动降至20μm, 励磁机升压后轴承顶部轴向振动为45μm, 中分面处为25μm, 轴向振动明显降低。
当瓦振和轴振优秀而轴向振动较大时, 大多认为转子本身激振力较小, 无需平衡。该机组情况较特殊, 只有当3#瓦瓦振和轴振分别降至10μm和30μm以内时, 轴向振动才会明显降低。轴向振动与轴承垂直和水平振动之间并非线性关系。
μm
该机组3#瓦采用球面瓦, 球面瓦一般要求顶部预留间隙, 制造厂标准为0~50μm间隙。实际安装时, 3#、4#瓦都采用了预紧力。球面瓦若无间隙, 易导致轴向振动。这种现象在其他机组上发生过, 在机组今后检修中将对此进行调整。
汽轮发电机组异常振动的分析及处理 第9篇
为此, 为解决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中一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 实现重大装备及其成套技术的自主研发, 科技部在“十一五”专门立项将发展重大装备制造提上日程。其中第三点即为:“重点围绕600-1000MW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汽轮机高中压转子和低压转子的制造, 开展高纯净度大型钢锭冶炼工艺、铸锭工艺技术研究, 开展锻造工艺参数试验与优化技术、锻造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用高低压复合转子锻件分区热处理技术研究和模拟试验, 汽轮机缸体高纯净度钢铸造、热处理技术及铸件质量保证技术的研究。”
可见, 汽轮发电机在我国重大装备制造的发展中至关重要, 也足见其在我国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中举足重轻。如今“十二五”计划已经开始, 我们国家的整个社会, 包括工业在内的方方面面都业已步入了更高的层次。同时, 已经和即将发生的问题也为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 研究汽轮发电机震动异常的情况就显示十分必要了。然而在机器是人制造的, 是为人所用的, 但是机器也是有其自身的生理周期和寿命的。这样, 就要求我们在利用机器的同时要注意机器的维修和保护。有了问题, 要尽快分析, 找出病因所在, 果断处理, 这样才能提高机器的利用率, 提升机器的价值, 同时提高企业的效益。
汽轮发电机组的异常振动, 是机组故障中的一种。主要就机组振动异常问题进行分析, 把几种可能产生机组震动异常的情况逐一分析并且挨个击破。希望对于我过机组振动的研究有所帮助。
1 汽轮发电机组的故障和诊断
汽轮发电机组的故障是指汽轮发电机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发生的使其不能正常运作的情况, 致使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即为故障。故障发生后, 应该及时进行诊断, 从而进一步检修。而汽轮发电机组故障的诊断, 则是指在发生了汽轮发电机组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时, 根据相关的数据和信息的故障性, 对形成故障的原因和机理做出判断, 并提出解决措施进行维修和解决的行为。
根据以往对发动机组的故障确认和诊断来看, 对振动故障的定性一般不难, 但在确定故障的具体原因时, 由于对造成故障的机理分析容易产生分歧, 有时发生错误的判断。所以对于机组振动异常的故障, 出了需要具有丰富的现场知识, 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技术的分析能力。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快捷的找出故障的所在, 从而确定处理方案, 使故障得到根本的解决。近年来我国的大容量火电机组正向超临界压力发展。大容量的超临界汽轮发电机轴系长, 支持轴量瓦数多。所以大机组的轴系转动极为复杂。所以在分析和处理机组振动异常时要格外小心。
2 机组异常振动的分析
2.1 高压转子叶轮有损坏或者高压转子存在热弯曲
由于高压转子叶轮有损坏或者高压转子存在热弯曲的原因, 可能出现轴承在旋转过程中, 出现不均衡频率, 导致转轴在临界时压力不等, 产生不均衡的振动, 即使振动异常。高频和低频交替出现, 转轴稳定性出现问题, 严重影响机器的运行。
2.2 轴颈晃度超标或者对轮螺栓强度不够
由于轴颈晃度超标或者对轮螺栓强度不够的原因引起的轴承振动异常, 通常是一阶临界的转速增加, 而另一阶反而减小, 造成的两阶不平衡及其外伸端不平衡。此原因造成汽轮发电机轴承振动明显偏大异常, 机器运转不畅。
2.3 检修后仍振动异常的情况
有些机器在检修后仍然会出现振动异常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更加仔细的运用基础理论知识综合现场判断能力, 进行良好的维护。一般来讲, 维修后的机器仍然振动异常, 应该是以下原因:检修时加配重产生的部分影响;相应励磁机底部垫片变化大增加轴承负荷;瓦本身可能存在的紧固件松动, 轴瓦紧力变化, 乌金磨损, 脱胎等可能。
3 机组振动异常的处理
3.1 高压转子叶轮有损坏或者高压转子存在热弯曲情况的处理
由于高压转子叶轮有损坏或者高压转子存在热弯曲的原因, 在机组检修时首先可以进行揭缸。检查汽轮发动机的高压转子是否损坏或者弯曲, 即是否出现的机组振动异常质量不平衡或者出现韧性弯曲, 转子上是否存在横向裂纹;其次检查一瓦和二瓦。包括瓦面、顶隙、侧隙, 紧力, 标高, 要求检修后达到要求的标准;再次是一瓦轴颈处晃度检修后要求达到规定的标准;最后如果确有必要, 高压转子可以考虑作动平衡, 从而尽快处理问题, 恢复机器正常使用。
3.2 轴颈晃度超标或者对轮螺栓强度不够的处理
由于轴颈晃度超标或者对轮螺栓强度不够的原因造成的震动异常, 在机组停机后, 应先对其各阶轴颈晃度进行检查, 要求处理后达到检修规定的标准。在机组检修过程中, 更换问题对轮螺栓, 选用高强度对轮螺栓。在机组检修完毕后, 进行轴系动平衡, 有效降低轴承振动, 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3.3 检修后仍振动异常的情况的处理
检修后仍然存在的振动情况, 原因时多样化的, 处理起来也应该是随机应变, 灵活掌握、的。针对不同的导致异常的原因, 我们可以恢复配重原来水平、均衡轴瓦符合分配工作、适当提高瓦自身的位置等方法对症下药, 解决各种异常情况。实现机器最大限度的良好运行。
4 结论
机器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 机器自身的设计不仅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 机器自身的利用与维护也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高效能制造并且使用机器, 掌握机器自身的生理周期和特点, 才能更好使之为我们服务。在了解机械本身性能的同时, 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去了解机械故障的发生和处理, 使使用与维修和在使用环环相扣, 密不脱节。在发生了问题时, 及时准确的发现并诊断振动异常问题的根源所在, 对症下药, 做到定位准, 抢修快, 把问题解决在没有产生更大的问题时。机组检修人员, 平时也要加紧基础理论和现场实践的双方面学习, 遇到故障时做到能够及时、准备地诊断处理, 保证机组长周期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陆颂元.汽轮发电机组振动[N].中国电力报, 2008.
[2]张志明, 刘玉智, 张善鹏等.300MW汽轮发电机组异常振动的分析和处理[N].中国电力报.2002 (6) .
汽轮机振动处理 第10篇
关键词:汽轮机;振动;预防对策
引言
汽轮机是发电厂里面的重要设备,如果在安装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比如振动等,那么将会对汽轮机的正常运转造成巨大的影响,减少汽轮机的使用寿命,严重的将会影响到发电厂的正常发电,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本文以振动问题为例,列举了几种产生振动的原因以及它们的解决方法。
1.汽轮机安装过程中产生振动的原因
设计和制造的原因
在生产商对汽轮机零件进行生产制造的过程中,会因为技术等因素导致生产出来的零件达不到标准,比如它的机械加工精度不够等,都会导致安装的时候出现问题,其中一种就是可能导致汽轮发电机的转子不平衡,导致汽轮机产生振动。此外,如果汽轮机设计不妥当的话,也可能引起汽轮机的振动,比如在对机组支撑轴承设计的时候,如果设计时所选用的轴承不妥当的话,也会导致汽轮机产生比较大的振动。
基础和安装的原因
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基础,一个好的基础将会对汽轮机以后的正常使用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了防止以后出现例如不规则沉降等问题,那么就要保证基础的强度能够达到相关规定的要求,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来进行相关的基础施工作业。如果没有按照相关的要求来施工,台板的下面就可能会出现空缺,导致台板上面的汽轮机在工作的时候产生振动。
有活动部件落入机体内部
相关工作人员在对汽轮机进行检修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活动的部件进入到了机体内部,在完成检修后进行开机时,那些进入到汽轮机内部的部件就可能在汽流的作用下,损坏机体内部的叶片,从而引发汽轮机在工作的时候产生振动,并且可能引发一些比较严重的事故,这也会对接下来的诊断工作带来困难,因为如果机体内部确实存在着一些活动部件,那么一方面可能造成机体内部振动,另一方面也会导致机组短路。
机体的滑销系统导致振动
机体滑销系统的作用是引导机组由于受热而产生的膨胀。不管是对发电机还是汽轮机来说,它们受热后,都是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膨胀。如果滑销系统因为某种原因而产生卡涩,那么就会限制机组的膨胀,从而会导致汽轮机在工作的时候产生较大幅度的振动,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导致不能正常开机,造成更大程度的破坏。
2.汽轮机振动的害处
引起机组共振
在汽轮机工作的时候,如果机组发生振动现象,就会使各个部分连接的部件变得松动起来,从而引起汽轮机机组其他零部件的振动,最终形成共振现象,导致汽轮机的地脚螺栓发生断裂,造成严重的事故。
对机组的滑销系统造成磨损
汽轮机内部滑销系统的作用,一方面是引导机组内部因为过冷或者过热引起的自然膨胀,另一方面是利用滑销系统对机体内部的汽缸以及轴承外壳进行固定,如果机组在工作的时候产生振动现象,那么拥有固定作用的滑销系统就会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严重的磨损,反过来,由于滑销系统受到严重的磨损,就会影响到汽轮机内部因为正常受热而产生的膨胀,从而将会造成汽轮机不能正常的工作,严重时还会造成巨大的隐患,引起严重的事故。
汽轮机的经济性降低
由于汽轮机是发电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设备,那么如果汽轮机在工作的时候发生振动,导致汽轮机不能正常工作,那么不仅仅会造成机体内部的零部件受到磨损,使用寿命降低,同时也会因为这个振动,导致汽轮机的经济效益受到巨大的影响,经济性降低。
3.汽轮机振动的预防方法
把汽轮机的轴承安装好
现阶段很多汽轮机转子轴承的安装,都是采用了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可倾瓦式安装方法,这种安装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转子轴承的油膜振荡。同时可倾瓦的自由摆动,既可以吸收转子轴承振动所产生的能量,也可以增加转子轴承的支撑柔韧性,但是在汽轮机轴承的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它的轴瓦跟它的轴承盖之间的紧力符合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
保证汽轮机的轴承座合理安装
在汽轮机经过一系列的安装准备工作后,就能够进行它的轴承座安装了。在安装汽轮机轴承座的时候,必须要严格地按照设计图纸上面的具体技术要求来进行安装。要严格地按照现在施行的一些相关规范,严格地把好质量关,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对安装的轴承座进行多次反复的测量,保证所安装的轴承座的几何中心能够与轴颈的承力中心相互重合。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发电机转子和汽轮机转子两端的支持轴承标高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让各个轴承所承担的载荷能够合理的分配,防止汽轮机在工作的时候产生振动。
对汽轮机缸内的部件中心进行找正
在汽轮机的汽缸安装好以后,要对缸内部套和缸体进行找中心,这是非常关键的一道工序,它能够影响到汽轮机内部的平稳运行,要认真的按照施工要求和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来进行施工。在实际安装的时候,要注意使各部件的中心保持一致,如果中心不能够保持一致的话,那么就会造成机体运行的振动,所以找中心是汽轮机缸内部件安装的重要步骤,必不可少。
4.结束语
事实上对于汽轮机而言,工作的时候所产生的振动是没有办法完全避免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合理的安装,能够及时的做好汽轮机的维修和护理工作,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减少这种振动所带来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张艾萍,韩炳文,暴丽,叶荣学.某大型汽轮机组工频振动原因的分析与处理[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10.22.
[2]姜礼东,易铁祥.汽轮机高温紧固件的安装与检修工艺探讨[J].湖南电力,2009-10-25.
[3]冯明驰,曾建军,李宁.汽轮机设备运行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汽轮机振动处理 第11篇
热力厂○七电站5#机为武汉汽轮机厂制造的C25-3.43/0.98型中压单缸抽汽凝汽式机组, 整个轴系采用刚性连接, 轴系结构如图1所示。机组共有5个轴承, 全部为圆筒式轴瓦。1#、2#轴承支撑汽轮机转子, 3#、4#轴承支撑发电机转子, 励磁机为单支撑结构。2007年调试完成投入运行后, 轴瓦一直振动较大, 且不稳定, 特别是3#、5#瓦, 水平方向振动达60~80μm。为了消除机组振动, 多次停机检修, 安装单位和厂家曾做了一系列工作, 其中包括同心度找正, 转子扬度调整, 改变运行工况, 振动稍有改善, 但运行至2008年5月, 机组最大振动上升至50~70μm, 严重影响机组安全运行, 振动故障原因不明。
二、机组振动现象
2008年5月3日, 由于励磁机转子绝缘故障, 机组被迫打闸停机。按厂家要求, 5月8日更换励磁机转子后进行试车, 在冲转至2355r/min过程中的振动数据见表1, 当机组转速达到2355r/min时, 5#瓦水平方向振动已达到110μm (图2) , 并且爬升较快, 被迫打闸停机。从图3所示频谱图中可以看出, 机组振动以工频为主, 振动较大的主要原因为励磁机转子存在质量不平衡, 从而引起普通强迫振动, 决定通过现场动平衡消除该机组振动故障。
对机组励磁机转子5#瓦端共进行了三次加重, 动平衡结束后, 机组冲转至3000r/min并网时又出现励磁机阻尼环及固定螺栓烧融, 再次被迫停机。
5月11日, 励磁机转子及定子更换后, 5#机再次联合试车, 未带负荷时试车正常, 带负荷后3#瓦出现振动, 而且随负荷增加振幅增大, 在负荷8000kW时3#瓦振幅达110μm, 大大超出了允许范围, 被迫停机。
三、故障排查
通过查阅运行历史数据, 确认机组在5月11日联合试车振动增大时, 没有调整调门开度, 从而排除了汽流激振, 则该机组轴系失稳应是单纯的发电机转子失稳。
对于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 利用摇表测绝缘, 用电桥测直流电阻等, 显示均为正常值。试车时, 通过改变励磁电流试验, 查看轴系振动有无减小或复原, 完全可以排除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故障。
各轴瓦分解检查后, 发现3#轴瓦上瓦碎裂、乌金脱落;5#瓦下部悬空, 实测轴径与轴瓦有300μm间隙。另外, 各轴瓦顶间隙350~400μm, 乌金与轴径接触面夹角55°~60°, 接触点分布不均匀, 上、下瓦修刮都很粗糙, 而且下瓦局部有很多小凹槽。
核查汽轮机转子发电机转子联轴器同轴度, 端面偏差50μm, 径向偏差360μm;核查励磁机转子发电机转子联轴器同轴度, 励磁机联轴器端面瓢偏90μm。
在凝汽器水位处于运行状态时对低压缸滑销进行检查, 后汽缸导板的4个固定螺栓全部处在松动状态 (图4) , 实测后汽缸与导板水平面配合间隙300~350μm, 查阅安装技术要求为30~50μm。
检查轴承标高、轴径扬度均符合安装技术要求。
由于汽缸单侧膨胀、大轴弯曲以及汽温、汽压、油温、真空等参数造成机组突发性振动, 需试车时进一步试验排除。
四、排查结论及原因分析
排查诊断确定该机组振动故障原因为: (1) 轴瓦安装缺陷; (2) 各联轴器同轴度偏差大; (3) 滑销系统安装缺陷。
1. 机组轴瓦
汽轮机机组的每个轴承都承受很高的载荷, 并且在转速很高的条件下工作。轴承的工作必须安全可靠, 并使轴径与轴承间的摩擦耗功最小。检查时实测3#轴瓦顶隙为400μm, 侧隙为200μm, 均超过安装标准, 且瓦面修刮不光滑, 轴径与乌金接触不均匀, 都不利于油膜的建立, 导致轴瓦损坏。结合5#机实际情况, 3#瓦面乌金的变化有个时间效应, 同时, 失稳的发生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瓦面的形状逐渐变化到一定的临界程度, 才会发生明显故障, 在瓦破裂之前的振动实际上已经是本次故障的前兆。
2. 机组中心
严格讲, 机组中心应包括转子与汽缸或静子的同轴度、支撑转子各轴承的标高、轴系连接的同轴度和平直度。当联轴器法兰外圆与轴径不同轴、端面瓢偏、连接螺丝紧力明显不对称时, 都会使连接轴系不同轴和不平直, 使转子产生预载荷。当转子处于高速旋转状态时, 轴系同轴度和平直度偏差会直接产生振动的激振力, 其振动的机理犹如偏心轮激振, 以力偶形式作用在两个相邻的轴承上。由于后汽缸与后汽缸导板水平面配合间隙超标, 实测为300~350μm (安装标准为30~50μm) , 一方面缸体会出现下沉现象, 引起轴系中心变化 (2#、3#轴承位于后汽缸导板上方) , 另一方面, 对滑动轴承来说, 转子轴径与轴承不对中, 还直接影响到是否形成良好的油膜。
3. 滑销系统
无论是汽轮机还是发电机, 当机组带负荷受热后都要产生膨胀, 滑销系统的作用就是引导机组膨胀。温度变化时, 汽缸和转子的中心线必须始终保持一致, 不能引起汽缸、轴承座等有关部件的变形。当由于产生某种原因使滑销系统不能引导机组膨胀时, 就会引起机组的较大振动, 严重时以至于不能开机或者引起动静碰磨, 从而造成更大的破坏。该机组低压缸为焊接式, 体积庞大 (本体总重75000kg, 凝汽器净重55430kg) , 在低负荷时机组从冷态至热态 (或热态至冷态) 的缸体膨胀 (或收缩) 。由于后汽缸与导板的间隙超标, 连接螺栓松动, 改变了两者的接触状态, 特别是在高真空情况下, 会大大降低轴承座刚度, 从而最终引发低压缸各轴承的振动。在汽轮机运行初期, 出现过几次在低负荷状态下如果凝汽器两侧真空偏大或真空高于97kPa时, 汽机低压缸轴承 (2#、3#) 振动明显增加的现象 (由正常值增加到90μm以上) 。这n次都是经过降低或调整凝汽器两侧真空后, 低压缸各轴承振动恢复正常 (低压缸轴封调节温度正常, 均高于140℃) 。联系以往故障特征, 正是由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造成机组振动。
五、处理后的机组试验与效果
根据原因分析和诊断结果, 采取如下处理措施:更换3#瓦上瓦;在5#瓦下部加垫, 消除下部悬空;减小各轴瓦顶间隙, 修刮轴瓦与轴径接触面及接触角;调整汽轮机发电机转子同轴度, 确保径向、端面偏差小于40μm;在励磁机联轴器端面加垫, 确保端面瓢偏小于30μm;调整后汽缸和后汽缸导板间隙, 紧固连接螺栓。
2008年5月15日, 机组再次启动, 通过改变真空, 调整进汽方式的试验表明, 机组振幅无明显变化。在17时49分机组冲转至3000r/min、CRT显示润滑油温为48℃时进行的降低润滑油温的试验过程中, 机组各轴瓦振动均逐渐出现半频分量, 甚至超过了工频分量。表2列出了将润滑油温降至45.6℃时各测点3000r/min空负荷振动数据, 各测点频谱图如图5所示。
此后将润滑油温恢复至48℃以上, 各轴承半频分量逐渐消失, 振动明显下降。由上述振动与油温变化关系分析:机组额定转速略高于两倍的一阶临界转速 (1400r/min左右) , 存在发生油膜振荡的可能, 同时润滑油温偏低时, 油的黏度大, 形成的油膜过厚, 使油膜的承载能力降低, 致使机组轴承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油膜半速涡动, 如进一步恶化, 有可能发展为剧烈的油膜振荡, 振动会急剧上升。油温也不能过高, 油温过高时油的黏度降低, 形成的油膜过薄, 同时油对轴承的冷却效果也不好, 容易发生干摩擦和烧瓦。试验最后确定应保持润滑油温在48~52℃范围。机组开始带负荷运行, 振动彻底消除, 越临界时机组最大振幅小于120μm, 运行至今, 机组轴系振幅始终控制在30μm之内, 创历史最好水平。
汽轮发电机组振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故障分析时必须以现场调查为基点, 考虑全面。通过这次故障诊断, 确保了汽轮机组安全运行, 效果显著, 同时为类似故障的检修提供了借鉴。
摘要:针对C25-3.43/0.98型汽轮发电机组异常振动情况, 分析振动原因和进行诊断, 采取处理措施, 保证机组运行稳定。
关键词:汽轮机组,振动,分析,处理
参考文献
[1]施维新.汽轮发电机组振动及事故.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