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qa检验规范范文
来源:漫步者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qa检验规范范文(精选7篇)

qa检验规范 第1篇

SMT产品工序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QC7097 版本号: A 共3张 第1张

1.0 目 的

本文规定了SMT成品检验过程,确保交付给顾客的产 品是合格的。2.0 适用范围

2.1 本文适用所有SMT成品检验。3.0 职 责

3.1 生产部负责将待检验的成品提交给成品检验 3.2 质量保证部成品检验员负责成品检验

3.3 质量保证部QA检验员负责包装前成品的抽样检验 4.0 参考文件 4.1 按照AQL MIL-105E收货标准(严重0.65,轻微1.0)参照IPC-A-610C检验标准 5.0 材料和设备

体视显微镜0~30X、60X放大镜、刻度放大镜、FCT测试仪 6.0 检验过程 6.1 标识

用黑色永久性标记笔在所发现的不合格品上标记 “→”并在此处用文字注明缺陷名称。6.2 对于需要返工、返修的不合格品,检验员应填写《返工、返修单》交质 检主管。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标准 检验方法 检验规则 1.0 缺件

应有而无零件者

所有器件的焊接位置均应符合《产品装配图》的规定 目视 除非另有规定,否则按照QC7099进行抽样检验 1.1 多件 不需而有多余之器件者

所有器件的焊接位置均应符合《产品装配图》的规定 目视 100%检查

1.2 错件(电极性方向)器件的方向相应物料应符合《产品装配图》和BOM清单的规定 目视 100%检查 1.3 浮件

浮件大于0.3mm拒收,倾斜大于0.3mm拒收 刻度显微镜 100%检查

1.4 锡洞 1.锡洞面积小于吃锡面积的1/4 可允收

2.锡洞不能露底材 目视 100%检查

1.5 锡尖 1.超过锡面大于0.5mm不允收 2.小于0.5mm水平状允收 3.小于0.5mm垂直状允收 刻度显微镜 100%检查 1.6 锡裂

1.零件面或焊接成的零件脚弯

裂开(冷热收缩形式)2.判定标准:IC脚以针挑;CHIP 类以1.5KG推力 物理实验室 拉力计 100%检查 1.7 锡多(灯芯效应)1.零件吃锡部分无法辨识零件

与FPC之焊接轮廓者拒收 2.两端金属吃锡高度:大于1mm 拒收

目视 100%检查 1.8 锡不足

1.锡量不可少于1/3Pad 2.零件焊垫不得外露、氧化、拒 焊之情形 目视 100%检查 1.9 锡珠

1.锡珠直径小于0.15mm时允收 2.锡珠直径大于0.15mm时拒收 3.锡珠点阵连线超过0.25mm或

者1/2焊点间间距,拒收 4.以上条件必须满足:锡珠是在

器件焊脚之间且锡珠被助焊剂包裹住不易从FPC上脱落 目视 刻度显微镜 100%检查

2.0 偏位 1.零件垂直偏移但器件与焊盘

间的接触焊锡面必须大于0.125mm以上允收 2.水平偏移但器件与焊盘间的

接触焊锡面大于1/3允收 3.器件偏移但焊接接触焊锡面

不小于吃锡面的1/3允收 4.零件偏移超过焊盘范围拒收 目视 100%检查

2.1 跷皮 线路与焊点翘起来,拒收 目视 100%检查 2.2 空焊 应焊而未焊,拒收 目视 100%检查 2.3 冷焊

焊点表面未形成锡带,或者焊锡与FPC焊盘之间未形成良好的熔 合金状态,拒收 目视

100%检查 2.4 外来物

外来物不允许在导线间搭桥,明显者拒收

如相邻导线间有外来物,其绝缘阻抗应≥109Ω 用绝缘阻抗测试仪测量 100%检查 2.5 保护膜分层、气泡 1.目视可见的保护膜分层、气泡 拒收

2.FPC上的焊盘不得与基底分层 目视 100%检查

2.6 器件损坏 器件不允许有裂缝、缺口、烫伤等损坏现象 目视 100%检查 2.7 沾锡

器件上除焊脚外尤其是连接插头镀金面上不允许沾锡及其它杂物 目视 100%检查 2.8 焊脚 Connector连接器 a)器件的焊脚应完全被焊锡包 住

b)垂直方向:器件的焊脚周围

被焊锡包住1/2以上,(PIN脚背无焊锡包住)可接收 c)器件焊脚偏位最大允许焊脚 宽度的1/3 d)器件焊脚边缘不允许偏出

FPC焊盘且其偏位位置必须盖住镀金焊盘的1/3或偏离镀金焊盘最大不允许超过金焊盘的1/3 e)Connector连接器接触镀金

面不允许沾锡或有锡渣 f)Connector连接器PIN脚接触 面到连接器接触顶端1/5以内,可允收有少量沾锡 目视 100%检查 2.9 锡渣

1.器件表面不允许有锡渣 2.FPC上不允许有锡渣

3.锡渣直径大于0.15mm时拒收 4.锡渣直径小于0.15mm时允收 5.锡渣点阵连线超过0.25mm或者1/2焊点间间距,拒收 6.锡渣是在器件焊脚之间且锡 渣被助焊剂包裹住不易从FPC上脱落,允收 目视 100%检查

3.0 焊锡外观 焊锡应有光泽,要均匀、圆润,不允许有发白、粗糙的现象 目视 100%检查 3.1 折痕、皱纹、划伤 产品上不允许有明显折痕、皱纹、划伤 目视检查(见封样)100%检查 3.2 沾污

FPC、器件及连接器接触金面不允许有明显或块状的助焊剂残留物和其它杂物 目视

100%检查 3.3 耳机与FPC的对位

FPC内圆弧应紧贴耳机中间的金属圆形物,具体后焊要求请详见<产品装配图>要求 目视 100%检查

3.4 马达对位 马达应安装在白色丝印线内,不允许超出白色丝印线,具体后焊要求请详见<产品装配图>要求 目视 100%检查

海绵、导电布贴附 接地镊子 所贴附位置均应符合《产品装配 图》的规定 目视全部 无漏贴、偏移、巻 起

Function测试

FPCB测试盒,接地助听器

按作业指导书上的测试操作方法 进行测试 FPCB测试盒 全部

100%检查

良好锡点的特征:1.流散性良好(锡之表面外观光亮、圆滑,且呈现出良好的合金状态)3.接触面即锡与FPC接触角度为Ф

良好:15°≤Ф≤30° 可接收:30°≤Ф≤60° 拒收:Ф≥60°

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和体会 第2篇

南方医院检验医学科早在军队体制下, 就已经将检验医师的培养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培训的框架内, 并积极探索检验医师临床工作模式。2006年被卫生部确定为卫生部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开始面向社会招收受训检验医师, 是广东省首批具备检验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资质的医院之一。

在多年的检验医师培训实践中, 积累了一些有效的培训经验, 形成了独特的培训方案, 同时也感受到检验医师培训中存在的诸多困难, 现简要介绍如下, 供同道借鉴。

1 南方医院检验医师培养实践和经验体会

1.1 南方医院检验医师培训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南方医院从 2000年开始较为系统地探索和总结规范的检验医师培养模式[3]。主要包括临床科室轮转、检验咨询门诊、临床教学查房、临床会诊和病例讨论、检验医学和质量保证宣讲、下临床科室调研等诸多形式。2006年以后南方医院检验科被确定为卫生部首批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开始面向社会招收受训检验医师。

结合我院检验医师培养经验, 我们对卫生部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细则作了适当的调整, 主要包括:①将三年受训期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约16个月) 为检验科轮转阶段;第二阶段 (14个月) 为临床科室轮转阶段;第三阶段 (约6个月) 为检验科固定专业培训阶段。②增加结业论文的要求, 要求受训检验医师完成检验与临床结合的科研课题论文, 并至少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著1篇。通过三年培训, 我们希望检验医师能掌握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技能, 具备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检验医学有关问题和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步胜任检验医师的职能。

1.2 南方医院检验医师培训的主要经验和体会

临床轮转。临床医学背景毕业生将首先在检验科各专业实验室轮转, 然后进入临床相关内科科室轮转, 最后定位在某一个检验亚专业从事检验以及检验与临床沟通的工作。检验专业轮转时要求检验医师掌握检验医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熟悉检验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 对检验项目的方法学和临床意义、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能正确理解和应用。临床轮转时主要以临床内科为主, 参与住院病人的诊治活动, 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规律, 能理解和掌握检验医学在临床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规律, 提出疾病诊治的实验室解决方案。

检验咨询门诊。检验医师解答来自临床医护人员及广大患者有关检验医学 (包括检验报告单的临床解释、进一步诊治建议、疾病的诊断与预防等) 的各种问题。出诊的检验医师必须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丰富临床检验工作经验。咨询门诊周一至周五全天开诊, 每天都有固定的专业特色门诊内容, 如高血脂与高血糖检验门诊、出血与血栓性疾病检验门诊、自身免疫性疾病检验门诊、血液及骨髓形态学检验门诊等。

检验咨询门诊在临床医护人员及广大患者中赢得了好评, 扩大了检验医学科的影响, 开辟了一个新颖有效的检验医师培养渠道。检验咨询门诊也将从检验信息咨询和解释的功能逐渐发展到集检验咨询、疾病诊断、治疗计划制订等多种功能的综合门诊。

参与临床教学查房。临床科室每周都有科主任主持的教学查房, 对典型或疑难病例的诊治进行全科讨论、主任点评, 明确诊治方案, 对于年轻医师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我科最初是鼓励参与实验诊断教学的检验 (医) 技师通过参加临床科室的教学查房以增加临床经验, 将实验诊断学理论课上得更加生动,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后来将参与临床教学查房引入检验医师的培训方案, 借助教学查房, 既锻炼了检验医师的临床疾病诊治思维, 同时又向临床医生带去实验室检查项目的选择建议、结果及合理解释, 深受临床科室的欢迎。

参与临床会诊和病例讨论。检验医师参与临床疑难病例讨论和会诊不仅是检验医师的工作职责, 同时也是检验医师培训的必经之路。检验医师在会诊时应重点解决检验结果的合理解释和高效利用、检验结果正确性的客观评价、检验项目的合理选择建议以及指导标本采集和运送等分析前质量保证宣教等工作, 为疑难疾病的进一步诊治提出实验项目, 并在血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疾病的会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检验医学进展和检验质量保证宣讲。检验医学发展迅速, 集中表现在新项目、新方法和新设备的不断涌现, 尽管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时需要学习实验诊断学, 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这就需要检验医师经常性向临床介绍检验医学的最新进展和最新成果, 包括新项目及其临床意义、新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标本该如何采集和运送, 项目组合建议和收费情况等, 同时还需要向临床介绍临床实验室是如何进行质量管理, 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特别是反复强调分析前检验质量管理环节是需要广大医护人员和支持中心人员共同参与的。因此, 检验医师需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加强检验质量控制理论和技能的学习, 才能胜任其工作岗位。

下临床科室调研。组织检验工作者直接下到临床科室, 与一线医护工作者就检验服务内容和质量进行面对面交流, 不仅是改进检验科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也是培训检验医师的又一有效方法。我院检验科每年组织检验医 (技) 师下临床科室调研两次, 调研让检验科能够及时了解临床对检验工作范围和质量的需求, 对检验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能够认识到自身工作方面的不足, 包括检验项目范围、结果的临床利用度、检验工作流程等方面, 能够直接向临床宣传分析前检验质量控制注意事项, 共同改进检验质量。临床科室也非常欢迎检验科的这种主动沟通方式, 甚至邀请检验医师参与临床科室早交班, 以便及时解决有关临床检验的各种问题。

检验医师通过下科调研, 将大量的反馈意见带回科室, 经科室讨论后形成解决方案, 为临床检验工作质量改进作出了积极贡献。比如, 近期我院对门急诊检验室的场地、布局和工作流程的改造, 对实验室信息系统 (LIS) 的升级改造等检验质量工程建设, 就是根据检验医师下科调研时发现和带回的临床意见和建议, 集体研究后确定的。

承担检验质量控制员工作。检验科自2000年以来就设立了质量控制组, 由检验医师承担科室质控员角色。2004年后检验科质控员又纳入全院科室质控员队伍, 更广泛地与各临床科室质控员进行定期和深入的交流。检验科质控员工作包括参与制订科室质量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 组织和监督临床检验各专业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的开展, 对检验质量纠纷和问题进行调查和处理, 向临床科室介绍分析前质量管理知识等。质控员工作需要具备大量及全面的检验和临床结合的知识、技能方能胜任, 既是对检验医师提出了工作目标和要求, 同时也成为培养检验医师的有效手段。

开展检验医学的临床研究。积极鼓励检验医师与临床科室联系, 在临床和检验交流工作中带着科研意识, 发现临床检验问题, 开展联合科研工作, 解决临床与检验有关问题, 既加强了检验医师与临床的联系, 又有助于培养检验医师的临床科研思维和动手能力, 对提升检验医师的威信和声誉, 提高检验医学学科地位, 促进检验医师队伍的建设和稳定具有显著意义。

我科血栓检测室在开展与妇产科有关的“妊高征妇女出凝血功能变化研究”课题中, 不仅使我们检验医师对高危孕产妇的止凝血功能病理生理变化有了深入了解, 而且使我们血栓研究室业务范围和检测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为一些新的止凝血特殊检查项目, 如ProC Global, t-PA, PA I 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积累了临床应用经验[4]。生化专业的检验医师还开展了心肌标志物临床应用的循证医学研究, 通过与传统心机标志物 (Myo, CTnI, CKMB mass等) 的比较研究, 提出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H-FABP) 在心梗早期具有比Myo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有望取代Myo, 与CTnI 联合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5]。

2 检验医师培养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短学制在校检验医学本科教育难以达到检验医师培养目标。教育部1993年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关于检验专业医学生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工作的检验医师。1998年修改为: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 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及防疫站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可以看出, 1998年目标定位更为实际, 同时说明医学检验本科教育难以达到培养检验医师的目标。主要原因是:临床医学理论学时偏少、临床实习时间偏短、实习难以独立管病床, 毕业后难以胜任检验医师工作。应考虑长学制检验医学教育, 增加临床理论和实践学时数。

我国尚缺乏检验医师培养的合格师资队伍和成熟培养方案。我国现有从事医学检验教育的师资基本都是检验专业的“纯系子代”, 缺乏与临床医学专业的“杂交生”, 今后应鼓励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参与检验专业课程的教学, 增加检验与临床结合课程的教学。

尽管卫生部出台了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方案细则要求, 但缺乏实践的检验, 其执行效果还有待验证。应积极引导临床医师参与, 与检验专家共同制订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 并在培训实践中不断修正。

我国现有医院编制体制尚未设立检验医师岗位和业绩考评制度。我国大部分医院检验科尚未设立检验医师编制岗位, 其任职要求、工作内容、考评制度、晋升职称等配套制度上还存在诸多不明确性, 严重影响了受训医师的生源数量和质量, 对检验医师队伍的发展和稳定造成直接阻碍作用。国内多家医院也正努力建立适合本院实际学科发展情况的检验医师管理和培训体系, 为有关部门制定我国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实践提供了较好的参考和借鉴[6,7]。

另外,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也规定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在检验科工作满一年的考生方可报考执业医师资格, 而不允许检验医学专业 (包括五年制检验本科) 毕业生报考,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检验医师从业人员的来源途径。

尽管检验医师培养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 但由于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共同发展需要, 相信检验医师作为跨学科的新生技术力量, 一定会逐渐走向学术前台, 发挥重要作用, 并得到政府和行业的广泛认同和接受。

参考文献

[1]樊绮诗.培养适应学科发展需要的检验医师-我国医学检验教育的当务之急[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5 (4) :435-436.

[2]石应康, 秦丽, 王兰兰.从医学教育和医院管理看检验医师的定位和培养[J].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6, 17 (3) :1-2.

[3]郑磊, 王前, 王淑娟, 等.加强检验与临床结合培养高素质检验医师[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4 (1) :60-61.

[4]郑磊, 王前, 孙德华, 等.妊高征患者血栓前状态指标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3, 19 (6) :356-358.

[5]张鹏, 郑磊, 王前.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不同心肌标损伤标志物联合应用方案的比较[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6, 6 (11) :777-782.

[6]林伟基.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病理学系的学科建设和管理[J].临床检验杂志, 2003, 21 (1) :14-16.

检验批验收,灵活应用规范 第3篇

【关键词】工程质量;检验批验收;基础

一、检验批验收基本概念

(一)检验批验收的定义

检验批是施工过程中条件相同并具有一定数量的材料、构配件或施工安装项目的总称,由于其质量基本均匀一致,因此可以作为验收的基础单位组合在一起,按批验收。

(二)检验批的划分

检验批划分的一般表述:分项工程可由一个或若干检验批组成,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楼层、施工段、变形缝等进行划分。

根据检验批划分原则,现行的验收规范对各分项工程检验批的划分都有个一般的要求说明。实际操作时除按分项工程验收规范说明执行外,还应该掌握以下原则:检验批的划分要便于按单位工程进行资料归档并且尽可能地减少资料的工作量。

二、检验批验收的基础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中强制性条文第3.0.3条第4款规定:“工程质量的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的基础上进行”。这一款说明的问题之一就是分清责任,施工单位应该对检验批按操作依据的标准(企业标准)等进行自行检查评定,待检验批符合要求后,再交由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突出施工单位对施工的工程质量负责。因此,在进行检验批验收前,施工单位应自检合格并填好自检表及验收申请表,监理工程师只有在收到这两份资料后才能进行检验批的验收。其他时候的巡视、检查均属于过程控制,此间表达的任何观点并不代表验收是否合格。

三、检验批验收的依据

在检验批验收前,施工单位自行检查依据的是不低于国家验收规范质量指标的企业标准。监理工程师应按国家验收规范进行验收。下面的内容也说明了这一点。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中强制性条文第3.0.3条第7款规定:“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这里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验收规范的内容不全是验收的内容,除了检验批的主控项目、一般项目外,还有总则、术语及符号、基本规定等,对其施工工艺、过程控制、验收组织、程序、要求等的辅助规定。除了黑体字的强制性条文应作为强制执行的外,其他条文不作为验收内容。二是检验批的验收内容,只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条款来验收,只要这些条款达到规定后,检验批就应通过验收。不能随意扩大内容范围和提高质量标准。否则应该在承包合同中作详细的规定。

四、检验批验收的方法

从检验批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检验批的验收分为资料检查和实物检验。

资料检查主要检查从原材料进场到检验批验收的各施工工序的操作依据、质量检查情况及控制质量的各项管理措施、制度等。由于资料是工程质量的记录,所以对资料完整性的检查,实际是对过程控制的检查确认,是检验批验收合格的前提。

实物检验就是对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检验,检验时应按照各专业质量验收规范对各检验批主控项目、一般项目规定的指标,逐项检查验收。

(一)主控项目的验收

检验批是否合格,主要取决于对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检验结果。主控项目是对检验批的质量起决定性影响的检验项目,是保证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检验项目,是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是确定该检验批主要性能的,因此必须全部符合有关专业工程验收规范的规定。主控项目不允许有不符合要求的检验结果,即主控项目的检查结论具有否决权。如果达不到规定的质量指标,降低要求就相当于降低该工程项目的性能指标,就会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性能。如果发现主控项目有不合格的点、处、构件,必须修补、返工或更换,最终使其达到合格。主控项目的检验结果很大程度都是通过资料检查结果进行确认。

(二)一般项目的验收

一般项目是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其条文也应该满足要求,只不过对少数条文可以适当放宽,也不影响工程安全和使用功能。有些条文虽然不像主控项目那样重要,但对工程安全、使用功能、重点的美观都是有较大影响的。这些项目验收时,绝大多数抽查处(件),其质量指标都必须达到要求,其余20%虽然可以超过一定的指标,也是有限的,通常不得超过规定值的150%。其中对于钢筋的保护层及钢结构工程验收时不得超过120%。对于那些不能定量检验而采用定性检验的项目,主要是装修工程规范中对于裂缝、光亮、光滑及灵活等。这些项目在验收时就靠监理工程师感性掌握。在进行一般项目验收时,点、件、处的抽查要结合各分项工程验收规范的说明及工程实际情况,使其具有代表性、通用性、及便于检验性。

五、结合实例探讨——厨房、卫生间等小面积内墙饰面砖粘贴工程空鼓的验收

在平常的巡视中,或在检验批验收时,在对饰面砖粘贴质量检查验收时,通常检查是否存在空鼓。施工单位常这样说:几万片砖,难免会有一、两块砖出现空鼓。业主也问:“空鼓有规范要求吗?这么多砖,个别砖空鼓应该符合要求吧?”面对以上情况时,该如何处理呢?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中强制性条文第8.3.4条规定:饰面砖粘贴必须牢固。《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26-2000)中第6.0.6条第3款规定:“外墙饰面砖工程,应进行粘结强度检验。”由于该方法为破坏性检验,破损饰面砖不容易复查,且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在实际工程中较少采用。一般是在外墙饰面砖粘贴前制作样板件并做粘结强度试验。另外对于外墙饰面砖,在寒冷和严寒地区,规范规定要对吸水率和抗冻性进行复验。武汉地区不属于寒冷地区,也不是严寒地区,因此关于对外墙饰面砖吸水率和抗冻性复验的要求没有明确规定,一般不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之一时,视为违反强制性条文:一是在正常使用情况下,饰面砖脱落导致人身伤亡事故;二是饰面砖大面积脱落,导致全面返工。饰面砖粘贴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主控项目第3、4款为:“饰面砖粘贴必须牢固;满粘法施工的饰面砖工程应无空鼓、裂缝”。厨房、卫生间墙面贴砖一般都是采用满粘法,那么按照主控项目必须符合要求的原则,则不允许有空鼓。不出现空鼓,自然不会出现面砖大面积脱落,假设吸水率的影响可以忽略。可是如果出现空鼓呢,一般情况也不会出现大面积脱落,更不会造成人员伤亡事故。这就是说即使空鼓也不违反强制性条文的要求。现实中,厨房、卫生间墙面贴砖一般不会采用灌浆的方法施工。一般也不会出现整块砖空鼓的现象。小部分空鼓,造成面砖脱落的现象也少见。

qa检验规范 第4篇

一、农作物种子的特殊性

由于农作物种子的特殊性, 检验人员一定要了解农作物种子各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在生产和使用上的区域性、季节性和时间性等特点。此外, 农作物种子具有一定的保存期限, 要求有较严格的储存条件和不同于其他商品的使用场所。农作物种子的生产周期长, 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环节多, 技术要求高, 由于农作物种子形状的复杂性和隐蔽性, 人们无法从种子的外观上进行准确的观测种子的真实性, 需要在以后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来。另外, 种子在播种后不能像其他商品那样可以退换和维修, 具有不可代换性, 这就要求检验人员把好种子播种前的质量关, 防止假劣种子上市, 减少坑害农民事件的发生。

二、农作物种子监督检验的特殊性

农作物种子的特殊性, 决定了农作物种子监督检验的特殊性。一是对象的复杂性。农作物种类多, 各种农作物间及园艺品种类型繁多, 并且旧品种不断被淘汰, 新品种不断涌现, 并且含义广, 不仅仅指植物学概念的种子, 还包括果实、根、茎、苗、芽等用种材料。二是检验的时间性。目前国家农作物种子检验标准及国际种子检验标准中, 衡量种子农作物的四大指标是纯度、净度、发芽率和水分, 后三项指标可在室内借助一定的仪器在短时间内检验完成, 而作为种子分级的主要指标纯度, 特别是杂交种子的纯度, 必须进行田间小区种植鉴定, 因而需要的时间较长, 一般为一个生产周期才能得出结果。三是有较强的经验性。在我国, 特别是基层, 种子纯度的田间鉴定、室内净度分析、发芽率的记数等种子质量项目检验的仪器化程度不高, 特别是田间纯度的鉴定完全靠目测, 这就要求检验人员有较丰富的经验和理论基础, 否则影响其结果的准确性。四是工作的艰巨性, 农作物种子检验对象的复杂性、较长的时间性、较强的经验性, 以及大田环境作业, 加上种子检验工作极其细微繁琐, 重复性强, 决定了农作物种子监督检验工作的艰巨性, 而这一点往往不被人们所认识, 导致种子检验人员在工作业绩评价和工资福利待遇上的不公平和不合理, 从而影响种子检验人员的工作情绪。

三、加强农作物种子监督检验的措施

随着市场的开放、经济的发展, 种子经营多元化, 一些不法商贩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坑农害农, 所以加强农作物种子的监督检验显得尤为重要。

1. 建立健全种子监督检验机构。

长期以来, 种子质量监督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国家技术监督部门直到近几年才将种子纳入国家质量监督的范围。到目前, 种子监督检验机构网络尚没形成和配套。特别是县级种子机构虽已建立, 但人员少, 仪器陈旧, 手段落后, 致使一些项目的检验未能正常开展。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新形势下, 随着种子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种子生产、经营已形成多渠道, 对种子质量的监督无疑增加了难度, 所以应把种子监督检验提到工作日程上来, 尽快建立健全种子监督检验机构网络, 并为检验室配备各检验项目的仪器, 必要的高素质检验人员, 使检验室通过质量认证和技术认可, 确保种子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并有法律效应。

2. 加快种子检验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由于商品种子在使用上的季节性和使用后的不可代换性, 客观上要求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验必须在上市前完成, 即及时性, 而种子纯度的田间种植鉴定最少需要几个月, 往往使得检验结果成为马后炮, 起不到预防把关作用, 因此, 研究一种准确、快速、简便、价廉并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农作物种子纯度测定技术是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我国已研究出快速的种子纯度蛋白质电泳鉴定技术、同工酶鉴定技术等, 为了提高种子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 并确保种子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我市对百万元办证的单位都配备了蛋白质电泳纯度测定仪、天平等四项指标必备的仪器, 但由于技术跟不上, 多数未开展工作, 只有市站开展电泳纯度鉴定工作, 并利用先进的电泳技术, 对各县区经营种子的单位每年普查两次, 监督种子质量, 使我市种子检验新技术得到推广和应用。开展电泳纯度质量检测以来, 我市农作物种子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特别是杂交种子的质量大为提高, 对防止假劣种子上市下地, 保护农民的利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电泳纯度测定结果多数没有标准可依, 特别是园艺种子, 只能作为参考数据, 所以要尽快修订出电泳纯度测定各作物的具体标准与方法, 使电泳做出的结果有标准可依。

3. 加强对农作物种子边准制定。

种子检验规程是种子检验技术的准则, 质量评定的边准方法, 是种子质量控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规范的种子检验技术对种子生产和国际种子贸易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了适应种子贸易发展的需要, 提高检验结果在国际间的可比性和有效性, 我国于1989年开始全面修订GB35431983《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历经六年多时间, 已经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5年8月18日发布了GB/T3543.13543.7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并于1997年6月1日起实施。由于新规程中的许多方法和内容与过去的规程规定差异较大, 而且表述比较简明, 使用起来难度较大。并且标准是针对全国而定, 因此, 制定出适合地方的标准和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4. 加强学习、提高检测人员素质。

监督检验是具有法律效应的一项工作, 最重要、最本质的特征是公正性和科学性, 因此必须注重对检验人员素质的培养提高。首先, 加强对检验人员的思想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 指定岗位责任制, 严格进行考核, 使检验人员在工作中坚持原则, 不徇私情。其次要加强对检验人员业务培训, 培训要经常化, 制度化来提高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qa检验规范 第5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258

在現代临床医学的诊断与治疗中,对于临床检验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如果不能保证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临床诊治工作的效果。在临床检验中,血液标本采集是其基本项目之一,如果采集措施应用不当,检验结果的准确难以得到保障,甚至会导致重大医疗事故的发生。因此,为了确保临床检验质量,必须进一步规范血液标本的采集。

血液标本采集中常见问题与原因分析

血液标本稀释:血液标本稀释是指标本中的血浆、血细胞比例超出人体基础状态下的相关指标,影响的临床检验项目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等。血液标本稀释的原因为在采集血液标本前,患者输液、大量饮水,或者有抗凝剂的标本本量过少,而逐渐被抗凝剂所稀释。

血液标本溶血:在血液标本的采集、运送、分离与保存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引发红细胞的体外破裂,导致血液标本中大量的细胞内物质流入血浆、血清中被稀释。血液标本出现溶血的问题,有可能对血电解质、血糖、尿酸、尿素氮、转氨酶等指标检测产生影响[1]。因此,在临床检验中,一旦发现溶血的问题,必须重新取血进行检验。血液标本溶血的原因为患者采血过程中,皮肤表面涂抹的消毒液未干;注射器、针头之间的连接处较松,而导致所采集血液中形成气泡;标本的采集量不足,而造成针管内出现血球破裂的现象。

血液标本凝固:血液标本凝固是指抗凝标本离体后,因受到自身血凝因子的作用,而出现血液标本凝集的现象。血液标本凝固的原因为采血的时间较长,部分患者的静脉充盈不理想;同一批次检测的试管太多,在进行血液标本的分装后才摇匀,导致血液凝固在注射器内;采血量较多,无法与抗凝剂充分接触。

规范血液标本采集,确保临床检验质量的措施

血液标本采集前的质量控制:在血液标本采集前,必须按照相关要求规范患者行为,以保证血液标本的采集质量。生活起居、生理状态、饮食状况、心理准备、病理变化、治疗措施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患者的生理指标发生变化,所以,在血液标本采集前,检验室护士必须在前一天通知患者做好相关准备,并且对患者的准备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估。严格按照医嘱准备血液标本容器,并核对患者的医嘱与化验单,以确定临床检验的项目和注意事项。同时,按照血液标本的类型,选用相应的真空采血管,注意真空采血管的使用说明与有效期。

血液标本采集中的质量控制:①采集的时间:根据对于血液生化检验项目正常参考值的调查,一般以患者空腹血液标本的检测值作为统计标本,为了实现检验条件的基本一致,应合理确定血液标本的采集时间。除了特殊的临床检验项目外,血液标本的采集时间一般选在清晨早餐前或者进食12小时后。②采集的部位:在临床检验的血液标本采集中,对于正在输液、输血的患者,应采取侧肢体采血的方式,不能在输液通路中或同一血管、同一肢体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对于接受常规临床检验的患者,则可以选取任意一侧的肢体进行血液样本的采集[2]。③采血操作环节:压脉带的舒服时间必须进行有效的控制,时间过程或过短都有可能影响到临床检验的结果;在对患者的采血部位进行消毒后,要等到消毒剂完全干燥后,方可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否则将有可能发生血液标本溶血的现象;在患者的静脉穿刺采血过程中,尽量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进行静脉穿刺,以造成凝血、溶血等问题。在采血时应注意注射器漏气,以及注射器、试管、针头不干燥等问题,以防止血液标本中融入气泡,引起标本溶血的问题;混匀含有防凝剂的血液标本时,应注意力度适中,防止因用力过大而造成RBC的破坏;应注意采血量的准确性,使用全血、血浆进行检验的标本中,必须按照要求加入适量的抗凝剂,并及时混匀。

血液标本采集后质量控制:在血标本抽取后,应合理控制其放置时间,如果长时间放置将导致标本中的某些生化成分发生变化。如受到血液中白细胞降解作用的影响,以及红细胞自身的消耗能量,将导致血糖的浓度不同程度降低;红细胞中部分钾离子进入血清中,使得血清中的钾含量升高;血液标本的pH值变化等。因此,在血液标本采集后,必须及时进行运送与处理,特别是用于血气分析的血液标本,必须保证采血、运送、处理等过程在15分钟内完成,以保证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讨论

综上所述,血液标本采集是临床检验的重要环节之一,标本采集的过程是否规范,将对临床检验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于血液标本采集的规范化管理,并且在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制定严格的血液标本采集管理规范与制度,从而促进临床检验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5-45.

2 李素珍,林福禧,沈波.人体位改变对32项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2):107-108.

qa检验规范 第6篇

近日,卫生部制定了《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和《食品检验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

《认定条件》共八章、二十八条,规定了食品检验机构在组织机构、检验能力、质量管理、人员、设施和环境、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等方面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检验规范》共二十九条,重点围绕检验人的道德素质、技术素养和其承担的法律责任,食品检验工作中尤其是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时非标方法的建立和使用,检验数据和检验报告的管理,食品检验中计算机系统的功能要求,以及检验机构怎样为各级食品安全政府监管部门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等方面提出相关要求。

《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将于4月1日开始实施,为进一步规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条件和检验工作,提高食品检验的能力和水平,为服务于食品安全监管和保障公众健康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于药品检验操作规范的讨论 第7篇

关键词:药品检验;操作;规范

中图分类号: R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1-171-2

1 药品检验操作规范

1.1 分析天平使用与称量

1.1.1 天平的分度值、感量、灵敏度

在对“天平使用与称量的分析”款项中,《规范》对其中出现的专业术语“感量”与“分度值”采用了并列使用的情况,而且在实际的高效教学中,也都是使用“分度值即感量”的说法,然而在JJG98-2006《机械天平》检定规程以及JJG 1036-2008《电子天平》检定的相关规范中,并没有对“感量”与“灵敏度”进行详细的说明,仅仅是使用了“分度值”来进行简单的说明。

1.1.2 检定分度值与实际分度值

在衡器的技术法规与标准以及管理模式方面,我国在在70年代末以及80年代初就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并且与国际水平也相差无几。在国际上,非自动衡器对R76提出了两个概念,即检定分度值和实际分度值。但是我国却只是使用了1个,这种情况是需要进行有效的改变的。

1.2 有效数字和数值的修约及其运算

1.2.1 数值修约的新标准

在《规范》的第520页“有效数字和数值的修约及其运算”项下,使用的国家标准是GB/T 8170-1987《数值修约规则》和GB/T 1250-1989《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方法》,这两个标准已经在2008年的时候就已经废除。2009-01-01起实施编号改为国家标准GB/T 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以下简称“新标准”)。新标准参考了日本工业标准《数值修约导则》JISZ 8401:1990,在原《数值修约规则》和《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方法》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整合修订而成,适用于各种标准或技术规范的编写和测试结果的判定。

1.2.2 术语“有效位数”已经删除

①在现行的规范中,对于有效数位的相关规定已经废除了,其在国家的新国标中已经不再使用了。②原规范与现行规范上对于有效数位的描述有和变化,现行的规范中对于有效数位的描述更合理,更加科学了,有效数位本身就应该是有效数字,而不是有效位数,这样的描述能够使有效数位更加明确,在规范执行过程中更科学。

1.3 针对于RSD修约,可使用只进不舍规则

①针对于只进不舍规则而言,是在2005年提出的,规定在2005年版本中,在2005年之前规范中并没有给予具体的明确,只进不舍规则能够有效的提高规范对于标准差即RSD的修约准确度以及精确度。②只进不舍规则在我国传统的药学典籍以及国窖标准中并没有明确指示,在新标准中并没有对“只进不舍”的修约规则进行明确的确定,同时在2010年出版的《中国药典》中也没有对其进行明确的规定,只是对按照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的进舍做了相关的规定。③可以对不确定的相关修约值,根据相关规定中的要求,在对不能确定的末后数字进行有效的改正,因为有的时候会存在只进不退的情况,而且通常在修约的规则中也可以使用。因此为了保证检验的精确度,特别是针对于不确定的标准差数值,在保证标准检验的同时,可以适度的使用只进不舍的规则进行测定。

2 药品检验质量控制过程提高药品检验的措施

2.1 提升检验人员素质

在药品的质量检验工作中,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在检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药品检验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所以在药品检验过程中必须要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保持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保障检验的质量。所以药品监督部门必须要对检验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有效的提升药品检验人员的能力。

首先,药品检验部门要加大对药品质量检验以及质量的宣传工作,比如采取讲座的方式或者发宣传资料的方式进行宣传,从而使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到药品检验的重要性,以及药品检验工作存在的巨大价值,而且也由此吸引相关领导的注意力,从而对药品检验工作能够更加的重视。此外还有对对药品检验工作人员还要对其进行定的培训,并且对检验的规范和效果进行一定的检测,制定相应的考核管理制度,从而不断提高药品检测工作的质量。

2.2 正确取样及强化管理

要实现对药品的科学检测首先就要选择科学有效的药品检验样品,所以字选择样品进行检验的时候,一定要对样品进行科学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问题发生的概率,保证样品的原始性和完整性,从而有效的提高样品检验工作的质量。此外在样品取样完成以后,还要加大管理的力度,并且对检验的环境进行有效的管理,避免样品在内外环境的影响下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检验的真实性,保证检验工作能够保质保量的进行。

2.3 增加检验资金投入

随着药品行业的迅速发展,在药品市场出现了更多的药品,所以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药品检验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以及工作量。所以在药品检测过程中,为了更好的促进药品检验的质量出了要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外,还要加大对药品检测相关设备的投入力度,所以这就需要政府部门不断加大资金的投资力度,为检验人员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检测环境,从而促进检验工作更加高效合理的开展。

2.4 完善药品检验标准

为了确保检验工作的树立进行,还要对药品检验的相关标准进行有效的完善,因为检验标准是检验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条件。所以药品检验部门要对落后的陈旧的检验标准进行废除或者完善,并且依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检验标准和质量控制标准,从而确保检验工作能够安全顺利的进行。此外在检验过程中,如果检验人员发现其中存在问题,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有效的纠正,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科学的解决,一定要保证检验工作的真实有效性。

2.5 全面控制检验过程

在药品检验过程中,其检验与质量控制都是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且其中涉及的工作环节和任务都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必须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检验,并且做好检验之前、之中以及之后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检验的正确性以及安全性。所以在检验之前检验工作人员要做好质量控制的准备工作,在检测的过程中还要做好对检验标本的管理、对检验工作的环境、以及相关仪器以及标准的管理,在检验工作完成以后,还要对检验的结果进行科学饿检查,形成标准的检验报告,并且对报告进行有效的发放以及保存工作。

2.6 质量控制程序监控

在药品检验过程中,对检验工作的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因此检验的质量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检验的质量很可能会受到一些突发外在因素以及突发情况的影响,所以在检测过程中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检验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科学的避免因为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检验质量下降的情况出现,要对药品检验的程序严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3 结语

综上所述,药品质量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所以药品检验工作对药品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在药品检验中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对检验的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必须要不断提高药品检验的精确性,并且对药品检验的标准进行科学的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为药品检验工作提供更几个可靠的保障,才能有效的促进我国药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万运方,高鸿慈.关于药品检验操作规范的讨论[J].中国药事,2013,01:70-72.

[2] 张玲.FZ公司药品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8.

相关文章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精选11篇)表演人才 第1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即相当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这一时期少儿的主要行为活动是学...

3
2025-09-20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精选6篇)保安班长月总结 第1篇篇一:保安班长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半年已经过去。回顾我们保安队在近...

1
2025-09-20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精选15篇)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第1篇20**年8月我有幸在市电大参加了“仙桃市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1
2025-09-20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第1篇《四季》文清路小学 刘明霞教学目标:1、认识 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和折...

2
2025-09-20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精选18篇)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第1篇1、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

3
2025-09-20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选12篇)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第1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

2
2025-09-20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精选10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第1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进方案阳旭东(贵州工业大...

1
2025-09-20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1篇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宝地宾馆改扩建项目 承办单位:...

1
2025-09-20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