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浅谈政府投资项目审计
来源:漫步者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浅谈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精选6篇)

浅谈政府投资项目审计 第1篇

浅谈地方政府投资绩效审计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深水区,市场经济体制的各项规章制度还未完全建立,各项投资制度也很不完善,地方政府投资出现了不少“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决策不民主、不科学导致了地方政府投资效率低下,严重地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作为监督财政资金有效使用的重要方式之一的地方政府投资审计,在促进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维护财经法纪方面发挥了重要、积极的作用。面对新的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建立,地方政府投资审计必需切实把握地方政府投资存在的实际问题,积极、创新开展地方政府投资绩效审计,在真实性、合法性、经济性审计的基础上,向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完善法制、制约权力、提高效益的绩效审计发展,逐步建立并完善政府投资绩效审计制度,逐渐形成政府投资绩效评价体系,不断强化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

一、地方政府投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地方政府投资现状

1.政府投资受政绩影响的冲动。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官员的选拔标准由单纯的政治指标变成了经济绩效指标,地方GDP增长更是居于核心地位。因此,参与竞争的地方政府官员为免于在博弈中处于下风,往往都会有强烈的动机选择尽力刺激当地的投资需求,通常也都会以冲动的地方政府投资拉开竞争的序幕。例如,目前各地政府逐年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随之产生了经济开发区的盲目扩张和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标准化厂房等项目的盲目建设等现象。

2.地方政府投资债务负担较重。基层地方政府为了加大关系民生的市政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只能举债建设,重大市政建设更是“重点举债”。审计署在2013年第32号公告《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中指出地方债务问题:

一是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增长较快。截至2013年6月底,省市县三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105789.05亿元,比2010年底增加38679.54 亿元,年均增长19.97%。其中:省级、市级、县级年均分别增长14.41%、17.36%和26.59%。

二是部分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较重。截至2012 年底,有3个省级、99 个市级、195 个县级、3465个乡镇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债务率高于100%;其中,有2个省级、31个市级、29个县级、148个乡镇2012年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借新还旧率(举借新债偿还的债务本金占偿还债务本金总额的比重)超过20%。

(二)地方政府投资存在的问题 1.政府投资决策方面

前期工作不实,政府投资无科学决策依据。根据现行的基本建设程序,基本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主要包括:提出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规划设计和编制工程概预算,以及按照管理权限提请有关单位审批等。事实上,为了确保项目尽快批准,原本在投资决策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大多成了“可批性研究报告”,造成项目决策走过场,项目建成后效果不理想。如某县招商引资的某新能源项目,在国内外销售形势由于过热投资及反倾销等原因造成急转直下的情况下,仍然高姿态、大规模盲目引进,政府投资数亿元为该项目新建厂房、宿舍等厂区项目,项目建成投产不到一年就因市场萎缩而面临停产的窘境,投资决策失误。

2.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方面

一是缺乏投资责任和风险约束机制,超预算投资严重。由于对各级政府投资主体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在项目规划中盲目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规模,立项时采取“钓鱼”手法,实施中通过擅自更改设计扩大规模,导致建设超规模、装饰超标准、决算超预算等现象,投资控制成了一句空话。如某县实施的内河环境治理工程,招标时采用费率招标,合同价款暂定5000万元。实施过程中边设计边施工、边施工边变更,工程管理混乱、投资控制缺失,造成工程竣工后结算造价达2亿元之多。

二是招投标管理薄弱。主要表现为:⑴将投资项目化整为零逃避公开招投标,从而采取邀请招标或直接发包;⑵以项目融资为由以BT、BOT等方式抬高项目招投标门坎,排斥潜在投标人。如超标准设置巨额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脱离项目规模提高施工企业资质要求、无依据限定投标人及项目负责人在设定期限内的相关工程施工业绩等;⑶施工单位“挂靠”投标、围标,几家施工企业参加投标,而幕后真正的施工队伍就是一个;⑷以项目建设工期在急为由压缩公开招标时间,走所谓的“绿色通道”,缩小竞争范围。

三是合同管理混乱。不重视施工合同的签定,有的合同基本要素不全,合同双方责任不明确,极易产生合同纠纷;有的在中标价外擅自增加费用,导致不正当竞争;有的单位财务部门不掌握施工合同,仅凭领导签字支付项目工程款,导致工程款多付或超前支付。

3.政府投资建设效果方面

目前,地方政府建设项目中不计成本、不计风险、花钱不负责任的现象仍存在,地方政府投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浪费现象严重。如某县级市人武部办公训练区项目,工程设计变更不合理、不经济,存在重复、浪费现象:⑴墙体材料变更方案不合理。外墙原设计采用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不具备自保温功能)及1CM厚保温层,后变更采用具备自保温功能的石英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及2.5CM的保温层,经审计该方案造成重复投资近35万元;⑵建设标准过高,浪费投资。该工程外墙涂料采用档次较高的金属氟碳漆,如当时采纳跟踪审计建议使用中档的外墙弹性涂料,可节约政府投资近80万元。

(三)地方政府投资问题原因分析 1.投资项目监督力度不够。目前地方政府投资的规模大、领域宽,实际管理中,责权划分不明确、部门之间配合不协调,加之专业人才缺乏,很难做到全方位、全过程监管,监督没有形成合力,降低了监督效果。

2.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不力。权力监督不力导致决策不当、盲目决策、轻率决策,从而造成严重的损失浪费等问题。在现行体制下,地方政府不仅拥有对人、财、物的决策权和执行权,而且拥有监督检查权。这就造成行政部门自己监督自己,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形成了“越位”,在越位的同时又存在着缺位,没有一套科学有效的监督体系去制约。在政府投资公共项目中,“首长项目”较为普遍,即政府领导或有关部门领导以成立项目建设指挥部的形式利用权利干预项目建设活动:有的违反招投标法的规定干预工程承发包;有的以领导视察效果不明显、不理想,需着力提升的方式要求工程超标准建设、超规模“变更”。

3.重建设轻管理,重工期管理轻投资控制。一些地方政府为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眼光只盯着资金。项目、资金争取下来后,不重视项目建设的规范管理,出现损失浪费甚至质量问题。

二、开展地方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政府投资中出现的问题并非个别和偶然,它正在侵蚀着政府的廉政形象,影响到市场经济建设进程和秩序稳定。

(一)开展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1.实施政府投资绩效审计是完善投资管理体制的需要。政府投资是否达到了预期效益,投资效果如何等问题都需要通过绩效审计予以客观评价,绩效审计可以揭示投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层次剖析投资管理体制中的缺陷和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方面和环节,从而不断完善投资管理体制。

2.开展政府投资绩效审计是政府投资审计工作转型升级的需要。绩效审计着眼于管理的计划、控制和决策过程,强调对未来的改进,把重点放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方面。开展政府投资绩效审计是时代的需要,是提升投资审计层次,真正发挥投资审计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传统的投资审计对事前的决策失误无能为力,对“重复建设”、“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毫无办法。而政府投资绩效审计是一种综合性审计,突出了效益和效果,确定投资项目所占用的经济资源以及所带来的收益,评价项目决策部门的决策是否正确,继而考核其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二)开展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可行性

1.审计工作经验为投资绩效审计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在开展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对政府投资项目的效益进行审计,为绩效审计打下基础。一些地方政府审计机关积极投身于绩效审计的实践,如扬州市邗江区审计局《某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绩效审计调查》等,均为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开展。2010年4月12日,刘家义审计长在北京开幕的“世界审计组织第六届效益审计研讨会”上表示:“到2012年,我国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将开展绩效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必不可少。”

3.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外部环境正在形成。投资审计的外部环境正发生着快速的变化:首先,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政府强化宏观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其次,公共财政框架体系逐渐完善,政府投资的重点转向了公共投资领域中的非竞争性项目——政府公共工程;第三,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加快,公众对政府行为的民主监督意识得到增强,人们常要求政府尽量多做事、少花钱,对公共资金精打细算。

三、现阶段开展地方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方式方法

在贯彻审计署全面开展绩效审计过程中,地方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推进面临困难。只有从实际出发,寻找方法分步实施,才能深入开展绩效审计。个人认为:在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向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转变中,要有重点、有步骤地实施。现阶段还不能做到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三者并重审计和评价,因为科学的审计评价标准体系还未建立。面对新的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建立,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化,必需切实把握地方政府投资存在的管理水平不高、制度建设不健全、真实性较差、操作不合规等实际问题,积极、创新开展地方政府投资绩效审计,主要采取以制度审计、管理审计为主,以工程审计为辅,在政府投资的真实性、合法性、经济性审计的基础上,逐步向效率性、效果性审计过渡,向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完善法制、制约权力、提高效益的绩效审计发展,逐步建立并完善政府投资绩效审计制度,逐渐形成政府投资绩效评价体系,不断强化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

四、开展地方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建议

(一)加快绩效审计法律体系和评价体系的建立

通过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保证绩效审计的合法地位,明确监督范围,清楚界定与其他相关职能。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增加绩效审计工作的内容,并相应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对绩效审计的具体内容、审计程序、评价体系等做出规定。

(二)优化投资审计队伍专业结构,整合中介机构审计力量

开展政府投资绩效审计需要审计机关储备更多的专业人才。一方面,广泛吸纳具有工程经济、投资经济方面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到审计行业;另一方面,审计机关也可以组织审计人员到绩效审计开展较好的地区学习投资绩效审计的方法和经验。在审计机关自身审计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应整合中介机构审计力量,利用外部人力资源为审计服务。

(三)大力推进地方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公告制度 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特别是公共项目审计结果的公告力度,一方面让社会公众了解审计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对审计质量最有效的监督。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对审计机关内部规范化建设也是一种促进。

(四)建立和强化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在政府投资审计中,往往存在着责任不追究、问题屡查屡犯、法不责众的问题。投资领域损失浪费依旧,这和没有切实履行问责机制有很大关系。为了防止政府投资绩效审计成为一种形式化的程序,应该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明确法律责任,真正建立“谁决策,谁负责”的责任机制,对投资浪费问题一查到底,坚决依法追究责任单位及其责任人的直接责任。

五、结语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8号)》的出台,审计监督的作用不断强化,审计工作机制的逐渐完善,审计发现问题的狠抓整改落实,审计能力的逐步提升和审计组织领导的加强,审计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压力和发展机遇。政府投资审计作为审计机关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的重要方式之一,也面临着同样的压力和机遇,也必将对地方政府投资审计从真实性、合法性、经济性审计的基础上逐步向效率性、效果性的绩效审计发展过渡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⑴乔德全.关于开展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效益审计的探讨[J].上海农村经济,2008(4).⑵罗发淦.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现状及对策[J].审计月刊,2004(5).⑶姚和平.投资效益审计目标及内容研究[J].财会通讯,2005(6).⑷审计署.2013年第32号公告《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⑸徐涛.新时期地方政府投资审计研究.等。

浅谈政府投资项目审计 第2篇

摘要:政府的投资项目跟踪审计为对项目前期的准备、项目的设计、项目招投标、项目的建设到项目的竣工验收等投资管理活动进行连续、全面、系统的跟踪审计。本文从现目前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根据审计的作用总结出了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对策。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预算审计

Abstract: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s tracking audit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roject, project design, project bidd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the project investment management activities such as continuous,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tracking audit.This paper, from the government at present of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of the invest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according to the role of the audit summarized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s tracking the audit of necessit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trengthening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s tracking audit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s;Track audit;Budget audit

中图分类号: 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政府的投资项目建设包含项目前期的准备、项目的设计、项目招投标、项目的建设到项目的竣工验收等一系列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应该贯穿到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根据对目前跟踪审计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对策。

一、目前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主要存在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法律法规建设不够完善,出现了无法可依的局面;跟踪审计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结构较单一,难以适应跟踪审计的工作并能够取得突破性的成就;大多数政府项目跟踪审计都只注重前期的投资预算审计而忽略了后期的继续跟进,特别是对后续审计的监督,没做到全过程跟踪审计。

(一)缺乏科学、完善的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法律法规

查阅现有的法律法规发现,国家建设项目相关法律中有这样一条: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第二十三条规定:对于财政性资金投入较大或者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国家建设项目,可对其前期准备投资项目的建设实施、竣工投产以及后续状况进行跟踪性全程审计。虽然这一则法律提到了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但是没有了后文,没有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具体操作准则。纵观整个政府性投资项目的相关法律法规也没有发现跟政府性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其他工程管理法律法规中也没有相应的规定。因此,政府性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工作开展难度较大,但是在整个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运营过程中的政府跟踪审计是师范必要的。

(二)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工作人员知识结构单一

调查发现,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工作人员中有87%的人不具备审计的专业知识。67.9%的政府项目跟踪审计负责部门的审计人员构成结构不合理。这些状况使得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人员呈现出:审计人员构成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单一,专业知识缺乏。大部分的跟踪审计工作人员都对审计专业知识不是很了解,大多数都是工程专业、管理学专业、法律专业、计算机专业、财会专业学科的人才,而具有多专业结构的人才极少。因此,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难度较大。

从人才的选拔与配备来看,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人员结构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人才短缺是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对投资建设项目的前期规划、工程设计、投资额度、投资预期回报、项目工程施工建设、项目后期运营等各个环节的跟踪管理,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难以达到跟踪审计的要求,显现出审计人员的配备与审计工作的难度相矛盾的特性。

(三)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后续工作欠缺

在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过程中,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以及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使得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得不到重视,成为通常被忽略的对象。呈现出的最为显著的问题是: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后续工作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最为显著的表现是项目出现问题的时候存在重查处、轻纠正的不良循环,这不仅严重影响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工作的进行也使得政府的审计监督作用受到了削弱。

二、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根据上述目前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工作十分必要。因为在项目建设前期、执行中期、竣工审计期、项目运营期等环节都涉及到审计,审计报告对政府项目投资的决策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并且能够在项目的运营过程中给予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科学性的建议。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加强跟踪审计有利于强化监督功效,完善监督制度

加强政府对投资项目进行全程的跟踪审计有利于对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强化政府对项目的监督效用,防止由于工作不透明出现的贪污、腐败、浪费使得整个投资项目出现各式各样的工程问题,严重损害政府投资项目的利益损害国家财产。加强跟踪审计能够避免整个投资过程中出现贿赂现象,并且能够及时纠正项目中出现的弊病。同理,加强跟踪审计在强化监督功效的同时也有利于完善跟踪审计监督制度,为跟踪审计的具体操作提供相应的支持依据。另外,审计作为政府中重要的法律监督部门,应当从只对工程结果进行审计、验收中突破出来对整个项目工程进行监督,对其中的问题、性质进行鉴定、处理,使得项目工程中的“难题”得到有效地解决,强化政府监督部门的监督功效。

同时,加强跟踪审计还有利于覆盖项目的全过程,有利于政府项目投资的决策人做到科学、合理的决策,从根本上遏制在工程投标、建设过程中舞弊、违规行为,并且对项目建设的成效做到全方位的掌握。

(二)有利于“依法执政”,贯彻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

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市场的市场秩序急需整顿。在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中,跟踪审计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它关系着政府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是相关部门依法办事的体现。在这样的跟踪审计过程中既能够体现《审计法》的规定,也能够体现依照《合同法》、《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办事的重要性。但是,这些法律法规之间都缺乏应有的联系,使得整个项目的主要阶段都被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监督系统,体现法律法规的可依据性。同时,通过加强跟踪审计的监督方式不仅能够督促依法办事还能够规范建筑市场的秩序,体现法律法规所带来的规范性。

(三)有利于推动项目建设的有序进行,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进行跟踪审计最突出的作用表现在能够及时发现工程项目建设、运营中的问题并及时提出、实施相应的解决策略,促使项目良性发展,及时帮助建设单位进行技术改革、管理改革,实现项目的有效投资,挽回经济损失。例如:在跟踪审计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工程设计、工程工程施工、工程竣工、合同管理、工程验收中存在问题并做到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及时指出施工现场管理、质量控制、投资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以审计报告的书面形式反映给决策者,达到促使领导科学决策的作用。以此促进政府项目投资领导阶层内部结构的优化和管理,强化决策者的责任意识,推进项目建设的有序进行,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对项目的管理与控制。

(四)加强政府跟踪审计有利于克服预算审计和竣工决算问题的隐蔽性

工程项目的预算审计和竣工决算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这样三个方面:

其一,对审计的质量难以保证。现目前,政府性的投资项目都是大中型工程,存在着工程建设范围广、周期长、设计复杂、施工难度大、监理难度大等特点。如果不实施跟踪审计的措施,等到工程竣工结算的时候,很多的问题都已成定局,无法对造成问题的原因正确定位,难以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及时解决项目问题以至于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其二,竣工审计程序复杂,追查难度大。由于政府投资项目都是针对实用性性进行,在进行竣工决算的审计过程中,承接建设的单位往往会将相应的工程款项全额支付给施工单位。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施工单位自然不愿意配合,特别是在要减少支付金额的时候。这就给审计增加了难度并且使得追索工作难以进行。

其三,审计的风险十分大。项目审计关系着政府部门的项目投资,但是审计本身存在着极大的投资风向。特别是在大中型工程的审计中,整个项目建设的复杂让审计难度变大并且要完全实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是十分困难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政府项目投资的跟踪审计十分必要。但是,根据现目前的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对跟踪审计工作进行优化和强化。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跟踪审计法律法规是前提,借助专业的审计人才,构建专业的审计人员架构是关键,积极开展跟踪审计工作是保证。我们只有在借鉴国外先进跟踪审计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够保证政府投资项目的利益。

参考文献:

浅谈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 第3篇

针对政府投资项目因决策失误、环节失控等原因所导致的重大挥霍损失浪费现象, 只有通过有效实施绩效审计, 实现“阳光财政”, 才能更好地保证投资项目的质量, 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政府机构投资项目绩效审计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对政府机构投资项目进行管理审计和效果审计, 并从提高投资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提出审计建议, 同时依法将审计结果向社会公众予以公告, 最终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政府监督活动。本文就加强、深化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开展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一) 开展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是实现“阳光财政”的需要。

随着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热情的不断高涨, 公众对政府行为的民主监督意识越来越强, 他们不仅要求政府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而且更加关注政府部门使用财政资金支出成本与所形成服务收益之间的对比。这就要求政府审计机关通过开展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建立更加完善的公共财产激励约束机制, 实现“责任政府”公开体系下的“阳光财政”。

(二) 开展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是提高政府管理效益的需要。

从财务角度讲, 评价政府投资项目取得的经济效益的依据是:经济性, 是否以最低的成本取得一定质量的资源, 即少支出;效率性, 是否以最低的投入取得一定的产出, 或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 即支出合理;效果性, 是否以一定的成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即支出得当。通过上述指标的审计, 可以促进被审计单位从找出提高政府管理效益的途径出发, 不断挖掘潜力, 改进工作, 节约成本、降低造价, 提高质量和效率, 同时也有利于防止工程建设领域滋生腐败现象。

(三) 开展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是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发展的需要。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发展到今天, 不仅仅要求监督投资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 更要求审计的时效性、有效性和节约性, 而绩效审计相对于传统的财务和合规性审计实现了从源头抓起, 通过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面监督, 满足了新形势下投资项目审计发展的需要。

二、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主要环节和内容

(一) 投资决策审计。

通过审查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内容是否严格遵守审批程序, 确定投资立项决策程序是否有效规范;通过审查承担投资决策咨询业务、项目可行性研究业务、项目评估业务等各种中介机构的独立性, 确定项目论证和可行性研究是否充分可行;通过审查行使项目最终决策权的部门和人员是否履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结论, 确定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 资金使用审计。

一是审计资金筹集方式是否合法、合规, 是否及时足额到位;二是审计是否按照规定用途使用资金, 是否存在截留、挪用、挤占、浪费等问题;三是审计投资项目工程结算和工程决算, 检查工程价款结算与实际完成投资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性, 检查是否及时办理项目决算。

(三) 项目管理审计。

主要审查项目法人责任制、资本金制、招投标制、工程治理制的落实情况。同时检查项目是否真实有效, 有无强行要求承包方垫资或压低标价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现象。

三、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存在的难点

(一) 绩效审计标准多样化, 不统一。

我国尚未制定政府绩效审计准则, 也没有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府绩效审计理论成果作为指导, 导致审计缺乏科学的参照标准。特别是由于政府投资项目千差万别, 衡量审计对象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标准也各不相同。采用不同的标准, 得出的结论也会有天壤之别, 极大地影响了审计的质量和审计结论的可信度。

(二) 忽视了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

目前我国的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多为事后的静态审计, 忽视了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 一旦审计出违纪、违规、违法行为, 大多已经给政府、社会和国家造成了不可弥补的经济损失。

(三) 缺失后评价体系。

由于政府投资项目的特殊性, 有些项目需要在投产后一定时间内, 才能显现项目投资管理的效益、经验和教训, 而后评价体系的缺失, 不利于形成完整的投资项目监督体系, 不能更好地确保审计结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 绩效审计责任机制存在问题。

一是部门职责不清, 职能交叉重叠, 运转不协调, 导致部分政府投资项目决策不科学、不民主、不透明。二是项目审批约束乏力, 财政监督失控, 资金黑洞现象时有发生。三是项目监督体系混乱, 财政、发改、审计等职能部门对政府投资项目具有监督权, 却出于各自利益考虑, 各行其事, 难以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合力。

四、对保障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质量的建议

(一) 构建标准的绩效评价体系。

由政府主管部门建立一套科学的政府投资项目效益指标体系和审计评价标准。评价指标的选取应当征求专家的意见, 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对量化指标制定浮动幅度、约定效益评价等级, 为审计人员开展绩效审计提供统一标准的依据, 增强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公平性和可信度。

(二) 实施跟踪审计。

通过将审计关口前移, 在加强投资和建设项目管理上下功夫, 从策划阶段、决策阶段、施工阶段、验收决算阶段实施跟踪审计, 可以有效解决事后审计中的违规违法问题不能及时处理的弊端, 从根本上遏制建设工程的损失浪费现象。与此同时, 还可以分解竣工决算审计的工作量, 相对缩短整体项目的审计时间, 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益,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加强后评价审计建设。

在项目建成投产一段时间并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 由审计机关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再评价, 及时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教训, 从而实现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监督。后评价审计应包括立项决策评价、设计施工评价、生产运营评价和建设效益评价, 重点通过运用系统工程理论, 采用宏观和微观、经济和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全面对比考核项目的前期预测情况, 审计评价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四) 从机制上明确绩效审计的责任。

一是实施监督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制度。明确各监督管理部门的审计职责, 避免出现监督内容重复、监督环节空缺、监督标准不同的问题。二是推行政府投资效益问责制度。通过投资项目绩效审计问责, 减少投资项目效益不高, 损失浪费问题, 对不遵守法律法规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 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三是强化项目造价必审制度。推行“招标定价, 审计定钱”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

摘要:针对政府投资项目因决策失误、环节失控等原因所导致的重大挥霍损失浪费现象, 只有通过有效实施绩效审计, 实现“阳光财政”, 才能更好地保证投资项目的质量, 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

参考文献

[1]、黄约.论绩效审计监督体制的完善与创新[J].中国审计, 2007 (20)

浅谈政府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 第4篇

【关键词】政府投资;跟踪审计;对策

一、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概念及特点

1.跟踪审计的概念

由于对跟踪审计有不同的认识,所以跟踪审计也有不同的表述。跟踪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跟随审计事项实施过程而持续进行监督的一种审计方式。

2.跟踪审计的特点

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审计贯穿项目全过程。传统的审计方式就是事后审计,而跟踪审计则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对于重大投资项目,审计机关从事前就开始跟踪审计,全过程实施审计监督。二是跟踪审计可以发挥重要的预防作用。实施跟踪审计,可以在跟踪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防止同样的问题再度发生。实施跟踪审计可以发挥审计的防御功能,全面发挥跟踪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三是真实合法和绩效审计的结合。对于项目的投资决策、资金使用、项目管理以及项目的投资效果等相关环节,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和措施,进一步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和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相关问题和重点

1.决策阶段的跟踪审计

对于决策阶段的跟踪审计的重点是评价相关政府投资项目的是否可行。结合我国市场的发展方向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发展趋势,参照同类已完工项目的相关建设和生产资料,评价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以及项目规模的合理性。由于审计机关出具的审计文书很可能会影响到建设单位的实际利益,因此,其审计存在一定的审计风险,把握跟踪审计的介入程度,成为这一阶段跟踪审计的难题。

2.设计阶段的跟踪审计

在政府投资项目中,设计阶段的费用大概只占全过程费用的1%左右,但是其对于工程的影响却达到80%以上,可见对于工程的实施具有关键作用。这一阶段的审计主要是对设计招标、对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阶段以及施工过程中对设计变更的跟踪审计。对设计招标的跟踪审计主要关注被审计单位是否按照法律法规进行招标、是否有健全的评标机构以及是否有合理的评标方法。

3.施工阶段的跟踪审计

(1)招投标阶段。此阶段审计的主要任务是查看招投标的文件,判断其招投标范围是否合理、评标方法是否科学以及文字表达是否准确无误。从评标人处入手,查处其是否有暗箱操作行为;从施工人员处入手,查处转包和分包行为等。

(2)施工合同阶段。在施工合同阶段过程中,主要审查工程的款项支付的时间和比例是否与施工进度匹配;合同工期及奖惩措施是否准确合法;是否有符合标准的工程质量和验收标准;逐条审查施工合同的条款,把握中标价格是否与合同价格一致。

(3)施工阶段。首先是审查施工款项的拨付与合同规定的是否一致。审查支付款项的工程量是否与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一致,相关材料设备款项和预付款是否及时扣回等。其次应充分发挥跟踪审计的预防作用。即及时做好单项工程的验收工作,做好相关的记录为工程结算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再次是对工程变更审计的注意事项。要确保施工现场签证手续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完整性,要对变更产生的工程量的真实性进行现场查验,避免施工单位获取超额利润的现象发生。

4.竣工决算阶段的跟踪审计

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报告能够全面反映项目建设全过程的财务情况,反应全面总结竣工项目的建设成果。对于竣工决算阶段的相关审计,主要审计任务也是审计其竣工决算报告,主要目标是核实项目各类资产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评价政府投资项目的有效性。

三、跟踪审计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对策

1.完善跟踪审计相关法律法规

跟踪审计的一种全新的审计模式,要保证跟踪审计合法合规的实行,就必须有一套系统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跟踪审计。建设健全防范审计风险制度体系,制定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的相关准则,明确跟踪审计的定位、跟踪审计的审计内容以及跟踪审计的方式方法等。

2.加大对审计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因此,加大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是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及时通过组织专业培训班、研讨班和其他形式的教育来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要加强廉政纪律的教育,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应互相监督,完成相关取证程序。

3.提高跟踪审计的技术手段

加快跟踪审计相关的信息化建设,借助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手段以及现代化管理的方法,准确及时的收集审计证据、系统保存和分析审计证据等,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信息共享以及资源的充分利用。

4.正确处理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关系

被审计单位应及时完善自身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完善的内控制度,加强项目个参与方的有效沟通。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要及时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其沟通时要讲究正确的方式和方法,使得被审计单位积极配合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

四、结束语

我国的投资项目越来越多,为了保障这些项目的可行性以及投资的有效性,使得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实施与全面运用成为关键。完善我国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法律法规,保证跟踪审计的实施,把握项目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使得政府财政资金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进一步提升政府投资项目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秋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若于问题探讨[J].太原:会计之友.2010(11):4—5.

[2]赵庆华,等.建设项目审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牡,2010:282.

[3]张勇,肖铁军.关于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若干思考[J].中国科技纵横, 2011

作者简介:

浅谈政府投资项目审计 第5篇

2014年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成果及审计建议

2014年区审计局积极探索审计工作新思路、新方法,突破观念约束、力量限制等因素的影响,把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服务重大民生工程建设作为政府投资审计工作的重点,大胆创新审计模式,把区委、区政府“五区托一城”发展战略及工作部署落到了实处。全年审计政府投资项目资金8.13亿元,审减工程造价6971万元,分别是去年同期的2.6倍和1.8倍,节约了财政资金,化解了工程建设领域风险,审计成果得到有效利用和转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一、审计成果及工作经验

(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在人才队伍、规章制度建设等方面鼎力支持,保障了审计业务正常开展,确保了审计质量和效率。2014年上半年,区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工作的意见》,规范、理顺了政府投资项目监督与管理程序,明确了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化解了审计风险,为审计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下半年,在人员编制控制严格的形势下,为政府投资审计开绿灯,调剂解决了6名编制名额,充实了审计力量,为投资审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二)突出重点,创新审计模式,提前介入审计监督。2014年工作重点是开展政府投资项目招标前控制价审计工作。对全区政府投资项目,纳入审计计划进行动态监督,在招标前,对拟招标项目的工程量清单进行审计,以审计结果作为制定招标文件的唯一依据,从而规范了招标程序,堵塞了招标、合同环节预算造价的漏洞,同时也为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提供了依据。全年对153个单体项目招标控制价进行了审计,其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项目104个,教育学区工程项目17个,城建道路项目16个,其他民生项目16个。全年标前审计资金总额7.55亿元,净审减造价6202万元,其中:通过审计修改调整设计方案、核实材料价格等核减工程造价6327万元,为保证工程质量,采纳审计建议合理调整结构、材料等增加造价125万元。我局开展招标前控制价审计的工作经验和审计方法,山东省审计厅网站以《临沂市河东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助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案例在全省宣传推广。

(三)全面审计,将全部政府投资项目纳入审计视野,实行审计全覆盖。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是审计监督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今年对凤凰大街等工程进行了竣工决算审计,其中凤凰大街工程结算报审价5799万元,审计确认价5030万元,审减769万元。另外,还对部分重点项目招标开标过程进行现场监督,对东城新区中昇大街、智诚路、青年路、凤翔街、智圣路五条道路绿化工程预算进行了审核,参与了市、区重点项目东外环路等地上附着物的拆迁复查工作,参与完成了信访案件查证、重点项目考核、招 商引资项目考核认定等临时性工作,保障了全区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二、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审计建议

审计结果表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工作,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已逐步建立了科学、民主的政府投资决策和实施程序。但在审计实践中也发现,我区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尚存在不完善之处,工程建设领域潜在风险亦不容忽视。为此,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建议如下:

(一)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项目集体决策程序。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规范决策行为,完善决策机制,是《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基本要求。今年省审计厅省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把决策制度执行方面是否存在政府投资项目未按规定进行集体决策问题,作为重要审计内容,列为必审事项。建议在现有议事规则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政府投资项目集体决策程序,使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特别是政府投资形成的债务风险预警、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三大机制。

12月17日,山东省公布《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对市县级政府债务实施“不救助”的原则,要求市县级政府要按照分级负责和“谁举借、谁使用、谁偿还”原则,落实偿债责任和风险防控责任。如果市县级政府出现偿债困难,要通过控制项目规模、压缩公用经费、处置存量资产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偿还债务,确实不能自行偿还 时,要及时启动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和责任追究机制。这是省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43号文件精神的具体举措。与此对应的还有规范举债融资机制、对地方政府性债务实行规模控制和预算管理的若干规定。财政部配套出台《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甄别办法》。审计署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以及今年省审计厅省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均将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和风险控制机制纳入审计重点。我区近几年政府投资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存量债务,应该按照国务院及省部有关规定,加快建立健全债务管控机制,实现对存量债务的有效化解和新增投资项目形成债务的控制。

(三)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各环节管理机制。审计发现,我区近年来政府投资项目设计、招标、合同、施工、监理、工程造价财务管理等若干环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管理弱项,必须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机制。

一是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是:有的项目设计考虑不周全,不同程度存在因设计不合理,图纸无审核造成费工费料甚至延误项目推进速度等现象。比如,审计人员对某项目进行招标前控制价审核时,发现该项目地基基础部分设计钢筋含量不符合常规,经审查图纸,发现设计人员将该项目6层框架结构的基础,设计成30层高层建筑的厚筏板基础,附带3.9米基底埋深。项目所在地地质良好,在确保建筑质量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设计成独立基础,因此建议修改设计方案。项目单位采纳审计建议,调整为独立基础,仅此一项,节约钢材115吨,减少混凝土600多方,连同由此节约的人 工费用等,合计降低土建造价100多万元。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特别是设计环节,是建设程序重要一环。建议加大项目前期工作深度,严格图纸审查程序,促进提高设计的质量和深度,重点关注设计方案对工程质量及造价的影响,达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杜绝施工阶段随意变更项目增加投资,从源头上防止超概算的现象,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招投标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因急需赶工期,施工前不按照规定实行招投标,先开工再补招标手续的项目普遍存在;

2、多数项目图纸设计、监理未进行招投标,由主管部门或建设单位直接指定;依照招标投标法的规定,不仅施工要招标,勘察设计、监理和设备采购都应招标。

3、个别工程项目分(转)包,无资质单位和个人挂靠有资质单位承接设计或施工。建议加强项目建设单位管理,严格执行招投标法,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业绩好、信用好、技术高的单位。

三是合同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有的主体工程签订了合同,但是水电安装、装饰、零星附属工程未签定合同,有的在实质性内容改变时也不按规定重新签合同。

2、个别合同条款签订有明显将风险转嫁给区政府或建设单位的现象。如:工程实行清单计价招标的,但在合同条款内又表明材料价格变动、工程变更、设计变更、政策性调整等据实结算。有的项目甚至以牵头部门临时会议纪要的形式,任意改变合同约定条款。

3、个别项目甚至是重点项目,存在以项 目合作框架协议代替合同的现象。

4、个别垫资项目,合同未具体约定资金利息条款,施工方多数要求以抬高工程造价的形式体现,潜在风险较大。

建议实行合同备案审查制,由区政府法制办公室(或政府法律顾问)认真审查招投标文件,协助相关单位共同审查重大项目合同与投标书、招标文件的一致性,并着重对合同专业条款中合同价款及调整、工程量确认、工程变更、竣工结算及补充条款的具体约定等进行审查,以避免将来产生争议,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造价。

四是工程监理环节。存在的问题:有的工程监理履行职责不到位,不负责任,现场签证走过场;有的建设项目应实行工程监理却没有实行,有的尽管实行了工程监理,但工程监理机构,却并不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确定。建议凡政府投融资建设项目的监理机构,必须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确定,建设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工程监理机构的监督检查,严把监理资质关,实行监理人员持证上岗,促使监理机构有效履行职责。对不认真履行监理职责的,要实施责任追究,并实行不信任制度。

五是工程变更签证环节。建议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签证,按投资额确定项目变更审批额度,对超过额度部分,须经审查确认,重要的签证须经甲方、监理、设计、监督部门四位一体共同确认方可纳入决算,以防止工程管理人员与施工单位通过变更签证来增加投资情况的发生。确需进行的设计修改,引起工程量变化需要增加投资的,应当按程序报批。六是政府投资项目财务管理环节。建议进一步研究完善工程拨款方式、结算方式、资产移交方式,盘活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对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的管理,严禁高估冒算。严格实行竣工决算必审制,项目合同条款要明确工程造价以审计机关依法作出的审计结论作为结算依据,审计机关出具项目工程结算或竣工决算审计结论之前,建设单位或财政部门要预留不少于工程总造价20%的工程款。

三、关于2015年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工作。

最近,我局组织力量对2015年全区拟新建项目和2015年以前已竣工拟决算审计项目进行了摸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明年拟决算审计项目170个,招标价13.55亿元(结算价应大于此),拟新建项目65个,投资概算21.5亿元,新建项目均需进行招标控制价审计。

鉴于明年审计任务繁重,针对目前审计专业人员力量不足的现状,我局计划整合审计力量,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审计力度:

一是增编招考工程造价专业审计人员,建立一支稳定的投资审计队伍;今年下半年区政府已经批准增加6名编制,计划明年初尽快到岗到位。

二是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分项目实施审计,或临时聘用富有经验的不同行业专家联合审计。我局已参照市审计局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管理考核办法。聘请中介机构参与审计的经费,请区政府在2015年预算中给予安排。三是严格按照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工作的意见》要求,独立履行审计监督职责,2015年审计人员不再参与项目建设管理工作,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以保证审计过程客观性和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建议项目建设牵头部门要勇于担当,履职尽责,正确处理审计监督与项目建设管理的职责关系,理解支持审计,杜绝拿审计做“挡箭牌”的现象,维护审计的独立性。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报告 第6篇

***审字【2014】179号

********************************

工程竣工结算审核报告

**县审计局:

受贵单位委托,我公司指派具有专业资格的造价人员根据国家现行规范、定额和相关的文件规定,本着客观、公正、独立、公平的原则,对***************工程的竣工结算进行了审核。提供工程结算及相关的资料,并保证上述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是编制单位和建设单位的责任,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核工作的基础上发表审核意见。审核过程中,我们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发改委立项批复、施工合同、施工图纸、招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工程签证单、竣工验收单、工程结算书等有关资料,结合该工程的实际情况,复核工程量、核对结算单价,实施了现场勘验等我们认为必要的审核程序。现将审核情况及结果汇报如下: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工程; 2.建设单位:****教育局;

3.勘查单位:**华夏岩土技术开发公司; 4.设计单位:****城乡工业设计院有限公司; 5.施工单位:**县**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6.监理单位:****城乡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7.工程概述:该工程总建筑面积2598㎡,地上四层,局部五层,框架结构,建筑物高度19.8米,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七度;

8.工程地址:**********;

9.资金来源:中央预算内资金及自筹资金。

二、审核依据

1.******************工程发改委立项批复、招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施工图纸、施工合同、工程签证单、竣工验收报告、工程结算书等资料;

2.《甘肃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2004),《甘肃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合作地区基价》(2004),《甘肃省建设工程措施项目费定额》(2004),《甘肃省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2004),《甘肃省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合作地区基价》(2004),《甘肃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2009)甘建价[2009]358号文件;

3.*******发展改革委员会(2012)666号文件关于《**************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4.工程类别:按建筑三类工程计算费用。

三、审核范围及内容

1.审核范围:施工合同、施工图纸、工程签证单、工程结算书等涉及的全部内容;

2.审核内容:送审资料的完整性、有效性审核,对送审工程的工程量、人工、材料、机械价格和计费程序及各项费率等进行复核。

四、审核说明

1.按施工合同的约定,本合同在实施过程中需进行增减的款项外,合同价格不作调整;

2.工程履行了招投标程序,由********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代理招标; 3.该工程前期用地规划、选址、工程规划等手续齐备,工程按中标价签订了施工合同,签订的合同金额4,865,016.90元,工程已通过验收,质量合格,该工程没有签证。

五、审核结果

1.本工程送审金额为5,789,680.61元(大写:人民币伍佰柒拾捌万玖仟陆佰捌拾元陆角壹分);

2.本工程审定金额为5,508,643.28元(大写:人民币伍佰伍拾万零捌仟陆佰肆拾叁元贰角捌分);

3.核减金额为281,037.33(大写:人民币贰拾捌万壹仟零叁拾柒元叁角叁分),核减比率为4.85%。

六、有关建议和意见

1.经审核,建设方和施工方对审定造价均无异议;

2.如有可能影响审核结论的资料而在审核期间未提供的,责任自负。

七、附件

附件1 《工程结算审核定案表》 附件2 《工程结算审核明细表》 附件3 营业执照、资质证书。

审核单位资质:

审核单位(盖章)

编 制 人: 审 核 人:

相关文章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精选11篇)表演人才 第1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即相当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这一时期少儿的主要行为活动是学...

2
2025-09-20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精选6篇)保安班长月总结 第1篇篇一:保安班长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半年已经过去。回顾我们保安队在近...

1
2025-09-20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精选15篇)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第1篇20**年8月我有幸在市电大参加了“仙桃市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1
2025-09-20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第1篇《四季》文清路小学 刘明霞教学目标:1、认识 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和折...

1
2025-09-20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精选18篇)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第1篇1、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

3
2025-09-20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选12篇)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第1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

2
2025-09-20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精选10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第1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进方案阳旭东(贵州工业大...

1
2025-09-20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1篇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宝地宾馆改扩建项目 承办单位:...

1
2025-09-20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