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自查整改报告(精选6篇)
安全生产自查整改报告 第1篇
安全生产自查整改报告
驻地办、总监办:
为进一步加强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强化日常安全生产的监督、防控及应急处理体系,最大限度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杜绝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我们结合公路施工自身安全生产特点,在项目开展了安全生产自查自纠活动,并将自查活动分为学习宣传、自查自纠、汇总整改三个阶段组织实施。现将活动开展的有关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学习宣传
为提高项目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作为此次安全生产自查的一部分,我项目组织全体员工进行了安全生产教育,对安全生产的深远意义、有关安全规章制度、生产事故案例以及违反规范操作造成的严重后果做了深入宣传,要求每名员工自觉树立安全生产意识,掌握施工安全生产规程,从个人岗位和日常工作中做起,在项目上下形成人人讲安全、查隐患、防事故的良好风气。
(二)自查自纠
由于我项目刚刚开始施工生产,想在正处于人员、设备的熟悉和磨合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出现安全生产事故的几率较大,因此我们将此次自查的侧重点落在查组织、查漏洞、查隐患、查措施、查制度等几个方面,不仅是对某一个环节的自查自纠,而是对项目生产运行的总体体系进行拉网彻查,为项目今后的安全生产运行创造良好的开端和基础。自查活动中重点对与施工生产相关的主要设备运行情况、物资安全储备、便道交通等进行了检查,对各种设备的定期维护、检查以及责任的分属、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核实,对各个操作层的专业的安全生产规程、操作规程、事故预想及应急预案等制度规定进行了梳理,同时对可能影响安全生产的防洪防汛、消防、安全保卫等外部因素进行了一并检查。
通过此次安全自查活动,我项目安全生产运行的总体情况比较平稳,没有发现可能导致重大生产事故及人身伤害事故的安全隐患,但在安全生产管理上仍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如:路基柴油储油罐未设立警示标志、未配备灭火器等消防器材、高压设备危险标志,便道指示、警示标志设立不足、隧道施工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不全、缺少员工安全培训记录、安全生产“三项制度”未备案,我们逐一进行了备案记录,并落实专人专责限期进行整改,一时无法整改的,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临时性补救措施,不定期对存在问题的薄弱环节进行经常性检查,确保将安全生产落到实处。
(三)汇总整改
通过此次自查活动的开展以及各级领导亲临现场检查指导后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们将对存在的若干问题逐一落实整改,并初步提出了整改方案:
1、关于施工现场未设立明显的高压设备及油罐防火危险标识的问题。检查工作结束后,我们立即按照有关安全规范赶制了高压设备危险标志,并在合理位置进行栽立、标定。
2、关于便道缺少指示、警示标志的问题。根据道路交通相关规定,我们在预先设计的施工便道处,完善了安全指示、警示标志。
3、关于员工安全培训记录问题。我们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各专业考试、现场模拟操作等形式,督促员工自觉树立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生产技能学习,并将员工的安全生产考核情况进行积累、备案,作为评价员工工作表现的一项重要内容。
4、关于安全生产“三项制度”备案的问题。我们将及时将安全生产“三项制度”送驻地办、总监办备案,并在制度进行变更、改动时及时通报驻地办、总监办更新。
安全生产自查整改报告 第2篇
致:重庆建筑工程城建校迁建项目管理总部
根据管理总部8月5日安全会议要求,结合市地产集团下
发的在建工程18项的自查安全通知,我城建集团木耳平场工程项目部展开了由项目负责人徐勇,技术负责人曾春艳为主的自查工作小组,对照通知要求,逐一进行排查,现将安全自查情况作汇报。
1. 我项目部的各类管理人员都具备项目工程的各类要求,持有
各类对照的上岗证,集团公司的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等一应具备,符合建设工程的要求。
2. 对各类进场的工人进行了三改教育,强化安全意识,机械操
作人员都进行了各自的安全技术交底,懂得自己在工地操作的各类安全要求。
3. 建立了各类安全台帐,规范各类安全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方案,对可能造成安全隐患进行了识别,做到项目部对平场工地各施工点、面的确切了解,搞好安全工作。
需要整改的地方。
1.因爆破工作未开展起来,工地处于停工状态,自查组在检查中
要求对清理表土后存在的高边坡、深坑等临边地点,要用警示带围起来,立上警示牌,提醒路人注意安全。
2.在施工红线边上有高压电杆有3处,如爆破工作开展,将造成飞石打坏的可能,此事已向总部反应,自查小组要求此地块的爆破要先远离电杆施工,在有处理电杆的施工方案后方施工此处。
3.项目部的加油罐堆放在公路边,这样存在安全隐患,由管理员
蔡道富派专人值守,待施工条件成熟后,将油罐移到远离人、车的地方,杜绝安全隐患。
4.在停工期间,将组织项目管理人员、机手、工人进行各类的安
全教育和培训,做到人人知道安全、人人重视安全,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守则。
重庆城建(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木耳公租房平场项目部
安全生产自查整改报告 第3篇
关键词:安全生产,隐患整改,常态化
安全生产隐患, 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 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随着安全管理的进一步深入, 如何构建安全生产隐患整改体系, 实现隐患整改常态化, 日益提上采油五厂车队安全管理日程。
1 采油五厂车辆单位安全隐患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个别车辆带病行驶
因车辆修理费用不足或车辆外修单位技术水平不高, 导致车辆平衡梁漏油、后桥油封漏油等问题长期得不到彻底的解决, 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较大的隐患。
1.2 受外部交通环境影响大
表现为车辆单位行经的道路如106国道修路, 行驶的道路环境变差, 周边及行经G106道路的小车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 强超强会现象频繁, 严重影响了车辆的正常行驶。尤其是行驶至油区小路, 道路颠簸, 对车辆配件的磨损率极高, 到了雨雪季节, 部分井场道路损坏如法进入, 强行进入的后果就是挂坏车辆底盘及后保险杠。
1.3 施工作业过程安全管理监督不到位
表现为汽车驾驶员多是单兵作战, 安全管理人员无法每一个现场都跟踪到位, 尤其是部分基层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 不及时纠正施工过程中“三违”现象, 个别施工操作未能严格执行相关作业操作规程及技术标准
2 车辆运输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因素分析
2.1 事故原因分析
车辆单位主要是交通事故, 大量交通事故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导致事故的原因是由于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不良环境所引起的。也就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和环境条件三个要素组成了我们整个生产施工过程中的“人-机 (设备) -环境”系统, 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如在一些特殊气候环境下 (高温、雨雪、大雾等) 油罐车司机执行偏远滩区内的拉油作业施工, 三个要素是一个相互作用, 相互依赖的关系。
2.2 施工过程中安全主体分析
在“三要素”中, 相对设备和环境来说, 人是最活跃的。人是操作设备、改变环境的主体。交通事故中, 驾驶人的因素占到交通事故原因的70%以上, 为了保证采油五厂车辆单位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就必须在综合考虑“三要素”的基础上, 重点抓驾驶人的操作行为。人是安全生产的主体, 安全生产管理关键是管人;管住了人, 就掌握了主动权。所以, 对人的车辆驾驶行为及现场操作行为的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首要工作。
3 推行安全生产隐患整改体系的主要措施
3.1 开展安全生产运行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工作
开展运输过程风险评估是为了有效识别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危害、风险, 采取相应的风险消减措施, 减少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 达到不发生事故、不损害人身健康、不破坏环境的目的。按照中原油田HSE委员会办公室《交通运输危害识别与防范》要求, 评估程序如下:首先成立车辆运输风险评估小组, 参加人员未主管领导及相关负责人、技师等。然后确定评估的范围, 包括出车前、行驶中、收车后的日常检查, 装卸油作业过程中的风险评估、特殊天气及节假日存在的风险等所有可能导致重要的危害的活动。最后确定的评估对象并选择多种评估方法 (如安全检查表SCL附录4-1、工作危害分析法J H A, 附录4-2) 来进行评估.评估人员通过现场观察及所收集的资料, 对所确定的评估对象, 识别尽可能多的实际的和潜在的危害, 对所识别的危害事故、事件或环境因素加以科学评估, 确定最大危害程度和可能影响的最大范围, 以便采取有效或适当的控制措施, 从而把风险降低或控制在可以容忍的程度。
3.2 按照风险评估的结果排查本单位内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 对危险品运输过程逐步进行分解, 如出车前、行驶中、装卸油、收车后、恶劣天气节假日等, 对每一步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详细分析, 并针对存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消减和防控措施。例如出车前检查不细不到位, 导致行车后出现机械事故或其他事故, 消减措施是基层干部带领职工每天按照中原油田“211”工作法中设计的汽车驾驶员岗位危害识别卡, 对油水罐车的转向、灯光、刹车、传动等安全关键部位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消除安全隐患后再出车。
3.3 完善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预案
按照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各项安全生预案并严格执行。例如遇有雨、雪、雾等恶劣天气, 立即启用恶劣天气行预案, 要求司机按照雨、雪、雾等恶劣天气的行车规定行车, 油水罐车改进罐盖, 防止出现车辆侧滑原油泄漏污染环境的事故。此外, 基层干部上井, 指挥车辆安全通过危险路段, 从而保证恶劣天气生产安全正常的运行。
3.4 加强设备修、保工作的计划性避免设备隐患整改突击
车辆运输单位, 车辆的修保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必修按照计划逐步进行。设备主管人员, 必须对负责的设备做到心中有数, 按照设备状况上报每月的设备修、保计划, 避免出现设备隐患整改突击。做到年度隐患早运行、突发隐患随时治, 月度隐患有预案, 长时间恶劣天气后隐患的再次复查和整改等形成自觉行为, 不抢险、不突击。
3.5 加强汽车驾驶员管理, 做好人为事故的预防工作
经统计, 车辆交通事故中原因中, 驾驶员的违章行为占75%, 要想杜绝安全事故, 必须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
3.5.1 加强驾驶员的安全教育
日常开展安全宣传教育, 安全培训, 提高其安全技术素质, 使之达到安全生产的客观要求, 从而为现场施工有效预防人为事故的发生提供基础保证,
3.5.2 做好汽车驾驶员的动态管理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开展不同形式的安全检查, 促使职工按照操作规定操作, 及时发现并改变职工在施工过程中的异常行为, 使之达到安全生产要求, 从而预防、控制由于人的异常行为而导致的事故发生。
3.5.3 做好汽车驾驶员的思想工作
发现劳动者因受环境影响, 思想散乱, 有产生异常行为可能时, 要及时停车休整, 解决存在的问题, 从而预防控制由于驾驶员心绪不宁而导致的事故的发生。
安全整改没有“第二次” 第4篇
据《工人日报》报道,贵州省副省长孙国强在日前举行的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要求,对没有排除安全隐患的单位必须停止生产,并且一律不准安全监督部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下发第二次整改通知书,安全整改没有“第二次”。
有的单位,收到安全整改通知书一大把,就是不落实整改,今后,谁下发第二次整改通知书,将追究谁的安全监察责任。
这一要求,一针见血,切中时弊,透视国内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重特大事故,有不少是在整改隐患时因种种原因,拖拖拉拉,失去机会,最终导致灾难的到来。
2004年10月4日,广西浦北特别重大烟花爆竹爆炸事故,造成34人死亡,55人受伤,900多平方米生产厂房被毁,直接经济损失达130多万元,事故调查时发现,仅当年年初县安全监管部门就对该厂发出了6份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据该县代县长说:“8月24日,县里开展了一次检查,发现这个厂存在6个方面的事故隐患。到9月20日复查时,该企业整改了5个,有1个还没整改,我们要求两天内整改完毕。‘十一黄金周前,县里又布置了一次大检查,9月28日白石北镇的安全监督人员在该厂检查时,又发现了5个问题,有的问题是以前整改过的。”就在这拖拉扯皮之间,10月4日,这起特别重大烟花爆竹爆炸事故发生了。
2005年3月14日,黑龙江七台河矿业精煤集团公司新富矿三区一采矿井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8名矿工死亡,重伤1人。调查时黑龙江省副省长刘海生说:事故发生前,七台河矿业精煤集团公司安监局,黑龙江煤矿安全监察局佳合分局分别于2004年10月3日,11月22日和2005年2月15日三次向该矿下的停产整改通知书,但监管人员却没有及时跟踪,致使事发矿井仍在冒险作业,直至事故发生。
总结这些事故教训,究其种种原因,安全监管的缺失,不能不说是一个致命的缺陷,而造成这一致命缺陷的症结,首先是对隐患整改的认识不到位,有的安监部门和安监人员对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学习领会的不够,认为发现了隐患,下达了整改通知书,其职责已尽,整改不整改,整改的怎么样是企业的事,出了事也是企业负责,把隐患整改的希望寄托在集团企业摇摇晃晃的自律意识上,造成监管的缺失;其次是由于认识的不到位,造成隐患整改的措施不力,下发了隐患整改通知书,好像是抓了对隐患的整改,但是督查不到位,跟踪不到位,抓而不紧,实质上等于不抓,以致时间长了,一些企业将隐患整改该这样的刚性硬任务,当作了弹性软任务,于是有的企业对隐患整改就有了“虚心接受,坚决不改”的搪塞之举。
安全生产自查整改报告 第5篇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为确保我院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顺利开展,杜绝安全事故发生,我院调整充实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已对本院各环节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现将排查情况及整改措施总结汇报如下:
一、检查内容
(一)安全生产情况:院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对全院进行了一次彻底检查,包括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及落实情况。用电及消防情况,易燃、易爆、麻毒药品等危险品管理以及医疗安全管理等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1、组织领导
领导责任制落实情况良好,成立了由院长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值班人员到位,各项规章制度健全。
2、预防医疗事故方面
落实了医疗安全的各项核心制度。医疗安全的各项硬件设施完善,供应室、手术室等科室设施建设规范。医疗废物处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处理方式符合标准,做到了有专人管理并责任到人。
3、安全教育方面方面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
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维系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事
关我院经济的兴衰。我院自今年以来,院领导高度重视安全
工作,始终把它列为“一把手”工程,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主
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岗位专业一起抓,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并从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入手,全面提
高我院职工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及时传达县卫生
局关于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对《安全生产法》以及相关法
律、法规的学习更是抓紧抓实。通过学习,使全院职工认识
到,安全生产是一项重要的细致的工作,稍有马虎,即可能
酿成事故,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从业人员自我保护能力。
4、治安保卫和消防方面
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了治安保卫和消防设
施、消防设备健全,职责、工作制度,人员值班落实到位。
重点要害科室的防护责任措施落实。
二、发现的问题
1、消防器械未落实到位,需进一步完善。
2、所有线路已基本更新,并经再次检查,所有明线未发
现老化及破损现象,连接处未发现虚接、漏电现象;楼下总
闸盒处存在安全隐患,需加锁控制,已安排主管副院长负责
办理。另外医院规定,任何科室和个人未经医院同意,不准乱拉乱接电线,以防发生危险。
三、整改措施
1、立即安装好合格的消防器械。
2、召开职工大会,对医院安全制度、消防器械使用等有关知识进行再培训;宁愿多点时间检查安全,排除隐患,也不能违章作业,在日常性的工作中重点强调,使大家倍感安全检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麻痹、侥幸、凑合、敷衍的思想万万要不得。只有通过检查,才能发现问题,努力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3、以安全检查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全院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使我院的医疗生产工作能够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持续下去。
医院安全生产自查整改报告 第6篇
一、医院组织行政及相关科室先后对医院的各重点部位进行了检查,特别是供氧系统、各科室用电用水、高压消毒锅以及各科室急救药品、毒麻药品的管理、医院新址工地的工程进度、施工安全等工作进行了检查,同时要求所有科室进行全面自查,查找安全隐患。
二、医院安全委员会组织健全,人员和责任明确,门诊、急诊等人员聚集场所安全,防火设施完好,疏散通道畅通,安排专人定期检查我院消防通道,特别是夜间消防通道的安全畅通情况。组织全院职工学习消防知识,提高职工的消防意识,增强了火灾急救处理的能力,为杜绝消防安全隐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向到我院就医的病人及陪护者介绍医院情况和入院须知,科室主任、病房护士长负责组织本科室人员对在有氧气的病房和走廊内吸烟的病人及陪护者进行监督和劝诫工作。
三、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院部与各科室分别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出问题追究谁的原则,确保安全生产。
四、医院前后院安装了24小时监控设施,实行行政24小时带班制度,做到技防、物防、人防有机结合。
五、医院要求全院所有科室制定每日巡查制度,及时排查各种安全隐患,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上报。
六、加强医院保安的管理,要求保安每天24小时在岗,每2小时全院巡查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