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江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师信息
来源:莲生三十二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江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师信息(精选8篇)

江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师信息 第1篇

江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方向及导师简介

0302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01 马克思主义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 4 祝黄河 男 教授 学科带头人 赖亦明 男 教授 胡淑慧 女 副教授 邱新有 男 教授 02 市场经济与现代德育 5 李康平男 教授 学术带头人 张吉雄 男 教授 池平青 男 研究员 张平各硕士点专业方向导师力量学科代码西方社会

历史观 西方经济

伦理 东西方哲

学与文化西方政治

哲学 道德与人

生 吕 滨

环境伦理

经济伦理

学 吴瑾菁

道德心理与道德教育 020101 03

教育行政

法 李晓静

二级学

科专业

名称 1

女政治经济学

030103 4

研究方吴仁平吴瑾菁 蒋九愚 彭隆辉 郑小江 教 授 曾建平汪荣有 副教授 章小谦

01宪法与行政法学

颜三忠 副教授

导 师

人姓名 性 别 职 称 备数 学科

男 教 授 带头

人 女 副教授男 副教授男 教 授男 教 授

学科

男 教 授 带头

人 男 教 授

男 副教授

02陈瑾祥 男 教 授01宗志翔 男 副教

男 副教授

03程吉生 男 副

030204 蒋贤斌 02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

思想政治教育 邱新有

市场经济与现代德育 池平青 白 浔

道德教育

与现代化王玲玲 王树林 04

当代中国改革理论

与现代化建设 姚 电

市场经济与当代法制教育 当代高校党的建设

理论与实践

中共党史 男

谢建社01

男男 男

女 男

男1

01副教授

赖亦明 教 授 李康平研究员 教 授 汪荣有 教 授 教 授

罗来武 教 授 刘 俊

欧阳忠祥授 王

晓男 春研

究员

男 教 授

男 教 授

男 教 授

男 教 授

男 教 授男 教 授教 授

学术

带头

学术

带头

江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师信息 第2篇

知己 这个其实挺难得 有时候那个小人就住在你心里 但是你真的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所以你要先了解自己读研的目的 想得到什么 这样才好接下去的准备

目的:1)纯学术 觉得本科知识匮乏 纯想学习想当科学家 这样的其实挺少的 但是有 以前成都寝室的就有 下面我会提到。那你就直接选哪种学术前沿的专家或者院士吧,当然不是每个大学都有院士可以给你选择的。那你就选一心埋头科研的,这样的老师多半单纯善良,不勾心斗角,也没时间折腾这些他不想要的东西。所以你会这样的人沟通的很好,从而在学术上有很大的发展和造诣,当然这样的老师多半怀才不遇,其实也不是不遇,只是没有行政位置,不会出风头,当然你纯学术的目的都可以达到,这样就足够了。

2)找个好工作。多半人的心理,混个文凭,找个更好的工作,可以生活得更有尊严,那你就必须考虑一些现实的东西了,前面有师兄因为导师是院领导,所以直接留校,当然我认为男生留校没太大出息,呵呵,可能我的想法并不对,也不是每个男生都要创业开公司嘛,哈哈,可能这只是我个人见解,不要拍砖!但是留校至少也是不错的工作,还有北京这边师兄因为导师是局长,直接留下的,当然也就是说如果你的老师是领导你工作基本搞定,不可以直接留下,他也会做出相应的推荐给你好的机会。

插播下找好工作为目的的两类人:

1)很爱学习,也很爱装13,有点迂腐甚至。明明自己不适合走什么政治路线,但是还一副领导模样,当然这样的有点郁闷,最好就直接到个一般的工作岗位混饭吃最好,如果你要是有了超越你能力的目的,估计后果有点惨。

2)很聪明,圆滑,说话办事恰到好处,很会拍马屁,甚至领导老师都感觉不到在拍,这样的基本算是极品,这样的适合仕途,也会和自己的导师学到一些以后工作的一些技能,当然都是走仕途的。这种人恭喜你,你找对导师的话顺风顺水了,当然希望你人品好点,说小人不可怕,掌权的小人就卡帕!!

邓联文 杨兵初 刘雄飞 刘小良 胡照文

杨院长1957年11月生,博士、教授物理

刘雄飞 1960年6月生,教授,现任中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在薄膜材料的制备、机理及应用和热物性理论与测试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湖南省重点科研项目1项,校文理基金项目3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2篇,EI收录10篇。

从事教学工作20多年,主讲了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电子电路CAD 数学物理方法等近10门课程,4次获得校教学质量优秀奖;指导硕士研究生10余名;编写了《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低压电器与电子电器》两本教材;作为负责人承担了校级教改项目2项,获校级教学改革成果奖3项。电子系的导师 刘小良,博士,副教授,1966年9月生

1988年7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7月获理论物理硕士学位,2003年9月进中南大学攻读材料物理博士学位,2004年6月调入中南大学物理学院工作。2006年9月被评为副教授,2006年12月获博士学位。

先后主讲过《固体物理》、《固体理论》、《大学物理》等课程。多年来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和计算材料学领域研究工作,有扎实的凝聚态物理及固体物理的理论基础,目前研究方向为低维无序材料中的电子结构及输运性质等。已在“Physica B”、“Modern Physics Letters B”、“物理学报”、“计算物理”、“量子光学学报”、“材料导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EI收录10篇

胡照文1963和邓联文 材料 铁道 盛利元1956 通信方向 胡志坤 1976 曹建 1955 湖南一个电力公司的技术总监

许雪梅 1971之前是图像处理方面,现在改为光子晶体光纤传感器和信号完整性处理 黄小忠1968 锡箔材料

陶少华1970 光通信方面的陶少华-人物简介

曾于2001年至2009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光子学研究中心和新加坡微电子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微光电子学,微纳米光子学器件,微光学元件,光镊,及光信息处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国内外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50余篇。[ 孙克辉1968 杨院长是我导师,主要是物理的,他的学生一般跟着周老师做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最近有个千人计划做材料也不错,但是已经招满了

刘雄飞是电子系的导师,车牌识别,软件方面的

刘小良应该是比较年轻,研究方向你要想了解我帮你问一下 胡照文其实也是和邓联文老师他们,在铁道那边搞项目,材料方面的,要做实验

盛利元应该是比较严格的导师,是通信方向的应该,大致哈。他的学生都还不错,学的比较扎实

项目可能不是很多,因为他比较老了,但是他关系比较广,一个他的学生到国防科大电搞研究去了

胡志坤是刚从国外回来的老师,比较年轻,30多岁,跟外面公司联系比较多,项目也特别多,实干型的

曹建,1955年9月出生于湖南长沙市,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半导体专业,获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金属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1985年9月来中南工业大学物理系任教至今。1989年??1990年去英国卡的夫大学进修表面科学。1999年9月晋升为教授。是又一大人物。学校导师只是他生活的九牛之一毛,它主要是湖南一个电力公司的技术总监,他的学生都在研二到公司实习了,学的也都很不错。但是曹建不会管你的学习,他的概念里研究生读半年就行,因为学不到东西

许雪梅,就是我现在跟的老师啦,她是唯一一个女导师,认真负责。科研功底没的说,已经拿到了博士后。口碑很好,辅导学生严格,她的学生都很踏实,找工作都不成问题。研究方向:之前是图像处理方面,现在改为光子晶体光纤传感器和信号完整性处理(属硬件,不需要编程)

还有就是李长庚,他是党支部书记,行政活动比较多。研究方向是通

信技术,还行,不做任何评论 黄小忠也招电子的,他是搞吸波材料的

黄小忠还没说完,他的项目很多,定期给学生发钱,搞得好的很有前途。属于军工材料,涉及军事机密。

还有个年轻日本留学回来的值得推荐,科研正处于上升期,我很喜欢

他可惜当时我有点急

陶少华,很年轻,30多也是。主要也是光通信方面的,为人和善,管理学生也严格。科研实力比较强,低调中的高调人

孙克辉,男,汉族,1968年9月出生,湖南省益阳市人,工学博士,教授,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现担任中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委员、电子信息系主任。先后担任过8门本科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或参与教改项目5项,发表教改论文5篇。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SCI/EI收录8篇。获教学成果奖二次,中南大学首届“学生最喜爱的老师”提名奖,优秀指导教师;中南大学首届师德先进个人; 中南大学第二届吾爱吾师“学生最喜爱的老师”最佳口才提名奖;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1.导师最佳年龄:30~35

一定要选择年轻的导师。年轻的导师在单位历浅,做事情比较小心谨慎,对学生负责的几率比较大。带不好学生可能会影响升职。年轻老师社会阅历浅,比较单纯,不会那么黑。年轻老师富于创新精神,有朝气,对新事物敏感。

不要选60岁以上的导师.正所谓“强弩之末,其势不能穿缟也”.其实45岁以上的导师基本上已经不做研究了.2.职称考虑: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为最佳

职称越高,名气越大的导师,往往不把带学生当成一回事情。在他们眼里,当博导带学生就是“踢着玩儿”的事情。有博士学位这一点很重要。还有,一定要看你未来的导师有没有在国外高级期刊上发表过文章。

3.不要选胖子做导师

常言道,“心宽体胖”。身体胖的人,往往比较懒,不喜欢费大力气做事情,也不喜欢替他人操心。他们投机取巧,精于钻营。给这种人当学生会很累。因为他们早就盘算好把最累的事情让你来干,然后据为己有。这种人往往心黑。个子矮的人也不要考虑。瘦高个老师最好!

4.不要选有行政职务的人做导师

有行政职务的人时间太少,这些人心思不在做学问上。

5.不要选择有项目的导师

你会成为廉价的打工仔,会很累也学不到学问,满足以上1,2的除外。

6.要读博士一定要到国外

最好是英美,其次是法、德、瑞士。也可以考虑日本。日本的导师非常认真。

7.不要选择名下带很多博士的导师

物以稀为贵。人也一样。导师的精力有限,多了带不过来,所以干脆不带。

江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师信息 第3篇

1 传统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本科思想教育中存在教育方法和政策导向不恰当

高校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 结果导致专业课教师只重视传授专业课知识, 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这影响了本科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整体效果。因为高校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教师职称评比、科研成果能力量化中, 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存在于形式, 没有实质的工作进展, 使得高校教师不重视思想教育工作。另外部分高校并没有严格规定专业课教师要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使得教师认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属于自己的职责, 认为会付出劳动而没有回报。这样不能调动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性。

1.2 高校不断扩张, 使高校专职思想教师不足

当前虽然高校思政治教育工作都是由专职教师担任, 但是授课一般都是多媒体一二百人的大课堂, 学生和教师很难做好教学互动工作, 更不能做到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个别谈心, 使教育效果受到影响。由于人数众多, 教师不能很好地管理学生, 使得学生纷纷逃课, 根本不去听课, 使得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难上加难。思想政治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出国考察、社会实践的机会很少, 这影响教师素质的提高, 进一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 辅导员日常工作繁杂, 没有时间辅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些辅导员并不重视思想教育工作, 认为专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已经做了工作, 没有必要重复。

1.3 专业课教师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

由于专业限制, 专业课教师并不能很好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统的教学中, 专业课教师一般都不从事思想教育工作, 缺乏相关教育工作经验。专业课教师只重视专业课知识的讲授, 并没有做好师生沟通, 社会实践也缺乏, 从而影响思想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有些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 满足于课堂, 缺乏敬业精神, 所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重要。思想教育工作必须做到与时俱进, 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需要。

2 本科生导师制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优势

本科生导师制旨在提升大学生专业课知识, 使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指导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增强人际沟通能力等。高校采用本科生导师制 (下转第222页) (上接第88页) 是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创新和提升, 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有重要意义。

2.1 有助于师生沟通, 使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本科生导师具有专业知识, 在与本科生交流中具有说服力, 凭借专业知识和经验, 能够迅速发现政治教育资源, 将它纳入教学当中。根据规定, 导师和学生要进行定期思想工作汇报, 导师要与学生保持联系, 经常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导师要指导学生专业课知识, 导师要了解知识框架和学生学习情况, 要做到经常指导学生, 制定学习计划和改进学习方法, 在良好的沟通情况下,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树立专业思想, 提高学习质量。最终激发学习积极性。师生之间做好沟通, 便于导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以便寻找更适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导师应该对学生的毕业规划做出指导, 对学生的学习和人生规划给予一定的指导。

2.2 有助于师生之间建立平等关系, 易于落实思想政治教育

本科导师制的性质有助于师生建立平等、自由的关系。导师与学生之间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学生们更能够和导师之间建立友谊, 这样子有利于学生接受导师的意见和指导。当学生遇到思想问题时, 会主动向导师倾诉和乐于接受导师的帮助。目前高校学生中, 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 导师要以朋友和长者的身份, 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让学生敢于面对问题, 敢于跟导师讨论交流, 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如果导师总是严厉地教育学生, 根本不能够做好交流, 这样子就无法落实思想教育工作。

2.3 有助于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 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 高校采用双向选择的导师制。一面导师选择学生, 另一面学生在了解高校导师详细情况下选择导师, 这样满足双方需要, 调动学生参与的自主性, 以便发挥导师最大的指导作用。导师制不同于传统的交流方式, 有模式化的灌输方式变为自由交流的探讨方式的教育形式。学生们在交流中吸收导师的指导意见, 同时做好及时的反馈, 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导师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就要经常向学生讲解国家的最新方针和政策, 指导学生领会党的精神实质, 端正思想政治态度, 提高政治认识。培养学生树立为党和国家服务的思想意识,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

2.4 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优化组织形式, 合理安排活动

本科生导师制能够使师生之间做到高效互动, 师生之间做好沟通, 这样子可以使导师一方面了解学生基本情况、掌握思想政治状况, 另一方面, 导师可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 适时调节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没有互动, 就做不好交流工作。要优化交流活动形式, 师生之间的互动形式有课堂授课、课后讨论、开展学术座谈会、社会实践等。活动的形式反作用于活动内容, 良好的组织形式可以激发参与者热情, 拓宽学生思维, 迸发创意。如果没有好的活动形式, 就不能调动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热情和主动性。导师通过各种形式上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指导,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3 结语

本科生导师制是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应运而生的, 本科生导师制除了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指导外, 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不仅要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还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本科生导师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实施效力, 正在被大多数高校所认同。本科导师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无法替代的作用。导师制是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鼓励师生互动, 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目前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依然存在问题, 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迫在眉睫。新形势下, 本科生导师制是对大学生素质培养和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意义重大。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思想教育工作,意义

参考文献

[1]牛立忠.高校本科生实施导师制会议[J].飞天, 2009.23 (20) :78-79.

[2]章舜钦.论在高等学校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行导师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5.6 (11) :12-14.

[3]白雪峰.论“综合导师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6 (3) :92-94.

江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师信息 第4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 创业教育 三导师制

从1997年清华大学举办第一次创业大赛始,我国创业教育已经走过17年的历程,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优秀的做法,但是,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率仍然难以突破4%,西方国家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普遍可以达到20%。这反映出我国创业教育依然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原因有很多,没有形成能够充分发挥“集群优势”的专业化、专家化创业教学团队机制是关键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

创业教育在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已经在高等院校普及。创业课程一般由专业课、公选课、选修课组成。在创业教育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明显跟不上步伐。创业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创业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金融学、会计学、营销学等多门学科。相应地要求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具备以创业学为主,兼备多学科知识背景并具有一定的创业实践经验。这对创业教育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现有的创业教育教师主要来自于辅导员、就业部门工作人员、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等,他们大多数并不熟悉创业项目,远不能满足创业教育发展的真正需求。符合创业教育能力需要全部条件的教师可谓是凤毛麟角,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创业教育教师能够达到标准也不多。这就需要发挥“集群优势”,运用团队的力量合理分工完成创业教育的教学任务。创业教育凸显实践性的特征,而当前创业教育教师很少有创业实践经历或者参与企业运营的经验,教学主要从理论到理论的传授,缺乏知识的自信力、说服力和传播力。就我国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创业教育师资严重不足。2012年8月1日,根据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文件的精神,要求各地高校开设创业教育为必修课。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开课后,创业教育师资更为紧张,特别是专职教师。根据调研统计,二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中,41%的高校没有创业教育教师;34%的高校创业教育教师由就业、学工、团委、辅导员、经管学院教师兼任,兼职教师本身有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加之创业教育课程专业性强,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才能讲好这门课,耗费时间与精力,而大部分教师只能边学边教,教学效果也差强人意;25%的高校设有专职教师,专职教师主要由辅导员、就业管理人员、“两课”教师转行而来,创业理论知识不系统,缺乏创业实践经历,难以有效地把握创业教育规律,指导学生创业实践十分吃力。

2.创业教育教师科研水平不高。高等院校一般成立创业指导教研室,隶属于招生与就业指导处或者学生工作部门。由于专职工作人员少,事务性工作比较多,加之没有经过系统的创业理论培训,知识背景比较薄弱;教学、管理、科研集于一身,造成教学研究工作浮于表面,难以深入。在行政部门,创业教育教学研究并非主流的工作,处于比较边缘的地位,久之其功能变得泛化、简单化、表面化,仅余排课、考核等工作。

3.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不够稳定。专职创业教育教师隶属于行政部门,主要从事管理与服务工作,缺乏科研与教学的环境,没有科学的、阶梯式的教学科研团队,没有学科的支撑。职称评聘与专业教师岗位的评聘条件基本一致,有管理教学的责任却没有行政发展空间,属于在夹缝中生存发展的人,这引起大量优秀师资的流失,或转岗去从事行政工作,或转为专业教师。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思想+创新+创业”导师的内涵及其职责

针对创业者素质包括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实践三方面能力的需要,建立“思想+创新+创业”三导师制可以弥补现有创业课程体系的缺失,完善大学生创业群体的素质构成。

1.创业教育“思想+创新+创业”三导师制的内涵。创业教育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强调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通过实践丰富、更新理论知识内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培养出有社会责任思想、有创新创业知识、有创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导师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基于不同群体的业务优势,吸纳学生政工干部担任思想导师、专业教师担任创新导师、校外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构建创业教育三导师制。高等院校建立“思想+创新+创业”三导师制,即:思想导师主要负责宣传创业政策,启蒙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提供法律援助;创新导师负责传授与创业有关的专业知识,提供必要的理论与技术性知识支持,提高学生科技创新与自主创业能力;创业导师负责引领学生进入创业实践环节,在模拟、实习、实践中形成对创业的感性经验,帮助创业项目孵化落地。三者分工明确,优势互补,互动交流,能够有效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精神支持、技术支撑和实践经验。三导师制有利于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提高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水平,锻炼学生创业实践能力。

2.创业教育“思想+创新+创业”三导师的职责

第一,思想导师的职责。思想导师主要从就业服务、学生工作等部门遴选。基于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主要负责宣传创业政策,启蒙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坚定创业信心;同时为有志创业的学生提供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援助。

第二,创新导师的职责。创新导师主要从专业教师和科研人员中选拔,主要是结合自身科研工作实际,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技术和知识支持,有针对性的提供咨询与培训服务等。大学生创业一般会利用高校的科研成果,高技术壁垒是大学生创业的最大优势之一。创新导师可以指导创业大学生对科研成果的可靠性、成熟度有正确的评价。

第三,创业导师的职责。创业导师主要从校外优秀企业家中聘任,主要利用课堂或者网络平台向大学生传授创业经验,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指导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实际运作,特别是高校中有很多成为“睡眠成果”,而大学生确缺少合适的项目,由创业导师指导有意愿创业的大学生来遴选市场前景好、投入资源少的项目,激活被束之高阁的成果,对学校、社会、学生、科研人员均是有益的事。

nlc202309011916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三导师”制的路径探索

1.严格选拔创业教育导师,建立“三导师”师资库

第一,思想导师主要从学工、团委、就业、组织、宣传等部门工作人员及辅导员中选拔,形成政治素质强、服务意识强、组织能力强的100余人的思想导师团队。也可以从社会上选拔一些从事过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思想导师队伍中,如退休干部、知名校友、创业模范等。

第二,创新导师面向全校专业教师,选拔优秀师资参与创业教育教学工作。并且给这些导师配备学生助理,辅助他们完成一些事务性工作。建立拥有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为核心,数量达到150余人的创新导师团队,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技术咨询、指导和跟踪服务。

第三,创业导师主要从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中选择,组成学科门类齐全、能力突出的100多人的创业导师团队。特别是那些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退休干部、企业管理者等,他们一般希望发挥余热,能够专心从事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经验、实习、实践的指导。

2.全面培训创业教育导师,建立分类培训规划。当前创业教育培训具有覆盖面窄,内容趋同、短期性的特点。要避免以上问题,应该鼓励高校开展校本化创业教育培训。

第一,思想导师培训。思想导师擅长组织学生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是缺乏创业知识、创业实践的认知。因此,对他们进行创业知识、实践培训十分必要,使其掌握一定的创业知识、体验创业过程,才能深刻理解创业的意义,养成创业精神。到企业挂职锻炼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但是目前实施还有很多的困难。

第二,创新导师培训。创新导师的优势在于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扎实的知识积淀、广博的理论基础,但是总体上缺乏创业实践体验。创新导师可以分理论型和实践型进行培养,理论型主要从事创业理论研究,加强学生对创业知识、创业风险、市场机会等知识的掌握;实践型可以在企业兼职或者参与创业项目或者自己创业,将创业实践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同学生进行探讨,提升创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第三,创业导师培训。创业导师主要来自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等部门工作人员,他们的优势在于实践经验丰富,但是缺乏教学经验,如何将其创业经验有效地传授给学生,需要对其进行教学、教法的培训,开设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理论、教学法等相关课程进行培训,提升其讲授能力。同时,需要对其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培训,防止个别创业导师不遵守教学大纲、教学规则,将市场竞争中的不良做法带入校园,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3.科学考核创业教育导师,建立标准化评价体系。对不同类型的导师建立不同的量化指标体系,有利于导师在开展工作时有明确的方向。思想导师以量化指标的方式考核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的培养状况,如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问卷调查或走访座谈等;创新导师的考核可以由督导室完成,考核其对创业学生知识技术支持的状况;创业导师的考核由教务部门考核,考核其上课的数量质量,为学生提供的实习机会,为创业学生提供的指导及其效果等。同时建立创业教育导师的评教平台,课程结束后,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平台为导师打分,对进一步需要改进的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1]刘晓,黄勇明.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1):28.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G2014010623).

江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师信息 第5篇

研专业课真题

科目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2001年;

一、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阐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点

2.简要阐述心理咨询对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3.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式怎么样的?这一关系在新形势下呈现出什么突出特点?

二、小论文

试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2002年

一、回答下列问题

1.内化与外化的关系式怎样的?该范畴为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对基本范畴?

2.如何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你是如何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

3.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作用和原则是什么?

二、小论文

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2003年

一、回答下列问题

1.思想教育与行政管理的关系式怎样的?结合你所处的环境简要说明在处理此关系上目前存在的问题

2.简要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作用,你认为在现时代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作用

3.简要说明你对灌输教育方法的看法

二、小论文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

2004年

一、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你对“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如何理解?

2.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3.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特点是什么?

二、小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2005年

一、回答下列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的特点是什么?你对此特点有何看法? 2.教育和管理这对范畴的关系是怎样的?你认为如何才能处理好它们的关系?

3.熏陶感染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什么作用?如何才能充分发挥此方法的效用?

二、小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意识形态建设

2006年

一、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增强该项教育时效性的关键

2.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你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3.简要说明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功能。

二、小论文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2007年

一、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并说明在我国目前条件下如何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2.简要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点,你认为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有何影响?

3.简要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良好政治素质的表现。

二、小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2008年

一、回答下列问题

1.思想与行为的关系式怎样的?如何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2.简要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

3.简要说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点。

二、小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2009年

一、回答下列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一般有哪些环节组成?你对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有何看法?

2.熏陶感染法的特点是什么?在实践中如何才能更好的发挥该方法的作用?

3.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现在哪些方面?你认为目前在此问题上应该加强的方面是什么?

三、小论文

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10年

一、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2.如何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具体规律中的“互动规律”? 3.简述疏通与引导的关系,你认为怎样才能使疏导工作有效?

三、小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11年

一、回答下列问题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学界对此有什么观点?

2.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作用,如何确立目标? 4.简述自我教育法

二、小论文

江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师信息 第6篇

(以姓氏拼音为序)

艾保全,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研方向是分子马达运动机制、低维材料(纳米)的能量和热的传输、生物非线性噪声效应。200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博士学位。随后在香港大学及香港浸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9月起华南师范大学教师。主要从事理论生物物理的研究,包括生物非线性系统中的噪声效应,肌肉运动微观机制,分子马达的运动机制(线性和旋转马达)以及低维材料的热传导等领域的研究。他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Physical Review E等 SCI收录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32篇。论文被引用200多次,其中关于肿瘤生长过程中噪声控制的论文被它引50次,关于微管中粒子定向输运的论文被著名综述期刊Reviews Modern of physics引用并介绍我们的相关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并和澳门科技大学,日本产业科技大学以及香港浸会大学等研究组从事合作研究。主要荣誉:2006年华南师范大学科研优秀工作者.2006年入选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培养对象.2005年获得广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称号.研究兴趣:

1.分子马达的研究:研究分子马达的运动机制,线性分子马达,旋转分子马达,以及分子马达运动方向的控制,效率及其最大值研究,考虑量子效应的分子马达的运动。

2.低维材料(纳米)的能量和热的传输:一维纳米系统中热传导性质的研究及其应用的研究;热二极管,三级管及热(声子)操纵和控制的研究.3.生物非线性系统中的噪声效应: 基因选择过程中的噪声效应;噪声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细菌生长过程中的噪声效应。主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1-2009.12,分子马达运动机制的理论研究(旋转).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1-2008.12,线性分子马达运动机制的基础研究.发表代表性论文(if>2.0)

1.and Liang-Gang Liu,Brownian pump in nonlinear diffusive media,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112(2008)9540

2.and Liang-Gang Liu, Phase shift induces currents in a periodic tub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126(2007)204706

3.and Liang-Gang Liu, A channel Brownian pump powered by an unbiased external forc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128(2008)024706

4.and Liang-Gang Liu, The tube wall fluctuation can induce a net

current in a periodic tube, Chemical Physics, 344(2008)185-188.5.and Liang-Gang Liu, Thermal noise can facilitate energy

transform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entropic barriers,Phys.Rev.E75(2007)061126.6.and Liang-Gang Liu, Reply to comment on correlated noise in a

logistic growth model, Phys.Rev.E77(2008)013902.7.and Liang-Gang Liu, Facilitated movement of inertial Brownian

motors driven by a load under an asymmetric potential, Phys.Rev.E76(2007)042103.8.Bao-quan Aiand Liang-Gang Liu,Current in a three-dimensionalperiodic

tube with unbiased forces, Phys.Rev.E74(2006)051114.9.Transport reversal in a thermal

ratchet, Phys.Rev.E 72,(2005)031101.10.Xian-ju Wang, Guo-tao Liu and Liang-Gang Liu, Correlated

noise in a logistic growth model, Phys.Rev.E 67(2003)022903.11.Xian-Ju Wang, Guo-Tao Liu, and Liang-Gang Liu, Efficiency

optimization in a correlation ratchet with asymmetric unbiased fluctuations, Phys.Rev.E68(2003)061105.12.Xian-Ju Liang-Gang Liu, Modeling translocation of

particles on one-dimensional polymer lattices,Phys.Rev.E 64,(2001)906-910.13.and Liang-Gang Liu, Stochastic resonance in a stochastic bistable

system,JournalofStatistical Mechanics: theory and experiment(2007)P02019.14.andLiang-gang Liu, Efficiency in a temporally asymmetric

Brownian motor with stochastic potentials, JournalofStatistical Mechanics:Theory and Experiment(2006)P09016.15.Efficiency and

Current in a correlated ratchet, Chaos 14(4)(2004)957

16.Liqiu Wang and Liang-Gang Liu, Flashing motor at high

transition rate, Chaos, solitons & fractals 34(2007)1265-1271.17.andLiang-gang Liu, Transport driven by a spatially modulated

noise in a periodic tube, Journal of Physics:Condensed Matter 19(2007)266215.Email:aibq@scnu.edu.cn

陈浩,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主研方向是非线性物理、量子场论和凝聚态物理。1988.2 在中山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1998.11为华南师范大学物理系教

授。主研方向为理论物理,包括非线性物理、量子场论和凝聚态物理等前沿领域以及理论物理的教学研究。共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9篇。

胡连,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主研方向是量子场论、量子计算。1985年在中山大学获理学博士(量子场论方向).1985到1993研究超导和强关联电子系统.曾在香港多所大学做访问学者.1991在中大任副教授.1991年到1992年在日本东京大学任访问研究员.1993调到华南师大物理系理论物理组工作.先后主讲理论力学,量子力学,高等量子力学等多门本科及研究生课程.1996年在本校升为正教授.2001年起对BERRY相位在量子计算中的应用感兴趣, 参加朱诗亮教授和胡梁宾教授多项国家和广东省科研项目和基金.一共发表正式论文约60篇.涉及基本粒子的量子场论, 超导和强关联电子系统,一维PEIERLS相变, BERRY相位和量子计算,量子点以及大学物理教育.本人现在仍参与朱诗亮教授和胡梁宾教授的基金项目.Email: Hulian0822@163.com

胡梁宾,男,教授,博导。

李铭,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原子核物理专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香港大学获博士学位,1999年5月致12月在巴黎第六大学从事研究工作。本人近年来主要研究领域是半导体,磁性材料,和超导现象的相关理论,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多数被SCI收录。

朱诗亮,男,教授,博士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199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硕士学位。2001年在香港大学获博士学位。2003年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到下述大学或研究所工作过: 香港大学物理系(2001.9-2003.9博士后研究);意大利ISI研所(2004.1-2004.8,博士后);美国密歇根大学光学相干及超快科学中心,理论物理中心(2004.10-2006.8,Research Fellow)。

近年来主要从事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超冷原子、几何相位、凝聚态物理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其中有10篇论文以第1/独立/通信作者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14篇论文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A/B》上。论文曾被Nature、Science、Physics Reports、PRL/PRA/PRB 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他引超过四百篇次。经常应邀为PRL, PRA/B, JPA,PLA, Physica B等重要学术杂志审稿。研究项目“几何相位

理论和应用”获2007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获香港大学2008 Denial Tsui Fellow。

目前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包括:量子计算、量子模拟与量子信息、超冷原子、几何相位的理论及其应用、凝聚态理论等。

10篇代表论文:Realizing and detecting the quantum Hall effect without Landau levels by usingultracold atoms

L.B.Shao, S.L.Zhu* ,L.Sheng,D.Y.Xing, and Z.D.Wang, Phys.Rev.Lett.101,246810(2008)Quantum Jumps between Macroscopic Quantum States of a Superconducting QubitCoupled to a Microscopic Two-Level System

Y.Yu*, S.L.Zhu* ,G.Z.Sun*, X.D.Wen, N.Dong, J.Chen, P.H.Wu, and S.Han,Phys.Rev.Lett.101, 157001(2008)Simulation and Detection of Dirac Fermions with Cold Atoms in an Optical LatticeS.L.Zhu, B.Wang, and L.M.Duan, Phys.Rev.Lett.98, 260402(2007).Spin Hall Effects for Cold Atoms in a Light-Induced Gauge Potential S.L.Zhu,H.Fu,C.J.Wu,S.C.Zhang, and L.M.Duan, Phys.Rev.Lett.97, 240401(2006)Ion trap quantum computing with transverse phonon modes

S.L.Zhu, C.Monroe, and L.M.Duan, Phys.Rev.Lett.97,050505(2006)6 Scaling of geometric phases close to quantum phase transition in the XY chainS.L.Zhu, Phys.Rev.Lett.96, 077206(2006).Geometric quantum computation and multiqubit entanglement with superconducting qubits inside a cavity

S.L.Zhu, Z.D.Wang, and P.Zanardi, Phys.Rev.Lett.94, 100502(2005).8 Unconventional geometric quantum computation

S.L.Zhu, Z.D.Wang, Phys.Rev.Lett.91,187902(4 pages)(2003).9,Implementation of universal quantum gates based on nonadiabatic geometric phasesS.L.Zhu and Z.D.Wang, Phys.Rev.Lett.89, 097902(4 pages)(2002).10,onadiabatic noncyclic geometric phase and ensemble average spectrum of conductance in disordered mesoscopic rings with spin-orbit coupling

S.L.Zhu and Z.D.Wang, Phys.Rev.Lett.85, 1076(4 pages)(2000).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几类量子计算模型研究”。

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几何位相及其在介观量子输运和量子计算中的应用”。

3.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4.参加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固体微结构的量子效应、调控及其应用研究”。

5.参加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基于核自旋量子调控的固态量子计算研究”。

6.参加香港研究资助局基金(RGC Hong Kong)“Quantum Computation with Solid-State Qubits”。

7.参加香港研究资助局基金(RGC Hong Kong)“Exploring New Geometric Quantum Computation Schemes”。

江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师信息 第7篇

一、专业规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创新精神,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以及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为其将来成为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优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各级各类管理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我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青海省高等学校的老牌专业,专业定位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注重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为基础教育和社会发展服务,立足青藏、面向西部、辐射全国,培养具有优良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创新精神,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秀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以及在各基层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型专门人才。总体来看该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清楚、适当可行,符合学校整体发展规划,适应地方社会对思政人才的需求,具有明确的职业导向。

此项自评为A。

(二)专业特色与发展前景

2003年11月青海省教育厅确定我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青海省重点建设建设学科,按照“思想先进、目标明确、改革领先、师资优化、设备精良、教学优秀”的要求,力求达到在专业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力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设臵、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诸方面形成优势和特色,在省内高等学校明显领先,在国内高等学校中有一定影响的目标。根据我院 “十一五”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目前有思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哲学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1、专业特色

本专业自1956年设立以来,在五十多年的专业建设实践中,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作为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并形成了如下专业特色。

1)夯实专业理论基础,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质

在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设臵及人才培养方面,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政治学、伦理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论等课程的教学,塑造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与优良的道德品质,为学生胜任基础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奠定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精品课建设要围绕本学科性质,在建设过程中要达到五个提高:即提高认识、提高质量、提高层次、提高使用、提高效果。增强教研室主任和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责任感。课程建设包括精品课程建设,是研究室主任的主要工作与职责,在今后将作为研究室主任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建设的目标是:保持现有4门院级精品课程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和“社会学概论”课,建设成为校级精品课程。在5年内争取1—2门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教学名师建设工程”是学校基于巩固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获得的优秀成果,提高学校人才队伍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而采取的改革措施。此项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要求名师教授为一年级新生上课,而且要参与到新生的入学教育中,与学生交朋友,让学生一入学就感受到学校丰厚的师资力量和浓厚的人文氛围,从而产生对大学生活的好感。所以要加强名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通过培养培训,使广大教师在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大幅度提高,逐步成长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

2)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突出民族地区和法学理论的教学

在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与选修课程中,开设了必要的民族理论知识教育和法学课程,如民法学、宪法、行政法理论与实务等课程,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对学生进行法治精神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素质与现代公民意识,使学生既能胜任中小学法律常识等课程的教学与教育管理工作,又能从事机关与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

3)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 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农村基础教育阶段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按照中小学对思想政治教师实践能力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强化“三字一话一画”训练,将说课、试讲、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及教育见实习等作为职业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开展校校合作,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做到“早接触、不间断、长流水”,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

4)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当前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课程结构,形成了较有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根据地方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着力培养实用型人才,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立足本地,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优势与特色。为此,坚持注重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除参加学校安排的教育实习外,还要求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二年级暑假和三年级暑假,专门安排本专业教师为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为期两周的暑期社会实践,并由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考评。通过调研增强学生了解社会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时,应侧重放在指导学生参加社会科学研究上。鼓励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马列研读社和演讲协会主办的各种演讲比赛和征文活动,在参加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素质。

5)坚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方向,树立面向基层的特色人才观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发展和思政工作队伍建设需要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与时俱进、弥久长新的学科专业。在专业建设中,我们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科发展的规律,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注重操作,落实到措施。如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组织参观革命胜地和遗址等。从课程设臵到毕业论文选题都突出和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方向,努力培养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专门人才。

本专业强调面向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以服务基础教育为主体,同时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中学师资和其它行业人才。多年来,始终坚持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坚持教师教育特色;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服务基础教育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为宗旨,大力培养服务基础教育的新型中学师资,人才培养呈现出“面向基础教育、完善教师职业基本素质培养体系、毕业生扎根基层”的“三基”特色。

6)发挥思政专业实践性强特点,明确服务社会、服务地方职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服从并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也必须成为面向社会,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我校是地方性本科院校,不仅应该为地方培养师资,也应该为地方党政机关、工青妇、企事业单位培养从事思政工作的专门人才。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开始进行非师范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把党政机关、工青妇、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中急需解决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把应用理论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注重探索这些领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规律。近年来,我们开展了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并进行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等专题研究。通过这些研究使我们看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广阔前景。

2、专业发展前景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我校建校(1956)以来最早招生的专业,该专业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适应现代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各级党政机关,第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青年工作、组织与社会服务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和研究的专门人才。我们认为,决定专业发展前景的因素有四个:一是专业自身的科学性,二是政府对此专业的重视程度,三是从事此专业的人的学习和研究状况,四是未来社会的需要如何。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服务,明确地以巩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学科使命。随着我国“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治国方略的实施运行,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从党政机关、非政府公共机构、高校乃至整个社会,都需要大量经过专业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我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经过调整整合,可以说适逢其时,有良好的社会基础和生存空间。面向青海和谐社会建设主战场,培养能扎根基层、献身基础教育的人才既是我校的办学特色,也是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正确的就业观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国政府和几代领导集体都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是思政专业发展前景取得良好势头的基本保证。目前城乡中学具备合格学历的政治课教师较为缺乏,其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均需要合格学历的政工干部来充实队伍,近年来许多毕业生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并被录用到政府机关工作,有的已到沿海各城市工作,就业前景较好。此项自评为B。

二、师资队伍建设

优质而充足的师资力量是办好新专业的根本保证。培养一支教学水平与学术造诣高、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根据“2005迎评方案”的要求,近年来,我们切实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千方百计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建设了一支学历、职称结构较为合理、综合实力较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0名,其中有教授3人,副教授7人(此项自评为B)。硕士以上学历3人,在读硕士5人。接受本专业正规教育的教师比例为100%(此项自评为A)。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33.33%(此项自评为B)。硕士生导师3人。师生比 小于12(此项自评为A)。在教学过程中,95%以上的专业基础课均有教授、副教授担任主讲(此项自评为A)。目前尚无教学名师和团队(此项自评为D)。近三年该专业教师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司法部课题1项,省级项目3项,人均0.5项(不含参与,此项自评为A)。近三年共发表29篇,人均2.9篇,其中在国家级刊物、重点刊物以及CSSCI级刊物上发表6篇,人均0.6篇(此项自评为B)。

(一)教师发展

有较为完整的教师发展制度,主要采取的做法有:

1、重视师德建设,强化师表意识。

学院加强和规范了教师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立了师德建设领导小组,以“崇教厚德、为人师表”主题活动为载体,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开展了“比、学、帮、带”活动,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要“真学”、“真信”、“真用”、“真讲”,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党性原则和思想政治觉悟。

2006年以来,有 位教师 ; 位教师是 ; 位教师为省第一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培养对象、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优秀教师;有30余人次获得 学校优秀教师、教学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重视队伍建设规划,优化队伍结构。

学院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把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列入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在学历提升、职称评定、业务进修、学术交流、评优选先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使我院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培养了一批教学科研骨干和先进个人。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思政专业专任教师14人。专任教师的工作量超过学校规定的工作量额度。教师队伍的年龄、职称和学历结构较为合理。其中教授3人在读博士1人,副教授5人,50%以上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含在读);有3人是硕士研究生导师。

3、重视青年教师成长,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我们坚持新教师试讲和以老带新的“传帮带”制度,通过集体听课、评课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竞赛、精品课程建设、优秀教案比赛等活动,促使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稳步提高。其中3位年青教师的论文曾经在学校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论文研讨会上获奖。在学校2004年、2008年举行的两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我单位1位参赛的教师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4、重视教师社会实践,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在注重提高教师理论素养的同时,力求加强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利用暑假选派教师到延安、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参观考察。近5年来,我专业大部分教师都参加过相关的考察和学习、进修、培训活动。对于省外有关教育机构举办的以教学研讨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或各种学术研讨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经常与兄弟院校交流学习,拓展学习交流平台,吸收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此项自评为B)

但目前我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资严重不足,现有师资在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地缘结构上不尽合理。这直接制约着专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当务之急,一方面是整合力量,由主管学院(法商学院)统辖,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另一方面是积极引进相关学科的博士和优秀硕士,力保每年有1名博士。与此同时,可以从外校聘请有正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副高职的学科带头人,调入副高职称的中青年专业骨干教师。对现有教师鼓励在职攻读学位,进修研究生课程,做访问学者等,从而改善学历层次,提高理论素养。争取四年内,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总量达到20人,讲授专业核心课教师数量达到10人以上,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90%,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者达到80%,博士学位20%。在职称结构中,具有教授达到3人以上,副教授达到7人以上,讲师5人左右,尽最大努力建设一支数量相当,硕士、博士学位比例高,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此项自评为C。

(二)专业建设采取的主要措施

专业评估的工作重点在于建设自2005年迎评工作以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以确保本专业能够如期完成预期建设目标,达到预期建设效果。

1、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实行责任分解。

(1)由院主要领导、本专业系主任、本专业学术带头人组成领导小组,负责筹划重点专业建设的重大事宜;(2)召开本专业全体教师会议,讨论并审核重点建设专业的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目标,统一认识;(3)根据所担任的课程和专业建设的需要,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实行责任分解,真正做到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和全身心参与。

2、完善制度、规范程序、民主决策、科学管理。

(1)围绕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选聘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同时为新开课的教师和新教师建立岗前培训制度;(2)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在建设期内,学术带头人对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学科建设、教材建设、教研教改、科研工作负有直接责任;(3)完善教师个人教学档案,落实专业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健全并规范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大纲、考试大纲、学期进程计划、教学日历、课表、学期教学总结 7

等在内的教学文件,成立一个专门的专家组,对教学和管理实行全程质量监控;(4)坚持民主集中制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专业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重大事件交由全体教师审议,民主决策,科学管理;(5)制订相关的制度,规范建设资金的使用,其使用原则是:突显专业特色,形成学科团队,加强应用服务。

3、以质量监控为保障,规范教学工作。(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本专业教学管理一向抓得严、抓得实,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教学改革激励机制,能坚持做到日常工作抓规范,规范之中抓创新,创新之中抓提高,提高之中抓特色,为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在严格执行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我们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如《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规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考试质量标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质量标准》等。同时,为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参与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教学奖励制度,如《法商学院教学奖励制度》(包括教学名师奖、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奖、多媒体课件竞赛奖等)、《法商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奖励制度》(包括优秀教学成果奖、教改立项奖等)。

这些规章制度覆盖了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使各个教学环节和各项教学工作都有章可依、有规可循,从制度上保证了对教学质量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监控。

(2)建立集体听课和评课制度。

思政系经常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疑点问题进行研讨和交流,通过集体智慧,加深对课程内容与理论体系的理解,交流教学案例,探索教学方法,集思广益,提高了备课和授课的质量。严格实行听课、评课制度,班子成员每学期必须听课2次以上,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4次以上,并有听课、评课记录。通过听课、评课,教师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学校通过卷调查、学生信息员、教学督导组等渠道获得的教学评价信息,由教务处统计和整理后,反馈给我单位。我们根据反馈信息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形成整改措施。还通过座谈、走访、问卷等形式不定期地调查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开展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工作,加强教学管理的针对性。

4、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1)完善教学计划,强化马列主义理论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核心课程进行系统的理论教学,选派骨干教师任课,开足课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正确分析社会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的初步能力。

(2)突出特色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并将民族理论与相关法学课程纳入专业基础课程体系。

(3)加大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内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将“三字一话一画”、说课、试讲、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活动纳入教学常规并建立过关考核机制。

(4)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增加见习和教学观摩活动在课程计划中的比例,利用毕业生的资源优势,促进校校合作,聘请中小学优秀教师不定期来校开展讲座并作为学生实习实训指导老师。

5、推进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从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出发,以优化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为主线,进行课程体系的重组和教学内容的精选与优化,形成全新的课程方案,课程内容更加注重多学科交叉和课程的综合性与应用性,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特长的发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在课程门类的改革上,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中小学素质教育要求,增设多门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和实用技能训练的选修课。按照系统化、综合化、前沿化的思路,注重各门课程之间的连贯和衔接,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精选、优化,力求更好地体现本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使课程体系中的各门课程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

三、学生情况

(一)招生情况

学校招生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基础和前提。生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成为评价一个高校办学实力与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成为反映一个高校在社会和群众中认可度的社会评价指标。招收到高分数区段的学生,吸引优秀生源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近几年来,随着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不断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报考我校,我院思政专业的招生形势逐年看好,第一志愿录取率、投档线和投档 9

平均分逐年升高。近两年生源数量较为充足,2007年,第一志愿录取率为60%,平均录取分数线为466.76分,高于二本线(425分)41分之多,2008年,第一志愿录取率68%。

此项自评为A。

(二)就业情况

作为西部落后省份的地方性师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我们在师资力量、图书资料、教学工具等方面的办学条件还相当薄弱,相关经验方略较为欠缺。但是我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有几十年的传统积淀、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尤其是作为青藏区学校,我们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赖以依托的独特地域空间。我们有信心在青海省以及学校的统筹协调、学院精心组织下,整合力量、齐心协力,在短时间把该专业办成具有青藏特色的品牌专业,并为下一步争创名牌专业奠定基础。

目前,我院思政专业毕业生遍及全青海,扎根基层,已经成为当地基础教育和基层的中坚力量。本专业的毕业生一进单位即能上岗工作。经过一段时间锻炼,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向社会证明,他们有技术、有知识、有能力;谦虚、踏实、能吃苦、竞争意识强,在社会上站稳了脚跟,许多学生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为学校赢得了广泛良好声誉。思政专业2004级、2005级和2006级的毕业生就业率是86%、89.13%和89%。高于学校平均就业率。在今后,我们力争继续保持80%以上的毕业生就业率,考研率逐步上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创新人才。

此项自评为B。

三、课程建设

质量是高等教育办学的生命线,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从教学的最基本建设--课程建设做起。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院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必须强化改革意识,转变教学观念,发展性是高等教育质量第三属性,是随着高等教育发展而变化,是适应性质量的衡 量标准。既要 10

继承传统,又要突破前规;要从教 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方面转变认识;要从课程 的地位和作用,课程的特点和学科的横向联系上 进行探讨;要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上进行探索;要从传授知识、提高技能和培养创 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我院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主要是:

(一)课程计划

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专业特点、办学 层次、招生规模以及各门课程在整个培养计划中所处的地位,制定出课程建设目标,对课程及其结构进行整体优化和改革,围绕知识、能 力、素质协调发展这条主线,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加大了选修课的比例,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选择性和学习兴趣。各种选修课程的安排相对不集中 在一段时间内,而是根据专业需要和教育的不同阶段,分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利主干与分支 课程间的相互渗透,形成主体交叉,有利于主干 课程的发展和各课程的相互贯通。课程计划充分体现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师与学生基本了解课程计划,执行情况良好。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的开设较为合理,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安排得当。

此项自评为A。

(二)课程内容与教材

在本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注重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更新,通过教学计划的修订,及时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修订了一批课程的教学大纲,调整、更新教学内容。2008年修订了《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课程的教学大纲,增加了学科研究的新成果,淘汰了过时的内容。2010版培养方案课程大纲修订或编制工作基本完成。

与此同时,我们以《社会学》校级重点课程建设为龙头,制定了合理的课程改革与建设计划,先后启动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政治学》三门院级重点建设课程,执行情况良好。考虑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多门课程的研究对象都是人,各门课程的内容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重复。为了杜绝教师上课内容的重复,我们多次进行研讨,整合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有选择 11

地向学生传授各门课程的重点知识,扩大了课堂信息量。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充分发挥教师授课的个性与专长,因而本教研室教师的授课绝大部分都能获得学生的好评。下一步要积极申报校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

教材及参考书是实施课程教学的和贯彻教学大纲的基础。在教材选用上,坚持规范化、制度化的原则,本着服务于专业教学目标,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坚持优先选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十五”、“十一五”国家重点教材中面向高职、高专学校的教材,力争体现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目前有相关教材的编写规划。

此项自评为B。

(三)教学方法

在实践探索中,我们逐渐认识到,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推动思想政治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是新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学手段上,除课堂讲授外,采用了电教、讨论、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模式,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在改革教学方法方面我们做到了“坚持一个中心”、“实行两个结合”。

“坚持一个中心”,是指以改进课堂教学为中心。课堂教学始终是获得系统理论知识的最重要方式。我校教师在公共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中,以改进课堂教学为中心,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灌输式教学模式,注意教学双方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教学得到极大改进。

探索实行专题授课制度,打破原有的教材章节,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抽取出来,结合知识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当前国际国内发展的实际,加以综合整理,按照少而精的原则,从理论上进行深刻的分析,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既有利于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在完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开展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实行讨论、辩论、演讲等多种开放式教学方式,活跃了教学气氛,寓教于乐,这些教学形式收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注意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现在,计算机网络和声光电音像技术正在教学领域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教师应当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把现代教学手段适时地引入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来,改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呆板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在教学内容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始终做到 “两个个结合”:一是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大学生是理论教育的对象和受体,我们通过课内、课外的各种方式,要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实际,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要全面了解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总是以及疑惑和疑难问题,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针对大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结合学生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学生的吸引力。二是结合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最新理论成就进行教学。用最新理论成就丰富充实教学内容,以增强课程的说服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项自评为A。

(四)评价方式

为配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要求教师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及时记录和登记学生的平时成绩,综合评定学生最后成绩,做到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的综合。本专业从注重学生学习结果转变为既注重学习过程又注重学习结果,通过目标管理来评价教学的全过程,时刻注意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知识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活动,在实践中我们形成了以下几个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

(1)课堂观察与课堂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取决于课堂的学习效率,因此课堂学习效果的检查很重要。教师在讲课的同时,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和习惯,进行多种方式的检查,如提问、即兴演讲、辩论等。这些既可以作为对学生平时学习效果的评价,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达成与课堂教学评 13

价有机结合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学生通过对学习过程的自我反思,进行自我评价,从而制定进一步的学习计划,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由教师主导互评过程,可以培育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动态考核与静态考核相结合。对《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等课程采取多方参与的评价方式,将学生的笔试成绩与日常的个人素养、行为表现结合起来。综合成绩由班主任和辅导员老师共同评定,变单一静态评价为动、静态评价相结合,既反映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水平,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考试课命题必须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充分体现本学科的主要内容,覆盖全学期所讲内容的主要章节。要体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的要求,着重检查学生对本学科基本原理的理解以及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知识的能力。有适当难易度和较高区分度。为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要求阅卷前首先确定评分标准,制定实施细则,做到统一标准,严格评分,严禁送人情分。教师在评卷过程中做到“给分有理,扣分有据,宽严适度,前后一致”。近几年的考卷质量较高。

此项自评为A。

五、专业管理

加强教学管理,严格教学制度、考核制度、岗位责任制,强化竞争和激励机制,能起到发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我们历来重视管理,不断加强课程建设和其它教学基本建设,通过教学督导、教学考评、教学检查观摩、教学 追踪测评、检查评比、听课评课、听取学生意见、考试成绩分析和人员培训等一系列措施,从教学基本环节抓起,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严格教学管理,强化了全体教师的质量意识。

(一)专业事务管理

1、较完善的教学档案管理

教学档案是学校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工作状态的真实记载,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和评估教学质量及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校风、学风的 14

物化反映。我们在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尽量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制度上不断完善合理。三年内的教学日志、试卷、成绩分析等资料保存完整、清楚、规范。

此项自评为A。

2、教学专业负责制度

目前,我们正在商定制定专业负责人制度。每专业至少指定2名专业负责人。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本专业发展规划、本专业培养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组织本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的改革;负责本专业教材建设和实验室的建设;至少参加一项科研项目(以科技处任务书为准),每年至少发表教学或学术论文各一篇;每年承担该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至少一门,教学工作量不少于200学时,教学效果优良;每年至少作一场教学改革或专业建设学术报告。

此项自评为C。

3、学生专业咨询机制

为了适应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要,有效地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科研水平,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学习风气,特别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专业办学水平,我们决定从本科2007级学生开始实行本科学生班主任制。其主要职责是:

1、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着重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阅读专业书籍、撰写专业论文等,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刻苦学习的态度和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

2、帮助学生适应学分制的学习要求,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特长选择学习的课程,确立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对学生选修、辅修第二专业、考级、考证、报考研究生等方面的意愿给予建议和指导。

3、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大学生活,正确处理学习、社会活动及娱乐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面对困难、压力和挫折,制定适合个人实际的职业发展规划。

4、指导学生按时顺利完成各级目标。此外,学生科负责本科学生全面管理,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此项自评为A。

(二)教风

学院高度重视教风建设工作,自觉加大对教风建设的领导力度。学院行政主要负责人是学院教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党总支对教风建设起监督保证作用。我们不定期开展教风工作调研活动,通过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现场听课和走访等形式,听取师生对教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切实整改。学院采取“传帮带”、在职学习、脱产进修、开展科研等方式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规范政治学习和组织活动,提倡教师自我修养,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重视教师岗前教育理论培训,经常性开展教育思想观念讨论、教学经验交流、教育教学征文等,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开展观摩教学、教学竞赛、课件比赛、课案评比等,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认真落实学校制定的《教师工作规范》、《教师学术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制定植物科学学院教师管理和教学工作实施细则,依法治教,从严治教,严格规格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做到教育教学工作有章可依、管理从严。教师关爱学生,治学严谨,无教学事故。

此项自评A。

(三)学风

长期以来,我院一直重视学风建设,学风建设的整体情况良好。但是,在学风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很多新的挑战、新的问题。因此,我院的学生工作一直以切实加强学风建设,促进良好学风为目标,立足于将学生的学风建设与研究生的培养、与学院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综合考虑,全面整合教务、学生管理还有其他部门的资源,全面规划全面布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学风建设,制度先行。为匡正学风,严肃纪律性,我们对课堂出勤率进行严格考核。由班长、任课老师对出勤率及课堂质量进行登记、评价,同时院领导进行不定期抽查,及时对同学开展教育,端正了同学的学习态度。为将学风建设落到实处,制订了一系列为学风建设保驾护航的制度措施。在学风建设中,以诚信为核心和特色,坚持诚信教育常态化,考试管理制度化,以考风正学风。我们还建立了家长联系制度,家校互动,共同育人。目前该专业学生学习风气浓厚,无违纪现象。

此项自评为A。

六、教学资源

(一)教学实验室:近两年利用中央与地方共建经济实验室和金融实验室,不断更新和完善了实验条件。能够充分保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开出相关课程实验,并为学生创新性实验和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目前尚无专业实验人员。

此项自评B。

(二)实习与见习:建立和完善毕业实习管理制度,重视毕业实习环节,建立起校院(系)两级实习管理制度。院(系)级实习管理主要是制定实习大纲,安排既懂理论又精通实践具有责任心的指导老师,具体指导学生实习。校级实习管理主要是宏观管理,对毕业实习进行检查监控,加强实习目标管理,完善目标管理制度,健全毕业实习的考核环节,强化考核制度,确保实习质量。

我专业与省内相关中小学以及相关行业、企业单位建有密切联系,安排见习、实习能力较大。目前在省内建立了多个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开设教育见习、实习、普法宣传等,见习、实习地点遍布全省各地。这些基地的建设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心素质方面得到了提高;以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切实加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为毕业生创造实习实践的机会,提高其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同时,也为用人单位扩大知名度、增加吸引力,科学地选录、配臵、优化毕业生资源创造了条件。

此项自评为A。

七、教学效果

(一)教学评价

1、课堂教学评价

近三年,督导听课的教师课堂教学情况总体良好。大部分教师教学认真,课前准备充分,能认真钻研教材。讲课条理清楚,语言表达清晰,教法处理得当,学生课堂纪律好。注重教书育人,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教育和管理,学习纪律良好,课堂气氛活跃、课堂及课前课后师生互动好。督导听课评价优秀比例 %。

2、学生评价

近三年来学生对思政主要教师的评教结果。

(二)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四年学习成果、创新能力和自身素质的综合检验,也是对学校及教师教学质量的全面、综合的检查。因此,本科毕业论文是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阶段。加强对毕业论文的管理,使毕业论文的完成过程制度化、科学化是非常必要的。在学生毕业论文管理方面,我院强化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保证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科学规范答辩的程序,保证毕业论文答辩的质量。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建立和完善毕业论文质量监控机制:首先根据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相应的《毕业论文工作条例》,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各个环节做出详尽的要求和规定。其次,强化毕业论文质量监控机制,注重过程管理,强化对毕业论文指导流程和撰写过程的监控,使毕业论文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质量监督保障。再次,建立和完善对指导老师的考核制度,以确保指导老师时间到位,精力到位,指导到位。总体来看,近三年的毕业论文能结合实际,全面反映培养目标,指导记录完整,质量较好。

此项自评为B。

八、交流与服务

(一)留学与访学

本专业师资极为短缺,近几年无国外留学和访学教师。此项自评D。

(二)学术会议

1、出席学术会议

为加强专业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为提高我院教师的科研学术水平和对学术前沿信息的把握,学院从整体管理和科研、教学需要出发,统筹安排与我院学科、学位点建设关系重大的高层次学术会议,学院积极支持我院教师参加各类与学院学科发展方向相符的学术会议。近三年我专业教师参加学术会议4人次,对思政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此项自评B。

2、主办学术会议

主办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专题研讨会对提高学校的学科水平、学术地位,扩大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将起重要作用,可以使更多的教师掌握最新科研动向,增 18

进我校教师与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是花钱少,收效大的对外学术交流渠道。但是由于客观原因所限,近三年我专业没有主办过任何级别学术会议。

此项自评D。

(三)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是大学的三大职能之一,它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思政专业在加强科学研究、搞好人才培养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服务工作。基于思政专业的办学定位和区域定位,我们积极主动地融入到青海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需要中,从中找到我们社会服务的生命力源泉和强大需求,并参与到为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市场中,打造师大品牌。

近三年提供法学教育、培训、研究、咨询等服务和法律事务服务。

九、今后的目标、工作方向

目前,学院以思政教学团队为基础,以其它学风、教风建设工程为依托,正在努力申报校级教学团队,学院领导对此非常重视,集合全院力量大力支持申报工作,教学团队成员上下一心,分工明确。为了使我们的团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下一步我们要将申报材料和准备工作进一步细化,整合成知识、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教学改革的投入力度,加强教材建设,鼓励教师撰写教改论文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资助方案;积极申报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进一步挖掘团队特色,提出切实可行的创新性改革措施;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和网络教学等方面;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教学,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提高、质量工程的建设离不开我院教师员工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兄弟学院的支持和帮助,在这里我向支持我院质量工程建设发展的所有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思想政治教育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工作自评报告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专业自2006年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以来,按照省教育厅文件要求,依据重点专业管理办法,结合学校十一五专业发展规划,深入落实专业建设发展目标,重点抓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体系 19 的建设等,在建设周期内,学校重视,加大资金投入,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对工作总结如下。

一、专业建设目标明确

专业建设的目标: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硬件建设为保障,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水平;努力探索“厚基础、宽口径、重素质、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力争把本专业建设成省内同类专业中的先进专业,建设成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与复合型人才,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目标执行情况:本专业在确定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建设点后,认真贯彻落实建设目标,以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指导,以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以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件建设以及实践基地建设等为保障,边改革,边实践,边建设。在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学位授予率、就业率、考研和录取率学生素质综合评估等各项指标均有较好表现。本专业建设运行良好,较好地完成了建设任务。

二、改革与建设取得的成效

1.目标、思路与培养方案

1.1建设目标和思路

1.1.1准确定位专业建设目标,建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建设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三个面向”,继续发挥基础学科优势,主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和需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硬件建设为保障,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素质、强能力”的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2009级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增强学生的政治理论与知识水平、竞争能力,以及综合创新能力,使本专业建设水平跻身黑龙江省及至国内同类专业的先进行列。2008年,本专业被评为省特色专业、国家特色专业。

1.1.2加强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四年来,重点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来建设,学科建设获得了长足发展。本专业2006年获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2个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建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现已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思想政治教育2个校级重点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1个校级重点建设一级学科。2009年获得高校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2个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硕士点及重点学科为本专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也促进本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等建设成果。

2.专业师资队伍

2.1专业结构

2.1.1专业带头人有较大社会反响

带头人蔡丽华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牡丹江师范学院政法学院院长。2004年评为黑龙江省优秀教师,2006年分别获得牡丹江市优秀共产党员、黑龙江省高校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8年获黑龙江省高校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黑龙江省第四届普通高校教学名师奖、牡丹江市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牡丹江师范学院首届教学名师、教学标兵。马克思主义理论牡丹江市重点学科—带头人,思想政治教育校重点学科带头人,马克思主义理论校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优秀教学团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团队带头人,省级精品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负责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同行评议专家;黑龙江省政治学会理事、牡丹江市生产力学会理事,黑龙江省高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学科组成员。2010年受聘牡丹江市社科联特邀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中国高教研究》、等报刊杂志上共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网络德育研究》1部,主编副主编教材4部。曾获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牡丹江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主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和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多项。

2.1.2队伍结构日趋完善

专业教师共计18人,50岁以上教师1人;40—49岁教师7人;30—39岁教师8人,30岁以下教师2人;教授、副教授11人,占专任教师61.11℅;讲师6人,占专任教师33.33℅;助教1人,占专任教师5.55℅;45岁以下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5人,占专任教师的31.25℅;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7人,占青年教师的100℅。

师资队伍的结构初步显现出以下特征:一是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成为教师队伍主体;二是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成为教师队伍主体;三是中青年教师成为教师队伍骨干。

2.2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教师情况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4门专业基础课全部由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担任,17门专业主干课有11门课由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承担,71.42%专业必修课是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讲授,并形成了合理的课程师资队伍。

四年来,1名教师获得黑龙江省教学名师奖,1人获得黑龙江省首届教学新秀奖,4名教师获得牡丹江师范学院教学名师奖,2人获得牡丹江师范学院教学新秀奖。3名教师获黑龙江省优秀教师等称号,4名教师获得牡丹江师范学院教学标兵称号,1名教师2次获黑龙江省高校工委优秀共产党员,2名教师评为牡丹江市优秀中青年专家,多名教师获得牡丹江师范学

院优秀教师、教学优质奖等称号;晋升教授5人,副教授2人,遴选硕士生导师8人;2009年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团队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教学团队。2.3强化教师教研、科研意识,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专业教师中倡导“优秀教师必须学者化”,努力提升本科教学的科研学术含量,做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四年来,承担黑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9项,研究生课程创新项目2项。获得黑龙江省教学成果奖2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近60篇,其中核心期刊28篇。主持黑龙江省教育厅以上项目15项;在各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70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4篇,出版著作9部;科研成果获得各层次的科研奖励共计43项。已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等学术特色,教师的课堂理论教学内容不断更新,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3.教学条件

经过多年的办学积累和建设时期学校的经费投入,本专业办学设施不断更新,具备了比较好的办学环境和办学条件。

3.1经费投入

2006年以来共投入专业建设费920000元。具体项目是:专业建设费:152500元;教学旅差费27000元,图书资料费:538000元,仪器设备206000元。基本满足了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3.2教学设施建设

专业图书资料颇为丰富,使用效果好。实习基地稳定,满足了专业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3.2.1实验室和图书资料

专业实验室——模拟法庭和法律援助中心,建成于2007年,在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同时本专业图书资料颇为丰富。学校图书馆共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方面的图书132678册,期刊154种。其中,07年进书7887册;08年进书6339册; 09年进书1836册。10年进书8527册。本专业现有174名学生,图书人均拥有量达110余册。另外,政法学院资料室有专业书籍7000余册,本专业相关学术刊物近百种。

3.2.2本专业有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

目前和牡丹江市及周边县市20余所学校建立了长期的教育实习基地,这些实习基地设施齐全,长期承担实践教学任务,指导教师数量充足,富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满足了学生的专业实习的要求。学校有教学技能训练中心,进行微格教学培训,通过培训,使学生的教学技能水平得到了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教学改革、建设与管理

4.1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4.1.1课程建设成果显著。根据专业建设目标,现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稳定的课程体系。就通修课来说,强化了对中小学的心理学教育学的教学。就专业基础课来说,加大若干门学科基础课,突出本专业的基础性作用。就专业选修课来说,明确区分了教师教育和行政管理课程模块,以适应中学新课程改革和学生报考公务员的需要。就任意选修课来说,增设“申论”、“公共管理学”等课程,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观察分析现实社会的能力。现有省级精品课2门,校精品课1门,校优秀课程2门。

4.1.2深化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显著。一是发挥专业教学委员会的作用,就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的现状、建设思路和建设目标、人才培养的瓶颈和对策等方面进行讨论,为本专业深化教学改革打开了思路。二是根据专业建设规划要求重新编写教学大纲,更新教学内容,构建新的课程教学体系。三是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做好三个衔接:与高中课程的衔接,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与研究生教育的衔接。四是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教学改革项目为动力,加强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开展课程评估,推进课程体系的进一步优化和教学内容的更新。五是重视网络教学资源开放和利用。目前专业课程中,多媒体课件比例达80%。六是积极动员、组织申报教改课题。四年来承担黑龙江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11项。

4.1.3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一是重视实习和实训活动,计划早安排,时间有保证。二是制订了完善的配套措施,确保实习效果。在学生实习前的第六学期,安排相应学时进行微格教学,由教法老师进行指导和点评,学生反复试讲;还要邀请有丰富经验的中学教师来校做专题讲座。同时建立了大量实习基地,并聘用了一批高水平的指导教师。每位学生实习期满必须写出相应的实习总结报告。并且对申报优秀实习生的学生本专业教师要进行讲课复评,形成了切实有效的实习教育模式。三是实习效果显著,学生教学实践能力有明显提高。

4.2教材建设

四年来,本专业共选用面向二十世纪课程教材”6部,“十五”和“十一五”规划教材5部、“九五”重点规划教材1部,使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比例达65%。教师中参编“面向21世纪教材”2部,主编或参编各类教材3部。

4.3教学管理

4.3.1教学管理制度健全。严格遵守牡丹江师范学院教学基本文件的相关规定,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专业建设规划,并明确规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课表、试卷、成绩表、试卷分析、毕业论文等,按学期装订存档。为评价专业内部教学质量,严格执行政法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如听

课及教学经验交流制度、阅卷制度、毕业论文指导、答辩制度等,制定了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教师课堂教学基本规范。认真落实学生评教、学生信息反馈制度。以确保教学秩序的稳定,使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4.3.2质量监控体系运行良好。通过四年多的建设,本专业形成了以专业负责人、各教研室主任、课程负责人为核心的教学运作机制。①组织专业教师认真学习相关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文件。②严格执行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③构建了完备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④教学检查与评价制度化。⑤规范毕业论文的管理。质量监控体系运行良好。

4.3.3社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化

每年组织教师利用学生专业实习检查的契机了解社会需求,同时对本专业历届毕业生质量进行跟踪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涉及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等十个方面。用调查结构指导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4.4合作办学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与牡丹江市司法局合作,成立了牡丹江市法律援助中心牡丹江师范学院工作站,为全校师生、社会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能力

5.1.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

自立项以来精心构建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①以学科发展支撑专业建设,以专业建设促进学科发展,形成了专业建设、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良性互动关系,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②借助本专业教师总体层次高、学术力量较强的优势,长期实行教师学生导师制度。③优化成才目标,分阶段培养,使学生全面发展。第一阶段(1-3学期)重点抓学风,培养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四级通过率;第二阶段(4-6学期)抓专业知识学习和素质拓展,提高就业竞争力;第三阶段(7-8学期)抓就业培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应变能力。④结合本专业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实践教学。一是积极指导学生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各项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二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增强实践活动。先后带领组织学生到八女投江纪念馆、杨子荣烈士馆、爱民区法院等单位参观。同时法律援助站积极为牡丹江各社区和本校师生作咨询服务。

近年来,本专业学生不论是思想素质方面,还是学风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篇,在校刊校报发表文章2篇,2003班级2007年获得了全国先进班集体称号,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7班级2010年获得黑龙江省先进班集体称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获得了2009黑龙江省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优秀社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高伊娜同学2006年3月光荣成为我校首位“造

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2007年被评为牡丹江市十佳大学生。她的事迹被《黑龙江日报》2008年8月29日“特色引领办学路 精神铸就新篇章――牡丹江师范学院五十年教育发展纪实”进行了报道。英语四级通过率逐年上升,2010年达到了53%,本专业近五届学位授予率都达到了100%。

5.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加强。

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文化活动,在各项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专业立项以来,学生创新项目立项1项;获校级以上(含校级)各种奖励7项,这些活动的参与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而且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四进社区、法律援助等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1名同学2009年到宁安平安中学进行了为期半年的顶岗支教,受到所在学校的欢迎和高度评价。

5.3服务经济和社会能力

“根据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情况跟踪调查结果反馈,本专业毕业生在全省教育系统中受到了普遍的欢迎,有关领导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个人工作能力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毕业生的业务能力,如最能反映教师基本功的实践能力、学习新知识能力等九个方面内容的评价“强”、“较强”两项指标的百分比之和均超过95%。这充分说明本专业毕业生教师基本功扎实,教学实践能力较强。本专业面向全国10多个城市招生,生源充足,质量好,第一志愿录取率2110年达到100%。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高,四年来平均就业率超过80%。近五届本专业学生考研录取率分别为14% 13.5%、12.1%、27.2%、28%。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5.4专业建设的社会辐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成果的示范辐射作用日益显现,具有较好的影响。蔡丽华、张丽、董一冰、程守梅、赵丽霞等教授先后参加牡丹江处级干部公开选拔的出题和阅卷、穆棱一中校级干部公开选拨的命题面试等工作,参加牡丹江出租车改制征求意见会、听证会、以及牡丹江疑难案件分析会,并且为牡丹江市工商局、牡丹江公检法等系统做学术报告,提高了该专业在牡丹江市的办学影响,同时该专业教师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全校开展的讨论式教学法改革中,程守梅教授获得了讨论式教学法(高级职称)授课大赛第一名,李岚获得初级职称授课大赛第三名,朱晓庆老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成为全校讨论式教学法示范课。

6.专业的优势特色

1.学科特色:以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学科为依托,发挥学科优势,夯实专业基础,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

2.学术特色:鼓励教师积极从事科学研究,跟踪学术前沿,创新理论成果,并形成自成体系的研究版块来作为理论课堂教学的支撑。

3.课程特色:紧跟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坚持“强化精品课程、整合基础课程、拓宽专业课程”的原则,形成了层次结构合理、知识体系全面、教学内容先进、知识学习和素质培养并重的课程体系。

4.人才培养特色:一是长期实行导师制度;二是优化成才目标,分阶段培养,引领学生全面发展。三是理论联系实际,融课堂教学内容于社会实践为一体。

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存在问题:1.学科发展如何与教学理论研究衔接,使广大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改革研究中来。2.教材建设有待进一步努力,教师参与全国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很少。3.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

江西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师信息 第8篇

1互联网给大学生思想教育带来的影响

当今社会,信息高度发达,各种资讯通过网络平台铺天盖地,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网络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大学生充分享受到现代科技成果带来的快捷,大大拓宽了知识视野,但对那些缺乏自制能力、沉迷于网络的大学生来说,却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1.1互联网给大学生思想教育带来的正面影响

( 1) 互联网拓宽了大学生社会视野。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一部分,是一部涉及世间万物的大百科全书,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社会资讯,包括时事政治、军事、财经、体育及专业前沿等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备受大学生关注,是大学生不出校园就能了解天下事,成为他们了解社会的一个窗口。大学生思维活跃,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完善阶段,大量的资讯为他们的快速成长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拓宽大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更有助于他们了解社会、认知社会、关注社会,有助于他们成长成才。

( 2) 互联网拓宽大学生知识视野。随着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多媒体教学以及网络化教学等广泛应用,极大地丰富并拓宽了学生知识领域,为大学生根据自己爱好特点选择性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空间,增强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上不再局限于书本的有限知识,互联网知识信息更新快、内容丰富,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专业领域前沿的知识。同时,相比购买纸质图书、期刊而言, 大学生为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所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等成本也大大降低。

( 3) 互联网拓宽了大学生沟通交流范围。大学生是思维极其活跃的群体,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非常多,通过交流,解决他们的疑惑或者为他们决策提供参考。互联网为拓宽交流范围提供了便利, 不仅扩大了交流面,而且通过电子邮件、微博、QQ、微信、朋友圈等多种即时通信工具,可以和各行各业的人群互相交往、互通有无,消除时空界限,极大地拓展了大学生沟通交流范围。

1.2互联网给大学生思想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 1) 互联网信息多元化导致价值观多元化。大学生在校期间,受到 “三点一线” 的单调枯燥生活的影响, 互联网成为他们追捧的信息渠道,由于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无限的信息容量,五花八门的文化和价值观充斥网络, 影响了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长期处于网络环境中,势必受到来自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诱发大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数量明显增多与价值观扭曲不无关系。

( 2) 网络垃圾严重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网络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给大学生带来丰富的资讯、新的文化体验、相对自由言论行为空间; 另一方面网络也充斥了大量的垃圾,如网络垃圾信息、色情信息及网络病毒等,甚至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随意捏造或夸大负面信息,甚至不法分子通过网络手段搞违纪违法破坏活动等,加之在校大学生对社会了解不多,防范意识不强,甄别好坏信息的能力不足,导致他们容易过分相信网络中五花八门的思想、文化,好的、坏的一股脑没有选择性地都被接受,严重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2树立正确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观念

2.1正确认识网络思想教育的作用

长期以来,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在互联网条件下,这种传统观念即将被打破,来自网络的信息、言论等都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要逐步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网络思想教育观念,更新理念,创新方式方法和手段,用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2树立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双主体观”的新理念

传统的思想教育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同在一个相对闭塞的环境中进行的,教育者占据主导地位,针对被教育者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思想教育,在教育形式、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有掌控权。在网络时代,教育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在无限开放的网络环境下,传统封闭的思想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思想教育需要,被教育者可以自主地选择交往对象、进行平等交流,他们会按照自身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在互联网信息中甄选适合自己的信息, 也就是说教育者失去了传统思想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在互联网条件下,导师制的组织实施,使大学生具备 “双主体”身份,一方面是受教育者,作为大学生接受学校、 老师的专业教育、思想教育; 另一方面也是教育者,在互联网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实现了和导师之间平等身份的交流,探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相关问题。基于这种情况,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要树立 “双主体”的观念,这样,才能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网络环境下创新“导师制”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途径

3.1建立大学生思想教育专题网站

结合 “导师制”的组织实施,创建大学生思想教育专题网站,使网站成为思想教育工作的新阵地、新手段、 新载体。网站要结合本校学生思想教育实际,科学设置栏目,定期更新公布大学生思想教育动态、重大活动事项以及思想教育组织机构等信息,重点是要建设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成长特点的服务系统,如建设完善心理咨询服务、 校长信箱等,为学生心理健康、学习、生活排忧解难,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学校关心、关注他们的成长成才。

3.2利用微信、QQ等平台,建立和完善即时通信系统

实施 “导师”制是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的重要途径,通过导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面对面的谈心交流,学业上答疑解惑和学习生活上的关心照顾等,让学生感受到学校、老师对他们成长成才的关心、呵护,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师生间的感情,有利于学生管理水平的提高。在网络环境下,除了常规的 “导师”制实施的各项手段措施,还要充分利用微信、QQ群等功能,解决了传统意义上单一的面对面或群体的交流方式,打破时间、空间的界限,师生可以互动交流,为学生提供帮助和释疑。

3.3加强校园贴吧管理,形成正确的舆论引导

校园贴吧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也是学生家长和社会了解学校的一个窗口。近年来,随着网络普及,校园贴吧成为大学生互相交流、沟通信息的重要阵地,在大学生教育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有的大学生通过校园贴吧表达不满情绪的问题,给学校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对学校某一方面工作不满意,是基于对学校工作进展情况不了解造成的误解,因此,需要导师长期关注贴吧,防止以讹传讹,及时回帖,向同学们做出必要的解释说明,化解矛盾,及时消除不良影响。导师要高度重视学生反映的热点焦点问题,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对于正面的,要积极鼓励,让正能量得到及时传播,在广大学生间形成共鸣; 对于负面的信息,及早调查了解情况,如果情况属实,能解决的及时予以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向有关领导反馈,便于领导科学决策 。

摘要:互联网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新形势,导师要深刻分析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利弊,树立正确的思想教育观念,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新途径、新方法,推进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工作组织实施,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取得新实效。

相关文章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精选11篇)表演人才 第1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即相当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这一时期少儿的主要行为活动是学...

3
2025-09-20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精选6篇)保安班长月总结 第1篇篇一:保安班长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半年已经过去。回顾我们保安队在近...

1
2025-09-20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精选15篇)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第1篇20**年8月我有幸在市电大参加了“仙桃市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1
2025-09-20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第1篇《四季》文清路小学 刘明霞教学目标:1、认识 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和折...

2
2025-09-20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精选18篇)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第1篇1、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

3
2025-09-20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选12篇)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第1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

2
2025-09-20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精选10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第1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进方案阳旭东(贵州工业大...

1
2025-09-20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1篇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宝地宾馆改扩建项目 承办单位:...

1
2025-09-20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