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孵化鸡作文范文
来源: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孵化鸡作文范文(精选7篇)

孵化鸡作文 第1篇

贵妃鸡每只年产蛋高达150枚~180枚,平均每枚蛋重约40克,蛋壳为白色,平均纵径、横径分别为5.5厘米和4.0厘米。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年3月~8月贵妃鸡种蛋授精率约86%~90%,受精蛋孵化率约90%。贵妃鸡孵化方法有两种:农家养贵妃鸡,可用家鸡代孵种蛋,一次可孵种蛋18枚~20枚;规模型养殖可选用电孵机孵化,孵化方法可参照家鸡种蛋孵化法。贵妃鸡抗逆性强,因此育雏容易,30日龄时育雏成活率高达95%以上,雏苗出壳时平均重约30克,15日龄时约100克,30日龄时可达300克。贵妃鸡耐寒,1日龄~2日龄时适宜温度为32℃,以后每天可降低0.5℃,直至21日龄后维持22℃至脱温。育雏前1周相对湿度以60%~65%为宜,1周后可降到50%~60%,1周龄内每平方米可养100多只,以后逐渐减少。鸡苗出壳后,应全日供清洁饮水及全日供料,饲料要求新鲜和全价营养。

中鸡、成鸡饲养管理2月龄~5月龄期间称中鸡阶段,作为商品鸡可在90日龄~120日龄出售,作为种鸡则将120日龄~180日龄鸡称为后备鸡。商品贵妃鸡2月龄~4月龄期间宜全日供料敞开饲喂。后备种鸡4月龄~5月龄期间应限制饲喂,每只每天100克左右。在平养条件下,每平方米舍内可养8只~10只。养到6月龄时可作为成鸡饲管。种鸡临产前半个月时进行第二次选种,公鸡体重1.5千克、母鸡1.25千克时,公母比按1∶3~1∶4选留。种鸡饲喂产蛋鸡料,产蛋高峰期喂较高蛋白质日粮,粗蛋白质达到18%,产蛋鸡每天耗料约每只100克~125克,舍内每平方米可养4只~5只,光照每天15小时~16小时,光照强度为每15平方米40瓦灯泡一盏,离地2米。种鸡舍和运动场上备好沙池,让鸡自由采食沙粒和沙泥。为了提高种蛋授精率,可在饲料中加入维生素E,每千克饲料加入10毫克。

提高鸡孵化率的措施 第2篇

1 提高孵化率的途径

1.1 饲养高产健康种鸡

1.1.1 种鸡年龄

大量生产表明, 刚开产种鸡所产种蛋的孵化效果较差, 而产蛋8~13周龄的种蛋孵化率最高, 之后随产蛋周龄的推移而孵化率呈下降趋势。有试验表明, 青年种鸡蛋受精率95%时孵化率可达91%以上, 老龄种鸡蛋受精率93%时孵化率仅为81%。

1.1.2 营养与防疫

供给种鸡优质全价饲粮, 保证营养水平。对种鸡群定期进行疾病净化。消灭蛋源性传染病。

1.2 加强种蛋管理

1.2.1 种蛋的挑选

种蛋在入库前和码蛋时进行2次挑选, 逐盘挑出不合格种蛋, 主要包括:蛋壳过薄的沙壳蛋, 蛋壳过厚的钢皮蛋, 以及蛋壳薄厚不均的裂纹蛋;被粪便污染的脏蛋、血蛋;过长或过圆的蛋;重量大于70 g小于48g的种蛋和畸形蛋。

1.2.2 种蛋的消毒

刚验收好的种蛋立即用3倍浓度福尔马林密闭熏蒸30 min, 然后再送入种蛋库保存。初入孵蛋用2倍浓度福尔马林在孵化器内熏蒸20 min, 落盘后用1倍浓度福尔马林小风门状态下熏蒸20 min。熏蒸时要求温度不低于23.9℃。

1.2.3 种蛋的保存

适宜温度为13~18℃, 一般相对温度保持在75%~80%, 这样既能明显降低蛋内水分的蒸发, 又可防止霉菌滋生。一般种蛋保存以5~7 d为宜, 不要超过2周, 如果没有适宜的保存条件, 应缩短保存时间。夏季温度较高时, 种蛋保存最多不超过5 d, 温度超过30℃时, 种蛋应在3 d内入孵。

1.2.4 种蛋的预温处理

种蛋上机前最好先行预温, 可有效去除种蛋表面的“汗”, 增强入孵消毒的效果, 提高孵化率。

1.2.5种蛋的放置

孵化时必须把种蛋大头朝上放置, 并经常翻蛋。因为胚胎在孵化期会自然将头部朝向上方接近蛋大头的气室。孵至后期穿入气室, 并从此转化为肺呼吸。如蛋的小头朝上放置时, 则有60%的胚胎头部接近小头而使后期胚胎闷死在蛋壳内, 降低了孵化率, 另外小头朝上放置时, 胚胎尿囊发育缓慢, 不易合拢, 不能全部包围蛋白, 造成孵化后期死胚率提高。

1.3 创造良好的孵化条件

1.3.1 温度设定

制定理想的温控方案, 第一是“看胎施温”, 根据胚胎的5 d“起眼”, 10 d末“合拢”, 17 d“封门”来调温。当孵化到第5天时, 如果有70%的胚胎能看到明显的黑色“眼点”, 表明用温适当, 如果看到胚胎只有4 d的“小蜘蛛”, 则说明用温偏低, 可提高温度0.2~0.3℃。第10天末, 胚胎合拢的在70%, 表明用温适当;如果有90%的合拢, 则是用温偏高;如果到第11天仍有30%的没有合拢, 一般来说是用温偏低造成的, 这是可维持原温不变, 适当推迟降温。在相同的温度下孵化, 高峰期的种蛋提前3~4 h合拢, 而50周以后的种蛋推迟4~5 h合拢, 都属正常现象。当孵化到第17天时, 如果有70%的胚胎封门, 说明用温正常, 可降温0.2℃;若有20%以上的斜口, 可降温幅度大一些。第二, 要根据蛋重的大小来调温, 蛋重大的, 孵化前期温度应高些, 中后期降温幅度应大些。第三, 还要根据季节的不同来调温, 一年中分4次调温:春秋季一个温度, 夏季一个温度, 冬季一个温度。目前采用变温和恒温两种方案进行孵化, 变温孵化效果略好于恒温, 其方案如表1。恒温孵化的优点是便于操作, 效果也较理想。一般掌握为:1~18 d 37.8℃, 19 d是一个缓慢降温过程, 落盘后为36.9℃。实践证明, 温度为36.9℃出雏, 效果最为理想。如果在37.0℃出雏, 脐部黑结痂的残鸡就会增加一个百分点。

(℃)

1.3.2 湿度设定

机孵时适宜湿度为孵化期50%~60%, 出壳期65%~75%。通过观察胚胎的“打嘴”情况来调温。孵化后期, 有80%的胚胎开始打嘴, 将这些胚蛋大头朝上竖立起来观察, 如果有70%的胚胎正好在鸡蛋最大直径处打嘴, 且呈小梅花状, 说明湿度适宜, 如果打嘴的位置偏上, 表明湿度偏高, 失水不足, 可将整个孵化期的湿度降低1~2个百分点。

1.3.3 通风管理

胚胎发育过程中除最初几天外, 都必须不断的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且随胚龄的增长而增强。孵化13 d后对O2要求较高, 尤其是落盘后耗O2量更高。总之孵化机内含O2量不少于20%, CO2含量0.4%~0.5%, 即能满足胚胎发育所需。所有的洁净间 (孵化厅、码蛋间、疫苗注射间) 都采用正压通风, 脏污间 (出雏间、洗涤间) 采用负压通风。一般进风量大于排风的10%可维持正压, 反之可维持负压。冬季, 不要把门窗和进风口关死, 保持适当通风;夏季除用湿帘降温外, 还可将车顶的排风口、排风管封死, 让湿热空气直接排出孵化厅, 可降温2~3℃。

1.3.4卫生防疫管理

卫生防疫要实行全封闭管理。人员进场一律洗澡换衣服, 进孵化厅要再洗澡消毒, 并换车间内工作服。车间内分前、中、后三个工序, 前工序是“净区”, 后工序是“活区”, 前工序人员禁止进入出雏室, 后工序人员禁止进入孵化厅。每天对孵化器、出雏器、出雏筐、出雏室、洗涤室、发鸡室等进行彻底的洗涤消毒, 并规定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标准。坚持作到每出完一批鸡都要进行一次全车间范围的大扫除 (包括清洗工作服) , 定期进行微生物检查。

1.3.5 严把操作规范关

码蛋时要求平稳而快速, 并且能准确剔出不合格的种蛋。照蛋时要求轻放照蛋灯, 还要很好地挑出死精蛋、无精蛋、臭蛋, 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 速度越快越好。挑雏时要求手握鸡的姿势准确, 眼看雏鸡要全面, 主要是腹部、头部和腿部。装雏时要求用力适度, 查数无误。

2 提高孵化率的技术应用

2.1 孵化期间凉蛋的应用

有报道, 将16胚龄的肉用种鸡蛋凉蛋到22℃, 能提高孵化率。在24h范围内, 随着凉蛋时间的增加, 受精蛋孵化率也随之上升, 以凉蛋24h组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凉蛋降低了胚胎的代谢率, 减缓代谢过热过量的热应激。试验发现, 在16胚龄凉蛋到22℃持续48h, 对孵化率没有显著的影响, 但超过30h会降低雏鸡质量。在14~18胚龄都可凉蛋至22℃, 但低于21℃会降低孵化率。凉蛋延长的出雏时间约等于将胚蛋置于22℃的时间。因此, 凉蛋应作为孵化操作中的一项有效的管理措施。

2.2 孵化期间转蛋的作用机制的研究

以前认为, 转蛋的目的主要是防止胚外膜与蛋壳内膜粘连而导致胚胎发育畸形甚至中途死亡。近来的研究集中探讨转蛋对不同腔室的影响。不转蛋会防碍局部小脉管的扩张和胚胎下液的形成, 使羊水、尿囊液量和孵化后期蛋白利用量减少, 从而导致胚胎发育缓慢。胚胎发育受阻的原因:尿囊绒毛膜发育缓慢, 不能合拢, 使胚膜气体代谢率降低;局部小脉管扩张受阻, 限制了胚胎对营养物质的摄入量;胚胎不能利用剩余蛋白。

2.3 种蛋储存前预热可提高孵化率

有试验发现, 产蛋后6~7 h捡蛋比产出1 h捡蛋, 胚胎发育早。在保存5 d情况下, 产蛋后1 h捡蛋比5h捡蛋, 孵化率稍低, 但保存8 d无此差异。一般蛋产出后, 胚胎多处于原肠前期和早期, 其孵化率低, 而原肠后期则孵化率高。所以, 在产蛋后可将种蛋放在37℃下放置1h或常温下放置2~4h再保存, 这样可提高孵化率。

2.4 孵化期间光照

孵化期光照刺激能促进胚胎发育。光照孵化能明显提高孵化率及缩短孵化时间, 而且还能提高出壳重及日增重, 并对肉仔鸡的存活率和饲料利用率也有良好的效果。

2.5 激光照射

用氦氖激光器进行2次照射的种蛋, 可提高孵化率。但对种蛋进行点照、环照既费事又不易在孵化生产上推广应用, 而用激光扫描机经激光扫描种蛋后, 激光光子激发了胚体细胞的分子、原子, 使能量处于较高的激发态, 能够参与基态分子不能参与的各种反应, 反应速度加快, 从而使胚体细胞内能量转化过程加快, 蛋内的营养物质易被吸收利用。

3 小结

孵化是养鸡生产实践中的重要环节, 它起着承上 (种鸡生产) 启下 (产品生产) 的作用, 如果出问题, 则可能导致整个生产结果的失败或无法获得应有的效益。孵化率高低是衡量孵化工作好坏的重要指标。在孵化过程中, 往往注意到温度、湿度的影响, 却易忽略通风管理。另外, 种蛋的保存及预处理也是不容忽视的, 要认真抓好种鸡质量、种蛋管理及孵化条件三大因素, 才能获得良好的孵化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明.影响孵化效果的因素[J].中国禽业导刊, 2001, 18 (8) :31.

[2]黄木.提高鸡孵化率的方法[J].河南畜牧兽医, 2004, 25 (2) :46.

[3]霍银凤.提高种蛋孵化率的技术措施.中国家禽, 2000, 22 (2) :24-25.

[4]王世成, 巩青军.通风―影响孵化率的重要因素[J].中国家禽, 2001, 23 (4) :

贵妇鸡的孵化技术 第3篇

2.种蛋的消毒处理 孵化前的种蛋要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是福尔马林熏烟法,即每立方米容积用福尔马林28毫升、高锰酸钾14克。将福尔马林溶液倒入盛有高锰酸钾的盘中,关闭门窗,封好缝隙,30分钟后打开门窗,清除异味后入孵。

3.孵化方法 可用人工孵化,也可用母鸡代孵。人工孵化用的孵化器,要先消毒,然后放进种蛋。孵化期为21~22天,种蛋入孵后的前19天,孵化器内的温度应保持在37.8℃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第20~21天温度为37℃左右,相对湿度应增加到65%~70%,目的是防止雏鸡绒毛粘壳,影响出雏。

4.孵化 入孵后的前19天,每隔2小时翻一次蛋,每次翻蛋度数为90°。19天后将胚蛋移到出雏器内,此时应停止翻蛋。孵化中后期,胚胎发育加快,产热量增多,使孵化器内温度增高,为排除多余热量,可进行凉蛋。如遇停电而出现超温时应凉蛋,每次凉蛋10~15分钟,一般凉至蛋壳温度降至32~33℃即可。

浅析影响鸡种蛋孵化率的因素 第4篇

通常情况下, 造成鸡胚胎死亡的原因是复杂的, 简单的归结于某种单一的原因也是不客观的, 往往都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造成鸡胚的死亡。现就影响鸡种蛋孵化率的因素作一总结, 以便更好地指导鸡孵化生产。

1 种蛋质量与孵化率

1.1 种蛋的生理条件

1.1.1 蛋形与孵化率的关系

蛋形指数对孵化率的影响因鸡的品种、品系不同而有差别, 选择蛋形指数应符合本品种的标准。一般的种蛋如来航鸡:形状要求呈椭圆形, 蛋形指数 (长径/短径) 为1.32~1.39最好, 过长、过圆、腰凸、橄榄形 (两头尖) 、扁形等畸形蛋均会影响孵化

乱, 促甲状腺素分泌过多, 促黄体素不足, 主要症状不发情。防治:对不发情母猪饲喂助孕多胎素1周后, 给母猪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7) 持久黄体:病因较复杂。但主要与某些传染病的感染有关, 比如乙型脑炎、细小病毒感染后导致的胎儿死亡、干尸化, 长时间残留子宫内不能排出, 这样黄体不溶解形成持久黄体, 同时又不断产生孕酮造成母猪不发情。治疗方法:注射前列腺素, 当黄体溶解消失后, 残留子宫内的异物即可排出。子宫若没炎症, 母猪将很快发情, 大多不影响配种妊娠。 (8) 霉菌毒素中毒引起的繁殖性能障碍:结合临床特征、调查有无使用霉变饲料喂猪, 便可初步作出诊断, 制定防控措施。防控方法:立即停用发霉饲料;在新饲料中添加脱霉多肽及黄芪多糖等, 清热解毒、保肝强肾、补气养血、增强机体免疫力;彻底清除动物体率, 应予以剔除。形状标准的鸡蛋, 其蛋形指数在1.35左右, 小于1.30者蛋形较圆, 大于1.39者蛋形细长。而且形状不同的蛋其耐压程度有所差异, 球形蛋耐压程度大, 而圆筒形蛋耐压程度最小, 一批蛋中形状差异愈大破损愈高。

1.1.2 蛋重与孵化率的关系

蛋重是影响孵化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品种其适宜的蛋重也有所差别。蛋重的选择应符合本品种标准, 在生产中一般品种如来航鸡55~70g重的蛋均可作为种蛋孵化;新罗曼褐父母代的适宜蛋重是46~62.3g。同一日龄鸡, 选择种蛋时应以平均蛋重为准, 不宜太大, 也不宜太小。越接近平均蛋重, 孵化效果越好;种蛋越大, 孵化效果越差。

1.1.3 蛋壳对孵化率的影响

蛋壳结构应致密均匀, 壳面正常, 厚薄适中。一般蛋壳厚度为0.32~0.4 mm。蛋壳厚度过高, 影响啄壳, 且壳膜的气体交换能力差。胚胎死亡主要集中在孵化早期 (入孵后的前5d) 和晚期 (入孵15d后) , 分别于这2个阶段输氧, 在氧浓度达体积分数24%左右时可提高良种鸡的孵化率30%以上。

1.1.4 种蛋受精率

据报道, 公鸡小于半岁或大于2岁, 母鸡刚开产或2岁以上均会使种蛋孵化率下降。公母比例应恰当, 受精率才高。

1.2 入孵的技术条件

1.2.1 种蛋的保存

保存种蛋在热天不超过5~7d, 凉季

内霉菌毒素残留, 促进动物的健康全面恢复;用母猪健与维生素C拌料, 加速母猪生殖系统损伤的修复;因毒素造成消化不良症状要于中毒症状缓解后, 用中药制剂实施调理, 中药制剂有排毒开胃散、开胃败毒饮等。

3小结

猪的繁殖性能障碍治疗比较困难, 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从防控着手。搞好猪群保健, 抓好日常饲养管理提升抗病力。严禁使用发霉饲料, 重视卫生消毒, 强化猪场生物安全, 制定科学免疫程序合理使用疫苗, 注意防暑降温和冬季保暖防寒, 保证舍内空气新鲜, 树立洁净生产的现代养猪理念, 更新技术, 科学养猪才能解决繁殖障碍问题。

不超过10d为宜。贮存3~4d的种蛋, 各项孵化指标最好。保存种蛋的最佳湿度为75%~80%。按温度保存可以获得较好的孵化率, 保存3~4d, 温度为20℃;保存5~7d, 温度为16℃;7d以上为12℃。实践证明, 种蛋超过最佳保存期每延长1d, 孵化率降低0.5% (原因是孵化期的死亡胚胎数多) , 孵化时间也将延长30~40min。

1.2.2 种蛋孵化的卫生

种蛋从保存到入孵前, 要做好2次消毒:收集后熏蒸消毒1次, 在入孵时熏蒸消毒1次。做好了种蛋的消毒工作, 有利于提高孵化率。

1.2.3 种蛋的来源

有不少传染病可以由种蛋传播, 患有鸡白痢、副伤寒及慢性呼吸道病等的种鸡所产的蛋不宜作种蛋用。近亲繁殖的蛋不宜作种蛋, 还有种母鸡刚开产时的蛋孵化率低, 孵出的初生雏也弱, 种母鸡在8~13月龄时蛋孵化率最高, 而后随种母鸡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

2 入孵的技术参数与孵化率

2.1 温度

据测定, 刚产出的蛋温度为40.3℃, 在23~25℃的鸡舍中, 2h后就下降到26℃, 并在4h内一直维持此温度 (即与环境温度一致) 。但鸡胚是一个变温的生物体, 自己不能独立维持体温。因此, 入孵种蛋的最佳温度为37.8℃,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孵化率均有影响。

2.2 相对湿度

在湿度低的条件下孵化, 早期胚胎死亡多;在高湿度下孵化, 孵化后期死胚多。如果不考虑种蛋的大小, 湿度一般为52%~55%。如果考虑种蛋大小, 小型蛋即产蛋初期用55%的湿度, 大型蛋即产蛋后期用45%的湿度。

2.3 放蛋的位置

孵化时种蛋放置的位置很重要, 它对孵化率有明显影响。因为啄壳的雏鸡绝大多数都在靠气室的一端破壳, 而气室多在蛋的大端。因此, 入孵时一定要把蛋的大端朝上摆放。如果把小端向上孵化, 出雏时小雏会因缺氧而闷死在蛋内。正常形状的蛋, 若气室向上, 孵化过程中死胚率为24.4%, 出雏时死胚率为4.5%, 其入孵蛋孵化率为71.1%;正常形状的蛋, 若气室向下, 孵化中死胚率为33.2%, 出雏时死胚率为12.5%, 其入孵蛋孵化率为54.3%。

2.4 翻蛋

翻蛋的目的是要使蛋中的胚胎定期改变方位, 防止胚胎与蛋壳粘连, 同时使蛋受热较均匀。一般每2h翻蛋1次。翻蛋以转90°为宜, 要保证轻、慢、稳地进行操作。如果孵化器内部上下左右各点的温差较大, 要使蛋受热均匀, 必须定期将上下左右的蛋盘调整位置, 这样有利于提高孵化率。蛋孵到19d, 从孵化器中将蛋移至出雏盘中继续孵化, 并停止翻蛋, 以利于鸡胚啄壳而出。

2.5 光照

加光孵化能促进蛋白质合成, 刺激鸡胚生长发育, 能加速鸡胚代谢。加光孵化8d的鸡胚, 相当于无光孵化9.5d的鸡胚。孵化第1周用40W荧光灯或全期用40W荧光灯照明孵化, 可比无光孵化提早2d出雏, 蛋出雏率提高11%, 雏鸡的初生重增加10%~15%。

2.6 通风

孵化机是否安有排气管道, 结构是否符合要求, 孵化15d以后通气孔是否全部打开, 风扇转向、转速是否正常、稳定对种蛋孵化率有一定影响。通风过度则会影响到温度和湿度, 雏鸡出现眼睛闭合, 眼部绒毛粘连, 脱水, 粪便呈绿色等。

2.7 2次凉蛋对孵化率的影响

在鸡胚孵化到第16d开始, 每天凉蛋2次可以提高孵化率。种蛋入孵后第14~19d, 每天凉蛋2次, 每次使蛋壳表面温度降到28~33℃为宜, 这样对孵化率和雏鸡的生长最为有利。

2.8 不同的入孵方式

分批入孵孵化率较高。室温过低时分批上蛋能充分利用后期胚胎的代谢热, 使上蛋后孵化温度能较快达到设定值;弊端是在种蛋少时造成机器浪费。整批入孵能够为同一孵化日龄的种蛋提供最佳孵化温度和湿度, 能为胚胎提供更为洁净的孵化环境;弊端是室温高、降温不利时, 导致后期超温严重, 影响胚胎正常发育, 造成孵化率有所下降, 毛蛋、残弱雏增加。整批入孵恒温孵化, 减少了变温孵化过程中调温的麻烦, 节约电能, 但只适用于室温低于21℃的情况下。高温季节可采取前期整批入孵后期分批入孵方式, 可很好地解决后期超温问题。

2.9 氧气含量

孵化机内CO2含量超过1%, 每增加1%孵化率下降15%;当CO2浓度达到10%, 胚胎将全部死亡。

3 环境卫生因素

3.1 孵化室的卫生消毒、机具与用具的卫生消毒

孵化机、出雏器每孵一批蛋必须彻底清扫干净, 然后用消毒液喷洒并用水冲洗干净, 最后将孵化机或出雏器内加温到27℃, 湿度达80%左右, 用4倍浓度福尔马林熏蒸30min。孵化用具也必须定期清洗消毒。每天清扫孵化室, 落盘后应及时冲洗地面、蛋盘、蛋车, 每批鸡扫盘后8h内必须将出雏器彻底洗刷干净。

3.2 加强人员管理及人员卫生消毒

个人衣服勤洗, 勤洗澡, 室内必须穿戴工作服、鞋、帽, 出入更换, 脚踏消毒池, 接触种蛋、雏禽前用消毒液洗手。

浅析鸡孵化要素及其检测方法 第5篇

一、温度

整个孵化过程中,蛋表温度宜维持在37.8~38.3℃(100~101℉)。在孵化后期,孵化器内温度应设定为98~99℉,才能控制蛋表温度为100℉。

1.测量蛋表温度的重要性

蛋表温度与种蛋内部温度十分相近,蛋表温度适宜是孵化出高质量雏鸡的关键。蛋表温度可以用红外耳温计进行测量。通过测量蛋表温度,能够根据胚胎产热不同正确地设定孵化器温度。

2.测量蛋表温度的具体方法

①检查耳温计探头是否干净,且套上新的塑料耳套(一些老型号的耳温计要提前放入孵化室内30分钟,以防测量不准确)。②打开孵化器之前,要确定测量种蛋的位置,以便在孵化器中快速地完成测量,且确保孵化器中每个区域的种蛋都抽测到。一般应从蛋车的上、中、下部和风扇的前后选择有代表性的种蛋。③如果孵化器运转时不能安全地测量蛋表温度,可关闭孵化器,并在10分钟内测量尽可能多的种蛋。如果10分钟不能测完每个测量位置的种蛋,要停止测量,开启孵化器,30分钟后再完成测量。④在种蛋的赤道线位置测量蛋表温度,而不要在种蛋的顶端或底部测量,且确保耳温计的探头水平对准蛋壳表面。⑤孵化后期从每个蛋盘的中央抽取3枚种蛋进行测量,应舍弃相差太大的数据(温度低0.4℃以上),因这些种蛋中可能没有胚胎。⑥记录测量结果,计算平均蛋表温度及其差异。

3. 测量结果分析

在整个孵化过程中,理想的蛋表温度应在最佳温度范围内(37.8~38.3℃)。使用单阶段孵化器,可根据每一个阶段的孵化程序调整温度,从而达到目标温度。使用仅单一温度设定的多阶段孵化器,为确保孵化后期种蛋不过热,则应使孵化早期的种蛋温度比理想温度低一些,因为孵化温度高比孵化温度低对种蛋的影响更大。如果同一孵化器中蛋表温度相差很大,则表明该孵化器须进行维修保养。

4. 举例说明孵化器温度的设定

使用单阶段孵化器时,空气温度在理想范围内就不需要调节孵化器温度,若孵化8~10天后温度太低,则调高孵化器温度到理想范围内;若孵化14天后温度太高,则在孵化的第十四至十八天降低孵化器的温度至理想范围。使用多阶段孵化器时,空气温度在理想范围内也不需要调节孵化器温度,孵化开始阶段温度在偏低风险内和孵化后期在偏高范围内都不需要调节孵化器温度,孵化16天后温度若在危险范围内则调低孵化器温度至风险范围内。

使用单阶段孵化器时,用红外耳温计测量蛋表温度不方便,好的解决方法是使用记温仪。记温仪有一个外部的探头,可以绑在种蛋上监测蛋表温度。注意由于翻蛋而导致的温度波动应在可接受范围内,孵化后期温度波动也相对较大。孵化器内温度波动的原因有:不规律地入孵;孵化器内喷头被堵塞或地面、种蛋潮湿;温湿度探头跑偏;风速不正确,通风过度或风门不正常关闭;电磁阀卡住后常自动开或关;加热管不工作;孵化器门的密封条未及时更换。

二、湿度

控制孵化的湿度,以保证种蛋失水率在理想范围内,从而达到最佳的孵化率和保证雏鸡质量。种蛋从产出到孵化18天,最理想的失水率是11%~12%。

1. 测量种蛋失水率的重要性

孵化期间适当地失水可以帮助种蛋形成合适大小的气室,从而使胚胎能够启动肺脏呼吸。定期监测种蛋失水率是检查孵化器内湿度的最佳方法。孵化器内湿度过高时,种蛋气室太小,胚胎不能启动肺脏呼吸,这时应及时降低湿度;当孵化器内湿度过低时,气室太大,胚胎脱水,这时要立即增加湿度。

孵化过程中,种蛋重量的降低是由种蛋失水所致,因而对种蛋进行称重,便可计算出失水率。正确孵化时,种蛋从产出到18天落盘重量应减少11%~12%。但是,种蛋在储存期间会失去少量水分,通常每储存7天会失重0.5%,所以储存期种蛋的失水率应从孵化期种蛋失水率总量中减掉,例如种蛋储存了7天,种蛋从入孵到18天落盘的平均失水率应为10.5%~11.5%

2. 测量种蛋失水率的方法

为了准确地测量种蛋失水率,每批鸡要监测3蛋盘种蛋的失水率。①将种蛋码满蛋盘,剔除所有破壳或蛋壳质量差的种蛋,称量整盘重量(误差应小于5克),记录总重量和种蛋枚数。②对称量后的蛋盘做标记,便于在落盘时能够再次找到。注意这些蛋盘应分别放在蛋车的上、中、下部。③如落盘前要检查种蛋受精率,不要取出无精蛋或死胚蛋。④在18天落盘时,对整个蛋盘再次称量并记录重量。如果蛋盘中有破蛋,则舍弃此盘种蛋的数据。⑤称取空蛋盘的重量并记录。种蛋失水率=(上孵时整蛋盘重量-落盘时整蛋盘重量)÷(上孵时整蛋盘重量-空蛋盘重量)。

3. 测量结果分析

种蛋失水率偏低,但接近失水率可接受的范围,应复查该孵化器的种蛋失水率,确保加湿器工作正常,若种蛋失水率仍然偏低,降低孵化器内湿度。注意,种蛋储存时间较长时,失水率偏低属于正常情况。将失水率增加1%的办法是:多阶段孵化器,降低5%的湿度或者5℉的湿球温度;单阶段孵化器,提前两天开风门。种蛋失水率过高时,应确保蛋盘中没有破蛋(破蛋会导致预估失水率高于实际失水率)和加湿器正常工作后再增加孵化器内湿度。

三、翻蛋

试验证明:孵化0~7天翻蛋最重要,如果不翻蛋会增加2倍的早死比例、3~5倍的中死比例、4~5倍的后死比例,增加的后期死亡中有一半是Ⅱ类畸形。

1. 最有效的翻蛋角度

从入孵到15天内需要翻蛋,翻蛋时每侧的理想角度是38~45°,翻蛋频率是每小时1次,动作要缓慢平稳。

2. 如何检查翻蛋

入孵后要检查翻蛋情况,尤其要注意翻蛋是否顺利,发现问题应立即解决。在孵化期间,每天要检查翻蛋3次,左右翻蛋都要检查,检查时必须查看机器内部的情况,必要时开门检查,检查间隔的时间应是奇数。检查翻蛋角度应列为孵化器日常检查的项目,且应检查蛋车中部的塑料蛋盘的翻蛋角度,而不是蛋车金属支架的角度,要用三角尺或量角器检查每一边的翻蛋角度。切记翻蛋角度有时会漂移,如果不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很难发现。

四、合适的出雏时间

1. 测量雏蛋比的重要性

蛋雏比是指出雏时雏鸡体重占入孵蛋重的比例,它是检查出雏时间和孵化参数是否正确的便捷方法。雏鸡从出雏器内拣出时,理想的雏蛋比是66%~67%,这反应了孵化0~18天的种蛋失水率和出雏器中的雏鸡失水率。在出雏器中影响失水率的最大因素是时间,如果要提高1%的雏蛋比,就应提早3小时将雏鸡拣出。

2. 雏蛋比的测量方法

为了准确测量雏蛋比并检查某批鸡的出雏时间,应至少检查3蛋盘的雏蛋比,称量误差应小于5克。雏蛋比可以与失水率同时检测。①将空的孵化蛋盘进行称重并记录重量,称重可在入孵时或落盘时进行。②将新鲜的种蛋码满孵化蛋盘,剔除蛋壳质量差或破损的种蛋。对整个孵化蛋盘进行称量,记录其重量和盘内种蛋的数量。③所称重的蛋盘要做好标记,以便落盘时能找到该盘种蛋。④落盘时,确保对相应的出雏器蛋盘做好标记。⑤出雏时,用空雏盒对称具去皮。如果雏鸡需要翻肛鉴别,应在鉴别前进行称重。⑥清点出雏筐内的所有健雏,装入雏盒并记录雏鸡数量,将整盒鸡称重记录重量。蛋雏比等于雏鸡平均体重除以入孵种蛋均重。

3. 测量结果分析

雏蛋比偏低常见原因有:雏鸡在出雏器中停留时间太长和孵化器中的温度高或湿度低。雏蛋比低的雏鸡表现为脱水、卵黄小、异常活跃、鸣叫不止,其成活率、增重等生产性能都会受到影响。雏蛋比偏高常见原因有:种蛋孵化时间短(种蛋可能储存时间长或来自初产鸡群和老龄鸡群),雏鸡刚破壳即被拣出,孵化器中温度低或湿度高。雏蛋比高的雏鸡运到养殖场,表现为行动迟缓,开食、饮水缓慢。

如果雏鸡出雏1天后才能入舍,雏蛋比应比理想值提高1%,即为68%~69%。如种蛋需要储存,每储存1周,雏蛋比应比理想值提高0.5%,如储存时间为两周的种蛋,最佳雏蛋比应是68%~69%。

4. 孵化时间和出雏窗口

出雏窗口是指从第一只鸡到最后一只鸡出壳的时间。受精蛋大小、周龄,储存时间和孵化器类型都会影响到孵化窗口。早孵化出来的雏鸡会脱水,有超温的危险,而且还会过多地利用蛋黄,晚孵化出来的雏鸡会比较疲惫、困乏,采食和饮水较慢,所以应监测孵化时间和出壳速度,在拣雏前30小时检查出雏器,出雏筐中不应超过两只鸡,在拣雏时蛋壳表面应干净无胎粪。

孵化鸡作文 第6篇

番茄红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番茄、西瓜以及葡萄柚等水果中的一种很好的抗氧化剂[3]。国外有报道,其对人精子、火鸡精子冷藏与冷冻有保护作用[4,5]。目前,未见鸡精液稀释液中添加番茄红素效果的报道。

试验在前期改进的鸡YHFB稀释液基础上,从在不同稀释比例精液中添加番茄红素、精液稀释后储存6 h等方面,在种鸡场进行孵化效果研究,为开发新的鸡精液稀释液以及建立稳定孵化率的鸡稀释精液人工输精技术奠定基础。

1 材料

1. 1 试验动物

麻林黑土鸡母鸡1 275 只、公鸡28 只,由湖南天心黄鸡育种有限公司提供。

1. 2 试验器材

玻璃输精滴管、15 m L漏斗式采精杯、10 m L离心管、冷藏箱、水浴锅、1 m L移液枪、视屏恒温显微镜、YHFB及其含0. 1 mg /m L番茄红素( 简称L) 的稀释液等,均由湖南光大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2 方法

2. 1 试验分组

公鸡: 通过镜检选择28 只公鸡,所有保种组的公鸡基本一致。1 ~ 13 号为第1 组,15 ~ 28 号为第2组,14 号备用。母鸡: 根据日常输精划分的6 个组,即A组、B组、C组、D组、E组、F组,每天输1 组大约1 275 只母鸡,在此基础上选择笼位靠前的母鸡,分为a组( 1∶1) 255 只、b组( 1 ∶ 1 + L) 225 只、c组( 原精)150 只、d组( 1∶2) 225 只、e1 组( 1∶2 + L) 210 只、e2 组( 1∶1 + 冷藏6 h) 210 只,其他母鸡生产输精计划不变。两组公鸡轮换使用,采精2 d,休息1 d,空闲时可供生产输精使用。第1 组公鸡供a、b、d、e1 组母鸡输精,第2 组公鸡供c、e2 组母鸡输精,分别保证番茄红素添加组、精液冷藏与原精组的公鸡质量基本一致。1∶1、1 ∶ 2 分别表示1 份精液加入1,2 份体积的稀释液,+ L表示该组添加番茄红素。

2. 2 精液的采集与质量检测方案

按照湖北省颁布的《蛋种鸡人工授精技术规范》进行采精。方案1: 一次批量采集约30 只公鸡的精液,每只公鸡精液单独用2 m L离心管收集,每采一只立即存入冷藏箱( 6 ~ 8 ℃) ,分不同时间段,按前期制订的原精密度与活力标准进行等级评定。方案2: 每次在工作人员采精时,顺便用5 个2 m L离心管采集5 只公鸡精液。首先记录体积和外观,根据需要再从每个2 m L离心管中抽取200 ~ 300 μL用于原精镜检,之后退回给工作人员用于生产输精。

2. 3 精液的稀释与输精

提前一晚从冷冻室拿出稀释液至冷藏室解冻。将恒温水浴锅提前30 min预热到33 ℃,并放入备用稀释液,使之温度达到33 ℃。a组、b组、c组、d组、e1 组输精时间按照正常生产程序进行。用10 m L离心管一次采集约5 m L精液,立即用移液枪吸入5 m L预热的稀释液,稍混匀再转入15 m L离心管中继续混匀。每组母鸡每隔6 d输精1 次。e2 组冷藏6 小时时输精,07: 00 显微镜恒温台预热到37 ℃,并开启33 ℃ 恒温水浴锅; 08: 00 进行采精、稀释与镜检,合格者放入2 ~ 8 ℃ 冰箱中; 13: 00 左右放入6 ~ 8 ℃ 冷藏箱; 14: 00 再次检查精子活力,合格者进行输精。利用玻璃滴管,原精与试验组每只母鸡输精量为40μL左右。

2. 4 种蛋的收集与孵化

输精后第3 天开始收集各组种蛋,种蛋消毒、入孵前升温、翻蛋频率、孵化温度、湿度控制等均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在入孵8 天左右记录入孵蛋受精情况,21 天分别记录受精蛋、入孵蛋出苗情况等。

2. 5 数据的统计分析

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各组孵化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与显著性检验。

3 结果与分析

3. 1 与生产同步进行的多试验组采精、输精与捡蛋计划

2014 年4 月13 日为第1 天输精,第6 天休息,第7 天开始第2 轮输精,到2014 年5 月6 日止,共4 轮,见表1。一次输完1 组225 只母鸡,时间为25 min,平均9 只/min。

试验设计了6 个试验组,供输精的公鸡有2 个组,规避了精液与稀释液不同比例情况添加番茄红素组与未添加组、冷藏组与原精组及因公鸡不同造成的差异。由于采用2 组公鸡轮换,6 个试验组相比,每组输精起始时间、收蛋时间均不同,给生产采精与输精人员带来很大麻烦。为了能使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采精与输精人员一目了然,试验计划见表1。

3. 2 种鸡场公鸡精液质量检测

试验结果表明,由试验人员准备好2 m L离心管与冷藏箱,与1 名生产技术人员配合,采集30 份精液约耗时6 min,采精速度大约为5 只/min,镜检速度为1 只/ min。如果要在30 min之内检测完毕,一批只能采集30 只。

检测湖南天心黄鸡育种有限公司55 周龄公鸡精液,密度在密级( 4 × 109/ m L) 占93. 3% ,原精在冷藏后第1 次( 0 小时) 、第2 次( 1 小时) 、第3 次( 2 小时) 检测,精子活力间差异不显著( P > 0. 05) ,也与未冷藏检测的精子活力0. 71 接近( 见表2) ,这就为一次采集大量样本,冷藏后统一检测提供了基础。精子活力在0. 6 以上的分别为60. 0% ( 18 /30) 、63. 3%( 19 /30) 、56. 7% ( 17 /30) ,但采用每次采集5 只左右,现采现检、不冷藏的方式,精子活力在0. 6 以上的占89. 2% ( 33 /37) ,而该批公鸡所在种鸡舍,受精率却在96% 左右,因此如果是冷藏后检测活力,需要适当降低标准。

3. 3 孵化情况

结果见表3。

注: ①、②表示用第1 组、第2 组公鸡采精,在相应日期对相应母鸡组进行输精; + 表示在相应日期对相应母鸡组进行捡蛋。

注: 同行数据肩标小写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 P > 0. 05) ; *表示检测时间在采集精液后6 min以内。

由表3 可知,统计5 月8 日和5 月17 日2 批入孵蛋受精率的平均值,a组( 1∶1) 、b组( 1∶1 + L) 、d组( 1 ∶ 2) 、e1 组( 1 ∶ 2 + L) 分别为95. 60% 、94. 50% 、95. 60% 、95. 00% ,差异不显著( P > 0. 05 ) 。说明按精液与稀释液1 ∶ 1、1 ∶ 2 的比例,用含番茄红素0. 1 mg / m L的YHFB稀释液进行稀释,与未添加组相比,在精液稀释后立即输精作用不明显。

注: 同行数据肩标小写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 P > 0. 05) ; * 表示以整盘为单位进行落盘记录; **表示健苗数占受精蛋数的百分率。

c组( 原精) 受精率与其他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P > 0. 05) ,说明采用本试验的稀释液与稀释技术,无论是1∶1 还是1∶2 稀释组,尤其是稀释后冷藏6 h的方案可行,且稀释后未冷藏组的受精率基本高于原精组。

就稳定性而言,6 组受精率方差分别为0. 61,0. 32,3. 92,0. 01,1. 62,0. 08,原精组最大,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分析。

受精蛋健雏率,因孵化环节疏漏,只统计了1 批,不便于统计分析,单纯从数据上看,d组( 1∶2) 超过了原精组,其他组均低于原精组,可能由于鸡精液稀释技术对出雏率影响大于受精率。

4 讨论

4. 1 公鸡精液显微镜检测提高精液稀释技术的稳定性

一般报道的鸡精液稀释技术未提到公鸡精液显微镜检测[1,2,6],但仅凭外观检测不能判断密度与活力不正常的个体,从而可能导致鸡精液稀释技术的不稳定。同时有文献报道的检测方法为1 滴精液1 滴生理盐水在载玻片上混匀,存在很难混匀且操作复杂的问题,需要建立一种既简单又适合大规模检测的方案。试验研究了原精冷藏检测方案,发现0 ~ 2 h以内检测精子活力差异不显著,如果用YHFB稀释液稀释后冷藏,则效果更好,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为鸡精液稀释技术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4. 2 对正常生产输精影响较小的多组试验设计方案

在有限鸡群条件下,要进行多组试验对比,需要尽可能减小不同组公鸡、母鸡间的差异。有文章只进行实验室精子质量指标的分析,很少检测孵化率,对公鸡、母鸡分组与实施等细节描述就更少[2,6]; 但由于鸡的人工输精,公母比例为1∶25 ~ 1∶40,因此公鸡数量较少,必须考虑公鸡组间的差异性。试验首先进行了单只公鸡精液显微镜检测,其次将检测后的公鸡分组轮换使用,增强了各类试验结果比较的可靠性。同时,根据需要对比的配方与生产上日常输精安排设计母鸡组。此外,设计了简单直观的与生产同步采精、输精与捡蛋计划表,为精液稀释技术进行孵化率检测提供了有效工具。

4. 3 稀释液中添加番茄红素对孵化率的影响

J. A. Long等[7]报道,磷酸卵磷脂可以通过融合入火鸡精子质膜,提供外源性磷脂,消除4 ℃ 保存24 h火鸡精子脂质过氧化反应或者酶降解。M. U.Ahammad等[8]研究表明,4 ℃ 保存的精子中添加卵到达子宫后子宫分泌物可以延长精子的存活时间、穿透力与受精能力。M. P. Rosato等[5]研究表明: 添加番茄红素能提高低温保存火鸡精子的活力、生存指数、渗透压抗性、DNA的完整性; 但很少有报道在未冷藏保存禽类精液中添加这些物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鸡精液稀释液中添加番茄红素后立即输精,与未添加组孵化率相比差异不显著,说明番茄红素对鸡精液的保护作用可能只在低温冷藏、超低温冷冻方面,或者稀释后的精液立即进入41 ℃ 左右的母鸡生殖道,导致了番茄红素抗氧化作用不明显。鸡精液保存课题组前期混合精液用含0. 1 mg /m L番茄红素稀释液稀释精液冷藏保存,稀释后、48 小时、120 小时、216 小时、312 小时时精子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显著( P < 0. 05) ,而采用41 ℃ 水浴保存,则与未添加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4. 4 精液稀释后冷藏6 h对孵化率的影响

胡艳娟等[2]研究表明,冷藏6 小时时的孵化率与原精相比差异不显著。J. Mohan等[9]研究表明,外来品种白莱航鸡冷藏24 小时时的受精率优于地方品种,但孵化率显著低于未冷藏组。大部分研究则只进行实验室精液质量分析[10,11,12],而生产上也没有应用该技术。以采用YHFB稀释液与精液等体积稀释,6 ℃ 左右保存6 小时时的受精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入孵蛋健雏率有差异( 批次少未进行统计分析) 。因此,鸡精液稀释冷藏后输精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5 结论

鸡精液显微镜检测结果表明,采集精液后不稀释即冷藏,可以采集大量样品集中同时检测精子密度与活力。

试验建立的对正常生产输精影响较小的多组试验设计表直观明了,有利于鸡精液稀释技术多组试验在种鸡场进行孵化率检测。

鸡精液稀释液中添加抗氧化剂番茄红素后立即输精,孵化率提高不明显。

采用YHFB稀释液1∶1 稀释后冷藏6 小时时进行人工输精,方案可行,但还需要扩大群体,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曹金元,杨久仙,李志莲,等.稀释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在罗曼粉壳蛋种鸡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740-6741.

[2]胡艳娟,白银山,李莉,等.鸡精液稀释与低温保存效果分析[J].中国家禽,2010,32(23):54-56.

[3]徐月,曹建民,韩治国.番茄红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J].运动,2012(12):153-154.

[4]ZINI A,SAN GABRIEL M,LIBMAN J.Lycopene supplementation in vitro can protect human sperm deoxyribonucleic acid from oxidative damage[J].Fertil Steril,2010,94(3):1033-1036.

[5]ROSATO M P,CENTODUCATI G,SANTACROCE M P,et al.Effects of lycopene on in vitro quality and lipid peroxidation in refrigerated and cryopreserved turkey spermatozoa[J].Br Poult Sci,2012,53(4):545-552.

[6]刘红举,胡祖义,赵桂苹,等.不同精液稀释液对鸡种蛋受精率和健雏率的影响[J].中国家禽,2012(增刊):197-200.

[7]LONG J A,CONN T L.Use of phosphatidylcholine to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turkey semen stored at 4°C for 24 hours[J].Poult Sci,2012,91(8):1990-1996.

[8]AHAMMAD M U,NISHINO C,TATEMOTO H,et al.Plumping fluid added to storage medium increases twofold the functional life span of fowl spermatozoa in vitro at 4°C[J].Br Poult Sci,2013,54(2):270-280.

[9]MOHAN J,SINGH R P,SASTRY K V,et al.Influence of chicken native breeds on some phys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hort term storage of semen[J].Br Poult Sci,2011,52(3):395-400.

[10]王琤韦华,王仁华,刘晓兰.抗坏血酸对贮存期鸡精液质量的影响[J].饲料广角,2012(1):37-40.

[11]陶金忠,石永宏,姜峰,等.3种稀释液对鸡精液体外常温保存的影响[J].中国兽医杂志,2013,49(4):29-30.

简易孵化鸡鸭鹅 一样致富奔小康 第7篇

家庭简易孵化鸡、鸭、鹅苗新技术培训班

许多家禽养殖户常常会遇到想发展规模化养殖土鸡却买不到土鸡苗;想养鹅却因鹅苗昂贵而增加了成本;没有打疫苗的鸡、鸭苗买回去不久就发病死亡了……试想,要是你自己能够孵化鸡、鸭、鹅等苗不就什么都解决了吗?芽但昂贵的孵化设备使你打消了念头。现在,欢迎你参加家庭简易孵化鸡、鸭、鹅苗技术培训。这是一种用水来孵化的新技术,每批1000个蛋的生产规模仅需一次性投资一百多元即可循环使用,设备投资只有电孵化设备的1/70,每只蛋的孵化成本只有2厘钱,是电孵化成本的1/125,操作简单,孵化率达90%以上,你从此不但可以自孵自养,还可孵化鸡、鸭、鹅等苗出售增加收入。本孵化培训班为学员配教材和详细VCD教学光盘,并赠送《鸭的饲养技术》、《鹅的养殖技术》及VCD光盘。函授费180元,我们会在收到汇款后24小时内用挂号包裹给你发货;面授费280元,收到汇款后我们将及时为您寄发面授培训通知书,面授学员食宿自理或统一安排,统一安排每天收费25元,到培训的实验场再交。每周六举办一期培训班,学期2天,培训地点在广西的养殖现场,学员在养殖现场实习时间不限,直至学会为止。

相关文章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精选11篇)表演人才 第1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即相当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这一时期少儿的主要行为活动是学...

3
2025-09-20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精选6篇)保安班长月总结 第1篇篇一:保安班长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半年已经过去。回顾我们保安队在近...

1
2025-09-20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精选15篇)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第1篇20**年8月我有幸在市电大参加了“仙桃市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1
2025-09-20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第1篇《四季》文清路小学 刘明霞教学目标:1、认识 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和折...

2
2025-09-20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精选18篇)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第1篇1、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

3
2025-09-20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选12篇)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第1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

2
2025-09-20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精选10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第1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进方案阳旭东(贵州工业大...

1
2025-09-20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1篇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宝地宾馆改扩建项目 承办单位:...

1
2025-09-20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