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会议记录范文(精选13篇)
防汛会议记录 第1篇
防汛会议记录
篇一:汉中部分乡镇无防汛工作记录 洋县马畅镇唱空城计
从 6 月 1 号开始,我省就全面进入汛期,省防总要求各地和各单位严格坚持24 小时防汛值班坐岗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制度,严格落实值班责任,严肃防汛值班纪律。而记者昨晚走访了汉中市部分乡镇的防汛值班情况,大多数乡镇防汛值班工作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漏洞,洋县马畅镇政府防汛值班室竟然唱起了“空城计”。
(6 月 16)晚上七点四十,记者来到洋县磨子桥镇政府,询问防汛值班室在哪里时,一名值班干部将记者带到一间锁着的办公室,他说镇上的防汛值班室一直在这里,最近新调来一名干部,因为办公室紧张,就将防汛办公室临时占用了。
记者:那现在正式的 汉中洋县磨子桥镇政府防汛值班干部 雍涛:防汛值班室在哪
记者:正式防汛值班室就是谁带班
汉中洋县磨子桥镇政府防汛值班干部 雍涛:就把机子(电话分机)拿上,在自己的宿舍。
既然防汛值班室被占,那么防汛值班工作如何交接呢?这位值班干部拿出镇政府党政办的电话通知记录。
记者:咱们这儿没有防汛办公室的工作记录
汉中洋县磨子桥镇政府防汛值班干部 雍涛:嗯 就是这电话记录
记者:就是普通电话记录
汉中洋县磨子桥镇政府防汛值班干部 雍涛:嗯
晚上 9 点左右,洋县马畅镇政府里一片漆黑,只有财政所大厅里有个年轻人在看电脑。问明来意后,他把记者带到关着灯的政务大厅,说这里就是防汛值班室,防汛值班领导有任务在外面。随后他拿出手机大声给防汛值班干部打电话,让对方别吃饭了,赶紧回来。但这位年轻人并没有喊来防汛值班人员,五分钟后,另一位年轻人出现了,看到是记者采访,就在院子里帮忙找值班人员。
汉中洋县马畅镇政府防汛值班干部 赵金峰:值班有六七个人
记者:都有谁
在那边上写着呢
记者:在哪个办公室
都在呢
记者:在哪儿呢
你带我过去看一下 好
这时,马畅镇政府防汛值班干部陆续赶来,一位自称带班领导的中年男子说,他不在办公室值班是为了调解纠纷,虽然政务大厅灯黑着,但电话是通着的。
记者:您是刚回来的 汉中洋县马畅镇政府防汛值班干部 朱小红:刚从外面回来的 汉中洋县马畅镇政府防汛值班干部 朱小红:还有其他同志
记者:防汛值班期间,允许不允许外出?
汉中洋县马畅镇政府防汛值班干部 朱小红:这是特殊情况
同样,这位防汛带班领导也拿出镇政府的电话记录本,说这就是防汛值班工作记录。记者提出异议时,对方又说防汛值班记录由党政办保管。
汉中洋县马畅镇政府防汛值班干部 朱小红:那上面领导没交给我,我也没办法。
记者走访了汉中洋县、城固等多个乡镇,多数乡镇都出现了带班领导不在岗位,防汛值班记录不详细的情况。今年以来,我省气候十分异常,3 月底 4 月初关中和陕南就出现了严重的春汛暴雨洪水。据资料显示,今年汉江上游的降水量预计将比往年有所增加,那么汉江汉中段沿线部分乡镇防汛值班工作是不是应该有所加强呢。
篇二:我市召开防台防汛工作会议
今年第 9 号台风“灿鸿”即将影响我市,昨日下午,我市在防汛指挥部召开防台防汛工作会议,部署防汛防台工作。市委副书记柯婉瑛,副市长黄山河参加会议。
柯婉瑛说,今年 9 号台风将对我市威胁很大,为此大家要高度重视,对防台防汛各项工作进行再梳理、再落实。要做好宣传动员,提高群众思想认识,积极开展自防自救;要对船只进行排查,确保船只安全进港避风;要对山塘水库以及相关地质灾害点检查到位,并防止发生次生灾害;一些在建项目、企业的安全措施要落实到位;要做好旅游景区的游客疏散和安置以及城市内涝的应急准备工作;同时,要加强地下车库及危房的防范工作。
最后柯婉瑛还要求相关部门要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做好应急抢险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黄山河在会上布署了相关防台防汛工作,他要求防指各成员单位要针对当前防台防汛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工作预案,细化防台防汛各项工作,做到责任落实到人,预防不留死角。
会上,我市防指各成员单位分别汇报了当前防台防汛的工作情况。
防汛会议记录 第2篇
广元严家湾桥隧工程A标段项目经理部
防
汛
演 练
记
录
2014年6月日
防汛应急演练记录
防汛演练地点:搅拌站至3#墩柱区域
防汛演练参加人员:经理部全体人员、指挥部、监理 防汛演练天气情况:小雨
演练开始时间:2014年6月21日20点00分 演练结束时间:2014年6月21日21点00分
一、防汛演练经过:
1、发现汛情立即报警启动应急预案:
2014年6月20日20点00分,搅拌站现场防汛值班人员冉广田发现由于连降暴雨,河道水位上涨,直接威胁搅拌站机具设备安全,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曾国高汇报,曾国高通过值班电话向应急领导小组报警,组长周治贵接到报警并详细了解情况后,决定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并指示经理部办公室立即通知相关部门。
2、设置警戒、疏散人群:
20点15分应急小组副组长刘砚带领防汛应急小组成员赶到现场后,立即疏散现场工作人员和其他闲杂人员,特别是妇、幼、老人一定要远离现场;曾国高带领保卫组成员在离危险区一定距离处设置警戒线,阻止无关人员靠近,并保护好现场。
3、应急抢险经过:
20点20分,后勤保障组组长向先荣为把编织袋、铁锹、铁镐 小型抽水机等常用工具已经运到现场,20点25分,箱梁班组组长谷孟海接通知后、带领抢险小组成员15人立即赶到现场听候抢险小组指挥,20点30分,吊车、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辆等设备赶到现场待命。防汛抢险小组副组长刘砚首先观察汛情、确定危险范围及危险程度,并向抢险抢修组人员和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明确、抢险工作必须在现场指挥人员的统一安排下有序进行。简要说明抢险中安全注意事项、明确在水势能够完全控制、确保抢险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方可将机械设备等财物运送至安全地点,严禁冒生命危险抢救财物。然后抢险抢修组成员冒雨进行道路的抢修加固、及物资、机械转移。
4、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及劳动力的调配:
组长周治贵根据应急预案对组员进行分工、安排,副组长刘砚负责协调各小组之间的工作,若小组人员不足即从经理部抽调人员补充,若抢险抢修组人员不足时从T梁班组再调动精干劳力补充并明确每位成员在防汛抢险中的职责。
5、机械设备和物资配备的补充:
后勤保障组组长向先荣根据现场情况负责机械设备的调整和补充,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负责救援物资的补充及调配。
6、善后处理:
洪水过后,由抢险小组副组长刘砚负责组织医疗救护组人员及时对周围环境进行清理、消毒,消毒完成后,组织专人检查验收清理消毒结果。
7、防汛演练结束:
21时00分防汛小组组长周治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宣布防汛演练结束。
二、防汛演练总结
1、通过本次防汛应急演练、反映出了参加演练的各部门职责明确及部门间协调的重要性。
2、本次演练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经理部20点接到险情通知并启动应急预案、在30分钟内抢险机械设备及人员全部赶到现场,基本上做到了反应的迅速准确。
3、投入应急抢险程序后、机械设备运转正常、抢险人员服从指挥、能够迅速转移物资及设备、设置挡水围堰、迅速控制了险情。
4、汛期抢险工作要保证通讯联络畅通、不留死角,机械设备要加强日常的保养及维修、抢险人员加强日常的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才能使应急抢险做到迅速、准确、有效。
防汛会议记录 第3篇
帅军庆说, 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高度重视今年防汛工作。电力设施和水库大坝防汛工作, 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事关公司发展大局, 责任重于泰山。目前, 公司投运和在建水电站共439座 (其中县供电企业管理小水电站313座) 。这些水电站大坝大多位于人口聚集区上游,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加剧, 大坝安全度汛面临严峻挑战。同时, 公司输变配电设施点多面广, 极易遭受台风、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侵袭。从气象预测看, 水库安全度汛形势严峻;从防汛检查情况看, 公司防汛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
会议提出, 今年公司防汛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坚持“安全第一, 常抓不懈, 以防为主, 全力抢险”的方针, 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抗大灾、防强台”, 实行企业主要行政领导负责制, 坚持“谁主管、谁负责”, 坚持统一指挥, 分级管理, 保证各级防汛抗灾工作充分、扎实、有效开展, 确保电力设施和水库大坝安全度汛。总体目标是实现“四个确保”, 即确保水电厂及大坝不垮坝、不漫坝、不水淹厂房;确保换流站、变电站和输电设施安全度汛;确保供电设施安全度汛;确保基建单位不发生责任性水淹施工现场等重大事故。
会议还安排部署了9项重点工作:全面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认真组织开展防汛检查;坚持统一指挥、科学调度;突出重点, 落实措施, 确保大坝和电力设施安全度汛;狠抓薄弱环节, 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完善防汛应急机制, 加强防汛物资储备和抢险队伍建设;加强防汛值班与信息报送, 保证通信畅通;加强防汛宣传工作, 提高公众对电力设施的防汛安全意识;认真做好防汛评估分析、整改完善和总结工作。
古代的防汛抗洪 第4篇
我国有长江、黄河、淮河、海河、辽河、珠江、松花江七大水系,历代都很重视防汛抗洪和汛情通报工作,因为河流泛溢影响着水运、灌溉和生活用水,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虽然古今防汛抗洪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古代还是有值得赞赏的做法。我国水文工作者曾对长江上游历史枯水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宜昌到重庆段就有枯水题刻群11处,其中涪陵白鹤粱石鱼题刻保存最好,价值也很高,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水位标记。它记下了自公元764年后断续72个年份的枯水记录,共镌刻163则古代石刻题记。
在宋代,吴江(今江苏省苏州)上立有两座水则碑,建于1120年。水则碑分为“左水则碑”和“右水则碑”,左水则碑记录历年最高水位,右水则碑则记录一年中各旬、各月的最高水位。当时规定水位相当于一划,无论高田低田都不会受灾;超过两划,极低田地受灾;超过三划,低田受灾……超过七划,极高的田地也会受灾。如果某年洪水位特别高,即于本则刻曰:某年水至此。该水则上刻写的最早年代为1194年。由此可知,水则碑不仅是观测水位所用的标尺,而且也是历年最高洪水位的原始记录。从水则碑我们可知宋代为统计汛期农田被淹面积,已建立了水位观测制度,这也是我国观测水位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最早记载。
金朝泰和二年(公元1202年),金章宗将修订增的《泰和律令》颁布全国执行。其中的《河防令》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防洪法规,主要内容有:第一,明确规定了黄河和海河各水系每年防汛起止期限,将“六月一日至八月终” 定为黄河的“涨水月”,沿河官员必须轮流“守涨”,不得有误。第二,朝廷对地方官府的河防机构及防汛事宜督促检查,规定工部每年派出官员“兼行户、工部进”。在汛期到来之前沿河视察,督促都水监的派出机构治水都监和州、府、县落实防汛措施,修固堤防。第三,汛情紧急时,沿河州府和都水监、都巡河官应共商抢险救灾事宜。第四,实行奖功罚罪,沿河官员防汛中的功过都要上报朝廷。《河防令》的施行,对当时和后世的防洪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和影响。
清代顺治十六年至康熙十六年间(1659~1677年),苏北黄河、淮河、运河连年溃决,水灾严重,平民出身的水利专家陈潢辅助河道总督靳辅治水,提出从上游根治黄河的主张,并发明了测定流速流量的“测水法”,对我国河道管理理论作出了显著贡献。但是,古代黄河仍常决口,淹没农田村庄。为防洪,便产生了“水报”,这是一种和“兵报”同样紧要的加急快报,这种汛情传递其紧急程度往往比兵报更危急。在古代,黄河堤岸备有报汛的“塘马”。当上游地区降暴雨河水陡涨时,封疆大吏遂将水警书于黄绢遣人急送下游,快马迅驰,通知加固堤防、疏散人口。这种水报属接力式,站站相传,沿河县份皆备良马,常备视力佳者登高观测,一俟水报马到,即通知马夫接应,逐县传到开封为止。当时有的一昼夜迅奔500里,竟比洪水还要快。当时朝廷还规定,传水报的马在危急时踩死人可以不用偿命。对此,人们家喻户晓,一见背黄包、插红旗跨马疾驰者,大都会自觉避让。
古代,报告水警还有一种独特的“羊报”。所谓“羊报”,就是报汛水卒。据载,黄河上游甘肃皋兰县城西,清代设有水位观测标志,一根竖立中流的铁柱上根据历史上洪水水位情况刻有一道痕,如水位超刻痕一寸,预示下游某段水位起码水涨一丈。当测得险情时,“羊报”便迅速带着干粮和“水签”(警汛),坐上羊舟用绳索把自己固定好,随流漂下,沿水路每隔一段就投掷水签通知。下游各段的防汛守卒于缓流处接应,根据水签提供的水险程度,迅速做好抗洪、抢险、救灾等各项准备。“羊舟”也很独特,它用大羊剖腹剜去内脏,晒干缝合,浸以青麻油,使之密不透水,充气后可浮水面不下沉,颇似皮筏。“羊报”是一种十分危险而重要的任务,古代的“羊报”被抢救上岸后,有的因在河中扑腾多天,早已饿死、撞死或溺死,幸存者可谓九死一生。
元代时,朝廷还据自然条件,设有陆站、水站、轿站、步站等报警驿站。东北地区由于路况差,故设有狗站。原来,我国元代官方很重视发挥狗的作用,训练狗作为通信报警工具,用于报告水警的狗最多时达3000条。当时,在辽东、黑龙江下游等地区就设立有15处狗站用于报告水警。
防汛应急演练记录 第5篇
(第八合同段)
防洪应急演练
山东沂蒙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洞新高速第八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0一一年六月
2011年6月
防汛应急演练记录
防汛演练地点:蒋家湾大桥
防汛演练参加人员:经理部防汛领导小组、路基队、桥梁队 防汛演练天气情况:小雨
演练实施开始时间:2011年6月15日14点00分 演练结束时间:2011年6月15日17点00分
一、防汛演练经过:
1、发现汛情立即报警启动应急预案:
2011年6月15日14点00分、蒋家湾大桥现场防汛值班人员发现,由于连降暴雨、河道水位上涨、直接威胁施工现场安全、立即口头向现场负责人汇报,现场负责人通过值班电话向应急领导小组报警,组长张德川接到报警并详细了解情况后,决定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并指示经理部办公室立即通知相关部门。
2、设置警戒、疏散人群:
14点15分应急小组副组长罗法德带领疏散小组成员赶到现场后,立即疏散现场工作人员和其他闲杂人员,;田秋华带领现场警戒组成员在离危险区一定距离处设置境界线,阻止无关人员靠近,并保护好现场。
3、应急抢险经过:
14点20分,物资部负责人杜四毛把编织袋、铁锹、铁镐小型 抽水机等常用工具已经运到现场,14点25分,路基作业队负责人接通知后、带领抢险小组成员20人立即赶到现场听候抢险小组指挥,14点30分,机械服务站吊车、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辆等设备赶到现场待命。防汛抢险小组副组长罗法德首先观察汛情、确定危险范围及危险程度,并向突击队员和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明确、抢险工作必须在现场指挥人员的统一安排下有序进行。简要说明抢险中安全注意事项、明确在水势能够完全控制、确保抢险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方可将机械设备等财物运送至安全地点,严禁冒生命危险抢救财物。然后指挥抢险突击队冒雨进行围堰加固、及物资、机械转移。
4、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及劳动力的调配:
组长张德川根据实际情况对组员进行分工、安排,副组长胡学兵、罗法德负责协调各小组之间的工作,若小组人员不足即从经理部抽调人员补充,若抢险突击队人员不足时从其他作业队调动精干劳力补充并明确每位成员在防汛抢险中的职责。
5、机械设备和物资配备的补充:
路基队队长罗德喜根据现场情况负责机械设备的调整和补充。后勤小组张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负责救援物资的补充及调配。
6、善后处理:洪水过后,由抢险小组副组长罗法德负责组织人员及时对周围环境进行清理、消毒,由聘请司马冲卫生院医务人员负责具体实施、防止流行性传染病、清理、消毒完成后,组织 专人检查验收清理消毒结果。
7、防汛演练结束:17时00分防汛小组组长张德川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宣布防汛演练结束。
二、防汛演练总结
1、通过本次防汛应急演练、反映出了参加演练的各部门职责明确及部门间协调的重要性。
2、本次演练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经理部14点接到险情通知并启动应急预案、在30分钟内抢险机械设备及人员全部赶到现场,基本上做到了反应的迅速准确。
3、投入应急抢险程序后、机械设备运转正常、抢险人员服从指挥、能够迅速转移物资及设备、设置挡水围堰、迅速控制了险情。
4、解除险情后恢复工作的清理废墟、平整场地、消毒去污及损失评估可正常进行。
5、汛期抢险工作要保证通讯联络畅通、不留死角,机械设备要加强日常的保养及维修、抢险人员加强日常的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才能使应急抢险做到迅速、准确、有效。
2011年6月15日
上图:填装沙袋修筑围堰
上图:填装沙袋修筑围堰。
上图:抽水机排水。
镇防汛会议讲话 第6篇
今天,镇党委、政府召开全镇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市、县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分析今年防汛抗旱工作形势,全面部署我镇防汛抗旱工作。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讲的不足之处恳请领导、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全面认清今年防汛抗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防汛会议简报 第7篇
1月28日下午,市防洪减灾办主任、市水利局局长林孝悌专题听取西排工程建设情况汇报,要求各有关单位增强紧迫感,痛下决心,按照7月15日前西向排洪大河具备通水条件的目标要求,抓住时间节点,倒排工期,狠抓落实。
据悉,截止底,西排工程累计完成投资56015万元,占总投资74.7%。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是废土运输车辆严重短缺;二是部分尚未拆除的房屋和坟墓、林地处理工作仍然艰难;三是安置房建设前期准备工作进展缓慢。林孝悌局长强调,只要下定决心,上述问题一定可以得到破解。希望市、区两级指挥部按照主汛期前通水的要求,动脑子、找路子、出点子,找准问题和困难的症结,积极寻求破解之策;科学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善于汇报请示,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更大的支持;迅速行动起来,分清轻重缓急,一一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市防洪减灾办副主任、市水利局副局长王爱香,党组成员、市水利局办公室主任沈林杰,市西向排洪工程建设总指挥部、鹿城段指挥部和瓯海段指挥部有关负责人参加了汇报会。
防汛预警系统在防汛减灾中的应用 第8篇
上海地处长江和太湖流域下游,濒江临海,河网密布,台风、暴雨、高潮、洪水等自然灾害始终是影响本市安全的心腹之患,因此各级政府和部门高度重视防汛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基本形成了全市防汛工程体系,应急反应能力也逐步增强。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业务流程和管理方式的变革,原有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求。上海市防汛信息化建设[1]从现状和需求出发,以需求为导向,应用为核心,在不断总结经验、梳理问题、理清思路、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发挥信息化在防汛业务管理中的强大支撑作用。
防汛预警系统[2]是以集约建设、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为目的,基于统一电子政务[3]架构,通过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应用系统的整合,借助数字认证和统一权限、工作流管理等功能,实现防汛部门人员对防汛业务协同和应急管理的分级应用。
1 总体架构
防汛预警系统是电子政务框架[4]应用层中业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于电子政务框架中的门户、支撑和数据层。电子政务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
门户层:防汛预警系统通过内、外网门户发布预警信息,向防汛指挥部门、相关人员及社会公众发布防汛预警信息。
应用层:防汛预警系统属于业务管理应用,与协同办公和个人办公应用有机结合,有效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支撑层:防汛预警系统需要门户管理、统一权限、电子签章、CA认证、传真短信、工作流管理、系统管理和内容管理等模块进行支撑。
数据层:防汛预警系统的相关信息来自于基础、业务和实时数据,又形成相应的元、政务和决策等数据。
2 业务流程优化
防汛预警工作是防汛应急指挥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预警信息、级别、响应、发布及解除等。
防汛预警业务流程优化[5]是通过对业务管理流程进行再思考和设计,提高防汛部门工作的质量、服务及速度,提升应急响应能力。旧流程因为缺乏信息化技术的支撑,大部分是通过防汛人员手工开展工作,短信和传真发送及信息发布需要登录不同应用系统,致使流程冗长、操作繁琐而效率低下。新流程是通过电子政务平台,依托信息化技术,简化了业务流程,规范了工作程序,通过系统1次登录按照系统流程处理所有业务工作,大大提高了防汛工作效率,缩短了防汛应急响应的时间。
防汛预警旧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新业务流程如图3所示。
3 系统整合
系统整合是对基于不同技术、标准,由多个供应商或开发商提供,复杂且安全、灵活性存在问题的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实现统一架构下的系统整合。在原来的框架中,短信、传真和信息发布等系统都来自于具有专业应用的系统,数据孤立、应用分割、技术独立,无法实现有效共享,与业务应用和流程无法相匹配。通过防汛预警系统建设,通过统一权限管理,实现了系统充分整合,使得不同应用系统中数据能够同步和共享,流程能够更加敏捷、合理,业务更贴合实际。最终达到资源复用,成本减低。通过整合提高了系统安全,保障了业务连续性,消除了信息孤岛,还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4 系统功能
防汛预警系统的功能主要由预警、短信、传真等管理,统计查询,统一权限,电子签章和信息发布等组成。
4.1 预警管理
预警管理分为:预警信号发布、解除、审批和变更。
1)预警信号发布
市防汛指挥部接到市气象局天气预警信息后,通过手动或自动方式读取信息加载到预警信号发布模板中。同时,将所要发布的预警信息补充完整,包括编号、范围、等级(蓝、黄、橙、红)等。发布单生成后,提交领导审批。
2)预警信号解除
市防汛指挥部接到市气象局天气预警解除信息后,通过手动或自动方式读取信息加载到解除模板中。同时,将所要解除的信息补充完整,包括解除编号、范围、解除等级等。解除单生成后,提交领导审批。
3)预警信号审批
业务人员提交预警信号发布单或解除单后,领导通过系统登录进行审核,审批通过后自动通过电子签章签署领导名字,发布单或解除单即刻生效,以Word形式保存至服务器存档,并提交业务人员进行后续操作。
4)预警信号变更
市防汛指挥部对已发布的预警信号发布进行升、降级处理,变更的内容为等级、范围等,变更后需领导再次进行审核。
4.2 短信管理
经领导审批后的预警信号发布或解除单流转到业务人员,业务人员按照业务流程进行短信发送。短信发送模块中预警信息内容通过系统直接导入,业务人员选取发送范围,确认信息及范围无误后发送短信。
4.3 传真管理
短信发送完成后,系统将转入传真发送流程。业务人员将预警信号发布或解除单导入传真发送模块,选取传真发送范围,经确认无误后发送传真。
4.4 统计查询
统计查询分2个部分,预警信号发布和解除单,以及短信和传真发送情况的查询统计。
预警信号的查询统计可以按照预警、等级等进行分类查询,并分类显示。
短信和传真发送情况查询统计是便于对短信和传真的发送状态进行管理,如果出现相应人员或部门未收到短信或传真,可通过查询统计的结果进行补发,确保防汛工作做到无疏漏。
4.5 信息发布
短信和传真发送完成后,进入网站的信息发布流程,针对内网用户和外网社会公众。业务人员进入信息发布模块,对自动导入的内容和时间等进行检查,检查无误点击确定,即完成信息发布,内外网间信息的同步由数据交换程序自动完成。
4.6 统一权限
防汛预警系统中预警、短信、传真管理,统计查询,信息发布等模块都需要统一的权限进行管理,对各个环节和角色进行区分和赋权,使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角色进行处理,不会出现权限混乱。
4.7 电子签章
电子签章可保证预警信号发布或解除单的真实、完整和权威性。按照防汛预警信号等级由不同的领导进行签署,通过领导电子签章过的发布或解除单才能进行短信、传真发送及信息发布,否则无效。
5 实际应用及效果分析
该系统应用于2010年的世博安保和防汛保障中,实践表明预警信息的发送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
5.1 简化了防汛工作的流程
系统的使用,与原人工方式相比,使原来防汛预警发布或解除过程中的打印、签字及不同系统间的登录等过程得以简化,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环节。从预警信号采集、发送到发布,整个流程通常只需要3~5 min,加快了预警信号传递的速度,使防汛工作更便捷、更高效。
5.2 实现了业务流程的协同
系统的使用,将跨部门的信息,在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上得以实现,打破了原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减少了信息处理的时间。统一门户和权限、电子签章等功能的运用,更有效地实现了不同部门间信息资源的共享,有效支撑了其它业务工作,实现了信息的全面共享。
5.3 提高了防汛业务工作的效能
通过系统的使用,减少了预警信号发布和解除时间,使各个防汛部门能够全面及时动态掌握气象、水文及预警信息,加强了指挥调度和信息反馈,迅速应对突发灾情,减少了灾害损失。
6 结语
防汛预警系统有效支撑了防汛业务管理,简化了防汛预警发布和解除的流程,大大缩短了防汛应急响应的时间,有效地提升了防汛业务工作的效能,对信息化建设具有借鉴和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静芳,蔚飞新.上海市防汛信息化业务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探讨[J].上海水务,2009,25(2):44-46.
[2]孙秋萍,冯星,邢仁君.黄河数字化防汛系统的建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7):36-36.
[3]于海.基于流程管理的电子政务系统架构选择[J].金融电子化,2010(6):61-62.
[4]柏屏.省级水利电子政务建设与展望[J].人民长江,2006,37(4):26-27.
雨季如何防汛? 第9篇
2012年,北京“7·21”暴雨致使包括广渠门立交桥在内的多个立交桥下成为积水的重灾区。河北、山西、陕西、辽宁、湖南等地连续发生强降雨,多个城市出现洪涝灾害,并引发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面对可能到来的汛情,我们的准备情况如何?
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潘安君介绍,今年北京市在汛期来临之前实施了20座下凹式立交桥区雨水泵站改造。同时,在对去年发现的易积水点进行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北京对城区25处主要积水点实行工程治理。目前已完成20处,其余5处全部落实应急度汛措施。此外,还清掏城区23万个雨水口、1400多个排水口和2100公里管道。
潘安君表示,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公布了2013年最新的防汛值班电话,包括十六区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值班电话以及北京市各委办局和相关集团、公司的值班电话,便于市民就近、有针对性地及时拨打,来反映险情和请求救助。同时,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出了《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提醒市民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关注北京市“蓝、黄、橙、红”四色汛情预警。
暴雨预警信号等级
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标准: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 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 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
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停课、停业,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
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到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 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 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雨中行人如何做好安全防御?
尽量不再赶路,并尽快到地势较高的建筑物中暂时避雨,不要在涵洞、立交桥低洼区、较高的墙体、树木下避雨。
注意路边防汛安全警示标志,不要靠近路沿行走,远离各类井盖设施。
避开灯杆、电线杆、变压器及附近的树木等有可能连电的物体。
骑自行车注意观察,缓慢骑行,遇见情况早下车,尽量避开有积水的路面。
乘坐电车请注意:车辆进站后,开启车门前切勿与车身发生接触。发现车辆漏电,原地不动,等驾驶员断电后有序下车,下车时应双脚同时落地。
如何在水中自救?
汽车落水后
如何逃生
你要知道:
车下沉的速度非常缓慢,你有足够的时间自救,
所以千万不要慌张
车门钢板被淹没1/5时,车里没有水,非常轻松就可以打开车门。此时是逃生最佳时机。
车门钢板被淹没1/2时,外部水的压力增大,但使劲推车门也能打开。
如果车辆已经入水较深,甚至水面没过车顶,由于外部水压大,此时基本很难打开车门,破窗而出是逃生的关键!
防汛会议通知 第10篇
为切实做好全区防汛检查工作,经区政府同意,决定召开全区防汛检查工作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及地点
3月18日(周五)下午2:00,在衢江东方大酒店二楼明珠厅召开。
二、参加会议人员
1.各乡镇(办事处)分管领导、水利员;
2.区府办、区人武部、区住建局、衢江经济开发区、区交通运输局、区国土局、区农业局、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旅游局、区卫计局、区砂管办、区乌引管理处等单位分管负责人,区水利局中层以上干部。
三、其他事项
1.请与会人员安排好工作,准时参加会议;
防汛会议简报 第11篇
7月4日上午,市防汛指挥部指挥陈明冠在市防汛指挥部主持召开紧急防汛会商会。市政府副秘书长周天云、市水利局局长胡正平、市气象局局长严迎春、省水文局泰州分局局长钱福军等相关人员参加会商。
市水利、气象等相关部门汇报了近期的汛情、雨情和天气趋势及目前已采取的应对措施等。我市6月18日入梅,7月1日我市遭遇入梅后的第二轮强降水,截止7月4日6时全市面平均降水量186.1mm,通南地区面平均降水量226.2mm,里下河地区面平均降水量113.9mm。通南地区水位暴涨,泰州(周)、姜堰(通)、黄桥水位均超警戒水位(3.8米),分别达4.20米、4.31米、4.20米。预计,7月5日前,我市大部分地区还将有暴雨。面对严峻汛情,7月3日20时,市防汛指挥部启动防汛III级应急响应,并成立防汛工作组,赴沿江各地督查指导防汛排涝工作,督促指导沿江各地加强巡查值守,全力抢低潮排水。7月3日22时,市防指紧急请示省防汛指挥部开启引江河高港枢纽3台机组100个流量抽排通南涝水。
在讨论分析相关情况后,陈明冠对当前防汛工作给予了肯定,并强调,今年的天气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雨情汛情与极其相似,当前我市已进入防汛紧急期,各地各单位要严密防守、高度戒备,切实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长江沿线的防汛值守。长江在大流量、高水位、强降雨的`持续影响下,相关险工患段的风险将进一步提升,沿江各市(区)要加强江堤和水利工程的巡查值守,特别是险工患段要坚持24小时不间断巡查,确保安全度汛。
二是加强城市防洪和乡镇排水。对于城区低洼地受涝、道路和小区积水、农田受淹等问题,市防汛指挥部要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安排住建、武警、消防、镇街等相关方面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努力将涝情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农田积水,要组织发动干部群众清墒理沟、及时排水,责任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
三是及时做好防汛会商。市水利、气象等部门要加强信息互通,及时做好防汛会商,准确研判雨情、水情,抓紧一切有利时机,做好内河水位的预降和调控。要加强监测和预报,密切关注台风、暴雨、潮汛等相关情况,切实做好各项防汛预案、落实好各项应急准备。
防汛紧急会议讲话 第12篇
一要高度重视。联镇县级领导会后要迅速到达所包联的镇,深入防汛一线,了解汛情,查看灾情,组织指挥各镇扎实做好防汛工作。道路中断的镇,联镇领导先电话指导做好防汛工作。今晚若有强降雨,极容易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各镇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坚决克服侥幸心理和松懈思想,迅速进入临战状态,强化防范措施,特别是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从现在起,不管是主要领导、副职领导还是一般干部,都要24小时在岗值班,直到本轮汛期结束。
二要各负其责。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要严格按照三级应急响应预警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尤其是重点部门要迅速做好应急抢险准备,及时处理已经出现的险情,电力部门要及时抢修损毁的电力设施,保证全县供电正常;民政部门要及时储备抢险救济物资,以备救灾应急之需;交通部门要千方百计抢通主干道路;通讯部门要组织力量及时抢修损坏的通讯设施设备,保证通讯畅通。
三要果断撤离。各镇各部门前一阶段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了防汛“零伤亡”的目标。从时间上看,本轮强降雨可能是今年最后一次重要汛情,各镇各部门务必要克服厌战松懈情绪,以更加扎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坚决杜绝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会后,各镇要立即组织人员对居住的危险地带、滑坡地带的群众果断转移到安全地方,要不惜一切代价做好危险地段群众撤离工作。联镇县级领导要抓好督促指导,确保不出现一例人员伤亡。同时,要妥善安排好转移群众的生活问题,直到强降雨结束并确认安全后方可返回。
四要千方百计确保校园安全。由教育部门牵头,对受洪水或地质灾害威胁的学校,特别是生源分散的学校,要采取果断措施,临时停课,雨停后再设法补课,确保师生生命绝对安全。
五要加强对道路和航运的管制。县上已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门要加强对道路特别是各镇客运车辆的管理,该停运的要坚决停运;航运全部禁止,待雨停后统一恢复;对停泊的船舶要检查加固,防止出现新的不安全因素。
防汛救灾图解 第13篇
1 巡堤查险
在防汛抢险中, 巡堤查险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1.1 巡查队员
首先必须挑选责任心强, 有抢险经验、熟悉堤情的人担任。巡查队员分基本队员和后备队员。基本队员在水情到达设防水位时上堤巡查, 后备队员在水情到达警戒水位时参加巡查。
1.2 巡堤查险任务
按堤段的重要情况配备力量, 固定某段由某队包干, 统一领导, 分段负责。同时各队也可分派专组、专人、专地看守, 熟悉堤情、水情以及估计可能发生的险情。要求对一般险情及时处理, 定期汇报;对重大险情, 随时上报并提出意见。
1.3 巡查交接班
交接班应紧密衔接, 以免脱节。接班者提前上班, 与交班者共同巡查一遍, 交待情况。相邻小队碰头时应互通情报。并应建立汇报、联络与报警制度。
1.4 巡查方法
堤上、堤下、堤身内外均要巡查, 对堤内情况要加强侦察。每组5~7人成排前进。1人走堤外水边, 乘浪花起落的时机, 用脚察探破绽和防浪情况;1人走堤顶, 查看堤顶和内肩以下若干米的堤坡, 注意有无跌窝和裂缝;1人走背水坡堤腰;1人走堤内脚;1人走渍水边, 注意浸漏、滑脱现象及草下暗漏。如果堤脚附近没有渍水, 也要在离堤脚较远处巡查有无管涌险情。巡堤人员要时分时合, 迂回巡查, 不可有空白点, 要不断交换情况。在风雨夜或风浪大时, 堤外水边巡查人员要注意安全。
1.5 巡查要点
查险是一件细致艰苦的工作, 天气越恶劣 (狂风、暴雨、黑夜) , 查夜工作越要抓得紧。不仅对重点险工堤段要加倍注意, 对一般堤段也决不可放松。巡堤查险要点归纳为“四到”、“五时”、“三清三快”。
(1) 四到。手到, 主要是用手来探摸和检查。检查堤边签桩或堤上绳缆是否有松动拉断情况。脚到, 用脚察探发现险情。特别是不易发现险情的水淌地区, 更要靠赤脚来试探水温及土壤松软情况。如水温很低有侵骨感觉就要仔细检查, 可能是由冒水孔或漏洞来的水;如土壤松软, 深入内层也软如弹簧, 说明不是正常的情况。堤外坡有无跌窝崩塌现象, 一般也可用脚在水下探摸发现。眼到, 用眼看清堤面、堤坡脚有无崩挫、裂缝、散浸、管涌等现象, 看清堤外水边有无浪坎、崩坍、近堤水面有无漩涡等现象。耳到, 用耳探听水声, 有无异样的声音。
(2) 五时。是指吃饭时、换班时、黄昏时、黎明时、刮风下雨时。在这些时候最容易疏忽忙乱, 注意力不集中, 容易遗漏险情。同时对险情和隐患处理后, 还要注意观测, 必须提高警惕。
(3) 三清三快。三清:即险情查清、信号记清、报告说清。三快:即发现险情快、报告快、处理快。这样才能做到及时发现险情;小险迅速处理, 以免发展扩大;重大险情, 上级能及时准确了解, 必要时能调集力量支援抢护。
1.6 巡查时所带工具
一般常用的几种巡查工具如下:记录本备记载险情用;小红旗供作险情标志;木尺丈量险情对某一显著目标的部位尺寸;铁铲用以拔草及试探堤内土壤较内层的松软情况;锯木屑当堤身浸漏时用来抛于堤外江面以发现有小漩涡;手电筒或马灯、火把便于黑夜巡查照明。各地区应根据具体条件和堤段最大可能发生的险情, 对所带的工具而有所增减。
2 散浸
2.1 险情
江水上涨, 堤身泡水, 水从堤内坡或内坡脚附近渗出, 叫做散浸, 一般又叫“堤出汗” (图1) 。当高水位持续时间过长, 散浸范围就将沿堤内坡上升、扩大, 如不及时处理, 就会发生内脱坡、管漏等险情。
2.2 原因分析
土堤挡水后, 渗水经过堤身向堤内坡方向渗透, 是自然规律。但由于以下一些原因缩短了渗径: (1) 堤身单薄, 内坡过陡; (2) 堤身土质砂重, 外坡又无透水性小的粘土防渗; (3) 堤质太差, 筑堤时所取土块没有打碎, 留有空隙, 硪夯不实; (4) 堤内有隐患 (如蚁洞、獾穴、树根、暗沟等) 。渗径长度不够, 浸润线 (渗水在堤身内渗透的上界线叫做浸润线) 抬高, 渗水就将在堤内坡的坡面或坡脚附近渗出, 形成散浸。
2.3 抢护原则
“临河截渗, 背河导渗”, 降低浸润线, 稳定堤身是抢护原则。临水坡用透水性小的粘土做外帮, 可以减少渗到堤里去的水;背水坡用透水性大的砂石或柴草做反滤, 可以使已经渗到堤里的水流出, 而不带走土粒。这样可以降低浸润线, 稳定堤身。
2.4 抢护方法
发现散浸险情后, 应查明发生原因和险情程度。如堤内坡出现散浸, 但坡面只有轻微的洇潮或渗出少量清水, 堤身稳定, 险情并无发展, 可以严密监视, 暂不处理。如堤坡渗水严重或发生浸水集中冲刷现象, 说明险情在发展, 则需抢护。抢护方法以导渗为主。如外滩较宽, 附近有粘土可取, 险情又很严重, 则需兼用外帮防渗、内坡导渗的方法。切忌在堤内坡用粘性土料做压浸台。汛前消灭隐患, 对防止在汛期中发生散浸、跌窝和漏洞险情十分重要。
2.5 导渗沟
(1) 应用范围
水位继续上涨, 散浸严重堤段, 有继续发展趋势。一般可在堤内坡面开沟导渗, 让渗水集中沟内流走, 使内坡土壤干燥坚实, 以稳定险情。
(2) 施工方法
(1) 从浸润线顶点起至堤脚外止, 开若干条与堤身垂直的纵沟或与堤身成45°~60°的斜沟。斜沟比纵沟好, 因为斜沟导渗范围大, 收效快。有的地方在浸润线顶开横沟, 实践证明, 这种方法排水不畅。斜沟、纵沟都要连通, 宽深都是一样, 或在纵沟两边再开“人”字形支沟 (图2) 。开挖的数量与深度适当, 否则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2) 导渗沟的大小及间距, 应根据各地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每隔5~8m开一条沟, 沟深约0.5~1.0m, 宽0.3~0.8m。
(3) 各沟内填粗砂、卵石、碎石, 在缺乏砂石地区, 也可采用砖渣、岗柴作为导渗材料。为了防止泥土掉入沟内, 阻塞渗水通路, 可在导渗材料上面盖草袋或稻草, 然后填土。
(4) 如果堤身含水过多, 土质稀软, 开沟困难的话, 则可采用边开沟, 边做导渗沟的办法。不允许有沟开好后, 发生等待滤水材料的现象。
(5) 岗柴应扎成把子, 直径30~40cm。外捆稻草厚约10 cm, 不使岗柴与土直接接触, 以免土粒填塞岗柴把子的空隙, 失去滤水作用。岗柴把子要柴头向上, 柴梢向下, 由沟的下面向上铺。头梢接头处, 要多交接些。梢尾露出沟外, 以利排水 (图3) 。
2.6 透水压浸台
(1) 应用范围
当堤身断面不足, 外滩狭窄, 内坡产生严重散浸时, 可在内坡加做层苇层土的透水压浸台 (图4) 。如当地有砂石反滤料时, 可先用砂石作底层, 然后层土层苇做到要求高度。透水压浸台所需工料较多, 在堤身断面够的堤段不宜采用。
(2) 施工方法
(1) 在筑压浸台部分先做导渗纵沟或斜沟。
(2) 然后在堤脚上, 铺放芦苇两层, 每层厚10 cm, 共20 cm, 铺成“人”字形, 柴梢向外, 目的是引出渗水。
(3) 在芦苇上面铺稻草厚5 cm, 然后填土夯实, 厚约1.0~1.5 m。
(4) 填土面上再铺放芦苇, 层土层苇, 直到浸润线顶点为止。
(5) 若基础不好, 土撑坡脚要抛石或用砂土袋固脚, 但要注意不要将沟内渗水阻塞。
2.7 反滤层
(1) 应用范围
散浸严重的堤段, 开沟导渗有困难时, 可做砂石反滤层抢护。
(2) 施工方法
(1) 砂石反滤层图5。先将散浸部位面层湿土挖除厚约30 cm, 再回填粗砂一层, 厚15~20 cm, 上盖瓜米石一层, 厚10~15 cm, 再盖2 cm粒径的碎石一层, 厚约10~15 cm, 最后盖上小片石一层, 让渗水从片石隙缝流入堤脚下的滤水沟。如果堤身要培厚的话, 应在片石上盖上一层草袋, 再在上面填土。
(2) 芦柴反滤层。在散浸部位的坡面上, 先铺稻草一层, 实厚5 cm, 上铺芦苇厚10~20 cm, 盖草袋一层或铺一层稻草, 然后填土夯实。所铺芦柴或稻草, 一定要露出堤脚外面, 以便排出渗水, 保持堤身干燥。
2.8 外帮
(1) 应用范围
在内坡散浸严重的堤段, 如有外滩, 附近有粘土可取, 可在外坡做外帮 (图6) 。
(2) 施工方法
(1) 沿外坡倾倒粘土。最好随倒随用脚踩实, 要保证质量。如因急流, 散土容易流失, 可先在水中分层垒土袋筑一隔堤, 然后在土袋与堤外坡之间倾倒散粘土分层填筑, 直到要求高度。这样, 可起隔渗的作用 (图7) 。
(2) 外帮宽度一般4~5 m, 长度应超出散浸堤段两端至少5 m, 高出水面0.5 m。
3内脱坡
3.1险情
堤背水坡发生严重散浸而没有及时处理, 时间拖久, 则在散浸堤段的堤顶或内肩、内坡发生向堤脚下挫的弧形裂缝, 随着土壤结构被破坏, 内坡就整块的向下滑动, 形成滑动部分下挫, 坡脚土壤上鼓的险象。有时仅是堤坡滑动, 有时也会推动坡脚土层一起滑动。
3.2 原因分析
内脱坡与散浸有联带关系, 散浸严重的堤段, 堤坡浸水饱和, 土的抗剪强度降低, 堤坡稳定破坏, 兼堤脚基础虚软, 内临水塘湖沼, 阻滑力减弱, 当它不能支持堤坡滑动土体时, 就产生脱坡。
3.3 抢护原则
产生内脱坡的主要原因是渗水降低了堤坡土体的抗剪强度。所以先消除已滑动的堤坡中渗水, 部分恢复滑动土体的抗剪强度, 使堤坡稳定, 再进行还坡加固。
3.4 抢护方法
基本方法是开沟导渗, 填塘固基, 加土还坡, 外帮截渗。注意结合具体情况, 因地制宜, 分别用不同方法加以处理。必须提醒大家:采用打桩方法抢救脱坡, 是不妥当的。它不但不能抵抗滑坡土体所产生的巨大推力, 反而容易促使滑坡发展。
3.5 透水土撑 (图8)
(1) 应用范围
若脱坡堤段, 范围较大, 可沿脱坡堤段做若干透水性土撑。具体尺寸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 施工方法
(1) 在筑土撑部位, 将脱坡松土削成斜坡后挖沟, 在沟内放置滤水材料, 如砂石、砖渣、芦柴等。
(2) 若堤基不好, 土撑坡脚要抛石或用袋土固脚, 但应注意不要将沟内渗水阻塞。
(3) 土撑宽度要看水情、险情与取土难易而定。一般宽度5~8 m, 坡比1∶5, 撑顶高度一般在洪水位以下0.5~1.0 m。
(4) 填土要打碎, 夯实。
3.6 透水压浸台 (图4)
(1) 应用范围
堤防断面不足, 脱坡严重, 附近有土可取, 缺乏砂石之处。
(2) 施工方法
(1) 做法与透水土撑相同。但在布置上透水压浸台是全面修筑, 而透水土撑是分段修筑。 (2) 见散浸透水压浸台的施工方法。
3.7 外帮
内脱坡严重, 范围又较广, 在堤内抢筑透水压浸台、开沟导渗等工程, 需要时间。如有外滩, 在抢护内坡的同时, 可在外坡加做粘土外帮, 以减少渗水, 缓和险情, 便于争取时间, 完成内坡抢护工作。
3.8 各种抢护方法配合运用
如内坡大范围内严重渗水, 同时发生漏洞、脱坡等险情, 情况复杂紧急时, 不能用单纯的一种抢护措施来解决, 应研究选择几种适合险情、堤情的抢救方法配合运用, 同时要做到胸中有数, 情况明, 决心大。
4 漏洞
4.1 险情
漏洞出口一般发生在堤内坡下部或坡脚附近。起初漏水量小, 堤土很少被冲动, 漏水较清, 叫做清水漏洞。后洞周土体浸泡时松散崩解, 或产生局部滑动, 或堤身填土含砂重, 土体可能被漏水带出, 使漏洞变大, 这时, 漏水转浑, 发展成为浑水漏洞。如不及时抢救, 则将迅速发展成为堤防决口。
4.2 原因分析
(1) 堤身内部遗留有屋基、阴沟、暗、腐朽树根等物, 筑堤时未清除;或填筑质量不好, 龙口 (交卡) 不密实;或为白蚁、蛇、鼠、獾在堤内打洞。
(2) 在高水位压力下, 将平时的淤塞物冲开;或因渗水沿隐患、松土串连而成漏洞。
4.3 抢护原则
漏洞一般在迎水坡有洞口, 抢护应以外堵为主, 视情况在堤内出口用倒滤井为辅, 或两者兼施的原则。
处理漏洞绝对不能采用在漏洞出口打桩, 或填土封压的办法。这样做只会促使险情的恶化。在堤内漏洞出口处围井蓄水以平衡水压, 理论上固然可行, 但如出口发生在堤坡下部或堤脚附近, 靠围井蓄水平衡水压, 势必围井高大, 一时难以筑成, 而且井体单薄, 蓄水后倒塌, 则更促使险情突然恶化。这些情况值得注意。
4.4 抢护方法
(1) 堤外堵塞 (图9)
对漏洞的抢护, 直接有效的措施是外堵漏源。但要堵塞洞口, 必须先探明洞口的位置和它的大小、多少。寻找洞口的方法:
(1) 可用轻浮物撒在堤外水面, 这样可以发现水面漩涡找到洞口 (图9a) 。
(2) 潜水摸探。但为了安全, 潜水摸洞、堵洞人员必须用绳索系着, 以免被水流吸进洞内。找到洞口后, 应立即堵塞。洞小的可先用铁锅扣住 (图9b、c) , 或用棉衣、棉絮等将洞口堵住;洞口较大或周围有几个洞的可以用棉被张开顺堤坡拖下盖住洞口 (图9d) ;如漏洞口或阴沟, 可以先用布袋装土, 任其吸进, 再用木楔包以棉絮塞紧洞口, 覆以棉絮 (图9e、f) 。按上面方法将洞口堵住后, 然后再压土袋, 浇土做成外帮, 高出水面。
如堤外无明显洞口, 也可以用含水量较高的粘土顺坡抛填, 这样做可以减少渗水浸入。
外堵漏洞切忌乱抛块石土袋, 以免架空, 增加堵塞漏洞的困难。
(2) 做倒滤井
堤外堵塞的同时堤内漏洞做倒滤井。特别是漏洞发生在堤脚平地, 出现浑水兼带有粉砂、细砂之类, 一时难于判明是漏洞还是管涌的情况下, 更必须按抢护管涌填做倒滤井的办法来处理。只要倒滤层保住堤身的填土不流失, 险情就能稳定。
(3) 开巷断截 (抽槽翻筑) (图10)
开巷是在堤顶挖槽, 深到漏洞以下。其抽槽宽度以能适合开挖工作的最低宽度为限, 尤以开深槽更要谨慎。开巷断截是较彻底但也是最危险的办法。只有在万不得已, 而且具备充分和必要的条件 (如堤身面宽, 堤身大, 人力器材足够等) 的情况下, 才能采取这个办法。最好是能够在水位稍退的汛隙突击进行, 水位过高时不宜进行。施工时必须高度集中力量, 加倍注意填筑质量。
5 跌窝
5.1 险情
汛期堤身或外滩发生局部塌洞叫做跌窝。
5.2 原因分析
白蚁、蛇、鼠、獾之类在堤内打洞, 或筑堤时土块架空未经夯实, 遇江水高涨, 江水灌入, 或雨水泡浸使洞周土体浸软而形成局部陷落。跌窝伴随漏洞而发生。
跌窝险情的发生主要由堤身隐患引起, 平时注意加强捕獾、灭蚁是防止或减少汛期发生跌窝、漏洞的积极有效措施。
5.3 抢护原则
跌窝是局部陷落, 为防止水流浸蚀继续扩大, 应及时予以翻填。又因它常伴随漏洞而发生, 故宜配合漏洞险情进行处理。
5.4 抢护方法
以下措施可作为处理跌窝的参考:
(1) 跌窝发生在堤顶附近内坡, 跌窝内没有漏洞, 将坑内松土清除, 用好土填实还原即可 (图11) 。
(2) 跌窝发生在堤内坡, 堤外面有漏洞口, 漏水直通跌窝, 应配合抢堵堤外坡漏洞以止住漏水, 如果必须与外堵漏源同时抢救时, 可将跌窝内松土清除, 回填粗砂、瓜米石、砖渣、卵石等做成倒滤井, 以制止漏水带出泥土, 稳定险情 (图12) 。
汛后水落应随即翻筑跌窝, 窝内漏洞可追赶翻筑的应予追赶翻筑, 再将跌窝内松土清除, 予以回填夯实。
(3) 跌窝发生在堤外高滩或外坡上, 堤内并发生有漏洞的, 可先在外滩上筑袋土围堰高出水面, 抽干围堰内积水, 沿跌窝部分进行翻挖, 找出漏源, 清除隐患后, 予以回填 (图13) 。
(4) 如跌窝发生在堤身单薄、堤面较窄的堤顶上, 挖填前应加做外帮, 以保证开挖时的安全。开挖时应先清除隐患, 有漏洞的, 要先将上口堵好, 再回填夯实 (图14) 。
(5) 如跌窝发生在外坡水下部分, 可用袋土、棉絮等物将跌窝填实, 再加做外帮 (图15) 。
6 管涌 (潜蚀、流土)
6.1 险情
管涌 (湖北叫翻砂鼓水, 江西叫泡泉) 是在汛期高水位情况下, 堤内平地发生“流土”和“潜蚀”两种不同含义险情的统称。管涌险情的发展, 以流土最为迅速。它的过程是随着水位上升, 涌水挟带出的砂粒增多, 涌水量也随着加大, 涌水量增大挟带出砂粒也就更多, 如将附近堤 (闸) 基下砂层淘空, 就会导致堤 (闸) 身骤然下挫, 甚至酿成决堤的灾害。当然有由于管涌孔距堤较远, 一时尚未演成堤防、闸身的下挫或溃决的;也有由于水位转落, 渗水压力减小, 险情暂时稳定下来的;还有由于是潜蚀, 没有产生堤 (闸) 身下挫、溃决险情的。但是, 险情是属于流土还是潜蚀, 一时难于判明。而且流土也与地层下面的粉砂、细砂层埋藏的深度、厚度, 以及其结构的疏密、高水位持续的久暂等因素有关, 而这些因素一时也是难以判定的。所以发生管涌时, 不论它是流土, 还是潜蚀和距堤远近, 均不能掉以轻心, 必须迅速予以处理。
流土潜蚀大致可以区别如下:
(1) 粘性土层下面粉砂层或细砂层颗粒大小均匀且无粘性, 在很小渗透压力下就会被破坏, 称为流土。
(2) 加粉砂、细砂颗粒填充在成为骨架的砂砾、卵石层的空隙中, 被渗水压力破坏时, 仅是将这种细小颗粒, 随涌水带走没有破坏它的骨架的称为潜蚀。
6.2 原因分析
一般来说, 长江中下游平原冲积地层, 上面是粘性土, 往下是粉砂、细砂等, 砂层间也有粘性土夹层的, 再往下则是砂砾及卵石等强透水层, 在河床中露头与河水相通 (图16) 。
在汛期高水位时由于渗水流经强透水层压力损失很小, 堤内数百米范围内粘土层下面仍承受很大的水压力, 如果这股水压力冲破了粘土层, 下面的粉砂、细砂就会随水流出 (在没有反滤层保护的情况下) , 从而发生管涌。
江河湖堤内, 表面粘土层不能抗御下面水压力而遭到破坏的原因大致为:
(1) 防御水位提高, 渗水压力增大, 相对形成堤内粘土层厚度不够。
(2) 历史上溃口段内粘土层遭受破坏, 复堤后, 堤内留有渊潭, 里面常有管涌发生。
(3) 历年在堤内取土加培堤防, 将粘土层挖薄。
(4) 建闸后渠道挖方及水流冲刷将粘土层减薄。
(5) 由于在堤内附近土层钻孔, 或勘探爆破孔, 封闭不实。
(6) 由于其他原因将堤内粘土层挖薄。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战备防空需要, 在堤防规定禁区内挖有防空洞或掩体的, 除按规定处理回填外, 汛期要加强检查。
6.3 抢护原则
处理管涌的原则应以制止涌水带砂, 而留有渗水出路。这样既可使粉砂、细砂不再被破坏, 又可以降低附近渗水压力, 使险情得以稳定。
值得警惕的是, 管涌是堤防溃口的极为明显和常见的原因, 但对它的危险性仍有认识不足, 措施不当, 或麻痹疏忽, 贻误时机的。如采取大围井而抢筑不及, 或围高井而倒塌者都曾造成决堤灾害, 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损失。历史的惨痛教训必须牢记。
6.4 抢护方法
(1) 在冒水孔周围用土袋围成低堰。孔内填反滤料, 最好是按级配先填粗砂, 再填瓜米石、碎石, 最后填块石 (图17) 。但由于涌水, 粗砂往往填不进去, 则可先填碎石、块石, 以杀涌水之势, 再按级配填筑, 略高于原地面。如附近无适用石料, 可以砖渣代替。如一次未能达到制止带砂, 可以清除部分上层粗填料, 再按上述级配填筑。直到渗水畅流, 无砂粒带出为止。反滤料填好后, 仍需注意防守, 如发现填料下沉, 可以继续填块石料, 直到稳定为止。
(2) 同上述方法, 但不筑围堰, 直接填反滤料也可。
(3) 如因管涌, 堤防基土流失过多, 导致堤身裂缝下挫, 是溃口性险情, 应及时予以翻筑加固。
(4) 抢护脱险后仍应加强防守, 观测周围的变化和渗水流量与江水消长的关系, 以供汛后处理作参考。
7 涵闸险情的抢护
对于管涌险情处理, 近年来在江汉干堤的一些地方, 埋设了一些减压井, 有效地制止了管涌的发生和发展。但是减压井的结构、管材和反滤设备等方面, 还有待通过实践加以改进, 防止反滤阻塞, 以延长井的使用年限。目前对已埋设的减压井和附设的测压管, 汛期应加强观测和防守。
7.1 险情
汛期堤上涵闸建筑物和堤防一样是用来挡水的, 但由于它的结构和建筑材料与土堤不同, 它与土堤、土基结合部位往往容易形成薄弱环节, 易发生像管涌、漏洞等险情。这些险情发生的原因、抢护原则, 基本上与在土堤上所发生的一致。但在抢护方法上则需适应建筑物的特点。现将涵闸常发生的管涌和漏洞等险情的抢护介绍如下:
7.2 管涌
(1) 闸内渠道, 发生少数管涌的, 可以按处理一般管涌孔的方法填反滤材料;在一般渠道内形成管涌孔群的, 可以在出险渠段填反滤层。
(2) 管涌孔如发生在闸底沿止水缝处, 可以围筑倒滤井来处理。
(3) 灌溉闸内有节制闸的, 可以关闭节制闸以抬高与临河闸间的渠道水位;无节制闸的, 可在管涌孔下游的排水渠道筑坝, 以达到抬高渠道水位, 平衡或减低渗水压力, 稳定险情。不过单靠抬高水位稳定险情的效果不如填筑反滤井好, 且筑坝工作量也大。因此, 这种方法作为上述两种方法的辅助措施来考虑为妥。
7.3 漏洞
(1) 迎河堵漏
如漏洞口发生在水平或缓坡部位, 抢护方法可参照漏洞部分介绍的方法进行。如洞口发生在建筑物直立部分, 可用棉絮、柏油麻绳、桐油石灰内掺细麻绳或麻筋浸柏油等予以塞堵。缝隙宽的可以用木楔或木条嵌填。
(2) 闸内漏洞口处进行反滤措施。如出现在八字墙与填土接合部位, 不便围井的, 可以填反滤料, 并注意将漏水妥善导开, 以免冲刷下面土坡。
当涵闸建筑物附近发生管涌或漏洞险情时, 应注意检查闸身有无下挫, 或由于闸基淘空引起不均匀沉陷, 使闸底板折断, 裂缝涌水等情况。如果发生这些情况已影响到闸身安全的严重程度, 就应将漏洞、管涌险情妥善处理, 并根据水情、险情在闸外抢筑围堰与正堤相接, 靠它来挡水。
近年来沿堤涵闸, 有因已发生下挫等情况, 为确保防汛安全已经外围堵塞, 对于尚未整修重建的, 汛期应加强防守检查。如系由于曾发生管涌, 引起闸身下挫的, 虽已在闸外围堵, 尚未能解决管涌险情的重现, 仍应加强防守。
8 抢高堤顶
8.1 险情
预报洪水上涨的趋势将有超过堤顶高程的危险时, 应抢高堤顶, 以免堤防漫溃。
8.2 抢护原则
为了防止堤防漫溃, 而在时间上又来不及把堤身全部加高培厚, 在这种情况下, 只能先在堤顶抢筑子堰, 拦住洪水, 不使漫溢。
8.3 抢护方法
子堰应在堤顶外侧抢做, 至少要离开外堤肩0.5 m, 以免滑动。堰后留有余地, 便于巡汛抢险时奔走。要根据土方数量及就地可能取得的材料, 决定施工方法, 并适当组织劳力。要全段同时开工, 分层填筑。不能等筑完一段再筑另一段, 免得洪水从低处漫进而措手不及。
8.4 纯土子堰 (图18)
(1) 应用范围
用于堤顶宽阔, 取土容易, 风浪不大之堤段。
(2) 施工方法
(1) 先将堤顶草根败叶等杂物清除干净, 然后刨松堤面并沿子堰中线抽槽宽20 cm, 深10~20 cm。
(2) 从堤顶的内侧边开始上土, 逐渐向临水面推进, 每层土厚30 cm, 分层夯实。
(3) 子堰顶宽约1 m, 内外坡1∶1, 高度0.6~1.0 m, 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注:子堰顶宽约1 m, 内外坡1∶1, 高度0.6~1.0 m。
8.5 土袋子堰 (图19)
(1) 应用范围
用于堤顶不宽, 附近取土困难, 或是风浪冲击较大之处。
(2) 施工方法
(1) 用麻袋、草袋或蒲包装土约七成, 将袋口缝紧。
(2) 将麻袋、草袋或蒲包土铺砌在堤顶离临水坡肩线约0.5 m。袋口向内, 互相搭接, 用脚踩紧。
(3) 第1层上面再加第2层, 土袋要向内缩进一些。袋缝上下必须错开, 不可成为直线。逐层铺砌, 到规定高度为止。
(4) 袋的后面用土浇戗, 土戗高度与袋顶平, 顶宽0.3~0.6 m, 后坡1∶1填筑的方法与纯土子堰相同。
8.6 埽枕子堰 (图20)
(1) 应用范围
用于堤顶不宽, 风浪较大, 水将漫顶之处。
(2) 施工方法
(1) 用秸料扎成直径0.6~0.8 m, 的埽枕, 推滚到临河一边堤顶边线内。
(2) 用长约1.0~1.2 m的柳橛, 将埽枕钉实在堤顶上, 柳橛的间距约1 m。
(3) 埽枕后面用土浇戗、夯实, 务使与埽枕紧密结合。
8.7 单层木板子堰 (图21)
(1) 应用范围
用于堤顶较窄, 风浪较大, 水将平堤, 情势危急之处。
(2) 施工方法
(1) 在堤顶靠江一边, 签钉长约2 m的木桩一排, 桩的中心间距约为0.5 m, 入土约1 m。
(2) 排桩内用木板 (紧急时用门板亦可) 紧贴, 再用铅丝或绳索系住。
(3) 木板后面浇做土戗, 做法与前相同。
8.8 双层木板子堰 (图22)
(1) 应用范围
用于堤顶太窄, 且有建筑物阻碍之处。
(2) 施工方法
(1) 在堤顶外侧, 签钉间距0.5 m的木桩两排, 前后排相隔1.0 m, 木桩长1.5~2.0 m, 入土深0.7~1.0 m。
(2) 木桩内侧附系木板一层。
(3) 木板之间分层填土, 夯实到顶。
(4) 前后排木桩, 应用铅丝拉紧。
8.9 从堤上借土抢做子堰 (图23)
(1) 应用范围:
情况紧急下抢做子堰, 如附近无土可取, 可以暂借用堤防背水堤肩部分的土料, 但只允许挖取浸润线以上部分, 挖取宽度以不影响汛期堤上交通为原则。借用后应随即补足, 在堤顶狭窄或险工堤段不宜借用。
(2) 施工方法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