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控部实习报告(精选4篇)
品控部实习报告 第1篇
根据领导安排,我于20xx年11月23日至12月2日去品控部就公司原料取样验质,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产品检验等相关业务知识与技能学习了一周,在实习期间品控部的周经理与诸位同事给了我很多指导与帮助。下面就实习的心得体会作一番小结。
一、实习的主要内容
赴品控的一周中,周经理就对我的实习内容作出了详细的安排,诸位同事对检测实验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讲解,并指导我做了一些简单的相关实验。主要以下几个部分:
1、油料的检验:
油料的取样检验工作(当前)包括码头大豆的取样检验与生产过程中筒仓入料的取样检验;
杂质的检测、近红外扫描对水分与蛋白的检测,以及菜籽、棉籽杂质检测。常用试验:
手工法的杂质检测
仲裁法水分检测(国标法)
粗脂肪检定(乙醚抽提)
2、油脂的检验:
油脂的取样检验,原料毛油与四级油av酸价、pov过氧化值、色泽的观察与检验;
常用试验:
杂质检测手工法(加入丙酮过滤烘干);
油脂酸价av(加入1:1乙醇乙醚溶剂用koh滴定变色)
油脂过氧化值pov(硫代硫酸钠滴定变色)
3、产品的检验:
豆粕水分、尿酶、蛋白nir的检测;
常用试验:
尿酶(国标0.03-0.5%,我司生产标准0.03-0.3%),尿素粉红溶剂试验。粗蛋白与蛋白溶解度的检测(蛋白43%以上、蛋白溶解度国标75-90%,我司生产要求75-85%)。
灰分检验(马弗炉550摄氏度加热炭化)。
粗纤维检验(加碱加酸)。
4、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沿革、我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方针及相关作业文件的学习。
5、工作中对公司各类原料和产品指标的学习。
二、实习心得与体会
通过一周来的实习,学习了多项原料与产品的取样检验流程,对验杂验水的实操,对部分仪器学习使用,以及对原料产品外观观察比较,使我对质量控制各环节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在码头与车间取样过程中,边操作边听品控同事的讲解,加深了对工艺流程的了解,也理解到在取样验质过程中的操作重点。像分样器、各型去杂筛、计量天平的使用,对油罐多层的取样要求等,都是与原料日常工作息息相关,而油的酸价、过氧化值等试验、粕的水分、蛋白、蛋白溶解度、尿酶等检验实验,使我对公司产品质量控制工作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品控部实习报告 第2篇
流水下先。
贝因美:之前在它网站上看了好久,就知道它是做婴幼儿食品的,或者再简洁一点,就是做奶粉的,跟我还算专业对口,老总叫谢宏,貌似还做得蛮好。进去实习这几天来,对它的了解又加深了一步:它果然是做奶粉的!就算还做米粉,还做婴童用品,还跟唯新等其它企业合作做成人食品,奶粉还是他们最大的业务,黑龙江那边有个巨大的产奶基地和湿法产粉基地,产出来的初粉再送到杭州这边进行后混加工成最终产品。就这样一个简单的产品,去年据说销售额做到了2亿多,今年的目标还居然是10亿...乖乖,我只能说他们的销售部门还真能卖~
杭州贝因美豆逗儿童食品厂:很奇怪的名字吧,集团下属企业之一,事实上就是贝因美的奶粉总部...黑龙江的基地产的奶粉再多,据说也是半成品,不让卖的,必须运到这里跟什么粉什么粉再混一下,才算最终产品,出厂检测报告也全出自这里的质管部门。所以里面的员工都貌似骄傲地称这里为“总部”,“基地”。
质量管理部:我实习的部门,确切地说是质量管理部门下属的标准认证中心,负责企业各体系的认证工作,管理工作和标准化工作。质管部下属品控中心,检测中心,和标准认证中心。不进来实习的时候,我是真搞不清楚质量管理和品质控制到底有什么区别。现在是了解了。
范姐:我们部门的主管。名字不详,30岁左右,比较有钱,相当友善,据我观察,她老公还是个老外,因为她每天中午都会用英语跟家里讲电话,有一次骂他老公F**king都蹦出来了,听的我一愣一愣的,估计因为部门里其它人都听不懂,讲惯了吧。范姐对我比较客气,有时候也会跟我说些东东,但总体上是把我当客人,估计原因:一,我没配电脑;二,我是个实习两个月就走的实习生,她没必要培养我。
熊工,方某哥,方某姐,小黄,束某姐,丽丽姐:部门的同事,熊工貌似是老的技术人员来部门混的,范姐挺甩他但总觉的他跟我一样也像是这个部门的外人;方某哥比较随和,是他带我和小黄两个新来的参观厂房的,据说老婆快生小孩了,方某姐工作相当负责,是范姐的左右手,啥事都交给她做,她还真能做好,不过好像不像其它人那么容易接近,另外还不准我叫她姐...明明大我5岁的说...;束某姐的姓比较特别,对我也还不错,特别是让我明确了一些事情:一,我这样的实习生申请电脑挺困难的,二,我这样的实习生没电脑是不行的...(汗);丽丽姐,貌似是这个名字,有点小胖,我还替她掰过她脑门顶上的空调叶子来着,她挺感激我,对我印象也不错;小黄跟我一样是新晋员工,不过她是黑龙江调回的正牌,偶是走关系进去的关系户,她跟我讲话最多,因为位子就在我旁边,她以后是接受方某姐的工作的,所以范姐管她管的比较多,交待她的事情也比较多,不像我,上班全天基本上就是坐在那边看资料。。。
品控部经理述职报告 第3篇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
从09年1月开始,我担任技术品控部经理,主要负责产品品质的管理,确保产品质量,任职以来随着鞍乳日新月异的变化不断调整品控部的工作重点,围绕着保证产品质量这个目标开展工作,现在对一年来履行职务的情况对大家做一下汇报。
首先在事业部的监督和指导下对原有的检验计划和取样点进行完善,在此基础上保证出厂产品合格率。制订和修订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标准和操作规程,明确执行标准使检验人员判定有依据,检验有方法,统一操作手法,统一操作程序。监督操作人员按照产品标准进行生产,严格执行产品标准,杜绝不符合标准的产品进入一道工序。对生产过程中的品质控制方面,因为没有在线安排质检人员,在线品质控制一直以来由化验员在采样过程中对成品的封合情况,打码情况、产品质量缺陷进行检查,另外对中亚产品不合格情况进行考核,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仍有品质失控状态,加之瓶线生产速度快,品质不稳定,在10月份招聘了三名在线品控人员,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对品质的监督力度,也让我感觉到对质量控制加重了一份责任,虽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是我们起码知道了路在脚下,要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在检验设备、仪器检校、使用和维护管理工作中,09年做的最多的是对化验员的培训工作,这些包括FOSS120的护养清冼工作、分析天平的自动效准工作、PH计的效准等等。不合格品的管理工作在09年比去年进步很大,不合格品能够得到有效管理,没有出现过不合格品非预期交付情况发生。在组织实施质量培训方面,今年新员工较多,工作任务紧,有很多情况都是一边培训一边上岗,对新上岗员工首先进行危化品使用的教育、化验室安全教育,然后就安排专人带着上岗工作,先实践后理论,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在本部门员工队伍建设方面比往年有很大改善,新招聘的检验员全部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有工作热情,也有现学习能力。在今年的工作中,还有一项就是组织制定、优化本部门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今年检验人员增多,又增加的在线品控人员,管理流程不断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不断适应新的模式保证产品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对公司的制度执行的推进与监督、控制方面,有问题发生时首先对部门内部人员进行教育和引导,支持公司决定,在企业和员工之间做一条纽带,宣导公司的企业文化,提高部门员工的凝聚力和活力。部门区域的5S管理在今年也有很大进步,员工对5S的认知水平有很大提高。
今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也有很多。首先低温产品增量以后质量情况没有得到保障,出现过两批批次投诉事故,这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不注意环境、设备、人员的消毒和灭菌造成的,对我们生产食品的企业来说,卫生是头等大事,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的食品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不言自明。做为我是质量第一责任人,这些教训是很深刻的。其次,瓶线产品质量缺陷造成大量不合格品返货,给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这么高昂的代价让我们知道任何质量问题不解决,效益无从谈起。工作中一个小小的失误,后果非常严重。
在明年的工作中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随着食品安全法的出台,质量控制成为头等大事,检验项目增加,检验计划不断修改,检验费用明显增加,在节能降耗方面需要做很多工作,一方面保证检验工作质量,一方面细化管理,用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大的效益。第二,员工培训需要做更多工作。化验员队伍建设一直是鞍乳品控部门比较薄弱的一项,人员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比较大,新员工培训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为了更好的为生产服务,要员素质需要快速提高,集中培训比较难,效果也不是很好,明年要多做小范围培训,并做好培训验证工作,做到有目标有成效。第三,完善质最管理体系,查找质量管理盲区,在质量控制方面加大力度,做更加细致入微的工作,保证产品质量,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
09年在忙碌中很过就过去了,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是为了明年更好的工作,在工
厂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我觉得需要我做出更大的努力才可以完成自己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所以我总是怀着一颗忐忑的心对待自己现在的工作,需要大家给予取支持和监督,谢谢大家。
品控部试题 第4篇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
1、当班品控人员每天上班前配置好卫生通道消毒水,配制手部消毒池的次氯酸钠的浓度为(A)PPM
A、50B、150C、150D、200
2、当班品控人员每天上班前配置好卫生通道消毒水,配制足部消毒池的次氯酸钠的浓度为(C)PPM
A、50B、100C、150D、2003、消毒手及包装内袋使用酒精的浓度是多少(B)
A、70%B、75%C、80%D、95%
4、当班品控员应注意的事项有哪几项?(ABCD)
A、计件工、生产员工个人卫生情况。
B、工器具消毒情况、工艺执行情况、清洗用水洁净情况、整个车间卫生情况
C、已处理好的半成品存放情况,半成品规格合格率
D、速冻机温度是否控制在-22℃以下,包装间人员卫生情况,产品入库前停留时间
5、检验管理工作的职能是通过检验、判断发现不合格品,应如何操作(ABC)
A、不合格的原辅料不投产B、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产
C、不合格的成品不以合格品出厂D、不合格品一律按报废处理
6、生产线(含包装车间)(C)天以上未使用,在生产前对杀菌后的所有产品接触面(包括:生产设备、工器具、作业员接触之设备按钮)均要做微生物检测。
A、1B、2C、3D、47、化验室化验员每天负责检测上一个生产批次的样品,检测指标包括(ABCD)
A、菌落总数、B、大肠菌群C、糖度D、酸度及PH值
8、对于冷冻产品,化验员检测菌落总数按照什么标准检测(A)
A、GB/T4789.2-2010 B、GB/T4789.3-2010
C、GB/T4789.4-2010D、GB/T4789.7-20109、对于本公司各种合格品出厂检测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这三项微生物指标分别是多少(D)
A、≤10000cfu/g、≤23MPN/100g、≤150cfu/g
B、≤1000cfu/g、≤230MPN/100g、≤150cfu/g
C、≤10000cfu/g、≤230MPN/100g、≤15cfu/g
D、≤10000cfu/g、≤230MPN/100g、≤150cfu/g10、当班品控员如在本班内开机生产,则需取样,每个规格成品取3袋200g+1袋400g的样品,以多少克样品作为留样,多少克样品作为检测微生物和理化指标的样品。(A)
A、200g、400gB、300g、400g
C、400g、400gD、400g、200g11、品控部负责(ABC)品质之检验及控制
A、原料B、包装物料C、杀菌消毒品D、日常劳保用品
12、企业标准中规定成品要定期送检做(ABC)等致病菌检测
A、沙门氏菌B、志贺氏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真菌
13、对每批包装内袋抽样做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检测,标准要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A)
A、300个/100平方厘米阴性B、200个/100平方厘米阴性
D、100个/100平方厘米阴性D、50个/100平方厘米阴性
14、CCP2金属探测关键限值:Fe()非Fe()(A)
A、φ1.2 mmφ1.5mmB、φ2.5mmφ1.5mm
C、φ1.0mmφ2.0 mmD、φ2.0mmφ1.0mm15、原料在采购之前应在原料产地取样送检(AB),检验合格后方允许采购。
A、农残B、重金属C、糖度D、酸度
16、原料检验员对原料的检验内容包括(ABCD)
A、虫果、烂果B、成熟度C、规格D、糖酸度
17、原料在卸车时品控部要监控(BC)
A、装卸人员的着装B、装卸的工具
C、是否存在野蛮装卸D、安全装卸
18、原料在装卸过程中最容易出现(A),会对下一个工序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吨耗,所以要加以监
控。
A、机械伤B、烂果C、腐烂D、卸人员偷吃
19、菠萝在捅皮通芯过程中,捅皮筒内由于菠萝汁液的堆积并且没有得到及时的清洗和消毒容易造成(B)
A、细菌污染B、霉菌污染C、大肠菌群污染D、志贺氏菌污染
20、灭蚊灯长时间没有清理内部的昆虫尸体容易造成(A)
A、物理危害B、化学危害C、生物危害D、农残危害
21、目前车间内经常性使用到的化学药品包括(ABD),我部门要重点监控这些化学品的领用和使用。
A、二氧化氯B、次氯酸钠C、硫酸D、漂白粉
22、QS生产许可证满三年要提前(D)个月申请换证,每年必须进行年审,否则都会被视为无证生
产。
A、1B、3C、5D、623、GB4789系列标准目前版本号为(D)
A、2003B、2005C、2008D、201024、我国对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量相关规定是依据(A)
A、GB 2763-2005B、GB 2764-2005
C、GB 4789.11-2010D、GB 2763-200625、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培养温度(C)
A、30℃B、35℃C、36 ℃D、40℃
26、菌落总数培养时间()霉菌培养时间()(D)
A、12小时 /120小时B、24小时/120小时
C、36小时 /120小时D、48小时/120小时
27、无菌室使用前要经过紫外灯杀菌(C)分钟以上方可进入无菌操作。
A、10B、20C、30D、4028、对营养琼脂和生理盐水高温高压灭菌温度()时间为()分钟方可进入无菌操作。(A)
A、121℃15B、121℃20C、115 ℃15D、115℃ 2029、每年要进行()次内部审核和()次管理评审。(B)
A、12B、21C、22D、1130、品控部对加工用水、清洗用水每年(A)次请卫生防疫部门到工厂现场抽样并依据GB5749-2006
相关规定进行检测。
A、2B、3C、1D、431、当班品控员工作职责(ABCD)
A、每天上班前配制好各消毒池的消毒水B、监控车间所有工人卫生情况、工器具消毒情况
C、监控工艺执行情况D、监控生产用水安全情况
32、我公司产品保质期为(C)个月
A、12B、18C、24D、3633、速冻菠萝产品的两个CCP控制点分别为(AD)
A、原料验收B、漂烫C、消毒D、金属探测
34、化验室化验员工作职责(ABCD)
A、到厂原料水果抽样检测B、出据原料进货检验报告单
C、检测上一个生产批次的样品D、出据成品检验报告单
35、有毒有害化学物品包括(ABCD)
A、清洁剂B、消毒剂C、杀虫剂D、润滑油
二、判断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
1、当日无法检测的样品应立即放入零下15度冰箱内,冷却和易腐样品应放入0-5度冰箱内,其它食品可放在常温冷暗处。待检样品存放时间不应超过36小时。(√)
2、每月不少于一次对加工用水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检测,每次检测不少于2个点。(×)
3、质量部每年负责拟定一次内审方案和管理评审方案,并跟进落实。(×)
4、产品入库后是否填有标识牌,标识牌内容一定要有:品名、规格、生产日期、批号、箱号。(√)
5、包装间包装温度需控制在0℃。(×)
6、洗手消毒流程:清水洗手→洗手液洗手→清水冲洗干净→干手→喷洒75%酒精。(√)
7、企业同一天、同一车间或同一生产线加工的同一原料批加工的产品为1个生产批。(√)
8、电子秤每一年由官方机构强制检定一次。(√)
9、生产用水每年送检一次。(×)
10、菠萝原料每年只需一次外送检测。(×)
11、无菌试验室每周检查一次空气卫生状况,每次不少于4个点(√)
12、由品控部负责对生产区域范围内所有玻璃制品进行登记,并每月执行完好性检查,并记录。(√)
13、压力容器、真空表每年由官方机构检定一次(×)
14、CCP1原料验收关键限值要求烂果率<5%。(√)
15、品控部负责消毒液的配置、浓度监测、食品接触表面的卫生检查、监督和涂抹检验。(√)
16、供水方向应逆加工进程方向,即水的总体流向是从清洁区流向非清洁区。(√)
17、公司在通常情况下不备杀虫剂,只有在虫、蝇孽生的季节现买现用。杀虫剂应远离生产区单独存放,并正确标记。(√)
18、盛过化学品的容器,不得再用来盛放食品,即使容器被清洗过,也不可以。(√)
19、管理评审原则上在内部审核后一个月左右进行,具体按实际情形进行调整。管理者代表在上述时间制订管理评审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评审前一周发布该计划。(√)
20、部门负责人负责审批本部门记录表格,负责审核本部门记录的作废留用。(√)
21、生产部负责提出不合格品的报废,生产部主任确认后报品控部确认。(√)
22、品控部负责确认报废产品的质量状况及数量,以及监督报废过程产品商标是否被充分的破坏。(√)
23、生产部负责车间范围内报废产品的处置,物流部负责仓库范围内报废产品的处置。(√)
24、检验员对产品的检测项目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糖度、酸度、PH值。(√)
25、厂区内有专用的化学品库,库内卫生状况良好,各种清洁剂和消毒剂放置于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识,标注品名、用途。盛装消毒剂的容器必须耐腐蚀、坚固、封口严密。(√)
26、各种化学品不必考虑避光储存。(×)
27、盛过化学品的容器,清洗过可以用来盛放食品。(×)
28、质量记录的修改。在有纸表单中质量记录因笔误而引起的差错允许修改。质量记录修改后,由原记录人或审批者在笔误处划去错误的记录, 写清正确的记录, 并签名或盖章。(√)
29、质量记录的保存期限为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