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农业梦想(精选4篇)
北京的农业梦想 第1篇
怀着让农民们不那么累、工作轻松一些的朴素愿望, 李金在工作之余开始探索, 如何能有效帮助农民, 减轻他们负担。他很快注意到, 大棚生产中存在的通风和温度调节问题, 可通过已有的自动化技术来有效解决。
原理上来看, 大棚主要是通过将作物与外界环境用透光薄膜隔开, 将作物生长环境温度人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从而免去季节、温度因素给作物种植带来的限制。许多有条件的农民都在自己的农地里建起大棚, 反季节种植蔬菜瓜果, 藉以致富。然而大棚种植并不是毫无风险, 一旦棚内温度过高或过低, 尤其是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 都有可能导致减收甚至绝收的情况发生。因此, 控温是大棚种植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大棚种植传统的控温方法, 是通过人工开、闭大棚顶部的通风口来进行, 即在棚内温度高时开放通风口, 让棚内温度下降, 待棚内温度下降到较低水平时关闭通风口来保持温度。农民们常常需要守着大棚, 看着温度计, 随时做好开或关通风口的准备。一位棚菜技术员感慨地说:“菜农实在太辛苦了, 常常连吃饭睡觉都不能安稳, 要跑到地里检查大棚温度是不是高了, 是不是要通风, 甚至过年过节也不得不守在棚里, 没办法走家串户拜年。”
李金认为, 完全可以做一个数字控制设备, 由操作者输入大棚温度的上限和下限, 然后让机械在设定温度区间内自动控制通风口的开关, 以保证大棚温度符合要求。对于专门从事工业控制器设计和生产的李金而言, 尽管做出一个数控设备并不太难, 但由于大棚控温设备方面没有太多可以参考的成熟产品, 加上农业实践经验匮乏, 探索中可谓难题重重。开始时他找了一名农民代表, 问了许多问题, 根据回答开发了第一个产品, 但应用时发现, 实际情况和设计时所考虑的有很大差别。遭遇挫折后, 李金再接再厉, 他很快意识到, 失败的原因在于自己并不真正了解农民的需要, 也不了解大棚实际情况, 于是他决定亲自到农户大棚考察。几番调查下来, 李金心里有了数, 吸取第一次失败的教训, 着手产品的改进和升级。新产品一出来, 他就送到河北一个村子里让农户试用, 接受实践检验, 发现问题后再进行新一轮改进, 直至问题得到理想解决。经过1年多的大棚检验, 李金开发的智能温控技术已相当成熟, 不仅能全自动实现大棚温度调节, 而且调节效果十分理想, 整个大棚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差别不到1℃, 相比以前繁重的大棚劳动和多达10℃的棚内温差, 李金着着实实地掀起了一场大棚生产的技术革命。
让人更惊喜的是, 李金的智能温控设备简便节能, 1栋大棚1个月下来耗电1~2度, 而且使用的小电机电压仅12伏特, 比起一些高压设备相对更安全。此外, 一个普通的80米长温室安装温控设备的成本算下来约3000元, 和温室本身2万~3万元的开销相比并不算高。产品试点村的农民对李金的产品给予很高评价, 农民们满意的笑容让李金感到十分欣慰。
放飞我们的梦想(北京翻译学院) 第2篇
现在又到了每年一季的填志愿、选大学的关键时刻,对于社会历年如此,但对于身在其中的个人,却是前途攸关。因此,选择大学一定要理性,不能盲目,更不能盲从,关键是要根据自身条件,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这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分数在大专线及以上的考生:
1、如果你是高分的考生,这样的实力,可以在学校和专业上都选,选好学校的同时,再选该校中相对较好的专业;
2、如果你成绩中等的考生,建议还是以选院校为主,尽量进入一个实力教强的院校,学院的学风、底蕴和品牌,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3、对于分数稍微低一些的考生,则建议以选择易于就业的专业为主,尤其是一些专科层面的,尽量优先考虑专业,学一个自己擅长的,或者适合自己的专业,将来的就业的压力就会小一些。
对于分数在大专线以下的考生:
1、要选择贴近市场、社会需求旺盛的专业学习。而一些公立统招大学设置的专业与市场需求严重的脱节,甚至很多专业本身就没有开设,比如民航服务管理、高级护理等专业,而民办大学出于生存压力所开设的课程则紧跟就业风向,更利于就业。与其为了一个文凭,在末流的公立统招大学选择一个末流的专业,倒不如在一流的民办大学选择一个一流的专业,来的更为实在一些。
2、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甚至是“特长的”专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尽量不要逼着学生学习自己毫无兴趣的专业。与其为了文凭选择一个自己毫无兴趣、且毫无前途的专业,倒不如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且前景广阔的专业。毕竟,现在大学文凭的含金量大幅缩水,用人单位对文凭的要求也不像早先那么苛求了。
家庭条件宽裕,尽量还是选择一线城市,比如北、上、广等等,原因如下:
1、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专家学者众多,长期学习生活于此,可让人心胸、眼界和格局极大开拓,这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大有好处。趁着年轻,多出去闯闯,毕竟接触的事物、接触的环境、接触的人群不同,心胸、眼界和格局也大不相同。
2、在大城市学习优势不仅可以开拓思维,增长见识,而且也意味着更多更好的就业和选择机会。在一城市里,无论是招聘单位的数量和质量都也优于二线城市,世界五百强的企业,以及世界上众多顶级公司也大多在一线城市落户,在这种环境下,更有利于年轻人的成长和历练。相对而言,北京、上海、广州这三个一线大城市,北京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首先,不可忽视扩招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目前每年毕业的大学毕业生可达800万人,加上研究生、中专生、技校生、职高生、初中生等层次的毕业生,再加上中途辍学生,每年社会新增劳动力约1500万人,而新增的岗位远远消化不了这么多的剩余劳动力。刚性失业不可避免。
其次,统招院校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其专业设置具有相当程度的滞后性与盲目性,很多专业已经不适应市场需求。一方面大学学科建立需要漫长的审批,一方面现行大学的教师制度限制了应用型教学人才的进入,一方面大学
体制问题,所培养的相关人才,也与社会需求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很多大学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而民办大学较少受到国家支持,为了生存,多数开设了符合市场就业导向的专业。而且由于专业针对性强,在就业时往往更具竞争优势,甚至能直接上岗。
北京翻译研修学院实施“订单培养”,造就高素质技能人才
学院多数专业同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学生在取得国家承认的专、本科学历同时,可获得多个职业资格证书。目前我院已与联想集团、苏宁电器、餐饮协会、EMS邮政、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教育工程、北京星干线影视人才培训基地、嘉年华邮轮、中国东方航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建行、LG电子(中国)有限公司、福田汽车、中关村软件园和翔联国际教育等众多企业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为学生就业与职业人生规划创造了有利条件。
突出教学质量,狠抓规范管理
以质量求生存是我院办学理念之一,必须做到“两个确保”、“三种特色”、“四层管理”:即确保优异的教学质量、确保学生的高就业率;实施特色教育、特色课程和特色活动;抓好专业教师、专职辅导员、宿管老师和学生自我管理。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水平
学院党团组织健全,学生会设有多个社团组织,积极开展文艺、体育、集体舞、辩论赛、传媒制作等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文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锻炼中得到提高。学院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提高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质量。每年都有许多优
秀学子加入党的组织。
幸公杰:北京“谋士”的慈善梦想 第3篇
幸公杰,加拿大籍华人,1955年出生于广东兴宁,现任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中国区执行董事兼北京分行行长。1.88米的身高与人们心目中广东人的形象相去甚远,幸公杰的一番介绍为我们解除了疑惑。幸公杰是广东客家人,他的祖先来自山西洪洞县,追根溯源幸公杰还应该是北方汉子。幸公杰说他是正宗的汉人,他的祖先居住的正是炎黄子孙的发源地。他的父亲是幸氏的族长,幸公杰是公字辈,是幸氏家族有文字记载的第21代传人。
他说:“我很小就离开中国,但对中国的关注是与生俱来的,我可以把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中国与现在中国每一个五年、十年的变化非常清晰地勾画出一条发展的轨迹。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和中国市场在这条轨迹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亲历中国改革开放30年
幸公杰两岁多就离开了中国内地,先后去了印尼、中国香港,最后在加拿大留学。因为中国家庭的关系,幸公杰小时候就经常听大人说起中国的事情,这使他虽长在国外,却对中国非常了解。正是这些对他后来在中国工作有了极大的帮助。
幸公杰说他和中国很有缘分。改革开放初期他刚刚参加工作就开始接触中国的银行业务,应该是最早和中国银行业打交道的外籍人士。1978年,幸公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美国银行香港分行专门负责中国的业务。从1978年开始到现在,整整30年,幸公杰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全部历程。接触了中国的银行业务之后,幸公杰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想法,他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了,“我既然做中国的生意,管中国的市场,我就要去北京”。于是在第一家银行工作了3年零1天之后,1981年,幸公杰就来到了北京,成为一家加拿大银行驻中国的首席代表。
直到现在,幸公杰对他刚到北京的情况还记忆犹新。在当时的北京饭店,他好不容易租到了一个会客厅,在那里开始了他的首席代表工作。那几年对于幸公杰来说是幸运的,因为他可以在中国最核心的地方零距离感受到中国经济的变化,不断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和情感,也让他看到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中走过的每一步。
幸公杰的言语里透露出对那个时代的无限眷恋。他说:“假如你问我愿不愿意回到80年代初,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我愿意,因为那个年代很单纯。”
1984年,幸公杰回到加拿大,负责银行在亚洲地区及中国的业务。或许是巧合,或许是天意,又一个3年零1天过去后,幸公杰再次回到北京,成为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的首席代表。最初的代表处只有幸公杰和他的秘书、司机3个人,到如今蒙特利尔银行在中国已经拥有3家分行,150多名员工。
回望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幸公杰以一个银行家的眼光做出了独到的总结:上世纪80年代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试探着开放的阶段,当时的外来投资者都是港澳同胞,后来慢慢渗透一些台湾同胞,外商是很少的。90年代是外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试探阶段,外国的公司意识到中国可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市场,政府和立法部门开始朝着市场开放的方向制定中国的发展蓝图,中国也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吸收外资。2000年开始是外商的战略性投资阶段,中国加入WTO的进程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外商在中国的投资也都由试探性向战略性转变,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慈善事业不可缺失的因素
今年将54岁的幸公杰在对他50岁之前的人生进行回顾时,觉得没有什么遗憾,他说他非常高兴自己达到了在工作方面的预期目标。对于人生的下一步规划,幸公杰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新的方向:要将50岁开始的生涯投身中国的慈善事业。
对于中国的慈善事业,幸公杰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认为现在的中国,市场经济的模式越来越完善,政府职能已经从过去的大家长角色逐步向裁判员角色转变,市场经济与政府责任之间有了一定的空间,让人们可以把多余的财富通过这个渠道输送到需要的人群中去,这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环境。
谈到中国慈善事业应具备的条件,幸公杰说最重要的是三个因素,第一就是要从小培养公民的慈善意识。幸公杰小时候在国外生活,经常受到慈善组织的影响参加一些慈善活动,那时候他就形成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样一个最简单的慈善理念。他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有没有钱没有关系,你出了力了,在你的行为上已经培养好了慈善的意识和动机。所以,中国的慈善事业也要从小培养,这也就意味着它不可能是一个短期的行为。”
说到慈善就离不开公信力这个概念,幸公杰认为公信力是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而慈善公信力的大小关键在于慈善基金的管理、使用能否向社会公开、透明。有了这样的公信力,慈善事业才有生命力。
慈善事业发展的第三个重要因素是慈善基金运作模式的转变。幸公杰说,国外的慈善基金的通常做法是基金会将筹集到的善款进行谨慎地投资管理,有了投资收益之后再将收益部分用于慈善项目。这个做法有一个好处就是谁把钱捐给了这个基金,他的钱会永远在这个基金里发挥着它应该发挥的作用,即使捐了1块钱,可能100年后这1块钱仍旧发挥着作用。同时,基金的管理人、利润的支配人应该是各自独立的机构,而不是慈善机构本身。这样一个分权且公开的模式会让一个慈善基金的基数越来越大。
去年的汶川大地震应该说唤醒了中国社会的慈善意识,但同时也暴露出中外文化在慈善理念上存在的差异。地震发生后,很多驻华外企都积极捐款。蒙特利尔银行也在其中,而且为了鼓励员工参与救灾捐款,银行决定在原定捐款数额基础上,员工每捐1块钱,银行也同样增加1块钱捐款。但外企的习惯做法是不公布具体数额,因为说了数额就有了对比,而对比谁多谁少是有违于真正的慈善精神的。有了对比,就可能会影响一些小公司、普通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可能会把一个很大的慈善群体给扼杀了,慈善不应该成为富人的游戏。
北京城市发展的“谋士”
除了银行的工作,幸公杰的身上还有多重身份,北京市市长国际企业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投资顾问、北京市外商企业投资协会副会长,在这些光环背后是幸公杰为北京市城市发展和建设所做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谁都不会忘记2003年非典时期那些黑色的日子,北京的恐怖气氛迅速蔓延。许多外籍人士觉得北京是一个危险的地方,争相撤离回国。幸公杰觉得在这个时候应该有积极的声音,于是他号召顾问委员会的20家跨国企业老总共同签署了一封致北京市市长的联名信,信的内容至今幸公杰还可以充满激情地背诵:“在此非常时期,我们仅表达对您抗击‘非典’的坚定决心和政府所采取的各种及时的协调措施表示全力支持。”幸公杰说,“作为长期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外资机构,在我们的眼里,北京不是政府的北京,不是媒体的北京,而是包括我们在内大家的北京。在这个危急情况之下,我们这些外资企业的代表坚决拥护支持临危受命的王岐山市长抗击非典的各项措施。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北京市民一定能够战胜SARS。”
外资企业的这种声音为当时不断升温的恐慌气氛吹来了一丝清新空气,在最关键的时刻为全民参与抗击非典的斗争增强了信心,这个事件已经作为北京的一段重要史实载入文史档案。对于幸公杰来说这是一件永远值得骄傲的事情。
作为北京市的顾问单位,幸公杰每年都会代表蒙特利尔银行为北京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5年前他提出,北京在建CBD(中央商务区)的时候,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就是应该把那些大楼全部有机地联系起来,尽可能将一些建筑的地下联通,这样可以使地下空间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幸公杰说对于地铁的利用也是同样的道理,吸引人们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这样更有利于缓解交通压力。
2008年3月,幸公杰获得了北京市政府颁发的长城友谊奖。长城友谊奖于1999年设立,目的是为了表彰为北京市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是北京市对外籍人士的最高嘉奖。幸公杰刚好是拿这个奖项的第100个人,他说他感到非常荣幸。
我有一个慈善的梦想
生活中,幸公杰经常会去郊外旅行,他会选择比较偏远的地方,而且不仅仅是为了旅行那么简单,他想要带给那里的人们新的想法,对生活和行为有新定义。他会和任何他所遇见的人交往,无论是小孩子还是老人。他说:“交往是了解的开始,很多人说旅行是世界和平、世界和谐的催化剂,这个世界就是要通过交流和沟通才能互相理解。”
对于慈善事业,幸公杰并没有把捐多少钱作为自己的目标,他希望能够成为某个具有公信力及长期战略规划的慈善机构的参与者,贡献自己多年来在金融界积累的经验,推动基金的发展,帮助基金进行资本投资管理,增加投资收益,用有限的钱惠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使得捐款人的捐款在100年后还能发挥它的慈善价值。幸公杰希望他参与的公益慈善项目,能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年一年地发展壮大。
带着梦想游北京五年级作文 第4篇
梦想中的北京,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一直是我百思不解的问题。终于,在2月3日这天早晨,我作为一名外交小记者,带着梦想,踏上了去北京的旅程。
这次旅行可不是普通的旅行,而是带着梦想去旅行,我们这次旅行虽然要去很多景点,但作为外交小记者,我的此行目的还是去学习匈牙利、斯里兰卡、津巴布韦这3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接下来就给你们讲讲这次旅行吧!
第一天,我们去了圆明园遗址公园和中国奥林匹克公园。在圆明园,我们看到的不是那种金碧辉煌的皇家宫苑,而是一个残柱断壁的遗址。这是两个强盗——英国和法国把圆明园抢劫一空后放火焚烧的结果,这是中国屈辱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故宫和天安门广场,领略到了5前首都气势宏伟的风采。我们还去了国家博物馆,那里既是一个珍贵历史文物的收藏馆,藏品数量有100余万件,又是一个世界上单体建筑最大的博物馆,同时还是中华5000年历史的见证人。
第三天,我们来到了一所举国闻名的大学——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是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坐落在风景优美的清华园,是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之一。校园总面积是392。4公顷,相当于9个天安门广场或7个故宫那么大。最后,我还在那里买了一枚清华大学书签留作纪念呢。
第四天,我们就来到了此行的最终目的地——大使馆。早上,我们先到了匈牙利大使馆。这个大使馆的叔叔让我们猜了很多有关匈牙利的问题,使我知道了很多匈牙利的知识。不过最令人开心的不是这些,而是我回答对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受到大使馆叔叔的表扬,这让我一直很开心。
中午的时候,我们又去了斯里兰卡大使馆。这个大使馆的工作人员给我们讲了许多有助于我们成长的话语,让我们铭记在心。其中,一位斯里兰卡的女工作人员很喜欢我们,让我们和她一起拍了张合影,留作纪念。最后,我们还品味了闻名于世的斯里兰卡红茶,那红茶的.确很好喝,让人回味无穷,想再喝一杯。
下午,我们来到了最后一个大使馆。它就是非洲的天堂——津巴布韦,这个大使馆里的工作人员对我们特别友好,还给我们准备了水和饮料,向我们介绍了津巴布韦的自然风光,如:高达100多米的维多利亚瀑布、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听了这位大师的介绍,我们无比的感叹津巴布韦的自然风光,十分想去津巴布韦领略它的风采。
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中国科技馆。中国科技馆的展览面积约4万平方米,分别设有“科学乐园”“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这5个展厅。各个展厅特色鲜明,每个展厅都是国内外最新研制的科技展项。最后,我们还在里面看了一场3D电影呢。
下午的时候,我们在北京西站坐上了开往安阳的高铁,结束了这一次首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