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旅游学概论双语课
来源:莲生三十二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旅游学概论双语课(精选6篇)

旅游学概论双语课 第1篇

第二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Historical Background As has been pointed out by many authors, the histories of travel and civilization are parallel.Early man kept on the move from one pasture to another.Trade and pleasure travel have been intertwined for centuries.Early travelers were explorer-traders, such as Marco Polo, who sought new functions and societies out of curiosity and yet had increased trade motivations.Pilgrimages to religious meccas, resorting around the Mediterranean, and participation in the spas were popular in Greek and Roman times.The lowest point in tourist travel came with the early Middle Ages because of feudalism and the stringent necessity of work for survival.Religious values were coupled with prohibitions against recreational travel.Before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dentified many causes of disease, the curative powers of sea water and spring waters containing many minerals became popular health objectives.These attractions sparked fashionable resorts the world over.In the 17th century, in the heyday of British history, no young man was thoroughly educated unless he had experienced the arts, architecture, women and foods on the Grand Tour.The trip was met with many risks from bandits and bad food, but it usually included visits to the seats of government of France, Italy, Switzerland, and Germany.The priority given travel throughout history is evident no matter the mode of transportation.First, hiking and horseback riding, followed by stagecoach travel, proved that the desire was there.Major technological advances, such as the train and steamboat, gave new impetus to travel, especially by the wealthier classes.Travel exploded with the automobile, not because of roads but because it opened up new markets.For the first time, a personalized form of transportation became available to the middle and lower classes.Working men and working women――factory operatives, plumbers, waitresses, bank clerks, farm hands, stenographers, storekeepers, subway guards, mill hands, garment workers, office boys, truck drivers―found countless pleasures and amusement readily available that had once been restricted to the privileged few.Whereas the recreational tourist trip represented the first surge of automobile use, sales and other business people began to popularize the flexibility of automobile business travel.But it took jet travel to shrink the world and expose a new abundance and mosaic of travel markets.Record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regardless of economic shifts over many decades, the desire to seek out travel experiences has continued to grow worldwide.Travel, for many reasons, now has become almost a right of life.第二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十九世纪中叶以前的旅行发展 第二节

近代旅游的发展和旅游业的诞生 第三节

现代旅游的发展 第四节

中国旅游业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十九世纪中叶以前的旅行发展

(Evolution of tourism before mid of 19 century)

一、人类旅行的起源

1、原始社会前期

2、新石器时代早、中期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和原始农业开始形成和发展)

3、新石器时代晚期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同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

4、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开始出现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阶级)

二、人类旅行的发展

1、旅行发展同一个阶段和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直接相关。

2、旅行目的主要是贸易经商。

3、就旅行的社会作用看,旅行并非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需要,人们在主观上缺乏旅行度假的要求和习惯。

4、消遣旅行不具备普遍的社会意义。(一)奴隶社会的旅行活动

中国奴隶制社会

?

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就是一位大旅行家。3000年前周穆王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旅行家之一 《尚书??禹贡篇》最早记载了全国水道交通网。陆路交通也有相当发展,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邮传制度的建立。商代商人的足迹“东北到勃海沿岸乃至朝鲜半岛,东南达今日浙江,西南达到了今日皖鄂乃至四川,西北达到了今日陕甘宁绥乃至远及新疆„„已经走遍了他们所知道的世界”。春秋战国时代,商务旅行更趋发展,许多商人到处周游,进行贸易交往。西方奴隶制社会

4000 B.C.苏美尔人懂得使用钱或通过物物交换来支付交通和住宿费用。The invention of money by the Sumerians(Babylomans)and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beginning about 4000 B.C.mark the beginning of the modern era of travel.Not only were the Sumerians first to grasp the idea of money and use it in business transactions but also to invent cuneiform writing and the wheel, so they should be credited as the founders of the travel business.People could now pay for transportation and accommodations with money or by barter.1480 B.C.古埃及荷赛特女王访问旁特地区(非洲东海岸,今索马里)

旅游学概论双语课 第2篇

一、意大利旅游资源

1、概述

意大利旅游业历史悠久,它作为一个成熟的产业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意大利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几十年来,一直是世界旅游大国,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是其重要的外汇来源。1965年,接待外国游客2389.4万,旅游外汇收入达12.88亿美元,居民办第一位。旅游业是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但是,近年来,意大利的旅游业出现了滑坡现象。旅游收入虽然有增加,但外国旅游者人次不断下降,80年代以来,从世界第二旅游大国下降到世界第4位。

意大利旅游业的滑坡,原因是多方面的,激烈的国际竞争显然是主要的方面之一。要想遏止目前滑坡的趋势,必须要做多方面的努力,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认真进行旅游资源的结构分析,以便有计划有步骤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旅游

旅游业高度发达,旅游收入是意大利弥补国家收支逆差的第二大来源(第一为服装出口)。2000年接待的游客增多,2000年旅游业营业额为150万亿里拉(约合714亿多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净收入约53万亿里拉(约合252亿多美元)。其营业额和净收入都是近年来的最高纪录。但随后意大利旅游业发展缓慢,逐渐被其他传统旅游大国如法国西班牙美国超越,目前按入境人数衡量意大利已由上世纪80年代世界第一滑落到世界第五,位居西班牙,法国,美国,中国之后。由于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2009年意大利旅游业遭到进一步打击。收入只有165亿欧元,而2008年有200亿欧元。目前意大利旅游业已经开始逐步复苏,意政府于2009年投资16亿欧元巨资采取多种措施力图重振旅游业。目前已有显著效果。2011年意大利旅游收入达到2700亿美元左右位居世界第四,接待外国游客达4400万。其中去年意大利外国游客中中国入境旅游人数环比暴涨一倍以上。意旅游资源丰富,气候湿润,风景秀丽,文物古迹很多,有良好的海滩和山区,公路四通八达。旅馆多为中小型,包括宾馆、露营地、旅游村和农业旅游住所等在内全国共有11.5万处,2、重点介绍

威尼斯(Venezia)既有世上独一无二的温柔,又不乏历史上地中海最强的高雅风景,东西方的桥梁。这座建于公元5世纪的世界著名城市位于意大利东北部,离大陆约4公里,坐落在威尼斯湖约118个大大小小的岛屿上。150多条运河和400座桥梁纵横交错,把这118个岛屿联成一个城市整体。威尼斯无可比拟的独特外貌和丰富的艺术宝藏,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城市。威尼斯的美离不开碧绿碧绿的水和摇摇晃晃的小船,更离不开富丽堂皇的古典建筑物。站在圣马可广场向四周眺望,纵横的街道在这里化身成蜿蜒的运河;在普通城市街上通行无阻的车辆,在这里变成了小船。这里的每一条小水道、小街、小教堂和小广场都是风景,也记录着水城灿烂的文化和历史。

罗马(Roma)是属于上帝和天使们的永恒之城,它建在由台泊河之间的七座山冈,几经毁灭又几度复兴,历史遗迹处处可见:君士坦丁门古竞技场,四河喷泉、西班牙阶梯„„还有坐落市区天主教宗教地:梵蒂冈,又为之增添了一道风景线。

佛罗伦萨(Firenze)背负着文艺复兴的硕果,是著名的文化古城和艺术天堂,一个吸引大量国际游客的旅游城市。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心,佛罗伦萨给现代人留下了数不胜数的重要历史建筑和历史珍品。米开朗基罗广场、维其奥古桥和附近的比萨斜塔等均是最重要的浏览景点。佛罗伦萨在意大利语中意为“鲜花之城”,它位于阿诺河谷的一块平川上,四周丘陵环抱。它被誉为文化首都,文艺复兴的概念在佛罗伦萨产生,自古希腊开始的悠久的欧洲文明是从这里迈入一个新纪元。

当初建城时,这里只是安置罗马帝国退役士兵的地方,从4世纪开始设置罗马天主教教区。11世纪十字军东征的宗教狂热帮助这座城打开了通往东方的贸易之路,但此地也曾先后被拜占庭帝国,东哥特人,伦巴第人和法兰克人统治。1115年开始成为一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特许的自治城市。1282年建立佛罗伦萨共和国。1434年共和国成为美第奇家族的领地。1737年由于和奥地利王室联姻,佛罗伦萨划归奥地利帝国统治。1895年法国军队击败奥地利,佛罗伦萨在1861年加入意大利王国,并与1865年成为意大利王国的首都,直到1871年迁都罗马。

二、意大利旅游资源特色

一)资源种类

1、自然资源,主要是从南到北美丽的海岸线,无论从水质还是沿海的设施,都相当棒。比如ELBA岛,RIMINI的沙滩,南部的西西里岛和撒丁岛,都绝对是地中海的一流度假胜地。2:历史资源,悠久的古罗马历史在意大利随处可见,宗教历史占相当重要地位(梵蒂冈),文艺复兴的大量作品保存相当完善(佛罗伦萨),威尼斯商人日积月累的财富打造了世界上最美丽的水城,各地都有主教堂意大利语叫DUOMO,一般是其市中心的标志建筑。

3:人文因素,意大利人的性格散漫,热情,注重生活,对他们来说,度假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占其一大部分开销,(房车业,游艇业比较发达),换句话说,就是旅游的内需很大。

4:学术因素,众所周知,意大利的考古学全球领先,这也为历史遗迹的修复与保存提供了相当高的平台。另外,政府对其文物保护相当重视。(庞贝古城就是很经典的例子)

二)意大利旅游资源的结构分析

具体内容就是要将不同地区的不同旅游点或旅游区划归不同的等级,而这些等级不仅与旅游点或地区的本身资源条件即资源是否丰富多样有关,也与它们在附近各国的旅游资源中所处的地位,与主要客源国的距离及外国旅游者旅游交通工具和方式等外界环境有关,同时,还与区域内及世界范围内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有密切关系。具体地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旅游点或地区的自身条件,即观光、度假和娱乐等方面的旅游价值

这是意大利旅游资源结构分析的基本因素。一个旅游点是否属于首选或第一级的旅游点(区),其本身的条件十分重要。当然,不能说旅游资源本身没有吸引力就不可能发展旅游业。但是有吸引力,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等条件好的旅游点或旅游区更加容易开发和取得成功,因为观光旅游是旅游活动的基本要求。与客源地或客源国的距离和交通条件

这是意大利旅游资源结构分析的极重要因素。到意大利的外国游客,主要来自其西面和北面的一些欧洲国家,特别是瑞士、德国、法国和奥地利。因此,到

意大利北部地区旅游的国际旅游者最集中。意大利的南端距离主要客源区远,尽管资源本身有一定价值(有山地风光和海滩),但目前价值相对不大。外国旅游者的旅游交通工具和旅游方式

意大利旅游资源结构的分析还离不开国际旅游者的主要交通工具和旅游方式。到意大利来旅游的外国人以各种方式进入意大利,但主要是个人驾驶汽车由北部

山口或隧道进入。驾驶汽车这种旅游方式对旅游者出发地与旅游点和旅游区的距离有较严格的要求。据统计,驾车旅游者一般不愿到1000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旅游和度假,因此意大利南方虽然也有许多风光资源,但对这些旅游者相对缺乏吸引力。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国际和国内的乘飞机旅游将逐渐得到开展。意大利旅游资源的国际、特别是区域的旅游业环境:在进行该国旅游资源结构分析时,也

不得不考虑这一因素,因为只有将其旅游资源放在国际和区域环境中才能显示出其价值的大小。意大利旅游业的外部环境有两个特点,一是附近国家的激烈竞争;二是欧洲在传统上是国际旅游首选目的地,但在过去十年中,欧洲的客源市场在逐渐缩小。而美国正在成为继欧洲之后的世界第二大接待地或目的地,接待量占世界游客总数的1/15以上。特别是欧洲面临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的激烈竞争。在过去十年中,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接待游客增长率在世界上最高,年递增率达15%,超过世界平均增长率的一倍以上。近期全球国际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据世界旅游组织有关专家提供的题为《2000年前后全球旅游业预测》(中国旅游报1995年3月12日第4版)的专题报告认为,区域内旅游和远程旅游将呈增长趋势。就旅游类型来看,跨国远程休闲旅游将以度假村之旅和观光之旅为主要模式;区域内旅游将以短期休假、建筑和文化、特种兴趣、奖励和会议以及游船为主要模式。

三、关于意大利旅游资源及其欣赏和体会

旅游学概论双语课 第3篇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近年来, 国内各高校纷纷建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虽然目前已有百余所大学开设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但大部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处于起步阶段, 专业建设中面临的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相比与已有的传统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人数较少, 加之各学校专业特色不一致, 普遍存在教学不规范, 教学水平低, 缺乏高水平和通用的专业教材等问题, 亟需进行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北京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建于2001年, 至今已有十年的时间。经过10年的发展已建立了以医学信息技术为特色的专业教学体系。相比于学校其他优势专业, 在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上还有明显差距。为了进行质量工程建设, 提高国际化教育程度, 在借鉴相关高校在医学物理方面的双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 在“生物医学工程概论”中实施双语教学。旨在通过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和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同时, 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原版教材, 学习国际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自双语教学实施以来, 在“生物医学工程概论”课程中进行了双语教学的课程建设, 包括双语教学理念、双语师资的培训与培养、先进双语教材的引进与建设、双语教学资源的建设、双语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双语教学课件的制作和双语研究型教学的开展等。

二、生物医学工程概论课程简介

“生物医学工程概论”是生物医学工程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在专业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生物医学工程概论对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知识进行概述和宏观介绍, 涵盖医学电子、医学信号处理和医学仪器等系统专业知识。基于概论课程的特点, 教学目标首先应使学生了解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基本专业知识, 从总体上把握本专业的知识结构, 对本专业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为学好专业打基础。其次, 使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从而在学习中成为发现、理解和应用知识的主动参与者, 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三、双语教学理念的设计

双语教学的理念既具有特殊性和多样性, 也具有普遍性。首先, 双语教学既要学习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同时也要符合实际教学要求, 做到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提高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其次, 通过双语教学应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 包括基本的专业词汇、语法、阅读和初步的听说能力。最后, 通过双语教学开拓学生的视野, 提高教学的国际化水平。因此, 在深入了解国内外本课程的教学现状和本课程知识特点的基础上, 结合学生的英语水平, 确立了以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 提高专业英语应用综合能力, 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外语水平及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生物医学工程概论”的双语教学理念。

四、多层次双语教学资源的建设

本着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 融外语与学科知识教学于一体的教学理念, 进行立体化双语教学资源的建设, 立体化教学资源包括生物医学工程概论双语教材、课件、视听资源和课程网站等多方面内容。

1.双语教材建设

教材是双语教学最重要的教学资源, 因此, 双语教材建设是双语教学重要环节。在充分了解国内外“生物医学工程概论”教材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教学要求选择合适的双语教学内容。目前, 国内“生物医学工程概论”的教材很少, 至今尚未发现正式出版的双语教材。大部分学校采用自编讲义的形式, 而且内容也各有不同。虽然国外的原版教材版本较多, 但大部分教材内容过多, 不适合作为我们概论课程的教材。为此, 我们在课程原有讲义的基础上, 按照双语教学的要求, 以知识性、趣味性、系统性和研究性的教学要求对教材进行了设计和规划。以专题为单元对内容进行了重新划分。专题涵盖总体概述、医学仪器、医学信号、医学图像、医学成像、生理系统建模与仿真和生物信息学等所有内容。根据上述内容, 广泛搜集了国外先进的教材, 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汇编, 自编了特色内容部分, 将二者有融合形成“生物医学工程概论”双语教学讲义。既保证了教材的先进性, 也满足了自身教学的实际需要。

2.多媒体双语教学资源和教学团队的建设

在双语教学资源建设中, 多媒体视听资源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原版视听资源的教学, 学生可以不仅直接感受到国际先进的教学方式, 而且可沉浸在英语环境中,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拓学生的视野, 对提高双语教学效果十分有益。我们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 以耶鲁大学和麻省理工等国际知名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概论”标准教学课程为主, 多方搜集多媒体英语视听专业教学资源, 下载了系列生物医学工程的原版视频和音频资源, 建设了“生物医学工程概论”课程的多媒体视听资源库。学生既可以在线观看, 也可以下载后离线学习。视听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应循序渐进、难度适宜。对难度较大的内容进行提示和反复播放的方式, 以免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此外, 我们对多媒体课件也进行了精心设计, 按课程概述、医学仪器、医学信号处理、医学图像处理、医学成像系统、生理系统模型和生物信息学为专题设计了多媒体PPT课件, 英语课件具有图文并茂和形象直观的特点。

教师是双语教学的主导因素, 因此, 建设双语教学团队对双语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根据课程需要, 我们建立了由所有专业课程教师参加的教学团队, 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 形成“生物医学工程概论”的双语教学的氛围。我们定期开展团队内外的交流, 多次参加国内的双语教学教学会议, 与国内同行进行交流和学习, 以此开拓我们的视野, 提高双语教学水平。

3.教学网站建设

教学网站是课程各种教学资源的载体, 在双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学习其他精品课程网站设计基础上, 我们规划设计了生物医学工程概论的双语教学课程网站, 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数据库设计了课程教学网站, 以突出其动态性和交互性。网站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要求、考核方法、作业和各种教学资源。学生可以提交作业和留言等, 并能够在线观看视频和音频文件。

五、双语教学实施

1.双语教学内容的凝练

基于概论课程涉及的范围广和内容多的特点, 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凝练。根据双语教学的需要, 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组织, 使教学内容精练化、专题化、兴趣化和直观化。注重问题的提出、引导分析和解决的思路, 不拘泥于知识细节。作为概论课程, 不以传授知识细节为主, 而应以知识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兴趣启发性为主, 形成对专业的宏观了解和整体把握。

2.突出形象化和实物化教学手段, 以各种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的可视化教学

通过形象化、可视化等直观的教学手段,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恰当地运用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直观化和形象化, 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双语教学的方式和手段

如何在双语教学中合理地应用英语一直是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目前, 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能够规范中英文运用的比例。双语教学不同于英文教学, 英语的运用应是灵活多样的。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 采用全英文课件, 以中文讲解为主, 英语讲解为辅的教学方式。实际教学中, 通过及时与学生沟通并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在课程考核中, 改变以一次期末考试评定成绩的方法, 提高平时学习成绩的权重, 将其作为考核的重要部分。例如, 增加英文小论文以及英文演讲等方式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并以全英语开卷的方式进行期末考试。通过考试方式改进保证了成绩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4.研究型教学模式

研究型教学的核心在于使学习者成为积极构建者和研究者, 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它倡导学习者积极参与到教学中, 并由此带来了更多非预期的学习结果。研究型教学是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 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 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

概论课程涉及的范围广和内容多, 应对教学内容整合和凝练。为此, 需要深入挖掘课程, 整合课程内容, 凝练研究型教学素材。概论课程不以传授知识细节为主, 而应以知识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兴趣启发性为主, 形成对专业的宏观了解和整体把握。注重分析和解决的思路, 不拘泥于知识细节。通过问题引入、自学、分析引导、课堂讨论和课后撰写报告的综合方式, 进行一体化研究型教学训练。以问题为引导开展研究型双语教学, 将课堂教学、自学、讨论、课后自习和撰写报告的形式开展双语教学。通过查阅文献、阅读文献、研究报告写作及制定设计方案、课堂报告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载体设计采用中英文的方式, 学习材料以中文为主, 分析问题以英语为主。我们以电子血压计为专题设计了研究型双语教学训练载体, 从血压的生理特点、检测的物理原理、实现方式、电路和综合设计的思路引导问题分析和解决过程, 注重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获得学校优秀教学训练载体。通过可视化直观的训练手段,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事实表明, 恰当地运用各种多媒体训练手段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将研究型训练成绩作为考核的重要部分, 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 改变以往的单一考试的考核方式。

5.教学实施

目前, “生物医学工程概论”双语教学已实施了3年。通过双语教学建立了课程双语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课程考核方式等, 并系统地实施了教学中的各个环节, 奠定了课程双语教学的体系。学生问卷调查显示, 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很有必要, 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下一步双语教学改革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六、结束语

以培养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为目标, 探索并建立了生物医学工程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理念和体系。自“生物医学工程概论双语教学”项目实施以来, 在双语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建设,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达到了预期目的,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在“生物医学工程概论”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 通过深入研究课程特点, 探索适合课程特点的双语教学理念、双语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 全方位建设了双语教学资源和教师团队。经过3年双语教学的尝试,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生物医学工程概论”双语教学实施过程进行回顾和总结, 并探索双语教学的新途径。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概论,双语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丁晓东, 盖立平, 伍建林.提高医学物理学双语教学质量的探索, 中国医学物理学, 2010, (1) .

[2]王勇, 瞿新刚, 文小玲等.双语教学的尝试与思考.中国医学物理学, 2009, (3) .

[3]张立平, 万永刚等.关于对医学物理学实施双语教学的探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 27 (17) .

旅游学概论双语课 第4篇

关键词:双语教学;旅游礼仪;探索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知名度的提高,尤其是北京奥运会和60周年国庆大典后,大量海外游客纷至沓来,也对中国旅游接待业的硬件、软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旅游市场的飞速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高校旅游专业的学生,必须既熟知世界各国的礼仪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又能熟练地用英语直接与外国游客进行交流并提供优质服务,树立良好的形象,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作为一门国际通用性很强的学科,旅游礼仪双语课集礼仪学习和英语学习为一体,在此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在礼仪课中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礼仪课中实施双语教学符合礼仪课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根据旅游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双语人才培养的目标,双语教学应选择实用性强、文化性强的课程。实用性即具备鲜明的实用特色,与旅游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既可将语言教学融入专业教学,又便于实践特色导入教学,充分实现双语教学的价值。文化特色既是课程注重对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又注重对外国文化及其思维模式的把握。

旅游礼仪课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旨在系统地向学生介绍旅游礼仪学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并用以指导学生的旅游服务工作实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社交礼仪的基本规则,掌握旅游接待与服务的礼仪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指导旅游服务工作实践。

通过双语教学,学生能很好地掌握旅游接待人员礼仪行为规范、仪容仪表仪态、宴请活动礼仪、旅游从业人员的语言修养、我国少数民族礼仪、我国主要客源国和地区的习俗与礼节、宗教礼仪常识、国际礼宾礼仪等。因此,礼仪课中导入双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两种语言思维的能力,更好地完成对外交流。

(二)礼仪课中实施双语教学有利于旅游从业者对外宣传中国礼仪文化,树立国际旅游形象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作为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礼仪早已渗透在社会的各个环节、各个角落。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往往是通过这个社会的礼仪发展程度来展现的,礼仪代表着一个城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诚信程度和对外形象。旅游专业学生学习礼仪,就是要学会按照礼宾规律行事,把握自律、敬人、宽容、平等、真诚、适度的原则,运用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更好地树立热情友好、文明礼貌的对外形象。

(三)礼仪课中实施双语教学能帮助学生了解主要客源国的礼仪风俗文化

随着文化交流的扩展与深入,英语已成为当今世界通用语言。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世界日益在变为一个联系密切的地球村落,礼仪是人与人交往时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礼仪课双语教学为学生构筑了一个国际化的平台,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客源地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学生以国际化的视野来思考问题,凭借语言优势,能更直接、更迅速地把握世界旅游最新的发展态势,开拓视野,拓宽旅游文化知识,培养专业技能,与时俱进地和国际旅游业接轨。

(四)礼仪课中实施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将专业知识与语言能力相结合

由于旅游行业是以出售服务为主的窗口行业,它需要服务者和顾客之间良好的沟通,这种沟通的好坏,极大地影响着服务质量的优劣和高低。礼貌待客既是旅游行业衡量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旅游行业竞争的重要手段;既影响着旅游企业的形象,也影响着国家形象。因此,旅游服务礼仪是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

在旅游礼仪课中实施双语教学,能帮助学生在学习礼仪规范,培养礼仪修养过程中构建语言能力,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比如涉外饭店的员工必须学会并掌握一套合乎礼仪规范的宾馆礼仪,友好、热情、周到、温馨地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使客人有一种宾至如归、家外之家的美好感受,这必须要借助流利的英语口语和很好的沟通能力才能实现。试想,一名业务熟练、举止得体、熟知中西方礼仪文化异同、会说一口流利英语的旅游服务人员,一定会让外国游客如沐春风,获得超值旅游体验。

总之,礼仪课中实施双语教学对于旅游专业学生重塑整体形象、提高整体素质、强化职业道德,为提高我国未来旅游业服务水平,缩短我国旅游业与国外先进旅游业之间的差距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应充分重视礼仪双语课程的教学,并积极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旅游礼仪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礼仪课双语教学教材的短缺问题

教材是开展双语教学的载体,没有教材,双语教学便成了“无源之水”,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如何选用一本合适的教材就显得格外重要。目前我国高校实施双语教学主要使用原版教材,但在礼仪课教学中,由于国情和价值观的差异,国外原版教材的内容与旅游礼仪课的内容相差较大,直接引用往往不合适。笔者在进行礼仪课双语教学的准备工作中,几乎不能找到一本可以直接用于教学的礼仪课原版或双语教材,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外,原版教材和参考资料价格较高,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也给教材的选用带来一定的障碍。

(二)礼仪课双语教学师资的短缺问题

在禮仪课中实施双语教学,教师是关键。双语教师承担双重任务,不仅必须精通学科内容,而且必须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熟练地进行外语口语交际,熟练掌握旅游礼仪文化专业外语。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双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知识和学科知识,才能准确地用外语进行授课,用规范的专业外语进行板书和制作课件,并为学生进行课余辅导。而目前我国旅游专业的双语教学面临师资严重不足,知识结构单一且整体水平不高,师资水平影响到整个双语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高低。

(三)语言和礼仪实践环境的缺失是学生学习的障碍

礼仪课的双语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现实中语言和礼仪环境的双重缺失,使学生感觉学习困难大、学习任务重,需要付出超过其他课程若干倍的时间和精力。旅游礼仪课强调理论与训练的有机结合,训练内容主要包括符合职业要求标准的坐、立、行等举止体态、仪态仪表、职业用语、旅游业各岗位的规范服务礼仪等等。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很快并熟练地掌握礼仪理论,但并不能自如地应用到实际当中,这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学生自身能够清楚地意识到但却难以克服。

礼仪双语教学要求学生将原有的英语基础知识运用到专业课学习中,这就要求学生掌握良好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但由于长期缺乏语言环境,学生不能将课堂上的知识学以致用。美国著名教学法专家Rivers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常出现的焦虑、紧张情绪和怕丢面子而缄默不语,是学生遇到的一些主要障碍。因而,要有意识地创建双语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更多能应用英语和礼仪的实践场所。

三、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探讨

通过一定时期的教学实践,笔者找到几点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一)优选教材,加快双语教材建设步伐

合适的双语教材是顺利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保证。笔者在礼仪课教学中主要以中文和原版教材为参考,通过改编、整合、利用网络资源积累双语教学素材;自编讲义和制作课件,对教学内容进行翻译、增补、删减和修改,同时增加录像、多媒体等视听教材;以满足双语教学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双语课备课的工作量,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外,笔者建议课程组可以组织专业教师以国外原版教材为蓝本自编适用于学生的教材,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二)加强学习,提高师资水平

培训是短期解决师资的有效途径,双语教师的培训应注重整合高校资源,提倡院系之间的横向联合,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是对有良好专业基础的教师展开语言强化培训,二是对具有一定语言基础的教师开展旅游学科知识培训,从而建立一支跨学科、多层次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此外,也可选派有双语基础的教师出国深造、参加学术交流,拓宽教师培训途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双语教师应通过查阅外文文献资料,不断积累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教学相长,使自身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提高双语教学质量,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要求。

(三)因材施教,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礼仪课的双语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取得理想的成绩,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让学生认真对待这门课程,不可敷衍应付。笔者所在的旅游学院将2007级旅游管理本科生中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并且分数在前四十名的学生编为双语实验班,专门开设双语课程。有了良好的英语基础,这就为双语课的实施提供了前提保障。学校在制定有关政策时也充分予以考虑,如为学生就业考虑,对学生双语考试的成绩予以备注说明,以及在同样学时情况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分优势等,激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双语教学中来。对于学生日常学习的评价,将现行的结论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灵活运用笔试、口试、开卷、闭卷等考核方式,使学生成绩构成多样化,激发学生双语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只有建立这样的发展性评价,学生在双语教学中所付出的努力与成果才可能得到科学公正的反映,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利用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礼仪课的双语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学生必须成为学习的积极参与者。双语教学课堂不是老师按照中文讲义的逐字翻译,它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必须强调课堂的互动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需要老师饱含感情地进行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内容丰富、交际形式多样、师生关系融洽的双语活动;另一方面,老师应充分利用双语教学会给学生提供更为强烈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的优势,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团队合作、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兴趣,达到教学效果。

在双语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手段。在礼仪课教学的初期,讲授的内容主要是礼仪的基础知识、旅游接待人员的基本礼仪等理论知识,主要采用英语板书、汉语为主讲解的教学方式;随着教学的深入,讲授旅游行业主要岗位的接待礼仪等实践性很强的章节,主要采用英语板书、中英文交叉的讲解方式;在礼仪课教学的后期,内容涉及到我国少数民族礼仪、我国主要客源国和地区的习俗与礼节、宗教礼仪常识、国际礼宾礼仪等礼仪文化知识,主要采用英语板书、英语为主的教学方式。

礼仪课双语教学中还可以运用大量的中英文案例、格言、名言,突出礼仪在生活中、旅游服务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礼貌待人、礼貌待客的意识;采用实训、情景、表演、多媒体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化抽象为具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对于难点内容,则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课堂上还特别注意调动班上敢于发言,胆子较大的学生,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从而带动活跃整个课堂的气氛。随着双语教学的延伸,学生学科知识和英语水平不断提高。

(五)创设环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如果没有实践,那么礼仪课双语教学的效果就得不到强化。学校应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整体设计,应注重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旅游礼仪实践和外语交际环境,通过建设实训场所、实习基地、增加见习次数,多带学生到旅游岗位的第一线,广泛接触外国游客,加强学生学习外语的压力和动力,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技能,使其在求职就业方面占有竞争优势。

总之,礼仪课的双语教学乃新生事物,还需要经过不断地摸索和完善。笔者认为双语教学法适合旅游专业学生的礼仪课教学。通过上述教学手段和方法,相信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旅游礼仪双语课的教学质量,从而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參考文献:

[1]王敏.旅游高等教育中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旅游学刊,2004,(S1):73-76.

[2]谢雨萍.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94-96.

[3]王敏.旅游高等教育中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旅游学刊·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2004:73-76.

旅游学概论 第5篇

1旅游(艾斯特定义):人们离开住地到其他地方短暂停留引起的关系和现象的总和。异地的界定,这些人不会导致永久居留并且不会从事任何赚钱活动。

工商事务及出席会议代表的差旅性和事务性外出访问活动也归纳入旅游。

2旅游的本质:是一种主要以获得心理快感为目的的审美过程和自娱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类最基本活动之一。

3旅游者(理论性定义):离开住地以寻求改变精神状态,获得最大的身体和心理满足,以达到精神愉快过程的人。

4旅游资源: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者其它任何客观事物,都可以成为旅游资源。其分类:分类标准:常见的旅游资源表现内容的属性:自然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其他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评价:评价的目的:分析资源的开发价值,以确定其开发后的吸引方向和开发的规模。评价标准:美学标准,社会标准或历史标准,市场标准。

5旅游产业:以旅游者为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型产业。

6旅行社:是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从事旅游业务的企业。

7饭店连锁集团:一些饭店统一于某个集团公司的领导,监督,管理或指导之下,组成强有力的实体。

8旅游景点:专为来访公众参观游乐和增长知识而设立和管理的长久性休闲活动场所。其特点:长久性,专用性,可控性。

9旅游产品:是通过交换以满足消费者某种需求和利益的有形物体和利益的有形物体和非物质的无形服务。

10旅游市场:1是指旅游产品的经常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2是一段时期内旅游需求的总和。3通常指旅游客源市场。

简答:旅游的类型1按地理范围划分:国内旅游,国际旅游。中国特殊的“海外旅游”。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差距。2按组织形式划分:团体旅游,散客旅游,(组合旅游)*团体旅游:团体大于等于10人,预付费一次性。3按计价方式:包价旅游,全包价,半包价,小包价旅游(灵活包价旅游,选择旅游)零包价旅游

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普及性——大众化旅游增长的持续性,地理集中性,季节性其原因:1经济发展和交通条件改善等大的背景2团体包价旅游——大众型旅游模式的促进。3奖励旅游的促进,4社会旅游的促进

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指标:1旅游人数,2人均停留天数(人均过夜次数)3旅游收入和旅游支出

连锁集团长园饭店的类型:

连锁公司自己拥有产权并且自己经营的饭店,连锁公司从开发商或其他饭店业主手中租来经营的饭店。由连锁公司代管经营的饭店,连锁公司特许经营的饭店。

旅游交通的任务和作用:任务:解决旅游者从定居地到目的地之间的往返,2从一个目的地到另一个目的地。在一个目的地内各地区间便利往来。作用:1从需求方面,旅游交通是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的先决条件。2从供给方面,旅游交通则是发展旅游业的命脉3旅游交通是旅游收入和旅游创汇的重要来源。

旅游学概论 第6篇

旅游: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所产生,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展的一种综合性社会经济活动。

旅游者:是出于就业和移民以外的任何原因暂时离开常住地去异地访问的人。

旅游资源:凡能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都可称为旅游资源。旅游交通:是指旅游者为了实现从居住地到目的地之间的往返,从空间转移过程中除了徒步以外所采取的手段和途径。

旅行社:指盈利为目的,从事为旅游者代办出境、入境和签证手续,接待旅游者,为旅游者安排食宿等有偿服务经营活动的企业。饭店集团:以经营饭店为主的联合经济实体,它在本国或在世界各地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控制多个饭店,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联合经营。

简答题

旅游活动的影响?

1、经济影响(发展旅游业拉动经济的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引起物价上涨或通货膨胀;过分依赖旅游业可能导致经济不稳定性;旅游业的超前发展可能会造成资源的消费)

2、环境影响(使历史能得以维护;使基础设施得以改善;是环境卫生得以重视;交通堵塞、噪声污染;历史古迹的原始风貌得以威胁;将加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社会文化的影响(增加国家或地区相互之间的了解,促进先进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传播,带动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提高居民素质,保障妇女地位;可能加剧传统文化的沦丧和商品化,引起当地传统社会秩序的瓦解,造成传统美德的丧失和社会的不安定)

消遣型旅游者与餐饮型旅游者区别?

1、消遣型旅游者对价格比较敏感;旅游的季节性强;主要是为了游玩;逗留时间较长;人次比例较大

2、餐饮型旅游者对价格不太敏感;时间自由度不高;要求高

旅游交通的方式有哪些,火车的优点?

1、航空,飞机。

2、陆上,铁路旅行、汽车旅行。

3、水上,轮渡、游轮等。

火车的优点:运输量大、运费低、行驶速度快、连续性强及受季节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制约较小。始发、到达时间都比较准确,安全可靠。

旅行社的分类情况?旅行社的组织方式?

1、国内旅行社。只操作国内旅游,以国内业务为主。国际旅行社。包括入境和出境的旅游业务

2、包价旅游。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开始前即将全部或部分旅游费用预付给旅行社,由旅行社根据同旅游者签订的合同,相应地为旅游者安排旅游途中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活动。散客旅游。散客旅游活动都借助旅行社的帮助,其旅游日程、线路等由旅游者自己选定,然后再由旅行社作某些安排,如机票、旅馆、导游等。

饭店的分类?

1、根据饭店经济类型划分

2、根据饭店规模划分

3、根据饭店星级划分

4、根据饭店市场及宾客特点划分

5、根据饭店计价方式划分 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1、先进的交通方式

2、二战后经济迅速发展

3、带薪假期增加

4、教育、信息增加了人们了解世界的兴趣。

案例分析题

世界旅游组织的类型(世界上唯一全面设计旅游事务全球性政府间机构组织)

宗旨:推动发展旅游,推进各国经济发展繁荣,增进国际间相互了解,维护世界和平机构成员:最高权力,世界旅游组织全体大会。设有执行委员,下设几个分管相关事务的从属机构。

成员类型:正式成员、联合会员、附属会员。

相关文章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精选11篇)表演人才 第1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即相当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这一时期少儿的主要行为活动是学...

3
2025-09-20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精选6篇)保安班长月总结 第1篇篇一:保安班长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半年已经过去。回顾我们保安队在近...

1
2025-09-20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精选15篇)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第1篇20**年8月我有幸在市电大参加了“仙桃市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1
2025-09-20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第1篇《四季》文清路小学 刘明霞教学目标:1、认识 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和折...

2
2025-09-20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精选18篇)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第1篇1、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

3
2025-09-20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选12篇)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第1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

2
2025-09-20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精选10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第1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进方案阳旭东(贵州工业大...

1
2025-09-20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1篇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宝地宾馆改扩建项目 承办单位:...

1
2025-09-20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