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端午节幼儿园教案(精选10篇)
快乐端午节幼儿园教案 第1篇
设计意图: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但对于幼儿来讲还比较陌生,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尊重自己的传统节日是尊重和热爱自己祖先和民族的表现。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浓厚的节日内涵,初步激发幼儿爱国主义情感,我设计了如下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以及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2.了解端午节的来历,指导一些特殊的端午节物品,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活动准备
1.视频(屈原的故事,端午节的来历)
2.各种形状的粽子(长的,棱角的,扁的)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与幼儿交流,说出端午节的名称和日期。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中国有一个传统节日,叫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举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2.与幼儿一起探讨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1)与幼儿一起欣赏故事《端午节的由来》,让幼儿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屈原投江的那一天是农历的五月初五,因此确定这一天为端午节。
(2)交流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带香囊或五彩线。提示幼儿可用语言表达、图片绘画、动作表演等方式表现这些习俗。
二、了解端午节有关物品
1.教师出示粽子,龙舟,香袋,长命缕,雄黄酒图片
师:小朋友看看图片,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他它们叫什么名字呢?
幼:粽子,龙舟(船),香袋
师:我们可以在图片中看到粽子,有龙舟,有香袋,还有的师什么东西呢?有没有小朋友知道的呢?
幼:水/酒
师: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2.组织幼儿观看教师教学资源,了解端午节各地风俗,获得更多有关端午节的经验。
师:有小朋友知道屈原,非常聪明,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这个节日啊,和我国以为着名的诗人有关。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听听屈原的故事(教师讲故事。)
快乐端午节幼儿园教案 第2篇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目之一。
2、体验中国民间节目的韵味。
3、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4、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初步了解中国农历记年的方法。
2、幼儿用书:《快乐端午节》。
活动过程:
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
★教师:今天是什么日子?
★幼儿和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在全班面前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五日。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教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故事?
★幼儿相互交流。
★教师请两名幼儿讲述,大家分享端午节的传说。
★教师小结:古代楚国的诗人屈原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在秦国攻破楚国京都时,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农历五月五日,在写下了诗歌《怀沙》之后,抱石投汩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老百姓非常悲痛,纷纷涌到汩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3、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教师: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
★幼儿分组交流。
★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配香囊等。
4、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巩固对端午节的了解。
★教师:书上有许多活动,请你找出端午节里人们的活动。
★幼儿认读,并完成幼儿用书上的练习。
教学反思:
屈原这个人物对于幼儿来说不熟悉,更不了解这个人物,所以我结合挂图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从而使幼儿产生对屈原的敬佩之情。但是课堂效果来看,幼儿对于古代的国与国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听的有点含糊。但是对故事的大致思想还是有一定的感受。幼儿都知道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整堂活动中幼儿还是比较投入的。在屈原这个人物介绍这一方面还是需要再加强改进。让幼儿更容易接受并学习。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快乐端午节》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541字。
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妙妙和喵喵的信》》: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妙妙和喵喵的信》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够用绘画和符号的形式写信,并能较完整的讲述信的内容,能看懂故事中妙妙和喵喵的信,理解和体验他们之间的感情,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社会优质课《妙妙和喵喵的信》教案吧。
快乐端午节幼儿园教案 第3篇
手指谣取材于幼儿生活, 内容浅显易懂, 语言流畅, 生动有趣, 情节稚气活泼, 节奏明快, 配上手指的动作, 幼儿能随时随地学做, 不受时间、地点和场地的限制。通过不断地做手指游戏活动, 幼儿的小手指更加灵活, 触觉更加敏感, 头脑更加聪明, 更加富有创造性, 思维也会更加开阔。
一、手指儿歌能渗入生活, 多方面促进小班幼儿语言的发展
3~4岁的幼儿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受年龄段的影响, 小班孩子往往想到什么说什么, 语言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而儿歌以其篇幅短小、内容浅显、节奏明朗等特点, 深受小班孩子的喜爱。
1. 手指儿歌与生活密切相连, 能规范幼儿的活动规则。
由于小班孩子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 往往讲一个故事, 念一首儿歌, 孩子可能只记住了其中一句有趣的、经典的话。但可能就是这一句感兴趣的、幽默的语言, 就规范了某些活动中的规则。例如手指儿歌《一二三四五》: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十, 十个好朋友, 花样变不完。伸出大拇指, 我俩一样粗;伸出小拇指, 你俩一样小;伸出一只手, 中指最最高;伸出两只手, 十指排排队。幼儿在学会儿歌后会在平时的生活活动中自然地说出这首儿歌, 并且在生活中学会了运用。他们会在入厕、喝水、出门的时候, 一旦发现小朋友拥挤, 就说“十指排排队”, 自然地学会等待。
2. 手指儿歌形象、生动, 有助于幼儿判断自身行为的对与错。
比如手指儿歌《洗手》:“拧开水龙头, 冲湿小小手, 手心搓搓, 手背搓搓, 甩甩甩, 甩三下。”这首儿歌对幼儿洗手有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 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幼儿在洗手的时候会自然地念叨。特别是最后一句让幼儿能注意及时把水甩干, 对自己的行为有了一个良好的指导作用。而另一首手指儿歌:“小不点睡了, 二胖子睡了, 高个子睡了, 你睡了, 我睡了, 大家都睡了。”这首儿歌当中的语句生动形象, 我把这首儿歌放到了午睡的环节, 幼儿听着听着就会静下来, 特别是一些入睡有困难的孩子也在轻轻的儿歌声中不再做小动作, 养成了在睡觉前安静的习惯。
二、手指儿歌简便易学, 适宜各种形式的学习, 能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1. 手指儿歌能即时开展, 声音和动作的配合能给小班幼儿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
手指儿歌相对其他形式的活动, 对场地、环境等的要求更低, 可以随时随地开展活动, 让幼儿在学一学、念一念的过程中进行自然的交往, 提高幼儿的社会化程度。从学习的手指儿歌来看, 不管是只有两句话的《虫虫飞》, 还是稍长一些的《两只小鸟》, 都不受场地限制, 可以在活动室, 也可以在散步过程中, 还可以在幼儿的创新游戏活动中自主地开展。比如幼儿在念《虫虫飞》时, 两只食指一弯一曲, 在念儿歌的过程中食指很自然地被幼儿当成了小虫子, 非常有趣。
2. 手指儿歌活动能多种形式地学习, 给小班幼儿创设了一个交往合作的机会。
幼儿园教学中, 要给幼儿创造一个宽松、自由、亲和、充满安全感的外部环境, 允许他们有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的自由和选择的权利。手指活动可以一个人也可以两人、三人甚至更多的朋友一起进行, 在边念儿歌时边做动作, 给予幼儿这样的机会, 他们的自信心就会逐渐建立起来。比如手指儿歌《包饺子》中唱道:包饺子包饺子, 包包包;炒萝卜炒萝卜, 切切切;好朋友好朋友, 顶呱呱。这是一首非常生动有趣的儿歌, 幼儿都很喜欢。孩子们常常自发地结对子一块儿念儿歌。这种自发地交往让我看到了幼儿自信力的提高、语言的发展, 在后来的活动中, 鼓励幼儿在找朋友念儿歌之后再去换一个好朋友做游戏, 以便认识更多的朋友。在这样的基础上, 我又让幼儿再去进行三人组活动、多人组活动。手指儿歌给孩子们提供了交往合作的机会, 幼儿也在寻找集体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
三、在理解手指儿歌生动有趣的形象中, 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幼儿心理的发展是幼儿语言、感知觉、注意、情感、情绪等诸方面的发展, 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1. 手指儿歌中的拟人化的形象, 易使幼儿在快乐中形成健康的心理。
很多手指儿歌中的形象都采用拟人的方法, 较容易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比如《五指歌》中的五个手指分别代表一个家庭成员: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和我。在五个手指上画上了这些家庭成员, 幼儿很形象地看到了强壮的爸爸、能干的妈妈、高高的哥哥、漂亮的姐姐和调皮的我。在这样一种温暖的氛围中幼儿都感到很安心, 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
2. 手指儿歌中的语句能在各类活动中加以引用、延伸, 促进幼儿性格的养成。
比如在一次活动结束之余, 我用《手指变变变》中的语句来形容另一个孩子:变把手枪叭叭叭。话音刚落, 小朋友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手指也开始动作起来。“去找找你的朋友, 看看他的手指变成什么了?小朋友都很活跃地开始找朋友比手势了, 有的主动用到了手指儿歌的句子。在这样的活动中, 幼儿的性格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变得外向、积极和主动了。
手指儿歌是幼儿生活的感受。以手指儿歌为特色的班级活动, 不仅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给孩子提供了可操作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孩子双手的精细动作的能力, 增强了动作的协调能力以及手的灵活性, 从而开发了孩子的智慧。
摘要:以手指儿歌为特色的班级活动, 不仅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给孩子提供了可操作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孩子双手的精细动作, 增强了动作的协调能力以及手的灵活性, 从而开发了孩子的智慧。
《快乐的罗梭》教案 第4篇
一年级
[设计思路]
《快乐的罗梭》是一首反应彝族人民在紧张的劳动之后纵情歌舞的乐曲,是一首对社会主义新生活的赞歌。
本首乐曲充分发挥了弹拨乐器的性能,用彝族人民喜爱的音色清脆而柔和的月琴奏出主题,之后虽然主题旋律一再重复,但由于调性不同、弹拨乐器不同,音色、力度皆有变化,使人们在对比中感受到亲切和无穷的音乐魅力。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年龄特点和喜欢模仿、感受各种声音的学情特点,我以多种不同形式的活动,由简到难、层层递进地让学生从速度和力度两个方面感受乐曲产生的奇妙变化,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并掌握乐曲的主题旋律。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彝族音乐的欣赏,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的情感。
2、采取以听赏为主的综合课的方式,鼓励学生认真聆听并大胆演唱、表演,在不同的活动中熟悉主题音乐,并能够用简单的形体动作来进一步体验和表现主题音乐。
3、感受音乐在力度、速度上的变化所产生的不同感受,并能够自信、愉快地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主题音乐在乐曲中的不同情绪变化。
2、当主题音乐出现时,能够随音乐参与表现。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钢琴。
2、学生提前分成四个大组,围圆圈坐,便于学生讨论、进行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狮子舞绣球》音乐,学生模仿自己听到的小乐器有节奏地随音乐进教室。
[设计意图:由喜庆、欢快的节日音乐将学生带入课堂,为引出本节课的欣赏曲目做好铺垫。]
二、导入新课
围绕与节日有关的音乐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表现彝族庆祝节日的乐曲《快乐的罗梭》。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对彝族并不了解,好奇心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端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
三、新授
1、初步整体感受乐曲情绪
初听,提出要求:完整地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用语言描述在音乐中所感受到的画面情景。
2、了解彝族民族风情
播放与彝族日常生活、民族服装、重大节日等有关的视频,学生谈认识和感受,老师总结:彝族是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四川、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彝族人能歌善舞,并且在他们盛大的节日——火把节中会围成圆圈,唱歌、跳舞、弹琴。
[设计意图:通过形象生动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彝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了解其相关的音乐文化。]
3、再次完整聆听具体感受各部分情绪
播放音乐,提出要求:随音乐的快慢拍击节奏,记住所拍击的节奏速度发生了哪些变化,感受三部分的不同情绪,可以对所听到的乐器进行模仿。
[设计意图:这次的聆听是在初次聆听了解音乐的基础上再次完整聆听,提出更高的要求。旨在区分三部分的不同情绪,感受速度的快慢,了解速度快慢渲染的不同情绪:快则热烈,慢则柔关。乐器介绍进一步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4、模唱主题旋律
(1)通过哼唱感受主题旋律在速度、力度上的变化。
利用反复听到的乐曲中的主题旋律来做游戏活动。
①把听到的主题旋律用li哼唱出来。老师按由慢到快的速度弹奏:首先慢速弹奏一遍,学生哼唱;再按由慢到快的速度弹奏,学生进行哼唱;然后按快速弹奏,学生哼唱;最后加快速度弹奏,学生哼唱。
②在对旋律已很熟悉的基础上,再用la哼唱。首先用最小、最弱的声音哼唱;其次用响亮、最强的声音哼唱;最后用由弱到强的声音哼唱。
[设计意图:虽是两次哼唱但目的不同:第一次哼唱重在让学生感受速度,第二次哼唱重在感受力度。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把抽象的乐理知识变成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既兴味盎然又能快速掌握。
(2)用声势律动参与表现主题旋律。
再次播放完整音乐,在每次听到刚才游戏当中的主题旋律时用手势表示一下,比比谁耳朵最灵敏,听得最准确。
[设计意图:第三次完整聆听,加深主题音乐在乐曲中的印象。这一环节注重鼓励学生专心致志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共同感受走进音乐的快乐。]
(3)用舞蹈动作更深入地感受主题旋律。
首先按由慢到快的速度用la哼唱一遍主题旋律;其次再按由弱到强的速度哼唱一遍,跟老师学彝族动作;然后用极快的速度哼唱一遍,练习动作;最后让学生快速哼唱,表演彝族舞蹈动作。
[设计意图:让唱与动有机的结合,学习简单动作,巩固复习并能够参与表现主题旋律。]
四、随音乐律动
领学生分组跳圆圈舞,模仿彝族火把节时盛大的舞蹈场面。要求:每一遍主题旋律结束后都换一个方向接着跳。第二部分旋律放慢脚步原地模仿弹拨乐器。
[设计意图:领学生随乐跳圆圈舞,将学生带入到节日欢快的氛围中,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五、拓展小结
在主题音乐的衬托下,学生谈收获和感受。老师总结:彝族只是我们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我国还有很多其他的少数民族。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有自己的特点,课后可利用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少数民族音乐,与老师同学分享。
快乐端午节幼儿园教案 第5篇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3.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二)活动准备:
粽子、鸡蛋、艾蒿、荷包、五彩线、端午图片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端午的由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那我们一起来听听端午节的由来,好吗?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谈谈端午的习俗。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的门上挂的是什么呀?(菖蒲)那为什么要挂艾蒿呢?(因为端午节要到了,挂艾蒿是端午节的习俗)小朋友们,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
(1)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2)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3)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驱邪之意,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4)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3.学习儿歌《五月五》。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五月五,是端阳,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4.吃粽子
(1)观察粽子的外形和颜色。
师: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2)认识粽叶。
师: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3)幼儿品尝。
师: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4)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共同品尝端午食品。
教学反思:
本活动设计。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又因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而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故本活动设计通过包粽子、看图片、采艾草、做龙舟、赛龙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从而使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中班社会 快乐端午节教案 第6篇
快乐端午节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传说,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以及熏艾叶的风俗。
2.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对端午节风俗问题的互动里,积极参与到端午风俗的游戏中。
3.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气氛,萌发对节日风俗的兴趣。
活动重点:简单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传说,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以及熏艾叶的风俗。
活动难点: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对端午节风俗问题的互动里,积极参与到端午风俗的游戏中。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过春节、清明以及端午的经验。
物质准备:有关端午节的视频、赛龙舟的视频、艾草、粽子的图片
划龙舟的道具
活动过程:
一:引入部分 看图猜节日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里的人在干什么(2)师:什么节日要吃团圆饭 放鞭炮呢?那我们再来看一组图片
(3)师:什么节日要放风筝 扫墓?还有最后一张图片 这是什么节日要吃的东西?今天我们就要来聊一聊端午节。端午节是哪一天有没有人知道?端午节是纪念谁的?有谁知道端午节的故事?(4)师:看来我们中二班的孩子是真的长大了,这么难的问题都没有难倒大家。
二 基本部分
(一):
1、师:端午节当天要吃粽子 你们吃过吗?谁来说一说
(二):
1、师:除了吃粽子以外 端午节还有一种游戏叫划龙舟 那在我们新疆是很少见的 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简短的视屏
看看真正的划龙舟是什么样 2 师:现在我请所有的小朋友站起来跟我一起站起来尝试一下划龙舟 做动作 我今天还带了五个可以划龙舟的玩具 我需要两组孩子 和我一起玩 其他的小朋友当观众 帮我们加油
3、师:进行划龙舟游戏 没有玩到的孩子 下午我们出去作游戏的时候玩
(三):
1、师:让配班老师悄悄点燃艾叶)大家闻到什么味道没有?是什么味道呢?哦 原来是艾草
谁知道艾草有什么作用呢? 夏天会有很多蚊虫 点燃的艾草有这样一股特殊的味道 他可以赶走虫子 刚才我们只闻到了它的味道 现在我们一起看看他的样子
2、观看图片
三 结束部分
1、师:今天呀 我们小朋友一起感受了这么多关于端午节的事情 最后我们一起来看看动画片,在动画片里会告诉我们为什么会有端午节。
2、师:你记住了吗?请男孩子慢慢的划着龙舟去上卫生间吧
四 活动延伸
1、手工课可以进行包粽子的活动
2、环境创设上进行端午节的布置 以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快乐端午节幼儿园教案 第7篇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我们越来越需要通知,通知的功能多,种类多,写法彼此有较大的区别。相信写通知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端午节快乐活动通知(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端午节快乐活动通知1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
我园端午节假期为x月9日(周四)至x月11日(周六),共三天,x月12日(周日)恢复正常上课。
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有意义的假期,我们再次要求家长和幼儿园配合,加强对孩子节假日的安全教育:
1、假期期间,请多陪陪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带孩子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增进亲子感情。
2、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在家不要让孩子擅自乱摸乱动电源,插座,电线,燃气等。外出旅游时,切勿让孩子远离自己或亲友,独自玩耍。
3、手足口传染病流行期间,教育、督促幼儿多喝水,饭前、便后、户外活动后用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不吃生冷食物,以多种形式向幼儿讲解卫生防病知识,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幼儿与家禽家畜接触,同时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活动……以防感染。
4、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粽子是不易消化的食物,请让孩子适量进食,白萝卜具有清爽理气利湿的作用,吃粽子的时候搭配食用,可以促进消化。
5、饮食睡眠要有规律,不要暴饮暴食,注意幼儿饮食卫生。
安全是快乐的、是幸福的、是健康的首要因素,让我们家园携手共同教育孩子提高安全意识,祝家长及小朋友“端午节”快乐!
附:
20xx年12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20xx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xx〕17号)。
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xx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1月1日放假,1月2日(星期一)补休。
二、春节:1月27日至2月2日放假调休,共7天。1月22日(星期日)、2月4日(星期六)上班。
三、清明节:4月2日至4日放假调休,共3天。4月1日(星期六)上班。
四、劳动节:5月1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五、端午节:5月28日至30日放假调休,共3天。5月27日(星期六)上班。
国务院20xx年端午放假安排,国务院20xx年端午放假安排:端午节放假安排时间
六、中秋节、国庆节:10月1日至8日放假调休,共8天。9月30日(星期六)上班。
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幼儿园端午节快乐活动通知2亲爱的各位家长和小朋友们:
您们好!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夏五、重五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放假通知:
端午将至,根据国家法定节假日规定,我园将于x月xx日至x月xx日端午节放假三天,x月xx日正常入园。
XX幼儿园全体老师提前祝各位家长和小朋友端午节快乐!
温馨提示:
端午节三天假期,想必家长朋友们已安排好了形式多样的放松、娱乐活动,但孩子的健康是您的关注,也是我们的牵挂,我们真诚提醒各位家长:时刻关注孩子的健康,请您密切配合:
一、很多爸爸妈妈会带着孩子外出游玩,开阔孩子的眼界,增长孩子的知识,可在外出游玩过程中拍摄一些照片,收集一些当地的.特产,了解当地的人土风情,让幼儿感受祖国的美丽。要注意节日期间的卫生、交通安全,劳逸结合。
二、注意幼儿的饮食卫生,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吃过多零食,避免消化不良,引起胃肠疾病。
三、在家休息的幼儿,要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早睡、早起,不可让幼儿长时间在室内看电视,安排一定时间带孩子到户外活动。
四、可让幼儿多与小伙伴们交往,应少去密封环境的公共场所,以减少与传染病源接触的机会。严防幼儿传染病的发生,确保幼儿身体健康。
五、家长加强安全意识,幼儿外出活动一定要有家长陪同,并注意交通安全,注意家庭物品的合理放置,不让幼儿接触不安全物品及电源,谨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六、继续在家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例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自理能力的培养。
七、做好幼儿手足口、水痘的预防工作,如果发现幼儿有异常情况,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幼儿园端午节快乐活动通知3尊敬的各位家长:
在这绿意盎然的盛夏时节,我们迎来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您的牵挂,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有意义的假期,现将放假时间安排及注意事项通知如下,敬请您配合做好孩子的监护、教育工作。
01、放假通知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xx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20xx年端午节放假安排通知如下:
放假时间
6月12日~6月14日
(星期六至星期一)
返园时间
6月15日
(星期二)
02、端午节的由来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03、端午节的习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传统的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却不见其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人们划龙舟以纪念之。
挂艾草、菖蒲
挂艾叶菖蒲是中国民间节日习俗,在端午节以艾叶悬于堂中,剪艾力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戴之,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榻,有驱魔怯鬼之神效。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端阳以四色线系臂,并佩戴香囊,小巧玲珑精致可观。
端午食粽
粽,即粽籺,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等)包裹而成,形状多样,主要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是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甚远。
吃五黄
吃五黄是汉族的民间风俗,流行于江南等地。五黄,即是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雄黄酒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的黄酒代替雄黄酒)。
04、假期温馨小提示
防溺水
天气转热,很多泳池和水上游乐设施开始启用,放假期间请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不要让孩子单独玩水、游泳。
预防手足口等传染病
夏季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流感高发期,请您教育、督促幼儿多喝水;饭前、便后、户外活动后用正确的方法洗手;不吃生冷食物,通过多种形式向幼儿讲解卫生防病知识,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尽量避免带幼儿到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活动。
规律生活和健康作息
早睡早起,一日定时三餐,家长请注意督促孩子坚持在园形成的起床、就餐、午睡等生活规律,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合理安排好亲子时光。
外出安全
外出活动时,请您看护好孩子,并确保孩子在您的视线范围内,教育孩子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以防走失或发生意外事故。同时教育孩子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随处大小便等。
居家安全
在家休息时,不让孩子攀爬阳台、门窗等,家中的药品、热水瓶要放在孩子不易碰到的地方,并注意每天开窗通风,不易助长病菌的滋生。
安全是快乐、幸福、健康的首要因素,让我们家园携手,共同教育幼儿提高安全意识,度过一个快乐的假期!幼儿园祝所有家长及小朋友端午节快乐!
幼儿园端午节快乐活动通知4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
“节分端午自谁音,万古传闻为屈原”,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这天人们都要在江河湖海上举行赛龙舟,还要吃粽子、踏青采艾蒿等,这些活动已成为千古不变的习俗,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今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端午节放假通知,端午节放假安排如下:x年6月16日-6月18日三天,6月19日正常上课。
为了使孩子度过一个安全而又意义的的节日,希望各位家长督促您的孩子做到:
1、教育孩子热爱劳动,利用假期,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2、教育并督促孩子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注重安全教育。幼儿在家期间,希望家长加强对子女的监管、教育,防止孩子脱离家长(监护人)擅自下河、塘、水库、沟、渠等处游泳或戏水,避免发生溺水事故;教育孩子不到建筑工地、砖厂等危险或偏僻地方玩耍、逗留。教育孩子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辆,严禁在道路上追逐打闹;增强孩子防拐骗、防绑架、防敲诈、防盗窃意识,谨慎与陌生人交往。教育子女注意居家安全,安全使用水、电、气等,不独自在家,不爬高。
4、夏季是各种传染病尤其是流行性水痘、手足口病等的高发季节,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不喝生水、不吃霉变过期食品,防止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教育孩子不到人口聚集地玩耍,不接触感冒发烧病人,勤洗手,预防流行性疾病的传播。
5、加强对孩子的各种安全教育,特别是加强幼儿的防汛安全教育,夏季雷雨天气较多,提醒幼儿防范雷击。
以上事项,请各位家长积极支持并配合做到,希望我们家园携手,让孩子平安健康、快乐成长。
xxx
20xx年xx月xx日
幼儿园端午节快乐活动通知5尊敬的家长:
您好!
我园端午节放假时间为:2022年6月3日(周五)-2022年6月5日(周日),共放假3天。
为了确保孩子能够度过一个健康、安全、有意义的节日,放假期间请留意以下几点:
1、天气转热,很多泳池和水上游乐开始启用,放假期间做好防溺水工作,不要让孩子单独玩水。
2、最近是手足口病高发期,请您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卫生、作息习惯,提醒孩子多喝水、勤洗手。尽量不带孩子到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地方。
3、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请注意孩子外出安全,粽子是不易消化的食物,让孩子适量进食,以免出现不适症状。
4、多带孩子一起参加一些有意义的劳动,既能增强孩子体质又能培养从小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xx幼儿园预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xx幼儿园
20xx年xx月xx日
幼儿园端午节快乐活动通知6亲爱的家长:
首先衷心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园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在端午假期即将到来之际,为了让您的孩子度过一个充实平安的假期,现把放假时间安排及注意事项通知如下,敬请家长配合做好孩子的监护、教育工作。
【放假时间】
x年6月16日-6月18日放假三天
6月19日(正常来园)
xxx
幼儿园端午节教案 第8篇
1、理解、学习童谣,能结伴边拍手边朗诵童谣,对童谣活动感兴趣;
2、迁移有关端午习俗的相关经验,尝试续编童谣,体验编编、说说、玩玩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与端午节习俗相关的图片、实物,幼儿进行过有关端午节习俗的调查。
活动过程
1、欣赏童谣,理解主要内容。
五月五,端午日,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蘸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1)交流有关端午节习俗的经验。
指导语:端午节,人们都会有些什么活动?
(2)欣赏童谣,理解主要内容。
指导语:
①在这首童谣里,你听到了什么?
②你有什么听不懂的地方?(根据幼儿的讨论、交流情况,帮助幼儿理解“门插艾、香满堂”等。)
2、学习童谣,了解拍手游戏的玩法。
(1)尝试朗诵童谣。
(2)讨论拍手游戏的玩法,激发朗诵兴趣。
指导语:我们可以怎样念这首童谣呢?(引导幼儿两两结伴边对拍手边朗诵童谣。)
(3)两两结伴,边拍手边朗诵童谣。
3、迁移端午经验,尝试续编童谣。
如:五月五,是端阳,香包带,香满堂;五月五,是端午,龙船下水人跳舞。
幼儿园教案:端午节 第9篇
幼:赛龙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做五彩绳
师:哇!小朋友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做这么多事?那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端
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呢?
2、教师播放视频(端午节的来历)
3、教师再次提问:好了,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现在知道
我们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呀?
幼:屈原
二、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1 、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家吃过粽子吗?粽子长什么样呀?
幼儿答:圆圆的、有角的、长长的
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好多粽子 清小朋友们摸摸看,这些粽子都是什
么形状呢(教师以小组形式分发粽子,请小朋友观察)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适时引导
2 、师:好了,现在老师再请小朋友们告诉你身边的小朋友,你吃过的
粽子都是什么馅儿的,是甜的?咸的?还是辣的?(幼儿与邻座伙 伴结成对子,轮流讲述)
三、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运用句型“不仅还”
1 、教师通过提示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师:小朋友们,端午节,我们不仅包各种形状的粽子,还品尝了各 种口味的粽子,对吗?
2 、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句型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想想,端午节你还做了什么,然后请小朋
友用“不仅还”编成完整的句子告诉老师
教师引导幼儿,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做香包、做五彩绳
幼:端午节,我不仅在家帮妈妈包粽子,还和爸爸一起看赛龙舟。
幼:(幼儿运用句型,自由回答)
四、巩固和迁移讲述经验
教师可通过生活中其他的经验讲述巩固句型运用
教师引导:小朋友们,你们动脑筋想象,平时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 “不仅还”说哪些句子呢?
教师示范:
比如说,
今天我在家不仅叠了自己的`被子,还打扫了地板, 妈妈夸我是个好孩子。
教师引导幼儿大胆发言,运用句型讲述平时生活经验
重点指导:幼儿能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
活动评析
幼儿园《端午节》教案 第10篇
幼儿园《端午节》教案1
活动目标
1、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
2、能认真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述,乐于在集体中交流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准备
有关《屈原的故事》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图片,倾听《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指导语: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
2、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指导语:
①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
②人们是用哪些方法来纪念屈原的?
③假如你是屈原,国君不接受劝告,你会怎么做?(教育幼儿珍惜生命,以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
3、拓展交流: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幼儿园《端午节》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
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二、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三、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
T: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活动介绍:淡淡粽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2、品尝粽子,并讲述。
3、认识粽叶。
T: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4、幼儿品尝。
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5、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四、请小宝宝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小(1):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小(3)“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小(4)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幼儿园《端午节》教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的名称,来历及习俗,知道端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2、能够自己动手做粽子,喜欢与同伴交流过端午的经历。
3、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重难点:
重点:
自己动手做粽子。
难点:
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认识端午》多媒体课件:超轻黏土及制作工具:做好的粽子样品。
经验准备:
幼儿有过端午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你们要仔细听,“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小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首儿歌说的是哪个节日吗?
幼儿:端午节
二、基本部分
(一)介绍端午的来历和习俗。
1、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是哪一天吗?
幼儿:五月初五。
教师:那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幼儿:不知道。
2、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3、教师引导幼儿交流每年家里都是怎样过端午节的。
4、教师小结:过端午节的时候都要吃粽子,戴五彩绳,赛龙舟,采艾草。
(二)引导幼儿深入了解粽子。
1、教师提问幼儿都吃过什么样的粽子,让幼儿相互交流。
2、教室出示各种种类粽子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的形状的种类。
(三)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粽子。
1、教师: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粽子,接下来就去做一个自己喜欢的粽子吧,做完之后还要给自己的粽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吧!
2、教师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粽子,感受自己做粽子的乐趣。
三、结束部分
1、幼儿做完粽子后,教师让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做的粽子和给粽子起的名字。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表扬。
教师:老师在绘画区准备了很多的画纸和画笔,小朋友们去画出一副自己心里的端午节吧!
活动延伸:
1、艺术领域:画龙舟。
2、语言领域:
讲述屈原的故事。
3、手工活动:
做五彩绳。
幼儿园《端午节》教案4
教材分析
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端午节》是一首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是儿歌,以浅显的语言表达了端午节的地方风俗习惯。本此次活动从引导幼儿回忆端午节习俗入手,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感知端午节的民俗文化,引导幼儿大胆运用有节奏的朗诵,体验儿歌的韵律美。
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以及地方风俗习惯。
2、学习儿歌,感受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美。
3、尝试仿编儿歌,体验创作的快乐。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端午节来历和习俗物质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1、谈话交流,回忆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提问:端午节就要到了人们是怎样过端午节的?为什么要过端午节?
小结:每个节日都有各自各的习俗与传说,这些习俗和传说不仅代
表了我们的文化,也流传下来许多的节庆活动,像现在端午节举行的包粽子、插艾蒿、挂香囊、龙舟比赛等。
2、结合教学课件欣赏诗歌,引导幼儿初步理解儿歌内容。
(1)组织幼儿交流倾听儿歌后的感受。提问:儿歌里说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2)根据幼儿的回答,播放相应的课件,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3、结合课件,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美。
(1)教师再次朗诵儿歌,引导幼儿理解,加深印象。提问:刚刚的儿歌里面,你听出哪些音比较像?
小结:小朋友听的很仔细,听到了阳(yang)和囊(nang)很相似,老师发现儿歌里还有一些你们没有发现,现在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
(2)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念读儿歌,重点念准以下发音:阳(yang)、囊(nang)、妆(zhuang)、香(xiang)。
提问:为什么这些音听起来很像?
小结:原来人们为了让儿歌更好听,让最后一个音都听起来很相似,这便是运用了押韵的方法。
(3)引导幼儿朗诵儿歌,感受作品的节奏感。
提问:第1段儿歌前两句有几个字?最后一句话有几个字?第2段、第3段呢?这样朗诵起来有神们感觉?
小结:这首儿歌每一段第1、2句都是3个字,最后一句都是7个字。这样的儿歌朗诵起来既整齐又有有节奏感,给人美的享受。
4、引导幼儿有节奏的朗诵儿歌,体验儿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5、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尝试仿编儿歌。
端午节还有哪些活动?我们一起把这些活动也编到儿歌里吧!鼓励幼儿用儿歌里的句式结构进行仿编活动,体验创作的快乐。
附儿歌
端午节
端午节,艳阳照,家家门上插艾蒿。
挂丝线,戴香包,娃娃乐得蹦又跳。
吃粽子,划龙船,纪念屈原永记牢
幼儿园《端午节》教案5
一、活动主题:
粽享欢乐、共度端午,互赠祝福
二、活动目的通过亲自动手包粽子,让我们能更真切得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更多具体的工艺,比如包粽子的方法和馅料的搭配等等,以轻松的方式进一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活动时间:
20xx年5月xx日
四、活动地点
幼儿园内
五、活动规则
团体赛评比规则:视情况而定,把孩子们分为若干人一组,在规定
是时间内看哪组包的粽子多。时间结束后,由裁判统一评比,评出前3名。(奖品由园长自行决定)
要求:质量好、外观美、遵守纪律、不浪费材料且场地保持干净
个人赛评比规则:
(1)各参赛组推荐出一名组员参加个人比赛;
(2)每人再包5个粽子,以时间短、粽子大小适中、均匀、四角不露馅(不漏米)、捆扎整齐、不松线评比出前10名。
六、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
宣传:家长和小朋友们报名参加包粽子比赛
购买材料:准备好包粽子所需材料
器具准备:盛装食材容器、汤匙(均由食堂提供);棉线、剪刀等。
(二)包粽子
(三)粽子分发
活动评比结束后,各队伍所包的粽子由组长按每人若干个发放并送上节日的祝福。
七、注意事项
1、不要随意放置器具或是材料,以至于现场凌乱。
2、注意个人和食材卫生,不应弄混弄乱。
3、各参赛人员按时到既定地点,应预先了解包粽子的有关方法。
幼儿园《端午节》教案6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准备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
2、准备端午节的资料、风俗
3、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4、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活动前环创区角创设:
1、科学角: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荷包(香袋)
2、美工角:摆放制作荷包、五彩线、和制作粽子的材料
3、游戏区:赛龙舟的图片,屈原的图片等
3、阅读角: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三、活动过程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3、学习端午节的儿歌,《快乐的端午节》儿歌五首。
(1)
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
两边坐着划船手;中间坐着打鼓郎;
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
(2)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3)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
(4)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
(5)
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
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