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口腔修复治疗范文
来源: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口腔修复治疗范文(精选12篇)

口腔修复治疗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84例, 女66例, 年龄26~69 (47.5±1.5) 岁, 病史1~8 (3.5±0.7) 年。全部患者年龄、性别组成、病变严重程度、病史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和口腔检查统计受检查者的口腔健康情况。问卷调查内容包括: (1) 知情同意书; (2) 受试者基本信息, 如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及刷牙习惯、是否吸烟等; (3) 口腔健康状况检查表。口腔检查情况包括:采用一次性口镜以及镊子等进行口腔检查, 包括牙齿有无折裂、缺失或龋坏等;有无义齿修复、牙齿填充及其他修复体等;评估造成牙齿缺失的原因, 例如牙周病、龋坏、正畸治疗、先天性缺失或外伤等;查看、评价残余牙的松动程度。

1.3 观察指标 统计记录150例患者的调查、检查结果, 对所得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2 结果

150例患者统计资料比较情况详见表1、表2。表1数据统计分析中见, 患者口腔健康问题检查主要以龋齿、牙龈出血、牙齿缺失、牙齿缺损、牙结石及牙齿松动为主, 其中各项口腔问题均随年龄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 均以55~70岁组接受调查患者的发病率最高。表2数据可以得到, 接受调查研究的患者中主要的口腔健康问题为龋齿, 且龋齿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递增趋势, 龋齿数量随年龄也呈递增趋势。

3 讨论

随着人们对口腔问题的不断关注以及对口腔卫生要求的不断提高, 口腔健康逐渐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在本研究中选取的150例行口腔修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中我们可以发现, 口腔健康问题存在于各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患者中。在既往许多调查统计中发现, 口腔健康问题可能与患者卫生习惯、对口腔卫生的保健意识不够强、忽视口腔保健等原因引起。据统计, 目前常见的口腔健康问题以龋齿以及牙周疾病为主, 常见的牙周疾病以牙周炎、牙龈出血和牙结石最为常见, 其次一些常见的口腔健康问题为牙齿、牙列缺损为主[4,5,6]。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健康问题的重视, 目前口腔健康问题在老年患者就诊比率中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口腔修复治疗不仅改善了患者的牙齿咀嚼和美观功能, 而且口腔修复治疗后患者口腔健康问题均可以得到一定水平的缓解与好转。

从本文150例患者中, 统计问卷调查以及口腔检查我们可以发现, 口腔健康问题在口腔修复治疗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的口腔健康问题以龋齿、牙周炎以及牙结石、牙齿松动为主, 而且龋齿作为最为常见的口腔健康问题, 在患者口腔修复治疗中占有最高的比例。在本文中发现随着年龄增长, 患者口内平均修复牙数和义齿的修复率逐年增高提高。通过对存在不同口腔健康问题的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分析, 不正确的刷牙方式和口腔护理习惯是引起口腔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 科学正确的指导口腔护理以及正确的刷洗牙齿规范动作, 对于维护口腔健康具有重要帮助。在对不同年龄患者的对比分析中, 口腔健康问题以老年患者的口腔健康问题最为严重, 且随年龄增加有逐渐增加的趋势[7]。可见, 随诊年龄增长, 口腔菌群失调、自身免疫力降低等因素将影响着患者的口腔健康问题。因此, 老年人群受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极易发生龋病。因此。加强对这部分人群的口腔卫生宣教,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与刷牙方式对于预防龋病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 口腔修复治疗前患者存在不同严重程度的口腔健康问题, 加强对人群的口腔卫生宣教,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与刷牙方式, 对于预防、减少口腔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帮助与临床意义, 可以有效减少口腔问题的发病率。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口腔修复治疗前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口腔修复患者150例, 通过问卷调查及口腔检查的方式对其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检查, 主要包括牙齿龋损、牙列缺损、牙齿缺失及修复和牙周病等健康情况。结果 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口腔健康问题检查主要以龋齿、牙龈出血、牙齿缺失、牙齿缺损、牙结石及牙齿松动为主, 其中各项口腔问题均随年龄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 以5570岁组接受调查患者的发病率最高。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主要口腔健康问题为龋齿, 且龋齿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递增趋势, 龋齿数量随年龄也呈递增趋势。结论 口腔修复治疗前患者存在不同严重程度的口腔健康问题, 加强对人群的口腔卫生宣教,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与刷牙方式, 对于预防、减少口腔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帮助与临床意义, 可以有效减少口腔问题的发病率

关键词:口腔健康,口腔修复治疗,健康调查

参考文献

[1]黄冬梅, 张倩, 郭建徕, 等.口腔修复治疗前患者口腔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 (3) :34-38, 39.

[2]尹亮.口腔修复治疗前患者口腔健康状况的价值评价[J].中国医疗美容, 2014, 17 (5) :198-198, 201.

[3]黄丽梅.口腔修复治疗前患者290例口腔卫生状况调查[J].贵州医药, 2015, 11 (5) :450-452.

[4]潘鑫.100例口腔修复患者临床研究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 2012, 8 (10) :115-116.

[5]许晓鹤.老年患者口腔修复临床治疗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 23 (8) :121-121.

[6]张家胜.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特点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 33 (17) :2360-2361.

口腔修复小结 第2篇

摘要目的:通过对156例口腔不良修复体治疗,说明不良修复体的危害。方法:用快慢速涡沦机、去冠钳、持针器,祛除156例固定、活动不良修复体。结果:巧6例固定活动不良修复体均会导致口腔各种并发症。结论:不良修复体不符合口腔生理解剖特点,给牙周、牙体造成不良影响。

关键词:不良修复体 并发症 防治 临床资料

收治口腔不良修复体患者巧156例,男81例,女75例(为活动、固定义齿修复),年龄40一76岁123例,18一40岁33例(为桩冠或固定义齿修复)。类型分析:①结扎类49例,此类较常见,用0.2的结扎丝“8”字形结扎于缺隙两侧基牙的颈部,缺牙间隙用自凝塑料填塞,塑料进人两基牙的邻缺隙倒凹区固位。②卡环类41例,用约0.smm的钢丝弯制的卡环作为固位体,用自凝塑料填塞于缺牙间隙内,有一定的动度,但不能自行摘戴。③锤造类34例。用锤造式的金属粘贴于牙齿的愕或舌侧,使上领或下领牙齿成为整体,使口腔内少量牙齿暂时不会脱落,但粘结材料填塞了所有牙齿的间隙,使牙齿间存在大量食物碎川乡戴环类:22例,用软金属片环抱于牙体以修复邻近的缺失牙。⑤桩冠类10例。

并发症:①牙眼出血:由于修复体形成悬突并且无自洁作用,不能自行取戴清洁,义齿覆盖区食物存积经常刺激软组织而致牙跟发炎出血。②基牙松动、龋坏:由于不考虑牙周的生理代偿能力,不论缺隙大小均用缺隙的近远中2颗牙做基牙,加之食物残渣不能清洁,菌斑、牙石沉积从而造成基牙松动、龋坏。③口腔异味:由于食物残渣滞留及低廉材料的原因,从而引起口臭。④恶变:不良修复体制作粗造,加之长期的慢性炎性刺激可使口腔勃膜癌变。

治疗:对于不良修复体只有立刻拆除。对固定钢丝+自凝塑胶牙做成的不良修复体的拆除,应先将基牙牙颈部表面的钢丝用高速涡轮机磨断,祛除倒凹部分的充填物,再用持针钳或去冠钳轻轻取下不良修复体(注意保护软组织)。对无缝冠锤造固定桥不良修复体的拆除方法:用高速涡轮机将无缝冠的轴面(颊面)磨穿,将无缝冠桥分成几个小的单位的固位体,再用破冠钳将它们一一钳除。拆除时,保护松动的基牙,以免随之脱落。随访观察3个月,各种并发症基本消失,此时可考虑重新进行符合生理解剖要求的义齿修复。

讨论

口腔修复是建立在口腔解剖生理、材料生物力学原理及医学美学等基础之上的综合性的学科。一个良好的修复体不但要恢复外观、咀嚼功能,还要对口腔组织有生理保健作用,符合生理解剖要求。而不良修复体所用的材料均为自凝塑料,口内直接使用,对口腔戮膜刺激性大,且表面未做处理易沉积牙石。因缺乏应有的制作工艺,所以不良修复体不但不能恢复咀嚼功能,而且还给牙周组织和口腔内软组织造成不良刺激,形成医源性疾患。不良修复体还可以导致多种并发症,如牙槽勃膜创伤引起溃疡,并有组织增生;余留牙龋坏、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周病等。不良修复体基牙的选择不符合生理解剖要求,无论缺牙数目及基牙健康状况如何,都在缺牙近远中选择基牙。故义齿自洁作用差,往往引起邻牙基牙龋坏,出现明显的牙眼炎、根尖周炎症状,或者因充满牙间隙的自凝塑料在咬合压力作用下向根方移动压迫牙眼,造成医源性创伤,使基牙松动、移位、折断,失去咀嚼功能,甚至导致领面部间隙感染。

不良修复体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和危险,作为口腔医务工作者,要做好宣传工作,同时,尽最大努力来满足人民群众的义齿修复需求,以减少不良修复体带给人类的伤害。讨论口腔修复是建立在口腔解剖生理、材料生物力学原理及医学美学等基础之上的综合性的学科。一个良好的修复体不

口腔修复论文;提高口腔修复科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探讨 【摘要】口腔临床医学尤其是口腔修复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医患的良好沟通是修复成功的保证。修复科临床带教不仅要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还要注意训练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为病人服务的理念等,使学生在医患交流中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培养合格的口腔修复专科医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口腔修复学;医患沟通;培养

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沟通普遍应用于生活。随着“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口腔诊疗过程中的医患沟通也越来越被临床所重视[1]。口腔医师与就诊病人的沟通是口腔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口腔修复中尤其如此。修复的成功与否往往没有统一的标准,而且患者通常有一些主观或者个性化的要求,必须达到医患之间的一致及功能与美观的协调,这就要求医患之间进行及时、充分的沟通[2]。教学医院在口腔修复临床带教过程中,应把医患沟通当做一项重要的实习任务,使实习医生逐步适应新型医疗模式的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腔医生。

1培养口腔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必要性

1.1人际沟通是人类社会存在最经常、最必要的现象之一 口腔医疗过程中的医患沟通是人际关系的一门艺术,也是口腔医疗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检讨我国多年来的口腔医疗服务实践,缺乏全面良好的沟通是个突出的问题。许多医生只重视疾病本身,而忽视了患者的主观感受,从而导致医疗纠纷的产生。因此,很有必要确立全面良好沟通的服务理念,明确病人是与医生平等的个体。同时,口腔医师亦需注意与病人沟通的技巧,使病人及其家属更好地合作,这是口腔医师必须具有的能力。而且,这也有助于提高医疗效果,使病人建立正确的牙科诊疗观念[3]。1.2口腔修复病人具有特殊性

口腔修复医学中的医患沟通既具有一般医患沟通的共性,又有自身特性。口腔修复通常涉及外观的改善,而美观往往具有主观性,医患需要良好沟通医生才能充分了解患者的诉求,并达到功能与外观的平衡;修复医生面对的是意识清醒具有行为能力的患者,患者需要随时与医生交流;口腔修复诊疗时间往往比口腔其他专科更长,医生患者需要密切配合才能保证操作的顺利完成。这些特点要求在医患之间进行及时的、充分的沟通。因此,在口腔修复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医患沟通当做一项重要的实习任务。

2培养口腔修复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意义 2.1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传统的医疗模式,医生拥有诊疗的绝对权利,而患者基本处于被动状态。近年来法律规定患者在就医时拥有知情权和选择权,一旦出现医疗纠纷采取“举证倒置”,即举证责任在医院一方,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患者在医疗纠纷中的传统“弱势”地位。修复患者就医目的通常是改善美观及功能,诊疗过程中会不断提出自己的要求,这对经验

不足的学生信心和判断容易造成影响。而口腔医疗更有着特殊的复杂性,治疗时间长、复诊次数多、操作要求高,容易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这些因素都容易引起医疗纠纷[4]。因此,带教过程中培养学生与患者进行充分的、良好的沟通意识、技巧,了解患者的诉求,对患者不现实的需求进行纠正并调整患者的预期,取得患者的配合,就显得特别重要。

2.2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利于临床实践操作

医学模式的转变意味着人们已经认识到医学的对象是人,而人是有思想和情绪变化的。因此,医生的治疗也要从以往着重看机体的病,转变为重视患者的角色和情绪。为了使沟通进行得有效顺畅,还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取得他们的信任,使患者思想放松,能够与医生进行充分良好的配合。临床实习医生具有了这种服务意识,认识到沟通就是进行诊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临床实习能否顺利进行,与临床治疗成功密不可分。

3培养口腔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途径 3.1重视岗前培训

患者对医生往往有着很高的期望,而这种要求既包括对医疗技术的要求,又包括对医生外部形象和内在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这就要求实习医生仪态端庄,穿着得体,精神饱满而又自信诚恳。医生应谈吐文雅,语气和蔼,既有良好的知识素质,又善于和患者交谈,使患者产生一种信任感。医生要有耐心,认真倾听患者述说详细病史,仔细进行检查,作出准确的诊断;同时充分了解患者的主观诉求及希望达

到的修复效果,及时进行沟通,调整患者的期望值,并告知治疗程序、所需时间及费用等。而且,修复治疗涉及不同的修复方式及材料,其费用、时间以及修复效果差别较大,因此,医生必须充分了解其中的优劣,并向患者提供最专业的指导,推荐最适合的方式及材料。同时,初上临床的实习医生可以准备一些不同修复体的模型并练习画示意图帮助解释沟通,这样有利于减轻患者紧张情绪,有利于建立医患之间良好的关系,加强彼此之间的理解与信任,使治疗过程顺利进行[5]。

3.2培养以患者为本的观念

随着人们口腔保健意识的提高以及口腔诊疗常识的普及,绝大多数患者对医生的要求是技术熟练、认真负责、能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设法减轻患者心理和经济负担,而对医生年龄及职称要求较高者已为数不多了[6]。医生的职责是治疗疾病,尤其是口腔修复医生,是通过实践操作产生的疗效来取得患者的信任的。为患者制定修复计划是必须严格遵守修复学原则,不能存在侥幸心理,更不能按患者的要求进行违反原则的修复。始终要把患者的利益及医疗质量放在第一位,耐心地向患者解释并引导患者积极地进行修复前处理,如口腔卫生不好的患者必须先行全口洁治甚至系统牙周治疗,残根残冠行完善牙体牙髓治疗,不能保留的患牙先行拔除,必要时行牙槽外科手术或冠延长术等等。同时,还要深入研究各种不同类型患者的社会特征和心理特征,以便为他们提供最完善的医疗服务,如焦虑紧张时说话速度快,而抑郁时说话速度较慢,医生要善于辨别[7-8]。这一意识是指导医生

活动的基本意识,也是贯穿于诊疗过程和一切医疗服务活动的基本意识。

3.3临床带教严格要求

临床带教老师是实习生接触的最初的医师形象,其要求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实习生素质的提高。临床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医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并对学生将来的诊疗习惯及操作规范产生深远的影响[9]。因此,在临床带教时,应非常重视诊疗及操作的规范,保证每位患者的医疗质量,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模范作用;同时,重视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医患沟通能力渗透到每一天的临床教学中。此外,带教教师要经常总结学生沟通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及不足,积极研究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并关注不同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时进行有效沟通。同时,实习医生经验不足,面对患者往往缺乏自信,带教教师要尊重学生,了解每位实习生的性格特征和实际能力,并进行相应的指导。对他们的良好表现予以肯定和表扬,而出现差错要及时纠正并鼓励,为他们树立自信心,敢于乐于与病人交流。3.4加强沟通技巧的训练

由于患者的性别、年龄、性格和文化程度的不同,就诊时也各自带有不同的顾虑和疑问。在口腔修复科临床实习期间应用模拟医生和患者角色表演的教学方法,进行医患交流的临床教学活动,使实习医生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和意识。

应当让患者了解自己疾病产生的原因、发展进程,应当采取何种修复方法以及修复后的注意事项和预后,并明确告诉患者所需要的复

诊次数和大概费用,让患者心中有数。例如牙列缺损患者,所选择的修复方式不同,产生的费用及效果有很大不同;而选择固定修复的患者,不同的修复材料其费用及预后又有不同。应该清楚而明白地告诉患者,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病情和经济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修复材料和法。同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过高的预期,并注意谈话的方并取得患者的理解,避免他们的反感。要学会耐心地倾听、适当地解释,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释放不良情绪,有针对性地满足患者的要求,以达到身心同治的目的[10]。医生还有责任让患者了解口腔预防保健知识,指导患者开展口腔自我保健,如正确使用牙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定期洁牙等,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电话回访或复查,并保证修复效果的长久性。

口腔医学技术论文口腔修复论文:

四手操作法在口腔修复的应用

1、“四手操作”法应用在口腔修复科

“四手操作”法更能充分系统的完成整个操作规程,不仅高效率,高质量,科学的服务,完善操作模式,保障了医疗工作,充分发挥护理工作人员的作用,而且患者在护士的指导下,以舒适的卧床位(鼻、胸、膝在同一水平面上)和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护士则根据修复科的治疗要求、步骤,熟练地准确无误地将各种治疗器械和材料,迅速平稳地递到医师手中。这种护士主动配合,积极参与治疗“四手操作”法与最传统的 ,护士被动执行医嘱的治疗护理方法是一个飞跃和更新。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还保障了医疗工作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作用,更好地提高了护士的专业工作能力和增加了工作的自信心。对于医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集中精力,用于提高修复科的发展工作,对于患者可以在舒适的条件下接受治疗,缩短治疗时间,提高了医疗质量。

2、修复科四手操作技术应用

医务人员的准备:衣帽整齐,洗手,戴手套。

患者安排好座位:调节合适的光源,带好胸巾,指导病人口腔含漱,让病人了解牙体预备(磨牙的目的)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告之病人若有不适可举手示意, 切勿乱动或抓扯医师操作的手,以免钻针损伤口腔组织。

医生对患者的全面检查,了解患者的自身要求,根据检查情况和患者的条件在适应症允许的范围内,选择最佳的修复计划,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必要的情况下,准备好患者的X线牙片。

若活髓牙需要准备局部麻醉药,供医生使用。

医生进行牙体组织切割或制备时,放好吸唾器,及时吸出唾液,协助牵拉口角,压住舌体,用气枪吹去口镜上的雾气,为医生提供清晰的操作视野。

根据医生修复需要,对患牙的颊舌面,面颈缘等部位进行制备,不同部位所需车针亦不同,护士应根据需要及时协助更

牙体预备完成,制取印模,根据需要选择局部托盘或全牙列托盘。如(需要红膏根据需要多少加热后准备)调拌印模材料制取印模。护士将调拌完成的印模材料置于托盘内,递少许材料给医生,涂于患牙间隙及颈部,再将托盘递于医生送入口内,这样可以防止产生气泡,保证印模的完整性。

印模取出后,用清水冲洗,消毒后根据需要用石膏或人造石灌注。

点燃酒精灯,制备蜡片或蜡条供医生在病人口内进行蜡记录,预约病人复诊时间。

清理用物,消毒备品。

3、结 论

修复科护士必须熟悉本专业知识及口腔常见修复和特殊修复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并且全部修复后的注意事项及指导,熟练掌握各修复过程中每一步骤,具有丰富的“四手操作”法技术理论,娴熟的技能主动配合,参与修复治疗,真正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为患者服务。

协助医生拉开病人口角,以保持手术区域视野清晰,注意正确使用吸引器,以防损伤软组织。

要了解医生制定的合理工作程序,做好器械,材料,药品的准备工作,将已经准备好的器械材料迅速,平稳,准确地递到医生手中,材料的的调拌质地要合乎要求,量适中,保证修复的正 ,在修复过程中,医生,护士默契配合,始终的轻松自然不扭曲的体位,进行操作,即使用人类正常的生理活动为基础的操作体位。

熟悉现代牙科医疗设备,器械的性能和保养,严格执行保持性医疗制度。

向病人交代注意事项,预约下次复诊时间,清理用物,常规消毒,归还原处。修复后所用器械,若是一次性的口腔治疗盘,注射器等,需要依据一次性卫生材料,处理原则进行焚烧或统一毁形处理,对其他口腔专科所用器械,按物品性质进行分类,消毒,灭菌处理,严禁污染的医疗用品重新使用或流向社会。

对使用过的治疗椅及治疗台等物体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口腔修复治疗 第3篇

【摘要】目的 比较正畸治疗与常规治疗在口腔修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取我院124例口腔修复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行正畸治疗,对照组62例行常规治疗(局部义齿),比较两组疗效、美观度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79.03%;患者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1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口腔修复中采用正畸治疗疗效佳,可在临床予以推广。

【关键词】正畸治疗;口腔修复;满意度

【中圖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088-01

口腔修复,即通过人工方式来修复患者口腔及面部先天畸形或后天残缺部位的一门学科。新时期,口腔医学逐步发展,人类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其对“仪表”更为重视,国内近年来的口腔修复患者人数日益增加。怎样达到最佳的口腔修复效果,这是医学界仍需继续探索的问题。正畸治疗,即调整上下颌骨、上下牙齿、牙齿与颌骨间及其神经肌肉间不和谐关系。为探讨正畸治疗用于口腔修复的疗效,我院对124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其结果统计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入我院治疗的124例口腔修复患者,据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中,男女分别为33、29例,年龄18-38岁,中位(25.5±6.2)岁;深覆牙合患者22例,侧切牙倾斜、牙齿缺损患者分别为19、11例,其他类型10例。观察组62例中,男女分别为30、32例,年龄19-41岁,中位(26.3±5.9)岁;深覆牙合患者20例,侧切牙倾斜、牙齿缺损患者分别为19、17例,其他类型6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上无统计学差别(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治疗法,具体为正常修复与局部活动义齿安装等。

1.2.2 观察组

采用正畸治疗,主要分为:光固化、活动桥、瓷贴面、固定桥及粘结桥修复治疗。临床中,可根据患者口腔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并探讨方案的可操作性及常见问题,通过后再予以施治;提取模型并拍摄患者口腔全景片(X射线影像),实际测量和分析数据,确定与患者实际相适应的正畸治疗方案。

治疗前准备:应先检查和清洁患者口腔,拆除患者不良修复体;对症治疗牙体病、牙周病等其他牙病;查看牙槽骨及颞颌关节,排除患者骨缺损及其它病变情况。

操作方法及要点:针对安氏Ⅰ、Ⅱ、Ⅲ类患者,应选择固定矫治法(如方丝弓)来矫正牙齿,用镍肤丝将牙齿排整齐,后经牵引方式来调整错颌畸形,摆正颌位置,使患者咬合恢复至正常;针对牙齿缺损者,应结合其口腔及美观需求,于稳固期后集中修复缺损牙齿,并保证患者能正常咀嚼;针对牙齿间隙大,经内收排齐后问题未改善者,稳固期后可集中修复牙齿间隙[2]。

1.3 观察指标

治疗6个月后,分别评估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平均病程时间及患者满意度,并统计两组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

良好:口腔症状明显改善,患者满意面部形象及手术疗效;一般:口腔主要症状逐步改善,患者对治疗结果基本满意;无效:手术效果不佳,患者不满意。治疗有效率=良好+一般;根据例数来统计患者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5.0软件予以分析,用X2检验计数资料,P<0.05,表明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经正畸治疗,观察组62例患者咬合及口腔发音有了显著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79.03%,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平均疗程、满意度分析

观察组采用正畸治疗疗程应更长,因排齐牙齿最短亦需要半年左右,对照组为(6.2±1.8)个月,观察组疗程略短;患者总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13%,有统计学差别(P<0.05),提示正畸治疗后美观效果佳,患者更易接受。

2.3 不良反应

治疗后6月随访,观察组患者咀嚼效率显著提升,无一患者出现不适;对照组有2例患者稳定性差或不适,经对症治疗后消失。

3 讨论

现阶段,口腔医学发展迅速,人类对牙齿的美观要求日益提升。传统的局部义齿修复无法矫正牙列,美观效果不佳,且牙齿中容易镶塞食物甚至引起牙周疾病,满足不了患者的特殊需求。本研究中,笔者采用X线拍摄全景片,并依此为基础上行正畸治疗,综合考虑了牙周组织的稳定性、牙槽骨的可塑性及牙骨质的抗压性。正畸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多需>1年,且需频繁复诊,但患者牙颌状况也能得到有效修复,很好地恢复了患者的面部美观及咀嚼功能。

本研究表明,通过对124例口腔修复患者进行分组治疗,观察组(正畸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常规治疗)有效率为79.03%(P<0.05);提示正畸治疗效果较常规治疗更佳,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13%,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上述结果表明正畸治疗安全性高,可在口腔修复中予以推广应用。及早对口腔畸形患者采取正畸治疗,可有效改善牙合关系,维持面部及牙齿美观,恢复咀嚼功能及咬合状态。值得一提的是,正畸治疗也存在某些问题,如长期佩戴矫治器影响患者工作、生活,甚至对牙周组织产生不良等。胡东光等人[3]对200例行正畸治疗的口腔患者采取问卷调查,结果得出: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少,总体上看,患者均表示疗程过长其工作及生活有影响。今后,应深入研究矫治器材料、矫正方法及健康宣教等内容,将正畸治疗完善为口腔错畸形修复的首选方案。

综上所述,正畸治疗口腔错畸形修复效果明显,患者满意度高。通过改进矫正材料及方案,可考虑作为口腔修复的理想方案,用以提升口腔医学整体质量,帮助口腔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程志贤,程志伟.探讨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05)

[2]王宝军.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作用与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07)

老年患者口腔修复临床治疗效果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3年4月到我院就诊的50例老年口腔疾病患者, 男36例, 女14例;年龄60~87 (66.3±3.4) 岁。经过检查确诊, 47例患者需要采取口腔修复治疗。

1.2 修复方法

在进行口腔修复前, 对所有老年患者进行了口腔健康检查, 并作了详细记录。 (1) 根据检查的不同情况对老年患者进行口腔清理; (2) 若患者有牙周炎、牙髓炎、溃疡等口腔疾病, 要施药进行治疗; (3) 在以上口腔疾病基本治愈后对患者牙齿的残冠和残根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分析, 确定保留与否; (4) 根据患者具体的牙齿咬合情况和塞牙现象, 对患者实施活动义齿治疗, 进行牙齿修复。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分析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版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修复情况

47例老年患者中, 人均牙缺如6.8颗。患者具体修复情况, 见表1。

2.2 术后随访

全部47例患者均建有随访档案且数据收集完整。随访发现, 在1年内所有患者均按照医嘱进行义齿保养, 合格率达100%, 除3例固定义齿修复患者出现病情反复外, 其余44例患者均未出现同类型口腔疾病, 修复效果良好。

3 讨论

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 口腔内往往存在较多的牙齿残冠、残根, 这些残冠、残根将进一步加快健康牙齿的磨损速度, 对口腔健康十分不利[3]。因此, 对老年患者的口腔修复, 要从保护健康牙齿和维护口腔整体功能出发, 将牙齿残冠、残根的修复作为重中之重。对老年人的口腔修复, 要做好功能性修复、治疗性修复和美学修复三个方面, 在修复牙列缺失缺损、牙体缺失缺损等损伤类问题和治疗牙周炎、牙髓炎等口腔疾病的基础上, 进一步对患者畸形牙齿、牙排错位等影响美观的情况进行美学修复。

注:患者活动义齿修复均一次到位, 故本文不单独计算食物嵌塞与咬接触修复情况

关于口腔修复后的保养, 要做好义齿保养和牙周疾病预防两个方面。 (1) 义齿保养即对义齿进行卫生保养。饭后要将义齿取下并清洗干净, 防止食物残留污染义齿;夜间要将义齿取下, 清洗干净后置于冷水中浸泡; (2) 牙周疾病是常见多发疾病, 老年患者经常使用义齿, 会对牙周组织形成一定的压迫, 所以, 老年患者应当更加注重牙周疾病的预防。此外, 老年患者要想获得口腔恢复的良好效果, 治疗和护理相配合、防病和治病相结合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 陈李彤, 张少锋, 吉兆华, 等.牙列缺损老年人的口腔修复医疗费用分布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2, 10 (2) :101-104.

[2] 孙敏利.浅析口腔行为学应用于老年口腔修复中的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25 (11) :1703-1704.

口腔修复考题 第5篇

一、选择题(共35个,每个2分共70分)

1.不能用作分离剂的材料是()

A肥皂水B蜡C甘油D石蜡油

2.义齿制作室,填胶应在材料调和后哪一期进行()

A湿砂期B粘丝期C橡胶期D面团期

3.义齿基托塑料的成分是()

A玻璃离子B甲基苯烯酸甲酯C银汞合金D环氧树脂

4.患者上前牙牙冠1/2缺损进行修复,出诊时问诊不必涉及()

A能否吃饭B缺损原因C是否曾经治疗D要求解决的主要问题

5.拔牙后多久可以修复()

A拔牙后1周B拔牙后3周C拔牙后3个月D拔牙后1年

6.利用X线牙片检查可以看到的,除了下面哪项()

A牙齿颜色B牙根长短C牙周是否吸收D髓角高低

7.粘接之前预备体表面处理错误的()

A清洁B干燥C隔湿D凃分离剂

8.关于全冠牙体预备的说法错误的是()

A要去除腐质B消除倒凹C牙磨的小些D去除无基釉

9.为了牙龈健康对于全冠修复的牙龈缘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

A边缘一定要密和B应平齐牙龈C在龈上D在龈下

10.牙体预备中保护牙髓的说法错误的是()

A轻压磨切B水雾冷却C间歇短时磨切D尽可能多的磨牙

11.理想的桩冠直径应为根径()

A1/4B1/3C3/4D2/3

12.3/4冠最主要的缺点()

A就位困难B磨切牙体多C易继发龋D固位差

13.适合桩冠修复的是()

A年轻恒牙B严重的根吸收C前牙错位牙D牙槽骨吸收超过1/2

14.铸造金属全冠的禁忌症不包括()

A金属过敏者B没有足够空间修复者C龋变牙至龋因素没控制者D固定义齿固位体

15.根尖瘘管的患牙根充后桩冠修复的时机()

A瘘管完全闭合B一天后C三天后D无症状就可以

16.前牙金属烤瓷冠预备切断至少磨出间隙()

A1mmB2mmC3mmD2.5mm

17.烤瓷冠粘固后出现龈缘炎,不可能因为()

A咬合早接触B轴壁凸度不良C边缘不密和D边缘过长

18.选择固定桥基牙的冠根比最低限度()

A1:1B1:2C2:3D3:2

19.一般情况下可摘局部义齿组成不包括()

A人工牙B预备体C基托D卡环

20.弯制钢丝卡臂的直径一般为()

A0.4-0.5mmB0.9-1.0mmC0.5-0.6mmD1.3-1.5mm

21.前磨牙合支托长度为其近远中径的()

A1/4B1/5C1/3D1/6

22.塑料基托的厚度为()

A0.5mmB0.8mmC1.0mmD2.0mm

23.关于塑料基托的评价错误的是()

A温度传到的快B温度传到差C制作相对简单D便于修补衬垫

24.金属基托的评价中错误的是()

A不易折断B体积小舒适C温度传到差D制作复杂

25.合支托的作用,除外()

A支持作用B防止食物嵌塞C恢复咬合接触D固位作用

26.可摘局部义齿的不稳定表现有以下四种,除了()

A翘动B弹跳C摆动D下沉

27.选择可摘局部义齿基牙的原则中错误的是()

A选择健康的牙B虽有牙体疾病但已经完善治疗C虽有牙周病但已得到控制D任何一个都可以

28.义齿不戴用时应置于()

A通风干燥处B热水中C冷水中D酸性消毒液中

29.造成牙槽骨吸收速度快的原因不包括()

A龋齿B骨质疏松C牙周炎D义齿设计不合理

30.后堤区的作用()

A边缘封闭B支持作用C排牙作用D无用

31.右上侧切牙缺失,间隙小,尖牙牙根长大,但牙冠切1/3 量缺损,下颌对合牙为局部义齿,最好的修复设计是()

A局部义齿B种植义齿C单端固定桥D覆盖义齿

32.右侧上颌678及左侧上颌6缺失,余留牙均正常的患者适合做()

A固定义齿B可摘局部义齿C即刻义齿D覆盖义齿

33.义齿初戴时出现疼痛的原因不包括()

A组织面有小瘤B骨突处缓冲不够C基托边缘过长D垂直距离过低

34.一牙周病患者,全扣牙拔除两周后做全口义齿修复,半年后义齿固位差,易脱落,可能原因是()

A人工排牙偏唇侧B垂直距离过高C牙槽骨吸收D颌位关系错误

35.一患者戴用全口义齿一周,主诉左侧后牙经常咬腮,无其他不适,可能原因是()

A左侧后牙覆盖过大B左侧后牙覆盖过小C左侧后牙工作侧合干扰D右侧后牙工作侧合干扰

二、判断题(共10个,每个2分共20分)

1磷酸锌粘固剂较聚羧酸锌粘固剂对牙髓的刺激大()

2固定桥最重要的支持基础是牙龈()

3衡量一个牙是否为良好基牙的最重要的指标是牙周膜的面积()

4第一、二磨牙缺失是不能设计单端固定桥的()

5金属基托的厚度为2毫米()

6具有一型观测线的基牙近缺隙侧倒凹小,远缺隙侧倒凹大()

7最有利于可摘局部义齿稳定的支点线分布方式是平面式()

8嵌体是一种嵌入牙体内部,用以恢复牙体缺损的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体或冠内固位体()9牙槽骨修整,一般在拔牙后1周左右修整较好()

10一般来说,对于牙槽骨吸收达到根2/3以上,牙松动达Ⅲ度者应拔除;对未达到这一严重程度的松动牙,经有效治疗后尽量予以保留()

三、简答题(共2个,每个5分共10分)

1无牙颌的分区有哪些?义齿表面是指什么?

2义齿的稳定是指什么?

BDBAC, ADCAD, BCCDA, BAABB, CDACD,BDCAA, CBDCB

对错对对错,错对对错对

1答:无牙颌分为主承托区、副承托区、边缘封闭区和缓冲区。义齿表面是指组织面、咬合面和磨光面。

口腔修复治疗 第6篇

【关键词】先天性缺牙;口腔修复治疗;咀嚼功能

【中图分类号】R783.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156-02

临床上把先天性缺牙分为少数牙、多数牙与全部牙齿先天性缺失三类。先天性缺牙属于临床牙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多指牙齿的数目和发育出现异常,多发部位于上、下颌第二前磨牙与上颌侧切牙[1]。本次研究中,随机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50例先天性缺牙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50例患者应用了口腔修复的治疗方法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50例先天性缺牙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29.2±5.8)岁;有8例是安氏Ⅲ类,有19 例是安氏Ⅱ类,有23例是例安氏Ⅰ类;缺失1颗牙有20例,缺失2颗牙有18例,缺失3颗牙有7例,缺失4颗牙及以上有5例。本次研究所选50例患者均符合我国相应诊断标准。

1.2治疗方法

50例患者均应用口腔修复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为患者做全面口腔检查,准确评估患者症状,根据患者牙龄缺失的情况,应用标准直丝弓与方丝弓等技术进行矫治,使患者牙齿整齐度得到保证。对患者错位和扭转、倾斜的牙齿进行矫正。应用链状橡皮圈对缺牙间隙进行关闭处理,调整患者牙合关系与上下颌弓形的形态,尽量使上中下线保持一致。为患者治疗后对患者牙缺失间隙进行修复治疗[2]。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观察患者治疗后语言功能与咀嚼功能改善情况。

1.4疗效判断标准

通过以下标准判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完全符合即为治愈,满足5点即为显效,满足3点以下即为无效:

1.4.1患者第一横牙和中性牙合的关系已经基本接近,建立中性牙合关系;

1.4.2患者牙覆盖与覆牙合是否处于常态;

1.4.3观察患者牙合关系是否处于稳定的状态,患者语言功能与咀嚼功能是否已经恢复正常;1.4.4患者是否感觉舒适,牙齿修复体是否美观;

1.4.5经X线检查,患者牙根是否有根尖吸收的现象;

1.4.6治疗后3个月进行随访,患者症状是否复发[3]。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检验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口腔修复治愈3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不良反应出现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并发症发生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见表1。

3 讨论

先天性缺牙发病的原因,现阶段临床上并没有统一的结论,由于发病原因构成复杂,多由多种因素作用导致。大量研究证明,口腔修复治疗最佳年龄在青少年时期,而且要保持长达1~2年的治疗,及早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口腔修复的治疗方法是对患者牙周与颞下颌关节进行矫正治疗,按照人体生理特点,应用人工的方法制作修复体,应用于人体口腔与面部中,通过对畸形矫治与复位,实现治疗的效果[4]。

本次研究中,口腔修复总有效率为9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并发症发生率为2%,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与治疗前对比,明显优于治疗前。可见,口腔修复治疗的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牙齿生长,促进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有先天性缺牙的患者多存在面部发育问题,应用口腔修復的方法在治疗患者牙齿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与精神方面的状态。总之,应用口腔修复治疗,能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治疗时,医疗人员要结合患者其他病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使治疗效果得到最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侯杰.与先天性缺牙相关的综合征及口腔修复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3,5(13):134-135.

[2]冯海兰.先天性缺牙的口腔修复治疗Ⅱ.先天性缺牙的临床表现[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1,7(3):321:322.

[3]巩宇,冯海兰.用先天性缺牙编码分析先天性缺牙表型与基因型的相关性阴[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1,3(:6)254-255.

老年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 第7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77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进行治疗, 试验组41例患者, 年龄范围:61岁~80岁, 平均年龄为: (73.45±4.18) 岁, 男性29例, 女性12例, 11例患者为牙齿松动, 5例患者为牙周病, 6例患者为牙髓病, 10例患者有龋齿, 13例患者有牙齿缺失, 8例患者牙齿颌面有严重磨损。对照组36例患者, 年龄范围:62岁~81岁, 平均年龄为: (73.66±4.23) 岁, 男性24例, 女性12例, 6例患者为牙齿松动, 4例患者为牙周病, 5例患者为牙髓病, 8例患者有龋齿, 10例患者有牙齿缺失, 7例患者牙齿颌面有严重磨损。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较大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方法

1.2.1试验组对患者进行口腔的仔细检查, 确定口腔疾病的性质、类型和程度, 了解病因和患者的身体情况, 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首先对松动不能保留的牙齿和残根进行拔除, 对口腔中存在问题给予治疗。同时实施洗牙、补牙和亚洲疾病等方面的系统治疗, 使剩余牙齿保持健康, 医生还要预备牙体, 取印模以及试戴牙, 当正式戴牙后, 要对患者定期复查, 并接受访问, 同时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 及时处理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

1.2.2对照组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的治疗, 治疗后观察患者牙齿的修复情况。

1.3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 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 采用X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 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义齿修复情况

试验组41例患者有26例患者进行活动义齿的修复, 所占比例63.4%, 13例患者有牙齿缺失, 共缺失74颗牙齿, 平均每人缺失5.7颗牙齿。剩余15例患者进行固定义齿的修复, 共修复牙单位9个。对照组36例患者有24例患者进行活动义齿的修复, 所占比例66.6%, 10例患者有牙齿缺失, 共缺失59颗牙齿, 平均每人缺失5.9颗牙齿。剩余12例患者进行固定义齿的修复, 共修复牙单位6个。两组患者的义齿修复情况没有较大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食物嵌塞

试验组有1例患者主诉有食物嵌塞等不适情况, 发生率为2.4%;对照组有6例患者主诉有食物嵌塞等不适情况, 发生率为16.7%。两组患者食物嵌塞这种不良现象的发生率差异较大,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 口腔组织器官也不断衰退, 该类患者的口腔特点为:牙龈和黏膜变薄、萎缩, 咀嚼时间较长, 会严重磨损牙齿, 同时还会有牙齿磨损和牙列缺损的情况, 造成口腔内有部分的残冠残根, 而剩余牙齿要承担所有食物的咀嚼责任, 会加重这部分牙齿的负担, 容易有牙齿折断[3]。老年口腔修复患者因为牙齿受损, 且上下颌有交错却缺牙的情况, 导致不能支持正中咬合, 而且患者缺牙后没能及时给予修复, 导致牙齿咬合垂直距离的降低, 最终造成无力咀嚼、 咬舌、咬塞、咬牙龈的情况[4]。老年患者在口腔修复中, 一定要针对自身的病情和身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 其中塑料可摘的局部义齿, 机械性差, 寿命短, 不容易清洗, 舒适度有限, 影响患者的口腔健康, 但其容易修改且价格便宜。但在实际临床治疗中, 大部分会使用暂时性的义齿, 可在后续更换全口义齿;固定义齿则无异物感, 舒适度较高, 并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正常发音。因此患者在口腔修复的过程中, 要针对自身余留牙、口腔健康和身体情况等各种因素, 选择适合自己的修复方法。而且在实验中表明, 试验组患者食物嵌塞的发生率仅为2.4%, 对照组食物嵌塞的发生率为16.7%, 差异较大,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修复后老年人的口腔功能较好, 可是生活水平得到较好的提高。

综上所述, 老年口腔修复患者在治疗中根据身体情况和口腔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 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不良反应, 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口腔修复患者应采取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77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进行治疗, 随机分组, 试验组41例患者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治疗措施, 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义齿修复情况没有较大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但是试验组食物嵌塞的发生率为2.4%, 对照组食物嵌塞的发生率为16.7%, 差异较大,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老年口腔修复患者在治疗中主要采取修复义齿的方法, 并在修复过程中避免颞下颌的关节病以及食物嵌塞, 要注重咬合重建, 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可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老年口腔修复,活动义齿,临床经验

参考文献

[1]张丽君, 向彬, 张福胤.老年缺牙后心理状态与义齿修复分析[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3, 28 (17) :109-110.

[2]李线绒, 白乐康.老年缺牙患者口腔健康与牙缺失情况调查分析[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3, 26 (14) :122-123.

[3]刘双云, 张彦哲, 张林祺, 张昀.应用组合托盘法制备张口受限患者印模[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2, 34 (18) :146-147.

口腔修复前正畸治疗的临床应用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组研究的40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人中选取出来的, 其中男性有25例, 女性有15例, 他们的年龄在18~40岁之间。这些患者中有12例前牙间隙患者, 有15例前牙深覆患者, 有5例前牙反患者, 有4例舌侧倾斜患者, 有4例前牙缺失伴内倾患者。需要对这些患者进行的口腔修复内容包括:固定桥修复、光固化修复、活动义齿修复、瓷贴面修复以及粘结桥修复等。

1.2 方法

随机将40例患者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一组有2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可摘局部义齿的治疗方法, 而观察组的患者采取正畸治疗的方法。要根据患者口腔不同的情况, 与患者进行有效地沟通之后, 拍摄所有患者X线的全景片, 以此作为口腔修复方案的根本依据。在进行正畸治疗之前, 要采取措施彻底修复患者的口腔, 将患者口腔的牙髓病与牙周炎疾病进行综合治疗, 并一同拆除陈旧的修复体, 同时要彻底检查患者的颞颌关节与牙槽骨。

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正畸治疗的过程中, 要对第一类、第二类与第三类患者采取方丝拱桥矫正的方法进行矫正, 使得牙齿可以排列整齐。同时要用方丝将患者咬合关系进行调整。如果患者有缺牙的状况, 要按照患者的美观要求或者咀嚼功能将牙齿进行排列齐整, 并将缺牙的缝隙进行集中修复。

2 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正畸治疗,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达到100%, 并且患者没有留有后遗症或者不良的反应。进行正畸治疗的时间为4个月。而对照组的患者基本痊愈的有18例, 治愈率为90%, 但是治疗的时间相对较长, 为5个月。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正畸治疗之后, 牙齿的咬合功能完全恢复, 整体看很美观。而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过后, 有6例患者出现了不良的反应。

3 探讨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审美观逐渐改变, 对牙齿美观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进行口腔恢复到患者要在进行治疗的之前, 进行一系列的辅助性检查。比如说, 需要所有患者拍摄X线的全景片、头颅侧位片以及口内根尖片等[3]。利用这些片子可以很清晰地观察患者牙骨槽的发展状况以及牙周的真实条件, 在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之后制定符合他们自身愿望的治疗计划。同时医务工作者要对前来就诊的患者讲解正畸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之间的区别, 并认真听取患者对口腔恢复的愿望, 帮助他们树立进行诊治的自信心。

对于有牙列间隙的患者, 在进行治疗之前, 要充分了解患者口腔的健康状况, 并对其他的一些口腔疾病进行治疗[4]。对于成人患者经常出现的三角间隙, 要在进行矫正的过程中, 对整体的牙位进行移动, 但移动的力度要轻柔[5]。对于一些牙周状况不好的患者更是要动作轻缓。在进行矫正单位过程中, 要将面中线与牙列中线调整到一致的位置, 从而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

在进行口腔修复之前进行牙齿正畸治疗的重要性的主要表现是:由于患者的牙齿出现了牙列间隙的症状, 严重影响了牙弓的整体性与完整性, 牙齿邻面的接触点消失, 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相邻的牙齿向着各个方向倾斜或者对颌牙的长度过长, 引起食物的掐赛, 最终引发牙周炎与牙龈发炎等症状。因此, 在修复之前, 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关系对牙列间隙进行治疗, 这有助于提升患者口腔的修复程度以及患者想要达到的美观效果。

在一般情况下, 正畸治疗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短则4个月, 多则半年, 这需要患者具有顽强的耐心与毅力。对于需要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 要去一些正规的医院进行修复治疗,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咀嚼效率, 改善牙齿咬合之间的关系, 而且有助于早日恢复牙齿的美观。同时尽早开始治疗, 有助于对正畸后的保持工作起到稳定作用。

在进行正畸治疗的过程中, 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对于前牙缺失以及内倾深覆患者, 在矫正治疗之后, 要在一段时间内佩戴Hawley氏的活动保持器, 这既有助于防止疾病的复发, 又有助于有效维持缺牙间的缝隙。对于前牙散间隙的患者的, 要根据牙之间的关系明确正畸治疗的时间与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海燕.28例修复前正畸病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 2010, 19 (7) :216-217.

[2]闫伟东.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25) :69-70.

[3]韦祖印.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 (22) :131-132.

[4]熊莉, 陈晓峰, 段义峰.成人牙列间隙正畸修复联合治疗18例效果观察[J].交通医学, 2008, 22 (1) :145-146.

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 第9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和治疗的60例牙列间隙患者, 为本院在2011年5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其中男性30例, 女性30例, 患者的年龄在21~52岁之间, 平均为 (35.5±2.0) 岁。其中前牙深覆牙合患者20例, 前牙间隙患者10例, 前牙缺失伴内倾患者12例, 舌侧倾斜患者15例, 前牙反牙合患者3例。按照随机方法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 分成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资料进行详细比较和分析,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局部义齿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X线片拍摄, 根据X片全景等将对正畸选定好, 同时制定好相关的修复措施[3]。使用方丝弓来进行固定矫治的方法进行矫正, 根据患者修复的需要对牙列间隙进行调整, 有利于修复治疗。对于安氏I、II、III类的患者, 先将患者的牙齿排列好, 通过牵引调整和矫正错颌畸形, 将颌关系调整好[4]。然后根据患者口腔的情况和美观要求以及咀嚼功能等要求对患者的牙齿进行排列, 对缺牙间隙进行集中好, 方便进行修复。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A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在有效率、平均疗效、患者满意度方面比较,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 aP<0.01。

3 讨论

口腔修复主要对牙齿缺失或者缺损进行治疗和使用人工修复体针对口腔等软组织进行治疗[5]。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基牙和牙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修复忽略对基牙的考虑, 会导致出现食物嵌塞的情况, 甚至还会导致发生牙周炎, 并且其的美观性比较差。在对成人进行修复之前进行辅助性正畸的主要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平行基牙:在对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时, 就位道必须要保持平行。如果患者出现基牙不平行的情况, 在对患者预备牙体时, 则需要对牙体组织多进行一些相关的切削处理。然而, 对于一些基牙存在严重性倾斜的患者, 则可能使得患者的基牙不能进行有效地修复, 因此, 在进行修复之前, 需要采用正畸的方法将患者的基牙保持竖直。这样对患者的基牙修复会起到很好的帮助效果。

在牙弓内:在人体口腔的牙弓之间, 患者的牙齿分布则必须要得到合理的分布。如果患者的牙间隙出现分布合理的情况, 则对患者临床牙体修复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在对患者进行牙体修复之前, 则需要进行一些辅助性的正畸方法[6]。对患者存在的间隙进行关闭或者开拓, 这样对患者口腔修复会提供十分理想的治疗条件。此外, 由于不同的患者之间, 其的身体健康情况也存在着不同, 同时患者的发病原因也有异同。所以需要与患者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 并且在沟通和交流时要充分, 并且还需要深入患者中。获取研究模式, 需要对患者的口腔进行X线片拍摄, 以获得患者口内根尖片和头颅侧位片的全景情况, 然而根据检查的结果来进行测量, 并作出相关的分析和研究。根据最后所分析的结果来制定相关的对正畸修复方案。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要进行及时而有效的语言以及心理的沟通, 对患者的各种症状进行严密的观察。针对整体方面而言, 对于成人牙列间隙的患者进行口腔修复以改善牙齿以及面部美观的目的为基础是其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但是却有很大一部分的患者对于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 这些患者有这种想法的主要原因是对该方法的一些实际作用还不是十分的了解。因此, 医生与患者进行及时且有效的沟通就显得非常必要。

然而对患者采用对正畸治疗, 主要是根据患者牙周膜内的稳定性和牙骨质的抗压性以及颌骨的可塑性来进行治疗, 但是, 对正畸治疗需要的时间比较长, 一般在1~2年, 并且期间还需要与医生进行高度配合。由于牙列间隙对牙弓的完整和丧失牙齿邻面接触点造成一定的破坏, 进而使得邻牙向其他任意方向进行倾斜, 并且还会出现对郃牙伸长, 很容易产生食物嵌塞情况, 导致患者发生牙龈, 严重时还会产生牙周炎, 对患者的咀嚼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特别在前牙区的间隙, 对患者发音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在对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时采用正畸治疗, 在一般情况下则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所以, 对患者进行早期治疗时, 要进行正确的修复治疗, 这样会使得患者的咬牙合关系得到快速的改善[7]。此外, 还能够使得患者能够较早的对复面度的美观予以认同。同时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咀嚼效率。长时间进行保持会对正畸后的疗效保持产生很大的稳定作用以及促进作用, 在保持期结束后牙列得以稳定再进行永久修复[8]。在对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时, 要做到对正畸形治疗和修复治疗的协调统一[9]。在进行牙列间隙进行处理时, 要先对患者的病因进行了解, 同时将相关的致病因素去除[10]。

总之, 在对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时使用对正畸进行治疗, 提高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少, 具有很好的美观性,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摘要:目的 在口腔修复中采用对正畸进行治疗, 探讨和分析其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此次我院收治的60例牙列间隙患者, 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分别为30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局部义齿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时采用对正畸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在有效率、平均疗效、患者满意度方面比较,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临床上, 对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时使用对正畸进行治疗, 提高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少, 具有很好的美观性,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口腔修复,牙列间隙,对正畸治疗,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谢苗苗, 赵保东, 王维英, 等.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 14 (16) :2911-2915.

[2]谢卫江.口腔行为学在老年口腔修复中的应用调查[J].河北医学, 2010, 16 (5) :580-583.

[3]杜玉芳, 郑杰, 黄云, 等.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18) :160-161.

[4]李雅瑾.口腔修复专科护理操作规范化培训的实践[J].护理管理杂志, 2010, 10 (3) :215-216.

[5]李伟强.口腔修复患者牙科畏惧症的临床处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29) :192-193.

[6]于婷.816例老年患者口腔修复情况的临床观察与分析[J].当代医学, 2011, 17 (4) :110-111.

[7]廖伟, 周年苟, 扈祚文, 等.不同口腔修复材料生物相容性及3种材料充填恒磨牙邻面龋的临床验证[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 15 (8) :1467-1470.

[8]王青林.老年口腔修复知识宣教对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5 (5) :222-223.

[9]林宵辉, 莫晖, 聂玉洁, 等.老年口腔修复情况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23) :595-596.

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体会 第10篇

1 资 料 和 方 法

1.1 基本资料

本次所选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为15例,女性患者为25例,年龄在18岁到49岁之间。其中前牙间隙为7例,前牙深覆牙合11例,前牙缺失伴内倾10例,前牙反牙合8例,舌侧倾斜为3例,后牙缺失伴两侧基牙向缺失牙倾斜仅为1例,分别占总患者人数的17.5%、27.5%、25%、20%、7.5% 和2.5%。

1.2 方 法

1.2.1矫治方法由于口腔疾病的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身体情况是不同的,病因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对患者病情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出一套适合患者本身的治疗方案。

1.2.2检查方法在对患者进行正畸治疗前,一定要对患者口腔进行清洁,拆除一些不利于修复的修复体,与此同时,还要对牙体牙髓和牙周病等进行前期的一些诊断和治疗。其次,对颞颌关节与牙槽骨等做详细的检查,从而能够彻底的排除其他相关的病因,进而减少对该次治疗可能会产生的影响。

1.2.3正畸治疗方法对一、二、三类患者采用方丝弓的校正技术对其进行矫正;对一、二类患者首先采用镍肤丝排齐牙齿,然后对其牵引调整和矫正错颌畸形,从而使咬颌曲线和关节紊乱得到恢复。而对于一些缺牙的患者,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咀嚼功能和美观效果等来进行相关的修复。

2 结 果

对40例患者采用正畸治疗后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患者均达到了非常良好的牙齿咬颌功能。疗程最短的为4个月,最长的为12个月。与此同时,所有的患者都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没有一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

3 讨 论

3.1辅助检查

对患者均采用了X射线对头颅侧位和口内根尖片进行了检查,对牙周条件和牙槽骨的吸收情况也有了比较充分的了解。在与患者进行沟通与协商后,制定出一套符合患者的治疗方法。

3.2 在修复治疗前与患者的沟通

很多需要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都希望通过治疗能够对牙齿的功能和美观程度有所改善,但通很多患者对治疗后的效果并不是很满意,这主要是因为在治疗前医务人员未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这就导致了医务人员对患者治疗的目的并不是很了解。由此可见,在治疗前必要的沟通是非常关键的。通过沟通患者不但可以了解到治疗的目的、方法和过程,医务人员也能够了解到患者的一些想法,从而能够大大改善治疗的效果。作为医生应该主动与患者沟通修复前正畸治疗的目的,必要性,方法与疗程 , 让患者了解治疗的可行性 , 需要真认听取患者的意见,认真解答患者的各种问题 , 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目的 , 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治疗[3,4,5]。

3.3 治疗的必要性和意义

牙列间隙指牙齿间出现的间隙。可见牙齿的大小正常或者过小。牙齿间隙如果过大,对个人照成的影响也很大;不仅仅会影响牙齿美观,也会影响个人的外在的容貌美观,造成患者的心理精神障碍,进而影响到个人生活;牙列间隙不止会破坏牙弓的完整性,也会让牙齿邻面接触点丧失,严重时到一定程度还会引起各种的疾病,对患者发音的功能也会有一定影响。牙齿邻面接触点丧失 , 会让颌牙伸长造成食物嵌塞和也会导致邻牙向各方向倾斜 , 这样容易引起牙龈红肿或者是牙周炎症 , 进而会影响咀嚼功能 , 加大体内消化系统的压力,甚至影响患者的身体的健康。再者牙列间隙在前牙区也会影响到患者的发音功能,照成患者发音不准,说话吃力,影响与人的交流[6]。

而正畸治疗不但可以对牙列间隙进行修复,同时对患者牙齿的美化功能和发音功能也是非常有利的。由此可见,对患者进行正畸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3.4 正畸治疗的注意事项

在对患者进行正畸治疗后患者会有一个比较长的保持时间,而对于患有牙周病的患者需要更长的时间保持,这对尽早的恢复咀嚼功能和牙齿美观也会起到一定促进的作用,在保持期结束之后,仍需进行永久性的修复[7]。

对于患者采用对正畸治疗主要是采用生物力学原理对牙合畸形进行矫治,根据患者牙周膜内的稳定性和牙骨质对外力的抗压性以及颌骨的可塑性来进行治疗的,但是对于正畸治疗则会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一般需要在1 ~ 2年的时间,在治疗的期间还需要患者和医生进行紧密的配合。由于牙列间隙会对牙弓的完整性照成一定的损坏,也会照成牙齿邻面接触点的丧失,会使邻牙向其他的方向任意倾斜,并且还会出现对郃牙伸长,比较容易产生食物嵌塞的情况,这样会导致患者发生牙龈红肿,如果严重时还会产生牙周炎症,对于患者的咀嚼的功能和发音功能都会造成一定影响,从而影响到与人之间的沟通问题[8,9]。

在对患者进行口腔的修复时,对修复治疗与正畸形治疗的协调与统一。在对患者进行牙列间隙进行处理时,要先对患者的病因了解清楚的同时将相关的致病因素去除[10]。

口腔修复美学的探讨 第11篇

【关键词】口腔修复;牙齿美学;瓷贴面

【中图分类号】R739.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7-37-02

口腔美学以医学美学和口腔医学的理论为指导, 应用特殊的技术和方法来维护和增进人体牙齿健美的一门医学学科。人类审美的主要形式是视觉过程, 这就要求我们的口腔修复应达到理想的视觉形象, 力求修复体达到仿生和逼真的效果,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口腔修复美学知识和技巧上的指导, 总达不到理想的视觉效果, 故科学地利用视觉、美学法则提高口腔医生的审美能力是很重要的。如何做到令患者满意的修复体呢?在口腔的治疗中, 应讲究口腔修复美学.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 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人工牙的选择与排列

1.1 人工牙的选择:

人工牙广泛被用于活动义齿和全口义齿修复中。人工牙的形态及排列最能体现患者的特征和年龄、性别的差异。选择时应参照人的面型、牙弓的形体及人工牙的形态,体现出患者的个性,达到既满足功能恢复,又符合美观的特殊要求,避免千篇一律, 应符合形态美的规律。参照患者的具体情况,重点要使前牙的大小、形态、颜色与患者面部特征相协调,注重义齿的唇面形态、轴向倾斜、长度、扭转、切角等排列的关键因素。对于男性患者,在制作烤瓷牙时要角线分明,在排列过程中要做到中切牙平直,侧切牙内转,尖牙外转,以突出中切牙,这样可以表现男性阳刚之美。对于女性患者而言,应该选择比较圆钝的形状,以对称,均衡为原则,让所有角度都呈弧形,以此展现女性的阴柔之美[1]。

1.2 人工牙的排列:

全口义齿排列的原则全口义齿人工牙排列从美观、功能、组织保健三方面来制作。恢复面下三分之一的生理形态,达到面下三分之一与面部比的和谐, 尽量仿天然牙, 给人以真实的感觉。排列应符合上下颌弓美学, 排列在弧线上。前牙覆覆盖关系, 尤其是笑线[2]。除此之外,还应注意排牙时注重牙列与唇舌的位置关系、牙列的对称性以及牙列对唇面部丰满度的恢复、横曲线及补偿曲线的重建。必要时还应对前牙的排列方式作适当调整,模拟天然牙列常见的可能出现的部分规则状态或微小缺陷,使人工牙列形似真牙的自然、个性、平衡[3]。

2 人工牙的颜色

天然牙有良好的光泽, 有浅黄、浅白和淡黄色,。选择成品人工牙或制作烤瓷冠牙, 应尽量符合天然牙的色彩, 还要与患牙相邻近的牙齿或皮肤的色泽相匹配。修复体与天然牙颜色的协调程度直接关系到最终的修复效果, 比色是美学修复中颜色再现或复制的一个重要步骤。烤瓷冠制作时,应仿照同名牙研磨出牙表面不规则的发育沟、窝、自然磨损痕迹,在光线照射下产生光泽从视觉上更易造成与天然牙相似的感觉[4]。

3 沟纹

义齿的制作要达到仿真的效果,就要考虑牙列的沟纹相关性,应尽量复合中切牙的横竖纹数量与侧切牙的横竖纹数量正相关,中切牙的横纹数量与尖牙的横纹数量正相关,但竖纹数量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侧切牙的横竖纹数量分别与其尖牙的对应数量相关。沟纹—沟纹相关性,沟纹对称性,沟纹组合,横纹参数,竖纹参数。

4 前牙修复和谐美

如何达到前牙修复的和谐美?修复体的制作中有许多因素与和谐有关,如人工牙的颜色要与患者的年龄、肤色相协调,人工牙的形态要与面型相协调等。完美的前牙修复可最高层次地体现人体的自然美。和谐美应包括排列要对称均衡,颜色要协调有对比,形态要比例和谐。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在大小选择时是有区别的, 侧切牙最小, 中切牙最大, 下颌的牙齿比上颌要小, 它们之间虽有大小差异但整体布局和气概应具有不齐之齐, 参差中求整齐的和谐美。所以,应使中切牙和侧切牙距颌平面上相差的距离符合患者年龄特征。一般情况下, 牙齿缺失的患者, 通过修复治疗都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特殊情况还需作相应的处理。

4.1变色牙的修复:

临床上常见的变色牙有四环素牙、氟斑牙、釉质发育不全、死髓牙。轻者发黄, 重者黑褐色, 给患者带来很重的心理阴影。目前除烤瓷冠外, 还可采用漂白术、光固化树脂贴面, 瓷贴面法。但都有各自的缺点和局限性。世纪年代末期全瓷贴面的应用为变色牙的治疗提供了满意的修复手段, 具有其他方法无法替代的优越性。

4.2反颌关系的前牙缺失:

由于下颌覆盖上颌( 又称地包天), 下颌骨过度发育, 上唇凹陷, 严重影响美观, 成年人矫治可能性减小, 如果又同时伴有前牙缺失, 在恢复个别前牙牙列位置时, 采用双牙列修复, 可以增加唇侧部位的丰满度, 改善美观, 尽量避免维持反颌关系的排列。

4.3前牙不规则间隙的处理:

前牙出现不规则间隙的处理, 牙齿间出现间隙, 破坏了牙列的连续性, 影响面容的美观,上颌中切牙间隙小于2mm,可直接烤瓷冠修复。间隙大于4mm,通过正畸牵拉将近中较大的间隙分散到中切牙远中变成3个小间隙,减少牙体组织的磨除再进行烤瓷冠修复。

综上所述, 人类审美的主要形式是视觉,这就要求我们的口腔修复体无论是单个的还是多个的,是固定的还是活动的,都应该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根据临床中需要注意的各种问题,发现患者的牙齿美学问题,要清楚影响患者对修复体满意度的因素,并积极引导患者以获得对美学效果的认可,以求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背景患者的要求,然后根据理想的牙齿美学原理并结合患者的主观美学要求做出正确的牙齿美学修复设计。并且严格按照美学设计进行牙齿预备、修复体技工制作等,才能获得理想的牙齿美学修复。前牙的美学修复是科学,也是艺术,是建立在严谨的科学基础上的艺术再现。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研制与发展,高精度修复体的出现,一定能圆满的解决口腔美容领域中的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俊英.浅谈美学修复在口腔医学中的临床应用[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09(12).

[2]赵海燕.浅谈口腔修复美学[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

[3]姬海莲.将口腔美学知识融入修复体制作中[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3):106-107.

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分析 第12篇

关键词:正畸治疗,口腔修复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牙齿的功能及面部美容的要求也逐年提高。正畸治疗是指调整上下颁骨之间、上下牙齿之问及牙齿与颌骨之同和联系它们的神经肌肉之间不正常的关系[1,2]。同时在临床口腔修复中, 经常会遇到伴有错畸形的患者, 可能会影响发音和面容的美观[3]。错畸形也给修复治疗带来很大困难。部分患者需要通过正畸手段为修复治疗创造条件, 即修复前正畸。为进一步探究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 本文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需行口腔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针对其中部分患者以正畸治疗加以干预, 取得了确切的治疗效果, 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需行口腔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0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牙周夹板固定治疗。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取正畸治疗。具体方法为:对患者进行口腔清理, 拆除不良修复体, 对牙周病、牙髓炎等进行前期综合治疗, 排除患者牙槽骨及颞颌关节病变的情况下, 使用方丝弓矫正技术进行矫正治疗, 使用镍钛丝激活牙齿, 以稳定弓丝配合交叉牵引以及推簧安装对畸形进行调节, 恢复关节正常咬颌曲线。

1.3 疗效评价标准

患者治疗效果评估参照如下方式实施:显效, 指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满意, 口腔内症状明显改善, 牙周良好, 且面部形象美观;有效, 指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基本满意, 口腔内症状有所好转, 牙周恢复较好, 且面部形象美观;无效, 指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不满意, 口腔内症状、牙周良好、面部形象未改善或反恶化[4]。显效+有效=总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与计算,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 (%) 表示, 采用x2检验, 可信区间95%, 检验水准为0.05,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1.472, P<0.05) , 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4.058, P<0.05) , 见表2。

3 讨论

口腔正畸学是专门研究牙齿排列矫正的牙科分支学科。当前, 牙颌畸形的表现形式众多, 临床中常见的表现形式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 个别牙齿错位; (2) 上/下颌前突; (3) 双颌前突; (4) 反/开颌; (5) 牙弓狭窄; (6) 后牙锁颌; (7) 牙齿拥挤; (8) 牙齿排列不齐[5]。有关研究资料反映:针对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而言, 正畸治疗的最佳时间为10~15岁[6,7,8,9]。同时, 根据患者牙颌畸形严重程度的不同, 所对应的治疗时间多在1~2年范围之内。而对于本次研究中所入选的成年患者而言, 由于患者的口腔表现相对比较复杂, 因此在引入正畸治疗的过程当中, 多以对牙周疾病以及关节病的控制为主, 配合修复, 以功能保留为治疗的基本原则。

相关文章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精选11篇)表演人才 第1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即相当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这一时期少儿的主要行为活动是学...

3
2025-09-20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精选6篇)保安班长月总结 第1篇篇一:保安班长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半年已经过去。回顾我们保安队在近...

1
2025-09-20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精选15篇)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第1篇20**年8月我有幸在市电大参加了“仙桃市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1
2025-09-20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第1篇《四季》文清路小学 刘明霞教学目标:1、认识 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和折...

2
2025-09-20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精选18篇)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第1篇1、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

3
2025-09-20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选12篇)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第1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

2
2025-09-20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精选10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第1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进方案阳旭东(贵州工业大...

1
2025-09-20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1篇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宝地宾馆改扩建项目 承办单位:...

1
2025-09-20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