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课外活动小组实施方案
来源: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课外活动小组实施方案(精选11篇)

课外活动小组实施方案 第1篇

艺体活动实施方案

陶庄镇中心小学

2013年9月

艺体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规范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引导学生学习、掌握体育健康知识与技能,学习科学的锻炼方法,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积极创新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和方法,与学校文艺活动相结合,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素养,发现培养优秀的体育、艺术人才,特制定本实施方案。课外文体活动工程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自由发展、张扬学生个性”为主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规范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内容和形式为途径,引导广大学生都能积极参加文明、健康、活泼的课外文体活动,以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实施原则、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课外文体活动要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2、全面性原则。课外文体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引导是必要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在组织活动时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讨论、组织、操作、交流和评价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原则。应以校内教育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独特功能,促进校内校外教育的有机结合,密切配合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努力创建良好的课外教育环境。、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在课外文体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要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但也要防止以怕出事故为由不积极开展活动的倾向。

三、实施范围 : 陶庄镇中心小学全体学生

四、工作内容、进一步规范学生文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对学生每天一小时和假日活动的文体活动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做到“五定”,即定计划、定内容、定时间、定场所、定指导教师。

主要项目有:

体育:拔河比赛、跳绳、小足球、体操、踢毽子等。

音乐:舞蹈、合唱等。

美术:制作、绘画、书法等、推广校内班级间文体竞赛活动。结合本校文艺、体育传统项目在课余时间组织开展班级之间的球类、歌咏、书画等比赛。保证学

生课外文体活动组织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并扩大规模,提高工作水平,使在校学生经常参加文体活动总数达到 100%。、积极在学生中推广普及“二操”(眼保健操、学生广播体操)。4、加强文艺、体育传统项目的建设。建立健全篮球、羽毛球等运动项目,注重体育传统项目的建设,使我校的羽毛球项目得到发展。5、结合地方特点,发展特色项目,逐步提高活动档次。

五、活动时间安排

每周二、周三下午3:40——4:40

六、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分为集体活动、分组活动。

集体活动是指全校或部分年级的集中锻炼。其特点是规模大、人数多、地点集中,活动时间、内容便于统一安排,能够做到统一领导,督促检查,相互促进。

分组活动是指以班级、兴趣小组等为单位活动。分组活动规模小、人数少,地点可以分散,方式灵活,便于组织和区别不同情况,并能发挥文体骨干的作用。

七、陶庄镇中心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郭兴

副组长:陈秀政潘伟武

成员:丁芳 赵庆涛 刘学兰 刘庆霞 李燕 侯荣阳 刘绍南周升王良军 姚峰 史德余 刘志虎 焦杰 赵琰 褚刚

八、陶庄镇中心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实施指导教师

体育类活动:

拔河比赛 ——褚刚跳绳 ——姚峰

小足球——王良军体操——刘志虎

踢毽子 —— 焦杰

音乐类活动:

舞蹈 —— 丁芳、刘庆霞

合唱——赵庆涛、刘学兰

美术类活动:

书法 ——陈秀政

制作 ——周升、刘绍南

绘画——李燕、侯荣阳、九、保障机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学校课外文体活动的领导和管理。学校成立校长为组长的学生课外文体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同时充分认识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重要性,把开展这项活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扩大宣传,营造氛围。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橱窗及晨会、班会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让全校教师、学生、家长深刻领会实施这一工程的重要意义。同时充分利用体育、艺术活动等载体,广泛宣传文体活动的进展情况和

实施成果,从而营造有利于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开展、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因地制宜,制定规划。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文体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学校要根据实施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实事求是地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并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完善,形成特色。、强化培训,全员参与。学校坚持“眼睛向内,自我培养”的原则,加大专职体育、艺术教师、班主任和其他各课教师的培训力度,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满足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对师资的较高要求。教师参加课外文体活动辅导可以考虑计入教师工作量,并根据实际,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同时,聘请社会名流老师担任指导教师,形成校内外结合的活动指导网络。、加大投入,统筹资源。学校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学校体育、艺术场地建设和器材配备,进一步完善学校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设施,为工程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时,积极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改善活动设施。充分利用当地的社会教育资源,不断拓展课外文体活动空间。

课外活动小组实施方案 第2篇

一、兴趣小组开设类型

结合学校实际,将开设美术、音乐、田径、男子篮球、女子篮球、乒乓球、体操、武术、数奥、书法、微机、物理、化学等12个兴趣小组。

二、兴趣小组组织机构

组 长:贾照涛

副组长:王一鹏

组 员: 王辉、宋跃凯、段全海、张宝忠、宋向毅、娄巧红、

朱琳、闫文献、王丽娟、张家广

三、活动时间、地点、辅导教师。

兴趣小组组别地点辅导教师活动时间

(1)美术组美术活动室王丽娟每周五下午第四节

(2)男子篮球操场王一鹏每周五下午第四节

(3)乒乓球操场旁、乒乓球室张宝忠每周五下午第四节

(4)书法团队室王辉每周五下午第四节

(5)物理实验室宋耀凯每周五下午第四节

(6)奥数组八(4)班教室张家广每周五下午第四节

(7)音乐组音乐室朱琳每周五下午第四节

(8)写作组会议室宋向毅每周五下午第四节

(9)微机组电脑室闫文献每周周五下午第四节

(10)体操武术娄巧红每周五下午第四节

(11)化学组化学实验室段全海 周五下午第四节

四、活动程序

1、制定学期活动方案

2、成立兴趣小组组织机构

3、组建各个兴趣小组(学生自愿报名,班主任教师推荐,辅导教师面试筛选后确定培训学员。)

4、开展具体培训活动。

5、每期活动总结、收集资料存档。

6、期末各兴趣小组展示汇报,根据活动开展情况、辅导教师出勤率、学生展示汇报(检测)、辅导教师资料上交等情况评选出优秀的兴趣小组并给予奖励。

五、活动要求:

1、无特殊情况按规定时间开展活动,学校行政值周负责督促、检查兴趣小组活动开展情况。

2、辅导教师根据学校具体情况、个人专长和学生状况确定活动专题,制定本期活动方案。

3、辅导教师在执行过程中要重落实、重实效,做到了解学生对活动的真实感受,同时做到有计划、有活动内容或教案、

有活动记录、有对活动的评价与总结,并及时上交教导处。辅导教师要认真填写好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4、各位辅导教师要克服活动场地不够和活动时间受限制的困难,尽量合理的利用我校有效的活动条件,创造性的开展活动。

5、各兴趣活动小组每学期组织一次活动展示汇报,具体汇报时间根据各组培训情况临时决定。

课外活动小组实施方案 第3篇

高校课堂强调三段一体。完整的课堂是指将“课中45分钟”向前后延伸拓展和延伸, 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构成一个整体概念。课下小组活动是课堂小组活动的前提和保障, 也为课堂听课效果的优化和完善起到重要作用。

一、课前活动

(一) 班级活动

学生按照教师提前准备的导学案进行预习, 分为复习导学和问题导学。以仁爱英语七年级英语上Unit3Topic1Section B为例。教学目标:1.There be…句型的用法2.用介词短语描述物品的位置教学。预习导学部分:根据Section A所学知识, 用be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问题导学部分:自读课文1a, 找出新词、新句型并进行背诵, 完成导学案的独学部分。教师在布置这项课前任务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利用小组的优势解决自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解决不会的字词, 扫清自学过程中的障碍。具体的操作步骤是:1.学生自己先认真读课文。根据导学案的要求, 写出单词和句型。2.与小组成员一起核对答案, 排异解难。3.按照导学案的要求记住单词和词组, 熟悉句型及课文内容。

(二) 值日小组活动

由于每节课是由各小组轮流主导的, 值日小组首先确定各组员任务, 课前小组成员要进行合理分工, 并认真合作, 轮流进行。比如, 课堂所需材料 (包括实物, 图片等等) 的准备, on duty的人选以及duty的内容和问题的设置, free talk的人选以及free talk话题和具体内容, 听写以及课堂听写的内容及多少, 课堂记录 (包括及时性评价的计分和课堂纪律评分等) 等。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学生优势互补, 互助共赢, 充分发挥小组活动的优势。也是教师相信学生, 发展学生的具体体现。

二、课堂上的小组活动也分为两个方面

(一) 值日小组主导下的活动

每节课从学生on duty开始, 把时间交给学生, 课堂的掌控权交给学生。学生duty后针对自己duty的内容提问相关的问题, 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加分奖励, 负责记录同学及时记录加分情况。

Free talk由值日小名同学主持, 就近期所学话题展开讨论。回答时学生既可以抢答问题, 答对的同学给予个人或小组加分。可以小组轮流回答, 评价时采取分层计分法给组员分类积分, 比如1号组员答对给1分, 2号组员答对可以给2分,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加强竞争意识, 增强其集体荣誉感。

强化学生英语学习记忆和背诵的意识, 是英语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小组活动改变了原来教师说、学生写, 费力低效的模式。由值日小组的一名组员读单词, 各小组的一名同学板书听写 (即可轮流, 也可以由组长指定) , 在组内的编号不同 (异质分组) , 达标要求不同。如A类同学写对百分之九十才可达标, C类同学写对百分之六十就可达标, 以鼓励后进生多参与。小组活动把“听写→互评→强化记忆”在课堂上高效完成, 解决基础知识问, 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深入探究学习。解放了教师, 鼓励了学生, 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 班级活动

经过了课前的独学和小组合作, 以及课堂上单词听写, free talk的步骤, 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单词和基本句型。接下来就是探究学习, 可以采取对学或小组群学的模式。教师要对学生在小组活动时的行为进行规范, 如不要说闲话、不要嬉笑、不要打闹等, 要踊跃回答问题、要仔细听、要认真记。要避免课堂上的“假活动、真热闹”“假探究、真说笑”。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表述、学会倾听、学会询问、学会赞扬等等, 让小组活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

比如本节课导学案给出探究的内容。通过观察, 在几个短语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词用在名词或代词的面, 表示一种关系。请你再补充两个我们本单元学过的介词或词组、。然后是练一练, 就介词的运用做几个练习题。在学生探究讨论时, 教师可以参与各小组的讨论, 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问。

小组合作翻译课文.。活动过程中,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 轮流发言。发言时不要吞吞吐吐耽误大家时间, 要声高音清, 干脆利落。遇到困难时, 要向组内同学请教。优生起到带头作用, 向组员提供热情、耐心、有价值的帮助。课堂展示翻译课文, 回答问题。小组轮流发言展示改变了以往总是某一些同学回答问题的现象, 让更多同学有发言的机会, 既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 又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还能使小组、学生的自主研究成果得到及时的反馈,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还有当堂检测达标和课堂学习总结和反思。都课以先由学生独立快速完成。然后在小组内讨论答案, 进行交流, 学生通过交流和展示体验成功乐趣。并在探究过程中听取教师和同学的意见和建议, 以便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成果。

三、课后的各项作业

课后作业可以由小组活动的形式来完成, 比如课文的背诵, 检查学生英语课文的背诵历来都是英语教师挠头的一个问题, 既耗时又耗力。现在就可以交给小组来进行, 可以本组小组长检查本组成员, 也可以组长检查其他组的小组成员。组长互评, 组员互评等方式。教师采取抽查的方式进行监督检查。还有英语写作的批改, 英语阅读的检查, 英语课文的背诵等等都可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

教师课堂小组活动的每个环节中, 要关注每个小组及每个小组成员的表现, 要善于发现问题并主动进行协调, 给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进行及时、合理地评价和鼓励, 让学生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课外活动小组实施方案 第4篇

一、了解《高考说明》词汇表的特点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以下简称《高考说明》)中的词汇表具有以下特点:

1.《高考说明》词汇表只给出词性,没有词意。例如:consist v、construction n、constant a 等,这种呈现方式避免了学生在理解词义时的局限性、机械性,有利于提高词汇词义在语言运用中的灵活度;强调词汇在具体语境中所具有的不同语言意义,可以避免学生形成汉语式英语。例如,‘head 一词,既可以作名词也可以作动词,词意有所差别——‘We often nod our heads when we express our agreement.和‘They are heading for their camping site.两个句子,其中后一个句中head的词义表达可以更加灵活,意思是他们正前往野营地或他们正往野营地进发。教师在设计课外学习活动时,应强调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使学生在现实的语言运用中了解词义的灵活性。

2.《高考说明》中的词汇是按照首字母的顺序编排的。例如:advertise、advertisement、advice、advise等。这种词汇的呈现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高考词汇形成整体的概念,对字母A至Z出现的词汇有明确清晰的认知;另一方面更有利于他们识别同形词和同根词,加强对词性的辨别。例如,adapt 和adopt,analyse和analysis等。

二、遵循课外活动实施的原则

为了确保课外小组活动的收到良好的效果,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在实施课外活动时,教师的活动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标性。只有目标明确,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课外活动词汇学习也不例外。教师在设计每次课外活动时要有主题和活动所要达成的目标。以动词为例,找出在学习中遇到的容易混淆的动词,如同义词、近义词或者同形词。教师可要求学生分组进行,也可独立完成,最后再分享成果。例如,promote/improve/increase、accelerate/advocate/allocate、afford/affect等,此类易混动词在词汇表中有很多,集中呈现,便于查找。教师可以利用词汇表,让学生完成这类动词的学习,以此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趣味性。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在自由的空间和放松的气氛中增添学习的乐趣,避免了课堂教学的沉闷和拘谨,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学习的愉悦,更好地参与学习、合作和探究。教师设计词汇比赛、口语会话、短剧表演等活动,以不同的形式,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运用是词汇学习最有力的手段,正所谓“Practice makes perfect”。

3.多样性。多样化的课外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形成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而听说读写是英语能力的体现,因此教师在活动设计中要兼顾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学生可以通过运用《高考说明》词汇表中的词汇开展编写对话、讲故事等活动,创设不同的语言运用情景,抑或拓展课外阅读、摘录语句段落、听英文歌曲、欣赏经典电影等活动增加词汇量、增强语感,以此达成教材内外词汇学习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

三、及时评价课外活动效果

课外活动评价是课外活动高效有益的有力保障,没有了评价,学生的学习就没有了动力,不利于教师预设目标的实现。课外活动有了评价,才能避免其散漫性,才能使课外活动收放自如。所以对学生来说,学习评价格外重要。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课外活动评价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保持温和的评价态度。课外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辅助词汇教学,巩固高考词汇,不必像以分数定论的考试评价那样死板苛刻。词汇的记忆、熟练的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反复练习并加以重复,更需要一颗持之以恒和沉稳的心。温和的评价态度有利于学生坚持学习,不气馁、不放弃;无论收获多少,学生的努力得到了肯定,信心得到了激励,便会积极地坚持下去。所以,教师施以温和的评价是学生学习词汇、扩充词汇量的有效手段。

2.建立灵活的评价关系。传统的评价大都是师生之间进行,即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然而课外活动的评价关系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评价在学生之间进行。此种评价可以避免学生紧张、厌烦评价、担心评价结果等消极心理。教师让学生间相互进行评价,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习的方式而不是考试的一种手段。当评价成为一种查漏补缺的学习方式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第5篇

一、活动目的

(一)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催化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减负提质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高中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都怀有浓厚的兴趣。而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活动正好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有利于扩大知识视野,激发求知兴趣,增强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丰富感知,促进课堂教学,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

国家在《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紧密结合。“科学教学应当是开放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生物学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巩固、加深和扩大学生课内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直接经验,把在课外活动中观察到体验到的生物学知识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这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创新思维。

课外科技活动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能提供科学实验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课外活动中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探究能力:一是教师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或由学生动手演示,由于学生参差不齐的知识水平和实验技能,在实验中很容易出现各种结果,甚至不同于书本结论。学生对教材中的`实验结论就会产生怀疑,并进一步研讨和探索,从而对所获得知识印象深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敢于向传统知识提出挑战,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二是教师应有选择、有目的地对一些验证性实验作适当的引申,增加创造成分,设置障碍,让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培养学生的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课外活动往往都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协作完成的,并以小组为单位对合作小组所有成员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在合作学习情境中,学生思维活跃,互相启发和帮助,既有利于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有利于群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长期坚持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内化为一种个体心理特征――合作品质。

(五)有利于思想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快速增长期,需要健康的精神生活和体力锻炼。课外活动正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进行身体锻炼的有效途径。也使学生得到辩证唯物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树立关心生态环境等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此外生物兴趣小组还可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以部分带动全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外活动小组是面向有兴趣爱好有特长的同学,让他们在活动中得以提高、巩固兴趣、发挥特长,以他们为主,起到榜样作用,带动其他学生。对于小组活动的成果要及时地进行展示,对小组成员的优秀表现要及时的予以表扬,通过他们的优异表现,来提高全班同学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活动安排原则

(一)课外活动内容应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出发点,适当扩大、加深。

(二)课外活动应以实践为手段,以理论为指导,在实践活动中讲授理论。

(三)生物学课外活动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及周围的条件、需要以及学生的情况来安排内容即因地、因时、因人制宜。

(四)活动内容应丰富多彩,活动形式也应灵活多样。应溶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

(五)课外活动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教师不要包办代替,但也不要放任自流,教师在活动中仅起到指导作用。即协助学生制定活动计划,讲授有关理论知识,解决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检查活动情况和效果,表扬和鼓励学生,最后帮助学生做好总结。

(六)开展课外活动,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况,以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为前提,以自愿和兴趣参加为原则,教师分组成立生物兴趣小组,同时必须报请学校领导的认可,争取他们的支持和经济帮助。此外可制定激励机制,把课外活动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提高课外活动的氛围,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加。

三、活动参与者

高一、高二有兴趣参加活动的学生

四、活动时间安排

周一到周五课外活动时间

五、指导老师

生物组全体教师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第6篇

课外兴趣小组“培优补差”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健全人格。大力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对学生进行,“培优补差”。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实施原则

1、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课外文体活动要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

2、全面性原则。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3、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在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校级特色活动。

三、活动内容:

1.校级兴趣小组:开设英语类,美术类、书法类等.四、活动时间

每周三下午活动课时间为英语、美术、书法等兴趣小组活动时间

五、活动组织

1.学校成立以教研组长为组长的课外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各组实际条件,设置活动项目,不统一安排活动的开展。

2.辅导教师由各教研组教师成员或班主任担任。活动内容切实可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辅导教师做好活动情况记载和活动小组学生的管理工作。

六、活动要求:

为确保活动正常有效的开展,做到计划、组织、辅导、活动内容的落实,学校从人员、时间、制度等方面加强管理,具体要求如下:

1、每位辅导教师要写一份计划和一份总结。把教师对学生进行“培优补差”的学生名单填好,要填写培优补差学生档案登记表以及培优补差记录表。

2、科学管理,追求实效。

(1)每节课外活动,都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做到有组织,有实施。每次活动必须严格按计划进行,并做好相关记录;记录内容要齐全。

对各兴趣小组成员的各项成果获得各级奖励的指导老师,学校将给予奖励并纳入年终考核。

气象小组活动实施方案 第7篇

天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生通过学习,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天气方面的相关知识,怎样才能做到学科学用科学呢?让学生体验气象观测的全过程,理解长期观测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体会到长期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对人们的生活是非常有用的。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网上查找有关气象站的相关数据,了解一些相关信息,例如:百叶箱的相关知识等。

2、设计制作气象观测记录表。

第二阶段:初步实施阶段

成立后车小学气象小组,小组成员主要由四五年级的同学组成,由班级推出上课表现好又对气象观测感兴趣的同学。把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观测中去。

1.气象小组成员负责每天记录气温的变化(记录每天早7:50 和下午1:20的气温),风的观测(记录每天的风向和风力),云和雨的记录(云雨天气)。

2.如发现有不负责的气象小组成员及时更换。

3.为了激发其他同学对气象观测的兴趣,组织观看百叶箱,讲解相

关的气象知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考试来验收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4.鼓励气象小组成员写观测日记或感受。

第三阶段:逐步完善阶段

对气象观测记录表进行逐步完善。对气象知识的宣传。学会对气温的统计、分析,在适当的时候带领低年级的同学进行观测。

通过气象站、气象小组让学生经历对天气的探究,引导他们利用观察、测量、描述、记录、等方法开展对天气现象的研究活动,去发现自己生活环境中天气要素的变化。

课外活动小组实施方案 第8篇

一、教学现状

1.信息闭塞

相对于城市学生, 农村小学生获取美术方面信息的渠道比较闭塞, 他们难以直接面对实际的大型美术作品和展览, 也就无法感受到美术作品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审美感触, 也就难以感受真正的美术氛围, 更谈不上美术作品对他们的教育和情感作用。而他们对美术的感知只能依靠简单的小画册及电视媒体, 也就无法零距离接触美术。著名画家、学者陈丹青说:“看美术作品不看原作等于两个聋子在一起谈论音乐。”

2.文 化 落 后

农村教育整体落后于城市教育, 农村文化落后于城市文化, 表现为农村人们生活中的文化氛围不浓, 农村儿童生活在这样一种环境下, 拥有的是解决温饱的低层次物质需要, 而对文化及其他一些精神层面的认识和需求则相对薄弱, 无法唤起儿童对美术的追求和表达欲望, 导致美术学习兴趣不高。

3.资 源 匮 乏

农村生活贫困, 经济的落后制约了对农村孩子的教育投资, 即便少数人对美术教育有一些粗浅的认识, 但贫困落后的客观现状也决定了他们难以承担美术教育方面的支出。有些儿童尽管非常喜欢美术, 也具有很大的美术潜质, 但是面对美术投资的昂贵费用和家长的极力反对, 他们只能望画兴叹。一方面因为家长愚昧无知, 觉得美术不是语数外, 不必重视, 另一方面因为家境贫寒, 确实难以支付这部分“额外投资”。

4.师 资 缺 乏

美术教师在农村小学大都一校一师, 肩负着全校的美术教学工作, 空余时间非常有限, 他们将时间和精力整体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难有余力再进行美术兴趣小组的工作。不像城市学校, 既有代课的美术教师, 又有专门组织儿童美术兴趣小组的专业教师, 分工明确, 各负其责, 教学和兴趣小组都能有效开展。但是, 农村学校就完全不同了, 美术教师肩负所有有关美术的工作, 如布置学习园地、美化校园文化建设等, 怎能全身心投入到兴趣小组活动中呢? 尽管许多儿童非常渴望学习美术, 希望课余能继续巩固美术技能, 但是老师实在没有时间对他们进行单独教育, 这样人才得不到及时必要的培养, 实在是很遗憾的事, 或许未来的美术家就这样被扼杀在摇篮之中了。

二、教学实践

针对上述情况, 我在实际教学中开展了美术课外兴趣小组, 现将开展情况说明如下。

1.时 间 安 排

通过美术课上对学生的宣传动员及家长和其他教师的推荐, 每班选取有美术爱好及特长的学生5名, 这样, 全校就有50名学生, 组成一个大的班级。每天在课外活动时间集中进行活动, 让学生每天在固定时间学习, 易养成他们良好的习惯。凡是技能性学习, 坚持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这个时间点的贯彻坚持是雷打不动的, 逐步形成他们按时准时学习的习惯。这样可以杜绝学习上“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的毛病, 让他们从小养成持之以恒的良好品质, 锻炼他们做事的毅力, 对其今后个性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事实证明, 一个能专心画画的学生, 在其他方面会更有信心、更有毅力、更有意志。这些个性品质将使他们终身受用。

2.学 习 内容

我将学生按年级分成两大组, 根据儿童不同的认知特点, 不同年龄的儿童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 使他们既感兴趣又有能力学习掌握。低年级组学生主要学习儿童画, 由于低年级学生对色彩比较感兴趣, 我就让他们临摹一些简单的植物、动物、风景画, 让他们用各种颜色的笔仿照范本绘画。我提示他们既要把握好所描绘物体的几何外形, 又要准确无误地搭配色彩, 将各种丰富的色彩与所勾画的东西反复比较后再涂上颜色。高年级同学教他们画一些简单的素描画, 如一些规则的几何体及组合。我最先引入的内容是对正方体进行临摹, 教授他们三大面 (黑、白、灰) 及五调子 (黑、白、灰、反光、投影) 等素描的基本要素, 然后过渡到球体及其他综合的几何体。方法是先临摹, 再具体写生。通过不断临摹和写生, 巩固造型能力和绘画语言表达能力。

3.学 习 情况

对于低年级儿童, 我主要启发他们观察生活, 从生活中找色彩, 如红色的西红柿、黄色的香蕉、绿色的辣椒, 还有一些复杂的色彩, 如西瓜上就包含了几种色相:红色的瓤、绿色的皮、黑色的瓜籽等, 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 然后在纸上表现出来。我让画素描的同学观察黑白照片或图片, 让他们发现光线明暗变化。总之, 我采用启发式教学, 让教学与生活密切结合, 时时处处都在观察、思考生活中与美有关的现象, 然后尝试用绘画手段记录、表达对生活的感受, 而不是死板地依样画葫芦。

课外活动小组实施方案 第9篇

高校课堂强调三段一体。完整的课堂是指将“课中45分钟”向前后延伸拓展和延伸,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构成一个整体概念。课下小组活动是课堂小组活动的前提和保障,也为课堂听课效果的优化和完善起到重要作用。

一、课前活动

(一)班级活动

学生按照教师提前准备的导学案进行预习,分为复习导学和问题导学。以仁爱英语七年级英语上Unit3Topic1SectionB为例。教学目标:1.There be…句型的用法2.用介词短语描述物品的位置教学。预习导学部分:根据Section A所学知识,用be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问题导学部分:自读课文1a,找出新词、新句型并进行背诵,完成导学案的独学部分。教师在布置这项课前任务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利用小组的优势解决自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解决不会的字词,扫清自学过程中的障碍。具体的操作步骤是:1.学生自己先认真读课文。根据导学案的要求,写出单词和句型。2.与小组成员一起核对答案,排异解难。3.按照导学案的要求记住单词和词组,熟悉句型及课文内容。

(二)值日小组活动

由于每节课是由各小组轮流主导的,值日小组首先确定各组员任务,课前小组成员要进行合理分工,并认真合作,轮流进行。比如,课堂所需材料(包括实物,图片等等)的准备,on duty的人选以及duty的内容和问题的设置,free talk的人选以及free talk话题和具体内容,听写以及课堂听写的内容及多少,课堂记录(包括及时性评价的计分和课堂纪律评分等)等。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学生优势互补,互助共赢,充分发挥小组活动的优势。也是教师相信学生,发展学生的具体体现。

二、课堂上的小组活动也分为两个方面

(一)值日小组主导下的活动

每节课从学生on duty开始,把时间交给学生,课堂的掌控权交给学生。学生duty后针对自己duty的内容提问相关的问题,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加分奖励,负责记录同学及时记录加分情况。

Free talk由值日小名同学主持,就近期所学话题展开讨论。回答时学生既可以抢答问题,答对的同学给予个人或小组加分。可以小组轮流回答,评价时采取分层计分法给组员分类积分,比如1号组员答对给1分,2号组员答对可以给2分,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加强竞争意识,增强其集体荣誉感。

强化学生英语学习记忆和背诵的意识 ,是英语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小组活动改变了原来教师说、学生写,费力低效的模式。由值日小组的一名组员读单词,各小组的一名同学板书听写(即可轮流,也可以由组长指定),在组内的编号不同(异质分组),达标要求不同。如A类同学写对百分之九十才可达标, C类同学写对百分之六十就可达标,以鼓励后进生多参与。小组活动把“听写→互评→强化记忆”在课堂上高效完成,解决基础知识问,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深入探究学习。解放了教师,鼓励了学生,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班级活动

经过了课前的独学和小组合作,以及课堂上单词听写,free talk的步骤,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单词和基本句型。接下来就是探究学习,可以采取对学或小组群学的模式。教师要对学生在小组活动时的行为进行规范,如不要说闲话、不要嬉笑、不要打闹等,要踊跃回答问题、要仔细听、要认真记。要避免课堂上的“假活动、真热闹”“假探究、真说笑”。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表述、学会倾听、学会询问、学会赞扬等等,让小组活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

比如本节课导学案给出探究的内容。通过观察,在几个短语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词用在名词或代词的 面,表示一种 关系。请你再补充两个我们本单元学过的介词或词组 、 。然后是练一练,就介词的运用做几个练习题。在学生探究讨论时,教师可以参与各小组的讨论,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问。

小组合作翻译课文.。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轮流发言。发言时不要吞吞吐吐耽误大家时间,要声高音清,干脆利落。遇到困难时,要向组内同学请教。优生起到带头作用,向组员提供热情、耐心、有价值的帮助。课堂展示翻译课文,回答问题。小组轮流发言展示改变了以往总是某一些同学回答问题的现象,让更多同学有发言的机会,既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还能使小组、学生的自主研究成果得到及时的反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还有当堂检测达标和课堂学习总结和反思。都课以先由学生独立快速完成。然后在小组内讨论答案,进行交流,学生通过交流和展示体验成功乐趣。并在探究过程中听取教师和同学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成果。

三、课后的各项作业

课后作业可以由小组活动的形式来完成,比如课文的背诵,检查学生英语课文的背诵历来都是英语教师挠头的一个问题,既耗时又耗力。现在就可以交给小组来进行,可以本组小组长检查本组成员,也可以组长检查其他组的小组成员。组长互评,组员互评等方式。教师采取抽查的方式进行监督检查。还有英语写作的批改,英语阅读的检查,英语课文的背诵等等都可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

教师课堂小组活动的每个环节中,要关注每个小组及每个小组成员的表现,要善于发现问题并主动进行协调,给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进行及时、合理地评价和鼓励,让学生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新课标对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探索、改进完善小组活动的模式以及评价的方法,把高效课堂理念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实际当中。

课外兴趣小组实施方案 第10篇

一、指导思想

以“办人民满意教育,创人民满意学校,做人民满意教师”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构建浓厚文化氛围的和谐校园。积极创造条件,开设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音乐、美术等各类兴趣小组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拓展学生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竞争能力,培养一批合格加特长的优秀学生,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学校办学品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活动目的:

课外兴趣小组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兴趣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去组织、去实践、去探究,培养他们的多种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丰富课余生活,调节学生的学习,生活心态,使课内所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为他们掌握课内基础知识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音乐、体育、美术等活动,使学生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活动原则:

1、自主选择和鼓励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学生是课外活动的主体,原则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自愿地选择活动项目,但限于场

地设施和教师的因素,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实际做好引导分流。

2、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利用语文、音乐、美术兴趣小组活动,努力确保每个学生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具有一项艺术特长并逐步形成能体现本校音乐、美术特色的学习生活氛围,使活动成为学校课余活动的主导。

四、活动内容:

1、开设语文组、音乐组、美术组等。

2、活动项目确定要符合多样性、专业性、艺术性、趣味性、学科性、渗透性、教育性,所有的活动都坚持育人为本,遵循学生心身发展的规律,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活动内容要结合各校的特色建设,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学到技术,形成技能。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活动时间:双周周二下午最后一节课为语文组,单周周二下午最后一节课为音乐组,周4下午最后一节为 美术组(两周一次)

六、活动地点:各辅导教师自己选定教室

七、活动组织: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外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实际条件,设置活动项目,统一安排活动的开展。

2、辅导教师由相应的较专业教师或班主任担任。各小组的活动要做到定项目、定目标、定内容、定老师、定时间、定地点,活动有计划、有实施步骤、活动内容切实可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辅导教师做好活动情况记载和活动小组学生的管理工作。

3、学校值周领导加强督导,认真巡视,切实保证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活

动效率,杜绝将兴趣小组活动时间移作它用。

八、活动要求:

1、每个兴趣小组要有活动计划,每节课外活动,都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做到有组织,有实施。每次活动必须严格按计划进行,并做好相关记录;记录内容要齐全。主要包括活动内容、活动效果、活动经验、学生对活动的评价等四方面的内容。

2、学校领导小组成员不定期的进行跟踪检查指导,不断总结好的活动经验,相互学习,相互推广。同时对各辅导老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估和活动成果展示的考核。

3、辅导老师要准时到岗,不早退,准时到指定活动地点,学生不得提前脱离活动状态;指导教师要做好活动期间的常规教育和管理工作,要严肃活动纪律,对于无故迟到、缺席的学生,要进行教育和警告,不可随意将学生退出活动小组。

4、活动小组的指导老师都不得私自向学生收取活动费和活动器材费,指导老师使用的活动器材需购买的必须经学校批准后由学校统一支出。

5、每学期学校将对担任各兴趣小组的指导老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除采取常规检查的办法外,将更注重活动过程常规管理评估和活动成果展示考核,同时更关注民主评价,由学生选出自己心目中的最佳指导老师。

6、对各兴趣小组成员的各项成果获得各级奖励的指导老师,学校将给予奖励并纳入年终考核。

花栗小学

2014年2月18日

课外兴趣领导小组名单

为了指导各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检查过程的落实,评价成绩和成果的取得,特成立课外兴趣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刘太山

副组长:文丽

组 员:聂小玲雷淑田姚霞

花栗小学

公司工会小组活动实施方案 第11篇

中心工会委员会:

根据《中心工会关于组织各工会小组开展活动的意见》精神,公司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考虑到*队最近3个月在公司培训的服务接待任务,拟利用周末警*队教学员休息的空档,组织全体员工到近郊开展工会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本次工会活动主题为:开阔眼界,拓展思路,集思广义,凝聚合力,鼓舞士气,共谋发展。

二、活动形式

1、活动时间:初定于200*年11月29日(周日)集中一批实施。

2、活动地点:洋山深水港、南汇滴水湖。

3、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安排公司两辆面包车,上午08:30出发,驱车前往上海最大的人工湖泊---南汇临港新城滴水湖观光,11:30左右安排午餐。下午经东海大桥,直驱洋山深水港,抵达后安排2小时左右登上小洋山鸟瞰现代化的洋山深水港集装箱码头,至游览结束后返程解散。

三、活动要求

十月份,公司及时召开全体员工大会,传达了中心开展各工会小组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讲明了我公司开展工会活动的主题,要求每位同志要珍惜中心为我们争取的活动契机,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要求,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团结合作,奋发向上,在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热情,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树立新目标,要有新作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和企业共渡难关。同时,为了让第一次工会活动开展得民主、生动、有意义,公司通过2名工会代表民主听取大家对工会活动的形式及内容的建议,为工会活动的开展创建了和谐、轻松的氛围,体现了工会“员工之家”的理念。

*公司

相关文章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精选11篇)表演人才 第1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即相当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这一时期少儿的主要行为活动是学...

2
2025-09-20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精选6篇)保安班长月总结 第1篇篇一:保安班长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半年已经过去。回顾我们保安队在近...

1
2025-09-20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精选15篇)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第1篇20**年8月我有幸在市电大参加了“仙桃市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1
2025-09-20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第1篇《四季》文清路小学 刘明霞教学目标:1、认识 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和折...

1
2025-09-20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精选18篇)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第1篇1、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

3
2025-09-20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选12篇)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第1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

2
2025-09-20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精选10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第1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进方案阳旭东(贵州工业大...

1
2025-09-20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1篇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宝地宾馆改扩建项目 承办单位:...

1
2025-09-20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