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日历、猜生日 教学设计(北师版三上)(精选7篇)
看日历、猜生日 教学设计(北师版三上) 第1篇
看日历、猜生日教学目标:1、会看日历,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从小关注社会。 2、结合具体的活动,推算出某一个人的生日。 3、培养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情感。教学重点:会看日历,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从小关注社会。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活动,推算出某一个人的生日。教具准备:小黑板、幻灯、挂图、今年的日历。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会看日历吗?今天我们共同研究日历上面的知识。二、探索新知:1、学生独自观察今年的日历,学会看日历,认识星期。2、组内进行交流,再全班汇报观察结果。3、在今年的日历中找一找:教师节、国庆节、建军节、建党节。4、你还知道哪些我国的重要节日?5、与同伴说说各个重要节日是几月几日,是星期几。三、拓展应用:独立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年 月 日成立的,到今年的10月1日经过了 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时是 年,我已经 岁了。四、小结: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知识?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课后反思:
看日历、猜生日 教学设计(北师版三上) 第2篇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上册看日历
教学内容:
1、会看日历,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从小关注社会。
2、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情感。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看日历;了解我国的重大节日。
教学难点:
时间的推算过程。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说一说:
提出问题:看今年本月的日历,从日历上你知道了什么?
1、学生独立观察。
2、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重点关注学生对星期的了解。
二、活动二: 找一找。出示问题: 从今年的日历中找一找。
(1)教师节是_____ 月_____ 日,星期______。
(2)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是______ 月______ 日,星期______。(3)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是_______ 月________ 日,星期_______。(4)你还知道哪些节日,是星期几?
1、让学生先独立在日历里找一找。
2、与同伴说一说,各个节日是几月几日,是星期几。
3、全班交流:你还知道哪些节日,是星期几。
三、活动三。练一练。出示题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年 月 日成立的,到今年的10月1日经过了 周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是 年,我已经 岁了。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填一填。
2、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推算的结果和过程。
3、全班交流推算的过程。
四、板书设计: 看日历
教师节:9月10日 星期
中国共产党的生日:7月1日,星期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8月1日,星期
看日历、猜生日 教学设计(北师版三上) 第3篇
《看日历》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会年、月、日的表示方法,并在生活中运用。2.学会看日历,并能推算出经过时间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
通过日历看日期对应的是星期几和学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三、导学问题
(通过“学乐师生”APP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1.生活中记录时间的方式都有哪些?
2.你能准确说出你的生日吗,推算一下距离你的生日还有多少天?
四、参考资料
日历在生活中的作用
1.数码台历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数码产品越来越趋于平民化,拥有一本个性化的数码日历已经不再是稀罕事。日前,网友“撒瓦滴卡”就向记者展示了一本朋友为她制作的数码台历。
2.健康日历
“年纪大了,记忆力没过去好,正好挂历上日期下边有空地,就顺手就上面写些东西。”从开始记录哪天该买米换煤气,渐渐变成体重和血压。对于老年且有高血压的老人,可以在日历是记下一些生活的备注。
3.铭记历史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到来之际,一个志愿者团体悉心制作了一本抗战挂历。志愿者们希望通过这本挂历,让人们铭记历史并帮助尚健在的老兵。
看日历、猜生日 教学设计(北师版三上) 第4篇
www.5y
kj.co
m
0×5=?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这个规律。
2、结合具体的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合作学习。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的意识和能力。教学用具:幻灯、挂图、小黑板。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0”表示什么含义吗?0加任何数都得几?任何数减0都得几?那么你们知道“?”吗?
二、探索新知:
1、请学生独立思考,先自己算算结果。
2、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
3、谁能结合数学情境,说说你的算法?如:结合“5个盘子中有几个苹果”这样的实际情境去理解为什么“0×5=0”
4、汇报算法:(1)5个0相加得0。(2)3×5=15,2×5=10,×5=5,0×5=0,5、算一算0×5=
7×0=
0×26=你发现了什么?
6、让学生任意出几道0和任何数相乘的算式(包括“0×0”)
7、试一试:(1)130×5=
0
3×5=65
0
×
30×5=650
×
0
0(2)402×3=①、②
0
400×3=1200,2×3=6,×
200+6=1206。
三、拓展应用
1、连一连。240×2
302×5
5×3
25×4
204×2
320×5
50×3
250×
42、小狗送信。(1)、小狗从邮局出发给狐狸送信,往返需要走多少米?(2)、小狗先给狐狸送信,再给松鼠送信,然后回到邮局。
3、在○里填上“>”、“<”或“=”.05×6○600
90×5○1000
80×4○800
40×7○9804、100—23×3
4×6—28
75+25×4
(34+56)×7
(20+80)×3
20+80×
3四、课堂小结:在这节课中,我们发现了一个什么问题?课后反思:
www.5y
kj.co
看日历、猜生日 教学设计(北师版三上) 第5篇
练习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同时发展学生运用除法口算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练习。 教学难点:选择适合的方法正确熟练地口算一位数整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星期天,妈妈到超市采购了很多物品。(出示妈妈采购的物品及每样物品所用的钱数) 1、学生从图上了解妈妈采购的物品及每样物品所用的钱数。 2、根据以上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出示信息提出并解决除法问题。 2、全班交流:你们学习小组提出了哪些除法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3、交流计算方法:重点交流你是怎样计算48÷2=24和90÷6=15两道算式。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出示口算训练卡片,教师引导学生做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的口算训练,适当抽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2、教材第12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发现了什么。 3、教材第12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 4、教材第12页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解决问题,然后再交流、反馈。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今天我们进一步练习了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的口算,并且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教学反思:
复习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一位数乘除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2、提高学生灵活运用乘除法口算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进一步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复习巩固一位数乘除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计算过程中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星期天,一群同学一起到科技馆参观(出示相关的数学信息) 1、学生找数学信息:每张门票8元,一共花了80元。 2、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一共有多少名同学?80÷8=10(人) 3、变幻信息及问题:每张门票8元,10人一共花了多少钱? 4、学生独立解答:8×10=80(元) 5、观察“80÷8=10”和“8×10=80”这两个算式,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三个数8、10、80,用8和10相乘得80,用80除以8得10,用80除以10就得8,乘除法运算刚好相反。 2、根据以上规律尝试写出几组相关的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 3、教材第12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教材第13页第7题:填表 学生先独立填表,再交流订正,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2、教材第13页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总结,想一想:“自己有什么收获?” 2、教材第13页第5题。 独立完成。你是怎样判断两个算式的大小的? 五、作业:作业本的作业。 教学反思:
北师版三上总复习教学设计 第6篇
1、谈话激趣:
同学们,到今天为止,我们三年级上学期的新课程全部结束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对本学期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到了现在,我们比一比,看一看,哪位同学能帮助其他同学进行复习巩固。看谁最认真,做得最好!
2、整理回顾口算方法:
(1)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利用开火车形式快速计算。
(2)强化口算方法:指名说出204×3和408÷4的口算方法。
(3)计时训练:我们开始一个小竞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请同学们打开书看总复习的第1题,准备好,“开始!”交流,订正。
3、回顾整理笔算的方法:
(1)口算同学们做得又对又快,笔算是不是也掌握得非常好呢?书上的第5题的算式。(2)交流,评价。
4、整理回顾两步计算式题。
(1)在以前我们学生的两步计算试题中,你学到了什么知识?(2)试着做一做第9题。(3)全班订正。
(4)出示改错题:判断下列各题计算是否正确,为什么?
5、复习常用的计量单位。
(1)刚才,同学们计算题掌握的都非常好!这学期我们不仅学会了口算、笔算、两步计算式题的一些计算方法,而且我们还学会了好多的计量单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我们都学过哪些计量单位?
(2)指名回答,师板书:
时间单位:年、月、日
质量单位:克、千克、吨
(3)请同学们自己完成第2题。填完后再小组内进行交流。(4)全班订正。(5)做第3题。
6、拓展交流:自己再把今天复习的相应的单元内容看一看,有没有疑难问题,可以询问老师或其他同学。
板书:常用计量单位:1年=12个月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教学反思:
总复习
(二)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已知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掌握解题方法。
2、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复习,对已知信息能够进行正确处理,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
1、在复习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会根据具体的问题提出相应得解决办法。
2、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进一步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
一、情境创设 激趣谈话:
同学们,你们有谁去过科技馆?门票是多少钱呢?
春游的时候我们打算去参观科技馆。我想请你们算算有关门票的问题,行不行?
二、巩固探究
1、第6题:谁来把题目读一读?这道题中都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2、刚才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了买门票的问题,还请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一个买书的问题。读题,解决。
3、同学们,在前段时间,我校组织了一次“爱心助学”活动,为贫困山区的小伙伴捐款,你捐了什么?现在老师这有一道关于三年级学生捐款的信息。
出示第10题,自己读一读题,看一看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自己解答,全班交流订正,说出是怎么解的,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1、下面,我们一起到商店去购物好不好?
引导学生看图第15页,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题中所提的“能买几个杯子”这个问题,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编一道应用题吗? 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如果商店里的这些商品让你自己选择,100元钱想买什么东西?能买什么? 交流,纠正。
5、刚才我们解决的实际问题都是和“钱”有关的,同学们解答的都比较好。下面我们来解决关于交通工具的实际问题,能做得更好吗? 交流,解答,纠正。
6、解决完了汽车的问题,我们来看火车的问题。
出示第8题,这道题你知道了什么已知条件?所求问题时什么? 要求火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三、拓展实践,总结:在这节课中,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要注意什么问题?
四、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教学反思:
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
1、能够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具有一定的空间观念。
2、复习巩固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办法,能够准确进行测量并求周长。
3、利用周长的相关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4、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经验。
5、在交流的过程中回忆求周长的计算方法,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1、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如何观察立体图形,通过我们自己亲自动手搭积木,我们学会了什么?
2、除了学习观察立体图形,我们还学习了求什么图形的周长?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有关图形方面的知识。
二、巩固探究
1、复习观察立体图形
每出示一个,让学生用自己的正方形积木照样子搭一搭。搭出图形之后,认真观察,说一说从正面、侧面、上面可以观察到什么样的形状? 交流,订正。
2、复习周长的计算方法。
什么叫周长?怎样求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又该怎么求呢? 自由完成第12题,汇报订正。
3、完成第13题。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20厘米长的铁丝,用它围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
还是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了什么?
4、刚才我们又是动手操作,又是测量计算,累了吧?我们一起到足球场去轻松一下吧!看!这就是我们将要去的足球场。出示第14题。
自己看图、读题,想一想,在这道题中都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这道题一共让你求出几个问题?会不会解答? 做完这道题,你有什么想法吗?
三、拓展实践
我们再独立解决几个实际问题:
1、足球场是个长方形,长120米,宽95米。李林绕着足球场跑了3圈,跑了多少米?
2、学校北面有一块长方形的实验园,长是30米,宽是20米,如果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如果有正好一面靠墙,篱笆长多少米?
3、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
四、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板书设计: 总复习
立体图形 求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反思:
总复习
(四)教学目标:
1、继续复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能够正确地观察日历,回答问题。
2、复习可能性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3、复习有关搭配的知识,能够按照题意进行正确搭配。
4、能够根据已知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通过复习加强巩固,进一步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在以前的复习中,我们都复习了哪些知识?
本学期我们学的内容除了刚才说到的,你认为还有哪些知识我们应该再复习整理? 我们一起来整理回顾这些内容,看谁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最棒!最棒的同学我们可是有奖励的!
我们一起来比一比、赛一赛好吗?
二、巩固探究
1、回顾整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同学们,你还记得有关年、月、日的哪些知识? 出示第16题:一年365天,合几个星期零几天? 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做一做。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解决实际问题:
出示92页第18题的图片及文字。
请同学们认真看图,谁能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告诉了我们什么? 你是怎样设计住房方案的?
3、复习“搭配中的学问”
出示第20题:我们刚才解决了住宿问题。现在我们在一起来解决穿衣的问题好不好? 这是我们学过, 的搭配中的学问。你能不能自己试着解决呢? 如果解决得好、搭配得棒,我们将评选它为“出色设计师”。自己解决,评选“出色设计师”。
4、回顾整理“可能性”
看日历、猜生日 教学设计(北师版三上) 第7篇
可能性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时不确定的。
2、结合具体情境或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通过实验操作、分析推理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4、对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进行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5、结合具体情境,能对某些事件进行推理,知道其结果。
6、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并在和同伴的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1)会借助操作活动,说出某一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2)能够将某一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一一列举出来。(3)能用“可能”“一定”“很少”“不可能”“偶尔”“经常”等词描述事件可能性的大小。(4)结合具体情境,对某个问题进行推理。
2、难点:将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一一列举出来。课时安排:2课时
摸球游戏教学目标::
1、通过“猜想——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通过“猜想——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教具准备:小黑板、布袋、一定数量的白球、黄球。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建立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一个布袋、9个白球、1个黄球(白球、黄球的大小和轻重一样)。
2、将9个球放入袋内,创设摸球游戏的情境。小组内每个人依次轮流摸球,请想一想:摸到的球可能是什么球?摸到的什么球的可能性更大些?
二、探索研究,得出结论:
1、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测,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组内的同学。
2、实践探索。(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摸球游戏,把每次摸得的结果记录再下表中,然后把球放回去再摸。第几次12345678910颜色
第几次1112***81920颜色
(2)统计摸球的结果,看一看;摸到什么球的次数多?摸到什么球的次数少?(3)各小组将摸球的结果进行交流,看一看是不是得到同样的结果。实际摸到的结果与原来的猜测是否吻合。初步感受到再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三、解释和应用:
1、下面三个地方的冬天下雪吗?请用“一定”“很少”“不可能”说一说。
海
南
哈
&,nbsp;
尔
滨武汉
2、从下面的五个箱子里,分别摸出一个球,结果是哪个?连一连。
8白2红
可能是白球
一定是白球
0红
5白5红
一定不是白球
很可能是白球8白2红
白球的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