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花卉栽培基质的土壤消毒技术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花卉栽培基质的土壤消毒技术(精选9篇)

花卉栽培基质的土壤消毒技术 第1篇

花卉栽培基质的土壤消毒技术

1、药剂消毒

每100㎡土壤撒施500克嗅甲烷,并与土壤充分拌匀;然后用塑料薄膜盖严,熏蒸4~5天后除膜,翻动土壤,散去药味,经15天后即可栽花。

2、高温消毒

①蒸汽法。把培养基质放在蒸笼里,在100℃左右高温下,经过1小时即可杀灭病菌和害虫。

②炒土法。把培养土放在铁锅里炒,保持温度90℃以上高温,炒作20~30分钟即可。

③烧土法。把培养土平摊在地上,厚约30厘米,在土上堆放秸杆和干草,燃烧20~30分钟;或在燃烧的柴草和秸干上,慢慢加土进行堆捂闷烧消毒。

3、土壤消毒剂

花卉市场有配制好的土壤消毒剂,使用时用量与土壤基质混匀,可直接用于种植。

花卉栽培基质的土壤消毒技术 第2篇

草莓的连作种植十分普遍, 持续栽培易造成土传病原菌如大丽轮枝菌、镰刀菌、疫霉菌以及土壤线虫等累积, 导致草莓黄萎病、枯萎病、根腐病以及线虫危害严重。主要表现为植株生长发育不良, 生育期延迟, 产量下降, 严重时引起植株大面积死亡[1,2], 甚至曾经种植过番茄、马铃薯和棉花的土壤, 也会累积影响草莓生长的土传病原菌[2]。

为了解决连作种植中的土壤问题, 19世纪50年代起国际上已有溴甲烷、氯化苦、溴甲烷和氯化苦混剂、棉隆、威百亩、福尔马林、DD混剂以及其他杀菌剂等被用作土壤消毒的研究和应用[3,4,5,6]。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草莓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4,7], 在长久的草莓栽培过程中, 已积累丰富的经验和科学的管理技术。加州也是世界上最早进行草莓连作种植地土壤消毒相关研究和规模商业行为的地区之一, 目前几乎所有加州的草莓种植地每年都采取土壤消毒来解决土传病害、线虫以及杂草问题。现以美国加州地区为主, 介绍国际上稍早时期草莓种植地土壤消毒的相关研究情况。

1 不同土壤消毒处理对草莓黄萎病的防治效果

草莓黄萎病主要是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一种草莓病害, 是草莓连作种植中的常见病害。大丽轮枝菌的寄主范围很广, 包括草莓、豆科、茄科、部分葫芦科和棉花等, 可以在土壤中以微菌核形态存在, 这种形态可以忍耐多种不利环境而长期存活[8]。

通常解决草莓黄萎病的途径有3种:一是轮作15年以上;二是使用各种杀菌农药, 但已被证明效果不稳定;三是种植前进行土壤化学消毒。第3种方式是最为有效的途径, 已被种植者广泛接受。

20世纪50年代加州草莓种植地的试验表明, 使用氯化苦50 g/m2, 注射深度为15 cm时, 可以有效杀灭土壤耕作层中的黄萎病病原, 同时还能防治根部的其他未知病害[1,5,6,9,10]。而在对比使用多种杀菌剂处理的试验中发现, 棉隆对草莓黄萎病也有良好的效果, 但其杀菌效果弱于氯化苦, 福尔马林在黄萎病不严重的地块有一定的防效, 而海藻粉 (seaweed meal) 处理与对照处理区别不大, 几乎没有防效[8]。因此, 氯化苦是美国草莓使用最为广泛的熏蒸剂。氯化苦在高剂量 (即54~70 g/m2) 时, 可以完全控制住草莓黄萎病, 低剂量 (18.0~23.5 g/m2) 时也有良好的防效;而威百亩的效果则显著低于氯化苦, 使用剂量达到3 120~3 750 L/hm2 (厂家推荐剂量的3倍) , 才达到低剂量氯化苦的杀菌效果[5]。第1年使用威百亩低剂量 (1 050 L/hm2) 时, 对草莓黄萎病几乎没有效果, 但是后续2年的持续使用, 则发现其对黄萎病控制效果可以达到低剂量氯化苦的效果, 可能是由于威百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生态平衡重建有利, 从而增强了土壤有益微生物菌群对大丽轮枝菌的抗性[5]。

土壤表层0~5 cm范围的病原菌, 尤其是轮枝菌, 不仅数量多, 而且是土壤消毒中最难杀灭的部分。Wilhelm等研究发现, 使用氯化苦不低于54 g/m2时, 然后喷洒适量水浸湿2.5 cm表土层 (湿度约为土壤田间持水量的50%) , 可以有效解决表层病原菌难以杀灭的问题, 而在干燥土壤中 (土壤含水量低于4%) , 即使氯化苦使用量高达72 g/m2时, 大丽轮枝菌仍然可以在表土层0~5 cm处存活。还有对比研究证明, 在一块严重感染草莓黄萎病的土壤中进行土壤消毒 (氯化苦54 g/m2) , 处理前2 d进行表土喷淋水分, 处理后草莓感染黄萎病的概率低于10%;同时未进行表土喷淋的处理中, 高达48%的草莓感染了黄萎病[3]。这是因为轮枝菌在表层土壤中的浓度最高, 如果表土较干, 则氯化苦效果较差。因此, 熏蒸前土地准备情况, 包括旋耕后土块大小、土壤湿度, 特别是表层土壤湿度, 以及选择的消毒剂特性, 是关乎土壤消毒效果的几个关键因素。

土壤消毒后进行表土面喷水封闭, 碾压表土层, 或者覆盖塑料膜等措施都有利于土壤消毒效果的发挥。适当的含水量下, 稍低剂量氯化苦 (36 g/m2) , 同时覆盖0.05 mm聚乙烯薄膜24 h以上, 土壤中病原菌也得到有效控制。

在连作种植过番茄 (大丽轮枝菌寄主) 并且已经分离出轮枝菌的土壤中, 土壤消毒后进行喷水封闭或者碾压表土层等, 对草莓黄萎病的控制效果见表1[3]。可以看出, 36、54 g/m2的处理剂量在最终的黄萎病控制结果中区别不大, 均远优于对照处理。值得注意的是, 在重复种植过番茄 (大丽轮枝菌寄主) 的土壤中, 不经土壤消毒的第1年种植草莓, 仍有11.3%的草莓植株感染黄萎病, 2年的平均染病死亡率超过50%[3], 说明番茄和草莓都是轮枝菌的寄主, 且均可能引起番茄和草莓黄萎病的发病。

不同的氯化苦施用方式, 对最终的土壤消毒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使用氯化苦54 g/m2, 通过手动施药注射枪处理的地块, 第1年有3.9%的植株感染黄萎病, 而使用拖拉机驱动设备注射方式处理的地块, 仅有1.6%的植株感染黄萎病, 同时对照区域则有14.1%的染病率[11]。这主要是由于拖拉机驱动设备注射效率和施药一致性优于手动注射枪, 减少药剂的挥发损失, 提高药剂注射施用的均匀性, 易于得到较好的土壤消毒效果。

2 不同土壤消毒处理对草莓根腐病的防治效果

草莓根腐病是由多种病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一大类病害的总称。其中, 以草莓黑根腐病在草莓根系中的危害最重, 发病最为普遍, 其病原为立枯丝核菌、镰刀菌和拟盘多毛孢菌等;其次是草莓红中柱根腐病, 主要病原为疫霉菌。疫霉菌的特点之一就是在没有寄主作物的情况下, 仍然可以以孢子形态在土壤中存活数年。

由表2可知, 使用氯化苦49 g/m2和溴甲烷49 g/m2, 对草莓根腐病的防效较高, 处理后草莓根腐病的感染率降低到4%和1%, 而未做处理的对照区域感染率高达72%;DD混剂、二氯溴丙烷的效果较差, 二溴乙烯处理几乎没有效果[12]。此外, 溴甲烷和氯化苦混剂 (45∶55) 和纯氯化苦防治草莓根腐病的效果要显著优于一些杀菌剂和杀线虫剂, 如代森钠、克菌丹以及氰土利等。

3 不同土壤消毒处理对草莓种植地杂草和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溴甲烷和氯化苦的混合使用可以取得对杂草的理想防治效果[4,11], 氯化苦单剂和威百亩单剂对杂草的处理效果明显弱于溴甲烷和氯化苦混剂;威百亩的除草能力显著高于其对土传病原菌的杀灭能力, 配合太阳能处理对杂草的控制效果更佳[4,5]。表3比较了土壤消毒处理后6个月内在200 m2草莓种植地的除草所需劳动时间[4]。

氯化苦对很多种杂草有控制效果。土壤消毒前1周进行灌溉, 可以使土壤中的杂草种子处于活性的萌发状态, 有助于得到更好的除草效果;同时注射氯化苦后覆盖塑料薄膜 (聚乙烯材质, 厚度不低于0.05 mm) , 也会提高对杂草的杀灭效果, 这种方式同样适用于氯化苦和溴甲烷混剂[4,5]。

有试验证明氯化苦和威百亩等对土壤线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5]。土壤消毒6周后取200 m L土壤检测, 在使用氯化苦54 g/m2的处理中, 没有检测到线虫;而在使用威百亩的处理中则检测到5条线虫, 对照区域发现262条线虫;同时, 在进行消毒处理前的土壤中则发现354条线虫。

4 不同土壤消毒处理对草莓产量的影响

美国草莓产量居世界首位, 占全世界产量的1/4, 其次是西班牙、波兰、日本等国;美国在草莓单位面积产量上也仅次于以色列, 居世界第2位[7]。

加利福尼亚州的草莓种植面积占美国的1/2左右, 草莓果实产出却超过全国产量的80%, 以露地栽培为主的草莓产量可达60.0~100.5 t/hm2, 远高于美国其他地区。这主要得益于加州优秀的种植管理水平和育种能力, 普遍被接受的土壤消毒习惯也是保持加州草莓稳定高产的关键因素。

土壤消毒可以提高草莓的产量, 不仅表现在连作种植草莓的地块, 在轮作多年的地块中重新种植草莓, 土壤消毒仍然比未处理地块产量高, 这与土壤消毒可以控制土壤中的一些竞争性致病微生物有关[3,4,5], 而且溴甲烷、氯化苦以及溴甲烷和氯化苦混剂处理的产量最高, 棉隆和威百亩、1, 3-二氯丙烯也有一定的效果, 威百亩通常使用剂量较大[4,8,11]。

5 结语

溴甲烷是最早广泛用于商业土壤消毒的消毒剂, 其卓越的杀菌、除草效果深得种植者们信赖。随着溴甲烷被认定为臭氧层消耗物质, 逐渐被禁止使用, 相关替代品如氯化苦、棉隆、威百亩等被广泛使用, 其中氯化苦是最为优秀的替代品之一, 在杀菌效果上与溴甲烷最为接近, 并且氯化苦对一些特定菌属杀菌活性更高, 如炭疽菌属 (Colletotrichum) 、柱孢属 (Cylindrocarpon) 、镰刀菌属 (Fusarium) 、疫霉菌属 (Phytophthora) 、壳孢属 (Pyrenochaeta) 、腐霉菌属 (Pythium) 、丝核菌属 (Rhizoctonia) 、轮枝菌属 (Verticillium) [13], 这些是引起草莓根腐病、枯萎病和黄萎病的主要病原。而对另外一些微生物, 如而木霉菌、粘帚霉菌、毛壳菌等却可以存活[11], 这些菌类通常被认为是轮枝菌等致病病原菌的对抗菌。

土壤消毒可以解决草莓种植过程中的黄萎病、根腐病、杂草等问题, 已通过多年的试验和应用过程被证实。通过土壤消毒, 作物根毛和侧根得到更好的生长, 增强了根系吸水和吸收养分的能力, 甚至一些固化的养分也可以被作物吸收利用, 以至于在一些因缺乏特定养分低产田中, 通过土壤消毒恢复了土地的生产力, 最终体现在增加了作物产出上。土壤消毒可以适当降低施肥量和灌溉量, 从而抵消部分土壤消毒的费用。这些经验可以供我国草莓种植业者或者相关作物种植者们借鉴和使用。

摘要:综述了国外草莓种植中土壤消毒技术的应用。大量试验和数据表明:使用溴甲烷、氯化苦和棉隆等进行土壤消毒可以有效杀灭土壤中的大丽轮枝菌、镰刀菌和疫霉菌等土传病原菌, 控制草莓黄萎病和根腐病的发生, 并提高草莓的产量;溴甲烷、溴甲烷和氯化苦混配剂、威百亩等对杂草的控制效果较好。土地充分旋耕, 保持土壤适量含水量和选择合适的土壤消毒剂是保证土壤消毒效果的最重要因素。

水培花卉的栽培技术 第3篇

1 水培花卉的基本材质

1.1 水培器皿的选择

为了便于观赏根的生长变化和形态的自然美,最好使用透明的玻璃容器、或造形别致的陶瓷工艺品。

1.2 水培基质

水:水培花卉最好选用纯净水或自来水;陶粒:水培植物可以用陶粒作为基质,有利于根的生长又可以防止老根腐烂;各种彩石:色彩多种多样,但透气性不好。

2 水培植物的选择

适宜水培的植物有近百种,其中观叶的有龟背竹、万年青、巴西铁、春芋、吊兰、富贵竹、绿萝等。观花的有:米兰、君子兰、茶花、月季、茉莉、杜鹃等。水培的基本方法:最常用的有水插法与洗根法:

2.1 水插法

最简单且易成功的方法。在选好的花卉母株上截取茎、枝的一部分,插到水里,在适宜的环境下生根、发芽而成长为新植株。水下可以养几条小鱼。绿萝、富贵竹等都适宜此方法。

2.2 洗根法

选择具有观赏价值,长势健壮,株形好的花卉,除去泥土,清洗根系后改为水培。清洗根时最好用流水,并用0.05-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半小时,洗后植于备好的器皿中,注入清水,开始每天换一次水,待长出新的根后,7-10天换一次水。

3 水培花卉的日常养护

光照:以散射光为主,一般不需要长时间的阳光直射;温度:适宜温度5-30℃,有些植物如绿萝、绿巨人要保证10℃以上;换水:新鲜水中富含丰富氧气,充足的氧气有利于植物生长,一般情况下7-10天换一次水;其他:要注意严格按说明配制营养液,注意根部护理,注意通风,适当增加空气湿度。

花卉栽培基质的土壤消毒技术 第4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给水污泥取自长沙市某自来水厂, 基本性质见表1。试验采用两种不同的土壤:草地土 (取自长沙市某高校草地) 、菜地土 (取自长沙市郊菜地) , 基本性质分别见表1。

注:TN-总氮, AN-速效氮, TP-总磷, AP-速效磷。

1.2 试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 选用口径为14.5cm, 高度为10cm的塑料花盆, 每盆盛土约1.8kg。试验共设置两组: (1) A组:给水污泥+草地土+粉煤灰; (2) B组:给水污泥+菜地土+粉煤灰, 具体混配方案见表2。试验共设置10个处理, 每个处理做3个平行样。

1.3 分析方法

基质样品中的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11];氮采用半微量凯氏法[11];磷采用酸溶光度法[11]。

2 结果与讨论

2.1 对生物量的影响

植物于3月播种, 约一个月后, 选取长势一致的植株移栽于花盆中, 每盆移栽1株, 早晚浇灌、定期松土通气。11月份收获植株, 测定其鲜重 (将收获的植株用清水洗净、晾干后所得的质量) , 各处理中植物鲜重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 添加了给水污泥的基质中的植物明显比对照组植物的生长情况好, 由此可知, 给水污泥的添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且给水污泥添加量为50%~75%时, 植物生长最好。

2.2 对基质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种植植物前后基质的有机质含量见图2。

由图2可知, 各处理种植植物后有机质含量比种植前有所减少, 减少程度各有差异, 减幅最大的是纯污泥的处理 (A1、B1) , 减幅最小是不含污泥的对照处理。有机质含量的减少是由于部分被植物吸收利用, 在一定范围内, 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机质越多, 越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对照组处理基质有机质含量较少, 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也较少, 因此种植后有机质的减幅较小, 而含给水污泥的处理基质有机质含量较多, 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也较多, 因此种植后有机质的减幅较大。

2.3 对基质养分的影响

2.3.1 对TN、AN的影响

种植植物前后基质中的TN、AN、TP、AN含量见图3、图4。

由图3、图4可知, 种植前后各处理中的TN、AN随着给水污泥施加比例的增加, 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与种植前相比, 种植后各处理AN减少的量均比对照组减少的量大, 这与基质中生长的植株氮浓度高有直接关系。因此, 给水污泥的施加不仅可以明显增加土壤TN、AN的量, 而且有利于植物对AN的吸收。

2.3.2 对TP、AP的影响

种植植物前后基质中的TP、AP含量见图5、图6。

由图5、图6可知, 种植植物前后A组处理中TP、AP均随着给水污泥施加比例的增加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B组的TP、AP变化规律与之相反, 这与B组土壤来自菜地, 本身磷含量高有关。种植植株后, 两组处理中的AP均有增加, 说明土壤微生物活化的难溶性无机磷转化成AP的量大于植物吸收的量。A组、B组处理中分别以A1 (100%给水污泥) 、B3 (50%给水污泥) 处理的AP增量最大, 这与A、B组混合土壤的基本性质不同有关。

2.4 对基质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种植植物前后基质中重金属含量见表3。

从表3可知, 种植前重金属Cr、Cu、Zn、Cd、Pb、Hg含量均随给水污泥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种植后, 由于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 基质中的重金属含量绝大部分都下降了, 但变化幅度不大, 不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危害。

3 结束语

盆栽试验的研究表明:给水污泥的添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添加量为50%~75%时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显著。同时, 给水污泥具有一定的植物所需营养元素, 其与供试土壤混合不仅可以提高栽培基质中的有机质、TN、AN的量, 还能明显促进植物对有机质、氮、磷等的吸收, 对土壤环境有明显改善作用。

摘要:利用给水污泥与两种不同性质土壤按不同配比混合作为基质种植盆栽植物, 研究给水污泥作为栽培基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加一定量的给水污泥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 增加植物对基质中的有机质、氮、磷等的吸收, 对土壤环境的改善效果明显。

关键词:给水污泥,有机质,土壤养分,重金属

参考文献

[1]黄庆, 林小明, 柯玉诗, 等.污泥农用对药用植物紫花茉莉品质和环境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26 (1) :193-196.

[2]赵爱华, 秦峰.自来水厂污泥的表征及垃圾覆盖土可行性研究[J].环境卫生工程, 2004, 12 (4) :227-229.

[3]陈绍伟, 吴志超, 等.自来水厂污泥作填埋场覆盖材料的试验研究[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2, 3 (1) :3-26.

[4]EPA, ASCE, AWWA.Management of Water Treatment Plant Residuals[M].Washington DC:EPA, 1996.

[5]G.R.Xu, J.L.Zou.Ceramsite obtained from water and wastewater sludge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affected by (Fe2O3+Ca O+Mg O) / (Si O2+Al2O3) [J].Water Research, 2009 (43) :2885-2893.

[6]任伯帜, 田胜海.城市给水厂给水污泥用于烧制粉煤灰-粘土砖的试验[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 16 (5) :13-15.

[7]巴如虎, 刘园园, 陶其育, 等.水厂脱水污泥制作免烧砖的试验研究[J].供水技术, 2008, 2 (2) :33-34

[8]朱斌, 王海亮, 陆在宏.给水厂脱水污泥烧结陶粒试验[J].给水排水, 2005, 31 (2) :35-36.

[9]赵由才.实用环境工程手册-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10]谢敏, 李芳, 等.净水厂污泥对盆栽植物高羊茅和万寿菊的生长影响研究[J].给水排水, 2013.

土壤消毒专利技术实现转化 第5篇

据悉,二甲基二硫是一种新型土壤熏蒸剂,植保所研究员曹坳程科研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其对土传病害和杂草,特别是根结线虫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可以很好地替代破坏臭氧层物质的甲基溴。该团队于2012年3月28日获得了该项技术专利授权。为保证该项专利尽快产业化推广应用,植保所科研团队近日前往浙江考察了位于宁波的日出实业集团公司总部、并赴台州实地考察了临海市建新化工有限公司(日出集团公司全资工厂),通过与临海建新化工认真会谈,达成共识,最终以百万元价格达成转让协议。

土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体系,其中生存着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和一定数量的有害菌或病原微生物。这些生活在同一生态体系中的有益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竞争、促进、依存及制约等。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有益微生物可以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长,达到防病促生效果。使用二甲基二硫制成的土壤消毒药剂可以有效抑制土壤中线虫和镰刀菌属病原真菌生长,但同时会抑制土壤中的大量有益微生物生长,使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进而影响土壤养分转化和作物生长。没有有益微生物存在,作物的正常生长将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建议相关领域专家在研制出防治土传病害新产品及技术的同时,更多考虑如何保护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如何维持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平衡,使土壤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正常进行,以维持土壤生产力在高水平上运行,达到可持续利用之目的。

花卉土壤处理关键技术 第6篇

土壤质地是选择花卉栽培地的重要条件之一。黏重的土壤, 不仅整地困难, 而且不利于幼苗出土, 加上孔隙细小排水不畅, 花卉根系容易腐烂, 叶片发黄, 甚至干枯死亡, 对大多数花卉生长不利, 一般不单独使用。砂土的通透性强, 排水好, 但保水性差, 一般用作培养土的配制或扦插、栽培幼苗用;壤土类颗粒大小适中, 适宜大多数花卉生长;轻质壤土, 播种后种子易于发芽出土, 根系易于伸展, 因此苗圃地一般选择土层深厚的砂壤土或轻壤土。

黏重土壤可通过掺砂改良, 或增施有机肥, 促进形成团粒结构体, 利用团粒之间较大的孔隙, 提高黏质土壤通透性能, 浇水或雨后不发生板结。

2) 化学性质

与花卉生长密切相关的化学性质是土壤酸碱度。一般露地花卉适于中性土壤, 而大多数温室花卉要求酸性土壤。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矿质养分的溶解性, 变为花卉不可吸收形态, 引起植物营养元素失调, 甚至导致死亡。

土壤酸性通常施用石灰、石灰石粉来中和调节, 用石灰石做改良剂, 在美国和前苏联很普遍, 我国也有使用。石灰石粉中和酸的作用缓慢, 不会突然改变土壤酸碱度, 而使微生物和植物的生长活动蒙受影响。其后效长, 不必连年施用, 在苗圃施用时, 要求颗粒一半是通过40~60目筛孔, 一半是通过20~40目筛孔。

对碱性土壤, 盆栽土可采用黑矾来中和其碱度, 浓度一般1%~3%。对少量的营养土可增加腐叶或泥炭的混合比例, 如果是集约种植, 可施用硫磺粉、硫铁矿来改良土壤, 也可用沤熟的青草作底肥。

3) 腐殖质与速效养分含量

一般而言, 多数花卉要求土壤富含腐殖质, 腐殖质含量高, 有效态营养元素的含量丰富, 利于花卉根系的吸收;同时土壤疏松肥沃, 排水良好, 透气性强。提高腐殖质含量的方法, 主要依靠增加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2、花卉营养土的配制

大棚和温室土壤, 需根据花卉要求进行人工配制, 用于花卉营养土的材料有腐叶土、园土、河沙、松针土、草炭土。

腐叶土是秋季阔叶树的落叶与园土混合堆放1~2a, 充分腐烂制得, 过筛即用。腐叶土含有大量的有机质, 疏松肥沃, 透气性和排水性良好, 呈微酸性, 可单独用来栽培君子兰、兰花和仙客来等。园土为菜园、果园的表层砂壤土, 土质比较肥沃, 呈中性或偏酸或偏碱。河沙不含有机质, 洁净, 呈中性, 适于扦插育苗、播种育苗以及直接栽培仙人掌及多浆植物。山区松树的落叶经多年腐烂形成松针土, 较肥沃, 透气性和排水性良好, 呈强酸性反应, 适于杜鹃花、桅子花、茶花等喜强酸性的花卉。草炭土柔软疏松, 排水性和透气性良好, 呈弱酸性反应。

培养土要根据花卉的种类去进行配制, 之前需充分了解花卉原产地土壤特性。

3、花卉营养土壤消毒

为了防治土传播的病虫害, 土壤消毒是十分必要的, 尤其苗圃土、盆花用土、基质, 使用前必须彻底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高温消毒法和药剂消毒法。

1) 高温消毒法

利用日光、蒸汽、火烧等消毒土壤。 (1) 将配制好的培养土薄薄平摊在清洁的混凝土地面、木板或铁皮上, 强日曝晒3~15d。 (2) 把营养土放人蒸笼内, 加热到60~l00℃, 持续30~60min。大量土壤可使用蒸汽消毒柜消毒, 将培养土装入柜 (桶) 内。打开进气管阀门, 让蒸汽进人土层的间隙, 持续30min。 (3) 少量营养土土壤, 可以用大锅翻炒, 温度120~130℃时, 40min即可。

2) 药剂消毒法

(1) 甲醛熏蒸, 用40%的甲醛400~500m L浇灌土壤, 并密闭2~4h即可。消毒后, 土壤要晾晒3~4d, 待药剂挥发后再使用。也可以用甲醛50倍液土壤浇灌, 密闭24h, 再晾10~14d即可使用。 (2) 70%五氯硝基苯粉剂, 37.5~75.0kg/hm2在畦上条施, 然后翻人土壤内, 也可防治病虫害。 (3) 30%线克, 用35%的线克稀释成50倍液, 均匀喷洒于基质表面, 每喷洒一层药剂覆盖一层基质, 药剂用量为200mg/m2, 基质厚度5~10cm, 同时用清水喷洒基质至湿润状态, 然后用薄膜覆盖密封, 堆置7d后揭开膜摊开基质, 每日翻动1~2次, 7d后即可使用。

花卉栽培基质的土壤消毒技术 第7篇

关键词:韭菜;有机基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1-49-02

韭菜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蔬菜,栽培面积较大。但由于韭蛆等的危害,病虫害发生较严重。菜农为防治病虫害,滥用高毒、剧毒和高残留农药的现象普遍存在,给韭菜食用造成很大的质量安全隐患。对此,近年来我们开展了日光温室韭菜有机基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从有机基质栽培模式研究、适宜品种筛选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研究集成了一套日光温室韭菜有机基质高效栽培技术。该栽培技术能有效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及危害,使日光温室韭菜生产实现了优质高效。

1 品种选择

试验筛选的适宜日光温室有机基质栽培的耐低温、耐弱光和抗病的韭菜品种为:平韭4号、平韭5号、寿光独根红、久星10号等。

2 春季育苗

2.1 整地施肥 育苗地选择符合韭菜生产条件、能灌能排、通风透光、土质肥沃的沙壤土。播前深耕晒垡,利用太阳能高温消毒或低温杀死病虫卵。整细耙平,做成1.5m宽的平畦,畦内每m2撒施腐熟的鸡或猪粪5~7kg或腐殖酸有机肥8kg,阿维地线净0.05kg,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02kg,土肥药混匀,整平畦面。

2.2 适期播种 春播韭菜育苗一般在4月份,当地温稳定于12℃以上、日平均气温15~18℃即可播种。采用条播,每667m2苗床用干籽6~8kg,可栽植0.67hm2菜地,播后立即加盖地膜,保温提温。70%幼苗顶土时揭膜。

2.3 苗床管理 出苗前用33%施田补250倍液喷于地表,出苗后人工拔草2~3次;齐苗后至苗高16cm,根据墒情7~10d浇水1次,结合浇水,每667m2冲施腐殖酸有机肥50kg。定植前一般不收割,以促进壮苗养根。

3 适期定植

3.1 有机基质栽培畦准备

3.1.1 挖栽培畦 将日光温室地面整平后,按1.2m槽距,挖深20cm、宽100cm的栽培土槽,与土壤不隔离,也可在栽培槽间铺地膜,底部不铺。

3.1.2 栽培基质 研究筛选的有机基质栽培韭菜的基质配方为:发酵稻壳:腐熟牛粪:腐熟鸡粪:河沙=4∶5∶1∶1。新稻壳表面附着易发酵物质,可与少量鸡粪混合喷湿后,盖膜封闭发酵10~15d,晾干备用。稻壳直接利用会因短暂发酵放热而导致烧苗。基质充分混匀后,填入栽培槽,一般厚度为15~18cm。

3.1.3 浇灌系统 采用性能优的微滴灌系统,每个槽内铺3条直径25mm的微滴灌带,带上每30cm有3个以上的排水孔。

3.2 定植 一般于9~10月份定植到日光温室内。

3.2.1 起苗 育苗地于定植前一天浇水,韭菜起苗后抖净根部泥土,按大小苗分级,剪去须根末端,留根长3~5cm;剪掉叶端,留叶长8~10cm,准备定植。

3.2.2 栽苗 在填好基质的栽培槽内开沟栽培,行距18~20cm,穴距8~10cm,每穴8~10株。栽培深度以埋住叶片与叶鞘交接处为准,栽实、栽齐、栽平。

4 定植后管理

4.1 定植至立冬

4.1.1 罩防虫网 扣棚前铺罩防虫网,网眼密度30~50目。

4.1.2 田间管理 查苗补栽,及时拔草。

4.1.3 肥水管理 有机基质保水性相对较差,容易失水落干,可根据情况随时补充水分;基质养分充足,一般立秋前不施肥,之后可随水追施一次生物有机肥,10月中旬以后停止追肥。

4.2 扣棚后管理

4.2.1 扣棚时间 韭菜生长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为白天12~24℃,夜温 10~12℃。日光温室从扣塑料薄膜至收割约需40~50d时间。如元旦前后开始上市,一般在10月中、下旬到11月上旬扣棚。

4.2.2 温湿度管理 棚室密闭后,保持白天20~24℃,夜里10~14℃。株高10cm以上时,保持白天16~20℃,超过24℃防风降温排湿,相对湿度60%~70%,夜间10~14℃。

4.2.3 肥水管理 韭菜需要较高的土壤湿度,要根据基质墒情及时补充水分;由于基质中养分充足,前2刀可不用追肥,韭菜收割2刀后,可随浇水追施1次肥,肥料种类:沼液、腐熟人粪尿、有机肥等,以后每割一刀随浇水追施1次肥料。日光温室有机基质栽培韭菜一般收割3~4次后,应停止收割,以便夏季养根、壮棵,促进秋冬季健壮生长。秋季韭菜再次生长前,可适量施入腐熟鸡粪,以满足韭菜下季生长养分需要。基质一般使用3a后,可将基质移出,重新换新基质进行栽培。

5 病虫害防治

栽培基质3a一换,能有效减少了韭菜根部韭蛆的侵染危害,因此日光温室有机基质栽培韭菜主要以叶部病虫害为主。

5.1 物理防治

5.1.1 糖酒液诱杀 按糖、醋、酒、水和90%敌百虫晶体3∶3∶1∶10∶0.6比例配成溶液,每667m2放置1~3盆,随时添加,保持不干,诱杀种蝇类害虫。

5.1.2 黄板诱杀 日光温室内张挂黄板,诱杀种蝇、蚜虱类昆虫。

5.2 化学防治

5.2.1 灰霉病 每667m2用10%腐霉利烟剂260~300g,分散点燃,关闭棚室,熏蒸一夜;或用6.5%多菌·霉威粉尘剂,每667m2用药1kg,每隔7d喷1次,可连喷2~3次。

5.2.2 疫病 发病初期用5%百菌清粉尘剂,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5~7d喷1次,连续3~5次。切记要交替用药。

6 收割

日光温室韭菜基质栽培第一刀韭菜生长期约需40~50d,以后2次收割间隔一般在30~40d左右。收割时刀口距地面2~4cm,以割口呈黄色为宜,割口应整齐一致。研究证明,日光温室有机基质栽培韭菜以每年收割3次经济效益为最佳,如后期市场行情较好,则可以收割4次。

参考文献

[1]高俊杰.设施蔬菜有机基质简约栽培关键技术[J].农业知识,2012,29:18.

[2]高俊杰,于贤昌,焦自高,等.日光温室有机基质型无土栽培甜瓜养分利用率的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5(5):84-86.

[3]高俊杰,焦自高,于贤昌,等.施肥量对温室基质栽培甜瓜生理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05,14(5):92-96,113.

花卉育苗基质的筛选 第8篇

关键词:育苗基质,筛选,万寿菊,AM菌,解磷菌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步和发展, 花卉生产正在由传统的个体形式向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和市场化的现代产业化生产转变。基质育苗是一项节约成本、增产增效、轻简化的栽培新技术。

一、材料与方法

(一) 试验材料

供试验的穴盘为72孔, 长54cm, 宽28cm, 孔穴尺寸为 (382242) mm。

供试验的植物材料为皇室’万寿菊。

菌剂为幼套球囊霉 (HEB07A) 、摩西球囊菌 (NM03D) 并称为AM菌剂 (购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及解磷菌 (来源于南京大学盐生植物实验室) 。

(二) 方法

试验于2011年10月~2013年4月在盆景园温室内进行。将万寿菊种子均匀的播种在不同配比基质的穴盘中, 进行日常的养护管理, 出苗后在不同的阶段测量各个不同处理穴盘苗的生长发育状况, 并对相关的指标进行结果分析, 初步筛选出普通型育苗基质;在此基质中加入AM菌与解磷菌混合菌剂, 以同样的方法筛选出适宜的菌剂型育苗基质。

1. 普通型基质

试验基质分别以花生壳、玉米秸秆、草炭土、蛭石配置成纯花生壳、纯玉米秸秆、纯草炭土、花生壳∶蛭石=2∶1、玉米秸秆∶蛭石=2∶1、草炭土∶蛭石=2∶1、玉米秸秆∶草炭土∶蛭石=1∶1∶1、花生壳∶草炭土∶蛭石=1∶1∶1八个处理, 每个处理播种1个穴盘72颗万寿菊种子, 以进口基质作为对照。在温室中养护管理, 在不同阶段测定其生长性状。

2. 菌剂型基质

在筛选出的花生壳∶草炭土∶蛭石=1∶1∶1基质中分别加入AM菌和解磷菌, 配置成单一AM菌、单一解磷菌、AM菌+解磷菌3组处理, 每个处理8个营养钵, 每个营养钵播种3颗万寿菊种子, 以进口基质作为正对照, 以空白基质作为负对照。在温室中正常养护管理, 在不同阶段测定其生长性状。

二、结果与分析

(一) 普通型基质的筛选

1. 不同配比基质的物理性状

1) 纯进口基质容重0.06g/cm3, 总孔隙度55%, 通气孔隙4.33%, 持水孔隙50.67%;

2) 纯花生壳容重0.179g/cm3, 总孔隙度70%, 通气孔隙7.53%, 持水孔隙62.47%;

3) 纯草炭土容重0.087g/cm3, 总孔隙度50%, 通气孔隙6.07%, 持水孔隙43.93%;

4) 纯玉米秸秆容重0.479g/cm3, 总孔隙度55%, 通气孔隙5.2%, 持水孔隙49.8%;

5) 玉米∶蛭石=2∶1容重0.471g/cm3, 总孔隙度55%, 通气孔隙5.5%, 持水孔隙49.5%;

6) 草炭∶蛭石=2∶1容重0.156g/cm3, 总孔隙度50%, 通气孔隙8.57%, 持水孔隙41.43%;

7) 花生∶蛭石=2∶1容重0.238g/cm3, 总孔隙度53%, 通气孔隙3.7%, 持水孔隙49.3%;

8) 玉∶草∶蛭=1∶1∶1容重0.304g/cm3, 总孔隙度50%, 通气孔隙4.87%, 持水孔隙45.13%;

9) 花∶草∶蛭=1∶1∶1容重0.19g/cm3, 总孔隙度50%, 通气孔隙5.03%, 持水孔隙44.97%。

栽培基质的容重在0.1~0.8g/cm3范围类植物栽培效果最好。基质通气孔隙与持水孔隙之间相互影响, 二者处于平衡时栽培效果最好。由此可知:草炭土∶蛭石=2∶1、玉米秸秆∶草炭土∶蛭石=1∶1∶1与花生壳∶草炭土∶蛭石=1∶1∶1配比基质的综合物理性状比较适宜, 可作为预选对象。

(二) 不同配比基质的化学性状

1) 纯进口基质PH值5.61, EC值ms/cm-0.97;

2) 纯花生壳PH值7.27, EC值ms/cm-11.04;

3) 纯草炭土PH值7.44, EC值ms/cm-8.52;

4) 纯玉米秸秆PH值6.88, EC值ms/cm-13.94;

5) 玉米∶蛭石=2∶1PH值7.01, EC值ms/cm-11.59;

6) 草炭∶蛭石=2∶1PH值7.58, EC值ms/cm-10.26;

7) 花生∶蛭石=2∶1PH值6.43, EC值ms/cm-9.81;

8) 玉∶草∶蛭=1∶1∶1PH值7.06, EC值ms/cm-12.18;

9) 花∶草∶蛭=1∶1∶1PH值6.19, EC值ms/cm-6.5。

正常的PH值范围在5.5~6.5之间, 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植物营养缺乏或者毒害;正常的EC值范围在1~4ms/cm, 过高的基质EC值会造成根系损伤严重, 甚至干枯死亡[6]。

由此可知:花生壳∶蛭石=2∶1、花生壳∶草炭土∶蛭石=1∶1∶1配比基质的PH值较适宜, 但前者EC值较高, 后者EC值最低, 为6.5ms/cm。其它配比基质的PH值与EC值均呈现上升趋势。

(三) 不同配比材料的生长性状

1) 纯进口基质株高12.77±0.99, 茎粗0.24±0.04, 鲜重g1.85±0.49, 干重g0.12±0.03;2) 纯花生壳株高8.93±1.87, 茎粗0.18±0.04, 鲜重g0.81±0.32, 干重g0.05±0.02;3) 纯草炭土株高9.47±2.52, 茎粗0.20±0.04, 鲜重g0.79±0.37, 干重g0.11±0.06;4) 纯玉米秸秆株高7.5±1.81, 茎粗0.19±0.02, 鲜重g0.62±0.37, 干重g0.06±0.04;5) 玉米∶蛭石=2∶1株高8.3±1.35, 茎粗0.14±0.02, 鲜重g0.55±0.33, 干重g0.03±0.02;6) 草炭∶蛭石=2∶1株高9.11±1.85, 茎粗0.18±0.03, 鲜重g0.74±0.25, 干重g0.05±0.02;7) 花生∶蛭石=2∶1株高10.07±0.65, 茎粗0.20±0.01, 鲜重g1.41±0.36, 干重g0.05±0.03;8) 玉∶草∶蛭=1∶1∶1株株10.27±2.83, 茎粗0.20±0.06, 鲜重g1.23±0.83, 干重g0.08±0.04;9) 花∶草∶蛭=1∶1∶1株高10.85±0.43, 茎粗0.19±0.01, 鲜重g1.34±0.71, 干重g0.11±0.04。

由此可知:纯花生壳、纯草炭土、纯玉米秸秆、玉米秸秆∶蛭石=2∶1、草炭土∶蛭石=2∶1的株高均低于10mm, 鲜重均小于1g, 生长性状较差;而花生壳∶草炭土∶蛭石=1∶1∶1最接近于进口基质。综合对比基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植物性状, 得出花生壳∶草炭土∶蛭石=1∶1∶1的基质配比。

三、菌肥型基质的筛选

在初步筛选出的花生壳∶草炭土∶蛭石=1∶1∶1基质中加入不同配比的AM菌与解磷菌, 配置成三组处理, 以进口基质作为正对照, 以空白基质作为负对照。对万寿菊实生苗进行生长与花期的测定, 筛选出AM菌+解磷菌的菌剂配比, 配置成菌肥型基质。

(一) 不同处理材料的生长性状

1) AM菌+解磷菌株高12.57±2.50, 茎粗0.32±0.03, 鲜重g4.43±2.41, 干重g0.9±0.54;2) AM菌株高8.76±2.49, 茎粗0.27±0.05, 鲜重g2.2±1.71, 干重g0.34±0.33;3) 解磷菌株高8.51±0.93, 茎粗0.29±0.07, 鲜重g2.63±1.37, 干重g0.33±0.17;4) 进口基质株高12.05±6.77, 茎粗0.46±0.07, 鲜重g5.90±3.03, 干重g1.16±0.84;5) CK株高9.71±3.85, 茎粗0.3±0.02, 鲜重g3.21±2.22, 干重g0.48±0.38。

由此可知:AM菌+解磷菌处理材料的株高最大, 达到12.57±2.50mm, 高于CK30%, 干重为0.9±0.54g, 高于CK87%;单一加入AM菌与单一加入解磷菌相接近, 普遍低于CK。

不同处理材料的相对生长速率:

1) AM菌+解磷菌株高cm/cm.d-0.09±0.01, 茎粗cm/cm.d0.04±0.004, 鲜重g/g.d-0.8±0.14, 干重g/g.d2.53±0.64;2) AM菌株高cm/cm.d0.06±0.01, 茎粗cm/cm.d0.02±0.01, 鲜重g/g.d0.35±0.22, 干重g/g.d0.70±0.53;3) 解磷菌株高cm/cm.d0.05±0.01, 茎粗cm/cm.d0.02±0.01, 鲜重g/g.d0.35±0.07, 干重g/g.d0.68±0.14;4) 进口基质株高cm/cm.d0.07±0.04, 茎粗cm/cm.d0.03±0.001, 鲜重g/g.d0.56±0.24, 干重g/g.d2.42±1.53;5) CK株高cm/cm.d0.07±0.03, 茎粗cm/cm.d0.03±0.01, 鲜重g/g.d0.44±0.09, 干重g/g.d1.07±0.47。

由此可知:AM菌+解磷菌处理材料各项指标相对生长速率达到最大, 均超过进口基质, 相对生长速率较高;单一加入AM菌与单一加入解磷菌处理的材料均低于CK, 相对生长速率较低。

(二) 不同处理材料的始花期

1) AM菌+解磷菌时间3月7日;2) AM菌时间3月15日;3) 解磷菌时间3月11日;4) 进口基质时间3月7日;5) CK时间3月15日。

由此可知:AM菌+解磷菌处理的万寿菊始花期最早, 与进口基质的始花期一致;单一的加入AM菌处理万寿菊的始花期比AM菌+解磷菌的晚8天, 与CK的始花期一致。

四、结语

1) 纯花生壳、纯玉米秸秆、纯草炭土不适宜作为花卉育苗的基质。

2) 花生壳∶草炭土∶蛭石=1∶1∶1配比基质的理化性状较好, 栽培万寿菊的生长性状最佳。

3) 在基质中加入单一的AM菌和加入单一的解磷菌, 对万寿菊生长影响相对较小, 植物的相对生长速率较低;同时加入AM菌与解磷菌的基质中, 万寿菊相对生长的速率较高。

4) AM菌+解磷菌处理的万寿菊始花期最早, 与进口基质的始花期较为一致。

5) 花生壳∶草炭土∶蛭石=1∶1∶1配比基质中同时加入AM菌与解磷菌, 此种配比基质与菌剂适宜作为花卉的育苗基质, 经济有效, 可以在花卉育苗上大面积的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郭世荣.固体栽培基质研究, 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工程学报, 2005.

水培花卉的繁育与栽培技术 第9篇

一、适宜水培的花卉种类

适宜水培的花卉有观叶类、观花类和仙人掌类等8个系列400多个品种,多为喜半阴的观叶植物和不耐强光直射的花叶兼赏植物,如仙客来、幸福树、富贵竹、旱伞草、绿宝石、万年青、禾果芋、绿萝、兰花、曼丽榕、巴西木、鹅掌柴、水仙等,这些花卉容易培养,不烂根、不蔫苗,长势强,观赏价值高,可作为商品花苗大量培育,一般经过短期驯化后就可上市销售。

二、水培花苗的繁育

1. 建立苗床。水繁的苗床多用混凝土做成(或用砖砌成槽,铺上薄膜),一般宽1.2~1.5米,长度视需要而定,最好建成阶梯式的苗床,这样有利于水的流动,增加水中氧气含量。床底铺设给水加温的电热线,确保水温稳定在21~25℃的最佳生根温度。

2. 营养液配制。营养液为水培花卉的基质,代替土壤向花卉植株提供水、肥、气、热等生长因子条件,稳定植物生长环境,保证养分的平衡。通常按每升水中加入硝酸钾568毫克、硝酸钙710毫克、磷酸二氢铵142毫克、硫酸镁284毫克、硫酸亚铁112毫克、碘化钾2.84毫克及硼酸、硫酸锌、硫酸锰各0.56毫克的比例配制。方法是分别称取各种肥料,准备随配随用时,可置于干净容器或塑料薄膜袋内;准备立即配制的,则可平摊在地面的塑料薄膜袋上待用。为防止产生钙沉淀,混合和溶解肥料时,分A、B两液溶解:A液先用温水溶解硫酸亚铁,然后溶解硝酸钙,边加水边搅拌直至溶解均匀;B液先溶解硫酸镁,然后依次加入磷酸二氢铵和硝酸钾,加水搅拌至完全溶解,硼酸以温水溶解后加入,然后分别加入其余的微量元素肥料。将A、B两种液体分别搅匀后备用。使用营养液时,先取A液10毫升溶于1升水中,再加入B液10毫升,然后再加水1~3升稀释后使用。也可直接购买花卉商品肥母液。另外,营养液在使用前应测定酸碱度,然后根据花卉生长环境要求进行调整。

3. 繁育花苗。水繁就是将待繁植物体分段或从母株上分离后在苗床中催根,形成独立的植株,一年四季都可进行。水繁时植物苗木应浅插,床中的水或营养液保持5~8厘米深;苗床水温控制在23℃左右,过高或过低对生根都不利。在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上钻孔,或在水面上架设网格皆可,将幼苗插在板上后放入水中。在生根过程中每天用进出水管或水泵定时抽水循环,以保持水中氧气充足。

三、水培花卉栽培技术

“水培”只是改变了花卉的栽培形式,并未改变其生长习性及所需要的环境因子,因此养护管理上应满足其对生存环境的需求。平时应注意辨别花卉的根色,以判断是否生长良好。管理恰当时全根或根嘴为白色。

1. 换水施肥。水培花卉需施入专门的营养液。由于其基质为静止水,根系容易缺氧,同时营养液中溶解氧随着含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须适时换水。气温低时可适当延长换水时间,气温高时则应缩短。一般情况下,生长旺盛的春、秋季,每5~10天添加或更换营养液1次;夏季15天左右换1次,出现营养不良时,可对叶面喷雾0.1%尿素液补肥;冬季15~30天换1次。花鱼共养时,换水宜勤些。

2. 控制水位。容器中水位不能太高,要留一定的空隙让根在空气当中进行呼吸,以根系长度的2/3左右浸入水中为宜。在水培花卉生长过程中,若发现叶尖有水珠渗出,应适当降低水面高度,减少水中的浸泡比例,让更多的根系暴露在空气中。

3. 控制光照。水培花卉多为阴性和中性植物,对光线有各自的要求,受光多以散射光为主,只要有适当的光亮就行,不一定非要晒到太阳。夏天要尽量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光线明亮即可。根部要避免高温和强光照射,防止根系因光氧化而变黑。

4. 控制湿度。多数观叶类花卉原产于温暖而潮湿的环境,因而水培时需要营造一个较为湿润的环境。冬天空气中的水分少,室内干燥,对花卉生长不利,日常管理时宜常用清水喷洒叶面及其周围环境来增加湿度。夏季最好将水培花卉放置在湿度稍高、较凉爽、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5. 控制水温。水培花卉生长温度为5~30℃,最适温度为18~25℃,有些花卉在气温降至10℃以下时生长停滞,叶面失去光泽;低于5℃或高于35℃时大多数花卉会出现叶边焦枯,老叶发黄、萎蔫脱落等现象。因此,最好能将水温控制在15~30℃的范围内。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将温度控制在8℃以上,当温度达不到5℃时,应采取保温措施。

6. 及时修剪。对生长茂盛的水培花卉,当植株过长时应及时修剪,以免影响观赏;对老死根系,换水时应一并清除。另外,根系代谢作用及藻类的活动向水中排放的一些有机物质、废物或毒素会沉积在水中,致使根系表面覆盖异物,换水时可用水冲洗清理掉。

7. 通风补氧。加强通风是保持水培花卉生长良好的重要措施,同时,水中含氧量的多少也与室内人员的活动有关,因此室内栽培时应定时开启门窗,使空气形成对流,以便外界新鲜空气进入室内。

四、其他应注意的事项

土培花卉改为水培时,前期应将透明的玻璃容器用报纸包起来。配制营养液时,忌用金属容器,更不能用它来存放营养液,最好使用玻璃、搪瓷、陶瓷器皿;在使用自来水配制营养液时,应放置10~12小时或加入少量的乙二胺四乙酸钠或腐殖酸盐来处理水中的氯化物和硫化物。冬季及盛夏应降低营养液使用浓度(一般为正常的1/3~1/2)。花鱼共养时在营养液的配比上要做适应性调整,配制成既适应鱼生存又适应花卉水培生长的水环境。温度管理上夏季忌高温干热,冬季忌温度过低。此外,还应保持所用水质清洁卫生、不受污染。

相关文章
计量期末复习笔记

计量期末复习笔记

计量期末复习笔记(精选6篇)计量期末复习笔记 第1篇计量经济学复习笔记CH1导论1、计量经济学:以经济理论和经济数据的事实为依据,运用数...

3
2025-09-18
激流三部曲范文

激流三部曲范文

激流三部曲范文(精选7篇)激流三部曲 第1篇一、封建社会下男性的悲哀小说主人公觉新贯穿于《激流三部曲》的始终, 是作者花费笔墨最多的...

1
2025-09-18
加强党建带好队伍

加强党建带好队伍

加强党建带好队伍(精选8篇)加强党建带好队伍 第1篇如何围绕生产抓党建,带职工队伍一.坚持以开磷核心价值观引领职工思想开磷核心价值观...

1
2025-09-18
家长会开场语和结束语

家长会开场语和结束语

家长会开场语和结束语(精选9篇)家长会开场语和结束语 第1篇微微艺术学校画展串词及发言稿王枭丽老师: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1
2025-09-18
近期工作计划101

近期工作计划101

近期工作计划101(精选14篇)近期工作计划101 第1篇在计算机语言中,二进制数由“0”和“1”组成,是计算机语言的基础;在数学语言中,十进...

1
2025-09-18
《警察体育》教学大纲

《警察体育》教学大纲

《警察体育》教学大纲(精选8篇)《警察体育》教学大纲 第1篇《警察体育》教学大纲一、警察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警察体育是人民警察学校教...

1
2025-09-18
集成电路设计及集成系统 实习报告

集成电路设计及集成系统 实习报告

集成电路设计及集成系统 实习报告(精选8篇)集成电路设计及集成系统 实习报告 第1篇实习报告学生姓名:赵承鹏学生学号:20072130专业班...

1
2025-09-18
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精选8篇)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第1篇关于察哈尔汽贸城建设用地指标的申请报告前旗政府:察哈尔汽贸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

1
2025-09-18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