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一班阅读校本课课程纲要(精选4篇)
二年一班阅读校本课课程纲要 第1篇
二年一班颐和悦读校本课课程纲要
一般项目
1、课程名称:颐和悦读校本课
2、课程类型:校本课
3、主讲教师:康英
4、教学材料:颐和星海小学二年级颐和悦读推荐书目
5、授课时间:每周一课时,每学期16课时。
6、授课对象二年一班学生
具体内容
一、课程总目标
1、阅读《戴晓娇和他的哥们》、《神笔马良》、《绿野仙踪》、《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四本书。
2、以阅读指导、师生共读、读书汇报、学科拓展等阅读方式进行阅读。在阅读中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并喜欢阅读,品味经典。
3、能简单复述故事梗概及书中精彩段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4、对阅读学习感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让学生接受优秀思想的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
第一课 阅读指导:《戴晓娇和他的哥们》
教学目标:
1、明确本节课的读书内容《戴晓娇和他的哥们》。
2、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欲望,产生阅读期望进而能够自主、积极地投入到阅读中。
教学方式:阅读指导 教学要点:
1、了解阅读内容《戴晓娇和他的哥们》
2、认识书中的主要人物。
3、认识书中儿童群体。
4、《戴晓娇和他的哥们》的目录。
5、出示《戴晓娇和他的哥们》,引导生思考:有什么想对他说的?
第二课 师生共读:《戴晓娇和他的哥们》
教学目标:掌握阅读《戴晓娇和他的哥们》这本小说的一些基本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学方式:师生共读。教学要点:
1.引导生看目录,你最想看什么?这个故事怎样写的? 2.学生畅谈 3.师指导阅读方法:
(1)读:遇到精彩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2)划:遇到好句、段可以划一划。(3)讲:把自己看的故事讲给同学听。(4)写:写读后感,也可以在书上批注一下。
第三课 读书汇报:《戴晓娇和他的哥们》
教学目标:交流读书方法,学会完整的读一本书,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并能交流自己的读后感。教学方式:读书汇报。教学要点:
1.复习整本书的内容。
2.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活泼与可爱。3.小组交流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章读一读。
4.全班交流读完《戴晓娇和他的哥们》这本书的感想。
第四课 学科拓展:《戴晓娇和他的哥们》
教学目标:采用答题游戏,做个个性阅读与合作阅读形结合的形式 教学方式:学科拓展。教学要点:
1.调查:检查生阅读《戴晓娇和他的哥们》的情况,一共看几遍?。2.阅读分享,以问游戏形式进行答题(1)“足球特各”是_________。
(2)被同学们背地里训“哇哇老师”是_________。3.谈论题:你觉得戴晓娇是怎样的孩子?
第五课 阅读指导:《神笔马良》
教学目标:
1、明确本节课的读书内容《神笔马良》,通过阅读懂得学了本领要以帮助别人为首任。
2、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欲望,产生阅读期望进而能够自主、积极地投入到阅读中。
教学方式:阅读指导 教学要点:
1、老师读故事,学生思考《神笔马良》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儿?
2、引导生认识书中的主要人物。
3、自己读一读,感受下神笔马良的机智。
4、把喜欢的段落自己划一划,并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
第六课 师生共读:《神笔马良》
教学目标:
1、通过读《神笔马良》,初步学会边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
2、培养生爱憎分明的情怀,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欲望,产生阅读期望进而能够自主、积极地投入到阅读中。
教学方式:师生共读: 教学要点:
1、让学生思考《神笔马良》中,马良的神笔是怎样得到的,白胡子老爷爷为什么要送一只神笔给他?
2、引导生画一画,从哪些语句看出马良很喜欢画画。
3、让生思考马良得到神笔有哪些神奇的地方。
4、组织生思考马良用神笔画了些什么,为什么。
5、引导生边读变思考马良的性格特点。
第七课 读书汇报:《神笔马良》
教学目标:
1、能够交流与讲述《神笔马良》故事内容,并进行大胆想象。
2、感受马良的善良、勇敢、机智及爱憎分明的特征。教学方式:读书汇报 教学要点:
1、通过本节课的阅读,让学生思考《神笔马良》中,马良是一
个怎样的孩子。
2、引导生寻找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并能讲述为什么喜欢这一段。
3、让生思考怎样知道这本书所讲的内容并引导生思考没有想清楚的部分及还有哪些问题要共同思考。
4、组织生思考马良用神笔画了些什么,为什么。
5、引导生大胆想象,拓展思维。
第八课 学科拓展:《神笔马良》
教学目标:
1、仿照《假如我有一只马良的神笔》练习创作诗歌。
2、在拓展练习中进行大胆的想象,培养生善良的品质。教学方式:读书汇报 教学要点:
1、引导生思考假如有一只马良的神笔,拿它画什么,并介绍有一个善良的孩子也想有一只马良的神笔,并激发学生想去知道他拿它画什么。
2、出示《假如我有一只马良的神笔》,让生自由的朗读诗歌。
3、让生思考读了这首小诗后自己的愿望。
4、组织生创作诗歌、修改诗歌。
5、同桌交流并进行全班展示。
第九课 阅读指导:《绿野仙踪》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看简介,引导生读作者、目录。
2、引导生学会认读整体书的基本方法。教学要点:
1、引导生思看到《绿野仙踪》后认识作者和目录
2、出示封面,引导生认识封面中的小姑娘及和她在一起的小伙伴都是谁。
3、让生思考本书的作者及对他的了解。
4、认识作者及书中的主人公。
5、引导生阅读故事简介并概述。
第十课 师生共读:《绿野仙踪》
教学目标:
1、引导在阅读《绿野仙踪》并进行积累。
2、以不同形式师生共读:《绿野仙踪》加强和提高学生表达和
运用的能力。教学要点:
1、引导生看名片猜人物,通过三张名片回顾《绿野仙踪》中的三个主人公。
(1)稻草人:读一读并简单讲一讲稻草人的故事,说说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2)铁皮人:说说铁皮人的故事?你喜欢它吗?为什么?(3)多茜:你对多茜的哪些故事印象比较深刻?简单讲一件。
2、选读《绿野仙踪》精彩部分读一读,并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下。
3、对《绿野仙踪》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复述。
4、填写《绿野仙踪》的读书卡,小组内进行交流。
第十一课 读书汇报:《绿野仙踪》
教学目标:
1、引导生交流故事片段并讲述读书感受。
2、通过读书汇报《绿野仙踪》与作者一起感受美丽的仙境发生的故事。教学要点:
1、引导生对“阅读黑压压的森林渐渐„„精神大振„„”这部
分进行美美的读一读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一画并积累下来。
2、对“有了火取暖,多茜不一会就进入了梦乡-够多茜吃好几天”部分,引导生练习写一写读后感。
3、小组进行能简单复述《绿野仙踪》内容。
4、交流展示生写得读后感并进行全班点评。
第十二课 学科拓展:《绿野仙踪》
教学目标:
1、通过角色体验,能够发挥自己阅读的想象力。
2、通过读书汇报《绿野仙踪》加深对本书的理解,激发学生自己创作的欲望。教学要点:
1、引导生回顾本书内容:《绿野仙踪》已读完,如果你有多茜的那双鞋,你会选择立刻回去还是和伙伴们继续探险。
2、出示格林林与多茜之间的对话,引导生进行:(1)自己读一读(2)同桌分角色读
(3)多茜的想法你是怎样理解的?
3、对《绿野仙踪》进行拓展延伸,引导生思考:(1)你喜欢这个故事吗?
(2)参照《绿野仙踪》填写读书卡。(3)如何向好朋友推荐这本书。
第十三课 阅读指导:《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
教学目标:
1、引导生初步了解《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的内容。
2、初步了解这本书的作者托比杨·埃格纳。教学要点:
1、引导生对《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有初步的了解,让学顿生阅读的兴趣。
2、介绍作者托比杨·埃格纳(1912-1990),挪威著名的儿童文学家。
3、对《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书中内容进行介绍,出示简介:猜一猜豆蔻镇是个怎样的小镇?镇上的居民都是什么样子。
4、对《绿野仙踪》的人物进行介绍,让生对三个强盗及主要人物进行了解。
第十四课 师生共读:《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
教学目标:
1、引导在阅读《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中进行积累。
2、展示中加强和提高学生表达和运用的能力。教学要点:
1、与生共读《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内容,师读第一章第一、二自然段,引导生认真倾听。
2、精彩片段共同欣赏:
(1)指导生读第一章第三自然段同时引导生认识豆蔻镇的居民。(2)引导生了解豆蔻镇的标志性的建筑——绿灯塔一样圆形的房子。
(3)了解一个强盗,猜猜他为什么偷一个大活人。
3、选读《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精彩部分读一读,并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第十五课 读书汇报:《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
教学目标:
1、引导对《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的内容进行整体概括。
2、通过汇报交流更加深入地对本文进行理解。教学要点:
1、回顾《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的内容,组织生进行复述。
2、引导生思考从哪几个章节感受这三个强盗潜移默化的改变。
3、组织生讨论三个强盗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角色转变:如果你就是这三个强盗中的一个,你会怎么想?为什么?
5、全班讨论:你最喜欢哪个章节?为什么?
第十六课 学科拓展:《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
教学目标:
1、引导生回顾解《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的内容。
2、通过对人物的分析和对文章的探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教学要点:
1、引导生对《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进行小组讨论将题目改为《豆蔻镇的强盗》好不好?为什么?
2、引导生思考并讨论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3、在《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一文中,三个强盗发生根本改变的是什么。
4、文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5、为什么那里的居民会如此宽容?
6、填一填自己的读书卡。
三、课程评价:
评价的内容应侧重态度与能力,减少量化,多进行分析性的评价。要在学生活动的情景中评价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进行个性化评价。同时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评价的形式以成长记录为主,要体现过程。
1、采取学生自己填写读书卡并进行自评的形式。
2、对学生填写的读书卡进行学生间互评的形式。
3、进行全班交流、汇报及展评的形式。
4、教师对学生填写的读书卡进行评价,其中自评占20%,互评占20%,班级评占20%,教师评占40%。
二年一班阅读校本课课程纲要 第2篇
十一月二十二日星期二雪
今天,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雪纷纷扬扬下得很大,好像一个个小姑娘在空中翩翩起舞。雪花真美啊!
我喜欢冬天!
二年一班:陈佳丽
十月十三日星期日多云
今天晚上我梦见自己成了一位中学的大学生,穿着洁白的校服,加上洁白的球鞋,粉色的丝袜,美丽极了。
当我还成一名大学生的时候,我还想念着小小时候美好的时光,亲爱的伙伴之间互相帮助。一起蹦跳玩耍。在梦里我看见他们了,我们又一起走回了童年的时光。
二年一班:亢淇
十月二十日星期一阴
晚上,我们一家人吃完晚饭。妈妈在厨房洗碗,爸爸在书房里看报纸,爷爷奶奶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我在写作业。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真开心,真快乐!
二年一班:李博雅
十一月一日星期四晴
今天我和姑姑一起去送牛。在送牛的过程中,我发现牛也很听话、很憨厚、很可爱。他很善解人意,不乱跑,总是静静地吃草。
我们要和它做朋友,不要伤害它,因为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二年一班中秋活动 第3篇
一、老师介绍中秋博饼活动的由来:
相传,中秋博饼,是郑成功屯兵时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励鼓舞士气而发明的。于是,一代一代传下来,就成了如今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
其实,中秋节博饼,博的是一个开心,博的是一个好兆头,现在这种游戏活动不仅深受人们的喜爱,周边地区也深受影响,逐渐开拓出闽南人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
据说是三百多年前,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夷收复台湾。郑成功的士兵基本上来自福建、广东各地,到中秋节前后,士兵们思念亲人。郑成功的部将洪旭,为了抚慰士兵离乡背井、思亲想家之念,激励士兵先国后家,克敌制胜的斗志,便与兵部衙堂的属员,经过一番筹谋,巧设“中秋会饼”,通过“掷骰子”活动让士兵们赏月玩饼、品茗谈天。
举办活动意义:全体同学欢聚一堂,让我们一起迎接美好未来 活动目的:丰富大学的生活,感受集体的温馨 活动地点:学校教室 活动成员:二年一班全体学生
活动时间:2014年9月5日
星期五
活动设备:陶瓷碗、色子、礼物(各个奖项的礼物)
二、老师介绍博饼活动规则:
博饼奖项:每组设“状元”1个,“对堂”2个,“三红”17个,“四进”6个,“二举”33个,“一秀”50个。一组共有109奖项,活动小组:17人一组
老师分配各组
三、活动结束:
1、教室卫生打扫,教室桌椅回位
2、各班委全部留下;自愿留下同学
3、教室各种设备的检查和还原
四、小结
中秋节是人们盼望团圆、思念亲人这情感的寄托节日,是一个以亲情为主干线的节日。为了开展好中秋节主题活动,营造喜庆热烈、文明祥和的社会氛围,为了帮学生度过一个愉快有意义的节日,我校各班开展了中秋节博饼活动。活动过
二年一班晨检计划 第4篇
为落实教务处开学初制订的关于各班级开展晨检活动的计划,结合本班学生情况和现有的教学资源,特制订了此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巩固学生在学习、安全、卫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校纪遵守等方面内容,验收学生的掌握理解情况,强化积累在学习、康复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育目的1、通过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安全防范知识,形成一定的避险技能。
2、通过主题班会教育,采用多种形式,有效对学生进行安全、礼仪、理想、卫生等方面教育。
3、通过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劳动技能等的培养,对学生进行智力开发、康复训练。
三、具体要求
1、晨检要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2、分析学生的特点、弱点,重点落实,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
3、灵活方法,激发兴趣,全面检查学生的各方面情况。
4、遵循智力低下儿童教育发展规律特点,有的放矢。
5、配合学校整体工作,积累经验。填写好晨检记录。
四、具体内容安排
周一、安全教育
周二、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