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绘本《花婆婆》(精选12篇)
二年级绘本《花婆婆》 第1篇
《花婆婆》读后感
我们每个人在小时候,都像小爱莉丝一样,还不知道将来会做什么样的事!但就在那个懵懵懂懂的年纪,小爱莉丝说:“爷爷,我长大 以后,要像你一样去很远的地方旅行。当我老了,也要像你一样住在海边。”爷爷笑着让她记住, 要做第三件事:“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艾莉丝响亮地答应了。 自此,这三件事就如她人生中的信念和指路明灯般,引她前行当原野上、上坡上、公路边、空地上、石墙下到处开满了鲁冰花的时候,她终于完成了第三件事。艾莉丝不仅自己做了一件让世界更美丽的事,而且她晚年扮演了爷爷的角色,她重复了爷爷当年的话,把这份爱和美好播撒在更多孩子的心里,故事巧妙地回环,让那份美好触手可及!感谢新元老师的分享。我们将《花婆婆》带给孩子,就是将这份美好继续传递,我们也在做着“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这样的感觉真好。
《花婆婆》读后感
读罢这本书,我们学校的几位老师都有着很多的感受和想法,在讨论时我们都关注到的这本书的第一页。书中第一页这样写道:“献给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每一个人”。我们认为,这句话既是爷爷对艾莉丝的希望,也是艾莉丝自己的人生信条。 从坐在爷爷大腿上听故事的小姑娘,到离开家乡在图书馆为大家带来方便的卢菲丝小姐,她长大成人并且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目标。从城市到热带小岛、到沙漠、到丛林,她领略了异域的风情,结识了难忘的好友,也完成了自己第二个人生目标。她住在了海边,面对着美丽的海景,她思考“如何在能让世界变得更美丽?”为了这个目标,她一直苦想。从图画中不难看出,此时的她已步入中年,发根发白。可她依然没有放弃,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她变成了别人眼中的“怪婆婆”,她的行为不被人理解,可是她自己明白,她在播种美丽。最终,当美丽的鲁冰花开遍小城的时候,她变成了年老的“花婆婆”。这本图画书用倒序的手法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女人平淡而又美丽的一生,主人公的行为告诉读者,让世界变得美丽,重点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自己的坚持和传承。读完这本书,其实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为了让世界变得更美丽,我们又应该做点什么呢?在我们看来,这个问题应该是时问时新的,不同的阶段,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是不同的,得到的答案也是不尽然的。可只要我们秉持“有意义的行为”一直做下去,就定能收获美丽。
《花婆婆》读后感
《花婆婆》是关于一个人一生经历和梦想的故事,也是关于如何使世界变得更美丽的故事。从这个绘本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精彩的图文呈现,还有精致的大梦想和独特的大胸怀。在带领孩子们阅读的过程中,不光是让孩子了解知道花婆婆的一生,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们思索:我们可以做什么,让世界变得更美丽?
《花婆婆》读后感
感觉《花婆婆》跟我以前读过的低幼儿童绘本不同,这个绘本的文字很多,实际上图画给我的冲击性并不强,它对于儿童的文字理解能力的要求可能比较高一些。《花婆婆》这个绘本最大的亮点是较强的故事性,是这个故事所蕴含的对人生所追求的美好意义。故事最令人感动的是书中的花婆婆不仅仅完成了儿时的梦想和对爷爷的承诺,更是充当了让世界变美丽使命的传递者。而去完成世界变美丽的这个使命会成为一代代儿童读者内心的伟大信念,从而奠基他们整个人生的美好希望。如果儿童愿意,如果儿童敢,他们就会背上一份勇气、带上一份执着,去实现梦想,我想这应该作者在这一绘本中所带给孩子们的最大正能量。
《花婆婆》读后感
花婆婆让孩子们看到的是奉献是爱。《夏洛的网》中夏洛在临死之前说人的一生总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帮助小猪威尔伯活下去,收获一份友谊,为了这份友谊奋不顾身,无私的奉献、付出,这就是人生的意义。花婆婆一生在做的就是让世界变得美丽的事,其实也是在实现她的人生价值。我们常说立德树人,实则就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花婆婆便是难得教育契机,爷爷到花婆婆到我,再到读书的我们,爱与奉献的种子在孩子心中扎根,这是一件多么美丽的事情。
二年级绘本《花婆婆》 第2篇
读绘本《花婆婆》有感
暑假期间,我读了《花婆婆》这本书。这本书图画精美,内容丰富,故事里面的花婆婆是个非常喜爱种花的老婆婆。当花婆婆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她的名字叫“爱丽丝”,她和爷爷住在海边的一个城市里。爱丽丝常常坐在爷爷的腿上,听爷爷讲一些过去的事情。她还答应了爷爷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去很多地方旅行,第二件事是长大要住在海边,第三件事也就是最难的一件事了,要让世界更美丽、更丰富。前面的两件事爱丽丝都做到了,最后的事爱丽丝通过努力也做到了。艾丽丝真棒!
我也要像花婆婆一样,答应别人的事情不管有多困难,一定要去做到。平时不乱涂乱画,不乱扔垃圾。让我们生活的家园更美好。
二年级绘本《花婆婆》 第3篇
二年级是写话的起始阶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一学段的写话目标中指出: “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象中的事物。”可见,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找到孩子感兴趣的写话点非常重要。低年级孩子善模仿,找到好的模仿范本,比教师的说教效果会好很多《。蚯蚓的日记》是一本很有趣的绘本故事,它以日记的形式讲述了蚯蚓的日常生活。教师可以利用绘本故事图文结合的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阅读中学习以日记的形式来写生活中的事物,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教学目标】
1. 阅读绘本《蚯蚓的日记》,感受日记内容的丰富、有趣,激发阅读绘本的兴趣。
2. 通过阅读,学习从生活中选取材料写日记, 并尝试以动物的身份写日记。
3. 体会写日记的乐趣,喜欢写日记,觉得写日记不是一件难事。
【教学重难点】
感受以动物身份写日记的有趣,尝试以动物的身份写日记。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 猜谜语
出示“:没眼也没脚,走路爱扭腰。雨天出门逛, 晴天地下藏。生来不怕湿,害怕太阳照。”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 介绍绘本《蚯蚓的日记》
老师把蚯蚓请到黑板上来。(师板画:蚯蚓小弟)这位蚯蚓小弟到底有哪些秘密呢?今天老师把他的日记带来了。读读这本书的名字。(板书课题: 蚯蚓的日记)让我们顺着蚯蚓的笔迹走进他的世界,看看蚯蚓在他的日记里写了什么吧。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板画蚯蚓小弟,一是激发孩子们阅读的兴趣;二是将蚯蚓拟人化,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阅读绘本,感受内容的丰富
1.阅读第一则日记
师:这则日记写了什么内容?你们在生活中除了妈妈的嘱咐,还会有哪些人对你嘱咐?
师:从这三件事中,你知道了蚯蚓的哪些知识?
师:是呀,我们不仅知道了蚯蚓的生活习性,还明白了日记里可以写长辈、老师的嘱咐。(板书:教导)
2. 阅读两则日记
师:这两则日记,蚯蚓小弟又写了什么事?(板书:学本领)
师:为什么他们都学不会? 因为他们各有各的特点与本领。(说得真好,蜘蛛有蜘蛛的本领,蚯蚓有蚯蚓的特长。)
3. 继续阅读日记
师:我们也停下来想想,为什么说跳房子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呢?
师:这两则日记有什么共同点?(板书:危险)
(设计意图:指导孩子阅读上述比较典型有趣的日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由扶到放,边读边想,边读边概括,学习阅读方法,为后面的自读绘本和写话练习做铺垫。)
4. 小组合作读绘本
师《:蚯蚓的日记》有意思吗?打开老师给你们打印的书,请你们接着读。在读之前,老师有个小要求:读完一则日记就把内容概括好写在下面。比比哪组读得最快,写得最快?
5.交流概括的内容
师:每组说两件事,其他同学注意听,没说到的内容待会请你补充。(师伺机板书)
(设计意图: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完成阅读任务, 养成阅读习惯。通过后续的阅读和概括,发现蚯蚓日记内容的丰富多彩,表达上的自然有趣。同时通过交流,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情,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
三、联系生活,练写日记
1.联系生活
师:蚯蚓在日记里写了这么多事,你们在平时生活中碰到过这些事吗?谁来和大家分享分享?
2.学生练写
出示要求:我也来把生活中的趣事写下来。要求:写3~5句话得3颗星,字迹清楚得1颗星,标点正确得1颗星。
3.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由蚯蚓的日记内容,迁移到学生自己的生活,提出练写的要求,时机适宜,学生有话可写;同时提出练写的评改要求,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话习惯。)
四、学习以动物的身份写日记
1.变成小动物,即兴采访
师:刚才同学们写的都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可是《蚯蚓的日记》这本书中写的这些事都是发生在谁身上的?文中的“我”指的是谁?(蚯蚓) 如果我们也以动物的身份来写日记,你想以哪种动物的身份来写?“巴拉巴拉能量,呜卡拉卡,变!” 哈哈,你们都变成什么动物了呢?
师:老师采访一下,你是什么动物?请你做一做动作,学着叫一叫。
(设计意图:发现文本的特别之处——以动物的身份写自己。为了让学生很好地进行身份转换, 采用《巴拉巴拉小魔仙》中的咒语,将学生点化为小动物,再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动作,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增强孩子角色转变的趣味性。)
2.再读日记,讨论注意事项
师:以动物的身份来写日记,还要注意什么呢?我们再来看看蚯蚓小弟怎么写的?
师:这则日记写的是什么事?蚯蚓是怎么跳舞的?那如果是大象会做什么动作呢?猴子呢?那么以动物的身份来写日记,我们要注意什么?动作要符合动物的特点。(板书:动作特点)
师:再来看下面这则日记,快速读完,说说写的是什么事?(挨批)
师:蚯蚓挨批是因为什么?(吃功课)那如果是小猪上课会因为什么挨批呢?(睡觉)还有哪些动物会因为什么原因挨批?
3. 出示例文,巩固注意事项
出示教师以动物青蛙的身份写的例文:池塘里要开晚会了,小鱼妹妹表演舞蹈,蝴蝶姐姐走时装秀。嗯……我表演什么呢?妈妈说我嗓门大,那我来个独唱吧。轮到我了,我跳上荷叶舞台,“呱呱呱” 地放声歌唱起来。大家都捂起了耳朵说“:唱歌怎么一个调子呀?真难听。”唉,真是太丢人了,羞得我钻到水底去了。
师:我们在以动物的身份来写日记时,还要注意动物的生活习性。(板书:生活习性)
4. 第二次练写
出示要求:我还能以动物的身份写日记。写3~5句话得3颗星,写出动物的特点得3颗星,字迹清楚得1颗星,标点正确得1颗星。
交流写话内容,认真听,猜一猜他写的是什么动物,有没有写出动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再次通过阅读文本,从中学习以动物的身份来写话的写作技巧。合理巧妙地使用教师的例文引路,为孩子的写作铺路架桥,降低习作难度,消除孩子习作的畏难情绪。从学生写的作品看, 学生已经学会了以动物的身份来写日记了。)
五、总结延伸
1.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
师:写日记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你可以把你每天听到的、看到的、做过的、想到的事,像蚯蚓那样都记在日记里。
2.拓展
还可以这样写日记,出示图片,介绍照片式日记、一句话日记。小朋友,让我们尝试着经常写写日记,用日记来记录我们成长的足迹吧!
二年级绘本《花婆婆》 第4篇
“一本好的绘本可以让孩子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可以让父母看见自己的孩子。”方素珍喜欢用自己的小儿子胖石头举例。她说胖石头大概5岁的时候看了《大卫,不可以》,一直很喜欢。但这本图画书在他们的生活中“发酵”,要等到差不多是胖石头上初中后的某一天了。和所有的淘气的小男生一样,那天胖石头在学校也犯了错,老师的告状电话打给了妈妈。方素珍说,她当时和所有妈妈一样很生气。结果那天晚上回家后,她竟然发现儿子没在家。
这时,她的手机上收到一条短信,是胖石头发过来的,告诉妈妈自己跑到家附近的公园去罚站了!而且准备罚站到夜里12点,晚饭也不吃了!
方素珍当时就在心里惊呼:“天哪,他可是一个小胖子,吃饭是他最喜欢的事情!”很快,她懂了儿子的意图—— 他就像《大卫,不可以》里的情节一样,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妈妈:“我错了!”
那天晚上,胖石头回到家洗完澡没有直接去睡觉,而是安安静静地坐在床边。他在等待—— 就像《大卫,不可以》中的大卫那样,等待妈妈过去抱抱他。方素珍当然去抱了他。
“绘本可以让父母与孩子共情,从而产生共识与共感。当然,有了绘本不代表不会有亲子问题,但起码在某个养育的节骨眼上,绘本会让暂时紧张的亲子关系得到缓冲。”对这件事,方素珍如此评价。所以她也认为,好绘本还是桥梁,可以让父母和孩子更懂彼此。
好绘本有疗愈功能
在带孩子读了绘本后,很多家长恨不得绘本的“功效”立即显现,一旦短期内没见到孩子从绘本中学到什么,就会很失望。方素珍却不是这样想的,她认为:“好绘本就像一颗种子一样,播撒下去后,要等某一天才会在孩子心里发芽、开花。”的确,她家的胖石头“活学活用”《大卫,不可以》也是在多年之后了。
同样的,好绘本也把一些美好的东西播撒到成年人的心里。
方素珍是集绘本创作者、翻译者和推广者于一身的绘本人。在和孩子共读的同时,自己也越来越感受到绘本是一门浓缩的艺术,很多人生智慧和生活哲学都蕴藏在这个故事中,让人折服。她诚恳地说:“在我35岁接触了绘本之后,就没再读过大部头的书。”
好绘本是位交往教练
胖石头18岁去澳大利亚留学后,方素珍最不担心的就是儿子与人交往和相处的能力。因为胖石头是被好绘本“喂”大的,那些绘本里到处都是“友善”“礼仪”和“替他人着想”,读多了,自然就形成了一个孩子的行为意识。
当然,绘本不一定能马上、直接地改变孩子,但是它具有的丰富的社会性情感所表达的,恰恰能让孩子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心,学会同理他人,乐于分享,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菲菲生气了》《奥莉薇》《和甘伯伯去游河》《阿文的小毯子》等优秀的绘本,里面都折射出交往能力、情绪控制、建立自信心的和遵守规则等孩子要经历的心理发展的关键点,亲子共读时,父母稍加引导,就能帮孩子去不断发展自己做得好的那部分,调整有欠缺的部分。
方素珍的共读建议
绘本各有独特气质,“十八般武艺”要一一尝试。
好的绘本有自己的独特气质,父母需要有“十八般武艺”,可以尝试不同的阅读方法。比如读《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语气可以活泼、夸张一些;读《外婆住在香水村》,则适合用轻轻的、缓缓的、娓娓道来的语气讲述;读《我们去火星》,可以手舞足蹈地讲给孩子听,带上孩子一起身临其境!
这些年,方素珍去过80多个城市,看到有一些父母总是希望通过绘本教孩子识字。她说这其实并不是不可以,但识字肯定不是绘本的重要功能,可以“顺便”“再顺便”一些。
和孩子一起读绘本时,孩子收获最大的应该是爸爸妈妈陪伴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而对父母来说,如果用心陪伴孩子共读,去感受好绘本中那些美好和智慧,这段时光也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盈。
孩子抗拒读书时,先讲故事吧
现在不少父母有了让孩子阅读的意识,于是可能无意识地将阅读变成了一件严肃的事,激发了孩子的逆反—— 越让他读越不读。方素珍告诉我们,面对这种情况,一定别强迫孩子,否则只会让亲子关系更紧张。
她建议面对那些对绘本还没有“感觉”的孩子,父母可以先从讲吸引人的故事开始。她也提醒父母,其实阅读是一个大概念,阅读的目的是求知。所以,除了从看书中获取知识,家长的言传身教也是很重要的途径。
有些孩子不喜欢看书,但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故事。如果希望孩子看哪本绘本,父母自己不妨先看几遍,充分理解这个故事,然后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把故事讲给孩子听,最好还能变着花样讲。等孩子听上瘾了,不断要求“再讲一遍”时,再找机会引导孩子去看“还能讲出更多故事”的绘本。
花婆婆绘本好句 第5篇
2、每当我看见在街上行走的老人,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位身材矮小、满头黑发的乡下妇女奶奶。
3、我捧起奶奶的手,手背上青筋暴露,像枯树枝似的`,就是这双手时刻照顾着我。
4、奶奶也有过一双光滑、灵巧的手。她曾用那双手为我绣过花儿,为爸爸缝过衣服,为妈妈织过毛衣;她曾用那双利索的手,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
5、粗糙得像一个经历多少风霜的老树枝,黑乎乎的双手里有许许多多的斑纹,深深陷进去的皱纹像一棵树皮破裂的大树。这就是我敬爱的奶奶的手。
6、我奶奶的样子和蔼慈祥,眯缝着两只眼睛,尖尖的鼻子,嘴巴小小的,耳垂特别大,就像观音菩萨的一样。
绘本《花婆婆》教学设计 第6篇
一.活动目标:
1.体会“做一件让世界变得美丽得事情”的美好。2.理解故事并对四季的花卉感兴趣,乐意不同的韵律节奏进行表达。二.活动准备:
1.四季特征明显的花:迎春花.桃花.油菜花.荷花.玫瑰.菊花.桂花.红梅.腊梅.水仙花.白玉兰。
2.《花婆婆》PPT。3.儿歌“四季花开”:
暖和的春天来到了,什么花儿朵朵开? 炎热的夏天来到了,什么花儿朵朵开? 凉爽的秋天来到了,什么花儿朵朵开?
寒冷的冬天来到了,什么花儿朵朵开?(备有:我们种的什么花儿开)
4.背景音乐。三.过程与记录:
(一).听故事。
1.引出活动:
老师:今天带来一个故事(出示PPT),题目《花婆婆》认字吗?《花婆婆》。你们认为花婆婆是个什么样的人?花婆婆是干什么的?
2.讲述故事
老师:花婆婆到底是干什么的?我们一起听故事。(音乐起)(播放故事)(讲到:第三件事后,提问)。
老师:小女孩答应爷爷要做哪三件事?
学生:做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到世界去逛逛(老师:就是去旅行)……在海边住……
3.继续讲故事。
(二).四季开的花
1.说说四季开的花:讲到“花婆婆”准备种花时,引发交流四季开的花。
老师:花婆婆想,如果海边开满了鲜花,世界一定变得更美丽;如果海边一年四季都开满鲜花,世界一定变得更美丽。
学生:桃花是在春天里开得……荷花是在夏天里开的……
老师:除了这些花,你还能说出其他花的名字吗?
学生:梨花……康乃馨……(很踊跃)。观察,孩子对于花卉的经验有多少。
2.分一分:四季不同的花。
老师:其实,我们现在知道的花的名字有7000多种。我准备了一些花的照片,你和朋友两人一起,去认一认:这是什么花?是在什么季节开放的? 把它们放在相应的字卡的下面(字卡为:春天花儿.夏天花儿……)
学生:(操作)。——这时应该关注不认识字的孩子。老师出示字卡时,孩子跟读一边。
(三).一件美好的事
1.回归故事。
老师:花婆婆知道了那么多四季开放的花,写信买了许多花籽……可是,孩子们也不知道将来会做什么!
2.美好的事情。
老师:你觉得做什么事,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呢?——深化“美好的事情”,让孩子拥有一个理想。
学生自由回答。
《花婆婆》读后感二年级作文 第7篇
在花婆婆很小的时候,爷爷就告诉她,要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情,那个时候她虽然不知道该怎么做,但是她记住了。她长大以后,一直记着这件事,她走遍世界各地,最后想到了种植鲁冰花,在她经过的所有的地方都撒上花的种子,年年春天鲜花盛开,世界变得更美丽了。
妈妈告诉我,我也可以像花婆婆那样从小就记着要做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情,比如,不乱扔垃圾、不踩草坪、不摘花园里的花、不揪树叶如果,我们每一个小朋友从现在开始就做好这些事情,大家一直做下去世界一定会变得更美丽。
二年级绘本《花婆婆》 第8篇
师:小朋友们, 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 (齐) 喜欢!
师:今天, 我们一起来读两个绘本故事。
(师课件出示《最奇妙的蛋》封面, 生齐读书名。师用红线圈出“最奇妙”三字。)
师:在你心中, 最奇妙的蛋是什么样的蛋?
生:黄色的蛋。
师:不够奇妙。有没有在颜色上更奇妙的蛋?
生:彩蛋。
师:是的, 彩色的蛋, 在我们生活中见不到的, 那才叫奇妙呢!
生:会画画的蛋。
师:你的想法很奇妙, 蛋竟然能像人一样会画画。
生:怎么敲也敲不破的蛋。
生:鸡蛋里孵出的不是鸡, 是人。
生:蛋的形状方方正正的。
师:你们的想象真奇特, 连听课老师的笑声里都透着赞赏呢!这是你们小脑瓜中想出来的“最奇妙的蛋”, 接下来我们看看故事书中最奇妙的蛋又是怎样的。
师: (一边出示绘本一边讲) 在很久很久以前, 有三只母鸡咯咯咯地吵个不停, 她们都说自己是最漂亮的母鸡 (PPT呈现三只母鸡) 。一只叫圆圆, 一只叫琪琪, 一只叫毛毛。她们三个漂亮在哪里呢?
生: (读) 圆圆有最漂亮的羽毛。
生: (读) 琪琪有最漂亮的腿。
生: (读) 毛毛有最漂亮的鸡冠。
师: (继续讲) 三只母鸡都认为自己是最漂亮的, 怎么办呢?她们决定去请教国王。国王告诉她们:“你们会做什么, 比你们长得好不好看重要多了。你们三个谁能生下最奇妙的蛋, 我就封谁当公主。”
师:国王封公主的条件是什么?
生:谁能生出最奇妙的蛋, 就封谁当公主。
(师继续讲故事)
师:故事讲到这儿, 还记得吗?国王许下的诺言是
生:“你们三个谁能生下最奇妙的蛋, 我就封谁当公主。”
师:三只母鸡生下怎样奇妙的蛋呢?一只母鸡生下的蛋是
生:椭圆形的, 小小的。
师:这个蛋最主要的特点是
生:最完美的。
师:真好, 很善于倾听, 把最关键的词记住了。 (出示国王的赞美语句, 板书:最完美。)
生: (以夸张语气朗读) 这是我见过的最完美的蛋!
师:第二只母鸡生下的蛋是
生:连鸵鸟见了都会嫉妒的“最大的”蛋。
师:第三只母鸡生下的蛋是
生:最不可思议的蛋。
师:“最不可思议”就是怎么也想不到。这三个蛋, 你们觉得哪个是最奇妙的?你赞成国王封谁为公主?
生:毛毛的蛋最奇妙。因为她生的蛋是彩色的, 而且是四方形的。
生:我觉得琪琪的蛋最奇妙, 你见过世上有连鸵鸟看了都会嫉妒的蛋吗?
生:圆圆的蛋是最完美的, 没有一点点不好的地方, 还不够奇妙吗?
生:三个都应被封为公主。因为第一个是最完美的, 第二个是最大的, 第三个是最不可思议的, 它们都是最奇妙的蛋!
师:你们很为难, 是吧?后来结果到底是怎样的呢?我先不说, 我只知道, 最后 (出示最后一幅图:“三只奇妙的蛋孵出了三只奇妙的小鸡, 一只硕大无比, 一只完美无缺, 一只彩色四方, 他们排着队昂首挺胸向前走。”) 我们该把掌声送给谁呢?
(大家一起给与作者想的一样的学生鼓掌。师出示结局:从此以后, 三只母鸡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而且继续生世界上最奇妙的蛋。)
师:《最奇妙的蛋》讲完了。你们觉得在这幅图里, 还有哪儿很奇妙呢?
生:三只小鸡也很奇妙。
师:三个蛋孵出了三只小鸡, 一只是最完美的, 一只是最大的, 还有一只是最不可思议的。现在, 你觉得奇妙就是
生:奇妙就是和别人的不一样。
师:对, 奇妙就是与众不同。
生:和普通的东西不一样。
师:对, 奇妙就是独一无二。
师:好极了!奇妙就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奇妙”的理解, 只要能根据事物的特点, 想得与众不同就是最棒。让我们带着自己最奇妙的想象走进下一个故事。
板块二再读绘本续“奇妙”
师:我们今天讲的第二个绘本故事是《古利和古拉》。这个故事是日本作家中川李枝子写的, 图是由山胁百合子画的。读读书名, 看看封面, 猜一猜哪个是古利, 哪个是古拉, 要说出理由。
生:蓝色的是古利, 红色的是古拉。因为古利的衣服和帽子是蓝色的, 古拉的衣服和帽子是红色的。
师:有道理, 名字的颜色和他们衣服、帽子的颜色是一样的, 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区分。赞成他的观点的请举手。 (生齐举手) 我也赞成。你们真会观察, 能通过图和字体的颜色来推论。
师: (开始讲故事) 田鼠古利和古拉提着大篮子到树林里去, 他们一边走一边唱 (出示歌词:“我们的名字叫古利, 叫古拉。在这世界上, 最最喜欢啥?做好吃的, 吃好吃的。古利, 古拉, 古利, 古拉。”教师按节奏读, 师生合作按节奏读, 加动作读。)
(出示:“要是捡到满满一篮子橡子的话, 就放好多好多糖, 煮得甜甜的。”“要是捡到满满一篮子栗子的话, 就做栗子酱, 煮得软软的。”)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橡子, 什么是栗子吗? (借助图片认识橡子和栗子) 谁知道, 这两句话哪句是古利说的?哪句是古拉说的?
生:第一句话是古利说的, 因为古利在捡橡子。
生:第二句话是古拉说的, 因为古拉的旁边是栗子。
师:你们不但会观察, 还会根据图片来推测, 真了不起!男同学当古利, 女同学当古拉,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话。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师课件出示:他俩一边说着一边走, 忽然哎呀!路中间有个好大好大的)
师:他俩一边说着一边走, 忽然哎呀!路中间有个好大好大的什么呢?你觉得会是什么?
生:洞。
师:突然出现一个洞, 是有些奇怪, 但不够“妙”。联系前面他们喜欢做好吃的, 吃好吃的, 你希望他们碰到什么?
生:一个大蘑菇。
生:出现一个好大好大的蛋, 蛋是好吃的。
师:看来你已经把他们俩的心思摸透了。
生:我也觉得是一个蛋。
(师课件出示大鸡蛋)
师:哇, 果然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鸡蛋。怎样才能把这个大鸡蛋搬回去呢?看看图, 他们用了什么办法?
生:用绳子把鸡蛋绑起来, 抬回家。
师:这个办法行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不行。他们俩手都伸直了, 脚也踮起来了, 可鸡蛋还是躺在地上, 抬不起来。
师:看来, 这个办法行不通。他们还想出了什么办法?
生:把鸡蛋搬回家。
师:这个办法行吗?
生:也不行, 古拉用力搬, 可她站都站不起来, 古利也弯着腿, 鸡蛋却一动不动。
师:嗯, 这个办法也行不通。他们还想出了什么办法?
生:把鸡蛋滚回家, 可是也不行, 鸡蛋撞到石头会破的。
(通过做动作理解“骨碌”就是“滚”的意思。)
生:用篮子装, 可是篮子太小, 装不下。
师:这些办法都行不通, 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呢?我们一起帮他们出出主意吧。
生:叫森林里的动物来帮忙抬。
生:叫辆卡车来运。
生:把锅拿来在这里做。
师:谁又猜中作者的想法了呢? (继续讲故事, 绘声绘色地讲述至“把锅架到火上, 开始烤蛋糕”。)
师:蛋糕放在火上烤了, 古利和古拉又开始唱起歌来。
生: (按节奏唱) 我们的名字叫古利, 叫古拉
师:他们一边唱歌, 一边等着蛋糕烤好。
(师逐页出示画面和文字, 继续讲述故事至“那个好吃劲儿啊, 就别提了”。)
师:“那个好吃劲儿啊, 就别提了。”作者说别提了, 可是, 他们吃蛋糕的样子真的很有趣哦, 我们还是来提一提, 好吧?这些小动物都是怎么吃的?
生:大象是用鼻子吃的。
师:大象是用鼻子吃吗?大象是用鼻子
生:吸住一块蛋糕, 往嘴里放。
师:刚才你用了“吸”这个动词, 很好!你再说一遍给大家听。
生:大象用鼻子吸住一块蛋糕, 往嘴里放。
师:真棒!掌声送给他。他用一个动词把大象怎么吃蛋糕说出来了, 了不起!
生:蚂蚁把蛋糕背出来吃。
生:野猪抓起蛋糕, 大口大口地嚼着吃。
生:鳄鱼捧着一块大大的蛋糕, 狼吞虎咽地吃。
生:小鸟把蛋糕放在地上, 一口一口啄着吃。
师:想说的同学太多了。这样吧, 和自己的同桌说一说, 要仔细听。同桌说得不错的, 请为他竖起大拇指。
板块三创意读写绘“奇妙”
师:蛋糕这么好吃, 大家都吃得很开心, 剩下的只有硬邦邦的大锅和鸡蛋的空壳。猜猜看, 古利和古拉会用大鸡蛋壳做什么呢?要有自己奇妙的想法哦。
生:他们会把蛋壳做成锅, 拿来烧饭。
师: (画半个蛋壳口朝上并在旁边写上“锅”) 你的想法的确很奇妙。
生:拿来做房子。
师: (边画房子边解说) 如果做房子, 蛋壳圆圆的部分就要在上面了, 这样才能遮风挡雨。房子还要有门, 有窗。
生:还要有烟囱。
师:对, 还要画上烟囱 (在图旁边写上“房子”) 。你的想法也很奇妙哦!好, 我们不接着说了。现在请大家拿出作业单, 把你想到的用蛋壳做成的奇妙的事物画下来, 然后像曹老师一样, 用简单的几笔画在作业单第一题的方格里, 并在旁边写出名称, 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生画, 教师巡视指导, 做标记。)
师:刚刚曹老师给打上五角星的小朋友起立, 把你们奇妙的想法和大家说一说。介绍时要说清楚“古利和古拉把鸡蛋壳做成了”。
生:古利和古拉把鸡蛋壳做成了船。
生:古利和古拉把鸡蛋壳做成了伞和鸟窝。
师:我觉得他的想法很奇特。 (投影出示学生作品)
生: (介绍作品) 左边的一幅图是蛋壳口朝下变成伞:密集的雨点打下来, 古利和古拉撑着大大的鸡蛋壳伞, 躲在下面, 张开双臂, 似乎在说:“哈哈, 鸡蛋壳伞真好, 瞧, 雨水一点儿也淋不到我们哦!”右边的一幅图是蛋壳口朝上, 变成鸟窝:一棵苹果树上结着两个苹果, 伸出的树杈上有一个鸡蛋壳鸟窝, 一只小鸟在窝里, 一只小鸟正飞出窝。
师:大家的想法都很奇妙, 太棒了!那古利和古拉把鸡蛋壳变成了这些东西以后, 又会用这些东西做什么事呢?后来又会发生怎样有趣的小故事呢?请大家用几句话写在作业单的格子里。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生写, 师巡视指导。)
师: (投影展示学生作业) 我们来听听这几个小朋友写的小故事。
生 (圆媛) :古利和古拉把鸡蛋壳做成了雨伞, 下雨天可以挡雨用。古利和古拉把另一半的鸡蛋壳做成了小鸟的窝, 小鸟休息的时候和睡觉的时候可以去窝里休息。
师:圆媛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呢?说出一处我们就给她加一颗星。
生:圆媛写清楚了鸡蛋壳可以做成什么, 有两种想法, 可以加两颗星。
师:圆媛把鸡蛋壳做成伞挡雨写得很清楚, 但这个“用”字可以省略。再看看, 后面这句有没有意思重复的地方?
生:我发现了有两个“休息”, 是重复的。
师:我很佩服你, 连“重复”你都知道。是啊, 说话重复, 就给人啰唆的感觉了。还有, “睡觉”也是一种休息哦, 这样说也重复了。谁能来帮圆媛改一改?
生:小鸟飞累了, 就可以回到窝里休息。
生 (圆媛) :小鸟找到食物, 就飞回鸟窝里休息。
师:圆媛自己也会修改, 很了不起!加一颗星。
生:标点符号占一格做到了, 也可以得一颗星。
生:自然段开头空了两格, 格式正确可以加一颗星。
生:“另一半”这个词用得好, 可以加一颗星;把鸡蛋壳做成新的东西后, 用来做什么也写清楚了, 也可以加一颗星。
师:好多颗星啊!咱们一起来数一数吧。一, 二, 三哇, “七星级”的写话作业哦!
(生非常激动, 纷纷鼓掌祝贺。师展示另两位小朋友写的话, 按照同样的方法一起评价, 一起商量提出修改建议, 再一起数星星, 一起鼓掌祝贺。)
师:那作者是怎样写的呢?哪些小作者的创意和作者一样呢? (出示:“古利和古拉用大大的蛋壳做了一辆汽车。哈哈, 他们一边唱歌, 一边开着蛋壳汽车回家了。”) 想到用蛋壳做成汽车的, 掌声送给自己吧!
师:作者在写绘本的时候, 还在旁边画了小树和小草, 还给汽车加上了轮子和方向盘, 整个画面就更加丰满了。你们回去以后, 也把自己的画面补充丰满。下课。
花婆婆绘本教案1 第9篇
活动目标:
1、听故事并了解四季有哪些的花卉对花卉感兴趣。
2、理解绘本故事并尝试讲述“怎样做一件让世界变得美丽的事情”。活动准备:
1、四季特征明显的花:迎春花、桃花、油菜花、荷花、玫瑰、菊花、桂花、红梅、腊梅、水仙花、白玉兰。
2、《花婆婆》PPT。
3、儿歌“四季花开”:
暖和的春天来到了,什么花儿朵朵 开? 炎热的夏天来到了,什么花儿朵朵 开? 凉爽的秋天来到了,什么花儿朵朵 开? 寒冷的冬天来到了,什么花儿朵朵 开?
4、知识经验:丰富孩子对花卉的了解。过程与记录:
一、听故事。
1、引出活动:
老师:今天带来一个故事(出示PPT),题目《花婆婆》认字吗?《花婆婆》。你们认为花婆婆是个什么样的人?花婆婆是干什么的?
2、讲述故事
老师:花婆婆到底是干什么的?我们一起听故事。(音乐起)(播放故事)(讲到:第三件事后,提问)。老师:小女孩答应爷爷要做哪三件事?
3、继续讲故事。二、四季开的花
1、说说四季开的花:讲到“花婆婆”准备种花时,引发交流四季开的花。
老师:花婆婆想,如果海边开满了鲜花,世界一定变得更美丽;如果海边一年四季都开满鲜花,世界一定变得更美丽。
2、分一分:四季不同的花。
老师:其实,我们现在知道的花的名字有7000多种。我准备了一些花的照片,你和朋友两人一起,去认一认:这是什么花?是在什么季节开放的? 把它们放在相应的字卡的下面(字卡为:春天花儿、夏天花儿„„)
孩子:(操作)。——这时应该关注不认识字的孩子。老师出示字卡时,孩子跟读一边。三、一件美好的事
1、回归故事。
老师:花婆婆知道了那么多四季开放的花,写信买了许多花籽„„可是,孩子们也不知道将来会做什么!
2、幼儿尝试讲述“怎样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老师:你觉得做什么事,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呢?——深化“美好的事情”,让孩子拥有一个理想。
《花婆婆》读后感二年级精选作文 第10篇
花婆婆读后感 当花婆婆还是一个名叫艾丽丝的小女孩时,常常坐在爷爷的腿上听她讲故事。每次爷爷讲完故事,她就会说:“爷爷,我长大以后,要像你一样去很远的地方旅行。当我老了,也要像你一样住在海边。”“很好,”爷爷笑着说,“但你一定要记得做第三件事,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
艾丽丝很快就长大了。
她去了一座真正的热带小岛,还爬过雪山,走过沙漠。当她从骆驼背上摔下来以后,她在海边买了一座小房子住下来。“对了,我答应爷爷,要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但是做什么好呢?这世界已经够美了。”她面对大海,不断地想着这个问题。
冬去又春来,她爬上山顶,发现那里开满了一大片蓝色、紫色和粉红色的鲁冰花。于是她买来了一大包鲁冰花的种子,一路走一路撒,撒在了公路和乡间的小路边,撒在了教堂后面,撒在了空地和高墙下面。第二年春天,这些种子几乎同时都开花了。她终于完成了第三件事,也是最困难的一件事。
大班绘本阅读活动:花婆婆 第11篇
设计意图:
《花婆婆》是一本很著名的绘本,通过美丽的图片和优美的文字描述和传达了“美好”的事情和情感。主人公“花婆婆”热爱生活,关心他人,想让世界更加美好的情感,会让幼儿在“自我能为中心”的情感上受到“冲击”,激发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要做一件让世界更美好的事情的情感。世界是美好的,如果你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和勇于创造美的勇气,所以这次活动对培养大班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的作用。为此我设计了大班绘本阅读《花婆婆》。活动目标:
1、仔细阅读绘本,学习用完整、优美的语言讲述“美好”的事情。
2、通过绘本阅读,感受绘本美丽的画面和“美好”的情感,感受绘本阅读的乐趣。
3、逐步了解主人公“花婆婆”的性格特点,激发幼儿要做一件事情更美好的事情的美好愿望和培养坚持将一件事情做好的优秀品质。
活动重点:通过绘本阅读,感受绘本美丽的画面和“美好”的情感,感受绘本阅读的乐趣。
活动难点:学习用完整、优美的语言讲述“美好”的事情。激发幼儿要做一件让世界更美好的事情的美好愿望。活动准备:
绘本《花婆婆》PPT,《花婆婆》绘本若干,小爱丽丝的动画及配音。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封面,引导幼儿观察画面,通过画面和书名猜想花婆婆是个怎样的人。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非常好看的书,你仔细观察封面,我们看到一个穿着草绿色的斗篷人站在山坡的最高处,海风吹乱了她的头发,她似乎一点也没在意,只是深情地望着远方,她在看什么呢?前方那条蜿蜒小路的尽头有一座靠海的小木屋。(打开封底,使封面和封底连成一幅画)封面上有什么,她为什么叫“花婆婆”。(幼儿回答)
二、教师引导有幼儿阅读绘本《花婆婆》,了解人物特征,感受阅读绘本的乐趣。
1、教师和幼儿共同阅读《花婆婆》的前半部分,了解人物的生长经历,感受花婆婆的性格特点。
教师:我们打开书的扉页,我们看到了什么,有许多紫色、蓝色、红色的鲁冰花,看来“花婆婆”的故事可能真的和花有关系呢!
教师:花婆婆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就让我们的小爱丽丝来介绍吧。(出示小爱丽丝的动画及配音讲述故事的前半段。)
教师总结:爱丽丝的爷爷是个艺术家,所以爱丽丝也想和她爷爷一样创造“美丽”的东西。
教师:爱丽丝要做三件事,第一件是到很远的地方旅行,第二件是住在海边,第三件她答应爷爷做一件什么事?(幼儿回答,做一件让世界更美好的事情),我们没有发现爱丽丝的三个梦想都跟谁有关系?看来爱丽丝一定很爱她的爷爷。教师:你有自己的梦想吗,为什么会有这个梦想?
教师:爱丽丝拥有了自己的梦想后,有没有马上出发实现她的梦想,为什么?(因为她还没有这个能力,不过,她认真、努力的过好每一天就是为了将来能实现梦想。)
2、幼儿自主阅读“她离开家——到海边找个房子住下来”的部分绘本,引导幼儿发现爱丽丝旅行中发现的美好的事情,并用完整、优美的语言讲述。教师:很快,爱丽丝长大了,她离开家乡,会发生什么 呢?你仔细阅读,把你看到的认为很美好的事情记下来,待会儿和我们一起阅读(幼儿自主阅读)教师:现在请小朋友翻到你找到的美好的那一页,告诉我们你觉得爱丽丝碰到或者做了什么美好的事情?(教师帮助幼儿完整语言,感受用优美的语言表述快乐、美好的事情)
4、师幼共同阅读绘本的最后部分,通过观察、猜想、深入了解“花婆婆”热爱生活,关心别人的情感。
教师:爱丽丝做好了两件事,到很远的地方旅行,在海边找个房子住下来,现在,她要做什么?
教师:她要做答应爷爷的一件事,做一件让世界更美好的事情,你认为她会做什么事情,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幼儿回答)教师:由于背部上伤发作,她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床上,这时候,她的心情怎么样? 我看到了她嘴角微微向上翘着,脸上因为因为高兴变得红红的,她看到了什么这么高兴?(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细节,想象猜测)教师:我们一起看看。(阅读绘本)
三、教师通过“花婆婆”这个角色,激发幼儿想“做一件让世界美好的事情”的美好愿望,培养坚持将一件事情做好的优秀品质。
教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她为什么叫“花婆婆”,因为她把自己最爱的“鲁冰花”种遍了她所有能到的地方,世界因为她变得充满了美丽的色彩和芬芳的香味,她做了一件让世界更美好的事情,但是,如果她把自己喜欢的花只种在自己的花园,世界会变的如此美丽吗?(幼儿回答)
教师总结:看来我们找到了美好的事情,还要像花婆婆一样把这件美好的事情坚持做下去,才会让世界更美好。刚才,老师听到小朋友都想到很多美好的事情可以做,你们来说说,你要怎么做这件事。
绘本故事花婆婆读后感(通用) 第12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绘本故事花婆婆读后感范文(通用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绘本故事花婆婆读后感1今天我读了绘本《花婆婆》。故事讲的是很久以前一个叫艾莉丝的女孩,她就是花婆婆。她的爷爷住在海边,爷爷每天忙完工作后,晚上都要给她讲一些在很远地方发生的故事。听完故事,她对爷爷说:”我长大后也要像你一样到处去旅行,也要像你一样住在海边。“爷爷说:”很好,但是,你要答应我,记得做第三件事:就是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艾莉丝答应了爷爷的要求。
后来艾莉丝长大了,她决定做答应爷爷的三件事,她住到了海边,然后开始到处旅行。她想起来答应爷爷做的第三件事,她把她喜欢的鲁冰花种子撒到了她的房子周围,春天花开了,有蓝色、紫色和粉红色,看起来象花园一样,美极了!后来,她把鲁冰花的种子装到自己衣服口袋里,走到哪撒到哪。春天又来了,到处都是好看的鲁冰花,终于完成了答应爷爷的第三件事,她开心极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要做一个守信用的人,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我要做一个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人。不要随便乱扔垃圾,做一个环保小卫士。
绘本故事花婆婆读后感2《花婆婆》讲述了一位老婆婆小时候答应爷爷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去很远的地方旅游,第二件事是将来可以住在海边,第三件事是一件最难做的事,那就是怎样让世界变得更美丽。
小女孩长大了,去过很多地方旅游,有一次,她骑骆驼时,不小心摔伤了。后来又到海边住下来,答应爷爷的前两件事都完成了。有一天,她想到还有第三件事没有完成,那就是怎样让世界变得更美丽呢?于是,她在公路边,教室的前后,教堂后面等很多地方撒下了很多鲁冰花的种子,希望明年到处都是美丽的花朵。当时很多人不理解她的举动,叫她“花婆婆”。当第二年看到到处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鲁冰花时,大家都亲切地叫她“花婆婆”。
花婆婆通过种花,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等我长大了,我也要用自己的方法,让世界变得更美丽,那么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听家长的话,越努力,越幸运,我会加油的!
绘本故事花婆婆读后感3有一个婆婆我们叫她花婆婆。花婆婆个子矮矮的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花婆婆给我讲了她以前的故事。她小的时候住在大海边,她的爷爷是一个艺术家。爷爷在画画的时候花婆婆会帮他画几片云朵,晚上她总是坐在爷爷的腿上。爷爷对花婆婆说:”你长大要做的第一件事,要住在海边;第二件事是要实现你的梦想;第三件事是让世界变得更美丽。“花婆婆长大了,她在图书管理工作。冬天她总是到公园的热带馆里参观。她准备出去旅游,她周游了很多地方,在到达东方的一座小城市时,因为骑骆驼时不小心摔了下来。伤到了背部,所以花婆婆的个子矮矮的。后来她在海边安享晚年,种了很多鲁宾花,因此我们叫她花婆婆。
读了这个小故事,我觉得花婆婆是一个懂得享受生活的人,她喜欢旅游,喜欢花草,喜欢世界上美好的东西。
绘本故事花婆婆读后感4今天我在网上读了这篇《花婆婆》,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是:花婆婆从小就是一个可爱、听话、善良的小姑娘,小时候她答应爷爷三件事情,一件事是环游世界,第二件是住在海边,第三件事是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情。花婆婆小时候叫艾莉丝,长大后她在书店工作,她在里面清理书上的灰尘,帮助顾客们拿到他们想要的书。后来她去环游世界了,然后她骑骆驼腰部受了伤,所以在海边上买了一座房子,她时刻没有忘记自己对爷爷的承诺,前两件事情都做好了,就差最后一件了,她看见了正在开放的五颜六色鲁冰花,把鲁冰花种子洒在了山坡上,小路边,学校的门前,教堂的后面······
人们看着她到处撒种子,很奇怪她的行为,都称她为《怪婆婆》,到了第二年的春天,鲁冰花几乎同时都开放了,人们看到了五颜六色的带着清香的鲁冰花,都很高兴,都亲切的称她为《花婆婆》,是她给人们带来了清香和快乐,所以我长大以后也要像她一样,做很多件让世界变美丽的事情!
绘本故事花婆婆读后感5今天,妈妈给我读了绘本故事《花婆婆》。花婆婆在每个地方、每个角落都撒上鲁冰花的种子;到了第二年春天,所有的地方都开满了鲁冰花,真美丽!花婆婆做到了答应爷爷的第三件事:让世界变的更美丽。花婆婆心里很高兴。
看完这个故事,我也希望像花婆婆那样,做一些事情,能让我们的世界变的更美好!所以,现在我要努力学习知识,长大后才能够实现自己的心愿!
绘本故事花婆婆读后感6今天我看的绘本是《花婆婆》,内容是:从前有一位婆婆名字叫花婆婆,她的年纪很大,个子小小的,他一面散步,一面撒种子。她都撒在了:公路和乡间的小路边,撒在学校附近、教堂后面、撒在空地和高墙下,只要她经过的地方她就不停地撒种子。
原野上、山坡上开满了蓝色的、紫色的、粉色的鲁冰花。后来连空地上和高高的石墙下都开满了美丽的鲁冰花。故事让我明白了只有献出世界才能变得更美丽。
绘本故事花婆婆读后感7今天我看了绘本故事《花婆婆》。
当花婆婆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她心里就有了一个梦想:“让世界变得更美丽。”她努力去实现这个梦想。
她去过很多地方,交了很多朋友,最后她来到了海边,住在一幢小房子里。她把鲁冰花的种子洒在了公路、乡间小路、学校、教堂,还有许多她经过的地方。
第二年春天,那里开出了蓝色、紫色和粉红色的鲁冰花。所有的人都可以看到美丽的花,闻到香香的味道。
我们小朋友们要有爱心,关心别人,保护环境,不乱扔废纸,让我们生活的大家园变得更美好!
绘本故事花婆婆读后感8今天,我读了绘本书《花婆婆》,这本书画得很美,像涓涓细流滋润人们的心灵。故事讲的是一个小女孩艾丽丝小时候经常听她爷爷讲以前去远方旅行的事情。每次她爷爷讲完故事,艾丽丝都会说:”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到处旅行,也像你一样住在海边。“爷爷告诉她:”一定要记住做第三件事。要做一件让世界更美的事情。“艾丽丝答应了。很快的,艾丽丝长大了。她开始做那三件事,首先,她来到一家图书馆上班,看了很多书。后来又去了热带小岛,她到处旅行,交了很多朋友。她骑骆驼时不小心受伤了。她就找到海边的一处房子住了下来。在花园里撒下了种子。到了第二年春天,种子开出了漂亮的花朵。她想出了一个让世界更美的办法,她到处撒下鲁冰花的种子。
第二年,到处开满了美丽的鲁冰花。她直到很老还在撒种子,而且告诉更多的人要做第三件事。
读了这个故事,我感觉艾丽丝有爱心,很守信用,答应爷爷的都做到了。她想出撒鲁冰花种子的办法,到处开满美丽的紫色的,粉色的,蓝色的鲁冰花。她撒花种让我们的世界更美丽,环卫工人给我们的环境打扫干净;老师在我们的心中播撒知识的种子,让我们成为有用的人;医生为我们带来健康的身体,他们都在让我们的世界变得美丽。我也要向他们学习,从小事做起,和同学们互相帮助,做到有礼貌,守信用,有爱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好自己的事,力所能及地并热心帮助别人,相信我们的世界会更美丽,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
绘本故事花婆婆读后感9今天,李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花婆婆》。
在花婆婆小的时候,花婆婆常听爷爷讲年轻时候探险的故事,她说:“等我长大了,也要周游世界,等我老了之后也要住在海边!”爷爷说:“好呀!可是还要完成第三件事。”“什么事呀?”花婆婆问。“让世界变得更美丽。”“好哇!”花婆婆长大后周游世界,去了很多国家,但是,在一次旅行中不小心伤到了腰。“我的第一个愿望也算完成了。”她说。于是,她在海边的木屋里调养。第二年春天,房子周围开满了鲁冰花,花婆婆立刻下了床,采集许多鲁冰花的种子,种子充满了衣服的口袋,花婆婆便去散步,她走到哪儿就把种子撒到哪儿。过了一年又一年,世界到处都有鲁冰花,都有花婆婆的足迹……
花婆婆经过多年 的努力和坚持,终于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了!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只要做事努力做、坚持做就一定成功!
花婆婆通过种花,让世界变美丽了,我也要像花婆婆一样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不乱扔废旧电池……我们要爱护环境,让世界变得更美丽!
绘本故事花婆婆读后感10花婆婆年纪很小的时候,她的爷爷对她说:“你要做三件事。”花婆婆就答应了,她长大以后,真的做好了三件事,去很远的地方旅行、老了去大海边找个房子住下来、让世界更美丽。她最喜欢花了,把鲁冰花种子撒在经过的地方,等她变老的时候,人们都叫她花婆婆,花婆婆把她的故事告诉了许多小孩子,小艾莉丝说:“我长大了,也要象你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