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的计算及应用(精选10篇)
EVA的计算及应用 第1篇
1 EVA的改性研究
1.1 填充改性
填充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聚合物改性方法, 它既可保持聚合物本身的优点又可利用复合效应改善缺陷, 达到提高聚合物综合性能的目标。在EVA中填入不同种类的填料, 可提高其机械强度、硬度及耐热性等。目前, 对EVA的填充改性有向纳米功能化和填料表面改性技术发展的趋势。
刘跃军等[4]制备了水滑石 (LDHs) /EVA纳米复合材料。发现, 随着LDHs含量的增加, 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有较大的提高, 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略有下降, 当添加20%的纳米LDHs时, 复合材料较纯EVA的弯曲强度提高了约141.3%。范淑红等[5]制备了针状微胶囊纳米氢氧化镁 (Mg (OH) 2/EVA纳米复合材料, 发现当纳米Mg (OH) 2用量为4%时, 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最大, 加工流动性较好;在高温区时, 纳米Mg (OH) 2的加入还能改善EVA的热稳定性。刁常军[6]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包覆的纳米二氧化硅 (SiO2) 填至EVA中, 纳米SiO2粒子的团聚效应减少, 其分布形态由链状连转为颗粒状, 显著提高了EVA的性能。
何显儒等[7]用四氧化三铁 (Fe3O4) 粒子对EVA热熔胶进行改性, 发现添加Fe3O4后, 热熔胶的粘接性能呈逐步减缓的趋势上升;当Fe3O4含量为5份时, 熔体流动性有明显改善, 继续增加Fe3O4的用量, 流动性反而变差。施俊平等[8]制备了EVA/纤维大麻秆芯粉复合材料。结果表明, 粒径为400目的改性大麻秆芯粉填充量为40%时, 复合材料有较好的力学性能。Shang等[9]系统研究了EVA/SiO2复合材料, 发现, 14nm的SiO2填充体积分数小于15%时, EVA/SiO2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大于纯EVA的;当纳米SiO2体积填充分数为4%时, 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 约为纯EVA的2倍。
应用在EVA填充改性的填料种类还在进一步增多, 但填充改性还存在很多问题, 如何提高填料在EVA基体中的分散性, 拥有更好的界面结合强度是关键, 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进一步提高EVA的性能。
1.2 共混改性
现代技术的发展要求材料具有多方面的、很高的综合性能, 利用已有的材料进行共混改性是一种有效且经济的途径。通过将EVA与其他一种或几种具有良好相容性的聚合物共混, 也是近年来EVA改性研究的重要方面。
周浩等[10]制备了EVA/无卤阻燃共聚聚酯 (P-PET) 共混物, 发现EVA/P-PET共混物相容性不好, 而在体系中加入EVA-g-MAH有较好的增容作用, 且添加量为15%时增容效果最明显, 而过量的相容剂却使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下降;此外, EVA与无卤阻燃共聚聚酯共混, 还可明显改善其加工流动性和阻燃性。霍宁波[11]以EVA乳液、聚氨酯 (PU) 乳液、聚乙烯醇 (PVA) 溶液和CaCO3为主要原料, 制备了共混改性的EVA乳液胶粘剂。当m (EVA乳液) ∶m (PU乳液) ∶m (PVA溶液) ∶m (CaCO3) =18∶27∶30∶25时, 胶粘剂的低温粘接强度比市售白乳胶提高了约50%以上。叶敏等[12]研究了不同组分的EVA/高密度聚乙烯 (HDPE) 共混物的流变性能、共混纤维的可纺性、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HDPE含量的增加, 共混物的流动性变差;当HDPE的含量为15%时, EVA/HDPE共混物的可纺性及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最佳。
Varghese等[13]采用不同的硫化剂, 对EVA/NBR共混物系统进行了研究, 发现过氧化二异并苯 (DCP) 为最佳硫化剂, 所得的共混物具有最高的热分解温度。史新妍等[14]制备了4种不同配比的EVA/TPU共混物。发现EVA/TPU共混物老化后邵尔A型硬度、100%定伸应力和拉伸强度增大, 拉断伸长率减小。
随着第三代高分子合金技术, 如互穿聚合物网络技术、动态硫化技术、反应挤出技术、分子复合技术等的发展, 必将研制出更多、综合性能更好的EVA共混材料, 以满足各种工程技术对材料的要求。
1.3 其它改性
除了对EVA进行传统的填充与共混改性研究外, 近年来EVA的化学接枝、交联等改性也有很大的研究进展, 为开发更多品种的EVA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赫玉欣[15]通过熔融接枝法制得了EVA-g-PU聚合物, 该接枝聚合物的抗拉强度与断裂伸长率优于纯EVA, 且储能模量比纯EVA有较大程度的提高;PU预聚体的加入还能有效地改善接枝聚合物的热稳定性能。吴迎霞等[16]在有机过氧化物的引发下, 马来酸酐 (MAH) 与EVA接枝聚合, 配合增黏树脂、填料及其它助剂, 制备了用于油气管道密封防腐的热熔胶, 该热熔胶具有较高的剥离强度、优异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
江海亮等[17]探讨了在有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KH550) 的条件下, EVA与DCP的化学交联。发现KH550的加入使EVA交联产物的耐热性和剥离强度等性能随着交联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陈杨等[18]以过氧化苯甲酰 (BPO) 为交联剂, 对EVA进行化学交联改性, 制备了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发现, BPO用量和VA含量对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能有显著影响。随着BPO用量的增加, 材料的形状回复率上升, 形状固定率下降, 而VA含量越大, 形状固定率越高。
2 EVA的应用研究
随着VA含量的变化, EVA树脂性能差异很大, 用途也有所不同。目前, EVA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封装胶膜、发泡材料、热熔胶、电线电缆、隔热隔音材料等领域[19]。随着EVA改性技术的发展, EVA的应用范围还将进一步拓展。
2.1 太阳能封装材料
EVA胶膜是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 其在封装过程中发生交联反应, 形成透光率高、结构均一、密封良好的凝胶。EVA封装胶膜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热、光、氧、水分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老化, 损害光伏组件, 使光电转换率下降甚至失效。因此, EVA太阳能封装材料的改性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陈光伟[20]发现将氧化铝 (A1203) 加入EVA胶膜中, 能显著改善胶膜的导热性能, 降低胶膜的工作温度, 使EVA胶膜热氧老化效果明显减缓;光稳剂与抗氧剂一起使用时对EVA胶膜抗热氧老化有很好的协同作用;交联剂及偶联剂量增加, 也利于改善EVA胶膜的抗热氧化性能。褚路轩等[21]发现ZnO/EVA复合胶膜的导热性能随着ZnO含量增加而增大, 且晶须状的ZnO导热性能优于粉状ZnO。当ZnO晶须用量为60%时, 复合胶膜的导热系数达2.3W/ (mk) 。在ZnO粒径为1μm以下时, 粒径大小对复合胶膜的导热性影响不大, 而粒径达到微米级时, 复合胶膜的导热系数有所降低, 能有效的降低太阳能电池表面的工作温度。李哲龙[22]将铕 (Eu) 元素引入传统太阳能电池EVA封装胶膜中, 利用Eu对短波长高能量紫外光的吸收转换作用, 将紫外光部分转换成可见光, 以提高太阳电池组件对光的利用率;该EVA封装胶膜在耐紫外光老化方面优异, 与国外产品性能相当。
2.2 发泡材料
由于EVA具有优异的回弹耐老化性、耐龟裂性, 具有良好的发泡性能, 因而广泛用于鞋垫片材、童车轮、隔音板、汽车零部件、缓踏板体操垫。但EVA发泡材料存在不耐穿刺、打滑和低温变硬等特点。
邓富泉等[23]采用双十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对海泡石 (SEP) 进行有机化改性, 制备了EVA/OSEP发泡材料。发现, 经过有机化改性的OSEP分散性较好, 且在EVA基体有异相成核作用, 有利于气泡的形成和生长, 能显著改善泡孔结构的均匀性;EVA/OSEP发泡材料比纯EVA密度低, 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高, 断裂伸长率略低。陈博等[24]发现将不同含量乙烯-辛烯共聚物 (POE) 加至EVA发泡材料体系中, 可改善发泡材料的柔韧性;随着POE组份的增加, 材料泡孔密度增大, 泡孔直径变小, 孔径的均匀性得到改善;POE经MAH接枝后 (POE-g-MAH) , 能更明显的改善发泡效果, 提高发泡材料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耐磨性;当POE-g-MAH质量分数在30%~40%时, POE-g-MAH/EVA发泡材料性能最好。
2.3 热熔胶
EVA热熔胶具有无溶剂、无污染、施胶方便、易于储存和运输等优点, 是最重要和应用最广泛的热熔胶品种之一, 目前广泛用于包装、书籍装订、家具封边、汽车和家用电器的装配、无纺布制作等诸多行业[25]。如何提高EVA热熔胶的粘接强度, 改善其耐高低温性、耐溶剂性等是近年来EVA热熔胶改性研究的重要方向。
荆鹏等[26]用氢化C5石油树脂代替传统EVA热熔胶中的增黏剂, 制备了改性EVA热熔胶, 通过对其软化点、固化时间、剥离强度、熔融黏度及破坏状态等性能的测试分析, 发现, 当EVA树脂质量分数为50%, 氢化C5石油树脂35%, 石蜡10%, CaCO35%时, 制备的热熔胶性能可以达到家具封边、地板粘结等行业标准的要求。文巍伟等[27]以VA含量为28%、MI为3g/10min的EVA为基体, 制备了衬塑复合钢管用热熔胶。当m (EVA) ∶m (松香) ∶m (PE蜡) =100∶50∶30时, EVA热熔胶对金属和塑料的粘接强度最高达到5.52MPa, 该热熔胶各项性能指标都达到CJ/T136-2007标准的要求。张万喜等[28]将EVA与PA共混, 研制出一种特别适合电子器件粘结的耐高温热熔胶。满足了电子元气件在130~150℃的高温工作要求, 且使用时无气味散出。
2.4 阻燃材料
EVA材料可用于电缆护套、密封件、医用导管、绝缘薄膜和电气配件等领域中, 但由于EVA材料易燃, 且在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 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家电、建材、电缆等行业的应用[29]。所以如何提高EVA材料的阻燃性也是EVA改性研究的重要方向。
高雷等[30]研究了可膨胀石墨 (EG) 与P-N膨胀阻燃剂 (IFR) 在EVA基体中的协同阻燃效应。发现EG与IFR的协同作用可有效地降低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峰值 (PHRR) 和平均热释放速率 (MHRR) , 成炭量增加, 质量损失速率下降;EVA/EG/IFR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曲线 (HRR) 曲线呈现“前单峰型”, 为典型的凝聚相阻燃机理。Du等[31]研究了EVA/层状LDHs同微胶囊红磷 (MRP) 的协同阻燃效果。发现, 将一定量的MRP加至LDHs中可提高氧指数, 降低热释放速率 (HRR) 和质量损失速率;MRP与LDHs具有明显协同阻燃作用。许晓光[32]以聚磷酸铵 (APP) 和季戊四醇 (PER) 为膨胀型阻燃剂 (IFR) , 制备了含有蒙脱土 (OMMT) 的无卤阻燃EVA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加入OMMT可促进复合材料成炭, 改善炭层质量, 起到了良好的隔热、抑烟作用;当OM-MT的最佳添加量为3份时, 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可达29.4%, 垂直燃烧可达V-O级。
2.5 导电材料
填充型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 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 而被用于接触控制开关、手表、压力传感器、机器手等, 在航天、汽车电器、机器人、环境监控等领域[33,34]。近年来, EVA导电材料也在迅速的发展中。
刘金鹏等[35]制备了电阻率达13.52Ωcm的EVA/特种导电炭黑 (CB) 复合电极板, 该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电性, 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析氧电位较高, 有望在钒电池中得到应用。王炳辉等[36]研究了低密度聚乙烯 (LDPE) /EVA/CB导电泡沫复合材料的压阻行为 (PRB) 。发现LDPE/EVA/CB复合材料在低压力作用下, 出现明显的电阻负压力系数 (NPC) 效应, 且在多次的加载-卸载压力后, 该材料仍有良好的PRB稳定性, 有望应用于力敏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等领域。
2.6 隔热隔音材料
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重较大, 而建筑节能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使用保温隔热材料。因此, 夹层玻璃以其优异的安全、隔热、隔音、抗紫外线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业中, 而与之相关的EVA夹层玻璃胶膜的改性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冯晖等[37]将透明且具有红外反射功能的纳米锑掺杂二氧化锡 (ATO) 添加到EVA中, 制备了夹层玻璃用EVA/ATO透明隔热中间膜。发现, 添加1%~5%纳米ATO的胶膜能在保持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的同时, 还能有效的阻隔红外光区的热能;与未添加ATO的EVA相比, 用3%纳米ATO的EVA/ATO胶膜制作的盖板能使隔热箱内的空气温度降低7.9℃。张祯华等[38]用低导热系数的纳米二氧化硅 (nano-SiO2) 制备了EVA/nano-SiO2隔热胶膜复合材料。发现, nano-SiO2含量和比表面积的增加均会使隔热胶膜的导热系数下降, 隔热性能得到改善。当nano-SiO2的含量为9.0% (比表面积为300m2/g) 时, 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最低。
Siddhamall等[39]分别讨论了多种聚烯烃与EVA共混, 发现, 在VA含量高时与极性物质相容性好, 共混物强度大, 粘性强, 且所成膜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Gaffigan等[40]研究了氯化聚乙烯为基体, 通过EVA改性制备的具有隔音性能的中间膜, 并研究了隔音膜与门窗、墙壁、天花板等建筑结构的加工成型方法。
2.7 其它应用研究
EVA除了在上述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功能薄膜、防水材料、改性剂等领域也有较广泛的应用, 且随着改性技术的发展, EVA还将出现在更多的应用领域。
郭玉花等[41]以PE/EVA为基体树脂, 添加不同含量的分子筛, 吹制PE/EVA/分子筛复合保鲜膜。结果表明:室温下添加EVA和分子筛可增大保鲜膜的气体透过性, 有效抑制菠菜的呼吸作用;当分子筛含量为7.5%时, 薄膜的保鲜性能最好, 比纯PE膜更适于菠菜的保鲜。
谢引玉等[42]发现随着VA含量增大, EVA防水卷材的断裂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撕裂强度呈减小趋势。VA含量小时, EVA防水卷材粘结性差, 施工困难, 容易脆裂造成漏水的现象。当VA含量在5%~7%时, 性能达到国家标准GBI8173.1-2002规定, 柔软度好, 透明度高, 施工方便, 成本价格适中, 是工程的最佳选择。
吴恒澜等[43]做了EAV复配三元乙丙橡胶 (EPDM) 改性AH-70沥青的研究。发现EVA/EPDM改性沥青在低温时黏性流动变形比例相对较大, 而高温时其弹性流动变形比例相对较大, 改善了沥青的高温抗车辙性和低温抗脆裂性。
3 展望
随着产学研结合的新突破, 高新技术的进步, EVA塑料制品工业将不断的升级革新。EVA制品在工农业、交通、建筑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等领域还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完善EVA生产工艺、加大EVA的改性研究、扩大EVA产品的品种和数量是近年来发展高效、无公害和多功能化EVA产品的重要途径。相信, 随着EVA各种改性技术的发展, EVA会在更多的新兴领域得到应用, 更好的服务和改变人们的生活。
摘要:综述了近几年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EVA) 的填充、共混、化学接枝与交联等改性研究方法;介绍了EVA在太阳能封装材料、发泡材料、热熔胶、阻燃材料、导电材料和隔热隔音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并对其存在的问题与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EVA在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中的应用 第2篇
(一)EVA的优点。大量实证研究已经表明,与传统业绩评价指标相比较,EVA有三大优越性:
第一,EVA更能真实有效地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业绩。从上面EVA的计算过程可以看出,EVA并不是完全以会计利润为基础,而是基于会计利润对相关报表项目调整后的经济利润。从成本效益原则出发,作为企业一定时期的业绩指标,经济利润比会计利润更具有说服力。
第二,EVA能够有效降低代理成本,积极推动公司激励机制的改革。在EVA体系下,公司管理层除了要用公司一定的资本额尽可能创造出更多的利润外,同时还需要控制所使用全部资本的成本。只有这样,管理层才能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降低代理成本。与之相对应的是,公司管理层的薪酬计划也是基于管理层所创造的EVA。即以EVA增长率乘以一个百分比(相当于一个奖励系数)作为奖励;相反,如果EVA增长为负数,则给予一定的惩罚。可见,这无疑能够积极推动公司约束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第三,EVA能够动态地反映企业创造的价值。在一个有效率的资本市场里,MVA能够较好地反映公司为股东创造的价值。用公式可将其表示为:
MVA=企业市场价值-资本账面价值
假设公司债务资本的市场价值等于其账面价值,则:
MVA=股权市场价值-股权账面价值
通过前面对EVA的分析,可将MVA和EVA有机联系起来,则:
即:上市公司市场增加值等于其未来预期经济增加值的现值。可见,经营者要为股东创造价值,必须要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保证EVA足够大;否则,会导致公司价值毁损。
第四,EVA能够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当企业整体实施EVA体系后,EVA管理体系和激励制度能够改变企业文化。因为EVA为不同部门的经理和员工提供了一个共通的语言,便于各部门沟通与合作。
(二)EVA的局限。尽管EVA有着传统业绩评价指标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其自身也存在一些局限。
1、计算较为复杂。为了消除会计信息失真,在计算EVA时必须对有关会计信息调整。调整项目越多,其计算结果就越客观。目前,思腾思特公司提出的调整项目达到160多种,这无疑就增加了计算EVA的复杂性和难度,从而妨碍了EVA的广泛实用性。
2、EVA无法解释上市公司内在的成长机会。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反映的是市场对企业成长性价值的预期。但是,EVA主要是对企业过去某一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进行调整,这些调整可能排除了企业经营者用来向市场传递有关企业未来发展机会的信息。调整的结果是:一方面使EVA比其他指标(如ROI)更接近企业真正创造的财富;另一方面也降低了EVA指标与股票市场的相关性。
此外,EVA系统在企业的战略业绩评价、对非财务指标的重视程度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其本质还是通过对财务数据的调整计算出来的财务指标,它无法提供诸如产品、员工、创新等方面的过程信息,无法揭示业绩评价指标与公司战略之间的关系。再者,EVA的适用范围有限。对于那些研发费用和人员培训费用投入较高的高科技行业企业来说,不宜采用EVA业绩评价体系。由于产品研发和人员培训的效果并不一定在费用付出当期能够体现出来,而必须要到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后才会给企业带来收益,所以这些企业用EVA体系衡量企业当期业绩的结果势必会令人很失望。
三、我国企业运用EVA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我国企业运用EVA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国资本市场的日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改善以及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不断提高使我国企业运用EVA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且很多企业已经实施EVA业绩评价体系,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对EVA理念的认识比较模糊。虽然我国已有许多企业(绝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实施了EVA业绩评价体系,但其中有相当部分企业简单地认为EVA就是经过企业财务部门进行会计利润转变后的数值,然后将其作为当期业绩评价指标。这种认识并没有把EVA上升为企业价值管理体系,容易导致企业高管层决策时的短期行为。咎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是以国有产权为主导,形成了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下,往往企业经理层不是通过外部经理市场产生,而是通过行政或行政干预产生的。因此,经理人员更为注重的是在其任职期内的公司业绩,而忽略了公司股东的长远利益。
2、实施EVA方案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国内一些企业在计算EVA时,没有按照EVA的理念进行相应调整,而是直接用财务数据或行业数据加以代替。例如,以净利润指标代替NOPAT;以净资产代替TC指标;以行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代替WACC。结果EVA失去真正的业绩评价意义,特别是在我国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更为突出。
3、企业内部员工培训和员工广泛接受程度不够。从国内实施EVA的一些企业看到,企业真正实施EVA的时间较短,并且对管理层和员工的培训不够深入,对不同部门的培训内容也缺乏针对性。结果就只有公司的财务部门对EVA的计算方法认识比较充分,而其他部门和员工对EVA的认识不足和接受程度不高。
(二)我国上市公司有效运用EVA的对策建议。针对EVA在我国企业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本身存在的局限,在借鉴国外成功实施EVA体系企业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要能够长期有效地运用EVA业绩评价体系,就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正确理解EVA内涵,加强EVA理念的宣传。虽然EVA的本质上还是一个财务指标,但是该指标考虑了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成本,并且还最大限度地剔除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作为公司的经营者应该看到,要想真正为股东创造价值,除了要在经营上获得较大的利润值外,还必须考虑所有资本的成本。也就是说,EVA不只是一个经济学上的利润概念,更是一个价值体系理念。因此,公司管理层不应该再对短期利益过分依赖,应加强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投资,注重企业的长期价值增值。
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融资效率。改变公司内部人控制状况,通过大力培育资本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等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管理层的股权融资成本意识,并且建立以EVA为基础的薪酬激励机制。为此,要提高EVA值,经营者一方面要尽力降低综合资本成本,另一方面还要提高资本收益率,二者相呼应就会提高公司的融资效率,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约束公司“过度圈钱”的行为。
3、积极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在一个有效率的资本市场里,上市公司的股价能够真实反映公司业绩。但是,我国股票市场起步较晚,投机色彩浓厚,使得公司股票价格并未反映公司的真实业绩,并且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是很规范,结果误导股价。通过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让EVA业绩评价体系和机制的有效运作得以实现。在这样的市场里,企业的资本成本是比较客观和合理的。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我国在初开始在央企内广泛推广运用EVA业绩评价体系,并规定了央企的资本成本率统一为5.5%。
另外,由于我国企业业绩评价方面还主要采用的是净利润等传统财务指标,而EVA本质上也是一个财务指标。为了能够较为全面、准确地评价上市公司的价值,笔者认为可以将公司的品牌效应、客户满意度、人力资本、创新能力等非财务指标纳入EVA业绩评价体系,以便衡量公司在增大EVA的同时是否以牺牲上述非财务指标为代价,同时也可以从中得知这些非财务指标对上市公司价值创造所体现出来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燕妮,王安民.上市公司的经济增加值与市场价值[J].统计与决策,.12.
[2]孟静怡.新准则下的EVA会计事项新调整[J].财会学习,.7.
EVA的计算及应用 第3篇
经济增加值(EVA)的应用价值
1、矫正“会计利润失真”。在新经济环境下,传统的会计利润无法反映公司经营的全貌,因为会计利润大大低估了企业的资本成本。会计师通常不扣减因使用权益资本而产生的成本,认为留存收益是可以无偿使用的,这样,就无法保障股东的权益能真正被关注,并获得合理的回报。另外,会计师们所度量的借贷成本,也通常低于实际借贷资金的成本,因为考虑到公司使用借贷资金而带来的风险,其资金成本高于会计账上所记的税后利息支出。EVA应用于会计部门,需要会计人员对各项会计政策有较深的理解,从而根据EVA理论基础来判断如何对税后利润作以调整。并在思滕思特管理公司已经确认的160多种对所得收入及收支平衡表的调整因素(主要包括存货准备、折旧、递延税项和商誉等)中作以选择,最终计算出反映真实经济增加值的EVA。
2、评价企业绩效的新指标。传统财务指标中用于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主要有投资报酬率(ROI)、权益资本收益率(ROE)、每股收益(EPS)等等。这些指标在某一方面都可以很好地衡量企业经营业绩,但它们的计算没有扣除股本资本的成本,导致成本计算的不完全,因此无法判断公司为股东创造价值的准确数量;此外,传统指标的计算以会计报表信息为基础,而会计报表信息对公司业绩的反映本身就存在部分失真。这表现在公认会计准则的一些规定,使得管理者可以通过盈利管理的方式来操纵利润。“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利润是指企业总收益减去生产和销售物品与劳务的所有机会成本,而EVA考虑到权益资本成本,与经济学意义上的利润更贴近”。同时,企业的绩效评价应该是一整套指标的集合,EVA正好满足了这种需要。
3、指导公司的各项决策。EVA不仅仅可以作为度量企业绩效的指标,还可以作为一种财务管理模式,用以指导公司的每一项决策,包括经营预算、资本预算、战略谋划、收购兼并或出售的决策等。如投资者可以通过比较市场价值与真实价值之间的差距来确定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公司真实价值是资本投入与公司未来EVA的折现之和,通常可以在一定的假设下对未来的EVA值进行估计;公司的市场价值,则是指将公司作为一个开放的整体放在股票市场上所表现的价值,它通常用市场总值来表示。如果市场价值低于真实价值,意味着公司价值被低估,可以投资;市场价值高于真实价值,意味着公司价值被高估,不予投资。
4、提供及时的财务预警。大鹏证券通过对1999年预亏上市公司近4年的EVA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在公司发生亏损前,尽管其EPS及ROE仍然保持较高的水平,但其EVA却均已出现负值或亏损前一年度有巨幅的下降。可以看出,如果某公司的EVA大幅下降或出现负值,那么公司下一年度的业绩就要引起警觉。一般情况下,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如果EVA发生大幅下降,并降到零值附近甚至负值,或者EVA出现持续下降,并降到零值附近甚至负值,企业就应当注意,这都是EVA所发出的预警信号。
5、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集中于经济上的绩效报酬通常以奖金的形式体现。常规奖金计划往往有上限和下限,这是因为上限可以防止管理者利用会计操纵利润或以未来的损失换取眼前的经营业绩,而下限是因为存在法定收入界定。可以看出,在上限之上管理者将不再有动力继续努力。而且传统衡量(可能是利润、ROI等)不利于将股东利益与管理者利益趋于一致,因此会导致损害股东利益的事件发生。
6、进行员工培训的有效方法。EVA是一种培训员工,甚至培训公司最普通员工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EVA是一个可以为每一个员工所容易理解的概念,它让员工们清楚的明白,虽然他们的分工不同,但培训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通过培训,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探索能增加企业价值的最佳途径,从而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以EVA为基础的培训将使管理者和员工像所有者那样去思考、行事,可以说“EVA并不只是数字的变换,它是一门改变行为的科学”
7、实施有效内控的管理工具。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财务管理架构,EVA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色。EVA度量指标本身包含了强大的分析功能,比任何其他管理工具能够更好地反映公司运营的内在机制。而且对于非财务管理人员,甚至对普通员工,EVA都是容易理解和接受;EVA为内部每个人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明确目标,即尽可能多地提高EVA。因此,EVA实际上还是公司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
EVA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启示
虽然,当前我国企业直接应用EVA治理体系的条件并不成熟(如所需的法律环境还不到位),但EVA治理体系在国外企业的成功运用,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以下有益的启示:
1、企业发展应从规模导向转到价值导向,把股东利益放在第一位。多年来,我们奉行一种注重销售额或市场份额、注重总资产和总产出的规模导向战略。恶性的价格战已使这一战略走到尽头。“我们现在需要奉行一种新的战略,即财务导向的战略:通过建立新的指标体系,来统帅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以使企业价值包括股东的价值最大化;而不像传统的做法那样,只考虑销售额的最大化或者营业利润的最大化,而不问其增加还是减少了企业的价值”。EVA管理评价体系是一种基于价值的管理。它倡导始终把股东价值放在第一位,事实上,管理者只有实现了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才能使每一个人都能最大程度地受益。
2、企业业绩评价指标应当扣除股东权益资金成本。由于法律和制度上的多种原因,目前许多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还没有建立这一理念,有的甚至认为股本融资根本没有成本,这在我国的国有企业表现尤其突出。国有企业的资本是国家的,好像使用资本不需要成本,于是国有企业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但能否取得足够的投资回报却很少考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对于任何投资回报持续低于资金成本的公司,融资成本将会越来越高,筹集资金将会越来越难,最终将被收购或倒闭。
EVA拓宽了我们进行财务管理活动的视野,消除了传统财务指标评价对债权资本使用的有偿性和股权资本使用的无偿性的做法。“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股权资本的使用也不是免费的。“经济增加值最大化改变了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忽略股权资本费用的做法,使资本费用扩展为资本费用和股权资本费用”。这便于我们对创造价值和创造财富的成本费用有个全面的认识,有利于改变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不合理现象和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3、将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统一起来。“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仍然不能避免“代理风险”,在会计信息失真如此严重的时代,提倡所有权与控制权相统一具有积极意义。EVA管理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了“两权一致”理念:EVA体系以投资回报为基础,重新发现了经营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并且按照科学的模式恰当地分配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在这个体系下,从高层人员到一般员工都清楚地知道,增进自己利益的唯一方式就是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从而自动地调整自己的行动使之与企业经营目标和股东利益相一致,无需设立许多烦杂的制度规定。在EVA体系下,董事会与股东具有利益上的一致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人代表。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实现“激励兼容”和“约束兼容”的完美结合。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除了设立分权制衡的组织机构之外,还要建立对经营管理者的有效激励约束机制。“以激励机制为核心内容的EVA管理评价体系很好地实现了‘激励兼容’:它把作为企业行为主体的经营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有效地统一到创造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经营活动上,从而将公司内的各个行为主体的逐利行为转化为谋取公司共同利益的公益行为。同时,EVA体系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约束兼容’:它促使公司管理人员按照‘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原则自觉规避风险,避免发生侵害股东利益的行为”。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薪酬激励制度主要是年薪制,支付给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金基本上不受业绩影响,经理人员经营业绩无论好坏都与其自身利益无关。而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股票期权是对年薪制的有效补充,但在中国企业制度和资本市场尚不完善的状况下,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很难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行为产生什么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尽快建立适合我国企业的薪酬激励机制,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EVA指标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第4篇
2010年1月22日, 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 考核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于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结果为A级、B级和C级的企业负责人, 按期兑现延期绩效薪金。根据考核结果、经济增加值改善情况等, 给予企业负责人相应的任期激励或者中长期激励。各央企要把业绩考核与薪酬激励和干部任免紧密挂钩, 严格兑现奖惩。EVA (经济增加值) 的引入, 对央企来说, 将在企业战略选择及规划、经营决策、资产处置、业绩考核和薪酬激励等领域引起一系列天翻地覆的变化。在以后的经营活动中, 怎样使EVA在经营决策中发挥最大的效用, 切实利用EVA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 对于央企的经营者来说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下面对EVA指标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未考虑规模因素的影响
EVA反映的是企业在一定经营期间扣除资金成本后的收益的绝对值。对规模较大的企业而言, 创造的EVA相对更多, 不同规模企业间无法进行比较, 无法反映出相同资源为股东创造了多少财富。如一个企业股东投入100万资金, 经一年的生产经营获得10万的经济增加值 (EVA) , 而另一个规模较大的企业股东投入1 000万的资金, 而经一年的生产经营获得90万的经济增加值 (EVA) , 尽管后者实现了更多的EVA, 但是后者的单位资金获得EVA却低于前者。因此企业股东在对经理人进行考核的过程中, 不能仅关注于企业经营实现EVA的绝对值, 还要对单位资源实现的EVA加以关注。单位资源创造的EVA将真实反映资源的利用情况, 有利于企业在之后的工作中合理调配资源, 达到资源的最有效利用。
二、未考虑非财务指标
EVA的计算是依靠对会计数据的调整而得来, 在会计数据中没有涉及到非财务指标的相关数据。EVA只反映了企业经营业绩增长的财务动因, 却忽视了一些非财务数据的作用, 如人力资本、顾客忠诚度、雇员满意度、产品质量、企业的研发能力等。如果单纯只注重EVA财务指标, 则企业往往不会对一些具有长远利益的项目进行投资, 如人力资源的开发, 也很可能会忽视产品质量, 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阻碍。
企业的经营是具有持续性的, 因此企业股东和经理人不能仅关注企业短期的财务数据, 更要关注对未来的投资。也许企业在当期不会获得较多的EVA, 但是在市场是有效的前提下, 不会因为短期较少的EVA而影响企业的价值, 反而会由于企业未来收益的增加而得到市场较高的评价。
三、实行EVA考核企业文化环境的欠缺
2010年国资委对央企采用EVA指标进行考核, 而EVA评价体系被我国引入的时间不长, 企业股东和经理人对EVA的认识还不足, 对EVA考评体系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EVA考评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 并不是企业股东和高层管理人员的事情。此外, 在我国传统的观念中, 没有对机会成本的考虑, 认为对股东的报酬并不是必要的, 只有在企业生产经营有剩余时才有股东的报酬, 这种传统观念对于推行EVA体系有严重的阻碍。
在文化建设方面, 国资委应加强EVA推广的宣传, 对于央企负责人进行集中学习培训, 让其掌握EVA的考评方法, 了解EVA体系, 培养其对于资源机会成本的认识。同时, 在企业内部加强员工对EVA的学习, 让企业中的每位员工都认识到资源的机会成本, 并且对于事业部制的企业可以采用EVA对事业部的经营业绩进行考核。
四、EVA指标可能会被操控
由于EVA指标是借助于会计数据进行调整而得来的, 而会计数据常常会被企业管理层进行粉饰, 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成果, 为获得更多的报酬, EVA指标很可能被管理层所操控, 无法反映企业的真实业绩。
因此, 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 制定严格的控制制度, 降低企业经理人舞弊的风险。同时, 强调审计质量, 尤其对于央企, 国家要加强审计监督, 不给央企的负责人留有舞弊的机会, 确保央企的负责人在任职期间不致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
五、EVA考核可能会导致管理层的短期行为
EVA是对于企业在一个年度内经营业绩的考核, 企业高层人员会通过经营过程实现的EVA获得报酬, 由于任期等因素, 企业经理人很可能因为自身的利益不会进行长期投资, 如研发支出、员工培训等, 从而损害了企业价值。
对于经理人的短期行为可以通过股权激励方式有效减少, 股权激励对于企业经理人来说是一副“金手铐”, 可以将短期利益长期化, 使经理人不再过分关注短期利益。此外, 在资本市场有效的条件下, 可以通过MVA (市场增加值) 对企业经理人进行考核。
六、EVA的计算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美国思腾思特管理咨询公司曾对如何进行EVA调整做过研究, 发现EVA的计算要经过160多项的会计调整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EVA。由此可以看出EVA的计算是非常复杂的, 会使企业日常管理工作增加很大的成本, 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因此, 企业在进行EVA的计算时, 为了兼顾效率和效果, 只需对主要的项目进行调整, 反映企业的近似EVA, 采用近似EVA进行考核。此外, 国资委要加强对EVA的相关研究, 找出合理的计算方法, 并且与电算化进行结合, 减少企业的工作量。
七、无法对不同企业进行比较
不同企业EVA的计算方式不同, 不同企业会依据其行业及自身特点设定自己的计算方式, 所以不同企业间的EVA没有可比性, 也无法对企业经理人进行比较。
对此, 国资委应制定一种合理的计算方式, 可以对不同企业进行比较, 并且也可以对央企负责人进行比较, 反映其真实的业绩。
八、计算EVA时所采用的资本成本难以确定
在国资委对央企进行EVA考核时, 企业资本成本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来确定, 但是在实际中, 贝塔系数难以确定, 且对于不同行业来说, 风险不同, 贝塔系数也是不一样的。并且由于贝塔系数的不同, 国资委无法采用统一的资本成本来对央企的EVA进行计算, 因此计算EVA时带有较强的主观性。
资本成本的确定是计算EVA时面临的最大困难, 尤其是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贝塔系数的确定。国资委应依据不同行业的行业特点, 通过定量的方法设定行业风险评估体系, 然后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合理确定不同企业的贝塔系数, 从而正确计算企业的资本成本。
九、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够完善
在西方国家, EVA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企业价值的变化。但是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 在我国EVA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较低, 而这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 行业垄断、信息不对称、政策局限等问题严重。
要使EVA能真正反映企业的价值, 证监会和银监会要发挥其在资本市场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 加强资本市场建设, 降低不利因素对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影响。
十、忽视了产品生命周期
当企业处于创业阶段时, 非财务事项 (例如开发新产品、设立组织机构) 可能比EVA更重要。此外, 在创业阶段, 如何以有限经济资源占据市场上的有利位置通常是最关键的因素。因此销售收入的增长以及营业活动现金流量通常比EVA评价指标显得更为重要。在企业步入成长期后, 虽然仍应重视销售收入的增长, 但也应考虑销售利润率与资金管理效率, 以求得收入与利润率之间的平衡, 此时EVA显得很重要。在企业成熟期, 管理者应监控所有财务指标的变动情况, 关注企业能否持续保持活力, 防止老化, 此时企业创新能力指标显得十分重要。当企业步入衰退期后, 现金流量变动十分重要, EVA更要关注负债比例, 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 以避免出现财务危机。
股东在对经理人进行考核时应考虑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影响, 不能简单的只看指标而忽视产品生命周期, 否则很可能会对企业经理人的业绩进行错误的评价。如在产品初创期EVA指标可能会设定为一个负值, 而在成熟期EVA指标就需要是一个正值。并且股东在对经理人进行考核时, 应保持长远眼光, 不能因为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收益。
综上所述, 尽管EVA是业绩考评的一个指标, 但还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会计收益。但是在对经理人的考核过程中, 需要借鉴EVA的思想, 对股东资金的成本加以考虑, 并且通过EVA合理确定企业经理人的报酬, 让企业的经理人同股东一样分享到企业的收益, 使经理人真正的为增加企业股东的财富服务。
摘要:结合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绩效考评中EVA指标的引入, 总结EVA指标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EVA指标,传统会计指标,EVA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Al·埃巴 (美) .经济增加值——如何为股东创造财富[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1:1-35, 93-112, 223-252
[2].S·戴维·扬, 斯蒂芬·F·奥伯恩.EVA与价值管理——实用指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13-55
[3].姜洪丽.财务理论[M].济南:齐鲁音像出版社, 2005:276-280
[4].钟凯.经济学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J].时代经贸, 2010 (11) :231
[5].高展, 杨永涛.剩余收益与EVA探讨[J].财会通讯, 2008 (08) :25-26
[6].李连燕, 郑路航.经济增加值 (EVA) 与传统业绩评价指标的应用比较研究——基于深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山东社会科学, 2007 (06) :121-125
[7].陈琳, 王平心.EVA与传统会计评价指标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 2004 (09) :14-17
[8].杨亚军, 万乐, 徐波.EVA之利弊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5 (14) :76-77
[9].孙立荣, 王洪姝.EVA应用的局限性及改进建议[J].会计之友 (B) , 2005 (04) :7-8
浅析EVA及在我国的应用 第5篇
摘 要 本文在介绍了EVA的由来、含义及优势的基础上,阐述了在我国的应用现状,相应做出了总结。
关键词 经济增加值 应用
一、EVA概述
(一)EVA的由来
1989年,EVA价值管理体系作为一种新的估价方法被提出,被美国斯图斯特公司最早注册。20世纪80年代,原本业绩不佳的斯式公司(气冷汽油发动机的全球最大生产商),在1990年将EVA体系引入业绩评价、奖酬结构和决策系统中之后,运营利润率由1989年的2.81%提高到1993年的15.58%;EVA由—6300万美元增加到2400美元,创造了股东价值的神话。可口可乐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杜邦等企业巨人都采用了EVA并获取了可观效果,EVA体系已作为公司治理和业绩评估的标准迅速推广。
(二)EVA的含义
EVA(economic value added),翻译为经济增加值或经济利润,指在扣除产生利润而投资的资本成本后所剩下的利润,是所有成本(包括机会成本)之后剩余部分。理性投资者期望投出的资产获得的收益超过资产机会成本,获得增量收益;否则,就会将已投入资本转移到其他方面。具体说是企业税后营业净利润与全部投入资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之和)成本间的差额,若为正企业创造了价值财富;反之发生损失;差额为零,说明利润仅满足债权人和投资者最低要求收益。
(三)EVA的优势
EVA=税后净营业利润-全部资本成本=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的加权平均成本
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外借的或自有的资金都要进行资金成本分析,以确定合理的资金来源结构,以最低的资金成本来获得企业经营所需的资本。而现行的会计制度对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的处理不同,债务资本成本作为当期费用直接计入当期的损益,权益资本成本作为收益分配处理。权益资本成本是隐含在公司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的净收益中,使经营者有可能认为权益资本是一种“免费资本”。
二、在我国应用的现状
从2007年1月1日起,中国开始施行新版《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首次提出了EVA的概念,凡企业使用EVA指标,且比上年有改善和提高的,国资委将给予奖励。来自国务院国资委统计显示,2008年自愿参加国资委经济利润考核的企业已由2007年的87户增加到93户。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管会1月5日对一些中央企业的投资冲动提出警告,表示从2010年开始在中央企业全面推行EVA考核,以引导企业规范投资行为。
(一)在确定公司的资本结构方面的应用
“啄食顺序”融资理论将留存收益作为公司融资的首选方式,在各种融资中,留存收益融资成本最低,公司保留留存收益无需与投资者签订任何协议,也不会受外部资金市场如证券市场的影响和限制。采用EVA估价模型,有利于帮助我国经营者重新认识不同融资方式的利弊,消除留存收益无成本的误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合理调整公司资本结构,努力增加公司的价值。
(二)在评估公司经营绩效方面的应用
传统绩效评价法未扣资本成本,利润增长未表明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增长。EVA指标能够真正反映经营者经营业绩和企业真实情况,使企业决策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一致,减少利润操纵可能性,如果经营者在本期多确认收益增加利润,增加的利潤会被未来期间多征收的股权资本成本抵消,从而降低公司后期价值。这样,经营者就不会轻易采用会计方法操纵利润会更加关心未来期间收益增长。
(三)在建立公司激励制度方面的应用
经济增加值比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的经济效益,因此,通过EVA 管理系统可以设计一套真正有效的激励机制,把企业股东、管理者以及员工的利益完全统一起来。经济增加值越大,股东财富增加越多,管理者与员工所获得的报酬也就越多。经济增加值使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趋同化,有利于代理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达到“多赢”的效果。
三、结论
用EVA代替利润指标可以更好的制约管理者行为,激励他们的创造热情,为股东赢得更多收益。从某种角度来说,EVA甚至可推动中国股市进一步走向成熟。计算会计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EVA则是把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现金流量法)有机地结合统一,从而使EVA更能反映企业真实支付能力、偿债能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EVA的应用必将为现代企业带来更多收益。
参考文献:
[1]王雍君.财务精细化分析与公司管理决策.中国经济出版社.
[2]潘昕译.投资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刘淑莲.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EVA的计算及应用 第6篇
经济增加值EVA (Economic Value Added) 最早是由英国学者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提出的, 他认为企业只有在扣除投入的资本成本后还有剩余才是真正的盈利。EVA的计算方法为企业的税后净经营利润减去企业投入的资本总额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乘积。如果EVA>0, 表明企业的税后利润在扣除资本投入后还有盈余, 即企业为股东实现了价值增值, 这将有利于企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如果EVA=0, 表明企业的税后利润等于企业投入的资本, 表明股东的价值并未增长, 只是实现了保值;如果EVA<0, 表明企业创造的利润不足以维持资本投入, 股东财富非但没有增长反而在下降。EVA考核指标作为一种新的考核机制, 可以克服原有传统指标的一些缺点, 比如在原有利润考核指标下企业整体可能是盈利的, 但是在考虑了资本投入之后, 企业的剩余价值可能为负, 这表明企业需要重新调整经营策略, 投资可以使企业经济增加值大于资本成本的项目。随着国有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企业间的竞争也日益增大, 一种有效的业绩评价体系有利于引导企业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此时EVA价值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应运而生。
二、实施EVA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一) EVA考核指标是一种更加合理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现代企业的典型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国有企业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并非完全一致,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以利润为中心的业绩考核方式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因此更不可能指导企业建立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与传统的财务管理考核指标 (利润指标) 相比, EVA考核指标是以企业的税后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后的剩余收益作为其管理者的考核标准, 因此可以更为准确地反应经营管理者的能力, 也能更好地激励管理者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和保值。
(二) EVA考核机制可以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
传统的利润指标只是考虑了外部债务成本, 而并未考虑股东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成本, 因此国有企业管理者未能充分重视资本成本的有效利用, 从而导致了投资过度、投资的低效率等错误行为的发生。而在EVA考核体系下, 只有投资回报大于资本成本的项目才是可行的, 这是其与传统利润指标最大的不同。因此使用EVA考核指标体系可以使企业更加重视优势产业的发展, 提高企业竞争力, 从而有利于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 EVA考核机制可以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企业长期以来以利润总额作为考核指标, 这样会导致企业管理层过分重视短期利润的实现, 而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利益, 所以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就会减少甚至没有。而在EVA考核机制下,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不会对企业短期业绩考核产生负面影响, 而管理者要想取得好的经营业绩, 就必须重视长期利益的实现。因此, EVA考核机制下, 企业会不断推陈出新, 保持市场竞争力, 实现企业价值的不断增长。
(四) EVA考核机制有利于国有企业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中央企业面临的不再仅仅是国内市场的压力, 更多是来自国外市场的竞争压力。中央企业引入EVA考核机制, 一方面可以促进管理者更为关注资本回报率这一指标, 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与国际企业的可比性, 从而能够使中央企业更好地融入到国际市场中去。
三、实施EVA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 资本成本率统一划分标准有待商榷
根据2012年底国资委修订并公布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 中央企业资本成本率定为5.5%, 资产通用性较差的企业为4.1%, 部分工业企业 (资产负债率75%以上) 和非工业企业 (资产负债率在80%以上) 上调0.5%, 即6%。尽管有三档差异化资本成本率, 但对于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企业生命周期的112家 (截止到2015年3月) 中央企业而言, 仍显得僵硬。因为这些不同企业之间的差异不能仅由三档差异化资本成本率完整反映, 这就会造成企业业绩考核的不公平性。比如, 资本成本率的统一划定会降低低风险行业的EVA, 提升高风险行业的EVA, 这样显然歪曲了企业业绩的真实情况。甚至企业有可能为了追求高的EVA指标, 会尽量投资一些高风险项目, 损害了企业的利益, 从而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 EVA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适用性存在局限性
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对资金的占用额不同, 我国有很多国有企业成立时间较长, 固定资产的造价相对较低, 并且经过长时间的计提折旧, 所占用的资本额较少。但是对于新成立的国有企业而言, 由于物价指数高等原因导致这些企业的资本占用额较高, 且年均折旧额也较高, 因此EVA指标相对于老企业而言比较低。
(三) 会计调整可能导致EVA计算失真
EVA计算需要企业根据自身和行业的实际情况对税后净营业利润和资本成本进行调整。美国等国家在计算EVA指标时调整项目达到100多项, 而央企计算EVA的调整是有国资委统一规定的, 且调整项目较少。这种统一的规定不利于央企进行合理细致的调整, 会对EVA计算的准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 会计调整依赖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而我国企业盈余管理气氛浓厚, 近些年来财务造假事件不断曝光, 会计调整是否不会导致EVA计算失真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 企业管理层对EVA的认识不足
EVA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流行于西方发达国家, 它被引入中国的时间较短, 对其在理论和实践的应用比较少,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对其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
(五) EVA考核指标本身的不足
EVA考核指标属于财务指标的一种, 对于非财务因素并没有考虑在内, 而非财务因素对企业发展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仅仅依靠EVA指标来考核企业经营业绩不具有全面性。此外, EVA考核指标只是以过去的资产、负债以及利润情况来计算, 而并未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情况。它只是一个静态考核指标, 对于当前的资产因素考虑过大, 但是没能考虑企业的未来发展情况。
综上所述, 现行EVA考核机制还存在很多问题, 这都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深入探讨, 以便EVA考核机制能够顺利实施。
四、完善EVA评价体系的建议
(一) 建立差异化资本成本率标准
如前所述, 统一划分标准不利于考核的公平性, 建议根据中央企业的行业特点、资本结构、经营风险等设立差异化的资本成本率标准。针对不同行业, 设立行业基本资本成本率, 反映不同行业资本成本率的差异, 例如公用事业企业的资本成本率可以比高新技术行业企业设定得低一些。然后在特定行业基本资本成率的基础上, 根据资本结构及经营风险的不同, 对基本资本成本率进行微调, 原则是风险越高, 资本成本率越高。另外, 资本成本率应该反映真实水平, 而不是采用明显低于正常企业资本成本率的标准, 以增加EVA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另外监管部门应制定差异化的资本成率参照表, 并根据各行业发展、资本市场情况, 定期更新参照表。
(二) 允许中央企业自主选择调整项
会计调整很可能带来EVA计算失真, 建议监管部门给出税后经营净利润和占用资本的调整项目指导规定的同时, 允许央企根据行业特点、自身实际情况等自主选择调整项, 央企制定调整项清单, 定期向监管部门上报, 由监管部门核准。这样不仅有利于央企计算EVA时对调整项进行细化, 也有利于监管部门对调整项的审计和监管, 防止不合理的盈余管理。特别地, 应考虑新旧资本对资本占用的调整。
(三) 对企业管理人员开展EVA知识培训, 增强EVA业绩考核指标理念
EVA考核机制的顺利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它需要依靠企业广大员工的积极性才能完成。通过在企业内部开展EVA知识培训, 可以提高员工对于EVA考核机制的意识。同时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 企业可以清晰地把握EVA计算指标的选择、资本成本率的确定等方面的问题, 从而将EVA价值管理理念深入到企业发展的每个阶段。
五、结论
EVA业绩考核指标有优于传统利润指标的优点, 但是在实施过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央企要慎重处理好这些问题, 以便EVA考核机制可以顺利实施。EVA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评价指标, 具有很高的发展前景。央企需要重视该指标的应用, 让其在企业管理业绩评价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摘要:国资委于2010年开始在中央企业中实行EVA考核机制, 目的是促进企业由利润管理理念转向价值管理理念, 进而实现企业价值的不断增加。2012年12月29日, 国务院国资委修订并公布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 (国资委令第30号) , 进一步完善了EVA考核机制。作为一种新的评价指标, EVA财务指标体系具有一般财务指标体系不可比拟的优势, 但是在我国国有企业的运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对EVA财务指标在我国国有企业中推行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并提出相应对策, 使EVA考核指标在国有企业业绩评价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EVA,中央企业,财务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Z], 2012-12-29.
[2]约尔·M·斯滕恩等.EVA挑战[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12-13.
EVA的计算及应用 第7篇
1.1 投资决策的含义
投资决策指的是投资人为了满足预期的投资宗旨, 实施特定的科学理论、方式及手段, 采用特定的程序对投资的必要性、投资对象、投资范围、投资构架、投资戚本及利润等经济活动中主要问题多实施的研究、判断及方案抉择。因只有超高效率的投资才可以形成更多的现金流, 因此投资决策变成了3大财务决策 (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及股权决策) 中对公司决策有着主要作用的决策。
1.2 EVA的含义及概念
所谓EVA, 指的是经济增加值, 是1982年由美国思滕思特咨询公司提出并加以实施的一套以经济增加值为基础的激励报酬制度、决策机制及财务管理系统。之后, 逐渐运用到企业价值评价与管理中, 并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因为现代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 企业所有者即股东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与提高企业管理者投资高效率等出现的代理成本, 所以在外部引入了债务, 期许以此实现合理的资本结构。但是, 从现行的财务表来看, 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企业期末的受益仅仅将债务成本补偿, 却没有在补偿权益成本上有所体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企业股东高估了企业利润, 因此使投资者做出了错误判断。EVA从股东角度出发, 对企业的利润重新进行了定义, 并提出经济利润, 其将企业所有投入资本 (包括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 的成本考虑在内。
EVA的计算公式为:EVA=税后经营利润-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企业总资本。其中, 假如EVA小于零, 就表示股东预期回报率低;假如EVA大于零, 就表示企业的盈利要高于资本成本, 给股东带来财富。这一计算公式, 反映了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程度。
2 企业投资决策中运用EVA的意义
财务会计利润一个最为主要的原则是, 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严格地遵守会计谨慎性原则, 在处理企业的财务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使企业的业绩评价也受到了相应影响。因此, 用这种方法计算所得企业的利润或是企业的业绩与实际企业的经济效益之间具有一定的差距。
2.1 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相对而言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现状, 过分注重企业的财务报表上的内容, 即是过分地注重企业以前的业绩, 而忽略了对企业未来业绩的预测, 不利于企业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经济决策, 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但是, EVA会在适应企业发展的情况下, 以企业的长远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来激励企业的管理者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战略。
2.2 考虑了股权资本
EVA在考虑企业发展情况的同时, 还将企业的税后利润和股本资本的成本考虑在内, 因此, 对于在此期间企业为股东创造的利益或是价值比较了解。相对于传统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 EVA指标不仅对企业过去的发展进行了探究, 而且, 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做出了相应贡献。这种方法有助于企业经营者改变其传统的融资观念, 促进经营者考虑留存收益的机会成本, 提高企业资金运营效益, 这样更好地维护了股东的根本利益。
2.3 EVA能够较为全面地衡量企业的经营业绩
企业的业绩与企业的价值不仅只是包含着企业的信息技术、企业的品牌、企业的管理等多个方面, 而且, 对于企业的财务成果方面仍然有着很多的关联。所以, 仅仅只用财务指标或是财务报表不能将企业真实的信息情况表现出来。EVA指标能够在传统企业业绩评价方式的基础上, 将企业的技术和品牌等无形资产投资放到企业业绩评价中, 使企业的业绩更加具有真实性。
3 EVA的投资决策应用
3.1 EVA的管理应用
经济增加值并非简单指标, 而是一项全面的管理体系。这种体系包含了4个方面:考核体系、管理体系、激励体系及理念体系。因而, 把经济增加值实施到公司的投资决策和营销管理当中, 具有诸多优点:其一是提升决策创造能力;其二是提升公司的发展质量;其三是关注公司持久发展。
3.2 EVA的决策应用模式
以公司决策最大化为起点, 用收益、风险及增长的三维平衡为理念基础。利用预算管理信息平台, 选用财务研究技术及数量手段, 分散决策驱动因素并将其当作制造运营计划的凭据来对接发展策略, 改建组织构架及管理流程来完善决策空间, 并采用预算制约和预警当作监督方法, 引入经济增加值考评指标体系来真正的激励管理人员及职员尽全部努力, 最后完成诊断与激励效应, 确保公司的创值与不断升值。建立基于经济增加值管理决策方式应包含决策分析、决策优化、决策掌控、决策激励4个决策管理环节, 保证管理目标、策略要素、管理资源之间的彼此满意和稳定, 调整财务策略、投资估算和融资策略, 不只符合投资决策所需, 更能完成策略掌控的需求, 全方位地为公司的决策管理服务。
4 目前投资决策中应用EVA存在的问题
4.1 EVA评价指标过于形式化且缺乏适用性
EVA本身就具有科学、灵活、系统的特征, 所以, 要想充分发挥EVA的优势, 则一定要与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相结合。但是, 目前, 我国大部分公司在投资决策中只认识到了EVA所创造的财富, 盲目引进、强制实行、照猫画虎, 完全没有考虑到自身的经营情况, 而这就使企业的管理效率较低, 管理秩序较乱, 打破了原有市场经营的稳定性, 使股市发生波动, 阻碍了企业发展。
4.2 传统的管理理念削弱了引进EVA指标体系的力度
传统的管理理念注重追求企业营销利润的最大化, 受这种理念的影响, 我国大部分企业都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 也没有真正意识到权益资本对成本计算起到的重要作用, 权益成本观念淡薄, 对EVA业绩评价体系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同时, 现在我国对企业怎样进行有效的EVA管理尚没有一系列成熟可行的措施, 这就增加了企业采用EVA的难度, 最终导致企业通常对该指标的应用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4.3 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有限, 增加了EVA运用成本
一些负责企业, 债率价指标计算的财务工作者习惯使用传统的计算方法, 自身也不愿意花费时间去学习新技术, 对EVA指标体系存在着排斥心理, 导致企业在推行EVA考核体系时增加了难度。虽然大部分财务工作者支持企业对传统指标体系的改进方案, 但是因为自身专业素质有限, 没有能力提供EVA计算公式所需的正确的财务数据, 导致企业运用EVA的成本增加。此外, 大部分企业的财务数据透明度较低, 有许多项目都需要进行调整, 但是财务报表上反映的数据却不能满足这一需求, 要想推行EVA, 则需要完成大量的补充工作, 使财务工作者的工作量增加。
5 企业投资决策中应用EVA的改进策略
5.1 创新管理理念
企业在整个投资决策过程中, 应该结合自身情况科学运用EVA评价体系。首先, 在衡量当下利益及长久利益的基础之上, 明确科学有效的投资方向, 从而围绕决策方向制定详细的投资目标;其次, 管理人员拟定投资方案, 搜集相关的投资方向及其收益的资料, 实施投资方案的研究和考核;最后, 管理人员选择要投资的项目当中及可能的最优组合, 并采用环境的改变及决策所需进行及时整合, 让公司投资决策的拟定和运行活动更加科学, 更加规范。
5.2 构建科学的EVA评价体系
在传统的EVA评价体系上, 结合成料惜和资源补偿理论、正常利润和超额利润理论等。以EVA为核心, 同时将人力资本、企业文化、企业环境和社会责任等非财务指标给予充分考虑, 从而建立一套科学的投资决策评价体系。
5.3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的要求, 结合员工的个人素质, 对员工进行相关的知识技能培训, 并对员工自我学习进行鼓励。另外, 企业应该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人才培训机制, 有系统地制订人才培训计划, 有落实, 有检查, 有经验总结推广, 定期进行专业和非专业化知识技能的培训, 使员工成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
6 结语
总之, EVA价值管理体系推动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 全面地反映出了企业投资管理的价值, 同时, 这种管理方法也使企业的诸多业绩评价达到了高度统一。
摘要:EVA管理体系的核心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业绩考核评价、管理模式、激励制度以及理念体系。企业在推行EVA管理体系时, 应从高到低, 从上至下, 更新旧的制度、设计新的方案、宣导新的理念并对企业员工进行定期培训, 循序渐进, 全面推广EVA管理模式。由于EVA价值管理体系比较完整, 因此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也相对广泛。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绩效评价,投资决策
参考文献
[1]邵琳琳.企业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4 (11) .
EVA的计算及应用 第8篇
(一) EVA概念
EVA是英文Economic Value Added的缩写, 译为经济增加值, 是指从税后净营业利润中扣除包括股权和债务的全部投入资本成本后的所得。1989年斯特恩斯图思特 (Stem Stewart) 提出时引起了全球会计理论和实务界的关注。自此EVA作为衡量企业经营成果的一种方式, 在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EVA的基本原理是:经济增加值等于公司税后净利润NO-PAT (Net Operating Profit After Tax) 减去全部投入资本成本WACC (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 后的余额, 这里的投入资本成本既包括债务的资本成本, 也包括股东资本的成本 (机会成本) , 其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的ROIC (Return On Invested Capital) 是投资资本回报率。 (ROIC-WACC) 称为回报率差。
EVA在企业财务管理运用中最直观的概述就是:企业中的投资者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所承担的风险能够从除去企业全部投入资本后所得的税后净利润中得到补偿, 换句话来说, 企业的投资者在投资企业时所赚取的财富至少应该与在资本市场中所进行的与投资企业相类似的经济活动所获得收益率相同。
(二) EVA的优越性
1. EVA业绩评价方法关注资本成本
EVA考虑了企业中所有能够带来经济利润的投入资本, 除此之外, EVA还能够对企业管理者的一些短期的经济行为, 通过对企业所占有的资本的使用情况和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获得的利润进行相关的调控, 促使企业的管理者站在企业的投资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有助于引导企业投资从规模导向转向价值导向。
2. EVA业绩评价体系能真实反映股东价值
EVA业绩评价结果表明:如果EVA为正, 说明业绩在当期真正为股东创造了价值, EVA为负, 说明公司毁坏了股东的价值。
3. EVA业绩评价体系能使资源有效配置
EVA兼顾利润率和资本占用率两种因素的影响, 利润率高EVA不一定就高, 但EVA高利润率一定会高。
二、EVA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EVA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 EVA在我国应用并不普遍
目前EVA只适用于有限范围的国有企业, 而在金融企业、周期性企业和新成立的公司中无法适用。
2. 与公司现有经营激励机制不相容
在我国的企业中使用EVA时进行财务管理时, 对于企业管理者的薪酬的制定, 应当考虑到企业的经营风险以及对管理者的奖励和惩处之间的平衡等, 而且要使企业的投资人与管理者之间能够达成共识。
3. 管理者和员工的观念转换不够彻底
国资委EVA考核的实施, 是从重利润到重EVA的转变, 从目标管理体系到价值管理体系的转变, 这种观念的转变势必会使得EVA在企业中的实施受到一定的影响。
4. 我国企业开展的EVA培训效果不明显
由于EVA考核是2010年正式开展, 目前国内缺乏指导我国企业应用EVA的权威和专家。
(二) EVA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我国资本市场不健全
EVA的常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 与我国资本市场有所不同, 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的较为缓慢, 现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仍较为弱, 这样就会使得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在使用EVA进行数据运算存在很大的困难。
2. 我国国企自身的局限性
我国国企基本上是一些垄断行业, 涉及国家战略资源的安危和国计民生, 国企不但要能够实现一定的利润, 还要能够使国家的经济秩序得到巩固。从这一点上看, 其生产保障指标高于财务业绩指标, 也就是说政治任务高于财务指标, 可见这一点直接影响到EVA考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 EVA自身的局限性
(1) 资本成本较难确定
在EVA模式中, 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考虑了资本成本尤其是权益资本成本。中国资本市场尚不成熟, 股票交易价格的形成机制并不能充分反映上市公司的风险与价值。中国企业很多是大型企业集团, 包含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 更涉及到多个行业, 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所有资本的WACC会造成EVA考核的不公平。
(2) EVA没有操作性强的测算体系
计算EVA时需要对若干会计科目进行调整, 到目前为止, 计算EVA可做的调整已达到200多种。这样就会使企业财务管理中计算EVA的困难增加, 使EVA的使用受到阻碍。
(3) EVA没有反映非财务指标方面的内容
EVA仅仅反映的是企业经营业绩的最终结果, 它主要还是通过对财务数据的调整计算出来的货币量指标, 是财务评价体系, 没有考虑财务指标之外的因素, 而非财务因素对企业的发展影响也很大。EVA只能对全要素生产结果进行反映, 不能够较为针对的对某些特定的因素进行反映, 这样就不能确立出影响企业业绩的具体因素, 就会使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降低。
三、完善我国应用EVA的建议
(一) 规定统一的会计调整项目
只有统一了调整项目, EVA指标在我国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所指定的标准应当符合下面的两点:所做出的调整能否对企业未来是否能够获得较好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调整方法是否简单易行, 能否在我国企业大范围的推广使用。EVA的调整成本与调整事项数量和调整事项金额要有直接关系。
(二) 适时地将EVA指标与一些非财务指标相结合
我国企业在导入EVA指标评价方法时, 可以适时地将EVA指标与一些非财务指标相结合来综合反映企业经营业绩, 如市场份额、单位产品成本、客户满意度等。虽然这些指标不是财务指标, 但是与企业未来是否能够获得较大的利润, 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三) 注重对企业人员进行有效的EVA培训
实施EVA考核过程中培训员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首先对EVA的培训应注重中高层。其次还应当将企业的培训范围进行扩大。对于企业中重要管理部门, 例如:财务部, 预算部等要作为最先培训的对象, 并且对这部分的管理人员的培训的内容应当具有针对性, 然后再对企业中的其他部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EVA培训。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 如对企业负责人进行培训, 就应侧重EVA的资本成本理念、EVA指标的影响因素、EVA指标的提升思路等内容。应丰富EVA的培训形式。
(四) 创立一种新型的“EVA综合计分卡”
企业可以依据EVA进行财务分析, 从中寻找到影响EVA的指标, 然后将这个指标与影响企业发展的财务指标或者是非财务指标相联系, 从而产生一种新型的“综合积分卡”, 并且以EVA为主。企业的发展均按此进行, 进而让企业在未来所能够进行的发展和所得到的利润都围绕EVA展开。
(五) 选取行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资本成本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企业中所选取的企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进行相关的计算, 就可以基本确立企业的资本成本。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所颁布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 详细地披露各个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 包括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状况、经营增长状况等方面的五类标准值, 这五类标准值分别是优秀、良好、平均、较低、较差。企业可以标准值为基础, 再依据企业对未来发展所作出相应的规划等, 对企业中不同类别的净资产收益率进行相关的确立。
(六) 建立适用EVA的制度机制
EVA的计算及应用 第9篇
A:
1.在业绩评价中的应用
作为一种财务业绩衡量指标, EVA能够反映企业内部各层级的业绩。例如, 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看作为一个独立的EVA创造中心, 并分别计算出各个EVA中心对企业价值的贡献程度。这有助于企业了解哪些活动在增加价值, 哪些活动在损毁价值。在利用EVA对企业的业务进行评估之后, 企业能对自身的业务有清楚的认识, 从中挑选出与企业生存和发展有重大关系、能够发挥企业优势的核心业务, 而将那些非核心业务剥离出去, 使公司最大限度地提高EVA、实现股东财富和公司价值最大化。
2.在薪酬设计中的应用
实施EVA的另一个主要优点是通过将EVA和经营者薪酬联系起来后, 能够使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利益更趋于一致, 从而给经营者更大的激励, 使经营者能尽可能地站在股东的角度, 以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为目标进行经营决策。例如, 通过EVA的“奖金库”制度, 使经营管理者报酬的一部分形成“风险报酬”, 利用EVA是个“流量指标”的特性, 促使经营管理者的行为“长期化”。通过EVA激励, 使经营管理者像投资者一样思考问题。
Q:中国企业进入国际不良贷款市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A:
几年前, 美国和欧洲的不良贷款给很多国家带来了很多经济问题和负面影响, 希望中国投资者能以此为鉴。中国资产管理公司进入欧美不良贷款市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市场的选择
由于经济形势、金融管理体制、政治因素和文化差异等, 欧美各国的不良贷款市场呈现出很大差异。就现阶段看, 英国市场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 且竞争相对较弱。但未来三到五年, 投资英国NPL市场的收益率会不断摊薄。而西班牙市场由于经济不景气、失业率高, 银行业体系处于新一轮整合阶段, 近期市场投资性偏弱。美国不良贷款市场规模较大, 但由于人们对经济是否能够持续复苏尚有疑虑, 现阶段关注美国NPL市场的投资者较多, 但实际进行投资的比例较小。同时, 同一国家不同品种的不良贷款特点也存在较大差异。中国企业如果计划进入欧美不良贷款市场, 首先需要根据自身的投资实力和投资策略, 选择好目标市场。
2.进入途径的选择
欧美市场环境与中国有较大区别。例如在这次与中华咨询的合作研究中, 我们发现中国投资者对于破产银行的资产接触较少, 且心理上比较难接受已经破产了的银行的资产。而在美国处理破产银行资产是很正常的事情。中国企业进入不太熟悉的欧美不良贷款市场投资, 可以考虑与本土投资机构的合作。例如通过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FDIC) 的各种计划, 或者通过与美国本土投资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进入美国不良贷款市场。
3.政治法律事务
跨国投资需要特别注意处理好政治法律事务。美国的法律环境, 对于信息披露有着较高的要求, 中国投资者需要尽快适应目标投资地区的要求。
Q:未来跨国并购的趋势是什么?在并购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重点环节?
A:
金融危机的效应仍在影响全球市场的跨国收购兼并活动。交易活动的数量从2008年1季度到2009年1季度发生下降, 但是这种低迷的趋势在2010年得到一定的扭转。许多大公司认为, 一部分陷入困境的公司由于较差的财务绩效而被低估;不过它们正是之后业务扩张的主要标的公司。
从买方的角度看, 跨国并购的过程主要包括:寻找收购目标、进行尽职调查、估值、谈判、交易方式设计、通过当局监管要求和审批、并购后整合等几个阶段。尽职调查是其中的重点环节。
本刊3月、4月期中华尚略栏目将邀请美国波士顿商学院与中华咨询联合研究团队共同为大家深入分析中国企业如何进入国际不良贷款市场以及中国企业如何进行跨国并购, 敬请关注。
[专家简介]
EVA的调整事项及其计算体系解析 第10篇
一、EVA的主要会计调整事项
目前, 比较通行的且具有可操作性的EVA定义是基于会计观点提出的, 其被定义为税后净营业利润 (ne operating profit after tax, NOPAT) 与资本成本 (capital charge, CC) 之间的差额, 用公式可以表示为: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占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美国思腾思特管理咨询公司在最初注册EVA时, 是基于美国资本市场的财务状况提出来的, 其计算调整也有赖于美国会计准则, 有160多项调整项目。但是, 其中的大多数调整项目与我国现实的财务状况并不完全相符, 不能客观地反映我国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 因此, 本文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以及财务报告披露的详尽程度结合我国会计实务的核算现状, 遵循重要性、简易性以及可获取性等原则在计算EVA过程中的主要会计调整项目如下:
(一) 无息流动负债。
无息流动负债不占用资金, 应当从资本占用中予以扣除。公司的全部资产来源于负债或所有者权益, 但是并非所有的资金都有成本, 在流动负债中除了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之外, 几乎全部都是无息负债。比如, 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交税费、不带息的应付票据等, 这部分无息流动负债并没有占用公司的资金, 在计算资本占用时应当予以扣除, 减少资本占用的数量。
(二) 各项减值准备。
各项减值准备并非企业实际发生的损失, 不应当予以扣除。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 为了保持谨慎性原则, 应至少每年对资产进行一次减值测试, 将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进行比较, 如果账面价值大于可收回金额, 则发生了减值, 需计提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比如, 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商誉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等, 这些实际上是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做出的判断以及估计, 并非资产的实体性损失, 所以不应当在税后净营业利润中予以扣除。
(三) 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在完工之前一般不会产生现金流入, 不应当作为当期的资本占用, 应当予以扣除。在建工程具有资金占用大、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 大多是公司对未来生产经营做出的资本性投入, 如果将其完全划归为建设期的资本占用, 会大幅度提高当期的资本成本, 而与在建工程产生现金流入的会计期间不能形成配比, 导致EVA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当期的财务状况。因此, 应当扣除在建工程所占用的资金, 待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计入资本占用。
(四) 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在研究开发阶段一般不会产生现金流入, 其研发费用应当予以扣除。无形资产是公司为拥有持续竞争力而进行的资本性投入, 其研发时间相对较长且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新企业会计准则将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划分为两个阶段, 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予以费用化, 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予以资本化, 否则应予以费用化。在研究开发阶段, 费用化的研发支出应当从税后净营业利润中予以扣除;资本化的研发支出应当从资本占用中予以扣除, 待无形资产开发完成后计入资本占用并按照摊销的方式计入税后净营业利润。
(五) 递延税款。
递延税款应根据其当期金额的变化在税后净营业利润中予以抵消。递延税款主要是由于资产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形成的, 主要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计算EVA时, 企业应重点考虑当期应纳的税款, 而不应将递延的税款在当期予以反映, 所以应将当期递延税款金额的变化在当期税后净营业利润中予以抵消。
(六) 营业外收支。
营业外收支是企业非日常经营业务形成的利得或者损失, 应当予以抵消。营业外收支主要包括:资产处置损益、债务重组损益资产盘点损益等, 具有较大的波动性以及偶然性, 在确定EVA时, 应当把握稳健性原则, 着重反映企业日常业务所形成的经营成果, 剔除与公司日常经营业务无关的营业外收支, 提高EVA的准确性。
(七) 所得税。
所得税应当根据E-VA的相关调整事项重新予以确定, 并计入税后净营业利润。利润表中的企业所得税反映的是未经过EVA调整的所得税, 不能与EVA形成配比, 导致税后净营业利润的计算出现偏差因此, EVA所得税应当在原有所得税的基础上根据EVA调整事项重新予以确定, 并据以计算税后净营业利润。
二、EVA的计算体系
由EVA计算公式可以看出, 公司EVA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即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占用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因此EVA的计算体系也主要从这三方面进行构建。
(一) 税后净营业利润 (NOPAT)
是根据利润表以及报表附注对EVA相关项目进行调整得出的, 在数值上等于利润总额加上资产减值损失、财务费用等项目, 减去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营业外收入等项目, 本质上就是在不涉及资本结构的情况下公司生产经营所得的税后利润。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利息收入、汇兑损益等项目, 但是对于非外资企业和非金融类企业而言, 利息收入以及汇兑损益的金额相对较小, 根据重要性原则, 可以忽略不计, 直接以财务费用代替利息支出, 而不会影响其准确性;EVA所得税不同于利润表上的所得税费用, 需要按照调增以及调减的项目将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调整为EVA所得税。
(二) 资本占用 (CC) 。
资本占用是指所有投资者投入到公司用于生产经营的全部资金的账面价值, 包括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其中, 债务资本主要是指短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借款等项目不包括无息流动负债, 如应付账款、应交税费等;股权资本主要是指公司的普通股以及少数股东权益。因此, 资本占用也可以理解为公司的全部资产减去商业信用负债后的净值。与税后净营业利润一样, 资本占用也是通过财务报表计算调整出来的, 其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资本占用=权益和权益等价物+负债和负债等价物±调整项目=股东权益+少数股东权益+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税后营业外支出+各项减值准备-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税后营业外收入。
(三)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WACC)
资本成本简而言之就是企业筹集和使用资本而承担的代价, 包括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 从投资者角度说, 资本成本也就是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或者最低报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反映一个企业综合的资本成本, 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L:负债的市场价值;E:权益的市场价值;KL:负债的资本成本;KE权益的资本成本;T:企业所得税税率。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 公司的股份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 公开发行的股份不得低于公司股份总数的25%对于流通股可以直接用市价来衡量对于非流通股则不能简单的用市价来衡量。黄俊, 李飞 (2005) 通过统计研究发现, 可以利用每股净资产来大致反映非流通股的市场价值, 因此, 股权资本市场价值=流通股股数每股市价+非流通股股数每股净资产。当然, 权益和负债的比例也可以通过企业的目标资本结构确定。
KL采用定义法来确定, 汇总计算出当年公司借入的所有带息债务的本金和由此支付的利息, 以全部的利息支出除以债务的本金, 由此确定公司负债的资本成本。
KE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KE=Rf+β (Rm-Rf) 来确定。其中, 无风险报酬率可以选取凭证式国债利率来近似代替无风险报酬率;美国股市的风险报酬率为6%左右, 计算方法是将60年左右的时间段里标准普尔指数的年平均收益率与长期国债的平均收益率相减, 而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只有短短20年左右的时间, 且受到许多硬性规定的约束, 尚未走向成熟, 并不适宜进行长期估算, 国资委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对央企进行EVA考核规定的市场报酬率为5.5%, 本文综合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果, 认为选取5%-6%之间为风险报酬率比较合适;β系数为所测定资产的风险相对于整个股市价格波动的指数, 主要通过统计方法计算, 如回归分析法、最小平方法等, 为了简化EVA的计算, 赵治纲 (2010) 认为资本结构对β值的影响较大, 可以参照同行业上市公司的β值进行加权平均。
三、总结
EVA业绩评价体系至今没有在我国得到全面推广,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EVA的量化过于复杂, 调整项目过多, 会计核算量过大, 难以在中小型企业得到推广;二是企业的成本意识缺失, 过多的关注净利润等相关指标, 没有考虑到权益资金也有资本成本, 也需要扣除。本文主要针对EVA量化困难这方面的问题, 简化了EVA的调整项目和计算过程, 将不适应我国新会计准则、不符合我国会计实务核算要求的项目予以剔除, 最终保留7项调整项目, 基本可以在保证EVA准确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简化其计算调整过程, 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J
参考文献
[1].孙铮, 吴茜.经济增加值:盛誉下的思索[J].会计研究, 2003, (3) .
[2].赵治纲.中国式经济增加值考核与价值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
[3].黄俊, 李飞.经济增加值模型与我国上市公司价值的评估[J].统计与决策, 2005,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