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english的同类词
来源: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english的同类词(精选3篇)

english的同类词 第1篇

1、音乐(music)

folk music

classical music

country music

jazz music

pop music

民乐

古典乐

乡村音乐

爵士乐

流行音乐

2、动物(animal)rabbit

goldfish

parrot

turtle

duck

dog

cat

elephant

bear 兔子

金鱼

鹦鹉

乌龟

鸭子

大象

3、病痛(ache and illness)stomachache

backache toothache earache fever

runny nose

cough

flu

sore throat 胃痛

背疼

牙疼

耳朵痛

发烧

流鼻涕

咳嗽

发烧

嗓子疼

4、地点(places)

1、clinic

music room

art room

lab

library

computer room

门诊室

音乐教室

美术教室

实验室

图书馆

计算机教室

2、police station

drugstore

theater

supermarket

gas station

train station 公安局

药店

剧院

超市

加油站

火车站

school

park

hospital

bank 学校

公园

医院

银行

5、标志(signs)No smoking

No spitting

No dogs

No bikes

No parking

No skating

No swimming 禁止吸烟

禁止吐痰

禁止遛狗

禁止骑车

禁止停车

禁止滑冰

禁止游泳

6、就餐用具:

opener

knife

fork

cup

bowl

chopsticks

plate

spoon 开瓶器

刀子

叉子

杯子

筷子

盘子

勺子

7、家庭成员(family):

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son

daughter

grandma

grandpa

uncle aunt 爸爸

妈妈

兄弟

姐妹

儿子

女儿

奶奶,姥姥

爷爷,老爷

叔叔

阿姨

8、水果(fruit):

apple banana pear peach orange grape

strawberry pineapple mango……

苹果 香蕉 梨

桃 橙子 葡萄 草莓

菠萝 芒果

9、食物(food):

rice meat fish soup cake bread hot—dog tofu cheese potato

egg……

米饭 肉 鱼 汤 蛋糕 面包 热狗 豆腐

奶酪

土豆

鸡蛋

10、饮料(drink)

juice milk water tea coffee

coke…… 橙汁 牛奶 水 茶 咖啡

可乐

11、衣服(clothes):

1、T—shirt shirt coat sweater shoe

skirt overcoat school uniform jacket

T恤衫

衬衣 外套 毛衣 鞋子 裙子 大衣 校服 夹克

2、sandal slipper sneakers boots…… 凉鞋 拖鞋 旅游鞋

靴子

12、人体(body):

head face hair eye nose mouth ear hand arm leg foot shoulder knee toe finger tooth 头

脸 头发 眼睛 鼻子 嘴

耳朵 手

胳膊 腿 脚

肩膀

膝盖 脚趾 手指 牙齿

13、数字(number):

1)、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2)、first second third fourth fifth sixth seventh eighth ninth tenth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第七

第八

第九

第十

14、文具:

pen pencil ruler eraser bag book backpack marker

glue

钢笔 铅笔 尺子 橡皮 书包 书 书包 彩笔 胶棒

15、交通工具:

car bus taxi ship plane bike(bicycle)

train

轿车 公共汽车 出租车 轮船 飞机

自行车

火车

16、天气:

cold hot warm snowy rainy

sunny cool

windy cloudy 冷 热

温暖的 下雪的 下雨的阳光充足的 凉爽的有风的 有云的

chilly foggy

chilly 冷的有雾的冷的

17、月份、星期: 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Ma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Sunday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Saturday 星期天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18、季节:season

spring summer fall(autumn)winter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19、形 状:

star heart triangle square rectangle circle 星形 心形 三角形 正方形 长方形 圆形 20、心情的形容词:

happy sad angry excited tired sleepy surprised 高兴的 伤心的 生气的 兴奋的 累的 困的 惊喜的

21、代词: 人称代词主格

I we you it he she they 我 我们 你(们)它 他 她 他们

人称代词宾格

me us you it him her them 我 我们 你,你们 它 他 她 他们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my our your his her their its 我的 我们的 你(们)的 他的 她的 他们的 它的 疑问代词

who when what where whose which why 谁 何时 什么 哪里 谁的 哪一个 为什么

22、介词:

in on under at to up down 在…里 在…上 在…下 在 向,往,到 向上 向下

23、形状(shapes)

24、职业:

teacher

doctor

nurse

driver

farmer

worker

cook

policeman

教师

医生

护士

司机

农民

工人

厨师

警察

Player

diver

swimmer

运动员

跳水运动员

游泳运动员

25、形容词

long

cute

short

cold

hot

good

bad

interesting… 长的可爱的 短的冷的 热的 好的 坏的有趣的

26、形容词比较级

longer

cuter

shorter

colder

hotter

better----

更长的更可爱的 更短的更冷的更热的更好的

27、形容词最高级

longest

cutest

shortest

coldest

hottest

best----

最长的 最可爱的 最短的最冷的 最热的 最好的

28、科目

Chinese

English

math

science

P.E.art

music

computer

M.E.语文

英语

数学

科学

体育

美术

音乐

计算机

思想品德

29、国家

America

Germany

Japan

China

Canada

Australia

Britain

France

美国

德国

日本

中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英国

法国

30、某国人

American

German

Japanese

Chinese

Canadian Australian British

French

美国人

德国人

日本人

中国人

加拿大人

澳大利亚人

英国人

法国人

31、语言

German

English

Japanese

Chinese

French

德语

英语

日语

汉语

法语

32、运动

badminton football

basketball

soccer

tennis

table tennis

baseball

羽毛球

足球

篮球

美式足球

网球

乒乓球

棒球

volleyball

handball

diving

ice hockey

排球

手球

跳水

冰球

33、方位

east

west

south

north

西

34、动词

draw

study

show

clean

join

ride

ski

sled

decide

学习

出示

打扫

加入

滑雪

滑雪橇

决定 think

try

wait 认为

尝试

等待

合并类高校同类文化意识的构建 第2篇

关键词:新建高校,同类文化意识,构建

合并重组新建的高等学校, 在建设规模、学科门类、教学科研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 与合并前的各学校相比, 都具有本质意义的变化。因而无论是在教学质量、学科建设方面, 还是在教学科研管理方面;无论是在行政业务管理方面, 还是在学生的教育管理方面;无论是在教师的素质方面, 还是在各类服务方面, 其要求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对整个合并类学校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新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方面得到体现和反映, 也必然会带来文化层面上的变化。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 合并重组新建高等学校的新文化将首先在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形成新的文化要求, 这对所有新建高等学校各级各类人员的群体以及各级各类人员的个体而言都将是全新的。为了能够使全体成员适应、接受新建高等学校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新文化的要求, 形成一个大家能够都认同而遵循的新的文化规范和文化规范标准, 形成具有新建学校特色的文化价值观念, 同类文化意识的构建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我们知道, 合并重组前的各学校, 一般都生存并发展于同一个城市或区域间。 这个城市或区域文化作为其活动的共同文化背景, 是相互间具有文化认同与整合的文化思维基础, 因而也就具备了构建新学校同类文化意识的可能。由于合并重组新建高等学校发展的整体利益, 需要形成一个大家共同遵循的文化规范和价值观念, 这是保证新建高等学校合并重组成功并得以发展的文化基础。而要形成这样的文化规范和价值观念, 同类文化意识的构建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谓同类文化意识是指 “按照社会合法文化规范组成的群体, 他们的文化意识主要是以社会规范建立起来的。但是, 这并不是说他们的文化意识都是共性的, 恰恰相反, 他们也有自己个性的文化。这种文化就是同类意识, 或叫同类文化意识。它是群体成员互动中形成的一种行为模式, 一种群体哲学, 一种群体思想, 如家风、校风等, 就是同类文化意识的表现。“这种文化意识一旦形成, 对群体成员的思想、感情、心理、性格等都有深刻的影响。”[1]

所以, 重视合并类高等学校群体成员的文化认同心理和文化归属心理教育和建设工作, 将十分有利于新学校的同类文化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作为合并重组前各学校及成员, 必须认同、肯定新建高等学校应有的文化和其他学校优秀的文化, 才能为新建高等学校整体文化认同所接受。在这个文化认同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同类文化意识, 对新建高等学校及全体成员的思想感情、心理性格及团队协调, 对新学校发展的责任自我意识的培养, 都将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合并重组新建的高等学校中, 各级各类人员要能够顺利地在合并后不长的时间内开展工作, 保证新学校各方面的顺利运行, 就离不开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流与交往。正因为有了合并重组后的前各校之间及其成员间的交往、交流, 才有各校之间的文化交流、文化认同、文化适应和文化整合。在诸多文化的相互作用与变化中, 构成新建高等学校的文化网络。而各种文化在相互的交往与交流、渗透中增强彼此的认同, 从而在新建高等学校主导文化的影响中, 逐步形成自己新的群体文化特性, 适应新建高等学校的文化思想、文化观念、文化精神, 建立起新学校的同类文化意识。

积极健康的同类文化意识, 是建立具有凝聚力的合并类高等学校群体文化的基础。同类文化意识的形成, 首先是一个文化认同问题。形成新建高等学校的文化认同的宗旨就是形成本校的同质文化, 使全体师生为学校的发展而共同努力。新建高等学校的群体文化认同是一个群体的集体认同。如果这个群体的集体认同意识弱化, 那么这个群体的凝聚力也就会减弱或消失;反之这个群体的集体认同在新建高等学校中得到强化, 就将推动着学校内部同类文化意识的构建与发展, 也必将对新建高等学校的内部凝聚力是一个很大的增强。它是新建高等学校形成新群体凝聚力的重要机制。合并重组新建高等学校前各原学校在对新建高等学校文化认同的过程中, 使自己的文化价值取向与新建高等学校的文化价值取向趋于一致, 并形成共同的文化价值理想、价值观念、价值规范以及价值目标, 从而获得新的文化价值的共识, 建立起同类文化意识, 以此来推进新建学校的发展。

合并类高等学校的文化认同, 是一种文化的组织认同。因为每个组织是实现的社会群体, 其本身就包含着一套文化意义价值规范。任何一个群体都具有自身个性文化价值体系和文化规范标准体系。在合并重组新建高等学校的初始阶段, 我们就应该十分注意的是, 加强新群体的群体意识教育, 并将这种教育与新学校的整个工作融为一体, 把它融入于新建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之中;把它融入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之中;做到有意识地让群体意识的教育在各类工作得以强化。

合并类高等学校的群体共同文化价值观念和共同文化规范观念, 是各类个体成员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互为归属的基础, 是保证群体组织的形成和发展, 并取得成功的保证。组织认同在学校的各类文化活动中主要表现为文化的规范作用和比较评价作用。文化的规范作用, 就是依据群体的同类文化意识和价值取向建立起来的群体行为准则的原则。而同类文化意识的价值取向, 是形成同类文化意识的关键, 这在建立同类文化意识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这种同类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是新建高等学校各类群体的粘合剂。它对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具有强烈的感召作用和凝聚作用。

合并类高等学校一般由两个及以上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学校合并重组而成, 由于合并重组前各学校文化都具有不同的特点, 这样也就有了不同的群体同类文化意识的倾向。这些具有不同倾向的同类文化意识的存在, 给新建高等学校构建新的同类文化意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新建高等学校在建设自身文化过程中, 应该将具有不同倾向的群体同类文化意识, 积极地加以引导, 使其成为构建新学校新的同类文化意识的基础。 “学校全体成员的价值观和共同信念, 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同和支持, 对学习生活在其中的各个成员都发生有效影响。对他们的言行举止具有无形的约束作用。它可影响师生的情感倾向。”[2] 新建高等学校的文化认同与同类文化意识的形成过程中, 应十分注意这种情感倾向性的引导。由于合并学校中有多个不同类型的学校组成, 每个群体成员对原学校都有一定的情感倾向性。这种情感倾向性包含了一个人、一个群体对原学校的文化认同和对原学校发展中所付出的劳动和努力。当学校合并后, 尽管原有的学校不再存在, 但对原学校的情感倾向却依然存在着。在新建学校中, 这种情感仍然会发生着不同的作用。它既有可能成为对新学校产生新的情感倾向的情感基础, 也有可能成为对新学校情感倾向形成的阻碍。它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实实在在存在于每个群体成员心中的情感力量。因此, 在新建高等学校的文化建设中, 对不同文化氛围中所产生的文化精神、文化情感的取舍应多方面注意多种情感倾向的交流所产生的情感性矛盾、冲突及相融的问题, 注意对这种情感的积极引导。

我们知道, 合并重组的新建高等学校中, 各原学校多年积淀的深层次文化意识, 是不可能随着合并而消失。它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之中, 它与新学校的文化的冲突将是长期的, 有时可能是激烈的。这是我们应该看到新建学校文化建设的困难之一。

“一个文化系统要生存和发展下去, 它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必须协调起来。如果这种关系是协调, 或已经协调了, 一个新的秩序便会出现。”[2] 新建高等学校的物质文化系统、制度文化系统、精神文化系统间的协调, 是保证其新的秩序出现的基础。往往是物质文化系统具有可量化的协调意义, 制度文化系统具有可见性的协调, 精神文化系统, 特别是文化价值观、同类文化意识、群体的文化认同与适应等等, 它存在于可见、量化之中, 但更多的是存在于不可见的人的思想、性格之中。它的协调往往需要注意决策层的协调、管理层的协调、教学科研人员的协调等等。这三个方面的协调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这三个方面的协调, 新建高等学校的发展是难以进行的。而协调、构建新建高等学校的同类文化意识, 形成新群体的共同文化价值观念的契入点是:①形成对新学校未来发展的信心, 构建新学校发展的新的时空观、发展观以及学校的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生存发展的共生信念;②构建高素质人才发展平台, 建立尊重人才、培养人才、提高人才的系统, 形成人事分配制度的最优化;③注意构建合并重组前各学校间文化平等性的基础上相互交流与合作发展的平台, 从而获得对新建高校共同价值观的认同, 促进新建高等学校文化的整合发展, 形成建立新文化的自觉性, 克服原文化对新文化建设的阻力;④形成因合并重组带来的学科文化发展的新优势。在这四个方面能否保证其顺利地协调与发展, 各个层面上的同类文化意识的构建是十分重要的。

同类文化意识的形成, 首先应确立群体共同遵循的文化规范。这是衡量群体成员的行为是否与群体文化规范标准相一致的基本参照系。文化规范是人的文化意识中与人的行为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形式关系。由于高等学校合并前各学校之间文化差异以及曾有过的规范差异, 往往导致在执行新的统一的相关规范要求时, 就会出现矛盾。这种矛盾如果不能在一个有效的文化氛围中, 加以缓解协调, 就可能对整个新建的高等学校的发展、人心的凝聚、新的团队精神的整合产生一种消极的影响, 这对于合并类学校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学校文化对社会影响的选择, 还在于为受教育者提供一个同质的和平衡的文化环境。如果学校文化没有一个统一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 就很容易使受教育者在认识和行为上产生偏差, 并极有可能使他们在不同场合、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行为标准和价值判断, 以至影响到他们完整人格的形成。”[3] 合并类高等学校的文化建设, 就是新学校的文化对原学校文化的选择和传递, 意味着文化价值的取舍和认知的转变。合并类高等学校的文化建设是合并类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由于合并前的不同学校的文化同时并存于一个新的学校环境之中, 这种文化的多样、复杂, 带有不平衡性的多重文化意识的存在, 将直接对大学生的培养、人格的形成与完善产生直接的影响。可见, 合并类高等学校文化建设, 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发展, 也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因此, 合并类高等学校文化建设中必须注意的一点是, 新学校对原学校文化选择与传递的同时, 还应该为在校的大学生提供一个同质的和平衡的文化环境。通过制度文化的建设, 形成学校统一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 可以避免大学生在认识和行为上所产生的文化偏差。所以构建具有同类文化意识的文化氛围, 提高群体成员的文化认同, 寻求共识, 建立起相同或相容的文化规范, 无论是对新学校的建设、发展, 还是对人才的培养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而言, 合并重组高等学校是一种组织行为, 但组织行为的合并重组, 不等于群体与群体、群体与个体、个体与个体的相互认同。因而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学校这外部力量首先对学校个体或小群体施加影响, 由外部内化为个体自身或小群体自身的一种自觉的行为。同样在这个内化行为的形成过程中, 同类文化意识及文化规范或以单向、或以双向的方式向个体或小群体施加影响, 从而推动个体或小群体的内化进程。在这个进程中, 首先应是新建高等学校对合并重组前的各学校及各学校的个体成员以公正、客观的评价和导向, 来积极引导其成员的价值发展方向。而所采取的社会评价标准, 决定着其成员希望值的实现和在群体中自尊意识的实现。因此, 学校评价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对推动学校成员间融合、认同是十分重要的。而正是这种融合、认同所产生出的同类文化意识, 才能凝聚人心。我们所进行的群体评价总是以同类文化意识的影响为中介的, 并且是由自觉的目的来加以调节。使群体发展在个体反应、行为之间形成的日趋一致的关系, 将有效促进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更加积极、更加有效, 推动群体间的相容性和协同性的发展。

当一个群体的成员经过文化认同, 使自己明确意识到是这个新建学校中的一个成员, 真正将自己与这个新的群体建立起一种联系, 而群体在文化上也视其为自己的成员时, 这就标志着新建学校的成员对新建高校的文化规范的认同和群体的同类文化意识的形成。所以, 同类文化意识是一所合并类高等学校形成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文化基础。合并类高等学校应重视强化学校的各类群体的同类文化意识的培养, 以推动新学校的融合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7.298.299.

[2]俞国良, 王卫东, 刘黎明.学校文化新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7.57-58.

论兜底条款的同类解释规则 第3篇

摘 要 在一个时期内,兜底条款不仅不会被取消,相反,还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而,建立起沟通兜底条款与司法解释、司法实践之间的桥梁,明确法官在实际审理案件适用兜底条款时应当遵循的规则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遵循同类解释的规则对于深入理解具体兜底条款的内在含义,从而使得其符合正义的要求,并最终体现刑法的正义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兜底条款 同类解释

一、兜底条款的现状

兜底条款是刑法对犯罪的构成要件在列举规定以外,立法无法穷尽法条需描述之情形时所采用的概括性规定。兜底条款属于概括式立法技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与其相对应的是列举式立法模式。两种立法模式各有利弊,而兜底条款恰是在这两种立法模式互相冲突的情形下所酝酿的产物,一般而言,兜底条款首先会以列举的方式明示一部分犯罪构成要件,在立法无法穷尽此法条需要描述的情形时采用对其一部分概括的方法,使得法条在最大限度上达到完备的程度。

二、兜底条款的解释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转型期的关键时段,各种社会利益交织且关系复杂,基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法律,也不可避免的经常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法律既要有其稳定性的特征,又要有适度张力,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现实。应当说,在一个时期内,我国现阶段的以列举式为主,以概括式为辅的立法模式仍将继续继续。兜底条款不仅不会被取消,相反,还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问题的关键在于兜底条款的适用要想既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又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应当遵循一定的规则。通常来讲,兜底条款从立法到实践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即设置兜底条款——明确对兜底条款进行解释应遵循的规则——司法解释、司法实践。但是目前,我们却一直是在走设置兜底条款——司法解释、司法实践的路线,省略了明确对兜底条款进行解释应遵循的规则的环节,从而导致了司法解释对兜底条款恣意扩大的可能性。[1]因而,建立起沟通兜底条款与司法解释、司法实践之间的桥梁,明确法官在实际审理案件适用兜底条款时应当遵循的规则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三、同类解释规则

兜底条款的主要功能之一在于可以从形式上弥补刑法中存在的漏洞,继而使刑事法網趋于严密。因而,对于兜底条款的解释是否得当,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对兜底条款的解释规则中,同类解释是主要运用的解释规则之一。同类解释规则是指,“当刑法词语含义不清时,对附随于确定性语词之后的总括性词语的含义,应当根据确定性语词所涉及的同类或者同级事项予以确定”。[1]

采用同类解释规则的原因在于同类词语通常具有性质上同质性,在价值上相同或者具有类似的价值,因而可以进行相同的解释。并且根据通常的认识,采用相同的法定刑的犯罪行为应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危害性,再加之刑法将其规定在一个法条之内,从而使公众对于什么行为应当被规定为犯罪具有预测可能性。

当解释者需要以兜底条款中“或者其他”之前规定的情形作为参照的时候,应当认为只有与其基本相当的情形才能够被解释到“其他”这一用语之内。从刑法中具体的列举规定与兜底条款的逻辑结构上看,二者是并列关系,反映同一罪质,且指向同一个法益。兜底条款在列举完犯罪的典型的犯罪形式之后,通常以“其他……”这样的表述,将与典型犯罪社会危害性相当,但却没有被纳入列举犯罪的非典型犯罪方式涵盖起来,以在最大范围内扩充刑法的涵盖面。看似兜底条款与典型犯罪方式毫无关系,但实际上二者是具有一致性的。

我们以《刑法》第236条强奸罪为例对同类解释的具体步骤进行解释。“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这是《刑法》关于强奸罪的规定,可以说对于强奸的行为方式,立法者并没有用太多文笔去描述,只是以“暴力”、“胁迫”与“其他手段”来概括。对于前两种行为手段我们并不陌生,在此不做过多解释。至于本罪中“其他手段”,刑法条文对其内涵与外延规定的并不明确,但这并不表明立法者没有提供给我们理解兜底条款的线索,对于此我们可以从几方面理解:第一,从暴力、胁迫的行为方式中提取共同特征。根据同类规则,这里的“其他手段”仅限于与暴力、胁迫性质相同、程度相当的行为,而非泛指一切行为。暴力是从行为上对被害人加震慑或实际控制,胁迫是从语言上对被害人加以威胁。通常认为,暴力、胁迫的共同特征是行为人使用各种手段与方法使被害人不能反抗、不敢反抗或者不知反抗是的情形。只要是满足了上述行为特征,即可认为这种手段满足与暴力、胁迫手段的共同特征。第二,看行为人的行为是否侵犯了本罪的客体。行为人实施强奸行为可以使用的手段千变万化,例如用药麻醉、用酒灌醉等,但所有行为若想满足构成要件则需要在犯罪客体的侵犯上具有一致性,即侵犯妇女的性自主权。虽然实施的行为可以满足与暴力、胁迫共同的特征,但要是该行为没有侵犯刑法所保护的法益,也很难说与暴力、胁迫行为具有同质性。只要是满足了这两项特征,我们即可认为此行为基本满足了该罪中“其他手段”的规定。

相关文章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精选11篇)表演人才 第1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即相当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这一时期少儿的主要行为活动是学...

3
2025-09-20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精选6篇)保安班长月总结 第1篇篇一:保安班长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半年已经过去。回顾我们保安队在近...

1
2025-09-20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精选15篇)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第1篇20**年8月我有幸在市电大参加了“仙桃市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1
2025-09-20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第1篇《四季》文清路小学 刘明霞教学目标:1、认识 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和折...

2
2025-09-20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精选18篇)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第1篇1、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

3
2025-09-20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选12篇)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第1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

2
2025-09-20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精选10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第1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进方案阳旭东(贵州工业大...

1
2025-09-20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1篇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宝地宾馆改扩建项目 承办单位:...

1
2025-09-20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