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工程师工作职责(精选9篇)
ie工程师工作职责 第1篇
M-201209-01
IE工程师工作职责
1.生产线标准工时制定
2.编制各岗位标准作业指导书,并负责培训和作业观察
3.对工长、员工进行操作指导、培训并对动作、方法进行分析、优化
4.负责生产线规范作业的检查和考核
5.负责生产线工序平衡、流程优化、效率和质量保证能力提升的改善
6.结合所在单位实际进行快速换模(SMED)研究和改善,以缩短产品切换时间,同时负责所在单位的防呆/防错改善
7.协助生产主管推动并组织实施车间各项持续改善计划
8.对生产现场的工装夹具、仪器、设备进行检查,遇有不符合规定之处,马上提出改正要求并跟进,必要时提供相应支持
9.改善资料的整理/展示/归档,过往改善措施执行情况的检查/通报
10.参与所在单位新投入的设备设施的操作培训和验收工作
11.协助项目组跟进新产品在本单位的试制工作,并负责新产品量产时本单位工艺及装备的确认、产能的评估和操作指导工作,必要时提出产能扩充和装备升级需求
12.主导老产品停产时本单位所需开展的工作
13.上级临时安排的其他工作
制 造 部
2012-9-11
ie工程师工作职责 第2篇
1、新产品工艺设计评估与改善;
2、参与新产品试产及工艺问题点的确认;
3、在产品量产后协助技术员制作相应产品的标准工时并建立工时数据库;
4、督导技术员完成各个产品的line balance,确保达到目标值;
5、制定生产工艺流程,且对生产流程进行不断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6、主导各个产品的PMP制作;并审核相应产品的SOP;
7、对治工具进行合理化评估、设计并改善;
8、协助技术员完成产品加工成本评估
9、监督和控制生产线所出现的各种浪费现象并及时改善;
10、对异常工时进行评估分析及追踪处理,11、对生产线员工及管理人员进行教育训练,推行标准化作业;
12、对生产线,工作场所进行layout;;
13、现场改善并提升生产效率;
14、完成KPI指标中Cost down目标
15、参与客制化CS的NPI验证及问题点确认
专业背景及业务能力要求:
1、熟练使用办公各类软件及Auto CAD绘图软件。
2、扎实的IE专业基础以及熟悉精益生产、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较强的沟通、组织、协调能力。
ie工程师工作职责 第3篇
吊挂式服装生产系统, 其缝纫流水线特点是:作业工序编制和工时的确定以及作业人员工作地数量 (站位) 的配备, 要经过现场IE的估算和拼凑, 然后再输入吊挂线。目前, 企业最但心的是员工不能较快地适应吊挂式服装生产系统中“抛送”和把握生产节奏工时两个环节, 而出现生产中某个站位突然出现停止作业, 造成生产损失。为做到顺畅生产, 企业采用各种方法去排除这一问题。针对这一的现状, 现从服装吊挂现场IE作业指引中产前准备工作技术进行浅析, 以解决这个问题。
产前准备工作为:员工技能表的收集;生产目标的制定;生产线平衡, 找出难度工序;机器确认、专机设备的准备及车位布置图;员工产前培训跟踪。共5个工作流程。
1 收集员工技能表
1.1 目的
为了培训和发展多能工, 也便于工序分配以及生产线平衡的需要, 另外, 有人缺席时, 容易找人顶替。
1.2 范围
从员工入厂到离厂。
1.3 更新频率
每个月重新评估更新一次。
1.4 作业表格
员工技能表。
2 制定生产目标
2.1 目的
确保生产线按期交货, 同时督促员工提升效率
2.2 范围
新款上线前2d。
2.3 作业流程
作业流程如图1所示。
3 生产线平衡, 找出难度工序
3.1 目的
物流 (材料及制品) 快速反应, 缩短生产周期;减少或消除物料及半成品的周转场所, 有效利用空间, 避免隐藏问题;消除瓶颈, 提高生产效率;稳定产品品质;提升工作士气, 改善作业秩序。
3.2 范围
从产前会结束到开货。
3.2.1 工序的分配、组合及拆分
工序的组合与拆分, 是工序分配中难度最大的工作。工序分配需考虑时间、流向、机械、方法、布料特性、作业人员技术熟练程度、订单大小、品质标准等相关条件。工序组合时必须抓住重点, 以时间平衡及流程顺畅为主, 其它条件作为辅助的参考。并需要培养多技能员工, 方便不同类型的工序组合。
3.2.2 工序分配的条件
一项操作工序可以分配两名或更多的作业员去做;
使用同类型的机器时, 可以将几个工序并合起来;
如有需要, 一名作业员可获分配二至三部机器 (避免三部机器) ;
可以利用较改良的机器或辅助工具 (例如不同针距的双针车、卷折蝴蝶) 减省工作量。
3.2.3 工序组合要领
时间平衡:各制程时间必须平衡。生产线编制的平衡, 在于分配给每个作业员的总时间是否超出平衡时间的上下限 (上下10s) , 因此, 工序的平衡组合或拆分, 都必须以上下限时间为准则。
流程次序:按制作次序编排, 流程尽可能简洁, 尽量避免逆流交叉等现象。一名作业员工序, 如组合了不同流程, 而流程间隔太远, 就会使机械编排显得非常困难。
线型或线色:尽可能组合相同线号或颜色的工序。一些工序所用的线的型号或线的颜色不一致, 把缝线不同的工序组合在一起, 易造成换线的浪费。如果其它的组合条件较为理想, 只好给此制程作业员增加一台机器, 用于不同线型或线色的车缝。
机械及辅件:尽可能组合相同机械或辅件的工序。一条生产线中, 常会有一些工序较少的特殊机械, 如:双针车、修边车、模板车等, 因这些特殊机械的操作需要有一定的专门技巧, 通常会把相同机械之工序进行组合, 但为了达成生产平衡, 也会有一个作业员操作二至三种不同机器的情况。同一类机械需用不同辅件时, 如压靴的不同、需装上定规或蝴蝶等, 工序组合也须作细致的考虑。
作业方法:尽可能组合作业方法较类似的工序, 使作业员技能有较好发挥。如:压暗线、压明线、打底等。
3.2.4 现场IE平衡生产线的基础知识
计算出节奏时间, 并制作平衡图。 (节奏时间=1d的工作时间/每天的目标产量)
确定各制程所需的机械及辅件 (一个制程中最多不要超过三台机器) , 并计算出流程机器总数。依上述程序编制成“工序分配编排表”。
根据“工序分配编排表”, 依场所之大小及机器编排原则, 填入制程次序、机器类型及作业员姓名。
如有新手操作熟练度不足, 应考虑人员补位支持或折分工序。
4 机器确认、专机设备的准备及车位布置图
4.1 机器布置要领
机器布置以“工序分配编排表”为标准, “工序分配编排表”制定了基本的流程顺序, 而机器布置则决定制品的实际流向, 因此, 必须仔细考虑每一道工序间的交接传递路径。布置难度最大的在于循环流程, 即在同一制程中有几个不同流程中的工序, 一道工序完成后流经几个制程, 再转回做另一工序。因此, 工序分配时要尽可能避此类组合。应注意:
右取左放, 制品的最佳流向是逆时针排布;
上工位可直接将制成品放到下工位的凳子上, 而不可隔工位“抛送”在制品;
尽量减少特种车的用量 (如双针车、修边车和切刀车等) , 如工序流程间距较大, 可采用循环流水线的方法;
机器设备编排时, 不要把机器模型看成是一个平面, 需考虑机头与车台的位置及作业员的位置;
制品面积较大时, 可用活动台板加阔台面, 操作台面不要太靠近其它机器的皮带轮;
一人用二台机器时, 尽可能只通过起身即可操作, 避免隔位操作;
机器编排在流向顺畅的同时, 也需考虑空间的利用;
为使员工作业距离减少, 机器布局以一字型为宜;组内各工位流水线的出口, 应靠近后面的中查台;机器布局虽要求紧凑, 但作业员之坐位空间阔度不得小于55cm。
车间实际布置排车时, IE人员需进行现场跟进, 观察分析流程或作适当调整, 实际生产中, 现场IE应观察各工序间运送是否方便, 是否有瓶颈位出现, 收集总结在生产中发现的问题, 进一步完善排车方法, 提高生产效率。
5 员工产前培训跟踪
5.1 目的
为了使员工产前培训得到落实, 而且有成效, 能有效降低难度工序对生产线的冲击。
5.2 范围
开款前4d。
5.3 作业流程
作业流程如图2所示。
6 结语
产前的准备工作起到“粮草先行”的保障效果, 充分体现现场IE在吊挂式缝纫设备产前准备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吊挂式服装生产系统在通过现场IE管理流程的配合下, 确实可以解决许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也提高生产效益。如:提高内部运作的过程效率持续消除浪费, 应用IE方法实现精益“一个流”生产、平衡生产线、改善布局等, 从而灵活应对多品种、小批量、短交期的生产效率管理, 压缩库存和生产周期, 降低成本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善于运用现场IE管理流程的每个环节, 也是当今智慧型企业的一个管理手段。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探索, 相信市场会根据企业的需求, 会有层出不穷的新方法、新技术出现在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发展的里程中。
摘要:吊挂式服装生产系统通过现场IE管理流程的配合, 可以解决生产中出现的许多问题, 并提高生产效益。应用IE方法实现精益“一个流”生产、平衡生产线、改善布局、调动员工效能等, 从而灵活应对多品种、小批量、短交期的生产效率管理, 压缩库存和生产周期, 降低成本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针对企业最但心的员工不能较快地适应吊挂式服装生产系统, 出现生产中某个站位突然出现停止作业, 造成生产损失这一现状, 从服装吊挂现场IE作业指引中产前准备工作技术进行浅析, 以求解决这个问题。
IE工程师的工作职掌 第4篇
R&D: Research Development Engineer 研发设计工程师 PE: Production Engineer 产品工程师.ME :Mechanical Engineer 机构工程师 TE: Test Engineer 测试工程师.IE: Industry Engineer 工业工程师.AE: Automatic Engineer 自动化工程师.QE: Quality Engineer 品保工程师
PM: PLAN MARKET 市場規劃(調研
QA :Quality Assurance 品质保证 QC
quality control 品质管理人员
TQA: Total Quality Assurance全面质量保 PQA: Product Quality Assurance, 产品质量保证 DQA: Design Quality Assurance,设计质量保 IQC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来料品质管制 IPQC :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制程品质管制 OQC :Output Quality Control 出货质量管制 FQC: Final Quality Control最终质量控制
SQA: Supplier Quality Assurance,供应商质量保证
VQA:Vender Quality Assurance 厂商品质管理
RMA: Return Material Authorization 销货不良回厂修理的产品 poor processing 制程不良
MI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管理信息系统 SPC: Statistic Process Control.统计制程控制 Pilot Run: 试量产
R&D: Research & Development 研发 MFG: Manufacturing.制造部
ECO: ENGINEER CHANGE ORDER 工程變更通知單.ECR: ENGINEER CHANGE REQAIR 工程變更要求
Stamping painting molding
die repair模修
FA
final audit 最後一次稽核
CAR corrective action request 改正行动要求 corrective action report 改正行动报告 CAR Correction Action Report 改善报告 QCC Quality Control Circle 品质圈
QIT Quality Improvement Team 品质改善小组 PMP Product Management Plan 生产管制计划
SIP Specification In Process 制程检验规格
SOP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制造作业规范
IS Inspection Specification 成品检验规范
PS Package Specification 包装规范
MQA
Manufacture Quality Assurance 制造品质保证
SSQA
Sales and service Quality Assurance 销售及服务品质保证 SQA
Strategy Quality Assurance 策略品质保证
DQA
Desigh Quality Assurance 设计品质保证
PPM Parts Per Million 百万分之一 flow chart流程表單 difference quantity差異量 cause analysis原因分析
工程师的工作职掌: IE:有两种,一种是系统方面的,对全厂的物流设计,依据产量作人力估算,机台,设备,手工具的估算等,一种是配合产能的提升,作制程的改善,以及 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作业指导书,有的公司亦称其为 MOI:Manufacturing Operation Instuction),以及PMP(Process Management Plan:制程管制计划),等制造文件方面的制作与修订.PE有着双重意思,产品工程师(production engineer)和制程工程师(process engineer)集于一身,不但要了解产品的特性还要对制程有着深入的管控: 1.工作权责: 负责主导,新规格产品导入量产整个作程的规划.联络各相关单位对新机种导入量产.进行生产条件确认,验收,完善产品之可生产性.协力解决在试量产中的异常状况,深入生产改善制程减少不必要的品质成本浪费,以期达到顺利出货.2.范围: 2.1 应客户要求或业务之需对新规格产品,导入量产进行确认.2.2 新产品开发后,需导入量产进行确认.3.新机种试量产作业细则: *主管工作细则:指派工程师负责执行新机种试量产,并制出当月新机种需PILOT RUN一览表,展出试量产日期和研发之R&D,需求数量以及出货日期.协力SUPPORT(协助)工程师作试量产的准备,量产日程之推动.3.1 MVT SCHEDULE.3.1.1 PE 接到业管部依据客户之要求,和产能之需求,告知研发部,R&D工程人员,和生管, 由其指派专人执行,新机种转移至试量产的INFORMATION.(讯息)后,要求其指派工程师准备所需机种文件,测试治,夹具,和模具,以及特殊材料等,转移至各相关单位.3.1.3 并要求R&D 工程人员协助,准备转移,试量产所需机种之文件,测试治,夹具,SAMPLE(样机), 模具以及特殊材料等.3.1.4 PE亦要求R&D,生管或R&D 工程人员,同时将要转移,试量产的新机种,于试量产前一周, 以 E_MAIL或电话的方式,告知产品工程部,制造部,品管等相关部门.4.Pilot Run Schedule(试量产排程)说明.4.1 PE 接到生管,或业务,或R&D工程人员需转移,试量产新机种之通知后,知会相关单位,主导成立“新机种承接小组”,并跟催各相关部门接收状况,并将接收状况记录在【新机种转移,接收&准备一览表】上.4.2 PE 主导召开“新机种Pilot Run Schedule Meeting”,各相关单位提报相关事项的完成日期,如: IE: MOI,PMP,加工B/M;AE: 各类治,夹具;TE: 测试治具及程序;QE: Check List(点检表),SIP(检验标准);A/I: A/I程序;PE: Sample,Master File(主要文件).等.5.Pilot Run Open Meeting.5.1 PE 于试量产前召集各相关单位召开“新机种产前说明会”,由R&D,或PE 依据机种文件作简介,对重要部分提出说明,并作好会议记录,以确认各相关单位是否作好产前准备.5.2 新机种产前会议中,IE 针对工法进行说明,QE 针对品质要求作说明,MFG,QE和PE针对机种SAMPLE进行制程预估性问题点讨论,并作预防对策.5.3 “新机种产前会议”中,PE要求物控针对所转移,试量产之新机种备料,料况作报告.针对BOM(物料清单)漏列和多列以及错列由 PE联络 R&D,澄清后,以便函维护批次单,且后续发ECO(工程变更命令).PE 须对 E/C 之物料作 DOUBLE CHECK(再次确认).6.PILOT RUN(试量产进行).6.1 PE 检查各相关单位准备OK后,通知生管,以决定试产日期,并发行【试量产问题联络单】至各相关单位,将试产时的主要问题点记录,并检讨改善之.6.2 PE主导新机种承接小组推动新机种试量产工作,依“公司之 QP(Quality Procedure:品质程序)”进行作业.6.3 PE PUSH(跟催)新机种承接小组人员须都到生产线指导作业,以确保作业员依照规划的制程作业,并且正确地使用治,夹,工具,仪器设备等.如有品质问题发生时,须及时提出临时对策,并汇集各相关单位寻求长期有效对策,以确保生产顺利进行,使之能依既定日程完成量试.6.4 PE 须收集电气性能之 SPC 以利进行分析,相关单位协助收集各站 Yield Rate(制程良率), 和生产中的问题点,汇总于PE处,以便检讨,改善后记录之.6.5 PE SUPPORT 品管人员依据《品质手册》和客户之品质要求进行制程稽核,并及时将发现之问题反馈至各相关单位,以便及时检讨,改善之.7.Close Meeting.(检讨会议)7.1 由PE主导产后检讨会议,会议成员由各相关单位指派专人参加,或主管参加.7.2 检讨转移,试量产机种之Yield Rate,针对制程中发生的问题点和品管人员稽核之问题点,检讨的内容有:机种文件的正确性,各生产段别和测试站别的问题点,和PCB焊锡之PPM等.指定责任单位,预计完成日期,并跟催,直到对策实施,且作好会议记录.8.能否量产.8.1 PE统计YIELD RATE后,新机种能否决定量产,须合符以下标准:(PS:每家公司有所不同)8.1.1 SERVER 系列机种其Yield Rate须达90%以上.8.1.2 PC 系列机种其 Yield Rate 须达 96% 以上.8.1.3 ADAPTER 和 Open Frame 系列机种其Yield Rate 须达 98% 以上.8.2 新机种试产后,PE 须填写好【新机种试量产结果报告】,并附“产前会议记录”“产后会议录”“SPC(Cpk)”和“锡面检验报告”发至各相关单位主管签核,以决定是否可量产.否则按“5项 MVT”进行循序作业.9.导入量产.9.1 新机种量产后之结果符合“8.1项”之标准,且【新机种试量产结果报告】经相关单位主管签核后,则可导入量产.9.2 如新机种属于已量产机种之延伸类机种则无需填写【新机种试量产结果报告】, PE 通知
相关单位直接导入量产.10.生产线问题处理作业细则: *主管工作细则: 建立解决生产线问题反应的管道及问题对策之跟催体系,界定各单位之品质问题责任,使工程单位解决生产线的材料,工法,制程,设计等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品质.10.1 PE 在PILOT RUN中或量产制程中,收到制造部【问题反应联络单】时须立即指派工程师负责解决, 并赴现场了解问题,从各生产段别,和测试站别的分布状况,分析根本原因并提出有效对策.10.2 如造成生产品质异常的原因是设计等上游单位时: 10.2.1 依据机种SPECIFICATION(技术规范),通过在实验室BENCH(实验桌测试设备)上做实验,并联络R&D确认.由PE 先提出临时对策,以便函的形式发至相关单位立即执行.10.2.2 针对问题经过实验分析后提出之对策能作长期改善的,则提出ECR(工程变更请求)由主管签核后传至资料中心,传至R&D由R&D等相关部门REVIEW(审核)后,转成ECO回传资料中心发行至相关单位,具体作业详见”EC作业细则”
10.3 如造成生产品质异常的原因是来料问题时: 10.3.1 首先对照零件SCD(Source Control Drawing:零件规格说明书,有的公司也称其为:材料承书)看是否符合规格.如确实为来料不良,PE 将先行电话通知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来料品管)上线处理, 由VQA(Vender Quality Assurance:厂商品管)协力与PE提出临时对策, 以防止停线
10.3.2 IQC 依《进料检验程序》和《不合格品管制程序》作业.并联络厂商检讨,改善.并将回馈之对策发至相关单位,以备查阅.10.4 PE将临时和长期有效对策填写在【问题反映联络单】上,由部门主管签核后回馈于生产单位, 由生产线将其编号填写在【P-Chart】的对应点位.10.5 生产线依责任单位所提供临时和长期对策执行,依《产品标示与追溯管制程序》和《制程管制程序》作业, 并随时回馈问题改善后的的状况及效果.10.6 PE依据生产单位反馈的信息,确认其对策的有效性,如问题未有改善,或效果不佳时,须由责任单位重新分析, 并提有效对策直至问题解决.10.7 生产线问题解决后, 其【问题反映联络单】一份由生产线存盘, 一份由责任单位存盘.并由相关工程师将【问题反映联络单】上的内容填写在“机种病历表”上.10.Rework Instruction(重工作业细则): *主管工作细则:使产品重工流程有计划性,推动相关单位执行加以管制,以确保产品品质.10.1 如产品在生产过中出现品质异常,或应客户要求,R&D进行工程变更时,需重工时: 10.1.1 由PE发出”REWORK ORDER”,并写出重工项目,和责任归属单位,并发出重工数量调查表于生管,依据生管提供之数量填写好重工需用材料明细表,由助理以签收的方式传至下游单位IE处.10.1.2 IE依据Rework Items及相关要求作详细之作业指导.QE针对重工项目提列品质管制项目.TE依据重工项目要求设置测试站别及项次.10.1.3 生管确认重工日期后,召集相关单位召开重工会议,由PE主导讲解,并针对重工之要项作重点CHECK确认及说明.10.1.4 重工结束后,如重工属R&D设计不当或工程变更所造成报废材料,以及差异工时, 由PE确认后处理,并要求责任单位检讨改善之.11.E/C(Engineering Change:工程变更)作业细则: *主管工作细则:以期有效地管制工程变理执行的正确性,时效性,推行工程变更工作的全面导入,依据各相关单位执行E/C中反馈的问题,加以分析协力解决,以确保产品品质.11.1 资料中心在收到E/C文件后,以工程联络书为正式文件,由PE先行CHECK E/C内容确认无误或可执行性后签章回传,送工程部主官核准发行.11.2 PE收到资料中心发行的或R&D临时发行(在签核过程中)的E/C文件后,按E/C要求主导变更的确实执行工作.11.3 PE依据E/C的要求和实际生产之需要,召集相关单位召开“工程变更会议”讲解变更的原因及理由,并定义出切入之时机,立即实施或RUNNING CHANGE(边生产边变更),都与会生物管按工令切入实施.11.4 IE须依据变更之内容及时Update(修订)SOP/MOI.TE依据变更之内容变更测试治具或测试程序及方法.QE将变更之内容作重点稽核项目,由IPQC进行制程稽核.10.5 PE 追踪各单位执行变更状况,并解决变更中遇到的问题,确认变更落实执行后,将变更内容填写于”机种病历表”上.12.Traning Plan新进人员的训练: *主管工作细则:针对新进人员进行工作指导,适时,时地地带领其上线巡线, 深入生产了解制程,使其早日导入工作正轨.并制作“机种CHECK LIST”,于每日巡线时逐项 CHECK列入日程管制,以达到品质预防性效果.12.1 加工段: 散热片有未作绝缘阻抗测试?条件是多少?成形治具是否合理化? 12.2 插件段: SOP/MOI(作业指导书)上有极性之零件标示否?PCB上零件位置标示与实插物是否一致? 是否有E/C 物料,并切入否? PCB 料号是多少? 12.3 补焊段: PCB 过锡炉后吃锡是否良好? 烙铁的温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所有外围组件超出板边否? 有未作“Golden Sample”(标准样品)测试,并记录? INI 测试程序设定是否与负载一览表相符合?零件出脚长度为多少? 12.4 组装段: 电动起子的刻度是否与SOP/MOI(作业指导书)规定相符合? 机壳带电测试有未切实测试.成品控制版本为多少? 12.5 烘烤段: 上台车前有未作开机测试?烘烤温度及时间是多少?.B/I LOAD(烘烤负载)是否合符“负载一览表”?台车带电否? 烘烤中有无不良品? 11.6 FUN段: H/P(Hi-pot:高压)测试条件是多少? 温,湿度为多少? H/P“敏感度测试SAMPLE”测试FUNCTION(功能)测试程序共测试多少项, 且测试一台单体需要多长时间? Golden Sample 各否各站测试是否PASS?并记录.风扇转速设定为多少? 有未作接地电阻测试?值是多少?等
ie工程师岗位职责范本 第5篇
2、参与新产品试产,主持新产品试产会议,检讨试产中出现的问题点给出有效改善措施,并跟进改善结果;
3、对维修技术员的报表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意见;
ie工程师岗位职责范本 第6篇
2、及时制定产线需要的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并确保及时,准确,并跟进生产拉线实际执行文件内容;
3、对车间、拉线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出货直通率;
4、对组装工序不断进行优化,提高平衡率,提升组装效率;
IE快捷菜单扩展编程 第7篇
1 扩展IE的功能
要能够保存网页中的选定部分内容, 必须对IE的现有功能进行扩展。常见的扩展IE现有功能的方法主要有:扩展IE的工具菜单、扩展IE的工具栏, 以及扩展IE的快捷菜单等。在此选择使用扩展IE快捷菜单的方法。
1.1 在注册表的分支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MenuExt
中建立一个项, 用于在IE的快捷菜单中显示可选择的命令。
例如此处建立的项为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MenuExt保存选定的网页内容
表示在IE的快捷菜单中会增加一个命令“保存选定的网页内容”。
1.2 设置默认值
用于指定当用户选择IE快捷菜单中相应命令时要执行的脚本文件的URL。该脚本文件可以通过操作代表快捷菜单所在窗口的对象window.external.menuArguments, 进而处理IE窗口的各种对象 (如document、location、history等) 。
此处将其默认值建立为
C:SaveSelectedHTML.htm
则表示当用户选定IE快捷菜单中的命令“保存选定的网页内容”时系统将自动执行文件C:SaveSelectedHTML.htm。
1.3 指定扩展菜单
如果愿意, 还可以在第一步建立的注册表项中建立一个名为“Contexts”、类型为“DWORD”的值, 用于指定扩展的菜单命令在何种情况下才会出现在IE的快捷菜单中。该值可以是如表1所示几个值的逻辑“或” (OR) 运算的组合。
例如, 如果想在图像和选定文本的快捷菜单中显示扩展的命令, 则可以将Contexts的值设置为0x12。由于此处希望可以保存IE中选中的任何内容, 因此不设置Contexts, 这样扩展的命令随时都会出现在IE的快捷菜单中。
现在, 注册表中对应位置如图1所示。
2 设计
通过上面的步骤, 在IE的快捷菜单中就会出现命令“保存选定的网页内容”, 当用户选择该命令的时候就可以执行包含可执行脚本的文件 (C:SaveSelectedHTML.htm) 。下面就进行该脚本程序的设计。虽然需要的功能实际上都可以在该文件中用脚本语言 (如JavaScript、VBScript) 直接实现, 但是这样会有一些限制。因为程序会涉及到读写本地文件, 如果直接用脚本语言读写本地文件, 有可能被杀毒软件误认为病毒程序而被删除;即使不被杀毒软件删除, 也有可能因为IE的安全设置的原因而被禁止运行。另外, 也不能自由地设置文件的名字和保存位置等信息。
为解决这些问题, 可以使用VB等程序先建立并注册一个COM服务器, 该服务器用于实现系统需要的接口, 本例主要是实现文件的读写等操作;IE在运行时通过在脚本文件中调用相应的COM对象的方法从而实现需要的功能。
下面以Visual Basic和JavaScript为例说明程序的具体实现过程。
(1) 启动VB6.0, 选择“File-New Project-ActiveX DLL”, 创建一个ActiveX DLL文件, 设置工程名为“SaveHTML”。
(2) 将默认的类class1的Name设置为Saver, 然后为该类加入如下代码, 实现接口SaveIt:
(3) 选择“Project-Add Module”, 添加一个模块Module1, 在其中加入以下公共变量的声明语句:
Public SelectedHTML As String'公共变量, 用于保存选定的网页内容的HTML源代码
(4) 选择“Project-Add Form”, 添加一个窗体和需要的控件, 设置其属性如表2所示。
设置好后该窗体的界面如图2所示。
下面为窗体加入如下一些声明和代码:
(5) 选择“File-Save Project”, 以系统默认的名字保存整个工程 (包括窗体、模块、类) ;然后选择“File-Make SaveHTML.DLL”, 生成最终的ActiveX DLL文件。
(6) 注册刚刚生成的ActiveX DLL。在系统文件夹WindowsSystem32中找到文件regsvr32.exe, 将SaveHTML.DLL拖到其上方, 即可出现注册成功的提示。
(7) 用记事本等编辑软件建立内容如下的HTML文件SaveSelectedHTML.HTM, 并将其保存到C:。
现在打开一个网页, 选定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然后单击鼠标右键, 就会出现如图2所示的对话框;选择好文件的保存位置, 设定好文件的名字, 然后单击“开始保存”, 选定部分的内容就会保存在计算机里面了。
以上程序用VB6.0和JavaScript配合实现, 在Windows2000/XP环境下均验证通过。
3 结语
由于程序只是保存了选定部分的HTML代码, 因此网页中的图像、声音等对象的URL都是Internet上的地址。这样在IE脱机的情况下虽然文字可以正常显示, 但是图像等对象却只能显示为占位符;只有在IE连接互联网的情况下才能正常显示图像等对象。为解决此问题, 可以在脚本中通过window.external.menuArguments.document对象的images数组元素的src属性来获得图像的URL, 通过window.external.menuArguments.document对象的embeds数组元素的src属性来获得其他多媒体对象的URL, 然后将这些URL作为参数传递给COM对象, 由COM对象完成这些文件的下载, 并修改HTML代码中这些文件的Internet地址为本地地址。限于篇幅, 在此只是提出实现思路,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做一下。
摘要:通过具体的实例说明如何通过修改注册表和使用脚本文件、COM对象的方法对IE的快捷菜单进行功能扩展。
IE工程师主要工作内容范文 第8篇
负责车间产品标准工时的制定,车间生产效率和品质的不断提升,优化产品制造流程及车间物流,实现生产现场的持续改善;工装夹具的设计,成本的计算与分析、产能计划与分析、产线/工厂布置等。
工艺文件
1.新品小量试产后,根据产品工程师设计的工艺流程及研发下发的工艺指导编写工艺指导书,并在中量试产前完成并下发。
2.在中量试产中,跟踪工艺指导书执行效果,并根据实际状况完善修改,确定产品量产工艺。
3.在技术更改、品质要求提升、市场需求变化时,修改产品工艺使生产工艺符合要求;
4.线平衡分析,作业改善,新生产方式改变要求使作业工位与内容发生变化时,修改产品工艺使生产工艺符合要求
工时定额
1.新品小批试产时要评估该产品的额定工时,中量试产时需要测定产品额定工时,并在量产前发布。
2.量产的产品的效率需跟踪其额定工时,定期测量并更正额定工时。人力需求及产能分析
1.每月根据生产计划,合理分析该月人力需求情况。
2.每个月末制作一分“产能分析报告”,从产能趋势图中,以便于发现每月生产中的问题,及在下月需注意、避免某些方面影响重复发生。
3.产能分析报告中,需分析内容:月度异常工时分析、返工工时分析、试产分析、生产线产能分析、车间产能与前期对比、车间效率分析等。
车间现场改善
1.线平衡分析
1)线平衡分析,前期数据统计并分析结果,发现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
2)解决方案包含制作工装夹具、修改生产工艺、更改作业方式等方式,以实现提高线平衡,提高产能。
3)跟踪线平衡分析改善后效果,并制定推广计划。
2.现场改善
1)需在现场长期观察、测量、统计,得到可靠有效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以次制定解决方案。
2)现场改善包含:5s改善、员工作业改善(减轻作业疲劳度)、作业流程工序改善、物流改善、设施改善等;
3)现场改善要求:运用ie各中手法,以求达到提高产品质量、效率,减轻作业疲劳,省人力,省作业空间,减少在制品等结果。
4)改善效果跟踪与推广:
其他工作
1.公司层面下达的工作任务或项目,如:精益生产项目等。
2.生产流程优化:在发现生产流程出现呆滞,不畅等情况下,对流程进行优化,减少信息时间浪费、失真等现象出现。
3.设施规划和生产线布局和layout的改善,以及物流的优化
IE工程师 第9篇
1、评估及优化负责区域的资源
2、规划负责区域的布局及物流
3、评估及提升负责区域的生产效率
4、评估及降低负责区域的加班率
5、评估及降低负责区域的生产成本
6、评估及提升负责区域的交期达成率
7、评估及提升负责区域的产品品质
8、评估及降低负责区域的人员流失率
9、评估及提升负责区域的员工技能
10、评估及提升各款式产品的产能
11、评估及改善负责区域的机器维护与保养情况
12、执行5S管理巡查,改善生产环境
13、监督中查工作,保证品质问题及时发现与解决
14、确保产前准备充分,保证生产顺畅,均衡产出
15、研究资源共享在生产中的运用,提升整体生产力《《《《IE工作职责工作职责工作职责工作职责》》》》一.目的:为明确IE人员之工作职掌,规范工业改善事务流程及权责特定之.二.适用范围:信隆实业车手事业部三.权责:IE属服务于生产现场及各间接单位,主要从事3.1产品标准工时建立与管理.3.2产品工艺流程合理化改善.3.3车间平面规划布置.3.4经济效益分析评估及事务流程合理化研讨.3.5新生产技术进行全方面评估并导入.四.工作内容:4.1运用IE手法提高工作效率,使所有生产要素之效率都能发挥到最佳状态.4.2标准工时的测定,提供公司人力成本及生产效率的评估数据,并依此平衡线别工序间产能,充份利用人力资源,发挥团体效率,落实流线化生产.4.3汇总作业中问题点并进行分析、检讨,提出建设性改善方案并督导现场改善活动的推动,提供技术援助.4.4培养优秀管理人员进行工作研究及作业要素分析及周边环境(模治具工具,设备,用工条件,工艺流程)的改善,以达提升生产能力之目的.4.5新生产技术重大工程项目变更进行全方面评估,并对导入后成果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估.对产品工艺流程,车间平面规划合理布置,以达到各种资源充分利用.4.6对公司事务流程繁索现象予以评估,并提出合理化改善建议,加快公司事务办理效率.4.7辅导生产单位落实流线化生产,解决面临的疑难问题.严禁生产单位组、课长对IE人员工作研究之改善事项敷衍了事.4.8IE人员负责追踪查核改善后之作业方法、工艺流程、作业标准化等执行落实状况,并制订相应的奖惩措施.五.本规定呈总经理核准后分发实施,修改时亦同据我所知,他们的总经理办公室还另有IE人员,属于项目管理及流程优化管理人员,同时负责较大案子的督导,策划和评估.其工作职掌弹性很强。以上只是现场IE人员的基本职掌,在工作上属于工程部门,同时参考总经理办公室IE的建议工作。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请问请问请问请问 IE工程师主要负责什么工作工程师主要负责什么工作工程师主要负责什么工作工程师主要负责什么工作???? IE:Industry Engineer 工业工程工业工程工业工程工业工程师 IE:有两种,一种是系统方面的,对全厂的物流设计,依据产量作人力估算,机台,设备,手工具的估算等,一种是配合产能的提升,作制程的改善,以及 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作业指导书,有的公司亦称其为 MOI:Manufacturing Operation Instuction),以及PMP(Process Management Plan:制程管制计划),等制造文件方面的制作与修订.E的工作职责2/3 工业工程在国内真正应用的企业相对比较少,因此,这个专业的学生毕业找工作时会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招聘广告上好象很少有明确提出招聘IE工程师的。其实,结合我们所学的知识,以及工业工程在中国的现状来说,除了IE工程师以外,我们还能应聘制造工程师、品管工程师、生管工程师、系统分析师、生产系统规划师、企业资源规划/
供应链管理师、服务管理师等职位,当然此前我们得有针对得具备与上述某一职位相关的能力。IE的现状如果说管理和技术是两个车轮,那工业工程(IE)就是他们之间的那根轴。目前国内对工业工程认识和需求最多的还限于外资企业、港台企业和沿海一些发展迅速的民营企业,这是因为他们已经经历了所在地工业发展的几个必然阶段并对工业工程的作用有深刻的体会。但在人才市场上,他们却招聘不到能真正实践IE计划的人才。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对IE的定位不是很高,但在这个位置依然可以作出很大的贡献,比如ST(标准工时),通过它起码可以进行准确的以下工作:1.产能预算,合理计划调配人手.有效控制人工成本;2.提高生产效率,是生产线的line balance的基础,并通过动作分析,删除无效动作,使操作简化,降低制造成本;3.确定产品的制造成本,给产品的保价提供参考;4.评估作业者的工作表现;5.评估设备的使用效率。再说SOP或者叫WI的制作,我一直以为制作SOP/WI的工作应该由技术背景比较丰富在IE的协作下进行。但很多公司却单一的交给IE来承担,而使IE的最重要的改善属性丢失。人才供应方面。到2005年,工业工程本科毕业生(含名为机械工程等而实为工业工程的本科毕业生)将近10万人;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下的工业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每年达 2000人,工业工程相关专业硕士每年将近10000人。培训:选择符合自己职业定位的具体、系统的IE工程师在国内好象还没有出现,但有些企业举办的关于IE某方面的培训也做的挺不错,缺点是价格过于昂贵,不太适合学生。不过,我们还有选择——关于ISO系列内审员、6西格玛应用、项目管理、机械模具、制图、ERP实施、物流管理甚至土木方面的工程预算资格等等培训。在选择培训机构的时候,最好能注意一下他们的师资是否为有实践经验的老师。他们懂得各项管理手段在实践中的应用流程和效果。如果都和学校老师一样只懂得理论,那还花钱去参加培训做什么?自己在图书馆看书也一样。千万别忽视了表格制作(例如EXCEL)。用一个漂亮的表格把现状描述出来和以后的改善进行比较是体现你的工作成绩的好方法,并且通过它你可以对现场非常了解,比如人力分布情况、面积使用情况、产能情况、良品率等等。实习实习实习实习::::有机会一定要争取有机会一定要争取有机会一定要争取有机会一定要争取我有个同事曾经告诉我,他在学校学10年也比不上毕业后去工厂做2年学的东西多。这话有些夸张,却也能反映学校教育的缺陷:缺少与实践结合的机会,所学的理论无法被印证是否可行,如何付诸实践。实习中,你能得到关于流程规划和成本控制分析以及如何提高效率的最初印象。这是一个IE工程师贯穿职业生命的基因。到一个实习岗位,我们能谦虚的学习,了解新环境,它的组织结构,人员组成,它的流程运作(当然你会发现有时候根本就没有流程,杂货铺式的一团糟)。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寻找到改善的视角。假期实习经历是增加找到理想职位机会的砝码假期实习经历是增加找到理想职位机会的砝码假期实习经历是增加找到理想职位机会的砝码假期实习经历是增加找到理想职位机会的砝码。。试想,如果在面试时,你能将你曾参与实施的项目从头到尾介绍给考官听,他对你的能力的了解是否会更全面,更直观?寻找实习机会有三条途径:第一,通过寻找企业发布在各种媒体上的信息。第二,通过社会关系(主要是家长、老师和老乡,还有一条很重要的信息,就是千万别错过和已经毕业的师兄姐联系的机会,他们能提供实习机会的可能是最大的。)第三,主动上门推荐自己,这需要
勇气和耐心,但成功的可能也很大,退一步说,即使不成,也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啊。IE的合理知识结构的合理知识结构的合理知识结构的合理知识结构IE 本身就是管理、技术、质量三门学科的交叉点,掌握 IE 就意味着这三门学科都得了解,不说你会多少,最起码的条件是:你最少懂得整个企业各个环节的运行模式,相关环节的互动影响,能看懂设计部门的零部件、装配等工艺用图,能体会到工艺部门在各道工艺上规定操作内容的用意,懂得整个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等。另外,由于涉及到管理,因此我们还得具备相当的沟通能力。工程知识:别试图去做通才
IE的工作职责3/3在学校里本来只能让你去认识IE,机械方面也是很重要,因为IE不仅仅是一门管理学科又是一门技术科学,在工厂如果你不了解机械,电子做IE会很费力,比例说,工厂内有机器设备,例如自动机、治具、模具等。当存在问题时,如果不会机械,你就看不懂,更不能发现问题,从何处下手解决。因此学IE不仅要视野开阔,还要懂一些基本技术。只有两方面结合,你才能在公司企业内将IE做好。在学校研习求学期间,应把握每一个机会,加强充实自己的学识,无论在传统工业技术,如时间研究、动作研究、工作分析、工厂布置等。另外,对现代工业工程技术如作业研究、线性规划、数里统计分析等更要努力钻研。更由于将来的工作可能涉及电机、化工、机械、土木、计算机等范围,所以对这些知识也要有相当的了解。在这里会涉及到一个问题,我们在工程知识学习方面会觉得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无所适从,看得太多可能导致“不专”,看得太少则会“不广”,两种情况都会让人担心在以后的工作中寻找对策、解决问题时感到不顺遂。所谓“术业有专攻”。我认为我们在大学里应该尽早确立主攻方向,然后据此将相关专业课程读通,读精,其他的工程知识就只要做到“了解”,如果以后职业需要再深入钻研。确立方向的依据是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例如当下在IE实施比较普遍的多为港台和外资企业,而这些企业又多分布在制造行业,特别是纺织、机械、电子等企业。因此,根据上述判断,我们可以选择机械,包括制图、工艺和流程作为“专攻”方向。当然,物流、IT等行业也是不错的选择。管理知识:质量管理和项目管理是重头初期的IE,制定标准化,做做现场方面的准标和改善,须深入了解机电,塑胶,五金方面的知识,这时的IE工作者局限在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表现多是一些战术方面的思想。最明显的特征是靠标准和改善来达到一定的产出率和良品率。另一种是规划型的,它的本身不能创造价值,不像前一种可以看到效益,它是规划整个系统,如ERP,沟通,品质异常处理系统等,相当于在ISO9000中的二阶文件,它明显的特殊在于优化各个部门的沟通和物流,信息等方面。最后一种是战略IE,表现在公司的系统与外面的联系上,为公司运营出谋划策,如现在的一些高级顾问公司等。所以,仅仅掌握技术很难成为一名优秀IE工程师。从方针目标管理到现场管理;从质量到成本、生产组织、物流管理;从设计到量产、市场品质情报处置等等,使用了大量的工具,导入了许多的标准。每一个项目都是从策划开始,都有目标的分解,都有评价的指标和评价的标准,都有具体的手法和技巧,每一个步骤都是细致入微的去做。这些都属于管理学的范畴。老实说,仅仅依靠书本,很难获得工作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但我们可以在这里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目标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甚至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都是我们要广泛接触的知识,其中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