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IATS工艺处理养猪污水情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IATS工艺处理养猪污水情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精选6篇)

IATS工艺处理养猪污水情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第1篇

IATS工艺处理养猪污水情况调查报告

摘要:本文针对规模化养猪场粪污处理的难度和运行管理的复杂性,研究与实践了一套简便安全科学的工艺系统,阐述了新工艺的特点和运行效果以及能源回收效益,指出了一种适合本国国情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iats无动力填料去除率

近年来,国内大中型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场发展迅速,生产规模从年出栏千头发展到数十万头。这种过度集约化,工厂化的养殖模式,由于业主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采用全封闭的漏逢养殖工艺,粪污混合,使用大量的清水来冲冼猪舍。笔者在福建的数家大中型养猪场的观察统计,年出栏万头商品猪的猪舍日排污水量均在140t左右,夏天大在150t,冬天在130t。这些高浓度有机污水难以有效地处理,随意排放。特别是本省的沿海地区,农业的面源污染已大大超过了工业与生活污染,严重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制约了国家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养猪行业属于微利企业,受到自然与市场的双重风险,企业经济效益差。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养猪场建时均未留有治污场地。更未考虑场内污水能资源化利用,使之“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形成良性循环的经营模式。况且目前尚无一套“技术合理,管理方便,经济合算,安全可靠”的污染治理技术。

笔者针对各养猪场的地理、环境、气候的实际与特点,认真了解各养猪场的`不同饲养方式。特别是全冲水式冲洗时间和冲水量的不稳定性,对污水处理的水力负荷产生影响。各个时期的疫情与防疫状况以及和各猪场的水质不同,都要求制定不同的治理工艺。不能以一种工艺来解决各种养殖模式的粪污水处理,而应因地制宜。利用生物学与生态学原理,笔者在实践中参考了uasb、ubf、pad技术工艺与中国沼气的建造工艺进行有机地结合,“取其之长,补已之短”,设计建造了造价低廉,无动力安全运行,故障少,易操作管理,经久耐用,能源回收利用好,用户满意等特点的处理设施,简称iats工艺。以来,这种工艺应用在福清市十几家大中型养猪场,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一、工艺流程

为适应各种模式的养猪的粪污处理工艺要求,工艺流程如下:

①能源利用--猪舍--沉沙井--酸化固液分离器--简易厌氧--脱硫--贮气柜--阻火器--能源利用。

IATS工艺处理养猪污水情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第2篇

关键词:人工快渗,堵塞,滤料,预处理

我国水环境形势严峻,各地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方兴未艾。虽然近期土地处理和湿地处理等生态处理方法和自然系统构建工艺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但是各地的污水厂设计依然追求昂贵和控制复杂的“钢混建筑”[1]。自然系统例如土地系统、湿地系统、氧化塘系统等,具有自调节性的生物构成,他们都是利用太阳能和储存在污水中有机物质中的能量来获得动力,比较容易构建和管理;相对于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它们有自己优点,费用低,能耗低,维护费用低[2]。目前土地处理系统基本工艺可分为三种:慢速渗滤系统、快速渗滤系统、地表漫流系统[3]。人工快速渗滤污水处理(Constructed Rapid Infiltration)技术因其建设投资成本少、运行费用低、管理简单、维修方便、污泥产生少等优点,近年来己经在经济相对落后、管理水平较低的中小城镇和农村得到应用[4]。笔者对重庆地区2座典型人工快速渗滤污水处理厂进行了调查,重点调查各处理单元概况、进出水水质情况、运行参数及运营管理方面的情况。通过分析对比CODCr、SS、NH3-N、TN、TP的去除效果,提出快渗池堵塞是造成出水水质达不到设计标准的主要原因。

1 调研内容

调研的主要内容为人工快渗的工艺流程,快渗池运行情况及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情况;出水水质情况,出水水质是否达标;快渗池是否堵塞,如果堵塞,分析造成快渗池堵塞的原因;快渗池进水的水力负荷及运营时采用的湿干比;快渗池的养护是否及时合理;污水厂运营管理是否正常。

2 运行情况分析

2.1 污水处理厂概况

重庆市涪陵区某镇污水处理采用人工快渗工艺,设计规模为1000 m3/d,总投资180万元。目前该厂实际进水量约700 m3/d,采用雨污合流管网进水,雨季有雨水混合流入污水管网,雨季下雨的时候有近1000 m3/d。前处理采取预沉池,并且采用污泥干化外运的方式进行前期大颗粒污染物的去除,由于良好的前处理和运行方式,因此快渗池没有堵塞现象,污水处理效果良好。

长寿区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1800 m3/d,污水厂实际进水量只有400 m3/d左右,通过远端三个泵站将污水汇集到该厂区进行处理,通过现场观察发现进水略显浑浊,呈灰褐色,可见进水中污染物含量比较高;出水口设置有简单的漂白粉加药消毒装置,因此出水较澄清,略有色度;快渗池部分地方已经长出植物和青苔,滤料表层含有大量泥土,用铁锹挖至滤层30~50 cm的深度,发现滤料已经发黑发臭,可见快渗池已经长期没有翻晒过,快渗池已经发生堵塞,微生物已经出现坏死现象。其中一个快渗池布水管区域有大量黑色污泥,初步判断为工人操作失误导致水解酸化池污泥泄漏至快渗池。

2.2 工艺流程及设计运行参数

重庆市涪陵区某污水处理厂水处理厂工艺流程采用“格栅—预沉调节池—砂滤池—配水池—人工快渗池—清水池”,其中配水池可以对砂滤池进行反冲洗,从而保证了砂滤池的前期预处理效果,预沉调节池中的污泥经过干化后进行外运,后期处理只有清水池,没有消毒装置或设备,有在线监测,可以时刻观测进出水数据。

重庆市长寿区某镇污水处理厂快渗工艺流程主要采用“格栅—预沉调节池—水解酸化池—配水池—人工快渗池—清水池”,预沉调节池中的污泥经过干化后进行外运,后处理方面只有清水池,没有消毒处理装置。

2.3 技术指标

根据污水厂在线设备监测及实验测量的实际进出水数据,可得出在2015年12个月内进出水的水质指标(CODCr、SS、NH3-N、TN、TP)随时间变化。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类排放标准。

2.3.1 污水厂进出水CODCr值分析

图1中可知,重庆市涪陵区某污水处理厂2015年1月到12月进水中CODCr的含量在100~200 mg/L之间,由于雨水季节的到来,5到8月污水中CODCr含量较高,而其他月份则相对较低。出水中CODCr的含量低于60 mg/L,总体达到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B类排放标准。其中人工快渗池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主要由过滤截留、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共同完成,其中过滤截留和吸附作用主要起调节机制,而有机污染物的真正去除主要靠发生在好氧-厌氧交替带的好氧生物降解[5]。其中初沉池和砂虑池完成了对CODCr的前期处理,在快渗池中,由于滤料无堵塞,细菌生长良好,且布水合理。在湿干交替中,好氧菌完成对CODCr的最终处理,使其出水达到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B类排放标准。

图1中可知:重庆市长寿区某镇污水处理厂的进水CODCr值在不同的月份差值比较大:只有6月份进水CODCr值刚超过200 mg/L;4、8、12三个月份的进水CODCr值在100~200 mg/L;剩余月份进水CODCr值在100 mg/L以下,甚至低于60 mg/L,说明长寿区污水厂进水不仅流量不稳定,污水中CODCr含量也不稳定。虽然工艺中快渗池堵塞严重,对CODCr的完全去除造成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前处理工艺中絮凝反应池和沉淀池的运行良好,出水中CODCr含量均低于30 mg/L,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B标准。

2.3.2 污水厂进出水SS值分析

如图2所示,重庆市涪陵区某污水污水厂12个月的出水SS均低于20 mg/L,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B类排放标准。但是滤料对SS的截留和吸附是造成快渗池堵塞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了保证快渗池对污水的处理效果,要加强污水工艺流程的前期预处理,选择合适的预处理方式;并对快渗池表层截留污泥进行定期处理,预防快渗池的堵塞和微生物的坏死,确保快渗池的正常运行。

重庆市长寿区某镇污水处理厂的出水除了8月份SS值略高于20 mg/L外,2015年其它月份的出水SS值均低于20 mg/L。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快渗池的正常运行,从快渗池的表面看,滤料上层已铺满1~2 cm厚的污泥;用铁锹向滤料深处约20 cm挖去,滤料和污泥的混杂物已经发黑发臭。滤池已经发生严重堵塞,微生物已经坏死。虽然前期的絮凝沉淀和机械过滤已经除去大部分SS,但由于对快渗池的维护不当,日积月累的SS已经对快渗池形成了堵塞,严重影响快渗池的正常运行。

2.3.3 污水厂进出水NH3-N、TN值分析

从图3、图4中可以看出;重庆市涪陵区某污水处理厂进水的NH3-N的最高含量达到了25 mg/L、TN最高达到60 mg/L。经过人工快渗工艺的处理,所有月份的出水NH3-N、TN分别低于10 mg/L、20 mg/L。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B类排放标准。快渗池中NH3-N、TN的去除主要依靠湿干交替过程中发生在好氧-厌氧交替带的硝化、反硝化生物作用。研究表明NH3-N首先被渗滤介质所吸附,随后在落干期内进行硝化反应,在淹水期进行反硝化。渗滤介质对NH3-N吸附效果随渗滤池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最佳位置在渗滤液表层5~25 cm处[6]。通过对人工快渗系统的模拟,结果表明人工快渗系统对N的去除以生物机制为主,非生物机制为辅,生物机制对N的去除占70%以上,系统的反硝化效果较弱[7]。因此对N的去除快渗池中的微生物尤其重要。此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快渗池因为养护良好,滤池没有明显的堵塞情况,系统复氧充足,微生物生长情况良好,不存在发黑、发臭情况,对N的去除明显。

图3、图4中可以明显看出重庆市长寿区某镇污水处理厂2015年有一半月份的出水NH3-N值高于10 mg/L;而几乎所有月份的出水TN值都高于20 mg/L,超过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B标准中NH3-N、TN的限值。由于快渗池的堵塞、系统的复氧的减少、微生物的坏死,不仅影响了渗滤介质对NH3-N的吸附,更影响了微生物通过硝化和反硝化对NH3-N的去除。而由于快渗池的严重堵塞,甚至出现了出水TN含量比进水高的情况。

2.3.4 污水厂进出水TP值分析

如图5所示,重庆市涪陵区某污水处理厂进出水TP值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B类排放标准。快渗池对TP的去除以非生物机制为主、生物机制为辅,非生物机制对磷的去除率占总去除率的61.9%;生物机制对磷的去除率占总去除率的38.1%[8]。生物机制对TP的去除依靠聚磷菌在湿干交替运行条件下的生物反应:厌氧条件下,聚磷菌厌氧放磷;而在好氧条件下,聚磷菌过氧吸磷,总的过程完成对TP的去除,但是去除率不是太高。非生物机制对TP的去除则依靠特殊滤料的吸附和化学反应结合,其中化学反应是关键。通过在快渗池滤料中加入某些特殊渗滤介质,如海绵铁,加强系统对磷的吸附反应能力,通过物理化学作用去除大部分TP[5]。

重庆市长寿区某镇污水处理厂2015年大部分月份的出水TP值大于1 mg/L,没有达到排放标准。除了因为快渗池的的滤料是单一的天然湖砂,没有其他特殊滤料外,快渗池中污泥对滤料的堵塞,导致滤料对TP吸附和化学反应作用减弱,同时由于滤池的堵塞,致使复氧的减少,聚磷菌对TP的生物去除效果也大大降低,从而导致工艺对TP去除效果的不理想。

3 结论与建议

(1)涪陵区某污水处理厂在快渗池中,由于滤料无堵塞,细菌生长良好,且布水合理。在湿干交替中,好氧菌完成对CODCr的最终处理,使其出水达到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B类排放标准。长寿区某镇污水处理厂虽然工艺中快渗池堵塞严重,对CODCr的完全去除造成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前处理工艺中絮凝反应池和沉淀池的运行良好,出水中CODCr含量均低于30 mg/L,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B标准。

(2)涪陵区某污水处理厂12个月的出水SS均低于20 mg/L,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B类排放标准。长寿区某镇污水处理厂出水SS未达到排放一级B类排放标准,虽然前期的絮凝沉淀和机械过滤已经除去大部分SS,但由于对快渗池的维护不当,日积月累的SS已经对快渗池形成了堵塞,严重影响快渗池的正常运行。

(3)涪陵区某污水处理厂出水NH3-N、TN、TP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B类排放标准。长寿区某镇污水处理厂出水NH3-N、TN、TP均未达到排放一级B类排放标准,由于快渗池的严重堵塞导致出水水质严重的受到影响。

(4)重庆市人工快渗污水处理厂应该有针性的建立完整的工艺流程、合理的填料组成、合适的运行参数、合理的运营管理方式,使得快渗池无堵塞而运行良好,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的一级B标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Check G G,Waller D H,Lee S A,etal.The lateral-flow sand-filter system for sep tictank effluent treatment[J].Water Environ.Res,1994,66:919-928.

[2]姚万军,刘哲,王岩松,等.晋江市铜锣山垃圾填埋场的植被重建[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 6,29(S1):120-122.

[3]陈云霞.人工复合生态床处理村镇生舌亏水试验研究田[D].西安:西安建筑利技大学,2003.

[4]王慧,姚杰.人工快渗污水处理技术应用及减排效果现状的研究[J].广东化工,2013,4 0(15):119-120.

[5]谢宇轩.三级人工快渗系统运行及微生物分布特性分析[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0.

[6]ZHOU Qixing,ZHANG Qianru,SUN Tieheng.Technical innovation of land treatment systems for municipal waste water in Northeast China[J].Pedosphere,2006,16(3):297-303.

[7]TZANAKAIS V A,ANGLELAKIS A N.Chemical exergy as a unified and objecti-ve indicator in the assess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land treatment systems[J].Ecologic al M-odeling,2011,222(17):3082-3091.

IATS工艺处理养猪污水情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第3篇

【关键词】发酵床养猪;调查与分析

随着国家扶持生猪生产力度的不断加大,生猪养殖模式逐步由千家万户散养向规模养殖转变,规模养殖比重逐年提升,实现了生猪养殖与环境友好相协调,破解了制约规模养殖发展难题。现对发酵床生态养猪做一简述。

1 发酵床生态养殖效益分析

和传统方法相比较,生态养猪模式可以带给养猪户更多的利益,可将其概括为“三省、两提、一增、零排放”。

“三省”:是指省水、省料、省劳力。因新兴生态养猪模式不需要用水冲洗圈舍,仅需要满足猪只饮用水即可,所以较传统集约化养猪可节省用水85%~90%。猪粪、尿被微生物分解转化为可被猪食用的有机物和菌体蛋白质,猪通过拱食,可节省精饲料15%~20%。试验显示育肥猪只日增重增加2%~3%,料肉比降低2%~5%,出栏时间缩短8~12d。由于猪场不需要清粪,饲养人员仅需保证及时喂料、翻扒调匀过于集中的粪便,根据垫床干燥程度及时调整湿度即可,所以1个正常劳力批次饲养可达到800头育肥猪,较集约化猪场节约一半的劳力。

“两提”:即提高抵抗力、提高猪肉品质。由于猪只恢复了自然习性,应激少,又采食菌体蛋白,饲料里还拌有微生物有益菌,大大改善了肠道菌群平衡,抗病力明显增强,发病率减少。特别是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较传统集约饲养有大幅下降。用药费用减少 8~15元/头。

“一增”:即增加养殖效益。生态养猪较传统集约养猪仅饲养环节即可减少饲料、水等直接饲养成本40~90元/头。充分利用了锯末、稻壳或者粉碎后的玉米秸秆等作为垫料生产优质生物有机肥,具有改良土壤、促进农作物生长之功效,也可以带来很好的效益。所以新兴生态养猪相对传统集约养猪可增加收入100~150元/头。

“零排放”:即无污染,实现粪污零排放。传统养猪的畜舍为水泥地面,需要人工清理粪便,用水冲洗粪便,尤其是万头猪场,随意排放大量粪尿,造成环境的极度污染。生态养猪和传统养猪方式相比,其最大的优点就是粪便的零排放,无污染。例如,一个投资500万元的猪场,处理污水一项就要追加200万~350万元的投资;一个年饲养600头母猪、出栏万头肉猪的规模化猪场,日排出污水量为l00~150t,年排出污水量为3.65万~5.48万t,对周围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生态养猪完全依靠菌体对猪粪便和垫料的发酵分解作用,将粪尿完全分解,不需要冲洗,解决了过去浪费水资源和污染环境的问题。生态养殖饲料中不提倡添加抗生素,猪肉中无药物残留,所产粪尿经过菌种发酵转变为微生物蛋白,猪场内外无臭味,氨气含量显著降低。生产过程不对外排放粪污,将传统集约化养猪粪便污染处理问题提前在养殖环节进行消纳,真正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的要求。

蒙城县从2008年开始,在全县生猪养殖场中推行发酵床养猪技术,目前已取得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逐步实现生猪健康环保养殖。

2 发酵床养殖技术观点

经过多批次的试验,目前生态养猪基本饲养模式的饲养管理主要技术观点如下:

2.1 利用空气对流和太阳高度角原理,因地制宜的建设猪舍

充分利用不同季节空气的流向建设猪舍,辅助设置卷帘机等可调节通风设施,用以控制猪舍空气流向和流速。猪舍房顶及窗户充分考虑太阳的日照规律,使其适合养猪生产的需要。

2.2 利用生物发酵原理处理粪便,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垫料床成为发酵微生物高效的繁殖场,是生态养猪技术的核心。

2.3 利用温室和凉亭效应,改善猪只体表温度

冬季将卷帘机放下,整个猪舍成为一个保暖温室,同时发酵床也产生相当热量,使猪只腹感温度有很好的改善。在环境温度达到零下10℃时,舍内发酵床仍可保持温度在10~l5℃之间,对于中型以上的猪,这个温度完全可以安全过冬,不需要任何能源的消耗。同样,在夏季,由于几乎全部敞开窗户,形成了扫地风、穿堂风等类似凉亭的效果,猪只感觉非常凉爽。

2.4 利用有益菌占位原理增强猪只抵抗力,提高饲养效率和猪肉品质

病原菌致病的基础是病原菌达到相当的浓度。由于生态养猪模式中垫料床上发酵微生物等有益菌的大量繁殖,在垫料床上、空气中甚至猪舍的各个角落里都弥漫这种有益菌,使有益菌成为优势菌群,成为阻挡病原菌的天然屏障。同时垫料和猪粪尿的混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迅速发酵分解产生的热量可达到40~50℃或更高,大大抑制了病原菌的繁殖,有利于杀死寄生虫、病原菌和有害微生物,保证猪只的健康。如蓝耳病病毒在56℃条件下20min就可以被杀死,伪狂犬病病毒在4~37℃条件下1~7d就会失去活性,猪瘟病病毒在60℃条件下2h即失去活性。而垫料经过翻动发酵最高温度可达65~70℃。

以上技术可以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3 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推广面的不断加大,发酵床养殖业还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要做相应的解决。

4 结论

生态养猪是一种新的养殖方式,用玉米秸秆做填充,用锯末或稻壳做垫料,使农业和牧业互为依托,互相促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大农业。在生猪养殖中切实实现环保养殖,政府和主管部门应参与协调、支持,使施工建舍、原材料供应、加工、种公猪引进、选育、饲料科学配制、防疫保健、产品加工销售形成一个产业链,真正解决畜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问题,实现健康高效养殖和畜牧業的节能减排,增加养殖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伟. 南方地区夏季发酵床养猪管理技术[J]. 科学种养,2011, (07)

IATS工艺处理养猪污水情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第4篇

污水的生物处理工艺中的主要反应物是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在一定的工艺流程中对于生存环境是有特定的要求的, 保持活性污泥的特定的生存环境, 即保持污水生物处理的主要反应器———曝气池的稳定的运行环境, 是维持污水生物处理达标的关键环节, 也是工艺调整的关键内容。

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的生存环境, 受曝气池进水量、曝气量、回流污泥量三个主要因素控制, 保持三个主要控制因素在许可范围内是工艺控制操作的主要目的。在正常运行的曝气池内, 三者应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 并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是当三个因素中的某一个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时, 这种动态平衡状态会被破坏。在失衡的环境中, 活性污泥正常的生存将受到极大地冲击, 影响污水处理效果, 最终会使处理出水超标。

为避免污水处理厂出水超标, 在某些影响到工艺运行的紧急情况下, 采取一些适当的应变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可能造成工艺运行异常的各种因素有:1) 污水处理关键设备故障;2) 汛期暴雨进水;3) 水质的严重超标。以上是对活性污泥系统中的微生物的正常生长环境会造成较大影响的几种因素, 并且由于它们的影响, 将会使微生物中均发生大的改变, 影响微生物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导致出水超标。在工艺运行当中, 应对上述可能造成工艺运行异常的因素重点监控。

1 污水处理的关键设备故障

污水处理的关键设备是指影响到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中的反应器的曝气池运行环境的各项因素的各种设备, 主要包括污水提升泵、鼓风机、污泥回流泵等设备。

1.1 污水提升泵

污水提升泵发生故障进行检修时, 进入曝气池内的污水量将减小或者断流, 曝气池内的有机负荷下降。由于进水中缺少胶体的絮凝作用, 二沉池出水带有大量的碎散的活性污泥絮体。在长期的营养物质缺乏的情况下, 容易诱发活性污泥发生污泥膨胀。在活性污泥老化以后, 会使处理出水处理效果下降, 出水水质超标。

工艺调整措施:可超越初沉池运行, 进水有机物不经过初沉池降解, 直接进入到曝气池内, 以提高进水浓度。由于进水量减少, 下调鼓风机的出风量, 降低向曝气池内的鼓风曝气量。减少回流量, 避免大量的回流污泥进入曝气池内, 导致曝气池内的BOD污泥负荷率过低, 诱发污泥膨胀。加大剩余污泥排放量, 下调曝气池内的MLSS浓度, 使之适应进水量减少的工艺情况。如发生长时间未能检修好污水提升泵, 长期内无进水, 应考虑间歇运行或停运鼓风机, 避免过度的曝气导致活性污泥完全老化, 死亡, 解体, 否则在恢复进水后, 需要重新培养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

1.2 鼓风机的故障

在鼓风机发生故障时, 曝气池内的微生物供氧不足, 曝气池内有腐殖性气味, 活性污泥颜色发黑, 处理效果下降, 二沉池内的出水开始发生混浊, 并散发出腐败性的气味。当完全失去供氧时, 活性污泥中的好氧微生物将大量死亡, 二沉池内有大块的发黑的污泥上浮至池体表面, 处理效果完全丧失, 而且在曝气内由于缺少生物混合反应的搅拌动力, 活性污泥将沉淀到曝气池底部, 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丧失, 导致出水超标。

工艺调整措施, 当部分曝气机发生故障时, 可通过停运污水提升泵等措施, 减少进水量, 降低曝气池内的BOD负荷率。减少回流污泥量, 降低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浓度使曝气池内的三个环境因素值总体下降, 达到新的动态平衡。同时应加大二沉池的剩余污泥排放量, 避免因降低曝气池污泥浓度而使二沉池的污泥量增加, 污泥上浮, 影响出水的SS值。在发生鼓风机停运检修的故障造成曝气池内长时间完全无曝气时, 应立即停止向曝气池内进水, 停污泥回流泵, 对初沉池出水采取超越生物处理段的工艺运行。

1.3 回流泵的抢修

在回流泵发生故障后, 直接影响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的回流量, 致使曝气池的MLSS浓度下降, 曝气池内微生物总量下降, 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处理效果降低, 导致二沉池出水的BOD超标。由于对二沉池底部的活性污泥回流不及时, 造成了活性污泥在二沉池内处于厌氧状态, 二沉池表面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并伴有死亡腐化的大块污泥上浮, 致使二沉出水的SS超标。二沉池底部沉积的污泥因不能及时回流, 致使沉积形态发生变化, 使二沉池进水的异重流形态发生改变, 周边出水的流体性态紊乱, 造成二沉池出水质恶化。二沉池底部污泥大量的淤积, 二沉池的刮吸泥机的运行负荷增大, 严重时可能造成后行走轮抬起, 机架变形, 驱动电机烧毁等事故。

工艺调整措施:部分外回流泵出现故障时, 应采取减少曝气池进水量的工艺措施, 保持恒定的污泥负荷率。下调曝气量, 整体降低曝气池内活性污泥反应环境的各项指标值。当回流泵全体发生故障, 应立即停止向曝气池内进水, 打开曝气池的超越阀门, 对曝气池、二沉池采取超越运行, 采取间行间歇曝气或者停止曝气, 避免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老化, 絮凝体破碎。

2 汛期暴雨

每年的夏季是暴雨多发季节, 在6月~8月期间, 会经常出现夏季暴雨天气, 如果城市污水管网建设不完善, 部分雨水管网合并入污水管网, 在暴雨期间会使大量地表雨水灌入污水管网。对污水处理造成极大地影响, 因此对汛期的暴雨也应采取相应的工艺调整措施。

汛期暴雨天气的进水特点:短时间内进水急剧增大, 进水水质有机浓度较低, 进水中含大量的泥沙, 并有大型的漂浮物冲入厂区。在短时间内的暴雨雨量进入厂区以后, 首先会对粗格栅和细格栅造成很大的物料冲击。在粗格栅处容易淤积泥沙, 并可能会出现大型的漂浮物;在细格栅处会有大量的细小的漂浮物, 造成短时间内的冲击负荷, 对细格栅的运行造成损害。因此在暴雨期间应使粗格栅连续运行, 并对粗格栅的运行进行密切的监控, 避免因大型漂浮物导致粗格栅损坏。细格栅在运行期间也应密切观察, 防止损坏。

由于暴雨期间短时间内大量的低浓度的雨水和污水进入污水管网, 暴雨期间应开启多台水泵以降低管网内大量雨水的压力。但是这些超负荷流量的污水进入生物处理段, 会造成曝气池内活性污泥被污水带走, 使之大量流失。因此在暴雨期间的工艺操作主要的原则是保证系统里的活性污泥不流失, 一般可采取超越活性污泥段的工艺调整措施。恢复工作一般在污水提升泵泵房的液位进入到正常液位以后进行。

3 进水水质恶化

进水水质恶化的情况根据时间可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 短期内的恶化一般指一天内的某次巡视发现进水水质严重恶化, 但其他时间未发现异常。长期的恶化指一天内多次巡视发现的进水水质严重恶化的情况保持不变, 或持续数日的情况。

对于短期内的进水水质的恶化, 可不作工艺调整, 但应加强巡视, 特别是曝气池的巡视工作, 可适当增加化验项目的化验次数, 特别是镜检观察微生物的变化情况。

长期进水水质的恶化, 会对曝气池内活性污泥造成高负荷的冲击, 在恒定的活性污泥系统中, 由于有机负荷上升, 活性污泥中的好氧微生物繁殖速率加快, 好氧微生物高速增殖会导致氧气的缺乏, 使曝气池呈缺氧状态, 曝气池内混合液颜色发黑, 有腐败性气味。活性污泥系统对污水中高浓度的有机负荷氧化分解不彻底, 使二沉池的上清液出水混浊, BOD, COD等指标超标。大幅度的进水负荷的变化, 容易造成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膨胀。

针对长期性进水水质的恶化或超过设计进水浓度, 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工艺的调整。首先应调高曝气池内的溶氧值DO, 可通过调大鼓风机进风导叶的开度或增开鼓风机, 使曝气池内溶氧值升高, 满足好氧微生物急剧增殖的需要。提高曝气池MLSS浓度, 保持活性污泥中F/M值, 使其能大量处理高负荷的污水。投用备用线路, 提高污水在厂内的停留时间, 保证处理效果;可采取人工措施稀释进水, 将深度处理出水部分排入厂区污水井内, 使处理后的二级出水通过厂区污水管网回流至污水提升泵房内, 和超标进水混合, 以降低进水的有机负荷。

4 实施

基于污水生物处理的特殊性, 活性污泥对环境因素变化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并且对环境变换产生的反应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 对于应急性的工艺操作的实施应考虑到有效的实施时间。既要保证活性污泥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保护, 又要避免过急地实施工艺调整, 导致发生更为严重的后果。

在进行工艺调整期间, 管理人员应增加对主要工艺构筑物的巡视次数, 同时, 化验员应增加每日曝气池内微生物镜检, SV, DO等参数的测定次数, 及时反映出曝气池内的各项环境因素的变化情况, 配合好工艺调整及工艺恢复的工作, 确保活性污泥系统的正常运行, 使出水水质达标。

摘要:介绍了污水处理厂运行中常见的一些异常运行情况, 并针对污水处理关键设备检修、汛期暴雨、进水水质恶化等现象, 阐述了不同的工艺调整措施, 以避免曝气池内活性污泥的正常生长状态受到冲击, 从而保障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使污水处理达标。

关键词: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污水提升泵,水质

参考文献

[1]张自杰.排水工程 (下册) [M].第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徐亚同, 黄民生.废水生物处理的运行管理与异常对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3]王凯军, 贾立敏.城市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开发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当前养猪生产情况调查与建议 第5篇

1 生猪生产现状

生猪生产较长时间严重亏损, 极大地挫伤了养殖者的积极性, 更多散户退出生产, 规模养殖再次洗牌, 必将造成新一轮的恶性循环。

自2013年11月中旬以来, 广元、巴中两市生猪价格由15.6元/千克一直走低, 一般为11元/千克, 最低跌至9.6元/千克。5月初出现小幅反弹, 平均10.6元/千克, 仔猪价16元/千克左右。同时, 饲料价格居高不下, 一直维持在3.5元/千克以上, 加上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 生猪生产完全处于亏损。目前按100千克出栏计算, 扣除猪本、饲料、人工、治病、水电等费用, 自繁场一头猪亏损230元, 单纯育肥场一头猪亏损300元。为应对市场不利局面, 多数规模场减栏不补栏, 肥猪压圈, 部分散养户加速退出生猪饲养业。

2 生猪生产长期亏损的原因

2.1 产量相对过剩

近年, 由于国家和地方相关扶持政策的实施, 加之2011~2012年, 生猪价格较高, 大量社会资本涌入, 造成产业迅速扩张, 养殖场快速增加, 造成产能过剩、价格下滑, 这是主要原因。尽管2013年市场出现价格波动, 但总体并未亏损, 加之对后市的追涨, 母猪存栏下调幅度有限, 产能过剩的局面并未受到抑制。

2.2 成本相对过高

在生猪价格不断下降的同时, 饲料价格长期居高不下, 加之国家保护价收储的影响, 主要饲料原料玉米始终保持在2.40元/千克以上, 较沿海及北方地区高10%以上, 配合饲料价格保持在3.5元/千克以上, 两地猪粮价比均低于4.5∶1, 跌破了5∶1的生产预警区域。同时,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不断减少, 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 这也给养殖业带来不小的压力。

2.3 消费减少

一是目前正处于季节性消费淡季, 市场对猪肉的需求相对减少;二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肉食结构发生变化, 牛、羊肉及禽蛋奶的消费量逐渐增高, 减少了猪肉需求量;三是目前餐饮业消费明显下降也影响了猪肉销量。

2.4 外来冲击

由于四川生猪生产缺乏饲粮比较优势, 加上整体生产水平不高, 猪价相对较高, 导致省外肥猪不断涌入, 起了雪上加霜的作用。据统计, 仅广元市棋盘关今年1~4月, 进入省内的肥猪数量就达60.28万头, 比去年同期有一定增长。另外, 进口猪肉的增加, 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猪肉价格下跌。

3 生猪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3.1 融资困难

在生猪市场持续低迷, 猪场和养殖户大面积出现亏损的情况下, 除一些大型养殖场凭良好的信誉可以贷到资金外, 大部分猪场没有进行资产评估, 其流转土地和设施不能确权, 很难贷到资金。部分猪场通过减栏、少喂、降低防疫标准等来应对市场波动, 一些猪场则因为资金难以为继, 退出生产。

3.2 生产水平不高

两地小规模场和散养户的比例较高, 多数种猪质量较差, 一般育肥猪以内二杂、内三杂为主, 加上设施落后, 技术和饲养管理水平低等影响, 造成饲料转化率低, 死亡率较高, 面对省外大量涌入的生猪, 缺乏市场竞争力。

3.3 收储调节乏力

今年3月底, 国家启动第一批猪肉收储, 收储量仅为6.8万吨, 约占总产量的1‰, 对市场影响微乎其微。巴中市因没有合格的冷库, 未获得收储任务。广元市虽有两家指令收储冷库, 但收储量只有2 190吨, 仅占全市出栏量的0.7%, 起不到市场调节作用。收储对生猪市场构成短期利好, 但对中长期价格影响有限。

4 建议

4.1 加大宏观调控

生猪是四川的传统产业, 占畜牧总产值65%左右, 如何稳定健康地发展, 控制系统风险, 仍是首要任务。首先应制定稳定生猪生产的长期性政策, 提高生猪良种补贴、生猪调出大县等奖励的比重,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产积极性, 从根本上改变“多了砍, 少了喊, 不多不少没人管”的状况, 要循序渐进地发展生产;其次是在猪场用地、信贷、税收、保险等方面应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力度, 引导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使生产保持相对稳定;最后应完善生产有效预警机制, 在现有预警系统的基础上, 增加数据内容以确保精准性, 向产品加工等环节提供全方位信息, 以便更好地指导生产和经营, 减少恶性循环。

4.2 对种猪生产给与补贴

种猪是根本和源泉。目前种猪生产形势严峻, 亏损面大, 为稳定生产, 建议财政对种猪场及母猪户换种给与一定的补助, 支持更新猪群, 提高质量, 应对难关。

4.3 积极发挥中介组织作用

针对当前养殖户对市场预见性较差的情况, 加强全产业链的部门协调配合, 加强养殖协会、专合组织、贸易协会等中介组织建设, 提高行业的组织化程度, 密切生产与市场的联系。积极开展“农企对接”、“农市对接”、“农超对接”、“以销定产”, 实现市场和生产信息的有效对接, 畅通流通渠道, 减小生产的盲目性。

4.4 加强科技应用

利用市场机制, 加强宣传和培训, 提倡健康养殖、优质安全、环境控制、精细化管理等理念, 及时淘汰老弱、低产的母猪, 引进良种, 同时增加设施的投入, 加强科学饲养管理, 提升整体生产水平, 增加市场竞争力。

4.5 加强疫病防控

IATS工艺处理养猪污水情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第6篇

近几年来, 各级政府和养猪企业都非常重视污水的无害化处理, 结合各地实际, 采用适宜的处理工艺, 不断完善处理设施设备, 以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对猪场污水无害化处理的工艺方面, 各养殖场根据自身的财力、物力和猪场周边生态环境等情况, 处理工艺的复杂程度和投资额度均不尽相同, 如采用复杂的处理工艺, 包括了格栅、沉沙池、调节池、固液分离、初级沉淀池、集水池、厌氧处理单元等设施。厌氧反应器有全混合厌氧反应器 (CSTR) 、升流式固体反应器 (USR) 、推流式反应器 (PFR)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UASB) 及厌氧复合床反应器 (也称污泥床滤器UBF) 等多种类型, 这种处理工艺虽然处理效果好, 但工艺复杂, 设计技术要求高, 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高。因此, 对几种比较简单的无害化处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需求处理工艺简单、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较低, 又能达到无害化排放标准的措施。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采用4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a) 多级沉降池自然发酵方式, 再利用或达标排放; (b) 采用沉淀--沼气发酵方式, 再利用; (c) 沉淀--沼气发酵-沉淀-好氧-水生植物塘方式, 再利用或达标排放; (d) 采用沉淀排放养鱼方式, 再利用或达标排放。

1.2 测定方法

对不同处理方式, 采取不同的水样采集方法, (a) 多级沉降池自然发酵方式, 采用三级沉淀, 沉淀池容量采用一级10 d的方式, 进行采样分析, 以确定达到达标排放对沉淀池的要求。 (b) 采用沉淀--沼气发酵方式, 选择经过沼气池厌氧发酵后, 进行采样分析, 以确定适宜的沼气池容量。 (c) 采用沉淀-沼气发酵-沉淀-好氧处理-水生植物塘方式, 在b方式条件下延伸一个水生植物 (水浮莲或水葫芦) 塘环节, 利用或达标排放, 之后进行采样分析。 (d) 采用沉淀 (水生植物塘) 排放养鱼方式, 利用或达标排放;采集进水口、沉淀池、一级鱼塘、二级鱼塘的水样进行分析。

每个样品分析溶解性总固体 (TSS) 、生物需氧量 (BOD) 、化学需氧量 (COD) 、TN、TP、TK、TZn、TCu、TAs、大肠杆菌数、细菌总数共11个指标。

1.3 试验地点

污水采用三级沉淀池自然发酵处理方式在赣州市加大种猪场进行;沉淀--沼气发酵-沉淀--水生植物塘粪水处理方式在江西省五丰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粪水沉淀--沼气发酵处理方式在章贡区龙埠生态农庄进行;水生植物塘沉淀后直接排放养鱼的处理方式在南康市畜牧良种场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污水经过三级沉淀处理的效果 (见表1)

mg/L

从表1的检测结果可知: (1) 猪场污水经三级沉淀池沉降后, TSS降低了5.2倍, BOD降低了15.4倍, COD降低了8.9倍, 总N降低了34.7倍, 总P降低了67倍, 总K降低了10.9倍, 总Zn降低了7.6倍, 总Cu降低了11.5倍, 总As降低了3.8倍。 (2) 猪场污水经三级沉淀池沉降后, 其一些有害指标能降低4~60倍, TSS、BOD、COD、TN、TP、TZn、TAs等指标均达到国标二级以上排放标准, 粪大肠菌群数达到国标三级以上排放标准, 采用三级沉降是有效处理猪场污水排放的主要途径之一。 (3) 猪场污水经三级沉降后, 除TN超出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外, 其他指标均达到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因此经三级沉降后的污水再兑水一半以上用来灌溉水稻和旱地, 均是比较好的利用方式。 (4) 要求三级沉降的沉淀池容积量相对比较大, 每一级可容纳10 d以上的污水量, 污水基本达到20 d以上后才能达到排放口进行排放的要求。

2.2 污水沼气池发酵的处理效果 (见表2)

mg/L

从表2数据可知: (1) 猪场粪污水经过沼气池厌氧发酵后, TSS降低了19.7%, BOD降低了40.0%, COD降低了13.1%, 总N略有提高, 总P降低了39.5%, 总K降低了1.2%, 总Zn下降了1.6倍, 总Cu下降了1.93倍, 总As降低了20.0%。 (2) 经过沼气发酵后, 猪场粪污水的一些有害指标均明显下降了, 但均因达不到排放的要求, 所以不能直接排放;也达不到农田灌溉用水的要求, 作肥料进行总量控制使用。因此, 为了达到无害化处理的效果, 猪场污水利用了沼气池发酵处理, 后形成的沼液还必须经过进一步的无害化处理, 如暴氧、人工湿地、水生植物塘等, 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才能对外排放。

2.3 猪场污水经过沼气池发酵, 经沉淀池好氧再经水生植物塘处理的效果 (见表3)

mg/L

从表3数据分析可知: (1) 猪场污水经过沼气发酵后是达不到排放标准的, 沼液经过沉淀池好氧处理, 再经过水生植物塘处理, 除总N和TSS超标外, 其他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三级排放标准。根据这些指标, 经过沼气发酵后, 经过沉淀再经水生植物塘处理的猪场污水还不能直接排放, 还必须经过进一步的处理, 才能使各项指标达到国标二级排放标准。 (2) 猪场污水经过沼气发酵后经过沉淀再经水生植物塘处理的废水可以适当稀释后, 进行农田灌溉使用, 以解决猪场污水的利用问题。 (3) 猪场污水经过沼气发酵后, 需要一个容量比较大的水生植物塘来处理沼液才有可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如果植物塘没有一定的容积量, 就达不到无害化处理的效果。

2.4 猪场污水先进入水生植物塘后进入二级养鱼塘处理的效果 (见表4)

mg/L

从表4数据分析可知: (1) 猪场污水先经水生植物塘沉淀过滤后, 其污水的养分下降比较多, 总N下降了60.2%, 总P下降了33.3%, 总K下降了39.7%, 特别是有害重金属元素下降更明显, 总Cu降低了3.1倍, 总As降低了1.7倍。 (2) 猪场污水先经水生植物塘沉淀过滤后, 再进行两级养鱼处理, 经过一级养鱼塘处理后, 水质就得到了很大地改观, 特别是有效养分和重金属元素均达到了国标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 再经过二级养鱼塘处理后, 养分元素、重金属元素达到了国标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 粪大肠菌群达到了国标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 而TSS、BOD、COD只达到国标污水综合排放三级标准, 但均达到了农田灌溉水质要求, 经过二级养鱼塘处理后的污水就可以直接进行农田灌溉了, 这样就可以达到充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3) 猪场污水先直接进入水生植物塘, 需要比较大的水生植物塘容积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如果植物塘没有一定的容积量, 污水水质没有经过一定量的处理, 就直接进入养鱼池, 由于过度富营养化, 可能会造成大批鱼的死亡, 从而达不到有效处理的效果, 同时养鱼塘也需要有一定的水面, 以足够稀释, 使水质基本达到符合养鱼的要求。 (4) 南康市畜牧良种场水生植物塘容积6 250 m3, 一级养鱼塘容积9 600m3, 二级养鱼塘容积12 000 m3, 常年母猪平均存栏量300头, 平均每头母猪需要的水生植物塘容积20.8m3, 一级养鱼塘容积32 m3, 二级养鱼塘容积40m3, 合计需要总容积92.8 m3, 经过二级养鱼塘后, 可以使水质基本达到符合养鱼和农田灌溉的质量要求, 达到排放的技术要求。

3 讨论与小结

3.1

猪场污水经三级沉淀池沉降后, 一些有害指标明显降低, 但需要有较大的容积量, 每一级需容纳10d以上的污水量, 污水基本应达到20 d以上后才达到排放口进行排放。除TN超出作灌溉水标准外, 其他指标均达到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因此经三级沉降后的污水再兑水一半可以用来灌溉水稻和旱地, 是比较好的利用方式。

3.2

猪场污水经过沼气发酵后, 其一些有害指标均明显下降, 但均因达不到排放的要求, 所以不能进行直接排放;因为达不到农田灌溉用水的要求, 所以作肥料进行总量控制使用;经沼气池发酵处理后沼液必须做进一步无害化处理, 才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3.3

猪场污水经过沼气发酵后, 再经过沉淀池好氧处理, 然后再经过水生植物塘处理, 除总氮和溶解性总固体超标外, 其他各项指标均达到了三级排放标准, 但各项指标均必须达到国标二级排放标准后才能直排, 因此可以适当稀释后进行农田灌溉使用, 以解决猪场污水的利用问题。但需要一个容量比较大的水生植物塘对沼液进行处理, 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无害化处理效果。

3.4

猪场污水经水生植物塘后再经二级养鱼处理的效果, 养分元素、重金属元素达到了国标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 粪大肠菌群达到了国标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 而TSS、BOD、COD只达到国标污水综合排放三级标准, 但均达到了农田灌溉水质要求, 经过二级养鱼塘后的处理后的污水就可以直接进行农田灌溉了;根据处理效果提出每养一头母猪需要的水生植物塘容积20.8 m3, 一级养鱼塘容积32m3, 二级养鱼塘容积40 m3, 总容积92.8 m3, 经过二级养鱼塘后, 可以使水质基本达到符合养鱼和农田灌溉的质量要求, 达到排放的技术要求。

3.5

对猪场污水的无害化处理, 必须根据养殖规模、周边生态环境等情况, 有针对性地选择处理方式和工艺, 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摘要:通过对4种不同的猪场污水处理方式的处理效果进行分析, 发现不同处理方式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不尽相同;因此建议养猪场应根据养殖规模、周边环境等有针对性地选择污水无害化处理方式, 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排放或再利用。

相关文章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精选11篇)表演人才 第1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即相当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这一时期少儿的主要行为活动是学...

3
2025-09-20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精选6篇)保安班长月总结 第1篇篇一:保安班长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半年已经过去。回顾我们保安队在近...

1
2025-09-20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精选15篇)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第1篇20**年8月我有幸在市电大参加了“仙桃市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1
2025-09-20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第1篇《四季》文清路小学 刘明霞教学目标:1、认识 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和折...

2
2025-09-20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精选18篇)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第1篇1、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

3
2025-09-20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选12篇)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第1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

2
2025-09-20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精选10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第1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进方案阳旭东(贵州工业大...

1
2025-09-20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1篇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宝地宾馆改扩建项目 承办单位:...

1
2025-09-20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