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产业整合作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7
1

产业整合作范文(精选5篇)

产业整合作 第1篇

一、河南省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 数据指标的采集和修正。

采用的指标数据为1978~2007年年度数据, 具体反映河南省历年经济增长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反映历年产业结构情况的第一产业产值X1、第二产业产值X2、第三产业产值X3指标数据。为了数据的可比性, 以1978年为不变价格用平减指数法进行换算, 为了使趋势线性化并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异方差现象, 分别对GDP、三产业产值取自然对数, 分别表示为LNY, LNX1, LNX2, LNX3, 所有的原始数据来自于《2008年河南省统计年鉴》, 输出结果由eviews5.0实现。

(二) 单位根检验。

1987年Engle和Granger提出了协整理论, 指出一些同阶的非平稳经济变量的线性组合如果是平稳序列, 说明这些变量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即协整关系, 在经济意义上, 这种协整关系的存在意味着可以通过一个 (些) 变量来影响另一个 (些) 变量的变化, 由于只有具有相同单整阶数的非平稳, 变量才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因此, 首先对各个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虑到序列可能存在高阶自相关, 我们采用单位根 (ADF) 检验法检验序列LNY, LNX1, LNX2, LNX3及其一阶差分序列DLNY, DLNX1, DLNX2, DLNX3, 是否存在单位根.根据水平序列与差分序列的时序特征, 水平序列检验方程包含常数项和线性时间趋势项, 差分序列检验方程只包含常数项, 同时根据SIC准则确定检验模型的滞后阶数。具体结果见表1。

注:括号内字符表不检验的类型:i表示含常数项, t表示含趋势项, n表示不含趋势项, 数字表示滞后阶数。

检验结果表明,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LNY, LNX1, LNX2, LNX3是非平稳序列, 但其一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时间序列, 所以它们都是一阶单整的。

(三) Johansen法协整模型的建立。

协整分析时一般应用Engle和Granger提出的E—G两步法及Johansen法, 当存在多变量时、一般采用Johansen法先检验协整关系个数。对LNY、LNX1、LNX2、LNX3时间序列进行协整关系检验个数估计结果如表2。

迹检验和最大特征值检验结果都表明:在5%显著性水平下, 序列LNY, LNX1, LNX2, LNX3之间存在一个协整方程, 即在研究的数据期间4个变量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根据协整检验结果, 构造出以LNY为因变量的线性回归方程, 为了消除序列相关性, 这里采用了广义差分变换法, 最后估计结果如下:

模型中括号内为相应参数的t统计值, 它表明被估参数的显著性;R2和F统计值表明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较好, DW=1.74>dU=1.66, 拒绝了序列相关性。由协整关系模型可知, 从长期来说,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的产值增加一个百分点会导致河南省GDP增加0.25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产值增加一个百分点会导致河南省GDP增加0.45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产值增加一个百分点会导致河南省GDP增加0.329个百分点。可见, 在河南省长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第二产业一直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次之。

(四) 误差修正模型的建立。

协整模型表示了变量之间的一种“长期均衡”关系, 误差修正模型表示了当误差修正项偏离“均衡过程”时, 变量间的短期调整行为, 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可以进一步理解河南省经济增长和三次产业的短期内在关系, 在这里通过从一般到特殊的逐步去掉统计上不显著的变量或者滞后变量的方法, 最终得到如下误差修正模型:DLn Y=0.243DLn X1+0.432Dln X2+0.317Dln X3-0.516E (-2)

模型中括号内为相应参数的t统计值, 相应的t统计量表明被估参数均为显著的, R2表明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较好;E (-2) 表示误差修正项的滞后两期统计上显著, 而滞后一期的误差修正项统计上不显著, 所以舍弃。这说明了河南省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的短期误差调整是在滞后两年后完成的, 而调整系数是-0.516, 符合反向修正机制, 说明平均每年对两年前的偏离长期均衡水平的短期调整幅度为-51.6%。同理短期内第一产业的产值波动增加一个百分点河南省GDP波动增加0.243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的产值波动增加一个百分点河南省GDP波动增加0.432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的产值波动增加一个百分点河南省GDP波动将增加0.317个百分点。

二、政策与建议

(一) 大力发展和调整第二产业。

不管长期协整模型和短期误差修正模型都表明第二产业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因此虽然河南省历来是农业大省, 但要实现经济的发展腾飞, 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 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体系。如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面食加工业, 以及西部矿产资源带动下的采矿、冶金、机械等产业;同时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 着力培育新的支柱产业。

(二) 利用地区优势积极发展商业、旅游业, 以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

与东部沿海发达省市相比, 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不足。而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产业结构会向第三产业升级转变已成为各国各地区发展经验中不争的事实。河南省地处中原, 四通八达, 省会郑州历来有商都之称, 河南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人文自然景观丰富, 因此如果利用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积极发展商业、旅游业必将大大促进饮食、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繁荣, 促进经济较快增长。

(三) 优化农业经济结构,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河南省的农业以“天下粮仓”的美誉为河南省人民甚至全国的人民的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 为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了基础。因此农业的作用决不可低估, 确保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时刻不能丢弃。必须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 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改造农业, 用先进的工业装备农业, 用现代科技管理农业, 大力发展安全、优质、高效农业。同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并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增加农民收入。

(四) 加快“郑汴一体化”和“中原城市群”建设。

“郑汴一体化”和“中原城市群”建设对于河南省交通对接、产业协作、资源共享、生态共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繁荣以及三次产业之间的综合平衡都具有重要作用。“郑汴一体化”, “中原城市群”建设的成功实践必将使河南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必将使中原地区成为全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参考文献

[1]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3]刘伟, 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 2002 (5)

[4]李延军, 金浩.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协整研究[J].商业时代, 2007 (7)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整调研报告 第2篇

一、基本情况

1、辣椒生产

2009年全镇共种植辣椒20000亩,品种主要以“长虹”、“足法”、“甜杂一号”等品种为主。辣椒育苗在3月20日结束,大田移

栽在5月30日结束。

2、万寿菊生产

**镇在2009年共种植万寿菊9000余亩。技术人员在各村委会负责好技术指导,按规格移栽,已结束。

3、南瓜生产

古城村委会根据自身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等有利条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09年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寻找新的突破口,找准市场,由村委会租地200亩,发展南瓜新型产业。5月20日移栽结束。

4、浅水藕生产

浅水藕生产2009年的生产分别在淑足、海晏2个村委会,种植面积为200亩,3月25日种植结束。

5、水稻抛摆秧生产

2009年分别在大堵、长桥、大同、捏龙4个村委会完成水稻抛摆秧5000余亩,在4月29日日移栽结束。此项技术能使每亩水稻比常规育苗增产30至100公斤。

二、产业结构调整所取得的成绩

1、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使部分农民得到一定得实惠,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所增强。糯白村委会的山外村民小组,前几年在甜椒产业结构调整中,有的农户种植甜椒的亩产值超过了烤烟,极大地增强了农户种植甜椒的积极性。今年群众自发种植“甜杂一号”品种400余亩,在市场中寻求生存,形成一定的品牌,每年甜椒收获季节都有一些老板到村子里收购。

2、村委会干部的思想观念有了转变,有的干部对闯市场充满了自信心。特别是古城村委会干部,根据村委会土地少的现实情况,努力发展高效农业,并身先士卒,首先自己租地200亩种植南瓜,自发地引导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3、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形成了一定得品牌,吸引了部分老板落户**。这两年在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下,集中力量发展辣椒产业,形成了辣椒品牌,老板张友清在长桥村委会建厂,到我镇发展辣椒产业;今年曲靖的老板也积极到**签订2000亩辣椒合同。

三、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群众的整体素质弱,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弱,对市场认识不足,对政府依赖心较强。我镇经济主要以种植业为主,部分群众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缓慢,满足于传统的小农经济,缺乏大市场意识,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持怀疑、观望态度,就是在村组干部的劝导下,种植万寿菊、青刀豆等产业,也是提心吊胆,生怕吃亏;还有的农户,今年种植辣椒得到实惠,如果明年种植辣椒吃亏,就对辣椒产业持否定态度,接受不了市场变化,害怕失败,没有闯市场的意念;再者,在哪一个村委会发展新兴产业时,农户最希望的就是种子钱免费,机耕费用由政府部门埋单,对政府的依赖心理较强,种出来的东西希望政府负责收购并付货款。

2、群众的短期盲目性种植使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受阻。去年烤烟市场较好,使栽烟户得到了实惠,今年绝大多数种植户种植烤烟的面积比往年多了许多,而对于其他种植产品态度冷淡了不少,而忽视了市场的变化,不遵照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生产。这期间使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受到了一定的阻力。

3、缺乏有实力的龙头加工企业,老板和农户的诚信度不高。这几年产业结构调整中来**发展产业的老板中,有不少的“皮包老板”,对种出来的产品如果市场行情好时就收购,如果市场行情不好时就难觅行踪;同时有的群众如果市场行情好时,产品的价格比老板的合同价高时,就会自发地把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卖。还有的老板,恶意拖欠群众的货款,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4、农田水利设施不健全。特别是蔬菜产业,对水的需求很高,在种植的时候缺水,水库的水又不下来,没水浇灌,雨水多时水又排不出去,菜地被淹。

5、土地集约化程度不高,生产技术落后。土地集约化经营是现代农艺发展的趋势,而现在各家各户在各自的承包田内,各种各的,不能进行产业布局,没有形成产品竞争力。农户的观念依然是传统农业观念,生产技术上也还习惯传统的耕作方法,如抛摆秧推广了十多年了,今年政府部门没有补助,有的农户又重新回到了水育秧的传统技术。发生病虫害了,没有群防群治的观念,也没有综合防治的观念,你打你的农药,我施我的化肥,最终造成土地越来越瘦,病虫越来越难防治,生产承办提高了,但产品的品质、产量却没有得到提高。

四、整改措施

1、围绕现代农业生产,逐步打破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寻找产业发展突破点。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而土地集约化、操作机械化等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应积极引导农户组成生产合作组织来发展产业,推广新科技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并形成特有的品牌。

2、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量争取资金支持,可以发展田间地窖,同时和水库部门联系,协调解决生产用水问题。

产业整合作 第3篇

随着辽宁省经济快速发展, 能源消费日益增加, 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尤其是电力能源。研究产业结构变化对电力能源效率的影响, 为优化产业结构、预测能源消费、制定能源战略, 发展节能型经济都有重大意义[1]。近年来, 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与能源之间的关系做了大量研究。史丹 (2003) 认为,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 能源消费的变动不仅是由于经济增长的拉动, 而且也受产业结构的影响[2]。徐博 (2004) 认为, 第一产业和工业比重的变化是影响中国能源消耗总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电力将因结构的变动和经济总水平的提高而成为中国的主要消费能源的结论[3]。蒋金荷 (2004) 分析了提高能源效率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策略[4]。郭志军 (2007) 通过对能源消费与三次产业结构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 发现从长期看, 第一产业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效应为负,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变动对其效应为正[1]。徐刚 (2010) 运用协整理论构建了中国能源需求的长期均衡模型, 发现在1978—2008年间, 能源需求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城镇化以及能源价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5]。

因此,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对辽宁产业结构与电力能源效率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辽宁产业结构与电力能源效率之间存在的关系, 从调整产业结构角度出发为提高辽宁省电力能源效率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二、协整分析

(一) 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选取自变量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G1、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G2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G3;选取因变量为电力能源效率 (元/千瓦小时) EF进行协整分析。其中, 能源效率为电力消费量与GDP之比, 即单位电力能耗创造的GDP。本文各指标选取年份为1986—2010年, 并将各年GDP用GDP平减指数换算成2000年的不变价格计算的实际GDP, 样本数据来自各年度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或根据其数据整理所得。

(二) 平稳性检验

多数经济变量的时序序列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不再平稳。因此, 在建立模型之间, 应对其平稳性进行检验。为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 对各指标取对数处理, 分别记为LnEF、LnG1、LnG2、LnG3。根据相关指标在时序图中的变化趋势, 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法检验数据的时间序列特征, 滞后阶数通过AIC定阶准则确定, 检验结果 (见下页表1) 。

从平稳性检验结果看出, 原始水平下, 变量LnG3通过了10%显著性水平下的ADF单位根检验, 为平稳序列;变量LnG1在5%显著水平下平稳;变量LnEF和LnG2的ADF值均大于临界值, 都具有单位根, 因此都是非平稳的。变量LnEF、LnG1、LnG2一阶差分后, 它们的ADF值均小于临界值, 即一阶差分序列均不具有单位根, 因此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序列, 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变量LnG3是0阶单整序列与其余变量不能构造协整方程, 因此, 在下文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中将不再讨论变量LnG3。

(三) 协整检验

对于多变量间协整关系的检验, 由于Johansen法不仅能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而且可准确定出协整向量个数。因此, 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 由AIC准则法确定的最佳滞后期为3, 假定原数据无确定趋势, 协整方程有截距, 协整检验结果 (见表2) 。

注:表中的D表示一阶差分;检验形式 (C、T、K) 中的C、T和K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包括常数项、时间趋势和滞后阶数;0是指检验方程不包括常数项或时间趋势项。

从表2可看出, 迹检验统计量法和最大特征值统计量法得到的结果一致, 上述变量存在协整关系, 长期均衡方程可以表示为:

方程 (1) 表明, 电力能源效率与第一产业比重之间存在负相关, 也就是当第一产业比重增加1%, 相应的能源效率降低3.81%;电力能源效率与第二产业比重之间存在正相关, 也就是当第二产业比重增加1%, 相应的能源效率增加13.62%。

(四)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除了发现电力能源效率与第一、二产业比重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之外, 分析清楚电力能源效率与第一、二产业比重之间的因果关系, 对于制定相应的能源发展策略也至关重要。本文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方法来检验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分别建立LnEF与LnG1、LnEF与LnG2的分析模型, 检验结果 (见表3) 。

检验结果表明, 在10%的显著水平下, LnEF和LnG1具有双向Granger原因;在5%的显著水平下, LnG2是LnEF的单向Granger原因。

(五) 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VEC)

确定了长期协整关系后, 为进一步分析第一二产业比重变动对电力能源效率产生的影响, 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用以反映各变量之间短期波动的相互影响。由AIC准则法确定的最佳滞后期为3, 假定原数据没有确定趋势, 协整方程有截距, 短期修正方程可以表示为:D (LnEFt) =0.049978ECMt-1-0.655081D (LnEFt-1) -0.371745 D (LnEFt-2) -0.586198 D (LnEFt-3) -0.117667D (LnG1t-1) -0.152596 D (LnG1t-2) +1.442700D (LnG2t-1) +0.491126D (LnG2t-2) +1.374639 D (LnG2t-3) +vtR2=0.597821;AIC=-3.199457;SC=-2.702065;Loglikelihood=43.59430;F=1.816775

模型中现存变量的系数通过t检验都是显著的 (a=0.25) , 变量D (LnG1t-3) 由于不显著已剔除。可以看出, 可决系数0.597821拟合优度一般、对数似然函数值较大, AIC值和SC值比较小、及t检验显著性水平较低, 说明VEC模型解释能力一般。同时, 误差修正项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为正, 不存在反向修正机制, 在短期内, 第一、二产业比重对电力能源效率的影响不明显。

三、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ADF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构建VEC模型主要分析了辽宁产业结构对电力消耗效率的影响。基于上述分析, 提出以下结论及建议: (1) 通过协整分析得出第一、二产业比重和电力能源消耗指标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 辽宁电力能源效率与第一产业比重构成反向变动, 与第二产业比重构成同向变动。从产业结构的角度说, 为在“十二五”期间持续提高辽宁电力能源利用效率的目标, 本文认为应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 大力发展第二产业, 随着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会促使辽宁电力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辽宁省是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区域之一, 正在步入工业化后期, 预计将在“十二五”末期完成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过程的第一次现代化进程。这意味这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 加快工业化步伐仍是辽宁着重发展的目标, 这与辽宁建立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产业结构调整一致。2010年辽宁工业比重已达到54.1%, 今后这个比重会持续提高, 加快对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是提高电力能源使用效率的关键, 应大力发展高附加值、耗能低的产业、淘汰高耗能的陈旧设备、积极推广应用新型节能技术, 大幅度降低能耗高同时污染严重的企业。 (2) 通过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可知, 短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辽宁电力能源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说明辽宁产业结构变动的电力能源效率效应存在滞后性, 短时间内难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提高能源效率, 电力能源效率的提高需要长期的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因此, 要提高电力能源效率, 辽宁应建立相应的节能减排机制, 循序渐进的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以实现电力能源的合理消耗。 (3) 辽宁电力能源效率是第一产业比重的成因, 第一产业比重也是电力能源效率的成因, 即电力能源效率与第一产业比重互为因果关系;第二产业比重是电力能源效率的成因。随着辽宁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第一产业的电能消费持续增加, 促进了电能消费;同时, 农村电网的逐步完善也为第一产业电能消费提供了保障。在打造辽宁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过程中, 工业增长显著, 工业用电在电能消费中的比重也逐步加大2010年达到1 087亿千瓦时, 电力已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动力来源。因此, 要提高电力能源效率, 必须优化产业结构,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让市场自发调节高能耗行业的市场价格, 大力调整第二产业结构, 发展环保产业和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 降低高能耗比重, 促进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向低能耗转变, 以实现辽宁经济的低能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志军, 李飞, 覃巍.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协整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 2007, (11) :97-101.

[2]史丹, 张金隆.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 (8) :30-32.

[3]徐博, 刘芳.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5) :499-501.

[4]蒋金荷.提高能源效率与经济结构调整的策略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 (10) :16-23.

产业整合作 第4篇

关键词:产业投资资金来源结构,GDP,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

1 引言

在现代经济增长的过程中, 产业投资结构与经济增长是相互促进、相互联系、不断发展的过程。产业投资结构对于整个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胡永平、祝接金 (2003) 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分析后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结构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 多元投资主体取代了单一的投资主体, 投资来源多样化, 效率和效益较高的非国有经济的投资增长较快, 区域投资布局开始向西部倾斜, 但是投资结构仍不合理, 投资的比例关系不协调。马岩 (2003) 对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促进效应正在逐步缩小, 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平衡增长至关重要。在西部大开发和当前国家扩大内需, 加大投资力度的背景下, 位于西部地区的云南省, 如何更好的提高中央和地方配套资金的使用效率, 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 是政府主管和学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是在产业投资结构理论基础上, 通过计量分析, 对云南省的产业投资结构中的一个子结构——产业投资资金来源结构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2 实证分析

2.1 变量、数据与方法

本文应用Engle—Granger和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因果检验, 来分析云南省GDP与云南省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和其他四个方面之间的关系。

本文所有的样本数据均来自《云南省统计年鉴》, 现采集样本情况如下:

投资主体结构样本区间为1983-2007年, 共计25个样本。所有的数据均为经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调整的实际数据, 以消除物价因素的影响。考虑到对时间序列取对数之后不会改变其时序性质, 且对数化后的数据容易得到平稳序列, 因此对因变量和自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 以GDP为例, GDP的对数形式为LGDP。

本文的协整分析都是通过Eviews5.0软件来完成的。

2.2 模型与计量分析

2.2.1 各变量趋势图

投资的资金来源结构包括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和其他资金, 下面我们分别把它们用英文字母YS、DK、WZ、ZQ表示。以下即为各变量趋势图, 以供平稳性检验参考。

2.2.2 协整检验

(1) 单位根检验。

通过Eviews操作, 得到以下检验结果, 如表1所示:

从上面的检验可以看出各序列均为一阶单整, 满足了做协整检验的前题条件。

(2) Johansen协整检验。

通过Eviews分析, 得到以下检验结果, 如表2所示:

通过表2的迹统计量检验法, 由于迹统计量98.17379>5%的临界值69.81889, 可知LGDP、LYS、LDK、LWZ、LZQ之间存在明显的协整关系。

注:检验形式中的C表示带有常数项, T表示带有时间趋势项, 其实1表示有时间趋势项, 0则没有, K表示滞后期数。

建立LGDP和LZF、LMJ、LWZ之间的协整方程为:

从GDP和YS、DK、WZ、ZQ的协整方程的长期关系来看, 国内贷款对GDP的贡献最大, 即国内贷款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可以带动GDP增长0.416921个百分点;其次是自筹和其他, 自筹和其他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可以带动GDP增长0.118077个百分点;再次是国家预算内资金, 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可以带动GDP增长0.052121个百分点;最后是外商投资, 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带动GDP增长0.049627个百分点, 但在统计上不显著。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云南省利用外资数额太少, 占产业总投资额的比例太低, 平均仅占总投资的2.3%, 而且利用外资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GDP的增长。

2.2.3 误差修正模型

上面通过协整分析得到了5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但如果要知道它们之间的短期动态均衡关系, 即这些变量偏离它们共同的随机趋势时的调整速度, 必须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解决, 根据Granger定理, 一组具有协整关系的变量一定有误差修正模型的形式, 因此, 本文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研究各变量之间关系的短期动态调整与长期特征。ECM模型回归结果如下:

在上面的误差修正模型中, 各变量的回归系数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误差修正系数 (-0.083718) 为负, 调整方向符合误差修正机制。非均衡误差的系数为-0.083718, 意味着上一年度的非均衡误差以8.37%的比率对本年度的△LGDP做出反向修正。

2.2.4 格兰杰因果检验

通过Eviews模拟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从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可以看出, 国家预算内资金不是GDP的格兰杰成因的概率为33.6%, 而GDP不是国家预算内资金的格兰杰成因的概率为4.3%, 通过了5%的检验概率, 可以看出GDP是国家预算内资金的格兰杰成因;国内贷款不是GDP的格兰杰成因的概率为70.4%, GDP不是国内贷款的格兰杰成因的概率为0.45%, 同样, 也通过了5%的检验概率, 说明GDP是国内贷款的格兰杰成因;利用外资不是GDP的格兰杰成因的概率为79.4%, 而GDP不是利用外资的格兰杰成因的概率为4.9%, 从而GDP是利用外资的格兰杰成因。

3 结语

(1) 根据协整检验, 云南省GDP与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外资、自筹和其他资金都具有非平稳的特征, 但它们却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从长期来看, 国内贷款对GDP的贡献度最高, 其次是自筹和其他资金, 再次是国家预算被资金, 最后为利用外资, 且国家预算内资金和利用外资均较小。另外, GDP与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和其他资金均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2) 从短期关系来看, 国内贷款和国家预算内资金共同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 而GDP与外资、自筹和其他资金呈负相关, 这与本文研究的预期相反。从误差修正模型, 短期内云南省的GDP与产业投资资金各来源具有动态的调整机制, 非均衡误差项的存在, 能够保证GDP与各资金来源之间长期均衡关系的自动实现。

参考文献

[1]胡永平.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 2003, (3) .

[2]马岩.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效应[J].统计研究, 2006, (3) .

[3]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168-174.

[4]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 (第二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177-182, 291-295.

[5]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省统计年鉴— (1988-2007) [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产业整合作 第5篇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极为密切。不同的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整体效益, 从而导致经济以不同的速度增长, 而不同速度的经济增长又会对产业结构产生不同的需求。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是分不开的, 它们是有机统一的。经济增长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 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也反过来作用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是前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结果和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 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十八大以来, 广西区现实了经济稳定增长, 不断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目标。很多地区已经将目光放在通过对产业结构的研究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进而实现经济的增长。因此, 对广西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进行研究, 将有助于认清广西产业发展态势, 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过分析和探讨。MichaelPeneder (2003) 在传统偏离份额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动态面板对28个国家与合作组织之间的经济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 研究表明, 在20世纪90年代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张家平, 尹晋, 范天一 (2014) 运用协整分析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 (ECM) 研究江西省三次产业及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他认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产业结构变动对GDP的短期影响更加显著,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排序为:二、三、一。邵明振, 穆树川 (2010) 通过对河南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研究发现,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也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和短期的误差修正, 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位因素就是第二产业的发展。殷宁宇 (2014) 通过对中国不同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趋势性变化的分析, 得出了结论:中国东部地区近年经济增长速度落后于中国其他地区可能是由于其进入了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的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造成的。他认为, 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应紧密结合,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 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采取不同的产业结构调整路径。郭文 (2007) 通过面板数据模型以及误差修正模型来分析三大经济区域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得出结论:京津冀、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都还处于工业化阶段, 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主导地位, 即三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状态都不合理, 还需要进一步地改善。胡美娣 (2014) 从全国、省际和区域不同的角度研究了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消费结构是产业结构的格兰杰原因, 且三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我国城镇居民产业结构升级仍有很大的空间, 但需要宏观政策引导。邓红云 (2012) 选取1978年—2011年的年度面板数据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即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同时经济的增长也能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3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3.1 产业结构概述

关于产业结构的描述学术界并不统一。本文说的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从广义上看,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在生产规模上的相互比例和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方式。目前对产业结构多作狭义理解, 即第一方面的内容: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在生产规模上的相互比例 (郭文, 2007) 。目前,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法, 第一产业一般指广义的农业, 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第二产业一般指广义的工业, 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采矿业;第三产业一般指广义的服务业, 包括商业、金融、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公务及其它事业。联合国的经济统计也基本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法。

3.2 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因素

我们一般所研究的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长期的宏观过程, 即一个存量在增量结果上的长期持续增长的一个过程。现在对经济增长的概念表述多为一个国家在一个时间段内总产出的持续增长, 或者是人均实际产出的持续增加, 它包括物质服务和劳务增加两个方面的内容。经济的增长能反映出这个国家产品生产的能力,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经济的增长就是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增长总量越大, 说明该国的经济实力就越强。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很多的, 以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认为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通过资本积累与劳动力需求增长的相互循环作用实现的。而以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经济总量的增长是由资本、劳动投入及技术进步三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两个学派都没有把经济结构的影响考虑到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中去。直到现代经济增长结构主义经济学的出现, 他们认为结构调整是经济增长的先决条件。后来, 越来越多的学者支持该学派的观点, 认为产业结构的演变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

3.3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极为密切, 经济增长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 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也反过来作用于经济增长 (殷宁宇, 2014) 。产业结构是前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 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产业结构变动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方面, 如果产业结构不合理, 变化的速度太慢, 会阻碍经济增长;另一方面, 如果产业结构能够不断地调整升级, 就可以有效改善资源配置, 促进经济增长 (张家平, 尹晋, 范天一, 2014) 。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能优化资源配置进而加快技术的进步, 技术进步的同时可以加快现有产业的发展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 (邓红云, 2012) 。

4 实证分析

4.1 数据来源说明

本文采用的指标数据为广西壮族自治区1978~2014年年度数据, 表示广西壮族自治区历年的地区生产总值, X1表示第一产业增加值、X2表示第二产业增加值、X3表示第三产业增加值。对这些数据取自然对数, 即得到lnY, lnX1, lnX2, lnX3。所有原始数据都来自于《2015年广西统计年鉴》, 所有输出结果都是经stata处理得到的。

4.2 序列平稳性检验

一般只有平稳的序列用于计量模型中才是有效的, 因此首先要对时间序列数据作平稳性检验。对时间序列平稳性的检验通常有四种方法:图解法、自相关函数检验和单位根检验 (ADF检验) , 本文采用最为常用的是单位根ADF检验。

先对lnY, lnY1, lnY2, lnY3进行单位根检验, 结果显示它们均为非平稳的, 再对这组数据进行差分, 发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经过二阶差分后的序列变成平稳的了, 根据单整的定义可以认为序列lnY, lnY1, lnY2, lnY3都为二阶单整。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对原始数据及其一阶和二阶差分进行单位根检验所得。

从表1可以看出, lnY和lnX2的二阶差分、lnX1和lnX3的一阶差分平稳性检验的P值均小于0.05, 即拒绝原假设H0。说明lnY和lnX2是二阶单整, lnX1和lnX3为一阶单整, 即GDP与三次产业的增加值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

4.3 协整关系分析

虽然非平稳数据会导致回归分析失效, 但如果模型中的几个非平稳时间序列具有协整性, 回归分析仍然可以是有效的。协整检验与单位根检验有着密切关系, 可以通过对非均衡误差序列的单位根检验来判断N个时间序列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本文涉及到的是多个变量, 所以首先通过varsoc检验确定最优滞后阶数和所存在协整关系的个数。结果如表2所示。

数据来源:用stata选取滞后期的得到的。

由表2可知, 4阶滞后所通过的信息准则最多, 因此最优滞后阶数选择4阶。

通过LR test确定哪些变量可以进入长期的协整关系中, 结果表明所有的变量均可进入协整关系中, 得到结果如表3所示。

数据来源:用stata做协整个数识别检验所得。

从表3可以看出, 所有检验的P值均小于0.05, 拒绝原假设H0:变量不可以进入协整关系, 即在95%的置信水平下, lnY、lnX1、lnX2、lnX3均可以进入协整关系。

用Stata处理数据得到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 结果如下方程 (1) 所示:

为了验证我们所做的协整方程是否正确, 需要对协整分析中所得的残差进行平稳性检验。如果可以找到一个线性组合使得估计模型 (1) 的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 则我们说所考察的变量序列间存在协整关系, 这意味变量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长期稳定关系。但若残差通不过检验, 则说明数据之间不存在稳定的线性关系, 模型估计得到的结果可能是伪回归。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 结果如表4所示显示。

数据来源: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到的。

从表4中可以看出, P=0.0002<0.01, 即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拒绝原假设H0:残差存在单位根。这一检验结果表明方程 (1) 所表示的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是正确的。

从方程 (1) 所表示的长期均衡关系中可以发现, 在长期中, 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生产总值影响最大的是第二产业, 当第二产业增加1单位的增加值时, 广西的生产总值就会增加0.561个单位;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的影响仅次于第二产业, 当第二产业增加1单位的增加值时, 广西的生产总值就会增加0.417个单位;第一产业的影响是最小的。这是因为广西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工业带动经济发展还有较大空间, 同时, 广西服务业还处于发展阶段, 将为经济增长释放更多增长潜能, 而广西农业为发展成为现代农业还有一段较长的时间, 因此其对经济的贡献并不显著。除此之外, 结合实际情况可知, 如今处于迅速产业结构调整阶段, 也就是说经济增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第二、三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引起的。

4.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由表5可知,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X1、X2是Y的原因, X1是X2的原因, Y是X2的原因, 在这些之中, 只有X2与Y互为格兰杰原因, 可能的原因有:广西仍然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 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依靠的是资源的消耗和廉价的劳动力, 由于广西原本是一个农业大省 (区) , 逐渐往工业方向发展, 但农业还占据着相当的比重, 拉动经济增长的还主要是工业和农业。第三产业虽然在最近几年发展迅猛, 但尚未形成规模, “小、散、乱”是目前广西第三产业的现状, 尚不具备全力扶持的条件, 而广西的服务业与工业也并未形成联动机制, 因此, 虽然广西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 但目前发展的重点还是第二产业。

5 结论及相关建议

5.1 结论

第一, 广西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协整关系。尽管GDP与各产业增加值数据都不具有平稳性, 但就长期而言, 存在着某种经济机制使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共同的变动趋势。在长期中, 第二产业对广西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 其次为第三产业, 说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高级化能够推动广西经济实现长期增长。

第二, 从格兰杰检验结果知道三次产业的增加值对广西经济增长之间是互为因果关系的, 这意味着广西三次产业增加值时经济生产总值增长的原因, 经济增长也是带动三次产业发展的动力。即合理调整三次产业结构会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也能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第三, 在长期均衡关系中, 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生产总值影响最大的是第二产业, 当第二产业增加1单位的增加值时, 广西的生产总值就会增加0.561个单位;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的影响仅次于第二产业, 当第二产业增加1单位的增加值时, 广西的生产总值就会增加0.417个单位;第一产业的影响是最小的。广西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工业带动经济发展还有较大空间, 广西服务业处于发展阶段, 将为经济增长释放更多增长潜能。

5.2 政策建议

第一, 目前广西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是粗放型的,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对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与运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要尽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使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候, 不能简单地通过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因为广西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所以在调整的时候需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积极支持和鼓励第二产业在相对落后地区的集聚和发展, 尽量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虽然, 目前三次产业结构中, 第三产业的作用日益显著, 但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依然是最大的, 所以对第二产业的发展仍然不能忽视。

第二, 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虽然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小, 但其从业人员仍占有不小的比例。并且这一部分人的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如果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好这一部分人的就业安置问题, 将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所以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 比较好的方式是先从第一产业过渡到第二产业, 再过渡到第三产业, 而不是直接过渡到第三产业。直接过渡到第三产业会导致劳动力素质跟不上, 会影响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因此较好的办法是先过渡到第二产业, 由第一产业转移过来的劳动力可以从事一些第二产业的劳动, 使劳动力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

第三, 在现有企业的基础上, 抓好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劳动生产率。鼓励新思路、新办法、新技术、新产品, 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电子信息现在已经成为了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该领域市场潜力巨大, 我们要抓好“互联网+”这个契机来推动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新建扩大的方式已经不能达到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目的, 只能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参考文献

[1]李子奈, 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Michael Peneder.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Aggregate Growth[J].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2003, (14) :427-448.

[3]张家平, 尹晋, 范天一.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2014, (01) :49-53.

[4]邓红云.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 2012.

[5]胡美娣.我国消费结构, 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14.

[6]殷宁宇.经济增长速度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 2014, (02) :174-183.

[7]邵明振, 穆树川.河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协整分析[J].北方经贸, 2010, (03) :29-30.

[8]李文星.产业结构优化与就业增长[J].当代财经, 2012, (03) :14-25.

相关文章
计量期末复习笔记

计量期末复习笔记

计量期末复习笔记(精选6篇)计量期末复习笔记 第1篇计量经济学复习笔记CH1导论1、计量经济学:以经济理论和经济数据的事实为依据,运用数...

3
2025-09-18
激流三部曲范文

激流三部曲范文

激流三部曲范文(精选7篇)激流三部曲 第1篇一、封建社会下男性的悲哀小说主人公觉新贯穿于《激流三部曲》的始终, 是作者花费笔墨最多的...

1
2025-09-18
加强党建带好队伍

加强党建带好队伍

加强党建带好队伍(精选8篇)加强党建带好队伍 第1篇如何围绕生产抓党建,带职工队伍一.坚持以开磷核心价值观引领职工思想开磷核心价值观...

1
2025-09-18
家长会开场语和结束语

家长会开场语和结束语

家长会开场语和结束语(精选9篇)家长会开场语和结束语 第1篇微微艺术学校画展串词及发言稿王枭丽老师: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1
2025-09-18
近期工作计划101

近期工作计划101

近期工作计划101(精选14篇)近期工作计划101 第1篇在计算机语言中,二进制数由“0”和“1”组成,是计算机语言的基础;在数学语言中,十进...

1
2025-09-18
《警察体育》教学大纲

《警察体育》教学大纲

《警察体育》教学大纲(精选8篇)《警察体育》教学大纲 第1篇《警察体育》教学大纲一、警察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警察体育是人民警察学校教...

1
2025-09-18
集成电路设计及集成系统 实习报告

集成电路设计及集成系统 实习报告

集成电路设计及集成系统 实习报告(精选8篇)集成电路设计及集成系统 实习报告 第1篇实习报告学生姓名:赵承鹏学生学号:20072130专业班...

1
2025-09-18
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精选8篇)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第1篇关于察哈尔汽贸城建设用地指标的申请报告前旗政府:察哈尔汽贸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

1
2025-09-18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