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云笔记和印象笔记哪个好(精选8篇)
有道云笔记和印象笔记哪个好 第1篇
有道云笔记:网易的产品,使用网易通行证即可登陆,初始空间2G,电脑客户端在线可以增加空间,不过很小,0.1kb/s,上网顺便挂着,6小时大概可以增加2M空间,邀请好友注册也可以增加空间,初始的2G空间对普通用户来说已经基本够用,移动客户端只用过安卓版的,感觉不错,支持wifi下载笔记以便离线阅读。支持手写、拍照、录音其中的一个照片中转站的特色功能。浏览器插件方面,谷歌、IE、傲游、火狐等主流浏览器都有“有道剪报”插件或扩展,可以一键保存网页。导入导出文件都只能是特定的有道云笔记文件和Evernote文件。
印象笔记:印象笔记其实是Evernote的中国本土版,印象笔记账户有免费版和Vip之分。它的空间模式是每月固定的上传量60M,有道云笔记和它是不一样的,不过每月60M上传量,保存保存网页、文档的话估计也就够用了。感觉还是抠了点,有道云笔记2G初始空间,顺便挂挂机每天2M,一个月也60M印象笔记安卓客户端的功能和有道云笔记也差不多。浏览器一键保存网页的插件还没试过,应该主流浏览器都支持吧。支持导入的文件包括自己的Evernote笔记文件,还包括微软的Onenote文件,不过印象笔记的PC版安装包有50M之大,其他三款的安装包都是在10M之内。 麦库:由于是当时在用盛大网盘而接触到的,默认空间是2G,显然对于一个知识管理工具来说是不合格,因为知识管理是一生的事情,2G的空间对此来说真是是九牛一毛,虽然可以通过邀请朋友加入的方式增加空间,但是显然不是站在用户角度去考虑的。麦库充其量只能是个在线笔记工具。还有它顶栏挂着的“公告牌”和“邀请好友”之类的都是干扰我的因素。 为知:为知在我的印象中是功能相对比较复杂的工具,客户端集成了许多功能,有日程表之类什么的,具体已经记不起来了。现在网页版已经变了,也走简洁路线了,主要是Outlook的风格,几乎完全采用了新版Outlook的UI设计。现在客户端功能有没有简洁化就不是很清楚了。应该说为知是比较全面性的工具,但在对于刚接触知识管理工具的入门者来说,他们需要的功能并不需要太多太强大,这反而会增加了学习成本,比较适合有更多需求的人去使用(限于旧版为知的印象)。但是当一个简单工具用到熟练的时候,你又会发现,其实简单的工具也用得很全面,反而不一定去用全面的工具,这要视乎个人。
有道云笔记和印象笔记哪个好 第2篇
我想买台笔记本,大约在7500以内,这2款机子,哪个做网页设计和平面设计的比较好。 ibm7500以内的机子能用住吗?ibm是不是需要超过1000多以上质量才会很好。
[IBM和惠普笔记本哪个比较好]
有道云笔记和印象笔记哪个好 第3篇
产品摸索:从1.0 到4.0
2006 年, 袁兆江加入社区软件平台Discuz! 团队, 担任产品运营副总裁, 帮助50 万中小站长实现创业梦想。2010 年Discuz! 被腾讯收购后, 他进入腾讯互联网事业群, 担任Discuz! 总裁。2013 年, 他和合伙人戴志康创办了伙伴网。
刚开始袁兆江并不知道企业级协作应用应该怎么做, 于是“参考”了当时国外很火的Yammer。众所周知, Yammer是一个企业内部协作通讯软件, 用户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聊天、讨论等, 2012 年被微软以12 亿美元高价收入囊中。然而花了两个半月的时间做出来之后, 袁兆江发现自己团队都没用起来, 原因很简单:中小团队成员很少, 背靠背就解决沟通问题了, 没什么社交需求。
后来袁兆江和团队开始发掘自我需求, 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是Evernote的重度用户, 于是开始转型, 花了半年时间, 终于做出一个基于文档的团队版Evernote。当时公司已获得红杉资本、晨兴创投两家全球顶级风险投资商的A轮数百万美金投资。他认为这个团队版Evernote市场适用面比较窄, 发展空间小, 尽管产品做得很优秀, 但最终还是没有发布。
后来袁兆江又跳入“做大必胜”的“陷阱”, 又花了一年半时间做出了“伙伴3.0”, 号称一站式企业协作解决方案, 产品规模做得越来越大, 大到连袁兆江自己都无法形容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在推广时, 他发现一句话竟说不清楚这个产品究竟是什么。
那时他突然顿悟:互联网产品应该追求小轻快, 能够像“钉子”一样扎进市场。于是他们砍去了三分之二的功能, 把最核心的数据管理部分提炼出来, 成了现在的“伙伴云表格”。
袁兆江选择以Excel切入, 做Excel版的Evernote, 因为他发现Excel作为一款单机软件已经存在十几年, 在数据管理上很灵活, 但是在线协作方面一直没有什么改变。
袁兆江说, 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 数据管理是他们一个很大的痛点。这个“痛”是小数据的痛, 大数据离他们还有点远, 他们更需要有人能帮他们解决眼前小数据管理的困难。
Excel的正确玩法
伙伴云表格主打两个特性:多人协作共享、多终端同步。
比如在伙伴云表格上, 上传你的Excel, 简单配置就可以成为在线表格, 数据及其所有变化都可以与你的团队成员实时共享, 通过集中展示的动态列表第一时间了解工作区的新变化。
当多人进行录入和修改时, 你可以得到通知提醒, 而且每次修改都留有记录, 数据追踪全程可追溯。你可以和你的小伙伴在伙伴云表格上进行深入交流, 针对单条数据进行讨论和安排后续工作。
表格的设计非常灵活, 通过简单的拖拽就可以创造一个新的表格或者对已有表格数据结构作出调整。业务需求发生变化时, 相应的表单也能随时适应这种变化。这对具有调整快、变化多特点的中小团队业务来说, 至关重要。
再提下Excel的移动端办公。Excel在移动端查看比较容易, 但是新增、修改几乎是不可能的。伙伴云表格的移动端使用了一套创新的交互设计, 可以很方便地对每一条数据进行增、删、改、查、筛选和排序, 实现移动数据协作。
有道云笔记和印象笔记哪个好 第4篇
这位从硅谷创业公司归来后即进入网易带队的年轻人,是有道云笔记的产品负责人蒋炜航。他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在微博上和网友们分享了他和同事们此次青岛旅途的有道云笔记攻略:“一开始负责规划行程的同事用云笔记收集了各种关于青岛景点的资料,写了一篇‘青岛三日游’行程。 用PC端,‘生成分享链接’的功能把这篇笔记分享给了所有参加青岛游的同事。在第一次分享后,修改后的最新行程实时同步给了大家。事后证明这个是很有用的 ——只要打开这篇笔记就能直接点名和快速拨通电话联系。”
3日的旅途中,蒋炜航和他的同事们用有道云笔记来查询事先做好的旅游计划、大家的手机号、以及点菜单。回来后,用它整理下周的工作计划、讲座的PPT、需要推进的事项、以及在旅途过程中随手在手机上记下来的想法,感觉一切尽在掌握中。
短短的一次旅途攻略分享,却隐藏了有道云笔记的三大差异化功能:增量式同步、Push Mail实时同步功能、手写功能。
后起之秀 功能上做减法和差异化
曾经的手机巨头诺基亚的全球大范围裁员,印证着“一步慢,步步慢”的IT界生存定律。
当Evernote的成功开始让人们意识到基于云存储技术的信息整理和同步服务已经越来越成熟,并逐渐为普通用户所认可时,中国的互联网人士才开始行动。但直到2011年6月才上线的网易有道云笔记,却在起跑线上落后了数步。此时距离2008年6月Evernote正式推出和2010年9月盛大麦库记事本上线,已经晚了数年。
这种情形在中国的互联网发展中并不陌生:当面对国外一个已经成熟并较为用户所熟知的产品,同时国内也已有其它公司抢先一步推出类似产品,后来者该如何应对这个形势?
有道云笔记产品负责人蒋炜航分享了团队运作中的经验:先做减法的同时要以长远的眼光架构服务,并且认真地花心思做一些差异化的功能,以获得用户口碑。
有道云笔记的推出并没有抢占市场的首发优势,这个情况将为国内众多产品所面临。对此,蒋炜航表示:“有道云笔记团队正按照创业公司的心态一步步前进,因为和一个已经成熟的产品竞争,以少量的资源去追求功能上的量并不能最大化创造产品价值。”
蒋炜航坦言,虽然有道云笔记是作为一个大公司旗下的产品推出,但一直保持一个创业公司的心态做事情。在面临资源有限的现实状况下,不可能完全跟随一个非常成熟的产品去规划自身的功能,因此,首页分清用户真正需要和绝对不可缺少的功能,将剩余的功能做减法。这样才能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创造更大价值的使用体验。
“可持续的工作节奏”也是我们在团队里一直鼓励的事情,不要轻易加班,加班要有明确的原因。因为“敏捷式开发”讲的是节奏,要求时刻对市场反馈、用户反馈进行高质量工作的事情,而不是进行短期冲刺。
依傍“网易”大树 短期内无盈利顾虑
国外用户对高级服务有更旺盛的购买意愿,这反映在Evernote付费用户的增长曲线中。但在中国,尤其是对于一个年轻的品类而言,收费显然是一个极为冒险的动作。
“肯定会一直免费下去的。云端技术要有技术门槛,你同样提供1G的空间,如果后台是买所谓的企业级服务是非常昂贵的, 但是这个问题在互联网行业里头被解决了,可以用比较简单的单个的磁盘,通过一个比较复杂的软件来达到近似于或者更优于企业存储器,它的成本会降低几个数量级。” 蒋炜航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不过这样一来也意味着要面对更严苛的盈利模式考验,对此,蒋炜航表示:“对我们来说,不是特别看重盈利,不会突然说让用户付费,我们会想别的方式,比如通过增值服务或者别的方式来盈利,因为采用合适的技术之后,这部分费用不会失控。”
互联网巨头做存储服务,目的多半都是为了守住流量,不要让用户在用到这个服务时跑到其它家去做。网易CEO丁磊针对有道云笔记产品的评价:“我们网易邮箱可以做到最好,一样是云服务,有道云笔记也可以!”网易公司的产品基因,也让有道云笔记团队在产品研发方面有更多可供借鉴的技术和经验。
无可否认,有道云笔记作为一款迟到数步的产品,能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达到300万的激活用户,与背后巨头网易的119亿现金后盾密不可分。就如同一个富二代出来创业,总是摆脱不了那股豪气和自信,因为没有盈利方面的顾虑。至于赚钱嘛,是细水长流的事。
有道云笔记网页版怎么登陆? 第5篇
首先,打开你电脑上的浏览器,然后,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note.youdao.com/,打开,进入有道云笔记官方主页,然后,点击登录网页版,选择登录云笔记,如下图所示;
当页面跳转到如下图所示的账号登录界面时,可以使用网易账号登录,如果没有,请点击注册,先注册好网页账号再来登录,当然,你也可以使用QQ、 、 等第三方账号登录,如下图所示; 小编这里是直接使用网易账号登录的,有道云笔记网页版的主界面如下,使用起来也比较简单和方便,如果你是第一次登录有道云笔记的话,还会有使用向导给你帮助,如果在有道云笔记网页版上有什么操作不会的,可以给小编留言哦,
你的笔记我承包了 有道云笔记 第6篇
记录不止一种
得益于手机上丰富的传感器,相较于传统的笔记本记录方式,《有道云笔记》记录信息的方式可就要丰富多了。文字、语音和手写笔,通通都不是什么问题。不久前,这款老牌笔记APP迎来了大更,易用性再度增强。
我们在打开《有道云笔记》APP之后,点击首页右下角绿色的加号按钮,便可以直接记录文字信息。记录的内容也简单直接—标题和正文。不过在录入正文时,APP还是提供了编号、左右对齐和插入图片等功能。而要是想录入其他形式的信息,我们则需要点击加号上方的按钮。点击“录音笔记”,要记录的内容张嘴就来,方便又快捷;点击“手写笔记”,则可以方便我们用寥寥的数笔画出那些难以名状的内容。
不过,最值得一提的还是文档扫描功能。扫描前,《有道云笔记》会自动打开手机的闪光灯,以获取足够的画面亮度。根据APP的提示,我们将待扫描的纸张4个角全部覆盖到,等识别框变成绿色时即可按下快门。接下来,APP会自动拉直纸张并对显示细节进行优化。如此,我们便得到了一份可媲美扫描仪的扫描件。如果是私密文档,记得开启APP的加密功能哦!
除了可以方便的创建内容之外,《有道云笔记》还引入了云协作功能,可以方便多个人同时编辑同一内容。需要多个人同时编辑文档时,我们可以点击“云协作”创建一个群,然后上传待编辑的文档。所有人都可以同时编辑同一个文档,每一次保存都会是一个单独的副本,安全方便。
《微信》微博有干货?存下来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到《微信》和微博上获取资讯,公众号和长微博中时不时也会出现品质不错的文章。如果你用不惯《微信》和微博自带的收藏功能的话,不妨一键将好文章保存到自己的云笔记当中,随用随取。在收藏双微中的文章之前,我们需要先在《有道云笔记》中进行简单地设置。简言之,就是绑定账号。
首先依次点击“我的”→“设置”→“云笔记设置”→“同步新浪微博收藏内容”,然后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新浪微博账号即可完成绑定。而绑定《微信》则需要先关注“有道云笔记”公众账号,然后点击菜单中的“更多”→“绑定账号”完成绑定。
如此一来,以后我们在微博中收藏的文章就会自动同步到云笔记当中。而要是在公众号中看到了好文章,我们也可以像分享到朋友圈一样将文章分享到自己的云笔记当中。
小编手记
有道云笔记和印象笔记哪个好 第7篇
启用照片中转站服务
首先,小华需要在iPhone 4S上安装2.0或更高版本的有道云笔记,登录之后进入设置界面,可以看到这里已经将相机相册设置为默认的同步相册。进入“照片中转站设置”界面,在这里手工启用“照片中转站”服务,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流量损失,建议选择“仅在有WiFi时自动上传”(如图1)。
拍摄照片
在安装有道云笔记之后,每次小华使用iPhone 4S拍摄照片,照片会自动进入有道云笔记的照片中转站,只要此时网络状态良好,那么刚才拍摄的照片会在后台立即同步到照片中转站(如图2),不需要任何其他的操作。这些照片将从同步之日起,在服务器保存一个月。
PC端同步照片
在PC端安装桌面版本的有道云笔记(官方下载页面为http://note.youdao.com/),进入之后即可查看照片中转站的图片(如图3),小华发现刚才拍摄的照片已经在这里清晰的显示出来,而且可以在本地的照片文件夹查看和使用这些自动同步的照片,以后就再也不需要担心存储空间的问题了。
有道云笔记和印象笔记哪个好 第8篇
以Excel切入,做Excel版的Evernote(印象笔记),这条路袁兆江找得很辛苦。他曾经很迷茫,还曾经在产品规模上因为“贪”犯下错误,不过好在他现在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产品摸索:从1.0到4.0
2006年,袁兆江加入社区软件平台Discuz!团队,担任产品运营副总裁,帮助50万中小站长实现创业梦想。2010年Discuz!被腾讯收购后,他进入腾讯互联网事业群,担任Discuz!总裁。2013年,他和合伙人戴志康创办了伙伴网。
刚开始袁兆江并不知道企业级协作应用应该怎么做,于是“参考”了当时国外很火的Yammer。众所周知,Yammer是一个企业内部协作通讯软件,用户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聊天、讨论等,2012年被微软以12亿美元高价收入囊中。然而花了两个半月的时间做出来之后,袁兆江发现自己团队都没用起来,原因很简单:中小团队成员很少,背靠背就解决沟通问题了,没什么社交需求。
后来袁兆江和团队开始发掘自我需求,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是Evernote的重度用户,于是开始转型,花了半年时间,终于做出一个基于文档的团队版Evernote。当时公司已获得红杉资本、晨兴创投两家全球顶级风险投资商的A轮数百万美金投资。他认为这个团队版Evernote市场适用面比较窄,发展空间小,尽管产品做得很优秀,但最终还是没有发布。
后来袁兆江又跳入“做大必胜”的“陷阱”,又花了一年半时间做出了“伙伴3.0”,号称一站式企业协作解决方案,产品规模做得越来越大,大到连袁兆江自己都无法形容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在推广时,他发现一句话竟说不清楚这个产品究竟是什么。
那时他突然顿悟:互联网产品应该追求小轻快,能够像“钉子”一样扎进市场。于是他们砍去了三分之二的功能,把最核心的数据管理部分提炼出来,成了现在的“伙伴云表格”。
袁兆江选择以Excel切入,做Excel版的Evernote,因为他发现Excel作为一款单机软件已经存在十几年,在数据管理上很灵活,但是在线协作方面一直没有什么改变。
袁兆江说,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数据管理是他们一个很大的痛点。这个“痛”是小数据的痛,大数据离他们还有点远,他们更需要有人能帮他们解决眼前小数据管理的困难。
Excel的正确玩法
伙伴云表格主打两个特性:多人协作共享、多终端同步。
比如在伙伴云表格上,上传你的Excel,简单配置就可以成为在线表格,数据及其所有变化都可以与你的团队成员实时共享,通过集中展示的动态列表第一时间了解工作区的新变化。
当多人进行录入和修改时,你可以得到通知提醒,而且每次修改都留有记录,数据追踪全程可追溯。你可以和你的小伙伴在伙伴云表格上进行深入交流,针对单条数据进行讨论和安排后续工作。
表格的设计非常灵活,通过简单的拖拽就可以创造一个新的表格或者对已有表格数据结构作出调整。业务需求发生变化时,相应的表单也能随时适应这种变化。这对具有调整快、变化多特点的中小团队业务来说,至关重要。
再提下Excel的移动端办公。Excel在移动端查看比较容易,但是新增、修改几乎是不可能的。伙伴云表格的移动端使用了一套创新的交互设计,可以很方便地对每一条数据进行增、删、改、查、筛选和排序,实现移动数据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