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运算公式范文
来源:莲生三十二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运算公式范文(精选4篇)

运算公式 第1篇

对于数列问题, 我们最熟悉的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因此, 对于一个陌生的数列, 探求相邻两项之差、之比, 这是我们首先应考虑的.本文就几类递推数列和混合数列的通项问题, 例谈用运算法探求解题途径.

一、an+1=pan+r (p≠1) 型

这类递推数列, 可先探求后一项与前一项之差 an+1-an, 再考察新数列{an+1-an}的特征, 化为熟悉的数列类型.

例1 已知 a1=1, an+1=2an+1, 求 an.

解:将 an+2=2an+1+1与 an+1=2an+1相减, 有

an+2-an+1=2 (an+1-an) ,

an+2-an+1an+1-an=2.

可见{an+1-an}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又该数列的首项是 a2-a1= (2a1+1) -a1=a1+1=2, 所以它的通项是

an+1-an=22n-1=2n.

再将 an+1=2an+1代入上式, 有

(2an+1) -an=2n,

从而 an=2n-1.

二、an+1=pan+rn+s 型

这是类型1的推广, 将原来的常数 r 变为等差数列 rn+s.可先用求差法, 转化为类型1, 再继续求解.

例2 设 a1=1, an+1=2an+ (n-1) , 求 an.

解:将 an+2=2an+1+n 与 an+1=2an+ (n-1) 相减, 有

an+2-an+1=2 (an+1-an) +1.

记 an+1-an=bn, 则上式化为

bn+1=2bn+1.

又 b1=a2-a1=[2a1+ (1-1) ]-a1=a1=1, 可见这就是例1, 可得 bn=2n-1.从而有

an+1-an=2n-1.

再将已知递推式代入此式, 有

[2an+ (n-1) ]-an=2n-1,

从而 an=2n-n.

三、an+1=pan+rqn型

这是类型1的另一种推广, 将原来的常数 r 变为等比数列 rqn.可先在递推式两边同除以 qn+1, 化归为类型1.

例3 设a1=2, an+1=2an+2n, 求 an.

解:递推式两边同除以2n+1, 得

an+12n+1=an2n+12.

an2n=bn, 则上式化为bn+1=bn+12.

这是类型1的特殊情况 (p=1) , 可知{bn}是公差为12的等差数列.又首项b1=a12=1, 所以

bn=1+ (n-1) 12=n+12.

而 an=2nbn, 从而得 an= (n+1) 2n-1.

四、an+1=pan+ (rn+s) qn型

这是类型2和类型3的结合型, 可用求商、求差相结合的方法来探索.

例4 设a1=12an+1=2an+ (n-1) 2n, 求 an.

解:两边同除以2n+1, 有

an+12n+1=an2n+n-12.

an2n=bn, 则上式化为

bn+1=bn+n-12.

这是类型2, 可求出 bn, 进而得 an.这里再给出一种利用差式恒等式求通项的方法.

bn=b1+ (b2-b1) + (b3-b1) ++ (bn-bn-1) =a12+12[0+1+2++ (n-2) ]=14+14 (n-1) (n-2) .

则 an=2nbn=[1+ (n-1) (n-2) ]2n-2,

得 an= (n2-3n+3) 2n-2.

五、an+1=f (n) an型

递推式即an+1an=f (n) .虽然{an}不一定是等比数列, 但利用商式恒等式

an=a1a2a1a3a2anan-1,

可求出 an.

例5 设 a1=1, an+1=2nan, 求 an.

解:可知an+1an=2n, 那么由商式恒等式, 有

an=a1a2a1a3a2anan-1=12222n-1=21+2++ (n-1) ,

从而得 an=2n (n-1) 2.

以上各例主要是运用求差、求商来探索转化.实际上, 还可以运用其它一些运算来探求.

六、an+1=panr

这类递推数列, 可用取对数法, 转化为类型1.

例2 设 a1=2, an+1=2an2, 求 an.

解:已知等式两边取以2为底的对数, 有

log2an+1=2log2an+1.

log2an=bn, 上式化为

bn+1=2bn+1.

又 b1=log2a1=log22=1, 这恰是例1, 可知 bn=2n-1.

又 an=2bn, 所以 an=22n-1.

七、an+1=panran+s

可用取倒数法, 转化为类型1.

例7 设a1=12an+1=an2-an, 求 an.

解:取倒数, 有

1an+1=2-anan=2 (1an) -1.

1an=bn, 上式化为

bn+1=2bn-1. (类型1)

再将 bn+2=2bn+1-1与上式相减, 有

bn+2-bn+1=2 (bn+1-bn) .

因此{bn+1-bn}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它的首项是

b2-b1=1a2-1a1= (2a1-1) -1a1=1a1-1=1,

所以 bn+1-bn=2n-1,

即 (2bn-1) -bn=2n-1,

得 bn=2n-1+1.

an=1bn, 所以an=12n-1+1.

八、an与Sn的混合型

这类题目, 就是利用 an=Sn-Sn-1 (n≥2) , 转化为关于 an 的关系式, 或关于Sn的关系式.然后探求方法.

例8 设a1=12Sn=n2an, 求Sn.

解法1: (先消去Sn) 当 n≥2时,

an=Sn-Sn-1=n2an- (n-1) 2an-1 (n2-1) an= (n-1) 2an-1 (n+1) an= (n-1) an-1anan-1=n-1n+1.

因此, 由商式恒等式

an=a1a2a1a3a2anan-1=12132435n-2nn-1n+1=1n (n+1) .

此式对 n=1也适用.

再由Sn=n2an, 得Sn=nn+1.

解法2: (消去 an) 已知式即

Sn=n2 (Sn-Sn-1) (n≥2) ,

化为SnSn-1=n2n2-1=n2 (n-1) (n+1) .

再由商式恒等式, 有

Sn=S1S2S1S3S2Sn-1Sn-2SnSn-1=1222133224 (n-1) 2 (n-2) nn2 (n-1) (n+1) =nn+1.

上式对 n=1也适用.

所以Sn=nn+1.

哈尔滨市第一二二中学

Excel常用运算公式 第2篇

2、用出生年月来计算年龄公式:=TRUNC((DAYS360(H6,”/8/30″,FALSE))/360,0)。

3、从输入的18位身份证号的出生年月计算公式:=CONCATENATE(MID(E2,7,4),”/”,MID(E2,11,2),”/”,MID(E2,13,2))。

4、从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内让系统自动提取性别,可以输入以下公式:=IF(LEN(C2)=15,IF(MOD(MID(C2,15,1),2)=1,”男”,” 女”),IF(MOD(MID(C2,17,1),2)=1,”男”,”女”))公式内的“C2”代表的是输入身份证号码的单元格。

1、求和: =SUM(K2:K56) 对K2到K56这一区域进行求和;

2、平均数: =AVERAGE(K2:K56) 对K2 K56这一区域求平均数;

3、排名: =RANK(K2,K$2:K$56) 对55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

4、等级: =IF(K2>=85,”优”,IF(K2>=74,”良”,IF(K2>=60,”及格”,”不及格”)))

5、学期总评: =K2*0.3+M2*0.3+N2*0.4 假设K列、M列和N列分别存放着学生的“平时总评”、“期中”、“期末”三项成绩;

6、最高分: =MAX(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高分;

7、最低分: =MIN(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低分;

8、分数段人数统计:

(1) =COUNTIF(K2:K56,”100″) 求K2到K56区域10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7单元格;

(2) =COUNTIF(K2:K56,”>=95″)-K57 求K2到K56区域95~9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8单元格;

(3)=COUNTIF(K2:K56,”>=90″)-SUM(K57:K58) 求K2到K56区域90~9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9单元格;

(4)=COUNTIF(K2:K56,”>=85″)-SUM(K57:K59) 求K2到K56区域85~8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0单元格;

(5)=COUNTIF(K2:K56,”>=70″)-SUM(K57:K60) 求K2到K56区域70~8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1单元格;

(6)=COUNTIF(K2:K56,”>=60″)-SUM(K57:K61) 求K2到K56区域60~6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2单元格;

(7) =COUNTIF(K2:K56,”<60″) 求K2到K56区域60分以下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3单元格;

说明:COUNTIF函数也可计算某一区域男、女生人数,

如:=COUNTIF(C2:C351,”男”) 求C2到C351区域(共350人)男性人数;

9、优秀率: =SUM(K57:K60)/55*100

10、及格率: =SUM(K57:K62)/55*100

11、标准差: =STDEV(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人)的成绩波动情况(数值越小,说明该班学生间的成绩差异较小,反之,说明该班存在两极分化);

12、条件求和: =SUMIF(B2:B56,”男”,K2:K56) 假设B列存放学生的性别,K列存放学生的分数,则此函数返回的结果表示求该班男生的成绩之和;

13、多条件求和: {=SUM(IF(C3:C322=”男”,IF(G3:G322=1,1,0)))} 假设C列(C3:C322区域)存放学生的性别,G列(G3:G322区域)存放学生所在班级代码(1、2、3、4、5),则此函数返回的结果表示求 一班的男生人数;这是一个数组函数,输完后要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产生“{}”)。“{}”不能手工输入,只能用组合键产生。

14、根据出生日期自动计算周岁:=TRUNC((DAYS360(D3,NOW( )))/360,0)

假设D列存放学生的出生日期,E列输入该函数后则产生该生的周岁。

15、在Word中三个小窍门:

①连续输入三个“~”,按下回车键,可得一条波浪线。

②连续输入三个“-”,按下回车键,可得一条直线。

用除法运算确定诱导公式中的角 第3篇

关键词:诱导公式,教学,确定方法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在三角函数式的变形与三角函数值(特别是任意角的函数值)的计算中都起着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作用,很好的体现了化归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公式多、记忆难,学生在使用时容易出错,历来是三角函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公式中角α的确定,多数教材中都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确定方法,直接影响了公式的使用.下面就从公式的内在联系入手,利用除法运算,给出角α的确定方法.

一、立足应用,突出重点,把握难点

1.依据公式间的内在联系,突出重点

诱导公式虽然类型多、数量大,但只要掌握了角2kπ+α(k∈Z)、角-α、角π+α、角与角α的三角函数关系(共4组公式,具体公式在此略),其余公式可由它们推出,因此,这4组公式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立足公式应用,把握难点

从4组公式的作用看,角-α的诱导公式只起到“化负角为正角”的作用,因此公式应用的重点应当是其余3组公式.其余3组公式中,角π+α或公式中对应的角较小(小于360°或2π),相对简单;而角2kπ+α(k∈Z)的诱导公式对应的角往往大于360°或2π,并且需要将已知三角函数中的角分解为2kπ+α(k∈Z)的形式,也就是涉及角α的确定,所以角2kπ+α(k∈Z)的诱导公式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利用除法运算,给出角α的确定方法

下面就以2kπ+α(k∈Z)的诱导公式为主,结合实例,利用除法运算,给出角α的确定方法(为突出角α的确定方法,实例中的三角函数对应的角都大于360°或2π).

例利用诱导公式求下列三角函数值.

1.当给定的角采用度(度数大于360°)表示时

(1)解:用1560°除以360°,即做竖式除法余数120°就是角α,用横式表示就是

在计算tan 120°时,可以通过不同的变形方法,训练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

(2)解:首先使用角-α的诱导公式,化负角为正角,得sin(-810°)=-sin810°;对810°使用竖式除法余数90°就是角α,用横式表示就是:810°=2×360°+90°,即角α=90°,得sin(-810°)=-sin810°=-sin(2×360°+90°)=-sin90°=-1.

方法归纳:当给定的角用度表示且度数大于360°时,可以用除法来确定角α:用给定的角除以360°,余数就是角α.

2.当给定的角采用弧度(弧度数大于2π)表示时

(3)解:利用弧度和度的关系,需把上述除法中的360°换成2π,即做除法余数π就是角α,即7π=3×2π+π.故cos7π=cos(3×2π+π)=cosπ=-1.

(4)解:要计算的值,类比(3)题,学生能想到做除法但由于涉及分数相除,比较困难.可改为:用分母4与2π的乘积做除数,即做除法

归纳:当给定的角用弧度表示且弧度数大于2π时,可以做除法来确定角α:用给定的角除2π,余数就是角α.特别的,当给定的角用弧度表示且弧度数是分数时,可把除数改为2π与分母的积.

我们的体会是: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思想与方法的培养,在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为主线,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切实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山东省职业教育教材编写组.数学(第二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4-26.

[2]山东省职业教育教材编写组.教师教学用书数学(第二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1-12.

[3]覃志根.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教学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2010,61(9):72-73.

Excel最常用公式运算技巧 第4篇

一、求和: =SUM(K2:K56)——对K2到K56这一区域进行求和;

二、平均数: =AVERAGE(K2:K56)——对K2 K56这一区域求平均数;

三、排名: =RANK(K2,K$2:K$56)——对55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

四、等级:“=IF(B2<60,“差”,IF(B2<=80,“中”,IF(B2<=90,“良”,IF(B2>90,“优秀”))))”

五、学期总评: =K2*0.3+M2*0.3+N2*0.4 ——假设K列、M列和N列分别存放着学生的“平时总评”、“期中”、“期末”三项成绩;

六、最高分: =MAX(K2:K56)——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高分;

七、最低分: =MIN(K2:K56)——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低分;

八、统计人数:

1、统计一个班的总人数:=COUNTIF(C3:C34,“<>”“")

2、统计一个班女生的人数:=COUNTIF(D3:D34,”女“)

3、统计一个班考试的人数:=COUNTIF(E3:E34,”>=0“)

4小于30分的人数:=COUNTIF(E4:E35,”<=30“)

5、统计一个班70到80分=COUNTIF(E3:E34,”>=70“)-COUNTIF(E3:E34,”>80“)

九、优秀率: =TEXT(COUNTIF(B2:B40,”>=80“)/COUNTA(B2:B40)*100,”00.00“)&”%“

相关文章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精选11篇)表演人才 第1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即相当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这一时期少儿的主要行为活动是学...

3
2025-09-20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精选6篇)保安班长月总结 第1篇篇一:保安班长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半年已经过去。回顾我们保安队在近...

1
2025-09-20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精选15篇)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第1篇20**年8月我有幸在市电大参加了“仙桃市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1
2025-09-20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第1篇《四季》文清路小学 刘明霞教学目标:1、认识 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和折...

2
2025-09-20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精选18篇)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第1篇1、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

3
2025-09-20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选12篇)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第1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

2
2025-09-20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精选10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第1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进方案阳旭东(贵州工业大...

1
2025-09-20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1篇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宝地宾馆改扩建项目 承办单位:...

1
2025-09-20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