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检查性干燥范文
来源:漫步者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检查性干燥范文(精选4篇)

检查性干燥 第1篇

关键词:全水分,空气干燥法,检查性干燥

一、引言

煤中全水分含量是评价煤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也是煤炭计量和计价不可缺少的依据, 无论是煤炭开采部门、销售运输部门还是加工利用部门, 都需要对其进行测定。国标中规定全水分测定方法有通氮干燥法、空气干燥法和微波干燥法三种, 由于通氮干燥法效率低、成本高, 微波干燥法稳定性差, 因此很多实验室往往采用空气干燥法。国标中规定水分>2%时需进行检查性干燥, 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水分完全除去, 但在日常生产分析中, 全水分测定结果一般情况下>2%, 如批批检查性干燥, 则劳动强度较大、耗时较长、增加生产用电费用, 尤其在人员少、项目多的情况下, 频繁称样计算将影响工作质量。本文对日常检测中全水分>2%的煤样是否有必要进行检查性干燥作了探讨, 供同行参考。

二、试验

(一) 仪器与样品。

AB104-S电子天平;101-2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全水分煤样12个。

(二) 试验原理。

称取一定量粒度小于6mm的煤样, 于 (105~110) ℃下, 在空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根据煤样干燥后质量损失计算出全水分质量分数。

(三) 测定的方法要点。

采用国家标准GB/T211-2007《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B2进行全水分测定。煤样称好后, 送入预先鼓风并加热到 (105~110) ℃的干燥箱中, 按国标要求干燥后, 取出、冷却、称量、计算 (用此时称量出的数据进行计算, 得出的结果为未进行检查性干燥的水分值, 该方法命名为替代法) ;第一次称量后, 再将煤样送入预先鼓风并加热到 (105~110) ℃的干燥箱中, 进行30min的检查性干燥, 之后同样取出、冷却、称量、计算, 该方法命名为国标法。

(四) 比对方法。

采用成对对比法, 对同一样品都做了重复性试验, 求出各自重复测定的平均值, 构成数据对, 计算成对结果的差值、差值平均值和标准差, 进行统计检验。

(五) 结果及讨论。

由表1数据可知:上述数据两种方法的重复性测定差值均符合国标GB/T211-2007中规定的重复性限。

由表1数据统计计算可得:

由t分布表查得t0.05, 11=2.201, 因t=1.92, <2.201, 因此说明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两种方法结果之差的95%置信区间为:, 即0.07%~-0.12%, 表明两种方法的结果之差95%都不会超过0.07%~-0.12%, 而这种误差远远小于国标中规定重复性限 (0.40%) , 即两种方法可以互相代替。

三、结语

第一, 由以上比对试验可以看出, 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经t检验没有显著性差异, 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值的95%概率置信区间不大, 且在国标中规定的重复性限范围内, 因此在日常生产的常规分析时, 采用空气干燥法测定煤中的全水分可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但对于煤质纠纷复检时, 建议按国标规定的检查性干燥步骤进行试验。

第二, 煤样在不进行检查性干燥试验时, 称量后一定要摊平, 避免局部煤样过厚、干燥时间短引起的结果偏低。

第三, 煤样不进行检查性干燥试验, 可缩短试验周期、减轻化验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用电、提高分析人员的工作效率, 并且在一般情况下能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第四, 干燥箱应做好日常维护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一是定期进行检定校准, 确保温度指示正确;二是定期进行不同仪器比对, 确保测定结果的精密度;三是定期进行检查性干燥和不检查性干燥的比对试验。

参考文献

[1] .孙凡.煤质分析与化验中煤的全水分测定[J].山东煤炭科技, 2011

儿童得了干燥性鼻炎怎么治疗 第2篇

其次,可每天做鼻部按摩。用拇指、食指夹住鼻根两侧,用力向下拉,由上而下连拉12次。此法可促使鼻黏膜的血液循环,有利于鼻黏膜的正常分泌,保持鼻腔的湿润。

第三,感觉鼻腔干燥时,可以将一杯开水放到口鼻处,让蒸汽湿润鼻腔,出门时还可戴上口罩。

第四、注意戒烟酒,多吃蔬菜,少吃辛辣、煎炸的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第五,可定期滴、涂有润泽鼻腔作用的药剂,或感觉鼻腔干燥时使用油剂滴鼻药液,如复方薄荷油、鼻软膏等。

检查性干燥 第3篇

1 冷干器制冷剂流程

制冷压缩机中排出的高压高温的制冷剂蒸汽进入冷凝器,放出热量并冷凝成为液体之后,通过节流机构降温、降压从而成为低温的汽液二相混和物进入到蒸发器,在蒸发器中与压缩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汽化,气化后的制冷剂蒸汽从蒸发器出去后,进入压缩机从而进行下一轮的循环。

2 制冷系统的热力计算

实际的制冷循环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在进行制冷系统的热力计算中,一般情况下采用的模型是蒸汽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在对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器的制冷系统的性能进行理论分析时[2],本文采用蒸汽压缩制冷的理论循环作为其数学模型,不仅使得计算简化,而且能满足实际工程的分析需要。

2. 1 制冷工况

循环分析采用理论制冷循环( 图1) ,计算工况需确定以下参数: 冷凝温度tk,蒸发温度te,制冷压缩机吸气温度t1,制冷系统的过冷温度t3。

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器处理后的压缩空气的露点温度td范围一般为3 ~ 10 ℃ ,取td= 5 ℃ ,冷干器一般采用水冷冷凝器,取进水温度tcool= 27 ℃[3]。根据上述条件,确定冷干器制冷循环的工作参数:

冷凝温度:tk=tcool+8=27+8=35℃

蒸发温度:te=td-3=5-3=2℃

进气温度: t1= 2 ℃

节流前温度: t3= 35 ℃

由以上工况参数,确定循环各点的焓值和比体积。

2. 2 各点状态参数

根据工况参数,查制冷剂热力性质图表[4],确定出各点的焓值h和1 点的比体积v后,即可分析冷干器制冷循环特性。其中R410A为近共沸制冷工质,在液相与气相平衡状态下露、泡点温度只有很小的差异,可忽略不计; R407C是非共沸制冷剂,在蒸发过程和冷凝过程中温度和组成变化很大,故在计算中取冷凝压力下的露、泡点温度的平均值等于35 ℃ ,蒸发压力下的露、泡点温度的平均值等于2 ℃ ,相应的冷凝压力P2=14. 50 bar ( 泡点温度为- 2. 4 ℃ ,露点温度为4. 5 ℃ ) 和蒸发压力P1= 5. 24 bar ( 泡点温度为-2. 4 ℃ ,露点温度为4. 5 ℃ ) ,计算所需数据如表1 所示。

2. 3 制冷剂循环计算

以R22为例,计算过程[5]如下:

循环单位质量制冷量:

循环单位体积制冷量:

循环单位理论功:

循环制冷系数:

压力比:

其余工质的计算过程同上。结果见表2。

3 各工质热力循环性能比较

为了更直观地对比分析各工质与R22 的特性差别,将各工质循环性能计算结果相对于R22 列于表3。

R717 是传统制冷剂,具有良好的热力性能,对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无温室效应。在冷干器工况下,制冷系数COP值是R22 的105% ,其制冷量和容积制冷量也比R22 高,但其压比是R22 的115% ,排气温度比R22 高,因此压缩机各构件强度要提高,是其不利的一面。R717 虽然具有燃爆性,但是在工业中应用广泛,通过采用相关技术可以解决此问题。

R410A是一种两元混合工质,组成成分R32 / R125( 50 /50) 。它的泡露点温差仅为0. 2 ℃ ,是近共沸制冷工质,在系统泄露需要维护时,由于其成分变化不明显,故对系统的整体影响较小。在冷干器工况下,其制冷系数COP值比R22 低约4% ,单位容积制冷量比R22 还要高约47% ,压力比比R22 低2% 。从理论分析,R410a的理论COP值低于R22,但通过系统优化,有可能减小能耗,提高COP值及压缩效率,根据目前R22 的替代物研究发展分析,R410a是R22 较理想的替代物。

R290 是天然碳氢制冷剂,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也无温室效应。R290 与R22 的标准沸点、临界点等基本物理性质很接近。在冷干器工况下,COP接近R22,仅比R22 低2% ,压比比R22 低5% ,容积制冷量比R22 低15% 。压力比低有利于改善压缩机输气系数和提高压缩机效率,也可抵消由于容积制冷量小带来的不利影响。

R600A是天然碳氢化合物,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也无温室效应。在冷干器工况下,制冷系数COP值比R22 高约2% ,其压比是R22 的108% ,从能耗观点来看是比较好的,但由于其容积制冷量比R22 低66% ,这使得要达到同样制冷量必须增加压缩机的排气量。

R407C是一种三元非共沸制冷工质,组成成分R32 / R125 /R134a ( 23 /25 /52) 。在冷干器工况下单位容积制冷量比R22 低约3% ,制冷系数COP值比R22 低约7% ,其压比是R22 的108% 。且由于其组成成分较为复杂,在系统发生泄露时,维护成本较高。

4 结论

本文着重分析计算了R717、R290、R600A和R410A、R407C五种环保制冷剂用于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工况下的制冷循环性能并与R22 进行了对比,重点比较了各种制冷剂在此工况下制冷效率[6]。在冷干器工况下,经过计算分析,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 1) R717 的制冷系数COP值高于R22,具有一定节能潜力,且对大气环境无任何破坏作用,因此是在工业用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机中潜力较大的替代R22 的制冷工质,值得深入研究。

( 2) R410A的制冷系数COP值比R22 略小,但压力比低于R22,单位容积制冷量比R22 大47% ,使压缩机和设备管道的尺寸减小,加之没有燃爆性,因此在冷干器中是一种可行的、较理想的R22 的替代物。

( 3) R290 的COP略小于R22 但很接近,压力比低于R22,加之价格便宜,在炼油、石化企业等防火措施完善的地方,不失为冷干器中R22 较理想的替代工质。

( 4) R600A制冷系数比R22 略高,能耗较小。但其容积制冷量太低,达到相同制冷量,压缩机及制冷系统体积较大,在替代R22 工质时,应充分考虑此因素。

检查性干燥 第4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250例沙眼性干眼病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沙眼病的诊断标准。干眼病的实验室诊断标准为:泪液基础分泌试验小于每5分钟10mm;泪膜破裂时间小于10s;结膜和角膜上皮经荧光素染色后, 着色点多于8个。男99例, 女151例, 年龄17~64岁。患者表现为双眼病变, 无明显全身症状, 患病时间为半个月至2年, 平均 (5.4±0.9) 个月。沙眼活动期患者78例, 沙眼退行期172例。

1.2 分组情况

250 例患者分为Ⅰ、Ⅱ、Ⅲ 3 组,分别采取不同治疗,Ⅰ组 80 例,Ⅱ组 81 例,Ⅲ组 89 例,3 组患者之间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接近。

1.3方法

Ⅰ组为玻璃酸钠治疗组,患者采用单纯的玻璃酸钠治疗,每日 2 次,每次 2 滴,早晚各 1 滴。Ⅱ组为抗感染治疗组,患者采用单纯的抗感染药物滴眼治疗,使用磺胺醋酰钠滴眼液滴眼,每日 3 次,每次 2 滴,早中晚进行。Ⅲ组为联合治疗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和抗感染药物滴眼液联合治疗,每日早 6 点和晚 20 点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每次 2 滴;每日 10 点、14 点、18 点使用抗感染药物滴眼,即磺胺醋酰钠滴眼液,每次 2 滴。

1.4 临床检测指标

三组患者均进行 1 个月的治疗,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荧光素染色着色试验:将荧光剂滴于患者眼部下穹隆部,嘱患者眨眼,在裂隙灯下观察患者角膜的着色点。泪液基础分泌试验,即 SIt(Schimertest):采用定量滤纸对患者进行测定,将滤纸的一端折叠,放置于患者下眼睑中外部 1/3 交界处,即患者的结膜囊内,嘱患者双眼闭合,闭合时间为 5min,测量滤纸从折叠处开始的湿润长度。泪膜破裂时间试验,即 B U T(B r e a k - u ptime):采用 2% 的荧光素滴于患者的下穹隆部,轻按患者上下眼睑,使荧光剂弥散到患者眼部,观察泪膜的破裂时间。

1.5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经过 1 个月的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经检查,SIt 明显增加,BUT 时间明显延长,荧光染色后角膜着色点明显减少,检查结果十分接近正常健康眼部检测结果。有效:患者经过 1 个月的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SIt 增加,BUT 时间延长,荧光染色后角膜着色点减少。无效:患者经过 1 个月的治疗后,临床症状和检查指标无明显改善,诊治加重。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

1.6 数据处理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7 临床效果 疗效比较 (表1)

[例(%)]

由表1可知, 三种治疗方案均有一定的效果, 其中Ⅰ组与Ⅱ组总有效率接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27, P>0.05) ;Ⅲ组总有效率高于Ⅰ组、Ⅱ组,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χ2分别为16.89、7.80, P<0.01) 。提示, 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和抗感染药物滴眼液联合治疗干眼病, 疗效好于单用其中一种药。

2 讨论

干眼病是临床治疗较为困难的一种疾病, 患者发病原因较多, 但以炎症为发病的主要原因[3]。当病毒或细菌作用时, 可能会引起患者的泪腺和结膜发生慢性的炎症浸润, 进而使泪腺功能衰退, 结膜上皮细胞受损[4]。炎症还可能会引起患者的泪腺成分改变, 使泪液和黏液的形成减少, 致使眼部干涩。而干涩的眼部由于缺少泪液等的清洁作用, 会使炎症更容易入侵患者眼部, 使得炎症加重。两种病情相互作用, 使得疾病逐渐加重, 逐渐影响患者的生活。此外, 沙眼还会使得患者的结膜和泪腺萎缩, 眼部水分蒸发速度加快, 泪液不能均匀分布。

临床治疗此病, 多采用抗炎治疗, 疗效较差。经分析, 这可能与单纯使用抗感染药物并不能改善干眼症状, 反而会对眼表面的细胞造成损害, 加重疾病症状有关。而玻璃酸钠中存在天然的活性物质, 具有良好的保水功能和润滑作用, 尤其对泪液的稳定、角膜的保护有很好的作用[4]。研究还表明, 玻璃酸钠能够促进角膜的上皮细胞伸展, 使受损的创面愈合, 保护角膜的功能[5]。其成分中的羧基和羟基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使水分子大量结合, 润滑患者眼部, 能改善眼部的干燥症状。另外, 玻璃酸钠是由角膜的上皮细胞在眼球表面合成, 其与黏性蛋白有极为相似的作用, 促进泪液更好地对患者发挥作用, 稳定泪膜。

临床上单独使用玻璃酸钠, 也能取得一定疗效。本次试验中, 81例患者经过1个月的治疗, 有50例患者取得很好的疗效, 总有效率为61.7%。但是, 其效果尚不能令人满意。我院将抗感染药物与玻璃酸钠联合使用, 能较好地治疗沙眼, 眼部的干燥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各项检查指标均能得到很好的转变, 疗效明显好于单纯使用抗感染药物或者玻璃酸钠, 分析可能与联合用药有关。

(收稿:2011-06-20)

参考文献

[1]王玉玲, 韩保萍, 税庆华, 等.玻璃酸钠在治疗眼干燥症中的应用[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08, 29 (4) :290-292.

[2]凌沛学, 张天民.玻璃酸钠降低滴眼剂中防腐剂不良反应的作用[J].眼科研究, 2006, 24 (4) :61-63.

[3]唐细兰, 叶成添, 陈雷宇, 等.玻璃酸钠在眼科的临床研究应用进展[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04, 25 (2) :123-124.

[4]袁素华, 凌沛学.玻璃酸钠在氯霉素滴眼液中的作用[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07, 28 (3) :201-202.

相关文章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精选11篇)表演人才 第1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即相当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这一时期少儿的主要行为活动是学...

3
2025-09-20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精选6篇)保安班长月总结 第1篇篇一:保安班长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半年已经过去。回顾我们保安队在近...

1
2025-09-20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精选15篇)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第1篇20**年8月我有幸在市电大参加了“仙桃市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1
2025-09-20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第1篇《四季》文清路小学 刘明霞教学目标:1、认识 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和折...

2
2025-09-20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精选18篇)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第1篇1、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

3
2025-09-20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选12篇)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第1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

2
2025-09-20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精选10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第1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进方案阳旭东(贵州工业大...

1
2025-09-20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1篇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宝地宾馆改扩建项目 承办单位:...

1
2025-09-20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