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主题建设模式范文
来源:莲生三十二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主题建设模式范文(精选7篇)

主题建设模式 第1篇

随着网络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网络化教学成为一种趋势。很多高校都在尝试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网络教学模式,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真正应用到教学中或者无法取得相应的效果。其中既有因着眼点过高,建设成本高,技术难点多而无法实现,也有由于定位不准,与学生学习产生偏差导致效果不足。因此,本文提出采用传统课堂教学与主题网站建设相结合的网络教学解决以上问题。

网络教学,狭义定义是指将网络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生态环境的有机因素,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活动。它的教学活动组织要在传统的课堂、网络等方面同时展开。

如何实现网络教学,使教育信息化渐渐成为研究方向。本文根据自身网络教学的实践方式,提出传统课堂教学与主题网站建设相结合的高校教学方式,以期使网络教学方式更为丰富。

2 网站课堂模式的设计与适用环境

在网络教学的定义中,并没有具体给出课堂教学与网络的主从关系,因此,派生出不同的网络教育模式。如侧重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侧重于课堂的网络教学资源库等模式。

课堂教学作为一直以来的教学模式,已日趋完善,特别是在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后,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可以向学生快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又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交互方式。

但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无法对海量的知识进行详细的解释与传授,因此学生对知识的扩展学习更多的是放在课余时间。那么如何更好利用课余时间,使学生能学习到更多、更完善和具有针对性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网站课堂模式”的设计,是在课堂教学之外,同时辅以建设一个主题相关网站,使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通过计算机网络,学习到比课堂上更丰富、更具有针对性的知识。而且能与授课教师做到时时沟通,排疑解惑。传统教育中,都是教师在下课后的短短10分钟或是定时、定地的辅导,时间紧,效果很差。

而“网站课堂”的适用环境,由于网络环境在高校中更为普及,学生能够通过上机实验、校园网或是网络服务商很方便的接触网络,因此目前更适合高等教育。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日益发展与普及,相信很快中小学也同样可以使用这种“网站课堂”进行网络课程教学。

3 主题网站的设计选择与丰富

主题网站的设计与实施是“网站课堂”模式的重点,其网站建设的好与坏决定了教育效果。下面给出主题网站设计的五个方面:

1)主题网站的成本规划

主题网站的建设成本,主要有三方面:

(1)需要一台Web服务器,并配置相应的构建网站的软件环境。而Web服务器及软件环境,因为高校的校园网的存在,已经是高校必备品,那么也就无需另外再另行添置,完全可以把此专题网站挂靠在现有的校园网上,节省这部分开支的同时又可丰富校园网的内容。

(2)主题网站设计费与后期维护费。在高校,计算机教学几乎是不可或缺的,搭建一个网站,对计算机系学生来说是很基础的知识,所以,主题网站的设计及后期维护完全可以由计算机系教师带领学生来完成,即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实际动手的平台也节省了开支,并且对学生的就业同样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3)注册网站域名。注册域名,可以使主题网站在校园网外也能访问,增大受益的学生范围,每年花费在百元左右。不过这一部分的花费,并不是必要的,不注册域名,主题网站仍然可以在校园网内部访问,不影响本校的学生学习。所以,各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由此可见,网站的建设所需成本近乎于无,并且还可以丰富校园网及为学生提供动手平台,可谓一举多得。

2)主题网站设计工具的选择

对于主题网站的设计工具,有着丰富的可选资源,如:Dreamweaver、Fireworks、Flash、Photoshop、Asp、Jsp、PHP、SQLserver等等。大体可分为如下软件:网页制作工具、图片处理软件、动画制作软件、脚本语言、数据库工具等。

另外,还可以选择使用网站制作模版软件。这一类软件可以提供丰富的网站风格、网页特效及多种功能模块,使网站的设计更加容易和迅速。如:动易模版、风讯模版、新云模版、DEDE模版等等。

对于不同科目的网站,内容更新的频率也就相应的有着差别,因此,对于建站工具的选择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如果更新量小的网站,可以自己动手来设计网页的格局和后台;而那些需要经常更新或者更新量比较大的网站,后台功能更完善的网站模板更为合适。

3)主题网站的内容的选择

(1)有针对性:主题网站要求知识具有针对性;

(2)基础知识充实、全面:资料要详尽,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要能给予帮助;

(3)及时、便捷:能够在课余时间,让学生与老师能够及时的联系,使问题得到及时和详尽的解答。

(4)自我评价:设置可供学生对自己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试平台,使学生能发现自身学习的薄弱环节,及时跟进。

(5)扩展性:不仅要有课堂内容,也要对相关环节进行囊括。以C语言为例,可扩展的内容有计算机二级考试、专升本考试、机械自动化编程等等;

(6)其他网站推荐:推荐其他优秀相关网站,可以补充更多知识量。

4)主题网站功能模块的设定与实现

(1)用户管理模块:实现对学生、教师与网站管理员进行身份识别,设定不同的权限等;

(2)课程介绍模块:包括课程简介、教学日历、教学计划、教师队伍等;

(3)教学内容模块:包括教学大纲、教师课件、历年试题、题库;

(4)实验教学内容模块:包括实验大纲、实验;

(5)参考资料模块:包括扩展知识的资料库;

(6)在线答疑模块:实现以网站为平台的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的时时通讯;

(7)在线测试(考试)模块:实现对学习内容进行分章节及综合的在线答题及评分;

(8)资料下载模块:提供教师课件、题库以及相关资料与工具软件的下载;

(9)相关链接模块:提供对教师邮箱链接、其它相关网站的链接;

(10)方案征集模块:提供学生对网站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的提交。

5)主题网站的完善与维护

(1)完善的方式与方案的采集

设立专门的方案征集模块,将浏览者对网站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以留言或邮件的方式将方案提交给维护维护人员,随时更新与维护;

(2)维护的人员选择

注意对在线答疑内容的监控,清除不文明的内容。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教学可以采用传统课堂教学与主题网站建设相结合的高校教学方式,以期使网络教学方式更为丰富。这样,建设成本不高,技术较简单而易于实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对于网络教学,也应保持不断完善与发展的态度,使其真正将课堂教学得以延伸,提供给学生在课余时间全方位的学习环境,对课堂教学发挥更大得促进与弥补的作用。在科技不断发展,从黑板到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式的改善,网络教学必然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教学辅助手段。

参考文献

[1]沛西.能.教育原理[M].王承绪,赵瑞英,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彭雪冬,柯建林,吕洋波.网站建设使用开发精粹[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3]托.亨.赫胥黎.科学与教育[M].单中惠,平波,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主题与段落结构模式 第2篇

段落是小于语篇、大于句子、具有完整意义的结构单位。若干段落相互衔接,集中地表达某一主题,便形成语篇。语篇的结构单位和结构层次都依赖主题而发展,小句有小句的主题,句子有句子的主题,句群有句群的主题,段落有段落的主题,语篇有语篇的主题,但主题的类别及其表现方式不尽相同。

关于主题与段落、语篇的关系,中外学者曾有过研究。荷兰学者范戴伊克(Van Dijk, 1980)认为,语篇结构的语义特征只有在篇章的最高层面,即宏观结构上才能体现出来,而篇章语义的连贯与主题密切相关。主题是表示语篇或语篇的一部分是关于什么的(aboutness),在语篇中,句串(a sequence o sentences)同属于一主题。任何语篇都有一个总主题(globa topic),总主题又由次主题(subtopics)组成,次主题又由更小的主题(atomic topics)组成。也就是说,主题具有层级性。语言使用者不仅可以围绕相关主题扩展语篇,而且还能转换语篇中的主题(topic-change),即每一句串都有一主题,句串中的每一句子必须直接或间接地满足这一主题,当句串中的某一句子不再满足这一主题时,就会发生主题转换。主题的变化为语篇的切分提供了条件,切分的直接结果就是段落。

关于段落结构与主题表现的关系,美国学者朗格克尔(Longacre, 1979)认为,段落内主题的一致性(thematic unity)可标志段落的开始和结束。主题的一致性在段落本身的表层结构特征上也有所体现。在不同类型的语篇中,段落都是围绕主题而扩展的。格道尔和斯洛克姆(Gerdel and Slocum, 1976)也认为,段落主题是段落层次上的特征,段落是围绕主题作为整体扩展的。从结构形式看,段落的主题可由名词、名词词组、小句或句子构成。他认为,段落主题不同于句子主题,主要有三点:1.段落主题在段落中必须至少提到两次,主题重提是以词语在段落中一次或多次出现为标志。2.段落主题出现于段首和段尾,表示主题的开始和结束,但它可能与其他词如指示代词或动词相互参照。

对于语篇中段落的界定,张静和郑远汉认为,段落组成应具备以下特征:

1. 单一性,即一段只表达一个中心思想。2.完整性,一个中心思想必须完整。3.均衡性,篇章中诸段的长短须均匀,不要长段太长,短段太短。有的人认为,作者或说话者是依据篇章布局安排段落的。以起始句为纲的文章,抓住它的起始句可作为划分段落的依据。还有的认为,段落划分按照事物的内容和性质进行,如果一个自然段清楚地阐述了某一方面,它就构成了一个意义段。彭宣维认为,主题句中的主题成分将被随后出现的一系列句子作进一步的发展,直至说话人或写作者把想说的话说完,听话人或阅读者可能没有疑问为止。这是典型的段落主题的发展模式。一个段落可能体现一个基本主题,也可能数个段落体现一个基本主题。

以上是中外部分学者有关主题、段落和语篇的基本观点。从中不难看出,语言文本和话语语篇是以主题为支点,按句子、句串、段落等层级单位扩展而成。表达中心思想的句子就是段落主题句,它是篇章主题的基点,为全段乃至语篇指明发展方向。主题句可出现于段首、段末或段落的其它位置,其位置不同使得段落的结构发生变化。在汉语语言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英语等印欧语言为形态语言,词、句、段、篇都有明显的形态标态,语言单位的联结以及层次结构重形合,为“形摄”语言;而汉语为非形态语言,语言单位无明显的形态标志,它以主题为中心组织语言的层次结构,因而为意合或“神摄”语言。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英汉两种语言中主题表现方式在语篇段落等层面上是否真的格格不入?语篇、段落等结构模式是否互相对立?本文通过对汉英语言事实进行比较,希望能对这些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

二、汉英段落结构模式

笔者从汉英两种语言文本材料中随机选取说明文各50篇,从中再选出依主题扩展的中英文段落各300段。语料涉及面颇广,各种方式所写的说明文均包括其中,如解释、类比、比较与对比、下定义、叙述、描写、因果、逻辑划分、归纳与演绎、引用、程序分析等。英文语料主要选自7本当代英文选集,汉语语料选自6本当代汉语选集。

通过对英汉语篇材料的分析比较,笔者发现,在段落层面上,无论英语还是汉语,主题句与扩展句的结构呈现出相同的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

1. 金字塔式。

在此段落结构中,段中主句置于段首,以领句出现,启领下文,对于作者来说,它限定了段落的主题,作者围绕段旨铺陈展开。段首是醒目的位置,能引起读者注意。所以,读者在段首能了解全段的中心,比较容易理解全段的内容。请看下面汉英两段:

(1) 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2) 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 (3) 不论脑力劳动,体力劳动,都是劳动。 (4) 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也是劳动者。 (5) 将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不开来。 (6) 发达的西方主义国家有许多工人的工作就是按电钮,一站好几小时,这既是紧张,聚精会神的脑力劳动,也是辛苦的体力劳动。 (7) 要重视知识,重视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要承认这些人是劳动者。(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 Even when taking our leave it seems we English are victims of some strange deficiencies in our valedictory vocabulary. (2) The standard term“Goodbye”is both too formal and too final. (3) It may be just the job for...;but most leave-takings...are temporary affairs. (4) Perhaps in an attempt to escape implications of..., many people now say“Bye-bye”instead;others try to make this...baby-talk more acceptable by shortening it to“Bye”. (5) And in place of those many leave-takings which so easily accommodate the idea of another meeting“Au revoir”, ...and so on, we have, alas, only such bad colloquialism as“So long”and“I’ll be seeing you”. (The Linguaphone Institute, Advanced English Course)

上面两段中,主题句都置于段首,引出段落的主旨,中文段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第 (2) (3) (4) (5) (6) (7) 句都为支撑句,解释说明段落主旨。英文段主题句为“即使告别时,我们英国人都缺乏告别用的词语”,其余4句扩展说明。这种段落模式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即主题句为上层,控制着其它句子。段落的形状犹如一座金字塔。

2. 倒金字塔式。

主题句在段尾,以结句出现,作为全段的收束。段尾在全段中,也是比较重要的位置,能引起读者注意。段落的扩展是先列举一些材料,后概括、归纳或引出结论,这样,主题句安排在段尾就显得顺理成章。例:

(1) 年轻的朋友,当你穿上时髦服装,穿行于街畔巷尾,置身于闹市人流时,你是否发现自己已悄然闯入服饰的美学大门? (2) 你是否感觉到在自己的周围,有这样一些年轻人:他们或穿着时髦而举止轻浮,或打扮较好而内心贫乏,或身姿优美却满嘴脏言。 (3) 他们或许会以瞬间的闪光博得人们一笑,却难以赢得人们由衷的微笑。 (4) 究其原因,便会发现这些年轻人只注重服饰的外在美,而忽视了服饰的内在美。(金海,“当你穿上时髦时装”)

(1) When we watch a person walk away from as his image shrinks size. (2) But since we know that he is not shrinking, we make an unconscious correcting and“see”him as retaining his true stature. (3) Past experience tells us what his true stature is with respect to our own. (4) Any same and dependable expectation of the future requires that he have the same stature when we next encounter his. (5) Our perception is thus a prediction;it embraces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as well as the present. (Wittreich, W.J.Visual Perception and Personality)

上述两段中,阐述和支撑论点的句子在先,后概括总结,推理得出结论,主题句位于段尾,这种主题句的设置有利于段落的平衡过渡,使篇章能更好地衔接起来,其结构形状好似一个倒金字塔。

3. 钻石式。

信息含量较大,篇幅较长的段落,为使读者对段中主句增强印象,往往段落的开头有领句,段落的结尾有结句,这样前后照应,对主题反复申说,以加深读者的印象。例如:

(1) 灵感是人类思维活动中所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它是思维活动过程中的一种质的飞跃。 (2) 它像桥一样,把阻绝了的思路忽然沟通了起来,另外引向以至开辟一个新的境界。 (3) 诗人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常常有“神来”之笔;哲学家科学家在构思的过程中,也常常有“顿悟”之时。 (4) 但无论是“神来”或“顿悟”,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平时的苦心经营经过千锤百炼之后,熟能生巧,所必然会产生的触类旁通。 (5) 物质的运动可以从量的变化转到质的飞跃,为什么精神的活动就不能够同样地由量的积累达到质的突破呢? (6) 因此,灵感并不神秘,她只是思维中所出现的一种看似不合规律但实际上合乎规律的现象。

(蒋孔阳,“美和美的创造灵感小议”)

(1) The tool-making industry of early man also stimulated the growth of the brain. (2) The possession of good brain...enabled How to make tools... (3) But the use of tools became, ...a driving force toward...an even better brain. (4)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ood memory, foresight, and innovativeness...needed for tool making varied...from one individual to another. (5) Those who possessed them...were the practical heroes of their day;they were likely to survive and prosper, while the individuals who lack them were likely to succumb to the pressures of the environment. (6) Again these circumstances pruned the human stock, expanding the centers of the brain..., future actions were contemplated, and new ideas were conceived, (7) As a result,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e brain grew larger. (Robert Jastrow, Man of Wisdom)

中文段为了强调灵感是一种客观现象,前有领句,后有结句,点明段旨,以加深读者的印象。英文段中领句点明早期人类的工具制造工业刺激了大脑的成长,尾句再次点明段旨,一代一代地人脑逐渐长大。这种段落,领句点明段旨,后加扩展阐述,再进行概括总结,段尾以结句结束,段落结构形式宛如钻石形状。

4. 哑铃式。

描写情景,叙述事故,或进行争辩时,作者先写支撑观点的句子,后加以总结,概括出主题句,随后再就这一主题进行扩展讨论。这样的段落中,主题句出现在段中,以腰句出现,阅读时,不是很容易辨认,但有时有这种必要,不得不这么写。如:

(1) 这样看来,党八股这种东西,一方面,一方面也是消极因素的继承,继续与发展,并不是偶然的东西。 (2) 我们懂得这一点有好处的。 (3) 如果五四时期是必需的,那么批判断八股和新教条主义也是革命和必需的(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1) We hesitated before we stepped into the garden, so overwhelmed were we by the odour of flowering quince. (2) And the garden took our breath away... (3) Our host, as generous as the was wealthy introduced us to his avocation. (4) He gave us a tour of hardy perennials, and... (5) He walked with us among flowering shrubs, among... (6) Our nostrils flared with tropical recollection.

(Herman von Kreicke, “The Migrant Swan”)

这种段落的主题句在段落中以腰句出现,它既是上半段的结论,又是下半段的前提,段落结构犹如哑铃形状。

三、定量分析与几点结论

笔者对50篇材料所有段落结构模式的数量及频率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那么,两种语言语篇和段落结构的相似度怎样?根据上面的统计结果,笔者实施了卡方分析,卡方计算公式为:X2=∑(0-E) 2/E (Evelyn Hatch, 1982:166),计算结果为X2=0.966,自由度为3,查X2表得知,X2 (0.05, 3)=7.81, X2小于X2 (ctitical),统计结果有效。这表明,汉英段落结构模式极具有相同性。统计结果还表明金字塔式出现的频率最高,因为主题句置于段首能较好地引导下文,段落能较好地扩展。此外,段落的结尾也是显著位置,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通常起着从一段过渡到另一段的作用,使语篇连贯地衔接起来。

此外,统计结果还表明,以主题扩展的中英文段落都能视为语篇的结构单位。“单一性、连贯性和完整性”控制着中英文段落的组织结构,“单一性”要求一段只阐述一个主题;“连贯性”要求段落内上句与下句紧密连贯;“完整性”要求段落形式与意义的统一。以主题句扩展的中英文说明性段落都注重形式与意义的统一,以主题统领结构。显然,从语篇构成的角度看,认为“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上面的比较分析结果,给外语教学也提供了启示。语言运用无非就是写作或说话,也就是组织语篇。段落在语篇组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写作教学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以段落入手,以主题句为中心,采用一定的模式扩展段落。在段落结构中,主题句和扩展句的组织与连接也很重要。段落有一个明确的段落中心,主题句是段落扩展的依据。主题句要能恰如其分地概括段落的内容,但主题句不能概括得太宽,也不能太窄;如果太宽,段落就会阐述不清,太窄,段落就没有展开余地。主题句该置于段落的何位置呢?教学中,可依据上面得出的几种模式,按照难易程度,进行模式训练。段落模式训练之后,再将段落技巧转移到篇章组织,这样就可以事半功倍。

本文仅探讨了说明文语篇和段落结构问题。汉英其他文本以及口语语体篇章结构层次与主题的关系,两种语言在多大范围以及多大程度上存在共性或差异,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还有待于对两种语言进行更全面的比较研究。

摘要:通过对汉英说明文篇章结构定量分析与比较, 从主题句和扩展句在篇章中的分布来看, 汉英两种语言有着类似的结构模式, 结构单位和结构关系也具有共性。从单个词语或句子结构看, 英语有显性的形态标志, 而汉语似乎更重“意合”;但从语篇来看, 它们都依据主题组织段落篇章, 篇章结构的语义特征与段落、句串的主题密切相关, 与词语的形态标志并无多大关系。因此从深层结构上讲, 认为“英语 (或印欧语言) 是‘形’摄语言, 而汉语是‘神’摄语言”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关键词:语篇,主题,段落,结构模式,汉英比较

参考文献

[1]Dijk, T.A.Van.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M].Vol.2, Dimensions of Discourse, Academic Press, 1985.

[2]Longacre, The Paragraph as a Grammatical Unit[J].TalmyGivon, Syntax and Semantic, Discourse and Syntax.Academic Press, 1979, (12) .

[3]张静, 郑远汉.修辞学教程[M].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0.

[4]彭宣维.英汉语篇综合对比[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Evelyn Hatch&Hossein Farhady.Research Design and Statistics for Applied Linguistics[M].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INC.Rowley, Massachusettes, 1982.

主题模式角色游戏环境创设一例 第3篇

一、主题模式游戏环境的个性

为了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交往机会, 我们尝试进行了主题模式的游戏环境创设, 即班级中的角色游戏环境围绕同一个主题创设不同但有机联系的游戏区环境。相对于一般的角色游戏来说, 主题模式的游戏环境创设更具有实践性、联系性和交往性。

实践性。社会实践活动是幼儿获得新知识、新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活动, 是幼儿获取经验最快捷的方式。由于主题模式的角色游戏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的, 这为幼儿的社会实践活动带来了便捷性, 幼儿只要进入到这样的社会模式中去参观、实践, 就能比较形象直观地感受到其中的各个事物, 以及各个事物之间的互动关系。

联系性。由于主题模式下的各个游戏区都是围绕该主题生成出来的, 是由一个大枝分流出来的各个小枝, 所以各个游戏角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紧密不可分的。

交往性。首先, 主题模式游戏环境更能激发孩子之间的交往。正因为主题模式的游戏之间具有很强的联系性, 所以也使幼儿之间具有很强的交往性。在游戏过程中, 各个游戏之间一直在不断发生交往互动。其次, 更利于实施“走出去, 请进来”的活动模式, 即本班幼儿走出班级去其他班级邀请同伴来参与游戏。《指南》提出“幼儿园组织活动时, 可以经常打破班级的界限, 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加不同群体的活动”。一般传统的角色游戏, 平行班之间的游戏内容创设都大同小异, 所以即使你去邀请他班幼儿, 其兴趣也不会很高, 而我们的主题模式的角色游戏, 使得班级游戏更具有个性, 对他班幼儿就更具吸引力。

二、“开心农场”游戏环境创设及效果

在捕捉孩子们的兴趣, 适应孩子们需要的基础上产生了“开心农场”这一游戏主题。游戏具体内容有哪些, 如何来进行布局呢?在与孩子们进行“头脑风暴”的基础上, 形成了以下游戏内容与格局。 (这些内容与格局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在游戏过程中随着孩子们的兴趣不断调整的。)

(一) 与孩子们共同协商完成的游戏设计布局图。

(二) 渗透在环境中的游戏规则。

(三) 各个游戏区的创设。

主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探讨 第4篇

有一调查表明:在回答你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怎么样?这一问题时, 回答内容丰富的学生只占37%;而31%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脱离实践内容空洞;32%学生则认为教师授课方式呆板枯燥, 应该加强实践性和趣味性。对思想政治课的教材表示满意的占27%, 回答一般的占66%, 表示不满意的占7%。[2]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 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最重要的工作, 教师必须将重要精力用在对教学的研究上。不仅应从理论上对党的科学先进理论进行研究, 而且应通过有效方法传递理论。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知道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每一种课堂教学都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其特点是指向性、操作性、完整性、稳定性灵活性[3]。传统说教模式教学是从理论到理论, 采用概念、推论、结论三段式形式, 使用填鸭满灌方法。其缺点是学生被动无参与性、教师说教武断式、师生断裂无互动性, 效果很差, 已经基本上被放弃。现在, 更多的是验证式教学模式。所谓验证式教学, 就是指教师先讲概念、判断、结论, 再举一些案例去验证教材的结论。验证性模式的特点是先下结论后说服, 本质上还是说教式模式, 其缺点是先入为主、单向传递、缺少学生分析论证、实效性差。

所以, 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 笔者在多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不断总结、不断创新, 近几年, 尝试着采用主题探究式教学,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主题探究式教学是以主题案例为中轴, 围绕教学主题案例而展开的, 在系统论、学习理论与教学论指导下, 以教学主题为枢纽, 在系统内诸要素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作用与协调运行中, 驱动师生“双适应双发展”以达成教学主体心理结构的完善与自我实现的整体性教学模式。[4]

从静态角度看, 表现为教学系统各基本构成要素根据各自在教学系统中的地位、作用而联结起来的横向空间分布形态, 即教学结构。从动态角度看, 表现为以整体教学结构为运动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纵向时间序列形态, 即教学程序。横向空间分布形态与纵向时间序列形态于三维空间中交会、融合、协同与共振以形成自催化循环回路式运行轨迹, 从而促成整体性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

主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是: (1) 主题案例一线贯始终。在教学过程系统诸要素中, 教学主题案例居于中心位置, 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等均围绕教学主题展开, 既定的教学主题内含着其应该达成的具体教学目标是什么, 同时也规定了要实现此教学目标可能采用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手段, 进而也限定了在本教学主题内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学必须紧紧围绕教学主题, 不能分散、分离。

(2) 主体身份互换动。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作用, 师生身份不是固定不变的、是相互转化的。在主题式教学设计中, 教师的作用力不仅直接指向符号文本知识, 也指向学生、指向学生的学习行为, 此时, 与教师的“作用者”地位相对应, 学生或学生行为成为“被作用”的对象, 学生处于“客体”的地位;同理,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立足于学生的视角来看, 学生的作用力不仅直接指向符号文本知识, 也指向教师、指向教师的教学行为, 此时, 与学生的“作用者”地位相对应, 教师或教师的教学行为成为“被作用”的对象, 教师处于“客体”的地位。主题式教学设计教学主体的这种辩证统一性决定了其“双适应双发展”的目标假设。

(3) 教学双程合一体。主题探究式教学设计要求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的设计, 还要关注学生“学”的设计, 特别是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交互作用的设计。

(4) 有限时空无限转。主题探究式教学设计的基本设计单位是“主题”, 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学主题的内在逻辑而展开交互作用, 这一作用过程中必定突破传统教学设计在空间上以“教室”为主要学习场所、在时间上以“课时”为基本教学单位的有限封闭性, 向教学时空的“无限开放”性转化。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第二章第一节为例进行主题探究式教学设计:

(1) 确定主题案例。

主题应该根据各章各节划分, 再根据每一次授课 (90分钟) 进行设定。可确定大的主题, 在大主题下划分小主题。第一章第一节爱国主义传统作为大主题在90分钟内讲授, 再设定三个小主题:科学内涵、优良传统、时代价值。选取爱国主义科学内涵围绕这一主题搜集案例, 最多2-3个。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冲击性、新近性。就是近几年发生重大的强烈冲击效果的事件剖析。

(2) 设计实施教学环节。

第一部分先阅读观看案例。如爱国主义内涵主题部分, 用时60分钟, 选取两个案例“欣月的心愿”和“叙利亚危机”。“欣月的心愿”案例首先, 用文字图片简单介绍小欣月的故事, 时间为3分钟。其次, “欣月的心愿”播放视频, 时间为10分钟[5]。再次, 设置问题:小欣月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为什么两千长春市民联合“骗”小欣月?什么在小欣月心中最大?有何感想?时间2分钟。“叙利亚危机”案例首先, 用文字图片简单介绍叙利亚造成的难民流出、城市房屋毁灭、历史古迹的破坏、平民的死亡等严重后果, 用时3分钟。其次, 播放视频《200万难民无家可归叙利亚内战搅动大中东》用时10分钟[6]。再次, 设置问题:为何两派残杀同胞?国家毁坏了, 人们依靠什么?用时2分钟。

第二部分师生解析案例。首先, 由学生发言, 发表看法、认识, 用时10分钟。教师解读分析案例, 用时10分钟。

第三部分师生共同作出结论。用时5分钟。

第四部分思考题布置:观看电影《欣月童话》, 在成龙的MV歌曲《国家》中结束爱国主义科学内涵主题教学。

主题探究式模式教学虽然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是还有些不足需要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司马光.资治通鉴第一卷, 周纪一·威烈王二十三年[M].

[2]赵图雅, 斯钦, 任伟.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J].2011, 12.

[3]杨绪华.浅谈常用几种课堂教学模式及其优缺点和功能[J].佳木斯大学.

[4]袁顶国, 朱德全.论主题式教学设计的内涵、外延与特征[J].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5]世间.江苏卫视, 2008年8月26日.

主题性校长培训模式的构建 第5篇

根据温州市教育发展的客观实际与现代教育发展改革的要求, 以“提升温州校长领导力, 塑造本土教育家”为主题目标, 具体体现在:

1. 整体提升校长领导力的取向。

通过研习, 使校长了解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前沿信息, 拓宽教育理论视野, 丰富现代教育理论学识, 提升教育管理理论专业素养, 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树立现代教育科学的教育观念与管理思想;加深校长对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准确理解, 加强对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执行力;提升校长利用现代知识管理学校的技巧与能力, 加强校长领导力建设, 增强校长自我发展能力, 整体推进温州校长队伍素质的优化。

2. 实现校长高级研修可持续发展的取向。

主题性校长高级研修班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发展性培训, 它着眼于对校长个人角色价值和领导能力的开发与拓宽。培训的目的在于为他们提供进一步开发自己潜能素质, 获得事业上更大的成功、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一个机遇, 在帮助校长们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实现学校的发展, 为塑造温州教育家做有效的准备。如此一来, 校长将会珍惜校长高级研修的机会, 并趋之若骛。“有思路, 才有出路;有作为, 才有地位”, 我们校长培训机构组织的各类高级研修就具有可持续性发展。

3. 深度开发名优校长与名校资源的取向。

温州市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学员大都来自已经被评为省市重点高中和省市示范学校, 他们是温州市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坚力量, 针对他们实施主题性培训是温州市实现第三次跨越校长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 更是深度开发温州市名优校长与名校资源, 发挥他们在温州市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乃至成就教育家的重要途径。

二、主题性校长培训模式的主要特征

1. 主题性校长培训的方案策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后的

跟踪评估都要按照某一个中心主题来设计, 而且该主题贯穿培训的始终与延续。

2. 主题性培训的主题由若干专题组成, 各个专题都必须

紧扣中心主题而设置, 并服从、服务于中心主题, 而且专题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

3. 主题性培训具有前瞻性。

培训中心主题的确定直接指向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中小学管理的全局性、基础性、纲领性的重大问题。

4. 主题性培训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既关注校长的可持续发展, 又注重学校的发展;既关注培训过程中课程的动态生成, 又注重训前、训中与训后三大基本环节的互动与可持续发展。

5. 主题性培训具有“行动研究”的性质, 它要求参训校长

与培训者一起成为培训主题的直接实施者、直接研究者, 重点是现场指导与培训, 以管理实践为导向。

6. 主题性培训重视校长的专业化发展, 更重视校长在引领学校战略发展中的主体性与能动性。

三、主题性校长高级研修的内容与课程设置

温州市从校长高级研修的价值取向出发, 培训课程的设计采用大课程的观念, 培训内容即紧紧围绕“提升校长领导力, 塑造温州教育家”主题目标, 课程内容设置架构为“模块化+菜单式”, 顾名思义, 校长高级研修班必须要“研”字当头, 以研激训, 借研深化;要高起点, 大手笔, 针对性要强, 实效性要突出, 可持续性明显;不仅要立足校长本身素质的提升, 更要立足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整合温州本土教育优势, 充分发挥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教育学科的优势, 设置5块“以学员需求为主体, 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手段, 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具有逻辑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模块, 并相应设计54项“菜单式”的活动单元。模块化的培训课程设置既可以满足校长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也能够发挥培训机构在师资、科研等方面的优势, 更能体现研修的主题目标。“菜单式”既可以突出校长在研修中的主体性、主动能动性和交互性, 也能够凸显名优校长向教育家发展过程中的个性特征。具体模块与菜单如下:

1. 教育理论学识课程模块。

相应的菜单包括:一是当代教育理论问题与进展, 如教育法规的理论与实践, 当代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国际比较等;二是现代教育热点与难点问题, 如校园文化建设的再思考, 提高德育实效性问题, 聚焦新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知识管理等;三是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与学术规范。

2. 教育管理专题课程模块。相应的菜单包括:一是当代教

育管理前沿信息、国际比较视野、校长领导力理论的最新进展;二是校长如何管理和领导学校, 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三是校长沟通力的提升与学校管理诊断等内容。

3. 名校管理实践与经验课程模块。

邀请京沪两地全国知名的中小学校长与温州本土名校长走进课堂, 在感悟他们的办学理念、管理实践和领导体会的同时, 加强互动交流, 以“问题会诊”式就校长在平时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困惑开展互动交流, 真正起到解校长之所急, 急校长之所需。

4. 考察实践与挂职锻炼课程模块。

相应的菜单包括:一是进京沪两地名校考察, 深入课堂, 听经验介绍, 感受名校文化, 并与之深度交流;二是学员进沪京两地名校挂职锻炼, 为期半月, 实践“导学、导思、导行三合一”的有效培训模式。

5. 学术活动课程模块。

相应的菜单包括:一是学习期间的校长自主学术沙龙活动、学术导师的科研指导工作;二是学习间隔期间与集训结束后的校长自培与校长主题论坛活动, 以保证培训的可持续发展性;三是学术成果的呈现。

四、主题性校长高级研修的原则与方式

1. 主题性校长高级研修的培训原则

结合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 立足温州教育的实际, 注重针对性、实效性、前瞻性、主体性、可持续发展性的培训原则, 坚持学习理论与研讨、分析、解决教育教学改革和学校管理中的现实问题相结合, 系统总结办学治校经验, 提升校长领导素质与能力。

2. 主题性校长高级研修的培训方式

一是高级研修班形式。在组织培训过程中, 我们首先强调研修主题务必明确, 研修内容要有很强的针对性, 要切合实际、实效;其次, 在研修时突出“研”字, 重在激活思想, 在互动中不断深化;第三, 严格把关专题内容的审核, 与主题偏离的专题一律删除, 要求专题报告立意要高、观念要有前瞻性, 内容力求丰满实在;第四, 经常组织“校长论坛”, 围绕研修主题进行高层次研究, 研讨和修习。由北京师范大学与上海师资培训中心聘请京沪两地著名专家学者、知名校长担任主讲和各种形式的主持人, 所有研修班的校长均要积极参加高级研修班的学习活动。

二是双重导师制度。当前参训的温州校长大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但相对缺乏系统的教育科学理论与专家的引领, 积极跟进尚不够。建立导师制度有效地解决了校长的迫切需求。我们采用“双向选择制度”, 导师可以选择学员, 学员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导师。首先是建立学术导师制度:即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和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分别聘请具有硕士学位的年轻教师担任导师, 每位导师负责3~4名学员的学术把关工作。研修校长可适当加入学术导师的课题研究中, 或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相关论文、案例的写作以及完成自己已有的课题研究。其次是建立校长导师制度:即由两合作单位联系京沪两地知名校长担任校长导师, 让挂职锻炼的研习校长以名校长为师, 进校全息参与挂职实践两周, 进行情境参与式学习。并规定研习校长要深入课堂听课、积极交互经验、做好专题报告、开展校长小沙龙等形式, 学习知名学校及其校长的管理经验。每位校长导师负责3~4名研修校长的实践学习。研习校长必须完成一份学校考察和挂职实践报告。

三是研修档案袋制度。这是一种对研修学习过程及其学习结果的管理方式, 并为学员个体研修效果的评估提供依据。这对研修校长而言, 是一项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义务, 又是提升校长领导力的一种有效措施。它作为一种档案的形式, 既翔实记录了校长研修期间的行思方式与感悟, 又为培训后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也为检阅研修成果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校长研修档案袋中的材料有: (1) 简历类:校长个人信息记录表; (2) 校长个人培训计划书:校长结合自身条件与已有经验, 与学术导师共同研制, 这将保证校长培训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3) 成果呈现:包括校长在培训期间必须要完成的论文、案例、挂职考察报告、学术发言稿等; (4) 评估类:即挂职实践中的校长导师评价表、学术导师对学员表现及其档案袋的评价表、专家对沙龙发言的点评记录与评价表; (5) 研修成绩换总表与结业证书。

四是校长自主学术沙龙方式。在集中研修期间, 每个研修班都相应确立主题, 开展诸如校长座谈会、校长论坛、校长沙龙等形式的自主学术活动, 如2007年4月15日,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与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共同举办了以“校长专业发展”为主题的“沪温两地校长论坛”, 气氛既热烈又有思想高度, 成效显著。

五是促进校长研修和学术成果公开化。这是一项既为校长总结办学经验, 反思学习研修的成果呈现方式, 也是促进校长专业发展、提升领导力的有效措施, 也是校长研修展示自我风格成就教育家的平台。我们借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与上海师范大学的学术优势和影响, 整合资源, 组织《教育学报》、《教师教育研究》、《中国教师》等教育学术刊物, 为校长撰写高质量的学术和研修成果的发表提供平台。温州市首期初中校长班在结业时还完成了两部专著:一部是学员的论文集《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由正式出版社出版发行;一部是学员挂职学习总结《上海挂职学习行思录》, 由我院编印。第二期的省市重点高中校长高级研修班与省市示范初中校长高级研修班期间, 各学员热情高涨, 每人都提供一定数量的学术成果, 相信将会有几部高质量的校长专著问世。

培训模式决定培训效能, 培训模式的特色决定培训特色。“十一五”期间, 温州市开展工作“百名校长进百所名校”的活动虽已完美的圈上句号, 但以“提升校长领导力、塑造本土教育家”的主题性校长培训模式已如燎原的火种, 现在正如火如荼地在温州教育的第三次跨越中彰显特色与活力!

浅谈语文主题式课堂教学模式 第6篇

一、创设情境, 确定研究主题

教师或从学生的生活出发, 或从复习旧知出发, 调动学生的生活和知识储备, 在适当的情境中,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在学生具有对事物进行探究的意向时揭示出研究主题。研究主题必须是能指向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的具有相当开放度的问题, 必须便于让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中形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个性观点。研究主题可以来自于学生的提问, 也可以来自于教师的问题, 更提倡师生共同协商形成。《望月》教学伊始, 教者出示课件———夜幕降临, 在舒缓清幽的乐曲声中, 一轮明月缓缓升起, 引导学生入境说话:“望着这轮明月, 你想说些什么呢?”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与知识储备后, 教师揭示研究主题:“望着同一轮明月, 同学们的感受是那么丰富多彩, 文中的‘我’、小外甥和众多诗人望月时又有什么感受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望月》, 来研究一下‘我’、小外甥和众多诗人望月时的感受。”

二、独立研究, 形成个人假设

研究的主体是学生, 要想使学生有所得, 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潜心自主地独立地进行探究, 有所感悟, 形成个人独特的假设。这是开展研究性课堂学习的基础。在这一阶段, 如有可能, 则应体现学习的选择性, 即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内容自主学习, 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个性化阅读。《望月》课堂教学时, 在学生明确研究主题后,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 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用心去体会‘我’、小外甥和众多诗人望月时的感受。有体会处写上体会。”紧接着, 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你最喜欢谁眼中的月亮, 你就好好地去研究一下他眼中的月亮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试着把感受读出来。”

三、研究探究, 获取运用知识

这一环节的教学策略是:相机导读, 驭繁就简;以读带研, 主动建构。“相机导读”是指根据学生的汇报灵活处理研究的板块;“驭繁就简”就是要根据学生的求知的需要和研究的兴趣, 突出重点和难点, 切忌面面俱到;“以读带研, 主动建构”要以学生的朗读感悟为基础, 让学生在一步深入一步的研读中创造性地建构自己对研究主题的判断与理解。在这一阶段, 我们不能忘记语文学科的根本点———学习语言, 教师要做好引导学生在品词析句中, 在听说读写中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课堂教学时, 在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后,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大组讨论:“请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你的研究成果。谈谈你研究的是谁眼中的月亮, 他的感受是什么?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力争读出你的感受。”接着,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继续导读, 学生理解不到位时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品读, 在品词析句中加深理解, 争取达到“以读见悟”。

四、拓展延伸, 开阔视野

“拓展延伸, 开阔视野“就是要树立大语文观, 注意课内外结合, 把课堂学习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望月》课堂教学到最后, 教师要注意根据课文的特点, 设计出能够拓展延伸学生语文能力的作业, 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同一个月亮在不同人的眼睛里是不同的, 同一条长江在不同人的眼里也是不同的, 请阅读收集有关长江的诗句, 读一读, 背一背, 看看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主题建设模式 第7篇

我国百货业态淡季市场的发展不容乐观, 这首先基于我国百货业态最近几年发展的瓶颈所致。2010年以后国家对房地产的打压进一步加力, 利润空间不断缩小, 商业地产成了各大房地产商和其他资本巨头新的利益角逐地, 从而孕育出百货业态发展的第三四带产品——城市综合体、城市圈。而商家自身对百货业态的认识依旧停留在店面问题上。市场更是进一步萎缩, 一线市场几近饱和, 二三线市场急剧扩张, 然而轨迹却是重复一线市场的道路, 全国或区域性连锁商场或大型购物中心不断拔地而起, 各种名目的城市综合体实现了共同开发, 共同开业。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不断出现, 租金、人力等成本增加, 市场进一步被压缩。而在百货业态淡季市场中的销售额更加惨淡。

百货业态的营销活动从时间上看可把全年市场可分为“旺季市场”和“淡季市场”。旺季市场一般从9月底到春节, 其销售占比高达80%, 在有些商场甚至12、1、2月的销售占比能达到全年的一半。淡季市场一般从年后1月至9月初, 淡季又分为3、4、5和6、7、8月, 前者面对的问题是年后市场萎缩, 银根收紧, 但是利好的是节日相比较多如三八妇女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等。而6、7、8月, 虽然也有六一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等, 但整体上都属于二级促销, 而且针对目标群众比较窄, 相比之下促销活动效益比更低。美国著名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价格是营销组合中最灵活的因素, 它与产品特征和承诺渠道不同, 它的变化是异常迅速的。”[2]而大量的商家却往往忽视这一点, 而是一股脑的都钻进价格的陷阱里, 淡季促销也就成了价格大战, 各大商场相继在五月中下旬推出第一波的反季促销产品, 其低廉的价格足以吸引那些低消费或者消费次数很少的顾客, 也因此造成了大量的延迟促销和储备促销行为, 这对接下来了的旺季市场也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 以至于出现旺季市场不旺, 热销品变滞销品。

二、百货业态淡季市场营销的重要性

百货业态发展到今天, 市场更加细化、专业化、多元化, 无论怎么变动, 给我们的启示就是重视“市场”。淡季营销模式的探索将是未来百货业态发展的新方向。本文将从利益需求、品牌需求等方面对其重要性做其深入分析。

1. 利益需求

百货业态巨头的城市综合体乃至普通的百货商场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销售问题, 销售上去了什么问题都好解决。首先大部分企业都处于休整阶段, 市场竞争的程度远不如旺季激烈, 最重要的营销成本远远低于旺季市场, 无论商家本身还是供应商以及其他异业联盟商家均愿意在此时相互配合推出组合拳, 共同面对低迷的市场。商家们如果抓住机会, 不仅会在淡季市场挣得自己的利益蛋糕, 对于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来说, 谁能耕耘好淡季市场, 谁就能在即将来临的旺季市场中先行一步。[3]

2. 品牌需求

当淡季到来的时候商家更多的会把精力投入到整体的调整中, 一般以人员调整为主, 包括加强管理, 加强学习, 岗位调整等等, 而却忽视其本身的形象建设, 也就是品牌建设。大多的商家往往认为加强管理提高服务就是品牌建设, 此话不然, 但对于零售业巨头们来说仅仅如此必将失去其优势。

3. 文化需求

淡季市场对于各个行业都是一个调整期, 不同行业时间不一, 但对于百货业态来说, 淡季市场最适合的就是PR活动, 其社会效益不言而喻。而这也是商家们迎合整体大环境的需要,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深入到各个行业, 大家都在引入文化增加其产品的附加值, 对于服务行业也是如此, 百货业态下的文化需求将会跨越式发展。

三、百货业态以“婚嫁”为主题淡季营销模式探索

谈到“婚嫁”为主题的营销首先让我们想到的是一些跟PR活动相关联的东西, 例如品牌形象宣传、提高服务质量等等, 但是要想深入的探索这一模式在“淡季市场”的效果以及意义, 还需要了解淡季市场营销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有了这个合适的时间点接下来就是选择合适的主题, 2006年9月13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 “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之中。截至目前, 在世界上由政府出面试用文化创意产业的, 仅有我国。[4]而我们就是充分运用文化创意产业的规律来确定“婚嫁”这一主题, 并根据各地方不同特点可以进行变异, 总之主题随环境而变原则;有了以上这些基础性的准备商家就要于诸欲实施, 在这之前还需做一个“婚嫁”销售环境的分析, 通过了解顾客的需求推出适合淡季市场营销的策略——一站式服务模式, 落实到顾客心理, 最终形成强有效的执行力。

1. 选择合适的淡季促销时间点

百货业态的营销是各个行业中促销活动最频繁的, 所以在淡季营销中时间点的选择非常重要。各个百货门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选择文化的配合点进行时间的选择。严格的说6、7、8月是“淡季市场”的最低点。这里我们选择的是五月, 也是因为他是上半年唯一一个长假期, 但是我们选择的不是一个五一假, 而是整个五月, 当然第一炮是从五一小长假开始的。

2. 婚嫁主题的选择

“死生契阔, 与子相悦;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这正是本文的主题“婚嫁”。现今社会, 尤其是年轻时尚一族更是期盼没好的爱情, 天赐的姻缘, 都希望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然而现实的婚姻却很残酷, 她存在于社会性问题中, 结婚嫁娶是一项复杂性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的不仅仅是新人以及双方的亲朋好友, 更多的是与“婚嫁”相关的种种事宜。

3.“婚嫁”营销活动的现状分析

4、5月是迎亲送娶最合适的季节, 各商家纷纷推出以“婚嫁”为主题的营销活动, 有的是满额赠逐级大礼, 送雨伞、照相机、旅行社大礼包等等;也有的跟异业联盟单位如婚纱摄影、旅行社等合作, 推出联合赠礼、抽奖, 以及相对低的折扣。在促销大战中各大商场往往忽视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或者说没有进一步分析“新人”的消费心理, 尤其是对其急需、长期需求、婚后需求、以及连带需求, 最重要的是消费心情的变化等等做一个深入的数据性分析, 不然我们这些忙忙碌碌的商家怎能赢取这场“婚姻保卫战”呢?

4.一站式“婚嫁”营销模式探索

“婚嫁”一词不仅仅是结婚嫁娶的意思, 更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词语, 她是人类为维持社会秩序, 传递香火, 延续人类文明的一种仪式礼节。所以各大商家应该是摒弃传统单一的销售观念, 而是整合资源, 推出一套一站式服务, 并且要持续性和连续性, SP活动也要紧跟步伐, 随着“婚嫁”主题营销的深入, 进一步扩大其商品活动, 让新人们感受到商家的销售不仅仅是销售, 更是一种服务。

(1) 接力卡在“婚嫁”营销活动的应用

各大商场在准备“婚嫁”促销活动时, 首先要严格、深入的规划, 整合各种资源, 力求做到一站式服务。要做到这一点对于大型的商场其实很简单, 只要在自己的异业联盟单位里认真筛选即可把“婚嫁”上下游的所有产业一一筛选, 并可利用其五一放假做一个小型的婚礼文化博览会即“婚博会”。借此时机商场可以联合“婚博会”的异业联盟单位推出一个凭证, 由此凭证即可在一站式服务中享受所有婚嫁联盟的最低优惠。例如可以推出“婚嫁卡”或叫“接力卡”, 把所有商家的最低折扣融入其中。由商场牵头签订一份“婚嫁联盟协议”, 从法律上约束大家, 也使活动办得更严谨, 真正让新人得到“一站式服务”。

(2) 注重“婚嫁”促销活动的持续性和连续性

活动的规模和形式设定之后, 商家们需要考虑就是怎么把活动深入下去。无论是PR活动, 还是SP活动, 我们都要做到持续性和连续性。现在往往出现活动前期宣传不到位, 即使宣传到位也会出现大量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来店的顾客, 等他们知道了, 并且有时间来了, 活动却因为时间短如三两天就很快结束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持续性太差, 不能有一个合理的宣传时间, 或者根据活动内容设置合理的时间段。综上意见, 做好规划, 从五一放假之初, 一直到五月底, 把整个五月分成三到四个部分, 第一炮“婚博会”, 第二炮相亲晚会, 第三炮“婚礼秀”, 真正实现每个点都是一个创意, 都是一个文化的盛宴, 把地方文化充分融入进去, 根据周末量身定做一整套丰富的“婚嫁”饕餮盛宴。

(3) SP活动如何配合“婚嫁”营销活动

五月放假各大商场根据自己情况都会推出自己的促销活动, 而如果要利用“婚嫁”这个由头就得提前做到。大的场面根据前期规划搞“婚博会”, 卖场外基本算是热闹了, 现在缺少的就是SP活动, 此时就需要把商家的珠宝、化妆品、服装等商品充分利用“婚博会”这个舞台进行宣传, 利用走秀、细节介绍、折扣促销、买换促销、特供款的推出, 最重要的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限时抢购, 其实价格不是最重要的更多的是品质, 以上商品都很适合结婚嫁娶所需, 而且一系列的活动已经吸引了顾客, 口碑的传递起到了很好地正面作用, 实现其1:25:8:1的影响力。短暂的五一小长假结束之后, 接下来就需要连续性的活动, 尤其是深挖“婚嫁”主题, 既然推出的是一站式服务, 就要按照结婚嫁娶特点推出各家商场的特色服务, 这种服务就是卖场商品和异业联盟商家的深度合作, 例如户外运动商品与旅行社合作, 大家的目标都指向大自然, 新人也乐于在蜜月之时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新鲜空间, 必定城市的喧嚣给大家的压抑感太强了。连带销售, 买户外赠短途旅行票, 参团赠户外运动代金券;大型旅行户外运动展;野营旅行讲座等等一些列活动, 让新人得到最优质的旅行线路选择, 也让顾客选择最合适的户外旅行的装备。对于服装、化妆品也可以推出时尚性感新娘秀、新娘皮肤保养周等等活动, 同时配合一些PR活动, 如推出大型相亲活动或集体婚礼, 进一步吸引顾客。

5.“婚嫁”主题营销活动的意义

“婚嫁”主题营销活动还需要进一步规模化、质量化、延续化, 必定一次活动不会对整个商圈产生太大的触动, 尤其是传统的商圈, 如果长期, 以一年为例, 最少搞两次, 春秋各一次, 真正形成规模化效应, 让城市熟知, 让地区熟知, 让大家熟知, 甚至是让更大范围的区域熟知。面对百货业态巨头在二三线城市的大规模扩张, 我们更需要审时度势, 利用本地特色结合商场品牌优势真正开拓一些如“婚嫁”为主的持续性与连续性相兼容的大型营销活动, 从而给商家、供应商、顾客三方一个持久性的期待, 打造促销手段的品牌化, 最终实现三方共赢。

四、百货业态淡季促销探索的未来前景及预言

以“婚嫁”为主体的营销模式仅仅是“淡季”营销模式探索的一个侧面, 但却是一个商家们都可以尝试的侧面。经过探索, 未来的模式更加多样, 并且与文化的结合更加紧密, 所以百货业态巨头一定要注重文化创意产业在促销活动中的重要性。由于竞争的加剧很门店都在向奥特莱斯店转型, 而奥特莱斯购物中心吸引顾客的三样法宝:驰名世界的品牌、令人惊喜的低价和轻松的购物环境。[5]对于这三点我们却往往忽视其中一个甚至两个, 所以零售业门店紧急要处理的不是转型, 而是真的了解自我, 了解市场, 了解“淡季市场”, 根据市场需求, 针对优质货品、低廉价值、舒适的购物环境下功夫, 探索的方式千千万万, 我们却不能忘记基础, 把握住基础才是根本, 所以未来的探索将是以基础为核心的在文化创意产业下进行大规模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李飞, 王高.中国零售类型研究:划分标准和定义.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可续办) , 第21卷, 第4期, 1页.

[2]范钧.促销战中的市场博弈.观察·论坛, 专栏·经济, 53页.

[3]http://info.china.alibaba.com/detail/1044259561.html

[4]张振鹏, 王玲.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及发展问题探讨.科技管理研究, 2009年, 第6期, 565页.

相关文章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精选11篇)表演人才 第1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即相当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这一时期少儿的主要行为活动是学...

3
2025-09-20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精选6篇)保安班长月总结 第1篇篇一:保安班长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半年已经过去。回顾我们保安队在近...

1
2025-09-20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精选15篇)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第1篇20**年8月我有幸在市电大参加了“仙桃市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1
2025-09-20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第1篇《四季》文清路小学 刘明霞教学目标:1、认识 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和折...

2
2025-09-20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精选18篇)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第1篇1、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

3
2025-09-20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选12篇)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第1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

2
2025-09-20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精选10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第1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进方案阳旭东(贵州工业大...

1
2025-09-20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1篇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宝地宾馆改扩建项目 承办单位:...

1
2025-09-20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