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技能论文范文(精选12篇)
英语技能论文 第1篇
1 考生答题中常见的问题
(1)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是听说读写中的重要一环。高考英语的书面表达给定了话题和相关提示, 但许多学生在写作中没有认真阅读材料和要求, 对特定的要求模糊不清, 写出来的东西东拼西凑, 不能把握要旨。还有部分同学对所给的限制性要求不能完整理解和掌握, 比如对观点评析类的试题仅仅看到一方的观点, 忽视另一方观点, 写出来的东西, 观点不清, 内容不全。甚至有部分同学试题给出的开头不用, 完全另写不符合考试要求的句子, 造成一定的失分。因此明确要点是书面表达得高分的重要保证, 它既能确保考生在写作中不遗漏信息, 又可防止考生随意乱写。
(2) 英语基本功不扎实, 造成文章问题较多, 影响文章的整体观感和审读
1) 基本单词拼写不全或者错误。在阅卷中我们就经常看到不少同学, 英文单词的拼写不准确, 许多考生甚至连题目及开头已经出现的单词都拼写错误, 甚至在试题要求中必须出现的关键词均书写错误, 这些直接影响了阅卷老师的评分。
2) 中文语言习惯的表达方式。英语的语法和习惯与中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因此熟悉英语的表达方式十分重要。部分学生在书面表达中出现了很多中式表达, 造成词不达意, 句不成篇, 影响成绩的评定。
3) 答题态度差或书写潦草。态度决定一切, 在高考英语的阅卷中我们虽然十分注重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 但对考生的基本态度也是十分关注的。有的考生仅仅抄写了开头和试题中的几个单词就停笔不写, 有的是虽有所写却未能传达给读者任何信息, 有的甚至抄试卷阅读理解的部分内容。另外, 有相当一部分考生的书面表达卷面不清, 书写潦草, 影响评分的等级。因此必须重视书写的规范性和卷面的整洁美观。
4) 文章没有层次和段落, 表达混乱。英语书面表达是给题作文, 因此必须要有一定的中心和表达完整性, 但有些考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 对写作要求也能准确理解, 但仅仅把写作当成了汉译英的考查, 把写文章变成凑句子, 句与句之间没有关联词、没有相互关照, 形成不了完整的文章, 影响表达效果。
2 英语写作能力教学与训练方法
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前提就是要掌握足够的词汇, 并准确理解词汇的含义、词性和短语的基本固定搭配, 写出语法正确且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因此, 在考前, 学生要把写作与词汇、句法和语法等语言基本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 按照以下形式多进行训练。
(1) 加强基本的记忆和背诵。英语是一门语言的学科, 这必然要求我们重视其基础的识记和强化。我们可以对历年的高考真题、月考和模拟考的书面表达所给的范例进行一定的记忆和背诵, 也可摘抄一些名人名言、各种体裁的范文等, 这样不但可以增强自己的英语理解, 而且在写作中适当引用。
(2) 掌握和运用英语的基本句型, 学会简单句: (1) 主语+谓语; (2) (主语+谓语+宾语) ; (3) 主语+谓语+宾语+宾语; (4) 主语+系动词+表语; (5) 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
(3) 学会不同句型的转换, 这样不但能保证表达的正确性, 还能提高表达的丰富性。比如尽量不要都用一种陈述的句型, 可以在自己熟悉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些倒装句、被动句、从句等。当然这一定要遵循一条基本原则必须是学生有把握且熟悉的正确的表达。
(4) 避免全篇陈述句的表达方式, 可以适当运用连接词, 使用复合句、并列句进行表达。我们可以在课文的学习中多掌握一些连接词和串句的方式, 使句式展现方式更加丰富。
(5) 由简到繁, 可先练习基本表达, 在基本表达正确的基础上增加一些修饰语和词汇。我们可以先写出最基本的句子, 然后逐一增加些修饰语, 不断丰富和完善句子让自己的表达更贴近写作的要求。
(6) 英汉互译。通过一定的英译汉和汉译英提高文章的感悟能力和水平。
(7) 根据关键词造句以及根据关键句写短文等。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可以根据一篇文章的基本给定的关键词进行有针对性的短文写作, 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表达水平和能力。
3 英语书面表达的具体写作步骤
(1) 审题。拿到题目后, 开始审题。看题目的要求是什么, 要点是什么, 特殊要求是什么。对硬性要求信息, 都最好用铅笔划下来, 以免出错, 也许你一开始会记得,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 你会不会因紧张而遗忘这些信息呢?还是小心为妙, 尽量不要遗漏或忽略任何一个字。
(2) 打草稿。有的同学怕出错, 全文都打草稿, 要注意高考时间是很宝贵的, 更何况考试留给写作的时间往往一再被压缩。也有的同学不打草稿, 这样一来容易出错, 二来边写边想, 思维不连贯, 即使思维连贯也无法审词酌句, 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 容易后悔。正确的做法是构想写作的基本篇章结构和表达要点, 罗列出最主要的词语和关键单词, 然后在试卷书面中进行串联, 这样更易把握要点, 一气呵成。
(3) 誊写。这样草稿打完后, 就要快点写了。注意, 英语书面表达的卷面太重要了, 一定要把字写整齐、写大。整洁美观的卷面往往是你获得加分的重要因素。没有把握的词和句子尽量不用, 以免弄巧成拙, 影响整体的得分。
(4) 检查。许多考生由于时间过紧, 经常忽视书写的检查。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千万不要过于自信, 认为已经写完成了就大功告成了。每个人即使很小心, 也难免会犯错误, 如单词拼写、大小写、语法、词法、句法、关联词等。这些错误会破坏我们在阅卷老师心目中的形象, 一定要坚决消灭。即使时间再紧, 请务必留下1-2分钟检查书面表达的时间, 消除隐性错误。
英语书面表达要尽量分三段式来写以使文章整体看起来且有层次性, 其中英语的开头和结尾是最关键的, 尤其是开头,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基本上, 不跑题, 遵守题目要求, 一个漂亮的开头, 一个还过得去的结尾, 2-3个高级词汇, 1-2个漂亮的句子, 书面表达分就不会低。所以, 学生要精心为书面表达拟个漂亮的开头和结尾, 以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和好感, 获得一定的非智力因素加分。
当然技能与方法是需要专项训练和长期坚持才能熟练掌握的, 希望考生在最后复习阶段, 多进行一些练习:精选一些历年高考真题或经典模拟题, 尝试写作专项训练, 在不断写作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与水平, 多请同学或者老师帮助给予评定和修改。多研究范文, 看看在结构、句型、用词等方面有什么值得自己学习模仿的。
总之,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只要我们重视书面表达, 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进行相应的专项提高就一定能写出一篇评卷老师满意、符合高考要求的好的文章, 给自己的高考和人生加分。
参考文献
[1]樊锋.活用语言材料, 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探索与实践[J].中学生英语 (初中版) , 2012 (11) .
[2]刘新民.英语论文写作规范[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 (8) .
英语面试技能 第2篇
第一节 以积极的心态准备面试
一、做好心理准备,调整状态。
在面试前就应该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佳,不要抱着“非你不嫁,非你不娶”的想法,要认为你所申请的职位就是天上飞的鸟儿,如果能打着就是你幸运,打不着也不必灰心失望,因为它本来就不是你的,是你要争取的,失败了也无所谓。这样做,有助于降低面试的重要性,减轻心理压力,使自己正常或者超常发挥。我们还有几个面试前的小帖子,使你可以得到有效的放松。
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些有关面试的心理减压方法:
1、面试大法——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面试,要做好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2、给自己加油法——对招聘单位和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评价,相信自己完全能胜任此项工作。“有信心不一定赢,没信心一定输。”
3、增强信心法——适当提高服装档次,穿得整洁大方,以改变自身形象,增强自信心。
4、放松妙法——面试前做几次深呼吸,心情肯定会平静得多,勇气也会倍增。
5、平等对待法——与主考官见面时,要主动与对方进行亲切有神的目光交流,消除紧张情绪。在心里尽量建立起与招聘者平等的关系,不要去管他的职位、级别,他和你都是有着共同特点的个人。
6、自我解嘲法——当出现紧张的局面时,不妨自嘲一下,说出自己的感受,可使自己变得轻松些。
7、建立心理优势法——感到压力大时,不妨借助间隙去发现招聘者的诸如服饰、言语、体态方面的缺点,借以提高自己的心理优势,这样就会在自觉不自觉间提升自信,回答问题时也就自如多了。
8、抓住时机法——当与对方的谈话出现间隔时,不要急不可耐,这样反而给自己留下思考的空间,抓紧理清头绪,让对方感觉你是一位沉着冷静的人。
9、缓解紧张法——回答问题时一旦紧张,说话可能结结巴巴或者越说越快,紧张也会加剧,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有意放慢自己的说话速度,让文字一个一个地从嘴里清晰地吐出来,速度放慢了,心情也不紧张了。也可加重语尾发音,说得缓慢响亮,用以缓解紧张。
10、先声夺人法——进入考场,见到主考官时,不妨有意大声地说几句有礼貌的话,做到先声夺人,紧张的心情就会自然消失。
二、了解外国人和你所应聘的外企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同样每个民族也都有其独特的性格,人们常说英国人的矜持、讲礼节、重服饰、生活死板、慢节奏;法国人浪漫、重视享受生活天真,自傲,善于雄辩,怀疑一切;日本人克己、强调服从和集体主义;美国人待人热情、开朗大方、独立进取、讲求实际、格外看重成功的价值等等。了解面试自己的是哪国人或者自己对哪个国家的公司感兴趣,有助于提前作好准备,外国人作为考官进行面试时,由于他们与我们的思维方式、习惯以及文化有所外差别,因此必须熟悉他们的理解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和理念,所以你要对该公司的企业文化、业绩、背景等等做好提前了解。在面试前不妨去公司的英文网站了解一下企业文化,这对与老板面谈会有帮助的。比如,你感兴趣的是IBM的某一个职位,一定要让人感觉到你的稳重、严谨、协作精神;若你感兴趣的是微软的某一个职位,不妨张扬一下你的个性。
另外还要做一项准备工作,要事先通过各种途径获得该企业的各种人事政策和信息,一定要详细了解这个公司具体是做什么的,你所应聘的职位是做什么的,需要什么技能和条件,最好能把相关的专业术语也记下来。比如说日本企业有的劳动合同期限比较长,这样就可能不利于个人选择更好的机会或者可能会限制个人未来的发展;有的韩国外企不怎么重视中国人才,高级管理层中多用韩国人,有志于从事高层管理的朋友可以再多做考虑。
再者,不同公司对外语水平的要求不同,有的只具备用外语接听电话的水平即可,也有的要求用外语从事
一般性工作。因此,应聘者必须准确了解应聘公司的外语使用程度和目的等信息后,再做出相应的对策。
三、写一份好的外文简历
1、一份好的简历能让人眼前一亮,可以使自己在谋职的起步阶段便获得青睐,取得面试机会。简历就类似于产品说明书,只有充分展示自己的优点才能把自己“推销”出去。虽然每个企业都期望员工能力强,可以胜任某一工作,但是对于不同的“买主”要强调的是自己不同的特点。
英语国家:遵循严格的方式
英语国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的人们喜欢干脆利落,开门见山,因此求职者应在履历开头就明确写出求职目标;他们喜欢求职者的语言富有生气且言之有物,应写上一些精确的信息、具体的时间以及体现你特定能力的具体数字;尽可能详细地写明你的工作经验,所有可显示出你能力及实际经验的信息都将在美国公司的招聘中为你加重砝码。你最好在履历末尾写上:“本人将在某一时间打电话给招聘者以确定是否可能得到面试机会”。最后一点要注意的是简历尽量简短。
欧洲国家:慎谈年龄和经验
欧洲国家的人们非常看重年龄,认为某些职业是有年龄限制的。比如在60岁时仍然去申请销售的职位,在欧洲几乎是不被接受的。因此,在欧洲国家的面试中,谈到年龄和经验时应当小心谨慎。另外有些欧洲国家会有一些特别的习惯,例如90%的法国、意大利及德国企业内部流行笔迹测试,若你的求职信不是手写的,有些公司甚至拒绝阅读。
日本:切记“循规蹈矩”
求职日企时最好在简历开头写上你的处世能力、性格特征、社会活动和体育运动特长。因为日本招聘方喜欢那些曾从事过团体活动的人;应聘日本公司,你最好在履历上最大限度地突出你所受的大学教育的细节。履历必须用日文书写,千万不要用英文。而且,日本人喜欢按时间顺序书写的履历,经验对于日本人无关紧要,因为在公司以后的工作中就可学到;要强调的是你的合作精神而不是领导才能。口吻应尽量礼貌,这一点是基本的要求。
2、前面是对于应聘一些不同国家的外企的注意事项,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一些常识。
① 勇于表现个人风格,不要拘泥形式。英文履历没有所谓的固定形式,你必须衡量自身以及职务需求,打造最能凸显优势的内容呈现方式,并且格式要自行设计。另外最好能附上求职信。
② 我们的简历要写得好,但是招聘人员看简历只是扫描式的,最初看也就是5秒种左右,第一印象不好就扔掉了。所以我们要注重简历给人的第一印象,要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③ 要记住只写有把握的,没有把握的不要写,要实事求是,千万不要夸张,外资公司是最忌讳撒谎的,一旦让他觉得你在撒谎,你就完全失去了进入这个公司的资格。
④ 尽量多替外企的面试人员着想。要始终站在阅读你简历的人的立场上考虑,简历应当容易理解,且在文化上应为其所接受,还要注意一些书写细节问题,避免语法和拼写错误。如果要在网上发布简历,最好把简历做成PDF格式,这样一般不会出现乱码和错误。
3、一些在求职信和简历上常用的英语句子
① In response to your advertisement in today’s newspaper, I wishto apply for the position of senior clerk in your esteemed firm.(获悉贵公司在今日的某某报上刊登广告招聘高级文员一职,现打算应征。)
② I will graduate from college in July of this year and I have heard that perhaps you might need an accountant with considerableexperience working with companies such as yours.I would like toapply for the position.(我将于今年七月份从大学毕业,据悉贵公司有意招聘一名具有相当经验的会计,打算应征。)
③ I wish to apply for the position mentioned in your advertisement in today’s newspaper, I hope to offer my services.(拜读贵公司今日在某报上刊登的广告,本人特此应征。)
④ I am thirty-six years of age, and have had ten years’ experience in my present job, which I am leaving to better myself.(本人今年36岁在目前的工作岗位已有十年工作经验,准备离开目前职位,谋求更大发展。)
⑤ I work as assistant editor on a trade journal in the food field, where my tasks included a great deal of interviewing and personal contact with members of the industry.(我曾在某贸易杂志担任食品方面的副编辑,主要工作还包括对工业界的人士 进行访问和与他们进行个人接触。)
⑥I am a graduate of Peking University.I won a scholarship and the first prize in speech contest in the University.(本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在校期间曾获得奖学金和演讲比赛冠军。)
⑦ The salary I should require would be 30,000 a year.(希望年薪能达到三万元。)
⑧ My reason for leaving the company is that I wish to get into the trading business.(本人离职的原因是希望在贸易行业方面有所发展。)
⑨.Should this application meet with your favorable consideration,I will do my best to justify the confidence you may repose in me, office for a personal interview at any time that us convenient.(假如贵公司能考虑我的申请,本人将尽自己最大的忠诚和努力,在任何方便的时候都可进行面试)⑩ I am skilled in typewriting and shorthand and have attained a speed of eighty and sixty words per minute respectively.(本人精通打字和速记,速度分别为每分钟80字和60字。)
第二节 面试的一般流程
目前,随着新一轮大学毕业生求职高峰的到来,备战英语面试正逐渐成为很多毕业生的求职重点工作之
一。新橙英语培训中心专业商务面试课程教师Chie介绍说,英语面试的基本流程是差不多的。一般包括三轮:
第一轮面试一般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的人员担任考官,他们会从你的个人简历出发,询问一些有关个人的问题,比如请你用英语做一个自我介绍。有些公司也会有一部分英语笔试,主要考查应聘者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第二轮面试则由部门主管经理出面,有关业务方面的问题是面试的重点,所以英语面试也从个人情况转向了专业领域。比如应聘市场部,则应聘者通常会被要求谈一谈以往最成功的一个案例,或者自身的业务强项等。最后一轮面试一般就是和公司的总裁面对面了。外企的总裁一般是老外,当然面试就变成全英语的了。总裁询问的问题一般会和公司的精神、企业文化有关。
第三节 应对面试中的各种难题
中文面试仍然让人战战兢兢、提心吊胆,就更别说英文面试了,英文面试中最常见的问题是开不了口。上海最近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培训,8成以上求职者对英语面试感到担心,其中因词汇缺乏、担心用词不当而不敢开口的又占到6成以上。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大学里学习英语时并不注重口语,往往是看的明白,说不出来,面试时就会吃亏;而已有过外企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也谨慎
地表示,不同岗位涉及的英语都不一样,即使自己现在说得挺流利,跳槽后也未必一定行。
一、“哑巴英语”如何面试
如果你很长时间不接触英语,又想在短期内熟悉英语,掌握常用句式。建议你采用学生们应付考试最直
接、最通常的办法。
1、在临近面试的几个星期内,每天看一些难度适中的英文资料,找出一篇熟悉单词最多的文章到没有
人的地方大声朗诵20分钟左右,培养语感。
2、结合可能会提到的问题,用中文写下相应的答案。假设自己就是考官,你想问考生哪些问题比如:“请介绍一下你的个人经历”、“说说你的家庭状况”、“你为什么要到我们公司应聘”、“你对公司了解多少”
等大大小小凡是能想到的问题,写下自己的回答。
3、用英文翻译上面的问与答。翻译的时候越规范越好。当你翻译没把握的时候,一定要翻看词典、语
法等工具书,或者向别人请教。
4、背诵及模拟考试。自问自答地进行实战演习,以便更好地适应面试。这时候你可以借助一面镜子来训练自己说话时的表情。除此以外,你不妨在平时和几个水平相当的同学结成英语会话伙伴,针对求职常用语以及日常交流话题进行练习,互相提提问题,达到彼此促进的效果。最好是男女搭配,这样能够活跃
气氛,会话题材也会更广些。
另外,对于社会上常见的口语训练方法,比如听磁带、背对话等,就不一一列举了。如果时间允许,当然
是越早准备、花的时间越多越好。
二、怎样做自我介绍
尽管有人认为面试时做自我介绍不流行了,但是准备一份正常语速下3分钟长度的英文自我简介是必要的。就像面试中的所有问题一样,回答这种问题时也应该侧重回答面试官最想知道的内容。自我介绍大致应包括4项内容。也就是成长背景、学历、经历以及现在状况。面试人员想了解的是候选人的成长背景(包括家庭背景和文化背景)、学历(主要是都学到了什么)、经历(在哪里、曾做过什么)以及现在状况(现在是否正在工作、在做什么)。在自我介绍上应注意的是,不要着重于上述4项的某一项,在其上过多地占用时间。
如果是外国人进行面试,就应该特别注意在成长背景中不要过于具体地说明家族关系。
选择自己最引以为傲的经历叙述,或介绍自己的长处。面试人员一般会接着你的自我介绍发问,因此在做自我介绍时最好不要讲那些特别难于讲清楚的事情因为一般人的英文水平只够应付普通会话,更何况身处高度紧张的面试氛围中,哪里还能够应对自如。自我介绍不需要面面俱到,因为在你曾经提交的资料中,已有详细的介绍,所以力求在面试中突出重点。另外一点要注意的是,回答的时候切忌语速过快,英文面试的第一目的是让国外主管了解你,最重要的是展示你的综合素质,绝非单单的语言能力,所以应该首先
力求表达清晰。另外语速过快容易给人不自信、不稳重的错觉。
三、面试的各种形式
1、口语测试。英语面试侧重对候选人的英语运用能力、交流能力进行测试。面试中的英语部分以考查应用能力为主,所以应聘者在面试当中最需要的是自信、敢说。不妨尽量采用简短明了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小组讨论是英语面试的重要一环,在这个过程中,面试者会被分为几个小组,互相交流介绍或讨论“案例”。这一部分通常包括阅读材料,讨论问题和解释问题。讨论以及解释问题时可以使用中文或英文。最后可以几个人各自分工全部上场,每人回答问题的一个部分,或者从小组中指派一到两名作为代表上场解释问题。通过小组面试,能够考察出应聘者的交流、合作能力和展现自我实力的能力。事实上,中间互相交流的部分和最后展示的部分同样重要。一般来说,小组讨论形式的面试其目的主要是要了解应聘者在团体中的工作反应。进一步说,面试官更多的是希望了解应聘者面对指责的态度。
2、在外企的面试中笔试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想必大家都已有所了解。
其一是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它能够测试出一个人的性格,面对压力和挑战的承受能力和其他一系列职业特征品质。在面试中它虽然只是作为参考因素,但往往在最后时刻对于你最终的去留有决定性的影响。其二是逻辑类题型和智力类题型。这类题目多在笔试时出现,内容多种多样,如脑筋急转弯、趣味数学等等,题目主要是考察你的思维能力,有时候根本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关键是你在回答中体现出来的思路。从
这点来说,解答的过程更加重要。
3、游戏形式的面试。联合利华在招聘中就运用了游戏形式的面试,联合利华人事部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参加游戏的人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但在游戏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本质的东西,在简历和面试中是无法体现的。游戏虽然轻松但在外企招聘中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联合利华在每年的员工招募中有80%的人都要经过这种看似无碍大局的游戏,目的都是要在自然状态下给每个应聘者以充分的展示机会,同时,企业也从中选择出与岗位契合的人。与联合利华在招聘中一样,目前,诸如摩托罗拉等大公司也都在采用“游戏”中选择的方式进行人才的考核。想来,进入外企在写简历、跑面试的同时还要会做越来越多的“游戏”,但决不要轻视这些看似有些小儿科的“游戏”,因为它们绝非只是“简单的游戏”。游戏往往考察
到你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还会考验你的意志、品质等。
面试的形式尽管很多,但是不外乎是设置困难情景考验个人的种种品质和能力。这时候你可不能掉以轻
心,那么在外企的面试当中要注意的是哪些事项呢?
四、外企求职的注意事项
很多人或许都有应付古怪面试题的准备,但不少人尽管做面试题很成功还是不明不白地落选了。这是为
什么?我们总结了多位外企面试官指出的求职失败者的陋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迟到失约 这不但会表现出求职者没有时间观念和责任感,更会让面试官觉得你对这份工作没有热忱,从而对你的第一印象大打折扣。
2、数落别人 特别是不要数落原单位的不是,比如薪水过低、原雇主不能知人善任、同事间勾心斗角等,将自己跳槽的原因全部推到原单位的过错上,这只会让面试人员觉得你容易记仇、不念旧情和不懂得与人
相处,反而更会导致面试官的反感。
3、英文中夹杂中文 千万别把这一招用到面试中,没有哪个面试官会对英文中夹着中文的求职者有什么好感的。想不到用什么词的时候,可以用“well”、“however”这样的过渡词来给自己停顿和思考的时机,同
时,还能使自己的表述显得更口语化一些。
4、说谎杜撰 这样做的求职者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就是作为一个著名的外国公司,诚信是做人最起码的要求,任何雇主都不会雇用没有诚信、随便撒谎的人作为自己的员工。即使在面试现场能蒙混过关,但谎言一旦被揭穿,那么你的很快就会遭到解雇。因此,面试时千万要实话实说,不能无中生有。
5、准备不足 无论你的学历怎样高,工作经验如何丰富,当面试人员发现求职者对申请的职位知之不多,甚至连最基本的问题也回答不好,第一印象自然大打折扣。面试官不但会觉得求职者准备不足,甚至会认为他们根本无志于在这方面发展,至少是对公司面试不太重视,所以面试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6、太过啰嗦或者简单 面试的目的是了解你的简历上不能体现的能力,你在推销自己时切忌滔滔不绝、喋喋不休。否则,面试人员会觉得你不善于抓住问题的重点,总结归纳的能力太差。但是有的求职者由于胆怯、害羞或者紧张等原因,在回答问题时只有一两句,也是不可取的,应该尽量做到谈吐自如,充分展
现自己的能力,抓住机会。
7、欠缺目标 外资企业非常看重员工自身的职业规划,如果你的求职目标太多,某个岗位不适合就希望到另外岗位工作的话,那就会给面试人员留下该人没有明确事业目标的印象。虽然一些求职者的其他条件不错,但没有事业目标就会缺少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来讲就会给企业带来损失。面试官倒宁愿聘用一
英语技能论文 第3篇
关键词:多听多练 分散训练 集中训练 听主要信息
近年来,英语中考的听力分值一直居高不下,而在广大农村中学中,听力又普遍是一个薄弱环节。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和应试技巧。那么,如何培养英语听力技能、提高英语听力技巧呢?我认为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点:
一、把功夫下在平时,让学生多听多练
听,最好听地道的英美国家人士的发音。可以听录音、听英语广播,也可以收看英语新闻或其他英语节目,并尽可能用英语进行会话和思维。长期坚持,就能达到掌握语言、训练语速、增强语感的效果,从而提高听力技能。
二、要重视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
首先是语音的训练和朗读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让学生反复模仿录音,加强重音、弱读、连读,不完全爆破,句子语调等语音知识训练,有效提高辨音能力。其次要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凡是学过的单词,都应该根据语音规则,熟练掌握。词汇量大了,朗读技巧也掌握了,听力技能自然也就提高了。
三、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训练学生的听力
教学中要坚持用英语交流和讲解,让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还可举办“英语角”“英语故事会”等活动,使学生置身于一个良好的英语环境中。
四、预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听
在进行课文听力训练时,要根据课文内容和难度大小在听之前提出难易不同的问題,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促使学生集中精力捕捉信息和快速处理信息,然后做出准确判断。这种有目的、有准备的听,有助于学生辨清语音,听准内容。也可以简介背景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听的欲望。
五、分散训练和集中训练相结合
由于听录音要求学生精力特别集中,时间一长就容易疲劳,所以分散训练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办法。把听的训练分散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给学生布置听的预习作业,以便学生听不懂的做下记号,在上课时重点听讲、学习。在介绍和操练新的语言项目时,也要边说边做动作或表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的语言知识,指导学生掌握正确发音。在教课文时要坚持听说领先,让学生在听和说中理解课文,就课文内容进行对话,并组织学生用英语复述课文。分散训练虽然有效,但它不能迅速明显地提高学生的听力,因此必须通过集中训练才能保证训练的时间和强度。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做到因材施教。
听力技能提高了,那么怎样掌握听力应试技巧呢?
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排除一切干扰因素
应试前要尽力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做到沉着冷静、自信,保持良好的心境和清醒的头脑。试卷发下来后,要先审题,迅速地浏览一下题型和题目要求,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切忌过度紧张,力求避免应试过程中的失误。
二、听准关键词,把握整体意思
听力测试中,短文的开头和结尾中的有些词句很重要,有的是本文的中心思想,有的是本文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重要内容,因此应对这点多加注意。应试中听到的陌生的词和词组,要一带而过,要把思想高度集中在整体内容上,把握整篇的主题和重点内容。最好先在草纸上边听边简单地记录主要信息。这样,既可防止遗忘,又能迅速掌握该句大意。
英语技能论文 第4篇
一激发兴趣, 树立信心
保持良好的心态, 对于听力技能的培养与提高十分重要。激发兴趣是保持良好心态的手段之一。学生有了兴趣, 一切困难都是如“走泥丸”一样容易。在课余播放一些经典的英语歌曲、影片、动画片, 并与之讨论;听一些英语新闻, 了解现实社会, 让学生在听说中学习, 在快乐的氛围中成长, 就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不断地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 学习的自信心自然而然地就树立起来了。同时也明确告诉学生, “听”是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 要加以重视, 但不要畏惧。对于较难的听力材料, 只要正视它, 经过持之以恒的训练是可以征服的, 若有必要, 可以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听的兴趣。
二狠抓语音知识的习得, 打牢语音基础
语音知识是英语老师的基本功。在提高自身的前提下, 教师首先要认真教好音标, 严格把好音标关。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 音标基础的好坏, 决定了语言、语调的优劣。学生从一开始就打好语音基础, 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其次, 要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传授语句、音、节奏、音变、连读以及语调等知识, 加强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第三, 要让学生经常听并跟读英语磁带, 模仿磁带上英美人士的标准读音。这些语音知识的习得, 需要老师与学生、学生与英语磁带反复地磨炼, 在错误中纠正, 在纠正中反复, 在反复中巩固, 在巩固中养成习惯。
三加强听力技巧训练, 养成听的良好习惯
平时, 教师在带领学生做听力训练测试题时, 应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 放松情绪, 集中精力
首先要让学生树立信心, 克服紧张情绪。在听力测试题发下前, 先让学生深呼吸或闭目养神等, 这些都可以使学生的心情平静, 继而进入最佳答题状态。
2. 抢读听力内容
学生在领到听力训练测试题后要抓紧时间浏览听力部分, 看看是什么题型, 有什么要求及选项的意思等。应充分利用好放录音前及中间的间歇时间, 先看听力题的题干和选项, 根据所给材料, 分析猜测录音中所涉及的内容, 做到心中有数, 这是在听力测试中应该掌握的很重要的应试方法。
3. 预测听力内容
第一, 听前预测。一要根据题干中的语音信息进行预测;二要抓住关键的词语进行预测。语言交际离不开语境。比如:在学校, 常出现教师与学生的谈话, 谈论的内容通常为学习、考试、作业等问题;在医院, 常出现医生和病人的谈话, 谈论的内容多为病情、治疗、健康等问题。这样我们可以从题干中获取某些方面的信息, 预测对话的语境、人物身份及对话的大体内容。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回答询问对话发生的地点、谈话人之间的关系及各自的职业等。对于一些询问说话人行为状态、事件原因以及推断性的题目来说, 所给选项的句子一般较长, 预测信息较难。对于这类题目可采用比较选项, 分清相同点和不同点, 特别要注意选项中重复出现的关键词汇, 从关键词入手, 对要听的内容进行预测。
第二, 听中预测。听时要带着问题去听, 抓住关键信息, 分析对话的语言环境、语言表达方式、谈话态度以及是否涉及东西方文化差异、风俗和语言习惯, 还要注意问与答之间的关系。
第三, 听后预测。预测活动贯穿于听力理解的全过程。学生在听完听力训练测试题后, 应前后联系, 利用后面听到的信息, 补充前面信息中的疑问或漏听的信息, 并加以推理、分析和修正, 从而提高理解的准确度。
4. 把握细节, 准确答题
第一, 在听力训练测试中, 遇到听不懂的地方, 不必惊慌, 不能只考虑此题, 应随着录音听下去, 听好后面的内容, 集中精力捕捉后面的信息, 不可顾此失彼。
第二, 随听随记, 把握信息。听力材料中的一些日期、数字、地名、人名等细节, 应随听随用笔记录下来, 只凭大脑记忆是远远不够的。记录时应提纲挈领, 关键词、句可用一些自己认得的符号代替, 这样可以提高记录的速度, 及时把握信息, 节省时间和精力。
第三, 听透材料。听力题材料听完之后, 一定要回顾全文, 认真核对答案, 看用词是否有误, 还应注意大小写、单复数、时态等。对于难点、疑点材料中所涉及的语言知识、语言现象等, 如果没弄懂, 就要再继续听, 直到听懂为止。
四听力训练日常化, 课堂教学日常化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尽量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这是听力训练的出发点, 也是最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其次, 在课时安排上, 应尽量做到每节课都有新的听力内容, 可以是课文, 也可以是课后听力练习或者是你自己精选的听力练习。不论是何种材料, 一定要设置问题, 按要求去做;再次, 要切实利用好与课本配套的同步听力及练习册、目标测试中的听力训练内容等, 要坚持随着教学进度进行训练。
英语师范技能大赛教案 第5篇
教案
1001 左汾瓒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熟练使用一般过去时态,使时态和时间状语保持一致。
2.学生能够熟练询问别人过去所做的事情,或表达自己关于过去时间里某些安排的看法。
3.能够掌握动词原形变成过去式的变化规则。4.能够运用一般过去时态完成简单的写作练习。
二、教学内容:
1.语言知识:(词汇、句型、功能意念、语法)(1)掌握词汇
(2)句型:1.What did...do last weekend ? 2.Who/Where did...?学生学会使用一般过去时态。
(3)功能意念:Talk about past events 学会讨论过去发生的事情。
(4)语法:1.动词的过去式;2.what,who.where引导的一般过去时的特殊疑问句。2.语言技能:(1)听、说、读、写
三、教学难点
1)一般过去时态基本结构 2)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
3)学生根据实际情境需要真正开口讲英语。
四、教学流程
1)与学生讨论周末喜欢的活动,引出已学的What do you do on weekends? I do my homework/do my project/clean my room/play soccer/play tennis.以学过的知识引导,课堂参与度更高,易勾起学生兴趣和积极性。2)口语训练,教师与某学生先示范对话,同学之间模仿,进行一问一答。What do you do on weekends? I do my homework; play soccer/play tennis...2)新课学习
(1)利用图片,设置情景,引出一般过去时态
(2)引导学生发现动词的变化
(3)引入更多情景内容,引导学生发现动词的变化规则
(4)教师帮助学生注意过去式的发音是/t/,/d/还是/id/,教读动词过去式。3)学生活动,展开情景对话
(1)跟老师熟读句型学生练习对话,强调疑问句里助动词用did,如:
(2)两人一小组仿照示例练习对话,学生上台表演,如: 4)复习句型和Grammar Focus 5)布置作业
(1)熟读并扩展对话,准备下节课表演
(2)熟悉动词过去式变化
英语快速阅读技能的培养 第6篇
一、生词问题的解决
在实践当中,影响阅读速度的最大障碍莫过于生词了。跨越生词障碍可以通过猜测词义来解决。猜测词义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根据语境、定义标记词(means,refer to,…)、重复标记词(in other words,thatis to say,…)、列举标记词(for example,such as,…) 以及同位语、同义词、反义词或常识等。
比如:A middle-aged professor said thatmatter how much he gave her for the household expenses,she always ranshort. 在此句中我们很容易猜出travagant的意思是"奢侈,浪费",因为从句中说"不论他给她多少钱作家务开销她都不够花"。
又比如:Prometheus stayed chained to the rock for many years.Then atlast the mighty her cules came forth and broke the…在这段话中有前面的stayed chained作提示,还有我们熟知的希腊神话里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以及大力神赫格拉斯解放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使我们很容易想到,bonds这个词一定是“锁链”。
有时很难猜出一个词的真正意义,这时只要我们能看出它的词性、在句中的作用,不影响阅读就足够了。 例如:A German told me that all over China will give you higher blood pressure. 我们不难看出gourmet是一种能吃的东西,至于它到底是什么,完全可以不管。
这样,解决了生词问题,就为以后的快速阅读扫除了障碍,铺平了道路。
二、培养成组视读的良好习惯
在阅读过程中,常见有人总是一个词一个词地读,且常伴有一些习惯动作:用手指、 摆头等,这些都是速读的障碍 。成组视读是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它首先要求把所读的句子尽可能分成意義较完整的组群,目光要尽可能少地停顿。试比较:(1)DO/you/read/word/by/word?(目光停顿6次)(2)Can you read/phrase by phrase?(目光停2次)其次,读的时候不要把目光停在第一个词上,而应停在第二个词上;用两眼余光看这个词两侧的词。眼睛不要盯在字行上,要高一些,这些映入眼帘的便是词组而不是单个的词。 第三,读的时候要少眨眼、不摆头,只要眼球来回转动就可以了。保持坐姿端正,书本应放到眼睛正前方 ,眼睛与书本距离大约一尺为宜。这样才能保证 同一适当距离、同一视角范围内尽可能多地摄入文字信息。第四,成组视读的关键在于它既不是默读(心读)更不是朗读,而是通过目 光在英语与大脑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即英语思维。这是一个简捷快速的过程,不经过大量阅读训练是无法得到。
在快速阅读过程中,成组视读是一种良好的阅读方法,既提高了速度又有助于理解。但有的文章在特定的条件下(比如时间短 、文章又很长)要求阅读者要有更高的阅读技能,这需要长期大量的训练。
三、合理使用跳读和略读的方法
在阅读过程中,熟练的阅读者能根据自己阅读目的、读物内容和文体调整阅读速度,并利用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借助尽可能少的文字信息进行选择、推 测和推理,必要时还可跳出读物客观地判断作者意图。这便是跳读和略读。跳读和略读的关键是要抓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以及各段的关键词和主题句。主题句可能在各段开头,也可能出现在结尾。
英语作业点评微技能浅析 第7篇
关键词:情感联系,教学微技能
一、英语作业点评的必要性
(一) 英语作业点评是发挥老师点评能力的良好平台
老师点评能力是英语老师最起码的教学微技能。写好评点的方式和要求有许多, 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作业点评要“丰富多彩”, 作业评语使用的语言要尽量与学生的语言水平相当。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已学单词、短语、句型、时态等, 也可以用即将接触的语言。当然, 更重要的是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情绪、个人爱好、学生习惯及英语水平等, 以便言之有理、以理服人, 这样才能写出激励人的好评语, 促进学生各方面协调发展。
(二) 英语作业点评是对学生实行素质教育的需要
英语作业点评是作业批阅的一种方式, 也是英语教学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业点评可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是师生对话的一种方式, 它便于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 便于教师因材施教, 个别指导,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英语作业点评是师生情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英语作业点评是教师向学生们表达的关注和爱护, 它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 一个恰当而适时的点评, 不仅仅是对学生作业完成质量的评价, 更是给了他们一份鼓励, 一份信任, 让他们对学习英语时刻充满信心与兴趣。这样, 会使优秀学生更上一层楼, 使暂处中游或落后的学生改正错误, 发扬成绩。更重要的是, 实事求是讲究策略地评价落后学生及其作业, 能使他们克服对英语学习的畏惧心理, 重拾自信, 努力从后进变成先进。在给学生写评语时, 老师应仔细揣摩, 因为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成绩和心理情感各不相同, 可以把作业本变成师生交流的平台, 拉近师生的距离, 使学生们由喜欢这位老师转变为喜欢这门学科,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英语作业点评的目的
对学生而言, 强化英语应用的评价标准、了解所表现出的优缺点, 了解自己的水平能力和被认同的程度, 对自己的表现是否得到鼓励和鞭策。
对教师而言, 培养锻炼应用外语教学理论原则、观察学生应用英语交际和处理事情的能力、分析和提炼优缺点、英语即场笔记和点评能力。英语作业点评的综合目的就是:刺激鼓励 (包括高分, 鼓励, 成就感) 、目标导向 (包括优秀标准, 改进之处, 薄弱环节) 及合作学习 (包括合作产能和解决问题) 。
三、英语作业点评的微技能
教师除了懂得现代外语教学理念、原则和评价标准外, 教师还需要有观察与记录、分析与归纳、微观与宏观评价的能力, 因此, 教师平时要不断积累评教评学和评讲经验。注意培养以下五种能力, 即 (一) 观察与记录的能力 (二) 发现与分析的能力 (三) 归纳与评价的能力, 包括细节微观评价和总体宏观评价的能力 (四) 寻找亮点的鼓励能力 (五) 指出不足的策略能力。
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点评时, 应对他们采取不同的策略, 应用不同的点评微技能。如对差生的作业要批评, 但更要多鼓励。一份差生的作业中可能有各种各样的语法错误, 但是主要内容也许很好或书法很不错, 只有点评才能给学生以恰如其分的评价, 使他们真正看到自己已取得的成绩, 存在的缺点和努力的方向。对优等生的作业表扬中要有指正。教师可通过评语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如增强创造力等。对中等生的作业应该慎重评价。他们往往是大错不犯, 小错不断。在他们的评语中要多点督促, 因为这一类学生往往就缺少那么一点“推动力”;有些学生比较马虎, 经常犯拼写错误。对于这类不大不小的问题, 一个个批改不仅费力而且没有必要, 但也不能视而不见, 提出要求是良方。
另外, 老师要充分利用英语课程作业点评标示缩略语, 利用好作业点评标示缩略语, 可以避免罗嗦累赘, 达到言简意赅的功效。如
Error or Mistake语病
awk.代表awkward expression语句不通顺
cap.代表Use capital letter.应该大写
CE代表Chinese English中文式英语
总之, 老师给学生英语作业点评并不难, 但做到恰如其分的点评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不仅要求老师有较高的英语知识和灵活应用英语的能力, 还要求老师深入地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 个人爱好, 思想情绪, 生活习惯和英语水平等等, 不断积累点评的微技能, 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言之有物, 动之有情。只有这样, 才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试谈语言学中的"主题"问题》,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05期王军利, 刘静
[2]《英语教学法》, 胡春洞高度教育出版社
高职英语听说微技能训练 第8篇
英语听说(listening and speaking)即听有声语言,并对其理解的能力,同时针对所听到内容进行口头的应对。在英语听说读写译的五项技能中,听说对学习英语至关重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交际的工具。英语的听和说类似电脑的输入和输出,只有听得懂才能说得出,听和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通常要参加全国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英语听力占到35%,高达249分;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资格参加口语测试,只有四级成绩达到550分、六级成绩达到520分才有资格,由此可见英语听说对高职学生的重要性。
二、目前高职大学生听说存在的问题
对大学英语听说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障碍,决定对策就显得十分必要。由于听说交际能力是语言多种能力的综合反应,目前学生在听力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
1. 缺少必要的听说技能。
对人物、地点、时间和事件等进行意义辨别的能力弱;没有很好掌握英音与美音的差别。因此,学生在听力中,词义的语境判断差、猜字的技能技巧低、主要内容抓不住、重要细节也捕不牢。有的学生在做听力时,由于缺乏正确的听力习惯,他们往往在脑子里将听到的东西先译成汉语、用汉语进行思维理解,缺乏用英语直接思维的习惯,不能做到边听边理解边记忆,无法要将听懂并且理解了的信息迅速联系起来形成连贯的记忆,最后将全文的要点通过一定的联系有机地统一起来。听不懂也就谈不上说了。此外,相当多的同学课外没有养成收听英语录音、电台,收看电视、录像的习惯。由于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听说水平的提高就会成为泡影。
2. 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不够。听力内容涵盖社会生
活的各个方面,涉及人物、历史、科技、景观、教育、医学、体育、日常生活等诸多领域。如果缺乏对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以及文化差异的了解,学生就会错误地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去理解,因而造成一知半解,甚至完全错误的结果。比如在21世纪大学英语听说教程3中Unit 5中Passage2主要讲New York City,如果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比较了解纽约的市区构成、辖区内主要国际机场以及Broadway(百老汇)的话,那文章后的问题基本不需要分析直接可以给出答案,但是学生却对此内容不熟悉,从而造成听力错误。
这个问题在口语中的体现就是学生在和外教交流时很难找到合适的话题,即便找到话题也很难进行长时间的对话。由于中西文化存在较大差异,那么我们在交流时选择话题要谨慎,要了解文化禁忌,多方面了解英语国家的人的生活,文化背景,喜好等,要有得聊,并且大方地聊。西方人不喜欢探讨个人隐私、财富、年龄等,我们在聊天时就要尽量避免。例如:我们知道巴西人酷爱足球,但是我们在和他们交流时却尽量不要探讨足球,这是因为他们虽然热爱足球但是他们可能崇拜不同的球队俱乐部或者球员,为了避免争端,就不要去探讨。
3. 学生心理素质欠佳。
听力稍瞬即逝,无法像阅读那样进行反复阅读。当学生处于不自信、消极的心理状态,或者遇到语速快、背景噪音强的听力时,或语音不地道时,学生往往变得焦虑和紧张。与此同时,他们有时把听力的难度想象得过大,认为听力是坚不可摧的堡垒,从心理上排斥所要听的内容,结果影响对听力内容的正确理解,甚至有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同学直接放弃考试中的听力部分。在进行英语交流时,中国学生大部分很害羞,要面子,不喜欢张嘴,怕出错,所以造成我们目前学习“哑巴英语”的状况。
4. 语法、习语掌握不扎实。
大学英语听力中包括大量的Note-taking练习,有些是需要填写完整句子,有些只需要填写部分重要词组或单词即可,所以有些听力是不需要完全掌握全文内容的,只需要关键词组就可以了,甚至可以根据固定词组等来判断。部分学生没有扎实的语法功底与习语积累,所以在听时他们往往会因为概念模糊或者错误理解句子的语法结构而误解句子的本意。
三、听说培养模式与训练技巧
听说问题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深层次的综合理解的能力问题,因此听说训练的技巧应该是多方面的:
1. 激发兴趣,增强听说动力。
课前让学生听简单的英语歌曲,并让学生完成一两道歌词填空题,或让学生跟唱;也可以让学生听英语小故事、笑话等,故事讲述可由学生或老师进行,然后要求其他同学复述或者概括;还可让学生听前一节课的摘要,也可听童谣、小诗,让学生模仿练习语音、语调和节奏、学会连读等多种朗读技巧。其次要求学生在上课前进行即兴的小演讲class report,即针对每天发生的时事要求部分学生面向全班进行讲述或点评,提高学生的胆量和自我表达能力。
课堂上教师设计一些听、说游戏活动,寓教于乐,寓乐于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多给学生实践和动手操作机会,培养参与意识,激发兴趣。比如在听说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奖惩游戏,表现不好的同学可以被要求到讲台上用英语来描述班上某个同学,然后让其他同学来猜是谁;或者大家想出一些描述性的形容词,然后让该同学进行表演等,既可以活跃气氛,又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2. 营造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虽然中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国际交流也随之不断增多,对外开放政策也将进一步深入,来中国经商和学习的外国人也会明显增加,但学生们利用外国人来学习英语的机会毕竟不多,大多数学生主要还是在课堂上学习英语。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多使用英语,让学生从听懂课堂英语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英语听说训练。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英语基础薄弱,所以要求老师在授课时可以多使用简单英语,尽量不要说汉语。另外,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与老师互动时也要使用英语。比如:老师提问一个单词的意思和用法,可以让学生举出已经学过的同义词或近义词来解释词语的意思,甚至可以用简单英语来诠释。
保持自己的口语状态,可能你没有机会跟外国人面对面,但是自己可以模拟电影的片断,模仿语气语调,这个过程是不能间断的,作为口语的练习者和老师都不能间断的,否则感觉是练不出来的。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已经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实验室和校园广播信号接收器,可以大量播放外国电影、歌曲、新闻等,随时随地让学生接触到英语。课后利用学校广播,开辟一个英语小栏目,每日半小时,使学生在课堂外也能听到英语,听的机会多了,有了兴趣,耳朵对所听的内容就感觉熟悉。此外,举行适当范围的听说竞赛,如在年级范围或全校范围内,利用竞争和集体荣誉激发听说兴趣。
3. 听说写相结合。
听读结合。对文字材料边听边读有助于增强语感,识别语流。听读结合能使词句的音、形、义在记忆中迅速统一起来,减少判断误差。学生在朗读时带着MP3跟读,开始时可以看着文字材料跟着录音读,然后不看文字材料跟着录音读,最后凭语感独立与录音同步朗读。听力的好坏往往与阅读有关,书读得越多,词汇复现率越高,对常用词语就会越熟悉,在听时就可以免去把英语译成汉语再理解这一心译过程,直接去领会理解所听到的材料的内容。
听说、写结合。听写练习是提高听力水平的必不可少的一环。听写是一种限时性强、输入量大,学生听写时需要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其所有语言知识。在听写过程中,学生只有直接理解,直接记忆,才能把所听到的内容完整地记录下来。说写结合也是很有必要的,老师在进行听说教学时不妨让学生进行说写结合,比如我们在讨论一个话题时,很多学生觉得很突兀,没有什么好说的,这时不放先把话题当成一个作文题目,简单的列个大纲,问题分为几个大的方面,每个方面写出一两个关键词,然后对着大纲来丰富内容就相对简单,其实写的过程是一个整理思绪的过程,这个方法我们仅限于课堂中使用,在日常的交际过程中很难达到。
四、结语
总之,听说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它是外语学习的各种知识与各种技能的综合运用。我们弄清楚听说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听说训练策略,在学生了解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基础上,让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正确的听说技能,真正达到为交际而学习英语,而不是为考试而学习的哑巴英语。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175.
[2]黄丹.论听力微技能的培养[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4):52-57.
英语听说技能训练方法初探 第9篇
本人总结以往的教学实践, 就如何开展听说技能训练提出以下观点。
一、开展听力训练
1. 教好语音音素, 把好语音关。
学好语音音素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语音的好坏直接影响听力水平和口语表达效果。因此, 从字母读音做起, 充分重视字母读音和语音音素的正确发音, 尤其是在教学Book 1 Starter Unit 1-3时, 要充分注意语音教学。以后, 在各个学期的教学中教师用地道的语音语调去影响学生, 去感染学生, 为学生做出示范。
2. 了解语言的语音现象。
随着语言材料的增多和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知程度加深, 让学生适当地了解句子重音、节奏、音变、连读及抑扬语调等语音现象。正确引导学生感知这些语音现象, 并逐步培养其听说技能, 促其形成英语语感。在这方面, 应从单词读音做起, 特别要注意含有双元音音素的单词读音。其次要注意句子重音和节奏。要让学生读准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多音节词。通过反复听、读, 体会英语句子的重音, 感受语音语调, 并跟着模仿。在训练意群和节奏上, 可这样进行:
(1) 在已有的材料上根据所听到的内容标出句子的意群。实践中发现, 指导学生正确划出意群对帮助学生正确感知所听句子, 培养学生如何去听别人所说的句子有着积极作用, 这些对于说的技能也同样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学阶段, 多数英语句子都包含着主谓、谓语、宾语、介词短语、副词及副词短语、动词不定式短语以及少量的从句、分词结构等。学生了解这些语法现象对其正确划出句子意群, 正确理解句子意思大有益处。
(2) 听录音材料和听别人说的话语。此项训练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听教师或同学的话语, 二是听录音材料。无论哪个方面的训练, 都要坚持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原则。训练时,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培养他们正确用脑、用手, 注意讲话人的眼神、表情、肢体语言等。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快速捕捉所听句子信息的能力。
(3) 激发兴趣, 增强听的动力。
学生对听能训练产生兴趣的主要动力就是能听懂别人的话, 知道别人说的是什么, 能就话题进行讨论, 并就一些观点进行评论或辩论。即达到能交流, 能沟通的程度。特别是能够与外国人接触、进行简单的沟通和交流, 这对建立他们的心理优势, 树立自信心,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大有帮助。因此, 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要让他们喜欢听、乐意说。
二、开展说的技能训练
开展活动是进行听说训练的有效形式。活动中适当的活动方式是进行听说训练的有效途径。在开展说的技能训练时可以这样进行:
1. 开展Jigsaw训练活动。
假如全班有40名学生。可以让学生按顺序1~4报数。这样全班可分为10个组, 每组均含有1、2、3、4号。活动中, 让其中一个学生讲故事给其他学生听。讲故事的学生练习说的技能, 比如整体构思、语言组织和语言描述能力、语音语调、语速节奏等。听的学生练习听的技能。比如捕捉句子信息能力、对不同语音语调适应能力、记忆力、理解能力等。一段时间后, 教师让全班学生重新组合。凡报1的学生为一组、凡报2的学生为一组, 依此类推。这样全班又重新组合为4个组, 每组10个人。每组指定1名学生说出其在原来小组听到的故事, 即转述、复述、描述或说出故事梗概, 也就是让学生说出他在原来小组所听到的内容, 说得越详尽、越具体越好, 其他学生听, 教师根据时间决定发言的人数。重新组合后的小组学生来自不同的组别, 说的内容不一样。通过活动, 学生既能练习听说技能, 又能实现资源共享。
2. 开展Inside&Outside Circle活动。
将全班按顺序1、2报数。凡报1的学生为一组、凡报2的学生为一组。报1的坐在内圈, 报2的坐在外圈。两圈人面对面坐。围绕某个话题开展话题谈论。这样既有听又有说。几分钟后, 内圈人位置固定, 外圈人各自向左转动2个座位。这样又重新组成新的俩人小组, 围绕一定话题开始新的对话。学生在新的情形下, 面对新的伙伴, 新的话题, 新的内容, 展开新的思维。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对语言材料的表述和理解、语音语调, 语速、节奏等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
3. 开展Group Presentation活动。
让学生自由组合, 每组4~5个人, 分为若干小组。为便于学生操练, 教师可给出适当的话题。比如: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Preparing for a vacation, Customs, Inventions Learning how to learn等。各小组选择适当的话题进行操练。最后由各小组确定一名学生向全班报告。教师根据情况进行评价。
应当指出, 听和说的训练是有机结合的。二者恰当结合更能达到理想效果。同时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 教师应因人制宜, 因地制宜, 这样才能增强听说训练的有效性, 提高听说技能训练水平。
参考文献
旅游职业英语微技能探究 第10篇
一、微技能的含义
什么是微技能?英语语言学家John Munly在其书中, 提出了微技能的概念, 即把听说读写每一个分项的语言技能再细分为更小的语言技巧。如在写作方面可分解为写作手法、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微技能。概括地说, 微技能就是微小的技能, 是技能的分支。每一个分支的技能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它们之间相互影响, 共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微技能是每一门学科中最基本的核心, 熟练掌握微技能并能融会贯通, 才是学好每一门学科的关键。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微技能是贯穿课程的系统性训练。把每一个看似微小而实质上最为基础的知识点掌握好, 学生则在其领域可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性和职业性, 需要依靠微技能的训练来获得。
二、旅游英语课程综述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 其民族风情、人文历史、山水名胜等丰富的旅游环境和条件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爱好者。旅游早已成为我国的朝阳产业之一。以旅游专业为基础的实用型英语学科属于专门用途英语, 具有实践性、综合性、专业性等特点, 通常以导游英语和导游知识为基础, 既涉及旅游行业的基础知识又涉及与旅游法相关法律法规的认知。通过课程的学习,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扩大学生的视野, 最终要面向如何用英语向外国游客介绍、讲解景点。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 出入境业务量的不断增多, 为培养专业性人才, 我国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旅游英语、旅游管理等相关专业。在课程设置中, 旅游英语课程因能培养学生实际的传递能力和熟练运用英语的能力而受到极大重视。结合以上所说, 旅游英语这门学科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实操性强。
景点介绍、酒店接待等都需要与外国游客接触, 并且进行面对面的交谈, 并贯穿于游客的整个游览活动之中。再如从接机到送机, 都需要专业的旅游人才提供服务。在实际工作中, 他们往往成为外国游客对于中国第一印象的开始。因此, 课程的设置更要注重实践能力, 以便提供优质良好的服务。
2. 专业性强。
目前关于旅游的课程大体分为三类, 当地导游基础, 导游实务和导游法律法规。这些课程可以让学生更为深刻地了解旅游需要什么。作为旅游英语的基础, 这些是务必落实的。
3. 综合性。
旅游英语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它涉及十分广泛。除了相关地域景区、景点的历史、地理、风俗、文学、宗教等, 还包括英语的听说读写等语言知识。
4. 英语口语能力强。
旅游英语必须具有熟练的英语表达能力, 这是由旅游英语专业及旅游行业实际情况对从业人员要求所决定的。只有掌握专业知识后, 学生才能学会如何将这些知识传递给外国游客, 并将我国的名胜古迹以及涉及旅游方面的各种知识和语言表达出来, 达到相互交流、了解学习的目的。
5. 知识面广, 了解文化差异性。
旅游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它不仅包括了历史文化知识、旅游常识和当地旅游概况, 而且还必须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这使得旅游英语学习者必须具备广阔、丰富的基础知识方能在语言的实践中有良好的运用。
三、旅游微技能
旅游课程无非分为两大类, 课内知识和课后实践。换句话说, 光掌握课内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做到学会传递所学知识。
从课内知识讲, 熟背是最基本的技能。学生自学背诵是一方面, 但教师怎么教授却是另一方面。死记硬背是学生时下最常用的背诵方法, 其特点是背得快忘得也快, 这种方法在大多时候是不可取的。如何锻炼这种微技能, 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比如把景点串成线, 按照路线由南到北或从东到西一一介绍;或者是利用历史发展的时间来将景点串起来;还有就是可以利用同一个人物的历史故事将景点放置在一起。笔者认为第一种方法的训练比较实际, 在学生实践导游过程中, 景点是按照路线的形式来分别介绍的, 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将景点进行串联, 使得学生在实际实践过程中得以最好的应用, 也不会发生“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状况。课后, 学生要落实老师讲解的内容,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进行实地探访, 这样更易加深印象。俗话说, 光说不练假把式。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 需要从实际情况、具体情节入手, 为学生创造实践条件。例如, 带学生到已学过的景点参观, 请在职的景点讲解员进行讲解, 学生从中提出疑问, 查漏补缺, 积累经验。再例如, 让学生自己当导游, 带同班同学或者朋友到景点, 按照正规的旅游流程, 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并为以后的实际工作积累专业素养。通过这种微技能的训练, 使得学生对本专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 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得到锤炼, 使学生所学的人文历史、政治经济、风俗文化、宗教信仰等这些知识点更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形成一种模式、一种正确的套路向游客输出。在旅游技能培养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微视频的办法来进行训练。所谓微视频指的是20分钟以内的视频短片, 短的可以只有数十秒钟的内容即可, 教师在进行旅游技能训练的时候应该充分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学中的微视频进行教学。教师首先需要制作适合学生的微视频,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相应的电影短片、记录片以及视频剪辑等微视频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了解旅游技能训练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部分, 从而进行旅游相关技能的训练。在微视频制作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等多种视频设备进行录制, 也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专业水准比较高的视频短片, 让学生随时下载观看, 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交流, 或者让学生能够创新性地参与到视频录制之中。现阶段该项技能训练主要出现在毕业设计环节, 可以在平时授课过程中增加这个环节的比重。在微视频制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表现评价, 应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师在微视频制作的指导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增加动手能力的环节, 让学生的实用技能得到提高。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组建合作小组, 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技能水平等因素来组建, 学生要共同合作录制微视频, 可以让学生扮演视频角色, 引导学生通过手机等形式进行微视频的拍摄录制。总之, 这些旅游微技能的培养就是知识的输入和输出过程, 而旅游本身就是其载体。掌握微技能, 就是掌握专业的最有力的体现。
四、英语微技能
语言的交际能力大体分为听说读写, 而听说读写每种分项技能可分成更小的语言技能, 即微技能。这也是John Munly书中所提到的微技能的含义。组成听、说、读、写四种分项技能的各项技能大体上分为语言用法型微技能和语言使用型微技能。往往在课堂上, 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性较少, 真正锻炼学生口语的机会也大大减少, 这会导致学生就业后不敢说的困境。因此, 为做到真正的职业化, 说的技能在旅游英语这个专业领域是极其重要的。那么, 如何将这些微技能贯穿到旅游英语这门课程中呢?首先我们可以确定, 听与说是旅游英语专业最大的技能。在了解当地文化的同时, 也需要学会去利用适当的途径传播这种文化, 英语学习是传统的, 自小到大我们一直在接触英语。但与旅游结合的英语较为特殊, 具有专业性。旅游英语的学习也同样肩负着英语学习的担子。通过阅读, 学习并掌握大量景点知识和英语口语知识, 从而大大提高了专业素养。和外国人交谈, 熟练他国语言, 是提高旅游英语熟练性很好的办法, 也同样成为旅游英语下的分支。在英语技能的培养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微视频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
五、旅游技能的效果评析
高职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旅游技能训练过程, 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课程的特点, 围绕某一个技能培训项目或者某个知识点展开在线研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技能研讨, 针对不同的训练项目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 以学生为中心, 针对不同学生对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或个性特点等选择相应的微技能进行训练, 加强微视频的开发和利用。微视频在旅游英语技能训练中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将相关的微视频传到校园网站, 供学生进行浏览, 使之成为课程教学之外的课外延伸教学。
总结:旅游英语现如今已成为时下的热门专业之一, 关于培养旅游英语专业素质的人才也受到很大重视。通过对旅游英语微技能的研究, 使教师与学生跳出课本, 运用到实际中, 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日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
摘要:微技能日渐成为高职学生技能训练与能力提高有效的模式, 本文围绕微技能的含义、旅游微技能运用展开, 提出旅游英语学科所涉及的微技能, 并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旅游,英语,微技能,职业
参考文献
[1]马瑛.旅游英语教学改革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 2007, (05) .
[2]李会勤, 王林.旅游英语教学方法与问题[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2006, (02) .
英语技能论文 第11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岗位就业;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6-0125-03
一、引言
创新时代下,“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成为当今职教人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是国家职业教育重要的制度设计,办好技能大赛是深入贯彻职业教育以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着力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促进了职业院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课程教学改革;引领了以实训基地建立教学团队;完善了各类实训基地的建设;提升了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实训基地与教学相结合并完善的举措,为职业院校职业英语评价体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二、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现行评价体系研究
(一)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国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比较成熟,已经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效果显著。例如:英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以资格培训为主要类型,其主要特点是具有较高学历层次和宽泛资格要求;美国建立起了新型课程结构与教学模式的社区学院,不仅局限于具体岗位的专门知识与技能,更加注重学生多种能力和品质的培养;德国则采用现代学徒制培训模式,该培训有着广泛的优势,与就业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学生的就业前景比较明朗;相比之下,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模式更具师资特色,因为它采用了社会化的模块式培训体系,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与岗位相对应的教育体系。
中国的职业教育尽管也有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但始终没有成为一支重要的教育力量。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较快,但同国外的职业教育相比,在认识、观念和行为上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
1.职业英语学习缺乏就业导向性。学生缺乏对所学知识对未来就业岗位实用性的了解,必然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
2.职业英语教学不能明确岗位和就业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度。教学中缺乏明确的目的和尺度,学生基础不同,会导致学生学习中出现“不可口”、“吃不饱”或者“吃不了”的情况,久之,则对英语学习产生厌恶和恐惧心理。
3.职业院校的教材配置不科学。没有完整的符合职业学院的教材,教材缺乏实用性而且比较杂乱,让学生与教师都无所适从。
4.职业学院师资力量薄弱是普遍现象。针对职业教育英语教学职业性、实用性、实践性、专业性四大特点,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素质建设亟待提高,双师型人才的缺乏必然导致职业英语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不稳定。
(二)传统的评价体系与手段
学习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评价方式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就是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结论和判断。目前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英语评价体系里,都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手段即考试评价。学生们为了考试能够顺利过关,不惜采取各种手段,作弊现象五花八门。而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旨在确认学生的潜力,改进和发展学的学习,为教和学得改进和完善提供有用的反馈信息。
目前在中职职业英语教学中常见的评价手段具体表现为档案袋评价、日常表现评价、个人资料评价等等;结合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中职评价体系中还包括课堂纪律评价。而在高职职业英语研究中,因为存在着“班级规模大、学生英语水平差距大、学生英语基础差、学生学习习惯差、教师课堂评价目标残缺”等问题,高职教学的评价体系在中职评价手段的基础上,还增加了“管理型评价、说明型评价、跟踪型评价、点评型评价”等评价手段。这些都显示了评价体系从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的转变。但是,从我国职业院校的发展现状来说,中高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无论是从教学目的还是从培养目标来说,都有别于当前我国初、高中甚至大学的外语教学。而在教学评价体系中,单纯、简单地采取某种评价形式都势必不利于职业学校学生能力的培养。因而探索职业院校英语学习评价模式,以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培养高素质国际化职业技能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三、职业院校英语技能竞赛的影响
(一)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为目的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时期,大力倡导和发展职业教育至关重要。技能大赛的举行,为全国职业院校的师生提供了创建一个交流学习、拓展视野、展示才华的平台,展现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成果,着力于学生创新能力、思辨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职场竞争力的综合培养,服务于职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需求;技能大赛中的技能比拼所带来的沉淀与反思,引发了职业教育对各个行业标准的密切关注、对职业能力的认真思考、对职业英语评价体系的深度研究、对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推进和对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探索,大大推动了职业英语教学模式、评价手段和人才培养方式的思考和转变,促进了中高职系列职业院校英语课堂改革和教学改革。赛项的设置和举办有益于职业英语教师明确课改方向、把握就业需求、提高教学技能;也利于参与比赛的教师把先进的课改理念应用到教学之中,对各地的职业英语教学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以工学结合、学以致用为就业导向
职业技能竞赛是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生产岗位的社会性活动,因此必须要构建职业标准化平台,这需要行业专家、企业高手的参与,从竞赛内容上把关,并依据职业标准编写竞赛实施方案、技术技能理论和实际操作规程。竞赛试题既要符合国家最新职业技能标准,又要贴近生产实际;既能涵盖新知识、新工艺的关键环节,又能真实反映赛手的技能水平,从而突出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的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要求;既能够突出专业特点,又能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临场应变的能力。中职学生英语技能大赛的赛项经过研讨,确定为在线测评、情境交流、职场应用及职业风采四个环节;高职类的技能竞赛的种类比较繁多,如高职高专英语技能大赛、高职英语口语竞赛、高职英语翻译大赛、高职英语写作大赛等等。通过团队合作或个人技能展示,来展示职业教育教学成果。
(三)协同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
广东省教育厅为进一步加强中职学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英语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促进教学改革创新,更好的适应产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新需求,从2013年起增设了广东省中职英语教师技能大赛。赛项包括教学设计、微型课堂和技能应用等三个环节。通过职业英语教师技能竞赛,教师的参与比赛项目或专业的技术标准的研究,使得更多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模仿企业的真实环境,通过校企合作来检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技能大赛引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向,促进教师向双师型发展成为教师的培养趋势,课程开发也实现了主体的多元化。目前,职业英语课程开发也开始从学校为主体转向学校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和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行业、企业的专家直接参与到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计划的制定、 课程教学内容和评估标准的把握以及课程开发的全过程建设,大大发挥了校外行业和企业专家在职业英语专业开发和建设中的作用。
(四)促建技能大赛的新机制
普通学校有高考,职业院校有大赛的理念旗帜鲜明地提出:针对两种教育,应采取完全不同的评价方式,职业院校就是要在实践环节上突出学生实操能力的考核。以生产成果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更具有评价的准确性、合理性和激励性。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以赛代考”评价机制。竞赛活动的举行分为学校、区(县)、市、省、国家五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学校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结合课程内容采取小组竞赛、技能比武、技能节等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层层选拔,做到优中选优。随着参赛机会的增多、竞赛种类的增加与竞赛强度的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也逐步提高,专业发展得到不断地提升。通过赛前培训、竞赛展示和赛后交流,技能大赛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观摩、学习的平台,实现了“以赛论教”的新型评价机制。竞赛活动中学生的广泛参与和成果展示,体现了职业学生的学习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增强了他们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术、努力提高技能、争做社会最需要的技能人才的信心,奠定了今后个人发展的基础条件。
四、技能竞赛的教学反思
(一)以生为本、培养职业意识
教育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勇于实践,体验成功。在技能竞赛的实践中培养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竞赛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职业意识与能力,爱岗敬业。教师应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提供多种学习选择、运用多种评价手段来促进教学。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及个性发展需求,可以进行补偿教学或拓展教学。
(二)轻知识、重技能
教学中应轻知识、重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利用真实场景或设置虚拟场景,选择真实或实用语言材料,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目的明确、操作性强的课内外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语言,培养技能,注重实践。
(三)促进教学信息化
职业院校应完善教学信息化设施配备,满足现代化教学需要。英语教学要跟上快速发展的时代步伐,配备必要的音像视听设备、资料以及计算机、互联网等设施;教师要了解、熟悉、使用、并学习开发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教学途径和手段,为学生创造学习条件,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四)采用多元化评价手段
与职业场景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手段对职业英语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除了作业、测试(笔试、口试、听力测试)、课外活动等常见的评价手段之外,应大量采用真实性任务,将职业和评价相结合。新型的评价体系应注重知识与真实职业场景的联系,注重诊断与指导功能,突出激励作用。因此,职业教育中要坚持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使评价能及时提供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经过以上分析,职业英语技能竞赛对职业英语评价体系的发展和完善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在促进评价体系的同时,技能竞赛助力的是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于我国职业教学的改进与突破具有实际性意义。
五、结语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唇齿相依、息息相关,是教育资源与经济资源的直接结合,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最直接、最有效的渠道,是培养绝大多数不同职业的实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技能竞赛带来了变革,带来了思考,为职业英语评价体系的创新、评价手段的丰富都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必将促进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柳群,何磊,李刚. 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云重心评价方法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20):21-24.
[2]陈山有. 高职公共英语课堂评价手段研究[J].科技展望,2014(21):71-72.
[3]王绍章. 论职业技能竞赛的作用[J]. 科技展望,2011(07):16-18.
英语技能论文 第12篇
一、 中职英语学科微课程设计的应用
在这次技能英语比赛的过程中, 主要收获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这次英语比赛过程中, 所有参加技能英语比赛的老师, 都在比赛前不断的加强自身的英语专业技能。就像在长跑比赛中, 所有的运动员在参加比赛之前都要进行刻苦的训练一样, 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对所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在对我个人来说, 技能英语比赛让我在参赛过程中, 不断加强了自身的口语能力、写作水平, 对个人具备的知识点进行了重新的整理和完善。二是在这次进行英语比赛的过程中, 我们每一个参加比赛和观看比赛的成员都看到了其他人身上所具备的优点和长处,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有在比赛的过程中看见他人的长处和优点, 多多善于学习, 及时补充个人知识点的不足, 才能在不断的磨练中走的更远。
中职英语微课程设计的应用分为两类, 一类包括正式课堂教学的需要, 另一类包括非正式课堂教学的需求, 所以将微课程的应用分为“翻转课堂”和“课堂学习”两种, 第一类是将微课程在课前讲, 第二种是运用在课堂之上。基于微课程的中职英语的翻转课堂能充分保证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学生们能够提高学生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微课程的课堂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积极性, 对所学习的知识感兴趣。与此同时, 中职英语微课程是素质教育新课改的需求, 微课程能够将技能的操作简明扼要的展现给学生们, 并且能够重复的进行观看和学习, 不懂不理解的部分还可以继续学习。现在的中职英语教学改革强调对以往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究, 以适应学生的学习特征,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最终保证教学效果的完成。
二、提升中职英语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
1.英语知识内容具体讲解。中职英语知识这主要包括听力、阅读、语法、词汇、写作各部分分别进行详细具体的讲解。 (1) 词汇教学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做到让中职学生们充分掌握词汇, 如果学生们词汇无法掌握, 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难度会越来越大, 教学过程也会越来越困难。所以, 在词汇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可以加强示范, 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模范作用。 (2) 听力教学。听力是英语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英语教学中, 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听, 说, 读, 写。在新教材中, 有许多的听说材料, 而这正是学生们学习中的一个困难之处。下面我就听力教学方面, 提出了一些很有用的练习听力的方法。首先进行大量的听读练习。所谓听读, 就是指让学生们先试听上几遍录音, 然后, 让学生们进行阅读, 在阅读时, 学生要仔细理解句子的重音, 弱读等阅读规则, 仔细练习阅读技巧, 然后进行听写训练。
2.任务型教学方法。任务型的教学方法在提高中职英语教学效率方面非常关键。中职英语老师可以在三个方面展开任务型教学方法: (1) 明确教学任务和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就是教学活动有非常明确的目标, 且能具体操作。 (2) 任务型教学活动要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系, 能够促进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开发性思维, 使学生们更喜欢学习英语, 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 教学活动能够使学生获得、处理、和使用信息, 如果可以用英语和其他人交流, 发展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对话。这样的教学方式, 不仅只单纯的局限于课堂教学, 还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3.多媒体教学方法。中职英语教学包括听力、音标、词汇、语法、阅读、写作等各个方面, 教师们在课堂上要把所学的知识内容清楚地讲解给学生, 同时还要在黑板上用板书进行讲解比较麻烦。现在, 如果想要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是一项重要的问题, 引入多媒体教学方法十分关键。媒体教学的应用除了把知识和图画十分直观的展现给学生, 还可以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效率, 节约教学时间, 只需要鼠标轻轻一点, 知识点就会通过多媒体呈现到屏幕上, 这可以使学生们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接收更多的知识。
综上所述, 中职英语教学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 我们必须将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 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求实,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 中职老师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 虽然要适当的进行权力下放, 让学生个人亲身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 但是不要遗忘和忽略自身的引导作用和指导地位, 在必要的时刻要对学生进行帮助和指点迷津。通过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主动性及其创新学习的本领, 才能真正的帮助学生们理解英语, 在生活中合理的运用英语, 不断开拓和丰富学生们的视野, 让学习到的英语知识真正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魏吴娟.山区中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