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B银屑病范文(精选4篇)
UVB银屑病 第1篇
关键词:护理干预,阿维A,UVB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1]。本病在自然人群中的发生率为0.1%~3%[2]。我科于2 0 0 6年8月至2 0 0 8年8月将护理干预应用于阿维A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中,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1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且符合寻常性银屑病诊断[3],均为静止期。所有患者无严重心、肝、肾疾病,无甲亢,无皮肤癌,近1月内未接受糖皮质激素、MTX等药物治疗,无神经系统疾病,无脂质代谢异常和肥胖症,无光敏及对阿维A过敏;无妊娠或准备妊娠及哺乳的育龄妇女。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对照组50例。2组患者基本情况见表1。
1.2 方法。
每天午餐时顿服阿维A 30mg(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126),隔日1次使用窄谱UV1000B(德国Waldmann医疗公司生产,国食药监械(进)字2008第2261875号)进行全身照射治疗。初次照射剂量0.5J/cm2(间距21cm),以后根据皮肤反应逐步增加。如出现明显的红斑、疼痛,应待症状消退后维持原照射剂量照射;出现水疱者暂停治疗,待水疱消退后照射剂量减为原来的50%继续照射,以后照射剂量每次递增10%。每周3次,共治疗8周,最大剂量为3.0J/cm2。建立病人档案,记录患者每次治疗情况,内容包括光疗剂量、不良反应、好转情况等。疗程完后,进行统计。
1.3 护理干预
1.3.1 心理干预
银屑病具有的皮肤外观缺陷和病情迁延不愈的特点,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患者往往产生焦虑、自卑、怀疑、抑郁心理,缺乏坚持长期治疗的信心。针对患者心理特点,我们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以“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进行护理。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以诚恳的态度与患者交谈,多体贴、关心和同情患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银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治疗和预防方法,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全面认识,使患者正确对待银屑病的慢性过程和复发现实,去除盲目性,增强科学性。阐明心理因素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鼓励患者诉说内心的焦虑,帮助患者消除焦虑和自卑心理、保持乐观的态度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与患者家属沟通,让家属经常陪伴患者来治疗、在生活上多关心患者、在经济上提供保障、使患者感觉到家庭的温暖并愉快的接受治疗。告诉患者阿维A和UVB光疗的特点,使患者明白坚持治疗的重要性。
注:P值>0.05,2组患者基本情况无差异
1.3.2 光疗干预
治疗前护士协助医生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UVB治疗的作用机制、优点。护士应告知患者相应注意事项:每次光疗前沐浴1次,清除皮屑,提高疗效;照射时必须带专用防护眼罩,面部无皮损者应戴双层黑布罩遮盖,应全部暴露皮损,着三角裤保护外生殖器;光疗当日避免在日光下直晒,以免红斑反应发生。征得患者同意后,在光疗前、中、后进行医学照相,通过疗效比较,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治疗中,无论是显效快或起效慢者,均不可随意中断治疗。
1.3.3 用药干预
患者服用阿维A一定要遵医嘱,不可随意加减剂量,不可与四环素、MTX、维生素A类药物并用,以避免副作用。
1.3.4 不良反应干预
(1)皮肤护理:皮肤色素沉着者不必紧张,色素沉着会随治疗停止1~2个月后逐步好转。皮肤干燥者可外涂尿素霜(本院自制)以减轻干燥症状。皮肤瘙痒患者应剪短指甲,切忌搔抓,瘙痒难受时可轻拍瘙痒处,四肢可用冷毛巾(以不滴水为宜)湿敷20~30min,或通过听音乐、散步、看书报等方法来分散注意力,必要时外涂止痒药物或口服抗组胺药;(2)口唇干裂者用润唇膏涂口唇;(3)眼睛干燥者用润洁滴眼液,每日3次;(4)服药前期、中期、后期常规化验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
1.3.5 饮食护理
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适当锻炼;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多饮水,进食低脂、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食物,忌腥、辣、刺激性和光敏性食物(如油菜、紫菜等),忌饮酒或含酒精的饮料。
1.4 疗效标准
采用银屑病皮损程度(PASI评分)[4]方法对每个患者的皮损面积、红斑、浸润、脱屑分别记分。基本痊愈为PASI评分减少95%以上;显效为PASI评分减少60%~94%;有效为PASI评分减少20%~59%;无效为PASI评分减少20%以下。基本痊愈与显效例数之和占病例数的百分比为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处理,采用相对数(构成比、率)描述,样本率差别采用χ2检验,得出p值,以P<0.05有统计学差异性
2 结果
2.1 全部患者均治疗8周,回访2组所有患者,疗效比较(表2)
2.2 不良反应
全部患者均有轻重不等弥漫性色素沉着。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17例,表现为皮肤干燥、皮肤瘙痒、口干等。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29例,除有观察组表现外,还表现有3例唇炎,2例结膜炎,有2例起红斑水泡停光疗3次。2组患者均未发生肝功肾功损害。
3 讨论
3.1 作用机制
阿维A为第二代芳香维A酸依曲替酯的代谢产物,具有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分化以及抗炎等作用[5],能显著抑制患者表皮细胞的异常分化,并有免疫调节作用。普遍认为是治疗重症银屑病的首选药物。波长在311nm左右的NB-UVB与普通UVB相比,穿透性更强,不易灼伤皮肤,能更有效诱导真皮中的T淋巴细胞凋亡,同时使朗格汉斯细胞的抗原递呈和活化T细胞的功能受到抑制;且避开了DNA吸收峰值,不易引起DNA突变,降低了致癌性[6],已成为国外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常规手段。同时应用阿维A和UVB被称为reUVB[7]。此疗法的不良反应有肝肾功能损害,血脂增高,皮肤干燥,唇炎等。两者合用治疗银屑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除了与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外,护理因素在治疗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注:经χ2检验2组总有效率P<0.01有统计学意义
3.2 护理体会
目前,医学界认为银屑病是身心疾病,对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缩短病程加速治愈。我们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干预,尤其对患者的皮损不能有厌恶或歧视,说话注意语气、语速、眼神等。在治疗护理的每个环节都要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焦虑,自卑心理,保持乐观态度,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刺激性食物及某些药物(如心得安、抗疟药)均可诱发本病或使之加重[8];而红肉(羊肉、牛肉)可能会加重或诱发银屑病[9];所以我们应加强饮食干预,避免食用上述药物和食物,鼓励患者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以减少复发或诱发。指导患者穿宽松棉织内衣,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使用化妆品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我们耐心解释该疗法的优点,告诉患者不良反应只是暂时的,遵照医嘱和护理指导是可以减轻的,停止治疗后是可以逐渐消失的。
总之,通过对re UVB治疗银屑病采用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患者疗效,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尤其是严重的不良反应有所减少。所以,护理干预在在阿维A联合UVB治疗银屑病的康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9.
[2]王侠生,廖康煌,杨国亮.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505.
[3]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2.
[4]Ashcroft DM.Wan Po AL.Williams HC.et al.Clinical measures of disease severity and outcome in psoriasis:a critical appraisal of their quality[J].Br J Dermatol,1999,141.
[5]ORFANOS C E,ZOUBOULIS C C,ALMOND-ROESLER B,et al.Cur-rentuse and future potential role of retinoids in dermatology[J].Drugs,1997,53(3):358~558.
[6]BANDOW G D,KOO JY.Narrowband ultravioletB radiation:a reviewof the current literature[J].Dermato,l,2004,43(8):555~561.
[7]李军,王玉琴,刘晨霞,等.阿维A联合UVB治疗严重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J].工企医刊,2008,21(3):7~9.
[8]吴志华.皮肤性病学[M].增订版第1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3:183.
UVB银屑病 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科住院治疗的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64例, 其中男39例, 女25例, 年龄21~66岁, 将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比及病情严重程度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排除标准
(1) 对实验药物过敏者; (2) 严重贫血、白细胞减少者, 严重心、肝、肾疾病者; (3) 4周内进行过系统治疗, 2周内进行过局部治疗; (4) 孕妇、哺乳期妇女; (5) 对光过敏患者; (6) 有肿瘤病史者; (7) 酗酒者。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甲氨蝶呤片2.5 mg每12 h 1次口服, 连服3次, 每周以同样方式给药, 连续6周, 期间给予叶酸5 mg 1次/d口服, 同时隔日1次给予窄谱UVB (311 nm) 全身照射, 初始剂量为0.3~0.4 J/cm2, 以后根据皮肤反应逐渐增加剂量。对照组单纯使用窄谱UVB照射, 隔日1次, 共6周。
1.4疗效评价指标
按四级评分法进行疗效判定, 在治疗前及6周后做PASI评分, 疗效指数=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 /治疗前积分×100%。 (1) 痊愈:疗效指数≥90%; (2) 显效:60%≤疗效指数<90%; (3) 好转:20%≤疗效指数<60%; (4) 无效:疗效指数<20%。有效率为痊愈和显效之和。
1.5 不良反应监测
患者在治疗前、治疗中每两周及治疗结束后化验血、尿常规、肝功及肾功, 详细记录患者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第6周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结果见下表1。
两组疗效进行秩和检验Z=2.475, P=0.013,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认为两组有效率有差别。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7例患者有纳差、恶心及转氨酶升高, 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和异甘草酸镁注射液静滴后转氨酶降至正常, 症状消失, 治疗组2例患者和对照组6例患者光疗后局部皮肤出现红斑及瘙痒, 待症状消失后用原剂量维持照射,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甲氨蝶呤 (MTX) 是一种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 可抑制二氢叶酸转化为四氢叶酸, 竞争性抑制四氢叶酸在胸腺嘧啶合成过程中传递甲基的作用, 从而有效阻止表皮细胞增殖时DNA合成, 抑制细胞核的有丝分裂[1], 还可抑制体内被激活的淋巴细胞增殖, 减弱CD8细胞的功能, 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 从而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2]。尽管甲氨蝶呤有引起肝脏广泛性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风险, 但由于其起效快、经济、使用方便、疗效确切等, 目前仍用于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窄谱UVB波长为311 nm, 穿透性强, 不易灼伤皮肤, 可诱导皮损内浸润T细胞凋亡, 同时使朗格汉斯细胞的抗原呈递和活化T细胞功能受到抑制, 同时, 由于窄谱UVB避开了DNA吸收的峰值, 不易导致DNA突变, 降低了患皮肤癌的风险, 是目前治疗银屑病最主要的方法之一[3]。
甲氨蝶呤与窄谱UVB联合应用, 效果更好, 且可减少各自的累积剂量, 可用于治疗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
参考文献
[1]张锡宝, 彭振辉, 曹振平.MTX对正常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体外培养增殖的作用及影响.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3, 17 (6) :371-373.
[2]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1008-1025.
UVB银屑病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76例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 男42例, 女34例, 年龄为19~63岁, 平均年龄为 (37±5.3) 岁。全部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 且皮损面积高于体表面积20%。排除嗜酒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1月内使用抗真菌药物、免疫抑制剂以及糖皮质激素、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随机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8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口服甲氨蝶呤片, 5 mg/次, 2次/d, 3次/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窄谱UVB治疗, 1次/d, 3次/周, 20次治疗后继续经巩固治疗。其中窄谱治疗操作方法: (1) 确定所需剂量。根据具体临床病情确定, 通常初始剂量为0.5 J/cm2, 后经疗效逐渐每0.1 J/cm递增。 (2) 患者准备工作:将患者全部衣物脱掉, 且遮盖好敏感部位;患者站在适当位置;给予患者安全防护眼镜。 (3) 将辐射剂量输入, 回车确认进行治疗。 (4) 按停止键结束治疗, 管壁电源。 (5) 做好记录。治疗开始后每月进行1次复查。
1.3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PASI评分方法, 并按照相关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痊愈:PASI评分降低高于95%;显效:PASI评分降低为60%~94%;有效:PASI评分降低20%~59%;无效:PASI评分降低低于20%。总有效率为痊愈率与显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经SPSS 1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组间比较经χ2检验, 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在总有效率上, 观察组为84.2%, 对照组为57.9%,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1例出现轻度红斑, 后降低辐射剂量红斑消失。
3 讨论
银屑病是较为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症针对人群主要为青壮年, 严重影响着患者身体健康。发病过程中患者毛细血管、后微动脉会发生病理变化, 导致真皮乳头层扩张, 血管大量增加, 通透性增强。当今常规治疗银屑病方法主要包括静脉封闭、维生素类、免疫疗法等[3]。但多数药物疗效不明显, 易于复发, 价格较贵应用范围较为局限。甲氨蝶呤为系统性用药, 目前对银屑病作用机制尚未清楚。其能够有效控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生长, 控制过度繁殖过度形成角质形成细胞, 保障细胞因子平衡[4]。即使甲氨蝶呤会导致肝毒性不良反应, 但药物见效快、安全性高。银屑病经UVB光照射治疗, 疗效确切。患者经照射治疗后可有效控制银屑病表皮细胞DNA合成, 进而缩短银屑病表皮角化细胞周期[5]。此外UVB还可影响皮肤免疫反应。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窄谱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较单纯应用甲氨蝶呤治疗, 更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控制红斑反应发生, 依从性较高, 疗效显著[6]。本组研究中观察组经甲氨蝶呤联合窄谱UVB治疗, 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光疗与药物治疗联合, 疗效更显著。
综上所述, 甲氨蝶呤联合窄谱UVB治疗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 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究甲氨蝶呤联合窄谱UVB治疗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窄谱UVB治疗。再综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在总有效率上, 观察组为84.2%, 对照组为57.9%,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窄谱UVB治疗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 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甲氨蝶呤,窄谱UVB,寻常型,银屑病,疗效
参考文献
[1]刘建.银屑病患者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研究[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4, 5 (1) :64-65.
[2]吴波, 陈孝顶, 夏丹, 等.中药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1, 10 (5) :304-305.
[3]刁庆春, 柯丹, 陈德宇, 等.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0, 24 (5) :444-445.
[4]于晓飞, 吴秀艳, 徐雯洁.寻常型银屑病常见症候分布特点的现代文献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 27 (4) :1008-1011.
[5]蔡宝祥, 周炳荣, 王晓华.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郁金银屑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J].中国现代医师, 2012, 50 (9) :34-35.
UVB银屑病 第4篇
关键词:窄谱紫外线,芳维A酸乙酯,银屑病
寻常型银屑病属于皮肤科常见的复发性炎症性疾病,该病主要表现为表皮细胞的过度增生。有文献研究分别使用维A酸或窄谱紫外线(NB-UVB)照射寻常型银屑病实施治疗并取得一定疗效[1]。本研究联合使用NB-UVB及维A酸治疗银屑病,取得理想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7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共收治609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其中男性346例,女性263例,病人年龄在19~75岁之间,平均为39.2岁,病程为1~42年,平均为16.1年。将2年内计划妊娠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异常者、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近30d内系统应用过维A酸、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者予以排除。将609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29例及对照组280例。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方面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口服维A酸联合NB-UVB照射进行治疗。维A酸胶囊0.5μg/(kg·d), 1次/天,中或晚餐后服用,连续服用4周,再改为0.5μg/kg/d,隔日1次,连服4周:NB-UVB照射的辐照强度为1.20mW/cm2,波长310~315nm,峰值311~313nm,每周3次。NB-UVB的初始剂量按病人的皮肤类型决定,通常初始剂量在0.2J/cm2,每次照射时参考前次照射反应结果增大剂量,通常每次增大固定剂量0.1J/cm2或者递增20%左右,如有疼痛性红斑应停止照射或减量。照射时佩戴防护眼镜,男性病人遮挡其生殖器,面部与无皮肤损伤部位需遮挡。疗程为8周,做好每周纪录。对照组仅照射NB-UVB,照射剂量与观察组相同。
1.3 疗效评价
按寻常型银屑病皮损面积与PASI评分标准对病人治疗前后的症状以及体征(红斑、浸润及鳞屑)给予评分[2]。用0、1、2、3、4分分别代表病情严重程度的无、轻度、中度、重度以及极重度。PASI的总分=0.1×头皮严重分×头皮面积分+0.2×上肢严重分×上肢面积分+0.3×下肢严重分×下肢面积分,皮损面积分在0~6分之间。积分下降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疗效判定以积分下降指数作为标准[3]:分值下降指数≥0%为治愈;在60~90%为显效;≥20%和<60%为好转;<20%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治疗前后对病人的血、血脂、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进行检查。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经8周治疗,NB-UVB照射平均累计剂量为(1.74±0.37) J/cm2;治疗前PASI在24.21~41.49范围内,平均为35.69±15.21,治疗后PASI在0~14.39范围内,平均为(4.37±2.14),治愈190例,占57.75%,总有效率为81.16%。对照组经8周治疗后,NB-UVB照射平均累计剂量为(2.06±0.59) J/cm2;治疗前PASI在23.79~42.68范围内,平均为(34.41±16.04),治疗后PASI在0~18.32范围内,平均为(7.51±2.49),治愈109例,占38.93%,总有效率为60.00%。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治愈率、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统计学意义。
2.2 副作用
观察组中,58例病人在服用维A酸治疗1~2周后发生不同程度的皮肤黏膜不良反应;14例发生血脂或肝酶轻微上升。两组中由于NB-UVB照射引起皮肤反应共94例,其中观察组43例,对照组51例,光疗完成后所有病人照光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弥漫性色素沉着。两组病人在皮肤反应例数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随访
治疗完成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40例,对照组复发47例,两组的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本研究采用维A酸联合NB-UVB对寻常型银屑病实施治疗取得理想的疗效,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治愈率、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统计学意义。维A酸与NB-UVB照射联合使用能够降低NB-UVB照射频率并减少UVB的累积量,与单一使用维A酸或单独使用NB-UVB照射方法治疗银屑病相比,联合应用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疗效[4]。NB-UVB照射可能发生暂时性灼热、红斑或刺痒,给予处理后症状减轻或完全消失,不影响继续治疗,全部病人照光处有不同程度的弥漫性色素沉着,但并不影响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病人在副作用以及复发率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窄谱紫外线NB-UVB联合维A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能够提高疗效,该方法具有起效快、耐受性好、安全性高以及疗效确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洪明, 毕志刚.紫外线治疗皮肤病的新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3, 29 (3) :147-148.
[2]阎国富, 张国威, 王儒鹏, 等.口服阿维A结合光化学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3, 32 (4) :225-227.
[3]黄东辉, 黎颖诗, 黄艳, 等.阿维A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6, 13 (3) :1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