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体质健康达标实施方案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体质健康达标实施方案(精选6篇)

体质健康达标实施方案 第1篇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根据国家教育部和体育总局下发的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我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

一、组织与管理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要在市教育局的指导管理下由学校负责组织实施。

2、学校要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要求,制定实施计划和方案,并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要责成专人负责,实行岗位责任制,校长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第一责任人。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由学校统一安排,教导处、体育组、医务室、班主任等协同配合,共同组织实施。学校负责对计划实施的监督工作,体育组、医务室负责测试的组织成绩记录、等级评定工作,班主任负责本班的组织工作。

4、《标准》测试应与学生的健康体检有机结合,避免重复测试。

5、学生的《标准》测试成绩按评定等级记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并列入学生档案。

6、《标准》的实施工作记入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7、学校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要定期自查,对于实施过程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者,要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给予行政处 分。

二、测试分组与测试项目

1、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育健康状况,将测试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初中、高中每年级各为一组。

2、测试项目:初中、高中各组测试项目均为六项,其中身高、体重、肺活量为必测项目。选测项目为三项:从50米跑、立定跳远、跳绳、篮球运球、足球颠球、排球垫球中选测一项;从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台阶试验中选测一项;从坐位体前屈、掷实心球、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握力体重指数中选测一项。

三、测试、等级评定与登记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每学年进行一次。

2、测试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和制定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测试数据和记录要准确无误,并进行严格核查,测试、记录、监督检查人员要签字。

3、因病或残疾不能参加全部或部分项目测试,无法进行评分和等级评定的学生,可向学校提交免予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申请,经县级以上证明,班主任、体育教师签字,学校审批后方可免予执行《标准》,并填写《免予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健康标准〉申请表》,存入学生档案。

4、因病临时不能参加测试的学生经校医证明,体育教师核准,可不参加本次测试,但须进行补测。

5、学生《标准》测试成绩达到良好以上者,方可参加三好学生等评选。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不合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及格者,则学年评定等级为不及格。

6、测试成绩、评定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以便指导学生科学合理的锻炼和得到家长的支持、帮助。

7、《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按百分制记分,每个测试项目得分之和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最后得分,根据最后得分评定等级:90分及以上为优秀,76—89分为良好,60分一74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每学年评定一次,按评定等级记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片》。学生毕业年级的等级评定,按毕业当年的成绩和其他学年平均成绩(各占50%)之和评定。

8、学校要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专项档案。学生测试项目的成绩,由学校体育组汇总,并按照《标准》的要求计算得分、评定等级。并负责记录在《标准》登记卡上。在毕业时放入学生档案。

9、每学年测试的原始数据和统计资料要妥善保存。学校体育组或校卫生室要有专人保存或统计。并定期归入学生的体育健康档案;

10、学生测试项目的测试值记录、得分、评定等级有误需修改时,要完善手续。测试值修改由测试组总负责人核实签字;得分、评定等级修改由学生或体育组向教务处说明原因、核实无误后,教导处负责签字。

四、数据收集与整理上报

1、学校要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关要求,准确及时地采集、汇总、上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关数据。

2、体育组负责对本学校的测试数据、评定等级进行统计分析,认真填 写有关报表,于每年9月至12月将标准测试数据,通过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报送至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每年12月1日前,将数据报市教育局。

五、具体要求与措施

1、学校要做好向学生、教师、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学生懂得体质健康的重要性,让教师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让家长支持学校的达标活动。

2、学校要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组织和管理,积极组织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形式,将体育课的组织形式与课间操以及各种体育课外活动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

3、学校应有计划性地开展体育测验活动,督促、指导和加强学生平时锻炼和了解自身体质健康状况,但要避免将体育课变成测验课。

4、学校要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安排好体育活动,确保学生的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并做好安排、记录,保证锻炼的质量。

5、学校要加强对此项活动的管理,注重体育课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以及学生平时活动的有关记录,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依据。

6、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日常体育锻炼、测试中作好安全防范工作。对安全事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管领导的责任。

7、学校要积极筹措资金,保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一切经费,积极购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所用器械,以保障《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的顺利开展。

体质健康达标实施方案 第2篇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活动方案

为全面贯彻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落实各级教育体育部门的具体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目标

《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组成部分,是其在学校的具体实施,是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我校的目标为:95%以上的学生达到及格等级,25%的学生达到优秀等级,65%的学生达到良好等级。

二、实施时间

身高、体重、肺活量为必测项目,应在每学年9—12月中旬的常规体检中或学校统一检测中完成。体育教师应在体育课及体育活动课中安排选测项目的全面练习,根据学校确定的测试项目,体育教师在12月中旬前完成测试工作。

三、实施保障

1.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体育教师、医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做好分工,加强宣传,严格标准,制定计划,全面实施。

2.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5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部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课

时集体体育锻炼;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要将上述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列入学部课程表,认真组织实施。

3.体育教师要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全面领会实施《标准》的精神实质,达到先学习后落实的要求。

4.体育教师要安排好测试时间,保质保量完成学生的《标准》测试工作。

5.学校应加大经费投入,添置必要的检测设备,确保身高、体重、肺活量的检测,同时提供安全、方便的专项设备保管室或专项检测室,做到专人负责,确保检测设备正确、有效使用,规范测试程序,提高测试质量。

四、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工作由学校微机教师录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国家数据库软件,由软件统一评定体育成绩。

五、统计上报

1.各学部体育教师要于每年12月20日前统计出所带班级的达标率,报送学校。同时要注重向学生收集意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将工作中的经验、存在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反映给学校。

2.学校要在每年12月下旬对各班本学达标情况进行抽查、验收,确保测试数据及时、有效上报国家数据库。

3.体育教师要于每年12月31日前按教育部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的要求将各班本学年每位学生的测试数据及时、完整地上报到国家数据库。同时上报学校。

4.学校定于次年1月上旬将各班本学年每位学生的测试数据和

各班达标情况报总校档案室。

六、实施要求

1.统一使用教育部制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按教育部、国家体育局规定的《标准》实施办法进行。

2.统一使用教育部制定的《免予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申请表》。

3.《标准》的测试成绩是体育(与健康)课评价体系的一部分,应互为确认。

4.《标准》是对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每学年评定一次成绩并记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同时列入学生成长记录中,每学年学生达到良好等级(75分)以上者,方可评为三好学生。

5.学生毕业时学部应将相应登记卡及体检表交学生个人保管,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时应主动上交登记卡和体检表。学部要为每位学生建立健康档案。

七、总结表彰

学校根据班级达标率和学生个人达标情况,并根据“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开展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的总结、表彰活动,以推动《标准》达标工作扎实、有序、有效的开展。

体质健康达标实施方案 第3篇

“社会发展以人为本,人的发展以健康为本”[1]。关注人类健康是21世纪国际社会的共同主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做出了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2年8月教育部也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大学教育要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体育实践能力、身心健康、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也是学生接受在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2]。

目前学校体育改革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入人心,促进学生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增强学生的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是我们体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过去,以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技术为课程目标的体育教育思想,过分强调体育教育单纯传授运动技能和生物训练价值,忽视学生的心理、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3]。因此,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要求全国各大高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至今,各类学校对《标准》的落实情况仍处于实施测试和上报数据的阶段,而对成绩不达标学生的运动健身指导的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测试成绩不达标学生群体所呈现的个体体质状况基础低、差异大。因此,重视不达标学生群体的体质现状及其体育教学干预研究,对改善该群体学生的体质与健康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了解该群体体质水平的基础上,探寻一条针对性强、简单易行且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学与健身指导途径,为该群体课外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现实指导。建立起科学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控体系,促进学生自觉锻炼、增强体质管理机制,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2 研究方法与对象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选取中北大学2008年入学的学生,共6114人(男3919名,女1516名),其平均年龄18.60士1.08;《标准》测试不及格的学生,男生540名,女生139名,作为重点教学干预对象。

3 国内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与分析

目前,在国内由于各院校资源不同(如生源结构、师资结构、教学硬件设施等诸多方面),同时体育教学目的和任务不同,体育课的类型多种多样,教学模式多样[4]。归纳为以下4种体育教学模式。(1)“选项课”类型;(2)“基础课”类型;(3)“二段型”(基础课与选项课相结合类型);(4)“俱乐部”类型[5]。不同教学模式分析各有其优势及不足。[6,7]

4 体育教学干预不达标学生的模式设想

在历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专家学者的调研中反映:“目前,我国在校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令人担忧,体质健康方面普遍存在着耐力差、心理素质低下、抗挫折能力弱等问题”[8]。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积极推行俱乐部制教学,试行“四自主、一干预”(即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基础上增加“自主选择考试内容”,为了遏制学生体质的下滑我们提出了应该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即采取“干预”措施,从而形成了“4+1”的教学模式,即“四自主,一干预”的理论)的教学模式,即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加大教学改革成果,继续实施正常俱乐部制教学,对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我们加大利用体育课教学对该群体进行积极干预的措施,以提高这一群体的体质健康水平[9,10,11]。

4.1 教学干预的设计方案

(1)利用《标准》指标监控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水平,以《标准》测试成绩为依据进行“四自主”的俱乐部制选学课程内容。

(2)学生的《标准》测试成绩相对较好的,可自由选学课程内容。

(3)学生的《标准》测试成绩相对较弱的,须学习体育健康课程,即专门为体质健康测试不达标学生开设的教学干预课程,待其体质提高可选学到“四自主”的俱乐部中的课程。

(4)某种不适宜参加剧烈体育运动的疾病及残障的学生进入体育保健班。

这样我们就把上大学体育课的学生分成3个体质健康状况的群体,针对三个不同体质健康状况的学生提出各自不同的具体教学目标:A组(体质相对较好的学生组)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发展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运动技能及身体素质等;B组(不达标学生)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改善体质状况、提高运动素质等;C组(有某种不适宜参加剧烈体育运动的疾病及残障的学生)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能够积极参与一些适合自身特点的保健知识、康复、养生练习,愉悦身心等。各目标紧密联系、各有侧重,共同实现体育教学的整体目标。如果教学课程设置科学、就能够有针对性的在体育课堂中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证明此教学干预模式可行。

4.2 设计开发管理软件

研制、开发了:(1)大学体育课程管理系统;(2)《学生体质测量与健康评价》网络管理系统,设置了相关的功能与测试流程[12,13]。

4.3 教学分组

2008级学生入学后即进行《标准》,系统按测试得分已把学生分成60以上(A组)、60分以下(B组)、进入体育保健班(C组)的3个体质健康状况的群体,并然后学生上网通过系统自主选课。

4.4 教学内容

A组:每周2学时,每学时45分钟,每学期32学时,教学内容分别为网球、篮球、武术、国际标准舞等15个项目。主要教学目标:发展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运动技能及身体素质等

B组:每周2学时,每学时45分钟,每学期32学时,教学内容:太极拳、20分钟跑、跳绳等,主要教学目标是改善体质状况、提高运动素质等

C组:每周2学时,每学时45分钟,每学期32学时,教学内容:保健知识、康复、养生练习,主要教学目标是改善体质状况、掌握保健、养生基本知识、练习等。

4.5 学生课余时间锻炼安排

运动形式:A组,俱乐部所授专项内容(受试者每天自行选择1-2项进行锻炼)。B组,太极拳、慢跑、交谊舞、毽球、跳绳(受试者每天自行选择1-2项进行锻炼)。C组,可分个别情况对待,身体有残缺者可多读一些养生保健知识,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一些帮助身体恢复的辅助练习如太极拳;有慢性疾病者可进行徒步走,这样能增强自身的耐力素质,从而调动自己的身体机能。

运动时间:周一到周五早6:00—6:30,下午5:30—6:00(积极响应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国家号召)。

运动频率和运动强度:一周5次,每天每次运动时间总计为一个小时,分上下午进行,半小时中间有五分钟的休息时间(C组原则8分钟或自行调整)。

5 教学干预前后结果分析

5.1 干预前体质现状与分析

2008-2009学年中北大学08级《标准》测试不及格(60分以下)群体为679人,男生540名,女生139名,不及格率为23%。且男生显著高于女生(P<0.01)。一年级新生不及格率为全校最高。可见,2008级测试不及格学生,应予以更多关注。

注:*:P<0.05

5.2 干预后总成绩结果与分析

对照《标准》两次测试成绩来看(表2):A组(及格)在俱乐部正常教学中基本保证学生体质总体水平没有下滑,但通过前期课题资料研究表明[14],不同教学内容(健美操、武术等)对学生体质的单项指标影响不同,例如健美操班的学生体重控制较好,且有氧耐力项目较好、武术对学生柔韧素质影响较大。B组(不及格)的学生通过我为其专门制定的体育健康课程极大提高测试成绩,实践证明我们在教学中按学生体质水平、运动能力实行分类别选课教学,B组(不达标学生)以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为目的教学思想是可行的。

5.3 干预指标变化分析

5.3.1 形态变化

注:*:P<0.05**:P<0.01

干预后,部分学生身体形态得到不同程度改善(P<0.05)(见表3)。经进一步分析,正常体重的学生男生为增幅12.27%,女生增幅6.8%;肥胖、超重、低体重、营养不良率有所下降(见表4),经配对样本T检验(见表3),教学干预前后,男生体重降低1.04kg女生体重降低1.03 kg,差异显著(P<0.05)。其中BMI变化也具显著差异(P<0.05)。

5.3.2 机能特征

肺活量是用来评价呼吸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由于肺活量的绝对值不能全面反映人体的通气机能,因此用肺活量的相对值,即肺活量体重指数来反映肺通气机能水平。经配对样本T检验(见表3),被试的肺活量和的肺活量体重指数前后差异显著(见表3),这表明干预后,提高学生的肺功能效果非常显著。表5表明学生不及格率明显降低,及格率大幅提高,但优秀率、良好率提高不明显。

5.3.3 素质变化特征

干预前后,如表6,约22.17%的男学生,32.79%的女学生耐力素质(男1000M、女800M)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及格率大幅提高,良好率也有一定的提高,但优秀率变化不大,且如表3所见干预前后对差异非常显著,说明教学中科学的耐力素质练习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但要想达到优秀等十分理想的状况非短时间所及的,是要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锻炼。如表7,学生的柔韧素质非常不错,及格率男生达到96.41%、女生达到99.29%,且如表3所见干预前后差异非常显著,说明学生的柔韧素质在教学干预中经过科学的锻炼是很容易的提高。如表8,干预后有约44.13%的男生,49.65%的女生,立定跳远成绩不及格,但经过教学干预后有52.10%的男生,46.11%的女生,进入及格范围,且表3显示前后组间差异十分显著(P<0.01)。说明学生下肢力量太弱,但干预措施对于提高被试群体的下肢爆发力量,改善全身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腰腹肌力量均效果显著,不及格率男生增幅52.10%,女生增幅46.11%。

6 结论

6.1“俱乐部”模式的教学干预对改善正常组(A组)本科生体质健康水平效果明显

正常组(A组)在“俱乐部”模式的教学中激发了学生锻炼的兴趣和动机,从而保证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经过“教学干预”后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其各项指标增幅不一,但通过我们前期课题研究表明,[18]不同教学内容(健美操、武术等)对学生体质的单项指标影响不同,例如健美操班的学生体重控制较好,且有氧耐力项目较好、武术对学生柔软影响较大。

6.2 针对“体弱组”(B组)的“教学干预”模式和措施对改善其体质健康水平行之有效

“体弱组”(B组)的学生通过为其量身制定体育健康课程极大提高测试成绩,实践证明我们在教学中按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运动能力实行分类别选课教学,B组(体弱生)以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为目的教学思想是可行的。

实践证明:以“四自主、一干预”的“俱乐部”模式教学形式,“月月有大赛,周周有小赛,天天有安排”的课外体育活动,为核心内容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干预模式,对维持提高正常(A组)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加强“体弱生”(B组)的教学干预提高的其体质健康水平,是能提高学校整体水平,能遏制学生身体素质,尤其运动能力的下滑。C组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学会了一定的体育保健学和养生学的知识同时在自身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得到了明显提高。

摘要:文章针对高等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的状况,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结合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建立科学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实施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机制,以遏制学生体质下滑。结果表明:采用“四自主、一干预”的“俱乐部”模式教学形式“,月月有大赛,周周有小赛,天天有安排”的课外体育活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干预模式效果良好。

体质健康达标实施方案 第4篇

关键词:学校体育;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质评价指标;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804.4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9-0068-06

Experiment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valuation indexes in the

National Student Fitness Standard

LI Jian-yuan,WU Qiu-li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Ningbo University,Ningbo 315211,China)

Abstract: By using the test data of class 2006 students at Ningbo University between 2006 and 2007 as their research sample, and by mak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est data under the new and old evaluation standards, the authors made an empirical study of evaluation indexes in the National Student Fitness Standard,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the new standard has expanded the range of selection of evaluation indexes, enhanced the feasi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new standard; the new standard adopts the centesimal system to break down scoring standards, being more rational and scientific than the old standard; some evaluation standards fail to fully consider the effects brought by the physi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as well as by the inconsistence of evaluation start points; the selecting and testing of different test events has relatively big effects on the scores. Suggestions: further perfect scoring standards; reduce the effects of the physi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the inconsistence of evaluation start points and the selecting and testing of different test events on the scores; use a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omparisons combined scoring method to sort the scores into 5 grades.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National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 Standard;evaluation indicators index;colleges’ students

2002年7月25日,教育部和体育总局推出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以及实施办法。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1],2007年4月4日,教育部和体育总局颁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根据新的形势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进行了修改与完善,增加了测试项目,提高了评分标准[3]。本文通过对宁波大学2006级学生在新、旧标准下测试情况以及男女生成绩的对比分析,探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指标的合理性,旨在提出改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使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宁波大学2006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他们2006学年和2007学年的测试数据为研究样本,其中2006年的测试数据是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以下简称旧标准)获得的,2007年的测试数据是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获得的。为使统计结果能真实反映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统计时剔除了异常数据,测试学生的具体情况:2006学年学生2 924人(男1 407人、女1 517人);2007学年学生2 852人(男1 452人、女1 400人)。

1.2研究方法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要求进行测试,测试了身高体重指标、肺活量、立定跳远、台阶试验、仰卧起坐或坐位体前屈5项,选用教育部规定的“天康”牌仪器。

数理统计:对按照旧标准获得的2006年测试数据与按照新标准获得的2007年测试数据进行评价,并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检验。

2测试结果与分析

2.1 总体评价的对比

新评价标准中基本保留了旧标准的评价指标,但加大了指标体系中评价指标的选择范围,增补了结合单项运动反映综合运动能力的评价指标,同时,新标准对不同性质的评价指标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尤其是对反映学生耐力素质的测评项目给予较大的权重。从评分标准分析,新标准各项目均采用百分制,细化评分值,增加了分值间距,比旧标准更加合理、科学。新标准与旧标准比较,评分标准大幅提高,假设在旧标准的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台阶试验、坐位体前屈5项指标中都刚好获得满分的男生,其在新标准中则获得90.4分,提高了9.6%的幅度;女生则获得82.9分,提高了17.1%的幅度[4-5]。宁波大学2006级学生两年测试情况见表1。

分析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实行新标准后,学生成绩从总体上看明显下降,不及格和及格的比率分别增加了9个和13.3个百分点,良好的比率降低了20.8个百分点,优秀率也由2.1%下降到0.5%,这充分表明了新标准的评分要求提高了很多。女生及格率增大,良好率减小;男生不及格的比率大大增加,良好率降低,这说明新标准对于男生成绩的影响远大于女生,这不仅没有解决旧标准中女生评价要求略低于男生的问题,反而拉大了差距。另外平均成绩的情况也证实了以上观点,2006学年学生的总体平均74.4分,男生平均73.6分,女生平均75分,2007学年学生的总体平均69.2分,男生平均65.8分,女生平均72.7分。

表2是按照5等级划分标准的总分分布情况,5等级的划分标准是:0~59分不及格、60~69及格、70~79中等、80~89良好、90~100优秀。从表2可以看出,新旧标准下处于中等级别的学生比率都是最大的,但新标准下这部分学生的比率有所下降;新标准下合格级别的学生比率高于旧标准的比率,但良好的比率新标准低于旧标准,这也充分证实了新标准评分标准提高的实际情况。

对比表1和表2可以看出,4等级的划分标准中及格和良好的覆盖范围过大,而按照5等级划分学生成绩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各等级学生的分布情况,从而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因此5等级划分学生成绩是更加科学、合理的。

2.2身体形态指标的对比

由于身体形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新标准评价学生身体形态的分值由15分降为10分。女生的评价标准除了调整分值,其余基本没有变动;男生的评价标准进行了调整,提高了营养不良的评价标准,如以170.0~170.9 cm身高段的学生为例,旧标准中小于50.1 kg为营养不良,新标准中小于52.1 kg为营养不良,旧标准中50.1~60.0 kg为较低体重,新标准中52.1~58.7 kg为较低体重,缩小了较低体重的范围;旧标准中60.1~67.8 kg为正常体重,新标准中58.8~66.5 kg为正常体重,缩小了正常体重评价的标准;旧标准中67.9~70.4 kg为超重,新标准中66.6~69.1 kg为超重,缩小了超重人群的范围,旧标准中大于等于70.5 kg为肥胖,新标准中大于等于69.2 kg为肥胖,提高了肥胖的评价标准[5]。宁波大学2006级学生两年测试具体情况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新标准实行后,营养不良率、较低体重率、超重率、肥胖率都不同程度地上升,分别增加了0.3、3.1、0.8、0.3个百分点,唯有正常率下降,由73.3%下降到68.85%,这说明了新标准评分要求提高。从男生的情况来看,2007学年的测试中较低体重和超重的学生数量增加较多,这和新标准中对于男生评价标准提高有关。而从女生的情况看,营养不良率、较低体重率、正常体重率、超重率都略有减少,这和女生注重体形美,盲目减轻体重有关。

在旧标准中正常体重得15分,超重或较低体重得9分,营养不良与肥胖得7分,分值跨度为6分、2分,新标准调整后划分正常体重100分,超重或较低体重60分,营养不良与肥胖50分,转换后分值跨度为4分、1分,这种档次较大的评分方法与严谨的成绩管理不符,多1分或少1分都将给学生带来截然不同的后果,有失科学、合理的原则,建议身高形态指标与其他所有项目一致细化评分值,增加分值间距,同时采用横向与纵向对比相结合的评分方法,即若学生保持较好的形态,可获得好成绩,形态较差的学生若与自身相比有良好的改善也可得高分[5]。

2.3肺活量指标的对比

新标准中肺活量是必测项目,评价分值由15分升为20分。评分标准也大幅上调,如男生肺活量指数为75,在旧标准为100分,在新标准中为84分,上调了16分;女生肺活量指数为61,在老标准为100分,在新标准中得84分,也上调了16分,男女生上调幅度相等[4]。宁波大学2006级学生两年测试情况见表4。

从表4的总体情况来看,新标准对于学生的肺活量成绩有很大影响。新标准下的不及格比率显著增加,良好率和优秀率大幅度下降,学生成绩明显低于旧标准下的成绩,这符合新标准提高要求的出发点。另外从男女生成绩对比来看,男生成绩要比女生成绩差,这可能和男生的呼吸系统机能比女生的差有关系,另外这也和男生的超重和肥胖人数远比女生多有关系。鉴于男女生生理机能的差别,评分标准制定时也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对于成绩的影响。

2.4台阶试验指标的对比

台阶试验是被国际上公认较为合理地测试心血管机能在定量负荷下的状况的一种实验方法。在新标准中1 000 m跑(男)/800 m跑(女)、台阶试验两者二选一,评价分值由20分升为30分,评分标准也大幅上调,如男生台阶指数为59,在旧标准中得100分,在新标准中只获78分,上调了22分;女生台阶指数为56,在老标准中得100分,在新标准中得81分,上调了19分,男生上调幅度比女生高3分[3-4]。宁波大学2006级学生两年测试情况见表5。

从表5我们可以看到,新标准实行后,学生的成绩普遍大幅度下降,不及格率增加了16.5个百分点,良好率和优秀率分别下降了17.9个和12.5个百分点。从男生的成绩来看,不及格的人数显著增加,优秀的人数显著减少,而女生成绩的变化没有男生这么显著。这说明虽然新标准中男女生评分标准提高的幅度相等,但由于男生的评分标准起点较高,所以修改后的新标准对于男生来说难度更大,修改后的标准没有解决旧标准对于男女生成绩有失公平的问题。

2.5立定跳远指标的对比

立定跳远是测试爆发力的项目,立定跳远主要是测量向前跳跃时下肢肌肉的爆发力。腿部的爆发力是以腿部的力量为基础,没有力量就谈不上爆发力,也谈不上肌肉的耐力。评价分值由30分降为20分,评分标准也大幅上调,若男生立定跳远成绩为2.55 m,在旧标准中得100分,在新标准中获84分,上调了16分;女生肺活量指数为1.96,在旧标准中得100分,在新标准中得84分,上调了16分,男、女生上调幅度相等[3-4]。宁波大学2006级学生两年测试情况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到,新标准的评价标准明显提高,不及格人数和比率显著增加,良好和优秀的人数以及比率明显减少。从男女生各自的情况来看,新标准对于他们成绩的影响相当,没有显著的差异。这说明新旧标准对于男女生的评价是比较合理的,只是难度的提高影响了他们的成绩。

2.6坐位体前屈指标和仰卧起坐指标的对比

新标准坐位体前屈指标的评分价值依然为20分。但是其评价标准大幅度提高,新标准的满分成绩是23 cm,旧标准中男生的满分的成绩是18.1 cm,这个成绩在新标准中的成绩是84分,上调了16分;女生新标准的满分成绩是21.1 cm,旧标准的满分成绩是18.1 cm,这个成绩在新标准中成绩是87分,上调了13分;男生上调的幅度比女生多3分[3-5]。

新标准仰卧起坐的评价分值也依然是20分。但其评价标准也有大幅度提高,新标准的满分成绩是52次,旧标准的满分成绩是44次,这个成绩在新标准中得分为87分,上调了13分。宁波大学2006级学生两年测试情况见表7。

从表7中可以看到,实行新标准后男生的成绩有小幅度下降,这与评价标准提高有关,而各类别的比率基本保持均衡,这说明新旧标准的评价标准对于男生柔韧素质的评价保持一致。从2006学年男女生成绩对比情况来看,女生的不及格和及格比率与男生相当,而良好率明显高于男生,但优秀率又明显低于男生,这说明仰卧起坐评价标准中优秀的划分标准过高,良好的评价标准稍有偏低。从2007学年男女生成绩的对比情况看,女生成绩明显优于男生,这与男女生的生理差别有关,女生身体的柔韧性要优于男生,可见评价标准制定中对于这一点考虑不足。从女生测试的两个不同项目来看,坐位体前屈对于女生有明显提高成绩的趋势,这也说明各个评价指标对于学生的评价不是十分公平的,因此评价标准的制定应充分考虑这些差别,力求各个评价指标都比较公平。

3结论与建议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评分标准要求相比《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有了大幅度提高,造成部分学生的成绩达不到及格的要求。应加大对新标准的宣传力度,结合体育教学课程,鼓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运动能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某些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对于男女生的影响相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有所改善,但还存在缺陷。如肺活量评价指标和坐位体前屈评价指标,没有充分考虑男女生生理差别,致使评价标准有失公平。台阶试验指标的评价标准虽然提高幅度相当,但没有考虑到男生的评价标准起点本身高,致使对于男生的评价要求比女生高,应加以修改,适当降低男生台阶试验指标要求,使标准更加科学合理。

(3)某些选测项目评价标准制定不合理,致使评价结果不相当,选择不同测试项目会对成绩有较大影响。如女生的选测项目仰卧起坐和坐位体前屈,坐位体前屈的测试成绩明显优于仰卧起坐的测试成绩,这就有失测试的科学、公平。在评价体系的修改完善过程中,应加以调整,以求同一个学生选测不同项目所得到的成绩大致相当,不能有明显的差别。

(4)在旧标准中正常体重得15分,超重或较低体重得9分,营养不良与肥胖得7分,分值跨度为6分、2分,新标准调整后划分正常体重得100分,超重或较低体重得60分,营养不良与肥胖得50分,转换后分值跨度为4分、1分,这种档次较大的评分方法与严谨的成绩管理不符,多1分或少1分都将给学生带来截然不同的后果,有失科学、合理的原则,建议身高形态指标与其他所有项目一致细化评分值。

(5)对于总分的划分等级标准,4等级的划分标准中及格和良好的覆盖范围过大,而按照5等级划分学生成绩,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各等级学生的分布情况,从而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这是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划分标准,因此建议总成绩划分标准采用5等级划分制。

(6)成绩评定应采用横向与纵向对比相结合的评分方法,即若学生保持较好的健康状况,可获得好成绩,健康状况较差的学生若通过自身努力,与自身的前期状况相比有良好的改善也可得高分,这样更能激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Z]. 中发[2007]7号文件,2007-05-05.

[2]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 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Z]. 教体艺[2007]8号文件,2007-04-04.

[3]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编委会.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5] 颜飞卫. 高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践与思考[J]. 浙江体育科学,2008,30(2):70-76.

[6] 陆宏凯,侯桂明.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结果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94-96.

[7] 赵秋爽. 厦门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现状与对策研究[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26(2):7-9.

[8] 甄志平.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指标体系结构与嬗变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2):1-9.

[9] 祁国鹰.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建标依据与内容[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2):226-227.

体质健康达标实施方案 第5篇

一、目的意义

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方案的实施,促使学生积极锻炼,不断纠正和改变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有健康端庄秀美的体魄姿态和健全的人格。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育人中的独特作用。

二、组织机构

为了落实上级教育部门的部署与安排,使我校达标测试工作能尽快步入轨道,并顺利完成所有的测试工作,特成立中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测试领导小组,具体成员组成如下: 组长:刘美英

成员:张福贵 王晓东 张晓波 丁大伟 各班班主任

三、宣传工作

1、学校政教处、教务处与总务处相关人员组成宣传小组,通过学习和宣传,使全校师生达成共识,认识到实施达标测试是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使学校体育走上规范化管理,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养成经常性锻炼良好习惯的必要举措。

2、体育教研组负责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电子档案与数据分析处理系统,为学生体质健康提供决策依据。

3、利用全校教职工会议和学生会传达有关文件精神,进行全校师生总动员。

4、利用班会 体育课宣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

四、锻炼时间

1、充分利用三课两操和大课间等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在校至少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利用体育活动时间进行锻炼,体育教师负责指导。

2、每学期由政教处、体育教研组主持举行一次相关项目的测试工作。

五、测试项目及各阶段工作安排

1、教育部规定的测试项目原则上要求利用体育课组织测试,政教处和体育教研组做好必要的指导、服务工作。

2、宣传启动阶段:2016年9月

3、达标测试阶段:2016年10月至11月

4、数据合成上报:2016年12月

5、未达标的学生,进行一次补测。

六、测试成绩的运用及特殊情况的处理

1、测试成绩按评定等级记入《标准登记表》,并列入学生素质评价内容。

2、测试成绩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各级“三好学生”的评选.3、当年因病两个月以上免修体育课,确实不能参加《标准》测试的学生,应持市级以上医院出具的病历证明材料,由家长或监护人向学校提交免于执行《标准》测试的申请。

4、对确因疾患丧失运动能力而免于执行《标准》测试的学生,仍可参加各级“三好学生”的评定。

七、数据资料处理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通过测试取得的原始数据以班级为单位建立起学生健康体质水平电子档案,该数据的电子形式录入由体育教研组负责组织。

2、数据资料的合成、分析和保存,原始数据初录完成后,体育教研组上报政教处合成,并由学校进行电子备份、保存。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要及时逐级上报到国家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系统处理后的分析数据由学校负责反馈给任课教师和班主任。

八、安全措施的落实

1、对学生日常的体育锻炼提出要求,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2、2016年10月至11月测试期间,有病或身体状况不好的学生事先摸底,不参加测试。

3、测试前检查场地器材,确保安全使用。

体质健康达标实施方案 第6篇

根据粤教体办涵{2016}57号文件指示精神,我校认真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并对关于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情况作了专项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高度重视,成立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领导小组,由刘国防校长任组长,德育处姜剑琼副校长任副组长、体育组李俊,候国星等教师和各班主任为组员。

二、根据中央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现有条件,我校制定了实施方案:

1、根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和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的课程标准,制定本学期的体育课安排。

一、二年级体育课每周4节,三至六年级的体育课每周为3节,切实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2、学校在第二节课后组织体育大课间活动,安排教师组织进行乒乓球、毽球、篮球、足球等各种体育活动。下午第一节后做眼保健操,课外时间学校安排专门教师指导篮球训练队、学校足球训练队等课外体育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3、学校因地制宜,每学年组织开展校园运动会,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4、加强校与校之间运动互动,经常开展与各兄弟学校之间进行的足球比赛。

5、各班互动,加强锻炼。为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教务处每天都会安排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比如拔河、打乒乓球、打篮球、踢足球、跳绳等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以此来达到锻炼的目的,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我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其《实施办法》。

我校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根据要求,把各年级相关的体育课时作了调整,并根据学校的自身情况制定了实施方案。

四、加强师资培训

为了更好的贯彻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我校根据学校情况,在教务处的安排下,体育组的老师积极研讨,把新课程理念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有机结合,在教育教学外活动中不断摸索适应我校实际情况的新的体育教育教学模式,现如今,阳关体育活动的理念已经深入到我校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五、测试器材的配备、使用情况

我校有田径场1个,足球场1个,篮球场2个,室外乒乓球台8个,篮球、足球、排球若干个,羽毛球若干副,毽子若干个,呼啦圈若干个,大小跳绳若干条,体重仪两个。体育器材基本上能满足学生的活动要求,使用情况上在百分之八十左右。

六、测试数据与学生达标情况

由于很好地落实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各项要求,我校学生的体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上学期体育测试数据看,我校学生百分之九十以上都能达到相关标准。

相关文章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精选11篇)表演人才 第1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即相当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这一时期少儿的主要行为活动是学...

3
2025-09-20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精选6篇)保安班长月总结 第1篇篇一:保安班长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半年已经过去。回顾我们保安队在近...

1
2025-09-20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精选15篇)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第1篇20**年8月我有幸在市电大参加了“仙桃市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1
2025-09-20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第1篇《四季》文清路小学 刘明霞教学目标:1、认识 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和折...

2
2025-09-20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精选18篇)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第1篇1、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

3
2025-09-20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选12篇)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第1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

2
2025-09-20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精选10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第1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进方案阳旭东(贵州工业大...

1
2025-09-20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1篇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宝地宾馆改扩建项目 承办单位:...

1
2025-09-20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