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部编第1课鸦片战争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6
1

部编第1课鸦片战争范文第1篇

【使用说明】 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第四课第二框的,在课本上勾划导学案涉及的重点内容,熟记重点基础知识。

2.重点、难点:①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②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③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按客观规律办事。

【学习目标】

1.识记三个概念(运动、静止、规律);理解两个关系(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2.把握:两个观点(物质是运动的;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通过学习,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能够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 【预 习 案】

一、教材助读(具体要求:在课本上规范的勾划并标注以下知识;用红笔标注不明白的问题)

(一)运动和物质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运动的含义:

2.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密切联系、不可分割、辩证统一。

③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也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 )。

〖方法论〗1.用变化的观点看问题; 2.反对将物质、运动分离的唯心主义和静止僵化的形而上学。

(二)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辩证唯物主义讲的静止,是 一种 。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区别、辩证统一。

区别:①含义不同。

②运动是 的、 的和 的;而静止是 的、

的和 的。

联系:① 是 的一种特殊状态。

②物质世界是 和 的统一。 〖方法论〗1.既承认运动绝对性,也肯定相对静止 2.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和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

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三)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

1、规律的含义:

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①客观性: ②普遍性:

〖方法论〗 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四)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重点) 〖原理内容〗: 1.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革命态度结合起来。

3、〖反对〗:片面强调规律的客观性而否认主观能动性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思想;夸大主观能动性而否认客观规律的制约性是唯心主义思想。 注:主观能动性:人类特有的能力和活动:①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②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③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

二、判断自测(具体要求:独立思考、写出理由) 1.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注意:颠倒了二者。) 2.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昼夜循环,苹果落地,属于自然规律。(注意:规律不能等同于规律的表现形式。) 3.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也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

(注意:规律不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 4.规律就是我们常讲的定律。(注意:规律是定律的内容,定律是某种客观规律的主观映象。) 5.规律有好坏的。(注意:规律是客观的,无好坏之分。) 6.思维规律是主观的.(注意:思维规律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思维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思维规律的要求,是否遵循思维规律进行认识活动,思维规律都在起作用。) 7.规律是无条件的,是永恒不变的。

(注意:规律是客观的,但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依赖一定条件的,如价值规律存在和起作用的条件是商品经济;任何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都是随着事物存在的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规律不是永恒不变的。) 8.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相互制约(注意:主观能动性不能制约客观规律,因而两者不能是相互制约的)

三、知识结构构建体系,把握联系

【 探 究 案 】

一.质疑探究(总体要求:把握设问方向,梳理探究思路,科学运用原理,规范作答)

探究一: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1)谈谈你对《易传》这句话的理解。世界上有没有不运动变化的事物? (2)“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绝对精神的运动是一种什么观点?

(3)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答:(1)岁岁年年、寒暑相推的大自然生生不息、变化无穷。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2)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3)运动不是“心”的运动,也不是概念或精神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探究二: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例如,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有动过,大雁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是如此。请你分析一下,这句话错在哪里? 世界上有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答:此观点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大雁塔和故宫处于相对静止之中,是相对于某一参照系而言的;但实际上它们仍在运动(作为地球上的物体,它们是随着地球的运动而运动的)

探究三: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却认为:“人不仅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甚至连一次也不能塌进同一条河流。”运用所学哲理,谈谈你的看法。你认为应怎样评述以上两人的观点?

[答案]:(1)赫拉克利特的观点是正确的,他说明了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

(2)克拉底鲁的观点是错误的,错误地理解了运动的绝对性,因而否定了相对静止,他的观点会导致不可知论。

探究四:1.简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 这两句名言所包含的哲学道理。

答: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2)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2. 水往低处流,人们可以利用水利设施引水上山,灌溉农田;根据生物学的知识,人们可以将一个生物的遗传物质定向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从而获得人类希望的遗传性状,创造出新物种。 这说明了规律是可以改造或创造,对吗?

答: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 检 测 案 】

1. (09江苏26)“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 )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2. “刻舟求剑”中的那个楚国人之所以“求”不到“剑”,主要原因是他 ( )

A.否认了船、水、剑的客观存在 B.否认了船、水、剑三者有的运动,有的静止

C.只承认剑的客观存在 D.不知道船、水、剑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4.月亮绕地球转动,水向低处流,苹果落地,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等,这些联系都不是规律本身。这是因为 ( )

①规律不是浮现在事物表面的现象的联系,而是隐藏于事物现象之中的本质的联系

②规律是事物内部的联系,是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主要的、决定作用的联系

③规律不是人的感官可以感知的,只有运用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④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2009江苏高考)《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不违背农时,粮食就会吃不完;砍伐林木按照一定的时节,那木材便用之不尽。)这表明:( )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6. 一位速滑高手说:“一般情况下,速滑转弯倾斜角在45度到60度之间为最佳,这样滑跑起来更省力更利于加速。”经济发展上“弯道”超越,也不是蛮跑,同样要讲方法,重技巧。这里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创造性思维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B. 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C. 良好的精神状态对人们改造世界有促进作用 D. 在实践中人们总是能够总结出经验和方法

7. 为了缓解北方旱情,借助2月下旬的冷湿气流,我国北方各省市纷纷采取人工降雨。人工降雨是利用云层中的水汽,人工创造成雨。这说明( ) A.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 B. 人们可以创造规律利用大自然

C. 人们可以根据意愿改变规律趋利避害 D. 人们可以根据自然规律改变条件为人类造福

8.某地利用当地特色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旅游业:以民族文化为内容,以民族村寨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亮点,建立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的创建思路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从实际出发,发挥本地旅游资源的优势 ②在历史与现实、经济与文化的联系中发掘有利因素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发展旅游业的规律、商机和条件 ④把握原生态文化凝固不变的特点,发展特色旅游经济

部编第1课鸦片战争范文第2篇

一、教学目标:

1.熟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后果,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 2.认识战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后果,中国战败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鸦片战争的起因,中国战败的原因

小结:当西欧各国逐步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并疯狂向外扩张的时候,愚昧的清王朝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虽然清王朝已经非常衰弱,但在对外贸易中却一直处于出超地位,以英国为首的新兴资本主义强国久久不能打开中国的大门。于是英国开始采取非正当贸易手段,19世纪初,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造成中国政府的财政危机,军队丧失战斗力以及严重的社会问题。鸦片带来的巨大危害引起了朝野的关注,清政府内部也为如何禁绝鸦片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道光帝决定禁烟,派林则徐前往广州查禁鸦片。林则徐在虎门当众将收缴的鸦片销毁,虎门硝烟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指导学生分组讨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原因。)

中国是一个日趋衰落、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而英国是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世界强国,生产力水平高于中国,武器更先进。在战争过程中,清政府战和不定,几易主帅,派往前线的将领对这次战争既不重视,也不懂战略战术,武器装备落后,军队缺乏战斗力,最终中国战败。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同英、美、法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指导学生分析这些条约使列强获得了哪些权益?给中国带来了哪些灾难?)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深重的灾难,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传统的朝贡体制被打破,中国从此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鸦片战争的失败并没有惊醒迷梦中的清政府,虽然道光帝感到屈辱,但大部分官员仍旧没有觉醒。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指导学生讨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后果。)1856年,为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扩大在华权益,英法以修约为借口,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中国战败,被迫同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由于对《天津条约》的若干条款双方都不满意,次年战事再起。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城,洗劫并烧毁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给中国古代文化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1860年英法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通过《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列强又攫取了新的权益,中国的主权遭到更大的破坏。(指导学生比较两次鸦片战争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布局和特点。)

两次鸦片战争虽然都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内部一部分官绅开始改变传统的华夷观念,主张向西方学习,兴起了“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中国的现代化开始起步。

(三)巩固小结:鸦片战争迫使中国社会转型,在世界发展的潮流面前,中国已不可能维持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面临的新变局也是所有落后国家都面临的问题,只不过中国是一个大国,又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社会变革的道路更艰难曲折。

(四)课堂练习:《填充地图册》相关练习

(五)课后作业:《学生课后练习》相关练习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用心

相关文章
防汛防暑防雷措施范文

防汛防暑防雷措施范文

防汛防暑防雷措施范文第1篇一、指导思想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防汛防雷工作指示精神,确保师生及学校的财产不受损失,做到“防患于未然”,...

2
2025-09-17
风险隐患排查小结范文

风险隐患排查小结范文

风险隐患排查小结范文第1篇为确保我合同段安全施工的顺利进行,我合同段在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管理的同时,加大力度对各施工队的安全隐患排查...

1
2025-09-17
服务礼仪规范培训范文

服务礼仪规范培训范文

服务礼仪规范培训范文第1篇员工礼仪规范培训方案一、培训目的1.通过培训使员工懂得塑造与个人风格相适的专业形象;2.通过培训使员工掌握现代...

1
2025-09-17
妇幼保健人员职责范文

妇幼保健人员职责范文

妇幼保健人员职责范文第1篇工 作 计 划为进一步提高我村妇幼保健工作,使我村妇女儿童达到健康水平,巩固降消项目“第三周期”工作,具体...

1
2025-09-17
翻译的技巧第五课范文

翻译的技巧第五课范文

翻译的技巧第五课范文第1篇趣(第一课时)备课教师 锦屏镇一中 王千【教学目标】1.学习积累重点词语2.节奏分明地朗读并背诵课文3.领会课文...

2
2025-09-17
妇幼保健工作方案范文

妇幼保健工作方案范文

妇幼保健工作方案范文第1篇近年来,按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我市积极开展市镇一体化管理试点,建立了...

1
2025-09-17
防汛抢险应急预案范文

防汛抢险应急预案范文

防汛抢险应急预案范文第1篇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福建环宇建筑集团有限公司金马北路道路工程项目部2017年5月31日防台防汛抢险应急预案为了全面提...

1
2025-09-17
风险投资协议样本范文

风险投资协议样本范文

风险投资协议样本范文第1篇甲方:_________乙方:_________以上各方共同投资人(以下简称“共同投资人”)经友好协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

2
2025-09-17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