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打印机打印范文第1篇
安全的传递,从而达到提高效率,减少差错,减低成本,加快生产的目的。
作为标本唯一标识的条形码技术是LIS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通常使用预置型和打印型两种。预置型即由采血试管生产商按照LIS系统编码规则,将条码印制完成后贴在试管上提供给医院使用;打印型则是LIS系统生成编码,由护士采血时使用专用条码打印机打印后贴在试管上。两种系统各具特点,上海科华奇效公司的LIS系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任意一种工作模式。现将两种模式下LIS在医院成功实施的情况做一总结,希望在目前各种商业化的LIS软件充斥于国内市场的情况下,能给各医院LIS系统的选择和使用提供帮助。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软件系统上海科华奇效实验室信息系统采用Power-Builder工具开发,系统服务器采用Windows2000 Server操作系统,客户机采用Windows9X/Windows2000/Windows XP,并与医院信息系统(HIS)实现无缝链接。
(2)硬件系统局域网系统硬件、条码扫描仪、打印机。打印条码系统除了上述设备之外,还需要专用条形码打印机。
1.2方法
(1)打印条码流程:医生为患者开出电子检验申请。系统根据电子检验申请自动产生带条形码的采样标签一护士打印后粘贴在采样容器上一护士按采样标签提示的信息采样一将采样标本送标本接收中心一标本接收中心将标本签收分类后送不同的检验科室一
检验科室将采样标本在检验仪器上进行检测一检测结果自动返回系统一经检验科确认后发送检测结果供病区或门诊医生查讯或打印. (2)预置条码流程:由护士通过扫描厂家预置于容器上的条码建立病人信息、申请信息和试管的对应关系,并由LIS系统保存相关数据,其它环节与打印条码流程基本一致。
2、结果与传统模式的检验流程相比,LIS系统实现了检验过程的优化,提高了效率,杜绝了传统流程中的部分漏洞,方便了医生和患者。
(1)实现了检验信息的无纸化传递从医生下达检验医嘱到护士采集相应的标本,到检验科接受标本、完成检验、发送数据,可做到全过程无纸化。检验结果完成后可以即时发送到医生工作站,相比于传统的使用纸质化验单检验流程,减少了检验单分拣、分发的人力和时间消耗,医生可以尽早看到检验结果。在减少检验过程中医护和检验人员的化验单开具、标本采集、接收登记、结果登记和报告传送等操作环节的同时,减少了人为因素造成的差错。另外,无纸化报告还可以减少实验室污染分析报告的机会,对防止院内感染有积极意义。
(2)实现了检验的全过程管理在LIS系统上可以方便地按照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对质量管理记录进行管理。LIS系统对检验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控制:通过条码打印或条码扫描,记录护士执行检验医嘱的时间;通过签收程序,记录标本从科室传送到检验科的时间和交接人员的信息;通过系统日志,记录检验人员修改、删除检验报告的情况。通过使用质控管理模块,完成质控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保证了检验过程管理中不存在管理脱节,明确了整个检验过程中人员的职责,避免了出现差错后的相互推诿。
(3)充分开发利用了仪器的数据接口,实现了数据到LIS 系统的自动传输多数自动化、半自动化检验仪器都配备了串行接口,LIS系统可以通过此接口直接获取标本检验结果,在LIS中与病人信息对应起来,形成完整的检验报告。对于部分具有条码扫描器的检验设备,可实现双向全工工作模式,仪器可以直接扫描试管条码,通过LIS系统从HIS系统中获得医生的检验项目申请信息并自动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直接传输到LIS,检测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大大提高检验效率。
(4)提供丰富的数据统计查询功能系统可提供病人历史数据、检验质控数据、检验科工作量、检验人员个人工作量等数据的查询功能。系统可以对检验结果数据进行系统化管理,能按不同条件查询病人的当前检验结果和以往结果,为医生、护士及病人提供结果的动态分析,同时也给临床和检验部门的临床研究过程提供数据统计的便利,更好的促进临床科研、教学的发展。
(5)提供严格的费用管理功能,杜绝了错收、漏收和人情检验的出现系统做到了与HIS系统中计价功能的整合,可根据情况选择在生成医嘱、检验科签收标本、检验完成后发送结果时的收费;也可由HIS系统计算检验收费或通过LIS系统计算检验收费,门诊病人能够从HIS系统(或收费系统)中检查到病人是否付费的信息,费用的分类统计功能可给检验科成本效益的核算提供方便。
(6)其他管理模块的集成系统提供了科室人事、试剂、成本、
质量控制等其它管理功能模块,为科室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管理平台。
3、讨论
3.1预置条码与打印条码系统的差异
(1)系统建设与运行成本两种系统都是建立在医院计算机网络之上,除了LIS系统专用服务器和终端计算机以及检验科、护士站配备的条码扫描设备之外,打印条码LIS 系统尚需配置专用条码打印机,与预置条码系统相比,打印条码LIS的一次性投入要高于预置条码系统。从长期运行成本来看,两种系统除了正常运行的消耗外,打印条码LIS系统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条码打印纸、色带等消耗品和打印机维护费用,虽然目前预置条码真空采血管价格略高于无条码真空采血管,相比之下预置条码方式LIS系统的总体拥有成本(TCO)-要低一些。
(2)两种方式的LIS对网络的依赖性存在差异。预置条码LIS系统对网络依赖性较高。预置条码LIS系统使用的试管由使用单位向厂家定制,在生产过程中保证每一个使用单位的每一根条码管的编码是唯一的,护士通过扫描条码建立每一根试管的条码与HIS系统中病人信息、申请信息和时间信息相对应。虽然试管上可以填写一部分病人相应的信息,但对LIS系统来说是非必需的,另外条码表面保护层对书写有一定的影响,采血护士通常会忽略将病人信息填写在试管条码上的程序。在发生网络中断的情况下,检验人员无法识别标本的来源、申请项目等信息,无法对标本进行处置。同时,在需要对标本进行复查时,检验人员要查找某一特定标本将会很繁琐。而打印条码LIS系统在护士转抄医嘱时就可将上述病人信息打印在条码标签上,即使发生了LIS或HIS中断的意外事件,检验人员仍可从试管条码标签上获得必要的信息,对标本做出及时处理。
(3)条码质量对使用的影响由于条形码是LIS系统中标本唯一性的标志,其质量不容忽视。预置条码由专业生产厂制造,条码清晰,粘贴位置准确、规范,同时工厂可以对试管表面的条码进行处理,以防止使用过程中的磨损,易于终端电脑和检验设备上的条码扫描器识别。打印条码由护士通过色带压印式打印机打印后粘贴于试管上,随着打印机使用过程中的损耗,其打印质量逐渐下降,同时条码打印机打印的条码在标本采集、传输和检验前预处理过程中容易磨损,容易出现因条码模糊而造成扫描器不能正确识别的问题。同时,由于条码粘贴是护士手工完成的,其粘贴位置、平整程度和粘贴方向都会影响其识别率,条码识别的错误对使用双向全工模式的仪器是致命的。
(4)标本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预置条码LIS系统比较适合门诊采集。护士可以在门诊护士站上将门诊病人按顺序依次进行病人住院号录入、条码管扫描和采血的工作。而打印条码LIS系统护士要进行病人住院号录入、条码打印、粘贴和采血操作,相比之下时问较长,对于门诊量较大的医院来说时间问题不得不考虑。而对于住院病人来说,打印条码LIS系统可以在试管条码标签中打印病人姓名、申请项目、采集时间等基本信息,便于护士进行核对,减少差错发生的机会。预置条码LIS系统由于不必在条码上添加病人基本信息,同时在厂家预先贴好的条码上手工添加此类信息非常不方便,抽血护士对已经布置好的条码管需要建立另外的标识进行管理。
(5)自助取单功能的实现。打印条码流程能在护士打印条码时打印“条码取单凭证”。该凭证包含门诊病人采集标本的条码信息、病人的挂号信息、取报告单的预计时间、地点等信息。病人能够依据“条码取单凭证”,在取报告单处,扫描条码取单凭证上的条码查询或打印报告,在方便病人的同时,避免了检验报告单的丢失以及检验报告单院内交叉污染等问题。由于系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限定“条码取单凭证”只能打印一次,从而消除了非相关人员未经授权获得病人相关检查信息的可能性。预置条码LIS系统中自助打印只能通过手工输入病人门诊号方式实现。
3.2 LIS系统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自助取单的问题作为医疗文书的一部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检验报告必须有报告人员的签名或盖章,而LIS系统提供的自助取单功能有一定的缺陷。病人可以凭借门诊号条码或手工输入门诊号从自助取单机上打印报告,绝大多数病人不会想到再由院方人员在报告单上签字或盖章,虽然LIS系统可以通过加印医院标示等手段确认此报告的真实性,但这种方法形成的报告是否具有法律效应有待商榷。同样,将科室使用LIS系统终端打印出的报告作为医疗文书,其合法性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如何使用打印机打印范文第2篇
一、 打印机用于打印教学工作及事务性文件;不得用于打印与工作无关的文件。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使用。
二、 值班人员做卫生时注意保持打印机的干燥,干净的工作环境。不得轻易取出耗材,以及故意损坏打印机。
三、 打印文件后在工作并由办公室秘书签字后方可生效。
四、 打印文件需填写打印登记制度表格,并将申请表交与值班人员。该表格列明:部门,姓名,打印资料名称,纸张数,用途及日期等。由值班人员负责监督打印人申请填写与打印。每天及时交办公室,每周交与主席签字。表格内容必须填写清楚,用途不得含糊不清。
五、 打印前应注意纸张类型,页数,页码,份数等信息;以防错打、漏打、多打。若错打,多打页数超过5页时请立即关闭打印机电源;在电脑中删除打印任务2分钟后开机,以保证打印机安全使用。若需要打印多份,则打印一份后复印。
打印所须低价易耗品(如纸张)和耗材(墨盒、硒鼓等)由办公室秘书负责领取或补充;若打印特殊纸张(彩纸、奖状等)请提前自行准备。
如何使用打印机打印范文第3篇
(2) 通过配置样张查看打印机的IP地址(出厂默认值:192.168.10.251)、子网掩码(出厂默认值:255.255.254.0)、默认网关(出厂默认值:192.168.11.53),修改电脑IP地址与打印机IP地址在同一网段上,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与打印机的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一致,如下图示例:
(3) 打开IE浏览器,在IE地址栏中输入打印机现在IP地址(如:192.168.10.251),点击【回车】键,IE将会显示如下页面。
(4) 点击【Printer Status】按扭,在显示的页面中点击【Print Test Page】按扭,正常情况下,打印机应该打印出一个自检样张。
(5) 成功打印完毕后,电脑将显示如下页面,则说明打印机工作正常、以太网通讯正常。
(6) 另外,点击“超链接【Configure Interface】”,则会弹出如下页面,在此可以更改以太网接口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信息,然后点击【Save】按扭保存设置。
2.安装打印机的驱动程序。
(1)安装好打印机的并口驱动程序。
(2)鼠标右击并口驱动程序图标选择【属性】。
(3)在弹出的驱动程序属性对话框中选择【端口】标签页。选中并口驱动程序所在的端口,点击【添加端口】按扭,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Standard TCP/IP Port】,点击【新端口】按扭,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下一步】按扭。
(4)在【打印机名或IP地址】编辑框中输入打印机IP地址,点击【下一步】按扭。
(5)设备类型选择【标准】单选按扭,选择【Generic Network Card】,点击【下一步】按扭,点击【完成】按扭。
附录 通讯线缆及连接方法
通讯线缆的接头的制作应当遵循TIA568标准中定义的T568A和T568B两种接线头规范,其示意图如下:
附图1.1 T568A、T568B规范
通讯线两端使用同一种接头规范的线缆称之为直通电缆、使用不同接头规范的线缆称为交叉电缆。当接口模块与路由器、集线器等设备直接相连时建议使用两端都为T568B的直通电缆,如附图1.2所示;当接口模块与计算机直接相连时,应使用交叉电缆,如附图1.3所示。以下是两种线缆的接线顺序:
附图1.2 直通电缆的线序
如何使用打印机打印范文第4篇
www.jxth.net 13970077110 0791-86315446 13970077938 服务承诺:激光A4打印机加粉包打1000张、复印机加粉包打10000张、维修电脑保修一个月
南昌市区上门服务保证2个小时解决问题
CANON LBP系列(日文)激光打印机使用指南
1、 先将下纸盒放入适当的纸张。(此纸盒为万能纸盒,纸盒下有纸张大小的刻度槽,您可根据需用放入合适的纸张,再旋动左边的绿色旋钮,使纸盒前端的显示尺寸与纸盒所放的纸张尺寸相对应。如果纸张尺寸与纸盒不对应,请选用手送托盘进纸)
2、 打开电源开关,打印机面板显示灯全亮一下,定影传动部分工作,定影器加热,整个预热过程45秒钟。
3、 预热完毕后,液晶显示(00 READY),联机灯亮(オンライン),此时打印机已进入待机状态,电脑发送打印信号就可正常打印了。(如果联机灯不亮,打印机将无法接收电脑的打印信号)
4、 打印机自检:按灭联机灯,按[ユ一テイリティ]<键再按[リセット/实行]∨键,打印机将打印一张日文的设置自检页。按二次[ユ一テイリティ]<键再按[リセット/实行]∨键,打印机将打印另外的功能自检页。
5、 打印机的按键使用:由于打印机的内部都是英文,用户可根据液晶显示的提示进行调节,一般的选项也可在驱动程序的[属性]里调节。
6、 打印过程中如果遇到报警声音,显示(41 PRINT CHECK)是由于进入的纸张尺寸与选择的不同,按两次[オンライン] 键就能正常打印。
7、 打印机选择进纸纸道:按灭联机灯[オンライン],按[给纸选择]键,打印机能选择从手送托纸盘或下纸盒进纸(LED指示灯亮为正选用纸道)。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纸道,再按[リセット/实行]∨键确定即可。
8、打印机手送托纸盘纸张尺寸的选择:按灭联机灯[オンライン],按住[给纸选择]键8秒钟左右,液晶显示(tray paper size)再按[给纸选择]选择自己需要的纸张尺寸,再按[リセット/实行]∨键确定即可。(如果是特殊尺寸就选择FREE(自定义)再按[リセット/实行]∨键确定)
9、 打印机打印出的文字比较淡或不均匀时,可能是墨粉受潮或缺少墨粉,如果是受潮可用电吹风加热干燥。缺少墨粉就加墨粉。
10、 浓度调节:按灭联机灯[オンライン],按[セットァップ]>键,显示(CONTROL)菜单,按[リセット/实行]∨键,进入(CONTROL)的子菜单,按[セットァップ]>键直到显示(toner density)项,再按[リセット/实行]∨键,显示打印机当前使用的浓度档数,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按[セットァップ]>键选择需要的浓度档数按[リセット/实行]∨键确定,再按联机灯[オンライン]退出即可。
11、1200DPI设定:应在驱动属性的[Cofiguration]项里。把(Extended Memory)的内存值选到20M。再把[Quality]项的(Profile)的选值设为Photography.然后点[应用]确定。这样打印机就能输出精度为1200DPI的效果。
12、打印机厚纸功能:打印机使用厚纸时,请选择从手动送纸盘进纸,然后在驱动属性的[paper source]选项里的(paper type)子项里,按下拉箭头选取(heavy paper)再按下面的[应用]确定。这样打印机就能进行110-250克的纸张打印了。
第1页
江西天恒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如何使用打印机打印范文第5篇
系列课程概要
• 3D游戏基本概念介绍 • 创建3D动态和静态物体 • 摄像机处理操作 • 游戏物体行为编程 • 背景处理和物体之间的碰撞 • 人工智能(AI)的编程 • 显示文本和抬头显示(HUD) • 菜单界面编程 • 添加灯光,音乐和音效
介绍
• 3D图像处理引擎完成3D图像处理过程 – 程序控制 – 几何变换 – 特效 – 等等
• 渲染是在3D场景中生成2D图像的处理过程
渲染处理
• 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 – 几何变换– 应用于顶点 – 三角形光栅化– 应用于像素点 • 固定功能管线 • 像素和顶点着色器
– 替代特定特效的固定功能管线
坐标系系统
• 用于描述物体位置和方向的空间 • 最简单的坐标系系统是笛卡尔平面
重要的3D几何学知识 • 3D物体由多边形组成
– 多边形由按照指定顺序描述的顶点集合组成 • 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
• 例如,使用三角形来描述一个立方体,那么每个面都需要使用2个三角 形 来描述,并且由于立方体一共有6个面,因此我们需要12个三角形来 描述一 个立方体 • 每个顶点包含: – x, y, z坐标值 – 颜色
– 用于计算灯光的法线 – 纹理坐标,通常是(u,v)
更多的3D几何信息
• 通过所有的变换,将顶点从物体局部坐标系变换到视口坐标系系统 • 平移,旋转和缩放等变换操作通常使用矩阵来执行
• 在投影之后,每个顶点都在投影平面上有一个新的x和y值用于描述它的位置,同时还有一个描述深度的z值。 • 在管线处理的最后阶段,将纹理填入到各个三角形或者表面当中
探究几种常用的坐标系系统 主要空间坐标系系统
物体坐标系系统
• 使用层次模型来表示由各个部分“装配”起来的物体 • 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坐标系
• 下面的图像显示了两个在它们自己的坐标系系统中所看到的正方体
世界坐标系系统
• 也被称为“全局坐标系系统”
• 所有对象实例都能够缩放,平移和旋转的空间 • 所有的几何体都在同一坐标系中,使用同一坐标系原点
• 下面的图像在世界坐标系系统中显示了两个绿色的立方体和一个红色的立方体的实例
摄像机坐标系系统
• 也被称为“参考坐标系系统”
• 指明在世界空间中的某一角度中任意放置的摄像机的位置,方向和方位的空间。 • 所有物体的位置都根据摄像机的中心和方向重新变换 • 下图显示了摄像机在世界坐标系系统中从左侧观看物体
• 下图显示了从左侧摄像机坐标系系统,或者摄像机点中所看到的相同的场景。
• 下面的图像显示了在世界坐标系系统内摄像机从右侧观看世界的场景
• 下面的图像显示了在右侧摄像机坐标系系统内或者摄像机点中所看到的相同的场景
投影坐标系系统
• 也被称为“裁剪坐标系系统” • 由视图截锥和投影方法定义的空间 • 裁剪并且投影3D物体到2D视图平面
视口坐标系系统
• 在显示窗口中图像被实际绘制的矩形区域 • 由原点和窗口的延伸方向定义 • Z值通常被保留
• 有时候也被称作“2.5D”
• 对于渲染阶段的理解 3D处理管线
• 为了实现时间平行性 • 类似于装配线
• 通过将任务分割为一系列子任务来完成 • 子任务由特定的硬件来执行 • 各个处理阶段并发操作
• 连续的任务在子任务层面上重叠执行
3D图像处理管线
• 应用程序处理阶段通过软件在CPU中实现 • 几何变换和光栅化在GPU(图像处理单元)中实现
应用程序处理阶段 • 软件实现
• 游戏引擎:碰撞检测和响应,动画,AI,用户输入的读取和解析 • 准备GP所使用的图元,属性和相关函数 • 加速和优化非常重要
应用程序处理阶段组件 • 游戏逻辑 • 人工智能 • 动画物体 • 摄像机控制 • 剔除算法 • 碰撞检测和响应 • 游戏物理和动力学特性 • 几何运算库
游戏逻辑
• 控制游戏流和层级流 • 用户界面控制 • 输入/输出(I/O)处理 • 物体的导入和加载
人工智能 • 不可玩角色反应 • 不可玩角色行为 • 不可玩角色路径查找 • 脚本事件
动画物体 • 刚性物体 • 可变形物体 • 关节物体
摄像机控制 • 第一人称视角 • 第三人称视角
• 跟踪正在移动物体的路径
• 在不同的摄像机角度和方向之间内插数值(Quaternions)以提供合理的路径 • 重播
几何运算库 • 向量和矩阵操作 • 距离和角度测量 • 交集和包含运算 • 搜索和排序算法
剔除算法 • 背面剔除
– 如果一个绘制元素的法线方向背离视点观察方向,则该绘制元素必不可见 • 摄像机平截体内部的对象之间的遮挡测试
– 遮挡剔除:如果一个绘制元素被其他不透明绘制元素(组)所遮挡,则该绘制元素必不可见 • 空间分割
– 八叉树(Octree) – 二元空间分割树(BSP) • 潜在可见集合(PVS) • 层次细节(LOD)
游戏的物理和动力学特性 • 正向和反向运动
• 动力学逆过程(已知力求运动) • 刚体和柔体物体对象 • 碰撞检测和响应
几何处理阶段
几何变换
• 将3D的几何体变换到2D的屏幕上 • 在这个阶段不会产生任何绘制操作 – 完全的数学计算
• 由许多的坐标系系统和在这些系统之间相互转换的操作方法组成 – 矩阵运算
世界变换
• 将所有的物体转换为统一的全局坐标 • 由不同的模型组成并且通过世界变换创建 – 缩放 – 旋转 – 平移 视图变换
• 转为从摄像机的角度看到的世界坐标系 • 设置摄像机位置和方向 – 设置注视点和参考点 • 设置灯光位置,方向和属性
• 以摄影机为原点,从原点到注视点为Z轴,再加上参考点,确定Y-Z平面,构成视图坐标系系统(VCS) • 创建无限的棱锥面 • 将场景从WCS变换为VCS
灯光和阴影
• 对每个顶点计算RGBA颜色数值 • 灯光模型方程应用于一组输入参数
• 使用顶点和像素着色器可以实现灵活的灯光处理
灯光 • 输入参数 • 顶点位置坐标 • 顶点法线坐标系 • 灯光源位置坐标
• 灯光源属性(点光,聚光灯,方向光)
• 表面材质属性(漫反射和环境光反射,散射,镜面反射) • 操作
• 物体颜色由光源和表面属性决定 • 为每个顶点计算法线向量 • 在每个顶点上应用照明模型
• 每个顶点都保存漫反射和环境光反射,散射和镜面反射颜色
透视转换 • 介绍前后裁剪面
• 将无限的视图棱锥体截为有限的视图截锥
• 将VCS场景转换为齐次剪裁坐标系系统(CCS, 视口坐标系系统的另一个名字– 2.5D) • 将有限的视窗体扭曲为长方体(实现近大远小的效果) • 在CCS中裁减算法非常简单
剪裁
• 删除长方体外部的场景
• 实现Sutherland-Hodgeman多边形裁剪算法 – 每次用裁剪窗口的一条边裁剪多边形。
– 裁剪窗口的一条边以及延长线构成的裁剪线,把平面分成两个部分: • 一部分包含窗口,称为可见一侧 • 另一部分称为不可见一侧
透视除法
• 投影3D物体到2D视图平面
• 将可视长方体压扁到屏幕坐标系系统上 • 通过奇次坐标分割奇次CCS坐标
– 光栅希望以x/w、y/w和z/w坐标的形式得到顶点,同时还要求RHW,即齐次w的倒数 • SCS是设备无关的
• SCS中不包含2D视图之外的像素
屏幕映射变换
• 视口是包含SCS映射内容的显示设备区域。它定义了被显示的2D图像的位置 • 视口变换重新解释SCS坐标系为相应的硬件像素坐标 光栅化处理阶段
• 将几何图元转换为二维图像的过程
– 图象的每个点都包含诸如颜色、深度、纹理数据等信息 – 像素点和它的相关信息合起来称作碎片 设置
• 如果背面(back-face)剔除被打开,只光栅化前面(front-facing)的三角形
– 从三角形的前面看三角形,顶点是按照顺时针方向排列,背面剔除可以剔除那些背离屏幕(顶点逆时针方向排列)的三角形
• 为三角形光栅化计算参数 – 边斜度 – 颜色渐变层 – 贴图坐标梯度
光栅化
• 计算三角形所覆盖的像素的坐标 • 计算每个内部像素的数据 – 颜色 – 深度 – 纹理坐标 – RGBA颜色 • 处理凸凹形多边形 • 转换多边形为线段和像素点
碎片处理
• 处理内像素的颜色和深度值 • 材质查找 • 雾化 • 反锯齿 • 深度测试 • 混合
• 保存内部像素的颜色和深度值 • 决定像素是否可见
• Z值表示了像素点到视口的距离 • 将最后计算出来的颜色写入到帧缓冲区 • 将深度值写入深度缓冲区
• 内部像素传递路径:
纹理影射
• 图像数据从系统内存传递到在线纹理存储器中 • 使用内插值纹理坐标来查找纹理内存并且获取颜色数 • 将纹理颜色数据输入到颜色融合函数中 – Replace – Modulate – Add – Blend 纹理映射
• 多纹理在管线纹理处理阶段处理
• 每个独立单元被称为纹理环境发生器(TEV)
• 第一个TEV单元结合纹理颜色,顶点颜色(或者第二个纹理颜色)以及约束条件 • 处理结果被传递到下一个TEV单元
• 第二个和后继的TEV单元将另一个纹理或者内插值与前一个结果相结合
雾化
• 景深效果处理:当效果被打开时,物体随着距离的延长而淡出 • Colorfinal = (f)Colorfragment + (1−f)Colorfog • 雾化混合因子被定义为f ∈ [0, 1] • 雾化效果随着观察者距离的增加而增强 • 不同的雾化混合因子:线形,指数,
• 对每个顶点以及内插点进行计算,或者对每个碎片进行计算
图像反锯齿
• 当高频信息通过低频像素采样时,会发生锯齿 – 连续的数学表达式与离散的像素之间的误差 – 低分辨率显示设备
• 反锯齿技术尝试减轻赝样锯齿
• 根据碎片所覆盖的像素的总量调整像素颜色
• 在MIP映射(多纹理映像纹理)中,原始纹理被过滤为许多子纹理,形成纹理序列 – 每一级纹理都比上一级纹理的高和宽图像小二次幂
单个碎片操作
• 光栅化产生的碎片只有通过过一系列的测试后,才允许它修改相应的帧缓冲象素。 – 通过测试,碎片数据可以直接替代帧缓冲中现有的数据
– 否则,根据某些模式的状态,碎片数据可能与帧缓冲已有数据结合 • 剪切测试(Scissor Test) – 判断碎片是否在视口中 – 如果测试失败,碎片将被抛弃 • Alpha Test
– 将碎片的alpha值与固定参考值进行比较 – 如果测试失败,碎片将被抛弃 • 蒙板测试(Stencil Test)
– 蒙板缓冲是一组不可显示的位平面(1-8) – 视口中的每个象素都有对应的蒙板值 – 将碎片的蒙板值与蒙板参考值进行比较
• 深度测试
– 判断新进入的碎片是否比以前已经渲染过的碎片更近 – 将新进入的碎片深度值与深度缓冲器中的当前值进行比较 – 如果测试失败,碎片将被抛弃
– 否则,如果DB需要更新,则更新为碎片的深度值 • 混合
– 透明,合成,绘画,
– 将新进入的碎片的颜色与帧缓冲区中碎片所在位置的颜色相结合 – 将计算出来的颜色部分截取在1.0以内 – 将颜色写回到帧缓冲区
– ColorFinal = αColorFragment + (1− α)ColorFB • 逻辑运算
如何使用打印机打印范文第6篇
柯达手机照片自助冲印机有三种冲印种类:个性冲印、直接冲印、证件照冲印。个性冲印即可对打印的照片进行大量的个性化的编辑,如添加精美边框、2-4张照片拼接、照片美化等都可以实现;直接冲印即对照片进行简单的编辑处理放大、缩小、亮度调整、上下左右移动及文字添加等;证件照冲印即可冲印证件照照片。
柯达手机照片自助冲印机有四种上传方式:数据线(苹果、安卓)、U盘/存储卡、wifi、微信上传方式;这些上传方式就是为了满足所有的使用者,不过你拿着什么手机,不管手机的系统是哪一种总有不低于一款的上传方式适合使用者使用。这是目前市场上功能最全的一款手机照片自助冲印设备,其他的都满足其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柯达手机照片冲印机支付系统非常强大,不仅具有目前最时尚的网络支付功能,即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同时可以进行现金支付,包括纸、硬币。不论你是否带有现金,只需手机轻松一扫二维码即可实现付款问题。并且具备强大的后台系统可对产品的整体硬件时时进行监控管理,以及对耗材的数量、订单状况时时掌握。
二、柯达手机照片冲印机的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