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添加剂消费者范文第1篇
对一般汽油发动机来说,约60%的HC来自内燃机废气排放。HC是一系列的烃类混合物,其中有害污染物有苯、多环芳烃。可引起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易倦、头晕、头痛、呕吐、失眠、粘膜出血等症状,也可引起血液变化,红血球减少,出现贫血,还可导致白血病;多环芳烃,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如苯丙芘)。HC在大气环境中受强烈太阳光紫外线照射后,产生一种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一种新的污染物形成光化学烟雾[1] 。2013年底,国家颁布施行了国五汽油标准[2] ,对硫含量做出了明确规定。但对于CO和HC的生成没有限制。目前的发动机设计,也在燃烧效率和节省燃油上做到最大化。本文从燃油添加剂的角度,通过向燃油中加入汽油清净剂,提高汽油的燃烧效率,使CO和HC燃烧充分,以此降低CO和HC的排放。
1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1.1试验用仪器设备情况
利用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4RB2发动机台架,测定发动机功率、节油率和污染物排放。实验用发动机为绵阳新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四缸四冲程、每缸2阀,缸径为95mm,带电控点火和汽油喷射系统,排量为2.4升的4RB2发动机。每次发动机试验前均按规定的程序清洗有关零件并进行系统的检查。然后,按严格的试验工况来进行发动机循环试验,在100h内完成1300个循环;本项目的试验方法采用GB/T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和GB/T182972001《汽车用发动机试验方法》中所规定的试验方法。
1.2测定排放物的试验装置及检测方法
发动机排放物的测定采用Horiba7500D汽车排放分析仪,CO,HC:采用不分光红外线测量原理,测量时,分别打印出同一个实验循环所包含的两个转速工况发动机排放物的浓度,由于试验时间为100个小时,可间隔测5~6组数据,以监测随发动机运转时间的不同,HC、CO排放浓度的变化规律。
1.3试验油样
基础油的选用符合国五汽油标准的中石化97号普通汽油和乙醇汽油,油样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
汽油清净剂选用中国石化销售的“海龙”牌汽油清净剂,按照样品要求配比浓度分选择430ppm和1000ppm,并和未加剂的基础油做对比。
1.4汽油清净剂性能机理
汽油清净剂的功能机理:汽油清净剂主要由主剂与载体油组成。汽油清净剂的主剂由多种功能添加剂复合而成。改善发动机性能的主要组分为表面活性物质,能增加胶质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提高汽油的分散性,改善汽油喷雾状况;主剂的分子量要求要高,以保证在高温下,清净剂不会分解或挥发,同时在汽油清净剂中使用载体油来与主剂配合[3] ,使主剂在高温下具有流动性,保证主剂良好的清净性能得以体现;提升汽油的润滑性,通过添加减磨剂提高汽油润滑性,减少机件的磨损;降低汽车有害物质的排放量,改善大气环境;提高发动机燃烧效率,节省一定燃料,降低汽车油耗。
2实验结果分析
2.1 CO的试验结果分析
另外,从表2和表3中可以看出,燃料的差异对CO排放的影响。从之前的研究[6] 中可以发现,在燃烧过程中,醇类燃料相当于在烃类燃烧过程中加入氧化剂,供氧状况得到了改善,反应向生成CO2的方向进行,CO的生成量得到了抑制。乙醇汽油较普通汽油的CO初试排放量低。但都随着清净剂的添加,经过100小时的耐久试验后,CO的排放基本达到未检出的状态,说明汽油清净剂对CO有很好的减排效果。
2.2 HC的试验结果分析
大量试验[4] 表明,影响HC排放浓度因素有负荷、喷嘴压力、过量空气系数、燃烧室温度、燃油品质等。对于本试验,考察了两种怠速条件对HC排放浓度的影响。高怠速条件下燃烧室壁温升高,扩大了稀燃范围,促进燃烧室壁面处的稀混合气的燃烧。所以升高燃烧室壁温能在相当宽的空燃比范围内使HC降低。
研究过量空气系数和燃油品质对HC的影响。从表4和表5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过量控制系数λ控制在1±0.03接近理论空燃比。理论上λ=1的时候,排气中不会有HC的生成,而代之产生CO2。所以从过量空气系数变化上,说明其对HC的生成影响不大。
乙醇汽油较普通汽油的HC初试排放量低。但随着清净剂的添加,经过100小时的耐久试验后,HC的排放持续降低,说明汽油清净剂对HC有很好的减排效果。
3结语
加入汽油清净剂的燃油,对HC、CO减排明显。经过100小时的耐久试验后,CO的排放基本达到未检出的状态,HC减排达到75%,说明汽油清净剂对CO和HC有很好的减排效果。
两种减排的估算方式,分别从汽车总量和汽油消费总量的角度粗略的结算,CO和HC的减排都达到了千吨级别。从侧面反映,通过燃油添加剂改性可以达到缓解车辆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摘要:采用GB18285-2005中所规定的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燃油、不同加剂量的添加剂对发动机CO、HC排放浓度的影响,同时利用测功机测出双怠速条件下功率的变化,并用碳平衡法计算发动机燃油消耗量。结果显示:加清净剂的汽油减少了CO、HC的排放。
关键词:汽油清净剂,排放,CO,HC
参考文献
[1] 陈庆锋,付英.环境污染与健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2] 世界燃油规范[S].
[3] 卢翔,司徒粤,谢德龙,黄洪.汽油发动机积炭的形成、清除机理及汽油清净剂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2,31(5).
[4] 周松,肖友洪,朱元清.内燃机排放与污染控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
[5] 杨思文.高等工程热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6] 何学良,詹永厚,李疏松.内燃机燃料.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9.
[7] GB17691-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