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秋游去教案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火烈鸟
2025-09-19
1

秋游去教案范文第1篇

1.知识目标:知道外出游玩带什么物品,了解出行安全常识。 2.情感目标:通过感受秋天外出游玩的美好,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以及热爱家乡的情感和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的文明行为。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外出秋游的物品,不攀比、不浪费、不盲从。了解一些出行的安全常识。按顺序上下车,游玩时不单独行动,过马路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2.培养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等基本的文明行为。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家乡的旅游景点、每人一张白纸和笔。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以前到哪里游玩过,谁能讲给我们听一听?游玩时心情怎么样?现在,秋高气爽、果实成熟,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游玩的好季节,你们想去秋游吗?这节课我就带你们秋游去。(板书:秋游去)

二、秋游去哪里

1.秋天这么美丽迷人,在我们美丽的高青秋游要去哪里呢?谁能把你收集到的结果说一说。指名回答。

2.同学们收集了这么多家乡秋游的好去处,我也收集了一些景点图片,我们一起欣赏。

3.如果让你自己选择,你打算秋游去哪里呀?指名说。 4.老师这里有一些景点:芦湖公园、文昌阁、黄河...(出示景点图片)过几天,我们将要到刘春去看祖国的母亲河黄河。

三、秋游带什么

师:要去秋游,你们准备带些什么呢?(板书:物品)

1.小组讨论,再请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如果去秋游,我们想带些什么?带多少才适量呢?

2.请你说出带这些物品的理由好吗?

3.评选“最佳出游准备奖”,请学生把设计出行物品的清单写在纸上,可以是文字加拼音或加图画的纪录,全班一起来评选,评选条件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a. 秋游去哪里? b.秋游去干什么?

c.自己想带的物品有没有可能找到? d.父母是否同意?

小组派代表向大家介绍本组准备的物品以及选择这些物品的理由,其他成员可以补充。在全班同学交流的基础上,评出获“最佳出游准备奖”小组。

4.小结:出游时我们要穿上轻便的衣服和鞋子,带上适当适量的东西,不攀比,不浪费,不盲从。板书:不攀比,不浪费,不盲从

四、集体出游注意什么

师:集体出游要注意很多问题,(板书:注意)接下来我们做一个闯关接力的游戏,闯关成功说明你们知道注意什么,老师才能带你们去秋游。

1.全班分成6个组,每组负责把守一道关(见教材46-47页),围绕闯关内容,小组同学讨论问题的答案,老师做补充。问题如下:

a. 秋游出发前要检查什么?

如:水是否够,衣服、鞋是否合适等。 b. 乘车时注意什么?

如:上下车守秩序、互相谦让等。 c. 游玩时怎样防止丢失和掉队?

如:和集体一起活动,掉队的应急措施等。 d. 大家在一起游玩时,怎样做到互相关心和帮助? 如: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等。 e. 怎样保护旅游景点的环境? 如:不乱丢垃圾等。

f. 秋游完,回家的路上,应注意那些交通安全?

如: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等。

2.每个组推荐2至3个同学闯关,其他同学把守本组负责的关口。 3.闯关的同学走到第一道关口,回答问题,守关的同学做裁判,全部答对进入第二关,没能答全时,该组这名同学被罚下,其他成员继续依次闯关。

(被罚下的同学,可以在其他组同学没能答全时,补充正确答案,再加入闯关。)

4.最后,看哪组闯关同学全部过关、安全回家,则获得"小小旅行家"奖。教师给予奖励。

5.出示挂图,观察图中有几个地方同学做得不对,谁能找到?(指名说)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同学们在游玩时,要注意安全,遵守秩序,爱护环境。

五、教师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指名说)

2.今天的秋游就到这,记住在游玩时,要注意安全、遵守秩序,爱护环境,做一个文明游客。

六、板书设计: 秋游去

秋游去教案范文第2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抒发自己的情感。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初步感受秋天美好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前面练习1中所学过的《秋天到》,你们还会背吗?请同学们齐背一下。

2.诗歌主要讲了什么呢?(秋天庄稼和果子长得好,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3.秋天这么美,你们喜欢吗?想出去看看吗?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出去秋游。

二、板书课题

1.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2.齐读课题。

3.秋游什么意思?看了这课题,你有什么问题?(秋游上哪儿玩?他们看些什么?玩些什么?)学生一边提问题,老师一边在课题旁打“?”)

三、指导看图

1.下面我们来看这幅图(出示多媒体课件) 2.图上画了什么?从上到下观察一下,看一看,秋天的天空、田野是什么样的? 小朋友又在于什么呢?(引导学生用(f有的有的有的.”来回答问题)

四、初读指导

自己轻声读课文,要求:

(1)标上小节号.

(2)画出带有田字格中生字的词语. (3)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学们读得不错,看看你们画的词与老师画的一样吗?

(投影出示)凉了

郊外

一望无边

几只

绵羊

忙着

追逐

叫喊

(1)自己先读读这些词语。

(2)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3)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字音:

追、逐:都是翘舌音,不是平舌音。 (4)同学们讲得不错,指名读词,开火车读词。 (5)现在老师把拼音擦掉,你还会读这些词吗?

自读,指读,齐读。

(6)你能给这些生字组一个词或组一个成语,或说一首带有生字的诗? 3.同学们,你们的知识真丰富,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生字词,你们会读吗?

’ (投影出示二类词)

(1)“高粱、逮蚂蚱”中“粱”、“蚱”字音有什么区别? (单独读“粱”是第二声,“蚱”是第四声,读成词时读成轻声) (2)自读,同座位互相读,互相纠正。 (3)会读的同学站起来读。 (4)如果把拼音去掉,你也会读吗?齐读。

4.把生字词带人课文中,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同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5.指名朗读课文,师生相机纠正、指导。

五、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提了什么问题?(教师指题目旁的小问号),现在你们能回答了吗? 2.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出示每节的意思,但是已打乱了顺序。

(出示) (

)同学们玩得很开心。 (

)农田丰收了,非常美丽。 (

)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秋游。 (

)天空一望无边,非常好看。

想一想,给每个自然段选择正确的意思。如果想不出,可以再读读课文。

3.指名回答。(4 3 1 2) 4.同学们已经初步把课文读懂了,让我们齐声再把课文读一遍。

六、教学生字

1.读生字,巩固生字的字音。

2.自学课后笔顺表,把生字按笔顺描一遍。 3.你在字形上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兔:最后一笔点是小兔的尾巴不能丢。

逐:第七笔是点,不能写成撩。

4.刚在描红过程中,你们觉得哪些生字比较难写呢?谁来帮助这些同学。

5.在学生相互交流的基础上,总结。 6.教师范写生字,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 7.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放轻音乐) 8.反馈,把写得好、中、差的本子拿上来投影,让学生评析。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积累词汇。 3.复习巩固所学的词语。

4.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二、新授

(一)教学第1自然段。 1.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

(教师故意读成:天气渐渐凉了,秋风起了)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问:为什么不能反过来读?

(因为是秋风先起的,天气才变凉的) 3.出示:天气凉了。

天气渐渐凉了。 (1)这两种说法有什么不同? (2)第二句加了“渐渐”,好在哪里? (说明天气并不是一下子凉的,而是慢慢变凉的。) (3)作者用词多么准确,让我们齐声有感情读这句话。 4.读了这个自然段,你还知道了什么? 5.指导朗读。

学生自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看到了什么景象呢? (二)教学第2~3自然段。

1.自读2~3自然段,想想天空、农田美在哪里?还可以用笔把相关的句子用“”画下来。

2、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交流。

3.在学生自由评说交流时,渗透语言文字的训练。 (1)“蓝蓝的天空”是什么样的? (出示多媒体课件)一望无际蓝蓝的天空。

你们还可以为“蓝蓝”换个词吗?(蔚蓝、碧蓝、瓦蓝) (2)天空还是怎样的呢?(一望无际) 还有哪些词也表示“一望无际”这个意思? (出示)一望无垠

无边无际

一眼望不到边

齐声读读这些词语。

(3)天空中的白云又是什么样的?读读书上的句子。(播放多媒体课件)看,天上的云真是变化多端,姿态万千,继续想像,或根据你刚才看到的画面,用“有时像有时像”把白云姿态继续说下去,看谁说得更美、更生动。

(4)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进行指导、纠正。 (5)可真美呀!我们也要把这美景读出来。

注意:“蓝蓝的”、“白”这两个写色彩的词要读重音,“一望无边”、两个“有时像”要读得慢,读出同学们正驻足细看的神情,“几朵白云”、“一群白兔”、“几只绵羊”要读得轻快,流露出喜悦的心情。

学生自读,指读,评析,齐读。 4.农田也很美,你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 出示:稻子黄,高梁红,棉花白。

稻子黄了,高梁红了,棉花白了。 (1)这两句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 (两句话的意思有点不同:上面一句只说了庄稼的颜色,下面一句除了说颜色,还有表示这些庄稼都成熟了).

(2)庄稼丰收了,此时农民的心情怎样?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

5.稻子、高粱、棉花在秋天里干什么呢? (播放多媒体课件)秋天,农田里的景象 你们看到了什么呢? (出示)农田里,稻子(

),高粱(

),棉花(

)。 (这里引导学生描绘景物,不仅可以用上表示颜色的词,也可以用上表示事物状态、动作的词) 过渡:刚才是同学们亲眼看到的秋天的天空美,农田的美,那么他们玩得怎么样?让我们也去感受一下。

(三)教学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这一段里有几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3.什么是“向着天空亮开了嗓子”?谁能来试试? 4.指导朗读。读好“打滚儿”、“逮蚂蚱”,同学们多么高兴啊! 教师引读:大家多开心啊!(第二句话) 5.第一句用“有的有的”,第二句用了“大家”。想一想:虽然都是写同学们高兴,但这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呢? (先具体后概括) 6.指导朗读。

第4自然段中的三个“有的”声音要逐步提高,语速要逐次加快,最后一句中的“大家”、“多开心日”要重音轻读。读得缓慢,充分表达孩子们尽情玩耍时的兴奋心情。

师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三、总结全文

1.读了全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秋天的郊外多美,同学们玩得也开心,让我们把这美好的情景留在脑海中,好吗? 3.齐声有感情朗读全文。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背诵课文。

2.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段话。 3.会模仿课文写一篇小练笔。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背诵课文。 2.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谁能读读描写美丽的秋景的课文《秋游》? 2.谁能读出更好、更美的感受?

二、指导背诵

1.读得真好!愿意把这美丽的秋景永远留下来吗?让我们把这篇课文背下来。

2.可以看板书或看图背诵。

3.自背,同座位互背,指名背。

三、指导仿写一段话

1.再读第4自然段,体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种先具体后概括的写法。

“有的有的还有的”一般会用在什么情况下呢? 2.学生自由讨论,还有哪些场景、事物可用“有的有的还有的”

这种先分后总的写法来写? (1)讨论交流:农贸市场

商场里

过年家里热闹的景象 (2)自由说,同座位互相说,互相纠正。 (3)指名说。

四、指导小练笔 1.同学们,你们在春天或秋天时出去玩过吗? 2.可以仿照课文由景到人,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写你所看到的景象?我们来

评评谁写得最好!

当堂达标练习: 填空:

(1)在操场上,小朋友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大家(

),玩得多开心呀!

(2)放学后,值日生留下来打扫卫生,他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多(

)!

板书设计:

1 秋游

郊外

天空

蓝蓝的

一望无边

农田

草地

有的

有的

秋游去教案范文第3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抒发自己的情感。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初步感受秋天美好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前面练习1中所学过的《秋天到》,你们还会背吗?请同学们齐背一下。

2.诗歌主要讲了什么呢?(秋天庄稼和果子长得好,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3.秋天这么美,你们喜欢吗?想出去看看吗?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出去秋游。

二、板书课题

1.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2.齐读课题。

3.秋游什么意思?看了这课题,你有什么问题?(秋游上哪儿玩?他们看些什么?玩些什么?)学生一边提问题,老师一边在课题旁打“?”)

三、指导看图

1.下面我们来看这幅图(出示多媒体课件) 2.图上画了什么?从上到下观察一下,看一看,秋天的天空、田野是什么样的? 小朋友又在于什么呢?(引导学生用(f有的有的有的.”来回答问题)

四、初读指导

自己轻声读课文,要求:

(1)标上小节号.

(2)画出带有田字格中生字的词语. (3)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学们读得不错,看看你们画的词与老师画的一样吗?

(投影出示)凉了

郊外

一望无边

几只

绵羊

忙着

追逐

叫喊

(1)自己先读读这些词语。

(2)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3)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字音:

追、逐:都是翘舌音,不是平舌音。 (4)同学们讲得不错,指名读词,开火车读词。 (5)现在老师把拼音擦掉,你还会读这些词吗?

自读,指读,齐读。

(6)你能给这些生字组一个词或组一个成语,或说一首带有生字的诗? 3.同学们,你们的知识真丰富,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生字词,你们会读吗?

’ (投影出示二类词)

(1)“高粱、逮蚂蚱”中“粱”、“蚱”字音有什么区别? (单独读“粱”是第二声,“蚱”是第四声,读成词时读成轻声) (2)自读,同座位互相读,互相纠正。 (3)会读的同学站起来读。 (4)如果把拼音去掉,你也会读吗?齐读。

4.把生字词带人课文中,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同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5.指名朗读课文,师生相机纠正、指导。

五、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提了什么问题?(教师指题目旁的小问号),现在你们能回答了吗? 2.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出示每节的意思,但是已打乱了顺序。

(出示) (

)同学们玩得很开心。 (

)农田丰收了,非常美丽。 (

)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秋游。 (

)天空一望无边,非常好看。

想一想,给每个自然段选择正确的意思。如果想不出,可以再读读课文。

3.指名回答。(4 3 1 2) 4.同学们已经初步把课文读懂了,让我们齐声再把课文读一遍。

六、教学生字

1.读生字,巩固生字的字音。

2.自学课后笔顺表,把生字按笔顺描一遍。 3.你在字形上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兔:最后一笔点是小兔的尾巴不能丢。

逐:第七笔是点,不能写成撩。

4.刚在描红过程中,你们觉得哪些生字比较难写呢?谁来帮助这些同学。

5.在学生相互交流的基础上,总结。 6.教师范写生字,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 7.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放轻音乐) 8.反馈,把写得好、中、差的本子拿上来投影,让学生评析。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积累词汇。 3.复习巩固所学的词语。

4.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二、新授

(一)教学第1自然段。 1.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

(教师故意读成:天气渐渐凉了,秋风起了)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问:为什么不能反过来读?

(因为是秋风先起的,天气才变凉的) 3.出示:天气凉了。

天气渐渐凉了。 (1)这两种说法有什么不同? (2)第二句加了“渐渐”,好在哪里? (说明天气并不是一下子凉的,而是慢慢变凉的。) (3)作者用词多么准确,让我们齐声有感情读这句话。 4.读了这个自然段,你还知道了什么? 5.指导朗读。

学生自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看到了什么景象呢? (二)教学第2~3自然段。

1.自读2~3自然段,想想天空、农田美在哪里?还可以用笔把相关的句子用“”画下来。

2、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交流。

3.在学生自由评说交流时,渗透语言文字的训练。 (1)“蓝蓝的天空”是什么样的? (出示多媒体课件)一望无际蓝蓝的天空。

你们还可以为“蓝蓝”换个词吗?(蔚蓝、碧蓝、瓦蓝) (2)天空还是怎样的呢?(一望无际) 还有哪些词也表示“一望无际”这个意思? (出示)一望无垠

无边无际

一眼望不到边

齐声读读这些词语。

(3)天空中的白云又是什么样的?读读书上的句子。(播放多媒体课件)看,天上的云真是变化多端,姿态万千,继续想像,或根据你刚才看到的画面,用“有时像有时像”把白云姿态继续说下去,看谁说得更美、更生动。

(4)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进行指导、纠正。 (5)可真美呀!我们也要把这美景读出来。

注意:“蓝蓝的”、“白”这两个写色彩的词要读重音,“一望无边”、两个“有时像”要读得慢,读出同学们正驻足细看的神情,“几朵白云”、“一群白兔”、“几只绵羊”要读得轻快,流露出喜悦的心情。

学生自读,指读,评析,齐读。 4.农田也很美,你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 出示:稻子黄,高梁红,棉花白。

稻子黄了,高梁红了,棉花白了。 (1)这两句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 (两句话的意思有点不同:上面一句只说了庄稼的颜色,下面一句除了说颜色,还有表示这些庄稼都成熟了).

(2)庄稼丰收了,此时农民的心情怎样?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

5.稻子、高粱、棉花在秋天里干什么呢? (播放多媒体课件)秋天,农田里的景象 你们看到了什么呢? (出示)农田里,稻子(

),高粱(

),棉花(

)。 (这里引导学生描绘景物,不仅可以用上表示颜色的词,也可以用上表示事物状态、动作的词) 过渡:刚才是同学们亲眼看到的秋天的天空美,农田的美,那么他们玩得怎么样?让我们也去感受一下。

(三)教学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这一段里有几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3.什么是“向着天空亮开了嗓子”?谁能来试试? 4.指导朗读。读好“打滚儿”、“逮蚂蚱”,同学们多么高兴啊! 教师引读:大家多开心啊!(第二句话) 5.第一句用“有的有的”,第二句用了“大家”。想一想:虽然都是写同学们高兴,但这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呢? (先具体后概括) 6.指导朗读。

第4自然段中的三个“有的”声音要逐步提高,语速要逐次加快,最后一句中的“大家”、“多开心日”要重音轻读。读得缓慢,充分表达孩子们尽情玩耍时的兴奋心情。

师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三、总结全文

1.读了全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秋天的郊外多美,同学们玩得也开心,让我们把这美好的情景留在脑海中,好吗? 3.齐声有感情朗读全文。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背诵课文。

2.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段话。 3.会模仿课文写一篇小练笔。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背诵课文。 2.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谁能读读描写美丽的秋景的课文《秋游》? 2.谁能读出更好、更美的感受?

二、指导背诵

1.读得真好!愿意把这美丽的秋景永远留下来吗?让我们把这篇课文背下来。

2.可以看板书或看图背诵。

3.自背,同座位互背,指名背。

三、指导仿写一段话

1.再读第4自然段,体会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这种先具体后概括的写法。

“有的有的还有的”一般会用在什么情况下呢? 2.学生自由讨论,还有哪些场景、事物可用“有的有的还有的”

这种先分后总的写法来写? (1)讨论交流:农贸市场

商场里

过年家里热闹的景象 (2)自由说,同座位互相说,互相纠正。 (3)指名说。

四、指导小练笔 1.同学们,你们在春天或秋天时出去玩过吗? 2.可以仿照课文由景到人,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写你所看到的景象?我们来

评评谁写得最好!

当堂达标练习: 填空:

(1)在操场上,小朋友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大家(

),玩得多开心呀!

(2)放学后,值日生留下来打扫卫生,他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多(

)!

板书设计:

1 秋游

郊外

天空

蓝蓝的

一望无边

农田

草地

有的

有的

秋游去教案范文第4篇

《小马变奏曲》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中诙谐、愉快的气氛。 2.学唱歌曲,尝试用不同的速度表现歌曲的诙谐意味。 3.初步学唱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 2.小马的图片 3.图谱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活动

1.师:你们看谁来了呀?小马要和我们讲他和爸爸妈妈的故事,你们知道是什么样的故事吗?

2.师:我们先来听听小马和爸爸的故事。

二、理解歌曲第一段内容,学习演唱

1.倾听第一段歌曲,教师根据歌词内容演示小马图片,表现小马跑和摔跤的情节。

2.师:小马跟着爸爸出去玩的时候怎么啦?它为什么会摔跤?(当幼儿说出歌词内容后,教师用歌唱的方式来加以回应。)

3.师:在歌曲里面唱了很多“包古里包古里”,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再来听一听吧。

4.结合图谱再次倾听第一段歌曲录音。

师:“包古里包古里”像不像小马跑来跑去的脚步声呀?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马“包古里包古里”跑起来的样子,好吗?(教师引导幼儿边学小马跑边说“包古里包古里”,感受歌曲的诙谐。)

5.教师带领幼儿唱第一段歌词,前半部分教师唱,“包古里摔一跤”处由幼儿接唱。

三、理解歌曲第二段内容,学习演唱

1.师:我们再来听听小马跟着妈妈干什么了?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哪?一起来听一听吧!

2.倾听第二段歌曲。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师:小马为什么要跟妈妈出去?它经过了哪些地方?吃到青草了吗? (2)师:谁愿意来学一学小马“包古里包古里”吃草的样子?

(3)师:小马吃饱了心情怎么样?(引导幼儿表演小马吃草时快乐的样子,并说“包古里包古里吃个饱”,进一步感受歌曲诙谐和愉快的氛围。)

4.教师带领幼儿唱第二段歌词,前半部分教师唱,“包古里吃个饱”处由幼儿接唱。

四、完整学唱歌曲,尝试表现歌曲 1.结合图谱,引导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2.师:(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段稍快,第二段稍慢。)你们知道为什么老师唱的时候有快有慢吗?(小马和爸爸一起玩耍时,跑得快,摔跤了,要唱得快;小马和妈妈一起走,肚子饿走不动,要唱的慢;小马吃饱了,又要唱得快。) 3.教师现场在图谱上画出速度变化的符号,表示唱得快,表示唱的慢。 4.师:我们一起来,注意第一段稍快,第二段稍慢。

5.教师用生动的面部表情引导幼儿在演唱时表现出歌曲诙谐愉快的情感意蕴,在“包古里摔一跤”和“包古里吃个饱”处边唱边做动作,增加趣味性。

萧山区新塘阳光幼儿园 傅静

秋游去教案范文第5篇

《小老鼠去旅行》教学设计

富锦路小学姜海燕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懂得只有打破陈规、勇于尝试才能获得成功。

知识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 识字、写字。

2、在朗读中体会小老鼠的不同感受与心情。

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感悟小老鼠的不同心态。体会其情感变化。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从前有一只勇敢的小老鼠,他不顾父母的劝阻,执意去旅行。在旅途中它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领略到了美丽的景色,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和幸福。

你们想不想知道它遇到了哪些困难?(生)想不想去分享一下它的快乐?(生)

那好,让我们和小老鼠一起踏上旅途。(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 学文识字:

1、听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2、学生评价老师的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等)

3、学生象老师一样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自由读文。要求画出不

认识的生字宝宝,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同时标出自然段。

4、提问文章有几个自然段,找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5、提问小老鼠在出发前遇到了什么困难?(生父母的阻挠)我们来读读父母与小老鼠的对话,也就是文章的几到几自然段?(生1-4)指读课文。

A 注意,当小老鼠的父母知道它要去旅行时的态度是?(意外、吃惊、担心)所以小老鼠的父母是叫道,要读出父母那种吃惊、担心的语气。

B面对父母的担心小老鼠的态度是?(生坚决的)男生齐读小老鼠的话。C看到它如此坚定的态度,父母只好无可奈何地嘱托(女生读)D找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6、小老鼠踏上了去海滨的旅程,在旅途中它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磨难,让我们来读读文章的5-9自然段。(5名同学度)

A生汇报这几个自然段的生字宝宝。(师贴字卡)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识记方法,并给他们组组词、造造句。

B师出字谜:彩色锦缎天边挂,夕阳映照似春花。姑娘见了空欢喜,不能裁剪做婚纱。学习霞字

截:注意字的结构,组词。

遭:读音,形近字槽、曹。

乏:组词、形近字。

C同学们的办法可真不少,字宝宝大家都记住了,把它放回到课文中再读课文。(小组读)

D 提问小老鼠在旅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生)

同学表演(佩戴头饰)

7、小老鼠又怕又累,在不知不觉中太阳就要落山了,当它爬上最后一座山

头,它看到了什么?(指读10段)

A 生汇报生字宝宝。识记字形。

缓:反义词

贪:理解字义。字理识字图。用贪玩造句。

铺:多音字出示课件

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晚霞铺满天空,海天相接的情景。(看图片)问你们想象的是这样的吗?

8、看到此情此景,小老鼠情不自禁地喊道:(生读)多美啊!它被这美丽的景色陶醉了,它想和谁一起分享这美丽的景色?(生)可以看出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小老鼠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看到了美丽的风景,这两句话饱含着无限的感慨,注意朗读时的语气要注意意味深长。(师范读)

师生合作读这段话。

9、不久夜幕降临了,展现在小老鼠眼前的又是怎样一幅美景呢?我们来看看书上的这幅图。(看图)(生看图说话)

晚霞哪去了?星星和月亮出现在海面上,此时此刻它是快乐的、幸福的,因为它的旅途虽然有危险、困难但最终是成功的,所以它沉浸在安宁与满足中。学沉字:举例生活中东西沉到水里,小纸船浮在水面上,学习沉的反义词浮。

10、字宝宝大家都学完了,我来检查一下大家学得怎么样,指读生字。

11、大家可真聪明,作为奖励我们来做一个读翻版的游戏。(词卡制成翻版形式)

三、 小结

孩子们,这节课即将结束了,老师希望你们能像这只小老鼠一样,勇敢地

克服成长中的重重困难,我相信迎接你们的必将是最最精彩的人生。 课后反思:

我讲的这一课是长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故事。故事情节曲折,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揭示了只有不因群守旧,不畏艰险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

一、首先直扣主题,把孩子带到故事情节中去。给学生创造愉悦的氛围,猜谜语等,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从而认识10个生字。

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识字教学中,运用直观的图片,感受想象情境,进行识字。

三、在阅读中,采用了指读,齐读,合作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体会小老鼠的情感。再反复朗读后,让孩子进行表演,激发学生兴趣,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相关文章
学前教育专业考试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考试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考试范文第1篇叶翠琴性别女出生年月90、03贴照片民族汉政治面貌团员学历大专院校黄山学院专业学前教育职务组织委员、幼算课代...

1
2025-09-19
新媒体与媒介文化范文

新媒体与媒介文化范文

新媒体与媒介文化范文第1篇一、数码绘画创作的相关概念(一) 数码绘画就平面图片而言, 不同于传统绘画的制作方式, 而是采用特定的电脑绘...

1
2025-09-19
校企合作协议开发范文

校企合作协议开发范文

校企合作协议开发范文第1篇乙方为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发挥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乙方委托甲方组织学生在暑期到...

1
2025-09-19
洗脑的心理学基础范文

洗脑的心理学基础范文

洗脑的心理学基础范文第1篇婪、狂热1994年出生的李文星在找工作的时候,被非法传销组织骗到天津静海。两个月后,他的尸体在一个水坑里被发...

1
2025-09-19
相亲搞笑小品剧本范文

相亲搞笑小品剧本范文

相亲搞笑小品剧本范文第1篇地址:杨白劳家,黄世仁家人物:杨白劳、喜儿、黄世仁、穆仁智、王大娘、仆人,话外音启:话外音:这又是一年的...

1
2025-09-19
小区规划调研报告范文

小区规划调研报告范文

小区规划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调研报告专业名称班级09级环艺2班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小区规划调研报告摘要:城市居民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

1
2025-09-19
新区规划实施方案范文

新区规划实施方案范文

新区规划实施方案范文第1篇一、发展基础和环境(一)发展基础“十一五”期间,长春高新区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1
2025-09-19
校企合作主要举措范文

校企合作主要举措范文

校企合作主要举措范文第1篇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并形成资源共享、人员互动、双向介入、互利共赢的...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