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逻辑推理练习(精选8篇)
六年级逻辑推理练习 第1篇
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
2018年国考判断推理练习题六
1.政治情感,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中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方面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是伴随人的政治认知过程所形成的对于各种政治客体的好恶之感、爱憎之感、美丑之感等心理反应的统称。下列不属于政治情感的一项是()。
A.参加竞选的人由于其政治期望和需求得到了满足,热情洋溢地作演说
B.美国选民对表面的民主已经很反感,一半左右的选民以各种方式表达政治冷漠感
C.对领袖和英雄的敬仰之情,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之情
D.对自己浪费时间的懊恼
2.供认,在司法人员进行讯问时,罪犯或嫌疑人承认自己犯了罪,并供述有关犯罪的事实真相。
下列()项不属于供认。
A.他受收买承认自己是凶手,但证据表明凶手另有其人
B.在司法人员列举他的犯罪事实时,他只是大喊冤枉
C.这个狡滑的犯人只承认自己作了案,但对其他同案犯的情况避而不谈
D.审讯人员尚未开口,案犯已交代了全部犯罪事实
3.机构组织,指在稳定情况下,环境对组织的要求有一定常规,组织工作有较稳定的方向,对面临的问题有既定的解决方式,工作程序周而复始,比较固定的一类组织。下列属于机构组织的一项是()。
A.王华与李明一起去秋游,遇上另外几个游览者,大家为省钱,一起去买团体票
B.电视剧中的一家人
C.电视剧组的工作室及其成员
D.红军长征途中,年青的与年弱的一起相伴前进,以免掉队
4.垄断组织,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间联合组成的垄断经济同盟。垄断组织通过协议、同盟等形式瓜分和垄断商品生产、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规定垄断价格,对外经济扩张,以此保证高额垄断利润。下列组织属于垄断组织的是()。
A.为了共同管理水库资源,李村和王庄组成协调委员会,凡事必须经它同意才可执行
B.微软等跨国公司
C.北京10多所高校为防止盗版教材进入校园,联盟上书教育部加强监管
D.为了反对恐怖组织袭击,世界上的100多个国家组成反恐怖联盟
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
5.商业广告,指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的媒介和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务。下列不属于商业广告的是()。
A.某企业为了增加产品的销量,自己印刷了很多宣传品,挨家挨户地把这些宣传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B.个体经营者孙老板在其摊位前大声叫卖,结果很多顾客被其吸引,纷纷掏钱购买他的服装
C.某企业集体向报社订了4 000份报纸,报社给该企业一个整版位置免费让企业宣传其产品
D.某宾馆在电台上大作宣传,说其房间价格如何低、服务小姐的态度如何好)参考答案解析
1.D 【解析】政治情感是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中的心理活动,显然D项并非政治生活中的行为,故答案为D。
2.B 【解析】根据题中供认的定义,B项中罪犯或嫌疑人在司法人员列举他的犯罪事实时,只是大喊冤枉,而未承认自己犯罪也未供述有关犯罪的事实真相,故不属于供认,A、C、D三项都符合题中定义,故此题答案为B。
3.C 【解析】根据机构组织的定义可知,A、B、D三项都不具有机构组织的要点要求,均不属于机构组织,故C项是正确答案。
4.B 【解析】根据垄断组织的定义可知,垄断组织是大企业间的联合,而选项A、C、D不是企业间的联合,故不是垄断组织,只有选项B符合定义,故答案为B。
5.B 【解析】根据定义,商业广告成立的条件是①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②通过一定的媒介和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介绍自己的商品或者是服务。选项B中孙老板大声叫卖并没有承担相应的费用,也没有通过一定的媒介和形式,所以不属于商业广告的范畴。
六年级逻辑推理练习 第2篇
基本方法简介:
①条件分析―假设法:假设可能情况中的一种成立,然后按照这个假设去判断,如果有与题设条件矛盾的情况,说明该假设情况是不成立的,那么与他的相反情况是成立的,例如,假设a是偶数成立,在判断过程中出现了矛盾,那么a一定是奇数。
②条件分析―列表法:当题设条件比较多,需要多次假设才能完成时,就需要进行列表来辅助分析。列表法就是把题设的条件全部表示在一个长方形表格中,表格的行、列分别表示不同的对象与情况,观察表格内的题设情况,运用逻辑规律进行判断,
备考资料
③条件分析――图表法:当两个对象之间只有两种关系时,就可用连线表示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有连线则表示“是,有”等肯定的状态,没有连线则表示否定的状态。例如A和B两人之间有认识或不认识两种状态,有连线表示认识,没有表示不认识。
④逻辑计算:在推理的过程中除了要进行条件分析的推理之外,还要进行相应的计算,根据计算的结果为推理提供一个新的判断筛选条件。
⑤简单归纳与推理:根据题目提供的特征和数据,分析其中存在的规律和方法,并从特殊情况推广到一般情况,并递推出相关的关系式,从而得到问题的解决。
六年级逻辑推理练习 第3篇
2015年1月21日,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创建特色小镇战略,一年多的实践使浙江特色小镇成为国内园区经济转型、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集聚发展的风向标。2016年2月,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若干意见》提出加快特色镇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时至今日,笔者对特色小镇进行了半年之久的持续研究,对此做了系统总结及创新探索。
中国经济向“L型”底端走向的趋势使各部门和相关企业对经济发展有了重新的思考,“转型”“改革”是新时代的命题,特色小镇便是在这一命题下的实践。特色小镇的诞生绝不是偶然,系统研究后会发现,中国园区经济的发展路径在特色小镇内获得了延续和创新,它们共同承担的职责是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总量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但是人均GDP才是代表人民福利分配的指标,人均GDP不提高,中国经济建设的任务仍然不能懈怠。那么,新时代经济建设聚焦到人均GDP,经济不仅仅是靠增量,更是靠质量。
《浙江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特色小镇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特色小镇的创新之处便在于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大城市功能齐备,产、城、人融合,生产、生态、生活兼顾的发展理念,以人为本,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增长。
一、产业选择有内在规律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经济革命,由农业革命、工业革命走向信息革命,还会走向新的技术革命,这是历史规律,但其内在动力是产业更替的必然性,产业的选择是趋向增长率更高、处于增长期、能带动更多就业与部门协作的产业。这也是特色小镇产业选择的规律。根据规划,未来三年浙江省将重点培育100个特色小镇,在产业上聚焦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兼顾茶叶、丝绸、黄酒、中药、青瓷、木雕、根雕、石雕、文房等历史经典产业。
产业是其特色化的核心体现,是支撑小镇经济增量的支柱,也是小镇成败的决定因素。产业链的打造要集中于微笑曲线的两端,人才引进与当地居民就业培训要同步跟进,避免激化矛盾。从国内外小镇案例来看,小镇的特色还主要体现为文化特色、建筑特色、饮食特色等,特色的选择与打造要因“镇”不同。
二、文化内涵全面贯穿
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运行方式是“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非“镇”非“区”经济发展与生活空间营造的高地。文化是区域认同感和生活归属感的纽带,市场化运作的特色小镇文化建设不容忽视,这也是区别于园区经济建设的最大内涵之一,是新一轮城镇化过程中去房地产化的思维之一。
本土民俗风情与文化底蕴是文化底线。浙江省特色小镇文化挖掘与建设是由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厅担此重任。省委宣传部具体负责全省特色小镇的宣传工作、历史经典产业特色小镇文化内涵的挖掘、七大产业特色小镇文化内涵的打造;省文化厅具体负责历史经典产业特色小镇文化内涵的挖掘,以及七大产业特色小镇文化内涵的打造。
多元文化融合是小镇持续发展的关键。特色小镇是一种自我突破的实践,从系统论角度看,是一个“打破—重组—建新”的过程,文化冲突必然存在,因此,也为特色小镇多元文化融合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特色小镇文化认同感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现有乡村文化的融合。新文化元素的融入,以及整体文化的传播推广和延续,这是一项伴随小城镇“成长-成型-成熟”贯穿始终的任务与职责。
三、旅游是必备功能
在不同产业选择的特色小镇,旅游是可以灵活匹配的,在文旅小镇里旅游是一种产业链条完备、旅游服务功能齐备、旅游要素齐全的产业,但在非旅游主导型的特色产业小镇里,旅游便是一种城市功能。中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全域旅游并不是处处搞旅游开发,而是无论新城镇的改建扩建还是老城区的复兴都应该配备旅游的功能。
旅游是市场化的需求,全域旅游推动着城市和乡村旅游化发展,旅游化是指功能、服务、设施、标示等向旅游业的延伸,并非简单景区化。特色小镇的旅游功能与其产业发展协调统一,其产业体系与外部系统产生交流碰撞的节点都可形成旅游行为,表现形式有会议、会展、文化体验、科技体验、产业博物馆、民风民俗等。
四、社区是人才集聚的基础
特色小镇多选址在城乡结合部,即城郊,表明了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的创新探索,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村社区化是一个探讨很久的话题了,目前实践中主要形成了“城乡开发建设带动”“产城联动”“中心村建设”三种主要模式。特色小镇建设是包含农村社区化的城镇化,其中还包括公共交通、水电气等公用设施、文教卫体等城市公共服务功能的建设和完善。可见,特色小镇的社区建设并非简单的新型农村社区。
农民在特色小镇的集聚体现为拆迁安置房等,为集中更多产业建设用地,社区多为服务非农产业的中高层建筑,同时,打破了村落生活形态与关系网络,建立新的社区关系,适应城市文明的发展,这些给农民带来了适应新生活的挑战,倒逼特色小镇创新社区管理。
当然,产业人才的集聚在特色小镇是无可替代的,产业人才是由小镇外部迁徙进来的,人们之所以愿意从已经习惯的城迁徙到陌生的镇,定有它内在的供求关系,这种供求不仅仅是市场化的,更多是情感方面和身心方面的。小镇除了要打造一个能满足其精神追求的创业就业空间之外,建立一个具有归属感的颐养社区更尤为重要,高昂的一二线城市生活成本已经成为更多新兴产业人才的痛点,特色小镇的建设切不可走经济园区“孤岛式”开发模式。温度、湿度、光照度、海拔高度、物产丰富度、空气洁净度等宜居资源是最具吸引力的,小镇对其内部乃至整个区域的自然资源要进行合理保护,绿地、公园、生态涵养区的规划建设成为特色小镇具备宜居条件的关键因素。
如果说产业、文化、功能服务等都可以通过行政等外部力量的干预获得一定的发展动力的话,那么,社区营造是难以通过外力形成的,因其本质是人际关系网的重塑,这是人自发主动形成的。是否选择经历新旧系统的更换、新旧文化的冲突、新旧环境的适应,对个体而言是艰难的抉择。对于一个市场化的特色小镇而言,人的集聚难度不言而喻,但发展总要经历创新与自我突破的痛苦才能找到最适合的路径。
五、运营管理逐步市场化
乡镇的运营及内部组织管理在我国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著作和实践案例,但特色小镇在国内属于新的实践,是一种新型城镇化的探索,没有样板。这种探索是伴随者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进行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核心问题。特色小镇成立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作为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实施主体,以常务副省长为召集人。涉及到人治,完全交给市场是不现实的,但突出市场资源配置优势和建立服务型政府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目标,浙江省建立了特色小镇省政府秘书长为副召集人,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等13个省级部门作为联席会议成员,并明确各自职责。
通过PPP模式推进小镇的市场化运作,在金融支持方面,提出发债融资、产业链融资、非现金支付业务支持、社区金融、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特色小镇项目多渠道融资支持,深化特色小镇信用体系建设,改善特色小镇金融生态环境等。
六、存有不足是特色小镇前进的动力
特色小镇在国内处于探索发展的初期阶段,存有不足也是情有可原。我们要善于在发展中修正错误,在实践中创新理论,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由此特色小镇才能协调、持续发展。
特色小镇的首要任务是自成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但与城市的互动性却表现不足。公共资源的城乡配置难以均衡,加之户籍制度的羁绊使小镇难以名副其实,产业仍是底端部门的转移。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特色小镇是不具有普遍性的,东部沿海地区是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快步发展的,积累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培育了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并与新兴互联网产业同步前进,所以具有多样化的产业选择。但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能源与自然资源丰富,核心产业的定位势必要进行差异化选择。
六年级语文毕业备考综合练习卷 第4篇
二、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根据音节写汉字,组成词语:
2.分别写出两个和下面汉字读音相同的字:
慑( ) ( ) 遏( ) ( )
3.写出和“夸夸其谈”“栩栩如生”形式相同的四字词语:
( ) ( )
( ) ( )
三、按要求进行选择,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熏”字的部首是( )。
①千②黑③灬
2.和“谭”笔画数相同的汉字是( )。
①僧②怨③瓶
3.下面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4.“全力以赴”一词中“以”的意思是( )。
①因为②按照③用,拿
5.下面语句和课文原文一致的是( )。
①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②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③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
四、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擒”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J”。( )
2.“忐忑不安”一词可以形容人说话时的神态。( )
3.“李强的爸爸是这家报社的记者。”这句话可以缩写成“爸爸是记者”。( )
4.“他的脸红红的,好像被屋外的寒风吹了许久。”这句话是比喻句。( )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是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所写的诗句。( )
五、按要求写句子。
1.把下面两个句子用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①我们精心地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②地球会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的学校的教学楼前挂着一些十分温馨美妙的标语,如“用尊重的态度对老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如果请你为教室拟一个大意是“禁止高声喧哗”的标语,你会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文中有6处错误,运用修改符号在原处修改。
今年夏天,天气严热,我每天常常去游泳。游泳池里人很多,有大人、小孩儿、青年人、老年人,我向鱼儿一样游来游去,非常舒服极了。
七、根据提示默写诗词。
1.南宋诗人陆游临终前最大的心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平乐·六盘山》中有两句词描写了秋天的景色,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下面的几句话可以怎样排列,请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只要你去做就会领悟成功的真正内涵
()有的人认为成功就是做成一件大事
()只要你去做就会有特别的感受
()有的人甚至认为成功就是扭转乾坤的壮举
()有的人则认为成功就是不断超越前人
()每个人对成功的认识是不同的
()有的人却认为成功就是做好每一件小事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土耳其旅途中,巴士行经1999年大地震的地方,导游趁此说了一个感人又感伤的故事。其发生在震后第二天。
地震后许多房子都倒塌了,各国来的救援人员不断搜寻着可能的生还者。
两天后,他们在缝隙中看到一幕不可置信的画面:一位母亲,用手撑地,背上顶着不知有多重的石块。一看到救援人员,便拼命哭喊着:“快点儿救我的女儿,我已撑了两天,我快撑不住了……”
她七岁的小女儿,就躺在她用手撑起的安全空间里。
救援人员大惊,卖力地搬移上面的和周围的石块,希望尽快解救这对母女。但是石块那么重,那么多,怎么也无法快速到达她们身边。
媒体到这儿拍下画面,救援人员一边哭一边挖,辛苦的母亲一面苦撑着等待着……
透过电视,透过报纸,土耳其人都心酸得掉下泪来。更多的人,放下手边的工作投入救援行动。
救援行动从白天进行到黑夜,终于一名高大的救援人员够着了小女孩儿,将她拉出来,但是……已气绝多时。
母亲急切的问:“我的女儿还活着吗?”
以为女儿还活着,是她苦撑两天唯一的理由和希望。
这名救援人员终于受不了忍不住,放声大哭,“对,她还活着,我们现在要把她送到医院急救,然后也要把你送过去!”
他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骗了她。
母亲疲惫地笑了,随后她也被救出送到了医院,她的双手一度僵直无法弯曲。
隔天,土耳其报纸头条是一幅她用手撑地的照片,标题是《这就是母爱》。
长相壮硕的导游说:“我是个不轻意动感情的人,但是看到这篇报道,我哭了。以后每次带团经过此地,我都会讲这个故事。”
其实不只他哭了,在车上的我们,也哭了……
1.按照下面的解释,找出“撑”字在文章中的不同意思,把句子抄写下来。
①用力支住、抵住:
②支持、支撑:
③用力支着(使收缩着的物体)张开:
2.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这位母亲她都撑起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内容,将文中横线上的话补充完整。
5.给短文起一个题目,写在文前。
(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年,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同时发给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着:
按照统一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之时,我作如下选择:
A.捐献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
B.捐献我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日期为某年某月某日)
C.捐献下列部件和器官——
D.不捐献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脏起搏器。
以下是亲笔签名和日期。
真新鲜!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美国人简直是疯子!她虽然不相信“来生转世”之类的说法,但刚领到驾驶执照就谈死,她会认为“不作兴”,再说捐献器官,把尸体弄得支离破碎,她会认为太残酷。不过,我在A项上作了选择,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而死亡,我愿意捐献我的任何一个器官和部件,我签上自己的大名,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我端详这张驾驶执照,想象万一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执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个垂危的生命……这是一份生命的礼物,赐予和被赐予都是一种幸福。美国大多数人都愿意做这种选择,我非常赞成这种做法。只是当时,我不曾将此事告诉母亲,怕她整天()。
不久前,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一美国青年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医生摘取了他身上所有的可供利用的器官,两个肾脏分别移植给当地和欧洲的两名肾功能衰竭者,心脏和肝脏分别移植给两名濒临死亡的患者,两只眼球给两个失明者作了角膜移植。这位青年捐献的生命礼物,使四个垂死者重获亲生,两个盲人重见光明。当记者访问这位青年的母亲时,她说,她为儿子的行为感到骄傲,同时她还感谢那些接受她儿子器官的人,他们使她儿子的一部分在他们体内存活,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子!
我把文章拿去读给我80岁的母亲听,她听了半晌不说话,最后她缓缓地说:“这个母亲实在了不起!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
我激动得一把抱住她:“你真是我的好妈妈!”
1.联系上下文,把“提心吊胆”和“大惊失色”填在相应的括号中。
2.在“人体捐献法规”中,A项是“任一器官和部件”“任一”可否换成“所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对母亲说“你真是我的好妈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刊登在杂志上的那篇文章非常感人。你认为文中那位母亲“了不起”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文章加一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十、习作。
对于大家而言,学校真可以称得上是第二个家了。在这个“家”里,我们学习知识,掌握本领,结交伙伴,开展活动……在这个“家”里,我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受失败的酸楚……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一天一天地长大。直到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自己终于要离开这个“家”了。顿时,校园生活的酸甜苦辣一起涌上你的心头,校园中的感动、快乐也历历在目。
请你以《校园里的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习作,字数不少于400字。
(答案见下期)
六年级逻辑推理练习 第5篇
逻辑推理:(高等难度)
数学竞赛后,小明、小华、小强各获得一枚奖牌,其中一人得金牌,一人得银牌,一人得铜牌.王老师猜测:“小明得金牌;小华不得金牌;小强不得铜牌.”结果王老师只猜对了一个.那么小明得___牌,小华得___牌,小强得___牌。逻辑推理答案:
逻辑问题通常直接采用正确的推理,逐一分析,讨论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舍弃不合理的情形,最后得到问题的解答.这里以小明所得奖牌进行分析。
解:①若“小明得金牌”时,小华一定“不得金牌”,这与“王老师只猜对了一个”相矛盾,不合题意。
②若小明得银牌时,再以小华得奖情况分别讨论.如果小华得金牌,小强得铜牌,那么王老师没有猜对一个,不合题意;如果小华得铜牌,小强得金牌,那么王老师猜对了两个,也不合题意.③若小明得铜牌时,仍以小华得奖情况分别讨论.如果小华得金牌,小强得银牌,那么王老师只猜对小强得奖牌的名次,符合题意;如果小华得银牌,小强得金牌,那么王老师猜对了两个,不合题意。
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六教案 第6篇
1,让学生学会通过放声读草稿来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语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通过放声读草稿来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教学难点: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练习3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语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部分。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景:学生分角色读题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作文草稿的修改方法。
(3)拓展:小结已经学过的作文修改方法。
2.教学第二部分
(1)根据上一部分。
(2)让学生思考“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的意思。(强调修改的意义)
(3)学生学习、领会作家老舍和叶胜陶修改文稿的方法。
(4)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修改稿子不光要看,还要念,要看念的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
(5)小结。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感悟)
1.谈话导入。
(由本单元所学课文导入)
2.诵读《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
(1)学生自由读散文。
(2)教师示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学生反复练习诵读
(4)指名读,齐读
3.感悟
(1)指名读问题: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为什么那么挺拔,那么结实?(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读后感想。
(3)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
六年级语文练习 第7篇
出题人;颜爱华
一、根据拼音写同音字,使之与另一个字组成词语。
chú()房 衣()()夕
xī()灭()牲()笑 hóu 咽()诸()()子 juān:杜()()款 wàng()想 遗()
二、正确选择
1.下面的几组词,加粗字读音完全一样的一组是()
A 臂膀 开辟 避雨 墙壁 B 血红 纸屑 泄露 倾泻 C 悄声 敲门 悄然 俊俏 D 弹跳 弹性 弹力 花坛 2.下面的几组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挺拔 涨溢 绝伦 风采 B 蜿蜓 臀部 孔隙 敏捷 C 防御 允诺 蔚劳 脾胃 D 绿莹莹 金灿灿 红丹丹 银闪闪 3.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A 修筑工事 上演话剧 收敛光芒 活跃太阳 B 慢慢下沉 缓缓流淌 惴惴不安 窃窃私语 C 子弹倾泻 内洞漆黑 形态各异 微波涌起 D 一道风景 一个战争 一支军队 一进房子 4.括号内容应填的关联词是()
()七七事变已成为历史,往日的硝烟早已散去,()历史的伤痕还在,历史的警示仍在,历史的教训犹在。
A 因为„„所以„„ B 虽然„„但是„„ C 即使„„也 „„ D 不但„„而且„„ 5.下面的几个句子,成语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A 老师组织的课外小组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
B 周总理总是夜以继日地工作,为新中国的事业鞠躬尽瘁。
C 下课铃响了,校园里顿时喧闹起来,我们玩得人仰马翻。D 多少英烈为了革命事业前赴后继,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时光。6.“望而却步”中“却”的意思是()。①后退 ②推辞 ③表示转折
三、课文回顾
1.你用_________ __的清流,______________;你用,推动新的时代。
2.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我又感觉,擦伤鼻子。
3.烟台的海春日,夏日,秋日高远,冬日。
4.时光悄悄地溜走,夕阳也
,变得
,像,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5、《林冲棒打洪教头》、《刘姥姥进大观园》、《三顾茅庐》、《三打白骨精》分别出自《水浒传》、《 》、《 》、《 》。
6.蝉、螳螂、黄雀,他们都,却没顾到!
5.读了《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除了课文中出现的白骨精、唐僧师徒之外,我还知道《西游记》中还有这些人物、、、„„
四、积累运用
1.仿照例句用给出的词语分别写一句话。
例:闹钟每天早上准时唱歌,叫我起床。
① 映山红
② 长颈鹿 2.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①太阳像红气球般似的,飘飘悠悠地从海面上升起。
②上课了,教室里非常恬静,同学们正在专心地听讲。
3.将三句话组成意思完整的一句话:①我们班举行野营活动。②这次野营活动是上周举行的。③这次野营活动的主题是“自然与我”。
4.想一想,下面各空白处都是怎样的笑,请填空。
又出丑了,教室里一阵,小明心里 着,满脸尴尬,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下讲台的。下课后,老师走到小明身边,着说:“受到别人的 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看轻自己。”
5、在横线上填上正确语句的序号。
爱心是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得到情感的滋润。
①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③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④一片冬日的阳光
6、改为反问句: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快乐阅读
(一)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搂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节选自《三亚落日》 1.仿写词语
赤朱丹彤:、、、。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句,把 比作。3.第2自然段中、、等词形象地写出了落日像孩童。
4.课文题目是“三亚落日”,第一节没写落日,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二)⑴如果说生活是一张白纸,等待我们用血水、汗水和泪水去描绘自己奋斗与拼搏的轨迹,那么生命便是一支铅笔——它总是用自己瘦瘦的身躯,在洁白的素笺上流淌出风风雨雨……
⑵生命之所以是一支铅笔,而不是钢笔、毛笔或者别的什么,是因为钢笔和毛笔都可以多次使用。只要吸上墨水,它们就能长时间地写下去;而铅笔却不是这样,它总是不断地磨损、衰减,用去一截便少一截,这就犹如光阴从我们身边一日一日地溜走并永不复还。鉴于此,我们必须珍惜自己的生命时光——须知铅笔是越用越短……
⑶生命是一支铅笔,这支铅笔常常带来森林的气息,那木质的笔杆,更像一棵苗条的小树,派生出清清溪涧、幽幽鸟鸣。而从铅笔刀口吐出的小小刨花,多像落叶,轻舒漫卷;又像波浪,给生活镶上美丽的花边……生命如一支铅笔,总是给你许多优美而深刻的遐想。
⑷生命是一支铅笔,意味着在人生这篇文章里,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而写出了错字、别字甚至病句,你就可以用觉悟的橡皮轻轻地擦去,再在擦拭一新的空白出重新斟酌、重新运笔,写下自己新生活的火热心迹。一个人有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不愿正视它并纠正它。
⑸生命是一支铅笔,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你都可以从从容容、认认真真地进行速写或者素描。你可以在火热的生活面前用 ① 的行楷写你的
拼搏,也可以在冰冷的世界面前用 ② 的正楷写你的执着……
⑹生命是一支铅笔,你可以用它为自己的未来设计一个充满喜悦与渴望的蓝图,也可以用灯下苦读的身影作细线条,用黎明早起的身影作粗线条,给自己紧张而饱满的生活勾勒出一幅充满活力的草稿。生命是一支铅笔,它还给予我们这样一个有力的启示:做人就要像它那样,时时刻刻把腰杆挺直!
——选自《生命是一支铅笔》 1.文中的①②处可填的词语是:、。2.贯穿全文的一个比喻句是:。3.第⑴自然段与下面的⑵-⑹自然段在结构上属于____________关系。4.第⑷自然段中“人生文章里的错字、别字甚至病句”是指 5.作者说“生命是一支铅笔”,请你概括第⑵自然段中“生命”与“铅笔”的相似点。
6.生命除了是铅笔,在你的理解中,生命还可以是什么,写出来,并写明相似点。
五、习作园地。
六年级逻辑推理练习 第8篇
1 (选修22P61例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凸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凸五边形的内角和是540°……由此我们猜想:凸n边形的内角和是(n-2)×180°.
11 (改编)观察下列等式,试从中归纳出一般结论:
(1) 12=16×1×2×3, 12+22=16×2×3×5, 12+22+32=16×3×4×7, 12+22+32+42=16×4×5×9, …;
(2) 13=12, 13+23=(1+2)2, 13+23+33=(1+2+3)2, 13+23+33+43=(1+2+3+4)2, ….
12 (改编)因为an=(n2-5n+5)2时,有a1=a2=a3=a4=1,由此可猜想对任意的n (n∈N*), an=(n2-5n+5)2=1.
因为当n=0, 1, 2, 3, 4时,2n<n2+8,由此可猜想对任意的n(n∈N*), 2n<n2+8.
以上两个推理是归纳推理吗?所得的结论正确吗?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对这样的推理作出性质评估)?
13 (改编)在数列{an}中,a1=12,且(n+2)an+1=nan (n∈N*).
(1) 求a2, a3, a4的值;
(2) 试猜想{an}的通项公式,并给出证明.
2 (选修22P67第4题)(1) 证明:在等差数列{an}中,若m+n=p+q (m, n, p, q∈N*),则am+an=ap+aq;
(2) 通过对(1)的类比,写出等比数列{an}的一个猜想.
21 (改编)在等差数列{an}中,若am=a1+(m-1)d, an=a1+(n-1)d,则an-am=(n-m)d,从而an=am+(n-m)d,试进行类比,写出等比数列{an}的一个猜想.
3 (选修22P69例2)已知a, b, m均为正实数,b<a,求证:ba<b+ma+m.
31 (改编)已知数列{an}满足:a1=1, an+1=12an+n, n为奇数,
an-2n,n为偶数,设bn=a2n-2, n∈N*,求证:{bn}是等比数列,并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
4 (选修22P80例1)如图1,已知AB, CD相交于点O, △ACO≌△BDO, AE=BF,求证:CE=DF.
41 (改编)如图2,在△ABC中,BD⊥AC, CE⊥AB,点M, N分别为BC, DE的中点,求证:MN⊥DE.
42 (改编)已知a是整数.证明:若a2是偶数,则a也是偶数.
43 (改编)设函数f(x)对定义域内任意实数,都有f(x)≠0,且f(x+y)=f(x)f(y)成立,求证:对定义域内任意实数,都有f(x)>0成立.
5 (选修22P86例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n∈N*时,1+3+5+…+(2n-1)=n2.
51 (改编)已知正项数列{an}满足a2n≤an-an+1,求证:an<1n.
52 (改编)设ai>0 (i=1, 2, 3, …, n),且a1a2a3 … an=1,求证:(1+a1)(1+a2)(1+a3) … (1+an)≥2n.
6 (选修22P109例5)计算2-i3-4i.
61 (改编)若复数z满足zi=2+i,则z= .
62 (改编)复数1-i(1+i)2的虚部为 .
63 (改编)已知i是虚数单位,若a+bi4-i=3+2i (a, b∈R),则a+b的值是 .
7 (选修22P110练习第1题)计算:(1)22+22i2;(2) (1-i)4.
(选修22P111习题3.2第2题第(2)问)计算:32+12i-12+32i.
71 (改编)计算:-23+i1+23i+21+i2004+(4-8i)2-(-4+8i)211-7i.
72 (改编)已知虚数u满足u2=u-,求复数z=u1+u2+u2u+u3+u3u2+u4的值.
第Ⅱ部分(人教版教材)
1 (人教A版《选修22》第74页例3)
类比平面内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试给出关于空间中四面体性质的猜想.
(人教B版《选修22》第62页习题21.A第2题)
命题“正三角形内任一点到三边的距离等于常数”,对正四面体是否有类似的结论.
11 (改编)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B⊥AC, AD⊥BC于D,则1AD2=1AB2+1AC2.在四面体ABCD中,类比上述论据,你能得到怎样的猜想,并说明理由.
12 (改编)在正三角形ABC中,若D是边BC的中点,G是三角形ABC的重心,则AGGD=2.在四面体ABCD中,类比上述论据,你能得到怎样的猜想,并说明理由.
2 (人教A版《选修22》第77页练习第2题)
观察下面的“三角阵”(图略),试找出相邻两行数之间的关系.
21 (改编)如图1所示的三角形数阵叫作“莱布尼兹调和三角形”,它们是由整数的倒数组成的.
(1) 试找出相邻两行数之间的关系;
(2) 数阵的第7行第4个数是什么?
3 (人教A版《选修22》第98页复习参考题A组第1题)
观察下列图案(图略)中圆圈的排列规则,猜想第(5)个图形由多少个圆圈组成,是怎样排列的;第n个图形中共有多少个圆圈?
31 (改编)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 3, 6, 10…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而把1, 4, 9, 16…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如图2,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大于1的“正方形数”都可以看作两个相邻的“三角形数”之和,下列等式中,符合这一规律的表达式是 .
①13=3+10;②25=9+16;③36=15+21;④49=18+31;⑤64=28+36.
32 (改编)如图3是一个有n(n≥2)层的六边形点阵,它的中心是一个点,算作第1层,第2层每边有2个点,第3层每边有3个点,…,第n层每边有n个点,则这个点阵的点数共有 个.
4 (人教A版《选修22》第94页例1)
(人教B版《选修22》第72页例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22+…+n2=n(n+1)(2n+1)6 (n∈N*).
nlc202309031239
41 (改编)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32+52+…+(2n-1)2=n(4n2-1)3 (n∈N*).
42 (改编)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2+42+62+…+(2n)2=2n(n+1)(2n+1)3 (n∈N*).
5 (人教A版《选修22》第106页习题3.1第1(1)题)
(人教B版《选修22》第89页习题31第6(1)题)
求适合下列方程的实数x与y的值:(3x+2y)+(5x-y)i=17-2i.
51 (改编)求适合下列方程的共轭复数x与y的值:(3x+2y)+(5x-y)i=17-2i.
52 (改编)求适合下列方程的纯虚数x与y的值:(3x+2y)+(5x-y)i=17-2i.
第Ⅰ部分
11 (1) 12+22+32+…+n2=16n(n+1)(2n+1);
(2) 13+23+33+…+n3=12n(n+1)2.
12 以上两个推理都是归纳推理,但两个推理所得到的结论都是不正确的.说明由归纳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猜测的性质,不一定正确.
13 (1) a2=16, a3=112, a4=120;
(2) 猜想:an=1n(n+1) (n∈N*).
证明:因为(n+2)an+1=nan (n∈N*),所以an+1an=nn+2,则a1·a2a1·a3a2·a4a3·…·an-1an-2·anan-1=12×13×24×35×…×n-2n×n-1n+1=1n(n+1),即an=1n(n+1).
21 an=amqn-m.
31 设n=2k-1,则a2k=12a2k-1+2k-1, k∈N*.
当k≥2时,设n=2k-2,则a2k-2+1=a2k-2-2(2k-2),即a2k-1=a2k-2-4(k-1),所以当k≥2时,a2k=12[a2k-2-4(k-1)]+2k-1,即a2k=12a2k-2+1,所以当n≥2时,a2n=12a2n-2+1,即a2n-2=12 (a2n-2-2).
又bn=a2n-2, n∈N*, b1=a2-2=32-2=-12,即当n≥2时,bn=12bn-1,故数列{bn}是以-12为首项,1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故bn=-12·12n-1=-12n.
41 连结MD, ME,在Rt△BCD中,因为M为BC的中点,所以MD=12BC.同理,ME=12BC.所以MD=ME.
又N为DE的中点,所以MN⊥DE.
42 (反证法)设a=2m+1(m为整数),则a2=4m2+4m+1.
因为4m2+4m为偶数,所以4m2+4m+1为奇数,即a2为奇数,与条件矛盾,所以a也是偶数.
43 (反证法)假设函数f(x)对定义域内任意满足条件的实数x,都有f(x)>0不成立,则存在实数x0,有f(x0)≤0成立.
因为函数f(x)对定义域内任意实数都有f(x)≠0,所以f(x0)<0,且f12x0≠0,则由题设可知f(x0)=f12x0+12x0=f12x0f12x0=f212x0>0,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所以对定义域内任意实数x,都有f(x)>0.
51 因为a2n<an-an+1 (n∈N*),所以a21≤a1-a2,即a2≤a1-a21.
又a2>0,所以a1-a21>0,所以a1<1,即n=1时,结论成立.
① 当n=2时,a2≤a1-a21=-a1-122+14≤14<12,即结论成立.
② 假设当n=k (k≥2, k∈N*)时,结论成立,即ak<1k.那么当n=k+1时,a2k≤ak-ak+1, ak+1≤ak-a2k=-ak-122+14 0<ak<1k≤12,故ak-a2k关于ak在0, 1k上为单调增函数,故ak+1<1k-1k2=k-1k2<1k+1,即结论也成立.
由①和②,可知对任意的正整数n (n≥2), an<1n都成立.
综上所述,对任意的正整数n,an<1n都成立.
注意 若取初始值n=1,则“a1-a21关于a1在(0, 1)上为单调增函数”不成立.
52 ① 当n=1时,不等式成立.
② 假设当n=k (k∈N*)时,不等式成立,即当ai>0 (i=1, 2, 3, …, k),且a1a2a3…ak=1时,(1+a1)(1+a2)(1+a3) … (1+ak)≥2k.
那么当n=k+1时,再令ai>0 (i=1, 2, 3, …, k+1),且a1a2a3 … ak+1=1,则ai (i=1, 2, 3, …, k+1)中必有两个数满足一个不小于1,另一个不大于1.为了书写方便,不妨设ak≥1, ak+1≤1,则(1-ak)(1-ak+1)≤0,即1+akak+1≤ak+ak+1,故2(1+akak+1)≤1+ak+ak+1+akak+1=(1+ak)(1+ak+1),于是(1+a1)(1+a2)(1+a3) … (1+ak)(1+ak+1)≥(1+a1)·(1+a2)(1+a3) … (1+ak-1)·2(1+akak+1)=2(1+a1)(1+a2)(1+a3)·… (1+ak-1)[1+(akak+1)]≥2·2k=2k+1,即不等式也成立.
综上所述,对任意的正整数n,不等式都成立.
61 1-2i.
62 -12.
63 19.
71 -1+i.
72 -3.
第Ⅱ部分
1 人教A版:略.
人教B版:正四面体内任一点到四个侧面的距离等于常数.
11 解:在四面体ABCD中,AB, AC, AD两两垂直,AE⊥平面BCD,则1AE2=1AB2+1AC2+1AD2.
证明:如图4所示,连接BE交CD于F,连接AF.因为AB⊥AC, AB⊥AD,所以AB⊥平面ACD.
而AF平面ACD,所以AB⊥AF.
在Rt△ABF中,
AE⊥BF,所以1AE2=1AB2+1AF2.
在Rt△ACD中,AF⊥CD,
nlc202309031239
所以1AF2=1AC2+1AD2,
所以1AE2=1AB2+1AC2+1AD2,故猜想正确.
12 解:在棱长都相等的四面体ABCD中,若△BCD的中心为M,四面体内部一点O到四面体各面的距离都相等,则AOOM=3.
证明:设四面体内部一点O到四面体各面都相等的距离为d,则由题意知d=OM,设各个面的面积为S,则由等积法可得:4·13S·OM=13S·AM,4OM=AM=AO+OM,从而可得:AOOM=3.
2 人教A版:从第二行起,每一个数等于其肩上两数的和.
21 解:(1) 数阵的第n行有n个数且两端的数均为1n(n≥2),其余每个数是它下一行左右相邻两数的和;
(2) 由以上规律可知,第7行第1个数为17,第2个数为16-17=142,第3个数为130-142=1105,第4个数为160-1105=1140.
3 人教A版:a5=21, an=n2-n+1 (n∈N*).
31 解:这些“三角形数”依次是1, 3, 6, 10, 15, 21, 28, 36, 45, …,且“正方形数”是“三角形数”中相邻两数之和,很容易得到:15+21=36, 28+36=64,只有③⑤是对的.
32 解:本题是数列问题,这个点阵从里到外每层的点数的个数为:1, 6, 12, 18, 24, …,可知,从第2层开始,构成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所以
sn=1+(n-1)×6+(n-1)(n-2)2×6
=3n2-3n+1.
4 人教A版,人教B版:略.
41 证明:当n=1时,左边=1,右边=1,所以等式成立;
假设当n=k时,等式成立,即12+32+52+…+(2k-1)2=k(4k2-1)3,
则当n=k+1时,
左边=12+32+52+…+(2k-1)2+[2(k+1)-1]2=k(4k2-1)3+[2(k+1)-1]2=k(4k2-1)3+(2k+1)2=k(4k2-1)3+3(2k+1)23=(k+1)[4(k+1)2-1]3=右边.
综上可知,等式对所有的n∈N*都成立.
42 略.
5 人教A版,人教B版:x=1, y=7.
51 解:设x=a+bi (a, b∈R),则y=a-bi (a, b∈R),所以:
(3x+2y)+(5x-y)i=3(a+bi)+2(a-bi)+
[5(a+bi)-(a-bi)]i
=(5a-6b)+(4a+b)i
=17-2i,
所以5a-6b=17,4a+b=-2,所以a=529, b=-7829,
所以x=529-7829i, y=529+7829i.
52 解:设x=ai, y=bi (a, b∈R,且a, b≠0),则
(3x+2y)+(5x-y)i=3ai+2bi+(5ai-bi)i=b-5a+(3a+2b)i=17-2i,
所以-5a+b=17,3a+2b=-2,所以a=-3613, b=4113,
所以x=-3613i, y=4113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