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绿色生态校园创建方案
来源:开心麻花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绿色生态校园创建方案(精选8篇)

绿色生态校园创建方案 第1篇

泗泊河小学

“绿色生态校园”创建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以德育为龙头,教学为中心,以传授

和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以及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环境保护意识为基本任务。课堂教学和拓展课堂双轨并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参与、实践的主体性活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关心”,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营造和谐校园,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的及意义:

创建“绿色生态校园”,目的主要通过创建过程,规范学校各项

管理工作,提高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传授“绿色”科学知识,启迪“绿色”创建思维,培养“绿色”思想品德,灌输“绿色”价值观念,养成“绿色”行为习惯,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三、主要依据和原则:

1.主要依据《绿色生态校园创建标准和评估细则》有关条件。

2.基本原则:突出重点,讲究实效,循序渐进,全体参与,全面提高。

3.基本方法:以校为本,科学布局,着眼未来,可持续发展。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学校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1.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挖掘校园中的可绿化资源,多种花草树木,美化校园。校园内的各种植物标上解说牌,使校园成为开放式的植物园。

2.注重学校的环境卫生及周边环境卫生,加强整治,坚决消灭卫生死角,还给学生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各功能室、课室布置有环境教育的宣传文化。

4.把净化、绿化、美化、文化校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学校的绿化带,教学楼后花园,公共保洁区落实班级责任制。

5.节水、节电,节约纸张,提倡简朴,反对浪费。

(二)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增强教师的环保意识。

1.结合学校师德、师风建设,进行教师环保意识活动;

2.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在教案中体现环保意识,开展环保教案征集活动,把环保宣传落实内化为教师自觉自愿的行动。

3.落实“无烟学校”的相关要求,在教师中推崇环保的生活方式。

4.把学校的环境教育渗透到家庭与社区,通过学校环境教育带动每一个家庭,通过学校环境教育影响每一个社区,使整个社会共同参与环保,形成环保意识。

(三)多渠道开展学生环保教育活动。

1.课堂渗透环境教育。认真做好计划总结、在落实教学课堂标准的同时,要充分挖掘课堂的环境教育资源,向学生传授环境保护知识,使学生懂得环境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懂得关心社会,关心他

人,关心人类的生存环境。

2.开展变“废”为“宝”的科技小制作活动,在学生的科技活动中注入环保主题。

3、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师和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

4、利用班会、队会、升旗仪式等多种形式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做好“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安排,从多渠道宣传环境教育工作。

5.充分发挥学校广播站、宣传栏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向学生大力宣传环保教育工作,班级板报宣传环保知识。

6.组织学生开展环保专题活动,如:电池回收、垃圾分类、清洁美化校园等,把环保意识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上。

7.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定期安排学生参加“社区卫士活动”,使学生环保工作深入到社区。

8.倡议学生环保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四)整理好有关的评估档案和宣传资料

收集整理好师生开展环保教育的活动照片。

绿色,是生命的希望和象征。“创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美好未来”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目标。通过营造绿色校园,开展绿色活动,使全校师生员工树立绿色理念,提高绿色教育水平;让学生切实掌握各科教材中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师生环境意识较高并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教育活动;校园清洁优美,争创一个文明健康、清新宜人、绿意融融的“绿色学校”。

绿色生态校园创建方案 第2篇

创建绿色学校的目标:创建“环境优美”的校园,做到校园建筑布局合理,校园绿化怡人,校园环境整洁,校园文化浓郁,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生活,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提升学生人格,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识的学校文化氛围。具体而言,包括六大指标,即:绿美净健的生态环境、修德美性的人文环境、以生为本的课程环境、亲善宽和的人际环境、横宽纵深的信息环境、自律自善的法治环境。

二、创建绿色学校的策略

1、把创建绿色学校与争创品牌学校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把创建绿色学校作为争创品牌学校的重要组织部分,在办学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使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融入学校的总体工作中。

2、把创建绿色学校与德育工作、课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坚持以德育和校本课程作为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支柱,以创建绿色学校夯实德育工作,促进校本课程建设,引导学生在思想、道德、身心、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3、把创建绿色学校与学校特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坚持把学校的特色教育作为创建绿色学校的有机补充,给特色教育予绿色的生命,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充分培养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创建绿色学校的步骤

我校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分四步实施:

20XX-20XX年创建镇绿色学校;

20XX年创建市绿色学校;

20XX-20XX年创建省绿色学校;

四、创建绿色学校的实施方案

1、构建组织网络

成立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王金国(校长)

副组长:罗砚平(副校长,分管德育)

徐先发(副校长,分管教学、工会)

刘教平(副校长,分管后勤)

成员:王发军(办公室主任)张林峰(教导处主任)

何正强(总务处主任)杨会平(政教处副主任)

具体分工:

办公室:负责制定环境教育规划和计划、总结

政教处:负责管理和宣传教育,学生环保行为规范

教导处:负责环保教学,落实学科渗透,汇编校本环境教育教材

总务处:负责校园环境规划和建设,实现校园垃圾分类、校园绿化,学校节能、节水、节电及节约其他资源的具体工作。

团委:负责开展系列活动

年级组、教研组:负责教师的培训、组织师生学习、进行课题研究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兼任。设立环境保护教研室,由各学科教师、环保小组全体成员等组成。同时聘请镇城建同志为校外环境教育辅导员。

2、提供保障措施

(1)课程保障

学校将“绿色教育”纳入课程建设中,并确保在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中得到体现。另外,将重点建设“绿色教育”的校本课程。

(2)经费保障

必要的经费投入是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保障,学校拟将创建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以确保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

(3)控制、处理污染源

重点控制化学实验室的废气、废液,对校园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4)其他保障

学校将在每学期开设两节以上的环境教育课,进行校领导、全体教师的环境教育培训,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积极创造条件选送相关人员参加县、市举办的各类培训进修。

4、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

(1)校园:内外环境优美,给人以赏心悦目、生机勃勃、清净舒适的感觉。

(2)家园:培养师生“爱校如家”的意识。注重教室、办公室、各功能室的基本建设。整个学校整洁美观、环境幽雅,使师生倍感家庭的亲切和温馨。

(3)学园:学校是学习的场所,不仅要营造优美的环境,更要有人文气息,使学校成为学园,成为文化氛围浓厚的学校。

(4)乐园:学习是艰苦的劳动,需要适时调节,要建设好健身娱乐等活动场地,供师生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之余感到身心愉悦。

5、创建和谐的人文环境

(1)努力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育人环境,引导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体现主人风范。

(2)以培养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营造良好学风、校风为宗旨,开展以“文明、健康、温馨”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和“追求卓越,创造未来”为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

(3)通过系列化的主题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教育意识和理性思考水平。

(4)创设舞台,利用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合唱队和其它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5)充分利用网络、黑板报、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形式,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6、开发“绿色教育”课程

根据有关部门要求,结合我校的办学宗旨,运用系统观点,分解教育目标,使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植根于“课程开发”和“学科建设”上。

基础型课程:为了帮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学习心理,我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与实践技能,我校开设“社会综合实践”课。

拓展型课程:充分挖掘学校教育资源,开设包括“绿色教育”在内的拓展型课程。

研究性课程:通过教师选题、双向选择(教师、学生分别选题)和自主选题三个阶段,结合课程资源进行二度创新。

五、创建绿色学校效果预测

通过“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在以下六个方面达到良好的效果:

1、环保意识方面:师生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使环保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

2、环保行动方面:通过“绿色教育”,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使师生的环境意识和校园的环境质量达到新的层次。

3、人文精神方面:“绿色”不仅指环境绿化、学生环保意识、环保行为的培养,还包括团结协作、民主平等、宽松和谐氛围的建立。

4、环境教育课程化方面:课程化的教育才能持久有效,这是“绿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学校通过创建活动,将有关“绿色教育”的内容加以整合,使这项工作达到课程化的要求。

5、环境信息资料库方面:通过网上搜寻、报刊参阅、实践积累等方式,建立环境教育信息资料库。

6、教育成果方面:学校和教师要有创建绿色学校的论文、总结、校本教材和优秀教案。鼓励并培养学生积极参加有关环保活动的征文比赛、科技制作、文艺活动等,为创建绿色学校作贡献。

创建绿色校园文化 第3篇

“绿色校园”不仅具有美丽自然的绿色环境, 而且没有歧视、体罚、人际间的勾心斗角, 没有过重的课业负担。在理念上, 它体现进步与创新;在言行上, 它体现文明与儒雅;在心理上, 它体现愉悦与健康;在竞争中, 它体现智慧与合作;在评价上, 它体现公正与科学;在时空上, 它体现绿色时代的气韵与风采。

当前, “绿色校园”理念与平安校园、诚信校园、书香校园、人文校园一样, 已经融入以生命教育为重点的现代和谐教育体系, 成为校园教学和谐、校园文化和谐、校园组织结构和谐、校园人际关系和谐以及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诸多和谐的有力保证。

“绿色校园”以绿为主、绿中衬景。每当校园苍翠欲滴、花开烂漫之时, 宜人的景观不仅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环境效果, 更能激发人们良好的心理联想, 营造一种人性化空间。当人们置身于别致的教学楼、干净整洁的路面、葱郁成行的树木、翠绿连绵的草坪、芬芳四溢的花圃之中, 甚至更有小桥流水、池塘山丘、树庭院落等自然点缀, 如此清新自然、恬静典雅、具有环保意义的绿色空间是何等地令人赏心悦目和留连忘返。

生态怡然、环境优美的“绿色校园”既是莘莘学子读书成才的理想场所, 又是学生留连忘返的成长乐园。在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亭榭交错、山水相映的绿色校园内, 学生会受到美的熏陶, 放飞美的心灵。

“绿色校园”不只是绿色的自然环境, 更具有丰富的绿色文化与深厚的绿色人文底蕴。“绿色校园”因其和谐的绿色文化而成为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与人格完善的乐园。学校是文化的传播者, 是文化的发源地, 是文化的辐射源。“绿色校园”文化是和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学术文化、形象文化的整合, 是继承与创新的融合, 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是发展共性与张扬个性的融合, 是面向未来和与时俱进的融合。

“绿色校园”中的绿色环境是和谐校园的一个外在标志, 更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的自然环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使他们变得儒雅。环境可以造就人, 培养人, 改造人。

以“绿色”为背景的和谐校园文化内涵和艺术之美的整合, 给学生以心灵的净化、智慧的启迪、情感的陶冶。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第一任校长约旦 (Jordan) 曾在他的开学献辞中说:“长长的连廊和庄重的列柱也将是对学生教育的一部分。四方院中每块石头都能教导人们要知道体面和诚实。”这就是说, 学校的每一个橱窗、每一面墙壁、每一株绿色花草树木都是帮助学生成长的好教材。与之相映的每一幅醒目的仁人志士肖像、每一件闪射艺术光芒的名人字画、每一篇千姿百态意蕴丰赡的佳作、每一句催人奋进的警句格言以及包涵着师生理想激情的校训都是一部部优秀的隐性作品, 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引导学生热爱祖国, 遵纪守法, 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读书。

“绿色校园”中的艺术节、校园网、英语角、校报校刊、艺术作品展等文化阵地为学生提供展示个人风采的绿色空间。这里既有深刻的人文底蕴又有和谐、健康的育人氛围, 既蕴含着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又渗透着放眼未来的治校方略, 这是一种巨大无声的力量源泉, 它如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 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滋润着学生的心灵。犹如说, 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 给稚嫩的手臂带来力量, 给蒙昧的双眼带来清明, 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 给卑微的人们带来自信。

创建绿色校园文化 第4篇

“绿色校园”不仅具有美丽自然的绿色环境,而且没有歧视、体罚、人际间的勾心斗角,没有过重的课业负担。在理念上,它体现进步与创新;在言行上,它体现文明与儒雅;在心理上,它体现愉悦与健康;在竞争中,它体现智慧与合作;在评价上,它体现公正与科学;在时空上,它体现绿色时代的气韵与风采。

当前,“绿色校园”理念与平安校园、诚信校园、书香校园、人文校园一样,已经融入以生命教育为重点的现代和谐教育体系,成为校园教学和谐、校园文化和谐、校园组织结构和谐、校园人际关系和谐以及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诸多和谐的有力保证。

“绿色校园”以绿为主、绿中衬景。每当校园苍翠欲滴、花开烂漫之时,宜人的景观不仅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环境效果,更能激发人们良好的心理联想,营造一种人性化空间。当人们置身于别致的教学楼、干净整洁的路面、葱郁成行的树木、翠绿连绵的草坪、芬芳四溢的花圃之中,甚至更有小桥流水、池塘山丘、树庭院落等自然点缀,如此清新自然、恬静典雅、具有环保意义的绿色空间是何等地令人赏心悦目和留连忘返。

生态怡然、环境优美的“绿色校园”既是莘莘学子读书成才的理想场所,又是学生留连忘返的成长乐园。在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亭榭交错、山水相映的绿色校园内,学生会受到美的熏陶,放飞美的心灵。

“绿色校园”不只是绿色的自然环境,更具有丰富的绿色文化与深厚的绿色人文底蕴。“绿色校园”因其和谐的绿色文化而成为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与人格完善的乐园。学校是文化的传播者,是文化的发源地,是文化的辐射源。“绿色校园”文化是和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学术文化、形象文化的整合,是继承与创新的融合,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发展共性与张扬个性的融合。是面向未来和与时俱进的融合。

“绿色校园”中的绿色环境是和谐校园的一个外在标志,更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的自然环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儒雅。环境可以造就人,培养人,改造人。

以“绿色”为背景的和谐校园文化内涵和艺术之美的整合,给学生以心灵的净化、智慧的启迪、情感的陶冶。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第一任校长约旦曾在他的开学献辞中说:“长长的连廊和庄重的列柱也将是对学生教育的一部分。四方院中每块石头都能教导人们要知道体面和诚实。”这就是说,学校的每一个橱窗、每一面墙壁、每一株绿色花草树木都是帮助学生成长的好教材。与之相映的每一幅醒目的仁人志士肖像、每一件闪射艺术光芒的名人字画、每一篇千姿百态意蕴丰赡的佳作、每一句催人奋进的警句格言以及包涵着师生理想激情的校训都是一部部优秀的隐性作品,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引导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读书。

“绿色校园”中的艺术节、校园网、英语角、校报校刊、艺术作品展等文化阵地为学生提供展示个人风采的绿色空间。这里既有深刻的人文底蕴又有和谐、健康的育人氛围,既蕴含着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又渗透着放眼未来的治校方略,这是一种巨大无声的力量源泉,它如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滋润着学生的心灵。犹如说,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手臂带来力量,给蒙昧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人们带来自信。

2022绿色校园创建工作方案 第5篇

一、目标任务

根据省、市、县目标任务要求,我校今年完成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任务,要求各处室、各年级、各班级积极配合对照评价标准,认真自查自纠,补齐短板,确保创建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二、创建内容

(一)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各年级要结合课堂教学、讲座、参观实践等活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成长规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将教育内容与学生身边的、当地的、日常的环境相联系,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和理解绿色发展。(各年级组负责)

(二)绿色规划管理。在校园建设和改造中,结合当地经济、资源、气候、环境及文化等特点着力优化校园内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各类公共绿地和绿植搭配,提升校园绿化美化、清洁化水平。建立健全校园节能、节水、垃圾分类等绿色管理制度,引入信息科技先进技术,加快智慧化校园建设与升级,积极开展校园能源环境监测,有效处理生活及实验室污水,实现校园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运行管理。(总务处负责)

(三)建设绿色环保校园。积极采用节能、节水、环保、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绿色产品,引导校园新建建筑项目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建造,有序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和运行。着重从建筑节能、新能源利用、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可回收垃圾利用、材料节约与再利用等方面,持续提升校园能源与资源利用效率,深入开展能源管理和合同节水管理。(总务处负责)

(四)培育绿色校园文化。支持和引导师生参与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内外绿色生活主题宣传,对节能、节水、节粮、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行为发出倡议,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和志愿者的积极作用,精心开展节能宣传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粮食安全宣传周、森林日和植树节等活动,要将绿色学校的创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培养青少年学生绿色发展的责任感,提高爱绿护绿的行动力,养成健康向上的绿色生活方式,带动家庭和社会共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各年级组负责)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科室负责领导、各年级组长要高度重视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建立相应工作统筹协调机制,研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落实工作责任,合理安排进度。

榜罗中学绿色校园创建方案 第6篇

创建“绿色学校”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通渭县2014年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全面塑造校容整洁、环境优美、管理有序、文明和谐的绿色校园新形象,积极推进我校教育教学又快又好发展,提高我校学生的现代文明素养和环境意识,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我校实际,特拟订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校园环境为重点,加强校园规划和建设,创设一个集花园、乐园、学园为一体的优美的校园,用优美的校园环境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陶冶学生关爱自然,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以创建 “绿色校园”为契机,切实加强学校的环境教育,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氛围,进一步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二、组织机构

组长:闫宏忠

副组长:马毅刚刘军元陈永红

成员:张新民魏勇闫建雄常彦红

李积瑞焦点斌白润泽

三、工作目标

1.精心规划校园,实现“三化”目标,即绿化、净化、美化,校园规划要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彰显学校特色,对校园的人文环境进行精心设计,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考虑环境美育对学生所起的熏陶作用。

2.积极创造条件在校园内种树、植草、栽花增加校园绿化面积。形成错落有致,立体感丰富的校园风景。

3.广泛开展校园卫生活动,全面整治校园环境,清理土堆、草堆、垃圾堆,不留卫生死角,长期保持校园整洁。

4.健全完善创建“绿色校园”规章制度,纳入学校目标管理,制定目标管理细则,逐步形成创建长效机制。

四、总体要求

1、优化绿色教育

切实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探索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有机渗透适宜学生身心发展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和满足学生发展要求的环境教育及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内容。

2、优化绿色校园

校园环境建设是绿色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环境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在美化和绿化中做大量的投入和工作,使得校园清洁、室内整洁、食堂卫生、厕所干净、绿化到位。对校园的绿色植物进行补充、维护、修剪。对校内的走廊、过道、草坪、树木等地设立了醒目、亲切的宣传教育标语,以此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3、优化绿色生活

全校教职工应努力实践绿色生活、绿色办公的理念,并着力促使学生在家庭、社会、学校的行为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教师学生有自觉维护清洁环境的意识,具有绿色消费的观念,不用或少用污染环境和耗能高的产品。此外教师学生还应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参与意识,向社会、家庭积极宣传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五、具体措施

1.组织开展废物回收利用活动。减少污染,变废为宝,禁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杯、饭盒,倡导绿色消费,要求全校师生节电节水,珍惜资源;

2.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劳动。组织学生认养校园绿树与绿地,呵护绿色、亲近绿色;定期绿化除草,修剪花木等护绿活动。在净化校园方面,师生开展“身边无废物”活动,及时清除卫生死角,做到身边三无:无纸屑、无果皮、无包装物。

3.学校通过开展绿色环保知识竞赛、征集提示语等活动,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不断使环境教育从课堂向课外延伸,从理论向实践拓展,为丰富校园环境教育活动的开展开拓广阔的空间。

4.绿化校园。整体规划校园建设,实施“无土不绿,无处不净,无处不美”的绿化净化美化目标,校园可绿化面积绿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鼓励师生每人养3—5盆花美化教室环境。

5.美化校园。加强校园环境整治,美化校园环境。设立环保标语牌,悬挂环保主题的图片或美术作品.增设环保宣传栏,努力营造环保氛围。

6.净化校园。加强学校环境卫生建设,校园空气清新,卫生清洁,划分卫生责任区,实行责任到班,责任到人,开展评比,做到校园净化,办公室整洁,班级卫生,厕所清洁,食堂卫生符合标准。

7.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寓教育于活动中。挖掘各科教材中环保教育因素,结合环保的热点和敏感话题创造性地开展环保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自觉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8.大力开展宣传活动,促进全校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设立宣传栏,校园内张贴宣传标语,充分利用晨会、板报、广播、图书室系统地介绍、宣传环保知识、环保动态,充分利用重大环保节日开展

各种活动对师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师生保护生态环境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

①3月12日,植树节。每年都要组织师生进行绿化劳动,调整花木布局。开展“我与小树同成长,为家乡添新绿”和“节约零花钱,我为环保作贡献”等活动。

②4月20日-26日,爱鸟周。利用这个契机向社会宣传爱护小鸟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爱鸟、护鸟意识。

③4月22日,地球日。开展主题队会活动,并向全体师生宣讲“只有一个地球”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

④6月5日,环境日。开展“水——13亿人生命之所系”大型主题校会,并向全体师生宣讲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使师生进一步明确环保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⑤9月11日-21日开展“保护生态环境”的系列活动,评选环保小卫士、绿色小英雄,使学生的环保意识更加浓厚,并形成良性循环。

9.宣扬禁烟,建立清新的无烟校园。学校制订并推行无烟校园政策,加强预防吸烟教育,召开禁烟主题班会,让学生认识吸烟危害。同时,建立无烟校园环境,全面禁止校园范围内吸烟;教师不准在校园内吸烟,摆放禁烟标志于校园显眼处,从而建设一个清新的无烟校园。

10.开展文明就餐活动,健全食品安全机制,提高食品安全意识。① 改善学校就餐环境,提高学生文明就餐的自觉性,培养学生文明就餐、用餐后将餐具放臵回收处等文明就餐行为。

② 实施学生文明就餐监督机制。通过生活教师引导监督检查,对学生买饭菜插队、用餐大声喧哗等不文明就餐行为进行制止,弘扬

文明之风。

③ 严把食品进货关,拒绝三无食品及不洁食品进入学校。④ 完善卫生健康及食品安全的相关规章制度。

11、建设绿色生活区,倡导文明卫生寝室

① 讲究宿舍卫生。不随地吐痰,不向楼道内、窗外泼水、乱丢果壳、纸屑、饼子等杂物;不准将饭菜带入宿舍用餐;值日生要认真做好室内卫生清洁工作,每天及时清除垃圾;每周安排一次大扫除。② 美化宿舍环境。宿舍布臵力求美观大方;生活用品按规定摆放,做到被褥叠放统一,洗漱用具摆放统一,衣物鞋子放臵统一;严禁在楼道和室内乱涂乱画,公共场所不得堆放杂物。

③ 爱护宿舍设施。不准擅自搬出、调换和私自拆修宿舍内任何设施,学生要爱护宿舍的门窗、玻璃以及水电等设施。

④ 讲文明懂礼貌。保持宿舍区安静,不大声喧哗、不参与对他人学习和休息有影响的活动,宿舍内不准打球、踢球,严禁起哄闹事,自觉服从并积极配合纪律和卫生检查工作。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组织宣传阶段(2013年9月)

1、制定方案,搞好规划。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科学合理进行规划设计。

2、宣传发动,落实责任。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把具体目标任务分解细化,责任到人。

第二阶段:创建实施阶段(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

领导小组各成员、各部门要按照各自的目标任务早计划,早落实,在规定时间内不折不扣完成。

第三阶段:评估验收与申报阶段(2014年6月)

由校“绿色校园”创建领导小组,根据各部门完成创建任务的质量和效果全面考核、评估,对完成任务的部门予以奖励,对没完成任务的部门依据相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积极筹备申报工作。

七、保障措施

1、广泛宣传,提高师生创建意识

学校是我家,创建靠大家,创建“绿色校园”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各部门要争取全体师生的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

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创建任务完成。

学校“创绿”领导小组要强化对创建工作的指导,各部门负责人要对创建工作负总责,要做到有规划部署,有具体方案,有人员具体负责,有检查落实,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创建任务完成。

严格评估,奖惩兑现,逐步建立创建长效机制。

各部门要在创建工作中认真总结,积累经验,逐步建立起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学校“创绿”领导小组对各部门要进行考核、评估,对做得好的部门进行奖励,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严重影响学校申报工作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保障创建工作顺利完成。

通渭县榜罗中学

开边小学创建绿色校园实施方案 第7篇

“绿色校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关爱环境就是珍爱自己”为主题,以提高师生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为目标,贯彻《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和甘肃省“绿色单位”创建活动精神,落实《镇原县创建“绿色学校”实施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营造校园绿色文化氛围,创建优美的育人环境;开展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能力,争创健康环保、和谐的绿色校园”。

二、组织机构:

长:

李等荣

副组长:

葸雅妍

成员:

张新会

杨生贵

张娟娟、曹永亮、张春丽、陈红蕊、张芙蓉

张盼盼

三、具体措施:

我校将以师生齐动员,共建绿色校园为主线,开展校园绿色工程及教师、学生两个方面的环保系列活动。

(一)在学生中开展以下绿色行动:

1、开一次全体学生的环保动员大会。由校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进行动环保宣传动员,再由少先队辅导员老师带领全体师生宣誓、并在宣传条幅上签字,提高全体学生的认识。

2、举行一个《关爱环境就是珍爱自己》的主题队会。通过班级内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懂得环境的危机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立即行动起来救助环境,用行动减少污染,节约能源。在班会上开展“签环保承诺卡,做环保好少年”的活动,签一张环保承诺卡,“让学生做到爱护动物、保护环境、节约水电、节约纸张,同时评选出每班五位环保小卫士。

3、学校开设一个环保教育专栏,宣传环保知识,营造正确舆论导向。做一期环保手抄报,以关爱环境就是珍爱我们自己为主题进行自我编排、自我设计、少先队将进行手抄报展,并评选出十名最佳创意和最佳制作奖。

4、每班设一个环保信息员,这名环保信息员除了每天传递校内外新闻外、还负责提醒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室内的大屏幕电视、电脑、投影等设备后的及时关闭、灯具的及时开关等方面的管理。

5、开展“回收一种废旧物品,帮助一位贫困小朋友”的手拉手献爱心活动。

6、学校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和班队会的时间,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

7、学校成立“自然兴趣小组”、“手工制作小组”、“绘画兴趣小组”、“环保兴趣小组”等。通过老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环境中观察、了解大自然,采集标本、采集植物、搜集石头。回校后进行艺术加工,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制作出各种有思想、有创意的艺术品、作品。

(二)教师的绿色行动专线将开展的系列活动

1、开一次校领导班子的提高认识会提高绿色意识。

2、学校组织教师坚持每月至少一次集体学习环境保护法,学习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并鼓励教师通过自学和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方面的课题研究,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学校环境教育的水平、层次。

3、在女教师中开展“拿回菜篮子”活动,向全体女教师赠送塑料、竹制菜篮子,拒绝使用一次性方便袋,以此减少生活垃圾,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4、学校政教处、教导处加强对教师课堂渗透以及环保课程的设置和开课情况的检查,并加强对各班级、各中队环保活动的指导、检查、考评,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保证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办公室应加强对环保设施的检查和添置工作,确保环保工作的需求。

三、加强学校环境建设,创建绿色校园。

1、增加校园绿化率,在可绿化地种植绿色植物,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原有花草树木的维护工作。

2、在校园内接上自来水管,用于灌溉花草、冲洗厕所,同时要求全体师生节约用水。

3、控制我校水污染源,对师生灶污水进行排污处理。

4、完善垃圾分类设施,设立垃圾分类箱。

5、学校打算投资建立永久性的环境宣传教育标牌,并为图书阅览室增添部分环保书籍。

6、学校加强了环境卫生治理,消除卫生死角,进一步强化卫生保洁相关制度的落实,促进我校绿化工作、保洁工作。

通过以上活动使全校师生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对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使命感,能够做到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建造绿色校园、创建绿色家庭、构建绿色生活。

四、整理好有关的评估档案和宣传资料

1、有学校教导处统筹安排和指导评估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汇编工作,各年级组积极配合。

2、收集整理师生环保教育的活动照片。

绿色生态校园创建方案 第8篇

一创建绿色生态校园环境的意义

创建绿色生态环境是通过环境的力量, 影响学生的心理,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绿色校园环境概念的界定理解为绿色是自然的;绿色是和谐的;绿色是充满生命力的;绿色是关注学生终生幸福、可持续发展的。创建这样的校园环境, 是一种持续发展的教育观, 即营造亲近自然、民主和谐、活泼有序、严谨规范的校园文化氛围;贯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树立科学发展观, 培育开拓创新精神、培养健康人格体魄;以人 (教师、学生) 的发展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体现的是教育环境的一种生态, 即自然的、人际的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追求“生命、力量、和谐、发展”的境界, 彰显生命的力量与美好。

二创建绿色校园环境的策略

创建绿色校园环境的主要策略要从构建绿色和谐教学软环境和创建绿色生态校园硬环境两方面展开, 既要重视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也要重视硬环境的建设。从深化校园外部环境, 到提升校园的内涵精神, 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绿色和谐教学环境主要是从教学方式实现从知识课堂到绿色情知互动课堂的转变。反对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知识课堂, 倡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以情促知、以知育情的教学方式。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愉悦, 具有生命力、吸引力的课堂, 激发每一个人的潜能, 让每个人都得到成长。主要策略实施“4321工程”:培养学生拥有四种能力, 即获得健康发展的能力、生活自理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学业发展的能力;三项基本技能, 即一手钢笔好字、一项健身技能、一门兴趣爱好;两种成长习惯, 即一种探究习惯和一些文雅气质;一生受益, 即六年小学生活影响一生。

三创建绿色校园环境的具体实施

绿色生态校园环境, 从打造“四园”着手: (1) 田园 (时代百草园、励志果园、成长足迹菜园) ; (2) 花园 (搞好校园的美绿化, 建设爱心花园) ; (3) 乐园 (完善师生运动、健身、娱乐活动设施、提供体艺、娱乐活动场所) ; (4) 学园 (书香校园) 。使校园到处充满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丰富内涵, 特别是花园间那些提示性、劝导性话语, 冲击着学生的感观, 撞击着孩子们的心灵, 昭示着真、善、美的价值取向, 极具感染力。带给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结合研究与实践, 学校开发了“我劳动、我快乐、我体验、我成长”的绿色劳动实践教育特色项目, 以通过“爱心花园”“励志果园”“成长足迹菜园”和“时代百草园”等绿色劳动实践基地建设为平台, 以劳动实践活动为载体, 美化学校育人环境, 打造“绿色校园文化”的教育品牌;并逐步形成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育心、以劳创新的劳动实践教育办学特色, 让劳动实践融汇到学生德智体美发展的各个环节, 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

目前, 学校“四园”的劳动实践基地充分发挥了其育人作用, 以种植蔬菜为主的“成长足迹菜园”;以种植水果为主的“励志果园”;以种植花草为主的“爱心花园”;以种植中草药为主的“时代百草园”, 四园的建立与学校后山的大片原生态山林相映成趣, 构成了学校活生生的植物“大百科全书”“本草纲目”。而且, 何仙姑家庙、庙顶仙桃、千年仙藤、仙姑塔、何仙姑钟楼、仙人洞就在学校附近, 周边有冬瓜菜心生产基地、青枣种植园, 与小楼镇的菜市场只有几十米之遥, 方便学生参观考察。这些都为我校开展各类劳动实践活动, 增加学生的劳动体验, 增加了最大的可行性。同时, 在活动中, 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调查访问研究仙姑故里的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过程, 使学生获得亲自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经验, 从而加深对仙姑故里的认识, 借此渗透仙姑文化, 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并接纳道德规范, 引导学生做一个热爱家乡、关注家乡、愿为家乡做贡献的小主人。使学生在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等方面得到较大较快的发展, 增强了他们的探索与创新意识, 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摘要:环境可以改造人、塑造人, 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结合地方文化和现有资源创建绿色生态环境, 从构建绿色和谐教学环境和创建绿色生态校园环境两方面展开有益的探索, 既重视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也着重硬环境的建设, 是一种持续发展的教育观。

相关文章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精选13篇)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第1篇清涧分部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理科实验操作、体育考试安全工作预案为...

1
2025-09-19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精选9篇)2024国培总结 第1篇2017教师国培学习总结当今社会,教事业迅猛发展,各类培训数不胜数,而“国培”对于我们教育发...

1
2025-09-19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精选5篇)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第1篇2018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

1
2025-09-19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精选6篇)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1篇2017年崇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一...

1
2025-09-19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3篇)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第1篇2010—2011学年下学期六年级...

1
2025-09-19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精选12篇)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第1篇2011公考备考:《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2011-0...

1
2025-09-19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精选4篇)以案促改主持词 第1篇主持词同志们:根据市委要求,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局开展案件剖析做好以案促改工作动...

1
2025-09-19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精选5篇)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第1篇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心情。人活得累,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以下是...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