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博成功经验谈(精选14篇)
考博成功经验谈 第1篇
复旦大学医学考博成功人士的经验谈:
1、考博前准备
(1)潜规则:第一点就说这个,可见其重要性,考博和考硕不同,考博前去见见导师,问问有没有内定的,最好还有认识的师兄师姐打探内部情况,别以为导师当面说得好听就行,初试考高分没进复试的太多了,就算进了复试也不一定真的要你,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只有最后拿到录取通知书才能吃定心丸。别说黑,与其让别人潜规则你,不如你去潜规则别人,丛林法则就是适者生存,没办法呀。
(2)准备材料
复旦报名程序蛮复杂的,要网上上传很多材料,有空的时候可以先准备起来。这些资料很重要,初试就考英语,只占初试分数的40%,另外60%就是专家对你上传资料进行评定。
2、初试
初试就考英语,复旦大学自主命题,自己改卷,据说上午考试,当天就改好卷子了,但分数一般要2周后才公布。
复旦英语一向以难著称,历年医学分数线50分左右,考试时间3小时,题型包括词汇、阅读、完型、中译英、写作。
考前有英语辅导班的,因为我时间比较多,强化班和冲刺班都参加了,大家都知道英语主要是靠自己的,但是客观说,参加辅导班也是有点用的,至少让你知道复旦大学出题和评分的思路。强化班比较系统,对英语能力提高有好处,个人觉得作用比较大。冲刺班纯属押题,押中算运气,押不中也是很正常的,对此不要抱很大希望。
(1)词汇(15分,15分钟完成):这部分题目一向以变态著称,基本上就是不准备让你得分的,很多GRE词汇。不过不要沮丧,因为基本上大家都拿不到什么分数的。但今年因为原来出考卷的老师退休了,所以换了出考卷的老师,今年比历年的题目简单些,不知以后发展趋势如何。复旦有本《考博词汇》,可以看看,但实际上是没有大纲和范围的。如果时间多的话,复旦大学出版社的《研究生综合英语1-4册》里面的词汇题可以做一下。(2)阅读(40分,90分钟完成):从分值和时间安排就知道了——阅读决定成败!历年真题是一定要做的,非常重要!我做了4、5遍。我还做了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考博英语阅读理解精粹100篇》。考前每天都要按规定时间做阅读题,保持状态,最好把生物钟调整到正式考试时间。
(3)完型(10分,10-15分钟完成):又是一类变态题型,由于全是填空题,而且必须所填词和答案完全一致才能得分,所以比较难,据说历年得分率是0-3分,要是做不出来也是很正常的,千万别影响心情。今年的完型题比较简单,可能也和出题老师相关,以后难度趋势不知道。相关练习题比较少,可以做一下复旦大学出版社的《研究生综合英语1-4册》。
(4)中译英(20分,30分钟):无错原则是基础,老师改卷子时不会和标准答案字句对照,类似作文那样阅卷,所以翻不出来的时候,换一种相近的说法,大致意思对就行了,甚至索性可以把这句跳过(当然万不得已不要用此法)。翻译和写作是人工阅卷,字迹会影响分数。多数人在12-15分,拉不开差距
(5)写作(15分,30分钟):考前背一下模版就行了,要注意句型句式变化。多数人在10-12分,拉不开差距。
3、复试
考完初试就可以准备复试了,别等复试名单。初试后2周出成绩,4周后出复试名单,复试通知到正式复试间隔几天时间,如果那时候再看书时间很紧张,会无从下手。复试名单出来后可以抽空再去见见导师。
复试由各学院自行安排,本人考心内科,仅供参考。
复试内容:专业基础(内科学)、专业课(心内科)、专业英语、面试
(1)专业基础(2小时):问答题,8题选5题回答,不能选报考专业的相关题目。有难有易,总体而言都是临床必须掌握的知识。(2)专业课、专业英语(4小时):各教研组自行命题,心内科专业课题型有填空、选择、名解、问答。有难有易,有临床基础知识,也有很多新进展的知识。专业英语就是翻译一篇英文文献,估计有几千字吧。
(3)面试:导师组面试,基本是你报考的导师提问,问题难易因人而异。基本上以下内容常规准备一下,包括英语自我介绍、硕士课题介绍(中英文版本)、本专业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最好了解一下导师的研究方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复旦考博涉及知识点很全面,不仅如此,也是对人际关系、心理素质、体力的考验,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信心,有志者事竟成!
考博成功经验谈 第2篇
启道人大考博辅导班---人大哲学院备考博士必看的三大要点
一、考博首先要确定院校和意向博士生导师
1.为了保险起见,目标院校一般最多选择三个,太多了你也没精力应对。选择的原则是考试时间不冲突、距离相近、参考书目相似的院校。
2.你是愿意去研究所还是去高校呢?一般来说,研究所的科研氛围较浓厚,但生活有些枯燥;而高校相对活跃,掺杂着科研和教学,氛围稍淡。启道人大考博辅导班老师认为不管你选择高校还是研究所,关键看你愿不愿意静下心来做事情,这才是最重要的。
3.选择什么样的导师?导师对于你读博期间能否能做出成绩至关重要,好导师让你向往科研,差导师让你厌恶科研,这就是差距。自己寻找导师很盲目,犹如大海捞针。启道人大考博辅导班老师告诉同学一个捷径:征求你的硕导或身边的导师的意见,让他们帮忙推荐一下。如果你早就有考博意愿,还可以通过参加讲座、学术会议的时候遇到一些导师,比如在会议茶歇的时候可以有礼貌地向他们请教科学问题或者询问考博事宜,借此给导师留下印象。在获得导师允许后可以专门拜访,这都比邮件沟通要高效的多。
选择导师的原则是人品第一,学品第二。
人品:导师能够建设学生的内心世界,他对你的耳濡目染会影响你的做人做事,你应该重点考虑他的品格修养。
学品:选择那种学术水平处于上升且有时间指导你。帽子较大的牛导,比如院士、杰青、长江学者等,他们的博士招生名额几乎都被硕博连读生占据,外招考生基本没戏。
虽然说牛导有利于以后的发展,但在中国学而优则仕,他们通常担任行政职务,没有太多的精力来指导,往往会指派小导师来代替自己进行指导,这种亲娘不亲后娘不爱的指导,效果实在不敢恭维。师以后,如果导师对你满意,基本会把考试的情况指点大概;如果导师对你不感冒,大多会说“欢迎报考”之类的客套话,这就需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斟酌导师的意思了。
二、考博英语初试是敲门砖
启道人大考博辅导班老师提醒同学们确定学校之后,首先要清楚目标院校的考试形式。大多高校是申请制或申请+考核制,如果今年的还没有公布,可以参考往年的,基本上每年的差异不大,除非遇到考试改革的年份。
接下来你要搜集报考院校的历年考博真题。做真题的目的不是指望让你做到原题,而是让你从中把握试题难度和研究命题规律上。下面启道人大考博辅导班老师简单说明一下初试的内容。
1.提交个人材料,包括学位学历证书复印件、推荐信、本硕期间的成绩单、硕士论文的目录摘要、研究成果、博士研究计划书等。推荐信一般是两封,通常要求推荐人是正高级职称。硕士期间有文章是加分选项,没有文章并不代表导师一定不会录你,主要看你的科研潜力。谨记12月初就要关注院校研究生网的相关信息,大部分院校是需要在博士报名端口进行报名的。这些材料的准备很耗费精力,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提交,所以要尽早认真地准备。
2.英语考试。大多数院校没有听力,只有笔试,要重视英语考试,很多高校根据这个成绩选取进入复试的考生。翻译和阅读是考察的重点,这两部分是需要重点练习;其次是作文,在试题中所占的比利为20%左右,个别院校可能有大小作文之分。个别院系的初试不只有英语还有专业课,每个院系的情况不一样,可参照院系公布的具体信息执行。硕士研究生考博的时候因为平时有科研任务加上其他杂事,真正能够静下心来用于准备考试的时间也就4个月左右(从今年11到明年2月)。总的来说,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切忌随意更改复习计划,打乱节奏,如果有事被耽误,之后尽量补上。考试最好提前两天到,可以预定宾馆,熟悉考试环境,面见导师等。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可
三、考博复试最为关键
如果你有幸进入复试,最后的成败就看你复试的表现了。走到这一步,你已经没有退路了,必须使出浑身气力冲刺复试。
启道人大考博辅导班老师提醒面试团队一般由五名或以上具有招生计划的博导组成,现场会有助教进行记录。面试形式不拘一格,面试是有20位左右有招生意愿的导师坐在会议室中,时间约为30分钟。你可以想象一下你一个人进去面对这么多老师的目光是什么赶脚,紧张是不可避免的,但还是给自己心里暗示舒缓紧张情绪。
面试一般会以英语先进行约2分钟的自我介绍。博导团会通过你的自我介绍,了解你的履历是否优秀?英语口语水平如何?随后是10分钟左右的presentation,内容是你硕士期间的研究课题,附带你的博士研究计划。对你有兴趣的导师会根据你的presentation提出问题,并根据你的回答来评判你的科研潜力。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对于不懂的问题切忌不可胡说一通,否则会给导师留下很坏的印象。
博导团主要通过面试这个环节来考查你的综合能力,所以要非常用心地准备你的presentation。幻灯片要制作整洁,尽量减少文字,以高质量的图片为主。有条件的话可以安装投影仪试讲,试讲的时候要声音洪亮,如参加真正的面试一样,可请实验室成员观摩并提出修改意见。
面试结束后可能很快就有消息,也可能等段时间。如果录取,皆大欢喜;如果没有,也不要灰心,重整旗鼓准备下一轮的面试,相信你有了这次的面试经验,参加另外面试的时候也会很坦然。
如果导师只有一个名额,且有自己的学生报考了,那么基本上会选择自己的学生,除非这个学生特别差劲,又不符合破格录取的条件。中意的导师明年有招生名额的话,可以和导师协商之后,留在实验室做科研助理,等明年再报考。这种情况的成功率比较高,导师也很乐意学生这样做,可以贮备考生资源。
考博是一次艰难的长征,过程很是煎熬,拼的就是谁能坚持到最后。备考期间,要尽量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不要没有压力,但也不能给自己太大的压力。这个过程中,要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期待,相信自己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你用心考博,总会实现自己的博士梦。
最后启道人大考博辅导班老师祝福有考博意愿的学子都能考博成功!
成功经验和失败经验都是财富 第3篇
如何对待课改的先进典型
10年来,很多学校和教师针时现行课堂教学的弊端,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方面,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
一个先进典型的出现,只要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就应该加以肯定、宽容与支持,而不是苛求它,要求它有多高、多深的理论基础。应该允许它经过反复实践,总结反思,逐步上升到理论,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涉及理论基础、实施策略和评价方法,需要付出长期而艰巨的努力。
课程改革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既要充分肯定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和发挥的作用,总结实践经验,又要博采众长,不断丰富完善自己。在这方面,我赞赏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的态度,他经常在公开场合说,现在的杜郎口最多也就值50分。这表明了他的谦虚,杜郎口的分数远不止如此,但是杜郎口改革的路子还很长,还需要在总结自身经验和博采众长中不断完善、丰富和提升。
任何课改先进典型都不可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调试、修正和完善。
如何对待课改先进经验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12个字是千百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真理。
每种教学方法、模式的提出与应用,都有一定的背景、条件和环境。一堂课是先学后教,还是先教后学,要从实际出发。比如外语的发音,音乐和体育技能,就难先学后教。又如,教师在一节课中讲多少时间,也不应作硬性规定。判断讲授到底好与不好,关键不是看时间,而是看讲什么、怎么讲,以及讲的效果。
事实上,新课程从来没有用唯一的方法和固定的模式来限制。不要打开一扇窗户,又关上一扇窗户;冲破一种模式,又被另一种新的模式束缚。
如何对待传统课堂
教育不是孤立的现象,它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它受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影响;另一方面,它又影响社会和人的发展。
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教育有不同的主导价值取向、内容及方法。周期长,见效慢,对象是人,最忌讳“第二次加工”、“回炉处理”是其主要特点。教育改革相对于社会变革,具有滞后性。这些特点决定了教育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运动过程,一个不断完善、提高的过程,一个渐变的过程。
教育改革要特别谨慎,不能采取急风暴雨式的做法,不能今天否定昨天,明天又否定今天。
迄今为止,班级授课制仍然是世界各国学校教育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现代学校模式的基础。这是一百多年来课堂教学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如何“美人之美”
费孝通先生70岁时发表过一个感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对这个感言,联系到当前的课改,我是这样理解的:对每个课改先进典型,人们都可以讲它的成绩、经验和贡献,但不要为了强调它的成绩、经验和贡献,就去排斥、贬低甚至否定别的先进典型。这样,每个先进典型就都能得到发扬光大,课改就能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成功经验和失败经验都是宝贵的财富。我们不但要善于总结经验,重视有益的经验,而且要善于在实践中发展经验。
新百佳报刊销售成功经验谈 第4篇
专家点评:
1.市场定位和竞争对手的分析是创业第一步。受时下“快餐文化”的影响,报刊、杂志、画报成了人们阅读的最佳选择,为报刊发售行业带来了商机。作为报刊阅读主流人群的上班族,总习惯于在路边购买报刊杂志,而东方书报亭受布点的限制并不能完全满足市民的需要。因此,小凌采用了流动售报这一形式,由于出车早、经营灵活、占地小、可流动等优势,使得百佳各流动售报车报刊杂志的销量远远超过东方书报亭。
2.加强内部质量管理,降低企业成本。报刊销售这一简单工作中也孕育着质量管理的大学问。小凌发现,对于销售不掉的报刊退回环节的管理存在较大疏漏,遗失一本杂志就相当于白卖了十几本。因此,小凌开始狠抓内部流程管理,制定了针对卖不掉杂志的回收、仓储、退还的“反物流”管理程序,并向报社和杂志社收取配送费,降低反物流成本;同时,为了减少“反物流”情况的发生,服务社以10天为一个周期,由各车主按照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批进报纸的数量,最大程度减少报纸卖不掉的情况。
3.建立统一的服务规范,迈向规模经营。虽然是流动售报,但也必须是一支只正规军,这是小凌对每一个售报车的要求。因此,他设计新款流动售报车,制定规章制度,统一外观设计、车辆和报刊规范化摆放、报刊进货渠道与销售定价、回收流程,规范化的运作成为其不断壮大的基础。
考博成功经验谈 第5篇
不知不觉考博已经过去一年了,前几天看到同学现在还在为了考博英语焦头烂额,觉得可以把自己的一点经验总结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是2013年参加的博士英语考试,考了两次,一次是卫生部统考,一次是自己学校的考试。两次都考上了,得了两份录取通知书。
纵观整个复习过程,我个人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多做题,不管是全国的还是北大等高校自己出的考试题,多做题都是最有效的方法。真题这块是不容忽视的,在复习其他专项之前要看,为的是了解题型和重难点,在复习专项之后要看,主要是测试自己复习的效果如何及现在差距。
了解好真题后,首先是单词,个人认为是最费时间,效果最差的一项。我提前一年起背博士英语单词,但是效果不好,记不住,做题的时候觉得效果不好。北大等学校的考题基本上还是一个都不认识,只能蒙。虽然这样,词汇还是需要系统记忆的,我当时用的是《华慧考博英语词汇10000例详解》你们可以参考。
阅读部分,我觉得要多做题,平时就要训练在规定时间内的阅读速度和阅读量,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不要被一两个单词阻碍。要时刻模仿考试时的环境和紧张程度。全国统考的阅读不难,平时多练习《医学考博英语阅读专项训练》很有好处。其他学校的阅读难易程度就参差不齐了,北大,天津的出奇的难,中南大学的就比较简单。
作文的关键就是要实实在在的写,不能只是在脑子里打草稿,一定要动笔,一个字一个字写,有时候只有动笔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而且还能练习书写速度和质量。
翻译部分,全国统考没有,只有自己出题的学校有,而且很难。通常能见到政治方面的中翻英,有的学校还有英翻中,也不是很好组织语言。建议大家平时多看看China Daily的网站。这样的主观题目是拉分的关键部分,有的学校这样的部分占到40%,很有难度,建议参加这些学校考试的同学买一本历年来各校考试题的合集,发狠的做。我买了一本,一共40套,做了25套左右,虽然经常被打击的想撕书,但最后考的时候还是有点效果的。还有就是听力,没办法,练吧。不太好的同学建议找到听力的原文,跟着带子朗读,进而背过,这是一个很好的短期内提高听力的办法。最后就是辅导班,建议大家有条件的话尽量去学一下,华慧考博网真题班,虽然可能比较贵,但就我去年的经验来看,还是物有所值的。
比较教育考博经验 第6篇
1、比较教育学:
《比较教育导轮——教育与国家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顾明远、薛理银1999
《比较教育》(第三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王承绪、顾明远
《比较教育学史》王承绪
最主要要读项贤明老师给自学辅导编写的那本辅导教材。《比较教育自学辅导》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比较教育研究》《教育研究》。
最好检索出5个导师近几年的文章,看他们的教育关注点。注意比较教育动态。
2、教育哲学:
《教育原理》孙喜亭(重要)
《教育学》南京师大(鲁洁编的章节很重要)
《教育哲学通论》,黄济,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教育哲学导论》,石中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最主要要把《教育哲学》辞典中相关的所有词汇抄录下来记清楚。(包括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原理)
主要考名词解释,如“四书五经”;也结合当前形式考,如“wto与中国发展”,“中国建立学习化社会”,“主体性问题”等。
3、专业英语:最主要要把几年来的《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中文章的英文摘要好好读一读,熟悉专业词汇和表达方式。考题量很大,速度要快。
提示:现在不考专业外语了。
考博经验 第7篇
首先是英语:英语成绩的高低主要还是取决于平时的水平,因此我认为决心考博战友一定要提前准备,最好提前一年开始每天学习英语。当然英语的复习可以针对交大博士英语考试的命题特点来开展。我认为交大博士英语有以下特点:1:强调词汇:交大考博英语没有听力,但是词汇要求量大,这就要求大家一定要在平时多背单词,多做单词辨析的题目。考前词汇量至少要达到8000左右。2:重视阅读:交大英语有六篇阅读,如加上2篇cloze,一共有8篇阅读。所以一定要多做阅读,培养语感。交大考博英语一大特点是cloze2 这种题型,考前一定要从网上找一些真题或参加交大组织的学习班多练几次,熟悉该题型。3:写作比重大:交大考博英语作文要求300字且分数达25分。所以复习时一定要多练写作,考前一定要在50分左右完成300字的作文,我认为这一部分如下功夫多收集好的句型,多背好范文,网上收集一些好的提高英语作文的视频,坚持练个3-4个月,作文肯定可以帮助拿分,我认为不论你基础如何,作文绝对是那种肯下功夫就能看到成效的部分。另外,今年交大作文第一次出现看图作文,我认为这种命题形式可能还会采用,请大家准备作文时可以背一些图表作文的标准范文。
其次是病生:这一部分可能对大家帮助较大,一是因为,英语主要靠平时基础而专业题各科不一样很难找到复习时共性部分。曾听说过交大病生难是传统,但我的经验是如复习得法还是能得到一个理想成绩的(我的病生成绩87分)。我认为交大病生有以下特点1:题型多,题量大:这要求大家一定看书要细,要理解。交大的题都是围绕7年制教材命题的,这本教材一定要反复研读,不要错过小的细节(我共细读了3遍)。2:专业英语要求高:今年的交大病生的名解,判断及病例讨论均用英语命题,所以大家在复习得时候要留心记下教材中出现的所有专业英语词汇并进行记忆,只有这样考试时才不会连体都看不懂。此外选一本合适的习题集十分重要,我强烈推荐交大病生教研室主任陈国强主编的病理生理名校考研这本黄皮的书,仔细研究你会发现书上有些体和试卷上是曾相识。
最后是专业课:我报考的是消化专业,总体感觉多看往年真题,重视近年的专业内共识。因关于专业的经验只适合少部分打算考消化专业的考生,在此就不多浪费大家宝贵时间,如有打算报考消化专业考生有具体事情商讨可发短息给我。
论我国竞走的成功经验 第8篇
自2009年以后,我国竞走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请来了世界优秀的教练员有意大利外交达米拉诺为我国教练员和运动员讲解,同时也外派我国优秀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前往意大利受教于达米拉诺,使我国竞走运动有了一次飞跃。
80年代到90年代,小步幅,高频率使我国竞走处在世界前列,90年代后中国竞走迎来了一个高峰,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女子竞走达到了巅峰状态,1995年在中国举办世界杯竞争赛,中国运动员更是包揽了三个项目(女子20公里、男子20公里、男子50公里)的金牌,中国竞走迎来了巅峰时期。随之而来1996年国际田联修改了竞走的竞赛规则,我国竞走成绩开始出现下滑状况,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对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却未能获得奖牌。北京奥运会后中国队看到了竞走项目与世界强国在技术水平上的差距,经过了低迷状态后从新考察自身存在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对男子20公里项目有了新的突破,陈定获得2008年伦敦奥运会男子20公里金牌。本文将根据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我国竞走队的成功经验,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本人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件,以“竞走”“竞走技术”等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网络数字资源搜索和整理了大量国内外相关竞走的文献资料,其中不乏专著、期刊、以及相关学位论文。阅读国内外目前有关竞走技术的理论知识和科研发展现状以及当前技术的热点问题,从而确定了论文的科研方向,为论文撰写、学术研究提供了详实的参考依据。
(二)专家访谈法
对全国一线竞走教练员以及田径方面专家进行了访问调查。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2012年伦敦奥运会比赛成绩分析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竞走全面爆发,我国竞走男女共派出9人参加三项比赛,其中8人进入前8名,在男子50公里比赛中还首次取得了一块奖牌,男子20公里取得了冠军和季军,中国竞走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竞走在奥运会上的突破标志着中国竞走已经成为我国田径项目的优势性项目,重点夺金项目。
三、我国竞走在奥运会上的成功的经验
(一)训练思路的转变
竞走运动是田径项目中为数不多的需要裁判判罚的项目,竞走技术规则要求运动员在行走过程中两只脚不能同时离地,膝关节不能同时弯曲,后脚脚跟着地不能同时等一系列技术动作要求。从80年代初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国家垄断着竞走项目再到徐永久成为从农村走向世界冠军的中国竞走标志性人物,在我国功勋级教练员王魁指导运动员小步幅,高步频的技术规则下我国竞走一度处在世界领先水平。
(二)教练员、运动员走出去
纵观世界田坛的情况分析,运动项目优秀的国家都是非常重视教练员普遍素质的,我国现阶段教练员水平参差不齐,绝大多数还是依据经验进行训练,采取科学化训练的人数不多,科学化不足,即使是高水平教练员,现阶段也与世界先进的田径强国存在差距。同时我国教练员还喜欢闭门造车,少交流,少切磋。自己的训练计划,训练方法,训练手段不喜欢分享,相互竞争猜测,同行业之间少交流。这种现象制约了教练员的集体协作能力,只有将教练员形成一个集体,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才能一致对外形成优势。
我国竞走运动一直是重训练轻比赛的训练模式,每年在欧洲有很多大型的田径比赛,我国选手只是选择几个世界杯比赛。导致我国选手到了大赛表现不出来,根源就是参加国际大赛少,见了优秀运动员同场竞技就哆嗦,见了裁判员也腿发软,这种情况如何能出好成绩。认识问题后我国我们通过多参加国际大赛,见国际级裁判,通过裁判点评评价技术水平,提高我国运动员的技术水平。
四、结论与建议
在竞走项目上我国所取得的突破、我国竞走队取得的成功主要原因有:国家职能部门的领导统筹与重视,教练员、运动员采用走出去的方法多取经,多学习。加强我国高水平田径项目训练基地的组建,高水平运动员后备人才储备的培养和高水平优秀教练员后备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竞走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亮,孙晋海.1990—2004年中外男子竞走项目发展态势及2008年成绩预测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1):14.
[2]张晖,陈波,刘勇.1990—2008年世界及中国竞走成绩发展态势及预测研究.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6):3.
[3]赛庆彬,田中原,王加新.1991—1998年中外竞走运动发展的态势及其致因分析.山东体育科学,2000,22(4):3.
[4]于奎龙.从2009年全国竞走大奖赛透视我国男子50km竞走项目的经济现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4(2):4.
成功经验 第9篇
首先要改掉自已总迟到的毛病,于是我效仿鲁迅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
第二天上学,我终于准时来到了班级,很巧,班主任也在,看到我,他很惊奇。黑着脸指着我的桌子问:“这个字是你刻的?”我点点头,班主任顿时激动起来,他大声说道:“好哇,终于抓到你了。”最后的结果不用说了,大家用膝盖也能想得到。借用鲁迅的经验算是失败了,但我没有气馁,继续从先贤们的事迹中汲取勤奋的力量。我还有个毛病,就是上课总爱睡觉,课上不好,成绩自然不高。对于改掉这个毛病,我已经有了绝对有效的应对办法,想必聪明的你已经猜到了,对,那就是“头悬梁,锥刺股”!
教室里没有房梁,所以我决定用日光灯代替。趁着下第二节课同学们都去做间操,我拿出一段绳子,准备一头系在日光灯上,另一头拴在自己的头发上,可是日光灯太高,站在桌子上也够不着,左右看了一下,有了,我把椅子搬到桌子上,再站到椅子上,正好。我刚把灯管上的绳子系好,就见一条黑影扑了过来,一下子将我抱到地上,仔细看看,原来又是班主任。此时,这个平时很镇定的男人竟然是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他声音额抖寿说:“天王星同学,就算我上次批评你时语气重了点,你也不至于想不开呀。”
我无语了,看来头悬梁是不成了。幸好还能用锥子扎大腿,可等到真犯困实施的时候,我还真下不去手,要知道,扎大腿是很疼的。经过一番痛苦的心理斗争,我终于决定,扎!
只听“啊”的一声,同桌发出了惨叫――我最终还是不舍得扎自己,只好瞄向同桌的大腿。不过别说,古人的办法还真有用,听到同桌这么一叫,震得我立马精神了。可惜我还是没能如愿地听课,因为我被闻讯赶来的班主任叫到办公室里教训了一通,最后锥子也被没收了,真是失败。
看样子这个经验也不适用,不过不要紧,还有一个很著名的经验可以借鉴,那就是“闻鸡起舞”。当年祖逖靠此成就了一番事业,我想自己也是没问题的。我用所剩无几的零花钱买了一只公鸡,把它当成宝贝一样养着,可这只公鸡偏偏不争气,刚来的时候认生不敢叫,后来熟悉环境了,却在半夜嗷嗷地叫――真是胡闹。
没过多长时间,班里召开家长会,正巧期中考试的结果也是那天公布。等我踢完球回到家里,老妈说我这次虽然还是倒数第一,但比上次已经有提高了,值得鼓励。我欢呼一声,看样子“闻鸡起舞”的经验其的有效,以后应该坚持下去。这时,妈妈微笑蓍说:“孩子,为了搞劳你,我已经把那只公鸡炖上了,你多喝点鸡汤,补补脑子,争取下次考得更好。”听到这话,我一下子傻眼了。
考博经验 第10篇
早晨六点多回到北京,七点半就回到了住处。上午九点多,楼下的门卫突然让我去签收挂号信。
打扫完卫生,洗个澡,就来到了楼下。
一看,居然是两所大学的博士录取通知书。其中就有我心仪已久的北大;尽管之前已有心理准备,但心中依然顿生惊喜。
去年七月拿到硕士学位后,心中就萌生了报考博士的念头。
去年十一月就毅然决然地报了名。
今年三月中旬初试。
四月中旬复试。
六月就尘埃落定。
整个过程似乎很顺利,但期间每一步都是一波三折的。
就在考试前两个月,也就是今年春节前,我得知单位让我去南非出差。
考试的时间是3月15日和16日,而出差的时间是2月26日到3月5日。
我的工作是记者,一般来说,这次出差就意味着我在考试前几乎都要工作,也就是说,3月5日前在南非要采访十天,回来后还要编辑和播出所有采访的内容。
一般说来,现在去欧洲或者其他地方都不是很困难,但是去南非的机会还比较难得。说句心里话,南非之行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做事喜欢趁热打铁、一气呵成,回来后,就完成了三期有关南非华人的节目。我们一般是一周完成一期节目,这也就是说,我在八天里完成了21天的工作量。
在我倒时差、忙着采访、编辑节目中,时间匆匆溜走。
中间还有一个插曲。
我的同时鲁兄和我一起报考了北大的博士考试。我从南非回来后,有一天,他问我说,“15号就要考试了,你准备好了吗?”我很愕然地看着他,反问道,“不是17号开始考试吗?”我一直以为是3月17日和18日考试,因为我看的是的招生简章!也就是说,直到考前十天,我还没有弄清楚考试时间!
也许,傻人有傻福吧。
最后,我给自己留了两天时间复习,然后就匆匆上了考场。考试的地点在北大新建的2号教学楼。
第一天考英语和专业课传播学。上午考完后,我和鲁兄就去家园食堂吃饭。然后匆匆去未名湖边准备下午的考试。
当时正是三月,未名湖边柳树吐绿、桃树飞花。我们却无暇顾及身边美景,坐在石头上温习书本。
中间我开玩笑说,“对于别人来说,这个春天是一个绚烂多姿的季节;但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一个备受煎熬的时节。”为了保险起见,我们都不止报考一所学校。我报了三所,他报了两所。光考试的两天就够耗费人的精力了,更何况之前紧张忙碌的复习准备?对于我来说,从3月15日开始接下来的三个周末,每个周末要去一所学校应试。其中的忙碌和辛劳可想而知。在三月末的时候,我都觉得三场考试已经伤及元气了。
当然,值得庆幸和感激的是,我一位多年的同事帮我完成了考试期间的工作,我带的实习生也帮我处理了很多工作上的杂务,这样我得以专注备考。
3月16日,也就是北大考试的第二天,我考完了另一门专业课:国际传播。
下午短暂休息,晚上又投入了下一个学校的复习。
在紧张忙碌中,半个月过去了。
月初,北大的初试成绩就在网上公布了。
我一查,自己的英语成绩在整个学院名列前茅,而总分也在专业方向上位居第一。
反复看了几遍,我终于相信自己的眼镜!
于是,马上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一直牵挂万分的母亲。
回想自己的考博之路,感慨良多,也颇有心得:
第一,考博的目的最好单纯一些。如果是出于对所报考专业的喜爱,则在复习和考试过程中要轻松很多。博士考试的题目大多是论述题,有时候一套题就一道或者两道题目;也就是说,博士考试重点考量的是考生在专业方向上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积淀。从去年到现在,我在工作之余看了中国外国的很多学术专著,相关不相关都看,并做了笔记和摘录;这不仅仅是为了考试,也是出于自己的兴趣。
第二,对于导师的研究方向一定要熟悉。就学习本身而言,博士研究生不同于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导师在学生的学习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熟悉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学术观点对于备考极为重要。
第三,不要一次报考太多的学校,两所是个极限。我今天考了三所,说句实话,到了最后脑子都已经木了。而且,很多学校是初试时就要体检,还有的学校是初试和复试一起进行。这些安排都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因此,如果报考过多的学校,自己可能会顾此失彼,最后一无所得。
第四,平时要多写论文。就我所报考的传播学而言,博士专业考试基本上就是写一篇或者几篇论文。因此,平时多写些论文的话,在考试时自己会比较容易获得思路和观点。
第五,心态和态度一定要端正。心态端正就是说不要过于势在必得,因为博士考试和录取的决定因素是综合性的。态度端正就是不要试图投机取巧。北大的考场纪律非常严格,如果有任何诸如考试结束铃声响后还继续答题的举动,自己都会惹来巨大的麻烦。我就亲眼看到同考场的一位考生因为英语考试结束后多写了几个答案而遭到处分。
考博经验贴 第11篇
去年十一月第一次参加考博,到今年考上,先后考了四次、三所学校。
经历四次考试,得出了点经验教训,和大家交流交流。
第一个感受是考博的充分条件是打动导师。不管是发了多少SCI、参与多少课题项目,还是毕业论文题目多么新颖有前途,抑或是有多硬的后台,这些的最终目的都是要打动导师。所以,你有多少成绩、有多大潜力、有多大能量,都不要藏着掖着,要通过导师喜欢的方式展现出来。以前考博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不会展现自己。
第二个感受是考博的必要条件是英语。也不怕大家笑话,我本科毕业的时候连四级都没过。考研也是因为英语,调剂到了二本学校。后来楼主受刺激比较大,开始发奋学英语,第一次考博之前,我花了半年时间将C9学校的市面上能买到的真题全部做完,并做完了近十年的英语专八、六级和考研真题。纵观国内各个学校的英语题目,除了社科院、北大之外,余者的难度都在六级左右。大部分学校又没有听力,所以个人感觉,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是低于六级的。虽然市面上流行的考博词汇都有一万左右的词,但其实背熟六级的五千多个词汇就已足够。我四次考博,除了清华英语差两分(不太适应三月份考博,过年把复习节奏完全都打乱),每次都比分数线要高十分以上。当然这和英语高手们比起来完全是学渣,但对于我这样读研才过四级的人来说,已然足够了。
以上就是考博的充分必要条件:充分向导师展示自己的能力,必须过英语。
除了这些,还有些话要送给和我一样非211的同学。说句实话,985、211学校里的常见现象就是本科看不起硕士、硕士看不起博士。因为大部分牛人都去国外读硕、读博了,留在国内和大家竞争的实力并没有那么强。所以,不要害怕对手也不要自怨自艾。平时多磨砺自己,关键时刻敢于亮剑。付出够了,成功会属于你。何况,未来读博、科研路上的困难重重,考博只能算是个小考验。
最后,祝大家考博顺利,早日考取理想的学校。
★ 考博自我评价英语
★ 考博自述范文
★ 考博面试英语自我介绍的
★ 学生考博信
★ 考博自荐信主题
★ 考博推荐书评语
★ 考博专家推荐信
★ 大学英语四级复习经验
★ 大学英语四级做题技巧和经验
考博成功经验谈 第12篇
为做好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以下简称复试)工作,规范复试方式与程序,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招收博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相关管理规定,制定本实施办法。
启道人大考博辅导班---人大法学院考博复试原则
复试工作自始至终贯彻科学选拔、公平公正、全面考察、客观评价、公开透明、严谨严密的原则,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
启道人大考博辅导班---人大法学院考博复试组织管理
复试工作在法学院博士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下进行。组长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学院副院长担任。
博士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本学院博士生复试办法,组织各项复试、录取工作。
启道人大考博辅导班---人大法学院考博复试基本要求
按照学校2018年博士生复试基本要求,法学院进入复试考生的材料审核成绩不低于60分。2018年法学院按照专业报名,按专业或方向对材料审核成绩进行排序,根据差额复试比例确定复试名单。
启道人大考博辅导班---人大法学院考博复试与录取比例
拟录取的博士生复试合格方可录取。拟录取人数与复试人数之比不超过1:3。
启道人大考博辅导班---人大法学院考博复试通知与复试时间
1.复试名单在法学院网站上公布。
2.复试时间及安排:
(1)4月13日下午14:00-17:00报到(报到地点请届时参看明德楼2楼大厅海报),审核材料中是复印件的,提交原件核对;
4月14日上午8:00-12:00专业笔试,下午14:00-16:00外语笔试,具体地点报到时通知;4月14日18:00-21:00,跨专业和同等学力考生加试,地点:明德法学楼736教室。
(2)4月15日全体考生面试,含外语、专业面试。
各专业面试时间、地点以通知为准。(法律史专业拟4月14日下午举行专业面试,请相关考生提前做好准备)
(3)4月16日上午体检。
启道人大考博辅导班---人大法学院考博复试资格审查
1.考生须持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本科及硕士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应届生持学生证(要求每学期均注册))到法学院报到。
学院审查非应届考生的学位证书原件,对于在境外获得的学历、学位证书的考生,须审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证书。
审核应届硕士生的学生证原件(要求每学期均注册),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对于不能按期取得硕士学位证的应届毕业生,我校不予录取。
2.同等学力考生要求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具有国家六级外语水平考试证书或取得相应成绩(参加六级考试达到426分以上)。
3.2017年法学院只招收 “非定向”的考生(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除外)。
4.复试时,考生应携带之前提交材料审核的所有复印件的原件以供核对,不能提供原件的,视为申报材料不真实,取消复试资格。
启道人大考博辅导班---人大法学院考博复试内容和形式
1.复试内容:外语能力(100分)、专业水平(100分)、综合素质(100分)。
2.采用笔试和面试两种考核形式
笔试为闭卷考核,总分150分,其中外语50分、专业水平100分(含所报考专业的基础理论、前)。
面试考核总分150分,其中外语听力及口语50分、综合素质100分(考察考生的学术兴趣、学术创新能力和学术规范意识等)。
3.跨学科及同等学力加试
跨一级学科(含专业学位)报考须加试(笔试)两门专业课(法学理论、宪法),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笔试)两门专业课(法学理论、宪法)及一门政治理论课,加试两门专业课由法学院组织安排,4月14日18:00-21:00举行;加试政治理论课由研究生院统一安排,时间地点由研究生院通知。加试成绩不计入加权成绩。
启道人大考博辅导班---人大法学院考博复试成绩计算
1.笔试:外语笔试30分以上、专业水平60分以上;面试:外语听力及口语面试30分以上,综合素质面试成绩60分以上,即为复试合格。
2.复试(含加试)成绩均合格者,将其各项复试成绩加权求和,计算总成绩。外语水平考核、专业水平考核、综合素质考核权重分别为20%、40%、40%。
启道人大考博辅导班---人大法学院考博体检安排
4月16日上午体检。请考生从学信网(http://)上下载《体检表》后,填好体检表上相关个人信息。于体检当日早7:30空腹到中国人民大学校医院大厅参加体检。体检要求、注意事项等请查看研究生院网站的《中国人民大学2017年博士生考生体检安排》。
启道人大考博辅导班---人大法学院考博选择导师及确定拟录取名单
1.导师选择
2018年博士招生报名时仅报专业或者方向,不报导师。在复试结束后,按照加权成绩排序,确定初步的入围名单。此后进行导师的选择与录取。
导师录取考生的原则是:(1)在入围名单范围内录取;(2)导师和考生双向选择。如果导师没有满意的考生,导师可以放弃本招生。虽然在入围名单范围以内,但没有导师选择录取的考生,则为最终无法录取的考生;(3)各学科内部协商确定录取考生。
具体做法是:参加复试的考生在专业面试结束后即填报志愿导师并提交给教务科,意向导师分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在复试结束、加权成绩已知后,根据各专业方向的导师人数(每位导师限招1人)确定入围名单(比例为1:1, 不包括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教务科将考生填报的意向书通过书面或者电邮等方式,提交给各学科及导师,再由导师根据自身意愿和考生意愿,在各学科内部协商确定。
2.复试期间发现考生不符合报考和录取条件的,视为复试不合格。
3.对首次体检不合格的考生,学院须按研究生院要求及时告知体检结果,并通知考生按校医院要求积极治疗、参加复查。对体检复查仍不合格的考生,结合校医院诊断意见,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进行处理。
4.拟录取名单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在法学院和研究生院网上公示。
静脉穿刺成功的经验之谈 第13篇
1 扎止血带的方法和时间:
扎止血带的位置一般距穿刺点10 cm~15 cm, 扎止血带40 s~120 s后进行静脉穿刺为最佳时间[1]。
2 进针的角度:
对老年浅小静脉穿刺, 主张35°进针;对指 (趾) 背侧静脉穿刺, 主张10°~15°进针;对老年血管壁厚、硬, 易滚动患者主张超过40°进针;对小儿头皮静脉、手背及足背浅静脉、指 (趾) 间静脉, 主张10°~45°进针, 肘静脉、大隐、小隐静脉, 主张20°~30°进针。按上述进针角度操作, 均达到了容易进针, 提高穿刺成功率的目的[2]。
3 扎2根止血带:
对一些不能主动握拳配合的儿童, 成人中因消瘦、血管不固定、不充盈、肌张力低下、衰竭及无力握拳患者, 李向真[2]总结出扎2根止血带比扎1根止血带效果好。用2根止血带时, 上下相距约15 cm, 捆扎肢体1 min后, 松开下面一根止血带, 这时该部位看到靛蓝色的静脉, 利于穿刺。
4 输液管调节器的位置:
其直接影响我们对穿刺是否成功的判断。大家知道针头刺入静脉后, 在静脉压作用下, 输液胶管的弹性扩张作用使头皮针内的压力很快降低, 即低于静脉压, 出现回血现象。但当调节器离头皮针衔接处距离太近时, 调节器以下输液胶管的压力调节作用降低, 导致针头刺入静脉时, 针头两侧的压力几乎相等, 因此, 无回血现象。此时, 护士往往误以为针头未进血管, 反复回针, 最后破坏血管壁导致穿刺失败。我们认为静脉输液前应将输液管调节器放置于距输液管乳头80 cm左右的位置, 即输液管乳头与墨菲滴管之间上1/3的位置。此位置利于操作, 不影响静脉输液回血时间, 且操作起来便捷直观[3]。
5 微负压穿刺法:
对于细小血管穿刺或特殊患者, 如老年人、长期化疗患者、休克患者, 常常回血不畅或缓慢, 易导致穿刺失败。而采用负压穿刺法, 针头在进入血管内的一刹那由于压力差较明显, 血液能迅速流入头皮针管前端5 cm~6 cm, 使操作者非常容易判断, 从而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是用左手在头皮针接头以上约10 cm处将输液管反折, 并从针尖处挤出3~5滴液体, 针头刺入皮肤后松开反折处, 一旦刺入血管可见快速回血。亦可采用注射器负压法:用5 m L注射器吸取生理盐水2~3 m L并与静脉针连接, 排尽空气, 进针达皮下时左手立即抽吸针栓, 使注射器内形成负压, 当刺入血管时即见回血[4]。
6 临床上常常遇见水肿患者, 给静脉穿刺带来一些困难。
对于此类患者, 应先推开局部皮下组织水分, 使浅表静脉暴露后再扎止血带, 能使静脉充盈更加明显, 避免了因扎止血带时间过长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和止血带以下肢体肿胀加重、皮肤发绀。穿刺后用掌心为患者轻轻按摩扎止血带的痕迹处, 有利于输液畅通, 也使患者感到舒适。此种方法大大提高了水肿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 降低了因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 并缓解了护士的压力, 深受患者和护士的喜爱。
7 反复输液的老年患者、肥胖患者、慢性病患者甚至儿童, 采用逆行静脉穿刺方法。
逆行静脉穿刺除方向不同外, 其他操作程序同顺行静脉穿刺, 但特别要注意的是逆行静脉穿刺只适合于手背、脚背和小儿头皮针的穿刺。
8 对于血管明显, 但无弹性的老年患者, 也可以采用不扎
止血带的方法, 可避免因松开止血带的外力作用导致的穿刺针头斜面滑脱出血管外, 提高成功率。当穿透血管时, 我们可以把针头向后退, 当有回血时, 再将针头平进少许, 使针头超过扎穿部位, 可避免渗漏。
9 输液不畅可以采用反转针柄法, 当我们检查针头确实
在血管内且无外渗时, 可以采用反转针柄法, 使针尖的斜面向下, 保证输液顺利进行。患者的准备:背隆掌呈空的握杯状, 或使患者手部放松, 下垂几分钟, 手腕下弯时握其并扰的五指[5]。
在临床上, 针对不同的患者应采取不同的穿刺方法, 并有机地结合, 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李曼玲.扎止血带时间长短对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01, 15 (3) :168169.
[2]李向真.提高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 1999, 34 (10) :638.
[3]侯亚俊, 许丽华.调节器位置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J].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2004, 6 (2) :9293.
[4]刘红, 方勇.微负压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 18 (2) :107108.
500人的成功经验 第14篇
成功学分析家、TED演讲者Richard St. John综合过去与500位成功人士访谈的经验,归纳出成功人士的8个共同特质。
What makes TED-sters 1)tick? This is really a two-hour presentation I give to high school students, cut down to three minutes. And it all started one day on a plane, on my way to TED, seven years ago. And in the seat next to me was a high school student, a teenager, and she came from a really poor family. And she wanted to make something of her life. And she asked me a simple little question: she said, what leads to success? And I felt really badly, because I couldn’t give her a good answer. So I get off the plane and I come to TED. And I think, 2)geez, I’m in the middle of a room of successful people. So why don’t I ask them what helped them succeed and pass it on to kids? So here we are, seven years, 500 interviews later and I’m going to tell you what really leads to success and makes TED-sters tick.
And the first thing is Passion.
TED-sters do it for love, they don’t do it for money. Carol Colleta says, “I would pay someone to do what I do.” The interesting thing is, if you do it for love, the money comes anyway.
Work.
Rupert Murdoch said to me, “It’s all hard work. Nothing comes easily. But I have a lot of fun.” Did he say fun?! Rupert? Yes, TED-sters do have fun working, and they work hard. I figure they’re not 3)workaholics, they’re 4)workafrolics.
Good.
Alex Garden says, “To be successful, put your nose down in something and get damn good at it.” There’s no magic; it’s practice, practice, practice.
And it’s Focus.
Norma Jewison said to me, “I think it all has to do with focusing yourself on one thing.”
And Push.
David Gallo says, “Push yourself. Physically, mentally, you’ve gotta push, push, push.” You gotta push through shyness and self-doubt. Goldie Hawn says, “I always had self-doubts. I wasn’t good enough, I wasn’t smart enough, I didn’t think I’d make it.” Now, it’s not always easy to push yourself and that’s why they invented mothers. (Laugh) Frank Geary…Frank Geary said to me, “My mother pushed me.”
Serve.
Sherwin Nulan says, “It was a privilege to serve as a doctor.” Now a lot of kids tell me they want to be millionaires. And the first thing I say to them is, “OK, well you can’t serve yourself. You got to serve others something of value. Because that’s the way people really get rich.”
Ideas.
TED-ster Bill Gates says, “I had an idea: founding the first micro-computer software company.” I’d say it was a pretty good idea. And there’s no magic to creativity and coming up with ideas. It’s just doing some very simple things. And I give lots of evidence: (Following are words shown on screen)
“Listen. Observe. Be Curious. Ask Questions. Problem Solve. Make Connections.”
Persist.
Joe Kraus says, “Persistence is the number one reason for our success.” You got to persist through failure, you got to persist through CRAP, which of course means: Criticism, Rejection, Assholes and Pressure. (Laugh)
So, the big end. 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is simple: pay $4,000 and come to TED! Or failing that, do the big eight things that lead to success.
是什么使得TED演讲者不断前进的呢?这本是一个我给高中生做的两个小时的演讲,现在缩减到三分钟。所有的一切都得从七年前的一天说起,当时我坐在飞往TED大会的飞机上。我的邻座是一个高中生,一个十几岁的年轻人。她家境十分贫穷,而她的愿望是成就一番事业,所以她问了我一个简单的小问题。她问,怎样做才能成功呢?我不能给她一个满意的答案,这让我当时觉得糟透了。后来我下了飞机,来到TED,忽然间我想到,天啊,我置身于一屋子成功人士之中,为什么我不问问他们是怎样走向成功的呢!这样我就可以把答案告诉孩子们了。所以就这样,七年中我做了500次采访。现在我就要告诉你们究竟怎样才能迈向成功,是什么使得TED演讲者们不断前进。
第一点是——热情。
TED演讲者是因为热爱才工作,而不是为了钱而干活。卡罗尔·科利塔说:“我会付给别人钱,让他去做我的工作。”有趣的是,如果你是因热爱而工作的,钱自然而然就来了。
苦干。
鲁珀特·默多克曾经告诉过我:“都是得苦干。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但是我得到了很多乐趣。”他提到了“乐趣”一词吗?鲁珀特说的?没错,TED演讲者都寓工作于娱乐,而且他们都很刻苦。我觉得,他们都不是工作狂,他们是工作玩家。
精通。
亚历克斯·加登说:“要想成功,就要做到深入其中,真正精通该领域。”没有诀窍,就是练习,练习,再练习。
还有就是专注。
诺尔马·朱伊森告诉我说:“我觉得获得成功,就要使得自己专注于一件事情。”
鞭策。
大卫·加洛说:“鞭策你自己,不论是在行动上或精神上。你一定要鞭策,鞭策,再鞭策。”你要鞭策自己去战胜羞涩和自我怀疑。戈尔迪·霍恩说:“我总是怀疑自己。怀疑自己不够优秀,不够聪明。我从不相信我会成功。”要想成功鞭策自己往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是为什么要发明母亲的原因。(大笑)弗兰克·吉尔里对我说:“我妈妈过去都在鞭策我。”
服务。
舍温·纽兰说:“能够作为一名医生为他人服务是一种荣幸。”现在很多孩子告诉我,他们想成为百万富翁。但是我对他们说的首要的一件事就是,“好的,但是你不能为你自己服务,你需要为他人提供有价值的东西。因为这才是人们致富的真正方式。”
点子。
TED演讲者比尔·盖茨说:“我曾经有过一个想法,成立第一个微机软件公司。”我必须承认这真的是很好的一个点子。怎样拥有创造力?如何想出好点子?这并没什么诀窍。那其实都是源于一些简单平常的事情。而且我可以举出很多证据:(屏幕上展示了以下词语)
“聆听。观察。好奇。发问。解疑。交流。”
坚持。
乔·克劳斯说:“坚持不懈,是我们成功的首要条件。”遇到失败,你必须坚持;遭遇不快之事,你必须坚持。当然,这里的不快之事指的是批评、拒绝、混蛋和压力。(大笑)
重要结论,归结起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付四千美元来TED会场。如果不能来,就做到那最重要的八点,这就是通向成功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