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矿区土地复垦中的环境质量评价
来源:漫步者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矿区土地复垦中的环境质量评价(精选6篇)

矿区土地复垦中的环境质量评价 第1篇

矿区土地复垦中的环境质量评价

介绍了环境质量评价在土地复垦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实例详细论述了复垦区环境质量评价程序,如何进行垦区污染源调查和评价,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土地复垦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

作 者:张合兵 靳海亮 常玉光 作者单位:张合兵,常玉光(焦作工学院测量工程系,河南焦作454000)

靳海亮(徐州师范大学工学院,江苏徐州,211011)

刊 名: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年,卷(期):15(4)分类号:F301 X321关键词:土地复垦 复垦区 污染源评价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矿区土地复垦中的环境质量评价 第2篇

针对中国土地复垦起步晚,新技术与新理论应用较少的问题,研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来辅助土地复垦的`决策.介绍了利用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的自动分类功能对进行矿区土地复垦条件分类,为因地制宜地采取复垦措施提供依据.然后,基于BP神经网络,选取评价因子,通过对已有经验的学习,对复垦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并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辅助矿区土地复垦决策是可行的.

作 者:张洪波 胡振琪 陈秋计 谢宏全 刘昌华 作者单位:张洪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北京,100083;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华北分公司,河北,任丘,062552)

胡振琪(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北京,100083)

陈秋计,刘昌华(河南理工大学,测量工程系,河南,焦作,454000)

谢宏全(河北理工大学,交通与测绘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矿区土地复垦中的环境质量评价 第3篇

随着国土资源部2007年颁布的81号文《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实施,矿区土地利用方向科学合理规划已受到广泛重视,土地复垦复绿适宜性评价通过对待利用土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价,为已破坏土地利用方向的确定奠定了基础。随着相关研究的逐步深入,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对于科学合理的规划土地利用方向,因地制宜的制定治理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1]。河北省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矿区土地复垦复绿利用已成为解决我省人地矛盾,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项重要措施。但要实现复垦复绿土地的合理利用,必须以土地适宜性评价为基础。

目前,土地适宜性评价多为对一定行政区域或流域内自然地貌下的土地系统进行的,评价过程多是定性的,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土地利用方向提供依据。本文以河北省主要矿区待复垦复绿土地为研究对象,结合矿区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采取权重指数和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定性和定量化地对其适宜性加以分析和评价,从而为矿区待复垦复绿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也为其他区域复垦复绿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提供方法和思路[2]。

1 河北省矿区概况

河北省是我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截至2005年底,河北省已发现利用的矿区1 005处。其中,大型矿区138处,中型矿区301处,小型矿区66处;各类矿山企业8 000多家,从业人数达43.4万余人,矿产资源工业总产值355.2亿元,固体矿石产量3.66108t。列入《河北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72种矿产中,铁矿、煤等58种矿产已开采利用,占矿种总数的80.56%;1 005处矿产地中,已利用矿产地786处,占上表矿产地的78.2%。矿业已成为支撑河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丰富的矿产资源带来了高强度的开发,由于矿业开发中高利润的驱动,曾一度造成矿业开发秩序的混乱,造成了对资源和矿山生态环境的破坏,引发了许多严重的矿山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矿区土地破坏问题已经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和危害,因此开展矿区土地复垦复绿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加以合理利用,对于实现矿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缓减矿区人地矛盾将有重要意义,为矿区土地合理利用开展的矿区土地适宜性评价具有现实的必要性[4]。

2 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的划分

2.1 矿区复垦复绿土地的适宜性评价原则

矿区土地复垦复绿适宜性评价应根据区域环境的特征,通过分析影响土地适宜性的决定性因子和限制性因子而进行。因此,适宜性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因地制宜的原则、主导因素的原则、综合分析的原则、最佳效益与整体效益的原则、动态性和持续发展的原则[4]。

2.2 评价单元划分的一般依据

常规土地适宜性评价过程中评价单元划分的因素主要为土地自然条件、当前土地利用类型、行政区划等,目前,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分大致有4种方式:

1)土壤分类单元。土壤分类单元主要适用于土地的自然评价,而矿区待复垦土地多为人工堆垫土,不宜用常规的土壤分类体系划分。

2)土地类型(土地资源类型)单元。最常用的为土地现状类型,而矿区评价土地处于破坏未重新利用阶段,若按土地利用现状划分全部属于工矿用地。

3)生产地段或地块。矿区土地在破坏未复垦复绿前尚未发生生产服务功能,无法按此方法划分。

4)行政区划单位。矿区土地在采矿前,属于一个或若干行政单元区划,采矿后由于土地征用,原土地隶属关系发生变化。

由于土地复垦复绿适宜性评价是对当前或将来破坏的土地进行评价,评价时段与土地利用现状时段不一致,因此在划分评价单元时不能以土地利用现状作为依据;其次,矿山开采对土地原地貌造成了破坏,原有的土壤状况和土地类型等都将发生变化,因此不能以土壤类型为依据划分评价单元[5]。

2.3 复垦复绿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的划分

本文根据适宜性评价的原则和评价单元划分的依据,再以河北省主要矿区土地破坏的类型、方式,以及当地生态地质背景、地形地貌特征、区域气候和土壤植被状况等,将评价单元划分为塌陷区、挖损区、压占区和矿石加工及影响区4个类型。

3 土地适宜性评价过程

3.1 土地利用方向的确定

根据现在或将来破坏土地的特征,结合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状况,类比河北省已复垦复绿土地利用特点,确定待利用土地目标为以下4类:农业用地、林业用地、牧业用地和公园用地。与常规适宜性评价不同的是,土地利用目标的确定不是简单的定性分析,而是与复垦复绿规划相结合的土地利用方式与方法的决策过程。即对于每一种土地利用方向,都有相对应的利用与改良方式,只有遵循合理的利用方式,才能保证此利用方向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6]。

3.2 评价因子的选择

根据因子的变异特性,主要选择那些较稳定因子作评价,而尽量避免选用易变的因子。根据矿区废弃土地类型及破坏的特殊性,选用土壤条件(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土壤水分、土体pH值、有害元素含量)、地形改造条件(地面坡度、地表破坏程度、改造难易程度)和气候及水文条件(年降雨量、灌溉条件)3类若干个潜力或限制性因子,作为分类及评价因子[7]。

根据废弃土地规划的要求和矿区土地资源特点,将河北省待复垦复绿土地适宜性划为4等:1等为高度适宜,2等为中度适宜,3等为临界适宜,4等为不适宜[8]。河北省矿区待利用土地评价单因子适宜情况如表1所示。

3.3 评价指标等级和权重的确定

河北省主要矿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主要为确定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服务,采用最小限制因素法评价土地的适宜性较能满足要求。另外,矿区土地的适宜性评价属开发性评价,为确定其最佳开发利用方向,需作多宜性评价。

在评价单元中,各参评因子对评价目标的影响贡献程度不同。为了客观反映各评价单元内和各参评因子间的差异,可通过每个参评因子对土地利用贡献大小赋予一定的权重,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土地的质量。本文通过德尔斐法进行赋值,来探讨土地适宜性评价因素权重[9]。

根据等级指标对不同土地利用影响基本接近等差序列,采取等差法给各个等级打分。因为权重级差约为0.1,为了突出权重的作用,设公差为0.1,分别打分0.1分、0.2分、0.3分和0.4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计算各因子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累计贡献率,计算主成分载荷矩阵,以此确定各因子的权重[10]。土地适宜性价指标等级划分及其权重如表2所示。

3.4 复垦复绿土地参评单元的土地质量状况

经调查分析,各参评单元的土地质量状况如表3所示。

3.5 单元土地质量评价结果

评价指标主要关于土壤质量的指标,指标之间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因此用指数和法与极限条件法计算综合指数比较恰当。首先,在确定各参评因子权重的基础上,将每个单元针对各个不同适宜类所得到的各参评因子等级指数分别乘以各自的权重值,然后进行累加分别得到每个单元适宜类型(如宜农、宜林、宜牧、公园用地)的综合指数,最后根据综合指数的高低确定每个单元对各土地适宜类的适宜性等级。其计算公式为

P = P1I1 + P2I2 + P3I3 + + PnIn

式中 P综合指数;

Pn各评价因子的得分;

n评价因子数目;

In评价因子权重。

当某一因子达到很强烈的限制时,会严重影响这一评价单元对于所定用途的适宜性。因此,还需结合极限条件法进行评定,即只要评价单元的某一评价因子指标值为不适宜时,不论综合指数得分多好,都定为不适宜土地等级。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4 结果与分析

1)矿石加工以及影响区综合指数最低,为0.108~0.140,即土壤情况比较适宜农作物生长,且各评价因子不存在不适宜状况,完全可依靠当地自然条件,使农作物得到良好的恢复,易于农用。

2)挖损区综合指数最高,为0.350~0.390,即该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和土地破坏较大,各评价因子不存在适宜情况,不适宜植被生长,可以用于景观旅游。

3)塌陷区和压占区的综合指数分别为0.158~0.182和0.326~0.334,即土地利用方向为多用途,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主要限制因子的适宜情况,来确定其利用方向,其最终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服务。

5 结论与建议

1)对于待复垦复绿的土地进行多宜性评价,有利于确定最佳的用途。

2)复垦复绿土地评价方法采用最小限制因素法有利于找出限制因素,以便为土地的进一步改良利用服务。

3)采取权重指数和法,对不同区域土地利用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这为将来的土地利用方向的合理规划提供依据。

4)河北省矿区待利用土地经过改良,基本适宜于农、林、牧、公园各业用地的需求。

摘要:矿区土地的适宜性评价研究是复垦复绿研究的基础。为此,结合河北省矿区地形实际情况并参考评价单元的划分依据,将矿区的复垦复绿土地划分为塌陷区、挖损区、压占区和矿石加工及影响区4个评价单元,又选取坡度、表土质地、有效土层厚度、灌溉条件、排水条件和有机质含量6个指标作为评价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权重,采取指数和法计算综合指数,对不同评价单元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塌陷区的土地利用方向为耕地和林地;挖损区的土地利用方向为公园用地;压占区的土地利用方向为牧业和林地;矿石加工及影响区的土地利用方向为耕地。

关键词:矿区,复垦复绿,适宜性评价

参考文献

[1]于英娜.草原生态脆弱区煤矿土地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以内蒙古鲁新煤矿为例[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8.

[2]郭青霞,吉谦,王改玲,等.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22(2):82-86.

[3]董岩峰,刘瀚,田国涛.河北省矿山地质环境分析与评价[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7,18(4):40-42.

[4]陈秋计,赵长胜,谢宏全.基于GIS和ANN技术的矿区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J].金属矿山,2004(3):52-55.

[5]赵欣,刘昌华,王世东.贵州山地煤矿区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初探[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9,28(3):373-377.

[6]崔艳,白中科,张继栋,等.露天矿区农用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方法与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181-184.

[7]何书金,苏光全.矿区废弃土地复垦潜力评价方法与应用实例[J].地理研究,2000,19(2):165-171.

[8]杨伦,范海英,刘茂华,等.矿区废弃土地资源评价因子及其权重的确定[J].矿山测量,2005(2):1-3.

[9]凌云川.土地适宜性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7(18):191-194.

矿区土地复垦中的环境质量评价 第4篇

关键词:露天开采;适宜性评价;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法

0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迅速增加,矿山开采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使得我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受到严重威胁[1]。为解决我国人地矛盾,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施矿区土地复垦工作十分必要。而适宜性评价在土地复垦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土地复垦项目决策的基础和依据。

当前,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国内外多采用极限条件法、指数和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可拓法、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等,沿没有一个统一、全面的理论体系[2]。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露天开采矿区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

1 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法

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3]。它把研究对象视作一个系统,再分解成递阶层次结构,逐层分析后,根据客观事实判断,对复杂事物中的各元素依据重要性给予相应的权重。露天开采矿区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是的是一个多影响因素的复杂系统,可以将其划分成不同层次,在确定不同影响因素的权重大小后,从而得出各层次对土地复垦适宜性的影响程度。

模糊综合评判应用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原则,对多个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系统进行的逐层综合评判,是模糊数学的一种应用方法。土地复垦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其适宜性评价的影响因素较多[4],单因素判别法不足以真实的反映其最优结果,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法可以对多个因素所影响的事物进行综合评判,适用于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2 矿区概况

该铁矿矿山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北郊,矿区交通运输方便。

矿区所在地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差变化较大,年平均气温7.8℃,降水多集中在7~9月份,年均降水量900mm左右,积雪期从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下旬,最大积雪深度1.0m。

矿区地貌类型属于丘陵地貌,区内土壤主要以棕壤为主。山顶处土层较薄,厚度约为0~0.3m,山坡处土层较厚,厚度可达1.8m。有机质含量 0.71%~1.76%,养分含量由上向下逐渐降低。矿区植被主要为人工种植的刺槐及松树。

3 评价过程

3.1 评价单元的划分

该铁矿采矿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土地损毁,损毁单元主要是露天采场、排岩场、表土场、工业场地和运输道路。各损毁单元损毁程度、损毁土地利用类型相差较大,依据矿山各损毁单元的差异,分为露天采场坑底平台、露天采场阶段平台、露天采场边坡、排岩场平台、排岩场边坡、表土场、工业场地和运输道路8个参评单元进行评价。

3.2 初步复垦方向的确定

在拜访了当地国土资源局、林业局、水务局等部门后,编制人员以走访和座谈的方式了解和听取了矿区附近村民的意见。综合考虑后,结合矿区原土地利用现状,本着因地制宜和农用地优先的原则,初步确定复垦方向为:对于损毁了林地、草地和采矿用地的矿区土地,复垦方向以林地为主,尽量实现矿区林地的占补平衡。

3.3 待复垦单元影响因素

根据矿区自然环境条件因素和土地损毁的方式特征,确定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影响因素为原土地利用类型、地形坡度、土壤质地、有效土层厚度、灌溉条件、水文与排水条件。

2.4.3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⑴露天采场坑底平台的原土地利用类型评价

根据矿山待复垦土地主要限制因素土地适宜程度等级表和开采结束后待复垦土地评价单元土地特征,确定原土地利用类型的评价结果见表4。

2.5 适宜性分析结论

根据土地复垦适宜性分析,露天采场边坡由于坡度过大,不适宜复垦,其他复垦单元复垦为林地,与周边林地景观相融合,符合当地村民要求。

3 结语

层次分析-模糊综合法适用于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工作,利于实现评价工作的综合性和主导性原则,可提供定量化的评判过程,为解决这类复杂系统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办法。

参考文献:

[1] 王世东、郭徵等.基于极限综合评价法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研究与实践[J].测绘科学,2012(1):67-70.

[2] 王欢、王平等.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4):154-158.

[3] 郭德勇、范金志等.煤與瓦斯突出预测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方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7):660-663.

[4] 刘斌,苏少青.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矿山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中的应用[J].广东土地科学,2009,2(8) :44-48.

我国矿区废弃区土地复垦技术研究 第5篇

矿区土地复垦是为了缓解资源开采和环境破坏之间的`矛盾.文章介绍了矿区土地复垦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土地复垦工程的实施过程,并提出了土地复垦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对具体工程实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 者:冯小军 陈宇 魏颖 FENG Xiao-jun CHEN Yu WEI Ying 作者单位:冯小军,FENG Xiao-jun(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陈宇,魏颖,CHEN Yu,WEI Ying(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矿区土地复垦中的环境质量评价 第6篇

课程编号:英文名称: Land Reclamation and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in Area of Mining and Project Construction

课程性质:专业任选课开课对象:全校任选

学分数:2学分。其中理论学时:课程实验学时。前期课程:土地整理概论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

主要参考教材:《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

课程简介:本书以工矿区土地破坏、形成、发展为轴线,从生态学角度,系统阐述了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基本概念、采矿工艺对新造地形成的影响、土地破坏调查与预测、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规划技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复垦与生态相关的法律法规。

承担课程教学任务的主要成员

序号姓名:职称:所在单位:

1.於忠祥教授管理科学学院

2.王佳丽助教管理科学学院

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教学大纲

(2005)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是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遭受破坏的土地,采取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等手段使生态恢复或建立一种持续稳与周围环境和人文景观价值相协调的相对永久的用途。

本课程主要讲授工矿区土地破坏、形成、发展,系统阐述了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基本概念、采矿工艺对新造地形成的影响、土地破坏调查与预测、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规划技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复垦与生态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基本要求

(一)理论知识方面

1.掌握工矿区的概念及分类。

2.掌握工矿区土地复垦、矿区生态重建的涵义。

3.了解工矿区土地破坏调查和预测的方法、理论。

4.了解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原则、程序、标准。

5.掌握公矿区土地复垦规划的内容、工作流程和技术路线。

6.了解工矿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效益的确定。

三、教学说明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36学时,课堂讲授36学时。

在教学中以工矿区土地破坏、形成、发展为轴线,从生态学角度,系统阐述了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基本概念、采矿工艺对新造地形成的影响、土地破坏调查与预测、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规划技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复垦与生态相关的法律法规。

各章学时分配

四、讲授纲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工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对持续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地位与作用

第二章 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基本概念

第一节 工矿区的概念

第二节 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由来

第三节 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研究进展

第三章 工矿区采矿工艺对新造地形成的影响

第一节 采矿工艺发展对土地的扰动概念

第二节 露天采矿工艺对新造地形成的影响

第三节

第四章 工矿区土地破坏调查与预测

第一节 工矿区土地破坏调查

第二节 工矿区土地破坏预测

第三节 山西省工矿企业破坏状况调查技术规程

第五章 工矿区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

第一节 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概述

第二节 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实例

第六章 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规划

第一节 工矿区土地复垦规划

第二节 工矿区生态重建规划

第七章 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工程技术要则

第一节 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概述

第二节 工矿区地貌重塑工程技术要则

第三节 工矿区土体再造工程技术要则

第八章 工矿区污染土地的治理与修复

第一节 土壤污染的特点及类别

第二节 煤矿区的污染物对土地的污染及其复垦要则

相关文章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精选13篇)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第1篇清涧分部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理科实验操作、体育考试安全工作预案为...

1
2025-09-19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精选9篇)2024国培总结 第1篇2017教师国培学习总结当今社会,教事业迅猛发展,各类培训数不胜数,而“国培”对于我们教育发...

1
2025-09-19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精选5篇)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第1篇2018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

1
2025-09-19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精选6篇)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1篇2017年崇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一...

1
2025-09-19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3篇)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第1篇2010—2011学年下学期六年级...

1
2025-09-19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精选12篇)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第1篇2011公考备考:《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2011-0...

1
2025-09-19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精选4篇)以案促改主持词 第1篇主持词同志们:根据市委要求,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局开展案件剖析做好以案促改工作动...

1
2025-09-19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精选5篇)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第1篇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心情。人活得累,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以下是...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