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阿伏加德罗常数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3
1

阿伏加德罗常数(精选5篇)

阿伏加德罗常数 第1篇

误区之一物质所处的状况

如标准状况,常温常压,温度为25℃、压强为1.01×105 Pa等.若后面设置的量为物质的体积,则需要考虑所给物质是否为气体、是否为标准状况.若后面所给的量为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则不需要考虑物质所处环境是否为标准状况.22.4 L/mol是在标准状况(0℃,1.01×105 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命题者有意在题目中设置非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让考生与22.4 L/mol进行转换,从而误入陷阱.

例1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 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A

(B)在25℃,压强为1.01×105 Pa时,11.2 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C)在常温常压下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 mol H2转移电子数为1.204×1024

(D)非标准状况,1 mol任何气体可能是22.4 L

解析:标准状况下,11.2 L氧气为0.5 mol,其所含原子数为NA.而常温常压(25℃,1.01×105 Pa)下,11.2 L氧气物质的量小于0.5 mol,其所含原子数必小于NA,故(A)叙述错误.(B)叙述错误,分析方法同上.(C)与金属的状况无关,正确.(D)项错,1 mol气体相对于标准状况温度升高同时压强增大或压强减小同时温度减小,体积仍可能保持不变,为22.4 L.答案:(C).

误区之二物质所处的状态

22.4 L/mol使用的对象是气体(包括混合气体),只有气体才可用气体摩尔体积.命题者常把一些容易忽视的液态或固态物质如辛烷、CCl4、苯、水、溴、SO3等作为气体来命题,让考生落入陷阱.

例2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的22.4 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分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11.2 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0.5NA

(C)标准状况下,1 L水所含分子数为

(D)标准状况下,11.2 L SO3中含1.5NA个氧原子

解析:(B)(C)中的四氯化碳、水在标准状况下均为液体,(D)中SO3在标准状况下为固体.故以上3选项说法都不正确.答案:(A).

误区之三单质的组成

除常见的双原子分子外,还有单原子分子(如Ne)、三原子分子(如O3)、四原子分子(如P4)等.考生如不注意这点,极容易误入陷阱.

例3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臭氧中含NA个氧原子

(B) 10 g氖气所含原子数为NA

(C)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

(D) 0.012 kg 12C中所含有12C的数目为NA

解析:臭氧(O3)为三原子分子,n(O)=3n(O3)=1.5 mol,即11.2 LO3中含有1.5NA个氧原子,故(A)叙述错误.氖气(Ne)为单原子分子,10 g Ne为0.5 mol,所含原子数为0.5 molNA,故(B)叙述错误.因为组成气体单质的原子数目不同,故(C)叙述错误.若说成“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则正确.答案:(D).

误区之四物质发生的变化

一些物质间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有时需要借助化学方程式分析才能挖掘出隐含的变化情况.考生若不注意挖掘隐含变化往往会误入陷阱.

例4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4 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B)常温常压下,1 molNO2气体与水反应生成NA个

(C) 62 g Na2O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O2-离子数为NA

(D)在铜与硫的反应中,1 mol铜失去的电子数为NA

解析:(A) 2.4 g Mg其物质的量为0.1 mol,据Mg-2e→Mg2+,可知2.4gMg变为Mg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故叙述错误.(B)据化学方程式

3NO2+H2O=2HNO3+NO

可知,1 mol NO2气体与水反应生成mol,即为NA个,故叙述错误.(C)Na2O溶于水后发生反应

Na2O+H2O=2NaOH

所得溶液中不含有O2-,故叙述错误.(D) Cu与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S=Cu2S

Cu的化合价由零价升为+1价,2 mol Cu失去2 NA个电子转变为Cu+,则1 mol Cu失去的电子数为NA,故叙述正确.答案:(D).

误区之五粒子数目

粒子种类一般有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1 mol微粒的数目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由此可计算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微粒的数目.命题者往往通过NA与粒子数目的转换,巧设陷阱.

例5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53 g碳酸钠中含NA个

(B) 1.8 g重水(D2O)中含NA个中子

(C) 1 L1 mol/L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A

(D)标准状况下,2.24 L NH3和CH4混合气体所含电子数目为NA

解析:(A) 53 g Na2CO3的物质的量为53 g÷106 g/mol=0.5 mol,即53 g Na2CO3中含0.5NA个-,故叙述错误.(B) H、D、T互为氢元素的三种同位素,三种原子的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1.8 g D2O物质的量为mol,所含中子数为0.9NA,故叙述错误.(C)盐酸溶液中无HCl分子,因HCl分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全部电离成H+和Cl-,故叙述错误.(D) NH3和CH4都含有10个电子,无论怎样混合,标准状况下2.24混合气体所含电子数目都为NA.答案:(D).

跟踪练习:

1.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 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 mol乙烷中含有C—H的键数为7×6.02×1023 mol-1

(B) 1 mol甲基(—CH3)所含电子数为9×1023 mol-1

(C)标准状况下,11.2 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0.5×1023 mol-1

(D) 5.6 g铁与足量氯气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1023 mol-1

2. 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20.0 g重水(D20)所含的中子数约为6.02×1023

(B)室温下,42.0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3×6.02×1023

(C)通常状况下,1 mol的NO2与N2O4混合气体变为标准状况时其分子数约为6.02×1023

(D)常温下,7.1 g 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约为0.2×6.02×1023

3. 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4 g重水(D2O)中所含质子数为0.2×6.02×1023

(B) 2.8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6.02×1023

(C) 4.48 L H2和O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分子数为0.2×6.02×1023

(D) 0.2 mol Cl2溶解于等体积的水中,转移电子数为0.2×6.02×1023

4.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8.2 g Na218O2与过量的H216O作用,生成的氧气中含有的中子数为0.8 NA

(B) 1.4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含碳原子数为0.1NA

(C) 2.24 L(标准状况)Cl2与足量NaOH溶液在常温下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 6.4 g CaC2晶体中含有阴阳离子总数为0.3 NA

5.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 mol NH3催化氧化完全转变为NO时,转移5×6.02×1023 e-

(B)-140℃下,92 g四氧化二氮晶体,恢复到标准状况时,N2O4分子数为6.02×1023个

(C) 3.9 g过氧化钠中含有6.02×1023个O2-

(D) 1 molU核素,含有235×6.02×1023个中子

6.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4.4 g CO2和N2O混合物中所含有的原子数约为0.3×6.02×1023

(B)足量的锌与一定量的浓硫酸充分反应,放出2.24 L气体时,转移电子数约为0.2×6.02×1023

(C)标准状况下,2.24 L乙烷中含有的非极性键数约为0.7×6.02×1023

(D)含1 mol硅原子的SiO2晶体中Si—O键的个数约为2×6.02×1023

7.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12 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失去的电子数为NA

(B)用粗铜作阳极电解稀硫酸,当生成0.1 mol H2时,阳极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SO3所含的分子数约为NA

(D)有1 mol CH3CO-的醋酸钠溶液中Na+数目等于NA

8.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 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HClO完全分解时转移电子数为2×6.02×1023

(B) a L O2和N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C) 100 mL 0.1 mol/L的Al2 (SO4) 3溶液中含有的Al3+数目为0.02×6.02×1023

(D)常温下,42 g C2H4和C4H8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5×6.02×1023

9. 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0.5 g C3H4中含有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0.1×6.02×1023

(B) 3.0 g淀粉和葡萄糖混合物中共含碳原子数为0.1×6.02×1023

(C) 25℃时pH=1的醋酸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1×6.02×1023

(D)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含有的分子数为0.1×6.02×1023

1 0. 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 023 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5℃时,1 L pH=13的NaOH溶液中约含有6.02×1023个氢氧根离子

(B) 4.6 g Na在空气中完全反应生成Na2O、Na2O2,转移约0.2×6.02×1023个电子

(C) 1 mol羟基(—OH)所含的电子数约为10×6.02×1023

(D)标准状况下,测得一定量的铜与硝酸反应后生成22.4 L的混合气体,则被还原的硝酸的分子数应大于6.02×1023

阿伏加德罗常数 第2篇

B.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A

变式: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2NA.(2012•四川)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33.6 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

B.常温常压下,7.0 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予的数目为NA

C.50ml,18.4 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A

D.某密闭容器盛有0.1 molN2和0.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 NA

3.(2014深圳二模)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2和SO2所含氧原子数均为2NA B.32gCu与S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C.1L 1.0mol·L-1 NH4Cl与2L 0.5mol·L-1NH4Cl 溶液含NH4+数目相同

D.25℃时,pH=13的1.0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1NA

4.(2014深圳一模)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KIO3+6HI=KI+3H2O+3I2,生成3mol I2转移电子的总数为5NA

B.标准状况下,5.6 L氧气中含有O的总数为0.5NA

C.25℃时,pH=13的Ba(OH)2溶液1.0L中含有OH总数为0.1NA

D.20 g重水(D2O)中所含电子总数为8NA

5.(2014佛山一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与足量稀硝酸反应,1mo1Fe失去电子数为3nA

B.常温常压下,22.4L乙烯中含极性共价键数目为5nA

—C.1L1mol•L1的NH4Cl溶液中有nA个NH4+

D.1mol冰醋酸和lmo1乙醇在浓硫酸加热下充分反应生成H2O个数为nA

总结:

1.标准状况不是气体的物质:H2O、三氧化硫(液态)、氟化氢(液态)、乙醚(液态)、苯、含碳量大于4小于16的烃、卤代烃(CCl4是液态)。

2.某些物质中的原子个数: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臭氧为三原子分子,白磷是四原子分子(P4)

3.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D2O,T2O,O2,D2 18

4.可逆反应不能按照给定的量计算

5.反应本质发生变化的不能按照给定的量计算

阿伏加德罗常数经典陷阱例析 第3篇

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知识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涉及整个高中化学的大部分章节,往往成为教学的难点。笔者经过多年研究,阿伏加德罗常数在高考中经典陷阱归纳如下:

陷阱之一:标准状况与常温、常压以及气态与非气态的难辨别性

例1: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NA个氧气分子的体积小于22.4L

B. 标准状况下的22.4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分子数为8NA

C. 标准状况下,22.4L CH3Cl中所含的分子数为NA

D. 常温下常压下, 35.5g氯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

解析:A选项,标准状况特指0℃、1atm,温度越高,气体体积越大,在标况时,NA个氧气分子的体积约为22.4L,升高到常温25℃时,体积应大于22.4L,A错。辛烷C8H18,在0℃时是液态,则B错。选项C中CH3Cl为气体,故C正确。D中的质量与温度、压强无关,可视为1mol氯原子,故D亦正确。综合上述,选C、D。

总结:只有体积才与温度、压强有关,而质量、物质的量与温度、压强无关。关于气态与非气态的判断:标准状况下,无机物中常见的SO3、H2O、Br2等为非气态;有机物中,碳原子数4以内的烃为气态,烃的衍生物中只有甲醛、一氯甲烷为气体。

陷阱之二:物质组成的特殊性

例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0 g淀粉和葡萄糖混合物中共含碳原子数为0.1 NA

B. 2.9g 2CaSO4·H2O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2 NA(2CaSO4·H2O式量为290)

C. 在100 g 98%的浓硫酸中含氧原子个数不等于4NA

D. 1L、0.1mol/L氨水中NH3·H2O的个数为0.1NA

解析:A中,淀粉的分子式为(C6H10O5)n,而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两者的最简式很容易混淆,则A错。B中,1mol熟石膏中含有2mol CaSO4和1mol H2O,则0.01mol熟石膏中含有0.01mol水分子,B错。C中,H2SO4为98g,1mol,4NA氧原子,注意水中还有氧原子,则C正确。D中氨水中含氮的微粒除NH3·H2O外,还含有NH3和NH4+,这三者合起来为0.1NA,D错。综合上述,选C。

总结:常见特殊组成有如下几种情况:①有些物质最简式相同,如乙烯、丙烯等单烯烃、葡萄糖与果糖、淀粉与纤维素等、饱和一元羧酸与饱和一元酯等。②有些物质中某元素的百分含量相等,如Cu2S和CuO中Cu,甲苯与甘油中的氢、CaCO3、KHCO3中的碳等。③有些物质中阴阳离子个数的比值易混淆,BaO2中Ba2+与O22-之比为1︰1,Na2O2中Na+与O22-为2︰1。④计算溶液中氢、氧原子个数时,应算溶液中水的氢、氧原子。

陷阱之三:化学反应的隐蔽性

例3: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和一定量的任意酸反应,只要放出2g氢气,则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62gNa2O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O2-离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4.6g二氧化氮气体中含有0.3NA原子

D.足量的铜片与含4mol HNO3的浓硝酸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的分子数为2NA

解析:A中,如是活泼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反应,该选项没问题。如是Zn与浓硫酸反应,先放出SO2,当浓硫酸变成稀硫酸时,才放出氢气,则电子转移的数目就大于2NA,则A错。B中,Na2O溶于水后生成NaOH,溶液中没有O2-离子,B错。C中,虽然存在反应2NO2N2O4,但方程式两边原子个数是守恒的,故C正确。D中,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成了稀硝酸,生成气体为NO2和NO混合物,NO2分子数小于为2NA,则D错。综合上述,选C。

总结:首先注意有无隐含反应,如:NO2 N2O4、定量浓硝酸与金属反应、定量浓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等;其次,考虑了隐含反应,也要慎重对待,如本题C选项就与隐含反应无关。

陷阱之四:电子转移数目的难判断性

例4: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2 mol Cl2溶于等体积水中,转移电子数为0.2NA

B.5.6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 NA

C.Na2O2与过量CO2反应时,生成0.2mol O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4NA

D.0.1mol Fe 与0.1mol 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 NA

解析:A中,氯气溶于水,只有一部分氯气与水反应,而且是一个可逆反应,因此转移的电子数比0.2NA小得多,A错。B中,铁与硝酸反应时,要判断铁是否过量,如铁过量,生成Fe2+,铁不足,生成Fe3+,也有可能既有Fe2+,又有Fe3+,则B错。C中,Na2O2与过量CO2反应时,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放出的O2由过氧化钠中的氧而来,当生成0.2mol O2时,应转移电子数0.2×2NA,则C对。D中,铁与氯气反应产物值得关注如生成FeCl3,但由题给的铁与氯气的可知氯气不足,铁过量,故只能按生成FeCl2计算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综合上述,选C。

总结:对于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首先要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其次用单线桥或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最后注意是否是可逆反应,是否要进行过量计算。

陷阱之五:电化学基本知识的模糊性

例5: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 OH-在电解过程中被氧化时,提供电子的数目为NA个

B.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溶液,每生成agNaOH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为aNA

C.铜的电解精炼时,每转移2 mol电子阳极上溶解的铜原子数等于NA

D.用粗铜作阳极电解稀硫酸,当生成0.1mol H2时,阳极失去的电子数为0.2 NA

解析:A中,根据阳极反应式: 4OH--4e-=O2↑+2H2O, 4mol OH-在电解过程中只有2mol被氧化,提供4NA电子,因此A错。B中,根据阴极反应式:2H2O+2e-=2OH-+H2↑,生成ag NaOH时,转移的电子数为:a/40 NA,则B错。C中,在铜电解精练时,阳极上不仅铜失去电子,比铜活泼的金属如锌、铁,也失去电子,则C错。D中,阴极反应式为:2H++2e-=H2↑,根据电子得失相等,当阴极生成0.1mol H2时,则得到0.2mol电子,阳极失去的电子数为0.2 NA电子。综合上述,选D。

总结:解电化学的题目,首先在于运用电子得失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正确写出电极式,然后根据电极反应式来判断;其次对氯碱工业、铜的电解精练等工业流程要非常熟悉。

陷阱之六:物质结构的复杂性

例6: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mol苯中约含有3NA个碳碳双键

B.P4分子中P原子和P-P键数目的比为2∶3

C.在含4mol Si—O键的石英晶体中,氧原子的数目为4NA

D.23.4g NaCl晶体中含有0.1NA个右图所示的结构单元

解析:A中,苯中的键应是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大π键,不存在碳碳双键,则A错。P4分子构型是正四面体,有6根磷磷单键,算得P原子数:P-P键数为2∶3,B对。C中,在SiO2晶体中,有1molSi就4molSi—O键,现在有4mol Si-O键,说明有1mol SiO2,则有2 mol 氧原子,C错。D中,如图所示的结构单元是NaCl的晶胞,根据均摊法,该晶胞平均含有4Na+和4Cl-,23.4g NaCl为0.4mol,对应晶体应含有0.1NA如图所示的结构单元,则D对。综合上述,选B、D。

总结:对于结构题,首先注意对物质结构的描述是否正确,最常见的是苯环中不含有碳碳双键;其次要画出分子结构;再者对于某晶体,先回顾该晶体的基本特征,然后再解决问题,如本题C、D选项,应先回想二氧化硅晶体、氯化钠晶体的典型构型,然后再代入求解,正确率就高多了。

陷阱之七:电离与水解中概念的混淆性与数据的缺失性

例7: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86gNa2CO3·10H2O固体中含有NA个阴离子

B. 1mol FeCl3跟水完全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其中胶体粒子数目为NA

C. 6.8g KHSO4熔融时含有0.1NA个阳离子;

D. 25℃时pH=1的醋酸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为0.1NA

解析:A中,是碳酸钠晶体而不是碳酸钠溶液,故碳酸根离子无法水解,则A对。B中,一个胶体粒子有若干个氢氧化铁分子和其它所组成,吸附了Fe3+而使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因此胶体粒子数目远小于NA,则B错。C中,KHSO4在熔融时电离出的是K+和HSO4-,在水溶液中才电离出K+、H+、SO42-,则C错。D中,缺少溶液体积数据,因而H+数目无法计算。综合上述,选A。

总结:对于有弱酸根或弱碱阳离子存在的晶体,在固态时,不水解,只有在水溶液中,才水解。其次,关于胶体,胶体本身不带电,只有胶体粒子带电,而胶体粒子是个大分子,由若干个小分子和离子构成;要注意特殊物质在熔融和水溶液中电离方程式是否一样;关于求解溶液中离子的数目,注意浓度与体积数据是否齐全。

陷阱之八:化学键数目的难计算性

例8: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2NA共价键的CnH2n+2分子中的物质的量为[2/(3n+1)]mol

B. 6.0g乙醛分子中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0.6NA

C.乙炔完全燃烧时,有8NA碳氧键生成,则转移5NA电子

D、若乙炔的燃烧热为QkJ·mol-1,若一定量的乙炔燃烧放热为QkJ,则断键为5NA;

解析:A中,烷烃CnH2n+2中,化学键为碳碳键和碳氢键,每个氢原子只成一根碳氢键,因此有多少个氢就有多少碳氢键,则碳氢键为2n+2。每两个碳之间成一个碳碳键,故n个碳原子之间形成n-1根碳碳键,则1mol烷烃CnH2n+2中化学键的总数为(3n+1)NA;反之,含2NA共价键的CnH2n+2分子中的物质的量为[2/(3n+1)]mol,则A对。B中,先写出乙醛的结构式,得出1mol乙醛中有7mol共用电子对,则6.0g乙醛分子中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6.0/44)×7NA,则B错。C中,乙炔中碳为-1价,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时,碳为+4价,则1mol乙炔完全燃烧,生成2mol二氧化碳,转移电子数为10mol,而1mol二氧化碳中有4mol碳氧键,所以有8NA碳氧键生成,则C错。D中,1mol乙炔完全燃烧时,除了断1mol乙炔中的5mol键外,还断氧气中的氧氧键,则D错。

总结:对于化学键数目的计算,关键在于画出关键物质的结构式,根据结构式来算化学键的数目。

总之,虽然阿伏加德罗常数涉及的内容多,但多为基本内容和基本概念,因此只要加强对基本知识的归纳总结,在练习中不断反思,就能提高自己解答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的能力。

阿伏加德罗常数 第4篇

一、考查物质所含粒子的数目(分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等)

1.(2009年福建理综·8) A.24 g镁原子量最外层电子数为NA(考查了由物质的质量先转化为物质的物质的量,最后考查原子结构的知识一最外层电子数,1 mol镁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NA).

C.1 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A (正确).

2.(2009年广东化学·6) A.1 mol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应为2NA).

3.(2009年山东理综·10) D.1.12L Cl2含有1.7NA个质子(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考查了体积与物质的量之间的换算,同时又考查了其质子数.此题因未说明气体所处的状态,无法进行换算,故不正确).

4.(2009年海南化学·8)B.1 mol HCl气体中的粒子数与0.5 mol/L盐酸中溶质粒子数相等(后者体积不知无法比较其大小,不正确).

5.(2009年浙江理综·8) C.58.5 g氯化钠固体中含有NA个氯化钠分子(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其固态时不存在氯化钠分子,化学用语错误).

6.(2009年上海化学·10)9.2 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

(A) 0.2 mol中子(B) 0.4 mol电子

(C) 0.2 mol质子(D) 0.4 mol分子

[本小题是对物质间的反应、同位素等多个知识点进行考查,9.2 g金属钠与重水反应可生成0.2 mol重氢气(D2),其中有0.4 mol电子与质子,0.2 mol分子与中子,选项(A)正确]

二、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

1.(2009年福建理综·8)B.1L 0.1 mol·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A(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2009年广东化学·6) D.将0.1 mol氯化铁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AFe3+(考查了Fe3+的水解).

3.(2009年江苏化学·4) A.25℃时,pH=13的1.0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考查了Ba(OH) 2是二元强碱).

4.(2009年上海化·12) B.常温下,100 mL 1 mol·L-1 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

5.(2009年浙江理综·8) D.在1L0.1 mol/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

(4与5两小题均考查弱酸的阴离子碳酸根的水解)

三、考查气体摩尔体积

1.(2009年福建理综·8)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A.

2.(2009年江苏化学·4)D.标准状况下,22.4L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NA.

3.(2009年山东理综·10) D.1.12L Cl2含有1.7NA个质子(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4.(2009年上海化学·12) A.标准状况下,2.24L H2O含有的分子数等于0.1/NA.

5.(2009年海南化学·8) C.在标准状况下,22.4L CH4与18 g H2O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NA.

D.CO和N2等电子体,22.4L的CO气体与1 mol N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

剖析:此类题目进行分析时应注意物质的状态及气体所处的状态.如1、2、4、5的C项中涉及到的物质在标况下均为液体;2与5的D项均未说明气体所处的状态是否为标准状况.

四、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

1.(2009年广东化学·6)C.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2.(2009年海南化学·8)A.2.4 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3.(2009年江苏化学·4)B.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A.

剖析:本类题型考查对物质间的反应实质是否明确,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是否明确.在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中,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五、考查化学键的数目

1.(2009年上海化学·12) D.3.4 g NH3中含N-H键数目为0.2NA.

2.(2009年浙江理综·8)B.1 mol乙烷分子含有8NA个共价键.

剖析:本类题型考查对常见物质结构的认识,NH3中含3条N—H;1个乙烷分子含有7个共价键.

六、以混合气体为载体,考查气体的结构与性质

1.(2009年广东化学·6)B.乙烯和环丙烷(C3H6)组成的28 g混合气体中含有3NA个氢原子.

2.(2009年江苏化学·4) C.室温下,21.0 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A (上述两题均考查两者的实验式相同即最简式量相同,其原子数之间的求算).

3.(2009年上海化学·12) C.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 g(本小题既考查气体摩尔体积与质量等物理量之间的换算).

阿伏加德罗常数 第5篇

关键词:高考;化学;阿伏加德罗常数(NA);解题思路

阿伏加德罗常数(NA)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近几年的各地高考试题中保持了相当强的连续性.高考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通常是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背景,但涵盖知识面广泛,如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转移电子的数目、溶液中离子的数目、共价键的数目、平衡体系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平均摩尔质量以及与气体摩尔体积、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换算等,知识涵量大,考察范围广。下面笔者就以历届高考真题为例对上述各知识点做简单分析,只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才能顺利解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相关问题。

一、物质结构

包括分子、原子等各种粒子变化或转化关系,分子结构(所含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等)、晶体结构(包括化学键数目等)

例如:(2015新课标Ⅰ 8、)A. 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分析:首先要弄清楚D2O与H2O的相对分子质量,前者是20,后者是18;接着要弄清D2O与H2O所含的质子数,前者是10,后者也是10;这样就不难得出前者质子数为(18/20)×10后者是(18/18)×10,两者质子数目不相等。

再如:(新课标II卷.2015.T10.)A.60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 NA。

分析:首先计算出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60g丙醇为1mol,

出总数为11 NA。

二、氧化还原反应

包括电子得失情况分析或一些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参与反应物质的量与转移电子数的关系。

例如:(2015课标Ⅰ,8)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分析:这类型题目必须清楚氧化还原的原理,能熟练标出电子转移。

这样表示就一目了然,生成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2mol,所以此选项正确。

再如:(四川卷.2015.T5、)C、标准状况下,5.6L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 NA

分析:此题除了必须清楚氧化还原的原理外(情况与上式一样),还要能运用气体摩尔体积公式,标准状况下,5.6LCO2为0.25mol,故,转移电子数目应该为0.25NA。

又如:(广东卷.2015.T10.)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其中

三、电解质溶液

包括电离、水解、电解、强弱电解质等知识点。

例如:(2015课标Ⅰ,8)B. 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A

此题要考虑亚硫酸为弱酸,部分电离,所以数目小于2NA

四、化学平衡

主要是将化学平衡知识(如不可能全部转化,断键数目)与NA联系起来

例如:(2015新课标Ⅰ)8.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五、常见陷阱

1、物质的状态:主要涉及气体摩尔体积的问题,如标准状况下的水、SO3、己烷等有机物都不是气体

例如:(2011江苏高考)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A。

分析:己烷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所以2.24 L不是0.1mol

2、条件:温度、压强,这也主要是与气体摩尔体积有关

例如:(2011广东高考)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析:此题除了有上面类型的陷阱之外(CCl4不是气体),还有常温常压下这个应该注意的条件,即使把CCl4换成一种气体,比如CO2仍然不成立,因为有关22.4数值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我们只限定在标准状况下。

再如:D.常温常压下,22.4L乙烯中C-H键数为4NA

此选项若改为标准状况下即正确。

3、特殊问题处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臭氧是三原子分子,还有混合气体等.

而我们经常接触的气体大多是双原子分子,如Cl2、H2、O2,故容易出错。

综上所述,对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只要做到认真审题,看清楚题干要求,是选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或错误的),综合各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剖析陷阱一切就能迎刃而解。

相关文章
保障“双节”农产品质量安全

保障“双节”农产品质量安全

保障“双节”农产品质量安全(精选8篇)保障“双节”农产品质量安全 第1篇保障“双节”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保障中秋节、国庆节期间食用农产品...

1
2025-09-15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精选6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第1篇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中国...

1
2025-09-15
毕业论文写作建议

毕业论文写作建议

毕业论文写作建议(精选6篇)毕业论文写作建议 第1篇首先,一定要重视论文,认真对待。论文写作是每个同学将专业知识系统归纳和运用的一个...

1
2025-09-15
毕业设计展板设计

毕业设计展板设计

毕业设计展板设计(精选6篇)毕业设计展板设计 第1篇蔡旗中学展板设计文字设计2011-08-16 20:36:35|分类:|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第...

1
2025-09-15
毕业留言个性签名

毕业留言个性签名

毕业留言个性签名(精选9篇)毕业留言个性签名 第1篇毕业留言个性签名我站得太久说的太久了我自己都累了,你怎么还是听不懂?我写的太多了...

1
2025-09-15
百事可乐企业文化

百事可乐企业文化

百事可乐企业文化(精选8篇)百事可乐企业文化 第1篇纵观百事可乐成功的每一步,都是和企业文化的建立、品牌的树立紧密联系的,从一个濒临...

1
2025-09-15
毕业生财务专业实习自我鉴定

毕业生财务专业实习自我鉴定

毕业生财务专业实习自我鉴定(精选8篇)毕业生财务专业实习自我鉴定 第1篇你的实习自我鉴定写的怎么样了呢?是不是还没有想怎么写?下面由本...

1
2025-09-15
北京奥运会火炬感想心得体会

北京奥运会火炬感想心得体会

北京奥运会火炬感想心得体会(精选15篇)北京奥运会火炬感想心得体会 第1篇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感想心得体会圣火传递途中经过许多具有历史...

1
2025-09-15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