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二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教案
来源:开心麻花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二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教案(精选9篇)

二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教案 第1篇

二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教案

河西小学 张利梅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2、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cm”表示。

3、把尺的刻度0对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可以知道物体的长度。

4、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来表示。5、1米=100厘米 ;1m=100cm;1米里面有(100)个1厘米。

6、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有两个端点。

7、掌握画线的方法。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笔算(列竖式计算)加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2、笔算(列竖式计算)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

3、列竖式计算时,进位符(小1)和退位符(小圆点)不可省略。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一个角有1个顶点,2条边。

2、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3、每个三角尺上都有一个直角,每个三角尺上都有两个锐角。判断:用一副三角板可以拼出直角。(×)

4、比直角大的是钝角,比直角小的是锐角。

5、角的大小和边长无关,和角的张口大小有关。判断:用放大镜看一个角,角变大了。(×)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一)1、加数相同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2、7个2 加法算式:2+2+2+2+2+2+2=14 乘法算式:2×7=14读作2乘7等于14。或:7×2=14读作7乘2等于14。

3、乘数×乘数=积(1)2个4相加 :2×4=8(2)2个4相乘:4×4=16(3)2和4相乘:2×4=8 4、1-6的乘法口诀(1)能够默写乘法口诀;

(2)能够写出乘法口诀表示的意义,表示几个几相加,用图形表示出来。(3)能够根据乘法口诀写出乘法算式。(4)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一)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2、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正方体或长方体。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

(二)1、7-9的乘法口诀(1)能够默写乘法口诀;

(2)能够写出乘法口诀表示的意义,表示几个几相加,用图形表示出来。(3)能够根据乘法口诀写出乘法算式。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1、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2、时针走一圈是12小时,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

3、分针走一圈,时针走1大格 1时=60分,一刻=15分,半小时=30分

4、整时和半时

整时:分钟指着12,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半时:分钟指着6,时针走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5、时间的计算 时间的加法计算:

求几时几分过几分是几时几分,要用加法计算。计算时,时加时,分加分,满60要向前一位进1.时间的减法计算

求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之间的时间有长,要用减法,用终止的时间减去起始的时间。

计算时,时减时,分减分,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1当60.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

(一)1、根据问题情境,有条理地列出所有可能性,做到不重不漏。

2、有些问题要考虑排列顺序的问题。

题1:用1、2、6三张卡片可以组成(8)个两位数。12、16、21、26、61、62、91、92 题2:用1、2、6三个数可以组成(6)个两位数。12、16、21、26、61、62 题3:把两件衣服放到三个不同的箱子有(9)种方法。分一件衣服放一个箱子和两件衣服放一个箱子。

题4:有1角、5角和1元3枚硬币可以组成(7)种币值。分1枚、2枚、3枚进行组合。

总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册各单元的基础知识。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复习、系统训练的学习过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号数学的信心,促进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

教法与学法:

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复习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减法和表内乘法,要使学生切实学好。

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总复习第1题,练习二十五第1~3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估算方法,提高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问题。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帮互学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熟练地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出示卡片)

75-8 = 36+40= 42-9= 54+8= 48-40= 52-7= 36+4= 50-20= 57-20= 84-7= 75-6= 84-60=

2、谈话揭示课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从今天起,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看哪些同学学得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二、复习旧知

1、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法 教材第101页第1题.①指名读题。

②笔算加减法应注意:A.相同数位对齐;B.从各位算起;C.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进1,减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向十位退1.③指名上台笔算,其余的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2、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出示练习题:30+24+28= 75-26-35= 45+27-59=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怎样可以使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简便。

小结:为了简便可以吧分步计算的两个竖式连起来写。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题。

要求学生看清运算符号,认真审题,再独立完成。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二十五第3题。独立完成。

四、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相信同学们的计算会更熟练,在计算时只要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相信大家会很棒!

第二课时 表内乘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总复习及练习二十五第4、6、7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和熟记乘法口诀表,并能熟练地利用乘法口诀表求积,提高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重点、难点:熟记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求积。教法与学法:

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出示卡片)

9×5= 8×7= 7×6= 4×9= 3×6= 5×7= 4×8= 3×4= 6×8= 4×7= 9×9= 8×5= 3×7= 4×5= 5×6= 8×9=

2、引出课题

宣布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并板书课题:表内乘法的复习。

二、复习旧知

1、复习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出示下图:

:求一共有多少个,用加法计算怎样列式?用乘法计算怎样列式? 【5+5+5+5=20(个)5×4=20(个)】 指名说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5 × 4 = 20............乘 乘 乘 积 数 号 数

教师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复习乘法口诀 ①背乘法口诀。

采用多种形式背乘法口诀。

②根据“六九五十四”这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③口算。

7×8= 9×4= 6×7= 8×8= 6×5= 7×4= 6×9= 9×8 5×5= 8×6= 3×2= 7×7=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4题。以开火车的形式练习。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6题。仔细看题,独立完成。

3、完成练习二十五第7题。

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读懂题意,然后独立完成。

四、总结提升

五、今天这节课我们对乘法进行了复习,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第三课时 米和厘米 角和直角的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02页总复习及练习二十五第9~11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画线段。

2、使学生加深对角和直角的认识,能正确区分角和直角。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观察等活动中获得对线段、角、直角等图形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重点:会量、画线段。

难点:认识角和直角,会画角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学生尺、投影仪。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宣布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并板书课题: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二、复习旧知

1、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

①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指表示1厘米大约有多长。a.学生比画。

B.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大约长1米?哪些物体大约长1厘米? ②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1米=()厘米 400厘米=()米 3米=()厘米 700厘米=()米

2、量、画线段。

①看教材第105页第10题,估计两条线段大约有多长。指名回答。

②动手量一量,验证你估计得对不对。

请同学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③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小组同学相互检查。

3、角和直角、锐角、钝角。

①说一说教室里哪儿有角,哪些是直角,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②判断下面的图形,是角的画“√”,不是的画“X”。

()()()()③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怎样才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怎样画一个直角?

用三角板的直角来画,从直角的顶点开始,沿着两条直角边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直角。

4、完成教材第102页第6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9题。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小组活动。

①小组合作开展学习活动。②相互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怎样拼的?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多少个正方形?怎样判断锐角、钝角?。

③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完成书105页第11题。

四、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同学们又有什么心得收获没有?

第四课时 观察物体的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02页第7题和练习二十五第13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初步识图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会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重难点: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帮助学生建立简单的空间观念。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宣布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并板书:观察物体的复习

二、复习旧知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教师:要知道一个物体的全貌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应该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物体)教师:怎样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呢?

(从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去观察,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形状不同。要感知一个物体的全貌,应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

多媒体出示教材第102页的第7题图。让学生独立完成连线练习。

集体订正,然后小结。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2、下面的图形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四、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观察物体有了更深的了解。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吗?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第五课 认识时间的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第3题和练习二十五第12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进一步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进一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让学生经历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复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重点:让学生对时间有更深的认识。难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授法学法 学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练习课中的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谜语引入

启发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仔细听,看哪个小朋友先猜出来。

哥哥长,弟弟短,弟弟跟着哥哥转。哥哥跑一圈,弟弟走一格。这是什么?(钟表)

(出示钟表)这就是我们的老朋友——时钟,你们知道它能帮助我们干什么吗?

这节课我们就复习《认识时间》

二、复习几时几分

1、谁来说说,钟面上有什么?

引导学生看出有1~12这些数,有时针和分针,有12大格,每一个大格力有5个小格,共60个小格。

2、老师拨出7时和7时半,让学生用两种方法写一写。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反馈。

并引导学生小结:①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②当分针指着6,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半。半时就是30分。

3、复习“1时=60分”。

师拨12时,问:现在是几时?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变化。(拨到1时)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

引导学生一起回答: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

老师拨钟,引导学生5分5分第数到60,分针走一圈正好是60分,而这时时针正好走了一大格,是1时。

板书:1时=60分

三、做一做

1、老师拨时刻(7:45 10:50 11:15 1:35),学生在纸上写一写,说一说。

2、老师说时刻(3:45 1:25 4:05 6:55),学生拨钟面。师拨7:05,让学生说、写。指一个学生板演,订正。

强调:表示分的数要占两个位置,不满10分的要用0来占位。比如:7:05,不满10分,我们就先写0,后写5.四、复习经过的时间 1、4时再过5分是()。2、10时30分再过10分是()。3、8时45分再过5分是()4、5时55分再过()分是6时。

五、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101页第3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2题。独立完成,小组评议。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快和你的同桌说说吧!

2017年12月25日

二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教案 第2篇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0~101页期末复习第1~7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千以内数的含义,掌握和在1000以内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能正确地进行相关的口算、笔算和估算,提高运算能力。

教学准备:0~9数字卡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本学期的新课教学已经全部完成,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进入期末复习阶段,希望小朋友们利用最后复习阶段好好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争取期末测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二、复习1000以内数的知识

1.读数方法的复习。

出示计数器。请学生从右向左,依次说一说位数位顺序的排列情况。

提问:从右边起到第三位是?百位的右边一位是哪一位?左边一位呢?千位是右起第几位?

计数器拨出四十七。

提问: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如果在百位上再拨3个百。

提问;现在这个数是多少?为什么是三百四十七?指出这个数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就是几百几十几。

出示:657、972,指名读一读。提问;想一想,像这样的数要怎样读?

想一想:如果一个数的`中间有0要怎样读?

出示:906、605。指名学生读一读,再齐读。说一说:中间有0的数要怎样读?

再出示:230、800请学生先说一说数的组成,再读一读。提问:末尾有0的数怎样读?

2.写数方法的复习。

出示:二百六十三。

请学生说一说它的组成,该如何写这个数?先写什么?在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出示;三百二十五、六百一十七。

①请学生说一说每个数的组成。

②说一说每个数是怎样写的。(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出示:五百零七、九百零三。

①请学生说一说每个数的组成。

②说说每个数是怎样写的。(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小结:如果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出示:六百二十、一千。

①学生写数。

②提问:为什么这两个数末尾的0的个数不一样呢?

③请学生小结:如何写一个千以内的数。

3.完成复习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组织交流:如何连线的。

4.完成复习第2题。

用数字卡片0、2、5、8摆一摆,组成一个三位数,并读一读。找出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引导学生要有序思考,怎样找到最大的和最小的三位数。

5.完成复习第3题。

学生先读一读图上的文字,再写出横线上的数。

三、复习计算

1.完成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比比谁做的又对又快。集体订正,说说想的过程。

2.完成第5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边做边比较每组题的不同点。分组交流,你发现每组题的不同点是什么?(不连续进位和连续进位)、(不连续退位和连续退位)、(退位减和隔位退位减)集体交流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3.完成第6题,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说算理。教师提醒学生加法和减法分别怎样进行验算。

四、全课小结

二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教案 第3篇

一、依标靠本, 抓住重点, 精心设计, 精讲点拨, 系统复习

“标”指的是新课程标准和中考说明, 它们是中考命题的依据, 对第一轮复习有方向性的作用;“本”是指教材, 是命题人命题的依托, 中考试题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题约占70%左右, 而这些基础题大多源于教材中的例题、习题, 或者是教材中题目的引申、变形的组合。第一轮复习要回归课本, 这个环节要由师生共同完成, 不能简单地布置。课前, 教师要精心设计, 把课本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使之形成体系, 搞清课本上的每一个概念、公式、法则、性质、基本事实、定理, 使之内部结构明确, 认真挖掘课本中的例题、习题, 使之具备典型题例功能, 引导学生从知识体系、例题习题中找性质、找方法, 使之形成能力训练点。同时, 在这一环节要有新意, 不能课课一个模式, 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知道, 怎样把握复习课的度, 关键是我们如何安排复习课的内容。一堂课45分钟, 不可能面面俱到, 重点复习什么, 首先复习什么, 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应该做到心中有数, 甚至要胸有成竹。

例如, 八年级课本中有这样一道习题:顺次连接正方形各边中点的四边形是什么四边形? (第19章复习题第6题) 教师在设计这章的复习时, 就可以选择这道题, 可以把条件中的正方形分别换成四边形、矩形、菱形, 引导学生探索相对应的中点四边形的形状;还可以探索:满足什么条件的四边形, 它所得的中点四边形的形状分别是矩形、菱形、正方形?这样细致的设计, 就使这一道题的复习价值很高, 因为解决它用到覆盖了《四边形》一章几乎全部的定义、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再如, 分式的加减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复习时选择这道题, 不仅仅复习到异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 还可以把因式分解、整式的加减、整式的乘法、通分、约分、最简公分母、平方差公式等等复习到。还有圆、函数等等题目的选择设计等等。甚至对一些很容易被忽略的内容, 如探究性活动、定理的推导以及“想一想”“做一做”“读一读”“阅读与思考”“数学活动”等, 都可以在备课时精心设计, 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发现和再创造, 对课本典型题目引申、研究, 立足课本, 回归基础, 抓住重点, 目的是引导学生理清知识体系, 帮助他们建立起数学基础知识的网络, 切实让学生全面复习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题型。

二、狠抓训练, 夯实基础, 落实细节, 精选精讲, 扎实复习

实践告诉我们, 备课不到位就会南辕北辙, 讲课不到位学生就会云山雾罩, 训练不到位学生就囫囵吞枣, 不能熟能生巧。所以, 第一轮复习要狠抓训练, 练到位。

(一) 训练规范性

1.审题规范

审题是解题过程的首要步骤, 同时也是初步形成解题思路的过程。审题能力如何, 直接影响到解题的成败。审题规范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教师在复习中要注意训练学生规范审题的习惯, 首先要弄清题目中有几个已知条件, 每个条件可否转化;其次要弄清已知条件之间有什么联系, 哪些综合之后可得出新的信息;再次要训练学生善于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再次要训练学生认真分析条件与目标的联系, 确定解题思路。当然, 认真审题还要做到认真读题, 不漏读, 不错读, 另外还可用铅笔把题目中所给条件和待求结论依次标出, 以帮助达到确定解题思路的目标。

2.答题规范

训练学生做到答题步骤清楚、正确、详略得当、言必有据, 把运算、推导、论证、作图与所得的结果完整地用数学语言规范表述, 题目答案的形式要符合题型和要求。例如, 填空题中的单位不要漏写, 解答题中的应用题要有必要的文字叙述和最后的回答等。总之, 答题要规范, 会做的题不失分。训练学生书写时字迹必须清楚, 疏密适度, 作图必须正确。根据平常考试不难发现, 答题不规范是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学生的失分情况分析, 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因为“低级错误”而失分, 主要表现在数学基本用语不规范、解答步骤不全面等。可参照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的评分标准, 纠正答题过程中的不良习惯, 对答题的错误要认真分析, 找出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备考要从细节入手, 强化规范意识, 养成严谨仔细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提高审题能力, 提高运用数学语言的准确性, 克服步骤不全、推理不合理现象, 尽可能减少因答题不规范造成的失分。

(二) 训练重点

重点章节重点训练, 重点知识重点训练。做一下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 不是简单地把题目做会了, 也不是要求反复做几遍, 是把题细致、彻底地研究透。换句话说, 就是要在试题中研究出考查的重点知识点、重点题型、重点方法及考查的重点数学思想方法, 研究出命题人的命题方向。在平常复习中向重点知识、重点题型训练, 使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能熟练掌握, 对相关知识能熟练运用, 对解题技巧、解题方法能灵活运用, 培养学生思维, 形成学生能力。

(三) 训练通法

中考数学命题除了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外, 还十分重视对数学方法的考查。很多题有通法, 也可用技巧解决。还有待定系数法、配方法等。在复习时应对每一种方法的内涵、所适应的题型, 包括解题步骤都应熟练掌握。第一轮复习时, 要选择能体现“通性通法”的例题, 强化通性通法的训练, 淡化技巧, 使学生达到做一题明一路的目的, 对基本方法过关。通性通法从下面几点训练: (1) 进行题型变式训练。对同一类问题不断改变题型, 如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证明题、阅读理解题、探究题等交换使用, 使学生认识到题目虽然变化了, 但解答题目的本质、思想、方法未变, 增强训练兴趣。 (2) 结构变化训练。如向前面所说的变更问题、改变条件等, 在原型题上下功夫, 进行拓展延伸。 (3) 题组强化训练, 用一定时间对同一方法进行题组训练, 使这一方法得到强化, 学生印象深, 掌握快而牢。一种题型一类方法, 在复习时要把各种题型都训练到, 重视一题多变, 一题多解, 做到手熟心熟, 认清“庐山真面目”。

(四) 训练速度

中考是有时间限制的, 考生做题时一定要增强时间观念, 不能为一道题耗费太多时间, 要学会取舍。还要在平时的解题中提高运算能力, 特别是提高应用数学知识正确运算和变形, 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节省时间。运算能力是靠长期的练习形成的, 因此教师要在开始复习备考时, 就一定要时刻把运算能力的提高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第一轮复习进行限时训练, 训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一定的任务, 每次练习要求学生做到熟练、简捷迅速、规范, 提高答题速度和质量。

八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第4篇

1.一个矩形的面积为宽为,则矩形的长为________.

2.某校九年级(1)班有50名同学,综合数值评价“运动与健康”方面的等级统计如图1所示,则该班“运动与健康”评价等级为的人数是________________.

3.八年级(1)班进行一次数学测验,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测验结果反映在扇形统计图上,如图2所示,则成绩良好的学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的电子钟数如图3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

5.如图4是由边长为和的两个正方形组成,通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如图4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验证的一个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

6.有一个多项式为,按照此规律写下去,这个多项式的第八项是________________.

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8cm和6cm,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___cm.

8.若正比例函数和的图象关于轴对称,则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

9.如图5,机器人从点沿着正西南方向行了个单位,到达点后观察到原点在它的南偏东60o的方向上,则原来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

10.点(2,4)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

11.如图6,AB=AC,要使△ABE≌△,应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添加一个条件即可).

12.已知,,则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D.

14.现规定一种运算:※=,其中、为实数,则※+()※等于( ).

A.B. C. D.

15.如图7,希望中学制作了学生选择棋类、武术、摄影、刺绣四门课程情况的扇形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选择刺绣的学生的比例为( ).

A.11%B.12%C.13% D.14%

16.已知一次函数,若随着的增大而减小,则该函数的图象经过( ).

A.第一、二、三象限 B.第一、二、四象限

C.第二、三、四象限 D.第一、三、四象限

17.如图8,OP平分∠AOB,PC⊥OA于C,PD⊥OB于D,则PC与PD的大小关系( ).

A.PC>PD B.PC=PD C.PC<PD D.不能确定

18.如图9,等腰△ABC中,AB=AC,∠A=44o,CD⊥AB于D,则∠DCB等于( ).

A.44oB.68o C.46o D.22o

19.如图10所示的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为( ).

A.0个B.1个C.2个D.3个

20.如图11是某地区用水量与人口数情况统计图.日平均用水量为400万吨的那一年,人口数大约是( ).

A.180万B.200万 C.300万 D.400万

21.如图12是某校初一学生到校方式的统计图,根据图形可得出步行人数占总人数的( ).

A.60% B.50%C.30%D.20%

22.一次函数,若,则它的图象必经过点( ).

A.(1,1)B.(1,1) C.( 1,1) D.(1,1)

23.将直线向上平移两个单位,所得的直线是( ).

A.B. C.D.

24.在直角坐标系中,A(1,2)点的横坐标乘以1,纵坐标不变,得到A'点,则A与A'的关系是( ).

A.关于轴对称B.关于轴对称

C.关于原点对称D.将点向轴负方向平移一个单位

三、解答题(共52分)

25.(1)计算:;

(2)计算:;

(3)分解因式:.

26.如图13,一轴对称图形已画出了它的一半,请你以点画的竖线为对称轴画出它的另一半.

27.如图14,已知D、E是等腰△ABC底边BC上两点,且BD = CE.求证:∠ADE=∠AED.

28.试确定、的值,使下列关于与的多项式是一个五次三项式:

.

29.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30.如图15,已知点在∠AOB内,点M、N分别是点关于直线AO、BO的对称点,M、N的连线与OA、OB交于点E、F,若△PEF的周长是20cm,求线段MN的长.

31.如图16是某班学生外出乘车、步行、骑车的人数分布直方图和扇形图.

(1)求该班有多少学生?

(2)补上分布直方图的空缺部分;

(3)在扇形统计图中,求表示骑车人数的扇形所占的圆心角度数;

(4)若全年级有500人,估算该年级步行人数.

32.某天上午6点钟,汪老师从学校出发,乘车到市里开会,8点准时到会场,中午12点钟回到学校,他这一段时间内的行程(km)与时间(h)的关系可用如图17中的折线表示,根据图17提供的有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开会地点离学校多远?

(2)求出汪老师所经返校路程(km)与所花时间(h)的函数关系式;

(3)请你用一段简短的话,对汪老师从上午6点到中午12点的活动情况进行描述.

四、创新拓展(共20分)

33.某批发商欲将一批海产品由地运往地,汽车货运公司和铁路货运公司均开办了海产品运输业务.已知运输路程为120千米,汽车和火车的速度分别为60千米/时和100千米/时.两货运公司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如下表所示:

注:“元/吨·千米”表示每吨货物每千米的运费;“元/吨·小时”表示每吨货物每小时的冷藏费.

(1)设该批发商待运的海产品有(吨),汽车货运公司和铁路货运公司所要收取的费用分别为(元)和(元),试求出和分别与的函数关系式;

(2)若该批发商待运的海产品不少于30吨,为节省运费,他应该选择哪个货运公司承担运输业务?

34.如图18—,△ABC和△CEF是两个大小不等的等边三角形,且有一个公共顶点C,连接AF和BE.

(1)线段AF和BE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2)将图中的△CEF绕点C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图,(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3)若将图中的△ABC绕点C旋转一定的角度,请你画出一个变换后的图形(草图即可),(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作出判断不必说明理由;

(4)根据以上证明、说理、画图,归纳你的发现.

参考答案:

一、1.;2.19人;3.45;4.21:05;5.;6.;7.20或22; 8.2; 9.( 0,4+ );10.;11.答案不唯一,如:∠B=∠C,或AE=AD,或∠AEB=∠ADC等等; 12.. 二、13.D;14.B;15.C; 16.B; 17.B; 18.D; 19.C;20.A;21.B;22.D;23.A;24.B.三、25 (1)原式=;(2)原式=;(3)原式=. 26.略27.因为AB=AC, 所以,∠B=∠C,又BD=CE,所以,△ABD≌△ACE,所以,∠ADB=∠AEC, 即 ∠ADE=∠AED. 28.=3,=5;29. =24;30.MN=20cm.提示:先证线段ME=EP,FP=FN;31.(1)由统计图可知,乘车的有20人,且占50%,所以全班共有40人;(2)直方图略;(3)圆心角度数=€?60€?108€埃唬?)估计该年级步行人数=500€?0%=100人. 32.(1)开会地点离学校有60千米;(2)设汪老师在返校途中与的函数关系式为(≠0).由图可知;图象经过点(11,60)和点(12,0),所以解之,得所以=60+720(11≤≤12);(3)汪老师由上午6点钟从学校出发,乘车到市里开会,到了40公里处时,遇到了堵车,后约30分钟才通车,在8点钟准时到达会场开了3小时的会,会议一结束就返校,结果在12点钟到校.四、33(1)=2€?20+5€?120€?0)+200=250+200,=1.8€?20+5€?120€?00)+1600=222+1600;(2)若=,则=50,所以当海产品不少于30吨但不足50吨时,选择汽车货运公司合算;当海产品恰好是50吨时,选择两家公司没有区别;当海产品超过50吨时选择铁路货运公司费用节省一些; 34(1)AF=BE.证明:在△AFC和△BEC中,因为△ABC 和△CEF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C=BC,CF=CE,∠ACF=∠BCE=60€?所以△AFC≌△BEC,故AF=BE,(2)成立.理由:在△AFC和△BEC中,因为△ABC和 △CEF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C=BC,CF=CE,∠ACB=∠FCE=60€?所以∠ACB∠FCB=∠FCE∠FCB.即∠ACF=∠BCE,所以△AFC≌△BEC.所以AF=BE.(3)此处图形不惟一,如图,(1)中的结论仍成立,(4)根据以上证明、说明、画图,归纳如下:如图,大小不等的等边三角形ABC和等边三角形CEF有且仅有一个公共顶点C,则以点C为旋转中心,任意旋转其中一个三角形,都有AF=BE.

二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教案 第5篇

河西小学 张利梅

第一课时

(一)抽读生字卡片。

今天我们一齐来复习本册要认的生字。

1、开火车读每一课的生字卡片。

2、将形近字,音近字进行辨析比较。

己——已

直——值

拨——拔

反——翻 等等

3、学生自己提出难记忆的生字,全班帮助解决。

(二)交流解疑。

1、学生 总结识字方法。(加偏旁、减偏旁,加减笔画、图示法、动作法、编谜猜谜法、快乐记忆法、联想巧记识字形、字理识字法、活动游戏识字等。)

2、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

3、四人小组交流。

4、指名学生上台展示。

(三)让生说说通过谁的方法记住了什么字。

第二课时

(一)让学生看阅读材料进行阅读。

集体评选,解决不懂得的生字。反复强化记忆。

(将已经学习过的生字编成段短文。附:短文给学生。)

只要依靠上下文连读,尽管并非字字识透,但可以进行阅读,就达到了提早阅读的目的,并且通过阅读还可以复习汉字,巩固识字。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设计教学活动,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如,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当小老师的方式。要求认的字中,如果有新出现的偏旁,要提示学生注意。

(二)让学生掌握形声字的结构规律,让学生能看字,大概会读,看到字的偏旁部首能了解字的意思。

(三)请同学们自己进行偏旁部首的归类。

(四)生字开花。

(五)跑、泡、炮、袍、疱、狍——换一个部首就会变成另一个字,您能换几个生字? 学))

雪人飘着

雪花

雪景

披着

雪毯

雪仗

铺着

银装

(1)读读,自己写。

(2)指名说。(3)拓展说。

6、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进——()快——()

买——(正——()困难——()

安全——(复杂——()

寒冷——()

(1)读读,自己写。

(2)指名说。

(3)拓展说。

7、读读写写.看了看 一个比一个好神气极了 跑来跑去 立刻欢呼起

(1)读读,自己写。(2)指名说。(3)拓展说。

8、我会填。

一把()

一支()

一根(一只()

一条()

一件((1)读读,自己写。(2)指名说。(3)拓展说。

第四课时

(一)汉字变变变。(给以下的字加上不同的部首,变成不同的字)也

(二)你能分清它们吗?

飘()灾()

伸()

体()漂()灭()申()

休()住()

川()

级()

注()

州()

极()

填上合适的词。

崭新的()珍贵的()

金光闪闪的()拼命地()小心地()

迫不及待地()。

5、填标点。

你是谁()真高兴呀()她是我的妈妈()

(1)读句子,自己写。

(2)指名说。

(3)你还能说类似的句子吗?

(二)课后小结: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复习了一些词语和句子的使用,相信大家多写多练就能掌握得很好。

第六课时

(一)把下列词语重新排列组合成一个通顺的句子,并加上标点。

1、邓爷爷 微笑

带着 向

我 走来 慈祥

2、好

朋友

小华

王丽

一对

(二)把句子写生动。

1、湖水像镜子。(怎样的湖水像怎样的镜子?)

2、小鸟飞。(怎样的小鸟在什么地方怎样的飞或飞得怎样?)

3、我背课文。(什么时候,我在什么地方怎样的背什么课文?)

(三)将下面的句子变以下说法,意思不变。

例:这难道是我的错吗?

这不是我的错。

1、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吗?

2、我怎么会把你喝的水弄脏呢?

第一单元

一、字词。

1、词语:

景色宜人 春华秋实 五谷丰登 金秋时节 层林尽染 山河壮美 波浪 电灯 作业 生字 苹果 劳动 尤其 特区 巨石 它们 已经 甲板 豆芽 知识 纷纷 如果 好事 娃娃 山洼

二胡 唱戏 下棋 钢丝 培养 休息 伸手 香甜 歌声 小院 消除 您好 牵挂 困难员工 青春 安宁 教室 榜样 学校 亲切 响亮 班级 哈欠 元旦 背包 闹钟 迟到 及时 身体 仔细 层次

队礼 更加 怦怦地

观看 弹琴

二、1、看拼音写词语。

青(qīng)山(shān)队(duì)礼(lǐ)仔(zǐ)细(xì)身(shēn)体(tǐ)

牵(qiān)挂(guà)亲(qīn)切(qiâ)下(xià)棋(qí)教(jiào)室(shì)

休(xiū)息(xī)

尽(jìn)力(lì)

2、形近字组词。

胡(二胡)观(观看)休(休息)伸(伸手)歌(歌曲)

困(困难)湖(湖水)现(现在)体(体育)身(身体)哥(哥哥)因(因为)员(员工)青(青蛙)宁(安宁)到(到达)样(样子)次(一次)圆(团圆)晴(晴天)宇(宇宙)

室(教室)

洋(海洋)欠(哈欠)元(元旦)包(书包)

迟(迟到)极(极点)礼(队礼)架(书架)园(公园)抱(拥抱)尺(直尺)及(及格)扎(扎彩)加(加法)

3、给多音字组词。

兴{

担{

弹{

宁{

切{

背{

4、照样子写句子。

(1)小军是我的好朋友。(2)今天的值日生是他。

(我的好朋友)是(小军)。(他)是(今天的值日生)。

5、造句。

亲切地:老师亲切地说:“你今天的表现真好!”

兴奋地:我兴奋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仔细地: 我仔细地检查试卷。

顺利地:我顺利地做完了所有的作业。

6、照样子,给下面的字加部首,组成新字,并组词。

例:白-(怕)(害怕)青-(清)(清早)只-(织)(织布)中-(钟)(钟表)

合-(哈)(哈欠)各-(客)(客人)

分-(纷)(纷纷扬扬)

7、查字典填空。

“算”字先查部首(),再查(8)画。

“钟”字的部首是(),除去部首有(4)画。

寸有所长

取长补短

拔苗助长

徒劳无功 无边无际 自言自语

一串串

穿衣服落后 相信 井沿 抬头 青蛙 错过 回答 还有 每次 治病 一棵 牵挂 好哇 奇怪快慢 怎么 意思 弯曲 对比 浅海 漂浮 好啊 纤夫 表示 口号 汗水 伤心 呼吸 极点 兔子 告诉 狐狸 猴子 颗粒

二、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寸(cùn)有(yǒu)所(suǒ)长(cháng)拔(bá)苗(miáo)助(zhù)长(zhǎng)

无(wú)边(biān)无(wú)际(jì)坐(zuî)井(jǐng)观(guān)天(tiān)

狐(hú)狸(li)思(sī)想(xiǎng)

补(bǔ)丁(ding)

衣(yī)服(fu)

告(gào)诉(sù)

伤(shāng)心(xīn)

2、形近字组词。

村(山村)拨(拨开)取(争取)沿(井沿)抬(抬头)示(表示)

寸(尺寸)拔(拔草)敢(勇敢)铅(铅笔)治(治病)际(边际)

蛙(青蛙)信(相信)棵(一棵树)哇(好哇)怎(怎么)穿(穿衣服)

洼(山洼)言(语言)颗(颗粒)挂(牵挂)作(作业)空(空气)

浅(深浅)飘(飘浮)拉(拉手)天(天气)吸(吸收)免(免费)

钱(金钱)漂(漂亮)啦(走啦)夫(大夫)极(极点)兔(兔子)

诉(告诉)狸(狐狸)猴(猴子)

所(所以)理(道理)候(时候)

3、多音字组词。

5、看标点符号写句子。

(1)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2)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3)自己的事情还要妈妈去做?(自己的事情不要妈妈去做)。

6、填上合适的词语。

(1)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2)我走在回家的路上。

我(高高兴兴)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7、默写从“一到千”的数字成语。例:一本正经。(语文园地四)

4、照样子填空

例: 闻了闻

(听)了(听)

(看)了(看)

(瞧)了(瞧)

(望)了(望)

例: 一个比一个好

一(棵)比一(棵壮)

一(块)比一(块甜)

一(只)比一(只大)

例:神气极了

(可爱)极了

(高兴)极了

(可怕)极了

(漂亮)极了

例:荡来荡去

(跑)来(跑)去(飞)来(飞)去(飘)来(飘)去(走)来(走)去

例:立刻喊起来

立刻(欢呼起来)立刻(叫起来)立刻(跑起来)立刻(唱起来)

5、填空。

一只(青蛙)一个(孩子)一块(手表)一把(扫把)一条(小河)

一盘(水果)一双(筷子)一份(报子)一片(叶子)一句(话)

第六单元

一、词语。

1、词语。

美丑 永远 饥寒 温饱 冷暖 贫富 户口

四周 病床 开始 张扬 寻食

哭泣 优良 双份 体操 场所 粉笔 昨天

妹妹 读书 小舟 乘客 音乐

2、默写《回乡偶书》、《赠汪伦》。

二、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昨(zuï)天(tiān)生(shēng)病(bìng)温(wēn)暖(nuǎn)操(cāo)场(chǎng)姑(gū)娘(niáng)

开(kāi)始(shǐ)

妹(mâi)妹(mâi)

如(rú)何(hã)

读(dú)书(shū)

2、形近字组词。

饱(温饱)慢(快慢)暖(暖和)福(幸福)尸(尸体)床(病床)

抱(拥抱)温(温暖)爱(爱好)富(丰富)户(户口)庆(欢庆)

良(良好)休(休息)操(做操)场(场地)份(一份)作(作业)

乎(在乎)舟(小舟)睛(眼睛)奶(奶奶)灵(机灵)令(命令)物(动物)

呼(欢呼)船(小船)晴(晴天)扔(扔掉)寻(寻找)领(红领巾)场(操场)

护(保护)怕(害怕)丛(丛林)

户(户口)拍(拍手)从(从前)

3、多音字组词。

卷 朝 中 重

4、填空。

机灵的(小鸟)快乐的(节日)翠绿的(树苗)蓬松的(羽毛)清澈的(湖水)

美丽的(景色)漂亮的(裙子)诚实的(孩子)干净的(教室)精彩的(电影)

5、写比喻句。

(湖水)像(一面镜子。)

(弯弯的月亮)像(眉毛。)

(满山的枫叶)像(燃烧的火把。)

6、词语接龙。

看见-见面-面粉-粉红-红色-色彩-彩云-云朵

中国-国家-家长-长大-大小-小孩-孩子-子女

语文-文字-字体-体操-操场-场地-地方-方向

7、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或者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1)他把小鱼扔进大海里。(小鱼)被(他扔进大海里。)

(2)风儿把树叶吹落了。(树叶)被(风儿吹落了。)

(3)教室被小明扫干净了。(小明)把(教室扫干净了。)

(4)受伤的燕子被妈妈治好了。(妈妈)把(受伤的燕子治好了。)

第八单元

一、词语。

卫星 运动 宇宙飞船航空母舰 冲洗 晒衣服 水池 飘浮灾害 黑夜 机器 海岸

花纹 山洞 倒影游泳 圆满 包围 杯子 一件 记住必须 能量 事物 历史 消灭

千克 化学 古代儿孙 植树 工厂 生产 介绍 农业科技 纺织

二、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宇(yǔ)宙(zhîu)卫(wâi)星(xīng)花(huā)纹(wãn)倒(dào)影(yǐng)植(zhí)物

二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教案 第6篇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计算,也可以用()计算。

2、7+7+7+7=(),写成乘法算式是(),表示();或(),表示()。

3、请用4、16、8、2编写出四道乘法算式。

4、皮球图:()个(),加法、乘法算式,读作,各部分名称。

5、(1)2个9相加是多少?

(2)2和9相加是多少?

(3)2个9相乘是多少?

(4)一个乘数是10,另一个乘数是3,积是()。

6、把下列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4+4+4+4+4+4=()()25+2+2+2=()()

25+5+5+5+5=()()63+3+3+3=()()

97-9-9=()()79-7+7=()()

8+8+8+8+8+8-8=()()

7、一只青蛙4条腿,一个螃蟹8条腿,

(1)一只青蛙和一个螃蟹一共有多少条腿?

(2)7个螃蟹多少条腿?

(3)9只青蛙和一个螃蟹有多少条腿?

8、一题多变。

(1)

乘加算式:

乘减算式:

(2)

乘加算式:

乘减算式:

(3)

乘加算式:

乘减算式:

二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教案 第7篇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组成、比较、估计等有关知识,使认识条理化、系统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整理,初步学习整理知识的方法,形成整理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渗透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主动参与复习,对知识有个系统的掌握。

难点: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组成、比较、估计等有关知识。教学步骤 1.读数复习:

你认为读数要注意什么?(指名学生回答)追问:“10000”怎么读?为什么读作“一万”? “6006”怎么读?四位数中间的两个0怎么读?

【在汇报的过程中,巩固了读数的方法。小结注意点,复习了读数的方法。在追问中,结合实例复习读数。】 2.写数复习:

老师想把9920记录在黑板上,谁能告诉我该怎么写? 边倾听边板书:千百十个 位位位位 9920 你们的脑海里是不是都有一张数位顺序表? 一起来复习一下: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ffkj.net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完整数位顺序表。3.其它复习:

除了读数、写数,你还能介绍9920这个数的哪些知识呢?

学生思考片刻后,指名汇报,以下知识点随着学生回答顺势教学: ①组成。生答:它是由9个千、9个百、2个十组成的。追问:这两个9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

师结:哦!数字所在的位置不一样,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样!②计数单位。生答:万位上的记数单位是万,千位上的是千„。师结:是的,不同数位上的记数单位是各不相同的!③口算。生答:9000+900+20=9920 师结:根据数的组成可以口算整千、整百、整十数。④近似数。生答:9920≈9900或10000。

师结:根据实际需要,可以看作接近的整千、整百或整万数。⑤数数。生答:9920的相邻数是9919和9921。

追问:谁听得出他是怎么数的?(1个1个数)你还会几个几个数?(2个、5个、10个、100个、1000个„)听清要求数数练习:(开火车数)10个10个地从9920数到10000;1千1千地从10000倒着数到1000。

浅谈初中数学期末复习的策略 第8篇

1.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知识网.

2.对所学的知识点查漏补缺, 克服不足, 避免错点.

3.系统复习以掌握各种概念、性质、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4.通过典型题的训练, 提高自己驾驭数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平时就注意指导学生学会复习巩固, 提高对知识迁移的能力

1.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 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

这样导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 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 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 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 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 同时记忆公式、定理.然后独立完成作业, 解题后再反思, 达到对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师要注重解题方法指导, 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有条理,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示范, 让学生有意识地模仿、训练, 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归纳总结同类型题目, 比如学完一章之后, 要引导学生总结相似题型

当你会总结题目, 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 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 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 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 你才真正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 才能真正做到“任它千变万化, 我自岿然不动”.有一部分同学天天做题, 可成绩不升反降.其原因就是, 他们天天都在做重复的工作, 很多相似的题目反复做, 需要解决的问题却不曾涉及过.久而久之, 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 会做的题目也因为缺乏对数学的整体把握, 弄得一团糟.“总结归纳”是将题目越做越少的最好办法.

3.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 学生最难面对的, 就是自己的错误和困难

这恰恰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做题, 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 在实际的题目中演练.另外一个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 然后弥补它.这个不足, 也包括两个方面, 容易犯的错误和完全不会的内容.但现实情况是, 同学们只追求做题的数量, 草草地应付作业了事, 而不追求解决出现的问题, 更谈不上收集错误.我们之所以建议学生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 是因为一旦你做了这件事, 你就会发现, 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 现在发现原来就是这些都是容易避免的;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问题都不懂, 现在发现原来就这几个关键点没有解决.做题就像挖金矿, 每一道错题都是一块金矿, 只有发掘、冶炼, 才会有收获.

4.就不懂的问题, 积极提问、讨论

发现了不懂的问题, 积极向他人请教.这是很平常的道理.但就是这一点, 很多同学都做不到.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该问题的重视不够, 不求甚解;二是不好意思, 怕问老师被训, 问同学被同学瞧不起.抱着这样的心态, 学习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学好.“闭门造车”只会让你的问题越来越多.知识本身是有连贯性的, 前面的知识不清楚, 学到后面时, 会更难理解.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 就会造成你对该学科慢慢失去兴趣.直到无法赶上步伐.讨论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一个比较难的题目, 经过与同学讨论, 你可能就会获得很好的灵感, 从对方那里学到好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注意的是, 讨论的对象最好是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 这样有利于大家相互学习.“勤学”是基础, “好问”是关键.

三、整体建构复习, 把握重点

在进行复习时, 学生容易依赖老师, 习惯教师带着复习总结.要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习总结的方法和途径.首先看书、看笔记、看习题, 通过看, 回忆、熟悉所学内容, 整体建构整本书以及每个单元相关的知识点, 标出重点、难点, 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画出知识树或知识梳理框架图.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 把先前学到的知识重组、转换、变式、联系.

任何一次大型的数学考试, 不仅要注意知识点的覆盖率, 更注重对重点知识进行重点考查.通过之前的整体建构复习, 已很清楚哪些知识点是重点, 此时教师需要提供相应的各类题型, 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 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迁移的能力.

四、夯实基础, 扫清盲点

在复习的过程中, 同学们不仅要对重点知识进行重点复习, 对那些不常用的非重点知识, 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像平移、镶嵌、实数的分类等边缘知识点很容易被一些同学忽视.复习时, 首先要弄清这些知识点.

例题:下列运动属于平移的是 ()

A冷水加热过程中, 小气泡上升为大气泡

B急刹车时, 汽车在地面上沿直线滑动

C随手抛出彩球的运动

D随风飘动的风筝在空中的运动

五、注重技巧, 突破难点

大型的数学考试, 试题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 又要有利于提高考试的区分度, 因此, 难题是必不可少的.所谓的难题, 即可以是读起来不易理解的文字应用题, 也可以是综合性很强的几何、代数综合题.要想突破难关, 平时就要对教材上的难点注意理解透彻.例题:写出方程m2x2+ (2m+1) x+4=0有解的情况.

本题中“方程有解”容易误解为一元二次方程有解, 在这里提醒同学们注意这其中也包括一次方程的情况.复习时, 对教材中诸如此类的问题一定要加以重视.突破难题的最重要一点是加强分析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七年级(上)期末复习词汇专练 第9篇

2. My name is Tom Brown. Nice to m____ you.

3. My f____ name is Ann.

4. What’s your p____ number?

5. Is this a pencil c____?

6. He likes playing c____ games.

7. Here is the k____ to the bike.

8. How do you s____ pen?

9. It’s my school ID c____.

10. E____ me, David. Is this your watch?

11. S____ you soon, dear Emma.

12. A____ those your friends?

13. I n____ an alarm clock.

14. There is a p____ on the wall.

15. My backpack is on the c____.

16. My hat is on the f____, under my bed.

17. W____ are my pen and pencil?

18. She doesn’t like chicken, but she likes v____.

19. Is she a movie s____?

20. Jack and I p____ tennis.

21. ——How much are your blue pants?

——It’s 38 d____.

22. ——What c____ do you like?

——Green.

23. ——Can I h____ you?

——Yes, please.

24. ——Thank you.

——You’re w____.

25. ——When is your b____, Lucy?

——It’s February 5th.

26. ——Is the ruler long or ____?

——It’s long.

27. ——What’s five and seven?

——It’s t____.

28. ——What’s the p____ of the backpack?

——It’s seventy yuan.

29. ——Can you answer the questions?

——S____, I can’t.

30. ——Which month is the t____ month in a year?

——December.

31. ——What’s the d____ today?

——It’s November fifteenth.

32. ——Is his father a teacher?

——Yes, his mother is a____ a teacher.

33. ——Have a good t____.

——Thank you.

34. ——I don’t know her a____.

——Oh, she’s twelve.

35. ——Shall we go to a m____ this evening?

——That’s a good idea.

36. ——Where’s my pen. I can’t f____ it.

——It doesn’t matter. You can use mine.

37. ——The story is r____ exciting.

——I think so.

38. ——Why are you so s____?

——Because my mother is ill(病的)。

39. ——What’s your f____ color?

——It’s red.

40. ——What do you often do on w____?

——I often watch TV at home.

41. We want two m____ for our band.

42. Her e-mail a____ is cindyjones@163.com.

43. Tom can play the g____ but he can’t play it well.

44. Mary can play the t____ and the piano.

45. I can’t sing, b____ I can play the violin.

46. ——Mary’s birthday is June fourth.

——I know, and Mary wants to have a birthday p____ on thatday. Can you come to it?

47. ——Can you sing?

——No, but d____.

48. ——What language does your pen pal speak?

——F____. She is from France.

49. ——What kind of m____ do you like?

——I like thrillers and also comedies.

50. ——What's Vera doing?

——She's w____ the early morning news on TV.

相关文章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精选13篇)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第1篇清涧分部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理科实验操作、体育考试安全工作预案为...

1
2025-09-19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精选9篇)2024国培总结 第1篇2017教师国培学习总结当今社会,教事业迅猛发展,各类培训数不胜数,而“国培”对于我们教育发...

1
2025-09-19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精选5篇)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第1篇2018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

1
2025-09-19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精选6篇)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1篇2017年崇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一...

1
2025-09-19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3篇)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第1篇2010—2011学年下学期六年级...

1
2025-09-19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精选12篇)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第1篇2011公考备考:《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2011-0...

1
2025-09-19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精选4篇)以案促改主持词 第1篇主持词同志们:根据市委要求,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局开展案件剖析做好以案促改工作动...

1
2025-09-19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精选5篇)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第1篇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心情。人活得累,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以下是...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