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icu目标性监测汇总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8
1

icu目标性监测汇总(精选9篇)

icu目标性监测汇总 第1篇

20XX年(第X季度)ICU目标性监测反馈总结

一、感染率

病例(例次)感染率=医院感染患者人数(感染例次数)× 100%=

同期住在ICU的患者总数患者日(例次)感染率=

医院感染患者人数(感染例次数)

同期住在ICU的患者日数

×1000‰=

平均病情严重程度(分)=每周根据临床病情分类标准评定的患者总分值 =

每周参加评定的ICU患者总数

调整日(例次)医院感染率=患者日(例次)感染率 =

平均病情严重程度

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率=

使用呼吸机患者中肺炎人数同期患者使用呼吸机患者日数

× 1000‰=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

中心静脉插管患者中血流感染人数

同期患者中心静脉插管日数

× 1000‰=

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

尿道插管患者中泌尿道感染人数

× 1000‰=

同期患者尿道插管日数

血透相关中心静脉血流感染率=

血透相关的中心静脉血流感染例次数

×1000‰=

同期患者使用血透相关的中心静脉日数

× 100% =

呼吸机使用率=

使用呼吸机日数患者住院日数

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

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日数

患者住院日数

× 100%=

导尿管使用率=

使用导尿管日数患者住院日数

× 100%=

二、感染部位构成比

感染部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 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 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腹(盆)腔感染 感染性腹泻 合计

感染例数构成比%

三、ICU趋势图

四、总结

结合历史同期或者上季度/感染率变化分析+存在问题+拟下一步采取的措施

icu目标性监测汇总 第2篇

一、监测对象

被监测对象为入住ICU满48h的患者;与ICU感染率计算有关的感染必须是发生在ICU,即患者住进ICU时,该感染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患者转出ICU到其他病房后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仍属ICU感染,感染日期为转出ICU日期。

二、监测方法

(一)前期准备工作:监测开始前向微生物室、ICU主任及护士长说明监测的意义和方法,取得支持与配合;对ICU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使其掌握正确的监测方法。

(二)医院感染监测方法

1.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每日到ICU跟踪观察,具体观察:工作人员操作情况,同时观察使用某些高危器械的情况、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病原微生物的送检情况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2.医院感染病例发现方法:ICU医生观察每位ICU监测患者(患者转出后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继续跟踪调查48小时),重点关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导尿管和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对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做出诊断。并在此基础上做好以下表格的登记工作。

① ICU患者发生感染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见附件1)。② 每周一次根据“ICU患者临床病情分类标准及分值”(见附件3)对正住在ICU患者进行临床病情等级评定,并记录于“月度ICU患者各危险等级人数表”(见附件4)。

3.ICU护士每日晨8时(或统一规定一时间)登记“ICU患者日志”(见附件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4.ICU医生掌握正确使用导管指征、方法;在发生或怀疑感染时及时留送微生物标本,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5.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每天或每周检查“ICU患者日志”(见附件2“登记情况,避免遗漏。

6.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负责监测资料的整理、汇总及分析。

(三)数据资料的整理、汇总及分析应由专职人员负责,每日核实数据资料,如发现数据缺失,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逐步完善监测方法;每3个月对监测指标进行汇总小结,以便发现问题,不断提高数据收集的准确性。

汇总分析应包括如下监测数据指标: 1.器械使用率: 尿道插管应用率=

动静脉插管应用率=

呼吸机应用率=

总器械应用率=

总器械应用日数

×100%

累计患者住院日数

使用呼吸机日数

×100%

累计患者住院日数

动静脉插管日数

×100%

累计患者住院日数 尿道插管患者日数

×100%

累计患者住院日数

2.床日感染率与器械相关感染率: 患者日感染率=

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发病率=

动静脉插管相管血流发病率=

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

使用呼吸机患者中肺炎人数

×1000‰

累计患者使用呼吸机日数

动静脉插管患者中血流感染人数

×1000‰

累计患者动静脉插管日数 尿道插管患者中泌尿道感染人数

×1000‰

累计患者尿道插管日数

感染患者数(感染患者例次数)

×1000‰

累计患者住院日数

3.以处于危险因素中患者数计算感染率:

感染患者数(或感染例次数)

病例感染率= ×100%

处在危险中的患者数 4.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代表感染危险性。平均住院时间= 5.感染率的调正:

根据ICU患者病情进行感染率调正后,方能进行不同ICU间感染率的比较。每月分4次(每周一次,时间相对固定),对当时住在ICU的患者按“ICU

ICU患者总住院日数

当月新进ICU患者数+(当月第1天患者数-下月第l天患者数)/2 监测患者临床病情分类标准及分值”(见附件3)进行临床病情等级评定。在每次评定后记录各等级(A、B、C、D、E)的患者数。在评定时,按当时患者的病情进行评定,与过去的情况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情况无关,并非所有被监测的患者均受到评定,为了方便,每月定为4周。将评定结果记入“ICU月报表”中,然后计算被监测ICU患者的平均病情严重程度。

平均病情严重程度(分)=

调正感染率=

ICU感染率

平均病情严重程度

每周根据临床病情分类标准评定的患者总分值)

每周参加评定的ICU患者总数

(四)监测信息资料比较及反馈

1.将监测ICU患者的调正感染率与相同等级兄弟医院、省内或全国监测资料进行比较。感染率显著增高,应查找引起感染原因;感染率显著降低,应进一步完善调查方法。

2.及时反馈监测资料:每3个月将汇总分析的监测指标反馈给被监测ICU,使临床医务人员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和危险因素情况,以主动采取控制措施,并完善监测方法。

icu目标性监测汇总 第3篇

1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08年12月入住外科ICU总人数为190例。根据《医院感染监测方法与技术》[1]中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设置表格, 参照其方法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每天定点对ICU患者进行调查, ICU护士每天定点填写ICU患者日志, 发现医院感染患者由临床医师填写医院感染报告卡, 专职人员填写调查表, 每天将资料汇总。

2结果

2.1 医院感染率

入住外科ICU患者190例, 住在ICU患者总日数为1 777d, 其发生医院感染34例、46例次, 医院感染率17.89%、感染例次率24.21%、日例次感染率2.59‰.

2.2 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

见表1。

2.3 致病菌情况

医院感染46例次中, 共检出9种44株病原菌, 送检率为95.65%。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产气肠杆菌7株、真菌6株、表皮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各2株、阴沟肠杆菌和大肠杆菌及聚团肠杆菌各1株。ICU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占63.64%。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占36.36%, 且耐药率高, 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8.18%, 真菌感染也呈上升趋势, 占13.64%。本调查结果与国内有关报道基本相同[2]。

3外科ICU医院感染相关因素

3.1 ICU病室内环境污染

ICU护理人员缺编致使陪护人员多;人员流动量大, 陪护、探视及医务人员更衣更鞋不规范;工友卫生洁具不能认真做到一床一巾;房间体积大;开窗过小、空气流通不畅;紫外线空气消毒的循环风量不达标, 再加上多种危重患者同住于一大室内, 特殊感染患者不能及时住隔离间进行隔离及分组护理, 为发生交叉感染的主要感染源。

3.2 手卫生依从性差

医务人员手卫生指征执行不严, 致使手成为各种病原菌传递的媒介, 引起交叉感染。

3.3 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执行不严格

ICU各种侵入性操作较多, 如操作不规范, 无菌技术操作不严格等都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各种管道如呼吸机、雾化器等消毒不彻底, 从而增加感染机会。

3.4 侵入性操作

外科ICU大多为脑外患者, 病情危重。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各种侵入性操作破坏了正常的防御功能, 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本次监测结果显示:下呼吸道感染占首位, ICU气管切开和呼吸机辅助呼吸发生的下呼吸道感染占总下呼吸道感染的64.10%。

3.5 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

由于患者病情危重, 抗菌药物使用起点高, 用药疗程过长, 造成体内微生态失衡, 从而引发真菌感染和耐药菌的产生。本次调查中真菌检出率达13.64%。

4控制措施

4.1 加强ICU病区管理

严格陪护探视制度、控制入室人员, 实行无陪管理、进出病区严格更衣换鞋、病室窗户进行扩窗改造、隔离间充分利用, 感染患者隔离治疗, 室内卫生湿式清扫、卫生洁具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拖把分区使用, 病室内每天定时开窗通风、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按房间体积配置, 进行24h动态连续消毒, 定期清洁消毒机滤网确保空气消毒效果、中央空调定期维护, 防止室内空气污染而造成医院感染发生。

4.2 严格手卫生制度

为严防医务人员手成为交叉感染的传播媒介, 我院将手卫生作为2008年全院各级各类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的重要内容。在ICU每张床头和治疗车上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便于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并将手卫生做为本年度医务人员技术操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从而使手卫生方法和指征得到良好掌握, 大大提高了手卫生质量。

4.3 加强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对ICU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消毒后的氧气湿化瓶及各种管道等进行细菌学监测, 对不达标者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反馈, 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监测, 直至达到标准要求, 为患者提供安全诊疗环境。

4.4 对侵入性操作者早期实施干预护理

对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和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加强口腔护理;保持人工气道通畅和清洁;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呼吸机管道定期更换消毒, 管道消毒由消供科统一消毒处理, 确保消毒效果;及时清除呼吸机冷凝水, 防止倒流;雾化罐每天更换并消毒, 同时更换雾化液;严格掌握导尿和留置导尿的适应证, 严格无菌操作;保持集尿系统的密闭, 每天做好尿道口的护理, 保持引流通畅和集尿系统低于膀胱水平, 防止尿液逆流;做好动静脉导管的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 保持导管插管部位局部干燥, 如敷料被分泌物污染、潮湿或完整性受到破坏应立即更换[3]。

4.5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针对我院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比例大, 围手术期用药不规范等现象, 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分线管理制度”, 实行临床药师查房制度, 对临床用药进行督导检查, 指导合理用药, 并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纳入质量和综合管理考核体系, 每月抽查各科30%病历进行考评, 考评结果与经济责任制挂钩并全院通报,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大大提高, 有效的防止了二重感染和耐药菌的产生。

4.6 定期考核及时反馈

认真制定“ICU医院感染考核标准”, 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对其进行考核,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监控, 通过不断的监督、检查、指导, 实现ICU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总之, 对外科ICU开展目标性监测1年来, 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和ICU全体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 使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和措施得以正确实施, 各种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医院感染率逐步降低, 由2008年上半年20.41%降至下半年的15.22%, 杜绝了医院感染的暴发, 确保了医疗质量, 做到了安全医疗。

参考文献

[1]任南, 文细毛, 龚瑞娥, 等.医院感染监测方法与技术[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96-104.

[2]李双玲, 王东信, 吴新民, 等.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和相关死亡危险因素[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 (5) :503-507.

icu目标性监测汇总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ICU自2011 年6 月~ 2011 年12 月共收治120 例患者。其中需要镇静的100例, 男68例, 女32例; 年龄40 ~ 85岁。气管插管不耐受, 影响呼吸机辅助呼吸(产生人机对抗) 62例; 烦躁、焦虑的患者(不断的护理操作、室内声光、监护设备的干扰、环境陌生等影响) 38例。

1.2 镇静药使用方法及途径

1.2.1 咪唑安定: 咪唑安定为短效水溶剂, 具有抗焦虑、顺行性遗忘作用, 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小, 可以间断静脉推注[2]。从小剂量开始2~ 5 m g在20~ 25 s内推入, 观察2~ 5 m in后,再间断给药至满意的镇静深度。持续静脉速度为0.04 ~ 0.2m g /(kg.h), 为保证剂量的可靠性, 用微量泵持续泵入。

1.2.2 丙泊酚: 丙泊酚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镇静药, 特点是起效快, 作用时间短, 撤药后迅速清醒, 且镇静深度呈剂量依赖性易控制[2]。用丙泊酚原液0.5~ 4.0 m g / ( kg. h) 首剂给予负荷剂量1~ 3 m g /kg 以尽快达到镇静目标。根据个体化原则采用持续或间断静脉泵入给药。

1.3 镇静状态的评估

采用Ram say评分结果: 分数描述例数①患者焦虑、躁动不安8;②患者配合, 有定向力、安静40;③患者对指令有反应42;④嗜睡, 对轻叩眉间或大声听觉刺激反应敏捷7;⑤嗜睡, 对轻叩眉间或大声听觉刺激反应迟钝3;⑥嗜睡, 无任何反应0。

1.4 各器官功能的监護

1.4.1 呼吸功能 镇静患者的呼吸道纤毛运动消失, 肺的自洁能力降低, 肺部分泌物不能排出,且ICU 患者大多为呼吸道暴露患者(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从而增加了呼吸道阻塞和肺部感染的机会。因此, 加强呼吸道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很重要, 及时吸痰,加强气道湿化,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温湿度适宜, 定时翻身叩背, 防治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另外镇静不足时, 患者可出现呼吸浅促、潮气量减少、氧饱和度降低等; 镇静过深时, 患者可能表现为呼吸频率减慢、幅度减小、缺氧和(或) 二氧化碳蓄积等, 所以用药后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异常反应, 及时处理。

1.4.2 循环功能 镇静不足时, 患者可表现为血压高、心率快,此时不要盲目给予药物降低血压或减慢心率, 应结合临床综合评估, 充分镇痛, 适当镇静, 并酌情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严密监测血压(有创血压或无创血压) 、中心静脉压、心率和心电节律, 尤其给予负荷剂量时, 应根据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调整给药速度, 并适当进行液体复苏治疗, 力求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 必要时应给予血管活性药物。

1.4.3肌肉功能 丙泊酚可减少脑血流, 降低颅内压( ICP), 降低脑氧代谢率( CMRO2 ), 长时间镇静治疗可影响神经功能的观察和评估, 应坚持每天唤醒以评估神经肌肉系统功能。

1.4.4消化功能 胃肠黏膜损伤是非甾体抗炎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可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和消化道溃疡, 严重者可致穿孔或出血。非甾体抗炎药还具有可逆性肝损害作用, 特别是对肝功能衰竭或营养不良造成的谷胱甘肽储备枯竭的患者易产生肝毒性。

1.4.5代谢功能 丙泊酚以脂肪乳剂为载体, 长时间或大剂量应用时应监测血三酰甘油水平, 并根据丙泊酚用量相应减少营养支持中的脂肪乳剂供给量。丙泊酚输注综合征表现为进展性心脏衰竭、心动过速、横纹肌融解、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立即停药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同时加强对症支持。

1.4.6肾脏功能 镇静药可引起尿潴留。所以应用镇静药后注意严密观察尿量情况。

1.4.7皮肤情况 皮脂腺萎缩的老年患者, 皮肤干燥容易出现瘙痒。应注意皮肤卫生, 避免搔抓摩擦、强烈刺激性外用药、强碱性肥皂等不良刺激。对于轻度瘙痒, 给予适当的皮肤护理, 重者可选择局部用药。

1.5 每日唤醒

每日唤醒可明显减少机械通气及ICU 留治时间, 还可以减少镇静药物的用量和住院总费用。一般可在每日清晨暂时停止镇静药物, 使得晨间交班时可以唤醒患者, 观察其神志及感觉运动变化, 并帮助其咳嗽和活动肢体, 部分患者可以给予试脱呼吸机, 予氧气吸入治疗。

2 小结

咪达唑仑和异丙酚是应用于ICU 重症患者镇静的理想药物,安全可靠,但各有其最佳应用条件,咪达唑仑多适用于心血管功能较差或不全,需长期镇静的患者,丙泊酚多适用于心血管功能相对良好,镇静时间短的患者,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甚至可以考虑联合用药,做好监护工作。

参考文献:

[1] 赵剑斌, 叶建亮. 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对ICU 病人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 2010,38(10):752-754

ICU医院感染目标监测方案 第5篇

一、监测目的

1、感染率的监测;

2、发现医院感染流行和暴发;

3、减少导管留置和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4、评价控制效果。

二、监测对象

监测对象:住进ICU超过48小时的患者;从 ICU转出到其他病房后,48小时内确定的感染仍属ICU感染。

三、监测内容

ICU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与普通病房的监测方法相同。由于患者侵袭性操作增多,留置导管引起相关的感染也增多,因此重点应加强导管相关感染的监测。包括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VAP)、中心静脉相关血流感染(CR-BSI)、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监测。

四、监测方法

(一)前期准备工作

1、监测开始前将项目的意义和方法与微生物室及ICU病室主任说明,取得支持和配合。

2、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1)对参与项目监测ICU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掌握导管相关感染的定义标准;严格掌握使用导管的适应症、置管部位、正确的置管和置管后的护理。

(2)确保ICU护理人员适当的水平,以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二)监测方法

1、监测时间:1个或多个成人ICU被选择为监测对象后,监测时间根据省医院感染质量中心的安排和要求监测。所有被选择的患者为在这个月开始和这个月每日新进入ICU的患者,医院感染部位的监测为身体所有部位。

2、感染病例发现的方法:同医院感染发病率调查方法。感控专职护士应持续观察每一个被调查的ICU患者(患者转出ICU后,继续跟踪调查48小时);查看医生病程记录、检验报告单、护理记录、体温单等,向医生、护士了解患者情况等。重点需关注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导尿管和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如患者出现中心静脉插管局部疼痛,不明原因的发热,或其他提示发生局部或血流感染的迹象,这时应该去掉敷料,检查插管部位;观察尿的颜色、澄明度以及痰的性状、颜色和量。通过以上各项指征、实验室报告等确定相关部位的感染诊断。患者发生感染时填写“ICU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表”,见表-1。

“ICU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表”的填写说明: 要求登记调查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

3、ICU日志填写:由ICU护士或感控专职护士填写“ICU患者日常记录”情况(见表-2),每日8AM或每夜12时填写,避免遗漏。每日登记进入ICU新住进患者数;每日住在ICU患者人数;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尿道插管人数;这个月的第1日和下个月的第1日在ICU的患者数。“新住进患者数”指当日新住进ICU的患者人数;“住在患者人数”指当日住在ICU的患者人数,包括新住进和已住进ICU的患者人数;“中心静脉插管人数”指当日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的人数。

4、ICU月总结:根据“ICU患者日常记录”形成“ICU月总结”,它可提供处在某种危险因素(即ICU)的人群资料,在计算各种率时使用。由感控专职护士进行ICU月总结。

五、监测数据统计

(一)感染率的计算

感染率的表达方式有2种,即病例感染率和患者日感染率。

病例(例次)感染率=医院感染患者人数(感染例次数)× 100%

同期住在ICU的患者总数患者日感染率(例次)=医院感染患者人数(感染例次数)× 1000‰

同期住在ICU的患者日数

(二)各类导管相关感染率的计算

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 使用呼吸机患者中肺部感染人数× 1000‰

同期患者使用呼吸机患者日数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中心静脉插管患者中血流感染人数×

同期患者中心静脉插管日数1000‰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率=尿道插管患者中尿路感染人数× 1000‰

同期患者尿道插管日数

(三)导管使用率的计算 呼吸机使用率=使用呼吸机日数

患者住院日数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日数

患者住院日数导尿管使用率=使用导尿管日数

患者住院日数

六、数据的整理、分析、比较及反馈

监测时间暂定一年

icu目标性监测汇总 第6篇

一、监测目的:通过监测了解医院感染发病率、危险因素,为采取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评价感染控制措施的效果,持续改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及时控制有效医院感染的发生。

二、监测对象:对2012年全年住进ICU进行观察、诊断和治疗的侵入性置管的患者,开展气管置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导尿管相关性相关性的医院感染监测。

三、监测方法:由综合ICU经过培训的临床医生监控员前瞻性收集监测数据,每月汇总统计,每季度汇总上报感染管理科。

四、监测内容:

(一)置管发病率监测:

(二)计算方法:

1、泌尿道插管相关性感染率=尿道插管病人中泌尿道感染人数(分子)/病人尿道插管总日数(分母)×1000‰

2、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动静脉插管病人中血流感染人数(分子)/病人动静脉插管总日数(分母)×1000‰

3、气管插管相关肺炎感染率=感染病例数(分子)/病人置管总日数(分母)×1000‰

4、置管率%=(置管病例数/住院人数)×100%;

5、平均置管天数=(总置管天数/置管病例数);

6、请按月统计,每季上报。上报前科主任或专业组长审核签字。

五、监测结果:综合ICU开放床位共10张

1.气管插管感染发病率: 2012年全年综合ICU 住院人数258人 气管插管病人共121人,置管率46.8%,总置管天数742天,平均置管天数6天,感染病例34例,感染发病率为45.82‰。

2.导尿管插管感染发病率: 2012年全年综合ICU 住院人数258人 导尿插管病人共210人,置管率81.39%,总置管天数1893天,平均置管天数9天,感染病例5例,感染发病率为2.6‰。

3.深静脉置管感染发病率:2012年全年综合ICU 住院人数258人,深静脉插管病人共150人,置管率58.1%,总置管天数920天,平均置管天数6天,感染病例2例,感染发病率为2.1‰。

六、结果分析:

本季度ICU病房气管置管感染的发病率较高,仍然以呼吸机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发病率为45.82‰,病原菌主要有肺炎克雷伯杆菌、白色假丝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发病率高主要原因如下:

1、ICU病人多为危重病人,侵袭性操作多(气管插管、导尿管插管、深静脉插管),有基础病,均为感染易感人群。

2、医务人员进行气管插管、导尿管插管、深静脉插管(术前)是否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是否做到外科洗手,护理是否到位,多重耐药菌是交叉传播的,从医务人员到保洁保洁人员手卫生做的是否到位;吸痰及护理是否做到无菌操作。置管时间长也是感染的因素;使用抗生素时间长也是造成耐药菌感染原因之一。

3、ICU布局不合理,应有生活辅助区,治疗区,应有医务人员、病人和污物通道,治疗区应有几个隔离单间,专门给多重耐药菌病人进行隔离,但我院在大病房进行床旁隔离,在护理人员少的情况下造成交叉感染,再加上病房通风效果差;已造成感染。

4、保洁人员少,而且勤换,刚熟悉工作又换人,对物体表面、床单元的消毒擦拭不到位,隔离病人未做到严格隔离,加上手卫生做不好均为造成感染。

八、整改措施:

ICU试题汇总 第7篇

1、关于医院感染,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C)

A 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B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 C 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D 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2、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

(A)

22A ≤10cfu/cm B ≤5cfu/cm C ≤15cfu/cm D ≤ 28cfu/cm

3、近距离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哪种口罩?(D)A 纱布口罩 B 一次性医用口罩 C 外科口罩 D 医用防护口罩

4、MRSA肺部感染者如不能单间放置最好与下列哪类病人同室安置?(D)A 昏迷患者 B 气管切开患者 C 开放性创口患者

D MRSA尿路感染患者

5、飞沫传播是一种近距离传播,近距离是(A)A 1米以内 B 1.2米以内

C 1.5米以内 D 2米以内

6、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A)A 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 B 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口 C 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 D 隔离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

7、感染性疾病科不同种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应分室安置;每间病室不应超过 B 人

A 3人 B 4人 C 2 人 D 5人

8、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医院应根据疾病的,结合本院的 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B)A 传染源 B 传播途径 C 易感人群 D 流行趋势

9、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简称为(A)A PDR-AB B PDR-PA C VRE D ESBLs

E MSSA

10、输血相关感染不多见于(B)A 病毒性肝炎 B 肺炎 C 巨细胞病毒感染 D 艾滋病

11、发生医院内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诱因是(B)A 长期卧床 B 留置导尿管 C 膀胱冲洗 D 膀胱内注射

12、医院应对感染高风险部门的空气净化效果定期进行监测,频次为(C)A 每周 B 每月 C 每季度 D 每年

13、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 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 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

部位转到清洁 部位实施操作时(B)A 不用实施手卫生 B 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C 没必要实施手卫生 D 以上都不对

14、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D)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

15、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C)A 随便进行清洁和消毒

B 不用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C 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D 没必要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16、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C)A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适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上医院

B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范围不包括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C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遵循属地管理、分级报告的原则

D 卫生部负责全国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的管理工作

17、发生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应当多少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A)A 12小时 B 24小时 C 48小时

D 立即

18、医院应对感染高风险部门的空气净化效果定期进行监测,频次为(C)

A 每周 B 每月 C 每季度 D 每年

19、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易挥发的消毒剂应多长时间监测有效浓度(B)A 每周 B 每天 C 每8小时 D每4小时 20、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处理正确的是哪一项?(C)A 使用单层专用包装袋,及时密封 B 置于专用容器内,及时密封

C 使用双层专用包装物,及时密封 D 装于黄色塑料袋内,扎紧袋口

21、发生医院内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诱因是(B)A 长期卧床 B 留置导尿管

C 膀胱冲洗 D 膀胱内注射

22、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A 不必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B 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C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 D 减少或者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23、某急性心梗病人行心电监护时,ECG显示QRS振幅低,原因可能是(C)A.肌电干扰 B电磁干扰 C两 个电极之一正好放在了梗死的部位的体表投影区 D线路连接不良

24、关于抢救药品及设备的管理,哪项错误(D)A专人管理 B定品种数量

C定期检查

D外借时一定要登记

25、呼吸机应用时出现高压报警的常见原因(B)A呼吸机管路脱落 B呼吸道分泌物过多 C高压报警上限设置过高 D气管导管的气囊漏气

26、关于多功能监护系统的使用与维护的说法错误的是(D)A保持电压220V,减少与高功率电器一起使用 B解除血压袖带时,应停止测量 C导线勿折叠,受压

D停止监护时,先断开电源,再关闭设备

27、下列关于呼吸机使用与维护说法错误的是(D)A加温湿化器中应保持正常量蒸馏水 B定期充电,定期检修 C冷凝水及时倾倒 D工作3000小时或1年后,无需保养

28、关于降温毯使用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A使用时,保持与墙面距离10cm以上 B使用带有地线的电源插座 C毯面可直接 接触患者皮肤 D避免与高功率电器一起使用

29、关于血气分析仪的使用与保养正确的是(C)A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取出未用完的分析包 B不用时,可以关闭血气分析仪 C昼夜开机,断电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 D仪器触摸屏表明可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30、除颤仪的使用与保养错误的是(D)A定人管理、定位放置 B专人每天检查,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 C定期保养,每周清洁一次并记录 D长期不用时可收起放储藏室

31、电击除颤的并发症是(A)

A.心律失常、心肌损伤、急性肺水肿或心脏扩大、栓塞、皮肤灼伤 B.高血压、栓塞、皮肤灼伤 C.急性肺水肿或心脏扩大 D.栓塞、心律失常、心肌损伤 E.皮肤损伤、急性肺水肿或心脏扩大

32、使用简易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呼吸球囊容积为1800ml时,达到潮气量400~600ml须(D)A.挤压皮球1/4体积,时间1s以上 B.挤压皮球1/2体积,时间3s以上 C.挤压皮球1/4体积,时间2s以上 D.挤压皮球1/3体积,时间1s以上 E.挤压皮球1/4体积,时间3s以上

3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有(A)A.革兰阴性杆菌 B.革兰阳性杆菌 C.真菌 D.衣原体 E.支原体

34、ARDS重症者应给予(A)A..呼气末正压通气 B.持续低流量给氧 C.间歇给氧 D.高浓度给氧 E.中浓度给氧

35、气管切开患者,每日呼吸道多蒸发的水分约(B)A.500ml B.1000ml C.1500ml D.2000ml

E.2500ml

36、气管内插管多长时间查血气分析,根据结果调节呼吸机参数(C)A.插管后立即查

B.插管1h

C.插管30min D.插管2 h E.插管20min

37、采取非同步电复律的治疗措施时,为求争取抢救时间一次除颤成功,给予多大能量最合适(B)A.50-100J B.200-300J C.300-500J D.800J E.1000J

38、使用呼吸机时,通气量不足时患者的表现是(D)A.昏迷 B.抽搐 C.皮肤发红干燥 D.浅静脉充盈消失 E.呼吸音消失

39、下列通气模式中属于呼吸机完全做功的是(B)

A.A/CV B.CMV C.SIMV D.PSV E.BIPAP 40、肾上腺素首选用于(C)A.颅内高压 B.急性中毒 C.心脏停搏和无脉点电活动 D.肾衰竭

E.肝衰竭 二 多选题

1、医院感染是指(ABCD)A 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B 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C 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D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E 婴幼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

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ABCD)A、开放的气道、B、呼吸机使用及时间、制酸剂的应用、C、基础疾病、病房环境卫生、D、无菌操作技术等

3、某病区住院病人1周内出现6例MRSA感染病例,经调查病人均为

院内感染,以下哪些可能是传播途径 ?(ABD)

A 医务人员手 B 呼吸机管道 C 食物 D病室内 抹布

4、医务人员发生感染性职业暴露,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ABCD)A、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B、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使损伤处的血液流出,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C、75%乙醇或者安尔碘等进行消毒,并用防水敷料覆盖D、被损伤的黏膜,应当反复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5、感染途径是病原微生物从感染源传播到新宿主的方式包括哪几种?(ABCDE)A 接触传播 B飞沫传播子 C空气传播 D消化道传播 E昆虫媒介传播

6、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隔离要求医务人员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AB)

A 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B 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C 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穿工作衣裤→戴医用防护口罩→戴帽子→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D 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 戴护目镜/防护面罩→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7、血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标准:(ABCDE)A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蜂窝组织炎的表现)。B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并除外理化因素所致。

C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无其它原因可解释。D导管尖端培养和/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

8.采血气分析标本时,哪些情况应让患者休息 30min 后再采血,以免影响检查结果。(BDE)A.睡醒十分钟之内

B.进餐后

C.输液拔针后 D.洗澡后 E.运动后 9.给患者进行电除颤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D)

A.除颤时远离水及导电材料

B.除颤时电极板应远离医疗器械至少 1.5cm 以上 C.放置电极板部位应避开瘢痕、伤口。

D.用酒精清洁并擦干除颤部位皮肤 E.手持电极板时,两极不能相 10.下列哪些情况会影响血氧饱和度的监测(ABCDE)A.涂抹指甲油 B.贫血 C.体温过低 D.偏瘫 E.使用血管收缩药物 三 判断题

1、医院发生疑似或者确认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

2、保护性隔离措施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它病人、医

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 而采取的 措施(√);

3、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

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4、重大传染病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应由专人收集、双层包装,包装袋应特别注明是高度感染性废物。(√)

5、医务人员进行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要求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6、感染源是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或场所。(√)

7、新生儿鹅口疮不属于医院感染。(×)

8、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不属于医院感染。(√)

9、手皮肤消毒方法: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10-15秒钟,流动水洗手(√)。

icu目标性监测汇总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2年所有入住重症医学科的危重患者, 这三年患者总数、年龄、性别及呼吸机、尿管、中心静脉导管使用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 见表1、2。

1.2 方法

我院2010年12月开始实行ICU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气管导管、深静脉插管、尿管”三管监测) , 对2010年至2012年所有入住ICU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对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 3.1《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医学统计学》统计软件包处理, 患者住ICU时间及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时间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10年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为31.962%, 导尿管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为9.08%, 中心静脉插管相关血液感染率为1.362%;2011年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为16.632%, 导尿管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为2.897%, 中心静脉插管相关血液感染率为1.533%;2012年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为12.32%, 导尿管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为3.576%, 中心静脉插管相关血液感染率为0.531%。

2.2三年医院感染发生率两两比较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0年和2011、2012年比较, 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及导尿管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1年和2012年比较, 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及导尿管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 (P>0.05)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心静脉插管相关血液感染率 (P>0.05)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1]。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场所以及细菌高度耐药区域, 而ICU之所以成为感染的高发区域是因为该科室的收治对象往往是存在着机体抵抗力低下和严重营养不良等患者, 同时再加上诸多有创性操作、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应用等, 所以ICU出现医院感染的概率就大为提高 (约为其他科室的3~4倍[2]) 。

我院2010年12月开始实行ICU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监测内容为“气管导管、深静脉插管、尿管”三管监测。设计有专门的三管监测表格, 有专职护士进行三管监测的记录, 医院感染的诊断由医疗组长确诊。监测护士在每日监测的过程中怀疑有感染发生时, 须立即告知主管医师或医疗组长, 责任医师知情后则应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 以确定是否发生医院感染。一旦医院感染确诊后, 医疗组长应告知所有ICU工作人员 (包括护工) , 并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 及作出相应的院感控制措施。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保障患者安全, 提高医疗质量以及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 依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有关国家的法律法规[3], 并结合我科的具体情况, 我科制定了以下感控措施: (1)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改进可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4], 所以要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制订并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 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不断加强手卫生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 增强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 掌握手卫生知识。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2) 进行有创操作前一定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尽量避免留置导管。留置导管后要每日评估其导管留置的必要性, 尽早撤除导管。 (3) 合理使用抗生素。 (4) 根据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预防感染标准操作规程。 (5) 不断加强所有ICU工作人员 (包括护工) 的医院感染知识学习, 不定期抽查及考试。

ICU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以下呼吸道为主, 其次为泌尿道[5]。本文回顾性调查分析了我院ICU 2010-2012年医院感染情况, 从中可看出我科2010年12月开始实行ICU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后, 同时也采取了多方面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后, 以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为代表的ICU最常见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有明显的下降, 从而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及患者的医疗费用。我科因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率低, 中心静脉插管相关血液感染率亦很低, 因而这三年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

医院感染控制是一项需要长抓不懈的工作, 其工作的实施与每一位医务人员都息息相关, 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 [J].中华医学杂志, 2001, 81 (5) :314-320.

[2]谭玲玲, 雷莉萍, 雷欢梅.加强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影响分析[J].新医学学刊, 2008, 5 (5) :813-8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N].2006, 7, 6.

[4]程莉莉, 张秀月, 臧彬, 等.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干预对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 (15) :115.

ICU医院感染目标性检测方案 第9篇

一、监测目的

1、监测ICU患者医院感染率。

2、发现医院感染流行和暴发。

3、减少导管留置和器械相关感染的发生。

4、评价控制效果。

二、器械相关感染定义

1、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前48小时内使用过呼吸机,有全身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并有胸部X线及实验室检查依据,或临床医生诊断的肺部感染。

2、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感染前48小时内使用过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有感染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寒战和(或)低血压等),血培养至少获得1个阳性的结果,导管半定量细菌培养阳性(>15CFU/导管尖段5CM)或导管定量培养阳性(>103CFU/导管段),并且与外周静脉血中分离出的病原菌种类和抗菌谱相同,除血管内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血液感染源。

3、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近期内留置导尿管史(通常为7天内),有或无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数≥104CFU/ML,革兰阴性杆菌数≥105CFU/ML。

三、监测方法和内容

1、监测对象:被监测的病人必须是入住ICU 48小时后进行观察、诊断和治疗的病人。与ICU感染率计算有关的感染必须是发生在ICU,即病人住进ICU的时间≥48小时,患者转出ICU到其他病房后48小时以内发生的感染仍属于ICU感染。该感染日期为转出ICU的日期,记录转出当月感染数。

2、监测部位:监测的重点部位是由侵袭性操作所引起的响应的泌尿道感染、血液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3、调查登记方法:

ICU医生每天对已住进ICU和此期间新进入ICU的所有患者进行调查,观察每个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有医院感染者由医生填写“ICU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对疑似医院感染难以确诊者,应通知医院感染管理科。

ICU日志填写:由ICU护士填写ICU患者日志,每日8AM或每夜12时填写,避免遗漏。每日登记进入ICU新住进患者数;每日住进ICU患者数;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尿道插管患者数,上月末日住ICU患者数;上月末日住ICU患者数指上月最后一日末移除ICU的患者数。新住进患者数是指当日新住进ICU的患者人数;住在患者数指当日住在ICU的患者人数,包括新住进和已住进ICU的患者人数;中心静脉插管患者数、导尿管插管患者数和使用呼吸机患者数指当日使用该器械的患者数。

四、资料分析

ICU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监测主要是分析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各类危险因素如留置导尿管、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等相关的医院感染的发病率。计算指标及方法为:

1、感染率及调整感染率的计算

感染率的表达方式2种,即病例(例次)感染率及患者日感染率。病例(例次)感染率=

医院感染患者人数(感染例次数)同期住在ICU的患者总数 ×100% 患者日(例次)感染率=

医院感染患者人数(感染例次数)同期住在ICU的患者总数×1000‰

平均病情严重程度(分)=

每周根据临床病情分类标准评定的患者总分值每周参加评定的ICU患者总数患者日(例次)感染率平均病情严重程度

调整日(例次)医院感染率=

2、器械相关感染率的计算 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率=

使用呼吸机患者中肺炎人数同期患者使用呼吸机患者日数×1000‰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

中心静脉插管患者中血流感染人数同期患者中心静脉插管日数×1000‰

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

3、器械使用率的计算 呼吸机使用率=

尿道插管患者中泌尿道感染人数同期患者尿管插管日数×1000‰

使用呼吸机日数患者住院日数

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

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日数患者住院日数

导尿管使用率= 使用导尿管日数患者住院日数

五、“临床病情等级”评定

每月分4次(每周一次),对当时住在ICU的病人按“ICU监测病人临床病情分类标准值”进行病情评定。在每次评定后记录各等级(A、B、C、D及E级)的病人数。在评定时按当时病人的病情进行评定,与过去的情况以及将来要出现的情况无关。有相同诊断的病人,可能不属于同一临床分类级别。为了方便定为每周进行评定。

六、监测资料的总结报告及反馈

在计算出各种医院感染发病率后,应及时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向ICU反馈,并向医院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医院感染的暴发。

3、根据ICU病人日志形成“ICU月总结”,它可提供处在某种危险因素(及ICU)的人群资料,在计算各种率时使用。包括:

“本月1日ICU病人数”指监测本月的第一天已住在ICU病人数,即上月末转出ICU的病人数。

“本月新住进病人数”指在本月新住进ICU的病人数。

“本月ICU病人天数”指本月住在ICU的病人住在ICU总天数。“本月留置导尿管病人天数”、“本月动静脉插管病人天数”和“使用呼吸机病人天数”指本月应用该器械的病人住ICU天数。

相关文章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精选13篇)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第1篇清涧分部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理科实验操作、体育考试安全工作预案为...

1
2025-09-19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精选9篇)2024国培总结 第1篇2017教师国培学习总结当今社会,教事业迅猛发展,各类培训数不胜数,而“国培”对于我们教育发...

1
2025-09-19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精选5篇)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第1篇2018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

1
2025-09-19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精选6篇)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1篇2017年崇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一...

1
2025-09-19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3篇)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第1篇2010—2011学年下学期六年级...

1
2025-09-19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精选12篇)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第1篇2011公考备考:《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2011-0...

1
2025-09-19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精选4篇)以案促改主持词 第1篇主持词同志们:根据市委要求,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局开展案件剖析做好以案促改工作动...

1
2025-09-19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精选5篇)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第1篇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心情。人活得累,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以下是...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