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蜻蜓评课稿范文(精选14篇)
红蜻蜓评课稿 第1篇
《红蜻蜓》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童年是一首歌,一首幸福快乐的歌,它给我们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与童年有关。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课《环球采风》中的歌曲《红蜻蜓》。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课:
一、教材分析
《红蜻蜓》是一首著名的日本儿童歌曲,由作曲家山田耕作,根据日本诗人三木露风回忆童年情景的诗作谱而成。歌曲为四三拍,一段体结构,共八小节,短小精炼。两声部和声色彩非常浓厚。全曲虽然短小,但曲调自然流畅,感情真挚,具有梦幻般的意境。抒发了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1924年歌曲问世后,不仅在日本广为传唱,还被改编为管弦乐曲等各种形式,流传到其他国家,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和学生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换气记号,运用均匀的气息演唱《红蜻蜓》。
2、画出歌曲的旋律线,根据旋律线的起伏变化力度投入地演唱歌曲。
3、了解一些日本的代表音乐作品。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是:低声部的准确和谐。
三、教学理念
我的教学理念是:通过教学及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
四、教学过程
为了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遵循音乐教学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谈话导入,感受意境美
这节课在上课前,我用二战历史作为导语,目的是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接着,为了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我播放了本节课的学习歌曲《红蜻蜓》,把孩子们带入到美好的音乐意境中。通过听歌曲,学生对歌曲有了一个初步印象,然后,我让孩子们说一说歌曲的大致内容,这样做在于勾起学生对童年的回忆。再次,对于歌曲的出处向学生做了简单介绍,让学生在音乐审美的过程中同时获得一些音乐常识,达到开阔视野的目的。
2、循序渐进,感受旋律美
在听完歌曲之后,首先让学生读歌词,先让轻声的自由读,然后让学
生拍着节拍根据三拍子的特点有节奏的.读,记住歌词,掌握节奏。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随着琴演唱歌曲第一声部的旋律,达到基本熟练之后,让学生学唱歌词,教师做相应的纠正。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旋律的走向画出旋律线,根据旋律线的起伏变化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唱词的过程中,我提示学生:一、三段歌词中“红蜻蜓”、“红蜻蜓呀”和第三段中“竹杆尖上”这三处的演唱。(范唱)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牢固掌握歌曲主旋律,突破教学重点】
3、艺术处理,实现和声美
合唱教学不是两个声部的简单拼凑,而是让学生唱出它的和谐美。对于四年级的孩子要让他们做到两声部音色的统一,力度的均衡及声部的和谐,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这样的方法练习,解决突破难点:
(1)聆听低声部旋律,教师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
(2)采用灵活多变的演唱形式让学生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唱准自己声部的同时学会倾听对方声部。
(3)师生合作,共同完成合唱。
【以上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学会互相倾听、合作交流。】
4、扩展视野,陶冶情操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注重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情操。因此,我在最后,设计让学生听一听日本的其他歌曲,说说自己喜爱的童年歌曲这个环节。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之情,同时教育孩子们要珍惜童年时光,不要虚度光阴,让童年的美好记忆永远珍藏在我们心中”。结束愉快的音乐课。
总之,在这节课中,我力求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配合,共同体验,表现和享受合唱的和谐之美,通过由浅入深的递进教学,降低难点,不断突破,完成了教学目标,激发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获得审美态度和价值观。
以上是我的说课设计,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红蜻蜓评课稿 第2篇
太平第二小学
张文
红蜻蜓摘取中国质量领域最高奖项 第3篇
中国质量领域最高奖项的“2009年全国质量奖”, 日前被浙江温州红蜻蜓鞋业收入囊中。据悉, 红蜻蜓鞋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皮革行业和浙江省今年唯一获此殊荣企业。
据介绍, “全国质量奖”是中国质量领域的最高奖项, 是由中国质量协会参照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评选模式组织进行评选的一项与国际接轨的重大奖项, 只授予中国范围内取得卓越绩效并在质量、经济、社会效益等成绩显著的杰出企业。中国质量协会秘书长戚维明表示, “红蜻蜓”此次荣膺“全国质量奖”, 可谓当之无愧。“该企业深入推进卓越绩效体系建设以来, 为中国民营企业作出了榜样。”红蜻蜓集团董事长钱金波表示, 他们将继续深化卓越绩效模式, 为企业成功上市做好准备。
红蜻蜓的秋思 第4篇
岸边的一大块河石上,一位诗人抱膝而坐,过眼的长发全拢向一边,厚厚的眼镜片把夕阳的光芒聚于一点,仿佛是他眼中发出的灼灼红光。秋风轻轻地翻着放在他身旁的一个本子。带走了里面一串串温婉凄美的句子,四处散播,把秋全融在了诗中。飞舞的红蜻蜓循着浓馥的诗行,偷偷潜到河边,摆着“丁”字伫立于涛人那穿着拖鞋的脚尖,红色的翅膀间或闪动。诗人把嘴张成发出“哦”的圆,张开双臂,又慢慢地合拢,他在捕捉那红蜻蜓——用翅膀扇起的灵感。匆匆地,他在本子上记下了一串美丽的句子——
红色的翅膀
把秋风扇起之后
又遣走了红色的夕阳
红色的蜻蜓还在飞舞,红色的叶子还在飘落,河石上的诗人还是分不出哪是蜻蜓,哪是落叶。上游传来一阵孩子的笑声,过了一会儿,一只、两只、三只……诗人在默默地数着:一共七只心形的红色小纸船,飘浮在红色的涟漪上,七只红蜻蜓在追逐着,总想搭上这些美丽的小红船,然而小船顽皮地跳跃着,总在努力地摆脱着红蜻蜓那本已触及自己身体的脚……金色凄美的秋,飘着一只红色的心,诗人从聚着红光的镜片中,寻出一枝红色的铅笔,在本子的扉页上,大大地涂了一个“愁”字。这就是秋天的心。
河对岸的草甸子上空,也有红蜻蜓在飞舞。牧童甩着鞭子,鞭影紧随前面灵异的蜻蜓。两只大黄狗对着滚圆肚子的黑水牛狂吠,一只母牛,一只牛犊,低着头,瞪着眼,用尖利的角抵着黄狗的叫声。狗围着牛来回地蹿动着吠叫着,两头牛也跟着转,终于渐渐地烦躁了,“初生牛犊不怕狗”,它们低着头对着狗的影子蹿了出去……红蜻蜓还在上空绕着圈子,欣赏着这场牛和狗之间的斗争,牧童追赶着红蜻蜓,牛和狗的斗争威胁着牧童。这是一个圈子,一个秋天的氛围下的圈子。
《红蜻蜓》教学反思 第5篇
《红蜻蜓》是人音版第五单元第三课,歌唱教学。这节课是让学生感受音乐,回味同年的美好。在设计本课我能够充分运用课程改革新理念设计如下教学环节:
一、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来设计组织教学;
二、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来设计歌曲的新授部分;
三、重视音乐技能,体现审美价值来进行歌曲处理;
四、完成带有二声部歌曲的教学内容。
《音乐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内容的几点提示”部分提出:演唱歌曲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歌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要重视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歌曲《红蜻蜓》的主旋律起伏较大,音域宽达十度,和声式的第二声部围绕主音“1”起伏不大,使歌曲的和声色彩非常浓厚。全曲虽短小,但曲调非常优美抒情,三段歌词却将美好童年的生动情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令人难以忘怀。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歌曲的曲调美和情景美,创设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和表现歌曲的艺术美。学生对这首歌曲的喜爱程度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他们审美感受力强,歌曲演唱优美动听,两个声部的配合协调。我想,这不仅是因为歌曲优美,更重要的是挖掘了歌曲的美,学生感受到了美,从而表现了歌曲的艺术美。
虽然学生能演唱好这首合唱歌曲,但是学生的合唱技能还需不断提高。合唱技能的学习是唱好一首歌曲的基础,节奏不稳、音准和声感不好、声音不美是不可能唱好一首歌的,也不可能很好地体验和领会到乐曲丰富的美感的。
合唱中声音不美,并且经常“跑调、乱节奏”,究其原因一般都是因为平时不注重合唱技能训练的结果。合唱是音准、节奏、声音、咬字吐字均要协调统一的声音艺术,合唱技能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今后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做到有计划、有方法地进行训练,不断提高合唱技能,让学生充分享受和表现合唱的艺术美。
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随音乐范唱用手为歌曲伴奏的活动让学生学习歌曲,此方法教学还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避免课上他们枯燥地视唱,使不认识音符、唱不准音高的同学们都能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在动手、动脑、听唱中轻松地完成了教学内容。
整个教学活动运用新的教学策略“主动学习,主动参与”,让学生有目的地多听,循序渐进地多唱,大胆互动中创造,正确地参与评价,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达到了审美教育的宗旨。
红蜻蜓作文 第6篇
一天,我在中午放学路上.看见了一只红蜻蜓,它停在了一片树叶上。我仔细的看了看它,它的.两只眼睛很大,里面有许多黑色的复眼,数也数不清,大概有两千多个吧。它的身体是红色的,漂亮极了。红蜻蜓的那对翅膀是透明的,显得那么灵巧,那么晶莹。虽然红蜻蜓非常美丽,但我们也不能捕捉它,因为红蜻蜓是益虫。过了一会儿,又飞来了一只和它一模一样的红蜻蜓,它也是那么美丽。这只红蜻蜓碰了碰刚才那只,好象在说:“那边有许多,我们去饱餐一顿吧!”然后它们像两个小姑娘一样愉快的飞走了。我发现它们确实在吃蚊子。蜻蜓和蚊子都是夏天出来,蜻蜓不正好消灭蚊子吗?看着蚊子一个个被消灭,我心想:蜻蜓和人类也是一对共栖动物,我门要保护蜻蜓,保护动物!
红蜻蜓教案 第7篇
人音版音乐教科书第八册
孟灵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唱歌曲。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通过二声部的演唱,进一步表达歌曲的意境。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日本儿童的生活与风土人情,以扩大我们的视野,并回忆聆听童年时唱过的歌。
教学难点:二声部歌曲的演唱以及第三段歌词中一、三、四乐句的演唱。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歌曲。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串铃和沙锤。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播放幻灯片,展示晚霞和蜻蜓的画面)A、播放独唱《红蜻蜓》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一段音乐,说一说,这段音乐带 给你怎样的感受?在音乐中你仿佛看到什么样的画面。
过渡:(迷人的晚霞,飞舞的红蜻蜓都勾起了我们对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B、对比聆听
(师)聆听合唱《红蜻蜓》
再来聆听一首歌曲,听一听这段音乐与前一首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新授歌曲
(师):我们把节奏誉为音乐的灵魂,而和声却是音乐的升华,正因为有了和声,音乐才更加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今天,就让我们在歌声中共同来感受一下和声的魅力。
1先请大家欣赏一段风光片猜一猜这首歌曲是哪个国家的歌曲,请你一边欣赏一边讨论,也可以把有特点的内容和同伴说一说。(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说,回答完问题发打击乐器)。
师;这是一首在日本广泛流传的歌曲,叫红蜻蜓。是作曲家山田耕笮 根据诗人三木露风的一首追忆童年时代的诗改编成的。
2完整的聆听一遍歌曲,说一说高声部和低声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歌曲是几拍子的。
3再来聆听的时候请有打击乐器的同学为歌曲伴奏,没有打击乐器的同学划拍子,或用拍手或拍腿的形式为乐曲伴奏。
4这么好听的歌曲作者仅用了五个音就把它完成了,请同学们找一找是哪五个音
A接下来我们就来唱一唱这五个音,先来听一听(教师 弹奏12356)B看着老师的手势,跟着琴,用LU音唱一遍。C不用琴唱一遍(唱三度音程13和35)
刚才我们这种和谐的分声部的演唱使我们的旋律更加的丰富,使我们的 歌声更加的动人。这节课我们就用这样的声音来演唱。5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首二声部的练习曲 2 3︱ 5 6 5 4 ︱ 3 2 1 – ‖ 1 7 1-︱1 2 3‖ ..A先分声部随琴演唱
B在长音上变化渐强,结尾的音渐弱。
6、二声部视唱(先分声部自学视唱,再合唱,要求声部音准,和谐,声音统一。)
A 用LU 音全体模唱高声部 B 分声部视唱曲谱 C 按照力度记号来演唱 D 合起来试一试 7 填唱歌词
(夜幕降临,作者看到了晚霞中的红蜻蜓,回想起童年时和蜻蜓追逐
嬉戏时的情景,童年时的往事也一幕幕浮现在眼前。1)请你们带着对童年时的怀念之情轻声的朗读一边歌词 2)填唱第一段歌词
3)填唱第二、三段歌词。(填唱前把第三段的红蜻蜓呀和竹竿尖上唱一遍)4)完整的演唱歌曲
5)一声部填唱第一段歌词,二声部填唱谱。6)两个声部同时唱第一段歌词。
欣赏歌曲乡间的小路,请会唱的同学跟着唱一唱.8小结:
红蜻蜓教案 第8篇
教学
目标:
1、聆听歌曲,感受情绪。用优美抒情的歌声演唱歌曲,抒发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2、通过歌曲《红蜻蜓》的 学习,从优美的曲调和歌词呈现的情景中感受合唱歌曲的艺术美。激发 学生 热爱 音乐 的感情。
3、二声部的合唱协调均衡,富有美感。教材分析:歌曲由日本作曲家山田耕筰采用诗人三木露风的一首回忆童年情景的诗谱写而成的。采用3/4拍、宫调式,全曲只有8小节,为上、下乐句构成的一
教
段体结构。歌曲的主旋律起伏较大,音域从“-”达十度,和声式的第二声部围绕主音“1”起伏不大,使歌曲的和声色彩非常浓厚。全曲虽短小,但曲调非常优美抒情,三段歌词却将美好童年的生动情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令人难以忘怀。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的红蜻蜓而引起的回忆,亲切而又深情地抒发了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体会声部间的相互配合,感受并表现和声的美。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 课件 等
教学过程:
一、学生听音乐拍手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樱花》
学生用“lu”模唱旋律。注意声音自然柔和。
师:你对这首乐曲的曲调有什么感受?它是哪个国家的乐曲?
三、表演《红蜻蜓》.
1. 教师
播放乐曲旋律。
提问:这首乐曲和《樱花》有什么相似之处?
2.聆听歌曲《红蜻蜓》范唱。
提问:歌曲让你产生什么感受?表达了什么内容?
师:歌曲由日本作曲家山田耕筰采用诗人三木露风的一首回忆童年情
景的诗谱写而成的。3/4拍曲调非常优美抒情,歌词将美好童年的生
动情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令人难以忘怀。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的 红蜻蜓而引起的回忆,亲切而又深情地抒发了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
3.再听一遍。
边听边划拍,感受歌曲的节拍特点。
中
歌曲有几个声部?
4.全班分为二个声部,学唱二声部曲调:
(1)教师分别范唱、范奏二声部曲调。学生用指挥图式边划边轻轻哼 唱各自曲调。
(2)二声部学生分别学习曲调。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唱稳、唱准。
(3)用“呣”唱二声部合唱,相互倾听效果。
5.学唱歌曲:
(1)在“呣”的基础上唱歌词。使两个声部都唱得很流畅熟练,能从
获得二声部的效果。
(2)完整地唱好第一段歌词,二声部注意和谐。
(3)演唱第二段歌词。
(4)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声部间的相互配合及协调。
6.表演歌曲:
(1)复习
力度记号。
(2)按歌曲标的力度记号来演唱。
(3)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处理。还有其他处理方法吗?
(4)有感情地回忆当年的童年情景,触景生情地表演。
四、拓展
回忆起童年时唱过的歌曲,填上歌名并唱一唱,互相交流,共同回忆童年的好时光。
红蜻蜓歌词 第9篇
飞呀飞呀
看那红色蜻蜓飞在蓝色天空 游戏在风中不断追逐他的梦 天空是永恒的家 大地就是他的王国 飞翔是生活
我们的童年也像追逐成长吹来的风轻轻地吹着梦想慢慢的升空 红色的蜻蜓我小时侯的小小英雄 多希望有一天能和它一起飞
当烦恼越来越多 玻璃弹珠越来越少
我知道我已慢慢地长大了 红色的蜻蜓曾几何时 也在我岁月慢慢不见了
我们都已经长大 好多梦正在飞 就像童年看到的 红色的蜻蜓
我们都已经长大 好多梦还要飞 就像现在心目中 红色的蜻蜓
飞呀飞呀
看那红色蜻蜓飞在蓝色天空 游戏在风中不断追逐他的梦 天空是永恒的家 大地就是他的王国 飞翔是生活
我们的童年也像追逐成长吹来的风轻轻地吹着梦想慢慢的升空 红色的蜻蜓我小时侯的小小英雄 多希望有一天能和它一起飞
当烦恼越来越多 玻璃弹珠越来越少
我知道我已慢慢地长大了 红色的蜻蜓曾几何时 也在我岁月慢慢不见了
我们都已经长大 好多梦正在飞 就像童年看到的 红色的蜻蜓
我们都已经长大 好多梦还要飞 就像现在心目中 红色的蜻蜓
我们都已经长大 好多梦正在飞 就像童年看到的 红色的蜻蜓
红蜻蜓教学反思 第10篇
这首歌曲是一首在日本广泛流传、妇孺皆知的儿童歌曲。是由日本作曲家山田耕笮采用诗人三木露风的一首回忆童年情景的`诗谱写而成的。歌曲的和声色彩非常浓厚。虽然短小,但曲调非常优美抒情,三段歌词却将美好的童年的生动情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另人难以忘怀。
导入部分从学生喜欢的动画片人物着手,奥特曼、叮当猫、一休哥、柯南,让学生回到了小时候看动画片的美好情景中去,并问问他们知道这些动画人物都是哪个国家制作的。学生很快说出是日本的。
通过上面的导入激起了学生想要去看看日本是什么样的国家的心情,但我并没有就让他们之间去看日本的风光,而是用柯南带他们去闯关的游戏带他们在解决了歌曲的难点(音准、节奏)后再去让他们欣赏日本的风光,背景音乐用《红蜻蜓》,让学生对歌曲有个初步的印象。这样既让学生情绪高涨有激起来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在解决节奏难点时,直接用歌词读节奏,学生很容易就能掌握附点节奏。音准难点时,我采用了音阶与柯尔文手势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的带学生唱准五度、六度音程。然后再带歌词唱,但要提醒学生注意一字多音的地方。这样学生就能很轻松的解决难点了。
歌曲教唱部分,我采用了师生接龙、老师范唱学生跟唱、视唱听唱相结合的方法。在歌曲处理时让学生加力度记号,根据歌曲旋律的走向,旋律上行做渐强、旋律下行做渐弱。
拓展部分让学生听辨不同版本的《红蜻蜓》。听辨出独唱、合唱、齐唱。
整节课学生的情绪比较高,回答问题也比较踊跃。我觉得这节课主要是一首回忆童年的歌曲,但最后好像学生只记得它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了。做为音准的训练,难度有点大了,可以用歌曲的第二行的谱做为音准训练。歌曲的教唱环节有点形式单一了,可以多进行男女生分角色唱、分组唱、领唱加齐唱等。歌曲处理时,不要单单从旋律线的走向来加力度记号,而要从歌曲的歌词出发,带学生理解歌词的意思,并用一些图片或音乐之类的配合学生理解童年的意义和对童年的美好的回忆。从而用情带声,用心歌唱,唱出歌曲的美的意境和对童年的美好回忆。拓展环节的合唱音乐剪点一些,时间太长学生听的有些没耐心了,也可在听的时候带学生做一些律动。
红蜻蜓诗歌 第11篇
蜻蜓数点,
在身旁环绕翩翩。
仰望,
你就在其中,
那只红蜻蜓。
闻翁声细语,
我懂得你的诉言。
你曾去大海上饮尽沧海之苦,
也曾风尘碌碌去沙漠,
高山尝尽艰辛。
如今,
我乘坐着你把碧云望断。
你看,
虽近中秋,
树木苍苍,
绿叶阴浓,
石榴嫣红,
鸣蝉相合。
你看,
烟水微茫,
湍流之处燕尾分流,
思之,
九曲柔肠!
你经历过想象中的天堂,
也经历过想象中的死亡。
可知,
你在我的骨髓里流淌
转身的距离,
握不住你飞舞的英姿,我的红蜻蜓!
立在庭院中央,
守着尾尾令人心痛的红光,
双眸凝聚你的酸涩,
天涯咫尺,
你的容颜穿过我的流年。
甘露之惠,
红蜻蜓诗歌 第12篇
栖息着一只红蜻蜓
不知道何时、何处飞来
红红的颜色鲜艳似火
将心底尘封的惊喜点燃
可丝毫也看不出你的喜色
静静地、静静地挂着
像一个红色的感叹号
引发我的联想和感慨
又像一个大大的问号
钩起我的好奇与不解
//
噢,你这个不速之客
让我兴奋又使我担忧
为何躲在这里享静幽
是不是太累?还是被走丢
莫不是不堪重负的生活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
你是一个轻盈如风
灵敏如闪电的小精灵
每当暴风雨来临之前
集结在一起满天地飞舞
那气势、那场合甚是壮观
薄薄的灵动的翅翼
总是驮着我儿时的快乐
吸引我不停地奔跑、追逐
把笑声和快乐洒一路
直至太阳西下才不舍落幕
//
看着你孤单的身影
真不忍把你打扰
也许和我一样,为了生活
离开了伙伴、离开了故土
想家的时候才如此落寞
也许是怀念昔日的
空气、阳光和湛蓝的天宇
红蜻蜓啊,不必烦恼
忍一忍一时的寂寞和孤独
坚信阴霾的空气很快过去
红蜻蜓 第13篇
红蜻蜓载着欢声笑语翱翔。
长大了,
红蜻蜓盛着童年的点滴离去。
后来啊,
红蜻蜓作文 第14篇
我揉了揉眼睛,很不情愿地爬了起来,踉踉跄跄地来到了水池边刷牙。突然,奶奶大声喊道:“童童,快来看呀,肉肉上停着一只红蜻蜓!”听到奶奶的喊声,我顿时没了睡意,飞一般地跑了过去。呀!真有一只蜻蜓,一只红蜻蜓。
我一伸手,刚想捉住它,它就像一位机警的战士向我发起了进攻。最后,竟然飞进了我的卧室里。“哈哈,这下你逃不掉了吧!”我小心翼翼地靠近了些,仔细打量了起来。
“蜻蜓战士”身披红色战袍,一对透明的翅膀,两只眼睛又大又鼓,就像两颗红色的大弹珠。这应该就是蜻蜓的复眼了。蜻蜓的每只眼睛都是有很多“小眼”构成,可以分辨物体的大小、形状和方向。正是有了这样两只敏锐的大眼睛,蜻蜓成为了昆虫界数一数二的捕虫高手。
很快,“蜻蜓战士”又发起了第二轮进攻。奈何他的战斗力无论怎样强大,终究找不到飞出去的办法。眼看着蜻蜓慢慢地败下阵来,我赶紧打开了窗户。小蜻蜓很快飞了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