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妇产科人性化护理论文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漫步者
2025-09-18
1

妇产科人性化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0例妇产科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 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率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为(13.2±1.3)分,低于对照组(20.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过程并发症发生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4,P<0.05)。 结论 妇产科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焦虑等心理状态,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妇产科;焦虑;护理效果

妇产科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常见的妇产科疾病主要有阴道疾病、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等,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显著,如果得不到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将会诱发其他疾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上对妇产科疾病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常规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疗效欠佳,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缺乏理想的护理方法,使得患者治疗预后较差。人性化护理是以创造性、个体化、整体化及有效性为主的一种护理模式,使患者可以在精神、心理以及社会方面获得满足,且保持舒适、理想的生理状态,同时还能减少或避免不适应程度[2]。近年来,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疾病中广为使用,并取得阶段性进展。为了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妇产科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收治的80例妇产科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40例,年龄20.4~55.7岁,平均(34.2±0.8)岁,从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1~4年,平均(2.4±0.6)年;对照组40例,年龄19.0~60.9岁,平均(33.7±1.3)岁,从发病到入院时间1.2~5.5年,平均(2.6±1.0)年。子宫肌瘤20例,盆腔炎13例,妊娠合并症7例,宫颈炎18例,月经失调12例,其他10例。患者对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等有知情权,患者的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两组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服务和检查,对其临床症状和生命特征等进行观察和处理,如患者是否发生感染,炎症、心跳、血压、排尿等是否正常等。护师配合医师做好患者的日常护理和出院护理工作[3]。

1.2.2 干预组 干预组实施人性化护理:①营造良好的护理环境。妇产科患者治疗过程更多的集中在病房中,病房人员嘈杂,容易影响患者正常休息,甚至造成患者出现烦躁情绪。为此,护师应该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保证患者能够良好休息。同时,护师还需要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和谐的护理环境,更加有利于患者恢复[4]。②重视护理过程中的沟通技巧。发病后部分患者内心急躁,不免产生抱怨等情绪,护师护理过程中要帮助患者调整情绪,微笑服务,给患者良好的印象,使得患者及其家属能够了解护师而得到家属信任;同时,护师还应该做好“做到位、说到位、心到位”。③实施人性化操作。护理人员在进行任何护理操作时均应动作麻利、轻柔,让产妇内心感到温暖,从而放松心情。患者治疗过程中接触最多的是护师,护师应该以友好的工作态度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引导患者更积极地面对疾病,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疑惑进行热情的解答,尽量地满足患者的各项需求[5]。④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护理人员应该结合患者疾病的恢复情况给予一些正确的建议,告知患者家属患者在家中如何进行护理及注意事项等[6]。⑤营造人性化的住院环境。为患者提供如家庭般温馨的住院环境,将病房粉刷成淡粉色,在病房中布置些可爱的卡通小物件或者使用一些卡通窗帘,加设母婴健康教育和育婴知识板块等。

1.3 评价指标

①疗效评价。显效:临床症状、体征等消失,实验室指标检查正常;好转:临床症状、体征等得到改善,实验室指标检查部分异常;无效:临床症状、体征等没有明显变化或病情加重[7]。②入选患者护理前后进行抑郁程度(汉密尔抑郁量表)、焦虑程度(SAS量表)评分等,其中分值越高,表示负性情绪越严重。③对两组患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 ,调查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护理人员护理态度良好,护理效率很好;基本满意:护理人员护理态度较好,护理效率较好;不满意:护理人员护理态度不好,护理效率不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干预组人性化护理方案疗效显著,总有效率95.0%,明显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后焦虑评分(13.2±1.3)分,低于对照组(20.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比较(x±s,分)

2.3两组并发症比较

干预组护理过程中3例出现并发症,占7.5%,对照组7例出现并发症,占1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4,P<0.05)。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人性化护理疗效满意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妇产科是比较特殊的科室,患者均为女性,其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发生疾病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同时妇产科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类型较多,且患者病情变化较快。目前,临床上对于妇产科疾病更多以手术治疗为主,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疗效欠佳,再加上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缺乏理想的护理方法,使得患者治疗预后较差[8]。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以患者个性化需求为中心,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进行护理,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同时也使护理人员从被动护理服务逐渐转为主动护理服务,从而有利于提高妇产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近年来,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疾病患者中广为使用,并取得阶段性进展。人性化护理坚持一切从患者出发,才能激发及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让患者在心理、精神、生理及社会上处于舒适、满足状态 ,创造出优质的护理服务。本次研究中,干预组人性化护理方案总有效率95.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P<0.05);干预组人性化护理疗效满意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率85.0%)(P<0.05),结果和相关研究[9]结果类似。人性化护理模式和其他护理模式相比优势较多,该护理模式更多以患者为本,以患者需要为根本,尽可能满足患者需要。在人性化护理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加入更多人性化的因素在里面,如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的沟通技巧,服务实施的人性化,整个医疗服务机构的人性化管理等。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实施能够不断更新自身专业技能,提高护师的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更加贴心的护理服务,能够充分体现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10]。

同时,人性化护理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医院作为一个救死扶伤的场所,在为患者治疗身体痛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能够为患者提供一种精神、文化、情感的人性化服务。妇产科患者均为女性,患者发病后内心不免产生紧张、害羞等心理,患者遇到身体疾病时,其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医师在询问病情时患者内心不免恐惧。人性化护理的实施能够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能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施人性化关怀,缓解患者疾病过程中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提高患者的心理状况。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为(13.2±1.3)分,低于对照组(20.1±1.5)分(P<0.05),结果和相关研究[11]结果类似。

最后,人性化护理还能够有效地缓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医院也越来越最大利益化,从而造成医院护患关系紧张。同时,部分医院在运行过程中制度不完善、滞后以及不健全;护师也存在综合素质的差异,部分护师“以患者为中心”护理理论缺失、工作量繁重等,从而造成患者手术后并发症较多,如发烧、感染等,增加医疗纠纷。人性化护理的实施能够有效地提高护师的综合素质,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竞争的服务,促进护师和患者能够更好地沟通,从而增加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患关系,降低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次研究中,干预组护理过程中3例出现并发症,占7.5%,对照组7例出现并发症,占17.5%(χ2=5.94,P<0.05),结果和相关研究[12]结果类似。

国内学者将住在妇产科进行治疗的74例患者分为人性化护理组37例和常规护理组37例,结果显示干预后人性化护理组护理效果质量评分达(80.5±1.5)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且人性化护理组焦虑程度也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进一步证实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利于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另有学者将所在医院收治的 26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根据入院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证实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以及焦虑状态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提示对妇产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体现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全面性以及人性化。

妇产科疾病类型较多,人性化实施中树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理论,通过妇产科患者心理、生理、生活环境、社会背景等特点,在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护理,多和患者进行语言和眼神交流以及肢体安抚,能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13-17]。人性化护理的实施能够提高护师的综合素质,增强患者的满意度,缓解医患关系,为医院带来持久的经济效益[18-20]。但是,本次研究中尚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实验中病例数相对较少,样本容量有待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护师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存在较大误差,均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综上所述,妇产科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焦虑等心理状态,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戚慧岚.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的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185-186.

[2] 李晓宁,贾瑛. 护理质量控制的归因分析及对策[J]. 华西医学,2012,27(3):427-430.

[3] 陈静. 仿真人模拟教学在妇产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华西医学,2009,24(12):3245-3247.

[4] 赵玲,李瑛,朱爱爱,等. 老年女性妇科手术患者合并症与并发症的护理管理实践[J]. 河北医学,2010,16(11):1391-1392.

[5] 郭孝琴,李雪松,董玉会. 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对妇科手术患者心理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3):1057-1059.

[6] 冯达淑. 精细化管理在妇科病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6(12):390-393.

[7] 王雅丽,颤海鹰,胡宝军. 浅谈护理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0(3):255-256.

[8] 于蕾. “人文关怀”在妇产科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6):207-208.

[9] 吴楠,尚丽新,温凯辉,等. 268例老年妇科手术围手术期分析[J]. 河北医学, 2009,4(15):479-481.

[10] Adre T,Boni C,Navarro M,et al. Improved overall survival with OX-aliplatin,fluorouracil,and leueovorin and adjuvant treatment in stage II orlllcolon cancer in the Mosaic trim[J]. J Clin Oncol,2009,27(19):3109-3116.

[11] Wolf AM,Wolf D,Steurer M,et al.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puerpera anxiety:A meta-analysis[J]. China Modern Doctor,2013,51(7):31-32,41.

[12] Katz J,Scroeder P. Linking key functions and important aspects of care:Perspectives on perioperative,medical surgical,and perinatal nursing[J]. Journal of Nursing,2009, 9(1):66-74.

[13] 刘纪云.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效果分析[J]. 吉林医学,2011,32(27):5820.

[14] 陈玉芳.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2):3155-3156.

[15] 姜娅. 个性化护理加人性化细节照护在提高患者满意度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0,l7(8):89-90.

[16] 江智明.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3):124-125.

[17] 姚金香,杨玉环. 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分析控制及人性化管理[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3(1):134-135.

[18] 曹雪辉,周丽娟,谢玉香,等. 人性化护理在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当代医学,2012,18(21):110-111.

[19] 李玉华. 在妇产科护理中如何开展人性化护理[J]. 中外医疗,2011,13(7):120-121.

[20] 娄丽艳.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的效果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9):96-97.

(收稿日期:2015-03-10)

妇产科人性化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1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 我国妇产科的人文护理工作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 已经建立了多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 但在此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护理人员的观念守旧

目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这种新型的模式已诞生, 这要求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需要向以病人为中心乃至以人的心理健康为中心转变。然而有部分护理人员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够清晰, 或者是由于没有参加正规护理培训, 造成工作中的某些观念与新型护理理念脱节, 经常出现不负责任, 脾气暴躁, 不主动交流等问题出现, 这样往往会忽视病人的生理心理需求, 造成误会并产生护患纠纷, 这就是影响整体护理发展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1.2 少部分护理人员素质不高

人性化护理对护士的知识水平、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自1985年恢复高等护理教育专业以来, 本科学历的护士在护理人员中仅占2%左右;1992年开设护理硕士教育, 报读的人数寥寥无几, 而护理博士教育也仅是中国香港才开设有, 中国大陆还是个空缺。从实践角度来说, 这是很多医院对个性化护理不够重视的原因。另一个方面, 医院护士的福利待遇历来都是偏低的, 这样的状况使得护士的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偏低, 因而影响了医院妇产科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1.3 资金投入不足

一直以来, 护理工作都是实行功能制排班的, 而现代人性化护理模式, 要求把传统的功能制排班改造成小组排班制, 小组排班制是责任到具体个人的, 这就需要增加一定的物力、人力、财力。具体到妇产科的费用开支也增多, 因此许多医院妇产科不愿意增添人员, 这就阻碍了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妇产科的推广。有些医院即使实行个性化护理, 长期下来, 资金不足, 护理技术不到位等缺点也会显现出来, 而病患家属出了更多的钱却未能享受到相应质量的护理服务, 往往会对医院提出投诉, 最终人性化护理模式处于尴尬境地。

2 提高妇产科人性化护理服务质量的措施

2.1 提高护理人员的培训

人性化服务是护理的精髓, 这种理念体现了护理人员的神圣职责以及对病人的生命、健康、尊严和人格的关注。医院应该加大对妇产科的人力、物理、财力的支持, 注重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切实做好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2.2 主动和患者沟通

在临床护理工作当中, 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接触相对比较频繁, 他们之间必然需要沟通, 然而好的沟通能够帮助解决护患之间的问题, 所以每位临床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地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沟通方式, 和患者进行充分的交流。这样能够让患者与临床护理人员就治疗问题达成共识, 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医院的进行治疗, 顺利完成治疗工作。

2.3 完善预约工作制度

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很快, 时间是相当宝贵的, 为了不浪费患者宝贵的时间, 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医院预约诊疗的模式应该被推广应用开来。落实预约服务, 一方面能够提高医院的诊断治疗等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体现医院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以患者利益为基准, 节省患者的就诊等候时间。

2.4 营造良好的医院护理环境

营造病房温馨、和谐的氛围, 不仅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 还有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形成, 主要表现在: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因此, 人性化护理服务质量的好坏和患者所获得的治疗效果成正比, 医院必须要先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治疗环境。

2.5 及时进行随访调查

术后对患者进行及时的随访, 能够有效地观察患者手术后的身体状况, 为分析临床长期疗效、提高术后护理质量等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通过随访及时了解到患者的状况, 针对患者提出的疑问, 在随访中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 将患者的康复指导工作做到位, 这也是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一个重要体现。

2.6 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加强心理辅导

在手术前后, 临床护理人员要全面考虑患者特殊的心理因素, 因为手术室的陌生治疗环境以及害怕疼痛等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的心理带来很多消极的影响, 所以, 护理人员要积极为患者进行相应心理辅导, 多关怀、安慰患者, 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的恐惧和不安的情绪;在患者进行手术后, 要积极询问她们相应的需求已经身体感觉, 每时每刻都以人性化护理理念规范自身的临床护理行为。

3 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人性化服务, 可以提高妇产科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时刻从细微之处予以患者人性化服务, 以达到融洽的护患关系, 最终能提高患者对于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使医院赢得患者的的信任和社会的认同。

摘要:近年来医院提倡的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以及创造性的护理模式。通过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 注重建设人性化服务环境和人性化护理的管理, 可以更好地满足妇产人员的需求, 而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改善护理质量, 不但能够增强医院的竞争力, 还能进一步体现护理人员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妇产科,人性化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周秀清.如何在妇产科中开展人性化服务[J].中外医疗, 2008 (1) .

[2] 郑凤香.妇产科人性化护理实践与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10 (12) .

妇产科人性化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目的:探讨产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对其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产科病房收治的产妇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产妇人数均为4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产妇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这两种方法对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与对照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升产科产妇的临床护理质量,并使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改善,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产科病房;人性化护理;护理质量

随着近些年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改革,使产妇的临床护理工作,成为了各大医院关注的焦点。而选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不仅能够显著提升产妇的整体护理质量,促进产妇的早日出院。还可以让产妇拥有良好的护理体验,使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改善。本文详细探讨了产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对其护理质量的影响,以此为增强产妇的临床护理水平提供信息参考,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产科病房收治的产妇80例,将所有产婦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产妇中,年龄23岁~39岁,平均年龄(30.6±1.4)岁。在观察组40例产妇中,年龄23岁~38岁,平均年龄(30.7±1.3)岁。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均无任何明显的差异(P>0.05),可以用于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产妇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健康指导 护理人员根据产妇的文化接受水平,借助视频、图片、手册和面对面交谈等形式,向产妇详细讲解分娩前的注意事项及相关知识,可以让产妇的认知水平得以提升,为后续的分娩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护理人员在开展健康知识宣教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产妇的情绪状态与宣教反应,以此为依据深入分析产妇的内心顾虑与知识盲区。并给予产妇相应的重点讲解和问题解答,增强产妇的相关知识储备,令产妇的情绪状态变得更加稳定。同时根据产妇的身体状况,给予产妇适当的营养指导,让产妇的日常营养需求得到较好的满足,确保分娩工作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引导产妇熟悉病房环境,向其详细介绍各项设施的使用功能及操作方法,减少产妇对陌生环境的不适感,令产妇的护理体验明显改善[1]。

1.2.2 环境管理 护理人员通过对产科病房采取开窗通风、定期消毒、控制温湿度、摆放绿植、增设安全护栏、铺设防滑垫和清洁打扫等措施,既可以增强产妇的护理安全性,有效避免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又能够让产妇的护理舒适度明显提高,令产妇拥有良好的护理体验。同时建立健全医院产科的探视制度,对探视时间和探视人员加以控制,为产妇营造一个优质的睡眠环境,令产妇的整体护理质量显著改善[2]。

1.2.3 心理疏导 由于产妇处于关键期间,其生理和心理压力较大,护理人员应通过及时的沟通交流,深入了解产妇的内心需求及问题顾虑,让产妇的倾诉欲得到较好的满足。并根据两者的谈话内容,从产妇的角度出发,采用鼓励、表扬和安慰等方式,给予产妇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让产妇感受到家人朋友般的温暖关怀,使产妇的各种不良情绪尽快消除,令产妇的护理依从性也大大提高。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主要以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作为指标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对照组产妇和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

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理质量

观察组产妇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5.36±1.23)分,而对照组产妇的护理质量评分为(82.09±1.65)分。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产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主要是根据产妇的文化接受程度、身体状况和情绪状态,通过健康知识宣教、解答疑难问题、开窗通风、定期消毒、控制温湿度、摆放绿植、增设安全护栏、铺设防滑垫、清洁打扫、针对性心理疏导、把控探视时间和探视人员等措施,使产妇的临床护理质量显著增强,令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也出现明显提高。从本次实验中可以发现,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产妇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增强护理质量和提高护理满意度方面效果显著,使产妇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令产妇的身心状态均得到较好的改善,促进产妇的早日出院,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艳艳.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140-141.

[2] 孙建平.人性化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实用价值[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3):130.

妇产科人性化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1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实践中的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和观念的不断提高, 对护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人性化护理作为护理的重要方面对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起着重要作用。护士要树立以产妇为本的理念, 强调“以病人为中心, 从病人的利益出发, 在注重病人疾病的同时注重病人心理需求的满足和人格尊严的完善”, 处处为妇女着想, 特别是孕期妇女心理和身体比较脆弱, 应密切关注每名妇女的实际情况, 与其进行沟通、交流,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和信任感, 消除其不良情绪。无论是在沟通上、治疗上、手术中、环境中处处都体现处人性化护理, 使妇女达到精神和心理上的愉悦, 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2 人性化护理的措施和内容

2.1 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理念是提高护理质量, 保证护理安全的重要内容。我们护士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 将人文关怀的意识渗透到护理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 从妇女的利益出发, 进行换位思考, 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 妇女入院时应以亲切的笑容接待患者, 并为其做全面的入院介绍健康教育;与患者沟通从患者眼神、表情、言语、体态中读懂她们的需求, 多倾听她们的感受, 在治疗时向患者讲解治疗的必要性和预后效果, 不良反应, 使其正确面对疾病。从每一个细节中寻求最佳的人性化表达, 给患者最细微、最体贴的照顾, 使病人在心理、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 主动接受治疗, 促进疾病恢复[2]。

2.2 与患者进行人性化沟通, 尊重妇女, 换位思考

护理是共性的, 人性化护理是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与妇女进行沟通和交流, 从根本上建立护患关系。对术前紧张妇女交谈减轻产妇紧张情绪, 对术后妇女进行交谈减轻其痛苦, 鼓励其预后, 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 达到人性化护理。人性化护理中保护妇女隐私、尊重妇女是重要内容, 在护理过程中对妇女的个人信息和不良生活习惯不予评论, 尊重患者, 进行任何护理操作都应得到病人的同意, 真正做到为妇女考虑, 增进双方的信任感, 营造出护患间的和谐、友善的氛围[3], 而且对每一位妇女都进行换位思考, 了解其需求, 尊重其意愿。满足不同交流层次的心理需求, 促进早日康复。

2.3 针对不同妇女进行个体化护理

针对不同生活环境、社会背景、文化程度及不同疾病和治疗进行个体化人性化护理。由于妇女的文化程度、生活背景的不同, 对进行护理的方式、需求和护理理解能力也有很大差异。所以尽量满足不同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的需要, 对其进行个体化护理, 使患者在短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从身体上、心理上恢复到最佳状态。

2.4 提高职业素质和技能, 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是决定以人为本进行人性化护理、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医疗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更新, 要求我们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业务操作水平过硬, 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素质修养。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4], 促进医院和谐发展, 还要增强其责任心, 定时检查消毒隔离记录, 检查抢救物品、药品和毒麻药品的摆放, 保持环境卫生的整洁, 出现问题及时补救, 以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 促进医院发展。

综上所述, 开展人性化护理, 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 与妇女进行个体化交流、沟通, 尊重患者, 可有效减轻医患矛盾, 提高护理质量。我们妇产科的护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巧, 还要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心理素养, 理解、开导患者, 帮助孕产妇和患病妇女顺利进行分娩和手术, 减少意外的发生, 真正起到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作用, 使患者受益。

摘要:随着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 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工作也从以前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 以人本为理念”的人性化护理模式转变。妇女在发生妇科疾病时往往会表现出恐惧、紧张、忧虑、孤独等心理反应, 对妇女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进行人性化护理, 加强建立护患关系, 减轻了妇女痛苦, 使满意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安全, 促进医院发展。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以人为本,妇产科,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 吴惠.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 2010 (8) 95~96.

[2] 田翠平, 李固俊, 王万玲, 等.转变产时服务模式提高产时保健质量[J].中国妇幼保健, 2007, 22 (27) :3779~3378.

[3] 余力亚.人性化管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 (27) :479.

妇产科人性化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产科护理是临床护理服务的重要组成。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个性化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理念,通过对产妇情况的全面评估,结合每位产妇不同的妊娠时期及个性特征实施护理。护理管理的快速发展促使个性化护理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并取得较好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个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关键词】产科护理管理;个性化护理;运用

个性化护理根据产妇各自特点为其实施相应护理,包括产妇年龄、不同疾病阶段、情感特征、生活习惯、家庭社会、文化程度等[1]。通过个性化临床指导和护理,能够满足住院期间产妇的基本生理需求及精神需求,能够适应时代发展,满足产妇多元化的合理需求[2]。以下从理念更新、需求分析、护理措施和护理管理四方面研究个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一理念更新

作为产科护理人员,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将产妇作为工作中心,以满足产妇基本需求为根本目标。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重点讲解个人形象礼仪塑造、沟通技巧等,促使护理人员掌握基本服务技巧,并将其运用至实际护理工作中。产妇入院后,应热情接待,搀扶行动不便的产妇进入病房。沟通时,应使用尊称,不能以床号代替姓名。更新传统被动服务的护理理念,向主动服务转变,有预见性的为患者提高服务。

二需求分析

加强与产妇的沟通及交流,通过第一句话、第一次检查、第一次用药、第一顿饭、第一晚睡眠、第一次输液、第一个问题、第一次标本,对产妇形成最初印象,建立相互和谐、良好的护患关系,全面掌握每位产妇的不同需求,并对产妇需求进行分析,掌握产妇基础需求的动态变化。多方面、及时的收集每位产妇的建议和意见,征求多方意见,对合理化建议进行采纳,不断改进工作不足,从而促进护理服务水平的提升。

三护理措施

产科护理中的个性化护理可分为产前、产时和产后三个阶段。

(1)产前护理。第一,产前宣教。部分产妇由于对妊娠相关知识缺乏了解,易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应加强产前宣教,做好相关指导。向产妇讲解妊娠相关知识,包括分娩知识、产程进展、临产标志和配合方法。对于宣教效果较差的产妇,应开展一对一宣教,强化教育。向产妇讲解自然分娩对自身及婴儿的重要性、必要性,促使产妇尽量选择自然分娩。第二,产前心理指导。大部分产妇对医院环境较为陌生,加上大多数产妇为初次妊娠,易产生恐惧、害怕等,心理压力较大。必须加强心理指导,做好心理疏导。向产妇介绍医院环境及病房环境,消除恐惧、害怕等。与产妇多沟通、多交流,缓解产妇内心压力及思想压力。

(2)产时护理。第一产程:倡导家属陪伴产妇,给予产妇情感鼓励及情感支持,鼓励产妇充分休息,积极进食,保存体力,及时将产程进展告知产妇,提高产妇信心。第二产程:当产妇宫缩有规律,初产妇宫口>3cm时,及时将产妇送进待产室,由助产师全程一对一陪伴,对产妇进行全方面护理,包括心理和生理两方面。产时也可以选择一位家属进入产房,陪伴产妇分娩,给予产妇精神鼓励及家庭鼓励。第三产程:胎儿顺利娩出后,及时告知产妇母婴安全,并及早使母婴接触,早哺乳,促使产妇尽快适应母亲角色。

(3)产后护理。做好产后访视,做好产后相关宣教,包括产后休息、卫生和饮食等,向产妇讲解母乳对新生儿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向产妇讲解新生儿早吮吸、早接触、母乳喂养的意义和重要性。对产妇产后的子宫收缩情况进行密切观察,预防产后出血。询问产妇是否有生理问题、心理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维护产妇身心健康。

四护理管理

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科学管理,根据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科室情况建立工作制度,并保证工作制度的可执行性。开通投诉电话、服务咨询电话等,设置意见箱。产妇出院前,采用问卷形式调查护理工作滿意度,包括服务质量、工作态度等,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定期组织会议,共同讨论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如何改进临床护理,如何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开展关于护理工作的评比活动,调动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定期对工作成效进行考核,根据评议材料及管理资料对护理效果进行总结、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护理人员的荣誉表彰、经济收入等相结合,全面提高工作积极性。

结束语:

产科护理中,基于女性特殊的心理及生理特点,更应当加强个性化护理,为产妇提供有效、及时的临床服务,促使产妇消除不良情绪及心理问题,配合分娩[3]。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和文献,从理念更新、需求分析、护理措施和护理管理四方面对产科护理管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具体运用进行研究,供学者参考。

参考文献

[1] 孙玲平,王建国.个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应用的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3,16(18):58-59.

[2] 冯锦屏.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吉林医学.2013,10(11):65-66.

[3] 苏丽杰,于奎花.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3,19(15):42-43.

妇产科人性化护理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护理干预;满意度;护理效果

护理是妇产科整个医疗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等方面均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紧张的工作压力,使女性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再加上对自身身体变化的忽视,很容易引起多种疾病。以往在妇产科护理中往往只注重病情观察等常规护理,对患者生活方面的需求没有深入的了解,往往只对有健康教育需求的患者实施健康指导,只是被动地对患者进行护理,而未能基于患者各种潜在的需求主动为其提供护理服务。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护理服务体验,本院进一步强化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力度,取得积极成效,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最大年龄者50岁,最小年龄者20岁,异位妊娠20例,子宫内膜炎15例,阴道炎12例,盆腔炎32例,宫颈炎5例,其他16例;另一组为观察组,最大年龄者52岁,最小年龄者18岁,异位妊娠19例,子宫内膜炎15例,阴道炎13例,盆腔炎35例,宫颈炎4例,其他1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性良好。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根据科室规定和医嘱执行各项操作,与患者进行沟通,为患者安排病房等。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体优质护理措施如:(1)心理优质护理。从患者入院之初,护理人员指引患者熟悉科室和病房周围环境,讲解疾病知识和检查内容、注意事项等,与患者主动积极地沟通,观察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因疾病影响,女性在住院期间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治疗时容易出现不配合和抵触情绪。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心理,为患者讲解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从而消除患者不良情绪,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取得患者信任,能够主动配合完成治疗,以此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2)健康教育优质护理。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疾病知识讲解,通过护理人员对病情的讲解,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疑问,为患者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加患者入微信群等方式指导患者进行学习。因大多女性患者对手术治疗怀有恐惧心理,排斥手术介入治疗,而且忧虑术后并发症和不良结果,患者会产生不安情绪。所以,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讲解手术介入治疗优势,讲解治疗方案和手术后一些注意细节,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充分认识疾病预防和康复知识,提高自身心理承受能力,消除不安心理。护理人员加强对术后不良反应的讲解,提高患者对术后知识的认知,以此减少护理纠纷发生。(3)基础护理优质服务。患者住院期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创建舒适的病室环境,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了解患者喜好后布置病房,放置电视、盆栽等满足患者需求,使患者可以保持良好情緒接受治疗。对疾病严重无法生活自理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完成洗头、擦身等日常护理工作,定期为患者口腔和会阴进行护理。(4)饮食优质护理。即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患者及其家属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增加维生素、蛋白质的摄入量,告诉其辛辣性食物、凉性食物最好别摄入,引导患者合理饮食,对无人帮忙订餐的患者,帮助其订餐。

1.3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和护理质量。其中护理满意度通过问卷方式进行调查,100分为满分,分为非常满意≥90分、基本满意70~89分、不满意469分,以得分高表示护理满意度高,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分为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以53分为分界,SDS分为轻度53~62分、中度63~72分、重度>72分;SAS以50分为分界,SAS分为轻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69分;护理质量以护理纠纷率和投诉率2项指标进行。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心理状态改善情况

观察组护理后8D8及S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护理质量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纠纷率和投诉率分别为4.0%和0.8%,均低于对照组的8.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投诉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为密切、直接的人,是建设健康中国的主力军。在提倡和建设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对新时期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己成为必然趋势。优质护理是科学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对患者行优质护理操作,及早发现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使护理质量得以提高,减少投诉和纠纷发生,最终提高护理满意度。优质护理服务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专业护理知识,了解健康教育知识的机理,可以为患者解答各种问题,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各项基础护理操作时,还要为患者提供全程的、连续的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护理服务,体现出护理人员职业素养和内在美。所以,临床要对患者实施高效的护理服务,不断规范护理方案,才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在此次研究中对实验组患者就进一步加强实施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环境护理这几方面的优质护理,旨在全方位满足患者的需求,全方位地对患者健康的促进起到积极的作用,综上所述,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效果理想,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减少投诉率和护患纠纷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各地风味小吃做法范文

各地风味小吃做法范文

各地风味小吃做法范文第1篇北京西城区广外街道把党支部建在民生项目上2012年腊月廿三,北京又是一个寒冷的日子。在市场上置办年货的广外街...

1
2025-09-22
广东工商职业学院范文

广东工商职业学院范文

广东工商职业学院范文第1篇一、学院概况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原名番禺理工学院)1993年筹建,1997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备案,是全国首批、广州市...

1
2025-09-22
广东新语赛龙夺锦范文

广东新语赛龙夺锦范文

s("wzfz");上一篇:广东工商职业学院范文下一篇:规范公文格式通知范文

1
2025-09-22
规范公文格式通知范文

规范公文格式通知范文

规范公文格式通知范文第1篇目录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2 公...

1
2025-09-22
感恩生命高中作文范文

感恩生命高中作文范文

感恩生命高中作文范文第1篇感恩教师作文800字高中一:你是一名老师,但在学的心目中,你是我们最铁的朋友。初次见面,你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

1
2025-09-22
公共服务平台方案范文

公共服务平台方案范文

公共服务平台方案范文第1篇【关键词】物流;虚拟物流;电子商务平台【基金项目】本文是上海大学创新基金科研项目(编号:SHUCX092098) 《基于...

1
2025-09-22
购房落户审批流程范文

购房落户审批流程范文

购房落户审批流程范文第1篇来源:华商报-华商网 作者:张阿芳2009年04月15日10:28 我来说两句(0)近期,在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成...

1
2025-09-22
高二月考试卷分析范文

高二月考试卷分析范文

高二月考试卷分析范文第1篇高二年级政治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6分):1、2009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

1
2025-09-22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