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火烈鸟
2025-09-13
1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精选8篇)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第1篇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周村一中高翠红

一、教学目标

●知道澳大利亚特有动物及生存原因

知识性目标

●知道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分布及特点

●记住主要城市

德育目标: 从澳大利亚动物延续中,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⑴澳大利亚地形分布及特点

⑵澳大利亚气候及分布特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趋向是培养学生具有国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我把支撑一个国家的地形和气候知识骨架作为本节重点。三、教学难点

气候分布特点

初中学生的兴趣集中在感性和富含情感色彩的内容上,而需要抽象思维参与的寻找规律性的知识,却不易理解,我把总结气候环状分布的规律作为本节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

新的教学观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路,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各种地图材料基础上 采用设疑—引导—讨论的教学方法,让自己深入到学生中,大量运用激励性语言,课堂比赛,小组讨论等方法,同时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大教学密度,留给学生更多学习的方法。

五、学习方法

针对初一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表现出稳定性差,可塑性强的倾向,在教学方法中重点培养学生各种学习习惯,力求在本节教学中学生能借助地图及文字资料,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并利用小组比赛方式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六、教学程序

(一)导入

设置疑问,导入新课“世界上有一个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它叫什么名字?”根据初一学生善于表现自己,自信心强的特点,给出一个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其回答,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导入新课。

(二)、新课导学

1、特有动物及成因

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中动物的名称。(袋鼠、鸭嘴兽)教师说明这两种动物都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除此之外还有:鸸鹋、考拉等。进一步提问:该国为什么会有许多古老生物呢?播放影片从中找出答案。这一问题稍难,为解决这一问题而设置了一段影片,它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在形象直观的演示中,引导学生总结出澳大利亚较早与其他大陆分离后,孤立的存在海洋上,减缓了生物进化的速度,所以保留了大量的古老动物这一结论。

2、地形分布与特点

这部分知识较简单,再加上通过前面学生对日本、印度、俄罗斯三国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绘图技能,因而在处理这一教学内容上把握了两个原则①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②采用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过程:展示地形图与学习提要,要求学生从8、38 图中掌握所提出的知识要点。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为加深学生对地形知识的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播放一段有关地形的影片。为巩固学生已有的地形知识设置了一个小组比赛的环节,小组名称采用了澳大利亚三个重点城市名字,其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在无意注意当中记住三个城市的名字。

至此,通过学生读图,观看影片,小组比赛三个环节,把本节第一个重点得到了强化。

3、气候分布和特点

具体教授过程是让学生对照课本8、39图找出气候名称,同学之间互相对照大屏幕出示的空白气候图提问,看谁说的准确流利。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同时把重点知识掌握。

澳大利亚气候分布特点是本节课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先进行引导点播,教师有意识的指图提问,“澳大利亚中部是什么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周围是什么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外围是什么气候?”让学生在思考当中总结出澳大利亚气候的“环”状分布特点。还不能理解这一结论的学生,由小组讨论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助学习来突破这一难点。

4、城市

城市名称学生已经比较熟悉,关键区别位置。为区别位置补充下面一个故事:澳大利亚在建国之初曾打算用悉尼作为该国的首都,而墨尔本位争夺其建都权与悉尼之间产生了很多矛盾,为中和这种矛盾而采用了二城市之间一块非常开阔的地方建都,这就是今天的堪培拉。补充这一材料及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加强各城市位置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

5、练习

目的①巩固新的知识②发现学生理解方面存在的不足,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第一题与第二题是市针对第一和第二个重点设计的,这样既巩固了重点又为下一节学习人口与经济的分布原因做好了知识的储备。

6、小结

由学生自己总结,目的是让学生便把零散的知识加以系统化。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第2篇

一、学习目标

1.能够描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特点,知道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的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2.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和主要城市,掌握澳大利亚气候的分布特征。3.会利用地图分析澳大利亚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原因。4.了解澳大利亚古老物种以及物种独有性的原因。

5.知道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简要分析其与自然条件和经济的关系。

6.结合地图和资料,联系澳大利亚自然条件,分析发工矿业的条件和特点,采矿同时注意环境保护。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的条件和特点。2.教学难点

养羊业发达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内容是位于南半球的国家《澳大利亚》的教学,由于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学生了解不多,但本节课层次分明,所以采用以下策略,采用大量图片给学生以感官认识,对澳大利亚有初步认识;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引导启发、问题讨论、交流谈话、合作探究等指导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基本脉络和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创设一些小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培养学生观察总结的地理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 1.教法

情景创设法、问题讨论法、读图析图法、总结归纳法、引导启发法、交流谈话法。

2.学法

读图法、讨论法、探究法、合作研究法、自主学习法。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制造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1:播放澳大利亚风光图片。教师讲述:这是一个美丽的国家,它四面环水,有世界数量最多的绵羊,有着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有世界上最大的独块岩体——艾尔斯巨石,这就是位于太平洋中南半球的国家——澳大利亚。

播放同时,教师对图片内容进行简单介绍。

设问:澳大利亚这个国家有哪些独特的特点?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澳大利亚。引出课题:澳大利亚。

教师提问:这是哪个国家?引出课题:澳大利亚。

讲授新课(合作讨论,归纳总结)

(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1.分析澳大利亚地理位置特点与领土组成

展示图片,让学生们读图分析、合作讨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特点。

教师提示:概括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学生分组讨论城市发展过程,交流讨论结果。

学生答出:澳大利亚独占一块大陆,从东西半球开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南半球;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和南极洲之间。

学生答出:澳大利亚领土不仅包括澳大利亚大陆,还包括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的一些小岛。

教师总结强调:概括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应该注意从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几个方面入手。不要落下纬度位置,纬度位置与气候密切相关。从纬度位置看,澳大利亚位于低中纬度地区。

指导学生课本阅读“大洋洲”。教师总结大洋洲基本情况。2.面积、人口、居民与语言

【过渡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面积、人口、居民与语言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方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澳大利亚的面积、人口、居民与语言。

教师:通过上学期学习,我们知道澳大利亚面积居世界第六位,其面积、人口、居民与语言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回答:面积约774.1万平方千米,2009年人口为2188万人。教师补充:澳大利亚是大洋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除少量原著居民外,大部分澳大利亚人是英国、其他欧洲国家以及东南亚、中国等地移民的后裔。英语是他们的通用语言。

讲解:澳大利亚地广人稀,经济发达,是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我们来看一下澳大利亚的城市又是怎样分布的?

展示:课本106页图8-67“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图。提问: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哪里?著名的城市有哪些?

交流: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在东南沿海。主要的大城市有首都堪培拉、港口悉尼、墨尔本等。

讲解:澳大利亚的城市化水平高,多数人居住在城市中,城市的分布特点也反映了人口的分布特点。

活动:请大家根据图片,说说下列城市的特色和风貌。提问:为什么2000奥运会能在悉尼举行?

交流:环境优雅,建筑独特。悉尼位于海边,环境优美,为2000年绿色奥运会地成功举办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讲解:从图上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的城市环境被绿色环抱,而且十分优雅,几乎看不到很高的摩天大楼。这是由于澳大利亚地广人稀的特点决定的。悉尼一带,拥有白帆逐浪的海、细腻迷人的沙滩、街道处处野芳幽香、佳木秀丽、海鸥盘旋。有闻名世界的建筑艺术经典——悉尼歌剧院、悉尼塔、海港大桥等。

承转:澳大利亚人口、城市的分布与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

3.低平的地形

教师:展示课本104页“澳大利亚地形分布”及相关图片。

学生活动:读图,讨论探究澳大利亚的地形特征。并在图上找出澳大利亚的墨累河、艾尔湖、大自流盆地、大堡礁等。

交流:澳大利亚陆地地势低平,是世界上起伏最和缓的大陆。自西向东明显分为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平坦的高原,海拔200——500米,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独块岩体——艾尔斯巨石,是澳大利亚著名的风景之一。中部平原,海拔不足200米,平原占总面积的25%,最低处艾尔湖低于海平面16米,南部有澳大利亚的最大河流——墨累河,中部由世界著名的的大自流盆地。东部山地,海拔800——1000米,主要有大分水岭,站大陆总面积的15%。

补充讲解: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侧的海中,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这里海洋生物繁多,是澳大利亚重要的旅游区。同学们,澳大利亚的大自流盆地也很有特色哦!展示:“自流井结构示意图”

提问:大自流井盆地也叫澳大利亚盆地,这里的水为什么会自流出地面呢? 交流:两边地势高,水的压力造成的。

点拨:我们额分析问题要注意全面性,从图中不难看出:

1、大自流井盆地中部的地下水位远远高出隔水层地面。

2、水的压力作用,同时还有隔水层的重力作用。

3、含水层有充足的补给水原,东部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

4、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势因素。

小结:通过位置、地形条件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分布规律:澳大利亚东部、东南部面向海洋,位置优越。地形平坦,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所以是人口和城市最集中的地区。

承转:气候的影响又如何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澳大利亚的气候。4.主要气候类型分布

展示:课本第106页“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提问:澳大利亚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是怎样的?

交流:主要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南部有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沿海都是温暖湿润的气候,内陆都是炎热干燥的气候。

讲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的各种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根据所学的气候和地形知识,我们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的降水分布规律是,由东部、南部沿海向内陆地区逐渐减少。

活动:在图中找出南回归线,并说出它穿过澳大利亚的什么部位。澳大利亚为什么热带沙漠气候广布?

交流:位于热带,有南回归线穿过。

讲解:首先,由于澳大利亚东部有高大的山脉阻挡,是海洋上的湿润气流不易进入内地;再者,地球上有规律的分布着血多气压带、风带,这些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分布起着重要的作用,南北回归线附近存在着副热带高气压带,地面高温,蒸发旺盛,因而形成了广大而又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

探究:澳大利亚气候与人口城市分布的关系 交流:澳大利亚 播放澳大利亚动物与植物图片,教师讲解这些动植物的特点,这些物种很多都是澳大利亚特有的,比如:考拉、琴鸟、桉树、金合欢等。澳大利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独有的物种呢?这些生物物种独有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展示:澳大利亚动植物图片。

学生看图后讨论,发表意见。

师生共同总结:澳大利亚的动植物是地球生命演化历程中保留下来的古老物种,虽然原始,却是人类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活化石。

教师:澳大利亚的物种呈现古老性和独有性的特点。

教师提问:是哪些因素造成了澳大利亚的物种呈现古老性和独有性的特点呢? 教师提示引导学生讨论:澳大利亚大陆独处南半球的海洋上已经有6500万年了,这会对澳大利亚的生物进化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研究后发表看法,老师总结:几千万年前,澳大利亚大陆与其他大陆分离,长期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中,不能与其他大陆上的物种进行交流,动植物物种独立发展,加上自然环境单一,生物进化缓慢,所以保存了许多古老的动植物物种。

(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1.欣赏图片,感受澳大利亚农牧业

展示一组澳大利亚养羊业图片,让学生感受澳大利亚的“羊”数量之多。

教师解说:澳大利亚是目前世界上拥有绵羊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的羊75%以上为优良的美利奴羊种。美利奴羊除嘴、鼻子上方和小腿外,其他部位均被羊毛裹得严严实实,羊毛纤维洁白、柔软、细长,且具有韧性,是制作高档毛线、羊毛衫和各种高级毛料的最好原料。

【承转】澳大利亚为什么会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绵羊?这和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有那些密切关系?养羊业在澳大利亚经济中的地位如何?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

2.养羊业发达与自然条件的关系(1)温度条件

播放澳大利亚地形图,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教师:找一找,澳大利亚大致在哪个纬度范围内? 学生:大约在南纬10°至南纬40°的纬度范围内。

教师:这个纬度范围是哪两个温度带?从气温来看对养羊业有什么好处? 学生:热带、亚热带,气温较高,适合一年四季露天在草场放牧。

(2)地形条件

播放澳大利亚地形图,教师引导学生读图。

教师:从地形等特点来看,哪些特点适宜养羊?

学生思考讨论,并发表意见:西部和中部地势平坦、宽广,并且没有大型食肉动物,适合养羊业。

教师总结:澳大利亚地形分为三大部分,西部高原平均海拔低,宽广平坦,沙漠广布;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地下水丰富;加上没有大型食肉动物,所以适合农牧业发展。

(3)降水条件

播放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教师引导学生读图思考讨论。教师:澳大利亚的牧羊带与年降水量分布有什么关系? 学生对比两图,思考讨论后发表意见。

师生共同总结:由东南和西南沿海分别有三个不同的牧羊带,西部高原年降水量少,适合粗放牧羊,东南部沿海平原和中部平原降水较多,适合发展牧业与农业混合经营。

【承转】澳大利亚不仅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美称,还因其矿产资源丰富,工矿业发达,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下面我们一起了解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和采矿业的发展情况。

(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矿产资源与采矿业、冶金业

播放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冶金工业中心分布图、采矿图。

教师介绍: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品质优、埋藏浅、易开采。看一看,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分布有什么特点?这种分布特点对冶金业有什么影响?

学生读图,对照矿产资源分布图讨论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矿产资源分布分布于沿海地区,冶金业中心也分布在沿海地区,冶金业中心靠近原料基地,也临近港口,便于运输原料和出口产品。

2.矿产品与经济

播放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出口示意图。

教师:看一看澳大利亚的矿产品都出口哪些国家? 学生根据资料找出:出口到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主要亚洲国家。教师:澳大利亚有着发达的养羊业、采矿业和冶金业。那么,在生产总值中,这两项产业是不是产值最大呢?

学生根据资料,合作讨论,研究总结得出结论: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的服务业发展迅速,已经超过养羊业、采矿业和冶金业,成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

(四)课堂小结

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独占一块大陆,拥有许多古老的物种;它自然条件适合发展农牧业,矿产资源丰富适合发展采矿业和冶金业。如今,澳大利亚的服务业已经超过农牧业、采矿业和冶金业,成为经济支柱。

(五)当堂检测 练习巩固 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

1.澳大利亚国徽上的两种特有动物是_______和_______。

2.世界上长期孤立状态的大陆除_______大陆外,还有_______大陆。

3.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十分发达,是世界上_______数和_______出口最多的国家,还是重要的_______、_______出口国。

4.澳大利亚的工矿业,二战后迅速发展起_______业、_______和_______业,现已成为经济支柱产业。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以古老动物→畜牧业→丰富矿产资源三个并列关系的层次认识南半球国家澳大利亚,重难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探讨、合作、总结,使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1.通过本课教学活动,使学生对南半球国家澳大利亚有了初步认识,学生通过对澳大利亚的自然要素的分析,得出了自然因素与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之间的紧密联系。

澳大利亚性能化设计评估方法 第3篇

澳大利亚设有防火规范改革中心,并发布了《消防工程指南》,该指南提出了性能化设计规范的要求,并提出了一套三级消防工程系统评估方法。第一级为系统等价性评估,适用于评估消防系统的局部运行性能;第二级为系统性能评估,用于分析整个消防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火灾场景,保证系统符合规定的安全要求;第三级为系统风险性评估,用于评估大型综合建筑或有创意的其他建筑,结合各种措施对总体安全性作出评估。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第4篇

一、教学分析

“区域”是地理学最常用的概念之一,也是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之一。初中阶段的地理课程,主要以区域为主。高二阶段复习区域地理时,不再是也不能是具体叙述某一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而是从区域的含义入手进行学习。本课让学生以澳大利亚为例进行问题解决,这里的问题解决包含地理软件的使用解决问题,以及学生提出地理问题、获取地理信息、整理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信息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又要从区域的整体性、差异性和开放性来考虑。其中本课内容主要从整体性来考虑,即区域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构成整体,主要考虑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

教学目标:能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能在ARCGIS中以导出数据的形式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能借助ARCGIS软件分析澳大利亚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学习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容,知道区域自然地理的组成要素,初中地理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区域地理知识;计算机辅助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次数较少,学生感觉新奇,能极大地引起其学习兴趣、增加其学习积极性和自我满足感;高二学生处于自我能动性与学习能力较强的阶段,偏好动手表现自我。

三、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期

准备数据:软件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dD0haA9,下载文件后按说明进行安装。澳大利亚数据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gd2eV8v 。

培训学生:挑选几位对电脑基本操作较熟悉的学生进行培训,教会他们利用ARCGIS软件添加数据和处理数据的基本操作,然后让他们作为小组长对其他学生进行电脑操作和ARCGIS软件添加数据和处理数据基本操作的培训。

设计意图:本环节为本节课的起始阶段,旨在让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软件操作技能,进而为实施后续教学奠定基础。

课中实施期

第一步,指导学生打开ARCGIS软件,导入“澳大利亚”底图。

单击界面右侧的“目录”,打开目录下数据保存的文件夹”Australasia”,单击其目录下的“大洋洲政区”数据,按住鼠标左键拖到界面中间空白处(如图1)。

第二步,指导学生导入大洋数据和经纬度数据并归纳出澳大利亚的位置。

单击界面左下角的“布局视图”(如图2),然后在界面中间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弹出“数据框属性”,选择“格网”选项,弹出“格网”对话框,单击“新建格网”(如图3)。

弹出“创建经纬网”对话框,输入经纬线间隔“10°”,单击“下一步”,最终完成格网制作,如不满意,还可对格网属性进行修改。结果显示如图4。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图4中的信息,指导学生归纳某区域的位置,可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交通位置等方面进行。挑选几个小组代表利用ARCGIS软件直观演示“澳大利亚”位置的特殊性,培养学生观察地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第三步,指导学生导入澳大利亚的地形数据并归纳澳大利亚的地形特征。

用导入“澳大利亚底图”的方法从界面右侧的“目录”下找到澳大利亚地形数据,拖到界面中间,完成数据导入。由于地形数据由不同高程的区域组成,所以要对数据进行再编辑,单击界面左侧“内容列表”下相应数据,单击鼠标右键,弹出数据“图层属性”对话框,单击“图层数据”对话框中“符号系统”,单击“类别”,选中“值字段”,显示“高度范围”,再单击对话框中“添加所有值”,软件自动弹出澳大利亚所有的高程数据(如图5),调整填充效果如图6。

第四步,指导学生导入澳大利亚的气候、河流数据并归纳澳大利亚的气候特征以及河流的分布规律。

用同样的方法导入澳大利亚的气候、河流数据,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得出效果如图7、图8所示。

第五步,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地形、气候资料分析某条河流的水文特征,填写表1。

本阶段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教师可适当指导,让学生认真填写表格内容并上台展示。以该区域为案例,掌握分析方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设计意图:五个步骤充分运用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开展围绕现实问题的学习活动,尽量创设能表征知识的结构、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社会化、真实的情境,注重引导学生解决现实问题。

第六步,要求学生将上述结论整合后形成一份关于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特征介绍的实验报告。

设计意图:本部分属于开发评价课中的一个小结,旨在测试学生当堂学习效果。上述实验过程中,从澳大利亚空白图的导入,到澳大利亚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河流数据的导入与分析,其过程实质上是培养学生思索和回答关于事项为何在该地、人们在何处,以及人们如何抵达该地等问题的能力。

评价设计:①在一张空白的澳大利亚图中,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印象画出澳大利亚的经纬度、海陆位置、地形以及河流。②在另一张空白的澳大利亚图中标示出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并分析澳大利亚地形、气候、水文、植被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这里的评价属于形成性评价和可观察的评价,主要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整合能力。

课堂小结:自然地理特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这是区域地理学习的基础。本节课通过ARCGIS软件对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要素进行简要分析,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形成独特的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特征。

专家点评:这是不同地区的两个地理教师通过网络社区共同打磨的一节具有独特韵味的课。该课采用全新的地理信息技术进行授课,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采用要素逐步推进的方法,有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螺旋式上升。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存在惟一的、绝对标准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合作的形式能使理解更加全面和丰富。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共同发现与解决问题的学习组织形式,在本节课中得到体现,这也是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该课不失为一个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好课。此外,该课中发出的每一个指令都是一次任务,也是一次小型的测试,这种任务驱动型的教学在当前的课堂改革中非常值得称道。(江西省信丰中学高级教师、赣州市骨干教师 林启栋)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第5篇

首先,教材备的不充分。

课前,我过多的把时间用在了美国一课的设计中,对澳大利亚一节准备不充分,忽略了柳金华老师的合理建议,认为选课的可能性较大,以至于抓到阄以后有些茫然无措,不能正确的处理教材,照搬了姜小杰老师的学案,以他人设计的课型来实施自己的教学,期间的出入很大,取得的效果小,意料之中。以他山之石去攻玉,在自己还没有充分了解“他山之石”的基本性能、基本思路前,贸然用之于自己的教学中,效果如何,可以想见。在课前,自己应该有自己的思路,有自己的设计意图和解决一系列问题方案,才能从容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问题,处变不惊,从而更好地调控课堂,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基本没有背学生。

学案导学、合作探究、高效课堂,是我校正在试验的一个崭新的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已经基本成型,学生适应了这种授课方式,而且效率很高,尤其是实验班的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大大加强,读图析图的习惯也已经养成,教学进度也超过了兄弟学校,我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对三中的学生能不能接受这种方法,考虑不足,片面的认为县级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定很高,又是实验班的学生,完成这样的学习任务是小菜一碟。可是,事与愿违,学生对这种学习方法大部分感到很突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一时之间还很难形成,以至于成效不明显,好学生尚可勉强接受,学习较差的干脆束之高阁,对教师的合理点拨也置之不理,有相当多的学生没能按时完成教师交给的学习任务,再加上三中的班额过大,很难全面的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此,在后面的教学中师生也很难配合起来,一度出现教师单打独斗的局面,最后很伧俗的结束教学,没有让学生充分的掌握本节课所应该掌握的知识,是教师教学的失败!痛苦的反思、无言的结局!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我把“淮南”王爷府初中的柑橘,错误的种在了“淮北”锦山三中的肥田沃土中,其结果是结出了有苦又酸的枳,不能不令人心痛。

第三、先进的教学手段没有用之于教学中。

网络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各式各样的教学资料,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没有深入的挖掘教学资源,没有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和丰富地理教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在一定的情况下,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先知卓见,在大赛中,与其他教师相比较,明显的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教学效果也逊于他人。新课标明确指出:充分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开展形式多样而有效的地理教学,增添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需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在“发展学生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中境,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地理教学的开放性,鼓励学生对所学地理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保证教学的弹性,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及“开展地理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增强学生地理实践的能力。”在这方面,本人明显的落伍,今后,要拿出足够的勇气和耐心去加以弥补,从而提升自己的地理教学能力。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第6篇

澳大利亚——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掌握澳大利亚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2.认识主要地形区及特有动植物。

3.结合地形图、气候图和农牧业分布图,分析农牧业和地形、气候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 读图认识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分布特点。

2. 分析澳大利亚的动植物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原因。3. 读图分析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观念。

重难点

重点:地形的分布、农牧业的特点。

难点:动植物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原因。

教学策略与方法

读图法、综合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观赏几幅图片,你认识它们吗?这些图片反映了哪个国家的特色?(澳大利亚)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澳大利亚。

二、学习新课: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1、读图10.27和10.28说出澳大利亚在世界上的地位。半球位置:南半球(赤道以南)东半球(110°E~150°E)

纬度位置:南回归线穿过中部,大部分位于热带、亚热带,小部分位于南温带。海陆位置:位于大洋洲,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从地理位置上我们可以看出:澳大利亚是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2、读图10.28说出澳大利亚的领土组成。生答:由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和附近海域的岛屿组成。陆地面积769万多平方千米。由此得出结论:澳大利亚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承接:地理位置影响自然环境,接下来我们看看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大家知道自然环境包括哪些要素吗?(地形、气候、河湖、生物等)

(二)自然环境

1、地形: ⑴、读图10.28找出澳大利亚的地形类型及三大地形区。山地:大分水岭平原:中部平原 高原:西部高原 ⑵、观察这些地形是怎么分布的,得出地形分布特点是:明显分为三部分,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部低。⑶、读图10.28看看澳大利亚有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东部: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焦群。

中部:著名的大自流盆地。出示大自流盆地示意图结合课本72页信息传递想一想:大自流盆地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找学生作答教师指导。

2、气候

⑴读图10.30说出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和分布。气候以热带和亚热带气候为主,呈半环状分布。半环状核心:热带沙漠气候

中半环:热带疏林草原气候、亚热带沙漠和草原气候 外半环: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

东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西南部为地中海气候,水热条件较为优越。⑵、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说出澳大利亚的气候特征。① 大部分地区炎热干燥。② 降水量自北、东、南三面向中西部递减。

3、生物

⑴读图10.29说出主要动植物的名称。特有动物:考拉、鸭嘴兽、袋鼠、鸸鹋 独特植物:桉树、金合欢树

课件图片展示了解它们的特征和习性。从而得出澳大利亚的动植物具有原始性和独特性,因而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⑵出示资料思考:为什么澳大利亚有如此多古老而独特的动植物呢?结合信息传递然学生思考后分析得出:长期孤立,缺乏交流,自然条件较单一。

承接:我们知道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会影响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包括生产、生活等活动,生产活动中最基本的是农牧业生产,下来我们了解一下澳大利亚的农牧业生产。

(三)农牧业

读课本文字和图10.31完成以下问题: A、自主学习

1、说出澳大利亚农牧业在世界上的地位。(课件图片展示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2、澳大利亚农牧业的特点是什么?(图片展示:机械化程度很高)

3、读图10.31,说出澳大利亚的主要农牧业区。B、合作探究

4、说出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的地区,并结合地形图气候图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5、澳大利亚农牧业取得了什么样的经济效益?从中我们能得出什么启示?

三、课堂小结(利用板书进行回顾总结)

四、课堂练习(见课件)板书设计

位置范围: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领土组成

10.3澳大利亚

地形:类型及三大地形区

自然环境

分布特点

气候:类型及分布

特征

生物:原始性、独特性 农牧业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第7篇

2、澳大利亚位置

纬度,半球,海陆 澳大利亚独占整个大陆

3、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1)、澳大利亚国徽导入澳大利亚动物(2)、分别展示动物(3)、展示文字资料,总结澳大利亚生物特点,说明“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由来(4)、探究澳大利亚生物特点的原因。(5)、小结

4、骑在羊背上的国家(1)、澳大利亚倒置地图导入(2)、说明“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由来,羊毛、羊肉产量居世界前列(3)、分析澳大利亚地形特点(4)、分析澳大利亚降水特点(5)、根据地形和降水特点分析澳大利亚养羊地点

(6)、展示验证澳大利亚实际羊、牛、小麦,在澳大利亚的分布。

简要说明牧牛带在北部的分布

(7)、简要说明三大牧羊带之间的区别(8)、说明澳大利亚中部地下水丰富、含盐量高,适合养羊。并展示羊饮水图片(9)、概括澳大利亚养羊业的自然条件。(10)、根据地形、降水特点分析澳大利亚适合种植小麦的地点。

(11)、简要说明养羊业与种植业混合经营的好处 因地制宜(12)、举出其他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事例。(13)、欣赏澳大利亚的养羊业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第8篇

一、澳大利亚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总体情况

澳大利亚政府一直比较注重本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保持和提升,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邦政府更是加快了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步伐。

(一)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澳大利亚政府就开始鼓励大学监督自身的绩效,呼吁高校内部开展“反思性自我评估”(Critical Self-assessment);20世纪80年代,政府关注的焦点延伸至高校内部效率和效力的提高。[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迅速扩张,为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及发挥高校的市场化效应,政府向社会各界承诺:本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具有一定的水准,并将以此为基础不断提升。政府由此采取了一系列相关举措:1992年,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委员会(Committee for 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成立,该委员会主要制定相关政策并向高校提供建设性意见;1995年,构建了澳大利亚大学学历资格评定框架(Australian Qualification Framework),该框架系统主要负责各类高等院校的资格授予事宜;1998年,经广泛协商,政府决定把质量改善规划纳入年度高等院校财政资助项目中,即将质量保证与经费分配相挂钩,规定此后每所高校都要向政府提交质量保证和改善计划,并由教育部公布具体内容;2000年,澳大利亚大学质量保证署(Australian Universities Quality Agency)成立,该署主要与各高校共同开展质量保证的相关工作。[3]

至此,形成了新世纪由联邦政府(主要是联邦教育、科学与培训部及其相关高等教育管理机构)、州或地方政府(主要是州或地区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高校、澳大利亚大学学历资格评定框架、大学质量保证署这五方有机组成的、权责较为明确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其各自的功能分别是:联邦教育、科学与培训部及相关机构负责财政资助、绩效数据收集、质量保证和科研规划;州或地区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负责高校相关资格的认证;高校负责学术标准和质量保证程序的制订;大学学历资格评定框架负责全国性的注册及相关奖励说明事宜;大学质量保证署负责审计稽核工作。

(二)主要的高校教学评估形式

澳大利亚现有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系统由高校自身的内部保证及高校资格认证、评定的外部保证两部分所组成。与之相对应,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估也大体包括基层领域的高校自我评估及联邦层级的评估两种主要形式。

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机构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占绝对比例的自我认证大学(Self-accrediting Universities),它们有权力对自身课程进行认证;另一类为非自我认证院校(Non Self-accrediting Institutions),其课程认证的权力归州或地区政府所有。根据权责分配,自我认证大学以及对非自我认证院校进行监督、认证的机构都设置了一定的教学标准和学位标准,并以此为据进行评估。公立大学和私立高等院校都可根据自身开设的课程制定学位标准,而监督学位标准的执行情况是澳大利亚高校内部最为重要的教学评估形式。学位标准的执行和监督主要有两种方式:(1)学生评估,即从学生对教学效果整体评价的角度来衡量学位标准;(2)学位信誉监督,即“严格荣誉学位的颁发标准,建立学科本位的学位标准”。[4]

在联邦层面上,澳大利亚联邦教育、科学与培训部及相关教育机构对各高校课程及教学质量的评估通常是通过对学生的绩效评估来进行的。在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框架中,联邦政府对于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收集和公布相关绩效数据。其中,有关应届毕业生的知识储量、技能水平以及毕业生对教师及教学满意度等的绩效评估是澳大利亚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一大亮点。

二、澳大利亚全国性本科教学绩效评估工具

每年,澳大利亚毕业生就业委员会和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定期运用几个全国性的本科教学绩效评估工具向全体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调查。目前,较为权威的评估工具有毕业生去向调查、课程体验问卷和毕业生技能评估。评估结果所包含的数据是比较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此外,联邦教育、科学与培训部还建立了日趋完善的绩效指标搜集、处理和公布系统。其中,结果绩效指标是全国范围内民主、公平的本科教学评估的重要信息源。

(一)毕业生去向调查(Graduate Destination Survey,简称GDS)

早在1972年,毕业生去向调查就已经由澳大利亚毕业生就业委员会(Graduate Careers Council of Australia)开始推行实施。每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在完成其全部课业的4个月后都要参与到该调查中来。毕业生去向调查主要涉及毕业生将来的学习深造、劳动力市场所处地位和意愿等,所获取的信息包括:(1)毕业生刚获取的学历资格;(2)大学最后一个学年的有偿工作情况;(3)该调查开展时,被试的工作和学习情况;(4)获得学历资格后,接下来一年的就业情况;(5)获得学历资格后,接下来一年的学习情况;(6)其他一些人口统计学数据。联邦教育、科学与培训部每年会公布毕业生去向调查的结果,这给公众提供了颇有价值的比较依据,也可协助专业人士帮学生制定职业发展或继续深造规划。除此之外,毕业生去向调查的结果对于高校制定未来的发展策略也很有借鉴意义。

(二)课程体验问卷(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简称CEQ)

课程体验问卷最早在英国投入使用。1992年,澳大利亚毕业生就业委员会在本国正式将课程体验问卷投入使用。该问卷调查每年在应届毕业生完成其全部学业的4个月之后开展。问卷所测查的内容主要涉及:优良的教学、基本技能、总体满意度、适宜的作业量、清晰的目标和标准、智力的激励、学习化社区、学习资源和支持、工作的准备等。其中,优良的教学、基本技能以及总体满意度被视为核心测查项目。联邦教育、科学与培训部搜集该问卷的部分数据并以此作为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绩效指标。该问卷回收的统计数据每年公布一次,以便于各高校比较同类学科的教学质量。一些商业性的大学指南也会引用这些数据,为学生比较大学课程和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资料来源:Graduate Careers Australia.Enhancing the GCA National Survey:An Examination of Critical Factors Leading to En-hancements in the Instrument,Methodology and Process,Canberra,Australia,2006.

(三)毕业生技能评估(Graduate Skill Assess-ment,简称GSA)

毕业生技能评估由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发起,并由该委员会于2000年底开始正式实行。该评估其实是对高校学生在入学和毕业时的基本技能进行考核。目前,评估的方式为选择题测试和写作测试,考察的主要能力有:(1)批判性思维能力;(2)问题解决能力;(3)人际理解能力;(4)写作交流能力。高校可通过该评估来比较不同专业学生总体能力的差别,他们尤其关注学生在入学和毕业时各项能力的变化态势,因为这种变化直接反映了其教学质量的优劣。

(四)结果绩效指标(Outcom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除上述三种绩效评估工具之外,联邦教育、科学与培训部收集并公布的结果绩效指标也被视为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信息源之一。1991年,联邦教育部首次运用绩效指标(Performance Indicators)的方式来对各高等教育机构进行评估。目前,澳大利亚已拥有全国性的指标数据搜集、处理及报告体系。近年来,高等教育评估所涉及的相关指标主要可归为以下五大类:学生绩效指标、教职员工绩效指标、财政绩效指标、科研绩效指标和结果绩效指标。其中,结果绩效指标涉及较多关于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结果的内容,是评价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1、指标类型及其数据来源

结果绩效指标主要包括:进步度(Progress rate)、退学/保有率(Attrition/retention rate)、毕业生就业率、深造率、起薪、课程总体满意度、优秀的教学和基本技能8项,原始数据主要由各高等院校和澳大利亚毕业生就业委员会提供。

2、指标的数据处理及公布

在获取原始数据以后,考虑到每所高校在人口分布和宏观经济环境上存在差异,联邦教育、科学与培训部会根据一些影响到绩效的外部因素对数据进行调整,如人口统计学因素和宏观经济因素等。1998年,联邦教育部进行原始数据调整所采纳的因素有:学生年龄、性别、非英语语言背景、土著背景、学习领域、学习层次、学习方式;2001年则为:1998年的全部因素加上社会-经济地位、农村偏远情况、残疾、学生能力(第三级教育入学等级)、劳动力市场条件、高校规模等。[5]

在结果绩效指标的数据处理过程中,原始数据还包括由各高校以及澳大利亚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补充信息数据,联邦教育、科学与培训部不断运用多种技术对原始得分进行调整。联邦教育、科学和培训部定期对结果绩效指标的结果进行公布,并利用这些结果来比较各高等院校之间的绩效差别,评定某所高校是否达到良好的实践基准,从而达到监督高校教学质量的目的,各高校也以此来评定自身绩效。结果绩效指标的相关数据同样也被收入一些商业化的大学指南,以指导和帮助学生和家长做就读哪所学校的选择。

三、澳大利亚高校本科教学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澳大利亚联邦教育、科学与培训部及相关教育机构资助并实施的本科教学绩效评估是针对全体应届毕业生的,因此澳大利亚大多数人认为评估的数据较能反映出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一种比较便捷的评估方式。[6]虽然澳大利亚联邦教育、科学和培训部的绩效数据年度公报举措并未达到英国、美国那样大众普及化的程度,但近年来在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作用下,有关绩效指标的信息也越来越丰富。联邦教育、科学和培训部在结果绩效指标的数据处理方法上也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并力争如实反映各高校的绩效水平差异。

然而,澳大利亚高校本科教学绩效评估也存在部分潜在问题,并引起了一些争议,主要有:

第一,绩效评估调查的设计和管理的标准化程度较低。2004年,澳大利亚毕业生就业委员会对于毕业生去向调查及课程体验问卷等评估进行了总结和评价,认为尽管该委员会所推荐的标准化方法论和操作守则已被普遍接受,但对毕业生绩效评估的管理仍不够标准化。毕业生就业委员会指出,标准化欠缺的问题集中体现在:高校对调查群体范围的规定不统一(74%的高校将全部毕业生纳入调查群体中,其余的则将应届毕业的海外留学生等群体排除在外);部分高校随意增减评估中的调查问题(19%的高校因为能直接从学生档案中搜集到信息而在调查中随意删除调查问题;21%的高校则自己添加了调查问题);出现“虚假”作答现象(68%的高校自行用学生档案信息来填写毕业生去向调查表格,接近半数的高校通过学生家属来获取相关数据)。[7]评估的相关管理人员认为“调查似乎更倾向于反映高校的行政干预作为”。[8]

第二,课程体验问卷中的相关信息及概念阐述得比较模糊。其中,问卷中的“满意”到底是指什么?了解学生的满意程度究竟是不是测量教学质量的好方法?这些都不很清楚。另外,虽然有来自于英国及国际上的认可,但与毕业生去向调查的数据相比,课程体验问卷的调查结果则主观性更强,而将这样的数据作为一项重要的结果绩效指标,自然会引来相当大的争议。

第三,如何取得理想的回复率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澳大利亚毕业生就业委员会曾于2001年提出,对于绩效评估的结果分析而言,高校总体回复率至少为70%才是“理想的和可操作的”。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全国回复率从1988年的72%下跌至1994年的62%,联邦教育、科学和培训部甚至还在2001年将回复率低于50%的高校也列入数据统计对象。[9]造成回复率低的原因主要有:缺乏追查无作答者的资源和经费、学生档案质量较差、学生对调查感到疲乏、学生联系方式丢失等。低回复率会增加样本偏差的机率,而低回复率是否会明显影响到绩效评估的效度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第四,绩效评估的结果究竟对高校教学质量的保证产生了多大影响难以断定。尽管绩效评估的实施及其数据的公布,能使公众更清晰地了解当前本科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但绩效评估的最终目的还是为高校自我审视和监督提供依据。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评估结果及数据对高校教学质量究竟产生了什么影响,对于改进教学质量又起到了哪些作用,都难以评价。澳大利亚国内学者认为,虽然政府对本科教学质量所给予的关注是近10年来最多的,但绩效评估“对改进质量而言至多属于中等水平”。[10]

综上所述,自20世纪90年代来以来,澳大利亚政府不断致力于推动本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毕业生去向调查、课程体验问卷、毕业生技能评估以及联邦教育、科学和培训部的结果绩效指标等绩效评估工具的使用也为保证高校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澳大利亚政府在数据搜集、方法更新等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就目前而言,政府及相关教育机构的当务之急则是在总结以往绩效评估的经验及借鉴英美等国实践的基础上,就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争议予以充分的探讨和分析,如此才能保证接下来的本科教学绩效评估更科学、更健康地开展。

摘要:澳大利亚联邦教育、科学与培训部及相关教育机构对本科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的重要方式之一是针对全体毕业生进行绩效评估。本文介绍了澳大利亚全国性的绩效评估工具,着重描述了联邦教育、科学与培训部结果绩效指标的数据来源、处理和应用,并就这种评估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澳大利亚,绩效评估,本科教学

参考文献

[1]Richard James.Academic Standards and the Assessment ofStudent Learning:Some Current Issues in Australian HigherEducation.TertiaryEducation and Management,2003,(9):189.

[2][3]Department of Education,Training and Youth Affairs.The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Frame-work Canberra,Commonwealth ofAustralia,2000.

[4]吴雪萍,刘辉.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策略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4,(6):72.

[5][6][7][8][9]Department of Education,Science andTraining.Reviewof Higher Education Outcome PerformanceIndicators Canberra,Commonwealth ofAustralia,2005.

相关文章
保障“双节”农产品质量安全

保障“双节”农产品质量安全

保障“双节”农产品质量安全(精选8篇)保障“双节”农产品质量安全 第1篇保障“双节”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保障中秋节、国庆节期间食用农产品...

1
2025-09-15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精选6篇)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第1篇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中国...

1
2025-09-15
毕业论文写作建议

毕业论文写作建议

毕业论文写作建议(精选6篇)毕业论文写作建议 第1篇首先,一定要重视论文,认真对待。论文写作是每个同学将专业知识系统归纳和运用的一个...

1
2025-09-15
毕业设计展板设计

毕业设计展板设计

毕业设计展板设计(精选6篇)毕业设计展板设计 第1篇蔡旗中学展板设计文字设计2011-08-16 20:36:35|分类:|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第...

1
2025-09-15
毕业留言个性签名

毕业留言个性签名

毕业留言个性签名(精选9篇)毕业留言个性签名 第1篇毕业留言个性签名我站得太久说的太久了我自己都累了,你怎么还是听不懂?我写的太多了...

1
2025-09-15
百事可乐企业文化

百事可乐企业文化

百事可乐企业文化(精选8篇)百事可乐企业文化 第1篇纵观百事可乐成功的每一步,都是和企业文化的建立、品牌的树立紧密联系的,从一个濒临...

1
2025-09-15
毕业生财务专业实习自我鉴定

毕业生财务专业实习自我鉴定

毕业生财务专业实习自我鉴定(精选8篇)毕业生财务专业实习自我鉴定 第1篇你的实习自我鉴定写的怎么样了呢?是不是还没有想怎么写?下面由本...

1
2025-09-15
北京奥运会火炬感想心得体会

北京奥运会火炬感想心得体会

北京奥运会火炬感想心得体会(精选15篇)北京奥运会火炬感想心得体会 第1篇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感想心得体会圣火传递途中经过许多具有历史...

1
2025-09-15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