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面向北部湾经济区的信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3、保护与开发:遗产地数字化管理协同功效实证研究
4、关于我国商品房交付条件的法律思考
5、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6、面向四类人员的职业技能开发状况评估与需求分析研究
7、论企业档案编研工作的知识引领与推动
8、基于GIS的地下水信息共享平台系统设计
9、一品红药,高效流程提升管控效能
10、精准扶贫思想的精神实质及实践路径
11、江汉运河综合开发现状及对策
12、2014阿里云:激进成长
13、基于数字化传感器平台开发高中物理课程资源的理论与实践
14、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长春市开发区改革创新路径探索
15、系统工程与管理变革:从牛顿到默顿的升华
16、论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
17、中海化学的两化融合之旅
18、智慧城市视域下的数据开放生态系统建设
19、针对软件开发过程质量的项目管理
20、浅谈内蒙古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工作发展方向
21、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水资源安全的影响
22、PDM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23、面向教学软件的RUP改进模型的设计研究
24、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探讨
25、网络架构系统的开发与部署课程教学研究与思考
26、为了可持续发展与工作世界的教育
27、空间信息相关专业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研究
28、基于组件化思想的载人潜水器操纵模拟器训练评价软件系统开发
29、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类游戏软件的开发分析
30、略谈战略性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力成本控制对策
31、10位程序员眼中的2007:寻找软件开发利器
32、对煤炭开采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的思考
33、高校校园社交媒体平台功能需求的KANO模型分析
34、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5、基于ArcIMS的校园WebGIS查询系统研究与开发
36、国投管控模式对全面风险管理的启示
37、基于组件的软件产品线方法
38、“双新”背景下培养“数字公民”的思考
39、德国“工业4.0”科技园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研究
40、MIC50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
41、教育大数据生态圈构建:“3+3”模型的逻辑与实践
42、数字人文视野下徽州文书档案开发利用研究
43、论管理会计的工具理性
44、城市地下空间探测与安全利用战略构想
45、班加罗尔软件服务外包企业构建创新能力的路径研究:基于发包方的视点
46、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新形态教材开发研究
47、数据库开发技术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48、海上石油开发项目风险演化模型研究
49、阳泉煤矿:实现全井人员定位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2、与时俱进加强高职会计实验室的建设管理
3、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4、《会计信息系统》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5、高职会计专业“双证书”教学子系统设计
6、会计凭证合规性与真实性的重要性比较
7、转变传统人才培养观念
8、小微企业电算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铁路运输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10、会计信息搜索模拟与利用研究
11、ERP环境下会计信息一体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12、“云课堂+PBL”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3、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现状与展望
14、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预算管理研究
15、《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几点解读
16、笑傲职场的“全能管家”
17、基于美学视角的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18、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信息化实验室建设探究
19、新疆兵团监狱系统会计电算化探讨
20、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研究
21、大数据时代的高职《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2、关于跨文化背景下高校商务管理实践教学水平的探讨
23、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24、会计学本科专业税法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研究
25、《会计电算化》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26、会计电算化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
27、天津滨海新区中小企业会计服务外包的发展研究
28、2018年高校大数据会计理论与教学高级研讨会召开
29、非会计专业开设基础会计的重要性
30、“大智移云物区”背景下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探索
31、体验式教学在会计信息系统教学的应用
32、信息化背景下会计专业工学结合模式创新研究
33、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34、新形势下大学生会计信息化的实践创新
35、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6、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创新研究
37、加强医院会计信息化在医院核算中的管理
38、环境会计研究几个问题探讨
39、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带来的挑战与对策
40、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41、应用型本科财会人才培养研究
42、对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的探索
43、商业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工作探析
44、XBRL在财务报表网络数据交换中的应用
45、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教学现状及对策
46、信息时代的会计教育改革
47、“3+2”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开发探讨
48、ISACA模型课程对计算机审计教学的启示
49、煤炭企业会计电算化浅析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Email〗skeyu@sohu.com
画龙点睛明眸善睐
谈如何拟好作文题目
人们常说“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拟一个好的标题,将是文章成功的一半。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能先声夺人,对文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为你的作文获得高分取得决定性的一环。因此,平时作文,尤其是高考话题作文,必须拟制一个靓题,给文章镶上一双亮丽的眼睛,长上一对飞翔的翅膀.一、拟题的要求
作文拟题要与作文内容珠联璧合,题目要能反映作文的内容。这是拟题的基本要求。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题目要贴切,也就是题目概括的内容要和作文内容相一致。
2.题目要简练,简短精炼,有高度概括性。题目不宜过长。
3.题目要生动,要新鲜、独特、醒目,不能陈旧呆滞,让读者望而生厌,兴趣索然。
二、拟作文题目的方法
(一)保守法(即以话题为题目)
2005年高考作文话题“双赢的智慧”
2007年高考作文话题“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二)保险法(即对话题稍加扩展或改造)
1、《诚信背囊不能丢》(2001年高考话题“诚信”)
2、《永恒的心灵选择》(2002年高考话题“心灵的选择”)
3、《相信自己也要听取别人意见》(2004年高考话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
4、《双赢,你我共辉煌》(2005年高考话题“双赢的智慧”)
5、《时间使记忆开出花》(2007年高考话题“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6、《水沿岸流淌》(话题“水与岸”)
(三)新颖法
〈一〉修辞法
2001年高考话题“诚信”
《诚信如水》(明喻)《十字路口》(暗喻)生命“诚”可信(双关“诚信”)
《诚信何价》(设问)《“诚信”飘流记》、《拷问灵魂》(拟人)
2003年高考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
《感情是帆,认知是船》(比喻、对偶)
作文训练“水与岸”
《自由是水,约束是岸》(比喻、对偶)
〈二〉引用法
1、引用诗词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99年高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2)《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题西林壁》2000年高考“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3)《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 以“拼搏”为话题)
(4)《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以“追求”为话题)
2、引用格言
以“生命”为话题《热爱生命》(汪国真《热爱生命》)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救救孩子》(鲁迅《狂人日记》 )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写生活对人的考验《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海
燕》)
以“友谊”为话题《百年孤独》(马尔克斯同名小说 )
3、 引用歌词
该文章转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cn/beik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7966&Page=1《从头再来》(以“失败、挫折”为话题)
《一笑而过》(以“宽容”为话题)
《爱你在心口难开》(以“沟通”为话题)
《我想有个家一只小鸟的心声》(“环保”话题)
《相信自己》(“自信”话题)
《我心永恒》(“坚持不懈”“亲情”“友情”话题)
4、引用广告词
《真诚到永远》(海尔电器广告语“诚信”话题)
《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氏咖啡广告语“亲情”话题 )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澳柯玛空调“追求”话题)
《永不止步》(安踏运动鞋“追求”话题)
《一切皆有可能》(李宁“自强”“自信”话题)
<三>化用法
1、仿
《高三夜无眠》仿《西雅图夜无眠》
《命运不相信眼泪》仿《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有多少_可以_来》仿《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2、改
《不要唯“财”是举》《名优产品,让民忧》《疑人要用,用人要疑》
〈四〉诗情画意法
1.“生命”话题《白云•夕阳•歌声》
2.“乡情”话题《那河•那船•那人》
3.“足迹”话题《红舞鞋•蓝精灵》
4.“机遇”话题《雨季,我们一起去看海》
5.“友谊”话题《风中飞舞的白手帕》
6.“窗口”话题《今夜星光灿烂》
7.“时空”话题《恋恋风尘恋恋情》
8.“时光”话题《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9.“水与岸”话题《守护那一方清澈》
〈五〉反弹琵琶法
1、《此时有声胜无声》(白居易《琵琶行》2004广东“语言与沟通”)
2.《感谢你的敌人》(以“竞争”为话题)
3.《往事并不如烟》(以“关注生活”为话题)
4.《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5.《近墨者未必黑》(以“坚守自我”为话题)
6.《做女孩要三心二意》(宽容心、进取心、感恩心、善意、诗意)
三、拟题练习
全国第一位受希望工程资助的博士生张宗友就读南京大学时,觉得“自己已经23岁了,再要人资助是很丢脸的事”,他把社会捐助款一部分捐给家乡,一部分留给系里,还有一部分
寄给西藏林芝地区一名贫寒的小学生。每月240元的津贴只够吃饭,他就通过课余当家教、作系计算机房管理员、到南大出版社校对、批阅自考试卷等方式勤工俭学。3年下来,他不仅拿到了学位,而且还资助了上高中的妹妹。他留校任教时带的72名学生普遍形成一种自立自强的观念,贫困生无一人辍学,就连一些家境好的学生也在打工,主要是希望得到锻炼。
请以“贫困”为话题,来拟题目。
示例:(按所学拟题方法归类)
(1)《敲响自强的钟》(2)《摇曳生活,坚定人生》
(3)《贫儿当自强》(4)《富有的贫困生》
(5)《穷且益坚》(6)《“贫”出一个未来》
(7)《感谢清贫》(8)《贫困之路非漫漫》
(9)《天降大任于贫者》(10) 《贫困的反作用力》
(11) 《贫困是首歌》(12) 《我贫困,我美丽》
该文章转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cn/beik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7966&Page=213) 《走在贫困的声音里》 (14) 《在贫瘠的土地上开花》
(15) 《最贫是无志》(16) 《丹青难写贫精神》
(17) 《青山在,何以贫?》 (18) 《对贫困说:“不”?》
(19) 《我自横刀向贫笑》(20) 《捐资•捐志》
该文章转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cn/beik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7966&Page=313) 《走在贫困的声音里》 (14) 《在贫瘠的土地上开花》
(15) 《最贫是无志》(16) 《丹青难写贫精神》
(17) 《青山在,何以贫?》 (18) 《对贫困说:“不”?》
(19) 《我自横刀向贫笑》(20) 《捐资•捐志》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摘 要:我国城市交通事业不断进步,随着各种交通新形势的出现,交通系统建设工作也在持续进行中,虽然路上交通是交通体系的重点建设内容,但是海上交通也同样不容忽视。因此为了完成海上交通系统建设目的,可以借助对船舶交通系统进行管理与评估。在评估船舶系统的运行情况时,可以根据这一交通体系的特点选择模糊评价法,本文对模糊评价法的具体情况以及在评估船舶管理体系之中的应用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法;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应用方法;交通系统
船舶管理体系是保证海上交通合理运行的重要系统,不仅能够保证海上船舶运行的效率,还能对其航行安全进行维护。这项工作已经有了较长的历史,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管理方法的不断进步,其具体管理方法也有了改变,因此,管理以及评估的效果也变得更好。模糊评价法这种综合性质的综合评估方法是非常适用与船舶管理系统的。本文對这种方法的基本内容以及具体应用方法进行阐述。
1 模糊评价法概述
模糊评价方法使用之前,首先需要对这种方法的概念以及基本内涵有所了解。这种评价方法的基本理论是模糊数学理论,具有综合评价的优势,借助这种评价方法可以将定性类型评价转变为定量方面的评价,尤其适用于会受到多种客观元素影响的评估对象,不仅具有更强的系统性,同时还能使评估结果清晰地展现在评估人员以及管理人员面前,对一些只能定性却难以定量的管理性问题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这种评估法的基准为最优评估元素,这种元素的评价值是1,而其他的非优元素的评价值主要是依据其非优基本情况来确定。
由于属于数学性方法,其评估环节主要是通过函数关系的判定来实现。借助不同的评价元素的主要特征,来将函数关系进行确定,主要是评价因素值与评价值两种元素的函数关系,在判定函数关系时可以借助多种不同的判定方法来实现,既可以采取与统计学理论为基准的统计性方法,也可以选择分布方法。
2 应用方法分析
水运事业逐渐在水陆交通发展的带动下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果,这也使得水运事业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复杂情况,在交通量不断提升的条件下,船舶正常运行的难度有所增加,尤其是在水路环境较为复杂的特殊水域中,会出现拥堵或者运行空间有限的问题,随着船舶数量的增加,这种类似的问题出现的范围也在被扩展,不仅在港口处会出现,即使在海峡以及江河这种使用空间比较大的环境下仍旧会出现。
因此需要对船舶运行环境进行改善,可以借助预先模糊评价的方法来确定管理重心。
2.1 指数体系分析
对评估体系中的指标进行确定时,需要根据评估对象的特点来进行判定,对于船舶管理体系,可以将评估重心放到管理能力以及交通系统运行两方面,另外还需要对船舶资源具有的服务能力进行判定,根据这几方面重要的评估指标来确定评估体系。
2.2 评价集分析
评价集的确定是模糊评价法的重点内容,主要需要对影响评估对象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解,而定量分析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定性分析可以使评估过程更加强袭,但是需要将评估等级进行精细划分,提升区分度,在复杂的评估过程中达到评估的目的。
对于VTS的模糊综合评价,本文采用百分制方法,因此,在VTS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中,将评价集定义成5个等级,即v={v1,v2,…,v5},其相应的百分制区间为:v1表示很好,分值为90-100分;v2表示好,分值为80-89分;v3表示较好,分值为70-79分;v4表示一般,分值为60-69分;v5表示差,分值为0-59分。
通过评价集的确定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的模糊评价向量,用模糊向量来表示评价对象对各个评价等级的隶属程度,从而体现评价的模糊性。
2.3 隶属关系确定
根据VTS综合评估5个评价等级的确定及其等级平均分数,对综合评价指标数据xij建立的隶属度函数如下:
(1)VTS综合水平等级“很好”的隶属度函数
(2)VTS综合水平等级“好”的隶属度函数
(3)VTS综合水平等级“较好”的隶属度函数
(4)VTS综合水平等级“一般”的隶属度函数
(5)VTS综合水平等级“差”的隶属度函数
(6)VTS综合评估模糊合成
因素集U模糊综合评价结果C由模糊评价隶属度矩阵R与对应的权重向量W进行模糊合成得到的,即:
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VTS评估应用
以X省辖区内5个VTS中心(以A-E标识)为评估对象,根据上述方法进行综合评估,得结果如表1所示。
从评估结果来看,VTS(B)运行效果最佳,VTS(E)和(D)居中,VTS(A)和(C)随后。在硬件设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VTS运行功效取决于海事值班人员及海事中心领导创新及管理能力,各VTS中心应重视人员素质的培训和提升。VTS中心的综合能力均有发展提升空间,主要表现在对VTS的功能应用和增值功能的开发利用上,如所有VTS中心均没有先进的锚位辅助诱导分析、泊位辅助诱导分析功能,对应用已有数据进行导航决策分析的功能使用不充分。因此,对已有VTS数据的开发增值服务功能需进行重点改进。
结束语
本文首先对模糊评价法的基本内涵进行了阐述,这种数学方法能够对评估对象中的各种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并保证评估结果的精准性,船舶管理体系对船舶合理航行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如果传播管理体系对运行情况的判断存在失误,就会使处于航行过程中的船舶遭遇危险事件,能借助实际的船舶管理体系,对这种评估方法做出了具体的阐述。评估人员需要对模糊评价法进行充分理解,提升自己的评估能力,给船舶提供更好的理论数据。
参考文献
[1]周梦婕,葛泉波,黄习刚,刘月胜,陈积明.海上智能交通系统的新型船舶航行系统风险识别方案[J].中国航海,2013(04).
[2]张喜成,汪江洪.粗糙集综合评价法在公交服务水平评价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6(04).
[3]张鹏,陆瑶,赵雨旸.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公路客运满意度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4(03).
[4]王小艳,刘小勇,王艺噱.模糊综合评价法在交通影响后评价中的应用[J].交通标准化,2014(20).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摘 要:当前我国高校人事管理工作开始普及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的管理系统。相比过去人工纸质加Office Excel的管理方法,在规范性和效率性上有了显著地提升。然而,当前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与其他系统兼容性差,管理系统使用复杂,管理系统逻辑性与权限等相关问题。本文将对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应用做出一些说明,并对应用过程中发现的相关问题做出探讨,并对可以改进的地方提出工作建议。
关键词:高校 人事管理系统 应用 改进
一、引言
高校人事管理工作复杂且琐碎,通常情况下涵盖教师岗,实验岗和管理岗等多种人事类型。在之前的工作中,人事管理大多依赖于纸质文件,人事管理纸质文件包括人员报道相关文件原件及复印件、人员身份认证文件及其他个人信息相关文件。各种文件需要分类存放在档案室不同的分类文件夹中。不论是保存、查阅、修订,还是后期的整理都会造成巨大的工作量和文件丢失或损毁的隐患,因此,人事管理系统电子化、数字化是客观发展的趋势也是当今时代的潮流。
二、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简介
高效人事管理系统针对传统高校人事信息化易用差、功能简单、严重滞后高校的快速发展的现状,是一个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全面涵盖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所有业务功能。系统不仅覆盖高校的人事、师资、薪酬管理等基础业务,还覆盖了高校的人才管理、考核管理、申报管理、招聘竞聘等基础业务。
三、高校人事管理系统优点
1.查询数据快捷。人事管理系统,整合了组织机构与岗位管理、岗位聘任管理、人事管理、人员劳动合同管理、劳资管理、师资管理、绩效考核系统、招聘管理、报表管理和教职工自助等多个模块的信息。人事管理中,纸质文件的作用在于留底保存和查对证明,然而在日常工作中,纸质档案的应用极其不便。运用Office Excel的各种人员信息登记,并不能够将各模块的信息整合到一起,也无法将所有信息进行实时更新。人事管理系统则可以在一个窗口界面下,查找不同的类型信息。
2.利于统计数据。人事管理系统当中,需要各类信息进行排序筛选时,可以自动按照各种需要顺序和类型进行筛选排序。例如人员部门、个人基本情况、学历职称信息、在校状态等,均可任意按照时间排序、学历筛选、职称筛选等进行排序和统计。
3.回溯数据变更。人事管理系统当中信息更改,可根据使用者的不同权限而定。通常情况下,由具有权限的操作人员对需要修改的信息进行修改,修改后信息会覆盖之前信息。系统中可以记录此项修改信息之前一次的信息,及修改人员的相关信息,对信息修改可以做到追查回溯。
四、高校人事管理系统不足
1.依赖人工更新难以避免错误。人事管理系统的信息更新,需要有权限的使用人员进行信息的录入和修改,对于各类信息的输入,通常情况下由于单位的实际情况,相同岗位的人员只有一人。因此录入每类信息的人员也仅有一人,知晓相关信息的人员也仅有此人,如果在录入过程中信息有误或者产生其他问题,系统无法识别错误,其他人员也无法发现其中错误。
2.人员个人信息难以保证质量。人事管理系统中,有部分信息需要人员自己填写,包括家庭成员信息、学习经历、科研经历、工作经历、获奖经历等所有个人信息,此类信息的录入均需个人在终端上登录个人主页进行。由于高校当中人员众多,一般情况下有1500~2000人之间,每年新进人员和退休人员一共在100人~200人之间,且人员进入和退休分布在一年各个时段,并不集中,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个人信息的录入,准确性和完整性都无法收到监督和控制。
3.难以覆盖所有信息情况。人事管理系统并没有世界通用的某个系统,我国采用的大多是国内软件开发商开发的相关软件, 国内软件在学科设置上,按照的是GB/T 13745-92《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进行划分的。而近年来我国高校引进了大量的海外毕业博士和硕士,国外毕业人员的研究方向或与国内一致,或与国内接近但不一致,甚至国内根本没有对应专业。因此,难以找到国外毕业人员的毕业专业,只能找接近的填写,但这样又造成了信息的不准确。
4.系统使用权限与效率难匹配。人事管理系统牵扯面广,涉及不同部门多个岗位,因此,各个部门及各级人员都有各自的权限范围对应自己的工作内容。录入不同的信息需要由不同的人员进行录入,还需要各种不同权限的人员对相应的操作做出确认、许可等确定。但由于实际工作中人事管理系统只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权限高的工作人员难以分开太多精力在人事管理系统的确认上,对于系统的操作会造成延迟,或交给权限低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五、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改进
1.人事管理系统的维护。按照人事管理系统最初的设想,长期的使用可以积累大量的信息数据,这些数据通过电子化的管理可以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但是,这一切的设想都需要建立在人事管理数据的准确性上,日常的录入和数据的更新都需要定期去做,这就对系统的维护产生了较高的要求。系统的维护难度要低,数据的录入能够更简单,是今后重要的方向。
2.人事管理系统数据的保存。人事管理系统数字化、电子化之后,所有数据都在电脑中,那么这些数据就面临着电脑系统崩溃或中毒、管理系统出错或数据丢失等情况。因此,人事管理系统的数据需要定期额外保存备份,以防万一。
根据相关工作经验,人事系统管理数据实时备份或每周备份,由于實际工作内容繁杂及工作优先级问题,难以做到。每月备份一次是最佳选择。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会有每月高峰波谷的小周期,在每月工作相对轻松的几天中,对人事管理系统的数据进行备份,且将备份数据与使用数据进行核查,保证数据准确性。
3.人事管理系统的升级。可以预见,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事工作还会出现新趋势和新变化,对人事管理内容也可能发生改变。人事管理系统需要能够随着需求的不断变化而增加功能或做出相应变化。这时,就要求人事管理系统在现在就留出将来升级的接口和相应准备,以求将来在功能增加和改变时可以平稳过渡,尽量减少数据的不兼容和软件的不兼容,降低高校的使用成本。
六、结语
高校人事管理是高校能够面向21世纪发展的重要后勤保障,科学合理、现代化的人事管理手段和系统是当前乃至未来可预期的时间内的必然要求。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在其中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会用能用好人事管理系统,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找到并发现新的问题,能够让人事管理系统不断升级改进,可以让人事管理系统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发挥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宋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数字档案与纸质档案比较浅析[J].兰台世界,2014,2014(23)(86-87).
[2]李克勋.教职工信息系统在高校人事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大学学报(自科版),2001,25(4)(27-30).
[3]耿娟.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人事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015(17)(48-48).
[4]国家技术监督局.GB/T 13745-92《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 [M].1993.
[5]向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3.
作者简介:武欢(1990.08—)女。籍贯:山西交城。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实习研究员。
地理信息系统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关键词】零库存;准时制;射频识别技术;仓库管理系统
仓库管理系统(WMS)具有对企业物流系统运作管理中仓储环节物品进货、出货、库存控制等管理功能,并可依托互联网进行客户订单和查询管理。由于各企业的仓库类型不同,仓库的服务对象以及服务内容也各有不同,不同企业的仓库管理系统实现的功能也不同。仓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入库管理、库存管理、退货管理以及动态信息传递等。
“零库存”的含义是以仓库储存形式的某种或某些物品的储存数量为“零”的一个概念,即不保持为库存。不以库存形式存在就可以免去仓库存货的一系列问题,如仓库建设、管理费用,存货的维护、保管、装卸、搬运等费用以及存货占用流动资金和库存物的老化、损失、变质等问题。虽然从目前企业物流现状来看,在整个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中,“零库存”还是一种理想模式,不可能成为现实,但是通过不断降低库存,企业可以节省更多成本。而在这个过程中,仓储环节的信息化至关重要。本论文就是从仓储环节的信息化着手找出一种能实现“零库存”的方法。
不论是在第三方物流还是在大型企业自营的物流体系中,仓储管理都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环节。仓储是物流各环节的接合部,包括采购与生产之间、生产的初加工与精加工之间、生产与销售之间、批发与零售之间、不同运输方式转换之间等。因此,仓储既是物资流转的一个重要枢纽,也是信息流通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几年,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追求“零库存”为最高目标。仓储作为物流各环节的接合部,涉及入库、分拣、在库、盘点、出库、补货等各方面,流通的信息量非常大,包括物品种类、数量用途、储存位置、库存状况等等。有效的仓储管理能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有效的对产品进行整合,提高产品的时间效用。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当产品从生产线上下来就贴上惟一的识别标签,通过射频技术、数据通信技术、条形码技术、扫描技术实现产品的入库,使采集的数据自动导入标准化的、联网的数据库。仓储信息网络化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物流运转效率的非常必要的手段。
一、我国仓库管理系统应用现状
仓库管理系统(WMS)是仓储管理信息化的具体形式,它在我国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在我国市场上呈现出二元结构:以跨国公司或国内少数先进企业为代表的高端市场,其应用WMS的比例较高,系统也比较集中在国外基本成熟的主流品牌;以国内企业为代表的中低端市场,主要应用国内开发的WMS产品。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我国仓库管理系统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我国物流信息系统应用现状
从我国仓储协会提供的数据看,我国只有39%的物流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说明我国物流供给市场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在当前我国物流市场规模以年均30%递增的发展速度下,物流信息系统的市场需求将加速扩大。据相关调查显示:60%的企业需求的特点仍是在规范流程中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共享,建立决策、控制依赖于信息及数据的机制。在这种供需状况下,应用信息技术加快仓储的信息化进程,不断优化流程,从而向“零库存”迈进,成为当务之急。目前,一些企业正在逐步推进通信规章的统一以及票据标准化,以满足电子数据处理的需要。在物资储运作业阶段,通过把射频数据通信、条形码技术、扫描技术和数据采集技术应用于仓库堆垛机及自动导引车和传送带等运输设备上,使自动化库房初步形成,物资流转效率就更高,可靠性更强。
(二)我国仓库管理系统应用现状
1.典型的配送中心业务的应用系统。在销售物流中如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在供应物流中如生产企业的零配件配送中心,都能见到这样的案例。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现代物流中心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该系统的目标,一是落实国家有关医药物流的管理和控制标准GSP等,二是优化流程,提高提高效率。系统功能包括进货管理、库存管理、订单管理、拣选、复核、配送、RF终端管理、商品与货位基本信息管理等功能模块;通过网络化和数字化方式,提高库内作业控制水平和任务编排。该系统把配送时间缩短了50%,订单处理能力提高了一倍以上,还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成为医药物流的一个样板。此类系统多用于制造业或分销业的供应链管理中,也是WMS中最常见的一类。
2.仓储作业技术的整合为主要目标的系统。解决各种自动化设备的信息系统之间整合与优化的问题。武钢第二热轧厂的生产物流信息系统即属于此类,该系统主要解决原材料库(钢坯)、半成品库(粗轧中厚板)与成品库(精轧薄板)之间的协调运行问题,否则将不能保持连续作业,不仅放空生产力,还会浪费能源。该系统的难点在于物流系统与轧钢流水线的各自动化设备系统要无缝连接,使库存成为流水线的一个流动环节,也使流水线成为库存操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各种专用设备均有自己的信息系统,WMS不仅要整合设备系统,也要整合工艺流程系统,还要融入更大范围的企业整体信息化系统中去。此类系统涉及的流程相对规范、专业化,多出现在大型ERP系统之中,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仓储业的经营决策为重点的应用系统。其鲜明的特点是具有非常灵活的计费系统、准确及时的核算系统和功能完善的客户管理系统,为仓储业经营提供决策支持信息。华润物流有限公司的润发仓库管理系统就是这样的一个案例。此类系统多用于一些提供公仓仓储服务的企业中,其流程管理、仓储作业的技术共性多、特性少,所以要求不高,适合对多数客户提供通用的服务。该公司采用了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WMS以后,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仓库利用率,明显增加了经济效益。下面从海尔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案例,对物流信息系统中的仓库管理系统的作用加以分析验证其在库存管理和控制方面的效用。
二、 案例分析
海尔集团的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在每个月接到6000多个销售订单,产品品种7000多种,需要采购的品种有15万多种,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下将呆滞物资降低了73.8%,仓库面积减少50%,库存资金减少了67%。海尔的物流信息系统通过三个准时生产制(JIT:Just In Time,即JIT 采购、JIT配送、 JIT分拨物流)实现同步流程。
海尔已基本实现了物流(配送)系统的信息网络化,即生产、销售企业与物流(配送)中心的联系通过计算机网络支持运作。其内部采用由SAP公司提供的ERP系统,实现了以订单为中心,各部门信息同步模式,最大限度缩短了对订单的响应时间。物流速度的提高使海尔2001年的订单比2000年同期提高了50%以上。外部则采用B2B平台,订单100%从网上获取,网上付款达80%以上,使采购周期由原来的平均10天降为3天。海尔的ERP信息系统和信息平台实现了采购、生产、销售物流一体化管理,使信息流的快速流动带动物流的快速流动,提高了物流效率。
海尔在全国建有42个配送中心,每天能够将上百个品种3万多个产品配送至全国1550个专卖店和9000余个营销网点。原来配送到全国各地的货物原来平均需7天时间,现在中心城市可实现8小时配送到位,区域内24小时配送到位,全国各地4天内配送到位。海尔成品配送实施PTD(Pull to door)模式,配送任务按订单执行。由于是按订单生产,产品从生产线下线直发到用户,实现了库存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目标,海尔成品库只是某些特别产品的中转配置库,基本实现了零库存管理。
三、结语
通过以上对仓库管理系统的界定,及在我国的应用情况,结合海尔集团的案例,可以得出物流信息化特别是仓储信息化方面是强调以“零库存”为核心的结论。
物流企业采用条形码技术(Bar-Coding)和射频识别技术(RFID)提高信息采集效率和准确性,采用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数据交换技术(Web EDI)进行企业内外的信息传输,实现订单录入、处理、跟踪、结算等业务处理的无纸化,广泛应用仓库管理系统(WMS)和运输管理系统(TMS)来提高运输与仓储效率;通过与供应商和客户的信息共享,实现供应链的透明化,运用JIT、CPFR、VMI、SMI等供应链管理技术,实现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协同商务,以便“用信息替代库存”,降低供应链的物流总成本,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通过网上采购辅助材料、网上销售多余库存以及通过电子物流服务商进行仓储与运输交易等手段,借助电子商务来降低物流成本,通过仓库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零库存”。
参考文献
[1]魏国辰.物流机械设备的运用与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2]翁心刚.物流管理基础[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3]崔介何.企业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4]唐纳德J鲍尔索克斯.供应链物流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万志坚.物流技术管理[M].广东:广东出版集团,2005.
[6]刘俐.现代仓储运作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
作者简介:高慧娟(1982-),女,河南开封人,北京物资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工程;肖大为(1984-),女,江西永新人,北京物资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