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春综合科总结(精选3篇)
2023春综合科总结 第1篇
1、快板《八礼四仪》(负责人:梅)
2、六年级代表送祝福(负责人:钱)
七、活动准备
1、摄像:梁梦云
2、拍照、活动报道:倪烨
3、音响:
4、场地安排:体育组(__)
5、横幅布置:
6、集会安全保障:
春玉米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第2篇
(1)、症状:玉米丝黑穗病属于苗期侵染的系统性侵染病害,一般在成株期表现典型症状,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一旦发病,几乎颗粒无收。受害严重的植株,苗期即可表现各种症状,有分蘖增多丛生型、有节间缩短矮化型(老公苗)、有心叶扭曲鞭状型,成株期显现症状可有两种类型,一是黑穗型,一是变态畸穗型。黑穗型雌穗被病菌破坏变成一包黑粉,变态畸形穗,雄穗和雌穗均可受害,变成“刺猬头”。
(2)、侵染循环:玉米丝黑穗病菌以冬孢子(相当于植物的种子)散落在土壤中、混入粪肥或粘附在种子表面越冬。冬孢子在土壤中至少能存活2~3年,长者可达7~8年。种子表面虽然带菌率不高,却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尤其是新区带菌的种子,是重要的初侵染来源。冬孢子萌发后在土壤中直接侵入幼芽的分生组织,病菌随植株的生长而生长,引起不同时期发病,发病率等于损失率,发病后无药可治。
(3)、发生条件
①、种子带菌率高,发生重。
②、因重茬和施入了未充分腐熟的带菌粪肥,发生重。
③、播种过深、土壤板结,从播种到出苗期间气候冷凉,发生重。
(4)、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是解决该病的关键性措施。
②、轮作、提高整地质量、施用充分腐熟肥料、适时晚播,可减轻发病。
③、药剂防治:用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立克秀)进行种子包衣,100~200克/100公斤种子效果良好。或用含有戊唑醇的其它复配型种衣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也有较好防效。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以种子重量的0.3%拌种,也可获得较好效果。
2、玉米顶腐病
(1)、症状:俗称烂心病,2002年在我县大面积发生,最近几年每年都有所发生,轻重不一,已发展成为我县当前玉米上的主要病害。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尤其以苗期危害最为严重。苗期危害,植株表现不同程度矮化,茎基髓部变褐,分蘖增多,多不结实。
(2)、侵染循环: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玉米植株地上部均能被侵染发病。
(3)、发病条件
①、春季低温高湿天气有利于发病。
②、低洼易涝地、原田地发病重,山坡地高岗地发病轻。
③、玉米不同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显著,龙单系列品种发病显著。
(4)、防病方法
①、可选择种植抗顶腐病品种,如不选择龙单系列品种。②、改进栽培措施,如提高土壤墒情,合理轮作,科学施肥。
③、药剂防治,可选择2%宁南霉素水剂1000毫升/公顷,在发病期喷雾,结合防治斑须蝽象及补充锌肥效果较好。也可选择25%三唑酮拌种按种子重量0.2%拌种,或1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150~180克拌种100公斤,均有一定防治效果。
3、玉米缺锌
(1)、症状:在春季低温情况下,桦南县玉米缺锌症状表现明显,尤其南部乡镇如闫家镇、大八浪乡表现明显,主要表现脉间失绿,中脉两侧呈白色至黄白色症状,俗称白苗病。
(2)、发生条件:土壤本身微量元素锌含量相对不足,在春季气温低的情况下释放困难。
(3)、防治方法:常用的锌肥有硫酸锌、氧化锌等。施用方法:作基肥或追肥,一般用量为11.25~22.5g/公顷硫酸锌,可与酸性氮肥混合施用;浸种,硫酸锌浓度为0.1%~0.2%;根外喷施,幼苗期硫酸锌浓度为0.01%~0.05%,后期叶面喷施浓度为0.1%~0.2%;拌种用量为500g种子1~3g硫酸锌。值得注意的是锌肥不能和磷肥混合使用。
4、玉米大斑病
(1)、症状:该病为玉米叶斑病,在玉米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在自然条件下,玉米生长中后期尤其是抽穗以后发生重,主要危害下部叶片,有时也为害苞叶。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椭圆形、黄色或青灰色点状水浸斑,病斑迅速扩展并不受叶脉限制,很快形成梭形、中央灰褐色的大病斑,病斑大小5~10厘米0.5~1厘米,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也是玉米早衰和秃尖的主要原因,一般年份减产5%以上,2010年我县玉米大斑病是最近几年较重的一年,预计减产达10%以上。
(2)、侵染循环,病菌突脐蠕孢属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叶残体内或堆积在村屯附近的玉米秸垛中越冬,作为田间发病的初侵染源。翌年5~6月温湿度条件适宜时,病株残体上越冬的菌丝体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新产生的几部分越冬的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飞溅传播到田间进行初次侵染。分生孢子落到玉米叶上,遇到田间湿度较大或重雾,叶面上结有游离水滴时,经2小时即可萌发侵染。玉米生长期内可多次进行再侵染,菌源交替,造成严重危害。
(3)、防治方法
①、采用抗耐病品种,合理密植,进行通透栽培,控制田间叶下小气候,即降低温湿度,有利于降低发病率。
②、控制菌源,秋收后及时清理田园,减少遗留在田间的病株,冬前深翻土地,促进植株病残体腐烂。
2023春综合科总结 第3篇
一、旅游资源分类与开发方法
纵观学校了解较多的旅游景点资源,按照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划分,可以分为“历史古迹景点、科技生产教育、生态保护教育、大型主题乐园和职业体验教育”五大类。历史古迹景点类的春秋游代表资源有番禺宝墨园和岭南印象园等。科技生产教育类的有广州啤酒厂和广东科技中心等。大家比较熟悉的广州海洋馆和南沙百万葵园等旅游景点则属于生态保护教育类。最受学生欢迎的要数大型主题乐园类,主要有长隆欢乐世界和长鹿农庄等。此外,星期八小镇等旅游资源属于职业体验教育类,也深受学生的喜爱。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领域主要有上文提到的四个。课程指导教师可根据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与课程学习领域进行配对。例如属于职业体验教育类的“星期八小镇”景点,指导教师可以把活动放进“研究性学习”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两个学习领域中。
案例一:《走进星期八小镇》春秋游主题探究活动。活动前指导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通过网上搜索或采访职业劳动者的方式,分别了解职业的“职业名称、岗位职责、服务对象、工作时间、工作环境”等方面的知识,继而填写好了简单的《服务岗位工作计划表》,预设好服务体验的困难与解决方法。学生以探究小组为单位,在亲身完成职业岗位服务任务后,邀请服务对象对自己的服务岗位工作效果进行评价。活动最后阶段还安排了职业岗位服务体验分享会。
二、运用课程实施方法开发春秋游
在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性质的基础上,运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法,包括“探究主题引领、细分研究课题、按步分段实施和渗透学法指导”,能使春秋游主题实践活动更符合探究性学习的要求。
探究主题引领。一个完整的综合实践主题探究活动并非一两个课时就能完成,它需要学生经历足够的研究时间和过程,才能进入探究活动的角色和状态,体会探究的乐趣。学校组织的春秋游活动多为半天,约4个课时。以春秋游为载体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也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因此,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主题引领就是春秋游实施的好方法。指导教师可以把春秋游户外活动作为整个主题探究活动的一部分,以实地考察、亲身体验等学习方法来开展。值得一提的是,活动主题的命名可用上“关于……的研究”、“……知多少”、“走进……”等类型来表述,例如利用广东科技中心和百万葵园开展春秋游活动,就可以开发出《走进广东科技中心》、《百万葵园知多少》等探究主题。被赋予探究主题的春秋游活动就更有研究性学习的味道了。
细分研究课题。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学生提出问题、筛选问题、整理问题以后,确立研究子课题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到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深度和广度。这也是与过往单纯以户外游玩为目的的春秋游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当学校所有年级学生都选定同一个旅游景点,开展同一个春秋游主题探究活动时,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水平差异,以年部或年级为单位分配子课题研究任务,并适度提高或降低探究要求。另外,高年部的学生由于学习能力较强,可以在教学班内以研究小组为单位承担所有子课题研究任务。细致划分和合理分配春秋游主题探究活动中的每一个研究子课题,可让每一位学生明确自己的探究目标和任务,保障探究活动按照预设方案顺利进行。
案例二:《我与海洋生物有个约会》春秋游主题探究活动。广州海洋馆作为生态保护教育类景点,需要指导教师在活动准备阶段给予学生充分的提问空间。在师生共同努力下,最终确立了五个研究子课题,包括“展馆历史发展、展馆结构布局、展馆生物品种、展馆功能设施、展馆工作人员”。接着,学校统筹和分配了子课题研究任务,其中一、二年级的学生围绕“展馆生物品种”这一研究子课题,通过跟海洋生物合影的方式,记录展馆内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并用笔记本记录下这些海洋生物的名称。而三到六年级的学生则根据自己的探究兴趣,自主选择了不同的研究子课题。
按步分段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汇报总结阶段”。春秋游主题探究活动也应该按照课程实施阶段来开展。在春秋游主题活动的准备阶段,指导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户外活动前就能进行的探究活动,包括确定研究子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在实施阶段初期,指导教师根据探究的需要让学生运用网上搜索和查阅书籍等方式搜集必要的材料,并把户外采访所需用上的调查问卷、采访记录表准备好。到了实施阶段中后期,指导教师则带领学生带上采访工具、摄影器材、运用观察、采访和现场统计等方式开展那些必须在户外活动中才能进行的探究活动。在汇报总结阶段,指导教师则重点引导学生分享、交流、点评各小组在户外活动中曾经使用的研究方法与成效,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法,以及整理所得的各类研究成果等。
案例三:《细说番禺宝墨园》春秋游主题探究活动。作为对历史古迹旅游景点的研究,指导教师在准备阶段与学生共同归确立了六个研究子课题,包括“关于景点客流、票价分析、游客评价、文物破坏、文物保护、参观攻略的研究”,并制定了《探究计划表》。在实施阶段,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在旅游出发前通过网上搜索了解该景点的概况,设计好向游客调查的问卷。继而在户外景点进行实地考察时,指导老师从旁指引学生进行现场客流的记录统计,采访游客的感受,拍摄景点受破坏的情况等。在总结分享阶段,指导教师安排了一定的课时,让各研究小组整理好各类过程性资料,组织了成果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