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校会发言稿:遵规守纪 文明自律 争做优秀学生(精选4篇)
主题校会发言稿:遵规守纪 文明自律 争做优秀学生 第1篇
主题校会发言稿:遵规守纪 文明自
律 争做优秀学生
主题校会发言稿:遵规守纪文明自律争做优秀学生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的校会是国庆长假后的第二次校会,有的同学,甚至有的老师都不理解:为什么一个星期开一次校会?答案很简单:上周日我们刚刚召开了以“高举博爱大旗,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校会,一周内却发生了三起令人难以置信的恶性事件,因此,我们今天下午再次隆重集会,主题是“遵规守纪,文明自律,争做优秀学生”,目的是号召全体同学严于律己,遵规守纪,培养良好的文明习
惯。
刚才,政教处王主任详细解读了《庄厉高级中学学生违反校规校纪处分条例》,王校长宣读了对违纪学生的处理决定,希望全体同学认真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并以违纪学生为戒,严于自律,认真学习。
下面,我再强调三点:
一、遵规守纪是对学生的最基本要求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者,正圆之器;矩者,正方之器。”无规不成圆,无矩不成方。这句名言告诫人们立身处世必须遵守一定的准则和法度。
大江东流,日月交替,春播秋收,大自然用规则演绎着生命的轨迹。火车之所以能够奔驰千里,是因为它始终离不开两条铁轨;风筝之所以能高高飞翔,是因为它总是情系着手中的那根线;恒星能够亘古不变地灿烂,是因为它们都按照自己的轨道运行。人类社会也是如
此,军队的战斗力来自于铁的纪律,企业的竞争力于严格的规章制度,同样,学校的生命力则来自于严格的校规校纪。
规矩是人类自己制定的信条。规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国际公约、国家法规、地方法规、交通规则、游戏规则、道德规范、校纪班规……等等,即便是表面上没有规则的地方还有“潜规则”,所以说规则是无处不在的。不按规则办事是要付出代价的:日本首相菅直人下台了,云南省前省长李嘉廷被判死缓了,李刚的儿子被判刑了……,无论是政府要员,还是普通百姓,谁违反了规则,最终都会受到惩罚。
遵规守纪是每一个学生的职责,也是一个合格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它是学习的需要,更是成长的需要。作为时代新人,我们崇尚自由,张扬个性,自许新新人类,寻求标新立异,高喊“不走寻常路”,但是自由更需要纪律的约束与规范。
有一则《河水和河岸》的寓言故事,说河水认为河岸限制了自由,一气之下冲出了河岸,涌向原野,吞没了房舍与庄稼,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冲出来的河水也由于蒸发及大地的吸收而干涸了。河水在河里能掀起巨浪,而它冲出河岸以后,不仅毁了自己还对人类造成了灾难。为什么寻求自由的河水最终又失去自由呢?那是因为他寻求的那种无拘无束的、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学习需要规范,成长也需要规范,但是,我们身边不守规矩的例子却俯拾皆是:乱丢垃圾、随地吐痰、旷课迟到、上课睡觉、下课打闹、乱走楼道,甚至破坏公物、打架斗殴,住校生擅自离校外出、就餐秩序混乱、浪费粮食、就寝不及时、熄灯后讲话等等。这些违规乱纪的现象轻则会使同学们成绩下降,重则会使人误入歧途,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断了线的风筝,一定会栽得头破血
流;脱了缰的野马最终将毁灭自己并危及他人;脱了轨的列车,注定会粉身碎骨。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必须要有严格的校规校纪。作为一名高中生,必须自觉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校规校纪,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良好习惯是遵规守纪的基本前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养成习惯。”哲人说:播下一个念头,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秦国随处可见。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
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
古时候有一个年轻的小伙计,跟着一个剃头老师傅学剃头。师傅让他每天用剃头刀刮西瓜皮练习基本功。小伙子非常刻苦,进步很快,但他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就是每次练习过程中,当别人叫他做其它事时,他都是随手把刀插在练习用的西瓜上。有一天,师傅看他技术练习的差不多,就让他给客人剃头。剃头的过程中,他听到外面有人喊救火,他匆忙地向门外冲去,只听到客人一声惨叫。原来,他出去救火时,随手习惯性地把剃头刀插向西瓜---客人的脑袋。
据报道,在欧美的很多国家,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的。但其中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谈”、“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是用中文书写的。为什么呢?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人,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
某跨国公司招聘总经理助理,应聘人员过五关斩六将,最后面试只剩下20人。面试那天,大家按时来到考场,可左等右等不见主考官的影子。10分钟过去了,有的人开始坐立不安;20分钟过去了,一部分人站起来在室内走来走去;半个小时过去了,绝大多数人都离开座位,有的甚至翻看桌上的资料。整个过程中只有一个小伙子始终没有动。这时主考官进来了,宣布面试已结束,那个没离开座位的小伙子被录用了。
听了上面的几个故事,不知同学们有何感想?好的习惯能够规范我们的行为,坏的习惯却能误导我们的行为,甚至可能让我们误入歧途,走上不归路。那么,我们需要培养哪些好习惯呢?
首先,要养成自觉学习规则的良好习惯。道理很简单,只有明确了规则,才能知道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也才能按规则办事。否则,要想不违反规则只能是一时巧合。
其次,要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
习惯。同学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求学探索时期,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自身的心理 素质和道德品质。有些同学总是怀着侥幸心理,认为偶尔违反一两条纪律没什么关系。可是,同学们想过吗?偶尔犯一两次错误本来是可以原谅的,但如果总是怀有这些侥幸心理的话,天长日久养成了不良习惯,再改可就非常难了。要知道,各种规章制度并不是为了限制同学们的自由,而是为了让同学们拥有一个更加有序的环境,获得更大意义上的自由;使同学们能够更好的学习、工作,这才是制定各种纪律、规范的真正目的。
再次,要养成自觉维护规则的良好习惯。一名真正的优秀学生,不但要自己遵规守纪,努力学习,还要能够积极主动地制止违规违纪现象,检举违规违纪现象,自觉维护学校的规章制度。
三、严于自律是遵规守纪的根本保障
东汉年间,有一个叫杨震的清官。他居官荆州时,发现王密才华出众,便向朝延举荐王密为昌邑县令。数年之后,他调任路过昌邑。王密亲赴郊外迎接恩师,安顿膳宿,照应得无微不至。晚上,王密前往杨震官邸拜谒,他见室中无外人,迅即从怀中捧出黄金十斤,端放于杨震的案桌上,说道:“恩师难得光临,特备小礼相赠,以报栽培之恩!”。“不可,不可!”杨震见状,连连摆手拒绝。他想不到王密会来这一手,便语重心长地说:“以前正因为我了解你有真才实学,才推荐你担如此重任,可你这样做,是太不知我的为人了。”王密自讨了没趣,但仍想力争,于是轻声轻气地说:“反正是黑天,又无外人知道。”杨震更气了,他正色地说:“你送金子与我,外人怎么会不知?即使没人知道,也是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以为无人知道,就宽容自己,这是很要不得的。”王密一听,羞愧难言,只得挟起金子,谢罪而去。
一次放松和一时的懈怠,似乎只是茫茫人生中的一朵浪花,但一次次放松和懈怠的积累,就会演变成顽固不化的恶习,文明也就随之远离我们而去。只有时时能够自律,处处自我克制,文明才会常伴我们左右。
同学们,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留给记忆,明天将交给梦想,你所能把握的,就只有今天!
希望同学们都能好好珍惜今天这美好的学习时光,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诚实守法,礼貌文明;仪表整洁,热爱劳动;遵守公德,爱护公物;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关心他人;团结友爱,热爱学校!努力培养良好习惯,健康成长,有效学习,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前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主题校会发言稿:遵规守纪 文明自律 争做优秀学生 第2篇
亲爱的同学们: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文明之邦、礼仪之都的美誉。荀子说过:;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是我们生活的根基,良好的纪律是我们学习的保障。这对个人来说,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对社会来说,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继承和发扬优良的文明礼仪之风,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然而,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在少数学生中仍然存在着言不美、行不端等违纪违规、不讲文明的现象,为此,学校开展了;遵规守纪、文明自律;主题教育实践月活动,为了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形成一种;人人守纪律,处处讲文明;的校园氛围,我代表高一全体学生向全校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一、遵规守纪、自制自律,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打架斗殴、不吸烟喝酒,不迷恋网络游戏、不与异性超长交往;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及管制刀具进校园;确保自身安全,确保校园平安,诚实守信,杜绝考试作弊,踏踏实实做事,真诚友善待人。
二、明礼修身,修德养性。自重自律、自尊自爱;仪表端庄、举止得体;相互尊重,相互礼让,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讲究卫生,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道德和秩序,尊重、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自觉养成尊重他人的好习惯。
三、刻苦学习,勤于思考。端正学风:刻苦、自律、求索、笃志。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认真听讲,专心学习,勤思勤记,上课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积极实践,善于动手,勤学苦练,建设学习型校园。
四、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爱集体;互助友爱,共同进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培养良好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动手创新能力。
遵规守纪文明自律共建和谐校园 第3篇
漫漫人生路上,跋涉者前行不止,行囊中满载着勇敢、善良、诚信,还有不可舍弃的规则。规则代表了一种文明—对公共道德的遵守,规则承载了一种精神—对利己主义的放弃,规则蕴含了一种文化—对别人乃至全社会的尊重。可见,规则不可舍弃,不成规矩,何成方圆?答案很简单,君不闻先秦人已知,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古老的汉漠拉比法典开始了人类文明之光,秦朝用法家严律治打秦朝江山,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使蜀国三军一心,而项羽乱封诸侯,天下叛之。古来兵法之道必须严明军纪,如周亚夫细柳治军,不难看出规则的重要。我们的祖先历来把自律、自省、修己等看作是做人、做事的基础,是反省自身以及教育别人的基本内容。然而,一项社会调查表明,大学生认为现代社会最应提倡的品行排在前五位的是:竞争、守法、责任心、平等、孝顺。而社会道德中的自律,却远远排不上名次。显然,自律已被人们普遍忽略了。
自律,即自我约束。从大的方面说,它是一个群体的思想品质的体现,从小的方面来说,它是对一个人意志力的考验。普罗图斯说过:“新主宰自己灵魂的人,将是永远被称为征服者的征服者。”勃朗宁也说:“一个人一旦打响了征服自我的战斗,他便是值得称道的人。”这些都是名人眼中的自律。也许现在的我们还没有完全懂得自律的涵义,但它却时刻在我们身边,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美国有个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群小孩子放置在同一个房间里,并放上糖果,告诉他们等工作人员回来再吃,然后又用隐藏的摄像头观察他们,发现只有少部分孩子克服了糖果的诱惑,以后工作人员跟踪调查,发现没吃糖的孩子成人后在事业上大多都很成功,而吃了糖的那部分孩子很少有成就,并且失业率很高。同学们,由此可见,自律是成功的基石。
正像我们了解到的,国家没有“家规”,社会难于治理,交通没有交规,行人车辆纠纷不断。学校没有校规,校园将乱作一团。每天清晨,当你伴着丝丝清风踏进校园时,你是否会觉得生活如此色彩斑斓?当你放眼我们美丽的校园时,你是否会觉得我们是多么幸福的一代?然而这一切都需要你我共同的努力。只有我们自觉地去遵守校园规章制度,不跨越规则的屏障,才能为他人为自己创造一个和谐、安定的环境。然而我们的校园中一些违规违纪及不文明的事件时有发生,突出表现在:
1、仍有为数不少的同学卫生习惯较差,随地乱扔废纸、包装袋及饮料瓶,破坏了校园的环境美。
2、极少数同学不顾校规校纪的要求,时有故意违纪的行为发生。如:将手机和小灵通带入校内使用,在同学中拉帮结派,搞小团体、排斥异已,不能正确处理同学间的关系,为一点小事争吵,甚至打架斗殴,随意旷课,离校出走等。
3、部分同学节约水电、爱护公物意识较差、公物被损坏的现象时有发生,极个别同学心理阴暗,恶意损坏教学楼内的安全出口等。
4、部分同学的文明素养有待提高,个别同学对老师缺乏必要的尊重,对老师善意的批评不能很好的接受,甚至顶撞辱骂老师,少数同学在与人交往时,满嘴污言秽语,与大学生身份严重不符,校内骑快车现象也屡见不鲜。
以上现象虽然只发生在少数同学身上,但它在班级和学校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它严重影响了校风校纪建设、影响了我们学校的社会形象,如不及时加以纠正,必将影响广大同学的健康成长。
那么,如何学会自律呢?首先要明辨是非,要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要从多方面来思考问题。不能被事物表象所迷惑,从而控制自己的私念和欲望。比如能不能在自习课上控制自己讲话的欲望,能不能在排队打饭时抛弃插队的想法,能不能在升旗时始终保持严肃的态度,这些都需要自律。其次,自律行为跟顽强的意志力是分不开的,没有顽强意志力的支撑,自律只是一纸空文,也许你有了自律的意识,但行为表现的却与自律所要求的不相称。这时,就需要顽强的意志力作助推剂,将内心的意识变为行动。再次,要从小事做起,自古以来,“律己”的人都是注重小节的,他们明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如果让小的陋习任其发展,不加以控制,那么它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造成严重后果。最后,要经常反思。只有经常反省自己的过失,才会不断积累经验,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一步登天做不到,但一步一个脚印能做到;一鸣惊人不好,但一股劲做好一件事,可以做;一下成为天才不可能,但每天进步一点点有可能。这就要看我们自己的自律性有多高了,要进步我们应该学会自律。每天进步一点点,听起来好像没有冲天的气魄,没有诱人的硕果,没有轰动的声势,可细细琢磨一下,进步 2
一点点,简直又是在默默地创造一个料想不到的奇迹,在不动声色中酝酿一个真实感人的神话。这是在向前走,就是今天比昨天强,就是对现状有所突破。如果在今天比昨天里面少了自律,那我们还会有突破吗?每天都在盯着那高远的目标,每天都不慌张不懈怠地努力,每天都是那么热情但不狂热,执著但不偏执地矫正着不满,又营造着快乐,这一切又不是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而是每天我们怎样去对待。就是每天的一点点,一滴滴,就能看出最后的胜利属于谁,谁会笑得最灿烂。不要小看这一点一滴。灵感,智慧,使你在危机中有了转机,勇气就是那么的一点,就可改变。就是因为它(自律),它很实在,它堵死一时心血来潮,也拒绝了突然心灰意冷的悲凉。始终那么平静,从容,步履稳健。不允许每一天虚弱,不放过每一天的庸碌,不原谅每一天的懒散。没有不切实的狂想,只有在有可能眺望到的地方追赶,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只要努力和自律,就可以达到目标。
遵规守纪做文明中学生-主题班会 第4篇
班会目的:
(1)使学生懂得遵守纪律、尊重别人是文明的行为,养成以礼待人的好习惯。
(1)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明确:一个人,只有立下一个切实可行的志向并付出艰苦努力,才能有成功的机会,才不会使自己变得平庸。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和文化素养,做一个新时代的文明人。
活动形式:主题班会
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活动内容:朗诵、相声、唱、武术、讨论、演奏等
主持人:蒋王宇、王涵
班会过程:
1、(播放歌曲轻音乐)引言,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合: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下午好!
女:在金秋灿烂的九月一日我们相聚到一起,怀着共同的期盼,怀着共同的憧憬我们相聚到树人中学初一(2)班。
男:六十多天的交往我们已摆脱了一些稚气。
女:两个多月的相处,我们已结下深厚的友谊,为进一步营造我们班文明礼仪的氛围。合:下面我宣布初一(2)班“遵规守纪做文明中学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2、男:讲文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美好形象要靠我们每一个公民良好的言行举止来塑造,要塑造一个人的美好形象,首先要做到说话文明,下面请看小品《问路》表演者:万福君,王迪。
女:看了刚才的小品,同学们有何感想?请大家谈一谈。(指名同学回答)
3、男:刚才几位同学说得都很好,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文明用语则是通向心灵的金钥匙,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多使用一些文明用语。
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生活中,我们只要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接下来请听我班女生带来的诗歌朗诵《做最好的你》。
4、男:开学初,班主任李老师就带着我们认真学习了“十一”目标,同学们还记得具体内容吧?(记得)那就让我们齐声背诵一下。
女:背得很熟,下面我要来考考大家。(多媒体出示题目)
5、男:大家把题都答对了,但要一丝不苟地去做就比较难了,接下来请听相声《与众不同》,表演者:许文祥、路伟。
6、女: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笑过之余,同学们仔细想想,相声中甲的行为在我们身上有没有发生过?请结合自身谈谈(指名同学回答)嗯,大家谈得都很好,也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其余同学也要有则改之无则是加勉。
7、男: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下面请听我班男生带来的《中国功夫》表演者:范士龙。
8、欣赏古筝演奏:《一点金》表演者:杜佳璐。
9、欣赏小提琴演奏:《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表演者:吕嘉伦。
10、全班合唱:《爱我树中》